時間:2022-12-28 16:14: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城市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參考文獻的撰寫是一項用在學術研究論文末尾的國家標準參考文獻,它的格式要求是有統一性的,關注學術參考網可以查看更多優秀的論文參考文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消防工程論文外文參考文獻,希望小編整理的這些可以給大家在寫作當中到來幫助。
消防工程論文外文參考文獻:
[1]門琳.在建消防工程管理與驗收前消防設施檢查[J].山東工業技術,2016(11):104-104.
[2]李洋.搞好消防工程驗收提高建筑安全保障[J].科技信息,2014(7):203-203.
[3]王惠.強化消防竣工驗收中消防產品監管措施的探討[J].武警學院學報,2014,30(4):93-95.
[4]岳忠敏,趙嬡嬡.消防工程施工全過程質量管理初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3(18):16~18.
[5]沈國卿.消防工程施工全過程質量管理[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1,7(4):145~147.
[6]覃學敏.淺析消防工程質量管理[1].新建設: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13(9)67~69.
[7]鄭良恒.淺析消防工程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l(26):56~58.
消防工程論文外文參考文獻:
[1]鐘素銀.分析消防工程施工中常見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3(09)
[2]郭彥偉,郝鑫.消防工程施工中常見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
[3]沈國卿.消防工程施工全過程質量管理[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1,7.
[4]覃學敏.淺析消防工程質量管理[J].新建設: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13.
[5]楊再林.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若干問題的思考[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2(6).
消防工程論文外文參考文獻:
[1]代忠亮.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及對策[J].民營科技,2011,1.
[2]范世雄.淺談消防工程施工的常見問題及控制策略[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4)
[3]余洪亮.工程消防施工問題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03).
[4]周亞飛,劉茂.基于GIS的城市火災風險評價及其在防災規劃中的應用[J].災害學,2010(21).
[5]曹建國.城市火災防救對策——以陜西省為例[J].災害學,2008(21).
[6]孫瑩瑩.氣候條件對城市火災的影響規律[J].武警學院學報,2010(10).
【關鍵詞】城市建設 歷史文化遺產 城市規劃
一、合理協調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無疑是存在矛盾的。通過實施城市規劃,可以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城市建設需要的是建筑空間的拓展,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需要的則是現存建筑空間和建筑形式的保留。兩者是對立的兩級,水火難以相容,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又必須找到和諧相容的方法。政府可以根據根據城市長遠發展的需要以及文物保護法規的規定,出臺相應的城市規劃,合理協調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在實際運行中,既重城市建設,也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給兩者以合理的運行空間。關鍵是出臺的城市規劃要有具體的史文化遺產保護內容,甚至要在總體城市規劃中,建立保護專章或建立獨立的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否則的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就成為一句空話,城市規劃的內容重點就落到了城市建設上。如青島市近年來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建設速度發展很快,但城市中的關歷史文化遺產也同時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與青島市具體而詳細的城市規劃有關。1994年青島被認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01年關近代建筑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島市政府及時出臺了《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青島關近代建筑保護規劃》等城市規劃和關保護條例,這些規劃,協調了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矛盾,使城市在快速發展建設的同時,關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二、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性開發
讓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社會前進的進程中處于靜止的狀態并不能起到最佳的保護作用。城市中歷史文化遺產需要維護、修繕,只有這樣它才能更長久的留存下去。歷史上,西安城墻、太原晉祠都是進行了常態化的維護、修繕,才成為今天的樣子。通過保護性的開發,讓歷史文化遺產發揮一定的實用價值,可以獲取維護、修繕資金,在發揮使用價值的過程中,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會不斷地受到人們的重視,這樣也會增強人們的保護意識。在今天,“城市文化遺產作為城市特色的重要內容,在城市特色塑造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城市愿意申報歷史文化名城,以此作為打造城市特色的籌碼”。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性開發已經成為提升綜合形象、增加歷史文化意蘊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對歷史文化遺產實現保護性開發的途徑就是把歷史文化遺產的開發有效地納入城市規劃中。如《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將小西門、天心閣、潮宗街、開福寺規劃為“歷史風貌保護區”,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保護區內以保護古建筑為主體,適度引入旅游產業、文化產業,與岳麓山形成呼應,整合開發成“山、水、洲、城”特色突出的古城風貌特別保護區。在青島,因為有完善、合理的規劃,關的旅游功能越來越突出,而在關一帶進行建設則有著嚴格的限制,就連街具建設都納入關的整體建設保護規劃當中。
三、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城市規劃說的通俗點就是幫助城市算未來的賬,算的好這筆賬就會多一些、早一些地變現,而算的不好,變現的數目就會少一些、變現的時間就會遲一些,甚至還會賠本倒貼。合理、可行的城市規劃總是把歷史文化遺產做為寶貴的資源,注重城市建設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并舉。好的城市規劃是通過歷史文化遺產提煉城市的人文歷史精神,推進城市的文化建設,創造宜居、宜投資的內環境,進而還能釋放出城市的旅游價值、創造綠色無污染的經濟收益。
通過良好的城市規劃完全可以實現城市規劃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和諧統一。在這方面斯德哥爾摩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城市,它既是一座現代化程度極高的城市,也是歷史文化非常濃厚的城市。它的基本做法是:一些新開工建設盡量走上郊區,打造衛星城,歷史文化遺產一般不動。斯德哥爾摩也開發歷史文化遺產,但原則是保留傳統建筑外墻、拆除內部設施重建,既發揮了實用價值,又保留下了歷史風貌。如今,斯德哥爾摩既有發達的現代工業體系,又因其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城市以文化論輸贏,城市規劃決定著城市的價值。在這里,我們也確實需要重新評估政府的職責,政府應“著重從綜合決策與實際運行兩個方面構建有效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涉及的問題很多,城市規劃雖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有了良好的城市規劃就給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一個合理、有序、正確地進行的依據。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實際作用的發揮,必須以完善的立法保障、嚴格有效的執法為基礎。通過各個環節的緊密銜接、有效配合,城市規劃可以發揮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生態城市建設;結構生態化;功能生態化
中圖分類號:F205文獻標識碼:A
一、概述
根據吳良鏞教授曾經在論文中論述的內容,總結出我們未來建筑的趨勢應當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筑,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定會是非常漫長的。為了實現這個終極目標,我們必須從西方國家學習歷史經驗,跟上世界的步伐,清楚國際現狀,以便讓我們的過程更清晰,學習了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又避開了別人已經出現過的問題,這對我們的城市建設是很重要的。對于推動城市科學研究的發展,我們中國城鄉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同時越來越多的城市問題和環境危機也涌現了出來。多年以來,沿海地區一直在進行大規模的城市開發,卻沒有同時顧及生態環境,在地形地貌多變的丘陵山區大肆挖掘、毀林開荒,按照古老的平原地帶建造方式,建設人工平原,這些行為都非常嚴重的損害了自然環境。最終導致具有歷史文化特色地貌的迅速消失,地質地貌的徹底摧毀和惡化。
二、生態規劃的重難點
(一)生態城市規劃
對于生態城市建設來說,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礎是生態城市規劃思想,這一理念是由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生態規劃思想來的。城市生態規劃的指導思想是生態學原理,方法上運用了環境科學和系統科學。實施城市生態規劃,先要規劃復合生態系統進而平衡好系統內的各種生態關系,完善生態系統結構,保護生態資源,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城市生態規劃的過程要歷經幾大階段,包括產生、發展演變至高級階段(生態城市規劃),在這整個過程中都要應用生態系統整體優化原理,不僅對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進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規劃,而且對實現生態城市的環境資源盡力保護,并大力推進結構生態化和功能生態化。
(二)城市結構生態化
生態城市的功能強弱完全依附于城市的結構,結構對功能具有決定性。城市結構的合理性決定了功能的先進性。城市功能生態化的基礎是結構生態化,城市功能生態化建設也依附于結構生態化建設,因此,生態城市結構生態化是一切建設的首要任務。對于生態城市有一段獨特的定義:生態城市是生態健康的城市,是緊湊、充滿活力、節能并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聚居地。我國很多此領域的研究學者認為,城市生態規劃的終極目標是使城市生態系統能夠保持良性循環。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結構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城市狀態,城市生態建設規劃的主旨就是改變生態系統結構。還有另外的一種觀點則認為:生態城市規劃有多種手段,包括擴大自然生態容量、改變生態結構和增強生態系統自我修復性等等,這些方法都能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各方面的協調平衡。同時有其他學者指出:城市問題不斷涌現,現有的陳舊設施和不合理的結構使得城市現代化建設滯后,現代化功能無法實現。綜上所述,生態城市規劃首先要從根本上改變城市生態結構。從宏觀上來看,城市結構層次多變,復雜多樣,從城市生態學的角度看,我國生態城市結構生態化應該經歷從實體結構生態化到高層次的城市政治結構、經濟結構等的生態化的逐漸過渡,不可急于求成。
(三)城市功能生態化
城市在傳統意義上有很多重要的或者說普遍的功能,它包括了社會生活和國家治理的各個方面,大到政治經濟,小到社會民生的細枝末節。在當代,城市的功能還延伸到了生態領域,將城市的傳統意義與生態城市的內涵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中國現在使用的行政管理方式,我認為生態城市的功能增加了很多新的內容,與時俱進的融入了新鮮血液,那就是包括生態在內的“城市功能群”,它涵蓋了社會經濟、人文居所、交通水利、園林景觀和自然環境幾方面。在這些功能里,有實體功能,也有服務功能。社會經濟、人文居所、交通水利是城市的實體功能,園林景觀和自然環境屬于生態服務功能的范疇。要達到城市功能生態化,就必須將社會經濟、人文居所、交通水利、園林景觀和自然環境實現全面生態化。
三、 生態城市建設的前景和展望
相對于常規城市的規劃編制與建設構想來說,生態城市建設涵蓋的范圍更廣,層次更多,難度更大,程度更深,任務更艱巨。生態城市建設的任務不但涉及到了城市的整體規劃、建設構想、文化教育、核心價值觀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環境污染的治理,而且涉及到了城市本身的物理空間結構、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城市所在地的城鄉結合協調發展。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現有的設計方法和管理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遠遠落后于現實所需,因此我們需要把各方面的資源整合起來,運用多門學科各個專業的知識,各政府部門團結協作,人民群眾踴躍參與進來,發揮自主創新能力與創造力,用科學發展觀引領生態城市規劃和建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而且隨時將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互相促進,互相提升。
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城市的發展更是主導了這個世紀,生態發展和建設已經成為全世界最關注的城市問題,城市的生態規劃影響到每個國家自身的發展大計,也決定了全世界未來的命運。我們應該用哲學的觀點,用辨證的發展的不斷變化的眼光來看待城市的生態建設和規劃,而不是拘泥于傳統的不變的孤立的城市與區域發展的觀點。我們應該立足于基本國情,建設層次豐富多變的能突出各地區地域特點的生態城市、生態城鎮、生態社區和生態村落,這是建設新型生態化城市的正確方向。
四、結語
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應該從理論和思想上根本改變公眾的觀念,樹立創新的理論,這要求首先建設生態文化,這包括兩方面,一方面針對廣大的人民群眾,綠色消費、資源循環利用、生態消費觀等常識的普及和宣傳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針對大中型企業,清潔生產、生態產業、循環經濟等生態經濟的觀念需要大力推崇。
另外,生態城市建設還需要實際的社會制度予以保證,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對生態城市建設有推動作用。最后,需要繼續加大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城市建設特別是城中村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堅持行之有效的運作辦法和措施,切實做好城市建設這篇大文章,在以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進程中做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黃肇義,楊東援.國內外生態城市理論研究綜述[J].城市規劃,2001,(1):59-66.
[2]黃光宇.中國生態城市規劃與建設進展[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1,(3):6-8.
關鍵詞 現代學習理念 數字化學習 學習型城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12
1 數字化學習產生原因分析
1.1 信息技術的大力發展為數字化學習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隨著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及思維方式都發生了重要變化,有人曾提到,信息時代就是一個數字化的世界。在傳統的農業社會里,學習通常是單純依靠自身經驗的積累或是師傅的口耳親傳;在工業時代,統一化的學習內容和標準化的學習方式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但是卻束縛了個體的思想,不利于個體發揮創造性的自主學習,而如今,我們身處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學習與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信息技術以數字化為支柱,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后,便引起了學習資源、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的變化,使之朝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進而形成數字化學習資源、數字化學習環境及數字化學習方式。由此可見,伴隨著網絡、多媒體和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廣泛運用,一種區別于傳統的、新型的學習方式,即數字化學習隨之產生。數字化學習作為信息時代學習的主要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數字化學習這一說法最早被提出時,被定義為“將數字技術和課程教學知識相互整合的一種方式”。①數字化學習是一種基于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在內的、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的人與人之間、人與計算機之間的交互式學習,又可稱為網絡化學習或E-Learning。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大力發展為數字化學習的產生提供了環境和條件。
1.2現代學習理念的形成為數字化學習的發展營造了氛圍
現代學習理念是人們對于學習規律和學習本質的一種新的認識,現代學習理念的形成為數字化學習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隨著學習理論的發展,學習有了新的外延和內涵,如在學習目標上,由原來的知識傳輸向知識建構轉變;在學習方式上,強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及情境學習;在學習內容上,倡導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體系。而傳統的學習方式顯然不能滿足當下部分學習者對學習的需求,必須積極探索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達到滿足其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激發創造力、提升自主性的目的。二是終身學習理念的的呼喚與推動。終身學習強調的是“有意義的學習、開放的學習和終身的學習”,這種學習不局限于學校、家庭或企業等,而是營造一個時時能學、處處可學、人人皆學的學習環境與氛圍。眾所周知,人生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不斷的嘗試、終身的學習來積累知識,獲得發展。而社會應該始終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和宗旨,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完善的學習設施,豐富的學習資源,進而滿足人們終身學習的需求。由此可見,終身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進取地、創造性地學習,是一種生存與發展的學習。②終身學習的理念改變了眾多學習者的學習理念,進而積極主動尋求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和學習方式,為數字化學習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1.3 數字化學習的特點有利于公平的社會教育的實現
數字化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學習方式,有別于傳統的學習方式,彌補了傳統學習受時間、空間和內容限制的缺陷,在尊重學習者差異的基礎上,注重其潛能的挖掘,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滿足個體個性化學習需求。數字化學習具有內容的豐富性、資源的共享性、學生的主動性、時間的機動性、主體的平等性、學習的終身性、效率的高效性和方式的多樣化等特征,能夠解決學習者在學習時間、學習環境、學習內容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促使學習者利用業余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及現有認知水平通過數字化學習環境和數字化學習方式來選擇自身所需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內容。從這一點來看,數字化學習自身所具有的優勢能為社會全員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使之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學習者擁有平等的教育機會能進一步滿足人們實現終身學習的愿望,有利于踐行全民終身學習的宗旨,更有利于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城市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2 數字化學要素分析
2.1 數字化學習資源
數字化學習資源是指通過數字化的處理,可在多媒體計算機上或是網絡環境下運行的多媒體的資料和材料。③數字化學習資源包括數字學習的視音頻、多媒體學習課件、電子郵件、網站學習、在線學習管理、在線討論、數據文件等多種形式的內容。數字化學習資源具有發展性、全面性、開放性及多樣化等特征,既符合學習者差異化的學習需求,也可激發學習者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從這一點來看,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獲取學習資源、處理學習資源、分析學習資源,進而在此基礎上重新定義意義的過程??梢?,數字化學習資源作為數字化學習的核心要素之一,占據關鍵性的位置。
2.2 數字化學習環境
數字化學習環境是指廣大學習者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數字電視和計算機等網絡設備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活動,具有信息顯示多媒體化、信息傳輸與處理智能化及教學情境虛擬化、多終端兼容性等特征的學習環境。④數字化學習環境包括多媒體計算機、校園網絡和因特網等設施、多樣化及共享性的資源、學習界面和網上教學活動軟件系統的平臺、實現遠程協商與交互保障的通訊和解決學習者困難的學習工具等五個方面。數字化學習環境作為數字化學習的核心要素之一,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進行因材施教,促進學習者朝多元化方向發展。
2.3 數字化學習方式
數字化學習方式多種多樣,如借助數字化學習資源開展探索式的學習、利用自身積累的已有知識進行自主式學習、利用網絡通訊進行合作式學習、利用信息工具進行創造性的實踐學習等。筆者在前文中已經強調了數字化學習有別于傳統的學習方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數字化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與限制,不依賴于教師面授和課本的學習,而是利用數字化的學習環境和平臺,隨時隨地地根據自身的學習目的選擇數字化學習資源;二是數字化學習不再要求被動學習,而是注重學習者主動學習,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開展討論、協商和合作的學習,來構建意義、獲取知識。
2.4 學習者的信息素養
數字化學習的核心要素不僅僅指數字化學習資源、數字化學習環境和數字化學習方式,還應該涵蓋學習者的信息素養。學習者只有擁有利用信息技術獲取和處理信息知識的技能、具有選擇和理解信息內容的能力、擁有融入信息社會的心態和勇氣,才能在信息時代更好地運用數字化學習環境開展數字化學習,故而可以說學習者良好的信息素養為其開展數字化學習奠定了基礎。
3 數字化學習對學習型城市建設的促進作用
關于學習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學術界至今尚未形成明確統一的概述。OECD 對學習型城市的描述是:“學習型城市通過制定戰略和規劃,積極開發全民個人潛能、大力倡導和發展組織與組織之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個人全面發展,形成社會凝聚力,為社會創造財富。”⑤由此可見,學習型城市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方式開發和挖掘人們的潛力,鼓勵人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促進個體與城市共同發展。學習型城市的宗旨是讓全民的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促使居民隨時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終身享有自由、自主、平等、開放學習的權利和機會。而要想實現學習型城市的這一目的 ,必須以高度發達的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⑥數字化學習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教育教學深度結合的產物,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學習方式,其所提供的數字化學習資源能激發市民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自主性和創造性。同時,數字化學習既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為廣大市民提供均等的學習平臺,也符合學習型城市對開放學習資源的基本要求,能讓全民便捷地選擇和獲取自身所短缺和急需的知識和內容。從這點可以看出,數字化學習克服了傳統學習方式的缺點和劣勢,滿足了不同學習者的需求,實現了資源的共享,達到了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符合其建設的宗旨和目的。
學習型社區是構建學習型城市的基礎,學習型社區的建設對構建學習型城市和學習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在前文中已提到數字化學習的核心要素包括數字化學習資源、數字化學習環境和數字化學習方式,其中數字化學習資源所涵蓋的范圍較廣,包括數字視音頻、文本材料和資源學習網站等,社區居民可以利用數字化學習的環境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挑選對自己有益的學習資源,從而滿足自身差異化和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可見,利用數字化學習這一現代學習手段,有利于豐富社區居民的知識,提高社區居民的素質,從而促使社區持續健康發展,為建設學習型城市和學習型社會奠定基礎。由此可見,數字化學習作為當下現代學習方式的一種,其豐富的學習資源、良好的學習環境、便捷的學習方式等優勢彌補了傳統學習方式的缺陷,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內容,滿足了學習者差異化和多樣性的學習要求,能為踐行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宗旨奠定基礎。同時,其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均等的學習機會,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綜合素質和素養,為構建學習型社區營造了環境,對學習型城市建設頗具意義。綜上所述,數字化學習這一方式符合學習型城市建設以人為本,以教育為手段,以學習為動力,以滿足社會學習者需求和提高市民素質為目的的宗旨和原則,是構建學習型城市的重要手段,亦是積極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
注:本論文系全國學習型城市建設聯盟立項課題《現代學習技術應用:城市的學習資源、網絡平臺建設研究――以武漢市為例》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為中成協【2014】047號
注釋
① 孫立會.數字化學習情境下終身學習力的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5.
② 郭倩.論終身學習與人的全面發展[D].北京郵電大學碩士論文,2010.3.
③ 李克東.數字化學習(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J].電化教育研究,2001.
④ 楊碧云.數字化學習環境下終身學習者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2012.12.
關鍵詞:生態城市;人與自然和諧;生態安全
隨著人類城市化的進程,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并日益引起人類的關注,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居民生存狀況日益惡劣等等。由此有人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概念,并且這一概念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提倡,從而被許多城市視為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本文從生態城市及人類發展的角度,以生態城市的倫理思考為基準,在分析中國目前生態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從倫理關懷角度提出生態城市建設的路徑優選。
1生態城市的內涵
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計劃首次提出了生態城市概念,提倡運用生態學方法研究城市生態系統,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動生態城市的規劃和建設。目前生態城市的建設尚處于摸索階段,學界對于生態城市這一概念還沒有形成統一。雖然關于生態城市的定義有很多,其內涵一直處于不斷的演變和發展之中,包括社會、經濟、文化和自然和諧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具有實現物質循環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饋調節、經濟效益最佳、人與自然協同共生的機能等等。[1]生態城市的建設主要是實現城市-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整體協調從而使其達到一種穩定有序狀態。通過強調社會、經濟、自然的協調發展,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
2生態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我國傳統的道家精神強調“崇儉抑奢,知足守遭”的消費思想及“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人生理想等等,倡導人們過簡樸自然的生活,而不是向大自然過多的索取。一些地方甚至以生態之名,行反生態之實。在我國的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少地方政府盲目的追求形象工程,擴大政績,加寬馬路,搞大規模建筑群而將原先的建筑格局破壞殆盡,而恰恰忽視了城市與環境的原先的息息相關的聯系。自然已經創造了一種合宜的生態,既對人、又對所有居住于該區域的生物合宜,人為的塑造有時只能是一種破壞。
(2)由于生態城市建設中的實踐經驗與理論的不完善,導致出現生態城市就是山水園林城市的建設誤區。很多地方政府認為,生態城市就是城市綠化面積大,空氣質量好,生態環境良好的城市。于是出現大規模的用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措施,如盲目追求綠化面積而擠占農田,造成了農地的無序開發從而損害了城郊農業的發展。又如打破了原先的城市格局,無視自然本身的美,破壞或浪費城市珍貴有限的土地、森林等資源,大興土木制造人工景觀等等。我們在建設生態城市的過程中,不僅要勘察和摸清所在地域的自然環境情況,更應該注意其中的生態變動規律,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和設計。如在不適宜建設人工湖的地區建湖,本身就是對土地資源的浪費,加上后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更是對原先環境的一種破壞。片面追求生態環境建設,忽視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只追求短期指標,缺乏生態建設的長期性。
(3)交通建設與城市的生態建設有一定的矛盾。許多地方在發展生態城市的同時也在積極拓寬城市道路以改善城市擁堵程度。但是拓寬的道路也為更多的車輛的出現提供了可能,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汽車尾氣排放量的增加、噪音污染、公共交通安全隱患加劇等等。
3生態城市建設的路徑優選
3.1生態恢復和修復
由于生態城市的建設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尚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本著因地制宜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制定出更加適合自己所在地的生態城市規劃與設計,我們不妨在自身城市原先的發展基礎上,對城市曾經經歷過的生態變動進行比較研究,從中找出其曾出現的不符合城市生態化過程的措施原因及教訓。并且積極分析其與城市生態化之間的差距,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條件盡量彌補這種差距。開展各種生態及環境污染的監測及修復技術,加大生態修復能力[2]。
3.2發展循環經濟,加速產業生產模式生態化
生態城市是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類聚居地,是一個社會和諧進步、經濟高效運行、生態良性循環的城市。生態城市建設的核心就是經濟發展,經濟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是生態城市的不竭動力。發展循環經濟是對傳統經濟模式的變革,拋棄了原先經濟發展與環境不相容的模式,盡可能將經濟活動是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從而保證人類社會的健康延續。循環經濟不僅僅只是人類生存的需要,同時也符合市場競爭及優秀劣汰的原則。所以說發展循環經濟是保證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3.3加強公共交通建設
生態城市建設必須解決好與交通之間的關系。首先,城市居民對于交通工具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其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其次,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各類汽車的增加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汽車的增加又帶來了一系列與環境不協調的問題。因此,在道路改造的同時應本著生態的原則,積極建立健全公共交通系統,加大公民出行公共交通的可選擇性,倡導綠色交通。從而逐步改善交通給生態建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3.4健全政府管理體制,積極引導群眾參與
城市是人類居住的主要形式,生態城市的建設自然離不開群眾的參與。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寬廣大公眾參與生態城市建設的渠道,不斷提高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倡導切實可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如出行方式的改變,提高公共交通的選擇力度;拒絕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垃圾分類等等。政府的積極引導開展生態理念的學習,搞好生態文化教育,從兒童抓起培養符合生態城市建設的行為方式。
3.5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加快生態城市的發展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保持城市的生態安全。我國生態資源短缺以及生態資源供給的無序性直接構成了對生態城市建設的威脅。在生態城市建設中考慮經濟建設的因素過多,從而忽略了對于生態資源的培植。傳統城市的發展缺乏遠景規劃,從而給現代生態城市的打造留下了許多困難。如森林的亂砍亂伐,海洋河流的污染等其他生態資源的破壞等,從而使今天對于生態資源的再造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因此,在保證原先城市生態安全的基礎上,應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4結束語
作為世界范圍內經濟社會談論的熱點,生態城市建設的研究也日益構建了其理論和實踐體系。本文從倫理學角度深入的探討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道德問題,分析其成因及提出解決措施,對于促進我國生態城市建設道路的良性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作者:邵園園 單位:滁州城市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市化建設 經濟管理 作用
我國城市建設的經濟管理對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化是人類進步的體現,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城市化要求管理現代化。因此,研究城市化建設進程中的經濟管理模式,實現城市管理現代化、市場化,滿足城市資源合理配置及經濟可持續增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城市建設的經濟管理,是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前提或“軟件”
長期的計劃經濟影響,人們把城市供水、排水、煤氣、熱力、道路、橋梁、公共交通、環境衛生、園林綠化、防洪等基礎設施一概視為非生產性設施,將它們劃入非生產性部門。在“左”的重生產、輕生活指導思想影響下,城建工作中的基礎設施建設被排到了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不能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建設項目排不上隊,投資無法保障,遇到壓縮基本建設規模時,它們是首先壓縮、削減的對象。這種認識嚴重影響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留下了過多的城市欠帳,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城市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在強調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又把城市基礎設施規定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硬件”,為創文明城市而上的“硬件”,使城市基礎設施脫離城市經濟發展實際,成為城市建設填不滿的無底洞。還有一種觀念也比較普遍,認為城建工作純屬政府行為,發發文件,定定辦法,立立項目,撥撥款就能干好。正是這些不切實際的認識和觀念,將城建工作大部分內容排擠到經濟工作的門外,造成了城建落后的局面。城建工作是直接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它參與社會生產的過程,創造價值和使用價值。城建工作的成果具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重意義,它是現代化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系統和承載體,是提高城市經濟效益的一個決定因素,是發揮區域經濟中心作用的重要物質條件,也是經濟建設水平的集中體現。重視經濟工作就要重視城建工作,要搞好經濟工作就必須搞好城建工作,這是必須樹立的觀念。
二、城市建設的經濟管理是激活當前城市經濟的重要手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曾出現過兩次較大的通貨膨脹,國家治理通脹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壓縮基本建設。做為國家基本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城市建設有著十分明顯的擴大需求的作用。當前我國城市經濟面臨的嚴峻問題是失業率急劇上升,社會購買力下降,產品銷路不暢,企業經營困難。根據凱恩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限制國民收入增加的不是總供給不足,而是總需求不足,換言之,只要有需求(消費和投資),就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生產產品,增加國民收入。總的看生產決定消費,但在消費嚴重不足時,消費又決定生產。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能力的迅速增加與有支付能力的購買力相對縮小是社會經濟基本矛盾的表現之一??傂枨蟛蛔闶侵萍s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總需求包括消費和投資,儲蓄和貨幣供應。
城市建設的功效有二:一是為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拉動生產生活消費。它具有生產和消費的雙重屬性。經驗分析,城建投資60%用于原材料,40%用于工資和管理,用于原材料的資金活化了鋼鐵、建材、能源、交通等工業,用于工資和管理的資金活化了商業、輕工業、生活服務業和勞務市場,這就是城建對城市經濟的激活作用。而投資結果卻是城市功能的增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這些又為城市經濟增長提供了條件,體現了城建對城市經濟的保障作用。城建對經濟的這種作用是有條件的,它是在社會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起作用,并且要做到投資到位,不能拖欠。二是進一步擴大就業渠道。城市建設是一塊巨大的海綿,可以吸納眾多的就業者。目前城市就業門路較窄,下崗人員多半選擇投資少或不投資的客運交通、攤點貿易、修理服務、家務勞動和餐飲等行業,造成了勞務流動盲目性和部分行業的混亂性。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可以吸納大批城市失業群體。城建系統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像綠化、地面的軟(花、草)硬(磚、混)覆蓋、住宅工程和小區物業管理等,都需要大量勞務。
三、用經濟的手段去管城建,可以合理配置資源,以最佳的效益和速度建設城市
【關鍵詞】城市更新、文脈傳承、城市設計“三理論”
傳統街區是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反映著城市文化傳統的延續和發展。然而,由于眾多歷史原因,有些街區已經成為人口密集的居住區,區內建筑破損嚴重,衛生條件不佳,基礎設施落后,經濟發展嚴重滯后,面臨著亟待改造的問題。隨著國內大規模城市建設的展開,能否保留城市文脈的記憶,能否使街區參與到新的城市生活中來,需要我們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實踐。
1、城市設計理論初探
1.1“三理論”概述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羅杰·特蘭西克在《尋找失落的空間》一書中,通過對現代空間演進和歷史典范的分析,得出有關城市設計的“三理論”:“圖-底理論”、聯系理論、場所理論。他主張將三種理論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綜合理論進行城市設計,主張以“圖—底理論”為基礎研究建筑實體和空間虛體所占用地的比例關系,通過聯系理論研究組織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以形成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分析和理解,場所理論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歷史及自然環境等考慮因素,倡導結合環境的獨特形式和內在細節給予物質空間更多豐富的內容,它比“圖—底理論”和聯系理論更進一步。
1.2 “三理論”在街區更新中的作用
傳統街區在更新中,應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尋求保護和更新之間的和諧關系,以恢復地區活力,實現其可持續發展。街區改造應綜合三種理論的優點:賦予虛實以結構,建立各部之聯系,并回應人性需求和各自環境的獨特要素。
利用“圖—底理論”分析街區格局和單體建筑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街區的空間總體結構,從而在改造過程中創造出更積極的城市空間。
聯系理論”則源于研究連接不同元素之間的“線”,這些線由街道、步行道、線形開敞空間或其他在空間上連接城市各個部分的連接要素組成。將之運用于街區更新之中,需要從大的層面,考慮城市整體結構的形成。
“場所理論”是以城市形體環境的社會文化內涵和人性特征為研究主題,關注城市形象結構下的社會文化內涵和人與場所的深層次的情感溝通,有利于尋找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及環境特征,有助于人性化街區的形成。
三個理論都從一個特定的側面分析研究了城市環境,結合起來,綜合運用,有利于我們對街區空間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2、通天街的歷史文脈和現狀分析
2.1 通天街的歷史文脈
通天街位于泰安老城之中,是泰安老城空間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泰安城的“三重空間”(如圖1)是其城市發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內涵,所謂三重空間是指泰山南天門以上的為“天堂仙境”,以泰安城岱廟為中心的“人間鬧市”和以城西南蒿里山為主要場所的“厚土大德”。“人間鬧市”中包括的主要城市空間有:通天街、岱廟、岱宗坊、紅門路、紅門等。因此通天街作為城市的歷史文化軸的主體空間、作為泰山文化的承載物,其本身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淵源。
2.2 通天街的現狀評析
2.2.1 現狀街區概況
泰安城中心區的傳統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建筑絕大多數是在20 世紀80年代后興建的。由于在規劃設計時沒有深入考慮泰安城的歷史及文化因素,多數建筑空間沿襲了一般性城市建筑語匯,致使現在的泰安城市空間特征并不明顯,其城市空間的文化品質不能體現泰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承擔角色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中軸線上的歷史遺跡——蒿里山、岱廟和歷史街區——通天街、紅門路等處的空間設計僅僅滿足城市的基本的旅游功能和商業功能,并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城市空間組織序列。就目前通天街商業建筑空間承載量而言,其建筑空間容量無法承擔其應當的城市文化功能、城市商業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
2.2.2 土地使用狀況
通天街全長394米,以商業用地為主,但商業功能結構較為混雜,兩側有賓館、銀行、理發店、服裝店等等。沿街兩側的片區中以民房為主,同時還有行政辦公建筑,旅館服務建筑,科教建筑等(如圖2)。
通過對用地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其存在以下問題:
2.2.3 道路交通
通天街是泰安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北達岱廟,自古為帝王封禪大典必經之路,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通天街南接財源大街,西臨青年路,人氣旺盛,區域及人文環境優勢突出。
(1)內部空間過于雜亂,缺乏明確的層次感和圖形感,建筑實體和外部空間的比例不協調。(2)街區內的外部空間與城市道路缺乏積極有效的過渡和聯系,內部空間相對閉塞。
(3)街區內開敞空間不足,缺乏有效的積極空間。
2.2.4 景觀環境
通天街兩側聚集有大量居住區,其街巷的構成多保留自由的形態,街巷的名稱也更是多樣(如圖3),如運舟街、臥虎街、臥龍街、關帝廟街、英武街、洼子街。一個又一個的神話傳說在這里積淀,賦予了這些街巷不可磨滅的記憶點。保留片區舊有居民的記憶,是延續歷史文脈的關鍵所在。
2.2.5 街區空間形態
街區北側為岱廟、遙參亭,古建尺度較小,但街區內部建筑高度不一,兩側居民樓4至6層居多。部分建筑如萬力大廈尺度過高,在街區各處都可看到萬力大廈,影響視線景觀。本應該對城市空間具有絕對控制權的岱廟在通天街區內超大尺度建筑的干擾下被大幅度弱化。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小尺度的建筑無法滿足現代城市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在街區更新的過程中,需要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尋求平衡,延續歷史和文化(如圖4、5、6)。
3、通天街城市設計思路探討
3.1 基于“三理論”的城市設計思路
根據對通天街現狀的分析,將之與“三理論”結合,分析思路如下:
(1)將“圖-底理論”運用于對街區土地利用的分析之中,對建筑和空間形態進行整合剖析,挖掘街區消極空間,構建傳統街區的肌理和結構。
(2)利用“聯系理論”,分析城市大軸線之中街區的角色和功能,結合土地使用的布局,以保護文物古跡為根本,合理組織交通和視覺聯系,塑造街區空間形態。
(3)利用“場所理論”,塑造具有特色的環境景觀;延續城市文脈,營造社區場所;邀請居民參與設計,保留城市記憶。通過街道、綠地或廣場等具有“場所”意義空間的疊加來營造一個滿足現代與傳統的城市生活空間環境。
3.2 通天街的設計整合
3.2.1 功能要素的整合
從建筑的“圖-底關系”可以看出,街道與建筑的線型空間較為凌亂,兩側建筑肌理截然不同,但均呈現建筑密度高的特征。街道東部建筑密度極高,構建成細密的網格系統,同時還有部分大體量的保留建筑,將這種小型網格打破。街道西部有很多大體量建筑,但建筑形態較為零散(如圖7)。
商業空間是通天街的主體部分,沿通天街已經形成了較為連續的商業界面,但界面形式較為單調。蘆原義信《外部空間設計》中提出,外部空間設計,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復的節奏感或是材質有變化,或是地面高差有變化,都可打破空間的單調感,為外部空間帶來節奏感。可以通過改變櫥窗狀態,或是從墻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種辦法為外部空間帶來節奏感,增加街區吸引力(如圖8、9)。
3.2.2 場所空間的營造
用地和場所分別對應于建筑與空間的實體與虛體關系。建筑實體的設計必須考慮到與虛體結構的連接,使建筑和空間有效的共存。通過研究“圖底關系”,分析其土地利用狀況及空間形態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抽象出城市肌理的尺度。通天街片區肌理密度大,虛體空間不足,但傳統城市由于功能的原因,建筑體量不可能太大,空間尺度也就相對較小,比較人性化。場所設計要考慮以通天街的歷史人文景觀為原型,結合現有的自然條件、空間形態和街道格局,將娛樂、文化、商業、居住、工作一同形成城市組織,創造出具有特定意義的場所空間。街區內部缺乏綠化,借助綠化設計可加強空間場所的連接,增加場所的吸引力。
3.2.3 城市軸線的聯系
在城市設計中,街道起著統一社區的作用,以城市范圍內的連接作為恢復城市連貫性和城市發展方向的引導,有利于街區的更新。在泰安市的總體規劃中的歷史文化軸中,通天街作為市民的公共生活核心空間之一,處在其中部,城市區位十分重要。考慮到“聯系理論”,通天街的空間設計不能局限于街區本身,必須將街區放入城市的整體層面來考慮。以城市文化脈絡為基本點,考慮城市空間的結構塑造,成為城市軸線在文化和空間上的雙向延續??蓪⑼ㄌ旖忠巹潪椴叫薪謪^,隱喻其封禪大典的禮儀場所,并保持原有歷史街區的傳統建筑尺度和基本形態,強化街道的端點建筑,從而強調街區的入口序列空間。
3.2.5 歷史文脈的延續
城市建設在滿足城市功能的同時會削弱其文化功能,所以在街區的更新發展上應采用漸進的歷史街區更新整治方法,對通天街進行空間改造。從城市整體空間文化出發,考慮城市歷史文化軸線,強化通天街南北兩端的牌坊,塑造吸引人流的入口開敞空間,引導行人進入歷史街區,隱喻泰安古城南門的所在地和其歷史文化核心作用。鼓勵與歷史文化有關的商鋪進入,恢復泰安歷史上傳統商業街的經營特色。并結合通天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突出其作為泰安歷史文化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城市的文化建設。在街道設施的設計上,盡可能的將泰安的帝王封禪文化和泰安自然及人文文化等信息加載到這些城市設施中,使這些環境小品在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的同時還能起到向使用者講述城市文化歷史的作用。
4、結語
傳統街區的更新改造,需要考慮城市空間結構及文化傳承的雙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設實踐中,容易激發出大量的矛盾點,從而影響城市建設的實施。利用“圖底理論”和“聯系理論”進行分析,可達到整合街區空間結構,延續街區肌理特色,保留城市現代特征的目的;“場所理論”有助于營造人性化社區,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留居民記憶,達到文化上的可持續發展。將城市設計的“三理論”相互連接的,發揮其優點長處,對解決街區現代更新建設與歷史文脈傳承的融合問題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羅杰·特蘭西克,尋找失落空間.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2]蘆原義信,外部空間設計.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5
[3]諾伯格·舒爾茲,存在 空間 建筑.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0.
[4]揚·蓋爾,交往與空間.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5]馮偉、李昊,解讀城市歷史,尋求空間答案——以泰安通天街城市設計為例 城鄉規劃·園林建筑及綠化,2007
[6]姜利勇,傳統與現代: 一個變換的圖與底.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