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2 07:22: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計算機工程師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校企合作;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4-0225-03
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培養服務社會和地方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操作技能為中心任務。由于種種原因,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就業市場的期望差距很明顯?,F在市場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學校培養的IT學生與企業需要的IT人才二者“不對口”。一方面,企業需要招聘理論與動手能力兼備的人才,但剛畢業的大學生學習的技術和市場脫軌,動手能力通常較差。對于用人單位來說,招聘的大學生,他們不得不實行崗前培訓,很浪費時間和金錢。但另一方面,近幾年IT行業依然是官方最熱門十大專業之一。在中國,IT產業在過去5年經歷了28%的增長速度,是同期國家GDP增長速度的3倍。IT行業還有很大的人才缺口。為改變軟件人才短缺制約產業發展的狀況,加快培養、選拔和輸送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推出并組織實施“藍橋計劃”。該平臺旨在搭建軟件企業和高校計算機及軟件相關專業之間的橋梁,對初選的學生進行崗前培訓,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為企業輸送合格的人才。荊楚理工學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學院整體實力不是很強,畢業生往往難以同重點研究型院校的畢業生競爭。其計算機工程學院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總結,通過與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實施“藍橋計劃”,構建了以計算機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平臺、以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模式,學生畢業時有近2年的實際工作經驗,畢業生就業質量和數量大大提高,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的發展之路。
一、確立訂單式實訓、頂崗式實習的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
1998年教育部頒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根據目錄,當前很多高校都按照一級學科進行專業設置,名稱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盡管各個高校在不斷創建自身的專業特色,但是從市場的反應來看,各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各高校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沒有太大的差別,這就使得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往往難以同重點研究型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競爭。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從自身特點出發,走特色化的發展之路,勢在必行。
荊楚理工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在多年探索的基礎上,2012年春與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實施“藍橋計劃”,確立了訂單式實訓、頂崗式實習的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整個實踐教學模式分為校內實踐教學、校內企業訂單實訓、企業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4個部分。校內實踐教學在校內進行,主要由校內專業教師指導,歷時2.5年。校內企業訂單實訓雖在校內進行,但由企業委派有實際項目開發經驗的工程師進行培訓指導,歷時近半年。企業頂崗實習則是在各個企業進行,由企業工程師指導,歷時近9個月。畢業設計,以頂崗實習時的實際項目為題,由企業工程師和學校教師共同指導完成。
二、校內實踐教學
1.引導學生重視實踐教學。由于種種原因,傳統實踐教學,效果不很理想。主要是學生不重視實踐學習。在中學階段,受到高考模式、學習時間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關注的主要是知識的積累和答題能力的提高,而對于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實踐教學的興趣不高。很多同學上大學后,還是以為會答題,分考得高,是大學學得好的唯一標準。殊不知計算機專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如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編譯系統等課程中的基本原理,如果只是聽教師的講解和看書,沒有相應的實踐環節,學生很難真正深入理解。再如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等課程,如果不實際編寫、分析一定量的程序,也很難有效提高程序設計能力、算法設計能力和系統開發能力。有的同學還認為,自己準備考研究生,只需把分考高就行了,編程的實踐能力就不重要了。實踐表明,沒有很強的編程動手能力,在研究生階段,你將寸步難行,因為你的算法的思想,最終還是要靠編程實現的。每一個計算機的高級人才,都是從編程的實踐中走出來的,編程實踐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
2.改革課程實驗。傳統教學的計算機操作課上,教師一般都是對學生進行操作的重復展示。單一地讓學生模仿自己的操作過程,進行驗證性實驗,因而使得學生并不能自己練習或者進行創造性的思維創新,使得教學氣氛死氣沉沉,導致學生出現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目的以應付考試為主,學習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加大課程設計的力度。實際教學中,可將設計性實驗和課程設計實驗交叉進行,解決實驗教學學時不足的問題。在課程教學之初,布置課程設計題目,以整個學期的時間完成課程設計,這樣使得實驗教學組織形成了兩條線——以驗證性為基礎的設計性實驗教學和以項目為基礎的課程設計實驗。但這兩條線并不矛盾,設計性實驗教學的知識理論體系是循序漸進的,同時內容正是課程設計所需要的理論支持;課程設計是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設計性實驗的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需要注意的是解決好這兩條線的協調和配合是搞好實驗教學的關鍵。在一些專業課如《數據庫原理與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等的課堂教學開課之初,就讓學生選擇好期末要完成的課程設計的題目,讓學生帶著問題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克服期末課程設計時間緊而導致質量下降的問題,為后面企業訂單式實訓和頂崗實習打下堅實基礎。
3.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自主地發揮智慧和潛能。學生自主參與實踐,不但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也使學生體驗到了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和快樂,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面向大學生的科技競賽活動,如程序設計大賽、數建模競賽等,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意識。荊楚理工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組織學生參加了“第三屆‘藍橋杯’全國軟件設計和創業大賽”和“全國高校計算機核心技能與信息素養大賽”,獲得了湖北賽區的4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的好成績,2012年5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決賽,獲得國家級的5個三等獎和2個優秀獎的良好成績。
三、校內企業訂單式實訓
校內實訓基地是高校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場所,要營造體現真實的職業環境與職業氛圍,從設備、技術、管理水準方面模擬職業環境建設實訓基地。為達到此目的,最有效的途徑是“引企入?!薄8鶕八{橋計劃”,荊楚理工學院計算機學院在大三下學期開始,利用課余和暑假,由企業委派有項目開發經驗的講師在校內對學生進行企業訂單式實訓。實訓期間實行項目化管理,每個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項目小組,每個小組4~6人,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具備管理素質的學生為項目經理,項目經理在每個階段重新輪換,由本組學員推舉產生,新產生的項目經理負責本組學生在下個階段的培訓管理。按企業規范要求學生,將學生培養為IT企業規范人才。如2012年進行的JAVA EE開發方向訂單式實訓,整體實訓課程分17個階段展開,每個階段的授課課時按照30%授課+70%實踐分配。總課時:488課時。這幾乎是《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64課時的8倍。由此可見工程實踐是多么重要。整體課程包含7次項目實訓。7次實訓均以項目組的形式展開,以利于提高學生的編程設計能力,又能夠培養學生的溝通、組織、團隊合作能力。
四、企業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
為了培養學生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項目開發訓練結束后,實訓基地會把學生分派到相關的軟件企業進行崗位實習。整個實習時間為9個月,由所在企業的工程師作為指導教師。學生通過崗位實習了解企業的文化,適應企業的工作節奏,提高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增強項目開發能力,這為他們日后參加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科畢業論文是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一課。畢業設計,以頂崗實習時的實際項目為題,實習期間由企業工程師指導設計,返校撰寫論文期間,由學校專業教師指導完成。有企業實際項目的背景,學生畢業論文和設計的質量得到大大提高,避免了畢業設計不切實際、走過場等現象。荊楚理工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近2年的畢業論文中,近三分之二的優秀論文都來自“藍橋計劃”班的學生,他們的論文有企業實際項目背景,使用技術先進,內容充實,文本規范,有很好的實際應用價值。
培養面向市場需求的創新應用型人才是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但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生素質、自身實力以及傳統教學模式慣性延續等因素,使得這個目標的落實存在一定的障礙。荊楚理工學院與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實施的“藍橋計劃”,是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采用訂單式的實訓和頂崗實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生就業的質量,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7]2號文件.
[2]王愛民,李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建沒報告[J].計算機教育2010,(12):24-28.
[3]伍維根,鐘玉良,文忠波,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發展研究,2007,(21):53-55.
魏彩虹:女,本科,護師,護理部主任
魏彩虹 曾梅玉 蔡麗月
摘要目的:全面掌握護理人員業務技術水平,利于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培訓學習,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同時有利于護理人才的培養與選拔。方法:將護理人員的德、勤、績、能等數據,通過先進的網絡知識和數據庫管理技術進行管理。結果:全面掌握護理人員的整體情況,有效提高對護理人員的統籌管理。結論:護理業務技術檔案管理已成為醫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發揮著明顯優勢。
關鍵詞 護理;業務技術檔案;信息化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46
中醫醫院護理人員業務技術檔案是醫院檔案的組成部分,所涉及的內容多且范圍廣,是中醫醫院護理管理者較為困惑的問題。技術檔案數量急劇增加和檔案利用率不斷提高,傳統手工整理檢索檔案已越來越不適應信息時代護理管理需求[1]。2010年我院護理部在計算機工程師技術支持下,進行“護理業務技術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發和投入使用。利用計算機管理護理人員技術檔案使我院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規范,應用方便快捷[1]。
1設計思想及內容
1.1設計思想以骨科??漆t院護理人員信息為中心,建立電子護理業務技術檔案系統,本著滿足護理人員的信息管理要求,提供護理管理者查詢護理人員有效信息為宗旨,多元化地體現護理人員的整體業務情況及個人信息。由護理部提出我院護理技術檔案管理需求,交由信息科工程師技術研發。
1.2主要內容(1)簡歷。主要有姓名、性別、畢業時間、畢業學校、學制、學歷、學位、家庭地址、政治面目、業務職務或級別晉升情況、學術團體情況等,附貼照片。(2)主要經歷。(3)外出學習進修,在何地參加各類學習,學習時間,進修單位的鑒定表及進修結束時的考試成績。(4)繼續教育。記錄參加各種繼續教育培訓及獲得學分情況。(5)院內業務培訓情況。記錄何時何地參加院級的何種業務培訓。(6)業務考核。包括各階段的理論考試、技術操作、護理帶教查房、全院授課等考試成績。(7)論文。何時在何期刊上發表何論文或綜述。(8)著作。何時參加過何著作的編寫,何時出版等。(9)科研、技術業務受獎。何時參加何種科研活動,何時有新成果,當時領先水平如何或附鑒定書及專利證復印件。(10)差錯事故。記錄醫院、護理部處罰通報等。
2檔案系統功能與實現
2.1完善護理人員資質管理(1)能自動統計全院護理人員花名冊。(2)有護理人員中、西醫院校畢業的統計和分析。(3)各級各類人員所占比例分析報表。(4)護理人員與各科室床位比的相關報表。(5)培訓課題及培訓時間相關報表。(6)統計護理人員每年發表的護理論文、榮譽、科研報表,有排序和查詢功能。(7)護理人員流動統計報表,根據護理人員的所在科室的工作卡來統計護理人員的動向。
2.2加強護理人員教育、科研管理(1)取消護理人員業務學習的紙質簽到表,采取電子考勤。所有全院護理人員參加業務培訓考勤記錄,可自動生成出勤率統計報表,并能按照年月日排序和查詢。(2)培訓內容根據護理理論、護理技能、公共、院感等類別進行分類,對護理理論、技能培訓可標識是否是中醫護理培訓,以利于自動統計中醫護理培訓時間及相關課程和出勤率。中醫護理培訓作為護理業務培訓一大重點,在護理質量檢查中可以獨立出來。(3)院內業務培訓、考核等記錄與個人技術檔案中的院內業務學習、考核相關記錄同步,不需要再次維護護士個人信息。(4)全院年月日理論、操作考核合格率統計報表。(5)設立護理課件共享平臺能將課件以附件形式上傳至業務學習課件管理。
2.3加強護理人員外出學習培訓管理護理部能動態記錄護理人員外出學習情況,相應的培訓費用從財務平臺自動導入。能記錄護理人員短期培訓、進修的人次數,利于護理部申請人員培訓經費。
2.4權限管理要求護理人員有權查看和修改個人信息,修改個人信息需向護士長提出修改申請。護士長有權查看本科室護士信息,審核護士修改申請后提交護理部。護理部可查看和維護全院護理信息,審核科室提交修改申請。
3討論
3.1實現護理技術檔案信息化管理取代傳統的手工、機械的重復勞動,自動生成數據和圖表,降低了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人工操作環節上造成的誤差,使信息可靠、全面、快捷[2]。管理人員可以將精力和時間花在護理管理探索上,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決策水平。同時可以解決傳統的手工管理方法資料較多、占用空間大、保存期限短、紙張易變黃等問題,減少資料保存空間,保存期限長,避免資料受外界環境的腐蝕[3]。中醫醫院護理信息化發展速度總體較西醫醫院發展慢,中醫護理管理者應用護理業務技術檔案信息化管理,能大大推進實現自動、高效、全面的中醫護理業務及培訓管理進程。
3.2實現護理人力資源的全面管理護士作為醫院重要的人力資源,護士的整體素質、工作積極性、隊伍穩定性直接影響優質護理服務的深入開展,影響患者對醫療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因此護理人力資源管理是護理管理的核心內容[4]。要實現護理人力資源的高效管理,護理業務技術檔案管理系統能為管理者提供全面、準確、實時的護理人員業務技術動態信息。能真實記錄每個護士成長的軌跡,管理者可以便捷地掌握護士業務技術信息、個人業績以及技術能力測評情況,從而為選拔護理人才提供科學依據,做到合理評聘,量材用人。
3.3信息資源得到共享護理人員可以相互查閱院內培訓學習情況,很大程度提高培訓出勤率,培訓內容共享,方便護理人員查找和復習。
3.4護理信息化建設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護理信息化的發展需要滿足用戶的需求。計算機工程師是技術人員,對于護理管理流程及需求相對不熟悉,護理管理者要結合本院的實際提出自己的需求,使得研發的軟件更能貼近臨床,更科學,避免浮夸和表面形式化。
總之,業務技術檔案是一個動態信息,而傳統的手工人事檔案內容簡單、條目單一,無法對其作出全面、完整的評價,不利于護士能力的發掘和評價。通過使用護理業務技術管理系統,我院的護理工作從手工到電腦、從宏觀到微觀、從主觀到客觀,都有了很大改變,大大提高了我院的護理質量、護理水平及護理人才的選拔[5,6]。
參考文獻
[1]王莉芳,王玉娟.護理人員技術檔案信息管理[J].中國水電醫學,2006,4:247-247.
[2]魏春波.淺談新形勢下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8:304.
[3]王晉.護理人員業務技術檔案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2,17(4):301.
[4]魏暢.決策支持系統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0):9-10.
[5]張瓊瑤,李紅,陳美榕,等.信托信息化平臺,全面推進優質護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0):5-8.
[6]楊金東.護理管理系統在我院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8):148-149.
本書共5章:1.射頻識別系統:包括超高頻RFID標簽的設計、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體系結構及無芯片RFID系統(標簽與讀寫器),最后對本書各章節內容進行概括;2.無芯片RFID標簽散射場的數學描述:首先是奇異擴展方法(SEM),具體包括在電路理論及瞬態散射的應用、基于SEM的散射體的等效電路,然后介紹了本征模展開法,最后特征模式理論的引入;3.無芯片RFID標簽:包括無芯片RFID標簽復雜的自然共振設計、基于特征模式理論的無芯片RFID標簽設計;4.無芯片RFID標簽在讀寫器的識別:包括通過散射信號、散射信號時間頻率分析、短時間矩陣束法等分析識別原理;5.無芯片RFID標簽的檢測、識別和定位:包括無芯片RFID標簽的空時頻防碰撞算法的原理與實驗、無芯片RFID標簽的定位算法等。
作者Reza Rezaiesarlak博士畢業于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現為摩托羅拉移動的高級射頻工程師。擁有微波、天線、射頻和通信系統7年以上工作經驗,微波與天線結構的電磁特性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在射頻和微波系統的設計、實施和調試方面經驗豐富。發表超過10篇會議論文/報告和14篇期刊論文。
本書內容涵蓋了無芯片RFID的優點、各部件設計、識別、檢測、防碰撞及定位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并包含一些應用程序,方便讀者深入理解所述內容。本書適合通信、無線傳感器網絡、物聯網等方面或專業的學生或從業人員參考閱讀。
論文關鍵詞:獨立學院;實踐教學;形式改革;教學研究方法
獨立學院自1999年創立至今,它作為新型教育模式下創辦的高等教育新形式,不同于普通高校,又有別于民辦高校。據統計,目前全國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獨立學院共有320多所,在校學生超過200萬,可見獨立學院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新技術行業的不斷發展,加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相對于其他理工科專業的適用性強,全國幾乎所有的獨立學院都開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一、獨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狀
江淮學院是淮陰工學院所屬獨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電氣信息類主干專業之一,培養的是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理論,具有較強應用能力和基本創新能力,同時具備計算機工程師素質的應用型高級工程類技術人才。但是,目前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培養存在幾個問題。
1.學生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
獨立學院在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上,大多數是向所屬高校“看齊”,或者偏向高職高專教育,這樣導致培養的學生沒有特點,進入社會后,要么沒有社會就業競爭力,要么就是能力的偏向性比較嚴重。鑒于此,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定位應該介于學科研究型和職業實用型之間,也就是既不能等同于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職業實用型人才,也不能太向所屬高??繑n,要使培養的學生有自己特點,重點是要比所屬高校培養的人才有更強的實踐技能和創新實踐能力。
2.專業教學依靠所屬高校
所有和計算機相關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無論學生在后續學習過程中是否有用,學生都需執行規定學習過程,比如學生既要學習圖像處理軟件,又要學習嵌入式開發,還要學習軟件程序設計。整個課程體系覆蓋面廣,雖然具有系統性但又不能面面俱到,獨立學院的學生高考分數偏低,學習能力有限,任課教師幾乎是根據本科教學體系來教學,因此導致獨立學院的學生跟不上。目前,獨立學院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制定基本沒有通過市場調研,沒有針對就業市場需要或企業具體需求來進行設定,課程設置和普通本科的培養體系幾乎相同,缺乏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定制”培養方案,因此導致目前培養的學生毫無特色,理論基礎比不過所屬高校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比不過高職高專學生。
3.專業培養模式單一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學分總數為180學分,各學期的課程安排緊湊,課程之間環環相扣,且大部分課程教學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相對偏少,同時實踐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脫鉤,不利于學生實踐和創新實用能力的培養。
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踐教學現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應具備解決工程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和計算思維能力,具體要求如下:
(1)具備建立工程數學模型能力。具有運用數理知識以及工程知識解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工程問題、建立工程數學模型并進行求解的基本能力。
(2)具備抽象描述、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形式化證明、建立模型、實現類計算、實現模型計算等能力。
(3)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識和效益意識,具備系統級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頂向下的問題分析方法。
實踐環節是高校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深刻體會到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指導作用。作為計算機專業本科生,需要完成的實踐環節包括:程序設計課程設計、算法課程設計、軟件工程課程設計、網絡設計課程設計、計算機硬件工藝實習、數據結構課程設計、數據庫系統應用課程設計、操作系統課程設計、硬件綜合課程設計、微機生產實習等。
目前,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在高校教學中受到廣泛重視,尤其將計算機應用到創新能力培養教學方面更是教研教改熱點。齊向陽等針對創新理論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和研究,在創新性理論基礎上提出了基于任務的教學方法。趙莉萍提出了基于創新意識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并給出了相應的教學實例。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中大多強調對編程教學加強,而對于應用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研究并不常見。
本文強調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在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運用,從而提高計算機專業課程設計的教學效果,培養具有分析、設計、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也為將來擴展到各理工科專業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研究
1.針對江淮學院人才培養實際目標,進一步改革課程教學內容
(1)為提高軟件項目開發人才的專業后勁和攻克技術難點的能力,把“數據結構”和“算法設計和分析”的課程教學內容與ACM程序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競賽進行聯系,選擇更適宜的部分競賽題目為課堂教學、課后作業或課程設計的題目,這類題目具有趣味性、實際應用背景。
(2)把“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安排在課堂上和課后作業中,選編更多更適宜的有關計算機系統的隨卡和隨軟件附帶的OEM原始資料作為學習資料。
(3)在“英語”課程中加入一些有關ISO9000、IT知識產權與法律、財務審計、商務談判方面的英文材料。
(4)把“軟件工程”課程內容分解成獨立的必修或選修課程。
2.改革教學手段與方法,提高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
淮陰工學院江淮學院大力提倡講思路、講方法、講要點,積極實踐啟發式、討論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組織開展案例驅動式教學方法和研究性教學試點和普及工作,深化多媒體教學、現場教學、虛擬儀器仿真教學等教學改革成果,使學生融會貫通課程知識、提高應用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1)讓學生在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和虛擬現實環境下加強實際項目操作,安排學生在IT企業進行實訓。
(2)對“軟件工程”、“數據庫應用課程設計”、“操作系統課程設計”、“Java語言課程設計”課程采用案例驅動式教學方法。
(3)切實保證實踐環節的教學效果,采用實驗室機房集中設計、指導教師跟蹤監督、研究生輔助指導、明確項目各成員擔任角色,模擬真實項目管理流程,實現“項目實訓”。
(4)提高畢業設計資格獲取門檻,學生需掌握的內容:常用電子電工儀器(如示波器、網絡數字化分析儀等)的使用;學生把三年來自主設計和實現的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進行演示,并提交相關文檔,教師提出相關問題。
(5)鼓勵學生參加如Cisco、微軟、華為等中外知名IT企業資質證書考試以及國家軟考認證。
3.進一步改革教師培養和聘用機制,提高科技服務能力,加強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和引進并重,建立競爭和激勵機制
針對江淮學院單獨設定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師資隊伍是由具有多年IT企業工作經歷或海外留學經歷的、進行校企合作、專兼結合、高學歷教師組成,多數是擁有較高教學水平的“雙師型”、“雙崗位”的教師。此時,“雙師型”既是教師又是工程師,“雙崗位”即教學崗位和研發崗位。
4.課程實踐環節改革
由于計算機專業實踐性強的專業特點,作為工程型人才培養的主要特點就是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要貫穿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創建漸進式、與企業融合的三級實踐教學體系。
(1)課程實驗環節:對專業基礎課程設置的課內實驗,在學校的專業實驗室完成,主要由實驗室教師和任課教師進行指導。
(2)課程設計和生產實習環節:針對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設置課程設計和實習環節,在學校的專業實驗室或者企業完成,主要由參加過企業實訓、有項目開發經驗的教師和聘請的企業資深工程師或項目負責人進行指導。
(3)企業實訓環節:在大學四年級實施,根據學生的職業定位,有針對性地在不同的合作企業進行,主要由企業的項目設計與開發人員進行指導。
關鍵詞:SNMP;網絡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93.0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8-0000-02
Topology Improved Algorithm Study on SNMP
Xing Hai
(Shanghai Jinjiang Inn Co.,Ltd.,Shanghai201102,China)
Abstract:SNMP topology discovery algorithm is an algorithm for network topology,popular for its ease of use of the original,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hortcomings with the original algorithm proposed improvement ideas.
Keywords:SNMP;Network management
一、SNMP拓撲發現技術簡介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是一種應用層協議,由三個元素組成:
(一)SNMP管理者:運行網絡管理進程的主機,發送管理者操作的指令給并接收來自的響應,負責網絡的全部監控和控制工作。
(二)SNMP者:駐扎在被管理設備中,它將各種與設備相關的信息實時保存在設備的MIB中,通過原語與管理者進行通信。
(三)管理信息庫MIB:用來標識被管理資源,SNMP通過查訊MIB中相應對象的值,實現網絡設備狀態監控。
SNMP定義了GetRequest,GetNextRequest,SetRequest,GetResponse和Trap5種通信原語實現信息交互。
二、SNMP拓撲原算法
MIB庫中的IP路由表(ipRouteTable)是對路由表的抽象,原算法就是通過查找路由表中保存的路由信息來拓撲的。算法從網絡管理者的缺省路由開始,采用廣度或深度優先遍歷無向圖的算法對整個網絡進行遍歷,逐級找出所有的路由器和子網。
原算法過程簡單,系統開銷小,存在幾類問題:
(一)路由器多址問題。原SNMP算法把每個網關地址都作為獨立的路由器處理,現實網絡中一個路由器是配有多個端口地址會造成拓撲結果偏差。
實際網絡:
探測出的網絡:
(二)TimeOut問題。有些網絡出于私密性考慮,會禁止路由器對TraceRoute包的探測報文響應,此時返回“TimeOut”超時標識,造成拓撲結果偏差。
實際網絡:
探測出的網絡:
(三)算法效率問題。為獲得準確的網絡結構,拓撲發現算法需要對路由表中的IP地址進行逐一探測。要提高算法執行效率,需要進行路由表冗余過濾。對由表中ipRouteDest的值為255.255.255.255,127.0.0.0的;ipRouteNextHop的值為環回地址的都要進行過濾。
(四)路由器和三層交換機的區分問題。有些三層交換機會啟路由功能,若在拓撲時不需要區分設備類型會造成拓撲結果偏差。
三、SNMP改進算法
結合以上問題,有一種改進算法,思路如下:
(一)定義一個vRoute的二叉樹,存放路由器信息。定義一個subnet數據結構,存放子網信息。定義一個cRoute數據結構,存放和當前網絡連接的網絡信息。
(二)將當前機器的默認網關作為種子節點初始化,將IP地址轉化為字符串后插入到二叉樹中。(例如:IP地址為10.0.1.100,轉換為1001100)
(三)當前路由器的所有端口地址寫入到二叉樹中。
(四)訪問當前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得到每一項ipRouteNextHop和ipRouteType,字符串轉化后不重復的插入到二叉樹。遇到ipRouteDest指向自己,ipRouteNextHop的值為環回地址,ipRouteType的值不是3或4的,先過濾掉。
(五)如果ipRouteNextHop代表的路由器不在二叉樹中,且ipRouteType值為3,說明目標子網和路由器直連,此時直接啟動子網發現線程。
(六)如果ipRouteNextHop代表的路由器不在二叉樹中,且ipRouteType值為4,此時將當前路由器信息和ipRouteNextHop的路由器信息加入到cRoute中,啟動路由器發現線程。
(七)循環以上步驟,直到所有路由器和子網都被遍歷。
(八)為提高效率,以上拓撲采用多線程并行方式。
四、展望
由于每種拓撲方案都有缺陷,因此探測盲點在日常的網絡管理中難免產生。要減少盲點就要綜合使用多種拓撲方式,讓各種拓撲方法互補遺缺。在實際過程中將拓撲效率高的方法優先使用也能有效的縮短拓撲探測時間、提高拓撲探測效率。
參考文獻:
[1]尤瀾濤,朱巧明,李培峰.一種快速網絡拓撲發現算法的設計與實現[J].2007,9
[2]周俊生.一個IP網絡拓撲自動發現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2002,Vol12.
[3]潘星辰.基于SNMP網絡拓撲發現算法的研究與改進[D][碩士學位論文].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07
[4]林之光.基于SNMP的網絡拓撲發現算法的研究與實現[D][碩士學位論文].大連理工大學,2008
【 關鍵詞 】 網絡;安全風險;檢測
1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已成為人們需要面對的難題,目前進行網絡安全檢測方法主要有兩種:實時監測和靜態評估。在對網絡進行靜態評估的時候,很多情況下都運用不同的評估標準對其進行評估,還可以采用網絡安全專家適時的對網絡安全進行必要的評估,網絡專家對于一些網絡漏洞和網絡安全能夠準確地進行問題分析和評估,但是對這些評估需要有網絡系統中的一些靜態因素作為評估基礎條件,在很大程度上靜態評估缺少必要的實時性,因此更好的方法就是進行網絡監測。
2 系統理論基礎
網絡的運行需要有安全保證,因此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網絡安全檢測,選擇的檢測方法必須要有良好的檢測環境,在特有的環境中進行檢測對檢測技術有比較高的要求,在網絡安全風險檢測中進行人工免疫系統的植入,通過此種檢測方法有效的避免了網絡安全風險問題,對一些實質性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具體關系見表1所示。人工免疫系統實質上是一種借鑒,主要是模仿了生物免疫系統仿生學原理,通過這種原理的借鑒目前已經很好地運用在網絡安全檢測中,并且解決了較多的網絡安全問題,此種方法具有較多的優點和多樣性,為我國網絡系統的安全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網絡系統問題。
3 系統設計
3.1 系統架構
系統架構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主機安全檢測子系統和網絡安全檢測子系統。主機安全檢測子系統硬件設施的位置在主機內部,這種系統檢測的部位就是網絡數據包,它可以對網絡中的數據包進行實時性的定位,并且對定位后的數據進行搜索,將信息轉換為數據進行安全檢測,對數據包檢測需要一定的格式,該格式為免疫格式,并且結合了人工免疫原理檢測特點,將需要檢測數據與檢測器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聯合,將兩者進行合理的匹配,在匹配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系統的計算來分析出網絡檢測次數,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分析,由此計算對網絡安全系數進行進一步的計算。網絡安全檢測子系統主要統計主機的安全信息,并且通過對信息的統計來獲取計算機的安全系數,計算出網絡安全風險值。
這種系統一般情況下使用的是分布式機制,將主機安全檢測子系統在各個網絡節點中進行設置,各自主機中的檢測子系統有自身的獨立性,可以在各自主機中進行獨立運行,系統之間沒有發生實質性的關聯,進行獨立檢測,最后通過網絡檢測子系統使各檢測子系統將檢測到的數據進行匯總到一起來計算風險系數。
3.2 主機安全風險檢測子系統
3.2.1數據捕獲模塊
數據捕獲模塊在使用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設置,再對設置后的模式網絡數據進行信息的分析,在進行模式化的信息分析時,網絡運行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只是對經過主機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實質性的檢測和必要分析。由于網絡數據很多,所以在保留信息的過程中只保留包頭信息。
3.2.2數據轉換模塊
數據轉換模塊的運行主要是通過獲得信息來完成,信息的獲取是從包頭信息中查找,在查找的過程中進行端口號,數據包等較為重要信息提取,最后來構建網絡數據。人工免疫系統原理在檢測過程中,檢測對象是網絡數據,的網絡數據的來源進行確定,排除網絡攻擊因素,與此同時,將網絡數據轉換為一種特定的信息格式,最后將數據轉換為字符。
3.2.3特征生產模塊
特征生成模塊主要工作原理是系統的生成,系統生成的對象是免疫檢測特征,系統生成初期需要對其進行初始化處理,免疫檢測特征是由特征生產模塊生成,這種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了自身的豐富性,通過對特征性進行豐富來豐富網絡檢測方法多樣性。網絡數據和免疫特征之間進行必要的匹配,對與之相反的特征顯露出來。
3.2.4攻擊檢測模塊
攻擊檢測模塊的運行由攻擊檢測器來完成,主要任務是對網絡中出現的具有攻擊行為的數據進行攔截和分析。
3.2.5主機風險安全監測模塊
主機風險安全檢測模塊主要任務是計算網絡中出現的威脅數據,其實質是對網絡中面臨的安全風險進行分析和實時性計算,假如分析和計算到網絡攻擊,網絡檢測子系統會在第一時間對危險值進行下載,自動生成一種安全風險值。
3.3 網絡安全風險監測子系統
3.3.1主機安全風險獲取模塊
主機安全風險獲取模塊是保障網絡安全,并且進行風險的檢測,該模塊負責整個網絡安全,在此基礎上需要由主機安全風險基礎來確定其安全因素,主機安全風險獲取模塊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和系統進行信息的互換和聯合,通過這種方式來得到主機風險值,在主機風險文件中進行保存,這種保存后的文件數據能夠為其他網絡檢測提供有力數據基礎。
3.3.2網絡安全風險監測模塊
網絡安全風險監測模塊主要任務是對風險進行排序分析和計算,在對其排序的過程中獲得主機安全風險值,再對各個主機中保存其資產價值,然后計算出主機結點資產,并進行程度上的排序和檢測分析,將比較重要的結果進行計算獲得風險影響值,該值屬于一種影響數據,是主機安全風險通過在整個網絡中的影響而獲得的一個數據值。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安全在網絡正常運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對網絡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測也是網絡正常運行的關鍵所在。人工免疫原理可以對網絡出現的各種安全問題進行不同程度的檢測,這種檢測采用不同的檢測機制,在不同主機中設置風險監測系統,對網絡安全進行自動檢測和識別,并且對網絡中出現的安全隱患模塊進行必要的分析和計算,對每個節點進行檢測,這種系統的誕生成為了網絡安全檢測的一個好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豐.一種基于人工免疫的網絡安全風險檢測方法[D].四川大學,2005.
[2] 豐,李濤,胡曉勤,宋程.一種基于人工免疫的網絡安全實時風險檢測方法[J].電子學報,2005,05:945-949.
[3] 許國光,李濤,豐,黃旭波. 一種基于人工免疫的網絡安全風險檢測方法[J].計算機工程,2005,12:163-165.
[4] 李濤.基于免疫的網絡安全風險檢測[J].中國科學E輯:信息科學,2005,08:16-34.
[5] 劉勇,劉才銘,秦洪英.基于免疫的多結點網絡安全風險檢測系統[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0:152-153.
[6] 孫立權,姜靜.基于免疫的網絡安全風險檢測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10:170.
[7] 紀元,蔣玉明,胡大裟,陳蓉.基于免疫的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模型[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1,02:467-470+476.
作者簡介:
關鍵詞:職業院校;計算機類;創新學分;兩個課堂
0 引言
2011年3月,我國十二五規劃明確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列為7大振興產業之一,這為高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然而近年來大量的計算機類畢業生卻出現就業難的局面。究其原因,我國高校每年的計算機類畢業生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拔尖、創新型人才匱乏,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學生報考計算機類專業的熱情大幅度下降,生源質量嚴重下滑,一些高校出現了計算機類專業“刪、并”現象,民辦職業院校生源更是嚴重不足,面臨著生存危機。為此,探索中國高等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十分必要和迫切。
1 職業院校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1 人才培養目標與自身實際不匹配
我國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部分職業院校,特別是民辦院校,對自身的定位仍不十分準確。職業院校的社會功能不同于我國“985、211”高校以培養研究性人才為目標,其師資力量、辦學條件、學生情況與上述院校差別很大,但并不是說職業院校的學生就不能成才,如果培養得當,他們一樣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人才,如成為產業技術工人或IT工程師。
遺憾的是部分職業院校對自身的實際定位模糊,對于怎樣建設有特色的計算機類專業、建設什么方向的計算機類專業沒有做過企業需求分析,使得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實際脫節。一些學校甚至直接復制著名高校的計算機類人才培養方案,這樣照抄照搬導致學生很迷茫,不清楚到底學了這個專業將來能做什么。由于非計算機類專業都開設有計算機相關課程,導致專業學生與非專業學生區別不是很大,專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不明顯,從事的工作與專業對口率極低。
1.2 教學方法陳舊
職業院校的學生基本是第三批次和第四批次錄取,這些學生相對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不高,自我約束能力也不是很強,甚至有些學生還比較自卑。對于這樣的學生更應該因材施教,但是職業院校很長一段時間還是沿用我國傳統的教材、粉筆板書方式。雖然現在大部分計算機類專業已經使用了多媒體教學,但是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仍然十分突出,而IT類企業大多要求員工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教學仍然采用“滿堂灌、填鴨式”方式,相當多的教師上課就是在讀PPT,缺乏啟發和引導,不能主動培養學生的專業愛好,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導致大量的學生厭學、逃課。
1.3 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欠缺
目前,相當數量的職業院校教師結構不合理,呈現兩個特點。其一,“兩頭大、中間小”,職業院校聘請的教師主要是高校退休教師,而剛剛畢業的高校學生、業務能力較強的中青年教師嚴重不足。高校退休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專業水平較高,但是由于長時間在普通高校教學,對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估計不足,多年習慣的教學方式一時很難改變,學生接受起來也很困難;雖然高校畢業的年輕教師有較高的學歷和深厚的專業知識,但由于從教時間短且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不能把企業實際的問題引入教學中,使得計算機類專業課的教學只在書面上說明基本理論和原則,讓教學流于形式,學生逃課現象非常普遍。其二,流動量大,由于職業院校的社會認同度相比普通高校較低,不少教師把這里當成從教生涯的中轉站,很難潛心教學,更談不上創新教育。
1.4 評價體系單一
現在大多數職業院校還是采用傳統、單一的考核方式,教師出試卷,學生背題目,甚至一些教師考前劃出重點范圍,學生只要把考試重點掌握好,就能取得高分。學校評價學生的“好”與“差”,也僅僅是通過試卷上的分數,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高分,教師也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考試得高分上。大量學生認為只要考前背好重點就萬事大吉,由此導致學習動力明顯不足,專業技術學習目的不甚明確甚至“全無”,對自己究竟要學什么、干什么和朝什么方向發展沒有概念,也根本談不上創新以及培養創新能力。
2 職業院校計算機類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措施
社會對職業院校計算機類人才培養的要求,不同于“985、211”類大學,而是“技能型、創新型”。筆者提出對計算機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主要采用“兩個課堂,一種學分評價兩個對象”的培養模式,該模式用“兩個課堂”和“創新學分”把學生和教師兩個主體聯系起來,構成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其結構如圖1所示。
2.1 準確把握人才培養目標
教育部計算機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在2004年的中國計算機本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將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培養的人才進行分類。我國學者和教育理論工作者對人才培養的研究已經達成基本共識。在宏觀方面,就行業領域,按社會功能將人才分為4種類型:學術人才、工程技術人才、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后兩種人才主要是在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從事為社會謀利益的工作,把學術型、工程型人才的設計變換成對社會產生具體作用的物質形態,不僅具有勝任計算機類職業崗位的技能,還具有適應多種崗位的綜合素質和職業判斷能力、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崗位適應性。對于大多數的職業院校來說,將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在面向行業應用的技能型、創新型人才比較合適,并且這種人才的社會需求數量遠遠大于學術型人才,因此職業院校的計算機類人才培養同樣大有可為。
2.2 建設創新型教師隊伍
計算機類創新人才培養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具有創新精神、思維、能力和熱衷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師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教師的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創新型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學生創新能力的強弱和水平的高低。職業院校應把建設創新型教師隊伍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完成。
1)完善教師引進和培訓機制。
一方面,努力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引進大量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充實教師隊伍。由于社會認同度低,職業院校很難吸引到這種類型的人才,因此學校要盡可能給他們創造合適的環境,提供良好的個人才華展示舞臺,讓他們的價值也能在職業院校的創新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另一方面,職業院校也應主動培養“自己”的創新型教師,選派教師到工廠、公司參觀、實習,到企業掛職鍛煉,參加校外實驗實習基地,對學生的實踐訓練給予指導,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改善教師的能力結構,提高其實踐能力和工程技術應用能力,鼓勵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學校應創造條件讓他們安心工作,潛心教學,以最終擁有一支穩定的創新教師隊伍。
2)建立一個科學的創新教師評價體系。
改變傳統教師“好、差”評價標準,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學習效果為根本的評價體系;把學生的創新學分作為教師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并將學生的創新學分與教師工作績效評價體系掛鉤,把考評的重點從第一課堂的教學工作量和課堂教學評價轉變成“兩個課堂一種學分”的評價;將考評結果與職稱評聘、評優評先、津貼分配等掛鉤,形成一個良好的激勵體制。此外,創新教師評價體系還要求一個優秀的創新型教師不僅能對第一課堂進行創新教育,還能對第二課堂的課外創新活動進行專業指導。
2.3 采用“兩個課堂”創新教育
1)第一課堂主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意識。
(1)理論課的創新教育。在理論課教學中,拋棄原來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將重點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轉移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等方面。注重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科學想象和創新思維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在講解課程內容時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給學生足夠的創造性思維空間,讓學生大膽想象。例如,在網絡工程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生充當項目經理的角色,并在項目的規劃、設計,軟硬件的安裝、實施,工程質量的監督等方面發表意見,通過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具有探究創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種以創新精神汲取和應用知識的習慣。
(2)實驗課的創新教育。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要求畢業生能解決企業不斷變化的實際問題。然而,學校的實驗課教師不可能把企業的所有問題都講到,況且計算機技術發展飛快,有些新技術的發展速度以“天、小時”計算,如果學生不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和能力,那么勢必意味著一畢業就失業,因此職業院校計算機類專業實驗課的創新教育應該有一些轉變。
教學目的需要轉變。實驗課教師不能只對照實驗指導書“照本宣科”,學生也不能僅僅是照搬照抄,完成一個實驗,職業院校創新人才的培養要從以教師為主、以教會學生完成一個實驗為主,回歸到以學生為主、以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為主的觀念上。例如,對于一門讓學生組建SOHO網絡的實驗課,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會學生把網絡組建成功,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主動思考,怎樣解決網絡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包括SOHO網絡用在什么樣的環境、特點是什么、需要哪些軟硬件和拓撲結構等。學生從教師那里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是思考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內容要轉變。教師應該把典型的企業案例引入課堂,讓學生從計算機工程師的角度看待企業問題,引導他們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查找資料找到獨立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此外,教師還應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并且讓學生經歷課題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系統驗證號性能評測等過程,強化學生創新的動力觀和主體觀教育,培養其實踐創新、方法創新與技術創新的思維和意識。
2)第二課堂主要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除第一課堂外,我們還要多層次、全方位地開辟第二校園大課堂,彌補第一課堂的不足,舉辦各類大學生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職業院校的學生往往個性鮮明,第二課堂應建立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培養方式,重視和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同時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的自由選擇空間,使學生課外學習的權利得到尊重,激發其競爭意識和創新激情,發掘創造性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
(1)開展創新科技活動。定期舉辦學術講座,邀請企業的技術專家、工程師給學生進行科技講座,讓學生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企業工程師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是怎么思考并解決新遇到的實際難題。定期開展大學生科技作品展、科技論文和創新設計交流會,組織文化、藝術和體育等各類社團活動,如每年將4-6月定為學??萍紕撔鹿潯4送?,健全課外科學技術協會和其他組織機制,加強指導,通過科協骨干帶動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
(2)成立科技創新中心,組建開放式創新實驗室。有條件的學??梢詾槊總€專業(系)成立一個科技創新中心,配備相應的創新實驗室并免費向師生開放,選派一名骨干教師作為中心主任進行日常管理。計算機類專業大部分學生有自己的PC,學校可以提供一些有免費網絡接入的教室作為學生的項目工作室,讓他們在學校就可以模擬企業活動;通過建立開放的教學和實踐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
(3)建立學習興趣小組。按專業組建學習興趣小組,小組成員可以跨年級和班級。每年根據創新項目和作品評出一定數量的優秀興趣學習小組,建立相應的群組,如PHP群、Java群、網站網頁群等。學習興趣小組的建立,能夠讓學生感覺第二課堂學習是一種愉快和充滿樂趣的學習。
(4)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多樣化的專業競賽是職業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全國、省級的計算機類科技競賽,如全國信息技術大賽、ITAT技能大賽、數學建模、挑戰杯、高校杯、粵港澳創新軟件設計大賽、機器人、博創杯等專業化競賽。這些競賽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學校可以提早準備,挑選部分優秀學生組建競賽隊伍,有針對性地選派骨干教師參與指導,讓一部分優秀學生脫穎而出,證明其實職業院校的學生并不“笨”,創新能力并不差。這樣的活動能夠讓高職學生樹立信心,消除自卑感,激發科技創新的興趣,培養敢于創新的意識,提高理解與應變能力。
2.4 建立技能、創新型人才評價體系
兩個課堂互相配合,實施創新人才的教育。目前,在對學生的評價上,智力因素占了絕大部分。學習成績幾乎成為學生在學校表現的唯一標準,相比之下,其他因素都被排斥或邊緣化了。這樣一來,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天賦被忽略,積極性會受挫,尤其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在這樣的環境里會產生自卑心理和挫折感,甚至自暴自棄。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往往成了無用的“書呆子”,遠遠達不到企業不斷發展變化的實際需求,這對職業院校人才的培養極其不利。
創新教育要求改變傳統的教育評價體系和模式,實施“一種學分(創新學分)評價兩個對象(教師、學生)”的模式,建立以培養創新精神為核心的學生及教師評價體系。學校出臺創新學分制度,規定學生在科研、發明、大賽、論文、課外活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可以申請記入創新學分,而創新學分與畢業證書掛鉤,學生只有達到一定的創新學分才能畢業。將創新學分作為衡量學生是否優秀的重要指標,可以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想創新、能創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