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2 08:28: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大學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金融學專業;畢業論文;重要性
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是高等院校依據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對本科學生進行綜合性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過程。然而,由于金融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主要以課堂理論為主,實踐動手鍛煉相對較少,這給學生造成了畢業論文僅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錯覺;還有,當前大學畢業生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這使得學校的教學工作也不得不以學生就業為主,而找工作與畢業論文寫作在時間上重疊,考慮到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于是學校對學生畢業論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學生在思想上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致使畢業論文質量出現下滑的現象。
近年來,國內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迅速發展,使得社會對金融學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旺盛,所以金融學本科專業的學生人數相對于其他財經類專業學生數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趨勢。為了端正學生對畢業論文不正確的態度,切實扭轉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態勢,使他們能夠及時適應社會的需要、真正認識到金融學本科專業畢業生撰寫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一、撰寫畢業論文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是集中訓練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必要環節。這個階段,在金融學專業老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選題、填寫開題報告、搜集資料、撰寫論文,這是一個相對特殊的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保持學生對所研究金融問題的興趣、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又要使專業指導教師利用自己淵博的專業學識和認識問題獨特視角,對學生的研究給予正確的指導,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頓開茅塞之感。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學專業指導教師應向學生說明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其次,以學生為主展開畢業論文寫作的各項工作。在此期間,除了指導教師定期檢查督導每個學生的研究進展情況外,學生應主動向指導教師匯報畢業論文的情況,及時將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反映給指導老師,盡快得到正確的幫助建議。再次,指導老師對學生的研究成果給予初步的基本評價。最后,該成績也是每一個學生能夠順利畢業的必要成績之一。在指導老師認為研究成果達到畢業論文的水平后,由學術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組成答辯專家小組,通過答辯形式對學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統科學的評價。符合金融學專業學士學位畢業論文要求的,作為學生畢業論文的最終成績。
二、撰寫畢業論文是學生運用金融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重要過程
本科畢業論文包括開題報告和論文正文兩大部分。通過填寫開題報告,每個學生可以選擇確定各自適合的論文題目;了解關于該金融問題研究的進展情況,找出該論文研究的切入點;設計論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內容;明確研究方法等等。在這個階段,學生運用所學金融知識判斷和界定所關注的問題,將自己研究的內容劃定在金融學領域,以符合所學專業的要求。通過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掌握關于該金融問題研究的發展脈絡及進程,了解相關學者在研究本問題時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結論等,從而保證自己的研究具有相應的理論基礎,也確保使通過自己的研究,將人們對該問題的認識向前推進一點。通過對論文基本內容的設計,學生運用金融學的理論,對所研究的金融問題形成一個比較概括性的認識。
在論文正文寫作階段,學生要首次獨立地思考如何圍繞開題報告確立的研究題目和研究內容展開研究工作,比如,根據開題報告要求,運用自己已有知識,如何搜集相關資料?運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學專業知識,如何對已獲得的資料進行處理、提煉?根據金融學相關理論的要求,如何運用掌握的資料說明、支持文章的觀點?
因此,撰寫畢業論文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所學金融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實際金融問題,并初步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寫畢業論文是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練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大學;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就業導向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河南省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彈性培養模式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2-JKGHAD-0269)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成功學院為例
收錄日期:2014年12月15日
黨的十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所以,目前我國地方本科院校正面臨著轉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民辦高校更是如此。作為應用型極強的財務管理專業來說,首當其沖應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轉變觀念、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構建應用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著手,乘著轉型發展的東風,服務于地方,產教融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優質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助推地方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一、轉變觀念,服務地方,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
在許多人的觀念里,甚至在許多大學的宣傳里,認為一般好的大學都是研究型大學,專門培養白領高級管理人才,而高職高專院校則屬于應用型大學,培養的是藍領,如果把學校定性為應用型大學,則會有降低學校規格的嫌疑。但根據歐洲發達國家的經驗,應用技術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培養的比例一般在8∶2,因此,不止是地方高校要面臨轉型,其實所有的高校都要面對轉型的問題,我國95%以上的高校都可以算作應用本科,而研究型和應用型其實并不矛盾。轉型的目的是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需要,更是國家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地方高校作為本地的最高學府,應為地方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基地與培訓基地,提高地方勞動者的專業素質與創新能力。
二、合理定位應用技術型大學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是進行轉型發展的首要內容,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也應時刻關注當前社會人才觀的發展,即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作為高校,就應該培養出相應的人才,應社會之所需,培養出來的才是人才,方能有用武之地。應用技術型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定位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會計、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企業、金融企業、中介機構、教育科研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管理、財務分析、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三、科學構建應用技術型專業課程體系
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是實施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與保障。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遵照“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重實踐”的應用型專業課程體系由必修課、選修課和實踐環節三大模塊組成:必修課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專業課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必修課,選修課包括應用技能課程模塊、專業理論課程模塊、素質教育選修課程模塊和共同限選課程,實踐環節包括社會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從第五學期開始,將課程進行模塊化細分,專業理論課程模塊主要考慮部分考研學生和立志于從事財務管理研究的學生進一步深造的需要,應用技能課程模塊則依據學生專業方向(如鄭州成功財經學院財務管理專業下又分為投資理財方向和稅務籌劃方向),體現辦學特色,增強人才的就業競爭能力,滿足學生擇業、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素質教育選修課程模塊旨在培養學生體育、舞蹈、藝術欣賞水平、法律知識、心理學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共同限選課是所有專業都應選修的課程,包括軍事理論與技能訓練、藝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就業指導等課程。(圖1)
(一)專業課程建設。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由于三本院校的學生基礎差,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應加大專業基礎課程學時,如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原理、稅法、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將這些基礎知識精講,打下扎實的基礎,才能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做到靈活應用,比如,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等。
另外,建議在財務管理原理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之間增設中級財務管理,有利于學生在深刻理解、熟練掌握相關原理之后,達到靈活應用,有助于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與提高,使學生從宏觀上對從籌資投資營運分配等等整個企業運營過程嫻熟連貫起來,并從微觀層面可以更熟練地操控企業各個階段的戰略規劃,做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提高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材的選擇上,不建議在基礎課程階段采用注會教材,注會教材難度大、內容深、起點高,不適合作為初級階段選用教材,如財務管理原理,學生剛開始接觸到財務管理相關知識,沒有任何的基礎,建議不要在這個階段選擇注會教材――財務成本管理,應選用高質量的本科教材,也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使用自編教材,成功學院針對三本院校學生的特點,自編了基礎會計、財務管理等相關教材,理論清晰,突出實踐與應用,比較貼近學生實際。
(二)選修課程建設。目前,我院開設的選修課程比較豐富,涵蓋范圍比較廣,既兼顧繼續深造學生和就業學生的需求,還有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注重學生勞動教育、養成教育,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專業理論課程模塊主要是為了滿足繼續深造學生的需要,重點進行專業理論知識培養;應用技能課程模塊主要是為了滿足就業學生的需求,重點進行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加大實驗、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比如,沙盤模擬、財務管理綜合實訓、財務會計實驗等課程,進行頂崗實習,崗位模擬訓練,增強人才市場競爭力。
(三)實踐環節。實踐環節包括社會實踐、社會實習和和畢業論文三個方面,社會實踐可以在寒、暑假由學生到各企事業單位進行調研活動,社會實習一般是在第七學期所有課程結束之后聯系實習單位,在財務類崗位進行實際業務的操作,由校內實習指導教師和實習單位指導老師共同對學生實習進行指導,并在實習結束后給出評分,而往往校內實習教師又是學生的論文指導老師,所以又可以針對學生論文選題指導學生在實習單位進行實際調研,把調研得出來的數據和結論用于論文寫作上,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到言之有物,既可以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同時又可以避免規范性研究所帶來的抄襲,降低重合率,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還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實習,提高其實習和論文寫作的主動性和實際效果。
四、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根據財務管理專業的特點,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突出案例教學的作用,增加課堂案例教學的比重。教師可以搜集企業在運營管理中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加工整理之后,以實際案例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講授給學生,這樣學生有興趣學,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講到籌資管理時,可以結合當前熱議――阿里巴巴在美國IPO成功上市,成功募集資金達到250億美元,投資人對阿里巴巴的估值達到了2,150億美元,通過此案例可以讓學生了解阿里巴巴上市之旅,采用發行股票方式IPO籌集資金,公司價值評估等知識。課堂案例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過程由之前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占主導”轉變為“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學生主動學習”,比如,在講到資金時間價值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國家房貸政策,提出個人住房貸款哪種形式更劃算,一把付還是首付加貸款,還款方式是選擇等額本金、等額本息還是雙周供,根據手中現有資金及未來預期資金,選擇多長時間的貸款期限,等等,做出最優購房決策。
考核形式由隨堂測驗及課后作業、崗位角色模擬實驗、分組辯論、課堂報告、試題庫隨機抽題筆試等幾部分組成。隨堂測驗是在課堂上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測驗,能夠緊抓學生的心,督促其對課堂所學知識及時消化吸收,還可以提高到課率,對授課老師也能起到教學反饋的作用。崗位角色模擬實驗是依據企業實際崗位安排,學生分組充當不同的管理角色,分組運營企業,以資金盈余和獲得情況來評判企業運營狀況,讓學生充分融入到崗位角色中,提高實際操作能力。課堂報告是讓學生自主搜集案例公司資料,加工整理數據,制作PPT,進行案例講解和答辯,并提交分析報告,教師根據答辯情況和分析報告給出評價,可以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為以后畢業論文答辯和就業面試做鋪墊。試題庫隨機抽題筆試是由教師提前出12套試題庫,期末考試時隨機抽取套題,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綜合分析水平。多種考核方式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雙重并舉,給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和舞臺,增強其核心競爭力。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所謂“師者,授業解惑也!”教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水平在學生整個大學階段的進步與提高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應用技術型大學教師應遵循校內培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鼓勵專業課教師參加實踐,去企業實地調研或跟蹤實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走產教融合發展的道路,提高教師實際業務操作水平,提高教師隊伍質量,推進教學改革,同時從企業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聘請實戰經驗豐富的會計師、財務經理、總監、注冊會計師等來培訓或做講座,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學校在政策獎勵方面適當向積極創新的教師傾斜,鼓勵教師進行業務實踐,提升專業團隊建設和學科發展,順利進行地方高校轉型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嬌嬈,黃基廷,閆萌萌,王華.CDIO模式下地方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現實樣態及原因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3.7.
關鍵詞:大學生;經濟管理專業;職業素養;創業教育;創業培訓
近年來,由于高等院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的畢業生人數猛增,就業也越來越難,很多高校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趨于走低,因此越來越強調和重視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職業能力及有關素質培養。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和結構性失業已經成為比較嚴峻的社會經濟問題,經管類專業大學畢業生的情況尤其如此。當前社會正面臨著經管類專業大學生職業素養低、創業困難和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短缺的兩難局面,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一、經管類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對隱性職業素養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
正如職業素質素養的“冰山模型”理論所述[1-2],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僅代表其外在特征,而冰山隱藏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如從業動機、工作態度、敬業程度、團隊精神和責任心等才是決定績效優劣的主要方面。因此,要全面提高經管類專業大學畢業生的職業素養,就必須同時加大對大學生顯性、隱性職業素養的培養力度,使其全面發展。然而,當前的高校更重視的是顯性職業素養,對隱性的職業素養(主要是崗位意識和職業認知)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各個高校的大學生更多地熱衷于獲取各種資格證書,并把這些證書作為尋求好工作的主要籌碼。顯而易見,高校對于隱性職業素養的培養,如職業道德、責任心等職業意識素養不夠重視。
2、對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高校仍然以教師授課或專題講座等活動形式向學生傳授職業生涯規劃及求職技巧,雖然這對大學生的職業素質素養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與社會脫節,大學生沒有與社會親密接觸,不能通過切身的實踐活動鍛煉和訓練自己,從而使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為了讓大學生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并在工作崗位上干出成績來,要全面地提高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效果,讓其加強實踐活動的鍛煉,走入實際工作,與社會親密接觸。
3、對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重視程度不夠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許多高校把提高大學生就業率作為其職業素養培養的主要目標。但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合格的人才是關鍵,高校應該把學生作為一個完整而豐富的人來培養的,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人格健全、思想積極和道德高尚的合格勞動者和現代化建設者。當前,各高校的諸多考試和課程都是為了學生的就業和出國等目的,對其整體素質提升的重視不夠。盡管各高校也都設計安排并開設了關于在讀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一些實踐課程,但其目的主要是為解決高校就業率低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素質和動手能力的整體提升,未能全方位提升其綜合素質。
4、招生規模的擴大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
當前,經管類專業招生的規模持續擴大,加上許多大學新生向經管類專業轉專業,造成了師資力量的相對缺乏,而缺乏實踐和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難以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經管專業招生規模擴大,造成相應的軟硬件設施滿足不了教學需求,大學生缺少綜合的或系統的實踐訓練,導致實踐能力較差。但經管類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加上現在大部分學生并不善于利用課余時間去參與實踐,鍛煉自己的實戰能力,而是僅僅滿足于學會老師課堂上教授的理論知識,造成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實踐能力差,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5、就業和創業的指導教育工作不夠完善
一是專業型教師相對欠缺。大部分高校的就業創業指導老師大多是行政人員或由輔導員兼任,且新教師人數較多,缺乏實踐經驗和系統的職業素養培訓。二是就業創業指導沒有針對性?,F行高校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大多是大班授課,各專業混在一起,沒有根據經管類專業的具體需求設置就業創業指導課。三是對就業創業課程缺乏全方位的指導。大部分高校的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建設落后,注重就業創業政策與程序的宣講,缺乏對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學習成才、就業創業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輔導。
二、提升經管類專業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對策
1、重視大學生隱性職業素養的培養力度
在讀大學一、二、三年級期間,高校教育就應該讓大學生明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將來能夠做什么?準備做什么樣的人?讓大學生認識自己的脾氣、氣質、性格和稟性以及興趣、需求、動機、價值觀等個體特征和個性傾向。同時,讓大學生重視提高其職業道德、職業思想等,養成良好的行事習慣和職業作風,如未來社會崗位所需要的責任心、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職業操守等個人品質。
2、擴大在校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渠道
一是高校應與企業聯合培養大學生,擴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渠道和范圍,或讓企業提供實習基地及科研實驗基地。高校應積極與相關企業聯系,通過共建基地、聯合培養的形式,讓大學生在讀書期間就能感受到工作的氛圍和環境。二是使大學生盡早融入社會和企業參與解決經濟管理方面的實際問題。三是邀請一些專家、專業人士或企業家來學校宣講企業經濟管理崗位的實踐操作知識、企業文化和職業素質要求,完善大學生入職培訓。
3、整體提升在校大學生職業素質的自我培養
一個人的素質的高低,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實踐,獲得一定知識并把它變成自覺行為的結果。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高低也是其自身努力的結果。因此,一要早做職業生涯準備。大一為職業生涯探索期,在此階段要讓大學生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專業和職業、認識現實社會,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大二為職業定向期,要讓大學生從個人特質、所學專業、社會環境出發,綜合分析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大三為分化期,主要是確定畢業去向;二要讓大學生鞏固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加強專業素質培養,盡量開拓視野,關注行業新聞,注意經濟管理案例分析,有針對性地為未來工作做準備。三要積累實踐能力,讓大學生積極參加社團和公益活動等社會實踐,培養其溝通、語言表達、團隊協作、管理、創新、處理問題等方面的實踐能力。四要有意識地培養其隱性職業素養,如吃苦耐勞、誠信、獨立性、責任心、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職業操守等等。
4、加強專業實踐環節及軟硬件建設,全面應對擴招導致的人才培養質量問題
高校應加強專業實踐環節及軟硬件建設,致力于全面應對擴招所導致的人才培養質量問題。實際上,實踐環節對于工商管理本科學生的培養至關重要,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管理相關的技能和知識,可以增強其崗位勝任能力。高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一是重視模擬實驗室的軟硬件建設,進行財務會計模擬計算、ERP沙盤模擬、人力資源管理和電子商務實驗,為會計報表分析、情景管理模擬和市場調研等實踐環節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二是貫徹必修實踐環節,鼓勵自主實習。畢業論文結合實際調研和專業實習,實現畢業論文寫作的真實價值;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比賽和實踐活動,支持學生自主實習,并適當給予一定的精神獎勵,促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鍛煉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三是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僅有利于教師參與商界活動,豐富實踐工作經驗,從而充實教學,而且向學生提供了更好更多的實習條件和了解企業運作的機會。四是鼓勵專業教師和高年級大學生主動承擔企業咨詢項目,實現與企業的良性互動。
5、建設專業化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和完善就業和創業教育體系
高校需要建立和建設一套完善的教師培養體制及其支撐體系,加強和完善就業和創業教育體系來進行職業引導,如鼓勵教師深入企業調研學習、支持教師到社會培訓班進修、準許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定期舉行班級集體聽課,教師互相觀摩教學,教學示范研討會,授課競賽等等,以加強培養經管類專業教師的業務能力,以加強和完善專業型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經管類專業大學生畢業后大部分是要么繼續深造要么直接就業。因此,高校教師要在不同的階段對于學生進行恰當的職業規劃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盡快地走出迷茫期,引導學生豐富大學生活。在教學體系中加入職業素質教育和規劃相關的課程,同時配套本科生導師制,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和特點進行引導,組織并鼓勵學生參加職業規劃和模擬招聘大賽,幫助他們進行個人職業規劃。高校教師對于畢業后直接進入不同組織從事管理工作或者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應當在職業引導中考慮他們的志向和特點,通過性格測試預期他們的職業發展方向,結合專業細分,有針對性地開設科學合理的專業課和企業仿真模擬相關課程,增加實驗課時,鼓勵學生到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等實習,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建立創新創業平臺,提供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大賽,將所學知識真正應用到實際中。
從當前高校經管專業就業形勢的總體上看,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最大困難不是理論知識上的缺乏,而是實踐經驗和本身職業素養等方面的不足。由于當前教育上的諸多缺失,人才培養需社會需求的脫節,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要解決這些矛盾,作為培養人才和輸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上必須要與社會接軌,根據社會發展和社會需求及時調整自身專業方向,對社會需求做出相應的回應,這既是高校教育的社會責任,同時又是高校教育的社會義務。對于經濟管理專業來說,主要為社會發展培養經濟管理人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科學性和持續性,其培養的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經濟管理專業要提升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一方面要加強自身專業的軟硬件建設,提升自身專業的社會效能,另一方面,必須加強對培養對象的職業素養的教育,通過實踐教育提升學生的隱性素養,擴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渠道,督促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職業素養,在最大程度上實現這種教育的職能性和有效性。
作者:張克榮 單位:阜陽師范學院商學院
參考文獻:
【關健詞】大學生;信用檔案;社會信監控
【中圖分類號】C9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1)02-0051-2
為人之道,誠信為本。誠信是個人品德的重要成分,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只有以誠信為本,才能昌盛、興旺,才能在生存和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然而,在金錢和利益的驅動下,有人卻丟棄了社會誠信,在社會交往中不講信用。受其影響,高校學生中也出現了不誠實、不守信的現象。高校管理部門一方面采用了各種各種方法來增強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規范大學生的誠實守信行為,取得了一定效果;另一方面,在高校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對完善社會誠信監控機制有著重要作用。
一、當代大學生的失信現象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的精英,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道德水平,多數大學生把誠實守信作為做人的基本準則。但由于種種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大學生中也出現了失信和不誠實的現象。
一是在學業中的表現。
首先是考試舞弊。有些學生認為大學階段可以輕松渡過,放松了學習,等到考試來臨,才知道大學學習也需要通過努力才能完成學業。為了取得學歷、學位,有的大學生想方設法在考試中搞夾帶、傳條子,希望考試過關。
其次是抄襲、。大學生畢業論文的成績是取得文憑、學位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在畢業前夕,本科院校的學生一邊忙著求職,一邊準備畢業考試,撰寫畢業論文就成了一件煩心的事情。為了“省心、省時”,一些大學生剽竊他人成果,更有甚者竟拿錢直接購買畢業論文。據2004年4月5日《中國教育報》報道:長沙某些高校每當應屆畢業生交論文的日子,高校內生意十分火暴,求購者只需注明校名、姓名、聯系方式、論文內容和字數等要求,就可以向出售者訂購。
二是受經濟利益誘惑時的表現。人才競爭日漸激烈,各種各樣的考試應運而生。有些不學無術之人,為了在競爭中享有更好的機遇,不惜以重金請大學生代考。為謀一時之利,有的大學生放棄了誠信做人的基本原則,替人代考。
三是在就業市場中的表現:
首先是虛擬簡歷。市場經濟把人力資源推向市場,為高學歷、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提供了廣泛的擇業空間。有的大學生為了被用人單位優先錄用,虛擬學習成績、獲獎材料。
其次是多頭簽約。就業市場的正常運行為個人提供了適合自己專長的發展平臺。但有的大學生在擇業的過程中不守信用,與多個用人單位重復簽約。這種行為不僅給用人單位在人才招聘、任用和培訓上造成了一定的損失,而且嚴重擾亂了就業市場的正常運行。
四是在申請貸款或困難補助方面的表現。
首先是騙取助學貸款、困難補助等。國家為了使貧困考生獲得進入高校學習的機會,制定了助學貸款的有關政策,各高校也努力提供各種補助以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有的學生為騙取助學貸款、困難補助而謊報家庭收入或提供虛假證明。
其次是欠貸不還。有的貧困學生在大學階段享受了貸款助學待遇,順利完成了學業,畢業后卻不提供真實的工作單位,惡意拖欠貸款,造成金融部門因助學貸款得不到正?;厥?,而不愿意提供更多的貸款助學資金,使后續學生無法享受助學貸款。
大學生誠信問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學生誠信度的提升除了需要在大學生中開展誠信道德教育之外,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有效遏制大學生失信現象的發生率。
二、信用檔案的建立與利用
誠信檔案是由管理部門公正記錄被管理者誠實守信,依法簽約,認真履約的材料總匯。誠信檔案包括銀行信譽記錄、納稅信用記錄、勞動用工合格記錄、企業經營規范記錄、行為達標記錄、其他記錄?,F有大學生檔案主要記錄的是大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政治思想表現,而忽略了個人誠信方面的記載。從大學生的種種失信現象看,高校在注重培養大學生誠信道德的同時應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這對監督大學生的誠信行為及提高社會誠信度有著重要的意義。
建立高校大學生信用檔案需要高校內部各部門和社會外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與協調。建立大學生個人誠信記錄制度,為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建立提供信息。利用記錄表反映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誠信行為的有關表現,進行跟蹤管理。記錄表內容可依據學校財務部門、學生管理部門、教務管理部門以及學生所在院(系)提供的各項誠信表現進行登記。以學年為單位對學生的信用進行評議,作出學生個人信用鑒定,為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建立提供信息依據。學??梢岳脤W生個人信用記錄及時發現問題,對問題學生輕者提出批評教育,對嚴重失信學生給予處罰。
制定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管理辦法,做到有章可循。學校不僅應該對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紀律方面制定出各種管理辦法,對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個人守信行為及失信行為制定出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讓誠實守信者得到表彰,失信者受到相應的批評、教育和懲處
學生檔案管理部門要為大學生信用檔案建立與查詢提供條件。高校不僅要做好傳統的人事檔案記錄,同時也應做好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記錄。高校學生檔案管理部門,應及時把分散在學校各部門的學生個人信用資料加以收集、整理,并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建立起大學生個人信用管理系統,為社會有關單位提供服務,方便用人單位對大學生信用度的了解和查詢。據2003年12月9日《中國教育報》報道:東北師大在12月6日洽談會現場推出了“誠信認證”的舉措,將2004屆畢業生的成績庫、評獎評優結果和計算機過級名單、外語四六級名單、第二學位等相關數據全部帶到洽談會上,供用人單位查詢,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三、對完善社會誠信監控機制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的誠信狀況總體是好的,守信群體占社會的主流,絕大多數人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能堅守誠實守信,把誠實守信視為做人的基本標準。但失信者也大有人在。據2003年5月19日《中國青年報》報道:湖南少數黨政干部成了賴賬大戶,拖欠農村信用社貸款20多億,欠款時間最長的達20年。從社會失信問題的存在及其大學生各種失信表現可以看出,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對社會、高校和個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完善社會誠信監控機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有利于自律和他律。高校不僅要對大學生就讀期間各種失信、舞弊、欺詐行為進行曝光、懲罰,使其在輿論和譴責聲中付出代價,而且還應該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讓失信者不僅失去助學貸款、評優等資格,并將失信行為記人個人信用檔案,將其個人信用檔案和人事檔案一并帶人用人單位,讓失信者為其失信行為付出代價,這樣的約束制度既能加強大學生自律,又能重視他律。
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有利于高校的建設和發展。高校培養的優秀專業人才還應具備誠實可信的道德品質。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可以起著提升大學生誠信度的作用。如果現代大學生在校期間時刻把誠實守信當作自己做人的重要標準,高校會因誠實守信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這一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和影響下,高校的辦學效力和對外信譽度將會迅速提高,這對高校的生存、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有利于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選用。改革開放帶來了人事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人才的錄用不再是分配制度,而是選拔錄用制度。德才兼備是用人單位人才選拔的普遍標準。大學生人事檔案和信用檔案一方面可以體現出求職者的才華,另一方面可以反映求職者的道德品質,有利于用人單位公平、公正的選拔和任用。
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有利于就業市場的規范運行。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人,各高校紛紛擴大招生指標,近年來擴招學生已相繼畢業,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所占比重不斷增大,大學生誠信就業不僅有利于就業市場的規范運行,也是就業市場有序運行的基本保證。
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有利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離不開個人、企業的共同努力。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需要每個企業和個人誠實、守信。誠信是市場經濟得以有效運行和順利發展的基礎和保證。作為當代大學生,他們是未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生力軍,高校通過誠信教育,建立信用檔案來監控大學生的誠信行為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有利于社會正氣的弘揚。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對社會風氣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大學生年輕,文化水平高,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學業完成之后將步人社會各個不同的工作崗位發揮所學之長。他們既能用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技術為社會經濟發展和進步作貢獻,還能以自己的觀念、行為影響和改變其他社會人群,促進社會風氣的全面提升。
社會失信現狀與社會信用體系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沒有完善的社會信用機制,使失信現象得不到有效的扼制。為了提高個人信用度,深圳已建立起個人信用征信系統記錄。該系統主要面向商業銀行,提供個人貸款、信用卡業務的個人授權查詢,個人信用有“污點”者將難以貸款,有效提高了金融貸款的信用程度。為了盡快提高社會信用度,全社會應盡快建立個人信用檔案,把每一個人的學歷、就業、納稅、貸款及按揭等能反映個人信用行為的情況納人個人信用檔案,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為誠實守信者提供機會,更多地開發對誠實守信者的優質服務,讓失信者在社會中得不到市場,為其失信行為付出一定的代價,使每個人把自己的信用作為人生的重要價值來運用,時刻經營好自己的信用。
總之,在高校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對大學生在高校學習階段的誠信予以證明,是高校管理和高校學生檔案管理部門拓展管理與服務社會的一個新的切人點。大學生完成學業將帶著個人人事檔案、個人信用檔案,使用人單位不僅對其個人簡歷、政治思想表現、在校學習情況、獎勵情況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而且對其在校時期的誠信道德表現也有所了解。這既有利用于用人單位擇優錄用,也有利于大學生誠實做人,有利于完善社會信用監控機制,全面提升社會的信用水平。
關鍵詞:培養方案 應用型本科 實踐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1-149-02
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應用型本科教育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獨立學院作為一支生力軍正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學院如何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培養社會認可、家長認可、用人單位認可的應用型人才,仍是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德國教育體系得到世界的廣泛認可,總體教育水平居世界一流。本文是重慶市教委基金支持的教改項目,項目組成員曾赴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考察和交流,并且筆者所在單位――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與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簽署了合作辦學的相關協議。因此,本文以工商管理專業為研究突破口,在借鑒德國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就中德兩國應用型工商管理本科專業培養方案進行對比分析,探索適合我國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改革措施,以期為獨立學院開辦應用型本科專業提供理論支持。
一、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特點
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有以下三個特點:
1.專業培養方案以必修模塊為主。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是按模塊來劃分的。企業管理專業被細分為十幾個模塊,分別是:企業管理學基礎、物流管理、個人組織管理、金融學基礎、市場營銷、交流學、會計學、控制學、國民經濟學基礎、方法學基礎、信息加工、統計學、市場研究等,每個模塊對應2~4門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學生的必修內容。此外,還有一個選修模塊,從金融管理、國際企業管理、旅游管理三個模塊中選擇。
培養方案中選修模塊較少的理由是:針對應用型專業,每個學位需要學生達到的要求有嚴格界定和標準定量的考核標準,所以弱化學生的選擇,由學校作為主導,引導學生按要求完成相應的模塊課程。
2.專業培養方案強調務實。實踐性強是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特色。通過比較發現,德國應用技術大學各門課程的學時比國內相同課程的學時更長,一般多出30%~50%左右,原因是加入了較大比例的自學學時。自學學時是區別于講課學時而言的,學生聽講座課和上練習課的時間都屬于自學學時。以采購與物流課程為例,4個學分,120個總學時,講課學時只有54學時,但講座課每周安排2學時,練習課每周安排1學時。
為了強調實踐,學校除了在教學中增加了非講課學時外,另一方面,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在培養方案中還設計了1個學期的實習時間,要求企業管理專業的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在企業中進行實習,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并學會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方式以小班教學為主,強調學習過程中的考核。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采用小班教學,每班學生人數在20人以內。小班教學使得學生經常有機會與教師、教授或學校領導直接進行接觸和交流,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走上講臺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不管什么話題,在課堂上不用舉手都可以提出來和同學討論。其結果是,小班教學帶來了一種自由、開放、輕松的學習環境。
德國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每門課程的成績構成是多方面的,案例討論、課后作業、出勤情況、平時測驗、期末測試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每門課程一般要有3~5次的期中考核。一門課程的各個學習階段,授課教師都會布置一些小的任務對學生進行考核,最終課程是否合格視學生對各個任務完成情況而定,不以期末一考定終身。這樣一來,德國的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更強調過程檢驗和控制,使得老師更能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便于過程中糾正偏差。
二、我國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應用型工商管理本科專業在人才培養、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與發達國家的應用型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相比,還存在顯著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培養目標不適合時展的需要。國內很多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培養目標大體是要培養具備企業管理、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企業、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顯然,這種定位是照搬母校培養方案的結果。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應該按照市場需求,培養適應現代企業管理要求、有較強動手能力、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這種應用型人才,和高職高專學生比,有更強的理論知識體系;和研究型大學的學生比,更偏重實踐操作能力。為此,獨立學院應充分調研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情況,有的放矢,使自己培養的學生更適合社會的需要。
2.課程體系陳舊,缺乏創新。獨立學院的培養方案一般是照搬母校已有的培養方案。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往培養方案涉及的課程體系顯得陳舊落后,不能適應新形勢經濟發展的要求。所以,對課程體系設置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獨立學院的工商管理類人才應更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在新形勢下,傳統的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存在重理論輕實踐、課程設計不合理等弊端。實踐課的比重偏低且效果不佳,最終將導致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時難以理解或者有理論知識卻缺乏運用機會的后果。
3.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需要改革。現有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方式還是以理論講解為主,教學中過分強調理論的推導和演變。課堂式的教學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導致學生缺乏求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培養出來的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較差。
考核方式上,現有工商管理專業一般是以期末考試為主,平時成績占有一定比例。平時成績視考勤、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而定。學生習慣平時懶散放松、期末抓緊突擊,雖然有時也能取得較好分數,但實際上對這門課程缺乏理解,更談不上知識體系的構建。
三、德國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對我國的啟示
德國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辦學特色鮮明、培養目標定位準確、課程體系設置合理、考核方式更為科學,可以為我國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改革提供參考。筆者結合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修改,談談德國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對我國應用型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改革的一些啟示。
1.調整培養目標。獨立學院對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的培養應該有準確定位。盡管由于高等教育大眾化,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較為嚴峻,但獨立學院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不能急功近利,要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初次就業時一般都處在基層管理者的崗位上。只有在工作中不斷的繼續學習管理知識、深化管理理論、總結管理經驗,才有可能成長為工商企業里的中層乃至高層管理者。因此,學校除應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育外,更應該在能力、素質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使學生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學習能力、分析能力、決策能力及個人修養和個性發展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2.創新實踐環節。我國應用型本科專業應改革一些實踐環節。如工商管理專業開設的ERP(沙盤)模擬實習,一般是放在《生產運作與管理》這門課程學習后進行。考慮到ERP模擬實習涉及到企業的生產、營銷和財務等多個方面,因此可以將這個實習細化成三個子項目,放在不同的課程學習后分別進行考核。
很多獨立學院的畢業實習時間是在最后一學期,進行畢業論文之前的三周時間進行。和國外相比,實習時間明顯太短。可考慮增加學生的實習時間,如果對本科四年制的學生,能在前三年完成學分,可以考慮最后一年的時間進行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以增加實習時間長度。同時,對學生進行實習的過程要進行質量監控,防止有的學生應付了事,弄虛作假。
此外,聽講座也可以算學生的實踐學分,并應要求學生記錄心得體會。在條件成熟時,可鼓勵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研究,并由學生自己開設講座。
3.改變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教學方式要將教師授課與學生受課結合起來。針對一門課程而言,基本定義、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基本思路可以采用講授型教學方法。同時,對涉及實踐的專業課程,教師可采用案例引導、互動教學、任務教學等多種方法。
考核上要強調過程控制,對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學習過程管理。具體而言,就是在學習過程中的每個關鍵環節設置考核任務,弱化期末分數的比重。在過程控制中,應有一套標準將考核目標細化、量化。
四、結論
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到大眾化教育階段,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是適合時代要求和社會需要的重要方向。德國的應用型本科教育由來已久,有自己的特色和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針對我國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現狀,應充分借鑒德國等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教學經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對教學方式與考核方式的改革,最終建立起適合中國國情的應用型本科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與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同類專業培養方案比較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13144)。]
參考文獻:
1.王勇.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人文素質培養體系探析[J].河南社會科學,2010(7)
2.梁淑美,尹晶,王淑慧.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調查與比較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0(8)
3.黃梅芳.新世紀我國獨立學院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7(7)
[關鍵詞]獨立學院 人才素質結構培養 就業差異化競爭力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貿易專業一直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就業的熱門。但2008年,華爾街的“次貸危機”如同海嘯一般席卷全球,導致世界經濟陷入了新一輪的衰退。到2010年,隨著經濟危機給中國經濟形成的影響已日漸加深,這場經濟危機無疑對當前經濟管理類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根據搜狐社區2010年5月《經濟危機下就業最受影響的14個專業》一文中所述,經濟管理類專業占據其中43%的比例,原來的金融、外貿專業就業比能達到1:1,但今年,此種情況不復存在。而在今年年初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分城市2010年企業春季用工需求》中,農民工的需求量高于大學畢業生。于是在今年11月,網絡出現了“大學生工資不如農民工,上大學意義何在”的熱帖!我認為,面對此種情況,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理應在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有所作為,實現人才培養途徑創新。
一、明確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主要目標
根據現今經濟形勢下人才市場對經貿人才的需求以素質需求為基礎這一特點,我們借鑒美國職業培訓的KAS模式經過調查、檢索和分析的結論,將國際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素質結構定義為KASI模式,分解為K(knowledge,指知識)、A(ability,指一般能力)、S(skiU,指職業技能)和I(innovation,指創新能力),這里的K (知識)包括自然科學、人文和專業知識等;A(一般能力)理解為學習、組織和溝通能力等;S(職業技能)指經貿人才具備的專業操作能力,包括商務英語運用能力、業務磋商能力、進出口業務操作能力和單證處理能力。I(創新能力)指業務拓展和知識更新能力[1]。因此,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應在夯實學生知識和一般能力基礎上把提升學生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為主要目標。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自始至終不忘強調精英教育,強調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和能力。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的創新能力必須是以具有一定經濟與國貿理論基礎為前提,要能夠在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下,創造性地根據已學理論和操作技能解決新問題,創造性地提高工作效率。
2.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合作溝通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市場經濟下的國際貿易行為不是獨立存在的,涉及到國內外的金融機構、海關與檢驗檢疫部門等行政管理機構、貨代公司等多部門的合作,因此,要求我們培養的外貿人才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團隊合作意識,能夠在承擔外貿業務同時統籌各個業務環節,協調多方關系,具備調查研究和收集整理資料,并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3.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重培養在外貿一線工作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因此,在人才培養方向上要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使國際貿易專業具有鮮明行業特色。例如認證教育,即在獲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國內或國際認可的職業證書,實現從學歷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戰略轉移。
二、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
1.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加強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的配套學習。爭取在除一般公共課和大多數院校設置的專業基礎課之外,開設一些與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國際貿易實務應用以及與國際貿易學科相關的選修課,進一步整合學生知識結構,使學生在校期間理論與實務知識的學習與社會實際接軌。
2.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學校應盡量克服困難,在校外尋找合作企業建立校外合作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實習中積累經驗。這種方式下學到的技能是在校內的課堂上無法學到的。另外,在教學手段授課方式上應加大改革力度,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方式上把現場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與職業資格認證內容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手段方面,學院應加大硬件設施投入,購進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并多鼓勵教師多使用多媒體課件、課后網絡視頻教學輔導和“雙語”教學手段,課上課下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輔導。從而使學生具有扎實理論基礎之上同時具有把理論靈活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3.國際貿易專業向來注重外語技能的培養,但是多年來因我國主要貿易對象是歐美,所以大多數院校主要把英語的學習作為重中之重。但因此也很難在語言上體現學生的差異化就業優勢。而近年來,我國不斷開發新的對外貿易市場,如中東、東南亞等區域。所以,我們的獨立學院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適當開設小語種的選修課學習,使學生具有差異化的語言技能優勢。
4.與教育以“德育”為先相對比,當今社會大學生的“誠信危機”給我們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課題。當今社會普遍認為,高素質人才應當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團隊精神和國際化交際能力。因此,我建議獨立學院利于自身的獨立優勢,創造新的學生成績評定方式。例如把傳統的“學分制”成績評定體系中基礎知識成績(一般期末考試試卷成績)、職業技能評定(如獲得的職業資格認證)、德育成績(在校期間德育表現)、和團隊協作成績按各占總學分的25%(或以學校實際情況而定)來核算。同時,其中的團隊協作成績可以通過開展學生團隊創業協作活動等方式進行?;蛘撸褌鹘y的體育課進行全方位改革,在強身健體同時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建議引入目前比較流行的拓展訓練模式,在激發學生潛能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培養團隊意識的重要性。并且,將學生在訓練中的表現納入學分評定體系中。
最后,我們深知,從中長期看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和中國中央政府目前推動和施行的產業結構升級這一宏大舉措是一種互補共贏的關系。產業升級需要大量高素質勞動力作為力量保障,而大學畢業生是人力資源的主要來源和組成部分。產業升級過程需要不斷吸收較高層次的勞動力,因此,對于高校畢業生這些高素質專業人才,特別是懂得金融商務、經濟管理人才的需求將有更為廣闊的空間。
因此,只要我們的獨立學院能夠深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締造出“高技能、高素質、高道德”的“三高”國際貿易人才,未來,他們將會走的更遠!
參考文獻:
[1]李秋紅:畢業論文站;試論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探析;省略
一、地方綜合性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教育的現狀與問題學研究,發展尖端科技,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適應地方需求的人才,集中本地力量重點發展建設的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大學。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入世三年來,我國地方綜合性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己有了長足的進步,主要表現在:(1)開設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地方綜合性大學數量大大増加,在校學生和應屆畢業生人數都有了很大的増加;(2)工商管理教育的專業學科設置得到了很好的調整和優化,許多地方綜合性大學根據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先后増設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工程管理等新型管理專業,及時滿足了地方經濟建采用了與國際接軌和符合現代經濟特點的新課程和更注重實踐的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明顯提高。以典型的地方綜合性大學一南昌大學為例,該校從1984年開始,設置管理專業(國民經濟管理),在20年的辦學過程中,管理類專業擴大到7個,為地方及社會培養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其中一部分己成為江西省乃至全國工商管理界的中堅力量。
但是,應該看到,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加入WTO后市場對管理人才需求的變化,地方綜合性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嚴峻的競爭與挑戰。筆者將以南昌大學為例,分析工商管理類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強
高校之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競爭,其中最關鍵的是師資力量的競爭。在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2/3,其中多數有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僅有2名,還有12名在讀博士,教師隊伍中的高學歷者尚不多。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后繼乏人。除了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不盡合理之外,還有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不少青年教師的知識結構單一,既沒有組織和從事大型科研項目的水平與能力,又缺少工商管理的實踐經驗,反映在教學過程中,就是講普遍原則多、定量推導多、“務虛”的內容多,而講具體方法少、實際業務少,所授知識的實用性不強,即使有少量的案例教學,也與現實結合不夠,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對于管理人才非智力因素(如意志、信心、膽略、風險意識等)的培養更是不夠重視。
(二)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落后
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和宏觀經濟體制改革的完善,我國工商管理的實踐發生了重大變化,而管理專業教學卻明顯落后,除課程設置外,教材和教學內容陳舊的問題相當突出。在教學手段方面,不少老師還是‘黑板+粉筆”,屬于課堂注入式的傳統教學模式。盡管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企業財務管理等課程的多媒體教學及模擬實驗室己經建成,但教師充分利用實驗室功能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還不多。
(三)缺少與地方經濟和企業的緊密聯系,實踐性環節的效果不夠理想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畢業生就業主要靠國家計劃分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畢業生大多數要自主擇業,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大學畢業生,缺乏為地方經濟服務的觀念,畢業后都想到沿海地區就業,當地企業也不愿意接受學生實踐,開放式辦學的路子多年來一直未能形成,造成學生從事專業實習、畢業實習沒有穩固的實習基地,只能憑指導教師的關系應付一陣子,實際效果往往不好。
(四)缺乏專業特色和業務專長
目前,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各方面的知識都有一些,但缺少特色,其業務能力和技術特長滿足不了用人單位的要求,再加上學生缺乏管理工作的實際能力和實踐經驗,對自身的期望值又過高,往往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愿做,不能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高校的課程設置也滯后于市場的需求,如學生擇業己趨向市場化,技術課程就顯得比例過多,而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金融、稅務、營銷、資產評估、保險等課程相對較少。
以上是南昌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國內其他地方綜合性大學的情況與之大體相同。
二、入世后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需求的取向與教學改革的方向
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經濟増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市場環境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與此關系十分密切的工商管理類專業,較之地方綜合性大學中的理工科專業,更直接地面臨著如何適應這些變化的問題。我國工商企業需要什么樣的管理人才,是我們進行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所在。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需要的是生產管理型人才,工商管理類專業培養的人才也是以靜態、單一的執行型管理人才為主?,F在的企業面臨著日益成熟的市場競爭環境,一方面,各類企業越來越多地進行集團化、多角化經營,經營范圍跨越多個行業,經營業務涉及生產、銷售、技術開發、金融、房地產、貿易和服務等多個領域要求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具有跨行業、多領域的復合型知識結構和靈活適應復雜環境的應變、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工作的具體業務越來越細、越來越精,對管理人才的實用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當今工商企業需要的是具有綜合管理能力、應變創新才能和實用專業技能的復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從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需求取向的轉變可以看出,現今地方綜合性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要具備比較系統的專業知識,還要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創新的精神和團隊合作的良好素質,需要學生在大學期間就能熟練掌握溝通、交往、協調、組織和領導等多方面的實際管理能力,這樣才能盡快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目前許多地方綜合性大學仍在延續傳統的“三段式”教育培養模式,管理人才的培養過程重理論、輕實踐,重卷面成績、輕應用能力,使得培養出來的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本科生不能適應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正如一項調查所顯示的,社會對高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滿意度普遍偏低,在校大學生對高?,F狀滿意度也偏低。因此,工商管理類專業教育必須加大改革力度。
地方綜合性大學基本上都屬于新興高校,在生源、辦學設施、辦學經費、師資條件等方面與一流大學相比明顯處于劣勢。因此,從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辦學條件、辦學方針和辦學宗旨出發,地方綜合性大學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的設置應貫徹以下指導思想: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立足于地方的資源優勢,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在承認學生個性的前提條件下,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復合型工商管理類人才應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寬廣的工商管理知識以及結構合理的綜合管理知識,能滿足現代企業對“通才”的需要。實用型工商管理類人才應具備獨立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以減少企業培訓成本,滿足企業在人才使用方面“拿來就用”的要求。創新型工商管理類人才應在全面掌握知識和不斷増強能力的情況下,通過教師的引導,將各種知識和能力進一步升華,并內化為自身素質,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可見,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培養,必須以學生知識的全面掌握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目標。
三、地方綜合性大學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工商管理類人才的若干舉措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勢,地方綜合性大學培養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必須具備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的特征。因此,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與手段、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實踐環節等,都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
(一)課程設置及其體系結構改革
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設置總體上以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和培養目標、基本規格要求為基準,結合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的標準,本著起點高、內容新、學時少而精的原則,課內計劃總學時應控制在2600學時左右,課內周學時一、二年級控制在22學時以內,三、四年級控制在18學時以內。課程結構比例,必修課學時應占總學時的60%左右,限選課占總學時的25%任選課占總學時的15%;公共課、基礎課占總學時的45%,技術基礎課與專業基礎課占總學時的35%(根據不同專業方向有所差別)其余為專業課。
在教學安排上,可以采取“521”模式,即前5個學期基本上為必修課,保證基本要求,第6、7個學期以選修課為主,増加學生選課的自由度和靈活性,第8學期為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完成期。
在課程設置及其體系結構方面,應從體現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口徑、注重提高素質、培養學生能力的要求出發,其基本思路有四個方面。
1.強化學科基礎。為拓寬專業面,結合工商管理學科群建設,在加強公共基礎課教學的前提下,工商管理類學科可以開設現代經濟理論、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經濟學、財政與金融等課程,作為各專業的學科基礎課。這些課程的設置,可以強化學生必需的寬廣而扎實的經濟管理專業基礎理論。
2.加強外語和計算機教學。在總學時壓縮的前提下,英語授課時數和開課的學期適當増加,要求大部分學生達到國家六級英語水平。第6學期開設專業英語,并廣泛開展雙語教學,要求至少有一門專業選修課采用英語教材或用英語講課,保證外語教學不斷線。計算機基礎課要増加學生課外上機實踐時間,特別強調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教學與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對選修管理信息系統專業方向的學生,應強化計算機軟件與應用開發能力的培養。
3.明確專業方向,開出深層次專業課,培養學生-專多能。在現代企業經營活動日益復雜、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既需要復合型的知識結構和跨行業的綜合管理才能,也需要有精通某一管理職能的一技之長。因此,課程設計可以組合成三至四個模塊,每個學生至少修滿其中一組,以保證在這個專門領域中有較強的業務專長與能力,學生可以根據就業需要和興趣,選擇市場營銷、投資與財務決策、工業工程、管理信息系統方向中的任一課程。
(二)教學實踐性環節的改革
有關院校畢業生的跟蹤調查表明,約有17%的大學生畢業后即可獨立工作,83%的畢業生要經過二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鍛煉才能上崗。工商管理類畢業生的情況也大體如此。因此,加強教學實踐改革,是培養社會所需工商管理人才的必經之路。管理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多年來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一方面,作為一個現代工商管理人才,要求其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說服能力,這些能力素質往往需要在大量的實踐環節和社會工作中加以鍛煉和培養;另一方面,學生的實踐環節又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困難,如經費不足、企業不歡迎學生、教師責任心不強、畢業論文課題軟化等,使實踐性環節的實際效果不大。因此,要創新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從學生實踐能力和非智力素質培養的要求出發,從多個方面對教學實踐進行創新。
1.保證有足夠的實踐教學時間。管理類專業實踐性環節教學主要包括課程實驗和集中性實踐環節,管理類本科專業應保證每學期不少于2周的實踐時間,總學分維持在35學分以上。
2.對原來的專業實習進行改革??蓪⑵浞譃閮刹糠?一部分與社會調查結合起來,安排在暑假進行;另一部分改為認識實習與市場調研,促使學生在與社會接觸中鍛煉其實踐活動能力。
3.師生共同參與項目咨詢和研究。在工商管理院系,老師主持研究和咨詢項目的機會比較多。應挑選一些能力較強又有興趣的學生加入到項目小組中,既可以分擔老師的任務,對學生又是極好的鍛煉機會。
(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試方法的改革
1.教學手段的改革?,F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物質基礎,為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對于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來說,由于工商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而且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各種因素的變化及聯動性客觀上要求學校必須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幻燈、投影、錄像、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技術等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些直觀性、動態性和大容量的信息,使教學內容實現了對時空的超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促進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2.教學方法的改革。傳統單調的注入式教學重知識教學,忽視能力培養,在教學方法上運用單向“填鴨式”的強制灌輸,忽視調動學生積極性和運用雙向“互動式”的主動啟發,從而壓抑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性的發展。啟發式教學強調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能力的培養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在肯定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強調學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認識主體。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首先應著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處于積極的狀態之中,并將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組織與指導學生的獨立學習上,不斷加強對學生運用各種學習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高校應堅持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例如,南昌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推行了多種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模擬管理、角色扮演、討論班(Seminar)、網上實驗等。教學方法多樣化的發展,使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更加緊密,使學生感覺到所學的東西更貼近實際、更加有用,因而上課的積極性更高,學習效果也非常好。
3.考試方法的改革??荚嚪绞娇刹捎瞄]卷、開卷、兩頁開卷、口試、小論文、課程設計、文獻綜述等方式進行。對工商管理類學生來說,兩頁開卷的效果比較好。所謂兩頁開卷,是指允許學生帶兩張A4復印紙進入考場,這兩張紙由學生本人把認為重要的內容事先記錄在上,以便考試時查閱。其他形式如小論文、文件綜述和調查報告等也是比較好的考試方式,可以考核學生運用理論進行分析、總結的能力。學生還可利用Internet資源,對一些課程在網絡上申請考試試點。多樣化的考試方法,可以豐富對學生能力檢查的手段。
(四)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
工商管理類專業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改善影響教學質量的內部因素(課程信息、教學過程、教學組織、學生學習及課堂教學能力)和外部因素(教育方針、政策和激勵機制等)以及制定科學的評價方案,建立通暢的信息反饋網絡,來營造、監督、控制并保護良好的課堂育人環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針對目前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發展的需求,地方綜合性大學在構建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時,可以從營造四個監控渠道入手。
1.學校渠道。從學校的角度看,應建立和完善以學校、學院領導和教學科研處為主體的監控渠道,該渠道從整體上把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及學生的素質結構和能力要求。應根據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組織專業建設,修訂教學計劃,并以此作為質量監控的依據。同時,制定教師教學工作規范、考核和獎懲辦法,從制度上加強對教學管理的規范。學校還可以成立教學督導組,制定督導工作條例,督導組成員由校內外的學科專家和優秀教師組成,形成教學質量監控的合力。
2.學生渠道。學生是教學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學生評教一直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重要監控手段,今后應進一步強化學生評估教學問卷的質量。學校還應該組織一批學生信息員,明確其職責和任務,讓他們隨時提出教師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供監控分析。另外,還可以増加畢業生離校前對學院教學的評估,請畢業生就四年的學習情況,從整體上評價課程及教師教學對自身的影響和作用。
3.教師渠道。首先,教師要明確所授課程在該專業中的地位和教學要求,根據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組織教學。其次,教師要根據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要求,嚴格執行教學大綱。再次,教師應根據《〈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評估方案》,對照自己的教學,找出差距,不斷改進。第四,教師之間應開展互相聽課、評課、觀摩教學、教學討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