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07:27: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學師德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醫德與師德規范的融合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如今人們已不僅僅滿足于病痛的消除,更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如果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的言語、情緒和態度與醫德規范不符不僅會誘發患者醫源性疾病,也會因此產生不必要的醫患沖突。因此作為醫學臨床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精湛的醫術,而且要有為醫學事業獻身、解除人類病痛的高尚醫德,能夠嚴于律己、奉獻愛心,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醫學生,使醫德在醫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成為他們內心最重要的標尺。
1.1醫德師德對醫學教師的雙重制約
醫學臨床教師作為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生的培養者,要受醫德要求與師德要求的雙重制約。作為高校教師的兩大基本素質,專業文化素質和實踐能力素質決定著教師的“師能師技”。但是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高校醫學臨床教師,恪守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是最為根本的“師德”的基礎,是臨床教師的職業人格、專業知識和育人能力的綜合反映。“師德”直接影響到對醫學生的培養質量,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成長成才而且還反應了學校的精神風貌與人文底蘊。高等醫學院校承擔著為社會輸送優秀醫學人才的重任,只有培養出具有良好醫德,醫術精湛、能奉獻愛心的醫生學生,才能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所具有的良好品格魅力營造良好的醫療氛圍,從而減少醫療矛盾,形成醫生與患者間的良性互動。作為長期工作在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臨床醫生要到醫學院校任教,需要在臨床醫生和高校教師之間不斷切換身份,而在獲得高校教師資格證的學習過程中,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首要標準就是師德意識的建立,因此,這也成為醫德與師德融合的一個良好契機。醫學臨床教師自身愛崗敬業的作風和嚴謹求實的學風,臨床醫生對病患的關愛和對不良風氣的抵制都是“師德”與“醫德”融合的反映。此外,高校醫學臨床教師或任教醫師在帶領醫學生熟悉醫學臨床操作和治療時,在教學查房、案例分析、臨床技能培訓等教學環節中醫生和教師的雙重職業身份有機的獲得了統一。因此,不論是職業身份的切換,還是統一都表明臨床教師在教學與臨床實踐中醫德規范和師德規范上的相輔相成與融合。合格的高校醫學臨床教師將醫德規范內化為職業道德,對豐富和完善師德教育、推動和實現醫學教育現代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
1.2教育教學是教師的基本任務
高校教師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有: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規定的教學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醫學專業教師不僅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學活動、備課、輔導學生等活動中,還時刻不能忘記作為教學載體的患者的權利和義務,始終把倫理學擺在第一位。一定要沉下心來,要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誘惑,才能扎實的提高教學水平,為后續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高校教師作為高校教育的主體,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成敗。高校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踐行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優良的師德師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首先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遵守高等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德為先,履行教師義務,遵守職業道德;其次要具備相應的業務水平和職業能力,達到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能按照國家的方針政策與高校的相關制度良好地開展各項教學工作;第三要努力的提高教師自身修養,不斷完善個人修為,做到言傳身教、身體力行,以高尚的品德感化學生,以深厚的學養教育學生,以獨特的人格吸引學生。(2)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上乘的業務水平是立身之本。高校教師的業務水平,體現在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正確地傳授知識,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作為立志獻身教育職業的高校教師群體,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在加強自身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還必須隨時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技能進行調整,在實踐中學習和反思,勤于思考,認真總結,用終身學習的態度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此同時,還應該努力加強對于教育學、心理學等基本教育理論的學習,善于反思和借鑒他人的教學方法,做研究型教師,關注學術前沿與教育改革的相關問題。(3)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基本要求。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從事的是締造人類靈魂的神圣職業,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師要以身立教,以模范的品行來教育和影響學生;其次,要做到嚴于修身嚴于律己,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用豁達的胸襟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去感化學生;再次,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教師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只能以奉獻而不是索取的品德去擁有人生、贏得尊重,只有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才能以自身的人格去感染學生,在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驅使下,將培養學生作為自己的天職。
2高校醫學臨床教師職業道德弱化及其原因
不可否認的是在現階段浮躁的社會風氣與快速的社會發展影響下,多元化的價值觀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臨床醫師尤其是兼任醫學教學任務的臨床教師,存在諸多困惑。有的臨床教師職業理想和精神模糊,對教學工作熱情不高,對學生漠不關心;有的醫學教師則是忽略了對自身職業道德素質特別醫德方面的要求,認識不到對于一名教師和臨床醫生而言“醫德”的重要性;更有甚者缺乏政治覺悟和意識,在課堂上出現言行不當的現象。沒有將醫學教育與醫學行業發展聯系起來,缺乏學習教育理論和教育學相關知識的自主動力。此外,“臨床教師與社會所產生的復雜的經濟關系導致師德倫理關系不協調”[3]?,F行的高校評價體系以科研成果為主要評價指標,學科建設成為學校的頭等大事,對教師的要求更多的以科研能力為主。加之道德評價標準難以量化,在職稱晉升的評價過程中多流于形式,使得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考量在教師績效考評和職稱晉升體系中被弱化了。這也使得身兼教學與臨床醫生雙重身份的醫學教師,在教學、臨床問診與科研中疲于奔命,出現精力不足,職業倦怠,對參與教學、課程體系創新改革等積極性不高。更多的注重自身經濟與職業上的發展,沒有正確認識到醫學專業教育的神圣性和崇高性。缺少對醫學專業學生的課程和業務指導、關愛與關心。師生關系的淡薄也無法激起醫學生對專業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更談不上培養醫學生對待病患的愛心和耐心。
[關鍵詞] 臨床專業認證;青年教師;綜合素質培養;基礎醫學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10(a)-0133-04
Improv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 in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s an opportunity
ZHAO Shuang1 WEI Shiping2 DU Meisu2 HUANG Yanfeng1 ZHANG Shengchang3
1.Basic Medical College,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aise 53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Basic, Xingtai Medical College, Hebei Province, Xingtai 054000, China; 3.Anato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are the new forces and backbone elements of facult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arnestly implement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s are the highest priority of reaching the aim of running a medical school especially in basic medicine,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It is also the guarantee for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ed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aking the clinical medicine accreditation as a good chance, the training work for young teachers should be made more scientific, standard and systematical. Its cultivation contents and forms should be optimized, we must strength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moral character and demeanor, improve their teaching 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Learning advanced educational notion, developing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widening the culture method and evaluation mode for young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young teachers who teaching basic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Young teach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Basic medicine
高等醫學教育擔負著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基礎醫學教育教學時期是為醫學生學好臨床專業課并做好臨床實踐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非常重要的階段。只有高度重視醫學基礎教學,才能有效提高醫學教育質量。教育質量的提高必須依靠教師綜合業務能力的提升[1],而青年教師是高校師資隊伍中的新生和中堅力量,因此做好青年教師的教育和培養工作,是實現醫學院校辦學目標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事業得以鞏固和發展的保證。
1 基礎醫學青年教師隊伍現況
以右江民族醫學院為例,青年教師的隊伍數量龐大,40歲以下青年教師已至60%以上。近年來高校大規模擴招,學校的教學任務量特別是本科教學任務量隨之增多,很多青年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系統地教育教學及授課培訓學習,就擔任一門甚至幾門課程的主講老師,可是這些青年教師多數畢業于醫學類院校,尚未十分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學規律、缺少一定教學經驗,教學基本功會相對略顯弱勢[2],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相關課程的授課質量,整體教學業務能力有待提高[3]。同時,加強師德師風、人文素養和科研能力等有針對性的培養培訓,對于提升基礎醫學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尤為重要[4]。
2 優化青年教師培養內容與形式
2.1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與培養
醫學生們將來要從事醫療行業,為患者服務,作為醫護人員就要必備良好的醫德醫風,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要始終貫穿于醫護人員的整個職業生涯,這是成就任何事業的前提。同樣作為培養醫生的醫學院校高校教師,更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爭做優秀師德師風的典范。每年國家教育部都要評選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和教書育人楷模,這些榮譽獲得者多來自基層,其先進事跡無不體現著他們對教育事業和對學生的熱愛,師德高尚,是廣大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也正是學校對青年教師進行師德師風培養很好的機會。這樹立起優秀的師德師風潛移默化中會影響講臺下的醫學生,未來的白衣天使,可以為培養醫學生將來從事醫療行業樹立良好醫德打下堅實的榜樣基礎。
2.2 教學技能培養
針對青年教師多畢業于醫學類院校,很少有教育教學實踐背景的客觀現狀,高校負責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和培訓的有關部門,需組織廣大青年教師進行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前崗位培訓,其中應包括基本理論學習,即傳統的崗前培訓課程研修,如“教育心理學”“教育教學法規”等,還應包括結合教師自身從事的學科、專業特點,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技能訓練,并多給予青年教師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專家學習交流的機會。剛剛步入教學崗位,由于經驗缺乏,教師可能沒有過多自己對課程授課技能的深入理解和過高駕馭課堂的能力,此時只要多聽資深教師的授課,哪怕所講授的知識中所舉的事例或病例都只限單純的模仿,也會使課堂授課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且不會影響專業知識的準確傳授,因此,初入課堂教學,不斷積累授課經驗的前提是虛心學習前輩的授課技藝,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并不斷豐富自己的授課經驗,逐漸形成自己的授課風格,以逐步提高教學業務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5-6]。
在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學水平工作方面,右江民族醫學院教師發展中心經過精心籌劃準備,組織開展了2013、2014年度的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培訓,包括“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技能”“Sandwich教學、PBL教學等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工作坊活動”“課堂PPT制作與演示效果”“名師指導教學――教學經驗交流”“微格教學”等專題講座,同時觀看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組辦的全國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獎錄像,并參加校內優秀教師“精彩一課”教學觀摩等活動。學員們覺得學校此項舉措就像及時雨一樣,成為了提高青年教師教學基本技能很有效的途徑。講座中談到的各種課堂教學技能,如導入技能、提問技能等,教師在實踐中可以去慢慢摸索、總結和積累;參加培訓的老師還親身體驗了Sandwich教學和微格教學法;在PPT制作講座中指導老師分析PPT課件制作中常見的一些錯誤,并提供了許多實用簡便的解決方法。這些舉措為提高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無不說明青年教師崗位再學習并貴在堅持的重要性[7]。
2015年右江民族醫學院將接受國家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的認證工作,其中認證指標體系中就有對基礎醫學課程授課及考核評價的原則,即課程計劃的設計與實施中教學方法要多樣性、數字化,可采用以問題為基礎的PBL教學模式、團隊導向TBL模式、案例教學CMT模式等教學手段[8],以真正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今后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9]。因此,應以這次的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為契機,從而大力推進教學方法的普遍改革,如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病案導入,并以病案貫穿于整個授課過程,結合臨床知識采用以病案為主線的橫跨基礎與臨床的系統教學等[10-11],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質[12]。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有利于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對青年教師業務能力的培養[13]。
突出以“分子-細胞-器官-系統”為主線,從正常和異常兩個方面重組,盡量優化、整合出更有利于學生對基礎醫學知識全面系統掌握的一門課程“基礎醫學”,是根據“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總體實施方案”精神,將原來開設的“人體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生理學”“人體生物化學”“免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等學科課程進行優化整合而成。針對2013級“卓越醫師培養試點班”,探索為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提供最核心、最科學的基礎醫學知識體系,為以“器官系統為基礎”的臨床系列課程作知識鋪墊,并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為導向,深化基礎醫學教學改革[14]。因此,這就對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未來的發展與專業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著力培養“全科醫生”的同時要緊抓基礎醫學“全科教師”的隊伍建設,教師也要重視向以“器官系統為基礎”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積極投身專業知識的整合學習中,刻苦鉆研。作為民族醫學院校的特色學科是民族醫藥,在民族醫學授課方面可鼓勵青年教師多利用校園特色中藥材藥圃資源;在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橋梁學科如“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病理學”“局部解剖學”等學科的授課方面,也可鼓勵青年教師向附屬醫院醫師們多請教臨床實踐問題,這樣的基礎與臨床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將更有利于青年教師業務能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2.3 科研素質培養
高校教育的功能,即教學和科研,作為醫學院校的基礎醫學教師,要具備現代教育理念,教學和科研工作應該齊頭并進,“兩條腿走路”,才能促進醫學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若教學與科研不能很好結合,將導致教學方面傳授的知識觀點陳舊,如果擁有切身的科研經歷和創造經驗,才能把知識講活,并有助于對學生創新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所以,要不斷拓寬青年教師的知識視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如可以建設基于“學科群”的模式,增強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和創新思維,多給予青年教師外出學習和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助力青年教師早日成為“研究型教師”,有利于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15]。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指標體系中也明確指出提倡將科研活動、科研成果引入教學過程,通過科學研究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及科學精神[16-17]。
2.4 人文素質培養
教師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可以使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有機結合,從而增加其教學效果和教學感染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領悟能力[18]。應多鼓勵青年教師擔任兼職班主任工作或學生社團指導教師,教師與學生要如朋友般真誠地交流,真正做到關心愛護學生,樂觀、陽光、充滿信心,并于教學進程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并帶給學生以正確認識社會、學習和生活的正能量。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于2014年主辦了全區第一期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提升計劃培訓,這個培訓集中了全區所有高校選拔的部分優秀青年教師,分文、理科組,有教學業務技巧的集中學習,有遠赴省外著名高校的隨堂聽課學習,還有網絡課程學習和校內導師的指導性學習實踐,每個環節都設置得很有意義,這也充分說明了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青年教師培養的高度重視,最終培訓效果非常顯著,學員們也取得了很多教學上的好成績,其中在集中培訓學習環節中有一項令所有學員印象深刻,那就是以集體做戶外游戲的方式進行素質拓展訓練,游戲中帶給學員的是很多的思考,鍛煉和培養了大家勇于自我挑戰、勇敢面對困難、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因此應鼓勵青年教師踴躍參與這類活動,這是可以帶到平時工作和生活中的寶貴財富,培養好自身的人文精神也可以成為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一種感召。
3 拓寬青年教師培養方法和考核方式
高校青年教師精力旺盛、思維活躍、視野開闊,青年教師都很希望能夠通過培訓來促進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故應根據青年教師的性格特征和學習特點,不斷拓寬培訓及考核方法。多種培訓方法靈活運用能營造良好的情境,引導青年教師在培訓活動中不斷反思、在交流分享中學習、激發青年教師多角度的思索和探究,有助于他們將所學內容在今后的教學科研中靈活地加以運用。青年教師培訓工作可以建立目標考核、過程考核等相結合的長效“多元考核機制”,如與青年教師座談,組織參加授課基本功競賽、教案設計比賽、學生評課、專家或同行聽評課等,使青年教師培訓的考核方式更加靈活和科學。同時要充分發揮老教師及各級“教學名師”對青年教師培養的“傳、幫、帶”作用,可以借鑒兄弟院校教師培養經驗,如開展“名師工作坊”等交流活動,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和提高。
4 小結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和進步是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加強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業務素質的培養,對于創辦高水平醫學院校、培育高質量醫學人才有重要的意義。高校青年教師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應不斷注入新的內容和新的方法,可以以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為契機,多措并舉,全面提高醫學院校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業務素質。
[參考文獻]
[1] 馬秀珍,吳忠道,王斌.基礎醫學教育中青年教師師資培訓的幾點體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27(3):78-79,93.
[2] 杜朝東,王沁,付延功.醫學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培養方法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23(2):46-47.
[3] 樊小杰.系統構建提升青年教師教學力的新機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8):758-762.
[4] 韓巍,黎潤紅.醫學院校公共基礎課程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6):839-846.
[5] 何曉瑾,汪悅,周學平.運用PBL模式優化醫學專業臨床課程教學初探[J].江蘇高教,2014,(5):102-103.
[6] 郭林,金剛,劉玉婷.CTTM結合Sandwich教學法在核醫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29(2):12-13.
[7] 袁力,張敬軍,劉林祥,等.改革傳統醫學教育模式 提高醫學生核心競爭力[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5,35(1):15-17,107.
[8] 張艷青,孫沛毅.案例教學――醫學教育后PBL時代的新選擇[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6):1111-1112,1120.
[9] 趙萬紅,于龍順,鄢紅春,等.適應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的基礎醫學教育改革探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5):156-158.
[10] 趙爽,蒙山,朱名毅,等.民族醫學院校病理生理學教學融合多媒體技術實施CPBL模式探討[J].重慶醫學,2013, 42(18):2172-2174.
[11] 趙爽,張勝昌,蒙山,等.醫學熱點融入病理生理學教學的探討[J].重慶醫學,2014,43(2):235-237.
[12] 殷曉麗,王德炳.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探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1):10-13.
[13] 劉含登,丁嵩濤,彭惠民,等.改革醫學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8):823-825.
[14] 孫維權,李君,廖詩英.地方院校臨床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創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29(2):45-46.
[15] 戴雙雙,何鳳田,連繼勤,等.基于學科群模式的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成才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 26(1):50-51.
[16] 王昌明,覃泱,莫碧文.創新教學團隊在地方醫學院校中建設思路與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7):142-148.
[17] 柯海萍,李偉東,章皓,等.基于專業群構建基礎醫學平臺課程的實踐及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8(6):75-76.
【關鍵詞】 臨床帶教;實習生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醫師的重要階段,是醫學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實習的質量要依靠良好的臨床帶教老師的培養。作為醫學生臨床工作的啟蒙者和指導者,臨床帶教老師各方面素質直接影響著臨床實習質量?,F將我在臨床帶教過程中的體會總結如下:
1 掌握實習生的心理,客觀地進行教學指導
因初次進入臨床實習,對醫療環境、專業技術等比較陌生,故絕大多數實習生對于診治患者感到束手無策,難以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擔心出差錯而感到茫然,同時對帶教老師或同伴的評價比較敏感。此時,實習生容易產生自責心理,思想包袱較重。因此,帶教老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詳細規劃實習生在本科室應掌握、熟悉、了解的理論知識、各項操作技術及各項臨床檢查,耐心、細致地進行臨床教學指導,對臨床實習生多給予表揚與鼓勵,幫助其擺脫心理束縛,使他們盡快適應環境,熟悉各項臨床工作,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科室工作中來。
2 以身作則,培養實習生高尚的醫德醫風
臨床帶教老師應德才兼備,其自身職業道德水準的高低在無形中影響著實習生的職業道德情操。實習階段是實習生接觸臨床工作的開端,也是培養醫德醫風、職業素質的最佳時機,應著重培養實習生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醫療精神,培養其嚴謹的工作作風。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醫療模式的轉變,傳統的醫德觀念正受到嚴峻的考驗,醫學生的醫德教育也面臨許多新的問題。但是,崇高的師風師德對于提高醫學院學生的整體素質及醫療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3 培養扎實的臨床基本功
首先,臨床實習生必須通過醫療文件書寫關,帶教老師應將病歷書寫規范告知每一位實習同學,嚴格指導體格檢查操作,方法正確,動作規范,技巧嫻熟,特別是對各專科疾病應重點檢查,不遺漏重要體征和有鑒別意義的陰性體征,讓學生樹立認真、嚴肅、負責的態度對待病歷書寫[1]。其次,帶教老師及時批改,具體指導,對不足之處認真點評,幫助實習生分析臨床表現,及時查找修改病歷書寫中的問題,讓他們隨時改正,下次遇到類似的地方不至于犯同樣的錯誤。最后,帶教老師教學查房對實習生臨床收獲尤為重要,力求做到準備充分,目的明確,查房程序規范,體檢順序及手法規范,分析病情思路清晰,表述準確,客觀評價輔助檢查結果。歸納總結時突出重點,結合病例理論聯系實際,能將本學科有關新進展、新技術反映到查房中。
4 培養科學的臨床思維
臨床醫療模式正從傳統的經驗治療向循證醫學轉變。首先,在醫學生行醫起步階段應觀察、勤思考、多練習才能使學生不斷積累臨床經驗,培養學生正規的診療思維框架和基本診療能力。其次,有意識地灌輸循證醫學的理念,形成診斷,并在治療過程中不斷查找不足,總結經驗,通過不同場合的查房分析、病歷討論、術前討論、會診意見等,培養和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最后,在查房時指導同學觀摩帶教醫師如何匯報病史,再遇到相似的病例時即由實習生匯報,鍛煉他們歸納總結的能力,使他們逐漸學會從紛雜的臨床資料中去偽存真、歸納分析,得出最佳的診療方案。培養他們由原來的縱向思維逐漸向橫向思維轉變,逐漸形成自己的臨床思維。
5 豐富帶教模式,增強帶教效果
在臨床帶教中引入以人為本的理念,經常關心實習生的思想、生活和學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后,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帶教過程中采取操作演示法和科室小講座法,結合臨床,鍛煉實習生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并且通過講課后的討論,也使實習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進一步地促進學習。臨床帶教老師需要靈活帶教方法,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典型病例在床邊講授,通過啟發式的提問,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激發實習生的熱情和求知欲。根據教學效果對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完善,積極探索有利于實習生學習的教學方法,以豐富臨床教學形式,增強臨床帶教的效果。
6 帶教老師應相互交流、總結經驗
在帶教過程中,我們應定期舉行師生座談會,讓學生給帶教老師提出意見和建議,找出問題,共同解決,讓帶教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知識結構和帶教方法。同時,我們帶教老師也應定期舉行教學研討會,大家相互傳閱帶教記錄,交流帶教經驗及體會,以獲得共同提高。
總之,提高臨床帶教效果的方法很多。針對實習生的特點及醫療形式的變化,不斷調整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帶教意識、帶教水平、業務素質,既注重臨床基本功、醫德醫風的培養,又緊跟當前形勢及專業進展,不斷注入新的內容,以達到良好的實習效果,為實習生以后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師打下堅實的臨床醫學基礎[2]。
參考文獻
首先教師的教學責任意識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根本保障。學校、學院非常重視師德師風建設,要求教師嚴格遵守“師德一票否決制”、“教學一票否決制”,嚴格規范教師的行為準則,以“教學大于天”號召全校教師重視教學,并嚴格落實《首都醫科大學關于加強教職員工和醫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等有關職業道德的規定。每年組織教職員工進行思想政治學習,進一步強化教師的教學責任意識。
2更新教學觀念,樹立有效教學的現代教育教學觀
近年來,有效教學理念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應用廣泛,在成人醫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同樣也需要推廣、普及。按照傳統的教育思想,教師上課就是執行教案、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過程,至于課后學生有無進步,似乎并非是教師關注的焦點。在教學反饋會議上常常會聽到有的老師這樣的說辭:我認真備課了、好好上課了,并按照教學大綱完成了教學目標,是學生不認真聽呀!言外之意,好像學生不認真學習,學習效果不好,只是學生自己的原因,與教師無關。而且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仍將教學過程視為單純的知識傳授過程或知識傳授加能力培養過程。按照有效教學的理念,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而是一個探索知識有效傳遞方式的能動過程,最終的教學效果不是看教師教了什么,而是強調教學產生的結果,落腳點是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效,學生是否因此而成長起來,這才是衡量教學效果的唯一尺度。
3努力鉆研業務,具備廣博的醫學專業基礎
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是保障教學有效性的基礎。基于有效教學價值導向下的教學學術概念認為,教學應被視為一個學術性的事業,這意味著教學應從一個知識傳遞的簡單操作性活動轉變為探索知識有效傳遞方式的復雜學術性活動[3]。作為一項學術性活動,教學活動同科學研究一樣,也是一種探究式的活動,教師不僅應學習有效傳遞知識的技能,同時還必然會涉及到對所傳授學科知識的探究方面。從傳授知識和創新知識這兩個角度,都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學科專業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才能游刃有余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引領學生掌握探索未知領域的能力,這是教師達到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4合理選擇、組織教學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
布魯納認為,“學習任何學科,主要是使學生掌握這一學科的基本結構”,即組成該學科的“基本原理、基礎公理和某些具有普遍性的主題”[4]。隨著醫學檢驗的快速發展,臨床實驗室所開設的項目越來越多,實驗診斷學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地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面對著如此繁多的教學內容,要在通常20學時左右的有限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活動時限里掌握這門學科的全部知識,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必須將教學的重點從教授瑣碎而龐雜的學科知識轉向“教授學科的基本原理、基礎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題”[4]。為此,在這門課程的講授過程中,除了本課程教學大綱需要熟練掌握的重要知識點以外,嘗試著更側重于講授各種實驗室檢查結果在臨床中的應用原則、范圍和評價,以及如何利用循證檢驗醫學的理論選擇合適的實驗室檢查項目,如何將實驗室結果應用于患者的疾病診斷、鑒別診斷、療效監測、預后判斷或健康評估等方面。目的是希望能將這些具有統領作用和遷移性質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以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該學科的具有普適意義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促進其臨床思維能力的逐步培養。
5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是基于課堂教學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雖然能將系統化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等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教授給學生,對教學環境的要求比較低,學生能完整地、系統地學習知識。但在這種單向的信息傳輸方式運行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處于消極、被動的信息接收狀態,其積極的學習情感得不到體驗和表現,意志品質得不到體現和拓展,學習的主動性常常被忽視,甚至被壓抑。尤其對于學習動機不足、基礎較差的學生容易導致低效教學。按照有效教學的理論,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鮑里奇在《有效教學方法》一書中闡述,他認為影響有效教學至關重要的是教師清晰授課、多元化教學、任務導向、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和確保學生成功率[5]。案例教學法是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具體的、特殊性的實際案例進行討論分析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法通常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運用具體的案例營造一個包含所需傳授內容在內的具體教育情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促使學生在具體的案例中進行積極思考、探索,以達到對相關內容認知的目的。案例教學法具有能促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特性,適合于在實驗診斷學這種從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過渡的橋梁課程中進行實施。因此,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開展案例教學,實現多元化教學方法的聯合應用,無疑是提高實驗診斷學教學效果的有益嘗試。依托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基金項目的支持,我們在前幾輪教育教學改革中積累有足夠的案例庫,從中選取典型案例,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癥、心肌梗死、腎病綜合征、病毒性肝炎等案例,以課后作業的形式,分發給學生;同時將學生按學習情況不同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要求其建立一定的QQ群或微信圈。各學習小組分別在課余時間查閱文獻、瀏覽專業網站、調研臨床檢驗科的情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共同討論學習,完成案例相關問題的解答,并提交案例總結報告。最后教師在課上對其總結報告進行精講評價、打分,以此作為小組成員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這種教學法的應用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有重要的作用[6],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提高,同時,在問題設立時因為選擇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以有目的、有意識地利用一系列問題的提出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以達到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最終目標。
6尊重學生,建立有效教學導向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 醫學美容;美容皮膚科學;教學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追求美的意愿日益加深,在我國醫學事業迅猛發展的推動下,20世紀末“醫學美容專業”應運而生,且發展勢頭強勁;與其相應的美容醫學教育體系也隨之建立。美容皮膚科學是研究皮膚的機構及各部位作用、肌膚容顏的美化等知識的新興學科[1]。醫學美容開展的美容項目大多與皮膚密切相關。因此,美容皮膚科學是醫學美容專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課。本文結合醫學美容專業理念、美容皮膚科學的學生特點及教學經驗,總結、分析教學現狀并初步探討如何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1.關于醫學美容
盡管醫學美容經過了近20年發展,還有很多人分不清生活美容和醫學美容。生活美容是指運用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性手段,對人體所進行的皮膚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生活美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自己能做,或到美容院可以讓美容師操作的護理性工作。醫學美容是通過醫學手段,包括藥物、儀器及手術等,以達到改變人體外部形態、色澤及部分改善其 生理功能,增強人體外在美感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治療。醫學美容和生活美容區別較大[2],其根本點是,凡有一定創傷的美容治療,一定是醫學美容的范疇,而醫學美容在我國要醫療機構才能開展。除了動刀子的項目,還有好多治療也需要醫生來操作(比如激光、注射、光子等),都是屬于醫學美容的范疇;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或直接接受專業醫生的治療。因而,對醫學美容人才更要加強基礎知識學習和技術操作培訓,進行統一規范的學習,為今后從事專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高等醫學院校開設醫學美容專業非常必要。
隨著醫學的發展以及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醫學美容理念也不斷更替;近來順勢醫學美容漸漸嶄露頭角,而之前廣受喜愛的微創醫學美容悄然淡出。盡管微創醫學美容創傷小,但由于創傷面的存在,患者接受存在一定的心理負擔。而順勢醫學是從微角度來研究人體的,采用微小劑量修復人的自愈系統,從而達到美容的目的,無毒無副作用,且有高效、快速的特點。
所以,醫學美容理念的不斷更新,對醫療美容人才及其培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關于美容專業學生
醫學美容專業是應運市場需求而形成的一門專業,故應本著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規律,同時必須緊跟市場需求,以職業崗位所需知識和能力為導向,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技能。但一部分醫學美容專學生對專業前景沒有清晰認識,對個人職業走向沒有明確目標;多數同學認為所學專業不重要,再加上高考成績普遍不高,大學課程的學習難度較大,厭學情緒較為嚴重。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要積極調整心態,盡可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其主動性的學習。個別醫學美容專業畢業生出現了無法找到合適自己位置的情況,也大大影響了在校學生的學習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美容醫學的教育培養體系和醫療體系尚未完全成熟,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完善[3]。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教學中就應該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關于皮膚美容科學教學
3.1選擇合適教材,精煉教學內容
教材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憑借,是教師進行教學,搞好教書育人工作的具體依據,是學生獲得系統知識、發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覺悟的重要工具。學生系統掌握知識,一般是從對教材的感知開始。因此,教學中的首要問題就是選擇合適的教材。目前,醫學美容專業的美容皮膚科學課時較少,而教材內容多,教師應正確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學時應圍繞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標,對教材進行認真分析,精煉教學內容。教師的備課過程,就是在熟悉教材、掌握內容及相關邊緣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把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歸納總結,抓住關鍵 、突破重點 、化解難點,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運籌帷幄、游刃有余。教學內容應強調其橋梁作用,突出專業特點。通過對教材內容的總結、精煉,一方面易記易懂易掌握,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
3.2培養教師創新意識,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近年來由于醫學美容專業在本專科設置的普及,皮膚美容科學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的不斷創新;而部分教師缺乏醫學美容專業的教學經驗,在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往往與醫療專業雷同,并且對美容專業知識了解甚少。在教學中僅僅介紹皮膚病診治知識,而不能將美容皮膚學知識和臨床的美容操作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能充分體現醫學美容專業的美容皮膚學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用型美容人才的培養。 因此,醫學美容專業的美容皮膚科學教師應將美容皮膚科學與臨床醫學美容學緊密聯系起來。在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適應醫學美容專業的發展,為培養有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良好的專業素質,熟練的美容操作技術的高層次美容人才積累足夠的知識儲備。
3.3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專業責任
許多醫學美容專學生對專業前景沒有清晰認識,認為所學專業不重要,再加上大學課程的學習難度較大,遂有一定厭學情緒。面對這樣的心態,在教學中就應該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可促進主動性的學習, 對培養獨立思考、動手能力有重要作用。一個人的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對周圍同學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推動班級學風的良性增長[4]。我們要在教學中不時插入與美容行業相關的知識或者實際應用,比如講到痤瘡,將醫學美容涉及的清痘、護理及一些熱門療法講述,這些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整個授課過程中,還要不斷利用各種機會和學生溝通,激勵他們建立自信、打好專業基礎,并不時補充最新美容專業進展,培養他們的專業責任和素養。
3.4優化教學方法,保證教學質量
在現有的皮膚性病學經驗基礎上,不斷探索適合于醫學美容專業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對部分內容進行改革:適當減少疾病治療的課時,增加美容、護理、預防的比重。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不僅注重課堂講授,也重視課前課后兩個階段。每次課預告下次課的重難點及預習目標,要求學生寫出提綱式預習報告。課堂運用多媒體課件、標本、模型等多種手段教學,部分內容可采用學生先試講,教師更正、補充的方式,以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更加重視所學內容,有利于理論知識的鞏固。下節課開始時要進行以復習為目的的課堂提問;不定期要求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某些皮膚病知識的美容應用。這樣的方式既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強化了理論知識,又保證了教學質量。
3.5 改革教學手段,重視多媒體課件
美容皮膚科學內容以形態學為主,皮膚的組織學及各種皮膚損害特征,是認識和診斷各種皮膚性病的基礎。但這些內容相對抽象,如果采用傳統敘述教學法,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只是對書上的描述死記硬背,根本談不上診斷和應用,漸漸就會產生乏味,失去學習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直觀、生動、準確地展示皮膚的組織結構及各種皮膚損害,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例如:皮膚病中常見的帶狀皰疹,臨床表現時,由于帶狀皰疹的發病部位及皮損的分布與受累的周圍神經相關,但學生對于周圍神經的名稱和相應支配區域較模糊,而使用多媒體教學,采用多幅圖片,播放不同發病部位及輕重不同的皮膚損害,同時直觀地將受累神經及其所支配的皮膚區域清楚的表現出來,使教學直觀化、具體化,解決了單用語言不易表述清楚的內容,提高了學習興趣。
另外,教師良好的師德及幽默的語言都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增強學生對專業基礎課學習的熱情。
總之,醫學美容專業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學好皮膚美容科學在培養一個合格的醫學美容人才中十分重要。我們應該探討出一套合適的教學模式,以期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將來培養合格的醫學美容人才做努力。
參考文獻
[1]何黎.美容皮膚科學[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2.
[2]何黎,鄒菥.皮膚醫學美容新理念[J].實用醫院臨床,2013,10(1):43-44.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過去的一年里,自己認真學習江**總書記“七·一”講話,深刻領會“三個代表”的思想精髓,從而提高思想覺悟和師德、職業道德修養,進一步提高認識,改進工作作風,積累經驗。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和管理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大力弘揚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風,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嚴以律己,弘揚正氣,自覺維護學院領導班子的團結。用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要求、約束自己和激勵自己做一名忠于職守、克己奉公、愛崗敬業的合格的管理干部。通過不斷的學習,我的工作熱情和主人翁責任感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這對我的工作實踐也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和幫助。
二、恪盡職守,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1)、教學工作
我是一名化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兢兢業業,注重因材施教,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學習好的教學方法,提高執教水平。每年承擔本科學生的理論和實驗課的教學任務,工作量達437標準學時。
(2)、管理工作
作為基礎醫學院副院長,我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樹立一切服務于教學和科研的思想,積極配合院黨、政領導搞好各項工作。我具體分管后勤、治安、消防等工作,事情多而雜。在院領導的支持和指導下,我和同志們一道想辦法,定措施,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下面我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向大家作簡要匯報:
1. 治安、消防工作治安、消防工作責任重大。根據我院教研室布局分散的特點,我們不斷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決不輕視任何一個疑點,決不放過任何一個隱患。我們根據學校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新的規章制度,層層簽訂“治安保衛、消防安全工作責任書”,專門成立了“基礎醫學院治安保衛工作組”、“安全工作檢查領導組”、“基礎醫學院消防組織機構”,并確立了義務消防員三十五名。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化學和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研室確定為治安、消防安全重點監察單位。建立《治安保衛、消防安全檢查卡》,每年常規檢查五次(元旦、寒假、五一、暑假、國慶),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及時處理,并堅持“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責任到人,措施到位。使我院教職員工做到消防安全“四懂四會”。
2. 清產核資工作此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責任重大,意義重大。根據上級指示精神,我們在接到通知要求后立即進行了部署,并成立了檢查組,認真檢查落實。各教研組對多年來的儀器設備進行了徹底的清查,做到了賬、物、卡一一對應。同時協助教研室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防止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對儀器設備的報損嚴格把關,組織專人一一過目,并簽字報損。按時、按質、順利完成了此項工作。
3. 參與新房搬遷和上繳舊房工作住房問題是教職員工最為關注的大事,我作為分房委員會一名成員,積極配合學校領導做好各項工作,認真細致傳達每次會議的精神,把有關政策、要求及時通知到每個住戶。新房搬遷進展順利,但在舊房上繳過程中存在問題很大、矛盾突出,我和學院領導便耐心細致地做住戶們的思想工作,做到了政策宣傳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理解到位,使我院將近80套舊房能夠按時、順利地搬遷。
4. 精心組織,選拔優秀選手參加校第四十二屆運動會及其它全民健身運動運動會前精心策劃,認真布置,廣泛宣傳,專門成立服務組,責任到人。在本屆運動會中,我院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并獲得了教工組精神文明獎。在學校組織的其他文體活動中,我們都積極參與,派選手參加,并取得了好的成績。通過這些大型活動,增強了我院教職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5. 清房工作此項工作主要清理整頓治安消防通道和教室后不合理占房,在院領導和教研室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工作進展順利,按時完成了任務。
6. 參與青年教職工住房分配工作對我院教職員工住房認真清查、摸底,嚴格把關,積極協助校房產科做好住房外調工作,保證職工們分到應得的住房。
7. 做好中西醫結合班的后勤工作
8. 參與實驗室建設中的招、投標工作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有時工作不夠細致,存在急躁情緒。
2、開拓創新不夠。
四、今后工作的一點設想
關鍵詞:高等教育;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價值屬性;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7)01-0015-06
在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大潮中,1990年代的高等教育爆炸式擴招使各國高等教育由傳統的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不僅使高等教育陷入嚴峻的財政壓力,給各國高等教育帶來日趨激烈的教育資源和生源之爭,而且使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均不同程度地陷入了發展困境,高等教育質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樣,隨著擴招政策的實施,我國經歷了多年的外延式發展以后,眾多有識之士充分認識到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帶來的弊端。在經歷多年的努力與呼吁之后,黨的十再次提出“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這不僅是對今后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具體要求,也為高等醫學教育指明了發展方向。高等醫學教育作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種,既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發展的特殊屬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和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高等醫學教育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如何抓住高等醫學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和發展規律,探索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價值屬性,并從實踐層面構建促進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基本路徑,最終實現高等醫學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當今醫學教育界一個值得深入思考和不斷探索的重大課題。
一、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研究評述
高等教育一直承擔著人才培養、知識創新、文化傳承和服務社會的重要任務,國內外理論界對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研究與探索從未停止過,對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研究同樣如此??傮w而言,西方醫學高等教育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經歷過兩次較大規模的調整,給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帶來根本性的影響。而支撐這兩次大規模調整的理論基礎主要是西方研究者提出的“教育過度說”[1-2]與“大眾高等教育說”[3-4]?!敖逃^度說”對高等教育的擴張持否定態度,其實質是堅持醫學教育的精英性,它強調過度的擴張教育規模是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容易造成求職者的資質高于實際的任職要求,醫學教育的發展與經濟需求不匹配;而“大眾高等教育說”乃是基于描述性的角度考察高等醫學教育的大眾化對于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產生的影響,強調高等醫學教育是屬于全社會的公共服務部門,高等醫學教育的大眾化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經過不斷摸索與總結后,西方國家在高等醫學教育方面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對高等醫學人才的培養要求十分嚴格。
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內涵式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主要通過學校內部擴招發展到始于90年代末的內涵式發展模式。在這一時期,內涵發展從最初的思想理念逐漸轉變為一種發展模式和國家戰略,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理念內涵也不斷豐富。許多研究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于光從科學發展的系統觀念解釋了內涵式發展,將內涵式發展看作為注重規模、質量、結構和效益協調的科學發展模式[5];劉朝馬則從高校的角度解釋內涵式發展,強調高校通過挖掘自身的資源和潛力來實現內涵式發展的效益和質量[6];謝曉青則在劉朝馬的基礎上補充了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教育對于內涵式教育的核心作用[7];劉振天從哲學的角度指出,內涵式發展體現了科學的高等教育本質觀和價值觀,也是高等教育本質論、價值論和方法論的統一[8]。與外延發展強調數量和規模的增長的觀點相比,內涵式發展則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的提升[9-11],也抓住了高等教育的本質屬性,強調教育應從“量”的發展逐步回歸到“質”的上升。兩相比較,以往的外延式發展主要是以成本――效益為出發點來看待教育的發展過程,更確切地說,人們把外延式的發展解釋為一個經濟學問題,這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到90年代經濟快速發展對高等教育人才的旺盛需求的事實中得以體現。然而,如果從教育學的角度而言,應該看到,醫學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并不應被視作一個技術操作問題,抑或僅僅將學校作為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工具。界定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標準應該是,這種教育本身是否遵循了其內在發展規律,或者說內涵式發展的內在價值和外在目標是否能夠統一,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實現醫學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最終目的。如果僅僅以外在目標為導向,那么往往容易造成高等教育內在價值受制于外在目標的外延式發展。
二、內涵發展與高等醫學教育的邏輯關系
長期以來,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直接緊密關聯,人們往往將高等教育視為社會的生產力,大學精神與獨立人格對人才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和價值。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12]。事實上,o論是知識的傳承還是教育本身,都必須堅持主體的自由和獨立。高等醫學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正好體現了杜威的這一論斷,即醫學高等教育自身主體的發展與其內在邏輯形成了統一。
1. 內涵發展的大學精神與高等醫學教育的人道精神的統一。內涵發展強調追求高等教育內在價值和目的的統一,在某種意義上,也可理解為發揚大學精神來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發展,這與高等醫學教育中的人道主義精神一脈相承。何謂大學精神,陳寅恪曾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來概括。獨立精神體現了學術批判和傳承,是一種科學精神,而自由精神則保障了以人為本、尊重個體的人文關懷。大學精神的實現意味著政府不再壟斷和支配高等教育的一切資源與活動,也不再以行政權力凌駕于學術權力之上。同樣,高等醫學教育從學術上而言,需要保持學術的獨立批判性,從思想上而言,更要發揚博愛、濟世的人道主義精神。因此,醫學院校要致力于成為傳承和弘揚博愛仁愛精神的地方,辦成崇真、向善、求美的地方,始終致力于“照亮人性的美”。這不僅可以促進醫學學科在學術上的繁榮與進步,更能體現高等醫學教育的初衷,它是對人類軀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關懷,也是對人類生命的一種終極關懷。
2. 內涵發展的以人為本與高等醫學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內涵式發展要求切實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辦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等教育,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馬克思曾指出,以人為本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具體包括人的勞動活動、人的能力、人的社會關系及人的自由個性四個部分。而在高等醫學教育的人才培養上同樣也是以人為本為最終目的,注重培養醫學生的道德品質、責任擔當、實踐能力及創新思想。第一,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直接關系著病人的安危,這反映出人通過勞動既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自己,人在勞動的發展中獲得自身的發展這一哲學觀點;第二,醫學生的社會擔當觀念象征著一種“濟世”精神,這反映了人的社會關系決定了一個人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個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其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第三,醫學生的實踐能力體現在人的全面發展能力中,包括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評能力和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醫學生的創新思想體現在人的自由個性的全面發展中,包括獨立自主性、自覺能動性和獨特創造性,其中創造性是個性的最高表現,醫學生在學術和實踐上的創新就源于這種人的創造性。
3. 群發展的特色打造與高等醫學教育辦學優勢的統一。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應當是一種自主性的發展、創新性的發展、有個性的發展。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需求,不同的高校應該科學分析自身的歷史和現狀,通過合理的戰略規劃,凝練打造本校內涵式發展的辦學方向,最終形成自己的發展特色。內涵式發展的特色打造同樣適用于高等醫學教育的辦學優勢。醫學是一門門類龐大且復雜的系統學科,知識結構體系龐雜,不同民族和地區的醫學體系都不相同。這要求各醫學院校從實際出發,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醫學教育辦學方式,盡量發揮自身有特色的專業領域的優勢。如浙江大學醫學院的生物醫學、四川大學醫學院的口腔醫學、北京大學醫學院的藥學等,之所以能夠在業界贏得盛譽,就是其自身優勢與內涵發展相統一的結果。
三、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價值屬性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教育與醫療一直是支撐社會公共服務的兩大支柱,而醫學教育集兩大公共服務于一體,更加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高等醫學教育一方面是醫療人才培養的載體,另一方面它也關系到醫學學科的學術發展水平,從這一意義而言,高等醫學教育內涵式發展充分體現出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價值屬性。
1. 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公共價值屬性。醫學是以治療預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體生理機體健康為目的的一門科學,以具體的人為研究對象,這是醫學傳統的生理科學屬性使然。然而,現代醫學不僅需要保障人類的生理健康,也需要對人類社會新出現的各種心理疾病和流行病予以密切關注,如高強度壓力下產生的個體心理焦慮、SARS和禽流感等各種流行病的出現都標志著醫學的社會化趨勢正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演化愈加凸顯,越來越多的醫學科學技術成就闡明了社會文化、道德、心理等因素對健康與疾病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醫學模式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與此相適應的醫療衛生服務已向四個方面擴大,即從單純治療擴大到預防保健,從生理擴大到心理,從醫院服務擴大到家庭和社區服務,從單純的醫療技術措施擴大到綜合的社會服務。同理,醫學的社會化趨勢從側面證明了醫學倫理的人道主義精神,高等醫學教育的內涵發展更要彰顯醫學發展對于人類身心健康的關切,體現醫學教育與社會共同發展的社會公共價值。必須認識到,醫學教育不同于一般專業,是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民生事業,醫學教育必須體現人道主義精神,最終以醫療人才的社會責任為歸依。因此,我國發展內涵式高等醫學教育,一方面必須認識現代醫學的發展規律來提高醫學學術水平,另一方面必須充分發揚高等醫學教育的道德責任感,把好內涵式醫學人才培養的德育關。
2. 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精英價值屬性。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醫學的發展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盡管醫學的公共價值屬性使高等醫學知識量極為豐富,不僅有中醫西醫,各地區和民族也有不同的醫學體系,而且還有通識教育、醫學基礎教育、臨床培訓、住院醫師培訓和??漆t師培訓等類型之分。然而,由于醫學人才在實踐中必須承擔救死扶傷的崇高使命,自古以來人們對醫學人才就具有較高的期望,使得醫學教育歷來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醫學人才培養周期也相對較長,醫學教育成本也較高。這充分體現了高等醫學教育對于人才資質的甄選要求比較高,使高等醫學教育具有精英價值屬性。以我國臨床醫學教育為例,雖然在2001年就已開始實施本碩博連續的8年制教學模式,但由于各個學校對于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目標要求不一,在不同培養階段投入的教育資源也不均等,最終培養出來的醫學生盡管具有博士學位,但并不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因此,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應該摒棄單方面的實用主義或學術能力導向,科學規劃和運用醫學教育資源,以時間換質量,培養出真正的高等醫學精英。
3. 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實踐價值屬性。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離不開臨床的實踐,實踐教學是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中無法替代的重要環節。然而長久以來,人們將醫學僅視為一門純粹的自然科學,醫療實踐更多地是作為醫學的基礎,停留在技術操作層面,并沒有看到醫學倫理實踐的關鍵性作用。同時,快速發展的現代醫療體系不自覺地淡化了醫學實踐的人文性,人的主體性和情感性被醫療技術的工具性和邏輯性所代替,醫學倫理教育實踐極度匱乏,醫學生難以將醫學知識內化為內在道德品質。為了改變醫學研究與醫療實踐間的脫節,必須將醫生的職業道德真正貫徹到醫療實踐中來,這樣才能真正體現醫學教育的社會公共服務作用。只有經過較長時間的醫療實踐,醫學生才能看到醫患關系的特殊性質,平等地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經濟能力、內心情感等情況,真正培養出醫學生悲天憫人的醫學情懷,深刻體驗到醫學倫理對于提高醫術和促進醫學進步的巨大意義??梢姡t療實踐的出發點并不僅僅是提高醫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而更多的是從醫生職業道德方面來考量。在美國,住院醫師培訓和??漆t師培訓都為3年,而臨床階段的學習幾乎無一例外地發生在教學醫院的病房或在社區門診,學生必須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觀察和參與病人的治療。正是基于此,醫學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充分重視醫療實踐的價值,許多國家都是建立全國統一的培訓體系和平臺,通過全國統一考試來選擇人才和安排就業,這樣足以從制度上保證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最終的質量和效益。
四、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路徑選擇
高等醫學教育承擔著維護人類健康和培養醫藥衛生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必須順應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發揮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科研創新的四大功能。然而,由于高等醫學教育具有投入高、學制長、規模小、生源優的精英教育特征,同時現代醫學知識更新速度快,生物醫藥技術發展迅猛,因此,高等醫學教育必須不斷探究內涵式發展路徑,對未來發展趨勢做出自身應有的價值判斷。
1. 全面深化醫學教育體制改革是推動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動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長期以來,教育體制改革一直是教育內涵發展繞不過的重要話題,高等醫學教育的內涵發展同樣如此。黨的十報告對教育內涵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指出要繼續深化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重視教育體制改革的綜合性、整體性和協調性。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同樣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來促進高等醫學教育的內涵發展。全面深化醫學教育體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有效整合醫學院校的整體資源,發揮各自優勢,推動醫學院校與附屬醫院的對接合作,為高等醫學教育群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首先,全面深化醫學教育體制改革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全球性問題不斷涌現,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各種傳染疾病層出不窮,世界醫學的發展面臨諸多難題。正是在這種困境下,未來高等醫學教育必須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主動參與到世界醫學發展的潮流中去。其次,要將全面深化醫學教育體制改革落到實處。實施醫學教育體制改革要樹立“院校一體”的改革思路,堅持在理念和目標一致的前提下積極推進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干部人事制度、管理體制機制、工作作風等方面的綜合改革。再次,醫學教育體制改革還要協調好醫學院校與附屬醫院之間的關系,構建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既要突出醫學院校的整體改革,又要發揮附屬醫院和學院的積極性,保持附屬醫院業務上的獨立性。
2. 大力培養醫學科研創新能力是引領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龍頭??蒲袆撔履芰κ歉咝U鎸崒W術水平的最佳體現,也是引領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實力的龍頭。作為高等醫學教育產學結合的結論性環節,沒有能代表學科發展的高質量科研創新成果,就不可能培養出高素質創新人才。首先,高等醫學教育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建立在現有優勢學科基礎上,必須積極推動科研的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通過培育協同創新體系和平臺,在一些特高發疾病、流行性疾病及結合醫學等方面實現技術突破。其次,高等醫學院校要從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實際出發,對接國家和區域發展的戰略需求,鼓勵科研團隊自覺深入社會實踐,實現科研領域的新突破,承接亟需解決的實踐項目,解決臨床醫學中的實際問題。再次,要充分發揮醫學院校的整體優勢,加強醫學院校與附屬醫院之間的合作,形成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共同發展、協同創新的良好機制。最后,要完善醫學院校的科研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科研項目的過程管理機制和創新考核評價機制,逐步形成科研創新的統籌運行機制,以科學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務推動醫學高等教育科研創新能力不斷發展。
3. 積極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是實現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核心。醫學學科和醫生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醫學教育必須承載更多的教育內容,醫學院校必須承擔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責任,醫學院校的人才培養應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必須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大力培育醫學生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積極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等同于在醫學生心中播撒和平與友愛的種子,為可能存在的醫患關系的解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是實現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核心。高等醫學教育人文素質教育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首先,醫學院校要構建連貫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設立相應的醫學人文素質課程,如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等,以塑造學生的人格;其次,要從人文教育的觀念入手,制定實施科學合理的醫學素質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措施,通過汲取我國傳統文化精華,將“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本理念貫穿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以確定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方向,充實醫學人文教育的理論內涵;再次,要充分營造醫學院校良好的校園環境,以濃郁的人文氛圍熏陶學生道德情操;最后,要通過開展具有醫學特色的校園活動將我國中醫的“醫乃仁術”傳統和西方的創新精神有機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升華醫學人文精神的有效載體。
4. 統籌協調醫學教育布局是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手段。目前,盡管西方國家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的時代,但醫學教育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標準與要求仍然十分嚴格,依然屬于長學制、小規模的精英教育,因此,統籌協調醫學教育結構、層次與布局對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十分重要。雖然我國臨床醫學8年制教育的培養已歷經15年時間,但高等醫學教育在學制方面仍然存在“多、亂、短”以及在層次方面仍然存在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定位不清等現象與問題。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國尤其需要對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作出統籌協調安排。首先,應逐步優化高等醫學教育的層次與結構,做到壓縮和調整??平逃?、穩步發展本科教育、加速發展研究生教育;其次,要統籌高等醫學教育的布局,充分平衡高等醫學教育的短期目標與長遠發展的需要,既需要適當拓寬本科階段的廣度,增強本科教育的社會適用性,也需要加深研究生教育的深度,提高臨床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再次,應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來規劃醫學院校的發展布局,優化配置我國醫學教育資源,調整高等醫學教育招生規模,確保醫學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5. 持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促進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保障。高質量的醫學師資隊伍是高等醫學教育的戰略資源,也是確保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的保障,對醫學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著直接的影響和決定性的作用。黨的十報告強調指出: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高等醫學教育內涵發展必須持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優良的教師隊伍。首先,要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教師為模范來影響和感化學生,通過制定一系列師德考評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工作考核的第一標準;其次,應打造高等醫學教育人才梯隊,精心培養具有高素質的青年教師,大力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再次,要建立師資隊伍培養機制,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加強青年教師與中老年教師的聯系交流,促成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最后,要設立重大人才的引進計劃,在加大對已有創新人才培養支持力度的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著力打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 Freeman R B.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M].New York:Academic Press.2006.188-198.
[2] Wirz A,Atukeren E.An analysis of perceived over qualification in the Swiss labor market [J].Economics Bulletin,2005,(2):1―13.
[3] Trow M.From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universal access:the American advantage [A].Research and Occasional Paper Series,CSHE[C].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Spring,2009:1―16.
[4] Row M.From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universal access:the American advantage [J].Minerva,2010,(37):1―26.
[5] 于光.提升高校實力 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6):63-64.
[6] 劉朝馬.高校內涵式發展戰略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學為個案[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932-935.
[7] 謝曉青.關于高校內涵建設的理性思考與對策[J].江蘇高教,2012(1):56-58.
[8] 劉振天.從外延式發展到內涵式發展――轉型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價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9):1-7.
[9] 余藍,劉麗.我國高等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的三條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3(7):21-27.
[10] 杜玉波.全面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3(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