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1 21:19: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國傳統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課程論文
課程名稱:中華文化概說
題目以陜西鐘樓為例,談談你對中國古代建筑 文化的認識
分校(工作站)航空局秦嶺
專業
學號
學生姓名
2014年1月10日
內容摘要
農耕生活特有的認知方式決定了建筑方式的選擇。在人與自然相互依存、親和融洽的關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體認決定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方向。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征和優越之處,同它很早就認同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關鍵詞:古代建筑親和木構架布局
一、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的中國陜西建筑--鐘樓
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陜西古建筑--鐘樓,位于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因樓上懸掛鐵鐘一口而得名。初建時,地址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明神宗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龔賢主持,將鐘樓整體遷移于今址。
(一)、建筑特色
西安鐘樓下部為磚石結構的正方形基座,表面用青磚砌成,基座之上為兩層木結構樓體。自地面至樓頂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建筑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整體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風格,頂部為三重四面攢尖頂結構,由斗栱支撐,頂尖部為真金鉑包裹木質內心的“金頂”。在微翹的屋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拿嬲懈饔懈呒s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過去是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交會的通道,人流車輛從券洞通過。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券洞無法適應交通流量需要,現在券洞早已封閉。 鐘樓 周圍建有公路轉盤,地下有專供人行的環行通道。
(二)、結構特點
鐘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從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樓體及寶頂三部分組成。樓體為木質結構,深、廣各三間,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攢頂”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寶頂通高36米,面積1377.64平方米?;鶠?正方形 ,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 高寬 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樓分兩層,每層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細窗及雕花門扇,尤其是各層均飾有 斗拱 、 藻井 、 木刻 、 彩繪 等古典優美的圖案,是一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宏偉建筑,也是 中國 現能看到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樓。屋檐四角飛翹,如鳥展翅,由各種中國古典動物走獸圖案組層的獸紋在琉璃瓦屋面的襯托下,給人以形式古樸、藝術典雅、色彩華麗、層次分明之美感。高處的寶頂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使這座古建筑更散發出其金碧輝煌的獨特魅力。
二、對西安鐘樓建筑文化的認識
(一)、“天人合一”的中國古代建筑知識思想
1、“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寒來暑往,一枯一榮的自然現象;播種、收獲,收獲、播種的互動過程;與自然和周遭環境緊密相連的命運聯系,構成了
當時人們生存狀態的全景圖畫。正因為處在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環境下,天時變化,節氣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種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時,俯仰天地之間體察到宇宙萬物循環往復、彼此聯系的生命秩序,從而也認識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確認了人與自然親和融洽的相互關系。經年累月的觀察和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反映在中國古代知識系統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這樣的認識,天與人的關系便建立在一個互動合理的范圍內,絕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盡管這一思想的歷史背景,與當時人們自身的認識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關,但只有順應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發展,形而下之器的創造與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規律才能和諧統一,天人合一才能獲得生命存在的確認。
2、木材為中國古代建筑構架體系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基本保證
中國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質以及易于安裝拼接的物理屬性,為中國古代建筑構架體系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基本保證。中國古代建筑這種構架體系,柱、梁之間十分強調上下左右相互聯結、互相共存的結構關系,以相對穩定的構架秩序來應對多變的建筑需求。同樣的柱、梁構架可以在往復延伸上構成寬大開敞的空間場所,可以在縱深的推進里形成重重庭院。顯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結構關系與農耕社會特有的認知方式一脈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體認無疑建立在統一的、相互依存的關系上,植根在有無相生的變化里,融匯在循環往復的發展認識上。
3、天人合一的觀念已經滲透到建筑的營造之中
中國古代建筑的構筑方式從一開始就從天人合一的理念出發,并始終認為人不能從宇宙自然中抽離出來,建筑不應該游離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國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脫離地球引力的嘗試,均歸依到重重的院落里與樹木為伴,與山水為鄰。在建造房屋時其營造法式規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頂、屋身、臺基,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觀念已經滲透到建筑的營造之中?!爱斘鞣浇ㄖ驊δ芏淖儠r,傳統中國建筑卻以因應維持一種文化的價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國文化有多悠長,這三個部分的組合便多悠長。所以,當我們開始去看這幾個看來只是基本部分時,其實我們也是在端詳著整個中國文化的面目。中國古代建筑在木構架的體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斷滿足并組合為各種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見,古代中國的建筑從來以親和的姿態回應自然,并從中尋找創造的靈感,從剖析具體的建筑營造中更能體會出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別之處。
(二)、巧用天工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1、木構架建筑結構的靈活性
中國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來自屋頂和樓面的重量,建筑的墻壁實際上并不承重,這就賦予建筑物以極大的靈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無遮擋,有頂無墻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嚴實、空間封閉的倉房。
由于木構架的原因,對于室內空間的劃分同樣也十分自由,為了在室內獲得大面積空間,無須任何隔斷,僅剩柱子的排列。與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間進行圍隔,從而獲得較小空間。特別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斷樣式,既劃定了空間范圍,又不阻擋視線,做到隔而不斷,虛實相間。木構架結構能靈活地適應各種地形,既能把單體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龐大的建筑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構樓閣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這就為建筑組群的空間布局帶來極大的可能性。以木構架為主體的中國古代建筑,從單體建筑來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間,房屋的幾何形體不會有很大的變化,要想獲得建筑空間的豐富性,解決的辦法是通過單體建筑的排列組合形成院落,以滿足人們對建筑空間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單體建筑通過平面縱深推進,就會產生迥然相異的空間聚合,如果作橫向推移時會形成寬廣的空間場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墻體就變成相對封閉的庭院。
2、木構架建筑平面布局的多樣性
中國古代建筑并不尋求突破自然的高度來體現征服自然的人工偉力,任何尋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嘗試都消解在平面的展開上,與自然相擁成為中國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則。中國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規劃既有中軸對稱形式,又有依環境而順勢的自由展開方式,從而達到了既有理性的規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問題上不露痕跡、巧用天工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3、縱軸為中心左右對稱的有序性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國古代建筑中成為人與自然對話的場所,而中軸對稱則是獲得整體空間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國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對稱形式,一方面滿足功能上、技術上的要求,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宗法禮儀、人際規范的要求,這是“人道”?;谝陨显颍瑹o論是宮殿、衙署、寺觀,還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無例外地采取對稱方式,在中國古代建筑體系里以宮殿、壇廟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嚴格地按照以縱軸為中心左右對稱的空間格局。由單體建筑排列組合而形成的對稱布局,呈現出一種方正、規整、井然有序的空間美感,營造出莊嚴平靜、肅穆平和的環境氛圍。一般而言,中軸對稱的空間格局,其表現為主要建筑在中軸線上,次要建筑隨橫軸左右展開,其他的房屋則以主要建筑為中心沿周邊布置,共同形成相對封閉的庭院。重點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圍墻所圍系,在圍合的環境下具有壓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盤布局里的視覺焦點。在對稱軸線下的建筑組群還可以沿著縱軸串連成若干院落,每組稱一“進”,所謂庭院深深便是這層含義。然而更為宏大的建筑群落還可在主院落的側邊營建次要的庭院和多進院落,形成多條縱軸并列,主軸線稱“中路”,兩側為“東路”和“西路”。有鑒于中國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縱深發展而取得建筑組群與庭院空間的多重變化,才使人們在穿行重重院落的進程中,把人的興奮情緒調適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轉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調節作用。
(三)、中國古代建筑對自然的尊重
中國古代建筑對自然的尊重,還體現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壞自然的態度上,從建筑非對稱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踐行這一建筑理念的積極表現。中國古代的大多數園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規則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勢,而采取不對稱的組群方式。由若干單體建筑沿著地勢軸線作縱向移動,單體建筑之間的距離可長可短,在為數不多的建筑物之間便形成了縱深的空間序列,各座建筑之間的聯系主要靠人流動線而串聯。體察建筑空間的轉換則以人流動線的時間過程來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動態變化。雖然單體建筑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然而采用流觀的方法就很容易產生空間的節奏感,細微體察與瞬間把握在靜止和流動中完成,不難看出,這是軸線距離的長短變化所帶來的空間感受。在中國古典園林平面布局里,其軸線往往偏離直線的規定,根據起伏錯落的自然景觀,而采取靈活多變的應對方略,單體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圓;聯通路線能曲可直;空間轉換更顯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錯中進入曲徑通幽、別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跡象隱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聲色,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國古代建筑體系里,還有一種更為開放自由的散點式平面布局,以大隱于山、于水的手法,仰臥山水之間盡顯自然親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點狀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散點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經心,實則苦心經營,它沒有沿軸線布局的霸氣,也不看重曲折的線性串聯。建筑組群的空間聚合、開放,以點的情狀圍繞在特定的自然區域里,依形就勢,順應構成。有的就山勢而高低錯落,起伏進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沒有明顯的人流動線。散點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規則定式為準繩,而是無拘無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環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靈。因此,寧靜致遠、自然淳樸是散點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間境界。
我們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體認下,中國古代建筑的構筑方式和空間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國古代建筑對自然的回應方式,從來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動的合理關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壞自然,這是中國古代建筑的核心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劉守華主編《文化學通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1月
2、張立文《傳統學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年1月
3、龐樸《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年8月
一、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的歷史使命
中國傳統元素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涵義豐富,可謂是東方文化的縮影與象征,如青花瓷、中國漆器、書法、皮影、篆刻、玉雕、京劇、臉譜、中國結、剪紙等等。在當前多元化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如何將中國傳統元素和本土化的視覺傳達設計推向世界,在國際藝術文化傳播、交流中發揮更大作用?著名設計師靳棣強這樣回答:“在設計與實踐的過程當中,合理的把握民族精神與本土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種使命?!蹦敲粗袊鴤鹘y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這一課題是中國設計師必然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的領域
視覺傳達設計,是利用視覺上的符號來傳達各種需求信息的設計內容,其視覺形式涉及商業海報、報刊雜志、印刷宣傳設計商品、網絡、電子廣告等各類傳播媒體。視覺傳達設計也是為當前現代商業所提供服務的一種藝術應用,其應用主要包含店鋪內外的環境設計、商品廣告設計、logo設計或企業整體形象設計等諸多方面,因為這些設計內容都是通過直觀性的視覺形象來傳達給消費者與需求者的,故此被統稱為視覺傳達設計。它主要是將圖形、文字以及色彩作為藝術創作的基本要素內容。中國傳統元素通過藝術加工形成圖形符號,可以在視覺傳達的任何領域進行廣泛使用,用其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帶動人們的情感觀念以及視覺需求,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起到了不容忽略的重要作用。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合理應用
對于我國中國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的發展與傳承,現代人務必要去關注、認知、學習、理解這些傳統文化元素內容,將它們逐漸融入自己的思想與觀念之中,這樣才能真正在設計的作品中將其自然展現出來。設計師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藝術加工和圖形處理,提煉其內涵和代表性特征,以下以水墨和剪紙為例進行分析:
(一)中國傳統水墨文化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當中的合理應用“水墨”是我國最具獨特性的傳統藝術文化,“水墨”是以其水、墨為主要內容,其核心技巧在于墨色的變換。如著名設計師靳埭強,他對水墨的處理絕非是簡單的水與墨的結合,而是將水墨進行了彩墨處理和提煉成簡潔的視覺元素進行意境設計,不僅體現出了創新性的視覺元素,也展現出了豐富的人文關懷。
(二)中國傳統剪紙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當中的合理應用剪紙是我國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的一種藝術文化,因其材料成本低廉、效果鮮明,具有非常濃厚的民族生活氣息,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如“陜西傳統美食”的產品包裝設計,它的成功之處是將陜西民俗畫面用傳統民間剪紙的形式表現出來,既強化了該商品的地域性與民族性,又為其消費者帶來了親切之感,受眾群可以一目了然的感受到文化的獨特魅力。綜上所述,“中國傳統元素”絕非單純是一種傳統文化內容的象征,它更是我國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靈魂元素。
關鍵詞: 對外漢語教學 中國傳統文化 教學策略
基本原則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語言的學習不能獨立于文化學習之外,而必須與文化學習緊密結合,對外漢語教師在加強語言訓練的同時也必須加強文化知識的教學,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漢語交際能力,這些都已是對外漢語教學界的廣泛共識。中文中蘊含著大量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因素,如何在對外漢語語言教學中更好地揭示隱藏在漢語背后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并將其傳授給留學生,已成為對外漢語教師必須面臨的一個教學難題,也是近些年來對外漢語教學界同仁熱議的問題之一,下文是我的一些初步思考。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導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策略
1.隨機滲透法
隨機教育是指在計劃之外的,根據客觀提供的教育時機而臨時組織的教育。教學中的隨機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有意識地關注課堂教學的動態,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關注隨時變化著的教學情境,發現并捕捉其中隱含的教育資源,并主動利用這些資源來調整教學。這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常用教學方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外漢語老師可以充分采用隨機教育法,敏銳判斷課堂的教育情景,抓住機會,見縫插針地隨機導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如在留學生初級班,教師教授完“你好”這個中國人打招呼的常用語后,可以讓同學們互相練習,用“你好”相互問候。這時留學生剛剛接觸中文,非常有新鮮感,往往躍躍欲試,活學活用,不僅相互間用“你好”互問,而且經常試圖用“你好”和教師打招呼。這時,對外漢語教師就可以適時隨機導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告訴他們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長幼尊卑,強調尊老敬老等,在與年老位尊者打招呼時,需要說“您好”而非“你好”。這樣的隨機滲透法適用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如對外漢語教師在教授“喜酒”、“新婚”等詞匯時可以導入中國禮俗文化,在教授“鐵飯碗”、“大鍋飯”等詞匯的引申義時可導入中國歷史文化,在教授《端午節》等介紹中國傳統節日類的課文時可導入中國節慶禮俗文化,等等,甚至可以隨機接受留學生們的提問,就他們關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相關問題作出回答。這樣的隨機滲透導入,既能充分調動留學生們學習漢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原本按部就班的課堂教學鮮活靈動起來,又能增加教學信息量,加深留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提高他們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并最終實現語言教學和文化知識教學間的良性互動。
2.專題講座法
張占一先生曾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劃分為“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兩大范疇,他說:“所謂知識文化指的是那種兩個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進行交際時,不影響準確傳遞信息的語言和非語言因素;所謂交際文化指的是那種兩個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進行交際時,直接影響準確傳遞(即引起偏差和誤解)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文化因素?!雹僭趯ν鉂h語教學中,我們發現在涉及交際文化的相關內容時,可以采用隨機滲透等方法,增加相關背景文化知識介紹,及時為留學生掃除語言使用交際中的障礙。但對部分中文程度較好、對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知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的留學生們來說,他們更渴望學習中國文化中的知識文化部分,這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的隨機滲透法已無法滿足他們旺盛的求知欲。對于這部分留學生來說,“專題講座法”,即按專題組織教學就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對外漢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就留生們普遍感興趣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某些方面,靈活開設專題講座,如專題介紹中國飲食文化、禮俗文化、傳統服飾、園林文化、文房四寶等;或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播放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專題片等。專題講座法的最大優點是可以就某些專題展開深入討論,讓留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人某些方面。該教學法在知識性文化教學方面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
3.跨文化實踐法
漢語教學應以課堂教學為主,但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對外漢語教師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還要有意識地充分合理利用好留學生們的課外時間,盡可能地創造條件,為留學生提供跨文化的語言實踐機會,將課堂教學自然延伸至課外,以幫助留學生消化、鞏固和拓展課堂教學所學內容。比如可以鼓勵留學生多交中國朋友,更深入地走入中國人的生活,等等。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中,一直實施的“1+1”項目即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該項目的主要內容是給每位在我校學習的留學生介紹至少1名以上的中國學生作為學習伙伴,在課外時間結成對子互助學習。這些中國學生不僅可以為留學生提供學習上的幫助,而且可以為人地生疏的留學生提供生活指導,更是他們課外跨文化語言實踐練習的主要對象。當然,跨文化實踐法也可以通過組織留學生游覽、參觀本地的一些博物館、展覽館、風景名勝地、名人故居等活動來實現,以便讓留學生更多、更直觀地了解中國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較之單純的課堂教學,跨文化實踐法將課堂上的自覺學習和課下自然習得結合起來,既為留學生提供了更為鮮活純正的漢語語言環境,又鍛煉和提高了他們的漢語實際交際和運用能力,拓展了他們的學習空間,加深了他們對中國國情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
4.專題研究法
專題研究法是指引導或鼓勵留學生就中國傳統文化的某一專題展開獨立的專門研究,并撰寫論文。該法對那些中文基礎好、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又喜歡獨立思考的留學生尤為適用。我們曾在我?!?+2”中外合作辦學②留學生畢業班中實施過這一辦法,成效比較顯著。2009年5月,我校第一屆“2+2”中外聯合辦學項目班留學生面臨著畢業論文選題。該班同學的專業為漢語言文學,且已在韓國高校和我校分別學習了2年漢語,對中國的語言和文化都已有了相當程度的掌握。因此,我們在指導他們做畢業論文選題時,積極鼓勵他們利用精通中、韓雙語的優勢,在老師的幫助下,作中、韓傳統文化比較研究。最終,有5名留學生做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選題,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或就中韓飲食文化、節日文化、酒文化、民俗文化等做比較研究,或探析中國文學名著《紅樓夢》在韓國的流傳及其對韓國文化的影響。我們發現,這種專題研究法可以充分調動留學生在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動性。留學生通過專題研究,對中國文化的某一方面作詳細深入而理性的思考,變被動為主動,最終將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用中文完成了約5000字的本科畢業論文。這樣的教學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漢語寫作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思維,加深了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導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原則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因材施教是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必須堅持的原則之一。當前,國內高校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大多依據留學生的漢語水平或專業將留學生劃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對外漢語教師首先必須正視不同班級間漢語水平存在一定差異這一現實,在導入中國傳統文化時充分顧及留學生個體間漢語水平的差異,針對處于不同階段的漢語學習者,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對于初級班、中級班的同學,可以多采用隨機滲透法或跨文化實踐法,在教學活動中注重介紹交際性文化,以語言教學為主,文化教學為輔,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理解漢語,學好漢語,掃清語言交際障礙。而對于高級班或學歷班的同學,則可多采用專題講座法或專題研究法,注意增加文化課教學的比重,重點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知識文化部分,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其次,同一個留學生班級里的學生可能會來自多個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個體之間也有著差異。教師應注意到這種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自身素質的差異,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彌補不足,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漢語水平。
2.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既符合人的基本認識規律,又符合語言學習規律。語言教學是有層次的,文化的導入與語言教學一樣也是有層次性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導入中國傳統文化時,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即導入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應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由交際文化到知識文化,循序漸進,逐漸擴展文化的范圍和深度。比如,一般來說,初級水平的留學生剛剛踏入一個完全陌生的語言、文化環境,對他們來說,如何實現跨文化環境中的無障礙交流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此階段的對外漢語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一需求,在教學中重點導入交際性文化,增加背景文化介紹,為留學生跨文化交際掃清障礙??啥嘟榻B一些像去商店買東西、打電話、就餐、去圖書館借書等交際性的文化背景,多介紹中國人的習俗文化、飲食文化等,讓留學生深入了解中國的日常生活模式。而隨著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到中、高級階段,教師就需要逐漸增加教學中知識文化的內容和比重,增開中國傳統文化的選修課,開設專題講座,介紹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思維習慣、歷史文化等,甚至直接鼓勵留學生作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專題研究。
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都不可能是絕對有效的。所謂“教無定法”,只有時刻保持警覺,在看似平常的教學環節中,注意捕捉和創造教育機會,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針對特定的教學環境和教學對象,靈活選取恰當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導入中國傳統文化,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注釋:
①張占一.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3):22.
關鍵詞:中國油畫;傳統元素;運用
一、關于中國傳統元素
(一)傳統元素的概念
中國的傳統元素即傳統的文化元素?!皞鹘y文化”指的是以儒家的思想文化作為基線,中華民族所共有的,并涵括了各種文化內容的有機體系。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對古老文化的傳承——它對中國文化中傳承的且客觀的存在文化遺產以及文化淵源進行強調。在傳統文化中,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被稱為傳統文化元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傳統元素。
中國的傳統元素不僅是我國而且是東方文化的一處寶貴財富和獨特景觀。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它的獨特之處。中國傳統元素富有多樣性。它內涵豐富、形式多樣、題材廣泛。下面是羅列的部分傳統元素:篆刻印章、中國書法、祥云圖案、中國結、刺繡等、中國織繡、京戲臉譜、如意紋、唐裝、皮影、骨文、中國漆器、漢代竹簡、硯臺、甲文房四寶、宣紙、毛筆、墨、豎排線裝書、風箏、鳳眼、剪紙、紫砂壺、彩陶、中國瓷器、國畫、石獅、筷子、敦煌壁畫、漢字、如意、八卦、金元寶、秦磚漢瓦等。
(二)傳統元素的地位及影響
傳統元素具有獨特的歷史性。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淵源流長的文化知識流傳久遠。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那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輝。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在對傳統文化藝術表現方式的理解基礎上加以改造提煉和運用,它更富有時代的特色。
中國傳統元素是中國人民在改造和創造世界的實踐過程中產生的藝術精華,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是人類不斷完善生命力的自由表現,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中國傳統元素是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結合產物,它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總和,它是一種不可逆的傳承。
二、中國油畫中傳統元素
在中國油畫中,雖然引進了國外油畫的表現形式,但是,傳統的元素卻隨處可見。下面就中國傳統藝術、中國傳統意境、中國佛道思想這三個方面在中國油畫中的體現進行詳細分析
(一)中國油畫中的傳統藝術
調和繪畫的藝術大師林風眠先生是以中國傳統藝術為文化底蘊,創造性地移植并改造了西方現代繪畫的造型觀、體積觀,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精神面貌,創作出獨特的中國油畫的典范。林風眠從中國傳統藝術,包括宋瓷、民間剪紙、青銅器、漆器、漢代石刻、敦煌壁畫等藝術形式中吸取營養,從他的具有裝飾性的色彩,迅疾的用線,表現出的清晰的東方意味和神韻的戲曲題材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林風眠創造性的移植并改造了中國壁畫和青花瓷器中濕潤,迅疾,流暢的露鋒線。
(二)中國油畫中的傳統意境
很多當代的中國油畫家進行著油畫里面中國傳統意境的表現。比如周春芽、何森、傣正泉等等。芽中國傳統音樂讓周春芽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開始研究,他十分欣賞中國傳統水墨畫家的創作精神:既能對前人的繪畫元素進行專業而細致的效法,他們也能夠充分的表達自我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周春芽的藝術就是融表現主義和中國傳統繪畫于一體,他筆下的色彩和形體,乃至大千世界都無區別地服務于藝術家對情感經驗的表達。從《假山》、《紅石》、《山水》,以及后來的《紅人》、《桃花》系列作品,無論是樹木花草,或動物、人物,都在作者揮灑自如的筆下呈現出輕松態意而又若有所思的意境。藝術家以流暢的筆法,國畫的書寫性和簡化的造型,驗證了傳統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的積極影響和可貴的民族文化的延續力。
(三)中國油畫中的佛道思想
當代油畫家張東紅先生也是將傳統元素巧妙的運用在油畫創作中的。張東紅是位意念創作型的油畫家,他常以中國佛道之哲理入畫,但卻不以說教式的表達而流于表面,作品不論在色彩、構圖與造型上都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覺資源似乎延展了張東紅的唯美主義觸角,他將打破時空界限的奇妙幻想和日常張東紅《戲人》禪意輕輕松松地融入充滿現實性的色彩明麗的畫面上,文人畫所承載的審美意蘊也在他駕輕就熟的油畫表現技法中得到個性轉換。一個個散發著生活況味的尋常景物,潤物無聲地傳達出對生命意義的一份默默的關懷。
三、小結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國傳統畫最能體現民族文化中的藝術精神,山水畫所呈現的人與自然融合。“天人合一”的境界,造型在“似與不似之間”而達到“神似”等等都是藝術家所要領悟和遵循的中國美學原則。在增加藝術家們創作靈感的同時,也將中國的文化情懷深深地感染著世界,因而作為中國本土的油畫家更應該花力氣研究學習傳統文化,吸取其精華,否則就失去的發展中國油畫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謝付庭.中國油畫對中國話元素借鑒的演變[D].學位論文,2012- 06- 01.
[2] 周小琴.中國油畫的寫意性研究[D].學位論文,2011- 04- 01.
【關鍵詞】德育教育;傳統文化;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其實,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無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精髓是我們療治上述青少年病況的最佳療方。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系;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并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征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故中國傳統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塑造國民自強不息精神和高尚情操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為了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就應在青少年起的德育教育中滲透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其現實意義的體現。
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現狀
1.心理素質較差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學生的經歷都是一帆風順,他們缺乏挫折感,當他們面對學習、生活的壓力,面對極大的信息量和寬廣的信息來源,面對挫折時,卻一下跌入人生低谷。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他們容易進入一種自我估價錯誤的模式,繼續下去,對于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
2.缺乏寬容之心
現在有些孩子缺乏良好的禮儀和高尚的情趣,在家不做家務,一切依賴父母。在人際交往中,不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缺乏寬容之心。
3.沒有遠大理想
目前,在中學生中,有少部分學生存在不愛學習、不想學習,整日無精打采或上課睡覺,考試作弊不感覺到難為情的現象。這些學生沒有健康的榮辱觀,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做為青少年應有的遠大志向。
4.缺乏誠信意識
有的學生面對父母和老師的辛勤付出,不懂得感恩圖報,而是感到厭煩;還有的辦事說話不守信,不誠實,缺乏應有的純樸,常常給人以一種浮躁感。
目前,大部分教育部門仍然以分取人,過分強調智,而忽視德,錄取學生時只看成績,幾乎不管其它方面。在學校,思想品德課普遍不受重視,大部分任課老師照本宣科,帶孩子讀讀書就算完事,學生覺得課堂枯燥乏味,寧愿在課上悄悄地做語、數家庭作業,課堂根本達不到教育孩子思想的目的。所以造成當代的一些青少年道德觀念、道德規范模糊,價值取向呈現為多元。
三、中國傳統文化對青少年德育價值取向的積極導向
1.可以增強青少年的道德修養,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藝術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傳統文化有濃厚的道德色彩,形成了道德教育的系統理論體系,提出了有關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原則、內容、途徑和方法。內省、自訟、慎獨、知恥、篤行等道德修養的方法對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養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國傳統文化提倡“修身為本”,激發了德育主體的能動性和主動性,注重道德踐履,對我們改進德育方法,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藝術重要的啟迪。
2.可以有效抵御外來文化的沖擊,削弱市場經濟的負效應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面臨新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使青少年適應社會的發展,形成了勤于思索,勇于挑戰,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時代精神;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也受到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負效應的沖擊和影響。
3.可以增強青少年德育的人文底蘊,提高青少年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以往我們在青少年德育中,對德育內容理解太狹隘,太過于政治化了,德育內容空洞,形式單調。開發和利用傳統文化德育資源可以有效改變這一狀況。在青少年德育中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傳統文化德育資源,可以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完善文化品格,增強人文底蘊,提高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中國人傳統的智慧與信仰,創造與交流,美學與藝術,以及民情與風俗學生掌握中國文化的精神實質,提高文化素質與民族自信心,為日后從事跨文化商務溝通積累文化知識,進而更加積極地參與祖國文化傳播。課程還涉及以下能力的培養。
1.外語學習能力:課程屬于以中國文化內容為依托的英語語言習得性學習,因此,課程既要求理解中國文化相關內容,又要求熟悉中國文化相關英文表達。此外,學生還要掌握語言學習策略知識、學術語言表達技能以及語言學習評價知識。
2.跨文化交流能力:21世紀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時代[2]??缥幕涣魇请p向交流,只有掌握了雙方文化,才能真正達到平等交流。本課程就是期待通過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并能使他們以平等的身份參與交流,進而擴大其國際視野。
3.高端思維能力:課程不限于語言表述和知識認
知,還要求結合所學分析文化現象并思考文化問題。這要求一種批判性的高端思維能力。這種能力的欠缺在英語專業教學中表現突出。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針對11所高校14個文科專業超過2000名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展開過思辨能力的實證調查。實驗結果顯示,“大學3年期間,英語專業學生思維水平有小幅量變,但未呈現質變的階段性特征。其他文科類大學生不僅進步幅度大,而且呈現質變的關鍵期在二到三年級之間”[3]。原因在于英語學習多是碎片化的積累,學生缺乏整體思維。本課程就是期望抓住思維質變的關鍵期來培養學生的高端思維能力。
4.審美鑒賞能力:英語課程的教學不應該僅是語言技能的培養,更應該是一種人文教育,其目標是發展完滿的人性,因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美學意識的培養[4]。中國的傳統文化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唯一未曾中斷而延續至今的文明,是全世界人民公有的文化寶藏[5]。這也蘊含著審美內容,學生通過學習可從感性角度體驗人生,使自己感受到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對人生產生無限愛戀,無限喜悅,從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并且在此基礎上得到作為人的全面發展[6]。
二、教學內容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限課時內無法面面俱到,也不能深入探討。因此,課程突出通識性意義,選取最能反映中國文化特點和最能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部分,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并增長其見識進而促進其思考。課程的內容要集精練性、代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
授課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介紹中國傳統的主觀文化(孔子思想、老子思想、《周易》思想、孫子兵法、禪宗思想和生態哲學),另一部分介紹中國傳統的客觀文化(飲食、飲茶、服飾、建筑、園林、民俗、節日、藝術、京劇、中醫、文字和文學)。兩部分彼此滲透互為反映。授課采用以“內容為依托”的形式分專題進行,每周探討一個中國傳統文化專題。
三、授課模式
課程按照“賞—讀—習—論—寫”五步來開展教學。第一階段通過視頻材料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二階段通過閱讀來擴展學生的視野,第三階段通過習題來檢驗學生的掌握,第四階段通過課后討論來加深學生的理解,第五階段通過寫作來促進學生的反思。
“賞析”屬于課前引導,類似于課前熱身討論。由于“我國基礎英語教學的一大缺陷‘中國文化失語’,即 :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不會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概念似乎已經成為中國大學生的通病”[7],因此學生難對主題進行有效討論。而教師如給出與中國文化主題相應的視頻短片,既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又可使其快速進入情境,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而且,當今社會的一大趨勢是“各式引起視覺刺激的圖像通過影視和互聯網等媒介空前地滲透到整個社會文化,參與大眾的文化生活”[8],我們的學生是視覺文化下成長起來的一代 ,更熟悉也更易于接受圖像給予他們的信息,也更為自然地融入其中。
“閱讀”屬于主干學習,類似于課上精讀學習,選擇適宜的文章。這不僅要求內容包含所學主題的精華,還要求語言包含所學主題的詞匯。這種基于“內容”的學習兼顧了語言的擴展和知識的儲備。旨在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交際法教學對我國語言教學界影響頗大,但“盡管有許多可取之處,卻受到其自身及我國外語教學環境的種種限制,仍然存在著一些弊端,許多教師運用交際法組織教學活動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9]。其中一個弊端就是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變弱,而這一階段的“閱讀”就旨在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提高其文本閱讀能力。
“復習”屬于學習檢測,類似于課后練習。這部分屬于學生自主檢測,不涉及學生間互評和教師評價。這種檢測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從所學知識層面設計問題,可通過判斷、選擇和填空等來考查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點的掌握;另一方面從所學語言層面設計問題,可通過詞語釋義、選詞填空和英漢互譯等來考查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英文表述的掌握。文化學習始于興趣,但不該止于興趣,必須要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內容,才能在日后跨文化商務溝通中有效應用。“討論”屬于學習反饋,類似于課堂討論。這是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教師僅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而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需要于前一次課留下下一次課的討論話題,并將學生隨機分組,給學習充足的自主性,讓他們課下查找資料并制作PPT,于下一課課上演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分組必須隨機,如分組固定,組內個別學生會產生惰性;(2)組內學生分工平均,可按學生具體表現打分并計入總成績;(3)無法監控課下討論,可要求學生根據組別提交組內討論記錄。這個階段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與主動性,而且教學相長,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表現得到及時反饋,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寫作”屬于學習反思,類似于深入性學習,培養學生的高端思維能力。它需要以前幾個階段的學習為基礎,探討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主題的深層次問題,是一種形而上的思考。教師可留幾個思考問題供學生參考,學生也可以自擬問題,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透徹理解主題的基礎上做深入思考,并將其所思所想用流暢英文加以表述,這是對上階段“討論”結果的系統化呈現。寫作可設最低字數(如500字),上限不控制,且教師要盡量保護學生寫作的創造性,鼓勵其打破常年應試教育的思維定式,表述心中真實所想內容。寫作初期可能存在很多問題,如語法混亂,結構不清,邏輯混亂,論點不明,論證含糊,可讓學生自評后再進行學生間互評,最后教師點評,這樣學生的寫作逐漸地會有很大提高,可以寫得更多,寫得更準,表達更自如,開始感受用英語暢快表述自身的快樂,不僅可以改變中國文化失語的現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術英語寫作能力。
四、教學評價
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教學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形成性評價為平時考核,占50% ,包括:課堂提問、隨堂測試、課堂討論、課后翻譯和課后寫作。終結性評價為期末閉卷考試,占50% ,包括填空、搭配、判斷、翻譯和寫作。
筆試中,考核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點識記能力(5%),指對具體知識和抽象知識的辨認,表現為回憶、識別、列表、定義、陳述、概括等能力;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領會能力(10%),指對觀念的初步理解,表現為能夠轉換、解釋、區分、推斷等能力;中國傳統文化現象分析能力(15%),指把復雜的知識整體分解為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間聯系的能力,包括部分的鑒別、部分之間關系的分析和對其中問題的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理論整合能力(20%),指將所學知識的各部分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知識整體,強調的是創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結構的能力;中國傳統文化事件評價能力(20%),指對材料(如論文、觀點、文化報告等)做價值判斷的能力,包括對材料的內在標準(如文化問題)或外在標準(如某種學術觀點)進行價值判斷;以及綜合應用所學的中國傳統文化處理一些文化實務問題的能力(占30%),指運用恰當的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表現為論證、澄清、舉例說明、解答問題等。
這種評價方式不僅關注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和看重評價結果對教學的反撥作用,更加強調學生在文化教學中的自身成長,也尊重并守護每個學生的發展價值。
參考文獻:
[1]彭曉燕.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入[J].內蒙 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1).
[2]陳巖.文化理解能力——21世紀外語教育的重要目標 [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4).
[3]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等.我國英語專業與其他文科類 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0,(5).
[4]張知博.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美學意識[J].黑龍江教育學 院學報,2012,(5).
[5]王文偉.論英語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J].教育與 職業,2004,(30).
[6]葉朗.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406.
[7]從叢.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N].光明 日報,2000-10-19.
[論文摘要]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以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不僅贏得了世人的關注與尊重,也喚醒了世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和重視。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大勢下,中國要完成從有形的“中國制造”到無形的“中國創造”的跨越式轉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業設計的創新,而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于工業產品設計中又是一個創新的渠道,使“中國創造”更具特色、更具民族性。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和文明,其傳統文化更是底蘊深厚、博大精深,在現代的各個設計領域,如包裝設計、產品設計、舞臺設計、園林設計等等,已經有很多設計案例成功的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從而使得設計具有一種濃郁的文化底蘊。設計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得益于文化的滋養,同時也傳承著文化的理念,因此,對于現代工業產品的設計和研究來講,如何清楚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并加以合理的應用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和涵蓋范圍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涵蓋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蘊藏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偠灾瑹o論在何時何地,只要看到它就能聯想到中國,這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傳統文化世代相傳,無論是物質形態還是思想文化,無論是材料還是顏色,無論是建筑還是服飾,都給后人留下了豐富寶貴的、可供借鑒的設計資源。
1、動植物類,包括麒麟、龍、鳳、鶴、龜、大熊貓;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子、)、松、柏、牡丹等等,由于印刷工藝技術的提高,在外觀上很多工業產品都會有一些畫龍點睛的圖案,這樣不僅使得產品外觀更具個性化,也提高了產品的文化品位。
2、服飾類,唐裝、深衣、襦裙、直裰、繡花鞋、老虎頭鞋、旗袍、偽唐裝、肚兜、斗笠、皇冠、鳳冠、絲綢等,還記得阿萊西的設計師StefanoGio—vannoni設計的“TheChinFamily一清宮系列”嗎,這套設計作品是設計師根據清宮的人物服飾和肖像設計的調味瓶、計時器、研磨罐等,使得中國歷史文化與時尚家居完美融合。
3、樂器類,包括箏、笛子、二胡、鼓、鑼、古琴、琵琶、簫、塤、嗩吶、蘆笙,還有一些板類樂器,如響板、梆子、木魚等。這些中國傳統樂器歷史悠久,很多樂器的形態都是經典之作,現代工業產品的外形設計可以加以借鑒。
4、琴棋書畫類,琴棋書畫在中國古代常用來形容文人騷客(包括一些名門閨秀)修身所需掌握的技能,現在來表示人的文化素養。棋類包括中國象棋、中國圍棋、麻將以及與棋類相關的對弈、棋子、棋盤等;書包括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臺、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鐘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等;畫包括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等。很多現代的平面設計和影視設計作品都從古代的繪畫中汲取靈感獲得成功。
5、器物類,玉(玉佩、玉雕等)、瓷器、中國結、景泰藍、中國漆器、彩陶、紫砂壺、蠟染、兵器、青銅器、古玩、鼎、金元寶、如意、燭臺、紅燈籠、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芭蕉扇、桃花扇、羅盤、八卦、司南等,這些器物的形態都可以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6、民俗民風類,對聯、門神、年畫、鞭炮、餃子、舞獅、中秋月餅等。
7、民間藝術和工藝類,如剪紙、風箏、中國刺繡、中國結、泥人面塑、龍鳳紋樣、回紋、祥云圖案、風眼、千層底、檐、鷲、臉譜、皮影、武術等。最經典的一個設計便是祥云火炬了。
8、建筑類,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鐘、塔、廟宇、亭臺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等。
9、思想文化類,諸子百家的思想,特別是儒家(孔盂思想)、道家(老子、莊子)等思想對現代產品設計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比如莊子闡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教育人們應該與自然和睦相處,體現在產品設計上就應該講求綠色設計,講求簡約為美的理念。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案例
中國傳統文化的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為產品帶來高附加值,也已成為本土企業打造高端品牌的重要武器。
2008年方正推出的卓越$2008就以中國紅和牡丹的圖案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在我國,蘭花給人以極高潔、清雅的優美形象,同樣是方正2008年推出的卓越i500臺式機的機箱前滑蓋處印有蘭花圖案,給人以典雅的感覺。與此相仿的,2008年初,聯想公司了一款奧運會火炬典藏版筆記本電腦,這款產品的外殼以中國印象的“漆紅色”色彩與“祥云圖案交相輝映,蘊含著吉祥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視覺效果沖擊力十足,整體機身小巧、輕薄、精致。筆記本表面仿漆盒工藝,更體現了華貴高雅的品質。
在形態上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設計案例也有很多,比如TCL女性品牌蒙寶歐(MBO)“旗袍”系列手機,該系列是意大利設計團隊專門為中國女性打造的,以古典民俗的旗袍元素為核心,集合了中國特色元素比如燈籠、折扇、中國結、窗欞、絲綢等,手機的外觀非常個性非常女性化。手機的背面有的還采用了旗袍上面的盤扣式樣,很是新穎。
由此可見,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在國內應用廣泛,在國外的設計中也備受推崇,這也說明了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2006年度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中,最受矚目的紅點設計概念至尊獎授予了源自德國制造而又蘊涵著“八卦”理念的“陰陽”椅。中國傳統的陰陽八卦與家具設計相融合,不僅時尚美觀,在人機和功能上也較為完善。
在材料方面,瓷器、竹子等比較有中國特色的材料在產品設計中應用較為廣泛。
此類產品設計案例不勝枚舉。國際著名的汽車設計大師喬治亞羅說:“設計的內涵就是文化?!睕]有文化內涵的產品設計是沒有生命力的,中國傳統文化蘊涵深厚,將其精華應用到產品設計中,將使產品設計具有很好的文化支撐。
三、傳統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方式
中國傳統文化應用于工業產品設計不能僅僅是簡單的在表面堆砌,既不能刻意追求或者硬貼在產品造型上,又不能把傳統文化泛濫使用;而是應該從符號學的角度從深層次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結合產品的特點和功能,提煉出某種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內容,從而進行創作。在外觀設計上,在深入認識和了解傳統圖形符號的基礎上逐步對其挖掘、變化、改造,結合產品的特點,與外來元素完美融合成為時尚的設計;
在形態設計上,在對產品有充分的理解,從而借鑒中國傳統的器物的形態或部分形態加以改造,從而成為產品的一個有特色的設計元素。如諾基亞6108,筆化作劍,構思巧妙,整體像一個背劍武士,造型有氣勢,另外一個成功的案例就是祥云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云”圖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其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
在思想文化方面,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對物的設計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思想。比如墨子的“非樂、節用”思想,闡明了對物的設計不能過于繁雜,莊子的“返璞歸真”思想,闡述了生態自然、綠色設計的思想,韓非子的“物以致用”,強調了產品的功能最大化的思想,等等。所有這些先民的造物思想雖然在當時沒有針對產品的設計提出,但對現在的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卻非常深遠。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