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4 01:27: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日本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 課程國際化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基于這一目標對現有課程內容進行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認為在國際化目標下,日本文化課的教學可以通過以下四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為基礎素質培養,包括日本地理、歷史等知識的教學;第二階段為社會與文化教學,包括日本的社會現象和傳統文化形式等;第三階段為思想文化教學,著重培養學生思考和研究的能力;第四階段的教學突出文化比較,以日本文化為出發點重點培養學生對全球公益、人權、環境、倫理等問題的認知。
一
我國高等院校日語專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課程體系,并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日語人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日語教育界已經認識到日本文化課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近年來,在“課程國際化”這一理論已得到了教育界普遍認同的情況下,日本文化課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2001年,教育部對原有的《高等院校日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進行了修訂,與原版本相比,修訂版特別提出把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日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巴庹Z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而語言知識(指語音、語法、文字、詞匯等)和語言技能(指聽、說、讀、寫)是語言交際的基礎,交際除要求語言運用能力外,還要求社會文化理解能力,而社會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又是多方面的”。
基于《大綱》精神,越來越多的日語專業增加了課程設置中日本文化類課程的比例,單純介紹日本風土人情的文化課已經無法滿足課程國際化目標的要求。其實早在1989年,harari就提出了關于課程國際化的13條標準,該標準要求學生不僅要了解不同社會文化和國際事務,而且要有能力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harari,1989)。國際化視野狹窄,國際化技能缺乏恰恰是眾多本科生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日本文化課不僅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培養、提高日語專業學生國際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實現課程國際化這一目標不可或缺的課程。
二
文化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從廣義上來講,它既包括衣食住行、風土人情等社會現象,又包括宗教、哲學、民族性格、行為方式等抽象知識。因此,學生很難通過一個學期乃至一個學年的學習,完成對日本文化的深度理解。因此,我認為可以將這個知識體系的學習分為四個階段完成。
1.基礎階段??梢栽诖蠖谝粚W期開設基礎課程,講述歷史地理、風俗習慣、衣食住行等內容。通過編寫適合大二學生日語能力的講義,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完成對日本文化的初步了解,培養學生在日本文化方面的基本素養。同時,為實現跨文化交際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中日兩國的比較,特別是中日兩國在歷史上的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內容。
2.提高階段。在大二第二學期,可以設置稍難程度的文化課,開始向思想文化過渡。在這一階段教學中,以分門別類的方式講解日本的社會現象和傳統文化形式,主要包括:傳統戲劇、曲藝(歌舞伎、能、狂言、邦樂等)、禮儀與禁忌、日本的“道”文化(武士道、花道、茶道、書道、劍道、香道)等內容。對于上述內容的基本知識,學生可以通過自學的形式完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局限于教科書上的知識。對于每一種社會現象和文化形式,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探討其產生的根源、發展、現況,特別是在全球視野內該文化的特點影響等。日本的很多傳統文化都由中國傳入,所以引導學生對日本文化的特點、中日文化異同作出比較、深入思考十分必要,這個過程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國際化思維。
3.強化階段。本階段的教學更強調學生對思想文化的學習。進入大三,學生日語水平已達到中高級水平,同時有了歷史、地理以及社會文化等知識作為基礎,這就在客觀上提出了更高的學習要求。本階段的教學內容可以參照南開大學韓立紅教授的《日本文化概論》一書,從日本文化開放性和主體性的兩個特征入手,對日本文化的發展做出總體的、縱向的把握。并以這兩個特征為主線,講授日本人的集團性、勤勞性、重實用、無常觀等特征,以及日本的社會結構、日本人的心理特點等內容。在此基礎上,初步涉獵日本哲學的知識,包括神道、佛教、儒學等。因為本學年的課程在內容上相對抽象,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應該適當補充具體事例幫助學生理解。同時,要考慮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和課程內容的消化能力。
4.擴展階段。通過以上三個階段的教學,學生基本上對日本文化有了明確的認識,但這并不意味著課程目標的實現。國際化目標下的日本文化課應該是在培養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時,通過國際比較,拓寬學生對日本文化外延的認識。因此,本階段應幫助學生構建多元文化知識框架,在這一框架下關照中英文實現對日本文化的再認識。同時,通過不同文化背景的比較學習,使學生理解跨文化交際的內涵、特點并掌握基本策略。教師可以適當選擇專家學者高質量的科研論文作為教學資料,在教學內容中突出文化比較,重點培養學生對全球公益、人權、環境、倫理等問題的認知。
三
在基于國際化目標完善日本文化課內容的同時,教育者也必須認識到文化并非一成不變的,它具有歷史性及運動性的特點。這在客觀上要求教師在教材選取、教學內容選擇上,既要保持傳統,又要與時俱進;既要盡可能地全面涵蓋日本文化的知識,又要考慮到社會和學生的具體需求。誠如陳俊森在《大學日語教育的發展》一文中指出的:“未來的大學日語教學改革要走綜合化的道路,轉變傳統的三段式(較強的、一定的、初步的)能力培養的觀念,真正實行綜合運用能力的均衡發展,既要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又要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語言、交際和文化并舉;提倡自主學習,重視良好的日語學習環境的構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日語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的信心,這是新時期日語教師的重要職責?!闭n程國際化這一目標,不僅對文化課程的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乃至學校人文環境的綜合考量。當然,民族化與國際化是兩個不能偏頗的話題,在課程設置凸顯國際化目標的環境下,如何充分考慮教學民族化這一問題,我將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韓立紅.日本文化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2]姜麗娟.在全球化時代里高等教育課程國際化的課題探討[j].研習咨詢,2009,(6).
[3]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組.高等院校日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4]冷麗敏.關于高等學校外語教育理念的研究與探索——以《高等院校日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為對象[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02).
[5]王守仁.高校大學外語教育發展報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225.
商務日語翻譯是高職商務日語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商務日語專業知識的基本應用能力,以及學生在商務場景中的實踐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曾經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修剛教授在中國國際商務日語研究委員會在會議專題報告中指出:高水平的商務日語內涵應包括四個方面,日語的交流能力、日本企業文化、日本社會文化、商務知識。通過對院校在校日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意向調查顯示,80%以上學生的主要學習動機是為了將來在日資企業就業,但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懂日語,了解日本的習慣就能在日本公司順利工作。事實上,很多日本企業在招聘日語畢業生時非常重視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人文修養,并不把日語能力作為雇傭員工的首要或主要標準,也就是說,不單單要掌握日語語言,還要掌握其國家的文化思想,因此,在高校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化思想的培養,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1. 商務日語翻譯教學中文化思想培養的原則
1.1對比性原則
注意兩國文化對比的重要性。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既有共同點又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教師在導入日本文化時,要遵循對比性原則,通過中日文化表面現象的對比,挖掘和分析兩國文化差異的原因,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日本文化本文由收集整理
背后反映的日本人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
1.2適度性原則
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好文化思想導入部分的量和度,過少不利于學生對日本文化的理解,過多則會喧賓奪主,留學生論文 變成日本文化課。作為教師要不斷研究,結合教學經驗抓住導入的時機,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適當地導入文化教學。
1.3實用性原則
文化思想培養必須與教材內容和商務日語日常交際的需要相結合。在上課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選擇與實際工作過程結合緊密的文化內容,例如,日本人的日常禮儀、商務社交禮儀文化、企業文化等,理解了有關的文化可以進一步促進語言的掌握和運用,而且學生對和日本人生活、商務活動相關的文化也會非常感興趣。
2. 文化思想培養的內容
2.1語言文化:
日語語言的含蓄性。重視人際交 往中的和諧關系,是傳統日本文化的顯 著特征。他們說話多留有余地,交際過程 中注意尊重對方意見,盡量避免相互之 間發生直接的沖突。日本人對別人的請 求、邀請、建議等即使辦不到或不能答 人際關系這一點,“以和為貴”的思想已 經融入了日本人的靈魂之中,日本人的 “拒絕”言語行為恰恰反映的就是這個“和”的精神。 總之,客觀地說,日本文化雖然包含了大量外來文明吸收的成果,但是已然 具有了其自身鮮明的特色,不能夠妄稱其為“拼湊的文化”。日本民族不光有其固有的文化特性,而且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色打 造、鑄煉著自己的文化。至少日本人自己 是這么認為的:他們是獨特的。而不是任 何一種文明的翻版或抄錄。日本文化之于日本人的思想行為,從國內到國際上 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如要搞好日語翻譯教學環節,就必須先虛心地研究日本的文化思想,而且要盡可能地從更貼近日本人調。
2.2交際能力的培養:
除了語言交流,非語言交流在跨文化交際和商務溝通中也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日本人與人初次見面時會鞠躬,在傾聽別人講話時會頻繁地點頭,這種“鞠躬”、“點頭”等交際方式就是非語言交際。日本人向來注重“以心傳心”、“心領神會”、“不言自明”,比起語言交流,他們更注重非語言交流,他們會通過對方的臉部表情、神情及肢體動作領會對方的言外之意,判斷對方的態度。因此,為使學生在今后的商務溝通中順利進行,教師必須在商務日語翻譯教學中穿插非語言文化方面的內容,使學生了解日本人非語言行為的文化特征以及中日非語言文化的差異。非語言交際的內容較廣,大致分為體態語、副語言、客體語和環境語四大類在商務日語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導入在非語言交際中起重要作用的“表情”、“視線”、“手勢身勢”、“身體接觸”等一些內容。例如,日本人在公眾場合常常面無表情或始終保持禮儀性的微笑,這兩方面看似矛盾其實卻反映了日本人不直接外露情緒的共性。這根源于日本獨特的島國文化,為了避免與他人產生沖突,日本人往往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另外,日本人在和別人交流時不喜歡直視對方,他們認為對視是不禮貌的行為,因此多采用回避視線的行為方式。在手勢和身勢方面,日本人也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
2.3團對協作方面的導入:
他們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團退意識 強烈,形成了親族式的縱向集團社會結 構,人們之間那種純粹的上下級關系已 不常見,親情般的感情紐帶滲透其中,使 他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這種彼此之間 的相互諒解和關心在日本的人際交往中 時??梢姟A硗饧瘓F意識對于日本國民是多么地重要,而且集團內部不突出“個性”。在日式 的集團里,個性很強的人常常會與其他 人格格不入。要想融人集體就必須去掉個性,磨掉棱角。在所屬的集團中日本人 為避免與大家不一樣而受到集團的排 斥,都盡量采取與大家一樣的行為。只有 將自己完全融化在集團中,他們才能找 到“自我”的位置和價值。理解日本民族 的集團性這一點對學習日語的人來說是 很重要的一環。.
[論文關鍵詞]國際理解教育 歷史課程 日本侵華史
[論文摘 要]國際理解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興起于20世紀40年代,之后在教育國際化潮流中得以迅速展開。本文分述了中、美、英三國學者對日本文化的獨道見解,從國際理解教育視角,審視現今歷史課程在中國的實施,以期對歷史課程建設有所增益。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教育國際化的不斷發展,國際理解教育作為一種國際教育思潮,在加強和推進各民族的理解、合作和發展上功不可沒。就本國利益而言,國際理解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各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而且,可以立足于本國國情,以史為鑒、后發制人。
根據新一輪的歷史課改,初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目的分別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和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然而,事與愿違,正是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下,面對多元文化的沖擊,我們當代青少年卻分化出“仇日”和“媚日”的民族傾向,與課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戴季陶先生的《日本論》、魯思·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和肯尼斯·韓歇爾的《日本小史》三本書中日本文化的闡述,并將其作為日本侵華的背景,從國際理解教育的角度,反思我國歷史課程的實施。
一、簡析日本侵華之歷史背景
當歷史學家或學者們在編寫或談論歷史時,難免在客觀事實中有意或無意穿插一些主觀因素,使歷史觀念遭到扭曲。下面筆者從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不同作者口中,對日本發動作一個簡要背景的分析,以期還原歷史本色。 《菊與刀》是講述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最負盛名的一部著作。人類學家魯斯·本尼迪克特通過對日本文化的研究,為戰后美國對日政策提供重要參考。在書中提到,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理由是建立一個“國際等級秩序”,做到“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而日本則處在這個等級秩序的最高層。書中進一步分析,日本之所以產生這一“雄心壯志”源于本國特有國情。本尼迪克特曾這樣描述到:“日本人對秩序和等級制的信仰如同美國人對自由和平等的依賴一樣,雖然這兩個事物看上去如同南北兩極一般對立?!钡拇_,自公元前六、七世紀來,伴隨著中國的佛教、儒教傳入日本,“三綱五?!本椭哺谌毡救嗣竦男闹?,隨處可見,上至朝野,下至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禮儀中。但是,當日本當權者將這種模式套用到中國身上時,卻水土不服,他們被視為“侵略者”、“強盜”。由此可見,日本在盲目轉嫁外部矛盾的同時,由于缺乏對跨國文化的理解,結果慘敗而歸。
《日本小史》主要講述了日本從石器時代到世界強權的蛻變過程,檢視日本歷史上所造成的“奇跡”外表下的不同切面。每個國家都有它的神話史,肯尼斯·韓歇爾也在書的第一章講述了天皇神祗的故事——男神伊壯諾尊和女神伊壯冉尊及諸神。隨著國家的建立,這些神祗故事被統治階級利用,以確保地位合法化。于是,天皇是神的化身,是天照大神的直接后裔,由此推出,尊重他、服侍他是理所當然的事,不是責任,也不是權威。二戰其間,天皇掌握有限的權利,是國家“天人合一”的象征,而政權真正掌握在政閥軍閥手中。所以說,日本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法西斯軍政統治者,而廣大民眾只是懷著對天皇的“自然表現”做了他們該做的事情,成了政治家的玩偶。因此,在分析任何一場戰爭時,應該區別對待不同人的立場,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 "
二、國際理解教育對我國歷史課程教學實施的啟示
從上面提供的史料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一部歷史、一個歷史事件,并非僅有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還涉及到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其它史實,或作為背景,或作為原因,或作為結果存在。因此,在課程編寫和教學中,教育者不能簡單的描述史實,應該對事件發生的背景及前因后果有所陳述。然而,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下,高考成為教育的指揮棒,課堂教學一切都圍繞著高考的重點進行,歷史課本只對歷史事實進行簡單敘述,而對別國的歷史文化背景簡單提及,且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當學生學完一遍侵華史后,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景象歷歷在目,他們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人既弱又懦,日本人既強又狠。再加上“韓日流”沖擊,不言而喻,對于民族自尊心過強的學生,自然產生了“仇日”的情緒;而對中國略有不滿的學生,自然產生了“媚日”傾向。
盲目“仇日”與積極“媚外”,試想,我們如何放心將祖國的建設交給“21世紀初升的太陽”呢?針對這一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從理解教育的視角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堅持以歷史課程培養目標為宗旨,教育者在幫助學生掌握中外史基礎上,要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歷史的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其成為有責任感的國民、有責任感的地球公民。
第二,在歷史教材的編寫上,要盡量做到客觀,符合史實,避免使用含政治色彩的詞語、產生“潘多拉效應”。簡言之,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對歷史事件做出判斷和思考。
第三,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掌握扎實的歷史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擁有廣博的知識基礎和教學技能;教學不僅讓學生了解日本侵華史,還須知道日本這個國家的地理人文環境;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教師可以采用道德體諒模式,對換角色,培養學生的辨別和思考能力。
第四,閉門造車是不行的,我們要不斷地推進教育的國際化,保證國家或地區間教師與教師,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跨國對話。
“歷史不再是針對過去的事實陳述,而是一個為人們提供標準和目標的經驗寶庫。歷史指引當下和未來的行動,具有重要的規范和證成意義。”歷史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我們不可以忘記,因為血的教訓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F今我們要做的就是,立足于本國國情,去審視過去與現在、本國和他國,掩耳盜鈴是不行的,“媚日”更不可取。
參考文獻 [2]戴季陶.日本論[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1-9,90-97.
關鍵詞:箸;筷子文化圈;靈魂;禁忌;日本文化;職稱論文
在日語中筷子稱為“箸”。按照《箸の文化史》的記載,日本首次正式使用筷子是在隋朝裴世清使團的訪問時的日本宮廷宴會上。圣德太子聽了遣隋使者小野妹子對隋朝宮廷宴會的描述,決定用中國禮儀款待中國使團,“箸食制度”就此引入日本。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發展,到了奈良時代(710-784),隨著唐風盛行,筷子進入到日本的普通家庭中,“唐箸”在日本人的飲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發展。
1.筷子文化圈
如果以吃飯時獲取食物的方式為基準,世界可以被劃分成三部分:用手的占四成,用筷子和用刀叉的各三成。筷子文化圈包括中國、越南、朝鮮和日本等,這恰好和漢字文化圈重合。與其他用筷子的國家兼用湯勺不同,日本人只用筷子,包括喝醬湯的時候。日本料理中允許直接用嘴接觸碗去喝湯汁,而在中國喝湯時要用“レンゲ”(調羹,因形似凋謝的蓮花得名)。
日語中“箸”的訓讀和日語漢字“端”、“橋”相同。日本認同儒家文化,“箸”基本沿襲中國理念。“端”指制作箸的材料僅是竹子或木頭的局部,也可以用來表示筷子形狀“首方足圓”,將“天”與“地”連為一體,表現人們對天地賜予食物的感恩。漢字“端”又有端莊、端正之意,所以也要求拿筷子時舉止要端莊。碗中的食物與嘴巴之間,需要一個“橋”才能進食??梢?“箸”在日語訓讀中的讀音非常巧妙和講究。慶祝活動時使用名為“太箸”( ふとばし) 的竹筷字,這種筷子中間鼓起,據說一頭由神使用,另一頭由人來使用,筷子起到了橋梁的作用,體現了日本神人合一的宗教思想。
關鍵詞:高校日語教學,文化導入,提升教學質量,策略
隨著中日兩國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人們對日語的學習與應用更加普遍,日語已成為僅次于英語的第二大外語。在此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流暢溝通的能力,已成為一個事關高校日語教學質量能否持續提高的現實問題。而將日本文化導入日語教學各環節,則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高校日語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一、文化導入內容的層次性。
文化內容滲透于語言的各個層面。按照文化內涵的層次性來劃分,日語教學中文化導入主要包括知識文化、詞匯文化、話語文化和觀念文化。
1.知識文化。知識文化指的是政治、經濟、人文、科技等方面的背景知識。缺乏這些知識會導致閱讀困難或理解偏差。在日語教學中有效地導入相關的知識文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課堂知識,促進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此,需要教師具備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廣博的異國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日語教學做到收放自如,授課內容引人入勝,從而使教學更具時代感和吸引力。
2.詞匯文化。教師在詞匯講解時提升教學質量,可用圖片、實物等來加以說明,以便增強學生對所講詞匯的感性認識,并把握詞匯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識。如“桜”是日本的國花,但在日本人眼中還把“櫻花”比作人生。“櫻花”的花期雖只有短短一周,但卻開得多姿多彩。日本人認為人應該像“櫻花”那樣轟轟烈烈地干一番事業。又如,日語中的“きれい”有兩個意思:一為“美麗、好看”,二為“潔凈、干凈”。這說明,日本人很愛干凈,他們把潔凈與美麗等同看待,認為只有潔凈的東西才可能美麗。這樣,學生就能透徹地領會詞匯的意義,能得心應手地運用。
3.話語文化。語法教學時,教師可通過語境來訓練培養學生的“日本式”思維,去體驗日本文化。如,教師設置一個詢問對方愿望的情景對話,多數學生都會按語法做出“たいですか”來詢問。日語中“たいですか”表示第一人稱愿望的問句時,可不受人稱限制。但學生卻沒有真正理解日本文化所體現的曖昧性。日語表達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盡可能不要直接觸及對方的感情,而多采用誘導式詢問,讓對方說出自己的愿望。因此,使用“たいですか”過于直接,不符合“曖昧性”表達方式,而應采用“~はいかがですか”去誘導對方。
4.觀念文化。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應在尊重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客觀介紹異國文化,而不能盲目地加以推崇或運用。如,日本人一起吃飯時,付賬的習俗是“割勘”(即AA制),一方面日本人保留了中國的一些習慣,依然是一盤菜大家同吃,但另一方面日本人追求高效簡練的生活方式,不愿欠下人情債,所以飯錢酒錢平攤提升教學質量,兩個人吃就各掏一半,三個人吃就各掏三分之一,如此類推;可以在客人面前公開算賬、掏錢,甚至戀愛中的男女朋友也不例外。我們在日語教學中要辯證地引導學生認識日本的傳統文化習慣,而不能單純地說日本的文化習俗有好壞之分。
二、文化導入方法的多樣性
在日語教學中,我們可用比較法,對比中日文化的異同。也可用解說法,不拘一格地對課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隨文解讀。還可用實踐法,通過第二課堂活動課、日常與學生思想交流談話、開設日語角、舉辦日語晚會、訂閱日語報刊等來加強對日語文化的了解。
1.比較法。俗話說“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只有通過比較詞匯的文化內涵才能理解其中的同異,并獲得跨文化交際的敏感性。具體可通過說明比較、道具比較、事例比較的方式從中國有但日本沒有、日本有但中國沒有、中日兩國都有但有差異等方面進行。
2.解說法。講解法是指在對比學生的母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差異的基礎上,選出目的語文化中較為突出的特征,尤其是容易引起交際困難的文化特征進行講解的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發現學生情緒不高、課堂互動反應也不積極時,勉強繼續授課效果不佳。這時可放慢節奏,轉而講授一些趣味性內容或做一些游戲,讓學生稍作休整后再繼續授課。如用幻燈片看一些日語民間故事、講日語笑話、練習繞口令、詞語接龍等。還可通過設置會話場景、啟發式提問等方式,組織學生討論和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活躍課堂氣氛。
3.實踐法。實踐法是指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如聽、說、讀、寫、譯等學習了解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包括與日籍人士接觸、看錄像和電影、舉辦專題講座等。近年來,來華工作或留學的日本人不斷增多,我們可以請日籍人士面向學生開設相關講座,并開展與學生相互交流與討論。日籍教師本身就是一個深層日語本土文化的載體。在交流中,這些異國風情的語言文化背景將逐漸植入學生的心底。能促進他們感悟到學習外語除了要掌握一定語法知識外,還要重視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好一門語言。
三、文化導入手段的靈活性
現代教學手段如網絡、中日報刊雜志、幻燈機、錄像機等在模擬語言環境、創設語言氛圍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采取措施調動學生學習日語的積極性,有機地將這些手段與課堂教學結合,選擇和語言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這些都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
1.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集文字、聲音、影視、圖像于一體,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日本的民情風貌,增加學生的認知體驗和學習興趣,顯著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利用網絡、電視、多媒體、廣播等直觀道具提升教學質量,隨時積累日本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社會關系等知識。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尤其是閱讀日本著名的文學作品和故事。此外,通過網上閱讀獲取日本的最新信息,也是了解日本當前社會動態、社會問題及社會關系最快捷的途徑。
2.優化課程設置。高校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基礎課與專業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三個層面。對于日語課程的設置,要改變以往只以語言教學為中心的課程設置指導思想。在精讀、報刊選讀、語法、會話、寫作等課程之外開設相關的社會文化課程。在日本社會文化課程的設置中,不能只局限于交際語言的培養,還應重視非語言要素的培養。此外還可采取文化專題講座的方法,聘請學術界各個領域的專家定期舉行有關跨文化交際知識講座,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還可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3.開展趣味教學。高校日語教學只靠課堂上的短短幾十分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可通過課前幾分鐘時間,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作簡短的小報告,或模擬生活場景自編對話練習、演小品等方式。還可組織課外教學活動,如舉辦日語專題講座、開設日語角、組織日語演講比賽、編導日語短句等,制造日語學習的人為環境,使學生學到有關文化知識并從這些具體形式中得到更深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章斌.如何在日語課堂教學中導入日本文化知識[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學術版), 2 009(8 ) .P:208
[2]黃雙穎.談高校二外日語教學與日本文化[J]. 消費導刊(理論版),2008(20).
[3]楊芳,王棲琳.運用文化背景知識提高日語聽解能力[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關鍵詞:融合性;排他性;庭園;玄關;對立性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6-0211-01
一、日式庭園體現日本民族審美意識的“融合性”
日式庭園是日本獨特的藝術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特征之一。對于日本人來說,庭園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它象征著對自然獨特的感悟。作為日式住宅文化的象征之一,日式庭園能夠反映出日本人審美意識具有獨特的特征。
(一)日本人現代住宅的小庭園體現審美意識的“融合性”
日本人現代住宅的小庭園,可以說是日本人與自然融合的代表之一?,F代城市居住的空間有限,即使如此,日本人依然在自家營造一個幾平方米的小庭園。令人驚奇的是,庭院中不僅有花,有草,有山,有水,甚至連拱橋,小路也一應俱全。把自然凝縮于如此精致的庭園之中,令人不禁感嘆日本民族獨特的自然感悟。
日本人現代住宅的小庭園,是凝縮大自然的典型的例子。即使脫離真正的自然,依然能夠在自家的庭園創造一個小型的自然。仿佛是大自然的模型一樣,將大自然的氣息融入到身邊的生活中,這可以說是日式住宅特征的體現吧。日本人對自然纖細的感悟,可以說是從心底里的自然流露吧。即使是最普通的生活,也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換句話說,小庭園作為自然的象征,體現了日本人與自然融合統一的特征。可以說,小庭園是日本人審美意識“融合性”的代表。
(二)枯山水庭園體現審美意識的“融合性”
枯山水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縮微式園林景觀,多見于小巧、靜謐、深邃的禪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環境氣氛中,細細耙制的白砂石鋪地、疊放有致的幾尊石組,就能對人的心境產生神奇的力量。
禪宗庭院內,樹木、巖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數筆即蘊涵著極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們就是海洋、山脈、島嶼、瀑布,一沙一世界,這樣的園林無異于一種精神園林。后來,這種園林發展臻于極致——喬灌木、小橋、島嶼甚至園林不可缺少的水體等造園慣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僅留下巖石、耙制的沙礫和自發生長與蔭蔽處的一塊塊苔地,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園的主要構成要素。而這種枯山水庭園對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驚人的。
可以說,枯山水庭園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典型之作。枯山水庭園也是日本人審美意識“融合性”的典型代表。
二、玄關體現日本民族審美意識的“排他性”
玄關原指佛教的入道之門,現在泛指廳堂的外門,也就是居室入口的一個區域。源于中國,專指住宅室內與室外之間的一個過渡空間,也就是進入室內換鞋、更衣或從室內去室外的緩沖空間,也有人把它叫做斗室、過廳、門廳。在住宅中玄關雖然面積不大,但使用頻率較高,是進出住宅的必經之處。
玄關作為日式住宅的代表,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是這個必不可少的空間,深刻地體現出日本民族住宅文化中固有的特征,即審美意識的“排他性”。
(一)玄關的距離感體現審美意識的“排他性”
以前的房屋很大,庭園也很深,有客人來訪時,主人需要逐漸縮小與客人的距離,慢慢走向門口來迎接到訪的朋友。在玄關之處迎接客人,實際上反映了這種交流的節奏和步調。對于日本人來說,一開始就與他人近距離地接觸,是很不自在的。因此,即使主人就在玄關附近,也會一邊應答,一邊出來迎接。
對于日本人來說,在與他人交流的時候,放慢節奏,注重由遠及近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說,日本人的潛在意識中存在一種“距離感”,這也是日本人審美意識存在“排他性”的體現吧。
(二)玄關作為界限體現審美意識的“排他性”
在日本,明顯有著“家”的存在。走廊不會成為馬路,馬路也不會成為走廊。玄關作為空間的界限,嚴格地區分著道路和走廊,家里和外面。進入玄關時要脫下鞋子,出門時要穿上鞋子。郵遞員等是不能越過這道關口的。
玄關作為一個特殊的存在,是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于日本人來說,有很強的家族意識,而玄關正是作為這道界限而被大家廣泛接受了。對于內外,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劃分。這是日本人固有的意識,因此他們更能感受到玄關的重要性。換句話說,玄關作為嚴格劃分內外的界限,能夠反映出日本人審美意識的“排他性”。
本文通過對日式住宅特點的分析,進一步剖析了日本民族的審美意識,即日式住宅文化中存在“融合性”和“排他性”這樣一種對立的特征。
參考文獻:
曾在中國留學的清水拓野博士,在北京偶然觀賞了一次秦腔《千古一帝》,立即為悠揚激昂的秦韻所傾倒。秦腔像美酒一樣濃醇的藝術魅力征服了他,使他成為老外中的超級秦腔迷。他在陜西師范大學學習漢語時,為了他靈魂中頂禮膜拜的秦腔藝術,他不斷地接觸、學習、采訪、調研,也因此更加鐘情于秦腔,并把自己人生的目標鎖定在為秦腔藝術的促進、發展、研究、宣傳上。越是傳統的越是世界的。作為文化人類學者,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秦腔這種古老傳統藝術的魅力,2003年5月20日清水拓野在日本創辦了“日本秦腔網”,網站開通后在日本和中國乃至世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使秦腔這一古調獨彈的聲韻響徹全世界。
筆者同清水拓野相見恨晚,很快就成為秦腔摯友。雖然清水拓野一直尊稱筆者為張老師,但我在心中一直認為我們是因秦腔結緣的跨國忘年交。清水拓野做起學問來是很認真,也很扎實的,他幾乎全面地拜訪了西安秦腔界的名家和新秀,同時還采訪了許多名不見經傳的秦腔界“小字輩”。他不但調研了馳名全國的省級秦腔名院名團,還調研了許多瀕臨倒閉的縣級秦腔劇團,而且還多次深入到陜西農村的自樂班、劇社、民辦戲校進行調研,全面了解秦腔根植民間的歷史背景和現狀。他聽說筆者是戶縣人,便表達了想到戶縣調研的設想。作為戲友,我責無旁貸,立刻和戶縣文化局及戶縣文化館聯系,并讓外甥開車送我們到戶縣進行采訪。在戶縣文化館,他首先采訪了館長崔伏虎先生和原館長劉斌海先生,他們侃侃而談,句句圍繞秦腔,健談的崔伏虎先生對秦腔的談論折服了清水拓野,也讓他知道了秦腔的姊妹藝術眉戶乃是戶縣“前明七子”之一王九思所創立的歷史淵源,使他對戶縣深厚的文化積淀更感興趣。繼而,我們去了戶縣爐丹村的一個秦腔戲劇學校去觀瞻。在學校里,我們共同體驗了秦腔藝術那“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真正內涵。晚上,我們又在圭峰山下的農家院,一起品味了農村自樂班演出的秦腔劇,清水拓野從自樂班中尋覓到了秦腔根系之所在,也感受到了中國農民的文化生活和對藝術的癡愛與追求,更懂得了秦腔的受眾根植在廣大農村的沃野里。清水拓野深感不虛戶縣戲鄉之行。電視臺的石勇先生受邀作陪,進行了全程攝錄,并制作了《清水拓野戲鄉行》專題片在電視臺熱播。第二年清水君又約我重訪戶縣戲鄉,這一次,縣上文化界的朋友陪我們去觀看農村一家正在舉辦三周年的紀念演出,在寒風料峭中,他饒有興趣地觀賞著演出,并用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了關中農村紅、白喜事與秦腔結緣的民俗民風,讓關中的風俗通過日本秦腔網傳播到地球的角角落落。
返回西安后,清水拓野又同老一輩秦腔藝術家衛水珍、栗寬民等老師到寒舍相聚,并對筆者的創作進行了采訪。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鍥而不舍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
清水拓野對秦腔的貢獻可謂功莫大焉。作為一名研究秦腔藝術教育的文化人類學者,他撰寫了40多萬字的研究論文,正是由于這些論文的發表,使他成為日本國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并經常在早稻田等多所大學發表有關秦腔的演講,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使日本人了解了秦腔,并對秦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F在,他的另一部著作《現代中國戲曲教育研究》即將脫稿,此書30多萬字,就中國現代藝術教育的規律進行了探討;他編寫的《一指通游西安》一書出版后,彌補了《地球旅游》上沒有秦腔介紹的缺憾,使秦腔第一次登上了日本旅游書籍;2009年在四年一次的第16屆世界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大會上,他用英文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宣讀了他的《秦腔與旅游文化》的論文,引起了與會學者們的震撼,這篇英文論文將被編在有關旅游方面的書籍中,不久就會面世。
清水拓野對秦腔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和感佩,筆者特賦小詩一首:
一衣帶水秦腔緣,
京都博儒戀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