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8 11:40: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建筑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建筑進行設計時,要對整體的建筑構想和建筑要求進行綜合考慮,絕不能片面思考。建筑設計一般都是分部分進行,建筑設計師在初步設計時,要從整體角度考慮,不能“斷章取義”。只有對建筑進行全面的研究與解讀,才能把建筑的美觀、功能以及實用性進行完美的結合。并且部分與整體是緊密相連的,必須將其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相得益彰,互增色彩,使整個建筑的設計更加完美。(1)有序性原則。有序性原則,是指低層系統與高層系統的關系。整體來講,高層系統由低層系統構成,低層系統對高層系統有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各個層次自身也存在著相應的關聯作用。隨著層次的不斷升高,結合度不斷減弱,它有利于層次結構的穩定性,即:層次結構越穩定的,其結合度越低。所以,要對功能分區進行合理分配,有效組織各種流線,合理地整合空間序列。(2)結構最優化原則。要想建筑物既實用又美觀,就要保證結構最優化設計的地位。各種設計性能的載體是結構,決定著建筑性能表現的主要因素是結構的合理性,反之,性能所反射出來的效果也能反映出結構的好壞。要素是結構的有效組成成分,結構的走向被要素的運動趨向所影響,因此設計者必須考慮的重中之重就是結構。
2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方法
2.1建筑設計體現人性化
當前的社會是體現人文關懷的社會,由于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們的心理需求,指導和牽引著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建筑物所傳達出來的美感,可以讓人有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如此,這便是一個成功的建筑設計作品。建筑物中也存在有靈魂,它是一種首創精神和公眾精神,使得建筑美和藝術美相靠攏。一個建筑,只有有了人的味道,才能成為情感的歸屬,因此,作為建筑的設計者要尊重環境的整體性和多樣性,讓人們擁有真實的存在感。
2.2發揚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
在現代建筑中,可以運用具有特色的局部傳統建筑,如色調、形狀、紋樣、線條、質感等?;蛘咴趥鹘y的建筑形象中,尋找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因素,并以抽象為符號,在創作中加以運用。由于被人們熟知而產生的親切感,可以減少現代與傳統的多面矛盾,但在這個過程中要與現代的建筑方法相結合,不能生搬硬套。
2.3把綠色思維添加到建筑設計
在能源和環境危機的作用下,各國的共同追求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建筑領域的循環經濟中,綠色建筑怎樣科學實現循環,值得我們深思。綠色建筑,是要用相對較小的成本盡可能地控制能源的消耗。建筑師們要把綠色思維滲入到每項建筑設計的活動中,綠色思維的思維模式是以平衡為本、創新為魂,在從事建筑設計活動中具有創新性。創新則革命性地沖擊了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內涵和理論。由于這一部分是通過軟性呈現出來的,因此建筑師們一直沒有足夠重視它。然而推行綠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要用到新材料、新技術,這一部分則是硬性的,密切關系著投資的造價,也是當今建筑中建筑師設計時所關注的重點,建筑師的責任是提高關注軟性技術的創新度,使功能、性能藝術、環境等方面達到整體最優化。
2.4可持續發展設計
社會經濟和技術的發展,人口數量劇增,給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我們設計創作時,必須要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目前,一些發達國家把高投入、高新技術作為減少浪費,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手段。但是,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還不適合大面積采用這些高成本的建筑方式,現階段要把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傳統建筑設計聯接起來,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同時加入高新技術,開發出質優價廉的新材料,將其運用到建設當中。這不僅可以節省成本又能保障工程的質量,還可以廢料利用,變廢為寶。
3結束語
1.1用電、用氣的安全隱患
我國每年都有很多因電氣使用不當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其社會影響很大,已經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盡管國家已經頒布了建筑電氣安全的法規,但是仍不時有電擊身亡、煤氣中毒等事故見諸報端。這些問題很多都是由建筑的電氣系統設計不當引起的,要解決這類問題,應從根源處下手,完善電氣系統的設計,減少建筑物的安全漏洞,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住戶的人身安全。
1.2電氣設計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在實際的生產中,許多建筑的電氣設計根本達不到標準,卻也進行了施工生產。這一方面是因為電氣工程師的能力有限,無法設計出符合各方面標準的電氣系統,或是直接使用了以前相似建筑的電氣設計圖紙;另一方面是建設承包商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罔顧實際的生產需要,選用投資較少但標準很低的設計。這些設計投產后建成的電氣系統無法滿足住戶的實際用電、用氣需要,會經常的出現電路故障和煤氣管道問題,使用戶苦不堪言。
1.3消防系統不完善
消防系統在平常的時候沒什么作用,但在緊要關頭卻對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非常重要。由于國內的建筑消防系統的驗收標準不是十分嚴格,許多地產商往往不愿往這方面投資,電氣工程師在這方面的設計也從簡了。不完善的消防系統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現代建筑的電氣設計應向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2現代建筑電氣設計的完善
2.1全面消除電氣安全隱患
隨著時代的發展,建筑的安全性得到越來越多社會重視。一個好的建筑電氣設計應有極高的安全性,能夠全面的消除安全隱患。在早年的建筑物中,經常會有由于設計不到位而出現的電氣方面的安全漏洞?,F代的建筑,要從設計這一環開始,在根本上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電路方面,要設計合理的過載保護系統,以防電路短路或漏電誤傷用戶。所有的電線都要采用優質的全絕緣材料,確保在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內都不會漏電。另外,專為人體防觸電而設的接地線路要達標,這個線路不僅能保護人體安全,還可以有效避免用電器金屬外殼上的電火花的產生。氣路方面,要保證敷設的輸氣管道的質量,盡可能考慮到氣溫對管道的影響,以防出現管道被凍裂的現象。管道的設計路線要合理,不能迂回繞行過多,還要避開強磁場和強電場。比方說主管道不可以鋪設在發電機的下面,還要盡量和電路分開,以防電路某處短路產生電火花引爆管道。
2.2建筑電氣設計要基于用戶需求
用戶的需求就是設計的出發點,建筑電氣設計要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不能本末倒置。如果在實際的使用中出現電壓不足、停氣停電的現象,則該電氣系統的設計就是失敗的。一個好的電氣工程師會綜合的考慮到種種影響因素,對用戶用電量的增減做出準確的評估,并留出一定的富余,以此為線路的負載量,設計出科學合理的電氣系統。在投建的前期設計出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電氣系統,不僅給用戶以舒適的使用體驗,還可以降低電氣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更是節約了后期投資和運行維護的費用。實際生產中,會有承包商在設計電氣系統時追求建設費用最低,最終選用的設計圖不能夠滿足住戶的使用功能。這需要政府的相關部門加強對現代建筑電氣設計的審核力度,提高建筑建設的審批標準,以減少這樣的情況出現。
2.3加強建筑中消防系統的建設
一個好的建筑電氣設計應盡可能的完善消防系統,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系數,保障住戶的生命和財產安全?,F代的建筑消防系統大都可以實現火警撲滅一體化,這就要求建筑物中建有火災探測系統、報警控制系統和自動噴水撲滅系統。這些系統的供電線路要另外重置,以保證火災發生時電線可以正常輸電。作為保障建筑安全的最重要的環節,消防系統的電路也是最難鋪設、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要全面地建設好建筑的消防系統,完整的電路支持不能少。電氣工程師在設計電路時,應設計出一個功能完備的消防系統供電線路,以助消防系統的發揮所有功能。消防系統的電路設置要投入很多資金,所以往往被施工商簡略。加上我國民用建筑的消防體系的驗收不嚴格,我國已建成的居民區大都沒有完善的消防系統,這增加了發生火災時的傷亡人數。設計師面對這一現狀應發揮出主觀能動性,為我國的社會穩定發展出一份力。
2.4設計經濟環保、環境友好的電氣系統
我國是個能源消耗大國,處處可見能源浪費的現象,為建成資源節約型社會,現代建筑電氣設計應順應國情,在不降低建筑質量標準的前提下,盡可能做到節約能源。在設計上,將變電所設置在供電范圍的中心附近,可以大大減少線路上消耗的功率;選用電阻率小、橫截面積大的導線,也能減少電路中的損耗。另外,使用低能耗的電路組件、將走廊和樓梯的照明燈控制方式改進為聲控、裝備高效率的電動機等都是節約環保的設計。一般來講,要實現節能環保的設計,就要相應地增加系統的投資。電氣工程師要在這兩者之間平衡好,不能一味的追求工程施工利益,設計出高能耗的電氣系統;也不能過分強調節能理念過度的增加建設總投資。一個擁有成功的電氣設計的建筑,在使用周期內節省下來的能耗費用要遠遠地大于投建時為實現節能而額外增加的投資。
3結語
針對現代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提出的相應對策樁基礎施工的前期最重要的技術資料就是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質量需要建設單位的協助。當建筑施工企業在樁基施工過程當中,如有發現工程地質情況與工程勘察地質報告不相符時,應立即與建設、勘察、設計、監理等單位取得聯系,共同探討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針對樁基工程施工人員綜合素質較差這一問題,一方面,施工企業必須選擇專業的,有資質的施工隊伍,這是保證樁基工程質量的最基本條件;另一方面,施工企業要定期對施工隊伍進行培訓和考核,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施工人。同時,不定期的抽查和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的理論培訓,提升員工的自我素質,從而提高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此外,施工企業要建立完善的質量技術控制體系,嚴格按照標準化進行操作,這是樁基施工質量提高的保障。最后,建立完善的部門制度,明確各部門、人員的職責分工,建立質量技術控制點和管理流程等。在施工過程中要及時的檢修樁基施工設備,確保在施工過程中施工設備處于良好的運作狀態。同時,企業要對施工各個環節進行必要的監控和指導,及時的處理小環節出現的突況,保證施工過程的正常施行。
2現代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技術控制要點
2.1對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要點進行控制
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準備階段主要以下包括三個環節:對建筑工程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和設計圖紙結合施工場地的實際情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根據施工方案合理的進行施工組織。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是樁基工程施工過程的主要依據,所以勘察報告必須具體、詳細、真實、全面地體現場地的地質情況。因為地質報告的準確性,對樁的選型、直徑、深底、施工方案編制、施工的組織都會直接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地勘報告越詳細,制定的施工方案就越完善,施工組織就會越科學。施工企業編制的施工方案要包含整個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設備、施工進度,施工方案的制定既要保證企業利潤又要保證施工質量。施工設備要根據施工圖紙的來選擇,要合理、高效。
2.2對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階段的技術要點進行控制
樁基工程施工過程當中主要控制樁傾斜過大、斷樁、樁身砼離析、樁位偏差過大等。因為這是樁基施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出現和處理不僅會加大成本,還會延誤工期,如果處理不當還有可能會留下安全隱患。因此,必須要針對不同的樁基類型,必須分別制定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同時,施工技術控制點的設置也要結合樁基結構與施工工藝要求進行科學進行。如:對于濕作業成孔灌注樁,如果是水下澆筑砼,一定要注意使用導管,同時要注意導管的拔管,要隨著砼頂面的上升掌握導管的進入深度,避免導管埋入過深或導管脫離砼面而造成樁身砼離析和斷樁。樁在成孔過程當中,如果遇到較大孤石或探頭石,樁(鉆)機底座安置不平或產生不均勻深陷等,就有可能造成樁孔偏斜。因此,質量技術控制要點不僅是有效的對施工工程中工藝條件及技術參數的控制,也應加強對樁基施工質量有影響的各項外界因素的控制?,F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致力于采取科學的分析與論證,合理準確的對技術控制點進行把握,進而有效的使樁基工程的施工質量得到保障。
3結束語
論文摘要:介紹了現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分析了現代建筑的理論觀點及設計手法,研究了現代主義建筑的設計形式、技術與特性,通過兩位建筑大師的設計精神來探討現代主義建筑,以幫助人們了解現代主義建筑的多樣化發展。
1現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總體來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歐洲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思想狀況對于建筑學的領域有著極大的影響。而其中第一個影響是因為戰后歐洲各國的經濟拮據,促進了講求實效的傾向,這點在建筑的發展上則抑制了建筑師追求復古主義做法。第二個影響是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進而帶來了更多新的建筑類型,也使建筑材料、結構和設備等方面有了顯著的進展。第三個影響則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會大眾心理上強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業材料及強調功能性、理性原則,最后發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則,整體而言19世紀中晚期時現代主義建筑開始啟發傳播。
2現代建筑的理論觀點及設計手法
西歐有一批青年建筑師提出了比較系統及激進用于建筑創作改革的主張,因而大大的推動了建筑改革。對于這些年青建筑師所提出的觀點,當時有過許多不同的名稱,諸如功能主義、客觀主義、實用主義、理性主義以及國際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則有更多人稱之為現代主義或現代派,現在則稱之為現代主義。這種強調實用性結構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論點,用以表現新時代的新建筑精神?,F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為:1)對于傳統的否定態度。2)認為建筑應該具有強烈的時代感。3)建筑設計對象的思維改為普羅大眾。建筑必須通過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語匯來表達。
現代建筑設計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較現代化的材質,突顯與舊建筑不同隱喻或意象。比如說大量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鋼構件、平板玻璃材質等。建筑師或先進的知識分子企圖利用建筑設計改造,來達到影響社會現狀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眾討論及在理論上可辯證的,則需要實際理論作基礎,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滿足現代生產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與工業、科學技術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師在設計上有了極大的主張和改革。
3對現代建筑的影響
現代建筑在新的技術、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條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業材料及強調功能性、理性原則,最后發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則。建筑師設計簡單的造型豐富了普羅大眾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變得可親近及人性化。因工業革命的技術突破,刺激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起飛。
4建筑的設計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洲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思想觀感,對于建筑學的領域有著極大的影響。其中的便是各國的經濟拮據,因此有著務實的想法;也因建筑設計是針對大多數人不再有階級之分,所以建筑師的設計便走向簡單、實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來先有實用的功能再來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導形式。當然工業和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帶來了許多建筑類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結構和設備都有著顯著的進展。雖然說鋼材料仍然是當時主要的結構材料,但是鋼的強度卻比以往要來的好,結構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鋼筋混凝土結構也朝向輕質高強度來發展,預鑄的技術開發越來越成熟使得鋁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師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變的多樣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貼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術與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質感、結構所創造出具有形體感和空間意識表現的技術上,這也是現代主義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藝術表現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體的表現,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結構的美是跳出簡化建筑外觀造型。因此可以說現代主義建筑是根據技術、材料與藝術相結合的精神產生?,F代主義建筑的形式與技術包含應同工業化時代條件相互的配合應用,積極采用新材料、新結構促進建筑技術的革新,擺脫歷史建筑樣式的緊箍咒放手創造新形式。 轉貼于
6現代主義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現代主義自歐洲開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導潮流,因社會文化及經濟條件的因素產生了建筑創作向美洲遷移而在美國發揚光大。這些都是因為歐洲現代主義的建筑師先后到達美國,如其中著名的有葛羅畢斯、柯布、密斯、萊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20世紀50年代一60年代,現代主義在美國極度的蓬勃發展。就針對以下兩位建筑大師設計精神來簡單探討現代主義建筑。
現代主義建筑師(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則從設計作品來看顯然受了幾何形體的影響,在各向立面的診釋,運用了許多立方體及圓柱體形;他說現代建筑構造應由幾何精神去解決。例如他在1929年設計的薩伏依別墅,從這里可以看到現代主義建筑精髓的表現,就是簡單的外部裝飾和對使用功能的重視,更由于他喜愛面之幾何處理。他說:“現代建筑師都害怕各種立面的幾何成分。現代建筑構造上的笪侍?,眳Q刖杉負渦穩ソ餼??!?/P
現代主義建筑師(二)。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一1969年)。
密斯·凡德羅的貢獻在于通過對鋼框架結構和玻璃在建筑中應用的探索,其作品特點是整潔和骨架幾乎露明的外觀,靈活多變的流動空間以及簡練而制作精致的細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觀點和藝術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傳統磚石結構封閉形式,采用開放式的空間使用大量鋼柱承重,使得室內空間得以大量變化較為活潑,給人有簡潔明快的感覺。充分顯示密斯·凡德羅說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創造出豐富的藝術效果。
論文關鍵詞:北京;廣義建筑學;建筑理論;可持續發展;繼承;反思
1999年6月以“21世紀的建筑學”為主題的世界建筑師大會,在代表著東方思想哲理和建筑文化的長城腳下召開。會議討論并通過了由吳良鏞先生執筆的《北京》。這標志著跨世紀的建筑師們在回顧和反思百年來現代建筑發展成果的同時,對新世紀開始了理性的思考和展望。正如《北京》中所說:“我們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氣,以更廣闊的視野、更深邃的眼光,自覺思考21世紀建筑學的未來”。
一、批判的歷史:對“批判”與“反批判”的再思考
從1928年的CIAM成立到1959年“十人小組”的繼位;從1933年的《雅典》到1977年的《馬丘比丘》,現代建筑意識形態的變遷無疑是一部批判與反批判的歷史]。建筑——作為人類有意識改造自然的主觀活動,其內容總是受到人類認識自然客觀程度的限制。因此,這種“認識一改造一再認識”的互動式前進也決定了建筑思想“批判與反批判”的發展模式。
今天,《北京》的發表,正是基于對現代建筑批判史的繼承與反思,其關于廣義建筑學理論的提出,同時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和時展的必要性。
其一,這種批判與反批判的發展模式決定了現代建筑的發展是在人類不斷改善自身環境的斗爭中實現的。從CIAM成立之初提出的“最小生存空間”到關于“功能城市”的《雅典》,再到之后《馬丘比丘》所提出的關于城市與區域、建筑與技術、環境與文化等面I臨的問題及對策,不難發現,隨著人類認識自然活動的不斷深入,建筑文化也正不斷拓展其領域,從早期所關注的單純建筑活動轉向關注與之相關的其他領域,諸如城市、科技、生態、環境、經濟和人文等。因此,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從傳統建筑學走向廣義建筑學是現代建筑理論發展的必然,也是新世紀發展的方向。
其二,這種批判與反批判的斗爭極大地促進了2O世紀建筑思想的新陳代謝。新的建筑思想和流派層出不窮,造就了豐富多彩的建筑設計作品,同時也促進了技術和藝術的革新。然而,多種建筑思想的并存與碰撞、批判與反批判,也使整體的建筑觀念走向支離破碎。正如吳先生所說:“這固然反映出時代思想的活躍,同時也反襯出哲學和藝術觀念上的混亂?!逼鋵⑽覀児餐膯栴}分裂成個別單獨論題的做法,使得建筑學的前景趨向狹窄和破碎?!币虼耍瑥V義建筑學理論的提出是對20世紀建筑思想的反思,是及時而必要的,其為新世紀的建筑觀確立了正確的發展方向。
二、迷惘的現狀:“十字路口"的徘徊與思考
吳先生指出:“100年來,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建筑學和建筑職業仍處在發展的十字路口?!?/p>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能否在世紀更替的“十字路口”上選擇一張適合自身發展的“識路地圖”,這將決定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建筑業發展的得失成敗。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創造了建筑發展的奇跡。但是,如今的現狀令人迷惘而擔憂:盲目開發、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語匯混亂以及特色丟失等方面的惡果已經明顯而集中地暴露出來。“持續發展的傳統模式與恣意妄想的現代主義之間的矛盾”,使國內的大部分建筑創作始終停留在建筑語匯的抄襲和堆砌上。而且,這種缺乏整體意識的無序開發和粗制濫造的低級創作正以迅速蔓延之勢,從大城市發展到中小城市,再到縣城、鄉村。其結果,除了能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堆不知所云的建筑“垃圾”之外,還能留下什么呢?《北京》的發表,不僅創造性地提出了新世紀的“識路地圖”,而且深深喚醒了我們作為建筑創作者的使命感?!鞍丫薮蟛罹嗟呢熑味纪葡蛏鐣男姓詈蜕虡I行為是不可取的,因為用以描繪建筑、城市和環境的建筑語言畢竟還是由我們建筑師‘出手,的。
三、“大轉折’’的未來:關于廣義建筑學理論的思考
對于未來百年建筑學的發展狀況,目前我們也許還難以準確地勾畫,因為這不僅僅取決于建筑本身,更決定于整個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侗本匪岢龅摹皬V義建筑學’理論及其十個基本觀點,就像吳先生所說的將成為“下一世紀的識路地圖”,它將從設計理念和方法論的高度為未來的建筑設計提供指導。
1.關于基本原理及其學術建構的思考
“一法得道,變法萬千……為今之計,宜回歸基本原理,作本質上的概括,并隨機應變,在新的條件下創造性的加以發展?!?/p>
現代建筑在中國發展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的二十多年,面對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流派紛呈的建筑風格,中國的建筑師們在實踐中進行了很多嘗試和摸索。然而,我們對于基本原理及其學術建構的思考和研究尚有不足。
其一,對世界現代建筑理論基本原理建構的研究不足。目前,國內的絕大多數作品依然停留在對國外建筑的模仿和抄襲上。誠然,我們的現代建筑起步較晚,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在建筑理論、建筑技術等方面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但是,“拿來”之后,更重要的是消化吸收和變通地運用,而非不加思索地生搬硬套。這就需要在學習西方建筑造型語匯的同時,更深入地研究其理論基礎及建構。弗蘭姆普敦先生在“千年七題”的報告中說:“……在我看來,應優先教授1650年至今的建筑和城市歷史”,這也正是中國的建筑師們應該重視和補習的一課。多做一些回歸原理的基礎性研究,也許這才是解決目前國內建筑語匯混亂狀況的有效途徑。
其二,對本民族建筑理論基本原理建構的研究不足。中國5000年文明史曾經創造出輝煌的建筑成就,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積累的民族。但是時至今日,我們對本民族建筑文化理論的研究尚待深入。吳良鏞先生曾指出:“中國建筑的研究在達到一定廣度后,需要逐步地,更為自覺地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理論研究階段?!眹夂芏嘀慕ㄖ煾灿诒就廖幕某晒撟髦?,已經為中國建筑師們作出了榜樣。
綜上所述,目前中國的建筑師們迫切需要對本民族以及世界建筑理論基本原理進行深入研究和概括整理,去偽存真,回歸本原,“有意識地探索建筑若干方面的科學時空觀”[1],以進一步提升我國建筑創作的品位和內涵。
2.關于“人居環境循環體系”及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新建筑與城鎮住區的構思設計都要納入一個動態的、生生不息的循環體系之中,……這也是可持續發展在建筑與城市建設中的一個體現。
我國是開展可持續發展研究較早的國家之一,在人居環境科學建設方面曾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現實的發展狀況令人擔憂: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無休止的高層和別墅建設、建筑設計的求洋仿古……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很多人對環境問題的漠不關心。建設者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和設計者一味追求經濟利益,使我們的環境構成遭受日益嚴重的破壞。
針對人口眾多、資源匱乏的國情,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都應該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綜合衡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盡管大自然是慷慨的,但它對無節制攫取的報復也是非常嚴厲的。西方發達國家“先發展后治理”所造成的無可挽回的破壞,對今天的發展中國家提出了警告。盡管對于建筑師來說,“我們無法承擔那些明顯處于我們職業以外的任務”,但是在對市場經濟的服務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作為一項基本的職業道德原則加以貫徹。
廣義建筑學對建筑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敖ㄖ焸円非笕吮?、質量、能力和創造,……在有限的地球資源條件下,將廣義的建筑學視野、整合的建筑學內容、融貫多學科的方法,作為綜合創造的新起點,建立一個更加美好、公平的人居環境。
3.關于“多層次技術建構”的思考
“充分發揮技術對人類文明的促進作用,擴展建筑技術功能的內涵,直至覆蓋心理范疇……每一個設計項目都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技術路線。
社會經濟的繁榮與科技的進步,使先進技術逐步表現為全球化的傾向,新的技術美學觀正在逐步形成。但是,“高技派的建筑要么太昂貴,要么或者由于其它原因而無法在今天一般的技藝水平下實現。因此,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在發展中國家對低技術、低造價、低能耗的建筑的進一步研究具有實際意義。今后十年,我國將新建50座大城市,這個潛在的巨大建筑市場,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商家加入競爭,這無疑會促進先進技術在我國的推廣和應用。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警惕一些西方建筑師試圖把資源浪費嚴重的建筑移植到中國。因此,避免對高科技的盲目崇拜,“積極而有選擇的把國際先進技術與國家或地區的實際相結合,推動技術進步¨,才是我們的成功之路。
另一方面,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其“建設力量和破壞力量在同時增加”,如何更好地利用這把“雙刃劍”為人類造福,是在現代建筑不斷受到優化技術支配的今天,全球建筑師們所面臨的課題。弗蘭姆普敦先生在“千年七題”中有針對性地指出:“我們推薦高技派的和其他一些建筑師近年來的努力,如馬來西亞的楊經文和德國的赫爾措格的設計思路。我們要探索設計具有適合生態特征的建筑,……形成一種混合的時尚。除此之外,筆者認為可以在更廣的范圍內擴展建筑技術的內涵,將其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相結合,如利用新技術降低建筑能耗、延長建筑壽命、開發無污染建材以及進行建筑再生等等。這些做法也許更有助于我們回歸建筑本原,發掘技術的潛能。
針對以上思考,筆者認為中國建筑在未來幾年有必要作三方面的努力:
其一,深入研究現代建筑思想基本原理,并進行本質上的概括和整理,以解決建筑語言混亂問題;同時立足民族文化,創造性地加以發展。
其二,增強環境意識,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在大規模建設中,注意做到有序發展,合理開發,建立人居環境動態循環體系。
其三,加快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技術路線;同時不斷擴展建筑技術內涵,大膽創新,推進建筑產業技術革命。
關鍵詞:現代;建筑設計;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近年來無論建筑界或社會上對目前建筑設計中的一些傾向和設計思想的混亂頗有微詞, 一些大城市的重大項目建設情況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議論, 建筑的目的性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從本義來講, 建筑是為人類提供一個最適宜創業和生活的空間, 它的功能實用性仍然是建筑的第一性。建筑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 也必然通過建筑體型和空間形態, 給人以藝術的享受,自然這一切都與國情和物質經濟條件息息相關, 如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處理好建筑的安全適用、經濟和美觀, 一直是建筑的永恒主題。時下一些建筑設計脫離建筑的本質, 忽視建筑的具體功能和使用要求, 不結合地形地貌和環境條件, 不考慮與傳統地域文化的溝通, 片面追求所謂造型, 這是對建筑本質的一種誤解。這不能不引起廣大的建筑師深思, 建筑設計如果脫離建筑本體,建筑創作就會走到斜路上去。
一、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特征
建筑設計創新思維對于建筑設計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維的共同本質和屬性外,又遵循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具有區別于其他思維的獨特性質,可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反思性、超越性、實踐性、相對性和辯證性。
1、反思性
反思性是說,建筑創新思維的“新”在于它不同于習慣思維或重復性思維,它來自于對現實理論及實踐的反思和批判,并從中找到突破口。
2、 超越性
超越性是說建筑師通過對以往知識、經驗、思維定勢的超越,對原有信息有取有舍,有的突出有的消沉,對信息重新組合,形成新的設計。
3、 實踐性
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實踐性在于建筑設計的理論研究和設計活動都不能脫離實踐。在實踐中建筑需求不斷發展,要求建筑師的思維不斷前進,不斷地根據實踐要求進行創新。
4、相對性
建筑設計創新思維也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創新思維方式一旦成為一種習慣,它的表現力就會下降,這時就會去追求一種新的方式,一代代被替換。一位建筑師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離不開同時代的創作,更離不開自己身體力行的創作實踐。
5、 辯證性
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研究涉及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本體、主體、客體、方法、載體等多方面的研究內容??疾炱湎嗷リP系,我們發現建筑設計創新思維諸多子系統的要素之間存在著辯證關系。認清這些辯證關系,有利于整體把握建筑設計創新思維,有利于培養和正確運用建筑設計創新思維。
二、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相關理論
1、 理論創新應該廣泛借鑒國外的經驗
理論本身是一種用于分析推理及構思創作的方法論,一種智力性勞動。在當代建筑的發育過程中, 伴隨著大量理論產出, 其中包括各種實例分析、觀念指導原則及集合了哲學思考與經驗實證的系統化理論產出。提高建筑設計創作質量, 應該更加廣泛借鑒國際領域的理論成果, 各種新觀念和新思想; 應以更加開放的觀念, 敏銳的思維, 獲取國際先進理論和經驗成果。
2、 重視建筑設計創作本體規范理論的研究探索
科學理論的系統化和規范化始終為科學創造所普遍倡導的一個問題。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倡導的科學范式理論學說指出了科學范式的產生對于科技革命的重大意義。所謂范式, 即為一個科學共同體成員所共同遵循的價值、
信念、技術方法, 即一門科學學科應具備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論體系。建筑設計從提高構思創意水平到工程設計實踐, 都應強調加強職業設計規范化理論的建設。
3、 加強本土論建筑理論探索
所謂“本土論” , 即建筑創作中, 要突出反映其個性和民族的審美趣味, 民族文化傳統同建筑藝術有機相互結合。我國地大物博, 歷史文化傳統十分豐饒, 推動創造民族豐富多彩文化藝術特質的現代建筑藝術精品, 有助于推動民族文化建設, 向世界展現民族文化藝術風彩, 加強民族的自豪感。在這一點上, 理論和實踐都富有國際意義。
三、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策略
1、現代建筑與傳統建筑設計相結合的創新理念
建筑藝術是社會的藝術,也是歷史的藝術,他的本質在于不斷的創新、發展和改革,才能符合歷史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在學習傳統建筑設計時要以積極進取的心態來吸取從古至今的建筑設計的精華,把建筑設計創新作為設計創作的的高度來衡量現代建筑設計的創作水準,從而反映新觀念的設計創作。西方建筑師在其社會發展進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識地發展了現代建筑,而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建筑師則是被動地被拽入了現代設計。
2、 創新建筑并不是一個孤立的整體
現代建筑設計中人文精神的創新建筑創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人們心里認知的美的意向以及對美的轉換和映照。所以建筑藝術形象應具有強大的視覺表達力和沖擊力,這樣才會引起人們對其美的共鳴。在現在的市政建設、建筑等這些迅速增長的新建筑中所具有的意義是異乎尋常的,因為他們聯系著一種人文精神,一種公眾精神,一種首創精神;這種精神都是新建筑、新城市多承載的人們認知的美的意向。是新的人文景觀,是人們心里的認知與歸屬感的聚集點,體現著現代人文精神的追求與象征性的表現,也是市民自豪感相結合的新的美學意向,主要通過這些城市建筑所反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尊重環境的整體性、多樣性是建筑設計整體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現代新美學建筑觀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設計藝術的征,以及對城市的環境、人文精神的尊重與認同。
3、 建筑工程設計中科技的創新
現代建筑設計的科技化不僅僅是一種信息的儲存和處理技術的運用,而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的技術基礎。建筑設計的創新不僅可以體現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體現在建筑技術中。例如:在清華大學超低能耗樓設計中就有多處創新之處,在圍護結構設計中包含了生態艙的設計、相變蓄熱地板的設計、植被屋面的設計及各種幕墻的設計。其中的生態艙位于建筑物一層北部,將綠色植物引入室內,創造性地在建筑內部增加了與自然接觸的人性化空間,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內環境質量
4、數字化技術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
數字化不僅僅是一種信息儲存和處理技術, 而且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的技術基礎。國內外的研究者指出并預測了數字化技術對人類的生存方式已經造成和將要發生的變化。一些新銳的建筑師已在探索用電腦手段擴展設計能力, 特別是在空間和形體的方面。如人們熟悉的弗蘭克蓋里設計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 運用了電腦掃描將模型數據轉化為施工圖紙, 再分解為每一塊工廠制作的鐵合金外墻板。這在用傳統技術的時代是無法想像的。數字化時代所創造的高科技生存環境, 虛擬的和現實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選擇。
綜上所述,現代建筑設計的創新, 對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相比傳統設計各方面都有比較大的突破?,F在已經進入了了現代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時代所創造的高科技生存環境,虛擬的和現實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張萌.建筑設計創新基本理論探析[D].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Abstract:This thesis mainly explaines what the architectural beauty is from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angle, how to arise this kind of beauty, and what effect to person and society it has, which are belong to the scope of building aesthetic function. Because of the strong comprehensiveness of building itself, it has various, multi-level contact with society and people. Therefore, its aesthetic function can not be single, briefly speaking, the architectural beauty lies in the enrich content and displaying their aesthetic function through the social content in architecture image, and increasingly shows important value in modern society.
關鍵詞: 建筑美;審美價值;審美功能;社會功能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beauty;aesthetic value;aesthetic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中圖分類號:TU-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7-0100-01
0引言
建筑是人類社會最早出現的藝術門類之一,建筑中的美學問題也是人們最早探討的美學課題之一。當建筑還處于手工業生產的時代,無論是建筑師自覺的創作或是工匠們不大自覺的勞作,他們都是把建筑作為藝術品對待的。我們今天欣賞古代建筑,從巍峨的宮殿、教堂到簡樸的民居、作坊,總能從其中感覺到醇厚的藝術風味。因此,藝術理論家都毫無例外地對建筑進行藝術方面的美學探討。
1建筑的審美功能
什么是建筑美,這種美是怎樣產生的,它對人對社會有什么作用等等問題,都是屬于建筑審美功能的范圍。由于建筑自身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和社會、和人有著多方面,多層次的聯系。因此,它的審美功能也不可能是單一的。
1.1從社會功能來說,建筑的審美價值主要是它本身包含體現的倫理價值,政治價值。建筑形象本身無所謂美或不美,藝術水平無所謂高或不高,只有當建筑的形式充分體現出了某種偉大高尚的精神內容,它的審美價值才大,藝術水平才高,藝術形象才美。所謂偉大、高尚,則因社會形態、建筑類型不同,其具體的涵義也不同,但都是以當代主導的倫理、政治標準為價值取向的。簡要說來,建筑美在于內容的充實。
1.2 從西方美學思想來看,這種觀念在古希臘時期就比較流行。如蘇格拉底認為,任何美的東西,同時也應該是善的。不能適應目的的美,其實是丑。古代埃及的神廟、陵墓金字塔,亞述巴比倫的宮殿、觀星臺,印度的石窟寺、佛塔等等,都是在刻意追求某種崇高偉大富有威懾力量的精神,充分顯示了當時社會的政治倫理制度。歐洲中世紀神學美學家認為,一切美的東西都來源于上帝的光輝,因而在基督教絕對統治時期興起的哥特式建筑,風靡全歐達四百年之久,一直到今天仍被認為這種風格最鮮明地體現了基督教的精神。在文藝復興時期,以反對神權統治,追求人性解放為理想的各種文藝創作,不約而同地采取了古希臘羅馬的形式,用“復古”的外衣來體現新的時代精神。而到了十九世紀初葉,人們厭惡工業革命初期原始資本積累帶來的冷酷現實,興起了一股浪漫主義文藝思潮,其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把對現實的絕望轉變成對往昔的懷念,向往舊日田園牧歌的農業生活情調,以及以宗教為紐帶的社會結構。這給當時的建筑美學思想以極大的影響。
2現代建筑的審美價值
從本世紀二十年代起,“現代建筑”潮流席卷歐美工業發達國家?,F代建筑的基本理論是反對建筑在實用功能和建造技術以外的一切“附加物”,不承認建筑是藝術作品;但同時又承認建筑具有審美價值。他們主張的建筑審美價值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用與傳統形式完全不同的嶄新形象,象征與傳統徹底決裂,呼喚人們對工業時代的情感,表達現代生活的節奏感和現代審美趣味的新奇感。再是大力宣揚美的客觀性,盡量表現數學力學的邏輯性和材料性能的剛韌性。這實際上是把建筑美歸人了技術美的范圍?,F代建筑的代表人物格羅皮烏斯說:“現代建筑師,定能創造出自己的美學章法,通過精確的不含糊的形式,清新的對比,各種部件之間的秩序、形體和色彩的勻稱與統一來創造自己的美學章法,這是社會的力量與經濟所需要的?!彼?925年創辦的包豪斯工藝學校,成為新興的技術美學的理論和實踐中心,其基礎乃是現代建筑??梢钥闯?,現代建筑的理論在摒棄傳統的建筑審美價值的同時,力圖賦予建筑以新的審美功能,而這種功能仍然是著眼于發掘形式中包含的內容,用新的形式展示新的內容――工業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和科學技術成就。
由此可見,現代建筑貌似反對建筑美的精神內容,但卻是執著地追求著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力圖表達的整個精神世界,仍然是美善合一的審美思想。只有到了本世紀六七十年代,“后現代”建筑興起后才有了改變。所謂“后現代”建筑,也可以稱為“反現代”建筑,因為這股潮流是以反對現代建筑的基本理論相標榜的,特別是反對現代建筑否定傳統、否定地方民族特色和否定建筑的人文內涵等這些最典型的觀點。雖然,近二三十年來不少建筑創作都被冠以“后現代”名稱,但并沒有形成一整套統一的美學體系,創作實踐也是五花八門的。只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即都在試圖通過建筑形象表達出某種明確的意向,賦予形象某種規定的內涵。通過建筑形象中包含的社會內容以顯示其審美功能,在現代社會中日益顯示出重要的價值。
3結束語
現如今,人們一方面在努力創造新的形象并盡可能賦予多的內涵,如巴西的新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悉尼的歌劇院,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莫斯科的紅場都形成了國家政治文化的象征。另一方面,則盡量保護古建筑、古城區,如北京的故宮、鐘鼓樓,巴黎的凱旋門、圣母院,意大利的羅馬、威尼斯古街區,日本的京都、奈良古寺廟群等等,因為這些古代遺產中包含的歷史內涵,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未來的文化發展,其作用己大大超過了這些建筑物自身的價值。注意研究建筑審美的社會功能,以增加建筑創作的社會責任感,正是我們今后在創作中所遵循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