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9 09:57: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服飾與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非言語交際 中日對比 體態語 客體語 環境語
非言語的Nonverbal一詞,是指在交際過程中,為更好地達到交際目的而伴隨言語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使用的不屬于有聲語言和文字語言范疇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稱為“不是語言的語言”。非語言交際指不需要使用言語就能發出和接收信息的行為,這種行為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不像語言只分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非言語交際(Nonverbal communication)這一概念屬于社會心理學,指人在傳達訊息時,會使用如肢體語言、面部表情或音調等語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來輔助說明。非語言交際就是交流的雙方利用身體的特征或者自然環境給交流對方傳遞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語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語表達終有不足,所以我們會額外在意對方的非言語表達,這有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對方的情緒、態度、個人特質等,甚至是內心真正的意圖。
對于非語言的分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例如美國的瑪嬌麗?F?瓦格斯把非語言分為9類,分別是人體(身體特征、皮膚、體形等)、動作(手勢、姿勢等)、眼睛(視線、眼神等)、副語言(聲音的高低強弱等特點)、沉默、體觸行為(接吻、擁抱、握手等)、對人空間、時間、色彩等。顯然,瑪嬌麗?F?瓦格斯的這種分類歸納并不能完全涵蓋非語言的范圍。納普(M?knapp)將非語言分為7類,分別是人體的傳遞行為(例如表情、視線、手勢、體勢等)、身體特征(體形、膚色、毛發等)、 觸摸行為(握手、擁抱等)、副語言(如聲音的特征、咳嗽、哭聲、發話間隔等)、空間因素(如體距)、個人物品因素(如服飾,化妝,隨身物品等)、環境因素(如家具、燈光、溫度等)等。美國的K.W.back將非言語交際分為兩大類,分別是靜態無聲的非言語交際、動態無聲的非言語交際以及有聲的非言語交際等。畢繼萬將其分為4大類,將姿勢、身勢、面部和手部動作、體觸行為等歸類為體態語;將沉默、話輪轉接、非言語聲音等歸類為副語言;將化妝、衣著、膚色、個人用品的交際作用等歸類為客體語;將空間,時間、距離、燈光、顏色、標志等歸類為環境語。
非言語交際的方式有很多,人們的面部表情、身體動作、衣著服飾、聲音暗示等都能表達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語交際的有效手段。例如人們高興時會眉飛色舞,憂傷時會愁眉苦臉、悲痛時會嚎啕大哭等等,這些情緒都是通過非言語手段表達出來的。又例如我們在說話時往往同時會借助身體動作來表情達意,有時這種動作會起到強化言語信息的作用,有時則起到弱化言語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給小孩禮物時,他若真的不想要,就會說不要,同時也會伴有搖頭、扭身、眼神漠視等行為;而若他很想要卻礙于大人的說教,雖然嘴上說不要,但是眼睛會一直盯著看,并使勁扳著手,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語內容。所以非言語交際在交際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它可以使言語信息更加鮮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補充言語信息的內容,還可以代替言語手段來表達信息。西方學者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對非言語交際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爾認為:文化背景相同的兩個人在交談時,言語手段傳達的信息僅占35%,非言語手段傳達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認為,兩人在交談時,非言語占93%,語言本身僅占7%。由此可見,在交際中,僅靠語言文字來傳遞信息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也往往需要非語言手段來增強語言效果,正確地理解和運用這些非語言手段,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與他人交流,減少交流障礙,促進交流順利進行。
非言語交際一詞來源于英語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對非言語交際的正式研究普遍認為始于達爾文,他在《人類和動物的表情》(1872年)一書中,對人類與動物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各種心理活動進行了系統詳細的研究。此后,逐漸出現了大量研究非言語交際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爾的《身動學入門》(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爾的《無聲的語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類行為觀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馬蘭德羅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語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葉斯?法斯特的《人體語言》(Body Language)等。而關于跨文化非言語交際的研究,可謂始于美國的萊克?布羅斯納安著的《中國和英語國家非言語交際對比》,它第一次直接對中英國家的非言語交際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對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方面,代表作為李慶祥主編的《中日非語言交際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前沿叢書,其中收錄了25篇論文,內容分為概論篇、分論篇、音聲語篇和教學篇等。關于中日非言語交際對比方面,概論篇中有盧濤的《日本非語言交際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語言交際行為的比較研究》和吳宏的《日本人的非語言交際行為與日本文化――兼談中日非語言交際行為之差異》等論文;分論篇中主要關于手勢、表情、副語言等方面的論文,其中關于中日對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勢文化比較――以手指動作為主》;教學篇中有趙春利的《對非言語行為的調查研究》和樊軍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語交際與日語跨文化教學》等論文,主要是關于日語語言教育中非言語交際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語言 文化與交際》(2007),主要論述了中日文化差異與體態語的表達方式、副語言及交際功能等。鐵軍編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讀》中,以五種基本色為中心進行了中日對比。
另外,關于體態語對比研究,期刊論文方面有孫鵬的《從體態語看中日兩國文化差異》(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際中的中日體態語對照研究》(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15(3));王連娣的《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視角下的中日手勢語》(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5)); 林燕燕的《體態語語言表現之中日比較――以“喜”的面部表情為中心》(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3(2));趙平的《從災難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語言交際》(日語知識,2012(09));張曉梅的 《論中日手語中表情與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張淑婧的《關于中日談話節目中附和表現的使用實態》(2010);王冠華的《關于面部表情描寫的中日對比研究――基于語料庫所進行的調查》(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4)); 程放明、劉旭寶的《體態語的中日語言表述異同》(日語學習與研究,2005(4)); 碩士論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體語言”的中日對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體態語對比研究與對日漢語教學》(2016)等。
在服飾色彩方面,有馬興國的《中日服飾習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張祝平的《中國國服喪失原因淺探――從近代中日服飾變化比較說明》(歷史教學,2002(11));錢國英的碩士論文《從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顏色詞的異同》(2005);劉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際中色彩使用的差異――以服飾、禮品為例》(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6(4));李的《日本服飾搭配中日對照》(1-8),(日語知識,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間概念中“內”與“外”的對比分析》(科技風2010(6));魏娜、蔣翔云的《淺析中日兩國的傳統服飾文化間的差異――以旗袍和和服為例》(學理論 2012(21));白玉蘭的《中日時間觀念的差異及其對文化交流的影響》(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12));苗M的碩士論文《中日服飾文化對比研究》(2014);陳穎超的《中日兩國“白色”異同研究》(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1));谷秋實、呂園園、王芳的《小議中日服飾色彩禁忌》 (萍鄉學院學報,2015(2));張歡的碩士論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綜上所述,我可以看出,關于中日非言語交際的比較研究在我國已初具規模,研究的時間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無論是期刊還是碩士論文數目都不算多,相關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論文分布相對分散,規模較小。從研究的內容來看,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的重點在體態語對于和服飾色彩的對比,主要是關于姿勢、身勢、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的對比研究,還有關于中日服飾色彩方面的比較研究。少數文章關于副語言的比較研究,但是論文數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傊?,關于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還有很多需要發掘的內容,研究對象和范圍也需要進一步擴展,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也亟需進一步構建,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的發展和完善還需要學者們今后長期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陳原.《社會語言學》[J].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2.楊全良.非言語交際簡述[J].外語研究,1990年版。
3.楊平.非語言交際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版。
關鍵詞:現代服裝設計;中國元素;傳統文化
“中國元素”指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底蘊及獨特的民族特色的設計元素,其中包括面料(如:絲綢、棉、麻等);色彩(如:紅、橙、黃、綠藍等);裝飾紋樣(如:牡丹花、龍、鳳等);款式(如:旗袍、中山裝、立領等)以及鑲嵌和刺繡等中式工藝。然而中國元素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也是表達美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設計師最愛從傳統的中國元素為出發點,并使中國元素成為其設計過程中取之不盡的材料和為其提供服裝設計時的靈感。隨著設計師對中國元素的不斷運用與挖掘,出現了很多具有民族美和現代美的完美服飾,并充分體現了“中國風”這一時尚領域的民族特色。然而在現代服裝設計的時尚領域中,由于外來文化和精神的不斷沖擊,使人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不斷發生改變,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及民族特色在不斷地被人們遺忘。因此,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筆者作為一名現代服裝設計師,對現代服裝設計中結合中國元素,使現代服裝具有傳統性和時代性綜合的特性服飾設計,并實現現代服飾與中國元素相結合,充分體現中國元素的魅力。
一、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價值
1.1傳統文化與服飾藝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有“衣冠王國”的美稱,不同時期的服飾都有著突顯時代的典型設計和民族風俗。在古代中國,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服飾的設計被刻上了儒家的“烙印”。然而儒家的思想指的是禮儀仁道,并講求中庸之道,在這種思潮之下,中國人的服飾都有著平等、美好、整齊、含蓄、端莊的民族特點。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孕育著典型的中國文化,服飾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如一個多姿多彩的生命體,傳達出時代的靈魂,并且能清晰明亮的反映著歷史文化。服裝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每一件衣服的圖案、布料以及款式不僅能反映出各種各樣的民族風情、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還能提相處中國傳統文化的個性與特色。因此,現代服裝設計中運用中國元素,已成為現代服裝設計師的寶貴素材,并能充分體現傳統文化與服飾藝術相融合的個性,以便用服裝反映中國的燦爛的歷史與豐富的文化。
1.2傳統服飾的歷史內涵。中國傳統服飾往往有一種含蓄、端莊、典雅的美感,其與西方服飾的風格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歷史、文化等因素引起的。中國傳統服飾風格通常是強調對稱、強調線形、手工紋飾,為了突顯中國人的含蓄、內斂的性格所導致的。中國傳統服飾還體現一種自然和諧的美感,從各個方面充分體現出當時中國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追求,并講究服飾和季節、環境等因素相協調。同時,服飾的款式調配應與衣服的面料、色彩以及圖案和諧匹配,并充分體現出穿衣者的身份、地位。中國傳統服飾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和歷史意蘊,并在中國服裝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的意義,其中中服飾設計是中國人民偉大的智慧的結晶,并在歷史的長河中觸發著“禮儀之邦”的中國蓬勃發展,為下現代服裝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特點
2.1色彩明快對比又和諧統一。色彩是刺激視覺神經的重要指標,鮮亮明快的的色彩搭配不僅能體現出穿衣者的個性與氣質,還能體現穿衣者的審美能力以及配飾能力。色彩猶如一個聰慧的人一樣,不同的色彩表現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如:大紅色代表著激情、勇敢、愛心;紫色代表著高貴、富裕;綠色代表著充滿生機、環保、青春等等)。中國服飾色彩是源于傳統的無色,是民族文化色彩的繼承和發展。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充分利用傳統的色彩,搭配出獨特、優雅的現代服飾,既能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和民族的精神以及民族的風俗習慣,還能實現色彩明快對比又和諧統一的理念。
2.2圖像特征。傳統中國的圖案特征主要從兩方面突顯,一方面是從其內涵來說。傳統的圖案都有一個共同點,體現民間的風情、民族的和諧統一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友好相處,都表現出了人們心靈的最深情感的真實性和抽象性。無論是八吉祥、暗八仙還是民間的吉祥圖案,從其形式來看,他們的形象不但具有原有的自然景象,還有抽象的符號特征,其成為了人們抒發內心情感的一種標志和人們靈魂和精神的寄托;另一方面從其內容來說。傳統的圖案在服飾上都會用線條描繪和色彩渲染,使其形成一定的規律和款式的圖樣花紋。圖案源于生活,因此,為在生活中挖掘豐富多彩的圖案,設計師可以利用自然、人物形象以及植物動物來取材,并結合自己主觀的意象來創造出更美的圖案。
三、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3.1中國傳統色彩帶給現代服裝設計的驚艷。色彩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不同的色彩能體現出穿衣者的獨特個性,更能傳達其內心的情感。民族色彩則是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以及審美的重要體現,能直觀地表現出一個民族服飾的特色蘊含著獨特的民族文化。可見,中國元素中色彩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設計師不僅要把民族色彩作為一門語言融入到其設計中,更要巴民族色彩的精神以及靈魂更生動形象的體現在現代服飾中,從而達到中國元素的傳播以及民族文化內涵的傳遞,讓人們在選擇服裝的時候能感受到中國博大精神的民族文化,體現其個性的同時表現其愛國之心。如:大紅色被廣泛的使用在服裝設計中,其紅色不僅能體現出中國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當今社會提倡人們實現“中國夢”的激情,還暗含著中國人民對喜慶、吉祥的追求,表現了中國人民的審美特點與心靈真實的情感的特征。
3.2中國傳統面料的運用。面料是服裝的基礎,面料的好壞直接影響服裝設計的風格和款式。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紡織技術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形形的面料供現代服裝設計選擇,但是也無法抵擋傳統的中國服飾面料的魅力,如:絲綢、棉、麻等傳統面料都有著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現代服裝設計增添濃厚的民族風情與豐富的民族文化,增強現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有利于弘揚傳統的中國文化。大部分現代設計師都喜歡運用絲綢和棉等面料,其能充分體現中國人民的樸素美,以及對服裝設計的創新,并造就一批既時尚又具創新的民族特色的中國現代服裝品牌(如:木真了、江南布衣等時裝品牌)。
四、結語
中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通過現代服裝設計師的充分融合,使其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和延伸。本文主要闡述了傳統服飾的文化價值以及特點,對中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并論證了中國元素給現代服飾帶來的巨大影響與成就,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了發揚和傳承,讓現代服飾在趕上潮流的同時,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服裝學院)
參考文獻:
[1]期刊論文.淺談中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現代商業-2010(36)
[2]期刊論文.傳統民族元素在服裝設計圖案美中的運用-大江周刊(論壇)-2011(2)
論文關鍵詞:市場細分,消費心理,中式服裝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服裝特色的服飾文化正逐步在設計界嶄露頭角,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源自生活,有著純樸的藝術樣式,在時尚舞臺上顯示出其獨特的生命力,是設計靈感的寶貴源泉,成為服裝設計風格中的一抹亮色。近年來,以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元素為依托的中式服裝品牌無論是在款式的多樣化、服裝的品牌化以及市場化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相比于國外品牌,國內服裝品牌在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方面、在市場營銷手段和市場運營水平方面都顯得略遜一籌,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終端消費需求為著眼點細分市場,充分了解目標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特征,根據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才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成功運作中式服裝品牌的關鍵。
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社會,細分市場是熟悉市場的前提。市場細分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可以運用的變量也很多,營銷學上比較常用的重要變量有地理變量、人口統計變量、心理變量、行為變量等,不同的細分變量有著不同的細分結果,營銷人員一般要根據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細分變量。細分后的市場必須具有可衡量性、可達到性、實際價值性和行動可能性四個特征[1]。由于人口統計變量的易衡量性和其與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使用頻率等因素有密切聯系,常用人口統計變量區分消費群體,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上海中式服裝市場,初步選擇性別、收入、年齡3個代表性人口統計變量為基礎細分市場,分析每個目標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與消費心理特征,在此基礎上,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過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生活態度、消費方式等方面的調查,進一步找出將消費者分群的內在因子。以下分析均運用SPSS Statistics17.0進行統計分析。
1 以人口統計變量細分市場
1.1細分市場
通過設計調查問卷**,選擇性別、收入、年齡3個代表性人口統計變量初步細分市場,問卷發放400份,實際回收394份經濟論文,有效問卷394份,頻數分析結果如表1:
表1人口統計變量頻數分析表
性別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男
153
38.8
38.8
38.8
女
241
61.2
61.2
100.0
合計
394
100.0
100.0
月收入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2000元以下
131
33.2
33.2
33.2
2001-4000元
38
9.6
9.6
42.9
4000-8000元
105
26.6
26.6
69.5
8000元以上
120
30.5
30.5
100.0
合計
394
100.0
100.0
年齡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8-25歲
34
8.6
8.6
8.6
26-35歲
111
28.2
28.2
36.8
36-45歲
184
46.7
46.7
83.5
45歲以上
65
16.5
16.5
100.0
合計
394
關鍵詞:哈尼服飾;旅游語境;展演意義轉化;設計傳承
一、旅游語境下的哈尼服飾
隨著旅游開發的興起,哈尼文化作為紅河地區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視,開發哈尼民族風情和梯田生態景觀,打造哈尼旅游品牌。一種民族文化,一旦被打上了生態旅游的牌子,它就被推上了一個與外界交流更加深入的前臺。其文化的很多方面成為展演性的存在,而服飾成了文化展演的受壓迫事項。
1.文化資本與消費符號
在持續的旅游接觸中,哈尼服飾進入了本地人與他者共同構建的旅游場域中,成為本地人與他者雙重視角中的關系性存在,生成新的意義。哈尼族以前的服飾首先是滿足穿的需要,是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隨著旅游文化的不斷深入,服飾作為民族的標志,成為一種展演性的文化符號存在,以此在市場交換中贏得經濟回報。在舞臺表演中,服飾是不可或缺的,既有單獨的哈尼服飾展,更多的是作為歌舞表演和接待來賓時的道具。還有直接面向游客的服飾出售和出租。傳統服飾在旅游展演中進入了大眾消費市場,成為哈尼族的文化資本和部分村民的新的謀生手段。哈尼族深知服飾對他們而言的重要性,他們也會抱怨在炎熱的夏季穿著厚重的衣裙又重又部方便,但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他們認為值得。
2.文化想象與身份認同
服飾作為外顯性的文化符號,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人群的標志?!八粌H是外來者的一種觀察角度和認知手段,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當地人提任何表述自己文化的一種方式?!?/p>
當地的哈尼族認為他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化就是女性服飾,在旅游中一定要亮出來。游客也認為他們的文化中最有意思的是婦女的服飾。游客判斷旅游中的其他文化事項也主要是從服飾出發。服飾作為民族身份,在傳統語境中與旅游語境中是有區別的,傳統語境中,服飾代表的是民族的內部認同。我們穿著相同的服飾,我們就是同一個民族的。而旅游語境培養出了本地人的民族身份自覺意識,服飾作為游客眼中的哈尼族的身份確證,是游客和本地人共同協商的,是在兩者的互動中重新塑造的。
二、旅游語境對哈尼服飾的影響
1.旅游與哈尼服飾的復興
對任何一個民族來說,文化的變遷是絕對的。哈尼文化自解放以來就受到強大的漢文化的包圍,涵化現象已比較嚴重。除了上了年紀的老人外,很少有人穿民族盛裝了。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外出務工與求學使他們很少有機會再穿民族服裝。而在旅游的展演場景中,服飾是首要和必須展示的事項,為了突出民族特色,無論是官方視察還是游客來訪,他們就會有意識地穿上民族服裝,甚至會從其他村寨里召集一些穿民族服裝的小姑娘,只是為了“穿民族服裝的人多一點,好看一點”。
2.旅游與哈尼服飾的改變
第一,服飾形式的變化。展演中一套服飾的完整性不存在了:外套很少穿,只著褂子以突出姑娘們的窈窕身姿;綁腿不打了,換成了長筒絲襪。為了適應展演的需要,在保留民族盛裝的基礎上,形制上做了簡化:褂子的袖口縮小了,裙子與圍腰合二為一。首飾用買來的銅鋁制品代替了傳統的銀飾,女性可以在展演中根據自己的審美趣味選擇各種裝飾品。改動后是服飾只適用于展演場域,與日常生活場景無關。
第二,服飾功能的變遷。服飾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和審美心理,其獨特形制與藝術化的造型,是功能性的受內在驅使的藝術品,哈尼人在自己族群內部創造、欣賞和實用這種藝術品,它在維持族群認同與社會結構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而進入旅游場域后,服飾作為民族藝術品成為商業性的為外在的消費世界而創作的,它向外界呈現了一種民族形象,作為族群邊界界定體系的一部分而存在。旅游展演中的服飾為了吸引游客目光獲得經濟利益為初衷,傳統服飾的財富、地位、角色和倫理規范等諸多文化意義轉化為哈尼族性標志和哈尼姑娘漂亮美麗的指稱符號。
三、哈尼服飾在的運用與傳承
現代設計從一開始就走在了時尚的前沿,它的發展與人類思想的發展如影相隨,頗具時代精神;現代設計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能夠對不同的思想和藝術進行總結歸納,從中獲得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精髓。哈尼服飾圖案是幾千年發展演變的最終結果,無論是形式上還是文化價值上都能夠對現代設計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啟示作用。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是一門新興的卻包含了古老文化內涵的學科,它具有廣泛的世界范圍的意義,蘊藏著豐厚的智慧,生命力頑強,適應性強。把少數民族的服飾藝術與現代設計結合是時展的要求,兩者可以相互發展,并行不悖。少數民族的服飾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華,它能夠為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有益的途徑,能夠為現代設計的發展開啟~扇全新的大門。
注釋:
[1]魏美仙.民族村寨旅游展演藝術的意義闡釋[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8,(1):9-17.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2]施為達、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4
[3]皮埃爾?布迪厄,康納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論》[M].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4]光映炯,鄒洪穎,和曉榮.少數民族藝術在旅游業中的保護和利用――以麗江納西族東巴藝術為例[J].思想戰線,2006,(6)
作者簡介:
論文摘要:一個民族的舞蹈蘊含著一個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勞動人民的長期勞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經歷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禮,積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節日,各個民族都會以各式各樣的舞蹈來表達喜悅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對于提高民族認同感、加深各民族間的聯絡與感情是十分有利的。筆者認為,通過民族舞蹈的教學,在學生思想上進行民族意識的滲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就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識的滲透問題展開比較深入的論述,以期能夠對我國當前民族舞蹈教育中學生民族意識的提高提供一點可借鑒之處。
一、加強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識滲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個民族的舞蹈蘊含著一個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勞動人民的長期勞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經歷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禮,積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節日,各個民族都會以各式各樣的舞蹈來表達喜悅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對于提高民族認同感、加深各民族間的聯絡與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過民族舞蹈的教學,在學生思想上進行民族意識的滲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識滲透的途徑
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對策來加強對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識的滲透工作。
(一)學習民族舞蹈,體會民族風情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風俗習慣,在其舞蹈表現方面也存在著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頭作為其主要特點,這主要是因為蒙古民族長期生活在遼闊的草原上,就逐漸形成了昂首、挺胸的體態;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則表現出了無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詩情畫意,把藏族與生俱來的西域風情全面的展現出來。中國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親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僅僅依靠耳聽目看,是難以全面體會各民族風情的?;谝陨戏治?筆者認為在舞蹈教育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們接觸并逐漸深入了解中國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對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對各民族舞蹈的學習與表演,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身體的協調性,而且能夠極大的加深學生的民族意識。但是,在進行舞蹈教育時應當注意不要給學生造成身體上的疲勞以及思想上的厭倦,而是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來進行民族意識的滲透。筆者認為,學生只有在對祖國各民族文化產生認同感的基礎上,才能激發其對我國各民族的熱愛。
(二)提高對民族舞蹈的鑒賞能力,提高對祖國舞蹈文化的認識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開始之前,教師應當首先調動起學生學習民族舞蹈的情緒。比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等先進手段將我國各民族舞蹈展現給學生,可以選擇那些節奏感明顯的音樂,民族特色鮮明的服裝等具體因素來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學生欣賞民族舞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適時的向他們講解這種民族舞蹈的發展歷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還可以向學生們講述這一民族的文化習俗以及民族風情。
顏色絢麗、款式豐富的民族服飾文化也應當成為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各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品種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艷以及花樣之繁,已成為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長河中一顆引人注目的明珠,與此同時,我國各民族所傳承下來的音樂以及舞蹈也是我們民族文化凝結而成的,充分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頑強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國的民族舞蹈蘊含著蒙古民族的豪放、遼闊;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潑與歡快等等。所有這些都帶給人們藝術的享受,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優良的民族傳統風俗。這些成為對學生進行民族歷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幟和神韻、強化民族意識的生動教材。在進行舞蹈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民族舞蹈來介紹其民族的特色服飾。例如,在進行傣族舞蹈課程的教學時,老師可以依據多媒體放映的畫面對這個民族的生態環境、服飾風俗進行描述。在講述完傣族服飾特征之后,老師可以緊接著切入正題,拿出傣族裙讓學生們親自穿著上課,親身感受一下傣族這個少數民族的生活風俗。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們在外表形態上更貼近人物形象,也能讓學生們在學習傣族舞時更快地進入狀態,體會服飾帶給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樂對于學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強民族意識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在進行舞蹈教學時只有充分領會民族音樂的內涵,才能確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題思想??紤]到有些學生在對文字、歌曲內容的理解上沒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選擇歌曲時,不能一開始就放難度較大、不好辨別的樂曲讓學生們欣賞,要由淺到深、由表及里對學生實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學習,不但能夠讓學生得到肢體上的能力提升,而且還有利于學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對服飾和對音樂的欣賞、感受,進一步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也使特有的民族風情和民族審美心理自然滲透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加深了學生們對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從而引發出更高的學習欲望。
三、結束語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僅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這是書本學習過程中難以替代的。我國傳統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個國家與地區都得到了眾多的贊美與肯定,使得中國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認同。所以說,我們應當重視在舞蹈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民族意識的滲透,讓學生在民族舞蹈的學習過程中領會到祖國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學生將這種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藝術的表現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夠是我們培養出的學生具備國際意識以及開放的思想,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強大與發展做出應盡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紅.《在民間舞教學體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談民族地區專業舞蹈院校的民間舞蹈教育》[J].科技創新導報,2008,(18).
【關鍵詞】:宗教;重形神;重風骨;內在靈性;秀骨清像
1、南朝佛造像藝術的分析
1.1背景:得到帝室的支持
由于社會的動蕩,經濟的發展,與外來文化藝術的吸收與融合,經過大分裂、大融合后,致使南朝時期,在藝術思想領域逐漸出現了與兩晉不同的新格局。東晉時期,佛教勢力漸漸傳入,至南北朝開始,是佛教藝術逐漸從萌生走向高峰的至關重要時期,成為其各代名擅一時的藝術家乃至社會上下百姓對于佛教文化都抱有一種崇敬的心態,積極投身于藝術潮流之中,并出現建寺造塔、開窟造像的風氣 。
1.2南朝造型的題材表現
在南朝時期,佛教造像的題材較多,種類豐富。由于受南朝主流意識及南朝人士的審美特點的影響,浸潤到了釋迦像的造像著衣及服飾樣式方面,致使南朝的釋迦佛像的服飾多為褒衣博帶佛衣,其著衣特點同時也體現出了民族融合的社會形勢。綜合南朝大部分的佛教造像,其造型題材雖有區別,但是所相處的思想文化背景及其佛教造像的推崇人士的審美模式相同,從而各題材的佛教造像的藝術風格是完全一致的。
上世紀后半期以來,南朝早期的佛教遺物與具有南北藝術風格相融合的佛教造像大量出土,正在矯正現代人們對于南北朝時期佛教造像的藝術發展面貌的整體認知,南朝佛教造像在當時時期所產生的巨大成就以及對藝術發展的深遠影響,現在已逐步得到學術領域的普遍認同。
1.3南朝宗教創作觀點
南北朝美術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宗教美術。宗教美術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社會現實必然會決定著藝術的發展。現實社會中的進步力量和衰頹力量的對立與斗爭,都必然的會在藝術中反映出來。南北朝宗教美術的宏大的規模與巨大的創意意圖,體現了人民的深厚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南北朝時期的藝術在表現技巧上也是有著跨越性的進步。雖然佛造像藝術在神態描寫上表現的不夠個性化,但也都表現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精神特質。
2、謝赫審美主張
謝赫的“六法論”一直以來是衡量中國藝術科學又系統的審美準則與以及創作準則的重要依據,對中國藝術作品的審美發展趨勢有著重大的啟發。因此以“六法論”的審美觀點對他所處年代的佛教造像進行剖析。
謝赫“六法”的重要觀念為:氣韻,生動是也;骨法,用筆是也;應物,象形是也;隨類,賦彩是也;經營,位置是也;傳移,模寫是也。中國的古代美學對藝術作品的創作所評判的標準一直不以“內容”與“形式”為準則,而是以“風”、“氣”“韻”“骨”的審美標準進行藝術審視,致使這些審美標準在當時所有的藝術創作過程中是相互融合、相互貫通、互為表里的。中國美學概念中尤為突出的特點是同傳統文化精神一脈相承,“體用合一”“知行合一”,既有意識觀念層面的精神內容,又有實施于具體實踐的方法理論。
2.1重形神
關于“六法”,“氣韻生動”是其總則,是統罩、統領其余五法的總綱領,強調創作者的內在靈性,在中國藝術作品中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在謝赫品評二十七位畫家時已透出了這一消息,例如,評論姚曇度的“畫有逸才,巧變鋒出,魑魅神鬼,皆能妙絕,同流真為,雅鄭兼善,莫不俊發,出人意表,天挺生知,非學所及”表現出姚曇度在藝術表現上有著高超的才能,這種極高的藝術表現才能不是通過后期的培養而形成的。 “氣韻生動”作為形而上的精神內容,制約著藝術家的藝術傳達向著體現活潑生動的效果方面發展,并同時把這種理念作為具象的藝術效果。在此時期,佛教造像極大地融入了南朝人士的審美情趣。整個造型的藝術特征比較顯著,精神狀態以及性格也較為生動。
2.2“以形寫神”
中國佛教雕塑注重的是形象內在的精神活動,而不是過于注重外在的形體準確度的塑造,它通常都是通過對于藝術作品情感化的空間把握與處理,加上藝術創作者的直覺式聯想想象與抒感,甚至增添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手法表現,由此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抒情寫意的藝術表現效果。所以,中國佛教造像給予人的感覺不像西方古典雕塑那樣直觀,而是神龍露首不露尾,含不盡之意于象外。沒有氣勢逼人、一觸即發的火氣,而是像中國的書畫那樣用筆藏鋒,將力量包含在其中,以其含蓄美、內涵美,給予人以更多品味的余韻。
2.3重L骨
謝赫的“骨法用筆”是通過藝術作品人物造型的描繪從而反應出人物特質的筆法以及線條的要求,“骨法”原本是對紙質以及帛上的繪畫創作的筆法要求,然而現在用此法研究南朝石質材料的佛教造像,又會產生怎樣的藝術碰撞呢?南朝佛教造像最突出的藝術風格為“秀骨清像”,主要指的是佛陀或者是菩薩造型的外表皮體態較為削瘦,面貌較為清秀俊美,神情雋秀,雙眸中深諳笑意的體態以及神態的造型樣式,尤為親切,充滿飄逸高邁的獨特藝術效果。這些樣式與古印度佛教造像的造型、寓意都有所差異。其一為:由陽剛之氣轉變為清秀俊美之貌。其二為:由厚重簡約的服飾風格轉型為輕巧修飾風格。導致這種特征差異的因素是由于古印度佛教逐漸傳入中國后,與中國的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同時,受中國的儒道傳統文化對于佛教文化的借鑒與改進的結果,佛教造像的氣韻優雅的風格不免有幾分儒雅之士的高尚在其中,同時,也包含著南朝世人對于佛教文化的虔誠與崇敬之心。
3、結語
中國古代藝術思想體現了中國古代人的審美價值,對藝術作品從而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與探索,對現當代藝術的傳承不僅具有現實意義,并且對今后應當如何挖掘,使其成為擁有世界性意義的藝術文化價值,為人類今的后藝術文化發展產生促進作用,毋庸置疑的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著這一重要宗旨,本篇論文確定了研究的出發點,試圖從謝赫的審美觀點來分析南朝佛教造像的藝術特征,融入了“六法論”中的重要觀點進行了對比闡述。從而使得中國古代雕塑領域的藝術內涵變得更加豐富、多層次。
【參考文獻】:
[1] 盧輔圣.《中國南方佛教造像藝術》[M].上海, 2004
論文關鍵詞:整合營銷傳播;美特斯邦威;營銷策略
整合營銷傳播不僅考慮的是銷售職能在傳播過程中的作用,注意將產品、人員、廣告、促銷等職能內因素協調一致,更是要其他部門也都接受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觀念,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到銷售和服務都最大限度地為消費者考慮。
美特斯邦威品牌自1995年創立以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多次躋身中國服裝行業百強,曾榮獲“中國青年最喜愛的服裝品牌”、“中國女性消費者最滿意的品牌”等諸多稱號。在美特斯邦威的成長道路上,一直離不開遠見卓識的營銷傳播??梢哉f正是整合營銷傳播的成功運用成就了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尋常路。分析美特斯邦威的整合營銷傳播策略,也可以給諸多國內服裝品牌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議。
1 品牌定位
美特斯邦威品牌定位于16至25歲時尚而有活力的年輕人,傾力打造的是“一個年輕活力的領導品牌,流行時尚的產品,大眾化的價格”。這一點從其看似西化的品牌名稱就可以看得出來。在“美特斯邦威”這五個字中,每個字都代表著品牌的一種特性:其中,“美”是指美麗,時尚;“特”是指獨特,個性;“斯”是指在這里,專心,專注;“邦”是指國邦,故邦;“威”是指威風。獨特的品牌名稱正說明美邦專注于為消費者提供時尚個性的服飾,立志成為中國休閑服飾的領導者,以揚國邦之威。美特斯邦威還用自己設計的廣告語“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為自己塑造了桀驁不馴的性格。這一切,都在消費者心目中造就了美特斯邦威年輕時尚特立獨行的品牌形象。
2 產品關注
為了讓產品引領時尚,符合品牌的前衛形象,美特斯邦威早在1998年就在上海成立了產品設計中心,還從法國請來一位頂級服裝設計師擔任集團設計總監,建立培養了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設計師隊伍,與法國、意大利、香港等地知名設計師展開長期合作,每年設計服裝新款式3000多款。美特斯邦威對產品的關注還體現在對休閑裝市場進行細分,針對T恤、牛仔、羽絨服三個目標市場分別建立MTEE、MJeans、M.Polar三個產品類別,這三個產品系列分別樹立了自己在各個品類專業而又時尚的產品形象。
3 形象塑造
美特斯邦威對品牌形象的塑造一直不遺余力。在明星代言上,美特斯邦威在不同發展階段先后花重金聘請了郭富城、周杰倫、潘瑋柏、張韶涵等當紅明星為品牌代言,切合品牌形象的明星和大規模的廣告投入讓美特斯邦威從品牌建立之初就站在了行業的前列。在品牌發展壯大之后,美邦集團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與消費者接觸最多的專賣店,耗資一億多元建立了一個系統使總部大廈可以隨時調取系統內各地任意一家專賣店的實時圖像,通過這個系統,美特斯邦威可以集中管理全國各地的旗艦專賣店,隨時掌握各地專賣店是否做到了統一形象,統一宣傳。
4 文化沉淀
文化是一個企業內在的特質,只有通過文化的整合才能將企業糅合成一個整體。為了凸顯文化的內涵,美特斯邦威投資兩千多萬元建成國內首座民間服飾博物館,藏有從元朝至今服飾文物共五千余件,服飾博物館的建成為企業的國際化之路注入了強大的文化力量。美特斯邦威還在企業內部建立了員工俱樂部,創辦了《邦威報》。為了培養員工和加盟商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美特斯邦威甚至建立了自己的企業大學。深厚的文化沉淀成為了美特斯邦威發展不竭的動力。
5 營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