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8 10:08: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測繪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測繪 聯合培養 碩士研究生 思考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7-277-1
1引言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部分高?,F有的教學資源已不能滿足日漸增長的研究生數量及培養質量要求。高校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逐漸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是以工程應用為自身特點,以培養工程技術和技術管理類型的高層次人才為目標。在聯合培養模式下,高校與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能夠相互合作,不僅降低了培養成本,更提高了培養質量,是加快人才培養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測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現狀
近年來,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作為一種新型的培養模式,在各高校和科研企事業單位之間逐漸興起。測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培養方案的確定上主要突出“測繪工程應用”的特點,學生所學課程除國家教委規定公共基礎課外,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設置上靈活多樣,緊密結合測繪地理信息生產、科研特點,既滿足國家教委對工程碩士課程設置的要求,又實實在在讓學生學到測繪地理信息單位業務急需的知識。雖然培養方案和管理體制尚有待進一步改進,合作機制仍需完善,但該培養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強各培養單位之間交流,充分利用優質教學、實踐資源,有效提高培養質量、降低培養成本。因此,逐漸被廣大高校和科研企事業單位所認可。
3聯合培養測繪工程碩士研究生總體目標
聯合培養測繪工程碩士研究生總體建設的目標是:“形成以高校為主體、以單位為依托、以培育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研究生為努力方向,參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多樣化、協作監督制度化的聯合培養模式。”
顯而易見,總體建設目標的形成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向形成并實現多個子目標,才可以順利達成。
3.1以高校為主體
研究生來自高校,始終離不開高校培養,高校具備強大理論教學和師資力量優勢,高校尤其是地方合作高校是建設好研究生培養機制的基礎,要充分發揮高校在聯合培養基地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3.2以單位為依托
充分發揮測繪地理信息企事業單位在研究生聯合培養中的設備、資金、創新、場地等方面優勢,單位指導老師長期從事具體測繪地理信息生產科研工作,相比較高校指導老師,有一定的實踐業務優勢,可實現更加全面均衡地培養研究生。
3.3以學生為基本
以培育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研究生為努力方向,培養研究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根據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最新需求確定內容,如天地圖、數字城市、地理國情普查等大型項目,讓研究生參與項目的設計、建設、驗收等關鍵環節,全面提高研究生學術和實踐能力。
3.4參與主體多元化
測繪地理信息單位的業務范圍和工作領域隨著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拓寬,地理信息系統、遙感、三維建模、海量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等方面技術持續發展,給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帶來了多個研究主體,為聯合研究生培養開啟了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3.5運行機制多樣化
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形成競爭性的市場機制,最終實現研究生培養對接市場需求,基地建設的制度化、單位對基地建設的內需化。同時,采用教育、咨詢、開發、服務、共建實體等多種形式,將多元主體的作用發揮出來。
3.6協作監督制度化
為更好保障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法權益,有效提高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同時對聯合培養單位的效益有所保障,必須在高校和聯合培養單位之間建立起協作監督制度,實現高校、單位、研究生三方相互監督的培養機制。
4測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
4.1實行雙導師制
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聯合培養碩士生,學校聘請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副高職稱人員擔任校外導師,一般校內導師負責學生基礎理論指導,校外導師負責學生實踐環節,雙方共同指導學位論文。
4.2合作項目聯合指導
校內外單位合作承擔科研項目,以項目為依托共同培養研究生,通過開展項目科研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專業碩士實踐能力提高的目的。
4.3畢業論文相互審核制
為切實提高論文質量,對于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要嚴把撰寫論文各個環節的質量關。聯合培養院校和科研生產單位專家參與研究生開題報告、論文中期檢查、畢業論文審核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嚴把學位論文出口關,在畢業論文審閱過程中,先有聯合培養院校和基地導師進行指導審閱,再以盲審的形式送外校導師或基地導師審閱,二級把關,確保論文質量。
5聯合培養模式下的幾點不足和思考
高校教師肩負著教學和科研雙重任務,但是教師一般理論知識豐富而實踐能力較弱。因此在園林師資隊伍建設中,應該支持與鼓勵學院教師逐漸成為“雙師型”教師,或者可以從校外企業及社會中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名師專家、高級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來補充專業教師隊伍?!半p師型”教師通過在公司的實際工作可以及時地學習和掌握最新的設計理念、設計技巧和行業的發展動態,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科研實力可為企業解決項目設計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增加“雙師型”教師是提高學校應用型專業實踐教學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2•搭建“實戰式”教學平臺
為提高園林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搭建“實戰式”實踐教學平臺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最好途徑,重要的是能使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緊密相結合。學校應該與園林專業相關單位廣泛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使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其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我校與市建設局、規劃局、林業局、設計院等相關企事業單位聯合,建立“實戰式”頂崗實訓基地15處,搭建了穩定的專業技能訓練平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資源,使園林專業人才培養不僅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能夠很快適應實際工作。通過這種固定和機動的兩種教學方式,來發揮該平臺的作用,固定的“實戰式”實踐教學平臺主要包括校內外實驗室、實習、見習基地及“實戰式”的頂崗實訓基地,機動的“實戰式”實踐教學平臺主要體現在參與實際地方工程項目的建設。學校自己成立“園林專業規劃設計創業中心”,申報園林專業規劃設計相關資質,搭建穩固的“實戰式”教學平臺。近年來,在學院教師指導下園林專業學生共參與“張家界市林權調查”、“張家界三望坡度假公園規劃”、“桑植縣金科明珠綠化設計”等60多個地方工程項目的設計與施工。學生在這種“實戰式”平臺的建設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另外,為了培養風景園林專業學生扎實的園林景觀表現技法基本功,突出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獨具創新的思想,學校應該定期舉辦專業技能競賽。我校每年定期舉辦“插花藝術設計大賽”、“手繪規劃設計大賽”、“南方測繪技能大賽”、“計算機輔助設計大賽”等專業技能比賽,通過這些比賽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發掘了學生們的藝術潛能,提升了藝術修養,為他們今后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等專業課奠定良好的基礎。
3•執行畢業論文“雙導師”制
畢業設計是大學本科專業教學的一個最后環節,是專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園林專業畢業論文推行雙導師制,充分體現了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中的不斷探索,通過創新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半p導師”制即由學校、企業各配備一名導師,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并結合實踐工程項目,共同選題,共同商定指導方案,共同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指導工作。我院園林專業推行畢業論文雙導師制,并協助學院專門制定了實施雙導師制的辦法,聘請與規劃設計類專業相關的規劃師、設計師、工程師、盆景式、經濟師等13位專家作為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老師。近年來,結合實踐工程項目的畢業設計共有80多項。雙導師制的推行,不僅確保園林專業畢業論文質量得到提高,而且大幅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4•加強教研教改,編寫特色教材
【關鍵詞】林學專業;產學研合作;培養
產學研合作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模式,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1]。這種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高等學校與有關企業、科研院所等的不同學術環境和不同資源,充分發揮不同單位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培養學生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為目的,為社會和國家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應用人才[2-4]。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有利于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書本知識與操作技能的辯證統一,有利于高校課堂與社會實踐的緊密聯系。這種教育模式與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相比,突破了在相對固定的校園課堂授課為主的人才培養的單一的模式,是企業參與辦學的一種形式,也是社會與學校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開放式教育模式,對于企業和學校都是有利的。
黃山學院林學專業起源于安徽省黃山林業學校,具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林業行業的管理和技術人才。林學專業設置2個培養方向即森林資源培育與經營管理方向和城市林業方向,其中森林資源培育與經營管理方向畢業的學生主要進入林業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森林資源培育、森林資源調查和編制經營管理措施;城市林業方向畢業的學生主要進入苗圃、園林公司,從事園林苗木培育、城市綠化施工和養護。
1 建立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實現“零距離”就業
實訓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主體性教學之一。黃山學院構建相對完善的林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把實訓教學、生產實踐、社會服務貫穿到教育全過程,對林業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我院林業類專業設立以來,非常重視院內外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近幾年來,根據林業類專業行業的特點,與林業類專業生產單位合作,構建了集教學、職業培訓、技術推廣、技術示范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同時在校外建立起緊密合作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職業環境,使學生在畢業前就能感受職業環境,熟悉職業特點,激發學習興趣,為就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奠定基礎。
2 產學結合,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力
①參與林區技術服務,為現代林業做出貢獻
A、幫助林業部門進行森林資源調查、編制森林經營方案
受績溪縣林業局的委托,林學專業師生分赴績溪縣所轄的林場和自然保護區,完成全縣森林資源調查任務。
歙縣坑口鄉人民政府委托林學專業師生對枇杷品種改良進行研究,為該地枇杷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B、參與全省林權制度改革工作
我院林學專業師生完成了休寧縣林權發證的前期工作,為林權改革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②積極融入新農村建設,為農村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受歙縣建設局和小川鄉小川村村委會委托,生環學院多次組織林學專業學生深入小川村,在實地調查、測繪、廣泛征求村民及當地黨政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小川村的實際情況、村兩委和村民代表的建設基本思路,對小川村的村居建設和山地綜合開發進行詳細規劃。
3 學研結合,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高低,關鍵在教師。因此,林業類專業通過吸收優秀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承擔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務,鍛煉培養學生的學術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通過完善學生成長導師制,加強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指導和管理,將學生的畢業論文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結合起來,使教師對學生論文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確保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質量;把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學生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黃山學院林學專業學生結合林學專業老師主持和參與的“微生物防治黃山松紅蜘蛛關鍵技術研究”,“基于廢水利用的節水灌溉技術引進”,“安徽省山核桃遺傳資源調查編目”,“闊葉箬葉無性繁殖生產技術標準”等課題進行技術研發,完成力所能及的外業調查、數據資料整理、調查報告撰寫等工作,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林學專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紅豆杉種子育苗、扦插繁殖等技術實踐,培育的紅豆杉形成了5000株的規模,后續將進行盆景制作等進一步學習。林學專業學生還在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黃山綠源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參與進行香榧嫁接快繁,油茶苗木繁育等技術研究,現已可進行規?;a。
黃山學院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林學專業教師和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培養了創新人才,增強了學生創業能力,為實現“零距離就業”創造了條件。林學專業學生,在參與森林資源清查及其它大量的專業技能實踐、林業類行業技術研發、社會技術服務,技術應用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林學專業學生無論是就業還是考研,都得到了廣泛的好評。經過幾年建設黃山學院林學專業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同時也成為教育部、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批準的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也是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重點專業。
【參考文獻】
[1]左健民,張麗娟.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比較研究[J].江蘇高教,2002(5):115-117.
[2]謝安邦.高等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5.
畢業設計主要包括選題階段、設計階段、寫作階段和成績評定4個階段,畢業設計中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完成得如何,都直接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以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由于畢業設計周期長,學生工作場所相對分散,同時部分學生面臨求職或畢業前補考的壓力,因此給畢業設計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當前,畢業設計期間主要是由指導教師對所指導的學生進行具體管理,由于教師教學工作和科研任務繁重,如果指導教師再疏忽松懈,投入精力不足,學生將處于無人管的狀態。雖然學校建立了畢業設計工作的檢查制度和規范要求,但是院系在具體落實時沒有認真檢查,缺乏督促,如畢業設計期間學生外出不嚴格履行請假制度,以及對教師是否認真指導、師生是否定期交流、答辯形式、答辯資格審查等機制上缺乏嚴格的檢查,致使許多嚴重不合格的畢業設計照樣答辯,并且成績評判過于寬松和隨意,畢業設計成績基本上都給予及格,最終導致畢業設計工作管理流于形式,使得畢業設計質量嚴重下降。
二、“卓越計劃”下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
改革以實施“卓越計劃”為突破口,建立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機制,加強工程與創新能力平臺建設,以產學研結合的形式強化工程與創新能力,全面改革畢業設計教學方式,彌補當前畢業設計教學不足。
1.構建企業與高校聯合的畢業設計教學機制
依據“卓越計劃”要求,選擇與測繪專業關聯度較高、能夠準確把握社會對工程人才的需求、擁有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制造技術、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并且具有先進的企業文化、良好的社會信譽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構建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使企業由單純的用人單位變為聯合培養單位。測繪工程專業采取“3+1”培養模式,即3年在校學習,1年在測繪行業企業學習先進技術、深入開展工程實踐活動、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工程研究開發,以及學習先進的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以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畢業設計教學。由高校聯合企業制定畢業設計教學內容、方案與要求,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培養。首先,應以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為出發點,優化畢業設計選題,避免出現畢業設計題目空、大、舊等不合理現象,要真題真做,有效增強畢業設計的實際應用價值;其次,在企業學習期間,學生全面參與測繪工程項目設計、研發、管理工作,以企業指導教師為主、學校指導教師為輔的方針,采用工程項目式教學、案例教學、問題教學等方式共同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由校內教師解答畢業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基礎理論知識,并指導畢業論文的撰寫。企業工程師則結合具體工程項目講授工程實踐知識,并負責畢業設計的具體實施,對畢業設計的內容、進度、質量和學生出勤情況進行過程管理。在畢業設計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企業相關部門以“準員工”的形式依照企業的規章制度,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確保學生生活、工作與學習安全?!皽蕟T工制”能使學生與企業真正融為一體,在學習專業技術的同時,感受企業文化,為將來就業后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打下基礎。最后,建立完善的畢業設計質量評價體系,畢業設計成績應包括企業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畢業設計綜合評價、學生撰寫的畢業設計和學生答辯成績組成。
2.以強化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為重點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
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包括在校內學習和在企業學習兩個階段。在校內學習階段,通過參與教師科研與工程項目,采用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案例的學習等多種研究性學習方法,加強學生理論創新能力訓練[8]。在企業學習階段主要是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深入開展工程實踐活動,結合生產實際做畢業設計,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工程開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應建設開放式的校內、外工程與創新能力培養平臺,基于產學研結合的形式,改革畢業設計教學模式。(1)產學研結合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產學研結合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是以高校為技術依托,以企業為主體,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得實際經驗、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科研實踐有機地結合,以市場需求為人才培養導向,企業、高校共同參與到教學生活中去[9]。這是一種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兼顧“做中有學、學中有做”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校內產學研結合,充分利用校內研究基地、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和校辦產業等,建立產學研的實踐場所,模擬各種項目設計、研發環境,為學生畢業設計提供較為真實的模擬環境。將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教師的科研相結合,采用工程項目式教學、案例教學、問題教學等方式,按照工程問題、工程案例和工程項目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有效掌握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學生科學創新研究與工程設計能力。在畢業設計選題上,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強調畢業設計的實踐教學與科研生產實際有機結合,選擇難度適中,且又有一定探索性、創新性的畢業設計課題,提倡學生開放式畢業設計選題,注重學生個性化培養。同時,應充分發揮生產單位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依據用人單位對畢業設計目的、任務與要求,學校制定畢業設計教學方案,在畢業設計中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素養。校外產學研結合,充分調動測繪企業界、工程界和國內外各種資源,在測繪領域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指定的部分企業中設立實習基地或者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學生在企業學習一年,學習測繪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掌握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沿,跟上科技發展潮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學生畢業設計提供真實環境與素材。以具體工程項目作為高校與企業合作基礎,組織學生和老師到企業共同參與工程項目,因材施教,構建基于測繪工程項目驅動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項目應來源于企業在生產、設計、研發、創新、經營或管理中遇到的具體技術問題,并且這些項目有利于培養學生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2)工程與創新能力培養基地建設為工程與創新能力培養提供真實的工程環境是“卓越計劃”的實施基礎,而要“真刀真槍”地做畢業設計,培養學生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離不開學校和企業提供的真實條件和環境[10]。因此,必須在校內和企業建立各種工程與創新能力培養基地。校內工程與創新能力培養基地建立。充分利用系、院、校的測繪儀器、實驗室和校辦企業等資源,建立開放式的校內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制定相關的實踐創新教學體系,營造工程化的模擬教學與訓練環境。為中心配備具有豐富工程經驗和理論知識的指導老師團隊,采用“以學生自主實踐為主、教師輔導為輔、集中教學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依托高校大型工程與科研項目,指導學生科技開發和以新技術應用為主要特征的工程實踐,為畢業設計提供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平臺,培養學生理論與工程設計創新能力。校外工程與創新能力培養基地建立。選擇符合測繪專業培養要求有關的企業、公司,如各級測繪局、測量隊,地理信息產業園,測繪儀器制造企業等,建立各種層次的集教學、科研、生產為一體的現代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構建專業基礎教學、科學研究、工程訓練和設計創新等測繪實踐教學體系,中心是學生在企業學習階段的專題教學、實習、實訓及畢業設計等教學任務的綜合平臺和載體。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應由企業主要管理人員負責,其任務是與高校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并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以及承擔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的各項管理工作。同時,應聘請具有較高專業理論知識和生產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教師作為中心指導老師。學生以工程項目為背景,參與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工程項目的開發,將非常有利于強化學生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雙師型”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當前工程教育教師隊伍中“非工化”和“非師化”現象嚴重,直接影響學生工程與創新能力培養。因此,打造“雙師型”工程教師隊伍是“卓越計劃”順利實施的關鍵[11-12]。應根據“卓越計劃”對教師隊伍的要求,建立結構合理、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雙師型”工程教育隊伍。1)校內專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高校要有計劃地選拔專職教師到企業工程技術崗位工作1~2年,參與企業測繪項目設計、研發、管理等實際工作,在企業真實的工程環境和先進的裝備技術環境中,在企業經驗豐富和工程能力強的測繪工程師的指導下,培養和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工程設計開發和工程技術創新能力。改革教師職務聘任、考核制度,建立激勵機制,對工程類學科專業教師的職務聘任與考核從側重評價理論研究和為主,轉向評價工程項目設計、專利、產學合作和技術服務等方面為主。優先聘任有在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教師晉升時要有一定年限的企業工作經歷,解決教師隊伍“非工化”問題,建立結構合理的“雙師型”專職教師隊伍。2)兼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從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到高校擔任兼職教師,并制定兼職教師管理辦法。建立完善的雙導師制度,兼職教師聯合校內教師,共同承擔培養學生、指導畢業設計等教學任務。加強專職與兼職教師交流,使兼職教師在增強理論知識的同時專職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得到豐富。定期安排企業兼職教師到高校接受繼續教育,提高兼職教師理論知識,學習教育學理論,改善兼職教師隊伍的“非師化”問題。
四、結束語
論文題目:淺談歐氏空間中的剛體運動和單位正交標架
1.目的及研究意義
在解析幾何中,首先是建立坐標系。取定兩條相互垂直的、具有一定方向和度量單位的直線,叫做平面上的一個直角坐標系oxy。利用坐標系可以把平面內的點和一對實數(x,y)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關系。除了直角坐標系外,還有斜坐標系、極坐標系、空間直角坐標系等等。在空間坐標系中還有球坐標和柱面坐標。坐標系將幾何對象和數、幾何關系和函數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系,這樣就可以對空間形式的研究歸結成比較成熟也容易駕馭的數量關系的研究了。用這種方法研究幾何學,通常就叫做解析法。這種解析法不但對于解析幾何是重要的,就是對于幾何學的各個分支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2.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的學術刊物(如《數學學報》、《解析幾何雜志》等)、各種書籍、教育網站(中國數學期刊)和國際國內有關學術會議的論文集和相關著作進行分析,對于剛體運動和單位正交標架的性質及剛體運動與單位正交標架的關系的研究主要方向有:一、對于單位正標價在歐式幾何中作用的探討;二、對剛體運動在生活生產中的一些應用的研究。但是沒有從全面的幾何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缺乏系統的研究??梢哉f,對于本課題的研究還不夠系統,全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和探索。
3.研究內容
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步驟來探討剛體運動和單位正交標架的性質及剛體運動與單位正交標架的關系:
1)首先介紹解析幾何的發展簡況,然后介紹剛體運動和單位正交標架的性質在解析幾何中的地位以及研究狀況;
2)介紹曲線中的一類特殊的曲線—定傾曲線的定義,分析其特有的幾個性質以及參數方程;
3)研究幾種特殊的坐標架(在歐氏空間中),如:斜坐標系、極坐標系、空間直角坐標系,分別討論他們在各種情況下的運用,并結合圖形直觀的分析其特性;
4)簡單介紹剛體運動在現實生活中的模型,及其應用
4.實行方案、進度及預期效果
本課題的實行方案:
文獻研究法:根據本課題的研究目的,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背景,歷史,現狀;
數學方法:將本課題所研究的實際問題進行抽象歸納,通過對比反映出其幾何性質的異同;
思維方法:對于本課題研究的問題進行發散性的研究,從其一般性質進一步研究到其特殊具體的幾何性質,使其具有普遍性的同時也彰顯出特殊性。
本課題的進度如下:
20xx年12月22日: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選題;
20xx年12月22日—20xx年3月5日:查閱資料,搜集素材,包括教科書,輔導書,期刊論文等,全面深入的了解課題相關的基礎知識和研究現狀,同時完成開題報告;
20xx年3月5日----20xx年4月15日:對所選課題進行分析研究,完成論文初稿寫作;
20xx年4月15日---20xx年4月30日:請教指導老師,進一步完善論文的內容,修改論文中出現的問題
20xx年5月1:與指導老師商量,對論文定稿,準備答辯
20xx年5月15日左右:答辯
本課題的預期效果: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一是旨在更加系統的探討定傾曲線的概念及原理,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二是為在能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生活質量;三是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建模能力,豐富教學內容,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知識技能水平。
5.參考文獻
【1】《微分幾何講義》丘成桐孫理察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實用微分幾何引論》蘇步青華宣積忻元龍著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3】《微分幾何基礎》方德植著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
【4】《微分幾何及其應用》JohnOprea陳志奇李君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5】《微分幾何》中國測繪學院數學教研組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6】《微分幾何》梅向明黃敬之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7】《微分幾何學》蘇步青原著姜國英改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8】《空間幾何建模及工程應用》李瑰編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微分幾何學》佐佐木重夫著蘇步青譯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10】《微分幾何講義》陳省身陳維桓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11】《微分幾何初步》陳維桓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12】《空間解析幾何》楊文茂李全英著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13】《空間解析幾何及其應用》蔣大為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職業倦怠;行為激勵;教學管理
作者簡介:左晶(1977-),女,陜西銅川人,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工程師;王羅慧(1979-),女,陜西商洛人,西安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師。(陜西 西安 710054)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5-0255-02
馬斯洛激勵理論認為激勵來自人的需求,如自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工作本身、賞識、進步、成長的可能、責任、成就是激勵的主要因素。在現代人事管理中,激勵是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發揮行政運行效益的主要手段。
高校教學秘書是教學管理工作第一線的實施主體與中堅力量。高校教學秘書的日常工作繁重,工作業績很難量化。在拔尖人才培養和建設的高校人事體制下,教學秘書群體顯得微乎其微。但是作為協調學校與二級教學單位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崗位卻是舉足輕重。隨著高校準入門檻的逐年提高,教學秘書隊伍的學歷層次有了整體性的提高。教學秘書的工作如何融入到高校教學管理和教育發展中,以及教學秘書隊伍的職業化、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個更加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從目前教學秘書職業發展的主要障礙提出依靠自身的行為激勵走職業化發展的道路。
一、教學秘書發展的主要障礙
1.繁重工作壓力下產生的職業倦怠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擴大和專業逐步細化,擴大了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權利與工作任務,教學秘書的工作職責和范圍越來越大。大多數高校的人事編制未能根據學生人數、專業個數、教學建設等具體情況合理配備教學秘書。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工作強度高、工作責任重,教學秘書極易產生情緒倦怠和心理壓力。[1]同時許多高校未能從制度上給予教學秘書隊伍足夠的激勵和支持,沒有合理的晉升制度和評價機制,對提高高校教學秘書隊伍專業化的積極性造成很大影響。長久以來,對教學秘書崗位的偏見和價值的不正確認可,責任—權利—利益不對等的現實狀況導致教學秘書很容易產生自卑感與不平衡,付出的辛勞和情感得不到回報與認可,造成了教學秘書的職業倦怠。[2]
2.缺乏定期的業務技能培訓
近些年來隨著高校專業認證、審核性評估工作的逐步實施,對高校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秘書工作專業性強,需要不斷地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來創新工作思路、工作內容。目前西安科技大學大多數教學秘書都是理工科專業畢業,他們所受的專業知識教育各不相同,知識層次和文化素養各有差別,絕大多數人上崗前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教學管理基本知識,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崗位培訓。但是高校及二級學院的人才培養僅把教師的學歷深造和發展納入其中,教學秘書的職業培訓與學習卻無人問津。教學秘書的培訓僅限于工作需要的教務系統培訓,很少有機會參加外地調研、教學會議等。
3.工作的創新性、延續性不強
工作的創新源自于理論知識的深入學習和長期的實踐探索。長期局限于繁瑣的教務工作導致教學秘書沒有足夠的精力涉足教學管理工作,多是機械地往來于教務處與學院教務之間的各種通知、任務,執行各種規定,長期以來缺乏對教學實踐工作的深入總結、思考與探究。教學秘書鮮有機會參加與自己本職工作直接相關的教學管理項目研究,教學科研的成果以論文形式為主,且論文水平相對不高,教學科研創新能力不強。
二、教學秘書行為激勵的有效途徑
1.教學秘書職業生涯規劃管理
高校對于教學秘書的培訓、評價、激勵、晉升等一系列人力資源管理不完善,導致教學秘書的職業倦怠。但在當前高校現有的體制下,要想根本性改變教學秘書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教學秘書自身來說,必須建立適合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目標管理。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目標,不可好高騖遠,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在發揮個人專業技能優勢的前提下開創性地工作。目前西安科技大學的教學秘書均為各學院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教學秘書的潛力還有很大的發揮余地。另外,教學秘書積極參與了一些教改和科研項目。近兩年西安科技大學先后進行了采礦專業、安全專業、測繪專業的認證,專業認證的標準化、科學化、規范化的教學管理對于教學秘書也是一種發展契機,有利于學習本專業教育的規范管理。高校教學秘書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專業道德、專業自主意識,并最終使高校教學秘書隊伍真正成為一個專業化的職業團隊,進而得到社會的承認和認可,使自我價值得以實現。[3]
2.結合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網絡時代下,信息管理是應對日益繁重的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對于教學秘書而言,目前學校的教務系統基本實現了教學計劃、任務、學生學籍、成績的系統管理。除了依靠基本辦公軟件處理日常工作外,數據庫的使用在二級教學管理工作中也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例如學院歷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對教師教學、科研有很大的指導性,電子版資料往往要永久性保存。傳統的管理方式很難滿足畢業論文資料日益繁重和多樣化的特點。開發基于Access、SQL平臺的畢業論文數據庫系統,可以查詢學院學生、教師的畢業論文信息,提高教學秘書信息管理的效率。
3.專題技術培訓增強管理研究能力
建立正規的職業培訓可以改變員工的價值觀、工作態度和工作行為,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學管理的專業性、科學性逐步增強。長期以來教學秘書在“重使用,輕培養”的錯誤觀念下得不到發展。為此,教學秘書應該在學院內多與領導進行業務上的交流,參與各類教學管理的專題研討會,業務軟件的使用培訓,專業建設、精品課程、學籍管理方面的專題講座。職業培訓使教學秘書獲取了新知識,拓展了視野,增強了教學管理研究能力,使教學秘書能站在全局的角度開展教學管理工作,為今后職業生涯發展積累了資本,為提升教學管理能力和職業素質奠定了基礎。[4]
4.結合教學管理實踐,凝練并升華教育教學中的思路和理念
盡管繁重的事務性工作影響了教學秘書的工作創新能力,但是處處留心皆學問。結合學院自身的學科、師資隊伍、實踐條件、科研成果、人才培養特色,在實踐中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模式,積極思考和努力探索教學管理的新途徑、新方法。實現從事務性工作到教學管理策略的升華,從而提高教學秘書的創新能力和職業成就感。近兩年來,筆者結合學院各專業的實際情況,對近三屆畢業生進行了跟蹤調查。雖然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人員不足、沒有專項經費、調查形式單一、重視程度不夠、受調對象不夠配合等困難,但還是獲得了不少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對學院教學的客觀評價,為畢業生的社會評價和跟蹤調查服務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評價結果被及時反饋到教育教學各項人才培養工作的動態調整中,形成了有計劃、有實施、有調查、有落實的規范化閉環評價結果反饋機制,使教學質量分析從定性分析轉向定量和定性相結合,教學管理和評價從經驗型轉向科學論證型。
三、提高個人的職業素質和工作能力,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
1.教學秘書檔案管理意識
教學管理過程中形成的教學檔案具有查考和憑證作用,對于總結教學經驗、積累知識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檔案意識和檔案管理能力是教學秘書工作規范化與職業專業化的重要體現。教學檔案不僅種類繁雜,而且數目繁多。教學檔案應該做到全面系統、科學管理、分門別類、有規律可循。教學秘書應學會利用計算機進行檔案整理。教學檔案管理也應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從分散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轉變,從手工管理向現代化管理轉變。[5]因此,教學秘書應該努力學習檔案管理知識,對學院的各種技術資料、教學過程管理文件進一步專業化、信息化,實現二級教學管理過程的科學規范。
2.發揮制度建設的作用,規范教學管理過程
制度是教學秘書工作健康、有序和高效開展的重要保障,是充分發揮教學秘書工作積極性的重要保證。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齊備,能夠減少教學管理過程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推進教學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教學秘書應該熟悉學校教學工作的有關規章制度,熟悉本學院各專業的教育教學規律和培養計劃,宣傳并認真貫徹執行。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秘書應及時對不適宜學院發展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進行修訂,使其針對性、時效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增強。對于新出現的教學管理事物應及時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補充、修訂,使其不斷趨于完善。[6]
3.將高等教學管理工作融入到高?!坝斯こ獭敝?/p>
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機整體。教書育人是學校育人的主渠道,管理育人亦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秘書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和心理咨詢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他們向學生介紹有關信息和學籍管理的知識,通過座談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中的困難,為學生排憂解難。教學秘書應在與學生聯系與接觸中做出表率,以文明服務、禮貌待人、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和完美的人格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積極發揮管理育人的作用。[6]
四、結語
在當前重視拔尖人才培養和建設的高等教育人事體制下,依靠人事制度的激勵改變教學秘書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聲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學秘書的職業化道路、可持續發展依然要取決于自身的行為激勵,教學秘書應將學科專業知識和教學管理專業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培養豐富的專業知識、執著的專業精神和精湛的專業能力。從理論到實踐,在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過程中使教學秘書的職業更加專業化、標準化,使教學秘書的工作真正融入高等教育的育人工程中。
參考文獻:
[1]劉瓊,華小梅.探討當前高校教學秘書隊伍專業化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12,(26).
[2]張錚.高校教學秘書職業倦怠狀況及對策研究——以TC大學為例[D].天津:天津大學,2010.
[3]韋素玲.高校教學秘書隊伍專業化建設的路徑[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2).
[4]丁文婷.新時期高等師范院校院(系)教學管理研究——基于教學秘書的角度[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關鍵詞:測繪工程;實踐教學;卓越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2-0277-02
一、前言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教育部主導的教改項目,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1]。
測繪工程專業是一個與現代高新技術緊密相關的學科,具有“實踐性強、專業涵蓋寬及依賴工具”等特點,隨著空間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經歷了“模擬測量”、“數字化測繪”,并逐步走向“信息化測繪”,每個階段均離不開完善的實踐性教學體系。[2]
目前全國大多數高等院校的測繪專業課程普遍被壓縮,還存有一部分重理論、輕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樣的培養體系在當前的教學計劃下很難保證較為系統地完成測繪專業培養目標,更談不上實施“卓越計劃”。
實踐教學是測繪工程專業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尤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環節。筆者根據培養測繪類卓越工程師應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在實踐教學改革思路與改革方案方面都進行了有效的探索。不斷整合和改革實踐教學體系,面向卓越計劃進行實踐教學科學定位,逐步推動測繪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及創新能力,滿足工程建設需要。
二、目前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卓越計劃”實施過程中,部分高校的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還存有一些問題。
1.隨著測繪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部分傳統測繪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已很少使用,以致課程教學內容老化,很多教材目前還未涉及現代測繪儀器裝備技術,無法讓學生及時熟知新的知識,使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脫離。
2.學校實驗設備的更新得不到保證,教學實習儀器陳舊,無法接軌現代測繪需要的數字化、自動化集成內容,很難實現技術領先和卓越。
3.校內實習場地狹小,綜合實習困難,實踐教學環節松散導致實習流于形式。在校期間很少到生產一線參加工程實訓,缺乏對測繪工程項目的整體認知,更談不上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思路及方案
1.實踐教學改革思路。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測繪學科的辦學經驗,探索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著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并以工程實踐與科研訓練為主線,實施“3+1”的培養模式,即3年學校集中學習,期間穿行企業實習(計入對應課程學分);累計1年在企業學習和做畢業論文(設計)。在企業充分參與下,聯合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工程專業人才[3]。重視校企聯合平臺在測繪實踐體系中的作用,實現資源共享,可以解決學校教學資源不足的缺點;根據測繪類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參照國家注冊測繪師考試大綱,調整課程設置,制訂合理的實踐計劃,建立有特色的測繪實踐體系。在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理念的指導下,圍繞培養具有“信息化測繪”意識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目標,采取相對自由的實踐模式,在實習過程中采用引導式模式,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關注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2.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方案。
(1)建設開放式校內實習場,拓展實踐教學手段和管理手段。利用校內現有教學資源,實現校內各類實驗室的共享與開放。充分發揮各專業原有實習基地的作用,促進學科交叉建設與發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專業興趣和團隊情況進行合理規劃,教學單位和實驗室的教師在不影響日常課間實習的基礎上,統籌安排時間和人員。這種相對靈活、寬松的管理模式,為學生創造了較為開放的實踐環境,為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提供了一個發揮平臺[4]。廣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利用校內教學信息網絡化、智能化、虛擬化的技術優勢,讓教學實踐活動可以脫離物理時空的限制,構建虛擬化的實驗室環境;還可利用校園網將一些常規實踐操作性過程進行視頻播放,學生可以隨時查閱。根據開放式實踐教學工作的需要,建立開放式實踐管理體制,充分發揮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的優勢,緩解實踐教學設備不夠的問題,實現校內教學實習的現代化。
(2)通過學科專業競賽促進大學生實踐教學。我校很早就嘗試通過舉辦測量技能大賽來促進測繪專業實踐教學,會同相關測繪儀器公司聯合舉辦了9屆學校測繪技能大賽,并在中國測繪學會舉辦的3屆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全國測繪技能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通過舉辦測量技能大賽,建立了大學生提供展示和鍛煉自我的平臺,培養了學生的測繪數據采集及內業處理工作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開闊了視野。同時,還能發現在校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測繪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加強測繪工程基礎的實踐環節培養,通過課程相關專題設計和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數字測圖實習為例,在課程教學結束后舉辦一次軟件應用比賽,讓學生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掃描矢量化過程,還能在數字測圖外業操作的基礎上,能夠應用軟件進行大比例尺圖式符號的設計,熟練掌握地物、地貌的繪制方法。結合學科專業競賽,學生迅速從一個在校大學生的角色轉變成一個企業工程師的角色。
(3)產教研結合,保障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卓越工程師屬于應用性人才,培養善于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產學研結合是途徑,建立校外實踐中心可為學生參加實際生產作業奠定基礎。選擇校外實習基地,應挑選一些技術實力強、項目類型多的單位,這樣的單位涉及的科研課題多、項目類型全面,能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提供廣泛接觸課題的機會,實踐操作技術正規,可給學生提供規范化的操作流程,為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及創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為加強實踐教學,我校與多家測繪企業簽訂了聯合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測繪行業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框架協議,共同制訂了專業培養方案、企業學習方案,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創造了良好條件。在校企聯合培養過程中,采用雙導師制,將與實際工程聯系密切的部分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到企業講授,學生現場觀摩和實習,參與到企業的工程設計、運營組織管理,有利于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科研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盡早接觸工程實際。企業導師定期來校講座或增設“工程實例型”選修課程,將典型的工程案例和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及時引入課程教學。指導集中實習或參與畢業設計的指導,突出工程教育,注重能力訓練,以工程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培養學生科技開發及項目組織管理能力、獨立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對促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極為有效。
(4)基于導師輪換制度的測繪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以校內外實際的縱向和橫向課題為依托,以項目總負責人為導師制度,導師輪換制度的核心理念在于各測繪小組間導師定期的輪流交換。通過校企聯合的運作模式,項目總負責人做整體指導和講解,實施分組作業的導師引導模式,各分項負責人引導學生參與項目技術設計、現場踏勘、組織人員設備、外業觀測、內業數據處理和成果提交的整個過程,讓學生了解該類項目從開始到最后成果的驗收的整個過程,也是宏觀認知項目管理的過程,使學生100%接受工程訓練和全過程參與工程建設,培養和鍛煉了學生對同類型項目的把控能力[5]。
四、實踐教學過程考核
學校和企業通過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過程監控與結果評議相結合,對實踐教學質量是否達標進行評估。任課教師(包括實驗室人員、指導教師)對每門課程是否達標負責,要求任課教師對學生實踐進行過程評價和考核。實踐考核對象應從實習小組細化到每位學生,全面考核學生的測繪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和考核可以很好地提高實踐教學的成效,合理的考核機制可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實習的積極性[6]。
五、結語
“卓越計劃”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重大改革舉措,測繪教育的改革是一個動態的前進過程。為實現應用型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推進測繪學科工程教育的發展,還需要在現有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繼續探索,通過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必將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手冊[S].2009.
[2]吉長東,徐愛功.基于“卓越計劃”的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礦山測量,2015,(1):86-87.
[3]朱慶偉,孟魯閩,留蓉潔.地礦類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初步實踐[J].測繪科學,2012,37(5):229-231.
[4]馬俊海,李秀海,馮守良.測繪工程專業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測繪工程,2010,19(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