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6 09:41: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內科臨床護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選取我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月間,腎內科收治的32例腎病綜合征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齡在14到66歲之間,平均年齡36.5歲。其中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患者19例,繼發性腎病綜合征患者13例。32例患者均符合第十二版《使用內科學》中關于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
2.1合理安排休息
腎病綜合征患者不宜勞累,應該安排患者臥床休息,臥床時間的長短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一般至少為2至3周。此外,患者臥床期間,要避免不良因素的影響,保持病房的舒適度,要保持溫暖的室溫,清新的空氣,盡量減少探視和陪護。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出現特殊情況的患者,要嚴格控制其行動,避免其過度勞累,例如:出現嚴重水腫的患者,必須要等水腫和體腔積液消失后,才可以下床活動;出現感染的患者,必須嚴格控制其活動,感染控制后,才可以下床活動。
2.2飲食護理
對于腎病綜合征患者,必須嚴格控制其飲食,提醒并指導患者家屬注意飲食中營養成分的合理搭配,注重飲食多樣化的同時,也要減少對過甚營養的攝取。例如:對于出現水腫、高血壓、尿少的患者,要嚴格將其的鈉鹽攝入量控制在3g/d以內;尿少、血鉀含量高的患者,要限制其使用含鉀量高的水果、蔬菜。對于血脂高的患者,要盡量減少食用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品,增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品的食用量。對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依據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規定進食。對于蛋白質和熱能的攝入方面,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于腎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需要區別對待:腎功能正常的患者,每人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應該在0.8-1.0g/(kg*d)之間,熱能攝入量在126-147KJ之間;腎功能不正常者,每人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應該在0.6-0.8g/(kg*d)之間;此外,對于重度水腫且尿少的患者,要嚴格控制其每天的進水量。
2.3感染護理
腎病綜合征患者由于水腫,長期服用、注射大量的含激素藥品,造成其免疫功能低下,極易導致各種感染并發癥。因此,在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護理中,首先要將感染與未感染患者的病房隔開;其次要保持患者病房的空氣清新,最好每天消毒;再次要保障患者自身的衛生清潔,做好口腔、皮膚的護理;最后,在對患者的護理中,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此外,護理人員應該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如何加強營養,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并叮囑患者注意防寒保暖,不與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觸等。
2.4心理護理
大多數腎病綜合征患者其心理上,都存在恐懼、煩躁、憂愁、焦慮等負面心理,這些負面心理會嚴重影響病情的治療。對于存在負面心理的患者,醫護人員要讓患者及其家屬及時的了解腎病綜合征的發病原因、特點、過程等,鼓勵患者講出自己承受疾病的感受;針對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護理人員要及時的解答,并且注意言行舉止。因為此時的患者最需要關心和尊重,和藹的態度、熱情服務,能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安慰。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然后,護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結合客觀實際,向患者疏導正確的思想;確?;颊咴谠褐委熎陂g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的配合治療。
2.5藥物治療護理
在藥物治療護理中,醫護人員首先要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所用藥物的治療作用、用藥方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讓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對藥物治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有知情權,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其家屬了解了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后,當出現不良反應時,就可以及時通知醫護人員,爭取到急救的寶貴時間。
2.6出院前指導
腎病綜合征的基本注意事項是合理飲食、防止疲勞,因此,在患者即將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指導,讓患者回家后,根據醫囑服藥,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注意合理飲食,注意防風寒,注意在不造成過度疲勞的前提下,加強體格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3腎活檢術護理
腎活檢是一項有一定技術難度、易出現并發癥的檢查,腎活檢對腎臟疾病的早期診斷、指導治療、判斷愈后有重要的作用。
3.1術前護理
①做好心理護理:采用鼓勵性語言,使患者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心態,使患者明確治療的意義,并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和依賴,主動配合治療。②做好術前常規檢查:術前準確送檢肝、腎功能、凝血時間、血型、血小板計數及凝血酶原時間等各種標本并做雙腎B超檢查,取得客觀的檢查結果。③準確的按醫囑執行術前常規用藥:術前3d肌注維生素K10mg/次,每天2次。停用一切抗凝血藥和擴張血管藥物。術前30min給予肌注安定10mg,安洛血10mg。測量血壓,血壓高者給予心痛定舌下含服。④患者術前必須重視對呼吸配合的訓練:模擬穿刺作呼吸及屏氣訓練。穿刺多數發生在患者呼氣末,故呼氣末有效屏氣應作為重點訓練項目。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大小便,保證足夠睡眠,加強營養。
3.2術后護理
①術后常規仰臥6h,臥硬板床24h,每小時測血壓1次,共4次,血壓平穩后停止。②囑患者多飲水,以便沖洗尿路,防止血塊形成阻塞尿路。術后3h內每小時飲水不少于300mL,保證1次/h有尿標本,每次留尿標本于試管內,動態對照觀察尿顏色變化,將前3次尿送檢尿常規。如有血尿,及時報告醫生,應臥硬板床至肉眼血尿消失。如血尿嚴重,密切觀察血壓、尿色、血紅蛋白變化及紅細胞比積的變化。如有排尿困難,可用熱敷、溫水沖洗會等條件反射方法幫助患者自行排尿,必要時可行導尿術導尿。③了解患者穿刺部位的感覺,注意觀察傷口及敷料;術后3d內不能淋浴或盆浴,1周內避免激烈活動。④穿刺24h后可用頻譜儀照射手術部位30min,每天1次。⑤常規當天應用止血藥,如無血尿次日可停用;預防性應用抗生素3d。⑥做好生活護理。術后患者臥床期間,應主動協助做好進食、飲水、大小便等生活護理。
4結果
我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月間,腎內科收治的32例腎病綜合征患者中,22例患者得到治愈、7例患者病情明顯好轉、3例患者未治愈。
論文關鍵詞: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癥狀,臨床護理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發生與遺傳、過敏、感染因素及某些藥物等有關。急性發作期時,由于細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伴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腫,腺體分泌亢進,產生呼吸困難、胸悶、氣急、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或清晨發作加劇,伴可逆性氣流受限,可經治療緩解。我院呼吸內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氣管哮喘13例,現將其急性發作期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呼吸內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氣管哮喘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齡53~79歲;急性發作期均表現煩躁、全身大汗、嚴重弊悶、端坐呼吸、心率110~140次/分,經皮測血氧飽和度80~90%,可持續數小時或更長時間,療程7~21天,經治療后均好轉出院。
2、護理
2 .1心理護理
哮喘病人急性發作期,病情重,情緒緊張護理論文,擔心治療效果,懼怕操作檢查。在進行治療時,應關心體貼病人,通過親切的交談,真誠的態度,消除患者的恐懼與不適應。動作輕柔,操作熟練,贏的病人的信任和安全感。訓練病人逐漸學會放松技巧及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穩定的情緒,利用自我調節的方法可以起到藥物難以調節的作用。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心理問題,有利于提高哮喘的治療成功率。
2.2舒適護理
舒適護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減低不愉快的程度論文格式。將患者安置在安靜、通風好的病室,病室內不宜放置花草;哮喘發作時,患者全身大汗,常采取強迫坐位,應給予及時擦干汗液,更換清潔衣褲、被褥;不能平臥者,給予適合的支撐物,如移動餐桌、升降架等,指導患者兩臂前撐,兩肩聳起,以助用力呼吸,發作過后可采用側臥位休息。至少2小時更換一次,避免骶尾部受壓時間過長,導致壓瘡。
2.3病情觀察
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癥狀、體征的變化,詢問其呼吸困難的程度,觀察輔助呼吸肌的活動情況,有無冷汗、發紺、咳嗽、咳痰,胸部有無哮鳴音,測量和記錄體溫、脈搏和呼吸及哮喘發作的持續時間。配合醫生監測肺功能指標,進行動脈血氣分析,以便準確判斷療效。如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呈黃色伴發熱,可能為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如病人突然出現一側胸痛伴嚴重呼吸困難,應考慮氣胸的可能;當PaO2<8kPa、PaCO2>6.67kPa時,說明病人已經進入呼吸衰竭狀態。 發現上述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護理論文,并做相應的護理;哮喘發作有可能導致呼吸衰竭,有窒息等危險,可行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進行機械通氣。因此,床旁備好氣管插管的設備和物件及各種搶救物品,配合醫師搶救。
2.4.用藥護理
遵醫囑給予支氣管擴張劑、激素等藥物以緩解氣道炎癥和水腫。氨茶堿是有效解痙、止喘藥物,靜脈推注時,若濃度過高、速度過快,可導致惡心、嘔吐,甚至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導致死亡。故在使用時,應在觀察藥物療效的同時密切注意其不良反應。激素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有效藥物,但副作用較大,須注意觀察。霧化吸入治療可以濕化氣道,稀釋痰液,利于排痰。告知病人用口吸氣,用鼻呼氣。在霧化吸入治療結束后后,應注意幫助病人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時可吸痰,及時漱口。
2.5氧療護理
病人哮喘急性發作期、PaO2<6.67kPa、發紺,給予鼻吸氧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塞吸氧時氧流量2~4升/分,面罩吸氧時氧流量4~6升/分,吸氧期間15~30分鐘巡視一次,保證氧療安全,有效。使PaO2保持在9.3kPa以上即可。當PaO2>6.67kPa時,應改為持續低流量(1-2L/min)吸氧。因高流量吸氧會使氧分壓繼續上升,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化學感受器對呼吸中樞的興奮作用消失,導致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而誘發肺性腦病。吸入的氧氣需加溫濕化,以減少對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2.6飲食護理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間也營養消耗大,體內的水分、蛋白質等大量消耗流失,應及時給予補充,增強機體抵抗力論文格式。因此,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每天飲水1000~3000ML,并根據患者的飲食愛好護理論文,給予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同時,要向患者解釋合理飲食對增強抗病能力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盡自己的努力多進高營養食物。不能由口進食者,必要時可靜脈補充營養。
2.7排痰困難的護理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患者會伴有咳嗽、咳痰。痰液阻塞氣道,可增加氣道阻力,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難。因此,促進痰液排除是重要的護理措施之一。鼓勵病人主動咳嗽咳痰,幫助病人翻身,叩背。叩背時,手指并攏稍合拳,由兩側向中央,由下而上,必要時給予吸痰。霧化吸入治療可以濕化氣道,稀釋痰液,利于排痰。在霧化吸入治療結束后后,翻身叩背,引流排痰,必要時可吸痰,及時漱口。
3、小結
參考文獻:[1]安靜.支氣管哮喘病人的護理體會[J],社區醫學雜志,2006
[2]陽鳳華.117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93
臨床醫學專業職稱評聘是反應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綜合業務能力和自身素質的重要載體,是各級醫療單位評價人才、激勵人才的主要手段,是進行人力資源科學設置、合理使用的基礎和重要依據[1]。
1 聘任方案的制定
臨床醫學專業職稱評聘的正確政策導向及科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制定直接關系到醫務人員綜合能力的正確評價、工作積極性的充分調動與發揮,關系到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結構優化和科學合理設置。深化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改革工作的目標是實行醫學專業人員評聘分開。這一改革的關鍵在于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量化評價標準,使之逐步從以往的片面注重學歷、資歷、論文、科研等方面情況轉變到全面注重評審對象的業績、能力、真實水平上來。
目前,臨床醫學專業高級職稱的取得一般須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的評審總體上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水平和專業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一種綜合定性評價。在實際評審中,由于沒有很好的規范的量化標準,專家們只能側重于醫務人員的學歷、資歷、和科研的級別和數量等方面的情況,往往忽視實際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職稱制度自身存在不足,量化的評價標準較少,評審方式過于單一。在此基礎上,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針對實際情況認真查擺了以往職稱評審方法的弊端,專程走訪了多家先進醫院,參考各地市職稱評審條件,結合醫院實際對評審條件的有關方面內容進行了重新歸納分類,根據實際制定了一整套實施流程,確定了秦皇島市第一醫院的醫務人員高級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體系。
2 實施聘任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個人基本情況”主要考察擬聘人員的學歷、現任資格年限、工作年限、資格后獎勵等方面的情況[2]。一方面是申報條件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考慮到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成績的取得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這一客觀事實,此項約占總分值的10%。
“科研教學”包括“論文著作、科研和教學帶教”,此項約占總分值的15%。在制定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過程中,就聘任人員的論文著作、科研獎勵、教學帶教等指標進行量化,按照標準進行考核計分。在論文著作方面,給發表的論文或著作按照雜志等級和作者排名進行計分,如發表的論文著作被SCI等收錄,則另行加分。在科研方面,則把它分為承擔課題和獲獎課題兩類,按省部級、市廳局級不同等級進行加分,在同一等級按名詞再進行細化賦分。對于“科研教學”的標準制定,分值比重在總量化評審標準中比例不宜過高,其目的在于正確引導廣大醫務人員能把時間與精力放在臨床工作上來,放在患者身上,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醫療質量和醫德醫風”包括醫療質量、醫療糾紛、醫德醫風,考核擬聘人員的日常醫療工作情況,按數據說話,才能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業績、能力、水平做出客觀的評價,此項約占總分值35%。
“學識水平”包括“疑難病例分析考試、臨床技能考核”兩大部分。主要測評專業技術人員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程度、臨床實踐的能力等方面情況,此項約占總分值的35%。筆者相應引入“疑難病例分析”這一指標分析包括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三個部分,主要反映擬聘人員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程度,這項考核具有較強的可比性;臨床技能考核分為內科及護理考查房、外科手術。因為內科及護理的查房及外科手術直接反應醫務人員的基礎知識、臨床經驗及對病情的分析能力,是職稱聘任量化考核的重中之重,能更加直觀地反應醫務人員的專業工作能力,能全面客觀地評價他們的真實水平?!皟瓤萍白o理系統考核查房”,重點是考核醫務人員對每個專業病種和各專業新知識新理論的掌握情況,以體現每位擬聘人員對疾病的診斷思維和診斷技巧,并進行病例分析,提高醫生綜合素質?!巴饪葡到y考核手術”主要是考核醫務人員手術操作的熟練程度與思維的敏捷性。手術操作技能的高低雖然不是衡量外科醫生整體水平的唯一標準,但不可否認手術操作的成功是治療疾病的關鍵。因此,精湛的手術操作技能是外科醫生重要的看家本領。整個查房及手術過程進行全程錄像。
醫院對此方案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表800份,在規定時間內回收有效調查表720份。調查范圍較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問卷評價指標共有22個項目指標,按照非常合理、合理、不合理三項合計統計,調查對象認為非常合理、合兩項合計比例在93.9%,不合理的僅為6.1%。從調查結果上來看,調查對象認為筆者制定的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是合理且可行的。
3 實施聘任方案的具體做法
3.1 考前培訓 按聘任實施方案,聘請醫院內、外科權威專家對擬聘人員考前培訓。
3.2 嚴格考核 根據取得任職資格人員分布情況,將職稱評聘人員共分成5個組進行考核。理論考試由組織人事和紀檢監察部門聯合監考,全程監控錄像;技能考核通過光盤錄制方式,拿到外省市醫院組織專家進行點評,嚴格按照標準答案打分,保證打分過程公平、公正、公開。
3.3 考后點評 考后由醫院權威專家對全體擬聘人員進行查房技術質量、手術技術操作質量、疑難病例討論質量點評。點評的重點是此次考核中存在的缺陷及問題??己它c評后發給每人一盤錄像帶,讓每一個擬聘人員清楚自己存在的問題,讓落聘人員心服口服。
3.4 聘后管理 醫院采取動態管理,不搞終身制,推進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總量的有序增長和素質提升,保障職稱改革制度的激勵性。凡被聘任的各級人員,按新聘任職稱等級兌現工資及福利待遇。對聘用人員在聘期內如果有違規和違紀現象,按照醫院規定取消已聘用資格,一切待遇按照聘任用前標準執行。
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首次對擬聘專業技術人員特別增加了臨床技能考核,推出了嚴密的雙盲式考核方式優勝劣汰。擬聘人員認為,這種職稱聘任考核方式公開、公正、公平,能真正引導醫務人員做到能力和學歷兼顧、臨床與科研并重,大大調動了廣大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讓落聘者也能心服口服。通過三年的評聘實踐,筆者所在醫院在臨床醫學專業職稱聘任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職稱聘任工作正逐步朝著評價社會化、用人聘約化、管理法制化的方向發展,明顯提高了醫院的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保障了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馮繼.以臨床考核為重點,探索職稱評聘新機制[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6):127.
[論文摘要]目前的分級護理制度與實際工作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在臨床執行中存在許多困難,應做適當的修改。
分級護理制度作為臨床護士的工作依據,要求護士根據護理等級所對應的臨床護理要求,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隨著護理學的發展,現代護理理論不斷地注入到護理實踐之中,但分級護理制度的內容更新尚有差距,相對陳舊,與臨床實際工作已不相適應,在執行分級護理制度時存在許多困難?,F分析如下,供同行討論。
1 分級護理制度的內容與實際工作不相適應
分級護理制度制定以來,以1994年山西鏘主編的《新編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和1998年中國總后勤部主編的《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第四版作比較為例,其內容從病情依據到臨床護理要點(或要求),一直沒有做過重大修改,但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ICU、CCU等各種監護病房相繼建立,分級護理制度與實際工作已不相適應。2002年北京市衛生局主編的《護理常規》中,等級護理的劃分、級別指征、護理要求相對適合臨床護理工作,但仍有不完善的方面。
2 分級護理制度執行中的困難
2.1 醫療工作制度對分級護理制度的影響 分級護理由醫生決定,通過醫囑再由護士實施,而醫學院校沒有設護理課程,醫生對分級護理制度缺乏了解,往往根據主觀或經驗判斷分級護理標準,以我院2005年11月內科和骨科相比為例,內科一級護理患者占本科住院患者的51.2%,而骨科一級護理患者占本科住院患者的87.7%,分級護理標準掌握不準,使許多患者難以達到一級護理要求,造成你開你的醫囑,我做我的護理的醫護脫節現象。
2.2 分級護理制度帶來的醫療糾紛 當一些醫療糾紛發生后,患者家屬會從客觀資料中尋找醫院的薄弱環節,其中醫囑中的級別護理要求最容易被找出漏洞。如一級護理每15 min~30 min巡視1次患者,有時很難做到,雖然不是導致醫療糾紛的原因,但患者家屬也要以此為突破口,找到醫院的不足,要求醫院賠償。
2.3 一級護理 每15 min~30 min巡視1次患者難以做到,原因如下。
2.3.1 一級護理患者增多 我國冠心病發病率及死亡率1980年至1991年平均增加了300萬,近年有增加的趨勢;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由于看病難、看病貴,許多患者病情危重時才到醫院就診等原因,使危重、特殊護理及一級護理患者增多。我院2005年11月一級護理患者占住院患者的51.4%。
2.3.2 護士工作量增大 一方面,住院患者逐年增多,平均住院日逐年縮短,我院住院患者:1994年2 316人,2004年為9 119人,增加了約4倍;平均住院日:1994年11.9 d,2004年6.6 d,基礎護理工作量增大,而臨床護士人數1994年101人,2004年127人,加之,特殊護理、危重護理及一級量增多,一級護理患者比二級護理患者每天護理所需時間多2 h,住院患者的治療以靜脈輸液為主,而且輸液步驟較原來增多。一方面,醫療機構臨床護理崗位的護士數量少,由于臨床護士數量不足,護理工作不到位的問題突出。據衛生部對全國400多所醫院的調查,病房護士、床位比平均為0.33%∶1.95%以上,醫院住院患者的生活護理和部分基礎護理工作依靠家屬或者護士承擔。每一患者所需的護理時間增加,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
2.3.3 患者需求增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不僅需求有舒適的環境,高超的護理技術,而且需要了解相關疾病的預防、康復知識,要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不僅需要治療疾病,還需要人文和心理上的關懷,以促進健康,減輕痛苦,提高生命質量。
3 討論
3.1 分級護理制度的內容需要修改 根據《山西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將護理費分為重癥監護、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費用。有人建議將ICU收治的危重患者的監測級別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監測。分級護理制度從級別的劃分、病情依據到臨床護理要求均需要做出適當修改,以更好地指導臨床護理工作。
3.2 分級護理等級的確定 分級護理作為臨床護士工作的依據之一,有人主張由護士或責任護士以護囑形式下達分級護理等級比較合適。護士長下護囑不太切合實際,現實中護士長行政事務繁多,當忙于行政事物或休息時,患者的護理級別就不能及時更改或下達。責任護士不能24 h在崗,患者的病情隨時都會發生變化,而基層醫院護士素質高低不一,對疾病的觀察、認識也不一致,護士下護囑也有弊病,一旦發生醫療糾紛責任全部由護士承擔,所以分級護理等級由醫生以醫囑的形式下達比較合適。在醫學院校中增加護理課程,使醫生掌握分級護理標準,并將分級護理標準作為醫生考取執業資格的內容之一。
3.3 分級護理制度中巡視病房的時間應作恰當調整 王曉梅在《護理收費標準對分級護理質量的影響》的研究中指出:“一級護理患者難以保證每15 min~30 min巡視1次”,以我院一級護理患者占51.4%的情況也很難做到,特需護理的患者要求24 h護理人員在身邊的確困難,隨著對護理質量要求增高,護理內容增多,分級護理制度中巡視病房的間隔時間應做適當調整。
護理學專業課程
開設課程:
1、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
2、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護理學導論、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預防醫學、精神護理學、護理管理學、護理禮儀、護理科研。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臨床綜合實習、社區實習、論文撰寫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6周。
護理學專業就業前景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
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隨著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荒”現象已日益突出地擺在各國醫學界面前。
隨著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我國近年來人口年齡結構呈現老齡化改變,家庭結構卻呈現出小型化趨勢。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譜發生了改變,慢性病護理的需求量增加;人們在重視身心健康的同時,對疾病的預防和自我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著難得的機遇。
護理人員配置不足,有些護士因在病房工作辛苦,想方設法調到其他科室,以至于臨床一線缺乏工作經驗的護士、特別是對重癥號護理沒有經驗的護士占較大比例。而就內科而言,護士的工作經驗十分重要,工作時須思想高度集中,尤其是夜班護士,一人要分管幾十張床位,工作繁忙,易造成某些要求特殊滴速的藥品,如硝酸甘油、硝普鈉不能按醫囑要求滴入,影響治療效果,引起患者不滿。
2防止心內科護理安全問題發生的對策
1)提高護理人員法制觀念,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法律意識: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有可能涉及到各種潛在的法律問題,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地學習和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護患者雙方的合法權益,依靠法律來維護醫院正當權利。培養護士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有效地回避護理風險,能減少護理糾紛。要加強護理病歷書寫質量,保證護理記錄內容真實性和可靠性,堅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護理技術操作規范,讓護士認識到違法的后果,加強責任感,懂得自己該做什么,如何去做,從而維護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權益。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職業精神。職業道德是醫院醫德醫風教育的核心。護理工作是一個關系到千百萬人健康及幸福的高尚職業和光榮的崗位,護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致力于患者服務,它充分體現著護理人員的奉獻精神和職業道德。把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禮儀教育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努力在科室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如果工作責任心不強,不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不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分級護理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護理核心制度。隨意換班,使資職搭配不當。讓實習學員單獨完成護理技術操作,未做到放手不放眼,對患者的安全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對重癥患者、臥床患者的基礎護理如翻身、洗頭、洗腳、喂飯等讓家屬完成等均會引起患者家屬的不滿情緒。在技術操作中圖省事、想當然,不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發生用藥差錯,引起護患糾紛。
3)加強專業培訓,提高業務素質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規范的醫療護理技術是護理安全的基礎。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和醫療設備的更新、新技術的發展,需要護士不斷充實、更新知識,對每一次治療護理、醫囑、操作規程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術,才能增加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應急處理能力,有效避免差錯事故,遇到危重患者做到心不慌、氣不急、手不抖、腿不軟,頭腦清醒,在最短時間內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安全保障。
重視專業理論學習和技術操作訓練,了解和掌握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并掌握最新的護理質量標準和要求。繼續教育要形式多樣化,每一季度業務學習、院內學習、院外進修、學術論文交流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護士參加自考、函授等專業教育,并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臨床。要求心內科護士必須熟悉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治療及護理,心肌梗死患者的監護,溶栓和嚴重并發癥。如室顫、心源性休克等疾病的搶救配合,熟練掌握心電圖、心電監護技術,掌握除顫器的使用方法,利用業余時間反復模擬練習,掌握心律失常知識,達到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操作技術、快速的反應能力。
4)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加強患者及家屬的教育指導。護理人員的醫德醫風直接影響護患關系,只有建立其良好的護患溝通關系才能有效避免安全隱患。護理人員首先轉變護理理念,樹立以患者為本的服務意識,尊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權,知情權,隱私權等權利。將護理職業當成神圣的工作來做,注意規范護理服務言行,從思想到行動均體現高度的醫德風范和醫學人道主義精神。在工作中應站在患者及家屬的立場思考問題,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給予他們家人般的溫暖,以積極、樂觀、認真的工作態度影響患者及家屬。在融洽的護患關系下降低護理安全隱患,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縣醫院被調查醫務人員專業熟悉度及培訓需求情況被調查的269名醫生中,對專業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內科、外科與婦科;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預防與管理,衛生統計學和流行病學和社區康復均低于10%。醫生最希望培訓的前3項專業科目是內科、外科、急診與急救;對培訓關注度較低的專業為精神病預防與管理、流行病學、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老年保健和社區康復。在被調查的189名護士中,對專業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見病的臨床護理、急救護理、慢性病的臨床護理;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的預防與管理、臨終關懷、中醫護理和老年保健。護士最需要得到培訓的專業科目是急救護理、常見病的臨床護理、傳染病的臨床護理;對專業培訓關注度低的是精神病的預防與管理、慢性病的預防與管理和臨終關懷(表2)
2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被調查醫務人員從事專業熟悉度及培訓需求情況
在填寫完整問卷的67名醫生中,對專業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內科、外科和婦科;最不熟悉的論文撰寫、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性病、社區康復和衛生統計學。醫生最希望培訓的前3項專業科目是外科、內科和兒科;臨床檢驗、婦科、傳染病、老年保健、醫學心理學慢性病預防與管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培訓需求較低。在填寫完整問卷的的73名護士中,對專業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見病的臨床護理、急救護理和慢性病的臨床護理;最不熟悉的是中醫護理、臨終關懷和精神病的預防與管理。護士最需要得到培訓的專業科目是急救護理、慢性病的臨床護理與常見病的臨床護理,對專業臨終關懷、人際關系與溝通技巧、心理健康護理和常見病的預防與管理的培訓關注度低,均未超過10%(表3)。
3討論
3.1農村醫務人員學歷結構不合理,加強繼續教育,提高醫務人員學歷
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學歷偏低,獲得學歷的途徑主要以中專衛校為主,高級職稱較少。作為農村三級醫療服務系統的龍頭—縣醫院不僅在醫療器械等硬件上處于優勢,在醫務人員的學歷、專業素養、醫務職稱、學科建設等方面都要有模范帶頭作用。然而偏低的學歷、不合理的職稱結構,不僅制約著醫院本身的發展,更不能及時有效地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鄉鎮衛生院以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為主,從事全科的醫務人員比例偏低,影響著鄉鎮衛生院承上啟下的功能的發揮。繼續醫學教育是一種高級的、制度化、正規化的在職教育[1],是以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主的一種終生性醫學教育。衛生技術人員低學歷和低職稱造成基層人員技術力量薄弱,同時會影響繼續教育的開展。不同學歷層次的醫務人員對培訓的愿望存在明顯差別,隨著學歷層次的提高,要求培訓的愿望也在逐漸增強。低素質-低提供能力-低衛生服務質量-低效益的惡性循環會嚴重阻礙醫療機構的發展[2]。學歷的提高不但增強了醫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掌握能力,并為他們以后更好的服務基層、職稱評定等各方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3]。本調查顯示:大多數醫務人員由于工作崗位人員短缺而不能脫離崗位參加培訓,從而無法提高自身學歷水平與專業技能,因此相關領導應與當地衛生學校建立適宜本地區的繼續教育規劃,使醫務人員能夠更加便利地參加教育培訓。
3.2醫務人員對基本醫療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不平衡,加強對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專業知識的培訓
本調查顯示:醫生對內科、婦科、外科的專業知識熟悉度較高,對其他輔助科室如檢驗科、耳鼻喉科的專業知識了解較少,對公共衛生領域的婦幼保健、精神病預防與管理、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和社區康復掌握度偏低。護士對常見病的臨床護理、急救護理、慢性病的臨床護理的專業熟悉度較高,對病人的精神病的預防與管理、臨終關懷、中醫護理和老年保健的專業知識了解不足。基本醫療是所有醫療工作的基礎,只有所有醫生及護士對其知識及技能熟練掌握,才能保證醫療工作的高質量。同時對于公共衛生知識的普及率也亟待提高,作為醫務人員不僅要掌握基本的醫療知識,也應具備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涉及的其他科目知識有所了解,以較為全面的知識技能服務患者。現代社會尤其主張人文關懷,若醫護人員有良好的醫患溝通的技能,不僅能促進病人積極地配合醫生接受治療,也可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公共衛生是鄉鎮衛生院開展工作的重點方向,若醫務人員沒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就無法保證兒童計劃免疫、婦幼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工作的順利開展,既影響了農村廣大居民的健康,又阻礙了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的發展。因此,當地地區衛生主管部門應按照當地實際醫療需求,合理有度地參與規劃與管理,有利于培訓資源的有效利用。此外,培訓項目的組織方應充分了解培訓對象現有醫學教育水平、專業技術水平及實際工作生活中存在困難,制定相適宜的培訓模式,遴選適宜的醫學師資與專業教材,選擇最佳培訓地點,進行嚴格而人性化的管理,不斷與培訓人員進行溝通尋找問題,從而實時對培訓內容或模式進行調整、改進,最終才能取得最佳的培訓效果。同時,為了有效避免工學矛盾,還需要及時與培訓對象所在單位充分溝通,了解單位實際需求,從而得到單位的支持,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培訓人員、時間和內容,繼而高效地為當地培養適宜人才[4]。
3.3醫務人員對基本醫療的專業培訓需求較高,培養檢驗及影像專業人員,全面提高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在新疆貧困縣,由于資金匱乏、專業人員短缺等因素,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分科條件有限,從而醫務人員對自身專業的培訓期待很高。同時,醫務人員工作負荷大,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經費接受全面的專業培訓,所以醫生對基本醫療的內科、婦科、外科、兒科的培訓需求度很高,護士對急診與急救、兒科。傳染病的臨床護理也提出了較高的培訓期望?,F階段國家對農村基層醫療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保證了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同時還不斷配備先進的醫療器械,因而對檢驗人員、醫技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有的醫院配備了先進的診斷設備,但是由于醫技人員操作技術有限,只能使用部分基本功能,儀器設備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影響了農村醫療機構的診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因此按需求培養檢驗及影像人員,從而全面提升醫院診斷能力與工作效率[4]。
3.4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對全科醫學熟悉度低,加強鄉鎮衛生院全科醫師在職培訓,提高鄉鎮衛生院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