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13:49: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復工申報材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做好防控工作。1月22日印發《關于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和節后復產工作應對處置工作。1月28日印發《關于加強縣經信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職責。明確復工時間。1月29日印發《關于本縣區域內工業企業復工時間的緊急通知》,要求我縣工業企業原則上不得早于2月2日(正月初九)24時前復工,1月31日草擬《關于延遲本縣工業企業復工的通知》,明確了工業企業復工時間,要求本縣工業企業原則上不得早于2月9日(正月十六)24時前復工,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工業企業除外。落實復工責任。2月4日牽頭草擬《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復工工作的通知》,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按照“六個必須”“五個到位”“四個堅持”,建立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制定復工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方案。2月7日牽頭草擬《關于做好當前非煤礦山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2月10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復工備案制。加強現場指導。經信局成立復工工作指導組,分成4個小組,深入企業一線,查看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深入200多家企業指導,每天更新企業復工和達產情況;會同縣應急局、自規局對我縣非煤礦山企業復工情況進行現場督導;牽頭起草了我縣《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領導干部聯系包保企業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落實包保責任。
二、物資供應保障有力
一是協調解決防護物資生產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指導鎮服飾、2月1日(正月初八)復工生產,與縣防指簽訂協議,生產的口罩、防護服直供;無紡布公司3月6日到貨我縣第一臺口罩機,并與當天投入口罩生產,形成日產量10萬只的產能;促成進弘和醫療公司來我縣落戶,形成日產150萬只防護口罩生產能力,鼓勵康泰醫療、潤天服飾、白湖農場集團等一批企業轉產口罩和防護服生產。
二是千方百計做好復工復產復學口罩的保障工作。多方協調口罩156.405萬只,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h經信局積極與口罩生產企業聯系,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無紡布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購買口罩142.805萬只。努力向上爭取援助,經省經信廳協調口罩9.2萬只,市經信局協調口罩4.4萬只。精準投放,解決各領域口罩需求。向298戶企業投放口罩30.07萬只,向引江濟淮、重點局、住建局等重點項目和相關職能部門投放口罩10.835萬只,向教育系統投放口罩100萬只,通過安德利與魅力網,面向社會投放線上口罩15.5萬只。
三、各類秩序有序恢復
工業企業復工復產。1月28日印發《關于加強縣經信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聯控包保工作小組、督促檢查工作小組、礦山企業督促檢查工作小組、后期保障小組等四個工作小組,明確各組成員職責。明確復工時間。1月29日印發《關于本縣區域內工業企業復工時間的緊急通知》,要求我縣工業企業原則上不得早于2月2日(正月初九)24時前復工,同時明確1月10日以后,有湖北地區往來史、與湖北地區人員有接觸史的必須報防指登記,并執行部少于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1月31日草擬《關于延遲本縣工業企業復工的通知》,明確了工業企業復工時間,要求本縣工業企業原則上不得早于2月9日(正月十六)24時前復工,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工業企業除外。落實復工責任。2月4日牽頭草擬《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復工工作的通知》,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按照“六個必須”“五個到位”“四個堅持”,建立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制定復工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方案,建立職工健康狀況臺賬,備齊口罩、消毒劑、體溫儀等防控物資,做好內部疫情防控宣傳等工作。各鎮(園區)落實屬地責任,成立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組,督導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情況,確保企業安全有序復工。
第一批:企業員工(包括管理人員和工人,下同)均為籍的企業可申請復工,獲得相關部門批準同意后,優先安排復工復產;少數崗位確需縣外員工(不含湖北籍、溫州籍)返崗的,需安排到屬地鄉鎮指定隔離點或企業設定點監督醫學性觀察14天以上,確認無癥狀后,方可返崗。
第二批:部分關鍵崗位確需縣外員工(不含湖北籍、溫州籍)返崗才可復工的企業,需征得屬地鄉鎮同意后,安排縣外員工到屬地鄉鎮指定隔離點或企業設定點監督醫學性觀察14天以上,確認無癥狀后,申請獲得相關部門批準同意的,安排復工復產。
第三批:企業主要投資人為溫州籍和有聘請湖北籍、溫州籍員工的企業,根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重申做好工業企業復工和疫情防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延遲復工,具體復工時間視情況而定。具備條件確需復工的企業需報市工信局審批。
二、復工前準備
1.復工企業需提前3天向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提出復工申請(材料一式五份)同意后,報備縣工信局。企業復工申報材料及流程:①填報《企業復工申請表》;②制定復工方案。復工方案內容包括:企業基本情況、企業返崗員工來源地及人數、分批返崗復工人員及時間具體安排、員工來的準確時間、所乘交通工具、到后集中觀察14天的場所準備、返崗人員健康管理措施、員工個人隔離措施及防疫應對辦法、企業疫情防控承諾。每個員工需如實報告來之前的14天生活軌跡,并承諾如有隱瞞,愿意承擔最嚴法律責任。
2.企業應暫緩聘用湖北籍、溫州籍員工,具體返工時間另行通知。員工所居住的小區、村莊出現確診病例的暫緩回。
3.企業需配備體溫檢測設備、消毒藥品、口罩等有效防疫物資。并在復工前對廠區進行一次無死角的消毒,加強疫情存續期的日常消毒。
4.企業必須設立相對獨立的觀察室,及時掌握員工健康信息,建立健康檔案。
三、復工后管理
1.復工企業要切實落實各項防疫工作要求,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工業企業員工健康防護手冊》相關要求。開展每天兩次以上體溫測量和動態登記,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當地鄉鎮政府和衛生健康部門,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態蔓延。在員工全部到崗14天后無相關癥狀的,企業內也無相關疫情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方可對員工恢復正常管理,切實把各項防控和服務保障措施落實落細,確保社會平穩有序。
2.企業復工后,確需省內縣外員工返崗的,企業要自行安排員工居廠(家)觀察;對湖北籍、溫州籍員工返崗的,要到屬地鄉鎮指定隔離點集中隔離觀察14天以上;對其他省外員工返崗的,要實施監督性醫學觀察14天以上。
3.縣園區管委會和復工企業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設立的疫情督查指導組要每天深入到企業進行疫情防治督查指導,重點督查《工業企業員工健康防護手冊》落實等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報告當地鄉鎮政府和衛生健康部門,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態蔓延。
4.企業在疫情存續期內,不得以任何形式組織群體性活動,員工就餐實行分餐制,防止交叉感染。
5.企業復工后,指定專人,于每日15:00點前將相關疫情防控信息報送屬地鄉鎮和縣工信局聯絡員,內容包括員工人數、省外返崗、省內返崗、已返崗觀察員工詳細信息及每日體溫測量異常情況等。
6.企業在復工過程與當地群眾發生糾紛的,由所在鄉鎮政府協調解決。
7.企業主要投資人為溫州籍或有聘用湖北、溫州籍員工的企業復工經屬地鄉鎮同意后由縣工信局審核并報市工信局審批;其他企業向屬地鄉鎮人民政府申請同意后,報縣工信局審批。
尊敬的各位領導:
按照會議安排,我就市場監管部門保市場主體做好“放管服”工作情況做一匯報,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門“放管服”改革安排部署,研究制訂出臺《助推企業復工復產18條措施》,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協同推進,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放寬市場準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是加快市場主體培育,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統籌推進企業登記注冊規范化、便利化,實行企業登記實名認證制度,市場主體實現穩步增長。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市場主體12105+戶,其中內資企業1753戶、注冊資本431623.61萬元,農專社1140戶、出資總額231479.57萬元,個體工商戶9212戶、資金數額89483.24萬元。2020年1-4月份新登記市場主體223+戶,其中內資企業51+戶、農專社15+戶、個體工商戶157+戶,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6.4%、8.4%、10.3%。
二是持續推進“四辦”改革。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縣政府“四辦”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優化辦事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大力簡化申報手續,精簡申報材料,取消了各類不必要的行政審批申報材料;取消了不必要的辦理環節?!稜I業執照》辦理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辦理時限縮短至15個工作日,所有許可審批事項辦理時限不得超過20個工作日。全面推行“容缺受理”機制和“縣域通辦”制度,嚴格將企業登記注冊時間控制在3個工作日以內。
三是大力實施“證照分離”改革,我局全面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第一批106項“證照分離”改革事項,對照“證照分離”改革直接取消審批的事項,市場主體辦理營業執照后即可開展相關經營活動。積極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實行網上公示注銷公告、簡化提交資料,落實簡易注銷程序,目前共辦理簡易注銷登記16+戶。
四是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我局大力簡化涉企證照申請環節文書材料,嚴格清理法律法規明確設定以外的其他申請材料。所有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進駐縣政務大廳,實行“一個窗口”對外,全流程電子化,申請材料網上申報、在線辦理、 “不見面審批”, 全面實現 “最多跑一次”。今年1-4月份共辦理核發《食品生產許可證》2+?張、《食品經營許可證》40+?張、《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25+?張。
五是大力推行企業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頒發應用工作,我局依托甘肅政務服務網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全面推行網上申請、受理、審核、公示、發照等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方式,讓企業從提交申請材料到領取營業執照全程“一網通辦”,實現不見面審批。今年1-4月份共辦理核發《營業執照》?張,其中內資企業?戶、農專社新設?戶、變更?戶,個體戶新設?戶、變更?戶;共辦理核發電子營業執照?戶。
六是穩步推進轉型升級,拓寬融資渠道。我局與甘肅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銀商合作”,提供“信息申報、登記審批、執照”一站式服務,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積極辦理股權出質登記,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今年1-4月份共辦理股權質押登記??件,實現擔保債權???萬元。
七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扎實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按照全縣市場主體總數10%的比例,分別抽取檢查對象和執法人員,并對檢查對象和執法人員進行隨機匹配,現場組成檢查組。抽查檢查任務完成后,抽查結果將全部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甘肅)”向全社會公開。認真抓好企業年報公示工作,截至目前,全縣內資企業年報信息公示應報1676戶、實報760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應報1120戶、實報275戶;個體工商戶應報8967戶、實報1512戶,全縣內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個體工商戶年報公示率分別為45.35%、24.55%、16.86%。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認真落實“放管服”改革,著力營造“辦事不求人”的營商環境。我局將全面落實市、縣《關于加快建立“辦事不求人”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實施意見》,有序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健全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制度,梳理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公示制度,完善相關政策推送制度。公開公示企業注冊、行政許可辦結時限,力促企業開辦時間在3日內的基礎上再行壓縮,積極推行“秒批”“一日內辦結”等服務。全面落實“兩集中、兩到位”,健全完善市場監管部門“一窗”辦件規則,提升服務質量,全面推進食品生產經營許可電子證書管理,探索開展部分低風險食品告知承諾制許可試點,積極推行“容缺審批”“應急審批”“倒置審批”試點工作。提高許可和注銷便利化程度,加強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運用,推動行政許可事項“一網辦理”和“一網一門一次”,完善企業注銷“一網服務”。
二是支持服務創新,營造規范平等的投資創業環境。我局將充分發揮職能優勢,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業創新的熱情,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非公經濟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全面落實“保姆式”幫辦代辦服務,多渠道擴大幫辦代辦隊伍。強力推動質量強國、質量提升戰略和標準化戰略,提升計量服務,支持X縣銀杏等特色產品制定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發展。
三是加強市場監管,營造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信用監管,推動跨部門聯合抽查,加強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和公示,完善信用修復機制、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構建完善的“一網公示、聯合懲戒”信用監管體系。加強涉企收費監督檢查,規范公共服務領域、民生領域的涉企收費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等三項制度,努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執法全覆蓋、常態化。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就業創業工作
1、就業再就業工作
2020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3730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4600人的81.1%。
進一步開拓就業渠道,積極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全方位服務失業人員,2020年上半年失業人員再就業6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
2、創業擔保貸款審核發放工作
做好符合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的個人申報材料的審核與貸款發放工作,已審核發放113筆共計1685萬元,銀行審核待發104筆1560萬元,合計217筆3245萬元。
(二)民生工程
1、技工大市民生工程
①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2020年我縣企業新員工培訓任務1200人,今年縣開展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1877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56.4%。
②新技工系統培養。上級下達新技工系統培養全年目標任務390人,今年我縣已完成60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5.4%。
③技能脫貧培訓工作。通過培訓提升貧困勞動者就業技能,激發內生動力自主發展產業、創業就業、靈活就業。今年以來,組織皖西經濟學校、工業學校兩家培訓機構,開展稻蝦共養、農作物種植等工種培訓班,共培訓1881名貧困勞動者,完成年度目標任務500人的376.2%。
2、就業創業促進民生工程
①公益性崗位。積極實施就業創業促進民生工程,把困難人員就業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大力開發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切實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就業幫扶。今年市下達我縣公益性崗位開發目標任務為300個,截至目前,共開發公益性崗位360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20%,安置了259名就業困難人員在公益性崗位上崗,全部錄入就業信息管理系統。
②就業見習。市下達我縣就業見習目標任務為219人個,目前接收40名見習人員參加就業見習,完成年度任務的18.3%。
(三)就業脫貧工作
1、扶貧公益崗位整改工作。建立扶貧公益崗位臺賬,制定扶貧公益崗位動態調整制度、考勤和績效管理制度、信息公示制度。截至6月24日,分別建立縣人社局牽頭的就業扶貧公益崗位4286人臺帳;縣林業局牽頭的生態護林員扶貧公益崗位460人臺帳;縣扶貧局牽頭的光伏扶貧公益崗位1896人臺帳,扶貧公益崗位共安置貧困勞動者6642人次。截止目前已完成整改,取得實質性成效,并報縣委整改辦銷號。
2、就業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工作。加強就業扶貧車間動態管理,落實各項政策,鼓勵就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者穩定就業,發揮帶貧減貧作用。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扶貧車間,3月15日之前復工復產的就業扶貧車間,根據貧困勞動者實際復工復產人數,按照每人5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復工復產補助;3月31日前復工復產的就業扶貧車間,根據貧困勞動者實際復工復產人數,按照每人3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復工復產補助。截止3月31日,21家扶貧車間157名貧困勞動者返崗復工,撥付車間復工復產補助7.75萬元,目前22家扶貧車間帶動就業964人,其中吸納貧困勞動者就地就業219人。
3、就業脫貧幫扶工作。今年以來我們組織開展了貧困勞動力摸底調查活動,通過進村入戶開展細致的調查登記工作,基本摸清了我縣貧困勞動者的就業狀況和就業需求,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者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通過開發公益崗位安置就業、推薦到就業扶貧車間幫助就業及幫助外出務工轉移就業等形式幫助1996名未就業貧困勞動者就業;目前有就業意愿和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者全部幫扶就業。
4、落實就業脫貧各類補助政策。撥付第一季度4391名貧困勞動者公益崗位補貼372.96萬元,第一季度1998名貧困勞動者居家就業補貼158.67萬元,第一季度就業扶貧車間201名貧困勞動者就業補貼16.77萬元,縣外務工3980名貧困勞動者交通補貼199萬元,就業扶貧車間及合作社等101家經濟實體,吸納貧困勞動者穩定就業一次性獎勵30.12萬元,車間復工復產補助7.75萬元。
(四)疫情防控期間就業政策落實情況
1、疫情防控期間失業保險各項政策落實情況
①失業保險費返還。加大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實施力度,將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裁員率放寬至上年度全國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2018年度我省裁員率為2.88%),對參保職工30名(含)以下的中小微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參保職工總數的20%。已審核撥付111家企業申報失業保險費返還,年末參保人數6263名,返還金額共計227.78萬元。
②失業保險穩崗返還??h人社局以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轉發了文件,并于4月9日由政府辦王鵬副主任牽頭召開了縣政府辦、縣經信局、縣商務局、市縣生態環境分局、縣發改委、縣稅務局、縣交通局、縣人社局等10家部門參加的工作協調會議,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企業類型進行認定、企業環保處罰、企業失信情況、企業一季度虧損情況、企業參保情況、惡意欠薪情況、裁員率情況進行審核。已撥付穩崗返還企業共8家,參保人數462人,人均3150元,計145.53萬元,扣除已返還的失業保險費,穩崗返還實際金額134.59萬元。
③失業金發放。疫情防控期間,落實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政策,1-6月份為1926人次下崗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252.61萬元。
④臨時價格補貼。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及時按照市發改委等6家部門下發的通知,及時撥付1-4月份為1313人次下崗失業人員撥付臨時價格補貼7.72萬元。
2、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政策落實情況
①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經縣經信局、縣商務局、市縣生態環境分局、縣發改委、縣稅務局、縣交通局、縣人社局等部門審核符合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條件的企業共1家(雷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季度平均參保人數48人,人均2000元,已撥付9.6萬元。
②小微企業新增就業補貼。疫情防控期間新增就業崗位的小微企業,根據新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人員數量,由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補貼,其中無法返回湖北地區就業人員、登記失業6個月以上人員、貧困勞動者,標準提高到每人2000元。截止目前,共計受理13家小微企業申報,已審核撥付12家企業11.4萬元,審核中1家企業。
③扶貧車間新增就業補貼。疫情防控期間新增就業崗位的扶貧車間,根據新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用工協議)的人員數量,由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扶貧車間一次性補貼,其中無法返回湖北地區就業人員、登記失業6個月以上人員、貧困勞動者,標準提高到每人2000元。截止目前,共計受理11家扶貧車間申報,已審核撥付8家扶貧車間12.4萬元,審核中3家扶貧車間。
④就業扶貧車間以工代訓。就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并開展以工代訓的,按每人每月200元標準給以扶貧車間以工代訓補貼,最長可達6個月。截止目前,在忠旭雨衣制造有限公司、高塘鎮易羽服飾、縣天佑鞋業有限公司3家車間開展以工代訓,穩定52名貧困勞動者就業。
二、存在問題
1、受疫情影響失業人員再就業率偏低;
2、新技工系統培養序時推進較慢、招生難度大;
3、就業見習任務完成進度較慢;
4、就業脫貧2020年任務省廳至今未下發,今年時間已過一半,待省廳任務下達時可能會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局面;
5、受疫情影響省級出臺的失業保險費返還等個別政策,需要明確實施細則,但上級仍未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無法開展;
6、創業擔保貸款未達到序時進度。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對失業人員加大幫扶力度,按月電話回訪登記失業人員,推薦縣內企業招聘信息,提供就業崗位;
二是聯合教育局下文分配任務,在全縣的教育系統會議上進行宣傳,聯系教育局職教負責人幫助技師學院推薦學校進行宣傳,推進技工院校招生;
(一)組織擬定全省生態保護和農村土壤污染防治政策、規劃,協調并監督相關部門開展生態保護工作;
(二)組織編制全省自然保護區建設規劃,提出新建和申報的各類省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審批建議;
(三)指導、協調、監督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環境保護工作;
(四)開展全省生態狀況評估;
(五)監督對生態環境有影響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重要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破壞恢復工作;
(六)協調和監督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環境保護、荒漠化防治;
(七)牽頭負責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物種資源(含生物遺傳資源)和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八)組織協調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組織指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指導生態示范建設與生態農業建設;
(九)監督管理農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二、服務內容
審批省級生態鄉(鎮)、村和提出新建和申報的各類省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審批建議。
三、服務對象
設區市、縣(市、區)鄉鎮政府、村委會、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站)、各相關廳局。
四、服務承諾
(一)強化高效服務、開拓創新、爭先創優、勤政廉潔的意識;杜絕辦事拖拉、推諉作風;堅決克服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認真執行勤政廉政有關規定,樹立良好形象。堅決做到不利用職務之便“吃、拿、卡、要、報”。
(二)提高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論證時限:自然保護區申報材料初審合格后20日內召開協調會組織論證,并向省政府報告論證意見;
(三)提高新建省級自然保護區審批建議時限:召開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后3日內,行文征求省直有關部門意見,收齊省直有關部門意見后5日內向省政府行文提出審批建議;
(四)提高調整省級自然保護區審批建議時限:自收到省政府辦公廳轉來公文處理單后15日內完成組織專家現場考核論證和向省政府提出審批建議。
(五)廣泛接受新聞媒體、監管部門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工作人員不滿意或發現違反服務承諾的行為,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今年,環保部門被列入全國民主評議行風的重點單位,易門縣政府糾風辦、縣監察局把全縣環保系統列為今年的行風評議對象之一。為貫徹好省紀委三次全會、市紀委二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環保系統行風建設各項工作要求,按照縣政府糾風辦、縣監察局關于XX年民主評議行風工作的統一安排,認真開展好XX年民主評議環保行風工作,進一步推動我縣環保系統行風建設,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根據《易門縣環境保護局 易門縣政府糾風辦關于XX年開展民主評議環保行風的實施意見》,現向社會各界公開承諾此次民主評議環保行風的有關內容,歡迎社會各界公眾給予監督和評議,在此感謝您對環保工作的支持。
一、 XX年民主評議環保行風的主要評議內容:
1、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系統工作人員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法規以及省政府頒布的《云南省公務員八條禁令》、國家環??偩诸C布的《全國環保系統六項禁令》、《環保系統工作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環境監察人員“六不準”》的情況。
2、環境監管執法中,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關于環保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完成重點環境治理任務情況,各項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情況。
3、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開展創建文明行業的情況。
4、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推行政務公開情況,在政務公開中環境保護行政管理行政行為規范化執行情況。
5、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管理、廉政勤政、工作作風、工作效率、服務質量、改革創新、履行職責等方面的情況。
6、環保部門解決當地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維護公民的環境權,為群眾解決生活中環境污染影響的問題情況。
二、《全國環保系統六項禁令》
1、嚴禁違法、違規、違紀審批項目。
2、嚴禁包庇、縱容、袒護環境違法行為。
3、嚴禁亂收費、亂罰款。
4、嚴禁監測、統計、驗收工作弄虛作假、偽造數據。
5、嚴禁干預、插手環保工程項目招投標、指定施工隊伍和環保產品、設備。
6、嚴禁利用職權收受下屬單位或業務聯系單位的禮金、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侵占公共財物。
三、《環保系統工作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愛自然 忠事業 甘奉獻 講廉潔
嚴執法 勇創新 重實效 求團結
四、《環境監察人員“六不準”》
1、不準接受被檢查者的禮品、禮金和有價證券;
2、不準接受被檢查者宴請;
3、不準參加被檢查者邀請的娛樂活動;
4、不準參與被檢查者的營銷活動;
5、不準向被檢查者通風報信;
6、不準酒后開車、酒后執行公務。
關鍵詞: 精品課程 課程資源 資源建設 資源共享 動態監管
2003年教育部正式啟動了“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項目”[1],使得各高校課程資源申報與建設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階段。十年以來,各地方為響應此號召,相繼開設、啟動大量的類精品課程的建設項目,大量優質課程資源建設得到扶植,通過多個平臺得以展示,為展示我國教育教學品質、豐富課程資源奠定了良好基礎。
2007年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的建立,這個以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為基礎,采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研究制訂國家精品課程共享信息技術標準與規范的共享服務平臺,實現對精品課程內容的快速訪問和個性化主動服務,旨在使全國高校廣大教師和學生方便、快捷地享用優質教學資源,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2]。隨著2008年首輪國家級精品課程的申報與評定工作的結束,精品課建程資源建設進入“后建設時代”,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開始發揮積極作用,這一點通過2009年[3]和2011年[4]數據對比不難發現,見表1。
以國家級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為代表的課程資源建設工程不僅展示、提升了我國教育教學品質,提供了信息時代下的不同于傳統教育教學的手段,促成了專業之間、校際之間、省級之間乃至國際間的教育資源共享與文化交流,而且啟發了高校教育教學參與者對教育資源建設的種種思考,推動了各級各類“類精品課程”的資源建設工作。
作為高校一員,我校在精品課程資源建設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先后成功申報國家級精品課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市級精品課程17門,校級精品課程78門,此外還完成了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多個級別的教學優秀獎、微格教學評選活動的申報工作。面對不同時期各種級別、各種名目的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學校相關部門不斷摸索總結,積累了一定的課程資源制作經驗。
一、認真領會相關文件精神,區別對待各類精品課資源建設
依據目前社會上主要流行的“類精品課程”資源建設主要類型,認真分析相關組織文件和資源建設技術要求,做好課程選擇、制作手段確定、團隊建設、內容取舍等一系列工作。
比如近兩年開放申報的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和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雖然都是基于原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成果基礎,但兩者在面向對象、申報要求、制作規格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決定了資源建設實施手段的不同,直接影響各高校的申報工作。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以知識普及類課程為主,強調名校、名師、知名專業課程,而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是以教學互動性很強的學科專業類課程為主,強調課程的整體性[5],見表2。
此外,隨著各級各類精品課程建設的深入開展,考慮到學科的均衡發展,相關組織、評審機構會動態申報精品課程的專業范圍和申報數量,結合本校特長專業、及時應對變化,適時推出申報參評課程是增大入選機會的重要因素。
當然,不以評獎為最終目標的校級精品課程,校企合作課程,以及視頻觀摩課程等課程申報,或出于資源建設目的或出于商業目的,但準確把握申報意圖、恪守制作標準都是確保精品課資源建設工作有效實施的首要條件。
二、做好課程資源團隊建設工作
當今的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已不再像以往的課程資源建設,通過個別優秀教學人員的努力和經驗,借助自身的能力實施。由于網絡化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綜合應用,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已經發展成為一項絕對的團隊合作的工程。課程資源(尤其是類似于傳統精品課程和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這類精品課程資源)的填充、網上申報的操作、視頻及其他媒體資源的制作、課程評價與反饋統計……一系列工作單靠一己之力是難以勝任的。更何況課程資源申報是一項短期工作,而后期的資源維護與建設則是一項長期工作,只有不斷地修正、補充、替換課程資源,才能保證課程生命力、保住精品課程的稱號――這同時是對知識負責、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的體現。
從一定意義上講,如今的精品課程的制作申報宛如同制作一部參加獎項評審的優秀的電影作品――要看題材、要看制作、要看導演的把握與控制、要看演員的表現、要看聲效、要看票房。根據以往開展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的經歷看,一個較健全的制作團隊需要專業講師、網絡信息人員、攝影攝像人員、多媒體技術人員、觀眾等工作人員,甚至還要引進專家評審、數據分析等人員,而且上述人員絕不僅僅一名人員就可以勝任。
根據不同級別、類型的課程資源建設需求,合理安排人員,建立臨時性課程資源制作團隊是目前我校采用的方案。根據申報、制作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的實際要求,在前期基層申報的基礎上,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團隊,從課程選材、人員情況、素材設想等多方面參與評審意見,確定最適合申報人選,進入集中制作和修改階段。團隊內成員各司其職――教務人員負責組織學生、協調拍攝時間、聘請督導專家、資金管理等;主講團隊負責教學資料(含后期制作的媒體素材)的上傳與審閱、設計和開展教學活動;現代教學技術中心負責視頻素材制作、多媒體課件審閱和加工修改、素材標準的解讀;網絡信息人員負責資源保障與臨時性網絡設置、確保課程資源的安全與快速上傳、審核平臺資源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數據反饋……
為確保團隊的持久支撐,一般采用新老兼顧和專人負責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團隊。即團隊各職能人員構成均需要考慮到人員發展,采用老同志與新人(主要是指對此項業務的熟練程度)共同承擔、逐漸向新人轉移工作重點的方式。此舉主要是考慮到精品課程5年內的補充修正和5年后面臨的二次制作,需要年輕人員逐步取代原有核心人員的正常更替。專人負責是指針對某一類(或級別)的精品課資源建設盡可能安排同一組人員,以便熟悉業務流程、開展程式化制作,減少解釋、培訓、溝通等方面的重復工作。當大量課程資源建設同時展開,也可以采用校內人員把控、服務外包相結合的方式,緩解采集制作、審核等環節的工作壓力。
三、引入必要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
無論是對于課程主講教師還是對于團隊工作人員來說,參與精品課資源建設工作都在既定職責之內,而又屬于工作量之外。為了保障參與人員能夠具備較高的熱情和積極性,我校在多種“類精品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嘗試激勵機制。
將資源建設工作與教研科研工作掛靠,讓參與人員通過課程建設工作實現相關工作量兌抵,是目前部分高校采用的手段之一。由于我校實行聘期內教科研工作量承諾制,對于順利完成精品課資源建設、并成功申報的核心工作人員給予一定數量的研時或是工作量折算――此方式對于新老教師均具有一定吸引力。
將獲得精品課建設相關榮譽納入教學優秀成果表彰范圍,作為職稱晉升、職務評聘大參考因素,此舉可以有效調動年輕教師的參與積極性。
由于課程資源建設往往都會得到一定數量的資金保障(或獎勵),適當的經濟獎勵是各高校常采用的手段之一,但獎勵依據、獎勵額度、獎勵范圍需要嚴格限制,以免造成本職工作重點的轉移。
由于當下多種精品課程資源建設中的視頻素材要求課堂實景拍攝,如何組織好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減少教學人員差錯往往困擾著制作團隊成員。學生往往是課程資源建設團隊中被忽視的群體。在當今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情緒、反應、認知能力往往也影響教學人員的狀態和最終的拍攝結果。我校嘗試將推薦上來的精品課程作為臨時加開的學分課程面向全校學生開放、根據人數適當限定參與學生的手段,也采用過面向全校學生招募精品課錄制活動參與學生的方式遴選參與成員,取得良好效果。
依據以往制作經驗,高質量精品課程本身對學生具有強大的吸引能力,而名師大家在教學組織、教學手段運用方面具有較強的把控能力,其教學過程中的差錯較少。對于教學經驗稍遜的年輕教師而言,根據“自然科學類的課程往往受到大家歡迎、一些通論概論等偏理論性的課程則排名相對靠后”的特點揚長避短選取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不失為明智之舉。此外,保障一定數量的人員審閱素材(包括申報材料、教學素材和制作的媒體素材等)、預留相對充裕的修正時間是資源建設質量的重要保障環節,小到主講人員的無意識動作、字幕同步性問題,大到板書和展示媒體材料的錯誤……有許多問題在首次教學過程中往往被忽視,必要的修補、乃至重拍都是嚴謹負責的態度體現。
四、做好各類型課程資源的轉換和平臺共享工作,減少重復投入
由于精品課程在層面、推出時期、技術要求等方面存在差異,使得不同時期建設起來的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精品課程資源在展示手段和平臺上存在較大差異。
由早期國家級精品課程錄像采用MPEG2格式到目前采用H.264壓縮格式的MPEG4格式的變化;教學課件由原先簡單的演示文稿到目前網頁型、Flash課件的綜合應用;由單畫面視頻到多窗口視頻再回到高質量單畫面視頻的往復……無不體現信息技術、聲像技術在精品課程資源建設過長中的發展。如何做好原始資源的留存、選擇適當的轉換工具、減少非知識更新引發素材修改工作量、統一素材風格都是制作團隊技術保障部門需要考慮的。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格式工廠、PDF轉換器及應運而生的MediaEditor等多種工具軟件都為技術人員提供了便利。
此外,“建好自身平臺,實現與國家精品課資源接軌”是減少自身投入、簡化資源傳遞流程、提高資源使用率的有效手段。目前國內被廣泛認可的兩個國家級課程資源網站分別是“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http:///)”和“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http:///mooc/)”兩個網站,涵蓋精品課程資源由申報到展示的全部流程。而各高校使用的課程資源平臺如BlackBoard、IClass、天空教室等[6]往往以展示課程資源、提供網絡在線學習為目的,往往不能涵蓋申報、評審、展示、后期建設、應用、反饋等每個環節。此外,由于引進部門、引進時間、引進時需求不同,往往校內多個相似功能的資源平臺同時運行,平臺之間缺少數據庫共享、統一認證和資源傳輸的接口,形成“信息孤島”。
為減少校內外平臺、校內各平臺間課程資源的使用障礙,共享數據庫、建立統一認證、規范各類型資源素材的格式、打通平臺間的數據傳輸轉換接口,都是當前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工作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環節。
五、加強對精品課程資源的動態監管,確保資源可用、實用、好用
高校信息化建設初期曾經走過的“重建設、輕應用”的問題一度暴露在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工作中,由于對待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態度扭曲、申報學校的技術保障不足、平臺升級或數據更新一起的斷鏈等原因,一部分精品課成為“死課”。歸根結底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將它原本“使全國高校廣大教師和學生能夠方便、快捷地享用優質教學資源,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宗旨扭曲為“獎項評比活動”。
2012年教育部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中再次明確指出“國家精品課鼓勵各地和高校投入資金支持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并研究制定激勵政策,引導高校和教師積極參與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培育、建設和使用”。對于“跟蹤監測和綜合評價不合格的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取消其“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稱號,不得再次申報該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在精品課成評審結束、課程資源上傳網站之后的幾年中,教育部專門成立了機構對在線課程進行定期審查,對于不活躍課程發出整改通知,力求推進課程的后期建設和使用。
我校自2010年底開始,對BlackBoard平臺(網絡學堂)上的全部上網課程進行檢查,發現“死課(沒有任何更新記錄、沒有師生互動行為記錄的課程)”率高達50%。這些課程占據了大量的存儲資源和注冊名額,耗費了管理人員的精力,影響到學校教學品質與學術形象。
為了真正發揮網絡課程的作用、保障已有精品課程稱號,校信息網絡中心、教務處聯合對平臺中全部具有精品課程稱號的課程逐一進行了分析,提出“利用三年時間,完成教學資源的更新,實現全部課程視頻素材的制作與”規劃。同時堅決清除“死課”、取消相關課程負責人(或團隊的)精品課程負責人稱號,開始我校由精品課程申報到后期建設與應用的轉變。
整改期間,教務處抓緊安排實施90余門精品課程的三年全程教學視頻素材的制作規劃,及時將完成的符合當時建設標準的視頻資源送達負責人。期間建立分布在七個校區的十余間錄課教室,建設兩個與BlackBoard平臺實現資源鏈接和單點認證的資源平臺,方便教師及時、靈活地由資源平臺向網絡學堂中調用資源;網絡信息中心每年年底對網絡學堂中每一門精品課程的各項數據進行匯總,區別活躍課程、待改進課程和待取消課程,通過年底召開的全校研討會公布數據、告知課程負責人。通過加大網絡學堂的宣傳力度和教學活動對該平臺的依賴程度、努力推進跨校區網絡教學應用等手段,發現資源問題,及時實施改進,推進新精品課建設團隊的“新陳代謝”。2013年,既定目標完成,平臺中活躍的精品課程達到90%以上,網絡學堂已經成為我校傳統教室授課以外的又一種主流教學形式。
在實施精品課程資源的動態監管的同時,鍛煉了課程建設團隊的中青年骨干教師,使他們在緊張的教育教學工作同時,較自如地完成額外資源建設工作,加強日常教數學與網絡資源的聯動,改進教學手段、講話教學技能。為后一階段順利完成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等新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奠定基礎。
以上是從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十年來的一些感觸,希望上述拙見能夠為后一階段高校開展類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李紅.“圖書檔案學”專業精品課程建設.圖書情報工作網刊,2011(12).
[2]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運營統計數據.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工作簡報,2009(10).
[3]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運營統計數據.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工作簡報,2011(7).
[4]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教育部辦公廳,2012年5月21日.
[5]陳以海.高校精品課程網站建設探索.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08(1).
[6]教育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2012年6月12日.
關鍵詞: 項目建設;使用林地;矛盾;對策;太湖縣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4-0116-03
近年來,各地為了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實施民生工程,項目建設不斷增加,對征占用林地的范圍也越來越大,據筆者對太湖縣近3a來征占用林地情況進行統計,各類項目使用林地面積達304.1hm2。而如何確保林地與建設用地得到平衡,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互補,是目前值得探討的問題。
1 太湖縣項目建設使用林地現狀
1.1 公益事業征占用林地 為了發展區域經濟或為了完成招商引資任務,以提供用地的條件導致了大面積林地被征占用,特別是少數典型的粗加工落后經營模式企業,大多數采用“殺雞取卵”方式,或“此處吃完換一處”方式經營,以掠奪資源為盈利目的的,使部分林地破壞嚴重;同時鐵路、公路、國家電網、油氣管網、市政工程、文教衛體等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及民生工程需要大量使用林地,還有一些村、組為了修道路、建公墓、造祠堂等公共事業由于經濟實力不足,以毀林賣山,賣礦產資源,以換取眼前急需的經濟來源,從而造成了大量的林地被使用。2014年以來,太湖縣上述各類公益事業使用林地面積為161.7hm2,占征占用林地總面積的53.2%。
1.2 群眾的生產生活使用林地 20世紀末,由于經濟條件限制,農村住居用房基本上是面積較小、較為集中的磚瓦房。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大多農村家庭都改造成為獨立小院。另一方面,由于國家惠民政策的不斷增加,危房改造、扶貧避險解困、異地扶貧搬遷等項目的實施,農村建房也是大量使用林地的原因之一。3a累計使用林地面積達10.7hm2,占全縣總用量的3.5%。
1.3 農村家庭經濟發展使用林地 近年來,由于前期外出務工的人員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同時由于長期背井離鄉也產生了回鄉創業的激情,部分外出務工人員憑借在外學習的各種經驗,返鄉發展養殖業或林a品加工業,產業發展的基地和廠房建設等需要征占用林地,該類項目使用林地面積為6.9hm2,占全縣使用林地總面積的2.3%。
1.4 招商引資項目征占用林地 從20世紀末太湖縣城搬遷后,原老城所有的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都必須在新的區域重建,除了新城搬遷后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使用林地外,特別是為了不斷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擴大經濟開發區的建設規模,持續的招商引資項目每年需要征占用一定量的林地。據目前統計,全縣招商引資項目累計使用林地面積為96.1hm2,占使用林地總量的31.6%。
2 項目建設與使用林地的矛盾
2.1 項目建設選址與林地控制使用區域的矛盾 一方面,按照林業政策要求,項目建設的選址要把生態安全放在首位,堅持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合理利用的原則。而另一方面,在城市規劃區內建設工程的選址和布局要符合城市規劃要求,同時從項目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項目建設選址必須全面考慮建設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選址地區的地理、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條件要能保證項目的后期發展。這就產生了項目選址與林地使用的矛盾,項目的理想選址可能是林地保護等級較高的區域,而有條件使用林地的版塊不一定適合項目發展。
2.2 項目快捷建設與使用林地審批的矛盾 目前征占用林地是一個審批流程較為復雜的用地類型,特別是其申報材料中,需要提供被占用單位或農戶簽字的征地協議和補償協議[1],而目前征地拆遷是一件最困難和耗時長的工作,反之一旦簽訂了征地協議和補償協議,說明項目基本可以動工建設了,但此時由于林地才能剛報批,要一直等到林地批復后才能真正開工建設。另一方面,有的建設單位甚至把荒山誤認為非林地,繞開了林業主管部門的審查就完成了項目的選址和初步設計等工作。無疑,在立項、選址、批復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等環節均脫離了使用林地,待開始動工時林業主管部門介入后,由于介入林地審核的時間嚴重滯后,以至于林業主管部門根據生態保護的規律要求該項目重新考慮最優化的占用林地方案時,不僅大量浪費了前期投入,而且延誤了項目建設時間[2]。
2.3 項目建設征占用林地與林地定額指標的矛盾 近年來,為了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做好農村扶貧工作,改善農村生活條件,一些民生項目、本土發展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急劇增多,在使用土地時為了節約投資成本,大多選擇使用林地,所以征占用林地的面積呈上升趨勢。但在征占用林地審批過程中,需要嚴格執行征占用林地年度定額制度,在審核同意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時,必須控制在定額指標以內[3]。對當年無法追加林地定額的,則必須等待下一年度審批,所以直接影響了項目建設進程。
3 化解項目建設與使用林地矛盾的對策探討
3.1 統籌規劃,依法使用林地
3.1.1 加強林地保護,嚴守林地保有量生態紅線 對林地使用方面,林業主管要有可實際操作的產業準入標準,禁止一些對林地破壞性大且難于進行植被恢復的項目使用林地,限制經營性建設工程使用林地,實施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和落實用途管制[4]。把保護林地資源放在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正確處理好加快經濟發展與加強林地保護的關系,不以損失林地、犧牲生態為代價換取單一的經濟效益。
3.1.2 強化林地征占用管理,嚴格行政審批 項目建設征占用林地屬于行政審批范疇,林業主管部門要依法履職盡責。對申報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行政許可所提供的要件材料,必須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進行認真審查。對建設項目申請使用的林地范圍、類型等與數據庫逐一核對,嚴格控制建設項目使用Ⅰ、Ⅱ類保護林地和國家一級公益林[5]。從嚴審查采石、采礦項目,優先保障重點基礎項目使用林地,確保既支持經濟建設,又節約使用林地,切實管護好林地資源。在使用林地批復下達后,要安排專人加強監管,嚴格控制少批多占破壞林地的行為。
3.1.3 加強對征占用林地行政許可的前置審查工作 在申報征占用林地時,林業主管部門必須要走在工程建設的前面,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時就提前著手開展工作。通過預先的科學評審,抑制一部分不合理的建設項目上馬,調整一部分建設項目不合理的的選址,壓縮一部分項目不合理的建設規模,努力保障征占用林地審核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在實現森林資源持續發展和永續利用的同時、積極促進和保障區域經濟發展。
3.1.4 合理規劃,科學使用林地 項目建設要使用林地,必須符合林地保護和利用規劃的總體要求,不對生態環境造成大的破壞,不影響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項目選址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項目建設單位在項目前期立項過程中對項目支持性文件的取得、項目用地、核準備案手續等重點風險問題要開展細致、扎實的工作。對需要征占用林地的項目,要提前申請林業主管部門對林地使用情況進行審核,合理、科學使用林地,盡量避讓林地保護等級高的敏感區域,避免在目后期才發現顛覆性問題而導致項目受阻甚至失敗。
3.1.5 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優化行政審批流程 堅持及時快捷審核報批用地的原則,最大限度的保障項目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要素保障。對需要征占用林地的單位或個人,林業主管部門要主動做好對接工作,認真宣傳林地管理知識,積極跟蹤服務,提前預防未批先占的現象發生。同時與國土等部門加強聯系,對林業部門預審通不過的項目,國土部門不能出具用地預審意見,發展改革部門不能批準立項;對可以使用林地的建設項目,要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為項目建設節約時間。
3.2 加強對臨時征占用林地的恢復監管 對輸油管道及輸氣管道等一些臨時占用林地的項目,林業部門要加強監管。在施工中,對挖掘的地表土分層剝離、分類堆放,在管道填埋結束后,應當及時清除臨時建設的設施、表面硬化層,采取表土覆蓋的方式,進行地貌恢復,并組織國土、環保等部門進行驗收?;謴土謽I生產條件后,在不影響管道安全的情況下,選用淺根性樹種進行造林恢復;對項目建設中占用林地的臨時辦公用房,在施工結束拆除后要督促建設方對破壞的林地進行恢復,保持林地性質。
3.3 對項目使用后被破壞的林地進行修復復綠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升,為了滿足生產生活需要,提高農村交通條件,林區內的大部分交通主干道都進行了改線改造,許多路段停止使用。還有部分項目在經營多年后停止運行或搬遷,在林區內留下了許多被硬化的場地。為了恢復林地活力,對這些停用的硬化路面和場地,要進行破碎修復,通過森林自然更新恢復林地功能。另一方面,對一些無法確定治理責任主體的廢棄采石場和破損山體,要納入政府生態治理范疇,及時采用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結合方法復綠,恢復采石區域的森林生態環境。對正在開采的采石場,林業主管部門要督促開采方采取邊開采邊治理的方式,盡快對森林植被進行恢復,并落實后期撫育管護措施,確保復綠修復取得實效。
3.4 通過造林綠化新增林地面積 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在申報征占用林地的同時,要著力做好森林植被恢復工作,確?;謴蜕置娣e不少于征占用林地面積,實現占補平衡。經國土部門核準后,利用退耕還林后續項目或其他造林投資項目,對林區內一些偏遠區域荒蕪的水田、旱地,大量陡峭的坡耕地、未使用地以及因人口遷移進城所造成的大量廢棄的荒地進行綠化造林,并通過行政審批納入新增林地范圍,保證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項目消耗林地與林地新增面積維持相對的穩定性。
4 結語
經濟發展是硬道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保護林地也是為了保障區域經濟發展,兩者并無矛盾。關鍵在于科學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林地資源,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社會效益。在項目建設使用林地的問題上,既要保證相關項目得以順利進行,又需要從保護生態,從林地資源持有量角度出發,制定相關的保護措施,確保林地使用的規范性和高效性,只有這樣,林地才能保護好,項目建設用地也會有保障。
參考文獻
[1]安徽省林業廳.安徽省占用征收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試行)[Z].林資[2014]97號.
[2]布和,丁明秀,單志濤,等. 對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工作的探討[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9,32(2):111-113.
[3]國家林業局. 占用征收林地定額管理辦法[Z].林資發[2011]98號.
[4]國家林業局. 關于加強臨時占用林地監督管理的通知[Z].林資發[2015]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