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2 16:11: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文化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旅游文化學應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其對該專業今后的發展甚至是中國整個旅游業的發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旅游文化學課程存在課程定位邊緣化、課程內容拼湊化、授課及考核方式固定化的問題。文章指出,整合與優化旅游文化學課程是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提出了整合與優化的實施前提及具體內涵。
[關鍵詞]
整合;優化;旅游文化課程;改革
雖然當前學界對旅游文化定義的內涵與外延還未達成共識,但旅游文化的學習與研究是必要的、緊迫的卻是大家的共識。因此,作為培養較高層次旅游相關從業人員的大學本科旅游管理專業,大都設置了旅游文化學課程。但事實證明,旅游文化學的學習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授課無激情,學生學習無興趣;課程考試都通過,實踐過程不會用。這完全背離了此門課程的實質。其實作為綜合性較強、知識面較廣、文化素養較為豐富的旅游文化課程,不僅與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有關聯,并與愈來愈常態化的旅游息息相關,所以其對提升學生文化知識及素養,夯實他們的專業文化底蘊皆不無益處。因此,探討旅游文化學課程的改革就顯得極其必要且意義深遠。
一、旅游文化學課程現存問題
(一)課程定位邊緣化由于旅游最先被重視在于其經濟屬性,在于其產生的巨大經濟利潤,在于其在國民經濟總產值中的占比不斷上升,所以其一直被冠以經濟活動的主要屬性并作為一種經濟產業而廣受關注。而其文化性是在后期的發展中才為人們所提出,并且在當下現實中絕大多數時候也是服務于其經濟屬性的。兩者在現實中的這種差距性及從屬性,無疑導致了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中旅游文化課程處于邊緣化的定位。“目前我國的旅游文化學發展正方興未艾。但相對于文化旅游已經成為我國四大旅游主潮之一的實踐,旅游文化學理論的建設卻相當滯后,許多旅游院校尚未將旅游文化學作為主干課程,部分院校甚至沒有開設旅游文化學課程,文化旅游人才缺乏,與蓬勃發展的文化旅游不相適應?!保?]而這一點在財經類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中尤為明顯:要么在其培養方案中根本就不開設旅游文化類的課程;要么就將其設置在專業選修課中,無形中就對學生產生了導向作用,學生大多會選擇一些旅游經濟管理類“經世致用”的課程。筆者曾就此問題對旅游管理專業418名學生進行過問卷調查與訪談,回收有效問卷412份,有效率為98%。在“如果旅游經濟學與旅游文化學放在一起選課,你會選擇那門課”選項中,有92%的學生選擇旅游經濟學課程;選課原因的選項中,無一例外都選擇了“財經院校,就業因素”。而學校及學生的此種選擇,無疑也影響了從事旅游文化學課程教學的老師的教學理念及態度:不再去專研此門學科的相關研究前沿,不再用心去設計課程內容,不再有激情去教授課堂內容。學校、教師、學生三者間如此的惡性循環,最終無疑使旅游文化學課程處于邊緣化的地位,甚至消失,這從當下小范圍來看,只是消解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特別是財經類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但從長遠范圍來看,這其實是對中國旅游業發展的致命一擊,如果整個行業從業人員旅游文化素養欠缺,又何談有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旅游業。因此,旅游文化學者早就發出了這樣的呼聲:“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是由旅游及其相關事象的特殊文化屬性決定的?,F代旅游愈發達,旅游業的發展速度愈快,旅游地的規模愈大,旅游的影響愈廣,旅游文化及其作用和影響的廣度和深度就愈大?!保?]有學者更從學科分類的角度提出應設立旅游文化學學科:“中國旅游發展實踐、旅游學科理論研究和旅游教育建設,推動學界努力嘗試構建旅游文化學學科體系,無論是對旅游業健康發展,還是從學科分類的角度上都應設立旅游文化學科?!保?]
(二)課程內容拼湊化目前,由于學術界對旅游文化定義的內涵及外延還未達成共識,因而旅游文化學課程內容也沒有較為明確、統一化的標準,所以旅游文化學教材內容存在隨意性、拼湊化的問題。筆者曾在當當、亞馬遜、卓越等主要圖書網絡銷售網站上,搜索到不下40本旅游文化學方面的專著及教材,發現它們的內容體系并不具有相同性而是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有些旅游文化學教材是對中國歷史文化著作或傳統文化及藝術門類的照抄照搬,缺少歷史文化與旅游文化的結合點,而是將歷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加以拼湊?!坝懈哌_42%的教材將旅游文化學的內容簡單的等同于旅游對象物的文化。這種情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緊緊在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園林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等前面簡單的加上‘旅游’,另一種就是直接對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園林文化等的詳細的介紹?!保?]可正如有學者指出的:“旅游文化不等于歷史文化,這似乎是一個誰也不懷疑的否定式的性質判斷。但現實中不少人卻有意無意又將二者等同起來了,在著述中對這兩種文化的關系論述也大多語焉不詳,更有混為一談的?!保?]如此一來,就導致在旅游文化學的教學中,學生感受不到該門課程的專業屬性,由于專業背景的隔膜對歷史文化產生了排斥感;有些此類著作或教材是作者在根據自己對旅游文化的定義及理解的基礎上編排的內容體系,也許這從作者本身的研究視角而言,這樣的內容體系安排是合乎邏輯的,但作為教材卻是有待商榷的;還有部分教材從旅游消費的角度闡釋旅游文化時,將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完全拋之腦后,而將西方消費文化的內容完全套在旅游文化學中,一方面也存在拼湊化的問題,另一方面脫離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背景,同時也存在中國旅游的境域性問題?!斑@說明,旅游文化學的招牌雖然已經亮出,但一種體系完整、邏輯嚴密、闡述準確且為各方基本認可的概念框架和學科體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來。這對旅游教學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保?]
(三)課程教學及考核固定化一方面,因為旅游文化學課程地位的邊緣化,所以旅游文化學方面的專業老師相對較少,針對這門課程所進行的學科特色的教改研討課題及論文就更少,這從中國期刊數據庫中能檢索到的論文數量便可佐證;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文化學內容的廣博性,如何將中國歷史文化與當下旅游進行無縫鏈接,如何將抽象的旅游文化理論知識與具體的旅游發展樣態進行生動的講解,如何將大而化之的旅游文化理念與具體而微的地方文化旅游發展相結合,如何將西方消費文化與當下中國的旅游消費進行內在轉化……,總之,如何結合當下的旅游,以生動的方式講解,讓旅游文化學真正成為一門學生喜聞樂見的、學有所獲的、有自己無可取代的學科地位與特色的課程,這是旅游文化學教學中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目前,由于課程專業教師的缺乏及教師對旅游文化學教改的較少關注,老師僅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筆的“填鴨式”教學依然是主要教學方式。隨著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不斷普及,已經有許多老師通過圖片展示及視頻播放等較為形象的方式進行教學。但由于對旅游文化學當下研究發展現狀及趨勢的不關注及自我邊緣化的放逐,僅僅依靠一本教材、一些圖片及視頻的展示播放來授課,缺乏引導學生對圖片及視頻的深度分析與思考,而將旅游文化學變成了一般的鑒賞課。另外,對學生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一考定分數的方式,雖然也看平時成績,但由于平時成績占比較小且基本上是與考勤有關,如此固定化的考核方式難以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二、整合與優化:旅游文化學課程的改革趨勢
由上述可見,當前的旅游文化學課程必須進行改革,如何改?整合與優化應是旅游文化學課程改革的趨勢。
(一)整合與優化的前提:明確課程定位應將旅游文化學課程定位成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一方面,相關旅游文化理論的講解與探究,對現實旅游實踐發展文化視角的關注與審視,不僅能培養、引導學生正價值的、健康的審美趣味及旅游價值取向,而且還能規避當前及今后旅游研究與發展過于重視經濟利潤而導致旅游發展中的“偽文化”,以及為了經濟利潤不惜犧牲旅游文化的種種弊端及不當之舉。另一方面,盡管當前對旅游文化的定義各有側重,但在旅游文化的教學中會涉及一定的歷史文化的講授。講授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當然,這里并不是將歷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但不可否認的是歷史文化中的某些部分確與旅游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具備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旅游文化學相關的素養,才能將前者中的部分融入、契合到旅游文化中),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傳統知識素養,還能避免在當下的旅游實踐發展和創新(如景區規劃及旅游產品策劃)中喪失其應有的文化底蘊,不致于使其僅僅變成一種吸引眼球而毫無旅游體驗的營銷噱頭。其實旅游文化課程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健康的、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還能理論聯系實際,以實踐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明確了旅游文化課程的定位,才能保證專業建設高品位地發展,進而推動我國旅游教育事業健康發展[7]。因此,改變當前旅游文化學邊緣化的學科地位,將之設置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必要的也是正當其時的?!皬穆糜蔚谋举|屬性(文化性)來看,旅游文化學應是旅游學科的主要支撐(核心)學科。在旅游學科構建中,相對于基礎層次和應用層次的學科來說,旅游文化學屬于哲理層次的重要分支學科”[8]。
關鍵詞:旅游文化;旅游文化課程
旅游文化課程必須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才能確保課程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如近幾年持續的生態旅游熱,支撐其發展的文化基礎(生態文化),仍處于零散狀態,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實到課程內容中。旅游文化課程內容沒有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及時吸收新的內容,課程內容仍以傳統的、歷史的文化為主體,對現代旅游有關的其他文化沒有或很少涉及??梢哉f,目前的旅游文化課程內容,僅是中國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課程內容嚴重缺失,很不健全。
一、課程教學模式探討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結構框架和程序。近年來我院在進行《文化旅游學》課程教學改革時,主要嘗試以下幾種教學方式創新:
1.問題啟發式
討論式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有計劃、有準備地組織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結合教學材料通過思考、探討、交流(分析與爭辯)來解決問題,從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討論式常見的方式有同桌討論、前后(4人)討論、小組討論和全班討論(或派代表發言)等多種方式,既可以單一使用,也可以多種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學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討論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學或問題(課題)式教學中的一個環節。
在討論式教學中,教學材料應是廣義的,它包括教材、資料、圖表、錄像、課件、采訪、野外觀察中獲得的信息。在討論中師生共同依據系列問題,為解決問題而研究有關信息,在研究、思考與交流中又會受到啟發,提出新問題,或將問題引向深入或師生共同得出某種結論、解決某個問題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規律。討論式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有行動的勇氣,才有真知之收獲,才有創造之可能。
運用討論式教學時,需避免放任自流與偏離主題的局面,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影響教學進度,其關鍵在于教師的主導。首先是討論題的質量,討論題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難易適中、切中要害、不能是無關緊要或漫無邊際。其來源可以是教師擬定;或根據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師生共同擬定。其次,要讓學生充分準備,最好提前布置課題,在各自有一定見解的基礎上展開討論,以保證學生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三是發揚民主,讓大家充分發表意見,包括錯誤的觀點、方法。教師參與討論,但不要過早做出結論,而是適時引導捕捉有利于深入解決間題的淪點,啟發學生進一步探討,最后師生共同歸納得出正確結論。
2.案例討論式
管理案例教學于20世紀20年代首創于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和摸索,哈佛商學院已經建立了相當規模的完整案例教學和管理系統。到上世紀20年代世界旅游發達的國家已將案例教學引入了旅游教育與培訓中,并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國的旅游教育培訓中,有的院校在一些實踐性較強的飯店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課程的教學中已經引用了案例教學方法,但是,在《旅游文化學》課程中尚未得到普及推廣,學生在校期間接觸到的案例數量也遠遠不夠。許多旅游院校的《旅游文化學》教學模式,基本上還是課堂授課的灌輸方式,教材的編寫仍然未能很好的利用系統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合的編寫方法,對于《旅游文化學》這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無疑有較大的局限性,使得我們的學生適應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較差?!堵糜挝幕瘜W》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型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要求教學能夠與實踐相結合。但由于受條件的限制,許多專業院校都沒有現場模擬教學基地,學生對旅游文化的了解,主要來源于課本及教師,而旅游文化學的案例是實踐經驗的濃縮,是大量典型事例的概括和提煉。案例經過教師的精心挑選,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加深了學生對旅游文化的感性認識,并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獲得自己的觀點和經驗,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知識,提高實務技能。
3.參與式
《旅游文化學》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能主動地積極投到學習的各個環節中,真正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學生的這種學習方式的根本特征表現在主動性和參與性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能根據學習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即時情景,給學生創設場合渲染氣氛,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之中,參與到學習的各種環節中去,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學習獲得知識,而且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要充分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參與式教學方法的特點可概括為四個方面:開放的教學內容;提問式的講;無標準答案的習題和論文形式的考試。如果學生上第一堂課,老師介紹課程內容時,只講課程體系和內容如何系統和嚴密,這樣實際上把學生定位在只能被動學習的位置上。但是,如果老師能告訴同學,這門學科并不是"天衣無縫"的,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在課程教學內容中也包括一些正在進行科研的部分,從而可以激發學生躍躍欲試、表現自己的參與潛力。所以,在課程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提問。"學問"起源于"學習、問難",知識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問"出來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入一些包括解題的方法和解題的結論沒有標準答案的習題,這樣有利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尋找新的解題方法,探索更好的答案。這些習題,有時則在課堂上討論。不同答案的討論和爭辯,使得同學思想更為活躍,掌握知識更深入。
二、課程教學效果的評估
這門專業選修課,從開設之日起,一直以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最新的教學手段,力爭以直觀的方式解讀中國旅游文化。教學內容既規范又新穎,信息量大且富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學術價值。教學方法靈活,且極具啟發性和互動性;能以散而不亂技法,嫻熟、輕巧地駕馭著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制作精美的課件,文字、圖像、聲音、動態和諧、統一,能使抽象的旅游文化現象,演繹得直觀、生動;條分縷析的圖標設計,使紛繁的旅游文化現象變得簡約而條理分明;重視文化內涵的挖掘,注重學生專業素養的提高;已經擺脫了傳統的一個老師滿堂灌的做法,比較注重吸收學術界的新成果和新資料;形象而深刻的語言藝術追求,激發學生在美的陶冶中產生對知識的渴求,從而能主動的學習。
《旅游文化學》課程的內容、方法和作用得到了學生的廣泛認可,為更好地總結經驗,建立可行、有效的旅游文化教育教學模式,筆者對今后課程改進的建議如下:(1)申請增加課時,將教學內容進一步細化,增加景區、旅行社的實訓內容,將《旅游文化學》課程直接搬到景區講授,真正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零距離”,使學生首先對該專業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2)開展小班教學,每班最好20人左右,保證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參加相關的教學實踐活動;(3)增加參與式教學方法的使用,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廣泛參與;(4)更好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增加影像資料的播放;(5)邀請一些專家做旅游文化專題演講。
參考文獻
[1]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論文摘要:近年來,我國旅游業作為一門新興的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本文從旅游文化學的角度,論述了旅游和文化的關系,以及旅游對傳統文化的影響,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態勢——旅游文化,剖析了湖北省旅游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提出了湖北省發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對策。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興起和迅猛發展,文化在旅游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它正在成為整個旅游業的靈魂和支柱,決定著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和興衰成敗。旅游文化是一種獨立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旅游文化具有繼承性、創造性、服務性和時空差異性;旅游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和支柱,在旅游經濟、旅游管理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語意的豐富性,多年來一直是文化學者、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考古學家說不清、道不明的一個問題。美國學者克羅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回顧》中列舉了歐美對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種定義。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夠達成共識的,在最寬泛的意義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這樣給文化定義:“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風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就對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義上說,在不同社會中的文化條件是一個適于對人類思想和活動法則進行研究的主題?!保ㄒ择R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顧建光、高云霞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頁)它將文化定義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體,包括觀念形態和行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規范。它是學習而得的行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學,而且為社會成員所共有。文化作為信息、知識和工具的載體,它是社會生活環境的映照。文化作為制序(institution)、器物與精神產品,它給予我們以歷史感、自豪感,據此我們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義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為人類認知世界和認知自身的符號系統,它是人類社會實踐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詞,最早見于南朝梁沈約的《悲哉行》一詩:“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睆纳蛟娭锌矗糜卧诋敃r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覽的意思了。從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間中有目的的活動,到異地他鄉去旅行游覽。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爭取最佳生存空間,采取了種種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們在崇拜遠方的心理的驅使下,懷著對異地的憧憬,不知不覺邁出了旅游的第一步,從此一發不可收。近現代意義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紀中葉。從此,人類的旅游活動出現了嶄新的面貌,旅游業逐漸成為一項新興產業得到蓬勃發展。旅游,作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關系
2.1民族文化關系著旅游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依托。旅游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游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游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于民族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游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游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游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游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游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游和參與旅游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托,以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于旅游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們對旅游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游經濟學、旅游管理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美學、旅游文學、旅游地學、旅游教育學、旅游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游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游業服務,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對旅游者來說,旅行游覽、食宿、服務、旅游環境的文化氛圍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旅游活動。最后,與旅游有關的文化載體,如機場、車站、餐館、市場、導游人員等,都能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多種方式給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啟迪。因此,旅游與文化是分不開的,旅游要發展就必須與文化聯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業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旅游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旅游文化性競爭日益激烈,利用文化來發展旅游,繁榮經濟,已成為世界旅游發展的大趨勢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稱的湖北省在人文資源的開發上面明顯不足。
3.1旅游資源的賦存狀況與開發錯位。
湖北省自然風景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博大精深。但是,從資源開發的現狀來看,全省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賦存狀況存在著錯位現象,一是在資源開發種類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對人文資源的開發明顯不足;二是在資源及其開發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業與資源開發的匹配現狀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業開發層次主要是基本層次,提高層次的開發薄弱,專業層次的旅游資源豐富,但開發程度低。
3.2旅游產品同質化、區域旅游產業同構化現象嚴重。
從總體上看,全省旅游產品的開發還主要停留在傳統旅游產品的設計與組合上,旅游新產品的開發明顯不足,特別是對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缺少高品位、大規模、有鮮明特色的綜合性旅游產品。由于對資源特色與開發方向把握不夠,出現了較嚴重的旅游產品同質化和區域旅游產業同構化現象,突出地表現為各地的旅游產品多以觀光型為主。。
4.發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對策
4.1充分發掘文化內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資源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調查研究,大力加強對旅游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要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旅游節慶活動或者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來顯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內涵;要特別重視旅游文化策劃工作,切實解決存在的整體旅游形象不夠清晰、旅游產品文化檔次不高、旅游市場文化營銷策略不高明的問題,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4.2加強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
作為旅游經營者必須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國旅游者來中國,除了欣賞我國秀美的山川名勝、體會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品嘗中國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夠了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了解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信仰、娛樂等方面的習俗。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把握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心理。
4.3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旅游開發格局。
當前,旅游需求消費的重心正在由觀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態型等方面轉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從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農架等8個城市組成的“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壯大湖北旅游產業。武漢城市圈,三峽與神農架、武當山,武當山與三國、鐘祥明顯陵,以及鄂東地區,或以都市度假旅游為概念,或以一江兩山(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為標榜,或以世界遺產、紅色旅游為主題,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點開發有關生態文化、健康娛樂、度假休閑、會務和商務型旅游產品,以及獨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強旅游文化建設。
旅游業是一項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綜合性產業,其文化建設除抓好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外,還要抓好旅行社、旅游賓館、旅游車船公司等企業、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設。旅游企業的有形產品,除了要具備實用的功能外,還必須滿足顧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為主要接待的旅游飯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裝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務文化的建設,重視大堂文化、樓同文化、衛生間文化、餐廳文化和休閑娛樂文化等方面的設計和建設。旅游目的地要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借以提高旅游區的品位和檔次。旅游市場營銷,除加大產品的文化內涵外,營銷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言談舉止、禮節禮儀都要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區域的文化特征,給人以鮮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參考文獻:
[1]馬文·哈里斯著.顧建光,高云霞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張祖群,湖北孝感人,男,漢族,先后獲得風景園林學士、人文地理學碩士、歷史地理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博士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任旅游管理系副主任,系支部書記。旅游管理、公共管理(MPA)碩導,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向為遺產旅游與文化產業。超星學術視頻主講教師,中國地理學會會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網絡通信評審專家,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的同行評議專家,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專家。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評審專家、中央單位(財政部)政府采購評審專家。主要評標:旅游管理(飯店)、城市園林,文化遺產建設工程、遺址保護工程、教學科研設備與實驗室等。
二、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遺產旅游與文化產業、旅游文化(人類學)方向教學科研工作。
三、主要研究成果與學術活動
一是抓住核心研究方向,主要針對北京地區遺產旅游原真性與管理創新研究,對北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旅游人類(文化)學、人文(文化)地理解讀,對中國古都文化遺產的旅游空間演變與產業重塑(北京、西安、咸陽等地對比)進行研究。在《地理學與地理信息科學》、《中國園林》、《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版科學)》、《城市規劃》、《北京社會科學》、《農業考古》、《中國軟科學》等核心雜志發表多篇論文。
二是重視積累,出版高質量的著作與教材。張祖群副教授出版著作《旅游地策劃——文化·創意·空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旅游與文化地理學隨筆》(民族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從聚集到擴散:新時期北京城鄉區域發展格局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張祖群為該專著第四作者,撰寫兩章,合計5萬字),《基于類型的古都遺產旅游的文化空間解讀》(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參與鄒統釬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旅游景區經營與管理》教材撰寫,負責“第十六章文化遺產景區旅游管理”修訂(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第3版)。
三是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專業建設為基礎,著力進行課程改革,努力提高學術水平。制訂旅游管理學科建設和發展規劃;高質量建設“旅游研究中心”,構筑學科研究高地;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努力探索課程建設與改革新途徑;增加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旅游實踐,注重實踐教學,并將其納入培養與考核體系。
四是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宣傳旅游管理學術觀點。2011年,張祖群等:《從恩格爾系數到旅游恩格爾系數:述評與應用》入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舉辦的中國經濟安全論壇(2011)電子論文集。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張祖群的《試論南北鑼鼓巷的歷史變遷與“人文北京”建設》受邀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學院舉辦“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分會場報告做報告。2011年7月5日,張祖群等《寧夏回族自治區旅游非優區的錯位分析》,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舉辦的“中國區域科學年會暨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成立20周年慶典”中,被選為大會交流論文,獲得榮譽證書,并邀請做會場報告。2011年12月3日至4日,張祖群受邀在2011首都圈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表《京津冀(貧困帶)扶貧旅游研究:判識、機理與學術目標》主旨演講,《國家經濟地理》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報》對此做了專門宣傳。
五是以超星學術視頻講座為平臺,服務社會大眾。2010年3月至5月全球最大的中文學術視頻網站:超星數字圖書館(video.省略/)全程拍錄張祖群的《文化地理學——城市空間的文化解讀》、《旅游文化學——遺產旅游專題研究》課程,該課程是將枯燥的遺產旅游與文化地理理論轉化為科普實踐的有效嘗試。
四、主持項目
【關鍵詞】文化 文化鏈 建筑文化鏈
【中圖分類號】G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8-0228-02
1 引言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社會的靈魂。文化含義極廣,僅文化一詞而言,世界上就有多種解釋的方法。《辭?!飞辖忉屛幕癁椤叭祟惿婧头毖艿哪J浇形幕?。《大英百科全書》對于文化的解釋則是引用美國著名文化學專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個概念定義的考評》,該書中收集了166條文化的定義,這些定義分別由世界上著名的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分析學家、哲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經濟學家、地理學家和政治學家所界定?!拔幕币辉~,英文、法文都寫作Culture,它是從拉丁文中演化來的,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種、居住、練習、留心或注意等意項。最早把文化作為專門術語來使用的是被稱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發表的《原始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定義,他闡述道:“所謂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而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習慣在內的一種綜合體”。文化從宏觀層面來講,有宇宙文化、自然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從微觀層面上講,主要有文學、藝術、繪畫、音樂、詩歌、電影、建筑等。可見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強,是一個大而寬泛的概念。
2 文化鏈淺析
文化是一個系統的整體,是一種有機的整合。探求人類文化進步的豐富形態和基本途徑、挖掘人類生存的基本規律一直是研究學者深入探討的課題,因此有相關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鏈的概念。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王寧宇教授指出,“文化鏈概念是基于世界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這樣一個系統觀念,主張放開視界,將散在各點上的問題聯系起來尋求其在整體中的位置關系,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項共同的規范內容?!敝袊鐣茖W院王曉麗研究員在多年民族學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提出“如果將一種文化看成是一個頭尾相接的文化鏈條,那么這個文化鏈條是由若干個文化環組成。每個文化環都隸屬于一個文化鏈條,因此每一個文化環必定與所屬的文化鏈條直接連接;而文化環與文化環之間,有的是直接連接,有的則是間接連接,有的是依次相接,有的可能是幾個文化環與一個文化環同時相接,還有的是幾個文化環交叉連接在一起。在一種文化里,不論有多少個文化環,不論文化環以什么形式連接在一起,它們總有相扣之處,形成一個內容交叉而豐富、連接形式多樣而緊密的文化鏈條,而其中每個文化環都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意義”。因此,她認為“文化鏈是指文化與文化之間(包括不同文化之間和同一種文化在不同地區的分布)形成的一種相互關聯的現象”。這些學術思想從現象人類學的角度非常精準地挖掘出文化現象的本質,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多種文化之間的相互聯系狀態,對世界范圍內各種異彩紛呈的文化現象的特點、模式也做出了很好的解釋。
同時,也有學者從企業文化、產業開發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鏈的相關概念和思考。認為文化鏈是指企業文化是由價值、行為、制度、物質所組成的一個有機的、全面聯系的整體,其目標是為構建企業競爭優勢服務。在《文化鏈》一書中,作者林竹盛認為:“在一個系統中,通過事物的內在規律,把多種要素連接起來,系統中的各個要素前后依存,環環相扣,彼此互動,由此形成一個不斷增值的連鎖關系,稱為鏈”。這里所說的“文化鏈”是指在“組織學習”的基礎上展開的,與組織發展變革同步的文化創新系統。它是基于組織學習的文化創新,文化創新與組織創新的協同和文化創新對發展能力的提升為理論支柱,以構建學習型文化為基礎,以學習型文化創建基模為操作思路,完成了一個嚴謹的架構體系,文化鏈就是文化創新系統。魏中俊、包訓文從產業開發角度提出了“文化產業鏈”,提出經濟開發區應該在整體優化設計基礎上,構建由會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社區文化等組成的文化產業鏈。
由于文化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特征,文化鏈的理論被人們不斷拓展,研究學者對于文化鏈的思考不僅僅停留在文化的本質探求方面,在其它領域也有所延伸。李華興、張元隆在《維新志士的心態與變革的文化鏈》一書中從歷史學的角度對戊戌維新的心態,對驅動和制約變革的文化鏈進行了深層思索。張捷在《書法文化鏈與“大書法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國書法在中國文化體系中起到鏈接、樞紐、節點功能,可以形成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和底蘊深厚的圍繞書法文化的一個文化體系和集群,這就是所謂書法文化鏈。另外,各種不同形式的文化現象都可以被稱之為文化鏈條的載體,諸如“蘭花文化鏈”、“圣誕文化鏈”等等。
3 建筑文化鏈淺析
建筑是時代、地域、民族文化的傳承與象征。就廣義而言,建筑是一種文化,或者說,文化包含著人類的建筑。從狹義而言,建筑是文化的一個載體,建筑文化現象作為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差異性、同質性、多元性逐漸被研究學者所重視。隨著建筑文化研究價值的逐漸彰顯,建筑與文化的關系逐漸為人認知,遂興起研究熱潮。從文化角度對建筑現象進行審視、分析和判斷已經成為當代研究建筑的主要方向之一。這方面的論文、著作逐漸豐富。同時,相關的會議不斷召開。1999年在北京召開的第20屆世界建筑師大會的會議主題之一就是“建筑與文化”。此次大會提出的《北京》中寫道:“建筑文化的全球化與多元化是一體之兩面。一方面,文化的全球化推動著地區的迅速變化與發展;另一方面,建筑文化和當地的生活方式結合得最為密切。隨著全球各文化之間同質性的增加,發掘地域文化精華也愈顯迫切”?!叭珖ㄖc文化學術討論會”相繼召開,1998年在昆明召開的全國第五次建筑與文化學術討論會的主題是“從文化角度探索中國建筑創作的未來”。由此可見,建筑文化的跨學科研究是一個非常深厚、也非常迫切的課題。
我們知道,從文化層面而言,有“嶺南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等多種不同的研究,這種地區文化觀念勢必對建筑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也是中國建筑文化在地區上的差異性的根源之一。建筑文化現象的多元性和豐富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觀念的差異以及社會層次素質帶來的審美標準的高低。建筑文化鏈與文化鏈一樣,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特征,因此,我們可以用文化鏈的學術觀點探求建筑文化的相關特性。王曉麗研究員曾經指出,“如果將一種文化看出是一個頭尾相連的文化鏈條,那么這個文化鏈條是由若干個文化環組成,其中的每個文化環都隸屬于這個文化鏈條”。同時,“文化的自生,是文化本身具有的特征,不論單一文化與多元文化形成什么狀態的多鏈現象,其所有的文化環和文化鏈均是在自生的前提下,與其他文化環和文化鏈共同生長的,這就是文化共生的現象解釋”。在相關論文中,王曉麗研究員對于文化環、文化鏈的闡釋生動形象、層次合理、評析精準,根據文化現象的經典闡釋去解讀建筑文化,可以非常清晰明了地闡釋建筑文化的獨特內涵。筆者2005年《建筑文化多元性的本質特征》一文中就引自了《二十一世紀:文化自覺與跨文化對話》中“文化現象的解釋”的相關觀點來闡述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差異性和共生性。在此,我們引申開去,將這種文化鏈的相關學術思想進一步解釋中國傳統民居豐富的建筑文化。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傳統民居在我國面廣量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類型及其特點,除了受到人居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各地區、各民族的民居盡管受地理條件、經濟條件和生活習俗要求等的限制,但民間匠師在充分利用地形和室內空間、就地取材以及創造樸實的藝術風格等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如北京四合院是華北地區傳統民居的代表,四合院多半按南北向中軸線作縱向排列,一般分前后兩部:前有大門,常偏于中軸線東側,面向院門設有影壁。由前院經過設在中軸線上的二門――垂花門或屏門到達內院,內院面積較大,正房朝南,有良好的采光。江南地區由于氣候溫和多雨,因此蘇、浙、皖一帶民居的屋面與支撐結構較北方住宅輕巧,且出檐較深,房屋朝向多為正南或偏東南,房屋高大且門窗較多,南北敞開,以利通風。河南西部地處黃土高原,有良好的土質,也有豐富的石材,故常采用土坯或磚石建造封閉式的窯洞。福建客家土樓是當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當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實的土墻,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居住空間,外人不能輕易入內,同時又能聯合全樓的力量共同抵御來犯之敵。土樓既是客家人的躲避風雨的居所,更是他們深深依戀的精神家園。廣東的自然地理環境復雜,有平原,也有山區,氣候炎熱,濕度大,建筑材料十分豐富,民居在平面布置上一般為三合院,正屋中間為廳,左右兩側為臥室,廳前為院子,左右建廂房,廳內靠后墻處設有木閣樓,這種三合院式的住宅,可以發展組成多進的一個大建筑群。至于少數民族的住宅建筑,更是形態各異。
由此可見,傳統民居建筑是我國建筑藝術中的一份寶貴遺產,這種建筑文化鏈是由居民居住方式、建筑樣式、建筑制度等組成的有機、系統的整體。正如文化研究學者指出的,中華民族文化內部的相互鏈接表現為兩層含義:首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鏈接,其次表現為同一民族內部不同地區的文化存在著差異并且相互連接,這樣構成了民族文化的完整內容。中國傳統民居建筑作為文化的載體之一,其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正是中華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性的體現,它代表了不同地區的不同文化內涵。
4 結語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文化學、人類學、歷史學與社會學等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互相滲透和綜合發展以及城市建筑學從工程技術性走向社會綜合性,則成為必然趨勢,這正是本文的主要出發點和目的。本文力求充分運用多種學科理論和方法,利用跨學科優勢對建筑文化研究進行完善與補充。建筑作為文化的載體之一,其文化鏈的特性顯而易見,中國傳統民居建筑文化并不是附著在建筑外部的表象,而是建筑本身多體現出來的文化內涵。我們可以借鑒文化學、人類學、民族學的相關理論來闡釋建筑文化的種種現象,探求建筑文化的本源,為建筑文化學的定位尋求新的視角和理論依據,將建筑文化置于更加廣大的時空當中,必然能夠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價值所在,這對于探討建筑文化鏈與地區差異性之間的邏輯聯系,對于全球化進程中的地域性建筑設計,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林竹盛,文化鏈.企業管理出版社,2005年.
關鍵詞: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實踐教學模式
近五年來,湖南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招生、就業的調研結果顯示,湖南省共約50所高校開設有旅游管理專業,雖然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在85%以上,但畢業三年內,對口就業流失率也在85%以上,這就是說,旅游的大學生畢業三年后留在旅游企業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職業意識、專業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從基層做起,而學生到旅游景區去實習,時間長達半年,但多數學生只能在景區售票,對這個行業缺乏全面的實踐把握,這種情況也降低了畢業生就業的熱情。據初步估計,目前中國實際需要旅游專業人才達800萬人,每年缺口至少200萬,今后每年還將以20萬的速度遞增[1],因此,培養新型的專業人才是高校面臨的共同問題。
一、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的核心內容
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的核心內容是以職業經理人為目標導向,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載體,兼顧理論教育有先進性和產業實踐的創新性,培養符合現代旅游產業發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職業素養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備的管理意識、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后能直接進入管理崗位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它區別于高職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碩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說在應用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層次上,將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從“理論型”學者變成“實用型”專家,通過我們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的運行機制,把在校學生“催熟”成為一個“具有責任心、專業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職業精神”的“準職業經理人。”這些內容的最終落著點是培養旅游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專業方向:培養酒店中、基層管理者;(2)旅游管理專業旅行社管理專業方向:培養旅行社經理、優秀導游員;(3)旅游管理專業景區規劃與管理專業方向:培養景區中、基層管理者和規劃專業人才[2]。
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達到一個目標:即實現學校、學生、企業三贏的目標。通過校企合作,能進一步擴大并加強旅游院校與各地旅游企業的合作,真正做到“雙需、雙贏、互動”,共同發展。旅游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訓條件,為畢業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實訓結束后,全面評估考核每個學生的實踐技能及工作表現,并從用人單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標。學校結合實訓指導教師的意見及學生的自我評估調整培養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對在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帶有共性的問題,則通過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計劃來解決。同時學校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及旅游企業的管理專家對教學改革與建設提出意見并直接參與學校專業課程設置及專業教學改革。學校為旅游企業培訓員工,提供管理咨詢,幫助企業開展市場調研,共同開發新產品等。此外,旅游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計劃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課題,這些研究課題可以包括不同的層次:一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二是企業根據對市場的分析提出的對旅游新產品的研究開發;三是為了保持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課題。
二、旅游管理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對策
1.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雙需雙贏”實踐教學模式建設方案,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旅游產業背景下,業態表現是多元的。不同類型的旅游企業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車船公司、休閑娛樂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經營特點和管理規律,它們在經營和管理上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用“旅游管理”這一專業的知識結構培養和塑造的旅游專業學生,難以達到不同類型的旅游企業。專業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為此,我們細分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區規劃與管理三個專業方向,分別與不同類型的旅游企業建立工學結合教學實習基地,以培養適應旅游業不同類型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在衡陽市有八個掛牌的實習基地,學生的大部分實習能在校外實習基地完成。同時在珠海、桂林、長沙和張家界各建立了一個實習基地。轉貼于
2.工學結合、校企聯姻,加速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一是聘請企業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領導為專業老師,講授專業課。近年來我們已經聘請了謝儒生(耒陽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縣級干部)、黎才發(常寧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長)、尹同君(衡陽市物價局局長)、彭幼平(衡陽市旅游局局長)、危小明(衡陽市旅游局副局長)、鄧衡午(雁城賓館總經理)和李清河(蔡倫竹海風景區管理委會主任)作我們的專業課教師。二是試行大學生導師制,外聘企業精英當職業導師,如2009年我們就聘請了譚曦(園林工程師,衡陽市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雁峰區桂竹山莊總經理)、鄧衡午(高級經濟師,雁城賓館總經理)、陳冬平(副研究員,鳥類專家,江口鳥洲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等旅游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為學生畢業論文的副導師,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為此,我們進行了旅游管理畢業論文的改革。針對目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重理論、重企業日常業務和管理實踐操作,而忽視了旅游產品的營銷管理和營銷策劃的現狀,我院首先在2006級畢業生中啟動了畢業設計這一教改創新模式。這一模式主要是參照理工科院校的畢業設計思路,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提出的創新式實踐教學活動。它主要是利用本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外聘導師與優秀學生組成策劃團隊,結合旅游專業特點,與某一旅游企業合作,通過市場調查,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針對旅游企業及市場現狀,設計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產品營銷方案,為旅游企業開展旅游產品營銷活動提供思路和決策依據。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不僅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動手和創造能力,尤其對企業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夠直接參與或較快適應企業經營活動的高素質人才。旅游管理專業要想滿足社會對這種應用型旅游職業經理人的需求,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難以完成的,所以畢業設計作為一種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專業的畢業實習過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而畢業設計恰恰是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所提出的一項將社會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活動,既可以使學生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增強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使旅游學生更好地具備了旅游企業發展所需求的素質。
3.在校企合作辦學的目的上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羸的目標。為了與簽約企業建立緊密良好的實質性合作關系,開展深度合作項目,我們堅持“邊合作、邊總結、邊完善”的原則,發揮教師積極性,要求教師與企業掛鉤,實行“一教師一基地”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潛力,尋求校企合作結合點,設計學校、學生、企業三贏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開展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水平的評比工作,對合作層次較高、合作內容較深、合作成績突出的基地,獎勵基地建設教師。通過教師與基地掛鉤、基地建設與教師獎勵掛鉤等制度,激發了教師參與工學結合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水平,拓寬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4.教學(或學習)+科研+實踐的模式。對學生而言,實行“學習+科研+實踐”模式,積極推進學生學研結合、學社結合。為經濟建設服務,是產學研結合的目的。為此,應積極推進學生學研結合、學社結合,鼓勵學生加強研究性學習,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充實和提高技能。具體做法: 一是學研結合建設旅游素質拓展中心。二是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三是成立公關旅游協會、組織社團,開展各種旨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活動。對教師而言,實行“教學+科研+實踐”模式。具體做法: 一是鼓勵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結合經濟發展實際,充實教學內容。三是鼓勵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科研質量,為教學服務。
5.建立旅游專業學生素質拓展中心。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十分重要。為此,湖南工學院旅游專業專門成立了旅游專業素質拓展中心。該中心制定了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相對穩定的院外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將知識、能力、技能有機結合,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這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適應了旅游行業對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打造“雙師型”隊伍。2006—2010年共引進博士教師4名;派出專任教師到相關企業掛職者9名。在繼續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職業性特色,增強適應性,提高質量效益。
7.圍繞實踐課程內容改革,加強教材建設。近年來,我院教師主編了六部旅游管理學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規劃》教材已入選十一五高校規劃教材,《旅游文化學原理》科學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陳國生教授承擔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教材《旅游文化學》和教育部首批旅游專業碩士生教材《旅游社會學》的主編任務。
8.緊扣職業經理人培養目標,以“合作共建”思路創新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基地的優勢,是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所要追求的目標。因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專業優勢和特色,為此,湖南工學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設了衡陽地球村旅游規劃與設計公司、好運來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區(省級現代生態農業示范點)、耒陽市蔡倫竹海風景區和耒陽大皮江生態旅游山莊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龍大酒店、雁城賓館、珠海昌安酒店集團等實踐教學基地。如桂竹景區是湖南工學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據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設桂竹景區,景區將負責硬件設施開發、建設等方面,院校將參與規劃、管理、營銷、服務培訓等軟件建設。這種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屬首例。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旅游產品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復合概念的內涵界定對開展旅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學界和業界對這個概念尚有爭議,由于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視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標準。本文在界定旅游產品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旅游產品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旅游產品文化功能的可持續開發對策。
一、 旅游產品的文化特征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旅游產品的概念尚有爭議,由于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視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標準。國外對旅游產品的界定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兩種:史密斯對旅游產品的概念提出了一種解釋模型,這種模型在平面上為一圈層結構,核心為物質基礎(P),依次向外第一層是服務(s),第二層為接待業(H),第三層是游客的選擇 自由(FC),最外層為游客的參與機會(I)。史密斯是在客觀的物質條件上注重了旅游者的主觀意愿;米迪蘭敦則認為,旅游產品實際上分為兩種情況,第一是綜合概念,包括旅游者從出門旅游開始到旅游回家期間所有涉及的設施與服務所共同構成的綜合體;第二是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商業性的物品,如吸引物、接待設施、交通、服務等。國內旅游學界關于旅游產品較為公認的定義主要是經濟學家給出的。傳統旅游經濟學派以林南枝、陶漢軍為代表,他們依據旅游經濟活動的參與主體從三個視角來界定旅游產品,即從旅游者來看,是自己花費了一定的時間、費用和精力所換取的一次旅游經歷;景區旅游經營者認為是他們憑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設施,向旅游者提供用以滿足其旅游活動需求的全部服務;旅行社則認為是以旅游資源為原料,以行、游、住、食、購、娛等諸要素及各個環節的服務為零部件,針對客源市場需求,按照一定的主題,設計、加工、制作、組合而成的旅游線路。Ⅲ新興旅游經濟學派主要以王大悟、魏小安為代表。他們從功能上來界定旅游產品的概念,認為旅游產品是‘‘旅游經營者為了滿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的各種需要,而向旅游市場提供的各種物品和服務的總和”。他們把旅游產品理解為“物品 +服務”,旅游產品構成中既有有形的物品要素,又有無形的服務要素。當今旅游學界大多贊同這一的定義。那么,如果我們從旅游者的消費方式和特征來看,這個旅游消費和旅游供給同步實現的完整過程包含了旅游者旅游過程中所需的各項要素: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蘊含與主題、旅游設施的文化內涵與風格、旅游服務與管理的文化指向、旅游產業的文化定位等等,其核心因素是便是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務中所含的文化特征。而文化是旅游的內涵和深層表述,是旅游者的出發點與歸結點,是旅游景觀吸引力的淵源,是旅游業經營的靈魂。旅游者游主要是出于了解異地文化的動機,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費過程,也是文化的創造過程。而旅游則是實現文化的教化和娛樂功能的良好載體,是對文化的挖掘、提煉和弘揚,是兩種不同地域文化的際遇與整合。因此,我們認為,從文化學視角來看,但凡是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文化旅游動機,并可以被利用來開展文化旅游活動的各種自然、人文客體或其它因素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旅游產品。在產品形態上既有物化形態的實在物,也有非物化形態的模式或意境,主要體現為旅游目的地的物化景觀文化、生活方式、制度和觀念文化等。根據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費指向,文化旅游產品的特征概括為八個方面:口 (1)非物質性。這種非物質東西的實質、主要內容是一種服務。比如,桂林的樂滿地主題公園,旅游者只有親自來到桂林,才能享受到它帶給自己的快樂。(2)不可轉移性。文化旅游產品的不可轉移性主要表現在旅游服務所憑借的吸引物和旅游設施無法從旅游 目的地運輸到客源所在地供游客消費,且只能以文化旅游產品的信息傳遞引起購買者的流動來實現。(3)服務性。服務性產品是能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實體或過程,而服務僅是一種行為、一種活動、一種可以被用以交換的無形產品。(4)異地文化特性。任何旅游產品都有自己特定的性質,不同性質的旅游產品的利用價值和功能、開發利用方向都不一樣。(5)文化創造特性。旅游產品大多是人類在其發展過程中自身創造的,不是天然固有的,即便是純粹的自然旅游資源,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的打上人類的標記。(6)時代特性。由于文化是一個不斷變遷的現象,旅游者的動機和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旅游產品也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7)在產品形態上,文化旅游資源既有物化形態的實在物,也有非物化形態的模式或意境。物化形態可以是顯性的、具體的或可明確被感知的(如古跡、古物、建筑等):非物化形態主要是隱性的,但仍可以不同程度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如民俗、表演、歌曲、制度等),并可以通過象征、渲染等手段,將其從精心營造的旅游文化場景中揭示和顯現出來。(8)旅游產品文化 內涵的多元可變性。由于文化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變化的人類物質和精神成就的總和,所以導致文化旅游的動機和需求也是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同樣,由于旅游者的個體差異 (需求差異、消費差異、感知差異等),旅游產品的內涵也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二、旅游產品文化功能的可持續開發
產品開發是指向市場提供新產品或改進產品,開發者應掌握市場的需要,依此設法增強或轉變產品的特色,建立合理的檔次結構和類型結構,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旅游產品的開發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現有旅游文化產品的改進,即對現有產品進行價值分析和功能分析,確認旅游消費者所喜歡和追求的必要功能,補充缺乏功能,高效地實現產品價值;二是旅游新產品的開發,是指開發商發現旅游市場產品新的核心利益需求后,生產并提供從核心產品到附助產品的全新產品,以滿足旅游市場的新需求。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文化旅游對旅游產品開發的意義在于文化旅游是以需求為中心,強調需求結構升級,即從生存、發展升級到自我實現,以及從消費者角度出發考慮生產的經濟形態。對比以往中國旅游產品開發的狀況,我們如今對在旅游產品開發中融入更多有針對性的文化要素,提升旅游產品的市場價值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但是,就中國總體情況來看,旅游產品開發大多仍在使用單純展示資源,賣初級產品,粗放式的淺層開發模式,這勢必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旅游資源的各種旅游功能和應有的效益,造成旅游資源的浪費和閑置。因此,因地制宜,挖掘現有旅游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釋放旅游文化勢能,進一步對現有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是提高中國旅游總體效益的有效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中國許多旅游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及其價值,國內外學術界早有相當的研究成果及定論,但由于長期處于以單純的展示自然山水風光為主要旅游產品開發模式的現狀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與國外眾多依靠旅游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發展起來的旅游名勝地相比,中國許多的優質旅游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還只“待字閨中”,未被人識。因此,我們必須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將文化功能充分融入旅游產業的其中,從而實現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1.不斷豐富旅游資源文化內涵。在文化旅游產品開發中,關鍵是如何把文化滲透、融合、揉進各類旅游產品的開發中,使其有靈魂、有主線、有品位。針對有形文化旅游資源,產品在開發時要使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為旅游活動的發展不斷地注入新的血液和動力,使它‘活’,起來。針對無形文化旅游資源,特別是一些文化遺存,挖掘其文化深度內涵,可以通過一定的設施和活動,營造文化氛圍,使文化內涵通過一定的“物化”載體展現出來,讓游客能真實地感受到其中的品味,獲得教益,從總體上增強對游客的感官沖擊度、情景體驗度、情緒調動度、信息接受度。
2.以市場為導向原則,努力實現文化旅游產品的功能。這就要求開發者以市場為標準,根據游客需求,針對不同市場群體,結合文化旅游資源特征,以文化為導向,推出多層次、多樣化的個性產品,開發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因此在開發中應針對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創造能滿足游客文化消費要求且能激發旅游者興趣的旅游產品。
3.體現特色和品位,突出文化主體。從發展的趨勢上看,沒有參與性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是難以吸引游客的。所以,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應以鮮明的特色為形式,以豐厚的品位為內涵,以人本主義精神為本質。突出“文化為根,以人為本”,突出和強化文化旅游產品、文化旅游場景或環境的文化性。由于文化具有相對的民族性,因此文化旅游產品開發要注意突出文化主題,緊扣景區文脈,適當強化和突出,不能偏離、淹沒其主流特色。
4.完善相關法律,加強資源保護。文化旅游資源中大多為不可再生資源,鑒于開發中有可能破壞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行為,需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以保障文化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避免短期行為。如中國政府已于 1982年頒布《文物保護》,1988年頒布了《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為歷史文化遺跡的保提供了法律依據。另外,中國于 l985年簽署了《保護世界文化和 自然遺產公約》,2003年 10月 l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 32屆大會通過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國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已經列入 2o07年立法規劃。這些都是中國歷史文化游資源開發和利用過程中避免破壞行為發生的一些必要措施。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能有效的規范市場秩序,進行合理有效開發,使旅游資源在開發時既能讓當代人享用,又能為后人傳承借鑒。
5.綜合性開發原則。旅游產品的綜合開發性原則是由旅游活動的綜合性和旅游需求的多樣性決定的。根據旅游系統理論,旅游者的旅游活動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六大主要構成要素,對旅游者來說這些是一個整體,而為之提供服務的除旅游行業外,還涉及到文物、林業、建筑、交通、衛生、電信、教育等行業和部門。旅游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這些部門和行業的協作、配合和支持。因此,文化旅游的開發必須圍繞旅游者的核心利益,提供與產品配套的設施和服務,做足文化氛圍,以爭取更火的客源市場。
6.創新性原則。文化旅游是一項充滿憧憬、創意的文化活動,樹立創新意識對于發展文化旅游業顯得特別重要。一方面,那些符合時展要求的文化理念的創:另一方面,深厚的文化內涵必須通過創新的文化表現手段和表現形式來展示,以適應當代旅游者審美的要求,符合當下科技社會發展水平。所以,文化旅游在開發時必須堅持不斷創新。如中國 現已開發且獲得成功的深圳華僑城主題公園。依靠不斷的產品創新,深圳華僑城培植起 了旅游主題公園的品牌,將文 化創新融入旅游產品創新中,從而提升了華僑城的旅游功能和品牌形象,創造著中國旅游產品的國際化競爭力。從 l989 年最初“錦繡中華”的建成,到之后開發的“中國民俗文化村 主題公園、“世界之窗”、“歡樂谷”等人造景點相繼建成,四大主題園構成的華僑城享譽海內外,給深圳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不俗的業績。嘲這充分說明了旅游產品的創新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張國洪.中國文化旅游一理論.戰略.實踐[M].天津 :南開大學 出版社,2001.
[2]莫林虎.從《劉三姐》到《印象.劉三姐》.集美大學學報,2005.09:86—88.
[3]郭穎.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保護性開發的理論與實踐——以瀘沽湖為例[D].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2.03.
[4]邵曉蘭,高峻.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現狀和展望[J].旅游 學刊,2006.06:76—82.
[5]丁健,彭華.民族旅游開發的影響因素及開發模式[J].中 南民族大學報,2002.03:98-l01.
[6]許志暉,丁登山,向東.對南京文化旅游開發模式與整合重點的探討 [J].人文地理,2006.03:34—38.
[7]董觀志,李立志.近十年來國內主題公園研究綜述[J].商業研究,2006.04:l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