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1 11:23: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七年級數學個人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主要工作:
1、做好課前準備和課后反思工作。面對新的學生新的教材新的教學要求,激起我的挑戰欲望,決心立志要在新的老師角色中爭取教學教研方面有所成就。于是我每天花很長時間認真閱讀、挖掘、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研讀新課標,明白這節課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將新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認真書寫教案,利用網絡資源,參考別人的教學教法教學設計,根據七(4)班同學的具體情況制定課時計劃。每一課都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了使學生易懂易掌握,我還根據教材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制作課件,本學期我制作了10多個課件,下載修改20余個課件,爭取每周都到多媒體室上課2至3次。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進行階段總結,即每章一總結,期中、期末一總結。
2、把好上課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質量。新課標的數學課通常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所有新知識的學習都以相關問題情境的研究作為開始,它們使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知識的有效切入點。所以在課堂上我想方設法創設能吸引學生注意的情境。在這一學期,我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一上課就感興趣,每節課都有新鮮感。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在課堂上常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討論、思考、表達。由于學生樂學,興致高昂,通常學生獲得的知識都超過教材和我備課的范圍。
3、虛心請教同組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由于沒有新課標教學經驗,所以我的教學進度總是落在其他老師之后。我虛心向他們請教每節課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什么問題,結合他們的意見和自己的思考結果,總結出每課教學的經驗和巧妙的方法。參與我們初一備課組集體備課2次,上集體備課的公開課一節(日歷中的方程)。
4、做好“培優、輔中、穩差”工作。根據七(4)班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和潛力,我把他們分成三類:優生10人,中層生共23人,待進生13人。利用每天利用午休輔導。除了老師輔導外,我還要求學生成立“數學學習互助小組”,即一名優生負責一至兩名中層生和一名待進生,優生經常討論學習問題,弄懂弄透了才去輔導其他同學。但是本學期由于時間關系,效果不佳。
二、存在問題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課標學習與鉆研還要加強;
2、課堂教學設計、研究、效果方面還要考慮;
【關鍵詞】七年級 新教材 興趣教學
面對新教材應該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標:七年級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語),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
1.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2.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1.培養閱讀習慣。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2.培養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3.培養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4.培養小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 教學實效性 探索
一、做好初中與小學的銜接工作,以“慢”促“優”
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面臨著許多變化,如環境與心理的變化、教材的變化、課時的變化、教法學法的變化,尤其出現知識點增多、課堂容量加大、進度變快,七年級新生一時會很不適應這種差異。而且小學只要多記多背即可取得好成績,初中則需要勤思考、總結規律才行,而七年級新生根本沒有這個習慣,這不利于他們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中小學數學不銜接好,必將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從調查情況看,初中數學教師還沒有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真去做好銜接工作的不多,給新課程實驗的順利實施帶來了一定困難。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這項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1.適當聽一些小學數學課,了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特點,也了解學生學習的習慣??傮w來講,小學數學課堂生動活潑,學生交流熱烈,教學知識點少,學生練習時間多。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始教學階段要盡可能營造一些氣氛,以使學生逐步適應,順利過渡。
2.通過摸底測試和對入學成績的分析,了解學生的基礎,有針對性地規劃自己的教學,以適應學生的實際需要。
3.熟悉小學的知識體系,找出小學與初中數學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如小學幾何是實驗幾何,它的性質都是通過實驗方式得到的,像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是通過剪拼得到的。初中數學教師應針對小學與初中對相關知識的不同處理,采取不同的策略,以達到鞏固復習、深化提高的目的。
4.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根據七年級學生性格活潑、好奇、熱情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的心理特點,要放慢起始教學進度,特別是開學前5周左右每周安排一節課專講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主要是一些常規學法的指導,如預習、聽課、復習、做作業等。教師應以“低起點、緩坡度、多直觀、勤指導”的原則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每節課的講授不超過25分鐘,余下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發展的機會。七年級開始有幾個難理解、易錯誤的概念,如負數、絕對值等,教師應多注意創設情境,設計一些數學游戲、比賽,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正遷移、閱讀課本等方式,使學生順利過關。
二、拓展各種互動資源,以“交流”促“發展”
1.通過學情調查促進交流。學生在每個階段都會有一些學習思想、方法、情感上的變化,尤其是七年級學生,及時地了解這些學習動態,可以為教師提供反思自己教學行為的依據,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下面是上虞區教育局對“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作的一個調查,其中有幾項對數學教師很有啟發。
(1)你不喜歡數學的原因:老師講得不好(20.2%);總做錯(19.6%);抽象枯燥(20.8%);成績差(39.4%)。
(2)你喜歡的數學方法:講授法(18.18%);討論法(30.6%);指導練習法(29.5%);發現法(21.26%)。
(3)數學成績考好了,你會:更加有信心(75.28%);與以往一樣(18.34%);可以松氣了(7.38%)。
(4)下面哪一位老師的數學方法更能提高你的數學興趣?每題從頭講到尾(10.23%);每題都講,但每節課都給學生留出反思和練習的時間(29.55%);在征求同學們意見的基礎上,有針對性?有重點地講解,并給學生留出反思和練習的時間(46.58%);讓學生多練(13.64%)。
(5)每次考完數學你覺得哪種方式更能激發你學習數學的熱情?考好后直接評講試卷(21.2%);先根據成績表揚和獎勵,然后評講試卷(28.3%);考前先動員,考后根據成績表揚獎勵并讓成績好的學生教成績差的學生(41.46%);考后就把樣卷貼在墻上,由學生自我校對(9.04%)。
從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喜歡的數學教師應該富有民主意識、善于激勵、少講授多啟發、作業試卷不要偏難、不使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因此,數學教師時常進行一些調查,可以更好地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搞好素質教育。
2.培養學生寫“數學周記”的習慣。數學周記的內容與形式有很多,如內容可以是本周學習的知識中哪些已經掌握、哪些尚未掌握,解題中哪題的做法是最得意的、哪題的錯誤原因是什么、準備如何改,或對某個問題的探討、對老師的想法及建議等。周記的形式可以是書面、E-mail或QQ聊天等,教師對數學周記應作一些口頭或語言上的交流或評價,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周記的價值,能真正展露內心的思想。數學周記有效地彌補了數學交流的局限,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將促進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對培養創新型人才起到了推動作用。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在本章結束后,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舉辦一次自由形式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弱的能不能學好?對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第一章中“展開與折疊”時,讓學生倆倆一組互相制作,同學們積極的認真畫、剪、疊,又互相驗證:畫的時候要注意邊與邊之間的關系。再如在教學截一個幾何體時,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難為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標:七年級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語),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
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
1.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2.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的精練、語調的變化得當,板書設計合理,字體優美雅觀,知識豐富等都能激發學生和學科情感,達到“親其師,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1.培養閱讀習慣。
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2.培養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3.培養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 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4.培養小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一、確定本課題研究的方向
七年級數學備課組的集體備課的方向是:以山東省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為樣板,以學生為主體,全面轉變教師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模式,以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性為目標,努力探索出更適合城鎮、農村中學數學的教學模式。
二、具體實施
1.改進集體備課的方式
七年級數學科在備課組長組織下分工合作,在學期開始就在組內商定備課活動、內容的安排,主要包括每個成員的主備課范圍、輔備人、集體備課主講人等。每周一至周四,由備課教師熟悉教材,自我初備(不一定形成文字材料),并對比周一已經發送到備課組公共電子郵箱的由主備課人已經完成的教案。每周四下午4:00到6:00進行集體交流,原則上周四當天下午形成集體備課教案,從下周一至下周五為個性設計與反思即二次備課的時間。概括說來,我校集體備課流程共分四步。
(1)初備。每次集體備課的內容就是下周的教學內容,根據一周五個課時教學內容的基本情況,先將新課程教學教案落實給不同的主備課人進行初次備課。之后,主備課人需以思考提綱為中心深入吃透教學內容,并總結和整理出其中的知識點和教學難點、重點,確定出教學目標。再就如何實現教學目標和如何突破重難點教學內容做深入思考和設計,最后達成交流意見。
(2)集體交流。交流內容包括:主備人針對討論提綱提出自己的思考觀點、理解、設計以及相關依據,其他教師負責補充、完善;由主持人針對這次備課中的問題或上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組織討論。集體備課的最大的益處在于,促進有價值信息的溝通交流,實現最優化教學資源的共享,推動教師間的共同進步。另外,為了創設融洽良好的交流環境,我們摒棄了過去交流時需做記錄的要求。各人記自己認為值得記的東西,可以是別人的觀點和方法,可以是聽了別人發言觸發的瞬間的思考。發言時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強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說幾句,才入門的、經驗欠缺的可以多聽聽,學學別人的方法。
(3)形成教案。集體交流兩小時之后,由主備人綜合集體的意見和智慧,在個人初備的基礎上形成教案。
(4)個性設計與反思。一個好的個性設計或深入的反思比單獨備一課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業務能力。
2.加強集體備課管理
在管理方面我們做到“四定”“兩結合”?!八亩ā?,一是確定了集體備課的周期(上周五至下周四);二是確定了集體備課流程;三是確定了主備、輔備人的職責;四是確定了集體備課的考核評價制度。“兩結合”一是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結合。本備課組在完成備課任務的同時,探索著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結合,并逐步由剛性的制度管理向彈性化的人本管理轉變的管理方式。我們集體備課的目的首要的是形成一份高質量的教案,其次是減輕教師筆頭抄教案的負擔。二是備課和培訓相結合。集體備課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吸取的過程,這本身也是一種師培的過程。
三、通過集體備課實踐所提煉的觀點
(1)集體備課前離不開自備。
(2)要發揮集體備課的實效性,備課組成員必須人盡其能。
(3)備好教師上課用的教案,更有必要備好學生課前預習的學案。
(4)在集體備課中精編練習題,抓好教學反饋環節,是提高集體備課實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
(5)頭腦風暴應該放在上課之前,教學反思放在課堂之后。
在集體備課后的實踐中我們發現:我們的課堂反饋手段多數是完成課本的習題,但很多學生采取抄襲手段應付教師的檢查,使得反饋缺乏真實性。后來我們精編一些配合教學使用的同步練習題,以便更真實地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程度,更好地調整教學進度。
全紅
一個學期來,我數學教研組在校領導的領導帶動下,全組教師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和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堅持理論學習,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正所謂,長到老學到老,作為教師的確我們更應學習了,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教師專業化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因此,本學期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立足校本,挖掘校本資源,發揮學校骨干教師作用,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校本培訓,措施得力,目標明確,形式多樣。
1、要求教師深入學習《國家課程標準》以及《課程標準解讀本》,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討論,更新觀念,探討新策略,利用新方法組織好課堂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教師從經驗型向專業型、科研型轉變。
2、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教研組每月都要舉行一次教研活動。使我校數學教師了解教研課改信息,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為全組教師的共識。不光如此,我們還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認真撰寫論文。
二.積極參加和開展教研活動
我們每學期初教研活動有計劃,學期末教研活動有總結。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且把這個活動做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本學期,我們開民展了一次課題研究,課題是湘教版版七年級數學《一次函數》,先通過教師們的共同探討,然后讓任七年級數學教的陳小華老師組織教學,之后又共同探討本次收得的效益和存在的不足。我個人覺得這次的課題研討較成功,每位老師都能在期間學到別人的優點,從而大大提高了我校數學教師的總體教學水平,提升了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
三、健全教研制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加強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的管理,特別是學生的作業布置與批改,數學組老師都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作業的批改及時、認真、細致、規范,一部分老師并能及時分析反思,適時地采取補救措施,使本學期的教學質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
四、抓好課程改革,促進學校發展。
伴隨著新世紀的腳步,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全面啟動。我校借課改之東風,啟航,駛向理想的彼岸。
1、突出課改實驗。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深入課堂實驗,及時地總結教學經驗,
2、改革教案編寫做到“四有”:即走進教室“有目標”;講起課來“有步驟”;導起學生“有層次”;上完課后“有反思”。打破了以往備課即寫教案,為寫教案而搬、抄教案集,教師通過分工協作,達到資源共享,即能減少教師編寫教案的負擔,并能保證教師有足夠時間進行備課與做好課前準備。
3、開發學校資源。為了加快學校信息化建設進程,充分開發、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同時規范檔案資料管理,逐步實現學校檔案資料無紙化管理目標,本學期學校建成了“教學資料庫”,有力地保證了教學資源的共享。
4、抓好畢業班教學工作。學校通過對畢業班學生的養成教育,促進其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學校樹立正確人才觀、質量觀,在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的同時,抓好教學質量。畢業班工作重點通過培優補差,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豐富的問題情境貫穿始終
創設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就是模擬生活,是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思維。例如,在教科書的七年級上冊“有理數”一章,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數軸、有理數大小比較、有理數加減法、科學記數法等,都是結合實際問題,從實際需要出發引入的。在“一元一次方程”一章,實際問題情境貫穿于始終,對方程解法的討論也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的。在“空間與圖形”中,也是充分利用現實世界的物體,通過觀察大量豐富的立體、平面圖形,加強對圖形的直觀認識和感受,從中“發現”幾何圖形,歸納出常見幾何體的基本特征,從而更好地“把握圖形”。統計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學習“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就離不開大量真實的素材,教科書中的素材也涉及到了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學生的身高、體重、視力、脈搏,保護動物、收集廢電池、丟棄塑料袋等環境保護問題,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工資、雨傘銷售等經濟問題等等。
二、學會交流,分享快樂和資源
交流就是相互告知對方自己的思想、意見等,是個互動過程。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因此,我們就要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將自己原有的生活知識通過交流達到資源和快樂的分享。例如,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的活動一是要制作火車車廂的模型,火車車廂是學生很熟悉的,它有不同的形狀,不同形狀的車廂主要裝載的貨物不同。要制作這樣的模型,首先要能根據立體圖形畫出它們的展開圖,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發展空間觀念是很有幫助的。在此基礎上,畫出展開圖,完成設計,最后折疊,粘合,得到模型。這個過程,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成功的喜悅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再如,“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活動二是讓學生結合統計報告中的內容,運用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某些數據,一方面可以鍛煉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引導學生關注新聞報道中隱含的數學問題。根據收集的數據編題并用方程解它們,是要求較高的活動內容,它有較大開放性,有益于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源于生活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盡可能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改變課本中原有的例題,從現實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來呈現課本所要學的內容。反過來,在進行應用題的練習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例如,在教學“利息”時,首先讓學生了解自己家里與銀行有哪些業務往來(如繳電話費,電費,水費等)第二、讓學生到銀行、信用社、郵電局去調查當前的年利率和利息稅的計算方法,比較各銀行的貸款利率。交給他們實際任務:1.算一算將自己的壓歲錢存入銀行一年的利息。2.假如家里要買房貸款10萬元,請你選擇銀行和貸款種類。課堂教學時將例題改成“老師去年存入銀行5000元錢,今年到期時銀行多付了79.2元,共得到5079.2元?!边@樣貼近實際的事來引出有關利息的幾個概念。最后讓學生填寫存款憑證,再計算本金和稅后利息,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創新、跨學科設計讓學生體現積極向上
在學生上網查詢,精心設計、指導下,成功地進行了“我是小小設計師”的課堂活動:這節課是以七年級數學上冊的作業為課題內容設計的一節課,以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設計一幅圖,并說明你想表現什么。事先由老師將課題內容布置給學生。由兩位學生作為這節課的主持人,其他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并說明自己的創意。最后,老師作為特約指導,對學生的幾何圖形圖案設計及創意、發言等進行總結,學生再自己進行小結、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