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31 00:10: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理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文期望根據社會文化理論中的四個核心理念構建一個適合語用習得研究的理論模式。國內在該領域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研究比較少見。本文首先綜述社會文化理論在二語習得領域以及語用習得的研究狀況,然后從中找出社會文化理論與語用習得的契合點,嘗試建立一個理論模式,以便在語言實踐中可以更有效地操作,從而達到對所提出的理論模式進行驗證的目的。
社會文化理論與二語習得領域、語用習得的研究動態
早在20世紀80和90年代James Lantolf和他的同事Frawley(1985)以及Aljaafreh(1994)就開始致力于將Vygotsky的理論引入二語習得領域。2000年Lantolf編輯了第一本關于社會文化理論的探討論文集,著重討論社會文化理論與互動論、輸出假設以及交際教學法的區別。如,Ohta使用最近發展區理論探討二語語法的習得,從而重新思考互動論;Swain通過對話教學討論中介的作用,并比較輸出假設的理念等[3]。2008年,Lantolf與Poehner又編輯出版了專門論文集,以實證研究報告為主題,重點報告了社會文化理論中的調節論和最近發展區理論在聽說寫及評估方面的實際運用效果。如,Ableeva的二語聽力的動態評估效果;Haught和McCafferty的戲劇和最近發展區理論在二語課堂中的運用以及Mahn的使用對話式教學教二語寫作等[4]。國內學者主要以實證研究為主,有一些理論層面探討和介紹的論文,如,馬俊波(2008)從社會文化視角討論二語習得研究[5];韓亞文(2009)討論最近發展區理論對二語習得研究的啟示[6]。文秋芳(2008)分析了二語習得領域的認知派和社會派兩大陣營的爭論,肯定了社會派的新范式作用[7];高一虹、周燕(2009)則把社會文化理論稱為“新維果茨基派”,是二語習得的社會文化派的興起[8];賈冠杰(2010)討論二語習得社會文化論大家庭中的新成員“活動論”,認為活動論重視社會文化因素,強調學習者內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是一種近幾年來剛剛引起我國部分學者重視的二語習得理論[9]。
尹洪山(2011)由社會文化理論分析了二語習得研究的社會學轉向[10]。實證研究主要探討支架概念和最近發展區理念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如,彭元玲(2008)[11],賈光茂、方宗祥(2009)[12]等。關于中介理論、活動理論和內化理論的探討,理論和實證層面的研究比較少,如,高艷(2008)[13],張劍鋒、李雪飛(2009)[14],朱靜靜(2008)[15]。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語用能力的習得研究一直是中外語用習得研究者的熱門課題。研究者對們主要關注語用能力的可教性,研究是否可以通過有計劃的教學干預使學習者獲得語用能力(Kasper?。ose,2002:237)[16]。國外研究者在教學效果、教學方法、理論背景、學習目標語、研究設計和測量工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并且已證明語用能力的可教性,主要理論依據是認知理論,特別運用于對“注意假設”的驗證,成果主要發表在Rose &Kasper(2001)[17]主編的論文集中,其他可見Fukuya?。hang(2002)[18]、Silva(2003[19]以及Koike?。earson(2005)[20]等。國內語用習得研究主要是在介紹和總結層面,如,戴煒棟、陳莉萍(2005)[21]分析了語用能力、語法能力以及它們的發展與學習生活環境的關系;劉潤清、劉思(2005)[22]對語用習得的認知特性和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段玲琍(2007)對語用能力的可教性進行了文獻評述[23];毛眺源(2009)語用習得研究理論進行了評述[24];還有少量相關語用習得的實證研究,如,段玲琍(2008[25],2009[26])。到了20世紀初,除了認知理論外,語用習得的理論框架又引入三種模式:文化移入模式、社會文化理論、語言社會化,其中社會文化理論的研究路徑已引起語用習得研究者的關注,Kasper &Rose(2002)認為社會文化理論,如支架概念,還有語言社交化理論也是語用能力可教性研究的最有潛力的理論依據。在語用能力的觀察研究中有少量成果,但在教學干預中幾乎沒有使用。Ohta(2005)[27]建議研究者使用Vygotsky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來研究教學中教授語用能力的教學效果,他使用了支架(scaffolding)概念,通過老師對學生的幫助與學生和學生的相互幫助的教學和學習方式來分析和觀察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社會文化理論與語用習得結合的理論模式
根據James Lantolf和Steven Thorne(2006),社會文化理論核心由四個部分組成:調節論(又譯為中介)(mediation)、內化論(internalization)、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最近發展區理論(the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牛瑞英,2007)[28]。調節論是社會文化理論的中心概念,指人類意識或大腦的活動是由文化構建的輔助工具來調節的,這種調節作用是社會關聯、社會合作和集體行為以及文化傳統交織在一起的龐大系統,主要包括物體調控(object-regulation)、他人調控(other-regulation)和自我調控(self-regulation),其中物體調節,如圖表、電腦等,以及他人調節,如教師或同學的指點,可稱為明示調節(explicit mediation);而自我調節是暗示調節(implicit mediation)的主要方式(Lantolf?。horne,2006;Lantolf?。oeh-ner,2008)。語言是最基本的調節工具,社會言語(social speech)、自我中心言語(egocentric speech)、私語(private speech)、內在言語(inner-speech)和手勢語(gesture)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必要工具,其中內在言語、私語和手勢語的運用是二語學習中的重要調節方式(牛瑞英,2007)。內化論認為人類認知的發展是生物因素(內因)和社會文化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結果是人類把社會文化的概念融入思維活動的結果,是對大腦自然發展的控制結果,是最終形成內化的結果(Lantolf &Thorne,2006)。#p#分頁標題#e#
在語言學習中,當學習者還不能完全掌握目標語時,往往會依靠個體話語,如自言自語、自我重復或模仿他人話語以得到自練的目的;當學習者完全掌握目標語時,個體話語會自動消失,內化為內在語言,成為學習者語言體系的一部分,這表明內化的個體話語已經外化為社會話語,說明學習者對語言已經習得了?;顒永碚撝械?ldquo;活動”是一種能夠解釋人類行為和認知的概念工具,是一種能夠區別于理論分析的實踐活動,即社會環境中的集體互動、交流合作等實踐活動;它可以解釋人類發展的過程(Lantolf&Thorne,2006)?;顒邮锹撓低獠可鐣蛢炔總€體發展的紐帶,它包括活動的主體、目標和動機、達到目標的行動以及行動的操作手段?;顒永碚摰陌l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從Vygotsky的文化調節理論過渡到Leontiev的活動調節論,最后發展到Engestrom的集體活動系統,經歷了個體活動到集體活動的發展。最近發展區指“兩個發展水平:實際發展水平和潛在發展水平。最近發展區就是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在成人的幫助下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Lantolf?。horne,2006:266)”。要縮短這樣的差距可以依靠他人的幫助。在二語學習中,不同語言水平的合作者可以相互提高語言學習能力,比如,老師和學生、講母語者和外語學習者、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學生的合作學習會有助于相互的外語學習;相同語言水平者的合作也有助于他們的學習;甚至低水平者可以為高水平者提供有益的幫助。20世紀70年代,美國教育在吸收、發展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基礎上,提出了支架教學理論,由此孕育而生支架教學模式(彭元玲,2008)。它是以學習者當前發展水平為基礎,與他人構建一種互動和合作的關系,如,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支架關系,使學習者像蓋房子一樣逐步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最終達到從合作學習到獨立學習,并把知識內化到學習者個體的大腦中的目的。
根據社會文化理論的以上四個核心理論的理念,本文構建了將他們融入語用習得的理論模式,即社會文化理論的語用習得模式,由三個模塊組成:首先是語用習得過程的“活動理念”,語用習得過程是一種活動,是社會環境和個體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他可以是個體活動,也可以是集體活動,活動理論的理念構建了語用習得過程的首要階段,即過程的設計必須融入個體和集體活動的任務或內容。其次是語用習得過程的“活動形式”,活動過程可以由調節論和最近發展區的具體過程來體現,如調節論中的自我調節可以是個體活動,他人調節是集體活動,可以是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這也正是最近發展區理論的精髓,具體理論為支架理論;同時物體調節也是活動重要形式,如網絡、通訊等現代高科技的媒體作為調節學習者學習的重要手段。最后,語用習得的“內化”,語用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將所習得的語用知識內化,即內置于大腦中儲存,供學習者隨時提取,此內化過程是第一和第二模塊的終極過程,同時該過程也可回溯到“活動理念”和“活動形式”模塊。三個模塊在整個模式中是循環的,同時社會文化理論的四個核心理論在整個教學過程又是相輔相成的。
為進一步體現以上理論模式,本文嘗試設計了實施該模式的具體教學形式。第一和第三模塊主要是理念的形成,所以該教學形式主要是第二模塊的具體操作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課內和課后兩個階段。適用課型可以是精讀或泛讀課,也可以是聽力或口語課,學習的目標內容為語用知識。課內階段的任務設計主要以調節論為主要理論依據。如,詞匯講解和詞匯練習,首先讓學生模仿所學詞匯在課文中表達,然后讓學生在互動中使用剛學會的詞匯造句和做口頭作文,達到內化所學詞匯的目的。整個學習過程是個人、他人和物體調節的綜合體,也是最近發展區(支架理論)的具體表現。課后階段以最近發展區———支架理論為主要依據。如,課后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語用知識材料,根據“支架”理論,按照學生的水平搭配學習小組,一起討論所讀材料,并相互強化所學知識。評估采用動態評估方式,課內和課后都需要評估以檢測學生的學習狀況。著重考察學生所取得的進步,以最近發展區和調節論為依據。
盡管如此,這并未影響與西美爾同時代的人和后輩學子對他的尊敬和高度評價。他的學生就“覺察出那個時代的天分”和他“從現代主義者角度對那個時代的解釋”。有人把他的《貨幣哲學》推許為“這個時代的哲學”。盧卡奇認為沒有人不對西美爾的思想著魔,后者是現代哲學領域最重要也最令人感興趣的過渡現象。鮑曼對西美爾也贊不絕口,認為后者是非常有力度和最富洞察力的現代性分析家,同時還是一位敢于發表言論的作家、一位思想家和開創了社會學風格的人。雷克稱贊西美爾奠定了德國社會學的現代規則,為德國的美學社會學注入了鮮活力量。諸如此類,西美爾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他對他的學生、同時代人乃至后輩學者有著深遠影響,布洛赫、韋伯、盧卡奇、舍勒、布伯、克拉考爾和本雅明都因為從其思想中汲取了營養而受益匪淺。
一.西美爾的現代性研究特色
西美爾在現代性研究方面的獨特之處或貢獻在于他研究方法和角度的獨領。首先,與傳統研究不同的是,如果說韋伯是從宏觀的角度展開現代性研究的進程,那么西美爾則是從審美的心理感受的角度即從現代都市生活體驗的微觀角度來界定現代性,以此凸顯現代個體的內在心靈。與韋伯致力于用理性來描述現代性不同的是,西美爾特意強調文化的感覺性,同時用個體的生活感受來建構社會整體。故而他的現代性理論研究不是采取歷史分析的方式,而是一種對現代性社會現實體驗方式的言說。西美爾經常聚焦于人的內在生活和現代性心理學,他將現代性界定為心理主義,并要求按照內在現實來體驗世界。因此,對于那些分析現代性體驗方式至關重要的心理過程,西美爾保持著高度的敏感性。正如劉小楓在《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中所說:“西美爾以一種審美(感覺)方式來確定現代經濟制度與現代社會文化制度的心性品質之內在關聯,以便更切近地把握現代人的生活感覺?!盵1]在《哲學文化》一文中,西美爾寫道:
現代性的本質是心理主義,……是固定內容在易變的心靈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實質的東西都被心靈過濾掉,而心靈形式不過是變動的形式而已。[2]
構成西美爾現代性洞識的社會經歷與他個人內在體驗相結合不是偶然的,這尤其適用于他對大都市生活和成熟貨幣經濟的異化關系所引發的內心緊張。我們可以很容易在他的作品中發現現代性的社會心理學痕跡。而且對個體內心生活的強調,與西美爾保護個體性的意圖以及后來重新構建個體性的意圖妙合無痕。因此,在西美爾那里,現代性是時下社會中一種特殊的人生體驗方式,也就是說現代性存在于一種體驗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中。它不僅被歸結為人們對于它的內在反應,同時還被歸納為人們內心生活對它的接受。
其次,從心理感覺經驗出發,西美爾并非是從社會總體上對現代性作高屋建瓴式的分析,而是從日常具體生活中“現實偶然性碎片”出發對后者進行研究。換言之,他的現代性分析不是去考察社會系統或社會制度,而是通過社會現實中“看不見的線索”、那些被看做永恒的現代社會生活中形形的“瞬間圖像”或“快照”去建構現代性理論,他走的是從碎片到整體的研究路徑――目的在于從生活的每一細微末節中發現其意義總體性的可能。正如陳伯清所說:“……西美爾好像一個能工巧匠,善于充分利用手邊現成的材料,甚至邊邊角角,補裰出一件件精致的作品出來?!盵3]從前面劉小楓和西美爾自己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因為現代生活的現實情況已經使總體化理想變得舉步維艱,后者關注的并非現代性產生及發展的歷史進程而是此過程中的碎片化體驗。西美爾研究的出發點是“那些看似最表面、最不實在的東西”,其整個研究的一致之處就是在每個生活細節中發現現代性意義的總體性。西美爾深信,生活的細節與表象乃是和它那最深奧、最本質的部分密不可分的。因此,他盡可能捕捉那些化約為個人內心體驗的生活細節,以林林總總的碎片而不是以社會制度或社會系統為切入點來闡釋碎片背后的內在實質和總體性存在?!八茉缇妥C明了自己是一個闡釋世界碎片意象的大師”(克拉考爾語),西美爾對現代性的研究是煞費苦心而且匠心獨具的。
從審美的維度出發,西美爾賦予一切看似平庸的生活碎片以審美特征。日常生活中的橋、門、首飾等社會碎片或時尚、、調情、冒險、旅游、、貨幣、陌生人等社會現象也因此具有了審美意義。也就是說西美爾想通過審美的方式來確定現代文化制度和經濟制度的內在聯系。在他那里,碎片化本身就是現代性的一個特征。借助審美轉換,我們可以通過碎片探尋到生活的終極本質。在《社會美學》中,西美爾這樣表達自己的見解:“對我們來說,從偶然生成的東西中可以發現規則,從表面和短暫的東西中可以發現事物的本質和意義?!盵4]
二.西美爾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如上所述,由于西美爾的學術價值長期以來未被足夠重視,導致了對他思想研究的嚴重滯后,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世界其它各國,即便在德國亦是如此。
首先是同時代人對于西美爾的研究,他們的結論大多是流于對西美爾的思想的評價和并不深入地分析,且語焉不詳。如弗里塞森?科勒的《論西美爾》中從文化-社會角度出發,認為西美爾是“表現主義藝術的思想家”,后者那隨筆式的哲學是表現主義式的生命創造的嘗試??死紶枺ㄎ髅罓柕膶W生)則從他老師那獨特的思考風格出發,承認西美爾是一個哲學意圖超越經濟和歷史的觀察者。從后者那碎片化的研究范式出發,克拉考爾判定西美爾是把玩世界碎片的大師,并對那個時代的精神生活影響巨大。馬克思?韋伯則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研究評價西美爾,他對西美爾社會學知識的本質和方法論予以批判。盧卡奇對西美爾的研究乃是從哲學社會學角度,研究了后者哲學思想的特點――多元性和不成體系,并將其稱為“印象主義哲學家”。從“印象主義”到“玩世主義”,盧卡奇對西美爾的評價是毀譽參半的。哈貝馬斯同樣從社會學的立場出發,斷定西美爾并非社會學的古典思想大師,而是帶有社會學科性質的推究哲理的時代診斷者。
西美爾研究中的主將并且頗有建樹的當推英國學者戴維?弗里斯比,其理論在學界影響甚大。他在第一屆西美爾國際研討會上的論文《西美爾的現代性理論》開啟了西美爾研究的主要思路。在此之前,弗里斯比還和另一位學者波多莫爾合譯了英文版的《貨幣哲學》,在《譯者導言》中他梳理了西美爾貨幣哲學和的關系,作出了《貨幣哲學》是從審美主義出發的論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弗里斯比的一系列研究西美爾審美印象主義和現代性理論的佳作不斷問世,他和西美爾在德國的主要研究者奧特海因?拉姆施特德共同發起對西美爾現代性資源的勘探和挖掘。隨后出版的《現代性碎片》即主要討論齊美爾、克拉考爾和本雅明的現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辟專章研究西美爾后認為,西美爾的現代性研究是從破譯現代性碎片的奧秘入手的,后者對現代性的貨幣經濟和大都市的考察,集中在它們對個體的日常生活的現實體驗和內在精神生活的影響上,如精神衰弱、大都市生活體驗與商品和貨幣經濟等。該書可奉為西美爾研究成果中的經典之作。此外,弗里斯比還主編了三卷本的《喬治?西美爾:批判性的評論》,撰寫了著作《社會學的印象主義》和《現代生活的審美》等論文,這些著作與論文對西美爾的美學思想都有指涉。
與弗里斯比的研究類似,格羅瑙的《趣味社會學》從社會美學的維度對西美爾的思想進行了考察,該書集中探討了后者的“趣味”、“時尚”和“游戲”等概念。格羅瑙認為西美爾的時尚理論是解決現代性悖論(普遍性和個體性、主觀性和客觀性)最典型的社會結構之一。從時尚的社會游戲入手,著者把西美爾的社會學定義為“美學社會學”。還有戴維斯的《西美爾與社會現實的美學》、狄塞的《西美爾的藝術哲學》、勒曼的《烏托邦的美學》、胡布納?凡科的《社會認知的審美化構成》、華斯的《超越藝術:論西美爾的藝術哲學》等亦是從美學的角度進行研究。
還有研究西美爾的宗教社會學的,如格羅斯的《宗教社會學導言》、科瑞奇的《西美爾的宗教理論》、羅伯斯的《社會學視野中的宗教》、韓夢德的《西美爾論宗教文集(前言和導言)》等。有專門研究西美爾女性思想和文化的,如魏茵戈特納的《西美爾與女性的文化困境》、提森的《女性與客觀文化》、伊克哈德的《西美爾關于“女性問題”的闡釋》、克塞的《受忽視的西美爾對女性社會學的貢獻》等等。一般說來,對西美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學和現代性方面,如貝勒的《反諷與現代性話語》、布羅迪的《西美爾作為都市文化的批評者》、達美的《西美爾的性別社會學》、雷威因的《西美爾論個體性和社會形式導言》、穆勒的《社會分化與個體性:西美爾的社會診斷和時代診斷》、絲柏科曼的《西美爾的社會理論》、斯卡夫的《韋伯、西美爾和文化社會學》
此外,拉爾夫?雷克的《西美爾與先鋒社會學:現代性的誕生》一書堪稱西美爾研究的新聲,它提出了許多關于西美爾研究的新觀點和新發現。雷克將西美爾塑造成先鋒的社會學家、哲學家和性別論者,使后者從哲學沉思者搖身一變為社會革命家。在書中,雷克還強調西美爾思想與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系,并認為西美爾思想是尼采和馬克思哲學的辯證結合,分析了西美爾對早期表現主義藝術運動以及對表現主義哲學的貢獻。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西美爾研究更是重視不夠。長期以來,學者們只是做些表面性工作,如翻譯和介紹西美爾的思想。目前被翻譯成中文的西美爾著作有:《社會是如何可能的》(林榮遠譯)、《貨幣哲學》(陳戎女等譯)、《金錢、性別和現代生活風格》(顧仁明譯)、《社會學》(林榮遠譯)、《宗教社會學》(曹衛東譯)、《生命直觀》(刁承俊譯、《叔本華與尼采》(朱雁冰譯)、《現代人與宗教》(曹衛東譯)等。
國內真正對西美爾進行研究并形成專著的人屈指可數,根據統計,僅有楊向榮、陳戎女、劉小楓、陳伯清等幾人而已。對他的時尚理論進行專門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從研究的內容來看,陳伯清的《現代性診斷》主要是探討西美爾的生平、他的社會學和社會學的片段以及他的現代性的理論和他的歷史影響等,重點是研究西美爾的社會學和現代性思想。陳戎女的《西美爾與現代性》主要討論西美爾的文化哲學思想,嘗試整體性地把握他的思想脈絡,以專門的個案,從女性主義、貨幣文化、審美和宗教等方面具體解讀西美爾思想的不同層面,勾勒出其思想的基本輪廓。同時,又圍繞文化的現代性來展開西美爾思想不同層面的論述,凸現出西美爾文化-現代性思想的不一樣的現代性理論形態和理念旨趣。楊向榮的《現代性與距離》選取了西美爾思想中的三個關鍵詞:現代性、碎片和距離來對西美爾的美學思想展開研究,該書偏重于美學和文化社會學的探討,從美學的層面來討論作為社會學家的西美爾,審美現代性的視域和美學的維度是貫穿全書始終的主線。而最終目的也是以西美爾的現代性理論為背景,以“距離”為聚焦點,進而從文化社會學、美學、藝術以及現代日常生活的審美等層面窺探西美爾的文化、美學與藝術思想。研究西美爾現代性思想的還有劉小楓,他的《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對現代性的審美特性和西美爾的現代性體驗美學進行了初步探究。該著以現代性問題為焦點,審視百年來的歐美社會理論對現代性的觀察和把握,力求通過進入現代性問題的縱深來討論迄今的社會理論的問題性。在考察歐美社會理論、探析現代性問題的思路中,著意引入現代中國的基本問題。由于涉及西美爾的研究內容只是以章節形式出現,嚴格說來,它并非研究西美爾的專著。此外,順便需要提及一下的是蘇國勛的《西美爾》,也只是《現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上卷)中的一個部分,在此也不計入專著之列。
在論文方面,從中國知網上搜索到的以西美爾為研究對象的學位論文(44篇)和學術論文(不足200篇)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西美爾的宗教理論和社會學思想、他的貨幣理論;西美爾的現代性理論、他的女性主義思想;現代性文化危機理論、有關時尚的理論(8篇)等方面。
從上述國內外對西美爾研究現狀的綜述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迄今為止,人們對西美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領域:其一,從宗教、文化、藝術等方面來挖掘西美爾的社會學思想;其二,以文化、審美、心理等關照方式為依托,從他的社會學、貨幣哲學理論中發掘西美爾的現代性理論資源;其三,從文化、歷史和經濟等角度來闡釋其哲學思想。
參考文獻:
[1]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M].上海:三聯書店,1998:337.
[2]轉引自弗里斯比.現代性的碎片(周憲、許均主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62.
[3]陳伯清.現代性的診斷[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3.
【關鍵詞】 應用型財會本科;實踐教學;改革
應用型本科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本科層次教育。隨著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高等教育也從過去的“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本科院校依據招生層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層次院校的培養目標不再是過去單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據自己院校的特點提出了以應用型作為學生培養目標,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應用型財會人才與普通財會人才相比,最大的區別點在于,應用型人才是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綜合能力的人才。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都對此進行著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據有關院校對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財會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進行問卷調查,顯示財會專業學生應具備以下能力:一是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計算機操作能力;三是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財務分析決策能力;五是終身獨立自學能力、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六是經濟業務處理能力。這是應用型財會本科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了將學生培養成具有以上素質與能力的人才,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在課程的設置體系、課程的內容和教學的各個環節上都要體現實踐性,強調應用型和創新性。但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模式卻存在以下缺陷。
一、現行的財會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培養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應用型本科財會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業,忽略了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當前財會畢業生大量地服務于小企業這一現實。
(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體現在“兩課”與專業課的課時比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課時比例、各門專業課的課時比例、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的課時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課時結構不盡合理。表現在會計專業課程設置過多過濫,不明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造成會計專業學生掌握的會計知識面寬,而深度不夠的局面。
(三) 實訓手段比較欠缺
主要表現在實訓手段以仿真為主,少有實戰的訓練;實訓資料中存在仿而不真,與實務操作存在較大的差異,實訓規范有待加強。
(四)實訓指導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主要表現在財會教師隊伍中相對注重的仍是教師的專業職稱、文憑等,而具有雙師、兼職、企業工作背景的教師比重仍不理想。這一方面源自具有較好的企業背景的財會專業人才向高校流動的動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使得校內教師無暇顧及外面的兼職及考取會計職稱證和注冊會計師等證書,即使有有限的閑余時間也不如進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師資的文憑為重。具有實戰經驗的實訓教師的匱乏必然會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
二、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上述應用型財會本科教學模式未能很好地體現其應用型、實踐性和創造性,經過多年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探索,筆者認為應作如下改革:
(一) 加大財會實踐課程比重
由于財會實踐課程是體現應用型教育的核心課程,它可使學生把所學的財會理論知識及時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為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之間架起了橋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將財會實踐課程的比重由過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這樣才能使財會專業畢業生不斷更新財會知識,適應千變萬化的環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
(二) 建立多層次的財會實踐課程體系
科學、合理地設計財會實踐課程是實現良好教學效果的可靠保證。財會實踐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逐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有利于對所學知識全面系統的理解,達到系統掌握、融會貫通的目的。筆者認為財會實踐課程應包括單項實踐、綜合實踐、社會實踐、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形式。具體設計如下:
1. 單項實踐課程設計科目與時間安排
單項實踐課程是以理論教材章節為試驗單位,按理論進度分別組織實踐,科目包括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報表分析、財務管理、審計、會計電算化等專業能力試驗課程。一般安排在每門理論課講完的那個學期末,時間大約2周,這樣可以乘熱打鐵,提高課堂理論教學的效果,使財會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
2. 綜合實踐課程設計科目與時間安排
財會綜合實踐課程是將幾門相關課程的知識融合在一起進行的實踐,目的是達到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時分別安排了單項實踐。在《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兩門課程都學習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時間會計綜合實習課程,重點進行工業企業的綜合會計業務實踐,實踐的目的是熟悉企業會計賬簿的登記、成本的核算和會計報表業務。試驗的內容一般選用一個工業企業12月份的業務進行試驗。實驗時只提供原始憑證,要求根據所提供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年終結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等一整套會計處理業務,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和應用能力。
又比如在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學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財綜合實習課程,選擇相對來說籌資、投資業務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長性較好、較有活力的企業為考察研究對象,進行該企業、該行業的籌資、投資、營運資金管理、股利分配等業務實習,以更深入地進行具體的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和財務控制。在這一課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資料的采集、處理和分析。達到學生對財務管理知識的融會貫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個孤立章節的單項實踐,以提高學生進行較為綜合和較復雜的財務決策能力。
3. 社會實踐課程
筆者建議,除以上的實踐課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學期末之外,為了與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有一個很好的銜接與準備,在學生大四第一學期后半期進行為期十周左右的社會實踐課程。這一階段是在學生已將校內所開課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學期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之前開設的。這一階段讓學生真正融入到社會,帶著任務到企業、事業或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社會實踐。單位主要由學校來聯系,主要是學校的校外實習基地,這樣便于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統一管理。這樣可以將財會專業的所有重點理論課,如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管理會計、稅務會計等內容,真實地融入到企業財會工作的綜合實務中。當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將有關實踐數據結果,帶回到學校,進行財務分析和審計,并運用有關財會理論知識,提出管理建議。這個成果可以形成學生的社會實踐報告。
有人認為,這一階段的社會實踐與畢業環節的畢業實習會有所雷同,對此,筆者不敢茍同。經過多年的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認為雖然要求學生進行為期八周的畢業實習,但個別學生由于就業壓力,畢業論文的壓力,聯系實習單位的積極性不高,或聯系了和自己專業無關的實習單位出具相應的證明以敷衍了事,這樣,使我們的畢業環節的實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筆者認為在大四第一學期就安排這樣的一個社會實踐課程,一是對學生畢業實習單位的聯系、論文選題的把握有了一個提前的準備,二是對就業的壓力有一定的緩解。因為越早一點接觸社會,對我們的學生就越有好處。
對這一環節的實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將有關非核心專業理論課程進行適當壓縮,以保證這一階段較大的實踐課時數。
4. 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
應用型本科財會專業的論文,要求具體分析某個企業或某行業會計、財務、審計等的具體問題等為內容,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及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 完善校內模擬試驗和建設校外實訓基地
1. 校內模擬試驗的完善
校內財會試驗室在傳統手工賬務處理的基礎上,應大力開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會計電算化實習和綜合的財會實習內容。比如會計電算化課程,教研室可以選派相關教師到財務軟件公司掛職鍛煉,去實際參與企業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設計與實施工作,然后把經驗和技術帶到課堂,用企業的實際數據來解釋教材中的原理。
還可與財務軟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業資源計劃)(用友版)網上虛擬實驗(包括五大系統:財務會計實驗系統、管理會計實驗系統、供應鏈管理實驗系統、生產制造管理實驗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實驗系統)組成。ERP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與案例教學相結合方式,在用企業的實際數據強化基本層(賬務處理、報表管理、工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模塊)的教學上,開展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存貨管理、財務分析、成本管理、生產計劃等環節的教學,加大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此外,還有財務軟件公司開發的沙盤對抗賽、銀行證券等多樣化的虛擬試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2. 積極開拓校外實訓基地
學??梢月撓敌姓聵I單位、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房地產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貿企業等的財會部門,作為本專業的專業實踐基地。盡管在一個單位的財會部門建立實習基地會有一定的難度,這畢竟涉及到企業的商業秘密,這就需要學校的支持和教師對實踐的勇于參與。
(四) 高素質的實訓指導教師的培養與聘請
學校應鼓勵財會專業教師參與社會各類財會專業職稱和注冊會計師等能力考試,以提高“雙師”教師比重,同時建議教師更多地進行校外兼職。當然,這些措施需要學校有充足的師資,教師的教學任務得以減輕的情況下才能得以實現。此外,在鼓勵教師走出去的同時,還可聘請校外較高層次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財會工作人員來學校作短期的實訓指導教師,這樣可以將其切身的工作經驗、業務能力傳授給學生,這樣必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
通過以上財會實踐教學的改革,將會使培養應用型財會類專業畢業生具有過硬的業務水平,嫻熟的財會實務操作技能,使其所學與所干零距離,畢業與就業零過渡的目標盡快實現。
【參考文獻】
[1] 徐經長.“會計學”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中國大學教學, 2003年12期.
[2] 李瑞生. 新經濟時代對《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認識 .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2,(2):56.
關鍵詞: 體育英語教學 實證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主題
1.問題提出
目前有關體育英語教學的研究正在成為相關專家、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點,越來越多的體育科研論文對體育英語教學的相關概念、基礎理論、研究內容、研究難點、問題對策、研究方法等做了許多前瞻性的、獨創性的探索。有學者認為,體育科學,尤其是體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與其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并無二致,在實證研究與反實證研究之間,不應簡單地進行調查、問卷、統計數據,而應在實證的基礎之上,運用邏輯主義方法,對基本理論進行判斷和推理[1]。也有學者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對整個體育科學研究現狀做出分析,選取我國1999-2004年度體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論文作為分析樣本數據,對我國體育科學的體系內部結構、研究的“社會化”傾向、所運用的研究方法及論證方式四個方面展開分析。在體育科學研究方法方面,得出體育科學研究論文運用定量方法較少的結論[2]。另有學者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專門分析了我國藝術體操科研現狀[3]。
綜上所述,研究方法的探討正成為體育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盡管體育英語教學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對于體育英語教學研究來說,還有許多欠缺的地方,沒有形成規范的、科學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
2.統計分析
本文以中國知網期刊全文數據庫(http:///Grid20/Navigator.aspx?ID=1)為檢索對象,第一次檢索以“體育”為篇名,匹配選擇“精確”,檢索時間跨度為1979―2014,再在以“體育”為篇名的搜索結果中進行第二次檢索,以“英語”為篇名,最后得出相關論文112篇。第二次檢索,首先以“英語”為篇名,再在搜索結果中以“體育”為篇名進行檢索,其他搜索各項與第一次檢索相同,最后搜索結果是同樣的112篇論文。盡管112篇論文的篇名中都包含“體育”和“英語”字樣,但經筆者甄別,剔除一些關于《中學體育課堂英語名詞活用》、《英語自考》之類的非學術論文,最后確定87篇為分析樣本總量。
2.1時間分布
在所有統計的樣本中,最早有關體育英語教學研究的學術于1987年。如果以2003年教育部啟動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評估工作為分界點,那么在2003―2014年間的學術論文數量為57篇,占總樣本數的66%;2003年以前的學術論文數量為30篇,占總樣本數的34%。
數據顯示,以2003年為分界點,在教育部啟動為提高英語專業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工作之后,很多體育院校紛紛開設了體育英語專業,有關體育英語教學研究論文數量越來越多。與經驗判斷相一致,這表明體育英語教學研究在我國逐漸受到重視,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研究這一體育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
2.2論文作者單位類型、專業
本文將總樣本87篇有關體育英語教學的論文的作者單位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專業體育院校;第二類是非專業體育院校(包括各類綜合性高等學校中的體育院系、社會科研單位及其他)。其中,對專業體育院校的論文作者又可分為三類:一是英語專業研究;二是體育專業研究;三是不清楚(文章沒有標識)。經統計,有58篇論文作者來自專業體育院校,占論文總數的66.7%,其中作者從事英語教學研究的論文為40篇,占論文總數的46%,將近占據了體育英語教學研究的半壁江山。有29篇論文作者來自非專業體育院校,占論文總數的33.3%。這說明,目前我國體育英語教學研究的主陣地是在專業體育院校中從事外語教學工作的教研人員。因為在專業體育院校中,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必須面對學習體育各專業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給人們的普遍印象是文化課成績較差,活潑好動,英語成績難以提高。所以研究他們的學習環境、學習特點,提高英語教學成績成了在專業體育院校從事英語教學工作教研人員的一個重要課題。進行體育英語教學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群體是來自非專業體育院校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教研人員,他們結合自身較強的英語專業背景,對體育專業學生學習英語進行研究。
2.3研究主題分類
從87篇總樣本中的研究主題分析,可以發現體育與英語相結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有關于體育專業學生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一般主要研究體育院?;蚓C合大學體育專業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問題、難點及對策分析。典型代表如《綜合性大學藝術體育類學生英語教學現狀與啟示》、《體育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等。這類研究主題的論文數量共有80篇,占論文總數的92%。第二,有關于體育院校專業課程的英語教學,研究此類問題的作者主要認為大學英語僅僅是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而體育專業英語教學是使學生從英語基礎階段過渡到專業階段的必經環節,使其順利閱讀體育專業英文資料。該類研究主題的論文數為4篇,占論文總數的4.6%。第三,第三類文章是有關于體育英語專業(或英語專業體育外事方向)設置等問題的探討。典型代表如上海體育學院的吳貽剛對體育學院英語專業辦學定位與課程設置等問題的分析。該類研究主題只有3篇,占論文總數的3.4%。
由此可知,體育英語教學論文研究主題分布不均勻?,F在很多專業體育院校和非專業體育院校因我國體育對外交往的大好形勢,紛紛開設了體育英語專業(或英語專業體育外事方向)。到目前為止,我國至少有30多所高校開設了體育英語專業。作為一個新開設的專業,應該理論先行,理應有很多的學術論文百家爭鳴。但從論文統計數據得出,目前對體育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定位、培養方法等進行探討的論文只有4篇,即使加上3篇研究體育專業課程英語教學的論文,也只有7篇,不到論文總數的8%。
2.4研究類型分析
按社會學家詹姆斯?S?科爾曼的說法,所謂“理論研究”,是指建立旨在一種理論體系(或概念體系)但又不以經驗資料加以驗證的研究[4]。這里,我們按科爾曼教授的理論,把對體育英語教學研究分為理論研究(規范分析)與經驗研究。理論研究主要探討體育英語教學的基本概念、原則、理論、范疇等研究;體育英語教學的經驗研究主要是指那些經過實地調查、個案分析、問卷調查、實際觀察等方法而得出的可以直接指導、規范體育英語教學活動和關系的經驗研究,這類研究不作純理論上的邏輯分析。
從檢索結果看,有58篇論文采用規范研究方法,占論文總數的66.7%;有29篇論文采用經驗研究方法,占論文總數的33.3%。采用規范分析、邏輯分析方法研究的論文篇數比采用經驗研究、應用研究方法的論文篇數多出29篇,說明體育英語教學的規范研究遠遠多于經驗的應用研究。
2.5研究的規范性
一般地,科學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包含四個基本階段程序,本文從這四個方面對體育英語教學論文的規范性進行研究:一是是否有理論預設(或稱理論假設);二是是否有明確的問題意識,即有沒有提出需要加以論證或驗證的問題;三是是否有對相關現存的文獻加以評論;四是文獻引用情況。
從研究的規范性所設定的四個指標來看,沒有理論預設,沒有文獻評論,但有明確問題的論文占據了大部分,它們分別占有論文總數的91%、92%、94%。這些數據說明,在體育英語教學研究中,從問題或假設提出到論證檢驗、形成、發展過程中,還存在關鍵環節嚴重缺損。論文研究的規范性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至于是否有文獻引用,有25%的論文沒有文獻引用,在某種程度上,沒有文獻引用,容易導致重復研究,沒有文獻評論,難以提出獨創性問題見解。
2.6經驗研究方法的具體運用
從統計87篇總樣本看,主要的經驗研究方法有:參與觀察、普遍調查、局部調查、個案調查、問卷調查、非隨機調查、隨機調查、文獻收集。采用以上8種具體的經驗研究方法的學術論文共有29篇,其中采用普遍調查與非隨機調查方法研究的學術論文共有6篇,而采用局部調查研究方法的學術論文有17篇,占總數的59%。這說明采用普遍調查的研究方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為要進行普遍、廣范圍的調查,需要較多的經費支持,而這又是很多研究者、研究機構面臨的難題。采用局部調查的論文中,大部分把調查的對象限定在一個班級、一個年級、一個學校,跨學校、跨省之間的調查很少開展。如果普遍調查沒有人力、財力的支持難以開展,那也可以理解。但沒有論文采用既省錢又省力的個案調查方法,這確實是體育英語教學研究的一個誤區。
3.結論建議
從上文數據可以看出,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體育事業發展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使得體育領域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環境的變化要求體育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學生、社會用人單位的重視。如何培養高素質的體育英語人才,就理所當然地成為目前體育院校和高校體育專業教研人員關注的熱點。
但在體育英語教學研究中,還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研究者偏重于規范研究,而較少采用經驗研究,論文研究不規范,不能遵循科學的研究程序。如缺少研究的理論預設,相關研究問題理論綜述、評價較少,這就容易導致研究者相互重復同一個問題。經驗研究手段單一,不能充分運用多種經驗研究方法全面、廣泛的開展研究。
筆者認為,體育英語教學,要從規范研究到經驗研究、從宏觀研究到微觀研究、從靜態研究到動態研究,力爭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育英語教學方法論體系,首先必須進行方法論上的補課。如開展普及性訓練和方法論討論。其次,像《體育科學》等專業核心刊物要發揮專業示范導向作用,倡導刊發論文的規范性。最后,組織編寫、翻譯相關體育科學方法論方面的著作和教材。
參考文獻:
[1]張洪潭.體育基本理路研究[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52-257.
[2]李建軍.關于我國體育科學研究現狀的分析[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12,(01).
論文摘 要:“自然的終結”是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本體論前提。一方面,貝克的“自然終結觀”反映了現代性條件下人與自然關系的新特點、新趨勢;另一方面,貝克的“自然終結觀”又具有深層理論問題,這使其整個風險社會理論導向不可知論與宿命論。現代性的推進并沒有否定“自然的先在性”與“規律的強制性”。應立足于馬克思歷史哲學,在“規律論”、“實踐論”層面深層揭示風險本質。
德國著名學者烏爾里?!へ惪?Ulrich Beck)的風險社會理論,對我們全面把握當代社會本質具有重要借鑒意義。但不可否認,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在認識論、本體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從哲學上呈現、反思這些問題,對我們正確認識當代社會風險本質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在《風險社會:知識與實在——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知識問題”與“歷史超越”》(《研究》,2006年第7期)、《風險社會與“異化勞動”:貝克的“異化生產觀”及其“歷史超越”》(《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中,筆者反思了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認識論問題”、“行動論問題”。本文反思其“本體論問題”,包括三個部分:(1)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本體論基礎——“自然終結觀”——的基本內容;(2)貝克“自然終結觀”的價值、意義和問題;(3)人與自然關系及風險社會的規律、實踐、歷史本質。
一
所謂本體論,也就是對“世界最終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同的哲學家、思想家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解答,形成不同形態的本體論。在留基波、德謨克利特那里,本體也就是原子;在柏拉圖那里,本體也就是理念;在笛卡爾那里,本體也就是作為“我思故我在”之主體的“我”;在休謨那里,本體也就是作為心理感受的體驗、經驗;在現代唯物論那里,本體也就是物質實踐。雖然不同思想家對“世界最終是什么”有不同的解答,但本體論在不同思想家那里的方法論意義卻是相同的:本體論是一個完整思想體系的建構元點、思維基點,從根基處決定一個思想者的理論走向。在反思的意義上,任何一種思想體系都有其或明或暗的本體論內容;人們對一種思想體系之所以存在不同認識,往往是因為人們對這個思想體系的本體論內容理解不同;在方法論意義上,深刻理解一種思想的重要前提是呈現這個思想體系的本體論基礎,揭示一種思想體系問題實質的重要方法是呈現這種思想體系的本體論問題。
雖然貝克沒有自覺地使用“本體論”這個范疇,但貝克對其風險社會理論的邏輯出發點有過明確表述,這個邏輯出發點也就是貝克風險社會理論所內涵的本體論。貝克指出:“古典工業社會的概念基于自然和社會的對立,風險社會的概念則從被文化整合了的‘自然’的觀點出發?!边@個“被文化整合了的自然”,貝克也稱其為“自然的終結”。貝克指出:“自然史正在結束,但歷史的歷史剛剛開始。在自然終結之后,歷史、社會、自然,或無論過度龐大的野獸被稱作什么,最終都可歸結為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到,“自然的終結”是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本體論基礎,把握了其“自然終結觀”,也就從根基處認識了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
在貝克那里,所謂“自然的終結”,在現實內容上,主要有兩層含義。其一,在空間、現實這個意義上,指沒有受到人類影響的純自然界已經不復存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直接或間接地留有、刻下了人類的痕跡,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深刻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其二,在變化、發展這個意義上,指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純自然變遷、純客觀變化的終結,人類活動已經深刻影響了自然界的發展方向、變化速度。全球變暖、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增加與人類人口數量的增長、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正相關性。貝克指出,隨著工業社會的推進,自然已經不可挽回地終結了,純自然已經深刻地轉換為文化的自然、社會的自然、政治的自然?!霸?0世紀結束的時候,自然既不是給定的也不是可歸因的,而是變成了一個歷史的產物,文化世界的內部陳設?!薄叭绻匀坏摹馕吨餍衅涫堑淖匀?,那么它的一分一毫都不再是‘自然的’?!?/p>
在貝克那里,所謂“自然的終結”,在學理內涵上,也主要有兩層含義。其一,“自然的終結”指客觀自然的被人化,指自然已經成為被人所掌控的、實現人的各種目的的實驗場,指人與自然關系中人的絕對主導地位已然確立。自然“是一個在系統中循環和被利用的自然,所以即使在客觀的(自然)科學家的客觀的手里,自然都變成了政治性的”。其二,“自然的終結”指原來被人們所把握的人與自然互動規律被人的活動所打亂,指人與自然的關系呈現出新的人所盡知的、不確定的新特點、新趨勢。以上兩個層面含義的統一,“這意味著,自然不再能被放在社會之外理解,社會也不再能被放在自然之外理解””。“在20世紀結束的時候,自然就是社會而社會也是‘自然’?!?/p>
貝克對“風險”本身的認識,對“風險應對策略”的設計都以其“自然終結觀”為本體論承諾。正是以“自然的終結”為理論原點,貝克建構起其整個風險社會理論。
第一,“風險”是風險社會理論的核心概念,貝克對“風險”概念本身的確認,以“自然的終結”為基礎。在貝克看來,近代以來,工業發展、科學進步等人的活動使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呈現出新變化、新特點,但這些新特點、新趨勢并沒有為人們所盡知,因而呈現出鮮明的不確定性。貝克將這種既是“人為”的,又是“不確定”的“世界狀態”、“人與自然的關系”狀態,稱為具有“人為的不確定性”的“自然的終結”。也就是說,在貝克那里,風險的本質是“人為的不確定性”,而“人為的不確定性”的根本實在所指也就是“自然的終結”,這樣,在貝克那里,“風險”的根本實在內容也就是“自然的終結”。方法論上,對貝克而言,離開了“自然的終結”這個實在內容,作為“人為的不確定性”而存在的“現代性風險”將無法得到揭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貝克認為“風險社會的概念……從被文化整合了的‘自然’的觀點出發”。
第二,社會理性與科學理性的和解、和諧,是貝克為應對現代性風險而開出的“知識行動”策略,而貝克倡導兩種理性和諧的基礎,也正是“自然的終結”。在貝克看來,“自然的終結”的重要表現就是自然與社會已經內在地成為一個問題性的共同體,純粹的自然與純粹的社會都已不再存在?!霸?0世紀結束的時候,自然就是社會而社會也是‘自然’。”正是自然與社會的問題性統一,使社會理性與社會科理性都失去了獨立存在的基礎。一方面,社會理性、社會科學研究受到自然科學的強大影響,另一方面,科學理性也日益受到社會理性的制約,“自然科學家就工作在一個強有力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魔法領域中”。正是以“自然的終結”為本體基礎,貝克認為“沒有社會理性的科學是空洞的,但沒有科學理性的社會理性是盲目的”。
二
貝克以“自然的終結”定位現代性的基本特征,對我們認識現代性條件下人與自然關系的新特點具有重要參照意義。如果說,古代社會,人類受不為人所知的自然規律的支配,自然是人的主人;近代社會,隨著工業與科技的進步,人開始逐漸把握自然規律,人與自然開始平等,那么,現代社會,隨著工業、科技的普及、深化,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與推進,人的行為已經深刻影響了自然界的變化,人似乎正在代替上帝成為自然的主人?!白匀坏慕K結”這個論斷,正深刻反映了人與自然關系的這種新趨勢。美國學者比爾,麥克基本(BillMickibben)與德國學者克勞斯,科赫(Claus Koch)也分別以“自然的終結”、“自然性的終結”為題,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在《自然的終結》一書中,比爾指出:“人類第一次變得如此強大,我們改變了我們周圍的一切。我們作為一種獨立的力量終結了自然,從每一立方米的空氣、溫度計的每一次上升中都可以找到我們的欲求、習慣和期望?!薄拔覀冊僖膊荒苷J為我們自己是被巨大的力量拋來拋去的物種——現在,我們就是那些巨大的力量。颶風、雷暴和大雷雨已經不再是上帝的行動,而是我們的行動?!痹凇蹲匀恍缘慕K結——生物技術與生物道德之我見》一書中,克勞斯,科赫則對基因、胚胎等生物技術的發展給人自身自然性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反思,認為“現代市場社會的文明化和一體化力量,歸根到底是基于利用邏輯”。在這種利用邏輯、利益邏輯的支配下,胚胎、基因等生物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人們對自身的性別、壽命、血緣關系等都可以進行自主控制: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性生命日益成為非自然的、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人似乎已經成為自然的主人。
在與比爾、克勞斯的比較中,貝克對“自然的終結”的理解獨具特色。如果說,比爾、克勞斯更加側重于對“自然的終結”本身是什么進行問題呈現,注重從倫理、道德、心理層面對“自然的終結”所導致的問題進行實證性的揭示,那么,與他們不同,貝克則主要將“自然的終結”作為一個基礎性的理論命題使用。貝克研究的重點,既不在于揭示“自然的終結”本身是什么,也不在于揭示“自然的終結”所帶來的倫理、道德、心理等問題,而在于揭示以“自然的終結”為問題基礎的社會結構變化、社會行動變遷和社會知識轉換;在于揭示以“自然的終結”為基礎的現代性本身的本質屬性轉換問題。貝克認為,20世紀以來,特別20世紀中后期,以“自然的終結”為基礎,現代性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轉換,人類已經從工業社會進行了后工業社會,這個后工業社會的真正本質是“風險社會”、“世界風險社會”?!艾F代性正從古典工業社會的輪廓中脫穎而出,正在形成一種嶄新的形式——‘風險社會’”。“全球風險的客觀社區(objectivecommunity)形成了?!?/p>
貝克以“自然的終結”概括現代性條件下的人與自然關系,確實抓住了現代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大基礎性問題。但問題在于,貝克所理解與定位的“自然的終結”,是否有問題?究竟應該在什么層面上理解所謂“自然的終結”?可以看到,貝克所謂的“自然的終結”,其本質是指純自然的消失,指人與自然的關系呈現出新的趨勢、新的特點。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同意“自然的終結”這個論斷,但“自然的終結”是否意味著自然規律、規律已經不起作用、不復存在?其所內含的“不確定性”是否意味著人已經無法把握人與自然的新關系?
現代性條件下,人干擾了純自然的變化,不等于自然規律已經不存在,不等于規律已經不起作用。人與自然的關系由于人的實踐能力的增加出現了新特點、新問題,不等于人與自然關系出現的問題具有絕對的不確定性,不等于人不可能對人與自然的新關系進行規律性把握。如果說,現代性條件下,事物、世界發展的趨勢與前現代性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那么,這種變化不是指規律已經不復存在,而是指規律的“構成結構”發生了變化。如果說。生產力低下的條件下,人們面對的規律是純客觀規律,人們重要實踐目的是把握這種“無人干擾情況下的純客體”規律,那么,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現代性條件下,人們需要著力把握的則是“有人參與的、主體與客觀相互作用”意義上的規律。也就是說,現代性條件下,雖然人們所面對的規律的構成結構發生了變化,但無論如何,規律都仍然存在。離開了“規律論”,對現代性的把握將走向膚淺、抽象、不確定。
顯然,貝克,包括比爾、克勞斯等“自然終結論”的倡導者、認同者,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探討,基本上停留在“現象論”、“問題論”層面,而沒有深入到“規律論”、“本質論”層面。當貝克割裂了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必然與偶然、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僅僅在現象、偶然層面,僅僅用“不確定性”定位現代性條件下的人與自然關系時,其“自然終結觀”在本質上就必然導向不可知論與宿命論。這從根基處、原點處決定了貝克的風險觀、社會觀的不可知論、宿命論走向。
在貝克看來,現代社會的真正本質也就是風險社會,而風險的主要特性至少有兩個:一個是影響的廣泛性,另一個是不可確定性。貝克指出,“首先,現代化風險出現在地理上特定的地域,同時它也是非特定的、普遍的;其次,它們形成有害影響的曲折途徑是多么的不穩定和不可預測”。所謂影響的廣泛性,是指風險對所有地域、所有社會階層的人都平等地起作用,風險是全球性的、“普遍的和不具體的”。所謂不可確定性,是指相對于風險的普通性、廣泛性而言,人們對風險的來源、發生時間、具體影響等在本質上處于無知狀態,“不明的和無法預料的后果成為歷史和社會的主宰力量”。在“廣泛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中,在貝克那里,廣泛性的本質就是不確定性。這樣,貝克所指的“風險”就與康德“物自體”具有深層學理關系,其最根本的性質也就是神秘、不可知。在貝克看來,對于風險,人們唯一能夠確知的就是:風險存在,人類已經進入了世界風險社會;風險如命運一般,風險來時無人能夠逃遁。這顯然是一種宿命論意義上的社會觀。
方法論上,貝克之所以在對風險本質的認識上、在社會觀上走向不可知論與宿命論,重要原因正在于其風險社會理論的本體論基礎——“自然終結觀”——存在問題。應超越貝克的“自然終結觀”,在正確揭示人與自然的歷史關系基礎上,具體歷史地揭示現代社會風險本質。
三
當我們揭示現代性條件下的“人化自然”關系時,需要明確兩個前提。其一,現代性條件下,“自然界的先在性”還是否存在;其二,現代性條件下,世界變化發展是否還有“規律的強制性”。顯然,當貝克等學者斷言“自然已經終結”時,我們認為他們回避了這兩個問題:
第一,現代性的推進沒有改變“自然的先在性”?,F代性條件下,人的實踐能力不斷增強,人對自然干預的廣度與深度不斷增強,但這并沒有改變人與自然的關系中“自然的先在性”這個基本事實。這不僅表現在自然界先于人類而存在,更表現在人的生存與發展、任何實踐活動,包括所謂的高科技活動,最終都離不開自然、依賴于自然。自然是人類永恒的母親、最終的歸宿,人類是自然的“永恒子民”。人類始終不可能超越于自然、離開自然而存在、發展?!白匀坏南仍谛浴钡幕具壿媰群牵鹤匀皇侨祟惔嬖诘臍v史前提,現實中自然沒有終結,未來的自然也不可能終結,即使人類由于自身或其他原因而消失,自然也將繼續存在。在我們進行現代性研究、討論現代性條件下的人與自然關系時,一個不可回避的基本前提語境是“自然的先在性”。離開了這個前提,對所謂“自然終結”、“人化自然”的討論只能是非歷史的、抽象的。
第二,現代性的推進沒有改變“規律的強制性”。我們認為,自人類產生以來,從人類進行實踐活動起,人就必然、已然改變了自然,但是,這種改變始終是在規律的深層關照、約束之下進行。也就是說,在人與自然的互動與相互改變中,雖然會出現大量偶然、不確定現象,但是,總體上,人與自然的互動仍然只能圍繞著規律這個中軸進行,規律并不因人的實踐能力的增加而不復存在?,F代性條件下,雖然規律的具體結構、具體內容、具體形態在變化,但規律卻始終存在。一方面,自然界的變化仍然是有規律的;另一方面,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同時,人與自然的互動也是有規律的。當人的活動違背了規律時,規律就以強制性的力量要求人們服從。在本質上,風險恰恰是規律實現自身的具體方式??萍歼M步、社會發展的過程,是人們不斷認識、掌握、利用規律的過程,而不是人們改變規律的過程,更不是人們消滅規律的過程。
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所謂“歷史的方法”,也就是從對象、事物發展的過程出發,從真實的實踐出發,具體揭示事物、對象、世界變化發展特點的方法。貝克等學者之所以走向不可知論與宿命論,其重要方法論原因正在于缺少這種自覺的“歷史的方法”。自覺運用“歷史的方法”,將有利于我們更加全面、具體地揭示現代性、現代風險社會的本質。立足于“歷史的方法”,關于現代性、現代社會的風險性,我們認為:
第一,現代性的發展過程是必然與偶然、本質與現象的具體歷史統一。雖然,現代性的過程相對人們即有的認識能力呈現出更多的偶然性、不確定性,但這種偶然性、不確定性卻始終以必然性與規律性為底蘊。對現代性而言,“規律的強制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規律對現代性“發展方向”的“強制”?,F代性的發生、發展是一個客觀的過程,不管人們是否愿意,現代性已然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并將繼續向縱深推進。其二,規律對現代性“發展速率”的“強制”。雖然人們可以通過知識的更新、技術的進步、制度的轉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現代性的具體進程,但在本質上,現代性是一個自然與社會、本土與世界、個人與社會、現實與歷史的復雜互動過程,人們無法在整體上實現對現代性必經歷史階段、歷史過程的跨越。這一點,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著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薄盁o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p>
第二,對社會發展而言,風險是必然與偶然的具體歷史統一,風險是實踐的、歷史的、過程的。在貝克看來,風險性也就是“人為的不確定性”,風險的重要基礎特點是不確定性”。我們認為,風險是必然與偶然、確定與不確定的具體歷史統一。風險與實踐、風險與規律是辯證統一的,應該在“規律論”與“實踐論”這個層面具體揭示風險本質。從現象上看,風險也就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關系的斷裂、不和諧;從本質上看,風險也就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具體盲目性、具體代價。在“規律論”意義上,所謂風險,也就是規律對人的活動的強制性強約;風險是規律強制性實現、呈現自身的具體體現、具體方式。在“實踐論”意義上,所謂風險,也就是由于人對規律的無知、不盡知,由于人的實踐的盲目性,所導致的問題、代價,在這個意義上,風險也就是實踐在具體過程中的問題性,或者說實踐的代價。在“規律論”與“實踐論”的具體歷史統一中,風險產生的根本客觀原因是客觀規律的存在,風險產生的根本主體原因是人對自然、社會等規律不自覺、無知、不盡知,風險具有實踐性、歷史性、過程性。
論文關鍵詞: 后現代主義;教育研究方法;啟示
論文摘要: 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復雜的思維方式,對現代性進行了反叛和超越,強調主體的解構,破除了二元思維模式,尊重差異,強調平等。后現代主義對教育研究方法產生重要的影響和啟示一是教育研究者應在對話雙方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個性話語方式;二是充分認識和尊重教育對象的差異性;三是教育研究中應采取多元的、開放的方法。
當我們試圖運用后現代主義的思維方式來理清教育研究方法問題時,不僅產生了深深的困惑和矛盾,而且對教育進行所謂的研究中也是手足無措。文章其實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難道這不是一種荒謬嗎?可是同樣從后現代主義的視角出發,這種研究和分析問題也是必然的、有意義的。美國社會學家瑞澤爾在《后現代社會理論》這本書的前言中也提及了這種矛盾?!氨緯鴮蟋F代社會理論采取了一種現代的閱讀方式……從一種現代的觀點來考察后現代社會理論就完全是可接受的”。
瑞澤爾從一個社會學家的視角將后現代主義區別于后現代、后現代社會理論,但他所說的后現代主義僅局限于藝術、電影、建筑等領域中的與現代文化產品不同的文化產品。顯然,這種界定太過于狹隘,相反,它更傾向于他在隨后提到的“后現代的觀念”(包含著一個新的歷史時代、新的文化產品以及一種新的有關社會世界的社會理論類型)。也有中國學者從后現代主義的三種形態將其分為激進的或否定性的后現代主義、建設性的或修正的后現代主義、簡單化的或庸俗的后現代主義。
把后現代主義分解開來強行納入不同類別的做法,本身或許就是違反后現代主義精神的。但正如上文的概念界定一樣,也是為了我們理清思路和用于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方便之舉。況且,后現代主義自身就是一種東拼西湊的產物,因此我們只取其中一部分對教育研究方法有所影響和借鑒的特征加以引述,那也是不足為怪的。
一、后現代主義的共性特征
1、顛倒主體,強調平等性
在后現代主義的術語中,主體性指的是個體性和自覺性——某主體的生存境況。而在傳統哲學和科學研究中存在的觀點是主體居于主導地位,客體則屬于從屬地位。在后現代主義內部,對這種主體性的否定也存在了一些實質性的差異。極端的懷疑論者認為主體是虛構的,在極端意義上它只是一個建構,他們把主體看作是過去的陳跡,現代性的遺老,自由人道主義的杜撰,不可取的主客二分法的始作俑者。這個經過解構的主體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必須另一種不同與現代主體的形態出現,可以表現為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兩個方面。一方面,人不再是宇宙和萬物的主宰,人沒有任何權利可以凌駕于自然之上,而是要關愛這個世界,與自然達成“同一性”。另一方面,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后現代主義者認為,個體并非生來就是一個具有各種屬性的自足的實體,相反,人是一種關系的存在,每個人都處在與之相關的人群中,只有在人們的相互關系中才能被理解。因此,他們提倡平等、開放的“主體間性”,人與人要形成平等交往和伙伴合作的關系,而消除曾經蘊涵其中的不平等性或是等級關系。
2、對二元思維模式的批判,強調差異性
首先,后現代主義者在解構主體時就指出,現代性主體觀念造成了主-客二分法,把主體規定為積極主動的人,而客體規定為消極被動的物。因此要破除這種主-客二分法,摧毀一方勝過另一方的權威地位,中斷同主體范疇相聯系的獨斷權利關系,并由此消除了其隱藏的層系(等級關系)。其次,西方思想的主流一直受到現象-本質的二元分裂模式支配,而這種模式導致的思維則是從多中發現一,從異中求同,從現象中探究本質。后現代主義者認為差異無所不在、無處不有,事物中所蘊涵的差異總是會不斷產出新的差異,而要根絕差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要做的是發現差異,尊重差異,同時,要鼓勵多元的思維風格,而世界本來就是多樣的和豐富的。最后,后現代主義對二元思維模式的批判還表現在對理性主義和科學主義的批判,這也是他們最為重要和旗幟鮮明的觀點。現代社會長期以來對理性和科學的無限推崇,相信人的無限理性和科學的發展可以創造美好的社會,然而也正是這種理性和科學的泛濫給現代社會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和災難。對理性和科學的推崇也表現為對真理的追求,我在隨后一段中再論述。 轉貼于
3、后現代主義的認識論
現代社會科學受到指導研究行為的一般方法規則的引導,試圖以一種訓練有素的方式來達到現實對于思想的檢驗。然而,后現代主義者則認為根本不存在方法,不存在他們務必遵守的程序規則,存在的只是他們后現代主義的反規則和懷疑一切的嚴格作風。他們假定了這樣的方法,它們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相反,它們進一步混淆了是非,杜撰了更加精微細致的問題,其中每一個問題都引發無限的解答。換句話說,后現代主義使用的所謂方法就是解構和直觀的闡釋,同時,他們認為只要是有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可以運用感覺、親身經歷、情緒、直覺、想象力、創造力等等的因素和方式。
二、后現代主義對教育研究方法的影響和啟示
1、教育研究者
從主體性上來看,現代的研究往往把研究者置于專業的地位,因此擁有專門的特權,往往以知識的占有者和權威者出現在研究對象面前,從而可以主導決定研究的方向、性質、結果,甚至可以凌駕在被研究對象之上。然而,后現代主義的解構主體讓我們看到了研究者與被研究對象是處于同一地位,我們要更多的是要面對活生生的人,具有思想和情感的人,研究者應該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對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背景有所了解,從被研究對象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在此基礎上開展平等的信任的對話,在相互理解、相互關心中實現研究事實的自然流露,從而才能保證研究的順利進行。因此研究者應該促進話語的平等,力求讓處于弱勢地位的話語發言,在對話雙方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個性話語方式。
2、教育研究對象
教育研究的對象有不同的層次,既包括教育活動又包括教育觀念等一切的教育現象,而且這些對象又有自己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所以,我們在研究時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差異性,并且尊重這種差異性。以往的教育研究中,由于對科學主義的推崇往往就使我們使用單一的標準對教育現象進行研究和評價,而忽略的對象之間的不同和差異。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教育對象對研究的建構意義,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作用,從而有利于教育研究的進行。
3、教育研究方法
盡管后現代主義者否定方法的存在,可是在具體的研究中,我們還是不得不運用一些所謂的方法,不管是有意的甚或是無意的。但是,在現代主義依存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下,教育領域長期存在著科學主義研究范式和人文主義研究范式的爭論,具體到實際操作層面就表現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對教育研究方法的壟斷。教育研究者在把一種研究方法推向極至的同時就排斥另一種研究方法,而且由于對理性主義和科學主義的崇拜,往往更強調對教育現象采取定量的研究,用簡單的方法量化教育問題。在教育研究中可以采取一切合適的方法,應該采取多元的、開放的方法,不論運用什么方法,都是為了教育研究的更好進行,從而促進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美]瑞澤爾著,謝立中譯.后現代社會理論.華夏出版社,2003.
[2] [美]波林羅斯諾著,張國清譯.后現代主義與社會科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
近年來余教授主要從事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中的財務會計問題、上市公司獨立審計與企業管理審計等領域的研究。他已出版《審計比較研究》、《中級財務會計》、《審計學》、《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史》等多部著作,公開發表了100余篇學術論文,多次獲得湖北省、武漢大學優秀學術成果獎和青年教師獎。
余教授認為,進行審計制度和實務的國際比較研究是豐富審計理論體系、探索審計發展內在規律的重要基礎,也是完善我國審計制度、改進我國審計工作的重要途徑,因而他注重對審計問題的國際比較研究。專著《審計比較研究》,對政府審計制度、內部審計制度和民間審計制度進行了系統的比較研究,而不僅僅是簡單地分別介紹各國審計制度的現狀?!秾徲嫳容^研究》被數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選為研究生參考教材。
上市公司獨立審計一直是余教授的重點研究項目,他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余教授明確指出了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可靠性差的根源在于注冊會計師與上市公司間的審計關系失衡;首次系統地分析了造成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審計關系失衡的兩大原因,即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及由此而來的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內部人控制嚴重)、審計市場結構不合理(集中度過低、地域性過濃);他還首次在我國提出了培育寡占型的上市公司審計市場結構的設想,分析了它對增強審計獨立性、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成本、實現規模經濟、提高審計聲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進一步指出,為加快審計市場的結構調整,必須發揮政府宏觀監管的作用,如由財政部和證券監督管理部門聯合發文提高上市公司審計市場的準入標準,以促使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合并或聯合,不斷擴大規模和提高市場占有率;論述了政府加強對上市公司變更審計機構的監管的必要性,以及開放會計服務市場對改變我國審計市場的成份結構、增強對上市公司審計獨立性的特殊意義;余教授在我國較早采用國際通行的市場結構測度方法,以A股公司年報審計為樣本,對上市公司審計市場結構進行了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