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6 22:11: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計算機理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制定課程教學計劃職業學校的學生沒有了高考的壓力和要求,但池們直接面對著就業的挑戰,所以課程設置不能與社會脫節,要以社會需求為前提,以學生就業為導向,與社會發展無縫對接。這就要求記日果程設置前做全方面的社會調查,弄清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能夠勝任的就業崗位,并分析勝任這些崗位所需要的計算機專業的技能和素養。只有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池們的學習興趣。課程設置時,應對本專業的課程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做到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也要注意各課程間的承接,以便于學生接受所學。
(二)選取教材計算機專業本身學科眾多,而且同一種學科的教材也良芬不齊。如果教材過于陳舊,跟不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步伐和社會職業崗位的需求,會使學校培養的人才知識陳舊,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如果教材偏向于純理論,沒有或很少結合實踐展開論述,又會讓學生覺得很高深,學習很吃力而沒有學習興趣。所以,還是理論講述與實踐相結合的教材比較適合中職學生的需求,既在理論上有提升,又學習了實踐操作。
二、從教師專業素養上改革
(一)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計算機師資隊伍計算機專業本身就是先進技術的代名詞,而且計算機技術更新速度極快,新知識層出不窮,新技術日新月異,所以計算機教師應該懷著對本職工作的無限熱愛,懷著對學生強烈的責任感,不斷地充實自己,擴大自己的知識范圍,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投身到計算機教育教學中。要了解學生和學生發展的需求,了解計算機專業的基本崗位群及其對人員素質的要求,并分析其所需的相關的基本技能及從到該行業需要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二)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美國的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覺學習。”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理念,可見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此,計算機教師在進行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和熱情去學習,才能使學生從主觀上愿意接受計算機理論知識,才會有很高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從教學方法上改革
筆者從教這些年的經歷來看,職業教育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普教教學模式框架的栓桔,沒有能夠真真正正體現出職業教育自身的特色。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滿堂灌”,拼命地講解抽象的知識點,想講得很明白、很透徹,另一方面學生也很認真地聽,想聽明白、聽懂,但是計算機理論課程中過多的高深專業術語、指令等總是讓學生望而生畏,不知所措,而實際操作時卻不知從何下手,從而造成教師累、學生也累的困局。
(一)多媒體教學教師可根據計算機理淪課程中的相關教學內容制作成即t、flash、視頻等形式多樣的課件,這對計算機教師來說并不難。這些課件可以使得教學過程更加直觀,將原先抽象的、眾多文字敘述的知識點用生動形象的圖片圖像、動畫或視頻表現出來,使學生可以直觀地理解所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改變原先“滿堂灌”的形式,將知識點逐層剝離開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關心知識框架的構建,培養學生繼續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從而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
(二)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化雖然是計算機理淪課,也不一定只有教室這么唯一的選擇。筆者在計算機理淪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更多的上課地點在機房。在Photosh叩課程的教學中,筆者組織學生參觀攝影樓,學習婚紗照的處理、顏色的搭配、色階的應用等;教計算機硬件系統時,讓學生去電腦城了解各硬件當前發展的現狀及價格等。既達到了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又鍛煉了學生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學生以后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從教學評價上改革
(一)改革考核內容盡管職業學校計算機教材有了一定的改革和發展,但相對行業需求來講,計算機教材本身發展存在滯后性,這決定了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考試內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與行業的需求相脫離,不能與發展學生個性相違背,要突出考核學生的“相關基本技能”和“從事該行業需要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滲透相關行業知識和技能測試。
以下為求學網為您編輯的:“計算機理論計算機病毒的原理與防范研究”,敬請關注!!
計算機理論計算機病毒的原理與防范研究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計算機理論計算機病毒的原理與防范研究”,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計算機理論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多維信息空間探析
虛擬現實技術綜合了計算機圖形技術、計算機仿真技術、傳感器技術、顯示技術等多種科學技術,它在多維信息空間上創建一個虛擬信息環境,能使用戶具有身臨其境的沉浸感,具有與環境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并有助于啟發構思。為了建立起和諧的人機環境,需要采用以人為本的理念,來構造虛擬環境的多維信息空間,確立在此空間中處理問題和提高認識的信息處理原則,人的感知系統、認知系統、人類以往的經驗與知識以及虛擬現實系統就成為VE多維信息空間的主要組成部分。
1 多維信息空間
人類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認知能力全方位地獲取知識,在多維化的信息空間中認識問題。而通常在計算機中信息的處理只是在數字化的單維信息空間中處理問題,這就造成了人類認識問題的認識空間與所用的處理問題的方法空間不一致的矛盾,產生了人們難以理解計算機的處理結果。更難以把已有的感知經驗或認知經驗與處理結果發生直接聯系。因此。需要突破計算機處理單維信息的限制,而把它擴展成具有處理多維信息的能力。
2 基本構成
近年來,人們由于使用了計算機,大大加速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進程。但同時也開始對現有的、用計算機來表示和模擬物理世界的方法表示疑義。例如:當需要對一個較復雜的物理情景進行實時的模擬,并且還希望得到大量直觀的模擬結果時,我們立即發現其計算量將大增,即使使用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也只能縮小被模擬的物理情景的規?;驕p低對直觀性的要求??陀^的需求迫使我們思考一些問題:“是否應當改變我們表示和模擬物理世界的方法?”“這種一切依靠單維的數字化的信息處理方法是合理的嗎?”“怎樣在人對物理世界已有的感知和認知的體驗和經驗上進行信息處理和加深認識?”事實上,由于人類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認知能力全方位地獲取知識的,是在多維化的信息空間中認識問題的,而現行的信息處理工具(尤其是數字計算機)只具有在數字化的單維信息空間中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就產生了人類認識問題的認識空間與所用工具的處理問題的方法空間不一致的矛盾,也就產生了人類較難直接理解信息處理工具的處理結果,更難以把自己已有的感知體驗或認知經驗與處理工具的處理結果發生直接聯系。因此,人們迫切地希望突破現有數字計算機只能處理單維的、數字化信息的限制,而把它擴展成具有處理多維信息的能力。換言之,在未來的信息社會中,人類希望自己在一個適人化的多維信息空間中去處理問題和提高認識。我們把能在這種多維信息空間中進行信息處理的工具或環境稱為VR系統。人的感知系統、認知系統、人類以往的經驗與知識以及靈境系統都是構成多維信息空間的組成部分,
為了說明多維信息空間的構成,不妨把它與傳統的單維信息空間作一比較。在數字化的單維信息空間內,信息處理工具(或環境)是計算機,人與計算機是通過鍵盤、二維鼠標和顯示屏幕等發生聯系的,人類以往的經驗是以數字化形式存儲在數據庫內的。在適人化的多維信息空間內,信息處理工具(或環境)是VR系統,人與VR系統是通過各種先進的傳感器和人機接口系統發生聯系的,人類以往的經驗與體驗(全部的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都是理解問題、尋求解答和提出新概念的基礎。
人是通過傳感器把自己的經驗和體驗傳送給以計算機為核心的VR系統的,而VR系統通過作用器把處理結果輸出給人:人基于過去已有的對該物理情景的經驗、人在該物理環境中的現時體驗以及VR系統的現時輸出,在VR系統的幫助下,經過綜合集成獲得了對該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提高,VR系統對處理這類問題的能力也得到同步的增長。
以下為求學網為您編輯的:“計算機理論通信網絡結構在煤炭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敬請關注!!
計算機理論通信網絡結構在煤炭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1 概述
3 發展前景
客觀而論,目前VR技術所取得的成就,絕大部分還僅僅限于擴展了計算機的接口能力,僅僅是剛剛開始涉及到人的感知系統和肌內系統與計算機的交互作用問題,還根本未涉及人在實踐中得到的感覺信息是怎樣在人的大腦中存儲和加工處理成為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過程。只有當真正開始涉及并開始找到對這些問題的技術實現途徑時,人和信息處理系統間的隔閡才有可能被徹底地克服了。只有到那時,信息處理系統就再也不只是一個只能處理數字化的計算裝置或信息處理裝置了。它將是一種具有對多維信息處理功能的機器,將是人進行思維和創造的助手,它將是人對他們已有的概念進行深化和獲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要特別強調的是:即使到那時,人仍將是這個適人化的多維信息空間的主體。
VR技術所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它包括信息技術、生理學、心理學和哲學等多種學科。目前宣傳媒介對這一領域大肆渲染,把它的功能描繪得天花亂墜,甚至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雖然這個領域的技術潛力是很大的、應用前景也是很廣闊的,但目前尚處在它的嬰兒時代,還存在著很多尚未解決的理論問題和尚未克服的技術障礙。
參考文獻
[2]郭四穩多維信息空間的動畫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7,(09)
關鍵詞:進修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學教師
近年來,由于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各個學科的中學教師計算機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學中,計算機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尤其是在教師進修學校中,對教師培訓開展的計算機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因此,筆者作為教師進修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工作者,通過在實際教學中經驗的總結,認為加強我國進修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基礎設施,采取多種手段實現對中學教師計算機的培訓,對我國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我國師資力量的增強,實現我國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 中學教師進行計算機培訓的必要性
為了適應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需要,各個中學加強了對學生的計算機教育,這就需要加強中學計算機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其教學的專業化技巧,以此來使其更好地從事這方面的教學。由于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使得中學課堂教學的手段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各個學科中學教師計算機教學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對當前的教育教學發展新形勢,各個中學都必須加強對教師計算機知識以及應用水平的培訓。尤其是通過進修學校對中學教師進行的培訓,使其計算機的專業化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對中學教師計算機應用的培訓,增強了其教學的能力,實現了課堂教學手段的變革,促進了中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為我國中學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 進修學校實現對中學計算機有效教學的具體措施
進修學校作為教師計算機水平提高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增強的重要場所,是實現增強其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作為進修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培訓者,必須豐富計算機教學的內容,創新教學手段,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以此來保證進修學校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受訓中學教師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提高。
1.激發受訓教師計算機學習的積極性
激發受訓教師計算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培訓氛圍,是促進計算機學習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進修學校的培訓人員在對教師進行培訓教學時,可以通過編排打印校報墻報、設計學校網站以及組裝電腦比賽等興趣小組活動,來提高受訓教師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另外,在進行計算機教學時,培訓人員要注意培訓氣氛的活躍,通過將受訓教師進行分組,實現受訓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此來達到活躍培訓氣氛的目的,使受訓教師保持對計算機學習的熱情。
2.理論聯系實踐,注意精講多練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進修學校的計算機培訓人員,在進行對中學教師的培訓時,要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注意精講多練。在進行計算機培訓時,通過對中學教師崗位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的了解,要將對教師計算機能力的培養融入到中學教師的崗位特點中去,以此來促進受訓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此外,培訓人員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要盡量簡潔化算機理論知識的講解,注重教師的實踐操作,讓受訓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實現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實現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增強。
3.制定培訓目標,采用任務驅動教學
在培訓過程中制定計算機培訓目標,采用任務驅動教學,可以有效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所謂任務驅動教學就是培訓者通過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要求提出目標或任務,將教學的內容隱含在每個培訓任務中,受訓教師通過培訓人員的指導,進行具體的操作完成相應任務,實現培訓目標的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使受訓教師明確自己學習的目標和要求,從而實現計算機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另外,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激發受訓教師計算機學習的興趣,使其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增強,從而促進教師自主學習以及與他人協作能力的提高,實現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
4.開展項目教學,注重教師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開展項目教學是實現教師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促進計算機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項目教學法就是將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的計算機學習項目交給受訓教師自己進行處理。受訓教師需要自己進行項目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以及最終的項目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受訓教師通過對每個環節的學習與應用,實現了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例如,在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課件制作的教學中,受訓教師通過對課件制作過程的學習以及基本制作方法的了解,能夠逐步將相關的技術應用到其他學科。
總之,中學教師計算機水平和應用能力的提高,離不開進修學校的計算機教學。作為進修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培訓人員,我們必須加強對中學計算機課程的了解,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實現計算機培訓的有效教學,從而促使中學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不斷增強,促進我國中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和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梁米林.中學計算機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期刊論文】.現代企業教育-2011.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知識鏈構建;兩個層面、兩次轉變、三個階段
文章編號:1672-5913(2013)14-0059-05 中圖分類號:G642
1 背景
從學科體系角度來講,計算機網絡既是網絡安全、網絡管理和協議工程等傳統學科的基礎,也是云計算、社會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重要基石。鑒于其在學科體系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全國各高校幾乎都設有計算機網絡技術相關課程。從學科特征來講,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這要求計算機網絡教育必須貫徹理論知識傳授與實踐技能培養同步并進的原則。從目前高校計算機網絡課程的開展情況看,這一原則已經開始逐步落實。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網絡教育工作者業已認識到實踐教學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輔助手段,而是應該擺放到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甚至更高的位置。
雖然計算機網絡二元教育模式已經得到行業的公認,但要充分發揮二元教育的作用仍有許多棘手的問題亟待解決,其中之一就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究竟如何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效果,目前對此卻鮮有討論。為嘗試解決該問題,筆者提出了一種面向知識鏈構建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組織模式,并將該模式運用到了南京審計學院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優化教學中。
2 知識鏈構建路徑
計算機網絡應用水平的高低取決于網絡知識鏈的完善程度與強度。與其他課程相比,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知識點具有多、雜、難等特征,就初學者而言,其知識鏈通常很難一次構建完成,而是需要經過多次逐步反復與強化才能最終完善。基于該思想,我們提出了如圖1所示的計算機網絡知識鏈構建模式。整個計算機網絡知識鏈的構建牽涉兩個層面(理論教學層面和實踐教學層面)、兩次轉變(靜態知識向動態知識轉變、理論知識向實踐知識轉變)和三個階段(知識鏈框架建立階段、知識點有機關聯階段和知識鏈強化階段)。
理論教學層面主要側重于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原理,重點傳授網絡分層思想和協議結構等靜態知識,讓學生從宏觀上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工作方式,幫助他們搭建網絡知識鏈的粗框架。
實踐教學層面,其一側重于網絡動力學機理,從微觀角度展現網絡交互的行為模式,實現從靜態知識向動態知識的轉化,幫助學生在網絡知識鏈粗框架內實現知識點的有機關聯與無縫組合;其二側重于網絡工程,從工程化角度展現網絡體系結構和網絡動力學機理在真實網絡中的作用范圍與應用方式,實現從理論知識向實踐知識的轉化,幫助學生提升網絡知識鏈的強度。
3 課程組織模式
為了檢驗網絡知識鏈構建技術在提升計算機網絡教學效果上的作用,我們將其應用到南京審計學院計算機網絡的實際教學中。南京審計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審計類特色財經院校,人文學術氛圍濃厚,學生對計算機網絡這門工學課程的接受度和興趣度長久以來未曾出現過喜人的提升。學校原有的計算機網絡教學由兩部分組成:前期54個學時的理論教學和后期40個學時的網絡工程實訓。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逐步發現原先的課程組織模式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在網絡工程實訓中無法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等。如某個小組在做局域網組建實驗時,單個主機可以與交換機PING通,但主機與主機之間無法PING通,他們百思不得其解,更為夸張的是,后來發現全班30多位同學盡然無一人能解決此問題。事實上,只要對計算機網絡中VLAN的工作機理有一絲了解的人,都能迅速判斷出這是交換機劃分了VLAN的緣故。學生已經學習近90個學時計算機網絡課程卻不了解這個基本的網絡動力學原理,主觀能動性不足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暴露出我們先前采用的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給學生構建出的網絡知識鏈存在斷裂的現象。
為了幫助學生擺脫知識鏈斷裂的困境,我們對計算機網絡課程進行了大膽調整。依據第2節提到的網絡知識鏈構建模式,我們在計算機網絡理論課程與網絡工程實訓課程之間新開了一門選修課――計算機網絡高級實驗課程(獨立實驗課程)。同時為保持總學時不變,我們將計算機網絡理論課程從54學時降為48學時(砍去了原有6學時共3個課程內實驗),將網絡工程實訓課程從40學時降為22學時,將抽取出的24學時分配給計算機網絡高級實驗課程。為凸顯實驗內容的基礎性、綜合性、實用性以及創新性,在這24學時的課程可操作空間內,我們以原有的3個課程內實驗為基礎,擴展編寫出12個能夠充分展現網絡動力學機理的實驗項目。
重新組合后的課程元素安排如下:
(1)在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原理傳授方面,我們仍將謝希仁老師的計算機網絡(第5版)作為教材,重點關注該書的1-6章。精講內容包括:第一章最后一節的網絡體系結構框架模型部分,這是全課程的總綱;第三章數據鏈路層的3個基本問題(封裝成幀、透明傳輸和差錯檢測)以及它們在點對點信道和廣播信道中的解決方式;第四章網絡層是重中之重,IP劃分、分組轉發、路由選擇都是重點;第五章傳輸層的可靠傳輸機理;第六章應用層的DNS、WWW和電子郵件等實用網絡服務。整個課程自始至終向學生傳授水平角度上的協議實體對等交互思想和垂直方向上的網絡服務分層原則。
(2)在網絡動力學機理方面,為了能夠從微觀層面上展現網絡交互的行為模式,在計算機網絡高級實驗課程中我們采取了縱向階梯式的實驗教學體系,以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為總綱,圍繞VLAN劃分、網絡互聯、地址安全、服務架設、災難恢復等網絡典型應用大做文章。表1展示的12個重要實驗由下往上依次涵蓋了TCP/IP網絡協議體系結構中的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4個核心層面,涉及包括負載均衡、鏈路冗余、三層交換、動態路由、訪問控制、地址轉換、動態主機配置、域名管理、萬維網、網絡備份等在內的網絡高級應用技術。所有實驗皆遵循應用需求描述、實驗設計操作、關鍵機理講解和課后自我提升4個教學步驟。所選用的實驗工具是思科提供的CISCO PACKET TRACER,圖2展示了基于該工具開展的路由選擇動力學機理的探索過程。為確保考核過程可控性和考核結果可信性,我們制訂了如下的考核方法:學生必須按要求完成全部實驗項目,凡缺做1/3實驗者必須在本課程考試前補做,否則不得參加考核??己藭r以抽簽方式確定考核題目,學生在抽到題目后,在規定考核時問內,按要求獨立實驗,具體評分依據實驗結果、操作熟練度、創新能力等情況來綜合確定。
(3)在網絡工程方面,我們對先前網絡工程實訓課程的素材依據實用原則進行了大膽取舍。為了提高網絡知識鏈強化的效率,我們采用了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學生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自由組合,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整個實訓任務。整個實訓存在一個總任務(互聯網服務架設)。為了在實現總任務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網絡綜合布線的最新知識和實際經驗,我們將該總任務劃分為9個子任務(見圖3)。同時為了保護學生實訓的積極性,防止團隊合作中出現南郭先生,在成績評估方面我們采取了二元考核制度:教師依據團隊任務完成的質量和速度,以團隊為單位統一打分;每個團隊自行決定團隊分數在內部成員間的分配,但不能平均分配。這樣每個人的付出和回報就能初步結合起來。通過這種考核制度,學生能體驗到如何做績效評估和團隊管理,如何衡量自己在團隊中的地位和在別人心目中的分量。
綜上所述,整個網絡課程的組織模式可以簡單概括為:以網絡體系結構為框架基礎,以網絡動力學機理為關聯紐帶,以網絡工程實踐為強化手段,以完善網絡知識鏈為課程目標,借助理論傳授與實踐探索的互補實施與協同作用,提升學生分析與解決計算機網絡實際問題的能力。
4 模式實施效果
為了評估計算機網絡課程組織模式的有效性,我們從課程不及格率、網絡工程任務完成率、課程可接受度和畢業論文自由選題率等方面對樣本數據進行統計,發現課程重組后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接受度和興趣度均有所提升(見表2)。
5 結語
教學效果表明,通過幫助學生完善計算機網絡知識鏈,能極大地提升他們對計算機網絡的接受度和興趣度。下一步工作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依據后期教學效果反饋對模式進行調整與優化,以促進計算機網絡教學的良性發展;其二是嘗試該模式的校內推廣,使其能夠盡可能多地服務于具備二元教學特征的相關課程建設。
參考文獻:
[1]任國英,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3):92-93
[2]張海洋,李現偉,應用型高校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思考[J],宿州學院學報,2012,27(6):119-120
[3]姚琳,孫偉峰,吳國偉,等,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1(191:70-73
計算機理論基于軟件工程理論的信息工程監理的研究
自從二零零二年十二月我國信息產業部頒布《信息系統工程監理暫行規定》(簡稱《規定》)之后,信息工程監理公司越來越多。根據《規定》,信息工程監理主要是指依法設立且具備相應資質的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單位,受業主單位委托,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合同,對信息系統工程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1]
1 信息工程的特點
跟其他的一般的建設工程項目相比,企業信息工程有著復雜高度、能見度低等不確定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1 組織驅動技術
企業信息工程項目的組織和建設越來越表現出不可分割的一面。工程項目組織要求信息工程必須嚴格確定“前期準備-工程項目規劃-工程項目設計-工程項目實施-工程項目驗收-工程項目維護”的“組織思維”過程,設立周密的“組織標準”通過這些組織標準來帶動技術標準的設立,通過組織的需求來帶動技術方面的需求,也通過組織的滿意度還評價技術方面的滿意程度。
1.2 全員全程參與
信息工程并不能跟那種“交鑰匙”工程一樣,其要求建設單位的所有員工進行全程參與。這主要是由于企業信息工程項目不并簡單,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知識傳遞的過程,其要求建設單位的所有員工必須學習并接受相關知識;因此建設單位與開發單位之間必須相互適應、相互協調,必須協同共進。企業信息工程系統是一個人機相結合的有機系統,沒有建設單位人員的全程參與,信息工程系統將不可能實現其有效性、完整性、全面性。
1.3 復雜度高,不確定因素多
由于信息工程項目的需求比較復雜,其不像其他建筑工程那樣具有可見性。檢驗復雜,較長的維護期,還有其它非技術因素原因導致企業信息化項目失敗[2]。因此,企業的信息工程項目具有搞復雜度、低能見度,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2 信息工程監理的必要性
現在,我國企業實現信息工程項目的成功幾率還非常低,根據我國企業信息工程項目的自身特點,保證信息工程項目的成功幾率的提高,必須進行信息工程建立,即必須通過第三方監理單位對企業信息工程項目的實施進行監督。信息工程監理將有利于開發單位跟企業的相互協調,彼此協同共進,能確保信息工程項目的有效進行。對于信息工程監理的必要性,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國企業信息工程監理對過去傳統的建筑工程監理模式進行了參考,但又跟一般的建筑工程的監理有一定的差別。第一,信息工程的可見度非常低,開發過程相當多變、復雜,其知識密度也相當高。不像建筑工程項目的監理那樣能隨時對施工現場進行其質量、進度進行監督管理,信息工程監理根本無法對信息工程的操作現場、質量進行監督和管理,信息工程的進合同執行情況、軟件質量、資金使用情況、進度等很難把握和操控。從而致使了信息工程監理低能見度、高復雜度、差操作度等現象。為了解決這些監理中出現的問題,必須采用軟件工程理論。通過軟件工程,可以將高復雜度的信息工程項目進行分解,對信息工程中低“能見度”的難題設置了一套有效的解題方案。根據現有的軟件工程平臺和工具,將能為信息工程項目的監理提供一套“復雜度”低、“可見性”高的監理平臺,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現階段我國企業信息工程項目建設的需要。
求學網小編為你提供論文范文:“計算機理論關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高頻實驗的改革”,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寫出論文。
計算機理論關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高頻實驗的改革
(一) 目前高頻電子技術試驗課的現狀
高頻電子技術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工程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它的內容豐富,應用廣泛。該課程的任務是研究高頻電子線路的基本原理與基本分析方法,以單元電路的分析和設計為主。其主要內容包括:高頻電路的基本知識、高頻小信號調諧放大器、高頻諧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蕩器、振幅調制和解調、環形混頻器等內容。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對高頻電子技術試驗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教學現狀與需求分析
當前大部分“高頻電子線路”教學仍然沿用較為經典的內容。例如。在功率放大器章節中,動態負載線和丙類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依然是其核心內容,而在目前的射頻功率放大器設計中,由于c類放大器具有非線性特性,所以應用較少,D類和E類放大器已經成為當前設計應用的主流;當前教學中,調制與解調主要以模擬調制(AM/FM,PM)方式強調,這些內容有助于理解調制與解調的基本概念,是教學內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
“數字調制”方面的內容和要求在教學大綱中有待加強。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創新漸漸成為當今的主題。因此。在高頻電子線路實驗中的創新也變得極為重要。這就需要學生能用所學的理論充分與實際相鏈接,達到自主創新的目的。
如:開展電子設計大賽等相關的活動,不僅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充分的調動了大家對于實驗的興趣。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1.2 實驗設備存在的問題
首先,由于設備的使用壽命有限,試驗室的設備損壞的程度比較嚴重,設備的更新和維護問題成為關鍵。
其次,再進行高頻實驗中,試驗設備很容易受到干擾,如何解決設備的干擾問題也尤為重要。
最后,就是實驗設備的選擇問題?,F行高頻電子線路實驗課程中采用的高頻電子線路實驗箱,將高頻實驗所需的直流電源、頻率計、低頻信號源和高頻信號源設計成一個公共平臺。而且,這種整機實驗如果某部分電路或元件被損壞,實驗員檢修很困難,模塊不宜更換,且很難配置。因此,實驗器材的選擇也要予以考慮。
1.3 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根據多年從事高頻實驗教學工作來看,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自身也存在各方面的問題,比如有的學生害怕接觸實驗儀器??赡艹鲇趯嶒炘O備昂貴的原因,學生都不敢隨便動用設備上的任何一個旋鈕或開關,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自信心不足造成;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及對實驗的重視和興趣成為關鍵問題。
3 基于軟件工程理論的信息工程監理模型
軟件工程是一門通過工程化的手段來維護和構建高質量的、實用的、有效的軟件的學科。軟件工程涉及到的內容有:設計模式、軟件標準、系統平臺、軟件開發工具、數據庫、程序設計語言等多個方面。在目前的現實生活中,軟件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政府部門、航空、銀行、農業、工業都會應用到軟件,其最具典型的軟件有:游戲、數據庫、編譯器、操作系統、辦公套件、人機界面、嵌入式系統和電子郵件等等。軟件工程的應用將對社會和經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多年的實踐證明,通過軟件工程的方法對信息工程進行監理能更易被監理活動過程中的三方接受,因此將軟件工程引入信息工程項目監理中,將能為信息工程項目的監理提供一套“復雜度”低、“可見性”高的監理平臺。
3.1 設立信息工程監理的目標
進行軟件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科學的有效的管理方法來促進軟件開發質量的提高。其主要要求是要將過去的軟件開發模式(小作坊開發模式)進行轉變,對過去的開發模式其進行細分和分解,按照各階段的特征選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從而使復雜度較高的軟件生產進行可度量、可控的設置。再者,經過對各個階段進行嚴密的、有效的控制,從而促使一些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在前期階段就得以解決和重視,從而促使軟件開發風險的降低和軟件質量的提升??傊?,企業信息工程監理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對工程的進度、質量、投資等進行有效的、科學的控制和規劃,其最基本的方法是進行有效的合同管理、展開合理的組織協調、實現工程的動態控制、完成理想的目標規劃,使監理貫穿于整個“前期準備-工程項目規劃-工程項目設計-工程項目實施-工程項目驗收-工程項目維護”的工程項目過程。因此,信息工程監理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合同管理、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成本控制、信息管理來保證工程項目的有效、高質量、順利的進行。
3.2 構建信息工程監理的模型
根據信息工程監理的目標,信息工程項目應該分為:項目分析、項目設計、項目實施以及項目維護等四個階段[3]?;谲浖こ汤碚摰男畔⒐こ瘫O理并不是機械地復雜軟件工程的相關理論于信息工程的監理中,而是根據軟件工程理論,對搞復雜度、低能見度的工程項目進行設計和管理,并將其融入到信息工程的監理中去的一種方法。根據這中方法,從而建立基于軟件工程理論的信息工程監理模型。該模型以信息工程項目過程控制為主線,對企業信息工程的項目分析、項目設計、項目實施以及項目維護等四個階段進行全方位控制和監督,從管理上對其進行風險管理、需求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從控制上對其進行進度管理、質量管理、成本控制,并從管理角度對項目階段進行總體協調,形成企業信息化項目監理的“三控四管一協調”三維監理模型。其監理模型如圖1所示。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軟件工程是一門通過工程化的手段來維護和構建高質量的、實用的、有效的軟件的學科。通過軟件工程的方法對信息工程進行監理能更易被監理活動過程中的三方接受,因此將軟件工程引入信息工程項目監理中,將能為信息工程項目的監理提供一套“復雜度”低、“可見性”高的監理平臺。進行軟件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科學的有效的管理方法來促進軟件開發質量的提高。其基于軟件工程理論的信息工程監理的模型應該以信息工程項目過程控制為主線,對企業信息工程的項目分析、項目設計、項目實施以及項目維護等四個階段進行全方位控制和監督。
參考文獻:
[2] Joseph S Valacich,Joey F George,Jeffrey AHoffer.系統分析與設計基礎[M].施平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導論;教學方法;考核方式
《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引導性課程,為計算機專業的新生提供了關于該專業學科的入門介紹。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并了解該專業的學生在該領域工作應具有的職業道德和應遵守的法律準則?!队嬎銠C科學導論》課程在大一第一個學期開設,新生雖然具有計算機的基本使用能力,但在計算機理論知識上的專業性不夠,大部分的知識對新生來說都是第一次接觸。如果一味地想把如此廣的知識介紹給學生,理解上的難度會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效果并不好。根據該課程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出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給出思考。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科學導論的教學內容雖然相對淺顯,但是涵蓋的知識面很廣,幾乎包括計算機領域所有的理論知識,應用技術、熱點研究問題等。在授課中不僅要把基本的概念介紹清楚,還要對最新的專業動態有所介紹。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合適教材難以選擇
我國的計算機科學導論教材非常多,按其內容主要有以下三種:一、內容為計算機各種辦公軟件的使用,使學生具有使用計算機的初步能力,和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等同[1];二、將計算機專業學生大學四年要學的專業核心課程進行了濃縮,內容涉及面廣;三、計算機和計算的本質屬性用高度抽象的數學模型來刻畫[2],內容進行系統化、形式化的概括。由于目前中小學已開始開設了相關的課程,新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使用計算機的能力。所以選擇第一種教材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會過于簡單,失去“專業引導”課程的本質屬性;第二種教材在廣度和深度上是比較難以把握的;第三種教材過于抽象,教師難講,一般院校的學生難以理解。再加之計算機科學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發展變化非??靃3],可謂日新月異,許多教材內容的更新速度嚴重滯后。
2.理論教學過于復雜
新生非??释麑I知識,計算機專業的新生對第一學期開設的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抱有很大的期望。教師希望通過講授該課程給學生初步建立整個學科的框架,指明計算機專業學習的方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把如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編譯原理等專業課濃縮為一章進行敘述[4],敘述方式上又較少考慮新生的知識背景和理解能力。理論教學中勉強把計算機科學系統知識精裝到學生的知識結構中[5],不斷出現的新概念、新理論和新知識使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又要求他們在短期內消化吸收,這樣不但起不到很好的專業引導,反而使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望而生畏。
3.實驗內容與理論教學相對獨立
本課程配有相應的實驗內容,但一般是以Windows操作系統和常用辦公軟件的操作為主,與理論教學相對獨立。
4.考核方式傳統化
對學生來說,最熟悉的考試方式是閉卷考試,這種考試方式注重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應用。在大學學習期間,很多課程沒有單元測試、期中考試,采取的是直接的期末考試。學生到了期末死記硬背搞突擊,平時很少去細細思索所學內容。本課程不只是介紹一些計算機專業的知識,更應該引導學生思考相關的一些問題。
教學的幾點思考
1.教材內容和補充新信息相結合
教材的內容對基本知識介紹得比較全面,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內容上教師需要適當地選擇一些專業領域的新知識進行補充,如計算機技術和產品的最新發展、新成果、未來發展趨勢等[6]。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對專業新知識有所了解,緊跟時代的新發展,與學生實際生活中接觸到的產品和概念有所共鳴,這樣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本專業知識的興趣。
2.構建啟發式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非常封閉的,教師講解學生聽課,兩者的交流比較少。學生的這種被動局面制約了他們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啟發式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變為主動。教師在對基礎知識的介紹過程中,根據相應的知識點設置相關問題,對學生進行分組選擇相應問題;進行前期的文獻查找,撰寫論文培訓后,讓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提煉內容,形成一份綜合的材料,并在課堂上講解給同學們;教師及時對學生所講內容進行總結評述。把課堂的某些時間讓學生掌控,教學中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在問題中探討學習,在參與中掌握相關知識。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檢索文獻,整理資料,初步閱讀計算機專業文獻等;鼓勵學生從問題出發,去鉆研去思考,逐步訓練專業的創新能力;在團隊中學會合作;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辦公軟件的使用能力;培養學生專業自信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3.適當增加理論教學的實驗
Windows操作系統和常用辦公軟件的操作這些操作技能需掌握,但課堂上講到的有些內容最好配合相應的實踐,給學生實實在在的接觸,這樣能使理論教學的效果更理想。
4.改變考核方式
大學的課程在考核上一般采取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相結合的方法。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多,授課中若不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結合專題講座、學生參與教學的方式,該課程的部分考核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完成。例如,可采取分組合作課題和獨立選題論文相結合的考核形式。分組合作課題在授課中完成,學生按所在分組,分工合作完成相關課題,上臺講演,并通過各小組之間的評比給出相應成績,這項成績在教學中完成;獨立選題論文,學生自主選取與計算機領域相關的選題,以論文形式上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這項考核在結課后一定時間內完成。兩者結合,不增加學生記憶的壓力,又給了學生充分的自。
結束語
《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在專業知識整體介紹的同時要激發學生學習本專業的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程難度和廣度不容易把握,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使《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真正起到引導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晴媛.《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探索與改革[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3(3):303-306.
[2]何昭青.《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體系構建的研究與實踐[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10(5):63-66.
[3]李明東,等.《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及體系結構改革研究[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4(1):6-8.
[4]薄樹奎.“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方法初探[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0(4):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