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8 04:04: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藝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本著“集中布置,便于管控”的原則,砂石料加工系統主要生產及輔助設施布置在787.00~774.00m高程之間,占地面積約為8.4×104m2。
2設備配置
2.1粗碎車間粗碎車間布置在第一梯層平臺上,平臺高程為782.71m,設計處理能力280t/h。破碎設備選用PE-900×1200顎式破碎機1臺,電機功率160kW,在排料口設為180mm時,生產能力為360t/h,最大進料粒徑為750mm,調節其排料口尺寸,可確保出料粒徑小于300mm,設備負荷為0.75,產量約為270t/h。給料設備選用ZSW600×130振動給料機,電機功率22kW,生產能力為400~560t/h,該給料機具有預篩功能,給料機的篦條的間隙為80mm,毛料中有一部分小于80mm石料被篩分出來不再經過顎破破碎,從而減輕顎式破碎機的負荷。
2.2中間料倉中間料倉共設4個,分別布置在第二層和第三層平臺上,平臺高程分別為769.33m和764.00m,1號中間料倉下設長25m,斷面尺寸為2.8m(寬)×3.0m(高)的鋼筋混凝土地弄,配置GZG1303振動給料機,功率為2×1.5kW,處理能力400~560t/h;2,3,4號中間料倉下分別設長17m,斷面尺寸為2.8m(寬)×3.0m(高)的鋼筋混凝土地弄,并配置GZG1003給料機,功率為2×1.1kW,處理能力270~380t/h。
2.3中碎車間中碎車間布置在第三層平臺上,處理能力250~300t/h。破碎設備選用PYFB-1636圓錐破碎機1臺,設備功率為225kW,最大進料粒度是313mm,與顎破的最大出料粒度300mm相匹配。排料口設定為42mm時生產能力為420t/h,最大出料粒徑不大于80mm,設備負荷率為0.8,其產量約為336t/h。為防止鐵件進入破碎加工設備,在皮帶機上配置1臺電磁除鐵器。
2.4細碎車間細碎破車間布置在第三層平臺上,處理能力100~250t/h。破碎設備選用1臺PF-1315V反擊式破碎機,最大進料口尺寸為350mm,生產能力為100~180t/h,功率為185kW。在皮帶機上同樣配置一臺電磁除鐵器。
2.5一篩分車間一篩分車間布置在第三層平臺上,篩分設備選用1臺YKB-3072棒條圓振動篩,處理量600~800t/h。篩網為:上層篩孔尺寸為80mm,篩孔上大于80mm的物料由皮帶機送到中間料倉,進圓錐破碎機破碎;篩孔下的物料由振動篩兩個排料襠口排出,進入過渡料堆的襠口出料能力為40t/h,直接進入二篩分車間襠口為240t/h。
2.6二篩分車間二篩分車間布置在第三層平臺上,篩分設備選用1臺3YK-3072圓振動篩,處理量400~600t/h。篩網為:上層篩孔尺寸為40mm,中層篩孔尺寸為20mm,下層篩孔尺寸為5mm。篩孔上大于40mm的物料由皮帶機送到中間料倉,進反擊破碎機;中間篩網40~20mm的料由皮帶機分2個襠口,一部分進中間料倉再次破碎,一部分經皮帶機進成品料堆;下層篩網上20~5mm的物料由皮帶機分2個襠口,一部分由皮帶機進入成品料堆,另一部分進中間料倉制砂;下層篩網下不大于5mm的物料經皮帶進入三篩分車間。
2.7制砂車間制砂車間布置在第三層平臺上,破碎設備選用1臺SCBF1200立軸沖擊式制砂機,處理能力為120~180t/h。由細碎車間篩分取20~5mm的部分物料用皮帶機輸出進中間料倉制砂,經制砂機制砂后和細碎車間破碎后的5~0mm的物料一起由三篩分車間振動篩篩分,篩出5~0mm的物料經XL-915砂石清洗機清洗出5~0.15mm的砂。
2.8三篩分車間三篩分車間布置在第三層平臺上,布置1臺2YK-2460振動篩篩分,處理能力為450~600t/h。篩網為:上層篩孔尺寸為10mm,下層篩孔尺寸為5mm。篩分后上層篩網篩出的不小于10mm的和下層篩網篩出的部分10~5mm的物料返回中間料倉堆料再制砂,下層篩網篩出的部分10~5mm的物料由皮帶機輸出進成品料堆,篩出5~0mm的物料經XL-915砂石清洗機清洗出5~0.15mm的砂。
2.9皮帶機該砂石加工系統根據工藝流程及平面布置共配置20條皮帶機,皮帶機根據各自的輸送量,水平投影長度及爬坡高度進行設計,以滿足生產要求為原則,皮帶機總長約504m,總功率約為241kW。皮帶機設計選型采用《DT75型通用固定式帶式輸送機》進行選型計算,驅動形式按功率大小分為電機減速機驅動和電動滾筒驅動兩種,電機功率小于15kW的采用電動滾筒驅動。
3結語
該礦礦石中主要金屬礦物為金銀礦和黃鐵礦,含有少量的自然金,次要礦物為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和毒砂。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絹云母,其次含有少量的方解石、白云母、綠泥石、高嶺土等。礦石中金嵌布粒度較細,大多數為微細粒金,單體金最大粒徑為0.2mm,以枝杈狀填充于黃鐵礦的晶隙中,小于74μm粒級含量的占63.15%,10~37μm粒級占54.85%,最小粒徑為1μm,一例狀產于石英晶隙中。
2選礦試驗結果
對該礦石進行浮選試驗。金礦中主要有用礦物是硫化礦,其他礦物中的含金量很少,由于礦石中礦物組成相對簡單,有用礦物種類少,考慮使用浮選方法使目的礦物有效地分離。
3選礦工藝設計
由于設計原礦品位與試驗樣品品位有所差別,因此選礦工藝設計需要對試驗流程進行結構調整及優化,同時參照已經生產的類似選礦廠生產實踐。
3.1破碎篩分
礦山設計為地下開采,設計規模為2000t/d,采出礦石金品位為2.6g/t,設計破碎工藝為三段兩閉路破碎。地下開采出的礦石粒度較大,因此粗碎前需要加格篩將粗碎給礦粒度控制在-400mm。設計破碎工藝流程為三段兩閉路流程,粗碎采用雙層振動篩進行預先篩分。一層篩網的篩孔為60mm,篩上大于60mm的礦石給入中碎的圓錐破碎機。二層篩面的篩孔為15mm,篩上礦石粒度大于15mm給入細碎圓錐破碎機,篩下產品為-12mm的礦石,作為破碎的最終產品0~12mm直接給入粉礦倉。
3.2磨礦選別
一段磨礦產品細度-74μm占65%。工藝采用單一浮選流程,捕收劑為丁基黃藥,用量60g/t,起泡劑為松醇油,用量10g/t。浮選選出金精礦,金精礦經濃縮壓濾后得到含水分10%的金精礦。設計的浮選工藝流程有兩個顯著特點:特點一是設計流程中采用快速浮選,將礦石中易浮選的金先回收;特點二是精選一中礦以及掃選中礦返回再分級再磨,有效提高金的回收率。設計選廠金精礦產品為企業自用,重選工藝對該礦石中的金回收效果不佳,因此設計不考慮重選工藝。浮選工藝可以得到較理想指標的金精礦,流程結構簡單且生產成本較低,故選金工藝設計重點考慮浮選流程。浮選回收金的工藝設計是比較成熟的。經過快速浮選-一次粗選、兩次掃選、三次精選得到合格金精礦,快速浮選的精礦進精選Ⅱ作業,粗選的精礦進入精選Ⅰ作業。
3.3選礦設計指標
設計確定的選礦指標依據選礦試驗、國內金礦的研究成果和類似選礦廠生產實踐,同時結合山東市場對金精礦的質量要求,。
3.4配置特點
設計的主要配置特點是,將篩分廠房建在粉礦倉之上,篩下礦石徑直落入粉礦倉。上層篩篩上礦石經漏斗進入中碎緩沖倉,下層篩篩上礦石經漏斗進入細碎緩沖倉。分別經下設的振動放礦機給入1臺粗腔型圓錐破碎機和1臺細腔型圓錐破碎機進行中細碎。破碎產品經帶式輸送機轉運給入1臺圓振篩進行篩分,構成三段兩閉路破碎循環系統。破碎最終產品粒度為0~12mm。
4結論
(1)導向套材料為碳素工具鋼T10A,由于其熱處理淬透性低、淬火畸變和開裂傾向大的缺點,經考慮后將其材料更換為合金工具鋼9SiCr,其具有較高的力學性能、高的淬透性、耐磨性和耐回火性,以及較小的淬火畸變和開裂傾向,可完美替代T10A碳素工具鋼。雖然原材料成本有些增加,但可大大降低導向套的廢品率,綜合考慮,還是很合算的。同時將導向套的熱處理硬度增加到60~62HRC,以提高其耐磨性。
(2)按圖2進行導向套的機械加工:先進行車削加工,其中外圓φ24.4mm、φ20mm及內孔φ18mm均留0.3~0.4mm余量,其余均按圖樣車削;接著進行外圓磨工序,采取兩頂尖對頂磨外圓至φ24.4+0-0.013mm、φ20+0-0.021mm;然后是內圓磨工序,找正φ24.4mm外圓后,磨內孔至φ18+0.027+0mm。
(3)按圖3進行導向套定位銷孔φ6+0.018+0mm的鉆鉸加工:考慮到熱處理變形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此定位銷孔在淬火前不能直接做成,因此將該銷孔加工為φ5+0.018+0mm,以便為后序的鉆模做定位用。圖中鉆模板2以工件φ24.4mm外圓定位,為防止鉆模板在使用時發生旋轉,應鎖緊固定螺釘1。鉆模板上的固定鉆套3內孔為φ4.9F7,是為了給鉸孔留有鉸量,這樣在鉆孔后卸下鉆模板,用φ5mm的鉸刀鉸孔至尺寸。
(4)按圖4進行2個φ4.5mm內孔的鉆削加工:鉆模以工件φ18mm內孔及削邊銷定位,此外,考慮到鉆模的孔徑等尺寸問題,采用整體結構,用9SiCr合金工具鋼制作,淬火硬度為62~64HRC。
(5)按圖5進行導向套2個φ3.5+0.016+0.004mm內孔的鉆削加工:考慮到該2孔的精度較高,應放在熱處理后進行精加工,因此在淬火前將此2孔做成φ2.5mm。圖中鉆模以工件φ20mm外圓及削邊銷定位,鉆削2個φ2.5mm孔與前道工序φ4.5mm兩孔相通。鉆模上的M5mm螺紋孔是為了在鉆模不易拆卸時,可擰入螺釘以頂出鉆模。
(6)按圖6進行導向套3個φ7mm均布孔的鉆削加工:鉆模以工件φ24.4mm外圓及φ5mm圓柱銷定位后,鉆削3個φ7mm孔至尺寸,鉆模板上的工件1固定鉆套內孔為φ7F7。鉆孔后拆去鉆模,用帶導柱平底锪鉆锪沉孔3個φ12mm至尺寸。
(7)按圖7進行導向套φ10mm內孔的锪孔加工:鉆模以工件φ18mm內孔定位,并用M6螺釘固緊,用φ10mm平底锪鉆锪孔至尺寸。該鉆模考慮到尺寸問題,仍采用9SiCr合金工具鋼做成整體結構,以方便加工。簡單介紹一下,以上使用鉆模均是在雙柱坐標鏜床T4263B上加工的,孔的位置精度可達到0.01mm。由鉗工使用鉆模來加工導向套孔均是在臺式鉆床上進行的,工件用φ160mm自定心卡盤夾持定位,放在鉆床工作臺上。由于鉆削的孔徑較小,鉆削扭矩不大,故自定心卡盤可不用固定,以縮短輔助時間。同時,在鉆孔時應適量添加切削液進行冷卻,防止鉆頭燒傷。
(8)按圖1所示由車工車削30°圓錐面至尺寸后,由鉗工去除孔口的毛刺并倒鈍。經檢驗部門檢驗合格后送往熱處理進行淬火處理。
(9)工件淬火硬度合格后,由車工對研中心孔及孔口60°錐面,并下轉外圓磨工序磨削外圓φ53±0.01mm、φ19.5+0-0.1mm、φ24-0.007-0.020mm,并靠磨端面至尺寸。
(10)進行線切割工序:最初考慮采用慢走絲線切割來加工定位銷孔及導向孔,這樣可保證導向套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需再進行加工。但本廠沒有這種慢走絲線切割設備,經外協詢價,加工費用較高,且交貨期沒有保證,故此方案被否定,因此考慮利用本廠的快走絲線切割DK7732來加工導向套。DK7732線切割機床的加工精度為0.01mm,可以滿足導向套的加工精度,但切割面的表面粗糙度值最多只能達到Ra=3.2μm,保證不了導向套的要求。因此在線切割切割孔時,孔徑應留有0.03~0.04mm的余量,再用整體硬質合金鉸刀進行鉸削,即可達到導向套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具體加工步驟:用線切割切割一夾具,以導向套的φ24mm外圓定位,并用強力磁鐵吸牢,防止導向套的轉動。導向套經切割后,下轉至鉗工工序,用帶導向的整體硬質合金鉸刀將定位銷孔及導向孔鉸削至尺寸。至此,該導向套已加工完畢。
2.結語
數控機床的應用范圍很廣,能夠以編程的方式進行各種零部件的加工,實用性很強,然而,由于價格昂貴,數控機床的使用范圍受到了制約,并不適合所有類型的加工設計。目前,該設備主要的使用范圍是:①加工精度高、結構形狀復雜的零件;②嚴格按照既定標準、尺寸加工設計的零部;③本身價值比較高的零件。相對于其他類型的加工設備,數控機床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穩定可靠、高柔性、生產效率高、勞動條件好等優勢。據有關資料統計,當生產批量在100件以下,用數控機床加工具有一定復雜程度零件時,加工費用最低,獲得的經濟效益最高。
2數控機床的發展方向
(1)高速化近年來,隨著我國機械制造業的飛速發展,需求也在不斷增強,而作為工業制造的必備的設備,我國機床行業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迎來快速發展時期,數控機床已成為我國機床消費的主流。不同行業對于數控機床有著不同的需求,航空領域需要的是高速、精密以及多軸聯動的產品;電力行業需要的是高剛性、大扭矩的數控產品;而汽車工業需要的是大量生產線的專用機床。(2)高精度化隨著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數控化加工是機械加工行業朝高質量,高精度,高成品率,高效率發展的趨勢。我國對高端精密加工設備的需求與日俱增,用戶對于高端機床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數控機床的高精度化發展,現在更專注于運動精度、熱變形以及對振動的監測和補償研究,以求能夠達到數控機床最佳精度狀態??偟膩砜?,市場對機床工具產品的需求已經過渡到中高端領域,普通機床產品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小。(3)控制智能化當今的市場充分證明,現在數控機床的智能化已經成為市場的熱門需求和話題,智能化是機床行業發展趨勢,個性化定制、系統解決方案,以技術為依托為客戶提供智能輸送整體解決方案,正在逐步變成現實。數控技術的智能化主要包括加工過程自適應控制技術、加工參數的智能優化與選擇、智能故障自診斷與自修復技術、智能故障回放和故障仿真技術、智能化交流伺服驅動裝置、智能4M數控系統等。(4)極端化(大型化和微型化)隨著我國高精密產業的發展,數控機床越來越凸顯出其自身優勢,其能夠適應我國大型機械化發展趨勢,不僅可以滿足大型裝備的功能性要求,還滿足了其精度要求。目前,航空航天、半導體、光學部件、超精密軸承等零件加工,引入了超精密加工技術、納米級技術,該技術要求發展能適應微小型尺寸和微納米加工精度的新型制造工藝和裝備,而數控機床與傳統機床球體磨床相比,增加了數控系統和相應的監控裝置等,應用了大量的電氣、液壓和機電裝置,使失效的概率大幅度降低。(5)網絡化數控機床主要著眼于以數字化和網絡化為支持的智能化生產,網絡化是其必然的發展趨勢。數控機床的網絡化發展,能夠實現數據參數的有效流通、共享,便于對數控機床的遠程監控。(6)加工過程綠色化環境問題是全球性問題,特別是對于我國來說,環境問題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嚴重挑戰之一,這一問題的日益突出和擴大,已經影響到區域的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數控機床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資源,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資源和環境問題得到了廣泛的重視,近年來環保車床不斷涌現,環保節能已成為工程機械產品升級的基本特征,綠色制造代表了未來全球發展的方向,環保節能機床的加速發展會使企業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
3本零件的設計分析
3.1加工難點及處理方案
分析圖紙可知,此零件表面由圓柱、順圓弧、逆圓弧、圓錐、槽、螺紋等組成,對平面度的要求很高,為提高零件的質量,需要根據零件的形狀、尺寸大小和形位公差要求選擇合理的加工方案:(1)結合加工零件的形狀和材料等條件,選用CJK6032數控機床。(2)對圖樣上給定的幾個精度要求較高的尺寸,編程時采用中間值。(3)加工工序為:預備加工—車端面—粗車右端輪廓—精車右端輪廓—切槽—工件調頭—車端面—粗車左端輪廓—精車左端輪廓—切退刀槽—粗車螺紋—精車螺紋。
3.2零件設備的選擇
根據軸類零件的特點,既有切槽尺寸精度又有圓弧數值精度,該零件的加工對于技術要求更為嚴格,而普通車床加工設備很明顯不具備該優勢。而數控車床加工精度高,能做直線和圓弧插補,且剛性良好,能方便和精確地進行人工補償和自動補償,可以保障其加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根據零件的工藝要求,可以選擇經濟型數控車床,本文選用CJK6032數控機床加工該零件。該機床采用的是步進電動機形式半閉環伺服系統,設置三爪自定心卡盤、普通尾座或數控液壓尾座,適合車削較長的軸類零件,且機構簡單,價格相對較低。
3.3刀具與切削用量的選擇
影響數控車床切削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人為因素、環境因素及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選擇,這些都制約著數控車床的工作狀態,尤其是對于刀具的合理選擇,能夠加快數控車床的工作效率,保證零件加工質量。刀具的選擇標準是刀具復雜程度、制造和磨刀成本。相對于普通機床而言,數控加工對刀具在剛性、精度、耐用度上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同時,還要求所選擇的道具尺寸穩定、便于安裝調試。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是很復雜的,強度、硬度、塑性、提供冷切削加工、機械性能都跟工件的材料有關。經過研究圖紙發現,該軸零件加工中,刀具與工件之間的切削力較大,所以選擇45鋼為該軸類零件的材料。
3.4設置刀點和換刀位
拉花圖案是在蘇州檀香扇拉花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裝飾性圖案。與民間剪紙刻紙有著親緣關系。在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在檀香扇尚處在稚嫩階段,由男扇轉為女扇,其拉花圖案由幾何形發生改變。為迎合女性審美而鏤空的拉花圖案的設計趨向轉化為精細小巧的各類花草鳥魚等題材。造型纖巧為顯著特色。由眾多藝人創新工藝圖形設計,將“粗拉花”轉變為“細拉花”。一直以來,傳統檀香扇為純手工制作中對拉花圖案的“奇、險、巧”最求上可謂登峰造極。在一片扇蔑20厘米長1.5厘米寬的方寸之間,所拉花的“眼”以早前的8到10只,發展到目前的400到500只左右。產生了制扇行業特有的令人嘆為觀止的“細拉花”手工特藝。圖形設計中對拉花圖案需要繼承這一獨特的工藝特色,對所涉及的圖形要以“精、細、巧”為主要特性。
2圖形設計中的造型由“傳統”轉為“現代”
檀香扇發展已有百多年的歷史,其傳統工藝的影響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目前檀香扇的生存狀態卻并不樂觀,究其緣由很多,很大程度上來自年輕人的認同感。80后、90后的人群對蘇扇的印象是大都是單一的,傳統的,一成不變的,沒有了后來人的認同,就失去了其生存發展的土壤,這是蘇扇不能很好傳承的一大社會緣由。圖形設計中一直以來都是沿襲了20世紀80、90年代的樣式,缺少創新。從圖形的題材選擇上還是以“花鳥蟲草、園林、仕女圖、佛事”等中發掘而來的題材,表現的人物場景形象缺少變化,想要吸引年輕人恐怕不易。因此,在現代圖形設計理念下,應當把當前流行元素或構成手法融入到傳統工藝的圖形設計中,要使得傳統工藝散發時代的氣息,具有時尚的元素?,F代圖形中的解構重組可適當替代原有的規律排序;現代圖形中吸取外來文化因素將卡通動漫造型嵌入在原有的傳統造型;現代圖形中的抽象意向圖形可以置換原有的具象圖形。現代圖形中可以將均衡圖形設計替代原有的對稱圖形設計等等。總之,圖形設計的手法變化應依托時代的變化而發展,不應墨守成規才行。
3圖形設計中結合工藝由“單一”轉為“多元”
蘇州檀香扇是有“拉花、燙花、繪花、雕花”這四花技藝聞名于世的。涉及到多種工藝的制作,步驟繁雜,需要極高的工藝技巧。在圖形設計中勢必要結合制作工藝的特點才能真正實施操作。拉燙結合在70年代中期就已經出現,發展到現在也已非常成熟。目前市場上看到的實在很多,不足以顯現其優勢與特色?,F代圖形設計中,要積極融合多種工藝手法,將圖形創作更加富有新意。其具體的方案可以有:其一,拉花圖形作底樣紋飾,結合塊面燙花圖形。其二,細拉花圖形除作底紋外,還將燙花畫面部分結構做出“實體虛化”的處理,拉燙的交替互轉,更具趣味。其三,拉燙與鑲嵌工藝結合。鑲嵌材質可選用象牙、玉片、銀絲、牛角、螺鈿等。由于這些材質本身具有的色彩、光澤、機理、質感等都非常具有觀賞性,鑲嵌在扇面上增加了審美效果,其四,拉燙結合雕刻工藝。扇骨雕刻是不可忽視的一面。圖形設計的扇面設計與扇邊設計應當結合統籌考慮。通過多種工藝結合可以為原有單一的設計滲透為多元的工藝特色。
4圖形設計注重由“實用性”轉為“藝術性”
扇子作為納涼的工具已經盛行了幾千年了,隨著著電扇、空調的普遍使用,扇子招風納涼的單一的使用價值正在逐步消失,檀香扇的發展和沿襲早就脫離了原有扇子的使用的功能的退化。蘇扇當前的定位由使用價值轉向審美情趣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因此,圖形設計注重的應當隨功能的變化而發生變革。提高圖形設計的藝術性是今后檀香扇發展的一大任務。要使得傳統工藝體現出藝術的情趣,不僅要有工,還要有藝。圖形設計創作是其藝術魅力的展現。蘇扇的藝術性的提高,必須提高和發展制作檀香扇的藝術圖形設計處理與工藝技巧,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繼承原有精髓的前提下,更要有時代藝術的變革,如同任何藝術創作都來自于生活一樣,檀香扇的圖形設計不能停滯在傳統的圖形上,要有創新意識,廣泛接觸生活的背景下,汲取時代藝術營養,創作出相適應的的新圖形。
5結語
培養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離不開大量的實踐,對此,應當提升機械制造工藝設計人員的實踐能力,提升設計人員的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設計人員在學習及提升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自身實踐能力的培養,確保機械制造工藝設計和實際操作有機結合,從本質上培養和鍛煉自身的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注重社會環境構建
社會環境對設計者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有著重要影響,對此,應當注重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社會環境的構建,提升機械制造工藝設計人員的實踐能力。
(一)提升對機械制造工藝的關注度目前,我國大多數的機械制造工藝能力培養均為對學生的培養,社會對機械制造工藝的關注度直接影響著機械制造工藝設計人才的培養,對此,應當提升對機械制造工藝的社會關注。目前,我國很多高校較為注重機械制造工藝人才的培養,然而社會對機械制造工藝的關注度仍需進一步提升。在社會職業技能培養過程中,應當加強對機械制造工藝能力的宣傳,注重機械制造技能的培養,提升機械制造工藝的社會關注度,培養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社會環境機械制造工藝能力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機械制造工藝社會環境的限制,對此,應當營造良好的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社會環境。相關部門應當注重機械制造工藝社會環境建設,為機械制造工藝設計人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實踐操作條件,提升機械制造工藝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同時,相關部門也有注重對機械制造工藝相關社會資源的管理,特別是機械制造工藝相關企業資源,確保機械制造工藝相關社會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此外,企業也應當注重自身機械制造工藝與相關社會資源的有機結合,為機械制造工藝能力的培養提供場所,提升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培養實效。
(三)注重對企業設計研究的投資管理在培養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過程中離不開資金的保障,企業在培養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方面的資金投入和管理直接影響著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培養成效,對此,應當注重對企業設計研究的投資管理。企業應當加強在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培養方面的資金投資管理,確保培養資金落實到位,為機械制造工藝能力培養提供經濟支持,確保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培養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機械制造工藝設計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同時,企業應當注重對機械制造工的管理力度,注重機械制造工藝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創新,滿足社會對機械制造工藝的需求。
三、結束語
沃頓•埃謝里克,1887年出生在美國費城,并在那長大,藝術與手工藝的學習經歷相當豐富。自中學始,埃謝里克便接受了手工制作訓練,還曾在賓夕法尼亞的工業藝術學校及當地的美術學院分別研修過繪畫、版畫和油畫。1920年始,埃謝里克的創作興趣逐漸轉向版畫,并迷戀上了木版雕刻,瘋狂地雕刻400塊木板,為9本書做過插圖設計。在此過程中,他悄然地對家具雕刻產生濃郁的興趣,并為之付諸實踐。1926年,他的木工雕刻作品在紐約的惠特尼辦了展覽,隨后建立了以有機的、手工藝家具設計為主的工作室。兩年后,他意識到家具設計不能僅局限于表面裝飾,而應象雕刻那樣,注重造型。自此,他開始試圖使用不對稱手法,菱形、長條形等幾何形進行家具設計、制作。不久后,他成功地實現了家具設計、制作極具雕刻化的目標,極大地縮小了藝術和工藝之間的差距。二戰前,他的家具設計主要受立體主義和裝飾藝術的影響,二戰后則逐漸以美國早期家具和斯堪的納維亞家具為設計來源,隨后埃謝里克的家具作品呈現以平滑、頗具美感和線條多變為標志的藝術特征[2]。1970年,83歲高齡的埃謝里克仍在堅持家具設計創作,毫不夸張地說,他為家具設計傾注了畢生的精力。可以說,創新精神和為解決手工藝、藝術、設計三者完美融合的問題而不懈實踐的探索精神一直貫穿其整個家具設計歷程??偟膩砜矗诸D•埃謝里克的家具設計作品主要表現為極富手工藝個性美、設計手法雕刻化及設計形式有機化等藝術特征。
2沃頓•埃謝里克家具設計的藝術特征
2.1極富手工藝個性美
起初,沃頓•埃謝里克的家具制作幾乎完全利用傳統手工木工工具完成,如手工鋸、刨子和鑿子等。1926年由于業務量的增加,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采用小型的機械化設備,如曲線鋸、圓鋸機等,但一些家具作品的重要部件仍舊依靠手工完成。為了拓展家具造型的表現手段,他還吸納了當地原住民的木工工具。采用手工制作的家具作品,設計師可以精心地選擇所需材料,即使是帶癤疤的木材,對于手工制作都具良好的可控制性,所用工具可以很好地去適應設計的需要,避免了工業化生產出現的以設計適應機器而影響設計細節的問題[3]??梢哉f,埃謝里克的大部分優秀的家具作品大都依靠手工完成,極富手工個性,辨識度強。其一,在手工加工過程中,尊重材料本身的色澤、肌理和質地之美的的自然流露,幾乎不對材料的表面裝飾處理。此外,甚至選用極為質樸的皮革與木材混合使用,可謂渾然天成。其二,手工家具在立足實用功能的基礎上,還追求觀念、情感的表達與傳遞,盡量賦予家具一定的思想或意義,從而使手工家具成為一種信息交流的媒介,向人們傳遞自己的思想或情感,這些信息或清晰或隱晦,如馬車輪扶手椅(圖1)。馬車輪扶手椅的框架選用山胡桃木,椅面和靠背為皮革編織而成,部件間依靠木釘和鐵釘連接固定。家具通體均保持了胡桃木和皮革兩材質本身的原始面貌,流露出材質的自然之美。這種自然之美以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呈現于家具設計中,從設計理念到設計作品均體現一種崇尚自然美學的設計觀,是對傳統木工文化的一種繼承和發揚[4]。值得注意的是,椅子的扶手為獨特的半車輪造型,它似乎在無聲地訴說一個故事,又或是在傾訴設計師對簡單、輕松的理想生活狀態的向往之情??偟膩碚f,這件家具作品選材質樸天然,線條均稱、比例協調,制作簡約、純凈,體現了設計師埃謝里克奉行自然、實用美學的設計觀。
2.2設計手法雕刻化
客觀而言,沃頓•埃謝里克是一位現代主義者。由于早期版畫藝術的經歷和受羅馬尼亞裔雕刻家布蘭諾西•康斯坦丁及其他藝術家的影響,經過數年的藝術實踐和經驗的積累,在其近40歲時,開始轉向家具的雕刻藝術,從此,他找到了合適的藝術表現媒介——木質家具,其藝術領域完成了從二維平面藝術向三維雕刻藝術的華麗轉變。沃頓•埃謝里克曾說:“furnituredoesnotneedsurfacedecorationbut,likesculpture,itshouldstandonshapealone.”。他是這樣說的,也照此付諸實施。在其家具制作中,雕刻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使用,僅為家具表面裝飾所用,而是創新性地轉向于家具的造型。設計手法出現雕刻化的傾向,注重原創和簡潔明快的抽象幾何造型。自此,埃謝里克的家具作品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面貌——極具雕塑意味。出于家具雕刻的需要,在材料方面,他鐘情于木材,如胡桃木、烏木、橡木及紅木等;在造型方面,慣于采用非對稱性、棱角分明的幾何線條;在功能方面,雖然家具作品的藝術性很強,甚至更像雕塑,但始終兼顧實用功能,只不過將藝術性置于首位,功能性退居其次。埃謝里克有別于傳統的設計觀和家具雕刻化的創新性設計手法極大地縮小了藝術與手工藝之間的鴻溝,也使得不同藝術領域的元素之間產生流動并極好地將兩者融合于家具設計中。他創作的樂曲柜(圖2)和樂譜架(圖3)均具上述特征。樂曲柜于1931年為費城管弦樂隊首席小提琴家亞歷山大•希爾斯伯格所設計的。鋒利的線條、不規則的塊面和雕塑感十足的藝術特征逐漸成為埃謝里克家具設計的標志性符號。另一件作品樂譜架的設計中,樂譜被放在有略彎橫桿的柵格架上,兩根豎桿有一定夾角,與前支撐桿在同一直線上,穩定性是由靠后的第三條腿保證的,三角形的下托板把它們連接在一起。外形基于黑板架,截去頭部的“A”字在樂譜支撐框上多次重復。圓弧的邊緣,彎曲的線條和梯形的腿部,使之頗具流動感而又極為精致,看起來非常適合于樂譜架[5]。胡桃木和櫻桃木樂譜架具有雕刻的特質,由實木構件結構形成的空間是它成功的主要要素。
2.3設計造型有機化
二戰后沃頓•埃謝里克的家具設計風格發生重大轉變,拋棄戰前生硬線條、棱角分明的設計表現,繼而轉向平滑、柔和線條的造型語言。這種轉變有三方面的重要歷史原因,其一,由于戰爭的原因,人們心理受到沖擊而變得脆弱、消極,對未來生活不再樂觀,開始抱怨以包豪斯為代表的典型功能主義家具設計的刻板、冷漠,進而尋求一種柔和、有機且富人情味的設計。其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多次主辦了“優良設計”設計競賽,這極大地促進了一種具有自然形式的“有機現代主義”設計風格在美國的出現。其三,約上世紀50年代始,美國逐漸認知并接受北歐的家具設計,樸素有機、自然親和的北歐家具在美國備受歡迎和青睞。需指出的是,早在20世紀30年代,沃頓•埃謝里克就創造性的在家具有機造型方面進行過探索。1935年,在大型書架的設計中,雖然依舊沿襲了非對稱設計元素的表達,然而,菱角分明的邊緣被軟化,平坦的家具表面經扭曲處理而使得設計形式、肌理更具有機意味,散發出強烈的生命感,表現出極強的藝術張力。只不過,這種探索積累到二戰后受多方面的影響而變得尤為顯著,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為三足高登(圖4)。制作于1970年的三足高凳選用楊木和山胡桃木,自然色澤及質感顯露無疑,凳足及其之間的連桿均呈棒形,凳面為前窄后寬的流線曲面。線條柔和多變、設計流暢,呈現自然、親和且富人情味的藝術特征。沃頓•埃謝里克的家具有機化創造了一種接近接近自然的設計語言,其創作可謂是一種自然創作的集中體現,將自然元素融入家具中的高尚追求實乃為滿足人的身心同自然相結合的強烈訴求。對于家具設計,一些設計師往往強調創作意圖的表現和個人情感的宣泄,有時根本沒有站在服務對象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6]??少F的是,埃謝里克的有機家具設計不僅彰顯了設計的人性化,以人為本、尊重消費者的情感,而且還契合了家具設計的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要求。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