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1 02:17: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科碩士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卓越計劃 材料工程 專業
研究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C-
0048-03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國家決定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促進工程教育改革和創新,全面提高我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白吭接媱潯睂嵤┑膶I包括傳統的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專業,遵循“行業指導、校企合作、分類實施、形式多樣”的原則,重視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戰略性新型產業的人才需求。實施的層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培養現場工程師、設計開發工程師和研究型工程師等多種類型工程師后備人才。同時,作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形勢的新舉措,教育部決定自2009年起擴大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范圍和規模。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屬同一層次的不同類型,它主要培養有特定職業背景的高級專門人才,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因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教學理念與評價標準等方面均緊密契合教育部推進的“卓越計劃”,因此被納入計劃之中。
桂林理工大學近年來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2012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計劃”。全校共有3個本科專業和4個工程碩士專業領域(含材料工程)獲批開展“卓越計劃”,成為了廣西唯一獲得研究生層次“卓越計劃”的高校。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學材料工程專業為例,探討在實施“卓越計劃”的情況下,如何結合廣西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改革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
一、廣西實施“卓越計劃”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環境與條件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由于工程碩士教育培養的是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因此必須在教育、科技、經濟緊密結合的框架內開展,亦即需要大學、企業、職業界、社會以及政府之間的良好合作與互動才能實現。目前高等教育依然沿習著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教育模式,高等教育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對外部需求的了解不夠,因此人才培養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設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就是為了改變工科研究生培養規格單一的局面,通過明確不同于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制度(如雙導師制、企業參與、社會評價、與職業資格掛鉤等)實現培養制度的變革。但目前這一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尚未完成,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環境仍然存在諸如產學研機制不健全、市場調節機制不完善、質量保證機制不科學和缺乏專業認證制度等問題,這些情況在經濟尚不發達的廣西更為嚴重。因此,需要廣泛借鑒發達國家、國內發達地區的經驗,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事實上,工程碩士教育在西方發達國家也經歷了曲折和探索過程。美國的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產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其蓬勃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美國的工程碩士計劃實質是四年本科計劃的拓展,其宗旨是為工業界培養高水平的實踐型專業人才,它注重工程設計和學生在工程實踐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工程碩士的教學計劃和教材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完全一致,這表明實踐經驗與較高的學術水平并重是工程碩士在美國獲得認可的重要因素。歐洲大學和企業在培養工程師的工程能力方面有比較成熟的合作運行機制。來自企業的工程師能夠實質性地參與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的設置,其中一般包括不少于3個月的職業實習以及3個月以上的實戰性研究論文或設計項目。此外,發達經濟體還普遍將專業認證和職業資格準入制度與高等工程教育掛鉤,如在美國未經ABET認證的工程專業學生很難獲得注冊工程師資格;在歐洲,進入FEANI認可的工程專業學習是獲得工程師資格的基本條件;在日本,JABEE認可的工程專業畢業生可以免試通過技術士資格考試的初試;在英國,工程教育更是以取得專業資格作為培養的主要目標。由此可見,工程碩士教育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其突出應用性的定位,并與各類專業資格掛鉤。
國內一些首批加入“卓越計劃”的高校在工程碩士培養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如南京大學實施了分級課程體制,突出講座、沙龍、實戰模擬、案例教學等內容的比重,學位論文則強調以案例研究為主;還通過自我評價體系,對“卓越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經常性的研討與測評。河海大學對其特色專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行全面的探索。他們提出了“重理論,強實踐”的理念,在課程內容上強調與學術型有所區別,注重案例和研討式教學,通過“頂崗實踐”獲得工程實踐能力,其學位論文的可以是規劃、勘探、設計、施工、項目管理、產品研發和應用研究等。
雖然廣西屬于西部欠發達地區,但已經提出了“14+4”千億元產業發展計劃,力爭包括食品、汽車、石化、電力、有色金屬、冶金、機械、建材等14個產業的產值達千億元,同時培育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環保、海洋等4個新興產業。材料學科是實現該計劃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而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則是最為急需的高級人才。雖然目前廣西有能力持續支持實施“卓越計劃”的大型企業不多,但亟待技術升級的企業則比比皆是。
二、桂林理工大學材料學科發展現狀與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培養存在的問題
桂林理工大學材料工程專業,其前身可追溯到1992年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的地質專業,以后逐步增設了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基本上涵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要學科。該學科目前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冶金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二級學科碩士點,同時招收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其中,材料學為省級重點學科,并于2009年成為教育部批準的博士點授權建設學科。
通過多年建設,桂林理工大學材料學科已經形成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舉的格局,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合成與制備新技術、高性能聚合物基復合材料、新型電、磁功能材料及能源功能材料、綠色建材及生態環境材料等,密切結合廣西優勢有色金屬、礦物和植物資源等設立和發展起來的,具有較為鮮明的地方特色。學科目前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還與廣西10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科研成果應用獲得直接經濟效益10億余元,并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廣西自然科學二等獎等重要研究成果。
但是,材料工程碩士培養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表現為:第一,現行的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雖設置了實踐環節,卻缺少相應的強化訓練內容,在課程設置上與學術型研究生差別不大;第二,材料工程碩士自身的認可程度不高,所錄取的學生一般是成績未達到學術型研究生要求的,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情況,而且自費上學的比例偏高;第三,研究生導師對培養工程碩士的積極性也不高,因為學生在完成一年的理論課學習后就要到企業去實習,對導師的實驗室研究作用甚小;第四,近年來追求學科全面發展成為普遍的趨向,使得桂林理工大學原來的有色金屬行業背景明顯淡化,在材料學科上表現為涉及領域寬,科研工作大多集中在功能材料、復合材料或納米材料等新材料領域,而傳統的金屬材料和冶金工程反而成了弱項;第五,缺乏必要的“行業指導”,為“卓越計劃”工程碩士的培養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三、創新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全程互動實施“卓越計劃”
“卓越計劃”為全面提升材料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提供了最佳的契機,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必須要切合廣西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為此,我們提出了培養工藝設計與新產品研發兩類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新思路。廣西工業技術落后,主要依靠資源生產初級產品,生產過程高消耗、高污染。工藝設計類工程碩士的培養則針對這些問題發展,將相關的技術改造與工藝設計作為工程碩士的畢業論文(或設計)內容,依托產學研基地和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平臺,為企業解難題、創效益,進而提高社會對工程碩士的認可程度,強化高校與企業的聯系;而新產品研發類工程碩士的研發工作主要是服務于落戶在廣西的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環保和海洋等新興產業的需求,開展新產品研發或進行擴大實驗,實現研究成果的轉化。根據論文工作的內容和要求的不同,靈活安排實習時間和畢業論文的形式。如以工藝或流程設計為主的工程碩士要在企業實習至少半年,其畢業論文以工藝或流程設計為主;而以新產品研發為主的工程碩士則留在實驗室,借助本學科的儀器設備完成相關研發工作。
在培養標準上,我們提出要圍繞工程基礎教育(技術基礎和專業基礎)和工程專業教育(工程實踐和設計創新)兩個中心環節層層遞進,培養具有較強技術知識、推理能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項目與工程管理能力和有效溝通與交流能力,同時具備較高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充分利用雙導師制,把高校研究生教學中的專業基礎教育優勢與企業導師在工程設計與實踐方面的經驗相結合,共同指導學生完成工藝設計和新產品開發,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技術開發過程的組織能力,有效促進“卓越計劃”在材料工程碩士層面的貫徹與實施。基于材料學科的特點,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在材料學基礎理論方面同樣需要扎實的基礎。因此,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要與學術型碩士相同,但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教學內容則要突出材料加工與工程設計等方面,這部分教學任務可優先安排給有“雙師證”(即教師證和工程師證)或有過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此外,還專門開設了實踐環節,用于實驗技能實訓及現場實習等。
在考核標準與評價體系方面,材料工程專業碩士也與學術型碩士有所不同。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畢業不要求在省級以上正式學術期刊,考核主要集中在畢業論文(或設計)所體現的工作量、創新性和實施效果等方面。在研究生評優和獎學金評比中,主要考核工程碩士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申報或方案實施所取得的經濟效益等情況,并使之與學術型碩士所發表的學術論文有可比性,創建公平競爭的環境。
在校企合作辦學方面,桂林理工大學與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廣西三環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魚峰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金山銦鍺冶金化工有限公司和廣西新未來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實力的企業建立了穩定(下轉第54頁)(上接第49頁)的產學研基地。學生在企業進行實習實踐時,要求企業要以“準員工”的標準對待,嚴格要求且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而相關企業也有優先挑選畢業生的權利。桂林理工大學經過資格和能力評審,第一批共聘請了15位企業導師,均為企業高層或具有高級職稱人員。企業導師要對在企業進行的工程實踐培養內容和培訓標準,如企業高級技術人員授課、生產現場學習與安全培訓、參與新產品研發和工程設計等提出了較為詳細的要求,企業教學完成后相關企業應為學生提供培養質量鑒定。
為了確保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能夠符合“卓越計劃”的要求,桂林理工大學提出了校企合作、全程互動的理念,并成立了“卓越計劃”領導小組,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校級專家小組及二級學院教學工作小組等組織機構,并為每個試點專業提供專項經費。學校在鼓勵相關試點專業大膽改革、積極探索的同時,特別強調教學質量。為此,材料工程專業也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與信息反饋機制,對現行的材料工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進行定期評估,并征求學生的反饋意見。此外,還通過校內導師定期與相關企業保持溝通,了解材料工程碩士研究生在課題執行方面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向對方企業通報,真正做到“全程互動”。
總之,實施“卓越計劃”對創新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桂林理工大學將依照校企合作、全程互動的理念,扎實做好“卓越計劃”材料工程專業碩士試點工作,努力實現高校與企業的雙向共贏,更好地服務廣西經濟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摰?以實施“卓越計劃”為契機探索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途徑[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2)
[2]姜爾林,宋恭華.工程碩士教育制度環境的不足及對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1)
[3]陳興德,王翠娥,王晟.美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歷史、現狀與反思[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6)
[4]顧建民.美國工程專業學位的現狀分析與前景展望[J].機械工業高教研究,1999(3)
[5]陳樂,王沛民.課程重建:歐洲工程教育改革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
[6]汪輝.美歐日高等工程教育質量評估機制的比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基金項目】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項目(2011JGA050,2010JGA031);桂林理工大學教改工程項目(2010B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