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0 21:54: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書籍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字是封面設計中傳達信息的重要內容,也是準確傳達書籍意境和格調的元素。封面設計中一般包括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這些文字不能隨意設置、擺放,而是需要設計者運籌帷幄,將所有文字的字形、字號、字距、排列方向、組合方式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慮。設計者要通過閱讀、了解書籍的整體內容,并通過對書籍內涵的理解與掌握,對文字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行形象的設計。例如,書名的設計并非只能運用某一種字體、色彩或字號來表現,如果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字體、色彩、字號加以組合會讓人耳目一新。在封面有限的展示空間里,書名文字的設計顯得至關重要,無論采用何種設計手法和組合方式,都應該突出書名的主體地位,在這里主要從字體的選擇方面對書名所用文字的設計作詳細的介紹,一般用于書名的字體包括書法體、美術體和印刷體三大類。其中,書法體一筆一畫間顯示出無窮的變化,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具有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此外,書法體字跡很多都出自社會名流之手,因而賦予其名人效應,深得讀者的喜愛。美術體可分為兩種:規則美術體和不規則美術體。規則美術體作為美術體的主流,強調點變化統一,且外形要求規整,具有易于閱讀、設計起來比較簡單的特點,但其形式缺乏變化,比較呆板。不規則美術體則與之有所區別。它強調變形自由、隨意,不管是從點劃的處理或是字體的外形方面都要求體現出不規則的變化,具有形式豐富、個性明顯、設計感強、裝飾性突出等特點。不規則美術體較之規則美術體和書法體而言,具有更鮮明的個性,且更具有適應性,所以被許多書刊優先選用。印刷體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點,早期的印刷體與規則美術體有些類似,比較呆板、僵硬,現在的印刷體則有所改進,融合了不規則美術體的變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印刷體的表現形式,彌補了其形式感上的不足。不同種類的書籍對文字設計也有不同的要求,少兒讀物類書籍使用的文字要求生動活潑,具有稚拙感和趣味性;工具類書籍使用的文字要求工整、嚴謹,具有較強的秩序感,等等。在書籍設計中,將文字進行變形和組合設計,可以形象地傳達書籍的內容信息,并讓讀者體會到韻律感、節奏感和美感。
2封面的圖形設計
圖形具有豐富的內在含義,在書籍封面設計中是強化主題的重要元素,也是封面設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在畫面中往往占有很大的面積,成為視覺中心,所以圖形設計的好壞關系到書籍出版的整體效果。優秀的封面圖形設計應該是在具有美感的同時讓讀者過目不忘、為之震撼。如果想讓封面圖形設計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就必須使設計出的圖形與書籍內容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一般的休閑類書刊。例如,時尚雜志、女性雜志,其標準是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要求與時尚接軌,所以會選用當紅影星、歌星等的圖片做封面;科普讀物選擇封面圖片的標準是具有科技性、知識性。因此,通常選用與先進科技成果相關的各種圖片;新聞雜志常選擇有影響力的新聞人物作為雜志封面,其標準不是時尚,也不是飽含科技性,而是具有新聞價值;美術、攝影類刊物通常選用有代表性的、優秀的藝術和攝影作品作為封面,其標準是具有藝術價值;而體育雜志則會選用體壇風云人物的圖片作為封面。優秀的封面圖形設計不僅僅是圖案元素的華麗拼接,而是書籍內容形象化地再現,可以提高書籍的整體格調。
3封面的色彩設計
封面的色彩設計是封面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拿捏有度的色彩表現和藝術處理,能產生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吸引讀者的目光。色彩的運用要做到與內容相適應,要善于通過不同的色彩對比效果來表達出內容和思想的不同。同時也應注重在對比中求協調、統一,這就需要用間色互相配置,使對比色統一于和諧的整體之中。書名色彩的運用在封面上應略微突出,必須具有一定的純度,這樣才能顯著奪目,讓讀者一目了然。此外,在封面設計中既可以運用繪畫色彩,也可以運用裝飾性的色彩來表現。在封面色彩設計中還需注意的是,不同種類的書籍,其色彩的運用應有所差別。例如,兒童讀物的封面色彩就不適合用于教科書。色彩,不需要明確的輪廓勾畫,卻極富情感表現力。色彩元素地融入,可以引導讀者更直觀地感受書籍之美,但只有與書籍主題內容相協調的色彩設計,才能獲得讀者的共鳴,讓讀者認可并接受。
4小結
論文摘要:在電子時代的今天。工業技術的發展與文化商品的設計、市場銷售息息相關,書籍設計不再是個體的設計,它是一個集體合作的結晶,它對視覺感官美要求越來越高,材質及印刷工藝美在圖書銷售環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有責任的書籍設計者,要了解并抓住市場信息,拋開陳舊的運作方式,跟上時代的步伐,轉換觀念,虛心學習,敢于創新,注重傳統與現代科技的探索,為書籍設計概念注入新的活力。
說起“uv",當今的平面設計界幾乎都很熟悉。走進林林總總的圖書市場就會發現,近年來新版暢銷圖書的封面大多采用了此項工藝。其視覺和觸覺效果的特殊魅力正在書籍設計領域廣泛流行。近兩年從全國書市上我們觀察到,采用"uv”工藝印制的圖書品種和數量正在迅速增加,幾乎占據新版圖書市場的六成。在這六成中,主要是旅游、消費型和欣賞型書類使用較多,而且呈上升態勢??萍假Y料、科普類書籍、教材、政治政策類、文學、歷史類書籍使用較少。據北京圖書大廈2004年3月社科類圖書銷售排行榜顯示,居前10位的圖書中有8種采用了特殊工藝印制,其中7種采用了不同的“uv”工藝。(見附表)
另據新華網2004年4月公布的深圳書城暢銷圖書排行榜,前10位中現代出版社的《生死遺言》封面采用特種瑩彩紙張印制;世界知識出版社的《商道》采用燙銀、模切工藝印制;工人出版社的《血酬定律》采用燙黑工藝印制。wWw.133229.cOM而去年風行一時的《我們仁》亦采用特種藝術紙張和印白工藝印制。出版界這一迅速興起的材質、工藝設計現象正日益影響著圖書外部形態的變革,應引起我們書籍設計者的關注和思考。目前書市上消費類和休閑類書籍不僅從印刷上,裝幀設計上要求一種新奇、多樣,同時在文字、書名上也已一種非直觀或非正常的語言從側面給讀者以誘導,以吸引和擴大讀者群,獲取更多的利潤。如:《誰動了我的奶酪》、《你的降落傘是什么顏色的》、《做人不要太老實》、《河南人惹誰了》等。
一、認識uv的工藝美
uv(ultravioce,紫外線)是印刷領域的一項新型上光技術,是指在印好的印刷品表面覆蓋一種特殊的透明材料,這種材料即uv油墨,又稱紫外線固化油墨。是一種非色彩油墨,無色透明。它與普通油墨通過溶劑揮發的干燥方式不同,uv油墨在印刷過程中能在一定波長的紫外線照射下發生瞬間的化學反應,可在幾秒鐘從液態變為固態。因此可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光滑的層面,使之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
uv油墨在固化過程中因不同的加工工藝會產生光滑、磨砂、皺紋、冰花等多變的裝飾效果,使平凡的油墨煥發出神采,使觀者的審美體驗不僅可從視覺感知更可立體的通過觸覺進行體驗。極大豐富了設計師的設計語匯及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恰當地使用可使設計作品在優雅的氛圍中透出悠悠的高貴氣質。
uv上光技術與之前的覆膜、貼塑等印刷工藝相比,不僅具有上述藝術表現力,其還具有價格低、易操作、污染小、固化后無毒性、利于環保,可再回收的特點,而且其穩定性強,可擦洗,無覆膜工藝常出現的翹邊、起泡、脫層等缺陷,大有替代傳統上光工藝之勢。
二、工藝設計與裝幀
uv工藝的迅速興起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藝術表現力,為裝幀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對設計理念亦有較強的沖擊。設計的藝術創意固然重要,但是其表現的載體和形式也同樣重要,工藝設計已成為創意設計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在過去近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平面設計從來都是以機器印制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它從未脫離過大機器生產而獨立存在。即使在國際各種設計比賽中,設計作品的機器生產工藝水平也是評判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件藝術品都離不開材質美、工藝美。如今科技的進步、數字技術的應用都不斷沖擊著設計觀念的變革,書籍設計藝術同樣也要靠裝幀材料的美感、印制工藝的美感來豐富、創造書籍設計的美感,創造出更美、更新的圖書外部形態。因此作為一名設計師不僅應懂得基本設計原理,還必須掌握機器生產的相關工藝,了解各種材料的種類、性能,使其作為一種設計手段更好地為藝術創意服務。
前兩年圖書市場上藝術特種紙的流行和最近uv工藝的迅速興起,以及平裝圖書領域燙金、凹凸等工藝的廣泛應用都說明材質及工藝因素對裝幀設計的影響力。如何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已成為裝幀設計工作者必須研究的課題。設計本身就是一門科學,它囊括著工效學、心理學、材料學、印刷學等現代科學技術。作為一個書籍設計工作者,應當順應時代,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書籍設計的前沿技術和設計要求。事實說明,恰當的材質運用及工藝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會提升圖書的藝術品位、創造良好的出版形象。如曾風行全國的中國青年出版社的《藏地牛皮書》一書,封面采用特種藝術紙,內文選用蒙肯輕型紙,切口刷黑,書籍兩側栓繩洞的設計就是將材料、工藝之美融與人文的設計范例。而近年來以卓而不群的圖書品味而備受業界關注和讀者好評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對圖書外部形態的創新和對裝幀材質、工藝設計的考究。
因此,設計工作者在從事圖書設計工作時,應在必須掌握圖書內容的同時還需了解現代科學技術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客觀審慎地看待工藝設計。不可盲目追求“奢華”的工藝設計,也不可忽視工藝設計帶來的藝術美感,要敏銳地捕捉和把握當今社會的審美需求和走勢,融合適當的工藝設計將藝術創意完美的表達出來,從而達到內外兼優、相得益彰的視覺形態。一本理想的書應該體現和諧之美,既為讀者創造精神需求空間,又能體現視覺、觸覺、聽覺、嗅覺的閱讀愉悅。
三、工藝設計與編輯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審美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讀者對書籍外部形態的審美需求也越來越高。僅僅簡單滿足于閱讀的樸素之美已不能順應時代的需求??萍嫉倪M步也為考究的裝幀工藝提供了可能,此時的圖書編輯理念在書籍的表達方式上也更加注重了裝幀設計和工藝設計。毋庸置疑的是,在圖書出版的整體運作過程中裝幀設計工作日益引起出版業界的重視,但與圖書形態息息相關的材料、工藝設計卻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近年來編輯行業從暢銷書的運作分析結果中提出了“編輯含量”的延伸概念,即充分調動圖書作為商品的各個元素,創造讀者注意程度高,符合“眼球經濟”時代讀者需求的圖書外部形態。這是市場對新時期編輯提出的要求。過去出版社對編輯的要求更多地強調其文字功底?,F在看來,圖書市場對編輯素質的要求已不限于此,編輯對圖書外在表達方式的審美判斷則顯得越發重要。編輯的審美素質對其產品(圖書)的品質具有重大的影響,而這種審美素質顯然要基于其對相關設計知識的認知水平。編輯要走出傳統圖書的固有模式,與美編共同肩負起創造美的圖書形態的任務。現代圖書形式的靈活多變影響著現代編輯理念,文字編輯與美術編輯的工作分工不再明晰,往往是一種相互滲透、不可分割的工作狀態。一本成功的圖書必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編輯所承擔的文字工作的外延不斷地擴大,這就要求編輯要了解許多相關的設計知識和工藝知識,并具備非凡的審美素質。因為這些知識的積淀會直接影響到其編輯作品的最終品質。當然,這并非要求文字編輯去替代美術編輯的工作,而是由于圖書外部形態設計在圖書策劃出版的各環節中越發重要,而不斷更新的材質及印裝工藝又不斷影響和作用著圖書的外部形態。書籍設計不再單純是美編的工作,編輯只有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不同印制工藝的效果才能更好的參與出版工作,全面掌控圖書出版的整體流程,在激烈競爭的圖書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工藝設計與出版
我們知道圖書的印制環節大多由出版社的出版部門負責運營實施。換句話說,圖書最終的形態體現與出版部門的決定也是息息相關的。如今我國的印制工藝水平進步很快,新材料、新工藝的更新速度也很快,如果我們的設計觀念跟不上、信息不夠靈通,就會直接導致我們的圖書設計水平在整個圖書市場的相對滯后,影響競爭力。所以,了解并運用新材料和新工藝是設計師與編輯及出版部門共同的任務。
誠然,任何一種新生事物的推廣都勢必會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諸如觀念、成本等。這就要求出版社各部門間要相互溝通、協調,根據圖書的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工藝設計進行表達。從本文前面列出的圖書銷售榜中,我們雖不能說圖書的工藝設計與圖書的銷售之間有必然聯系,但至少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讀者對當代圖書形態的審美取向。圖書是文化的商品,因此書籍設計應體現一種文化審美價值。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圖書的附加值也日益成為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內容,而書籍的外部形態正是其附加值的具體表現。據查,美國一家出版社的《致命的巧克力》一書未注重裝幀設計,銷路平平。后經專業圖書包裝公司—肯尼圖書公司重新設計之后,銷量頓時增加了25萬冊。事實上,在這個商業經濟競爭激烈的今天,商業操作的低成本、高回報的時代已不復存在了。試想,當年《新周刊》《三聯生活周刊》在早期的運營時,若不投入大量的資金又怎能在競爭激烈的期刊市場殺出一條血路。而細觀近年來稱雄市場的暢銷圖書,哪個不是給讀者以裝幀精美、印裝考究的審美體驗。這其間圖書成本固然增加了,但也促進了銷售,增加了利潤,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出版形象。
五、結語
紀實類書籍是將對事情或事件的現場報道的文字和圖像裝訂成冊的圖書。紀實類書籍借助個人親身經歷、采訪等體驗方式或運用日記、書信、檔案、新聞報道等歷史文獻為內容基礎,以非虛構方式反映現實生活或歷史中的真實人物與真實事件。顧名思義,紀實類書籍設計則是對于紀實類書籍的整體設計,包括對開本、字體、版面、插圖、封面、護封以及紙張、印刷、裝訂和材料事先的藝術設計。
二、紀實類書籍設計中書籍設計五感的傳達
書籍不僅能帶給讀者豐富的知識體驗,書籍制作的材質與工藝的考究,還能引起讀者在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幾個層次上的感官享受,提升對審美的品位,看書的同時,也是享受書籍帶給人體的思維和身體愉悅,五感的相互溝通結合,提升了讀者對書籍內容想象的空間。
(一)書籍設計五感傳達對紀實類書籍設計立意的支撐紀實類書籍設計的立意是服務于書籍內容的,將無形的意念轉化為具體的設計,使書籍內涵更佳的展現于讀者面前,增添了閱讀趣味,豐富了書籍內涵,賦予書籍新的生命力,使書籍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內頁的文字,而是通過書籍設計的工藝、材料、版式等元素的綜合運用來豐富書籍內容,以此升華書籍的氣質,傳遞書籍的內涵,方便閱讀。書籍的立意,通過書籍設計五感將其由看不見的思想轉化為具體的設計實物,并且通過五感對其的演繹,使書籍的外在表現力得到發揮,書籍不再只是依托其內容的表現力去闡釋其立意了,通過書籍設計五感也能使其立意得以展現,并且更為直接、具體,將讀者與書籍的距離拉近。
(二)書籍設計五感傳達對紀實類書籍設計材料選擇的影響不同的材料賦予書籍不同的情感抒發和審美特性。材料的運用應結合書籍的內容,為書籍內涵的呈現所服務。書籍設計透過材料視覺與觸覺,將書籍的味覺引出,在時間的虛與事件的實相互轉化的同時,帶給讀者細細思考和品位的空間。
(三)書籍設計五感傳達對紀實類書籍設計工藝的輔助書籍設計制作環節當中工藝處理的不同,所彰顯出的書籍氣質是不同的,工藝的不同在五感上帶給讀者的體驗是不同的。書籍設計五感與制作工藝是相輔相成的,制作工藝輔助書籍設計五感的體現,使讀者可通過制作工藝體會到五感,進而使讀者透過五感體會書籍的內涵,同時能體會制作工藝所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四)書籍設計五感與紀實類書籍讀者閱讀心理的關系在閱讀時,感知、想象、聯想、思維、記憶等心智因素,分析、綜合、推理、判斷、歸納、演繹等心智技能,以及閱讀需要、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各種意向活動,都是具有調節、促進作用的各種心理因素,它們交互作用而形成一個漸進的認知過程,成為決定閱讀水平的關鍵所在。讀物作為一種客體,它負載著作者的見解、意愿而去影響讀者這一主體,而主體與此同時又在不斷利用自己的經驗積累去順應、同化或逆反客體所負載的信息,閱讀就是一個主客直接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然而書籍設計是這一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橋梁,時代在進步,對美的追求也在進步,人們對于閱讀的樂趣不再只是滿足于沒有修飾、毫無美感可言的簡陋書籍,而是在體驗書籍內涵的同時享有五感的體驗。透過書籍的設計,在閱讀的過程之中,自然地調用了人體的視感、觸感、聽感、嗅感、味感,引發了讀者對書籍的感知、想象、聯想、思維、記憶等心智因素以及分析、綜合、推理、判斷、歸納、演繹等心智技能。作為紀實類書籍的設計來說,不僅僅只是陳述歷史,而將讀者帶入到歷史當中去,使其身臨其境,引發共鳴,才是對紀實類書籍最恰當的設計。
三、紀實類書籍設計中書籍設計五感傳達的積極作用
(一)促進書籍內涵的表達,增強書籍可讀性書籍的內容和設計形式的一致,才能準確表達出一本書獨有的風格特點,所以說好的書籍設計,應當是全方位的、符合書籍內容精神并能提升其內涵的整體設計。紀實類書籍設計帶給讀者時間、往昔的感受;用手觸摸書籍厚重的封面時,感受到數字時間的起凸工藝,真實的感受到時間的過往和存在;當翻面書頁的時候,聽得到紙張之間的摩挲之聲,如同書籍的自述;書頁在不經意耷拉而下的時候,可聞見紙張的芬芳、墨水的香氣;在讀者領悟書籍內涵之時,結合閱讀之中獲得的感受,體味書籍的時代氣韻……在提供有效信息的前提之下,結合書籍設計五感,賦予書籍新的生命力,文字不再是冷冰冰的,圖片也不在是困在框框里面,避開僵硬的填充排版,將有限資料合理并藝術的處理,使得書籍內涵之外還具有觀賞的價值。
(二)展現書籍書卷氣文化內涵“氣”是中國古典美學的范疇,是藝術和美的根源,“氣”和書連在一起稱為“書卷氣”,書卷氣在現代被借用于形容書籍的裝訂形式。可見,書籍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審美,在讀者閱讀中的每一個停頓,每一刻品位,都是一次美的體驗。由于紀實類書籍的內容是相對厚重的歷史話題,所以需要留給讀者視覺上的空白,以此來營造閱讀的空隙,給讀者一個空間去思考書籍內涵,放慢書籍緊張的節奏,由此使閱讀更加舒緩順暢。
四、結語
(一)少數民族視覺元素的內涵和意義
少數民族視覺元素指的是那些能代表少數民族文化特質、充分體現少數民族文化特點的視覺符號。像我們所熟知的文字類元素,如藏族的文字;以及一些圖形類元素,如吉祥紋案、苗族的頭飾等等,這些都可以稱作少數民族視覺元素。所謂的少數民族視覺元素其實可以指那些人們看到后會聯想到某個少數民族的元素。它是一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積淀下來的,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面貌和審美的象征元素,也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情感寄托,標志著民族共同的記憶。
(二)少數民族視覺元素的分類
少數民族視覺元素如果細分可以分為很多類,例如文字、器具、建筑、圖形等等。少數民族視覺元素的特點是具有其獨特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之間的文化不同、歷史不同,所形成的視覺元素必然也不相同。廣義來說,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少數民族視覺元素分為以下三類:
1.文字類型元素
在所有的視覺元素中,文字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種。在書籍的設計中,文字是必不可少的。作為語言意義的載體,文字不僅有著記錄文化、歷史的作用,同樣具有承載民族感情的作用。它是一種抽象符號的化身,文字不僅是少數民族日常生產生活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民族的基本標識之一。
2.紋樣類型元素
圖案紋樣藝術在本質上是人的意志和精神的物化。少數民族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搜集素材創造和保留了各種各樣的圖案紋樣,例如:在建筑、服飾、生活用品等等方面。這些紋樣給民族類圖書的封面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果從表現內容分類,可以將紋樣分為自然形紋樣和幾何形紋樣兩類。幾何紋樣是由幾何圖形排列組合成的紋樣圖形。而自然形紋樣則是由自然界中的動物、自然景物、植物、人物等圖案組合而成的。從另外一個角度分類,我們又可以將紋樣分為單獨紋樣和連續紋樣,這是從紋樣的平面圖案屬性劃分的,其組織形式和結構組合各有不同。連續紋樣是單獨紋樣的組合。
3.色彩類型元素
在民族類書籍的封面設計中,色彩同樣是最常見的表現手法。無論是運用哪種類型的元素其實都離不開色彩的烘托,紋樣、文字的表達同樣也需要色彩的襯托才能更好地表達設計者想傳遞的信息。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性特征,不同色彩具有的色相、色調也都不同,因此會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色彩具有著不同的象征意義,這與少數民族在不同背景下長期形成的審美觀念有關。所以,色彩的運用與社會意識形態、自然地理環境、歷史文化、民族心理結構等因素緊密聯系在一起。色彩是最強有力的表達情感的手段,用其表達情感有著超越語言的效果。
二、少數民族視覺元素在圖書封面中的設計運用
(一)文字的運用
在民族類圖書的封面設計中,文字具有多方面的表達功能與價值。單從內容表達上看,文字可以直接表達出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重要信息;而從語言的民族性來看,文字則具有民族的族性和裝飾功能。族性的體現,例如新疆維吾爾族民族的書籍在設計的過程中輔以維文,能讓人一目了然看出書籍的民族屬性。再者,由于文字的結構和書法的特殊性,文字還具有裝飾。例如朝鮮文、維文本身就可以體現出特殊的審美價值。巧妙地運用文字來設計封面不僅能很好地反映書籍內容與主題,而且還能給人以自然古典的美感。
(二)圖形紋樣的運用
圖案紋樣的運用是封面設計的重要手段之一。紋樣可以用不同形式手法表現出來,在設計時需將紋樣的造型與書籍的類別以及書籍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因為紋樣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與不同少數民族的生活環境、歷史文化、地理、自然等情況息息相關的。而這些會造成不同少數民族的審美取向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這些差異決定著它們在藝術上有著各自獨特的風格。在使用這些紋樣時,將紋樣與書籍內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則成為了設計的關鍵。不同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經典的圖案紋樣,如蒙古族的云紋、犄形紋、卷草紋;土家族的藤藤花紋、虎皮花紋;藏族的八寶紋、六長壽圖、四和瑞相等。通過不同的搭配與變化,可以將紋樣造型設計成各種獨特的構圖形式。每種紋樣都有特定的民族文化內涵和藝術美學元素,因此不同的紋樣有著不同的意蘊,適合使用的背景與書籍封面選擇也不同。而真正具有應用價值的紋樣不僅要做到具有民族特殊性,更重要的是與書籍的主題相吻合。而最為巧妙的是,通過紋樣的設計表達出不同民族的內在精神,創造性地運用紋樣表達民族的內在氣質,避免生搬硬套,自然而然地表現出對民族理想的追求。
(三)色彩的運用
藝術來源于生活。色彩是生活的基本元素,也是藝術的基本元素。隨著時代的發展,色彩的表達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背景下有著千差萬別。色彩的使用不僅像文字、紋樣那樣可以單獨使用來起到表意和裝飾的作用;也可以作為背景與其他視覺元素搭配使用起到載體的作用,即色彩的表形價值。因此,色彩的運用對于民族類書籍封面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合理恰當地使用色彩不僅可以正確地表達民族性,更關系到構圖的品質與封面元素的和諧。不同民族有代代相傳的色彩習俗。彝族使用最廣泛的三種顏色是黑、紅、黃。而彝族最崇尚的色彩是黑色,這是因為他們認為黑色是大地的顏色,是孕育萬物的顏色,同時黑色也象征了高貴和典雅;而紅色象征火,代表了熱情、勇敢;黃色象征陽光,是萬物的本源,給人以幸福和光明。除黑、紅、黃之外,彝族也比較喜愛使用藍色和白色。納西族在色彩觀上與彝族有許多相似之處。源于對牦牛的喜愛,納西族偏愛黑色,除了黑白兩色,他們也同樣喜愛紅、黃、藍三色。
(四)將少數民族元素融入在藝術設計中的意義
圖書的封面設計,具有傳達書籍內容的功能。書籍封面設計兼具內容表達與美化書籍外在形態的作用,是功能與審美的結合,可以說是書籍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民族類圖書的封面不僅要與內容相關,還要給人以美感,這就體現出了設計中藝術的重要性。一目了然地顯示出書名,讓讀者清晰地理解書籍內容,這是書面設計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所謂民族類書籍,是指主題與少數民族相關的書籍種類。其獨特性在于它是與少數民族相關的書籍,要求在尊重少數民族、表達出民族文化內涵的同時又要有獨特的民族藝術魅力并且要做到具備一定的商業性價值。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要將這些功能都結合起來才算完整。民族類書籍封面設計的藝術性從屬于它的功能性,功能是第一位的,設計是以書籍為媒介來表達設計者的思想情感;通過設計這種藝術形式來激發書籍的商業性價值。設計為人,目的是為滿足讀者需求,吸引受眾閱讀,為更多的讀者所接受和喜愛。設計是一種服務,對于服務來說,人性化則顯得至關重要。圖書封面的設計,既要反映該類圖書的內容,又要體現少數民族特性。所以,在設計中,要熟練運用平面設計的技巧,將民族藝術元素巧妙地融合到平面設計中,達到書籍內容和精神的統一,通過精心的設計和規劃使封面效果達到最佳。
三、封面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將少數民族視覺元素用于民族類書籍會帶來很多好處,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不少問題。這些缺陷影響了書籍的品質,也會對書籍的銷售市場產生消極影響。首先,缺少民族視覺元素的圖書標志識別性相對較低,不能鮮明地表現民族類圖書的特色。這是很多民族類書籍封面存在的缺陷,不具代表性的民族視覺元素其實并不能引發人們的聯想。其次,民族視覺元素的使用方法老套,缺乏創新意識。在一些民族類書籍的封面中,雖然使用了少數民族特色元素,但是生搬硬套,沒有內容和創新,僅僅是形式上的摘抄。創新是文化之源,創新所產生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創新融合的運用才能設計出好的封面。再者,雖然封面運用了少數民族視覺元素,但是卻使用了不恰當的應用,也會起到反效果,對讀者產生誤導。例如:錯誤地將一個少數民族的視覺元素用于其他少數民族,或者是將漢民族的視覺元素用于少數民族的圖書封面上;以及錯誤地運用視覺元素類型,將歷史類的視覺元素用于經濟類書籍中等等。最后,民族文化圖形元素使用繁雜也會影響讀者的閱讀欲望。即使使用了少數民族元素也要把握好量的尺度。
四、將少數民族視覺元素運用于封面設計中的建議
(一)正確地運用民族視覺元素
書籍封面的設計和任何藝術的創造都一樣會涉及到形式與內容的協調關系問題。從理論方面來看,設計形式為書籍內容而服務,因此書籍內容對設計形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從應用方面來說,實用是排在第一位的。設計師設計封面并不僅僅是為了通過外在形式來解釋書籍內容,更重要的是,在對書籍內容進行解讀的基礎上,結合情感和創意,設計出藝術的作品。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尤為重要的是協調好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不能張冠李戴。
(二)運用現代設計手段實現民族視覺元素的創新與恰當
在這個信息量巨大的時代,設計者如果只注重視覺形式,則人們會逐漸感到麻木和無趣,只有那些新穎的、具有高度創新的視覺信號才能給人們以刺激,讓人們產生興趣,更加容易接受并記住它們。而這些視覺信號,就是圖形語言的表現。它們的設計和表現更需要獨特的圖式形式,而在表現形式的探尋和個性化創新則是設計師們需要努力的目標。
(三)體現少數民族元素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
雖然運用現代設計手段設計出創新元素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一本具有藝術感的書籍,不僅要注重封面的視覺圖形創意,更要注重整體的設計美感,這是在民族類書籍封面設計中所缺少的,應該引起設計者的足夠重視。例如在書籍的封面設計上,不同質感類型的紙張適合不同類別的書籍,紙張材料的不同也會導致圖書風格的截然不同。不同質感的紙給予了設計者更多的設計靈感和設計方式。有些紙質粗糙、有些細膩、有些輕薄、有些厚重、有些堅硬、有些柔軟,各種類型的紙質會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不同類型的紙質呈現出不同的紋路和肌理,配上不同的質感,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也是完全不同的??梢妰炐愕姆饷嬖O計,不僅要加入恰當的少數民族視覺元素,同時也要在觸覺、嗅覺等感官方面增添一絲獨特的民族特色。
五、總結
(1)重讀一遍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2)專業基礎知識的拓展:細讀《信息技術與應用導論》、《c++精髓-軟件工程方法》,做好筆記,需要時查閱相關的論文和書籍,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課程知識的學習:專心學好本學年的所有課程,做到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后復習并完成相關的作業與練習。
(4)課外知識的學習:多去圖書館閱讀近期各類雜志,例如《程序員》、《軟件學報》等,重點關注信息技術領域的相關報道和有關新技術新方法等的文章。
通過實行上面的計劃,我想應該會達到預期的效果。進入大二后,我覺得重點就應該放在專業基礎課的學習上了。因此,經過認真思考我制定了如下的計劃:
(1)抽取時間閱讀名家名篇,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2)專業基礎知識的拓展:細讀《80x86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c++語言實現》、《計算機組成原理》,掌握查閱相關的論文和書籍,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課程知識的學習:專心學好本學年的所有課程,加深對《離散數學》、《數字電路》、《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課程的理解,掌握好相應的各類實踐技能。
(4)課外知識的學習:登陸圖書館數據庫閱讀相關論文,提高自己的論文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
經過前兩年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我想自己應該對計算機領域有了整體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計算機領域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并擁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大三的學習過程中,我參照系里安排的課程做了如下的計劃:
(1)閱讀一些管理溝通方面的書籍,提高自己的溝通和管理組織能力。
(2)專業知識的拓展:細讀《數據庫系統導論》、《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掌握查閱相關的論文和書籍,掌握有關數據庫、計算機網絡及操作系統的原理和應用。
(3)課外知識的學習:查閱信息技術論文(特別是多閱讀英語論文),擴展自己在專業領域的知識面,跟上當前最新的技術和應用。
【關鍵詞】形態構成 書籍設計課程
形態構成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其理論經包豪斯學院實踐,同時受各種現代藝術流派的影響,如荷蘭風格派、構成主義、達達派、抽象主義等,逐漸成為符合當今時代需求的設計藝術理論與應用原則。幾十年來,包豪斯設計理念與系統在西方影響極為廣泛,因此其構成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包豪斯正統性。以點、線、面為主,運用線的黑白對比使視覺形成脹縮感。在東方,日本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受其影響,利用線條、基本形態等,在分割與填色上設計出獨具東方特色的元素圖案??偠灾?,構成是研究視覺語言及其構成規律的學科,是各類設計學科的共性設計語言。把它運用到現代平面設計重要門類之一書籍設計課程中,從點線面運用、色彩、空間、質感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能更好地體現書籍的外在形態與內在結構。本論文立足于形態構成的應用研究,重點研究在教學上三大構成影響書籍設計的方式及其風格上的關聯性,從而展望書籍設計未來的功能與形態。
1 點、線、面展現書籍頁面功能
點、線、面是書籍課程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也是組成書籍版式中的重要元素。眾所周知,“點”不具備長度與寬度的概念,它是構成元素中最小的因子,是一切自然形態的基礎。巧妙地利用點,可以在書籍設計中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效果?!熬€”則是點的運動軌跡,它有長度但不具備寬度。線在書籍設計中發揮著連接的作用?!懊妗毕鄬τ凇包c”而存在,它面積大且形態多樣。不同種類的面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所形成的效果也各不相同。點線面是組成書籍頁面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圖像、文字的重要表達。點線面的整合往往影響書籍整體的版式編排,體現書籍頁面的功能。深受包豪斯影響的設計師奇措德于上世紀20年表其專著《新版面設計》,對舊字體舊版式進行了強烈抨擊,并闡述了現代構成風格對書籍版式的影響。他的眾多書籍設計作品被書籍設計課程作為范例進行講解。其作品深受包豪斯、構成主義及風格派的影響,書籍版式中往往采用非對稱式的縱橫編排,多采用幾何圖案,利用字體大小的不同創造視覺流程,形成強烈的構成韻律感。他的作品在當時引起了設計界不小的震撼。又例如《版面元素》一書中,字母形成的點、幾何的線,以及由字母群形成的面形成了簡潔鮮明的點、線、面構成形式,具有強烈的功能主義特點。
2 色彩與空間體現書籍整體形態。
書籍設計語言的組成元素除文字與圖像之外,色彩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之一。圖與文的體現正是前文所闡述的點線面綜合運用,而色彩則是表達書籍含義與傳遞感受的多棱鏡。在構成要素之中,色彩的表達有著不同的情感傾向。例如色彩之間的冷暖差異,紅色顯得活躍、豪爽;藍色則抑郁、沉重。黃色代表愉悅、耀眼;綠色則自然、寧靜。每種顏色不同的視覺感受也給書籍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在教學中需要重點強調,設計書籍時要根據書籍的主題來準確選擇顏色,以達到和諧的效果。然而色彩的選擇取決于它自身的飽和度與亮度,也取決于它在版式中所占據的位置與面積。例如呂敬人先生設計的《中國文化通志》,這是一百部系列的套書設計,既要把握統一的色調又要突出本書的內容。此書的設計以三種漸變色條為一個分割單位劃出10個部分,為查閱方便,每卷以色相的冷暖演化為每卷的色彩基調來區分卷名。又如《敦煌全集》一書,其色彩把握取決于敦煌藝術最典型的色彩特征――敦煌紅。把敦煌紅與敦煌青石壁畫中的色彩變成本書的色彩基調,以體現該書鮮明的民族內容與地域特色。色彩的運用是一門學問,需要敏銳的色彩感知能力和理性的判斷能力,才能真正體現它存在的價值。
立體構成對于空間的掌控與把握同樣體現在書籍設計之中,并成為書籍形態中重要因素。書籍設計的多樣性在于它不僅僅體現的是平面的二維設計,還有重要的三維立體呈現效果。書籍是實實在在的立體物,當人們閱讀書籍時,隨著書頁的翻動,從封面至封底,由書脊到環襯,經扉頁至內頁,在讀者的視線下,書有著不斷變換的空間關系。因此書籍不僅僅是二維的展示,更是類似于一棟建筑的三維綜合體。
形式構成中立體構成是對多向度空間的一種體現,它不類似于平面及色彩的純視覺性與平面性,其構成形態是任何角度都可觀看,并具有觸摸性。在書籍設計中體現在書籍外在結構的三維立體效果以及書籍材質的觸感。例如《廢墟與輝煌》一書中,作家將古格文明以畫、照片和文章的敘述方式匯集成書。書籍外在函盒以的地域風情為主要特征。函套封面用當地日月汶為主體,以銅件和藏族特有的棉紗帶作為函套盒蓋的配飾,以體現藏文化的視覺特征。又如《中國印》一書,該書主題介紹08年北京奧運會建筑與場地。全書外觀結構利用水立方建筑特點做出縮小版書籍結構空間造型,內頁以鳥巢建筑形態做立體鏤空處理,展現了極強的空間構成書籍設計形態。
3 材質成就書籍內在質感
立體構成是書籍設計的前導課程。立體構成是通過材料來實現的,材料的體驗是立體構成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而書籍的最終完成也要通過紙張及材料的運用才能成就書籍最終的質感。隨著社會的進步,材料的領域也不斷地擴大與復雜化。對于器物而言,材料是基礎,是不可或缺的物質支撐;對于書籍設計而言,材料的選擇是一種創造。根據不同質地,材料可分為動物、植物、礦物質三大類。以樹皮加工造成的紙張;以動物毛皮做成的羊皮、牛皮;以礦物質提煉出的金屬、pvc等都是獨具代表性的書籍材質。經社會的演變與發展,書籍的材質也在經歷著不同的變化。西方,從古羅馬人使用的蠟板、埃及人采用的紙莎草紙到歐洲廣為流傳的羊皮紙;東方,從甲骨、石頭的應用到竹木、簡帛、紙張的過度更替,每一種材質都代表著當時書籍的發展歷程。材料種類繁多,其性質也是多種多樣的。紙是書籍中最基本與最常見的材質選擇。它質地輕盈、吸水性強、易于折疊、成本廉價、便于攜帶,因此,至今紙張依然是書籍設計表現的重要載體。羊皮、牛皮等材質由于其耐磨、堅韌等特點,常常被用于精裝書封面的材質選擇。金屬、pvc等材料在書籍中起到裝飾、點綴以及支撐等作用。如在教學上的經典案例《馬克思手稿影真》一書,在書籍材質中運用了紙張、木板、牛皮、金屬等材料,它以眾多材料的結合以及印刷雕刻等工藝來演繹一本新形態的書籍。其封面采用不同質感的木板與皮革,在上面雕出細膩的文字圖像,給人以不同的視覺和觸覺感受。書脊上用皮繩打孔穿線,既表現樸實無華之美又具備實用的保護功能。又如《無處不在的紅白藍》一書,其內容表現編織袋這一主題。在書籍的外包裝及封面均采用主題編織袋這一材料,強化主題內容的同時,讓讀者能近距離感受主題材質,該書內外統一的書籍形態強化了主題的表達。
綜上所述,三大構成中點、線、面、色彩、空間、材質等重要因素在書籍設計中的應用完全體現了書籍外在結構與內在形態,兩者完美的融合以體現神形兼備的書籍設計作品。展望未來書籍設計功能及形態,形態構成要素將與書籍設計結合得愈加緊密。無論傳統書籍或在當今電子與網絡時代下的產物――電子書籍,都將受形態構成影響。教學中不能忽視電子書籍這一內容,在電子書籍中,點、線、面、色彩等因素同樣決定一本書的功能與形式,并且點的重復與大小漸變;線的粗細變化與排列;面所組成的矛盾空間與視線錯覺可體現空間的縱深感。書籍作為一種傳承人類文明的載體,延續至今。它向人們展示傳統與未來,書籍設計的目的應該是符合時代對美的感受并通過書籍這一載體,準確傳遞書籍內容信息并獲取人們的視線和內心。在現代主義風格和新時代的影響下,無論批量生產的傳統書籍或廣為流傳的電子書籍,快速與便捷成為時代的要求與功能性理念,而現代主義風格恰恰適應這種生產形式,作為現代主義理論上形成的三大構成也必將在不同書籍設計中廣泛應用,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和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呂敬人.書藝問道[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1 進行調查的基本情況
1.1 調查的范圍
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又稱作電子資源。依照由全國圖工委制定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數字資源計量指南》的相關規定,可以判斷在進行對讀者對于大學圖書館數字資源的調查時,主要是針對讀者對圖書館系統中的期刊、電子書籍、數據庫內包含的學術資源的需求,以及圍繞著讀者的需求圖書館所展開的各項資料檢索、參考咨詢、文獻傳遞和其他的個性化服務。
1.2 調查的方法
在進行調查之前,需要對調查表進行設計,在此過程中,可以參考相關的調查表采用的調查方案和調查的內容,進行多角度的調研。進而依據實際情況,對調查內容以及問題進行劃分與設計,分別地讀者的個人信息、對圖書館數字資源的認知狀況、使用狀況、需求狀況以及對圖書館數字資源提供服務的評價進行相關的調查。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2]
1.3 調查的結果反饋
在經過有效地調查過后,對調查問卷進行回收,從中篩選出有效的調查問卷,依照其中受調查者填寫的個人信息對其進行層次的劃分,從學歷、年齡、專業等多個角度,全面的對結果進行數據分析。
2 讀者對大學圖書館數字資源的需求以及利用調查和分析
2.1 讀者對數字資源各類文獻需求的特點
網絡狀態下,讀者在進行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使用過程中,對電子期刊的需求占據了各類參考文獻的榜首,這一定程度上與電子期刊出現的較早且內容新穎,讀者在利用的過程中較為熟練有關。緊接著的就是電子學位論文、電子書籍、電子索引和電子會議的論文以及電子參考書。而在電子科技報告、電子報紙、電子專利等方面,讀者的需求量相當較少,利用的人數不多。[3]
2.2 讀者對數字資源的閱讀習慣有學科的差異性
不同專業的讀者對于數字資源的選擇上具有差異,文科的讀者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多選擇電子期刊、電子學位論文、電子書籍等,而理科的讀者則多選擇電子期刊、電子索引、電子學位論文和電子會議論文等。
2.3 讀者對數字資源的利用目的分布
不同領域的讀者在進行數字資源的利用過程中,其利用的目的是不同的,由于大學中涵蓋的專業領域較為全面,因此調查的結果一定程度上去具備著代表性。例如醫學專業的讀者在進行數字資源的利用多用于專業的學習、論著的發表、申報課題以及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發展。而人文科學專業的讀者是以專業學習、出席會議為數字資源利用的目的。工學專業的讀者則是了解學科的發展前沿、進行專業學習、發表論著。[1]
3 讀者獲得大學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的調查和分析
3.1 讀者認識圖書館數字資源的途徑
通過相應的調查可以了解到,讀者認識并了解圖書館數字資源的途徑是多樣的,在眾多的了解途徑中,部分的讀者是通過“圖書館網頁中對數據庫的相關介紹”來對其進行認識與了解的,部分讀者則是在“他人的推薦與教授”中,認識并掌握了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使用的,除此之外,還存在“宣傳海報”、“圖書館內的期刊介紹”等等。[4]
3.2 讀者采用的圖書館數字服務的項目
在讀者使用大學圖書館數字資源提供的服務項目問題上,結果并沒有呈現出多樣化,讀者大部分需要的服務主要展現在“論文的收錄以及引用證明”上,另外還包括“文獻傳遞”、“咨詢學科館員”,其他的方面較少,從此可以看出讀者對于服務的利用偏低,仍處于初步發展的時期。大學圖書館在進行資源數字化的過程中,還需要在其提供的項目服務以及對項目服務進行的宣傳方面下功夫。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