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3 10:57: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藝術形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郭昭第《審美形態學》將現實美、感覺美和藝術美作為審美形態分別置于人類審美活動的前審美、審美和后審美三個階段,并對其審美性質。類型特征、創造法則和基本范式進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統的闡述,成功修正、整合和超越了傳統美學本質論、學科論和形態論乃至審美形態學理論構想,創造性的構建了真正具有全方位視野和完整體系的審美形態學理論。
郭昭第《審美形態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版)將人類審美活動劃分為前審美、審美和后審美三個階段,并將現實美、感覺美和藝術美作為審美形態分別置于相應審美階段進行研究,對傳統美學數千年來看似無法統一的或強調現實美、或重視感覺美、或關注藝術美的片面本質論、學科論、形態論,乃至審美形態學理論構想進行了成功修正、整合和超越,并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建構了審美形態學的完整理論體系。
一、對傳統美學本質論的修正、整合與超越
古今中外的許多思想家和美學家關于美的本質論僅強調審美活動某一階段的審美形態,卻忽略了其他審美形態,明顯存在片面性。或如畢達哥拉斯、亞里士多德、車爾尼雪夫斯基、蔡儀等僅關注前審美階段的現實美,認為美是事物的客觀屬性;或如伊壁鴻魯學派、休漠、柏克、康德、杜威、桑塔亞那,乃至呂熒等僅關注審美階段的感覺美,基本上主張美是心靈活動,是愉快;或如狄德羅、黑格爾、朱光潛等僅關注后審美階段的藝術美,強調美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尤其主觀的客觀化。wWW.133229.CoM所謂美的本質的界定,必須涵蓋前審美階段的現實美、審美階段的感覺美和后審美階段的藝術美等所有審美形態,否則就是不全面的。但是任何一種針對某階段審美形態,卻忽略其歷史發展的界定,同樣是不科學的。而且,任何對具有普遍意義的本質屬性和規律的抽象和界定其實都不可能是毫無遺漏的,甚至往往以漏失更具有真理意義的本質規律為代價。因為人們總是對已經引起注意的因素進行了概括,卻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同樣有理由成為本質規律但是沒有被人們注意到的那些因素。所謂對具有普遍意義的一般規律的抽象常常很大程度上是以犧牲對具體、鮮活和復雜的形態特征的描述為代價的,而對形態特征的犧牲同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作為真理存在的可能。對最具有普遍意義的美的本質的抽象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者是空洞而沒有意義的。因為事實上不存在可以涵蓋所有審美形態的概念,任何概念所能涵蓋的只能是具體的暫時的審美形態,而不是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審美形態乃至審美本質。
郭昭第《審美形態學》對傳統美學本質論所進行的修正和整合,不是從最普遍意義上重新獲得一定貌似新穎實則仍然不免偏頗和膚淺的本質論,而是創造性地將審美活動劃分為三個階段,將各個不同審美階段的審美形態都作為界定對象,使傳統美學數千年來看似無法統一的片面本質論在具體審美形態的描述中獲得真理性地位。這就是該著作超越傳統美學的一個主要體現。正如他所說:“堅持概念性與非概念性的有機統一,放棄對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審美形態乃至審美本質的界定而尋求對具有具體性和暫時性的審美形態的描述,是我們所謂審美形態學的一個基本思路?!彪m然這種具體描述也非無所遺漏,但相對于最為普遍意義的抽象來說畢竟漏失得少些。
二、對傳統美學學科論的修正、整合與超越
傳統美學學科論,或如柏拉圖、蔡儀和洪毅然強調對美本身尤其現實美的研究,認為美學是研究美的性質和規律的科學,是美的哲學?;蛉珲U姆嘉通、桑塔亞那、高爾泰,甚至李澤厚等強調對審美心理、審美經驗和審美意識等感覺美的研究,認為美學是研究審美的性質和規律的科學?;蛉缰x林、黑格爾、朱光潛等強調對藝術美的研究,認為美學是研究藝術美的性質和規律的科學。以上三種學科論由于強調某一審美形態而忽略其他,明顯存在片面性,但最受忽略的是現實美中的自然美。因休漠、鮑姆嘉通、黑格爾和桑塔亞那等對感覺美和藝術美的片面強調,最終使現實美尤其自然美逐漸被貶斥或遺忘。雖然西方現代美學尤其是英美肯定美學已經對黑格爾等否定自然美的學科論有一定程度反撥,但在我國仍有許多人將美學限定為美感學或藝術學。近年來興起的生態美學雖有所反撥,卻因忽視和貶抑感覺美和藝術美而陷人另一片面性之中。
真正全面、完整的美學體系應該對包括現實美、感覺美和藝術美在內的人類審美活動各個階段的一切審美形態進行整體觀照、動態把握和歷時性研究。有些著作或教材雖然注意到整體觀照,但多停留在基于邏輯關系的共時性研究和靜態闡述層面。郭昭第《審美形態學》將人類審美活動劃分為前審美、審美和后審美三個階段,并將三種審美形態分別放置于人類審美活動的相應階段中進行歷時性研究和動態描述,不僅成功修正和整合了傳統美學學科論的片面性,而且超越了傳統美學的共時性研究和靜態闡述的理論模式,在重視歷時性研究與動態描述的基礎上,達到了宏觀的歷時性研究和動態描述與微觀的共時性研究和靜態描述的有機統一,實現了審美形態學體系宏觀結構與微觀結構的歷時性與共時性、動態性與靜態性、歷史性與邏輯性的統一。
三、對傳統美學形態論尤其審美形態學的修正、整合與超越
傳統美學形態論比較集中地體現于審美形態學理論構想之中,只是這一構想明顯存在片面性。在國外,雖然雷蒙德《藝術形式的起源》(1892年)、帕克《藝術分析》(1926年)和門羅《走向科學的美學》(1956年)早已提出了審美形態學的學科概念,但是他們明顯受到藝術核心論的影響,如門羅主張根據研究范圍將美學分為審美形態學、審美心理學和審美價值學,僅僅將“對形式和風格進行的描述性分析被稱為‘藝術形態學’或‘審美形態學,”他所謂審美形態學其實僅是藝術形態學:在國內,葉朗雖然不滿門羅的界定,將審美形態學與審美藝術學、審美心理學、審美社會學等平列,將諸如優美、崇高、悲劇、滑稽和喜劇、荒誕、中和等審美范疇作為審美形態,但是他所謂“審美形態學是考察人類審美活動在不同歷史階段和不同文化圈中,如何凝結成代表文化大風格的審美范疇形態,它們如何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念與藝術創造,以及它們自身又如何發展演變的一門美學分支學科”的闡述,仍未徹底擺脫藝術范疇的制約,充其量不過是審美范疇學或文化風格學。至于李澤厚界定為“審美能力(趣味、觀念、理想)的形態學”,將審美形態分為“悅耳悅目”、“悅心悅意”和“悅志悅神”閉,其所謂審美形態學只是審美能力形態學或審美感覺形態學。這些美學家力圖在更大視野對審美形態學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進行界定的理論構想,無一例外地暴露出缺乏整體把握審美形態和徹底整合傳統美學片面形態論的能力的缺憾。
一、直面缺憾:我們失去了什么
歷經撥亂反正、引進趨新和體系創造的步步足履,新時期的文藝基礎理論建設無疑是成就巨大并令人鼓舞的。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和文藝復蘇的時代大潮,為理論家的創造和理論的推進提供了適宜的精神生態和廣闊的話語空間,文藝理論的觀念更新與學科拓展贏得歷史的尊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我們對文藝理論實績的真誠崇敬并不能抹去理論研究自身的缺憾,我們對理論走勢的欣喜也難以開釋對理論困窘的深層焦慮。對于21世紀的我國文藝理論建設來說,得到的已成為過去,而失去的卻要影響未來。于是,直面缺憾,檢視我們這些年在文藝基礎理論建設方面失去了一些什么,也許對構建文藝學當代形態更具啟迪意義。
缺憾之一:文藝基本理論研究的邊緣化,讓我們失去了聚焦文論本體的自信。市場經濟帶來的社會轉型和商品大潮對人們價值觀念的巨大沖擊,使文學藝術及其理論一道被置身于一個告別和進入、解體與建構的動蕩時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藝失去轟動效應,經濟的“熱”和文藝的“冷”形成鮮明的反差,以致出現精神審美功利與物質實用功利的悖反,作品的藝術價值與衡量作品的經濟杠桿之間的反差和藝術消費中“曲高和寡”與“媚俗獲眾”的錯位,文學日漸偏離“社會代言”和“文化主打”的中心位置,文學和文學理論的“邊緣化”即由此而生。在文藝理論領域,其邊緣化不僅表現在這些年來的文藝研究遠不如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社會科學的理論研究那般紅火和搶眼,還在于文學理論的“研究”本身也被置于邊緣化處境。譬如,文學理論研究隊伍的邊緣化——理論研究人才流失,甘坐“冷板凳”的學者越來越少;文學基本理論研究的邊緣化——扎扎實實從學理本體和基本問題上做“功夫學問”的人在分化和銳減,而趕時髦、求新潮、扮“黑馬”、標新立異走“捷徑”的投機學人越來越多;還有文學理論研究學科目標的邊緣化——即以所謂應用研究、交叉研究、跨學科研究來替代基礎原理研究。例如,這些年把文藝原理“美學化”“文化學化”“社會學化”,乃至于“哲學化”或“科學化”的研究成果十分普遍,并且常常得到人們的認可和夸贊。這里潛藏著的危機在于:有些研究在將文藝理論打了一陣跨學科“球”后,理論自身的原理性難題并未得到有效地解決;相反,簡單地把文論問題做“美學化”或“文化學化”處理,喪失的卻是對文藝理論學科本身獨特而系統地把握能力和聚焦文論文體的自信。
缺憾之二:文藝基本理論研究的認同化,使我們失去了原創和超越的勇氣。如果說邊緣化錯位使我們的求異思維找錯了坐標,那么,守成的惰性心理則常常使我們的理論研究被求同思維所困擾。在文藝理論研究領域,許多研究者習慣于將自己的思維支點依托于前人的某種理論范式上,以“本本”“經典”“權威”為依歸,以讀解、引征或推崇、效仿來代替理論創新和學術超越。這有三種表現:一是向馬列文論認同。諸如從經典著作中找到哲學認識論、意識形態論或藝術生產論等論述,于是也就有了自己的持論根據和學理體系。二是向現當代的西方文論認同。從俄國形式主義、法國結構主義、英美新批評到存在主義、現象學、精神分析理論,從語義學、符號學到解釋學、接受美學,乃至于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新歷史主義、女權主義、文化多元主義、后殖民理論、西方等等,都被一些人風車似的玩過,都曾被持論者認同為先鋒理論的界碑和方法論武器。三是向中國本土的文論傳統認同。博大精深的古代文論寶庫和“五四”以來的現代文論遺產不僅成為一些理論研究的出發點和歸結點,而且成為一些研究者的學術精神原鄉。
這些理論認同并非毫無意義,比如,向馬列文論的認同使我們有了主流意識,向外國文論認同使我們找到了參照坐標,而向中國古代文論認同則使我們擁有了理論的民族本根。問題在于,正如有學者指出的,一味地理論認同,極易造成對文學基礎理論不是“接著說”而是“照著說”,不是“說自己”而是“說別人”,不是消化式吸收而是囫圇吞棗或照抄照搬。結果便是理論研究的陳舊、重復、學舌和玄虛,理論建設變成了“述而不作”的八股老調、中外文論的“元件組裝”或前人觀點的“穿靴戴帽”,從而削弱和消解了研究者的原創意識和理論成果的超越價值。
缺憾之三:文藝基本理論研究的功利化,使我們失去了思想和方法論的支撐。“功利學術”的泛濫正侵害著理論研究的健康肌體。走近時下的學術圈,你不難發現,為晉升專業技術職稱而進行理論研究、為完成科研指標而從事科研活動、為編寫教材、完成叢書出版計劃而寫書的不乏其人,更不用說“著書只為稻粱謀”的“編書”了。許多人把精力放在爭課題、報大獎、拜名家、找路子等“學外工夫”上,希圖靠虛名浮利盡快揚名立腕,而對學問本身關注不多或思考不深。功利化學術在研究對象和治學方式上通常表現為:第一,輕基礎理論研究重應用研究。因為基礎理論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對治學的基本功要求更高,而應用研究諸如介入熱點、評品時尚、點擊流行文化、追蹤偶像明星等,做起來投入少,見效快,事半功倍又名利雙收。第二,用浮躁和炒作代替沉思與創造。文壇的心浮氣躁常常滋生出一個個泡沫學術和商業化炒作,傳統的“求道之思”或“授藝之學”已被演繹成“賣點秀”或“包裝術”,罵名人、唱反調、游走傳媒、吸引“娛記”,論題驚世駭俗、開口語驚四座,是其慣用的操作方式。第三,重體系搭建輕問題研究。這些年國內出版的不下幾十種文學原理教材以及眾多學術專著,已經構建出許許多多相同或不同的文論形態和體系,如文藝反映論體系、文藝認識論體系、文藝意識形態論體系、文藝生產論體系、文藝主體論體系、文藝心理學體系、文藝符號論體系、文藝系統論體系等等,無疑它們從總體上推進了文藝理論建設。這些理論體系中,有些是具有創造性的或有具創造性的成分,但確有不少是陳陳相因的??茖W的理論體系是建立在對每一個基礎理論問題深入思辨和科學解答基礎之上的,如果僅有體系空殼而沒有思想新創,疑難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那么所謂的“體系”也不過是空中樓閣,對推進文藝理論的實際進展和建構文藝學當代形態是無濟于事的。缺乏學理創新而忙于搭建體系,是功利化學術的反映,也是文藝基礎理論研究失去思想和方法論支撐的表現。
二、認準坐標:我們選擇什么
當歷史把文藝理論研究帶入21世紀的時候,時代迫使我們對建設什么樣的文論范式以及怎樣建設這種范式作出自己的選擇,開放的理論背景又為我們提供了各種選擇的可能性。時至今日,至少有4個層面的觀念坐標需要我們去認真面對、認知和選擇。
從縱向上講,我們正面對“傳統與未來”的價值選擇。建設新世紀的文藝理論需要我們把目光投向過去,開鑿自己腳下的理論巖層,批判地繼承古代文藝理論遺產,吸納文論傳統的豐富營養;同時,文藝理論的發展又不可為傳統所累,背負沉重的包袱前行,或囿于舊有模式而駐足,而應該面向現實發展,關注時代進步,把目光投向未來,開辟文藝理論建設的新境界。
從橫向上說,我們要面對“自律與他律”的價值選擇。文藝理論建設應該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秉承民族的文論血脈和人文精神,重新鍍亮自己的理論個性,以理論的民族性來贏得理論價值的世界性;同時,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又需要廣擷博采人類一切優秀的理論質素來滋補我們的文論肌體,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外民族文論的“橄欖枝”作為我們理論建構的借鑒,任何封閉意識和“國粹”心態都將和信息時代的歷史潮流格格不入。這種“中化”和“西學”或“中體”與“西用”的關系,構成了一個自律和他律的觀念悖論。
從理論范式上看,我們正面對文藝理論的“經典形態”“傳統形態”與“當代形態”的價值選擇?!敖浀湫螒B”是指文藝理論創始人及其經典作家的理論思想,它們通常代表著文藝理論的主導思想、基本觀點和權威話語模式,具有學理的典范性和觀念的規范性?!皞鹘y形態”是指“五四”以后、特別是建國以來發展和積累起來的習見理論模式,它們是以文藝理論教材及專著式成果所形成的、被多數人認可的文論形態,具有理論范式的約定俗成性以及價值取向的慣性和思維定勢的惰性?!爱敶螒B”則是正在創造和發展中的文藝理論,這種文論正面臨多方面的挑戰。例如,全球化浪潮和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會給它帶來異域文論、甚至是殖民文化的滲透與擠壓,高科技的迅速興起形成文藝存在方式和媒介形式的變異,還有大眾審美文藝、特別是影視藝術、網絡藝術和“快餐文化”形成的文藝本體變遷和觀念革命的新選擇等,它們使得文藝學的當代形態常常要在“適應”與“定位”的不斷碰撞中,不得不作出無以選擇的選擇。
最后,還有理論特色的價值取向問題。面向21世紀的文藝基礎理論應該是有中國特色的、切合新世紀文藝發展實際的理論。而“中國特色”是一種什么樣的特色呢?這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可以是指中國古代文藝學傳統所鑄就的“中國特色”,這應該是中國特色的根基和“底色”;可以是“五四”新文學以來中國現當代文學理論在其構建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中國特色,這是我們所依托的現實理論背景和學理延續的“接口”;還可以指文藝思想在中國傳播、接受、發展、變異以來所顯示出的“中國特色”,即“馬列文論中國化”過程中所形成的特色,這是“中國特色”的指導思想[1]。這3種“中國特色”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尤其是后2個層次,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齊頭并進、此消彼長的。3個層面在各自發展中所表現出的“中國特色”都應當納入我們所要建構的文藝理論形態中,問題只在于如何把握和選擇它們。
以上4個坐標的立體交叉與相互滲透,把當前文藝基礎理論研究的觀念困境推到了學科建設的前沿,而對之作出怎樣的選擇將直接影響文藝理論的未來。當然,認準這幾個坐標并不難,從理論上找出自己的選擇維度也容易做到,但要從實踐上讓理論選擇的自我意識變成理論創造的有效成果,也許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三、構建學理:我們應該做什么
首先是要回到基礎理論本體,以“元問題”研究來啟動文藝學當代形態構建。
文藝理論的發展取決于文藝基礎理論研究的突破,取決于基礎理論問題的局部突破帶動學理的整體建構。因而,當前的文論研究應該倡導回歸本體,而不是解決;回到問題,而不是制造概念或急于搭建體系;回到起點、找準支點以解決基礎理論命題,而不是凌空蹈虛或避坑落井。美國學者拉夫爾·科恩(RalphCohen)在《文學理論的未來》中談到:“人們正處在文學理論實踐的急劇變化的過程中,人們需要了解,為什么形式主義、文學史、文學語言、讀者、作者以及文學標準公認的文學觀點開始受到質疑,得到了修正或被取而代之……人們認識到原有理論中哪些部分仍在持續,哪些業已廢棄,就需要檢驗文學轉變的過程本身?!盵2](1)這些話對當前中國的文藝理論建設也是適應的,而我們檢驗文學轉變過程所得出的教訓之一便是要關注理論本體中的“元問題”,即“文學是什么”“文學寫什么”“文學怎么寫”“文學寫成什么”“文學有什么用”等,并據此來深入探討文學的本體論、客體論、主體論、文本論、價值論等“元問題”[3],從這些“元問題”出發延伸出一個個“問題元”。通過這樣回到最基本的范疇,抓住最基本的問題,靠理論本身的邏輯產生理論的張力,才會帶來學理推進的思想動能,并產生新的理論生長點。要達到這一理論目標,就需要確立文論本位意識,排除邊緣心態;確立基礎研究意識,排除功利心態;確立理論原創意識,排除認同心態。從范疇概念到觀念觀點,從思辨方式到思想體系,都采取“問題化”的研究眼光,本體論的研究角度,“推進性”的研究態度,從而一步步構建出具有原創性和方法論支撐的文藝學當代形態。
其次是面向未來,實現“一體兩翼”的綜合創新。
文藝理論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歷史的過程,它是在依托歷史、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的不斷拓展中,把對真理的無限追求變成無限的追求,最終使追求本身變成無限的過程。21世紀的文藝基礎理論建設就是這樣的一個無限追求的歷史過程,而“一體兩翼”的綜合創新,正是實現這一過程的基本途徑。
“一體兩翼”的“一體”,是指文藝理論研究要以新世紀的社會現實和文藝現狀為“體”,就是讓文論建設立足于中國現實文藝發展的實際,貼近實踐,實事求是,回應現實的需求,矚目變遷中的世界,讓理論品格體現出鮮明的現實感和時代精神。“兩翼”是指文藝理論的民族傳統和外來精良。對于中國古代的文藝理論,主要是吸納它的人文精神,并實現古論范式的現代轉換。如古代文論在文藝家與現實關系上的“交感”說(心物交感、天人合一),在文藝家與文藝關系上的“言志”說(詩言志、詩緣情),在創作與作品關系上的“意境”論(意象、興味、性靈、境界),在作品與現實關系上的“教化”說(詩教、諷喻美刺、有補于世、有為而作)等,都是富含人文內蘊和價值理性的文論傳統,一旦將其轉換為現代文論的有機成分與合理血脈,不僅會使新的理論建設底蘊充盈,而且還可以使古代文論在21世紀煥發新的活力。外國文藝理論對于我們的意義在于“棄其蹄毛,留其精粹”,洋為中用,一方面要將外來文論的理論質素與中國的文藝現狀和理論傳統結合起來,實現對其營養素的消化式吸收,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同化”與“順應”的辯證關系,實現文藝理論的跨文化對話和中外互補。
所謂“綜合創新”,即運用辯證思維的研究方法,對以往的文藝理論形態進行辯證地分析和綜合,讓它們根據現實的需要融合為一,鑄就一種面向21世紀的新的文藝理論體系框架。它要求我們通過對文藝理論的古典形態與現代形態、經典形態與新創形態的重新審視、辨識、轉化和吸收,找到同歷史走向和時代精神相符合的思想線索,形成對當代學理本位的思想支撐、對學術立場的重新定位和研究方法的重新選擇。在這里,“綜合”是創新的手段,“創新”是綜合的目標。研究者應該以傳統為鑒,以創新為本,光大中國既有的卓越的文藝思想品格,同時采納外來文論有價值的豐厚資源,發揚中國文論注重整體性、蘊藉性、穎悟性的辯證思維傳統和西方文論重邏輯思辨和求新求異的原創意識,而克服中國傳統文論“圓而神”的和諧有余、“方以智”的鋒角不足的治學缺陷,以及西方文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思想承繼與觀念變異“二元對立”的認知模式,從而創造出既把握宏觀又剖析微觀,既跨學科融通又中外互補,既有學派對話又回應現實問題,既總結過去又指向未來……這樣一種由范疇、觀念、命題和思想體系一以貫之的、具有原創性又具有科學的思想與方法論支撐的文藝基礎理論體系。
另外,在理論視野上,要關注全球化、高科技和大眾審美文化對文藝基礎理論建設的生態滋養。
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信息化革命帶來的全球化浪潮,使我國的文藝理論建設一方面受到文化霸權和文化殖民的擠壓,另一方面也為跨文化的溝通與對話提供了新的機遇。我們從中所得到的應該是更廣闊的思維視野、更豐贍的學術資源和更具價值的理論參照。例如,20世紀的西方文論在上半期是從歷史走向語言,從內容走向形式;但是,如希利斯·米勒所說:“事實上,從1979年以來,文學研究的興趣已發生大規模的轉移:從對文學作修辭學式的內部研究,轉為研究文學的‘外部的’聯系,確定它在心理學、歷史或社會學背景中的位置。換言之,文學研究的興趣已由解讀(即集中注意研究語言本身及其性質和能力)轉移到各種形式的闡釋解釋上(即注意語言同上帝、自然、社會、歷史等被看做是語言之外的事物的關系)?!盵2](122)當近20年來的西方文論從語言返回歷史、從形式返回內容的時候,我國的文藝理論卻走了一條幾乎是與之完全相反的發展道路,這對于長期陷入“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二元對立困境中的我國當代文論建設來說,不是頗具警示和借鑒意義么?
高科技和大眾審美文化的嬗變更是新世紀學理建構不得不認真面對的重要課題。當新技術革命悄然走進我們生活的時候,它所帶來的不僅有物質生活的高效和便捷、精神生活的新奇與變異,還有文藝基礎理論研究的新問題和新挑戰。例如,電子媒介、網絡文學和視聽藝術的崛起,造成了語言藝術日漸被音像藝術所取代,藝術樣式由單媒介向多媒介延伸,以及文藝傳播方式由“硬載體”向網絡“軟載體”轉變,由此造成了文藝存在方式,文藝功能方式,文藝創作、傳播、欣賞方式,文藝使用媒介和操作工具,文藝價值取向和社會影響力等諸多方面的變化,以及現代科技手段帶來的文藝研究方法——諸如信息通訊技術、信息存儲檢索技術和人工智能系統用于文藝研究所形成方法和手段的革命。同時,由科技進步引發的大眾審美文化變遷,正使得“快餐文化”“準藝術”和“視聽消費”一步步擠占高雅藝術、純文學和精英文化的市場份額。這時候,文藝基礎理論建設需要的不僅是搭建一個寬待時尚、兼容先鋒、多元并存、自然甄陶、自由競爭的理論環境平臺,更需要在思維方式、概念范疇、理論觀點、思想體系和學理模式等總體構架上,認準自己的發展坐標,由理論新變達成學理創新,構筑出知識經濟時代的文藝基礎理論新體系。這里我想引用希利斯·米勒在論及文學理論的未來時所說的一段話來描述我們所面對的這種文藝研究現狀:“文學研究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它會繼續存在,就像它一如既往的那樣,作為理性盛宴上一個使人難堪、或者令人警醒的游蕩的魂靈。不管我們設立怎樣新的研究系所布局,也不管我們棲居在一個怎樣新的電信王國,文學,作為幸存者,仍然急需我們去‘研究’,就是在這里,現在?!盵4]
【參考文獻】
[1]董學文.文藝學當代形態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拉夫爾·科恩.文學理論的未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漢陽大學的校訓是“愛之實踐”,愛,主要聽說漢陽大學也是一個教會學校,而且說到愛心,本人確實也在周圍韓國人堅韌的性格但溫順的品行中有所體會,“實踐”的校訓重心,在建筑學院中同樣表現得淋漓盡致,除了重視對社會發展環境地了解,學校還特別重視對學生動手及表現能力地鍛煉和培養。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順應它的實踐為主要目的而實現的不斷地循序更新。這不光表現在它整個教學體系的組成上,也體現在它的教育方式方法,老師講義的主題設計上。漢陽大學具有較悠久的校史,1939年建校,1948年從韓國最早的4年制建筑工學專業發展以來,成為韓國產業化專業院校中很有前途的建筑教育名校。建校以來培養了12000余名優秀畢業生,成為韓國的建筑設計,施工,教育界的中流砥柱。幾乎占韓國建筑界活動者的40%。
二.建筑學院教育構成體系的主要特征
教育體制主要受(日本,歐洲)影響建筑學教育體制實際是亞洲傳統教育方式與西方新學院派教育特色的架接與活化。即以日本教學方式為主要參考對象大量引入西方先進教學方式的教學特點。
日本的大學是較早接受西方先進自由文化的亞洲的大學。在接受先進文明的過程中,又經過了本土性地過渡和吸收,所以具有既有先進性又符合亞洲文化特性的雙重優勢,中國也是較早吸收西方教學思路的東亞國家,并且也已經實行建筑學認證的考核體制多年,所以畢業于日本東京大學的樸龍煥院長和畢業于中國清華大學的韓東洙系主任應該是把持亞洲傳統教育體制的領軍人員而分別畢業于賓西法尼亞大學,法國高等研究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澳大利亞的悉尼大學等西方名牌院校的教授隊伍則是吸收及傳播西方先進教學方式的重要成員,更好地促進西方:講課-討論-siminar-lab.的教學方式的實現。
教育師資構成:
漢陽大學建筑學教授的任用制度比較嚴格。任用形式包括專任教授,簽約教授,外聘教授,責任教授,定期講師等五種任用形式的教授。對專任教授的要求是:要有著名大學的博士學位,要有多年的工作經驗,或有國內建筑師資格及碩士以上學位。為了保證建筑學院能動的建筑學教育,還會定期選擇業務活動中較為活躍的建筑師作為簽約教授,認用期為2年。為確保各專業領域的完整,學校會盡量保證教師畢業學校的多樣化,工作經歷的差別化,還會盡可能地任用外國教授,現在漢陽大學建筑學院共有專職教授19名,(其中建筑學部11名,包括2名簽約教授)建筑學部外還有2名外聘教授。責任教授5名,定期講師33名,共有59名教授組成。
三.學部和大學院的教學方式的特征構成分析
1.本科生教育:
漢陽大學建筑學院對于本科學生的選拔標準
2005年開始,學部開始分為建筑學和工學兩個部分。在學生的招收方面,包括定期招生和隨時擴招兩種。對于那些不定期進行擴招的學生要對其進行建筑學教育的適應能力和建筑設計才能的考核。但是不論是定期的還是擴招的學生,都要求高考成績是一等以上。對于建筑學很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其他學校的學生,在學校所規定的日程范圍內可以通過轉系河插班的方式。這種轉系的學生要有最少2學期以上的大學學習經歷。如果通過考試的話,即可插入三年級。這種插班制度,主要是從3年級開始插入。
1)培育重心:對學生的培養主要是針對學生將來就業所需的主要技能,要求,學生本身的興趣和專業接受適應能力來進行的選擇性,對象性的實施方案。
2)教育情況
在教育方式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他們遵循的宗旨,甚至教師的講義很多情況是每年更新,不光是小范圍地擴展添加,而且還會有主題地循環改革,設計課的設計主題,很多情況是每年更新,除了各個階段學生能力培養的主旨相同外,訓練形式,設計的開展手法、表現形式都有一定的變化。學院除了在教授制度上大量聘用對外國教學方式較為了解的西方大學教授,還很注重與西方各個教學研究體系的直接交流和合作。漢陽大學與莫斯科大學,日本東北大學防災研究所,東京大學地震工學研究所,日本國土建設性建筑研究所,意大利羅馬大學,法國La villette大學,意大利威尼斯IUAV大學建筑設計學院,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特里布哈努曼-多卡宮工學大學等國外研究學院組織有交流。從02年開始與法國La villette大學,意大利羅馬大學,中國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國立臺灣大學建筑與城市研究院,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系研究科,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中國蘇州科技大學建筑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臺灣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等有學術交流和交換學生等活動。
整個教學過程,不但重視與國際前沿的標準接軌,而且重視對國家傳統文化的傳承。像本科二年級的韓國建筑史課的彩畫實習,除了幾個歷史文化學專業學校外,只有漢陽大學建筑學院才有的歷史文化體驗實習課。不但加深了同學對本國建筑歷史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增加了學生專業技能地實踐機會。
漢陽大學建筑學本科修課表
實用英語會話1
設計信息的理解
數學和幾何學
新生研討會
3 3
3
1
專業英語
物理學的概念
語言與文字
科學技術的哲學理解
3
3
32
基礎表現1
3
基礎表現 2
3
藝術/設計1
3
藝術/設計2
3
建筑CAD
3
電腦制圖
3
39(21+18)
韓國建筑史
3
西洋建筑史
3
現代建筑史
3
都市史
3
建筑設計論
3
建筑論
3
建筑規劃
3
區域規劃
3
基礎設計1
3
基礎設計 2
3
建筑設計1
6
建筑設計2
6
建筑設計3
6
建筑設計4
6
建筑設計5
6
建筑設計6
6
建筑設計7
6
建筑設計8
6
3
建筑構造系統
3
建筑構法
3
建筑構造力學
3
建筑構造規劃
3
24(12+6+6)
建筑環境工學
3
建筑設備概論
3
24(12+6+6)
3
建筑材料
3
建筑施工規劃
3
24(12+6+6)
3
建筑計劃
3
建筑業務實踐
3
建筑研究1
3
建筑研究2
3
住居論
空間形態論
數字設計系統
3
3
3
室內設計
造景學
建筑細部美學
3
3
3
東洋建筑史
近代建筑作品分析
現代都市論
3
3
3
建筑防災論
環境和生態建筑
建筑經營
3
3
3
漢陽大學的教育方案為低年級的基礎設計是通過空間設計進行設計體驗實踐。以成組作業的形式訓練大家的協作能力。而到了更高年級則以大的教學訓練方向為基礎,每年緊隨社會主流方向而采用不同的設計題目。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插入點和核心元素來自由發揮。
從課表的內容可以看出,理論和實踐并重。除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外,而對理論標準要求同樣不遜于實踐,從二年級開始,理論課的課堂作業,老師就開始不同程度地要求學生作一些相關建筑物,展示會的觀覽心得,讀書心得,分析當前設計領域的較受矚目的設計師作品,并開展一些分析討論會。不但培養學生認識建筑,理解建筑的能力,對其理論分析能力進行初步培養。同時借助首爾處于韓國首都的地利之便,老師會根據學生的需要,請社會上當前較為活躍,較為有成就的設計師到課堂上作發言,給學生傳授最前沿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
下面以漢陽大學本科生2007-2008年的學生作品為例來具體介紹說明各個學年建筑學的教育特色。
第一學年
基于第一學年的學生第一次接觸設計課,這學期主要強調分析盡量多的創造性設計,從上半學期開始,學生將被要求遞交一些報告來證明他們對所給題目的分析能力。范圍則從實體元素到社會現象。下半學期課程包括的設計不屬于必修,定義為建筑與材料的關系,這學期的設計重心是手工作業,學生要通過成組作業的方式實現。
第二學年
這個學期給學生更深入地介紹建筑設計的過程,讓學生更明確學科包括的三個部分,建筑維度重心地發展。這學期主要讓學生調查,研究,閱讀,欣賞,理解修建個性空間的不同方式。
這個學期的重心是讓學生意識空間設定的過程是有動機并被社會、文化、技術等多種因素所控制的。在了解這些過程的同時,訓練學生繪圖,做模型和修造的基本原則。讓學生知道并熟悉2維畫面和3維空間模型之間媒介的相互貫通性。
第三學年
這個階段的學習要求更廣泛,更深入細致地理解建筑,文化和各學科之間的關系結構構成。地塊和工程的結構不只是解決空間功能問題,還有一個統合的概念。這學期是以探索整個建設過程中的結構體系和材料理念 。
第四學年
城市不止是一個無價 的結構體的物理集核,在這個學期,會重點強調城市是一個通過社會現象清晰體現空間組織體系如何改變空間形態的歷史性地域。建筑既可視為城市矛盾調解員同時又是增加一定矛盾的角色。學生需要理解理想與現實之間私人領域與公有土地的縮張構成機制。
第五學年
這是一個根據各自的設計理念獨立完成作業的學年。學生能夠通過作業更好地訓練和應用前幾個學期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學生這個學期作業的建筑價值體系將證實他們的能力并作為最后第五學期的最終成績。學生可以自己選擇主題和地塊,這不僅是代表學生的最后成績。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學生通過自己的邏輯思考而獲得最終構想的過程。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如何用建筑來實現表現社會生活文化的能力始終被給予極大的重視。學生在前半學期為設計構想形成期間,這期間學校管理更加嚴格,老師幾乎一周一次地跟蹤指導。指導老師將提供改評,幫助學生運用自己邏輯來解決一些程序,地形規劃,基本設計和繪制、制造作品中的問題。完成的作品則將參加畢業展覽。
本科教學較為注重深入細致的多種專業技能的培養,像第五學年為研究論文準備學期,設置有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兩種可選擇畢業方式,體現出學校對即將步入設計崗位的學生實踐工作能力的重視。經過三個設計學期學習,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論文指導老師及設計組,這是一個獨立學習的學期。學生選擇自己畢業設計論文的主題和地塊,與低年級設計相比,畢業設計需要一開始就投入更多的精力并需要通過一些自己制作的設計圖和簡單模型反映他們對自己設計作品的理念。結構,機械特點的理解。最后的作品將作為畢業展覽展出。而且為即將升入研究生搞理論研究的學生提供培養研究能力機會。這應該也是為了適應當前研究生院教育比重日漸增大的趨勢,學生通過這些細分專業,研究主題的學習,可以更早地適應研究生院的學習方式,提高研究能力。
升學情況
由于韓國大學和中國大學的入學制度不一樣,有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兩個入學學期,而且在韓國學生入學和休學制度比較靈活,再加上韓國男生的義務參軍制度,所以學生的流動性較大,很多時候2000年入學的到08年還沒有畢業,所以一般的畢業生數跟入學的人數不完全相符合。以漢陽大學建筑學院07.9-08.2的畢業生情況為例(見下表)
07-08.2畢業生情況
專業
總畢業生人數
求職人數
升研究生人數
未求職人數
其他
建筑設計專業
30
13
5
3
9
各部分占總人數比例
43%
17%
10%
30%
共有畢業生30人,其中有13名學生求職了,這其中5名就職于空間設計事務所,2名就職于三星物業,1名就職于黃土真建筑設計事務所(是韓國比較有名的建筑師,近年以作韓國傳統家屋方案出名),還有少數就職于其他一些韓國較大的設計事務所。另有5名升入研究生,其中三名直接升入漢陽大學,一名首爾大學,一名韓國綜合藝術學校。其余9名出國留學或參軍。漢陽大學建筑學院的本科生設計教育的指導內容全面而實用,訓練了學生較強得動手能力.所以社會相應機構對漢陽大學建筑系畢業生也給予了較合適的反饋
2.研究生院教育:
1)培育重心:理論能力的深入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本科生階段必修的理論課并不多,只占全部課程的六分之一。但從四學年開始又出現了較多的理論課。占所有選修課的二分之一,共包括12門專業課,而到了研究生階段,除了建筑設計專業有四門設計實習課以外,其他皆為理論課。
2)教育情況
學生的培養方式
漢陽大學建筑學院的研究生教育課程與中國的課程教授方式稍微不同,借鑒西方教育方式又延傳東方國家教育理念,進入研究生院以后,實行學分積累制,碩士期間一般是36個學分,并且還要完成碩士論文,而博士則需要在36個學分的基礎上再修24個學分,達到60個學分,并且完成畢業論文即可畢業。 從課程設置和學分數量上與中國的很多大學不同。而且在課程上除建筑設計專業部分碩士的建筑設計課和很少的幾門只為博士開設的課外。大部分的理論課是碩士和博士同時選的,這一點也與中國許多院校碩博士課程較明確分化的情況不一樣。并且還可以跨專業學分交換和跨學校學分交換,就像首爾市就有10所院校是互相承認學分,實現學分交換的。
研究生授課的方式也更加重理論深度,并且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授方法上也更西化一些,比較注重學生自己的想法和創造靈感的培養,即自己延伸和解讀方案的能力,設計不單單是簡單的學院派似的根據固定地形,固定設計標準指標套用而作設計,而是在隨機選定的地形中,學生自己構想比較合適的功能構成,體塊形態。像在建筑聲學的課上,老師除了講授一些建筑聲學的理論及建筑設計中對建筑聲學理論的應用,在設計實踐中,老師還設計了多種類型的設計作業。首先是讓學生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畫作,把畫作分析成自己認為的聲音,并采集聲音文件,制作成一個聲音作品。然后將聲音作品,還原成一個圖像作品,最后實現到建筑物設計中。(見圖)
設計課中,學生基本上也是用一個學期或半個學期來完成一個方案,幾乎每個星期老師都會給學生分析方案,而學生每一次都要做出一個或電腦或手工制作的體塊模型作為自己新想法的表現。而且每次期中或期末評圖,學生都要為自己的設計作很認真地表現和講解分析,并有 多個教授進行綜合審評。碩士研究生的畢業狀況以07.9-08.2的畢業生情況為例來看,見下表
專業
總畢業生人數
求職人數
未求職人數
其他
建筑設計專業
13
10
3
各部分占總人數比例
77%
13%
由于只有13名畢業生,而且都是設計專業的,所以大部分去了:設計希望,三友設計,建元設計,建筑師事務所OCA,BMP設計等韓國較為有名的設計事務所,而其他的大部分為準備就業狀態。
四.總結
漢陽大學是基根于亞洲又積極吸收模仿歐美等著名大學的先進教育體系,再根據自身因素,合理的吸收,運用和發展。采用多種教師聘任制度,定期與擴招相結合的招生制度等以適應社會發展,能很好地提高教學質量的較為先進合理的制度體系。從本科教育開始漢陽大學就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與創新兩手緊顧的原則指導其教學。對學生的培養上,也根據社會上多角色的需要狀況,通過調節師資,安排學生實踐機會,給學生提供全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