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6 04:32: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程師評定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管理制度;成人教育;畢業論文答辯
收稿日期:2006―04―28
作者簡介:王同順 (1961-),男,漢族,天津市人,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工程師, 主要從事:成人教育管理。
一、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實行院系兩級管理
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是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保障。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管理和規范工作,制定《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評分標準》和《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管理制定》等管理文件,對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工作的指導思想、過程管理、格式要求、評分要求、組織管理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同時統一設計封面格式、題目審批表、中期檢查表、指導教師評語表和答辯記錄表等,明確規定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指責和管理人員職責。
建立院系兩級管理制度。學院進行宏觀管理的同時,鼓勵各系所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嘗試各種新的管理方法。“生物技術”專業的擇優選導師制度頗有特色。它要求指導教師對成人教育本科生所做的科研有全面的了解,能提出適合作為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有意義的研究課題,有足夠的經費支持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工作。學生按學分積排序的先后,選擇自己理想的題目及導師,指導教師如對學生不滿意也可以適當調配。這種擇優選導師的方法,調動了教師、學生方面的積極性,有利于一批高水平、有價值的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的產生。
二、重視管理環節,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
畢業論文過程管理是畢業論文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為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在畢業論文的管理過程中,學院采取了系統化手段,即明確選題原則、規范審題程序、深入中期檢查、嚴格論文答辯、合理評定成績、全面總結歸檔。畢業論文的選題直接影響論文的水平,學院確定論文選題體現“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原則,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結合科學研究、生產實際和社會現實問題,要適合成人教育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
在審題程序上,各專業雖不盡相同,但均有一定的規范要求,或由本專業具有指導論文的教師擬定題目,或由系所為本專業學生提供選題指南,學生自主擬題目但需經指導教師批準。
中期檢查是導師把握學生參考文獻的查閱和實驗環節中的實際工作量,防止抄襲、偷工減料和實驗數據不準確現象發生的重要手段。我院規定,每個學生的畢業論文字數要在8000―10 000字左右,畢業論文中必須要有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圖表等,一律用A4打印紙并統一格式和封面,裝訂成冊順序是:(一)封面;(二)內容摘要;(三)目錄;(四)正文;(五)參考文獻;(六)審批表;(七)指導教師評語;(八)答辯記錄。每個學生都必須進行論文答辯,論文成績以答辯委員會評定的分數為準,各系所組成的答辯委員會,按照規定程序對學生論文逐個答辯,并且有詳細的答辯記錄。確保論文質量和成績的公證性。
三、重視畢業論文答辯工作,鍛造優秀畢業論文
重視畢業論文答辯工作,是提高學院整體畢業論文水平的關鍵。答辯時,學生先將畢業論文內容進行簡要介紹(時間10分鐘),然后回答教師和學生提出的問題,每個學生畢業論文答辯不超過20分鐘。評分標準為:優(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有了一系列科學、規范、具體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從總體上看,我院成人教育學生的畢業論文有較好的學術水平和較高的質量,題目鮮明、論點明確、論證翔實、結合實際。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多能結合重要課題及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出獨立見解,有的還能有所突破。結合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評審辦法和標準,開展系所級畢業論文的評審工作。組織公開論文答辯,并邀請低年級的學生參加,學院設立最優答辯獎,對優秀的畢業論文當場予以表彰和獎勵,表彰與答辯同時進行,形成了積極的導向作用。好多畢業論文達到正式發表的水平。
要繼續加大對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專項經費投入,努力拓展學生學習基地,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保障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使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管理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為進一步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更好地調動學生進行優秀畢業論文創作的積極性,出現更多的精品論文。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4-00-01
職業教育是一種特定的、以掌握生產技術和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科學為主的教育形式,這就決定了職業教育師資素質有其獨特性。他們不僅要具備從事職業教育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同時具備較高的職業教育理論、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并且還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能、生產操作能力以及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自從“雙師型”教師這一稱謂于上世紀90年代由職業教育領域的研究者第一次提出開始,對“雙師型”教師的關注點便一直集中在課堂以外的實踐技能能力上,而對教學能力的關注卻有所偏廢?,F今對于“雙師型”教師能力如何評定,職業教育界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定論,仍處于各地區教育部門、各學?!案髯詾檎彪A段,確立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能力標準是教師能力建設的重中之重。
一、文件解讀
1995年,在《國家教委關于開展建設示范性職業大學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雙師型”教師的概念。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提出:“‘雙師型’既是教師,又是工程師、會計師等”。教育部下發的《關于開展高職高專教育師資隊伍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使用“雙師”素質教師的概念?!陡呗毟邔T盒H瞬排囵B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對雙師素質教師制定具體的界定標準,為高職學校建設雙師素質師資隊伍提供了政策依據?!秶鴦赵宏P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第十條、《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第十六條提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高水平師資隊伍和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的要求。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第十七章提出要“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加強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第七條提出:逐步建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體系,研究制訂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任職標準和準入制度。
政策層面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的強化,對提高我國職業教育師資尤其是高職師資的專業素質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自1995年《通知》后,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相繼出臺,“雙師型”教師內涵經過概念的提出、初步發展、評價標準的明確、趨于成熟期等幾個階段。隨之產生一些變化:第一,名稱有各種提法,有“雙師型”“雙師資格”“雙師素質”等,但含義基本不變;第二,隨著時代的發展,“雙師”教師的內涵逐漸清晰、豐富起來;第三,對“雙師”教師的描述越來越具體化、可操作化。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強調教師專業實踐能力,雙職稱只是“雙師型”教師的一個表現形式。
二、文獻綜述
我國關于“雙師型”教師研究的文獻數量已經不少,涉及的領域也較為廣泛,但多屬于基礎理論探討和一些經驗總結,有不少根本性的問題沒有觸及或懸而未決。單純的“雙師型”教師研究有相關綜述,如唐林偉、周明星的《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研究綜述》,它從概念、標準、培養模式、管理及發展趨勢這幾個方面展開綜述?!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大多從“雙師型”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方面進行研究。關于“教師能力”標準的研究也有一些論述,如樓世洲,苗剛《歐盟職業學校教師能力結構標準的新進展》提出歐盟職業學校教師能力結構。寧虹《教師能力標準理論模型》從“教”的角度提出了教師能力標準理論模型。童麗《高職院校教師能力標準設計的探索》提出教師的通用能力、專業能力和核心價值形成了高職院校教師能力標準框架。
但是以“雙師型”、“能力”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關于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能力標準和能力建設的研究不是很多。確立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的能力標準是“雙師型”教師能力建設的重點之一?!半p師型”教師能力標準框架的清晰界定能有效地幫助專業教師群體清楚地認識到努力的方向,并以此作為行為的標準,促進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隊伍良性發展。但是目前對于其能力標準的研究少之又少。有些是對“雙師型”教師能力標準理論模型進行論述,但并沒有明確其標準的內容。有些對“雙師型”教師能力標準做了一定的分析,但并沒有對“雙師型”教師能力標準展開具體論述,如王治民《教師能力標準開發的理性思考》闡述了對教師能力標準的開發的觀點。有的是對“雙師型”教師的職業能力、核心能力進行研究與分析,將“雙師型”教師能力與隊伍建設研究相關聯。有的是從國際比較來論述“雙師型”教師能力建設,但絕大多數側重于教師培養模式方面進行闡述。
三、案例分析
自“雙師型”教師概念誕生以來,各級各類教育管理機構對這支特殊的教師隊伍的建設都是十分的重視。各省教育廳、各高職校以教育部的文件為依據,結合當地職業教育情況、學校自身情況頒布了各自的“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他們在形式上大多是教育部標準衍生物,是行政命令的具體執行;內容上都比較側重資格證書的獲得,很少考慮“雙師型”教師成長過程中的固有成本和動態因素。
重慶市教育局對中等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認證標準做了詳細地界定。他把“雙師型”教師分為三種等級:初級、中級、高級,針對每一層次制定不同的界定標準,每個層次提出了一些必備條件。江蘇技術師范學院的《“雙師型”教師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中,對“雙師型”教師標準做了界定。分為基礎條件:和必備條件。這兩種標準以“雙證”為基礎,強調實踐經歷,都在試圖為“雙師型”教師的認證提供一種統一尺度和規格。但它們都沒有對“雙師型”教師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做出可行的量化標準。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雙師型”教師能力主要包括師德師風、教育教學能力、專業實踐能力、教研科研能力、拓展能力等方面,能力素質是“雙師型”教師的內涵,證書職稱只是其形式或外延。
參考文獻
一、國家文件
[1]《國家教委關于開展建設示范性職業大學工作的通知》(國教委〔1995〕)
[2]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教高[2000]2號)
[3]《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2006〕[4]《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6號)
[5]《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
[6]《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新華社于2010年7月29日)
[7]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
二、論文
[1]唐林偉、周明星.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研究綜述[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5(4)
[2]樓世洲、苗剛.歐盟職業學校教師能力結構標準的新進展[J].職業技術教育,2010(1)
[3]寧虹.教師能力標準理論模型[J].教育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