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1 15:13: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活動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背景資料】人體骨骼由206塊骨連接而成,骨很堅硬,分布在全身各處的骨形態、大小各不相同,但基本結構相同。人體的骨除了有運動功能外,還有支持、保護、造血等功能。通過觀察長骨結構的實驗,了解骨的結構特征,進而理解骨的支持、保護、造血等功能。
1、目的
觀察豬圓骨的長骨部分,認識骨的基本結構
2、材料用具
豬圓骨長骨部分的橫向剖開,關節頭的橫向鋸開、鑷子,解剖剪、解剖刀
3、觀察過程:由外到內依次觀察骨的結構。
取處理過新鮮豬圓骨,用剪刀和鑷子分開附著在長骨骨干的結締組織和肌肉, ,然后觀察長骨的骨干和骨端的剖面,學生會清楚地觀察到骨干的骨質致密,骨端內的骨質疏松,呈蜂窩狀,內有紅骨髓。再指導學生用解剖針扎一扎兩處的骨質,骨干的骨質堅硬,骨端的骨質疏松,結合書P59頁的圖仔細觀察。
(1)觀察骨膜
用解剖刀從長骨的表面分離出一層膜,這層膜就是骨膜。用鑷子夾住骨膜生物論文,輕輕地拉一拉,
現象記錄
這層膜什么顏色?
這層膜堅韌嗎?
里面有什么分布?
一、確實把握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
這里所指的發展水平是指幼兒在數學教育方面的發展水平。有的教師認為,自己天天接觸幼兒,已經很熟悉了,對幼兒的了解肯定很透徹,很深刻,其實不然。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幼兒的身體、心理的發展和成人是不一樣的,盡管我們許多教師長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但對幼兒的了解往往還是從成人的角度來揣摸。要想真正了解幼兒,隨時掌握他們的所思所想,教師就應該和他們保持密切的聯系,和他們進行交談(包括集體、小組和個別的交談),也可以通過傾聽幼兒的談話來了解幼兒。通過對幼兒的了解,我們才能掌握大多數幼兒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哪些掌握得好,哪些還有欠缺;幼兒最喜歡哪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最不喜歡哪種形式的數學活動;幼兒最喜歡哪些數學學具,不喜歡哪些學具;哪些幼兒有哪些長處,哪些幼兒有哪些不足之處等等。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幼兒的發展水平,教師才可考慮具體活動的目標,考慮所選擇內容的范圍和多少,考慮設計的合理性與新穎性,才能胸有成竹地去設計幼兒數學教育活動。
二、選擇合適的具體活動的目標
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包括總目標(教給幼兒有關數學方面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幼兒的智力,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單元目標(10以內數及加減運算、量、幾何形體、時間、空間五個單元的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在每一個單元目標下,根據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提出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具體活動目標(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的目標)。
在選擇具體的活動目標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數學教育的總目標,將總目標時時放在心上,在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中都要體現這個總目標。具體地說,就是在設計數學活動時,要合理地安排有關內容,使每個活動設計都包含著知識或技能方面的要求、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的要求、培養幼兒智力方面的要求、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方面的要求。如在“復習6以內加減運算”的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的內容體現出幼兒對運算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可以通過小組競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幼兒在操作時的表現(如取放用具的動作輕、快等)體現教師平時對幼兒學習習慣方面的要求;還可以通過對幼兒運算時的速度、準確性等的要求體現對幼兒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和敏捷性方面的培養;通過幼兒飽滿的學習情緒、積極參與運算競賽的熱情體現教師對幼兒身心和諧的重視程度。當然,不是每一個活動都能體現總目標的方方面面,如其中的“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這一條,在上述活動中就不可能全部體現。但是,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都應該或多或少地體現總目標涉及的各方面的內容,都不應該違背總目標提出的在知識、技能、興趣、學習習慣、智力、身心和諧發展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教師要了解有關的幼兒數學教育的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并在此基礎上了解具體活動目標可能包括哪些目標。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是教師設計具體活動目標的參照物,教師可根據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來確定具體活動目標,了解自己需要設計的具體活動目標在單元目標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應該考慮哪些方面的內容;具體活動目標在本年齡階段應該達到哪些要求,在其他年齡階段有哪些相關的要求等等。如上述的“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這個活動的設計,就可以根據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了解到,這個活動是在大班下學期進行的,可包括以下的目標:通過復習使幼兒進一步理解6以內加減的含義,正確、熟練、靈活地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復習加法交換律。
最后,根據具體目標所包括的內容選擇適當的目標。再以上述“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為例,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參照以前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選擇合適的目標容量。如可將這個活動目標定為:(1)進一步理解6以內加減法的含義;(2)培養幼兒正確、熟練、靈活地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能力;(3)熟練掌握加法交換律。其中,第2條目標是本活動的重點目標。為什么把第2條列為本活動的重點目標呢?這是因為,這個活動的名稱是“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因此,使幼兒通過復習熟練掌握6以內的加減運算無疑應成為本活動的重點目標;此外,第1條目標和第3條目標已在其它一些活動中列為教學的重點進行過了,而幼兒雖然已經學過了6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但沒有將這二者結合起來進行過加法和減法的練習。
三、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
在選擇了合適的活動目標以后,教師就可以根據活動目標和各章的教法提示,先考慮教學內容的范圍。還以“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為例,這方面的教學內容應包括:(1)交替出現加減運算的式題,讓幼兒進行運算,要求算得又快又準確;(2)請幼兒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法算式,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加法交換律;(3)在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時,注意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在確定了教學內容以后,教師就可以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了。在設計時,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進行。如幼兒的大腦皮質在學習開始時,活動能力較低,以后會逐漸提高。根據這一點,在設計活動時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開始的活動時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興趣,以后再逐漸提高難度,把活動引向。又如,根據大腦神經活動的兩個基本過程——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的運動規律,在安排和設計活動時,難度和份量適當的內容才有利于興奮與抑制的集中;相反,難度過大或過小,份量過重或過輕的內容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會加重大腦皮質機能活動的負擔。由此,在設計和安排活動時,教師應該注意教學內容的適當(不多也不少),難點不要大多;難點應該安排在活動的中間部分,不宜安排在活動的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
在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時,還要考慮活動的新穎性,并力求使自己教學的特點和優勢體現出來。如有的教師善于用語言引導幼兒,在安排活動時,就可以多考慮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啟發和引導幼兒去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需要提醒的是,設計的新穎性不是要教師玩花樣,不是要教師絞盡腦汁想出什么驚人之舉。新穎性是與合理性、可行性相結合的,離開了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新穎只能導致教學活動的失敗。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們不妨這樣設計:(1)根據教師口頭應用題的題意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算式,在列出算式后必須說出算式中的加數與被加數、減數與被減數分別表示題目中的哪一個數字,表示什么意義;然后請幼兒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說說這個答案表示什么。例如教師可出這樣的一道題:“小平吃了3顆糖,小明吃了2顆糖,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幾顆糖?”請幼兒列出算式:3+2=,請幼兒說出算式中的3和2分別代表什么(3代表小平吃了3顆糖,2代表小明吃了2顆糖);然后請幼兒算出算式的答案:3+2=5,請幼兒說出5代表什么(代表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幾顆糖)。通過對算式中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的分析,幼兒就進一步了解了6以內加減運算的含義。(2)出現許多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運算式題,讓幼兒分組,以競賽的形式進行運算。這部分的內容要多一些,時間要長一些。一旦幼兒出現運算錯誤,教師就要引導幼兒分析,看看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在運算過程中,引導幼兒看清加、減符號,以免算錯。(3)請幼兒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運算式題,然后將其中的加法式題找出來,請幼兒寫出交換加數與被加數以后的加法式題。如幼兒寫出3+2=5,教師就請幼兒將3和2互換,問幼兒答案有沒有變,為什么不變(因為它們只是交換了位置,數字并沒有變)。
四、考慮活動設計的合理性,進行必要的修改與充實
在活動基本設計好了以后,教師就要考慮設計的是否合理。此時,除了要考慮是否遵循了前面已提及的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外,還要考慮時間的長短是否合適。在小班,數學活動以20~25分鐘為宜。在中班和大班,數學活動以30~35分鐘為宜。教師要考慮自己的活動設計是不是難點太多,如果太多,就有可能超出預定的時間;如果沒有難點或難點太少,就可能達不到預定的時間。
在此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設計作為教學內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全實踐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其改革和創新也是勢在必行。
在全實踐教學改革的引領下,針對畢業設計的改革和創新,我校以校級課題的形式組織專門的教研團隊進行研討和論證。本文的從“理”到“實”,亦指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設計應摒棄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導向,在保證學生的理論知識“必須、夠用”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在實踐的指引下進行畢業設計,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這些能力對于幼兒園教師而言必不可缺。
一、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不足
從1999年到2013年,我校的畢業生以五年制初專為主,五年制初專生普通存在的問題是學習能力較弱、專業理論學習興趣不高、理論基礎薄弱、問題意識不強、不善于思考和總結,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以單一撰寫論文形式的畢業設計問題層出不窮,教師指導費時費力,不見成效。摒除學生自身的問題外,無疑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也存在頗多不足。
(一)形式單一,不能滿足多層次學生的需求
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設計以撰寫論文作為學生畢業設計的唯一形式。畢業論文的撰寫需要學生具備問題意識,并需要一定的專業理論積淀為支撐,才能駕馭畢業論文的撰寫。對于我校學生而言,專業理論學習的水平不一,能夠勝任畢業論文撰寫的學生畢竟不多。而問題意識不強、專業理論學習薄弱恰是我校大多數學生的命穴,以至于出現胡亂選題,東拼西湊,粘粘貼貼,拼湊畢業論文的現象。
從2014年開始推行新的畢業設計改革方案以來,10級初專和12級高專的畢業設計評審中不及格的同學共有72人,其中因為論文不合格共61人,占85%,而不及格同學的論文評審意見中,有70%的同學是因為復制比例超標??梢?,畢業論文的撰寫對我校大多數的學生而言還是有難度的挑戰,并且因為單一的撰寫畢業論文的形式,學生們不能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學業水平來選擇適合并能展示自己的畢業設計方式。而如果僅以單一形式的畢業論文來衡量學生的學業水平,顯然有失偏頗,同時也不能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
(二)理論與實踐脫節,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不可否認撰寫論文可以讓學生通過文獻的搜集和整理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的素養,但鑒于閉門造車、粘貼拼湊是以往學生撰寫論文的通病,如此勢必會讓學生理論學習和實踐脫節,無法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的鍛煉相融合。針對學生撰寫論文的水平,以至于學校在畢業設計評審過程不斷降低要求,而一味降低要求勢必會降低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學生既沒有達到真正通過畢業論文撰寫提高其專業理論素養的目的,也因閉門造車導致其理論與實踐脫節,專業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
在我系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相關調研中,有部分園長也反饋我校畢業生專業技能優勢突出但科研能力偏弱,這遠不符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能力為重”的培養理念。顯然,如何才能既保障學生畢業設計水平,又不降低人才培養的質量是同類高職院校都面臨的困惑。
二、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創新的舉措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中明確規定對教師應具有觀摩、參與和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如何通過畢業設計這個環節將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結合學生畢業設計的現狀和我國學前教育政策文件對于幼兒園教師培養的相關規定,本研究做了以下的嘗試和創新。
(一)理念創新——從“理”到“實”,注重實踐引領
課題組結合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式、國家教育政策導向、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用人單位的需求與同類院校畢業設計改革的經驗等,將畢業論文改革的思路定位如下:在保證學生的理論知識“必須、夠用”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在實踐的引領下進行畢業設計,摒棄“重理輕實”的傳統導向。在學校課改中增加實踐課時的有利前提下,鼓勵學生在教育見實習及各種實踐活動中觀察——發現問題、思考——形成思路,在此基礎上選擇畢業設計的形式和主題。在最后一學期的教育見實習中,學生在幼兒園指導教師和專業課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以此來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進行科研的能力,以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的目的。
(二)形式創新——多元化的形式,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在全實踐理念的引導下,針對我校學生專業水準不同層次的現狀,為滿足學生多元優勢的呈現,課題組設計了多元的畢業設計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活動設計。
幼兒園教師核心的專業能力即幼兒園活動的設計和組織能力,因此,課題組認為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設計應以活動設計為主,活動設計對學生而言更具有應用性和實踐性,并與之后的從教能力對接。活動設計包括主題教學活動設計、領域教學活動設計、家長開放日活動設計、區角游戲活動設計、戶外活動設計、家園聯系活動設計、幼小銜接活動設計以及節日活動設計等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其中的一種形式進行畢業設計。
在幼兒園的活動設計中,除了正規的格式要求外,還要求學生在活動設計中增加教學活動實錄,以及插入能體現其活動過程的照片,既使活動設計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又避免學生抄襲。
2.論文。
延續之前的傳統,論文成為畢業設計的形式之一,而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學生根據專業的特點,以理論或實踐中的問題為選題,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社會調查及數據分析、觀察分析等,撰寫畢業論文。
3.能代表學生水平的作品。
為提升學生的教科研素養和水平,鼓勵學生在校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專業期刊或正式公開刊物上發表單篇字數達3000字以上的獨撰專業論文,或者是為幼兒園提供有價值的且已被采納的不低于3000字的調查報告或對策建議。以上兩種形式皆可以作為畢業設計進行成績認定,以此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專業理論水平和科研素養較高的學生可選擇論文或調查報告;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選擇活動設計;專業水平突出的學生可選擇發表作品或研究幼兒園問題的對策建議的形式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
三、多元化的畢業設計在實施中的不足和應對策略
為了解新的畢業設計方案實施的情況,課題組設計了調查問卷,在10級初專的學生畢業設計評審結束后對他們進行了網上調查。共有187名學生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皆為有效問卷。在問卷的梳理中發現新的畢業設計方案在實施中還有一些不足仍需完善。
(一)學生論文的不及格率高
在畢業設計評審中,10級共有421人參與評審,203人選擇撰寫論文,不及格36人,不及格率是18%;218人選擇活動設計,6人不及格,不及格率是3%。也就是說42人第一次畢業設計評審不及格,其中36人是論文不合格,占87%??梢?,學生撰寫論文的達標率偏低,不及格率高。
針對此,課題組在11級初專和12級高專畢業設計活動的組織中,強化了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選擇方向的引導和論文指導過程的量化。畢業設計方向引導的具體做法表現為:在學生選題時,對于專業理論基礎薄弱的學生,引導其選擇活動設計,不是因為活動設計簡單,而是因為活動設計有五大領域教學法課程為理論依托,結合自身多次的教育見實習的實踐體會,再加上最后一個學期的教育實習,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來設計和檢驗自己的活動設計。對于教師指導過程的量化主要是規定教師在指導學生的論文過程不少于四次的指導反饋,學生的選題、提綱、初稿、定稿每個程序須得到教師指導反饋認可,方能進行和提交。通過教師的層層把關,以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水平,第一次評審不能通過者,還可參加二次評審、三次評審、甚至四次評審,直至學生的畢業論文達到學校的評審標準,以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
(二)學生選擇活動設計的形式單一
在對學生選擇的活動設計類型的調研中,68%的學生選擇教學活動,游戲活動和其他類型活動只占32%。而實際的畢業設計評審中,學生主要是選擇領域教學活動設計和主題教學活動設計,家園共育活動、家長開放日活動、區角游戲活動等沒有學生選擇。究其原因是教學活動較為常見和普遍,其他活動學生在實習中少有機會參與,導致學生不敢嘗試。
對此,課題組認為學校在和幼兒園針對學生的實習內容的溝通中,應強調學生實習內容的規定,讓幼兒園能給學生創造更多參與幼兒園活動組織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幼兒園各項活動方案的設計和撰寫,以及幼兒園的各項教研活動,既豐富了學生教育實習的經驗,也能使學生各種專業能力得到更好地發展,同時也豐富了學生活動設計的撰寫經驗。
(三)學生認為活動設計格式較難
在對活動設計難點的調研中,56%的學生認為活動設計內容的格式要求較難,14%的學生認為電子文檔名稱設置較難,17%的學生認為字數要求(至少3000字)難以達到,字體格式難的占9%。對此課題組對部分學生進行了訪談,了解到學生覺得格式難的原因主要是word文檔操作不熟練。字數達不到要求主要原因是學生認為活動設計就是教案的編寫,而且多數學生在實習中跟著幼兒園指導老師學寫的是簡案,自然不能達到學校的規定撰寫要求。
針對上述情況,課題組認為應打通課程的鏈接通道,讓課程之間相互銜接和融合來解決以上問題。比如五大領域教學法的課程,可通過微格教室的實訓及教育見實習加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課程教學、幼兒園的實習指導和畢業設計指導中,有意識地引導和強化學生的幼兒園活動設計和組織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設計活動方案時,其要求和規范應與畢業設計的要求一致,要求學生寫詳案。計算機信息課程的教學應強化學生對word文檔的使用,這樣學生對畢業設計規范的格式要求自然不會感覺陌生。
總言之,現有的畢業設計方案既有傳承也有創新,它的多元化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畢業設計的呈現,既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又能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幼教人才。
關鍵詞: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因素;措施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對學生綜合利用所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次全面總結和綜合訓練,是衡量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評價標準。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畢業設計(論文)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何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扎扎實實地做好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已成為當前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一、影響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主要因素
影響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校擴招所帶來的教學資源、教學經費不足等客觀因素,也有師生重視程度不夠、投入精力不足、監管不力等主觀因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畢業設計(論文)與考研、就業相沖突
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最后一個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傳統的畢業設計(論文)的時間一般安排在第八學期,此時各種招聘、應聘、面試活動頻繁。由于時間上的沖突和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為了考研復試或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學生往往無暇顧及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有的甚至敷衍了事。一些用人單位還要求學生提前到崗實習,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也產生了嚴重影響。如何合理解決畢業設計(論文)與考研、就業的矛盾,已成為目前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面臨的突出問題。
(二)畢業設計(論文)經費不足,教學資源緊張
畢業設計(論文)是一個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必須有一定的經費和教學設施作保證。但近年來,由于高校擴招的影響,高校教育經費和教學資源日趨緊張,普遍存在實驗條件滯后、儀器老化、設備不足、耗材短缺、場地緊張等突出問題,有的圖書資料陳舊,實用性、針對性不強,無法滿足畢業設計(論文)的需要。有的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缺乏校外實習基地,只好紙上談兵,這在一些地方院校和新升本科院校更為突出。
(三)師資緊缺,專業指導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由于近年來高校規模擴張的影響,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指導教師則相對缺乏,畢業設計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對于大多數教師而言,在時間相對集中的畢業設計(論文)期間,既要承擔大量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又要超負荷地指導多名畢業生,用于指導畢業設計(論文)時間和精力明顯不足,直接影響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為了緩解師資不足,一些高校只好由一些缺乏實踐和科研背景、指導能力明顯不足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畢業設計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四)過程管理規范不夠,質量監控機制不健全
為了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盡管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和相應的規章制度。但從整體上看還不夠科學規范,在實施細則上還不夠完善,在管理上還較為粗放,特別是在“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與監督機制。由于缺乏明確具體的標準與考核指標,可操作性不強,管理監督缺位,結果造成畢業設計(論文)各環節流于形式,既不能對教師進行真正有效的監督,也無法對學生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直接影響了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二、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措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首先必須提高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認識。畢業設計(論文)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一個綜合性實踐環節,涉及專業設置、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師資設備等諸多因素,直接體現了高校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學環節都無法替代的。因此,無論對于學生、教師、管理者來說,都必須樹立質量意識,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其在整個本科教育中占具的重要地位,以及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所具有的實踐性、綜合性、探索性等特點,絕不能簡單地把畢業設計(論文)當作完成教學任務、獲取學分的一般教學環節。實踐證明,領導重視,層層動員,精心安排是確保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與關鍵。
(二)提前畢業設計(論文)時間,處理好畢業設計(論文)與考研、就業的矛盾
為了緩解考研、就業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沖擊,目前比較有效的措施是將畢業設計(論文)的時間從傳統的第八學期前移到第七學期。這樣,學生不僅有較充足的時間去查閱資料,準備材料、熟悉儀器設備,提前進入畢業設計(論文)準備階段,而且可以結合專業課程學習和實踐教學環節、社會活動,進一步提高選題質量,從而為第八學期的畢業設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對已落實就業崗位的學生,可結合學科、專業實際情況。允許其在工作崗位完成畢業設計(論文),而后再回學校答辯。對部分考研的學生,因第七學期需復習迎考,可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對其他有特殊情況的學生,也應結合實際,在時間上有一定彈性。
(三)加大經費投入,改善教學條件,為畢業設計(論文)提供保障
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是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根本保證。學校應積極籌措資金,拓寬渠道。加大硬件投入,為畢業設計(論文)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和必備條件。首先要加快學校實驗基礎設施和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為教學、科研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提供充足的文獻資料、實驗設備和實驗空間。其次,要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積極開展產學研活動,加強高校與科研單位、生產部門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提供理想的環境和場所。另外,還要合理配置資源,在實驗設備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應適當調整畢業設計(論文)時間,對內容相似相同的實驗要相互錯開,避免高峰,全天候開放實驗室;并充分利用節假日,以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
(四)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教師在畢業設計期間處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導作用。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涉及知識面較廣,要求指導教師不僅要有系統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因此,建立一支知識結構合理、業務水平較高、實踐能力較強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師隊伍是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基本保證。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是加大培養力度。首先應重視科研梯隊建設,鼓勵教師尤其青年教師積極參與科研活動,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努力形成科研團隊。其次,要加強實踐性環節的鍛煉,積極引導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深入生產第一線,在實踐中總結和積累經驗,為畢業設計(論文)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要加強校企合作,既可以選聘校外科研和企事業單位的業務骨干擔任指導教師,也可以將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有效結合。這樣,不但可以緩。解指導教師不足所造成的壓力,又可以促進指導教師向多元化發展,也能有效避免學生因就業而忽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
[關鍵詞]工作過程 畢業設計(論文)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2-0192-02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綜合展示。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商貿外語專業群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從事外貿業務、跟單、質檢、貨運等工作崗位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工作必須從教學理念到課程設置,從畢業設計(論文)形式、內容、評價標準到管理環節都要進行改革,這樣才能發揮畢業設計(論文)的真正作用,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一、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的認識
(一)畢業設計(論文)是綜合性實踐教學活動
教育部文件《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2004)有效指導著各高校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但許多高職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仍然形式單一,內容空泛。大多數學生脫離實際工作閉門造車,敷衍了事。教師指導的質量也參差不齊,評價標準也過于學科化。畢業設計(論文)應是學生融教、學、做一體化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活動,是考核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依據。高職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所必備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綜合分析、創造實踐的能力,需要整合多門學科長期的學習、培養和訓練,例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使用相關工具、方法、途徑來設計等等。因此,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關鍵在于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集合課程體系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拓展課三大課程模塊的合力,打好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基礎。此外,從教育理念到教學實踐、從校內學生實踐到校外實習,都堅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
(二)畢業設計(論文)應以工作過程所需的理論為指導
畢業設計(論文)是基于工作過程習得的知識,以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來源于工作又對工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是簡單的“心得體會”或者“工作總結”的升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畢業設計(論文)并不意味著降低要求,它倡導的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相關理論依據的指導下,充分展現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對其工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工作過程中的任務
每種職業的工作內容、對象、方式、地點和工作流程不同。不同的工作崗位有不同的工作過程,就算是同一工作崗位,在不同的企業、不同情境下工作過程也不盡相同。因此,應指導學生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在畢業實習或社會調查的基礎上,選擇與未來工作接近的典型的職業工作過程中的主題。所謂典型,是指一項完整的工作行動(包括計劃、實施和評估)過程能反映職業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及該任務在整個職業中的意義、功能和作用。典型工作過程應體現其結構的完整性、內容和形式的代表性、在企業全盤工作中的關鍵性和完成任務的方式、結果的開放性。
(四)畢業設計(論文)需要同伴合作、企業專家和教師的指導
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者的知識應該是他們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構的,個體在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積極地建構和改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習涉及到學習者之間的相互效仿、協助和激發。學習是一種建構和互動的過程,必須置于真實的情境中。因此,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期間,在企業師傅和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具體的工作任務和實踐,促進自身新的、更深層次的意義建構。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工作鼓勵和倡導學生團隊合作、企業專家和教師團隊共同指導。學生在參與工作過程中,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在實踐工作中發現問題,找企業師傅和指導老師探討解決問題,進而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
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指導的改革
隨著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院校如火如荼的開展,商貿類專業群的畢業設計(論文)逐步向輕理論、重實踐過渡,同時加強了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的過程性管理,改革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評價標準等。
(一)畢業設計(論文)形式的改革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畢業設計(論文)的形式應該是多樣化的。商貿專業群基于崗位群的工作過程設置了專業基礎課、核心課和拓展課三大課程模塊,逐步推進和訓練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畢業設計(論文)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案例報告、國際市場開拓方案、具體業務的跟單處理、單證處理、某筆業務物流流程優化設計、出口報關流程優化設計等等。
(二)畢業設計(論文)內容的改革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畢業設計(論文),鼓勵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自己發現工作問題,在教師團隊和企業專家引導和幫助下尋求解決方法,改進工作,提高工作能力,于此同時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源自商貿類相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要與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項目相融合。例如,本人所在的院校對商貿類頂崗實習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分三個步驟:首先,在第五個學期下半學期開設文獻檢索、調查和分析方法等基礎性、工具性的課程或專題講座。其次,在第六個學期上半學期進行畢業實習,讓學生在實習中思考所遇到的實際問題,自主確定畢業設計(論文)取材,收集整理實踐資料。最后,在第六個學期下半學期實習即將結束時,學生通過團隊合作、企業專家和校內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這樣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解決實際工作問題中建構知識。
(三)畢業設計(論文)評價的改革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育教學理論是評價高職生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理論依據。因此評價高職生的畢業設計(論文)成果應該是多種評價主體、多樣的評價方式和多項評價內容。評價的主體不僅是校內教師,還應積極采納企業一線師傅的評價、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評價的內容不僅局限在專業的學科化評價,而應融合崗位工作的標準和準則。
(四)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的改革
目前大部分院校畢業設計(論文)都是由校內教師全程輔導學生的選題、論文撰寫、答辯準備等。這樣的輔導不全面、不客觀,直接影響畢業設計(論文)的真正作用和意義。因此,除了改革畢業設計(論文)的形式和內容,還要注重畢業設計(論文)輔導方式的改革,把畢業設計(論文)的集中性輔導變為融入各門課程的過程性輔導,把校內教師的一人輔導變為校內教師團隊,教師和企業一線師傅相結合的綜合性輔導,集合學生團隊的合作、企業專家和校內教師的共同指導,才能更有效地發揮畢業設計(論文)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工作能力。此外,畢業設計(論文)的管理也應該跟進。我們應充分利用開放互動的網絡平臺,為學生搭建“畢業設計(論文)”網站,實現學生跨時空、跨區域,多方位的交流、互助和協作學習。與此同時校內教師不定期進行實地調研,加強與企業專家的溝通,借助全方位的力量進行彈性管理。
總之,畢業設計(論文)是一項綜合實踐性的教學活動,集合學生的創造力和智慧、教師的指導和管理以及企業的配合。因此,基于工作過程的畢業設計(論文)的研究與實踐,保證企業專家的參與,整合畢業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全程管理,建立全面有效的監控體系,成為畢業設計(論文)真正發揮作用、學生工作能力有效提高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教高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Z].2004.
【關鍵詞】畢業設計(論文) 網絡課程 五環節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1C-0128-03
一、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教學模式創建的背景
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其質量也是衡量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認證的重要依據。
然而,我國高職院校的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效果并不令人樂觀,原因主要有:第一,畢業設計(論文)實踐環節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年,與畢業實習同時進行,工作壓力較大,且學生散布在全國各地,面對面輔導難以實施。第二,指導教師中青年教師的比例偏大,經驗缺乏,再加上學院在這方面對教師們的培訓偏少,指導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第三,傳統的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辦法已經落后于數字化時代的教學方式,過程監控手段落后,質量控制效率較低。這就需要我們改革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實踐證明,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能解決遠距離教學指導、教學資源零散不便共享、教學信息傳播不暢、教學經驗傳承受限、教師隊伍年輕、教學監控管理困難等問題。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專門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加強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創新網絡教學模式;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因此,創建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教學模式既是高職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國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目標之一。
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五環節”教學模式
“模式”來源于英文單詞“model”。通常被翻譯為“模型”、“樣式”或“典型”等?!澳J健币话阒秆芯繉ο蟮睦碚摰倪壿嬁蚣埽蚴侵改撤N實務的執行標準或模仿的樣式,體現系統中各要素最優化配置的設計思路和框架,是經驗與理論之間的一種可操作性的知識體系,具有標準型、規范性、普遍性等特征。喬伊斯和韋爾在《教學模式》一書中提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結構框架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系和功能,活動程序則突出教學模式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學模式的結構指其包含的五個因素(理論依據、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條件和教學評價)及其之間有規律的聯系。
根據學院的需要、高職學生的需要、實踐環節教學的需要以及高職實踐教學規律,筆者創建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五環節”教學模式(見圖1)。
(一)“五環節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拔瀛h節”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模式在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等理論指導下創建。在構建畢業設計(論文)學習網絡環境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配置教師隊伍、改革評價體系,突出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科學研究的能力進行系統培養。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性觀點是,學習不是灌輸的,而是學習者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建構的。在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學習者之間相互效仿、協助和激發,積極地建構和改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習是建構和互動的過程,學習需要真實環境,學習內容要與學生的經驗有關,學習者應自己規劃課程學習,學習者的互動、反思和協作在學習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為高職實踐環節創設一個互動、交流、協作、反思的教學環境。
2.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有意義的學習”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精髓,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把發揮人的自主學習潛能看作為教學的基礎,將自我實現和追求自由作為教育教學目的,讓學生自主選擇有生活意義、實踐意義的學習經驗和學習內容,認為學習即“自我主動學習、完全自主的、自由的學習”。學習的過程就是自我主動的學習過程,最有效的學習是學會如何學習。教育的目標即促進變化和學習,培養能夠適應變化及知道如何學習的人。學校應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寬松、自由、受到尊重的良好學習條件,將學生置于真正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高職畢業設計(論文)課程教學任務的完成有賴于學生的“有意義的學習”,構架科學的網絡課程即自主、自由、有意義學習環境的創設,是促進“有意義的學習”的途徑。
(二)教學目標。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的課程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研究能力,鞏固和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教學目標分解表述如下:
1.專業能力:較強的閱讀、寫作能力和文獻處理能力。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調查研究,文獻資料查閱及綜述,數據分析,論文及設計(實驗)方案撰寫等環節,完成專業對應崗位的基本技能的綜合訓練,初步獨立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的能力;掌握綜合運用所學各門課程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方法,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分析能力,解決所學專業領域綜合應用方面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社會能力:強烈的責任感、高尚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服務和人際交往溝通能力。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勤奮嚴謹、團結協作的優良工作作風。
3.方法能力:計劃能力;時間管理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
(三)操作程序。畢業設計(論文)通過對高職學生的需求分析、根據高職實踐教學環節的自然順序和安排,結合頂崗實習工作安排,明確實施主體在各個環節中任務及關系(見圖2),此模式分五個工作環節,教師、學生平行推進,教管穿插監管。
1.動員面授環節。此環節是畢業設計(論文)實踐工作實施啟動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職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認識,知道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明確要達到的目的,清楚完成學習任務要經歷哪些過程,如何使用課程網站(如何注冊、查詢信息、提交信息、與老師學生交流、協作、獲取幫助等),如何利用網絡課程提高學習效率,如何選題,如何檢索文獻,如何編輯畢業設計(論文)格式文本等,如何使用正確的研究方法、閱讀已經畢業的學生的作品范例。面授講解演示、案例分析與動手操作相結合,為完成學習任務做好思想上和技術上的準備。
2.選題開題指導。選題開題對于高職生來說無疑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鑒于選題的重要性,在此階段有必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專業方向擬定參考選題、組織小組討論、參照畢業生選題先例、結合學生的興趣點進行選題方法細化指導、制作開題報告模板及開題報告寫作向導、反復與學生商討修改等,一步一步地為學生成功選題和開題提供有力的學習支架。
3.作品創作指導。畢業設計(論文)作品創作含設計項目和畢業論文的寫作,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學習成果。首輪指導,教師為學生的文章整體結構、基本立論及研究方法把關。第二、三輪指導,教師重在對學生的重要論據及數據獲取的途徑及準確性進行審核。第四輪指導,重點指導學生對文字進行精加工,對文本格式進行編輯,準備交稿。
4.應用價值檢驗。學生將畢業設計(論文)交企業方實習導師、實習單位領導或業內專家,征求一線專業人士、專家的修改意見,檢驗其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5.作品評價考核。畢業設計(論文)的評價在三個層面展開。突出實用性、應用性與創新性,尤其是對學生的創新制作成果、發明專利成果、學術論文成果等給予積極的評價和支持,提高學生創新創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1)校級層面。主要強化檢查與評估功能,通過查詢網絡課程數據,教學管理部門與教學督導部門聯合開展工作。(2)系及專業級層面。承擔主要的管理功能,針對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制定具體的畢業設計(論文)改革實施方案,并在網絡課程上,對選題、指導、考核、成績評定環節作出具體的規定,有效組織教師做好過程性指導工作、組織系(或專業)教學小組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審評及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制定完整科學的管理規定,確保各項舉措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調動學生、教師、企業各方面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強調對指導教師(含校內專職指導教師與企業兼職指導教師)的管理監督。(3)指導教師層面。利用網絡課程完成學生的過程性指導,從選題開題、設計實施、論文寫作、平時表現、作品質量、原創程度、成果及獲獎、企業反響、設計成果展示或論文答辯等多個方面指導學生,使他們達到預期目標,為其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五環節”教學模式實施條件。由于在網絡教學環境中進行教學,教學手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為了使畢業設計(論文)課程順利實施,必須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師、學生分別進行面對面的集中培訓,使師生清楚了解整個實踐環節的過程和要求,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內容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優化;教學時間要妥當安排,高職畢業設計(論文)課程教學實施流程(見圖3)要清晰可控。網絡環境要不斷優化,并隨時提供客戶服務工作。
(五)師生、企業專家角色
1.教師角色。(1)服務者、導師:通過網絡課程及其他溝通方式為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提供各種服務,在選題、寫作、質量把握、實踐應用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指導。(2)學習同伴:通過網絡課程與學習同伴交流、協作,一起解決在畢業設計(論文)完成的過程遇到的問題。
2.學生角色。(1)主動參與者:探索畢業設計(論文)課程信息和網絡教學環境。(2)建立聯系:構建畢業設計(論文)課程學習意義。(3)實踐應用:將理論知識應用于有意義的學習環境中,并將自己的作品在網絡課程上。
3.企業角色。(1)協作者:面對面協助實習生解決工作中,通過網絡課程的協作合作功能指導畢業生有效解決在畢業設計實踐中遇到的問題。(2)檢驗者:在工作中試驗、檢查實習生畢業設計(論文)作品中提出的問題解決方案的可行性。(3)指導者:從工作質量和效率的角度指導幫助實習生完善畢業設計(論文)。
(六)教學評價。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教學環境為過程性教學評價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實現了評價內容全面、評價主體多元、評價方式多樣的科學評價體系,引導和促進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三、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五環節”教學模式實施效果
(一)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五環節”教學模式整合了先進的課程理論、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育技術,優化了教學內容,最大化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密切將課程教學和職業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扎實地掌握研究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形成畢業設計(論文)綜合運用能力和職業能力。
(二)提高課程教學效率。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五環節”教學模式的實施使課程教學更規范化,操作簡單,可持續利用的價值增強,有效減少了課程教學中的重復勞動,使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課程教學革新方面,更有效地發揮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
(三)提升教師研究水平。在“五環節”教學模式研究和實施過程中,項目全體人員學習課程開發理論、教學理論、專業知識、掌握正確的科研方法、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研究學習者的學習特點、調查研究各專業發展現狀,分析其未來走向,學會科學評價教學和工作。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專業能力均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四)發展學生職業能力。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在某學院旅游大類、商貿大類專業4屆學生中實施,通過對2011屆、2012屆涉外旅游、會展管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綜合成績進行對比后發現成績總體上有明顯的提高(見表1)。可見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對教學改革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畢業設計(論文)網絡課程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共享性和可持續發展性。它是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的、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根本目標的、適應就業市場變化的、結合就業實際的、理論學習和工作真實任務實踐相結合的背景下進行的教學研究和課程開發。網絡課程將高職教育的畢業設計(論文)實踐環節課程化,充分地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有效地提高了高職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y Calhoun.教學模式[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2]李學芹,蔡燕.淺談教學模式的發展及其趨勢[J].教學與管理,2012(15)
【基金項目】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項目(桂教人[2009]62號);2011年度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2011JGZ102)
關鍵詞:材料類;畢業論文;質量;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9-0185-02
畢業論文(設計)是普通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4]14號文)》明確提出:“畢業設計(論文)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畢業論文(設計)對大學生將四年所學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實際生產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嘗試從事科學研究,探索新知領域,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3]。它對大學生畢業后能否勝任工作崗位或者順利開展科學研究都有直接影響。一所高校本科教學整體水平如何,畢業論文質量也是一個關鍵評價因素[3]。然而不能否認的是,近年來,我國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呈現出整體下滑趨勢,甚至出現了本科畢業論文的存廢之爭[4,5]。在這種形勢下,筆者對長沙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畢業論文(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結合材料類專業的特點探索相應的對策與措施。
一、材料類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及考研與畢業論文(設計)存在沖突,影響了畢業論文的順利開展
進入大四第一學期,學生們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找工作或者復習考研上,這使得他們無暇顧及畢業論文(設計)的前期準備工作。進入最后一學期,未找到工作的學生繼續找工作,部分找到工作的學生被就業單位要求去實習,考研通過初試的學生要繼續準備復試,未通過初試的學生轉而把精力放到找工作上,這就導致就業及考研與畢業論文(設計)發生沖突,使得畢業論文的時間得不到充分保證[2-6]。
(二)畢業論文選題與學生就業、讀研方向脫鉤,學生興趣不高
材料類專業實踐性要求高,用人單位希望畢業生能盡快勝任擔負的工作。學生迫切希望畢業論文選題能與其將從事的工作相結合,以便能順利過渡到工作崗位。另外,考研的學生也希望自己的畢業論文選題能與其選擇的讀研方向相結合,為今后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但目前采用的選題方式都是單向方式,即由導師擬題,學生網上選題,學生在擬題上沒有參與權,這就使得畢業論文選題與學生就業、讀研方向脫鉤,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部分畢業論文存在誠信缺失,學術不端現象
近些年來,社會急功近利思想嚴重、誠信意識淡薄,大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出現的學術不端現象也日趨嚴重,主要體現在剽竊抄襲,數據造假,等方面。學術不端現象不僅有違學術精神,還敗壞學習學術風氣,同時扼殺了學術的公信力和創造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一種很大的傷害[6]。
(四)師生交流不暢,畢業論文過程難于管理
隨著近年來學校提出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專業教師自身的壓力不斷增大,不僅承擔繁重的課堂教學工作,還要開展課題研究,完成一定量的科研任務,而指導畢業生數量常在5~8人,一些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難免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選題機制后,部分學生會去就業單位開展畢業論文工作,大部分時間在校外,這也造成師生交流不暢。
(五)畢業論文評價體系片面,客觀性不強
盡管筆者所在學校的畢業論文評定中存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幾個等級,也有相應的評定細則,但存在指標體系不夠全面,重結果輕過程,操作性不強,在實際操作中容易被人扭曲,產生很多不合理的問題。如論文及格率過高,不及格者幾乎為零;評定老師自由裁量的彈性度太大,出現了許多人情分等。這都影響了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
二、提高材料類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對策
(一)延伸畢業論文時間,緩解畢業論文與擇業及考研在時間上的沖突
近年來,長沙理工大學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鼓勵本科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研究,開展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學生課外科技立項”、“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并制定了“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校企聯合培養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材料類專業可以以這些課題和科技活動為依托,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與之相結合,讓學生在大二或者大三就進行與畢業論文相關的科學研究并完成一部分工作,從而解決大四因考研或擇業導致畢業論文安排時間不充裕的問題。
(二)建立“師生協商擬題”的畢業論文選題機制,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改革僅由導師擬題的單一選題機制,實行“師生協商擬題”機制并行。筆者所在材料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及讀研方向與專業方向基本一致,學生在擬題階段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或者就業、讀研的需要與本方向的指導教師進行協商,擬出雙方都滿意的論文題目,再由教師編寫選題審批表提交學院,由學院組織的專家審定小組評審下達。這種方式,由于學生參與了擬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熱情。
(三)引入論文重復率檢測系統,嚴格畢業論文質量出口管理
為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營造學術誠信氛圍,長沙理工大學自2013年起,對應屆全部本科畢業論文采用“大學生論文抄襲檢測系統”進行檢測,具體要求為:(1)理工科R(文字重復率)≤30%,文科R≤40%,通過檢測,是否修改由指導教師或學生自定。(2)理工科30%70%,疑似有嚴重抄襲行為,學院確定三人專家組進行鑒定。如確認畢業設計(論文)不存在嚴重抄襲行為,按B類處理;如確認畢業設計(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行為,專家組寫出鑒定意見,學院簽署意見后,報校教務處備案,同時取消答辯資格,成績計“不及格”,學生需在一年內重修畢業設計(論文)。
(四)借助互聯網工具,建立畢業論文師生溝通平臺
以QQ群、微信群等為紐帶,以指導老師為單元,建立畢業論文師生溝通平臺,指導教師和學生不用面對面也能進行順暢交流。師生溝通平臺涉及信息、實驗數據上傳,進度匯報,疑難解答、資料共享、網上評閱、語音或視頻在線群組討論與交流等。指導教師可以基于群記錄對學生論文進度進行考核。
(五)建立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畢業論文模糊綜合評價系統
畢業論文的評價體系涉及選題質量、文獻查閱與綜合能力、論文工作狀況、基礎知識水平、知識運用能力、創新思維、論文寫作水平等一系列指標的考核。它實際上是一個全面而系統的考核體系,它的建立需要從系統工程的角度來進行。荊寧寧[7]、曹柬[8]提出的基于層次分析法(AHP法)的畢業論文模糊綜合評價系統,根據專業特點進行修正后可用于材料類本科畢業論文的評價。首先將畢業論文每個環節均納入評價,運用設計畢業論文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確定指標權重。再利用模糊數學方法將教師的定性評價(優秀,良好,中,合格)轉化為定量評價(百分制分數),最后運用模糊聚類分析法,按照學校規定的比例,對學生成績進行分等列出。這一方法評價系統、全面、合理、有效、公正、簡便。
三、結語
筆者在長沙理工大學開展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項目(湘教通[2015]291號第150項)時發現,學生在開展畢業論文工作時,可以實實在在地從事科研活動,將四年所學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實際生產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延伸畢業論文時間、建立師生雙向擬題與選題機制、引入系統、創建網絡交流平臺、構建模糊綜合評價系統,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的改革創新工作,對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蔣亦華.我國本科畢業論文制度的闡釋與建構[J].現代大學教,2009,(2).
[2]陳貞豐.關于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若干問題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25).
[3]柯穎.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對策思考[J].學術論壇,2008,(10).
[4]任森春,李菁楠.本科畢業論文存廢之爭與改革思路[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
[5]田春生.目前我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4).
[6]陳艷嬌.高校本科生畢業論文改革設計方案新構思[J].江蘇高教,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