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7 04:45: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原生家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多民族社區,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相關概念解析
1、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概念
民族認同主要指一個民族的人們對其自然及文化傾向性的認可與共識,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民族認同包含了民族關系的認同和民族文化的認同。民族關系認同是針對一個民族作為一個群體而言的,這種認同主要來自于本民族與其它民族之間的界限劃分;民族文化認同指的是在一個民族發展中,一種文化體系以民族為載體,而民族以文化為聚合。
國家認同是一種重要的國民意識,是維系一國存在和發展的重要紐帶。國家認同實質上是一個民族確認自己的國族身份,將自己的民族自覺歸屬于國家, 形成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主體意識。
2、多民族社區的概念
多民族社區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的多個民族,經過長期的共同生活與交往,從而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點的社區。多民族社區的構成要素:不同族屬的多個群體、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社會體系和結構。 多民族社區以社區民族關系的行程過程為標準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傳統型多民族社區、識別型多民族社區和建構型多民族社區。
傳統型多民族社區是指,在歷史上就一直存在,也一直被社區成員所意識到的社區。該種社區類型的特點主要表現在:(1)歷時性。歷史上長期存在,不受解放后民族識別工作的影響;(2)多元性。這主要表現在文化上,各民族文化,形成了現在地區文化多元共存的現象;(3)傳統性或原生性。這是就社區本身而言的,是放在現代化背景下的傳統性與原生性,這類社區相對于現代都市社區而言,它的傳統建筑、飲食與服飾等都保存較好,具有原生態的一面論文格式模板。
湘西州現有民族43個,主體少數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中畢業論文題目,人口過千的少數民族有回族、瑤族、侗族和白族。通過上述的介紹,很明顯湘西州屬于一個多民族社區。按照我們民族學對多民族社區的分類,由于湘西州是自古就存在這樣一個多民族共聚的情況,所以我們把這樣一個社區定義為傳統型多民族社區。
二、多民族社區民族認同的維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國學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認同的三個維度,來探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們的民族認同情況。
1、民族身份的認知:包括對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的認知
湘西州是有著四十三個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盡管這里有著不同的民族群體相互雜居,但是這里的人們對于自己民族歷史傳統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認知度卻依然十分強烈。以他們的主體民族土家族和苗族為例來講,這兩個民族都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歷史傳統、風俗習慣有著極高的認知度,歷史上的民族記憶至今仍然在這些民族的人們心中留著深深的痕跡。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著“所居必擇高居”的居住傳統,傳統的吊腳樓工藝一直是當地的一大建筑特色;湘西苗族的民族認同更加是能夠通過當地至今仍保留下來的“落洞”、“趕尸”、“種蠱”三大習俗來體現;土家族的傳統技藝“西蘭卡普”,就被稱為中國三大名錦之一,這對于如今的土家族人們而言,無疑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湘西州的各個民族都對自己的民族歷史文、宗教習慣保持著十分積極地態度,這個多民族社區內的人們是有著很強的民族認同的。
2、民族歸屬感:通過民族群體內部的團結情況和對本民族之外的群體的接納與排斥情況來了解該民族的民族歸屬情況。
由于湘西州是個多民族社區,在這里居住的人們每天除了要與自己本民族的人們相處共處之外,還要與當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聯系,在這種情況之下,在與其他民族的人們的交往過程中,當地人們的族群自我意識會有所增加。教授曾指出一個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過程中會增強自我的族群意識和群體歸屬感。根據我們的調查研究所得,湘西州內的各個民族都內部都十分的團結,對自己族群內部有著極高的歸屬感,都承認自己屬于某一民族群體,同時,在與其他民族交往的過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強化本民族的族群意識和族群歸屬感。例如,當涉及到民族政策、利益分配等問題的時候,不同民族之間的民族認同會被進一步的加強,但從總體上而言,湘西州內的各個民族之間的人們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畢業論文題目,他們的相處還是十分融洽的,各民族之間都能夠和睦相處。
3、行為卷入:包括人際交往的范圍和偏好、社區或民族社團參與情況等。
多民族社區里的民族主體的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不僅要參與自己本民族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的活動,還會積極參與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動,最后形成了很好的民族融合,這種文化上的互動,不僅沒有減低民族主體對本民族的認同,相反,還因為在參與其他民族的節日活動的時候,更加意識到和珍惜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可貴性,從而使得在湘西州這樣一個多民族社區內,最終達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和諧共生的局面。例如在湘西州境內,土家族的擺手舞不僅是當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舉行盛大的晚會的時候,來自周內的各個民族也都會參與在其中;鳳凰城里的苗寨,每天也都吸引著周內不同的民族的人們來參加這個活動。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區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現狀
1、多民族社區內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共性問題
根據我們的研究所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這樣一個傳統的多民族社區中,與其它的單一民族社區一樣,州內的各個民族也都存在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如今州內有部分人的民族認同是基于工具性的思考上,而關于傳統的原生性認同卻在逐漸減少,這一群體以新一代的青年人居多,他們對于祖先們的許多歷史和本民族的風俗習慣都不是怎么熱衷,他們這部分人會覺得自己的民族身份給予自己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國家政策方面的照顧、考試可以優惠加分等。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部分人卻有著極高的國家認同感;而社區內的老一代人們,對自己本民族的認同度卻是原生性的認同多一些,不過他們對于國家層面的認同卻不如青年群體。
2、多民族社區內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特殊性問題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個傳統型的多民族社區,那么在這樣一個社區的各個民族之間就免不了相互之間的交往與接觸,這樣也勢必會使得在這個多民族社區內的人們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會與單一的民族社區有所區別。
(1)多民族社區內的民族認同較為強烈。
在上面介紹民族認同的維度的時候,我們都已經講過了,在多民族社區內,各民族的人們在與其他民族的交往過程中,會不自覺的去維護本民族的利益與尊嚴畢業論文題目,會增強對本民族的民族記憶和歸屬感,從而會導致各民族的民族認同有所增強。在我們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內,盡管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會增強各自民族對本民族的認同感,但是并沒有出現因為這個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結果,在湘西州內的各個民族還都是很和睦的相處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區內的國家認同存在很大的對比性論文格式模板。
多民族社區里的民族國家認同的最大一個特點就是認同的對比性,具體來講就是說在這個多民族社區之內,大到國家的方針政策,小到社區內部的一些政策決議必須要公平公正,否則,很容易引起社區內各個民族之間的不和諧狀態。就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這個多民族社區來講,如果州內的政府只是單純的給予土家族人民一些優惠政策,而忽視其他民族,那么這樣的話,會在這些民族的心理產生對比心理,他們就會覺得國家沒有很好的照顧到他們,這樣一來,他們的國家認同度會大打折扣。
從總體層面上而言,湘西州這個多民族社區內的各個民族都對自己的民族有著很高的認同度,尤其是像土家族和苗族這些在湘西州占主體地位的民族,他們都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在談及到對國家層次上面的認同的時候,州內的大部分民族也都對國家的各種民族政策表示支持和感謝,他們也都能以作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四、余論部分
1、民族認同的原生論和工具論討論
目前我門國家基于保護民族平等的原則,對我國少數民族實行民族優惠的政策,這些政策一方面來講確實對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來講,這種民族優惠政策又使得的當今社會中民族認同的原生性受到了一些質疑。于是,在學界里關于民族認同的原因探討就出現了兩種聲音,一些學者持原生性理論,這批學者認為民族認同應該是基于對本民族的歷史傳統、風俗習慣等方面的認同;而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當今有一部分民族認同是帶有功利性的畢業論文題目,這些民族主體主要是基于國家優惠政策可以給自己帶來種種好處而產生和維持自己對本民族的認同感的。然而在少數民族地區該究竟如何更好的處理這二者之間的關系,至今仍需大家不斷共同的探討。
2、民族政策的文化隱喻問題
我們國家為了實現各個民族事實上的平等,而對少數民族實行政策上的傾斜和優惠,例如我們國家目前在全國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這些被國家化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確實享受到了國家的很多政策上的照顧。可是,這些被國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帶上“自治”的頭銜,其帶來的文化隱喻就是代表著“落后”和“貧窮”,這些地方在從國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資金支持的同時卻又使得很多市場投資機會白白流失,因為很多市場投資者是不會在落后不發達的地方進行大規模投資的。
關于如何解決民族自治地區文化隱喻所帶來的問題,在這里提供三種解決途徑,希望與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討。(1)對少數民族地區取消自治稱呼,而同樣的享有政策上的優惠。(2)深入研究與弘揚民族文化,讓民族地區文化品牌的旗幟飄得更遠。(3)調整有關少數民族的文化敘述,比如說“貧窮”、“落后”這些用來形容少數民族地區的詞匯,在今后的官方敘述中盡可能的少出現。
參考文獻
[1]馬戎.民族與社會發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J].北京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
[3]寧騷.民族與國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譚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區的近代重構[M].民族出版社.2007.
[5]孫桂香.新疆維吾爾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學.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動試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關鍵詞] 草原 生態文明建設 建議
[中圖分類號] S8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08-0016-01
加強草原生態治理也是強化農牧業基礎地位的重要內容和措施之一。我國是草原大國,擁有天然草原近4億公頃,與森林和農田一起構成陸地上三個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幾乎占據國土面積的半壁江山,約為森林面積的2.5倍,耕地面積的3.2倍,是我國國土的主體和面積最大的綠色屏障。草原被譽為“城市之肺”和“大氣過濾器”,在供氧固碳、凈化空氣、防風固沙、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保育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顯著作用,給人類提供了一個舒適怡人的生活環境。其次,草原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作用不可忽視、不可替代。草原的興衰,不僅影響到人類的經濟、社會發展,更重要的是關系著人類的生存與安全。
多年來,我們在推進草原生態文明建設、促進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要看到草原生態形勢依然嚴峻,草原生態環境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導致草原退化、資源面積減少的各種潛在因素還依然存在,且有加劇的態勢。草原亂開濫墾、超載過牧、草原環境污染、破壞植被現象屢禁不止,草原退化、沙化、鹽堿化、石漠化還在發展,各地由于草原生態環境破壞導致的“沙塵暴”“冰雹”“雪災”等惡劣氣候時有發生,草原的生態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當前抓好草原生態環境治理、推進草原生態文明建設這件農牧事已迫在眉睫。
1 立足當前,全力促進草原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以來,一系列重要講話,對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美麗中國,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論斷、新舉措,這對全面深化草原生態保護工作是難得的好機遇,我們要在認真學習領會 “做好農牧人、干好農牧事”精神的基礎上,迅速行動起來,不等待、不觀望,主動工作,切實把草原生態保護和草原生態文明建設抓緊抓好、落到實處。
2 加大天然草原保護,實現草原資源永續利用
按照“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保護優先、綜合治理”的原則,繼續加大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實施力度,積極探索和推廣草原保護新技術,加強草原鼠蟲害和毒雜草防治,積極開展補播改良,加大草原生態綜合治理,遏制草原退化勢頭。同時,嚴格執行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落實禁牧、草畜平衡工作,減輕天然草原放牧壓力。繼續加大草原圍欄、棚圈、儲草棚、青貯窖等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減畜養殖基礎條件。同時,大力發展草產業,推進優質高產飼草種植進程,為草原畜牧業轉型提供保障,實現退化草地恢復和發展飼草的雙贏。
3 強化草原普法宣傳,提高全民草原保護意識
要積極開展對廣大農牧民和領導干部草原普法宣傳工作,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等法律法規,積極建立完善相關配套的政策、法規措施,提高全社會對草原生態環境的關注度,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草原保護的關系,始終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保護優先、利用有序的原則,嚴格草原資源開發審批制度,不以犧牲草原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增長,積極穩妥地推進草原保護建設和合理開發利用。
4 加大草原執法監管,維護草原生態安全
全面落實國家草原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堅決貫徹執行禁牧減畜和草畜平衡,繼續采取重度退化草原全部實行退牧、中度退化草原實行禁牧封育和輪牧、休牧等手段進一步加大草原生態恢復,建立健全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輪牧、人工種草等地方性制度,積極推進出臺草原保護、草原畜牧業發展和牧區農牧民增收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草原監理體系,改善草原執法裝備條件,完善草原監管手段,嚴格落實村級管護員管護責任,切實加大草原執法監督力度,堅決制止和打擊非法使用、流轉和人為破壞草原的各類行為,加大草原執法人員培訓力度,加大草原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提高草原違法案件的警示作用,促進草原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
5 全面加強服務工作,促進牧民轉產轉業。
建立和完善農牧業生產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畜牧業生產經常性技術指導和服務,采取草場、牲畜保險和加強畜牧業災害預警體系建設,提高畜牧業抵御自然風險能力;加大牧區牧民轉移就業力度,積極利用就業培訓和勞務輸出中介組織等平臺,引導牧民從事旅游接待、飲食服務、運輸業、餐飲業等二、三產業和發展民族手工業、牧區民俗旅游業、民族服飾加工、民族食品等特色產品制作等。同時,通過創立小額貸款、創業貸款、無息貸款等優惠政策以及草場抵押、流轉、保險等措施籌措資金,扶持群眾興辦企業、發展家庭牧場、牧家樂、帳房賓館等草原經營性旅游活動,加快牧區勞動力轉產就業,拓寬牧民就業和增收渠道;積極鼓勵牧民群眾進城定居,加強和完善進城群眾醫療、就學和養老保險等社會服務,使更多的游牧民告別傳統生產生活方式,使天然草原減輕人畜壓力的同時,讓農牧民享受現代文明生活。
參考文獻
>> 網絡信息資源保存 網絡信息資源保存研究 試論網絡信息資源長期保存的若干問題 重大事件網絡信息資源永久保存技術初探 數字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保存風險評估及控制技術研究 網絡背景下檔案信息資源的收集與保存策略 網絡環境下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探究 政府網站信息資源保存挑戰及對策 面向數字信息資源長期保存應用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地方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探析 網絡環境下地方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建設 國外數字學術信息資源的信息安全風險與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研究 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 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 試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 網絡信息資源館藏化探討 網絡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 再論網絡信息資源融合 淺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 3 ] 時婉璐.原生數字資源館藏建設初探:以美國國會圖書館MINERVA項目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3(8):27-30.
[ 4 ] 85890個,中國政府網站“家庭”首次摸清[EB/OL].(2015-07-21)[2015-08-20].http:///wzpc/2015-07/21/content_2899963.htm.
[ 5 ] 政府網站[EB/OL].[2015-08-20]http:///link?url=7h5quUYlngzLGGj8GKQGu0YyTqB0zI
03XyflVjBTyAjj2sIBmzb7_hc1lPUvoa09tyNCh_b7ZG
YFZPeHrKO00a.
[ 6 ] 瞿建雄.中外互聯網資源采集保存現狀概述[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75):33-37.
全 勤 南京圖書館研究館員、副館長。江蘇南京,210018。張天穎 南京圖書館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江蘇南京,210018。
李 瑋 南京圖書館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江蘇南京,210018。
陳龍翔 南京圖書館采編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江蘇南京,210018。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分離; 方差分析
中圖分類號: G4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3-0072-02
心理分離是客體關系和個體心理學以及家庭治療領悟比較重要的內容,是指個體在功能上,情感上,沖突上,態度上與父母獨立的能力。功能獨立,是指在沒有父母的幫助下處理個人事務的能力,例如,“我經常讓父親/母親幫我解決自己的問題”;情感獨立,測量是否過分多的需要父母的贊同、親密和情感支持,例如,“離開父親/母親讓我感到很孤獨”;沖突獨立,指的是在與父母發生沖突時不內疚、焦慮、猜疑和背負責任,例如,“當父親母親批評我時我很生氣”;態度獨立,指個體的態度、價值觀和信念與父母不一致的程度,例如,“我和他對女性角色的看法相似”。[1]心理分離的成功與否決定了一個成人人格和社會關系的健康與否。特別是一個人如何處理關系中的親密與距離,影響到一系列的心理適應,包括自尊、家庭關系質量、同伴關系、抑郁、焦慮等。[2]
心理分離的研究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至今只有三十年的研究歷史,是較新的一個研究領域。并且心理分離的研究大都是在西方國家背景下進行的,國內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不多,僅有兩篇論文,而貴州省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分離的研究還沒有。因此,本研究擬對貴州省大學生的心理分離狀況進行研究,為心理健康工作者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干預心理問題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同時豐富國內心理分離領域的研究成果。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本研究選取鄭州、開封、成都、廣州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由于大四的學生面臨找工作和考研,被試不好找,所以本研究只選取大一至大三的學生進行正式施測,共發放問卷800份,有效回收問卷683份。其中男生310名,女生373名。大一學生162名,大二學生174名,大三學生347名。
1.2測量工具心理分離量表 采用Hoffman1984年發展的心理分離量表(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Inventory PSI)此量表測量青少年與父母的心理分離水平。PSI是以心理分析理論和結構性家庭理論為基礎,測量個體與父母心理分離的程度,適用對象是成人或者青少年。量表是一個有138個項目的5點量表,答案從1(一點也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PSI包括四個分量表:功能獨立 、情感獨立、沖突獨立、態度獨立。本研究中父親分化量表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分別為0.801, 0.838, 0.7780, 0.850,總量表為0.901,母親分化量表各維度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分別為0.787, 0.823, 0.790, 0.834,總量表為0.898。
1.3 統計方法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數據由SPSS11.5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大學生與父親和母親心理分離的差異比較
采用配對t檢驗對大學生與父母的心理分離的情況進行比較,表1呈現了大學生與父母的心理分離的基本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與父親心理分離的水平高于與母親心理分離的水平。男生與父親的功能、情感獨立水平顯著的高于與母親的獨立水平。女生與父親的態度獨立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沖突獨立水平均顯著的高于與母親的獨立水平。大一學生與父親的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沖突獨立水平均顯著高于與母親的獨立水平。大二學生與父親態度獨立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水平顯著高于與母親的獨立水平。大三學生與父親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水平顯著高于與母親的獨立水平。各個年級學生與父母的心理分離水平差異不顯著。
2.2 大學生心理分離的性別差異
考察大學生與父母心理分離的性別差異,采用MANOVA方法進行檢驗,見表2
從上表可以看出,男生與父親的功能獨立、情感獨立和與母親的態度獨立、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水平顯著高于女生。女生與父母的沖突獨立水平高于男生,但是沒有達到顯著水平。
3分析討論
3.1大學生與父親和母親心理分離的差異
大學生與父親在態度獨立、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沖突的分離水平顯著的高于與母親的分離水平,這與國內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夏翠翠[3]的結論一致,也與國外大部分研究者結論相一致。大學生與父親的心理分離水平高于與母親的分離水平,即大學生與母親的關系比與父親的關系更為親密,這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相一致:母親更多的給以孩子們情感上的溝通和支持、生活上的無微不至的照顧,而父親較少給以孩子們日常事物的照料和情感支持。
女生與母親態度獨立顯著低于與父親態度獨立,女性與母親有更多的態度相似性,可以從性別認同上得到解釋,相同的性別更可能從相似的視角看問題。
對男生和女生來說,都表現出與母親情感獨立低,即與母親有更多的情感聯系。這與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涂翠平的研究結論相一致[4]。這一結論與傳統的性別角色標準相符合,反映了社會文化對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期待。我們的傳統文化下,女性是溫柔的,賢淑的,角色任務是相夫教子,而且女性作為生育者角色,表現出慈愛的、能敏感覺察他人的需求,善于照顧他人等心理特質。有研究發現女孩和婦女一致報告她們比男孩和男子更善于照顧他人,更能體會他人的情感。所以即使到了成年期也會表現出與母親更多的情感聯系。
3.2 大學生與父母心理分離的性別差異
男生與父親的功能獨立、情感獨立和與母親的態度獨立、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水平顯著高于女生,也與國外大多數研究者的結果基本一致,與國內北京師范大學夏翠翠的研究結論不一致。這個發現符合中國的文化背景,在我國,男性在很多方面被期望有更多的獨立性:經濟獨立、心理獨立。另外這個發現也支持女性心理學的觀點,期待女性與父母有更多的情感依賴。
具體來講,在與母親態度獨立上,男生的分離水平更高??赡艿脑蚴牵瑐€體在成長過程中發展性別認同上一般是與同性別的父母認同,相同的性別更可能從相似的視角看問題,也在性別認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態度、價值觀和信念。
在與父母情感獨立上,男生分離化程度更高。也就是說女生會與原生家庭有更多的情感聯系,更多地從原生家庭獲得情感支持,這與學者們認為女生在發展統一性時有更多的關系認同相一致[5]。
與父母功能獨立上,男生的獨立水平比女生高。中國的傳統習慣上男性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和家庭重大事件的決策者。男孩子從小也被灌輸這種思想和文化,大學生作為成年人,男生比女生與父母有更高的功能獨立。
4 結論
大學生與父親的態度獨立、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沖突獨立水平顯著高于與母親的分離水平。男生與父親的功能獨立、情感獨立和與母親的態度獨立、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水平顯著高于女生。
參考文獻:
[1] Hoffman J A.Psychological separation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4,31:170~178
[2] Holmbeck G.N. Wandre I M I. Individual and relational predictors of adjustment in first year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Psychology,1993, 40:73~78
[3] 夏翠翠.青少年與父母的依戀和心理分離與社會適應的關系[D].2006.
[4] 涂翠平.成人心理分離與其婚姻質量的關系[D]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
關鍵詞:文化遺產 ;生態博物館 ;原生態環境保護
Abstract: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a new idea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ecomuseums are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to areas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useums. The inner difference between ideas of ecomuseums and traditional one is that ecomuseum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within the places where culture developed and management by local people, thus offering an organic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heritage. By reviewing foreign literatures on idea of ecomuseums, combining with effective civil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ecomuseums, this essay will clarify the modern signification of ecomuseums construction and bring out some thought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musems. I hope this essay can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useums.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ecomuseums;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G11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1)-03-4(8)
3生態博物館發展的當代意義
我國生態博物館從傳統博物館中走出來,在文化的原生地建立了第一代生態博物館,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局限性,彌補了傳統博物館的缺陷,實現了文化保護社區化和民主化的博物館新理念。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在我國博物館界得以傳播的背景是,一方面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工業化的進程中,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但是先進國家工業化帶來的生態失衡和環境破壞也開始在我國重演,并且有越來越突出的表現,因此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日益為我國社會各界所關注,于是我國博物館界開始關注國際生態博物館運動。另一方面,20世紀80年代開始,整體保護文化遺產的觀念開始萌芽,到20世紀90年代,結合引進國際保護文化遺產的理論和實踐,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這一時期我國博物館發展進入新的時期,當時我國博物館已經發展到1000多座,博物館界也迫切需要尋找擴大保護文化遺產,更加有效服務社會的新形式?!吧鷳B博物館就是一種補償傳統博物館缺陷的新形式”。生態博物館的方法不是要增加一座新的博物館,而是要使整個社區和它的周圍環境一起構成場所型的生態博物館。在生態博物館的范圍中,可能有若干個自然村,還可能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包括同一“文化色塊”的更廣闊的區域。
目前,一些民族村寨的建設與發展,更多面向的是旅游者而不是當地民眾,在很多旅游經營者看來,滿足游客需求,加強景區管理,是頭等大事,而如何滿足居民需求,完善社區管理,似乎并不重要。有些地方為了降低管理難度,干脆將居民全部或者部分搬遷到新村居住,白天再讓其回到古村鎮工作,徹底將古村鎮變成一個提供‘真實建筑,虛假生活’的主題公園” 。新的項目主要功能是為旅游服務,理所當然以贏利為目的,缺少民族傳統文化的真實性,摻雜其間的偽民俗卻十分豐富。在這些所謂的“民族村”、“民族風情村”里,缺少對本地文化與自然資源價值的準確認識,盲目開發甚至進行破壞性開發的行為突出,既違反民族建筑傳統,又影響生態環境的大體量豪華客棧越來越多,不少旅游接待設施按照城市建設模式,裝修濫用瓷磚、水泥等現代建筑材料,而逐漸失去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同時,對旅游從業人員更是缺少必要的歷史文化知識和文化遺產保護理念,以及“負責任旅游”、“可持續旅游”方面的培訓,不少導游在講解中存在較大隨意性,迎合參觀者的喜好任意編造講解內容;原生態文化標簽隨意貼在來自各地的旅游商品上,魚龍混雜,缺少本地特色;文字影像方面的旅游產品更是缺乏權威性,漏洞百出,嚴重影響民族村寨溫馨平和的文化氛圍,使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傷害,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斷地悄然消失。
在生態博物館的建設過程中,還始終存在著民族民間可移動文物和手工藝品流失的問題。一方面,是民族民間文物的非法販運,這是目前國際間文化遺產保護的難題之一,在我國生態博物館中同樣存在,當旅游者,特別是一些外國收藏家或者文物販子來到民族村寨,往往會設法購買當地民眾的祖傳物品,使得尚處于貧困狀態的村寨居民很難長期抵御這一誘惑,最終使這些精美的民族民間文物離開了文化原生地,甚至流落異國他鄉。與此同時,國外一些國家和機構通過各種渠道大量采集、收購珍貴的民族民間文物,甚至挨家串戶搶購民族民間文物,連當地民眾正在使用的生產生活用具也在劫難逃,進一步造成民族地區文化資源的嚴重流失。另一方面,長期以來為了滿足家人或本地居民的需求而制作的手工藝品或生活用品,包含著使用功能、文化象征、精神寄托、場景裝飾等綜合意義。但是,當外地旅游者購買這些手工藝品或民族生活用品時,僅僅被看作是紀念品、禮品或展品,必然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的真正功能。隨著旅游市場的需求增長,這些手工藝品變成了批量生產的產品,用典型的樣式銷售給旅游者,同時往往在當地民眾之間產生競爭,使成為產品的傳統工藝品逐漸失去了文化含義,質量也變得粗糙,降低了當地傳統文化的聲譽。同時,當地從事手工藝品制作的民眾也因此而受到剝削,因為與他們所付出的勞動相比,銷售價格過于便宜。
生態博物館的建立以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為出發點,而且這種保護是整體保護、原地保護、自我保護及發展中保護相結合的一項系統工程。生態博物館“至今已歷經30來年,并在不少國家都可發現它的頑強實踐。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態博物館的發展并不是如創建者和支持者們期待的那樣,擁有一個令人振奮的局面的出現,反而是在爭議和艱難的實踐中起伏” 。在我國誕生的第一批生態博物館,建館至今也已經有10余年的歷史,經歷了初建時的興盛階段,目前正在步入艱難的鞏固與提高階段?!氨Wo的難度就在于我們企圖讓這一‘活化石’在現代‘污染’無處不在的社會環境中接近“原生態”地活下去”。 迄今為止,我國的生態博物館建設,大多選擇了民族文化極為豐厚,居民生活卻極為貧困的古老民族村寨,脫貧幾乎是每一個民族村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因此從一開始,這些生態博物館的建設,就承擔著社區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的雙重重任?!爱斠粋€長時間處于相對封閉狀態的村寨,突然間向世界開放時,來自世界上高度發展的社會和技術的交流,以及文化影響的涌入會造成什么結果,這是生態博物館研究應解決的關鍵問題” 。生態博物館既要考慮社會公眾意識與整體利益,也要考慮區域內民眾的現實需求,而采取適當的支持與補償措施。
目前,我國所建立的生態博物館,一般來說,均是當地政府根據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需要給予熱情支持,以及專家學者根據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需要給予熱情指導的產物。民族村寨是當地民眾的家園,當地民眾希望生態博物館的建立,有利于改善自己貧困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狀況,往往也能夠積極參與。由于有政府、專家和民眾三個方面的積極性,就具備了生態博物館建設的基本條件。但是,目前在這三個方面的積極性之中,當地政府和專家是主導力量,當地民眾則往往是被指導的,因為他們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態博物館的正確理念,也不知道生態博物館建設的前景如何,他們仍然把精力放在各自家庭的現實生計問題上,而在文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上保持沉默,任由“有知識”的外來人所把握和決策。對此海先生指出,“我不得不說,事實上外來力量成了村寨文化的人,村民則從事實上的主人變成了名義上的主人,沒有外來力量的進入,就不可能有生態博物館,這是事實。也許別的國家不是這樣,但中國是這樣。在中國建立一個生態博物館并不難,而鞏固它比建立它就難多了。因為建立它是政府和專家的行為,而鞏固它只有文化主導權回歸到村民手中,村民從名義上的主人回歸到事實上的主人時,生態博物館才得以鞏固”
在生態博物館中,文化遺產的保護不能由政府和專家包辦代替,只有被保護對象認識到自身所創造的文化價值和保護的必要性時,才能進行有效的保護;只有被當地民眾認同的、認可的文化遺產,才能進行有效的傳承。而各級政府的責任是服務、組織和協調,制定相關政策;學者、專家、志愿者的作用是研究、指導和支持。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不能讓當地民眾缺位,應由農村社區里的民眾作為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體。因為村莊民眾是文化遺產的創造者,文化遺產的保護應當由他們參與。“文化不是血緣的東西,是心理的東西,是要傳承的”。因此,生態博物館應該強調,讓擁有某種文化遺產的主體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來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承,才能有效地實現文化遺產保護的目的。H.弗里曼(H.Friman)指出“我們工作的動力源自生態博物館背后的哲學理念,即一個地方或一個區域連同其所有的物品是一種文化財產。這里所說的財產與法律意義上的概念無關”。 然而要實現文化遺產保護的目的,關鍵要使文化遺產的主體在心理上實現對于本民族、本地域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對于自身傳統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升華,這種文化認同心理,才是當地民眾自覺保護文化遺產的不竭動力,從而實現生態博物館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在我國古老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態博物館,無論對于農村社區,還是村莊民眾來說,都是一種超前的行為,要使生態博物館得到鞏固和發展,當地社區和民眾都必須超越自己的固有觀念和能力。任何一種先進理念和由此催生的新生事物,只有和現實的需求相契合才能具有生命力。生態博物館在理想與現實的對接過程中,最容易實現的是技術層面的對接,例如記錄、維護、保存文化遺存,建立信息資料中心等,這些可以通過借鑒傳統博物館的已有做法,結合當地實際來完成。但是,社區民眾對于自己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認識,參與生態博物館建設的目的,是否與建立生態博物館的目標相一致,則是生態博物館在理想和現實的對接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生態博物館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遺產的原生地保護,并且由文化的主人保護自己。但是,在我國的生態博物館建設過程中,確實存在著文化階段。從文化回歸到文化自主,社區民眾需要“經過三個文化的遞升的層面。這就是利益驅動層面,情感驅動層面和知識驅動層面”。當地民眾保護自己文化的動力來自于利益的驅動,也來自于對自己文化的天然感情,但是,對自己文化的價值往往缺乏科學認識。這三個層面都需要提高,而且將是一個長期的提高過程。
文化是一條流動的長河,處于永恒的變遷過程之中,所有歷史積淀的傳統都將經過今天的變化而形成新的傳統,并成為明天變化的基礎。從這個觀點出發,任何“靜態地”保護民族文化的愿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不可能將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原封不動地全盤保護下來,特別是在全球化、現代化加速發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只能對每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價值評估,重點選擇那些在各民族的社會生活中仍然發揮著作用的“活態文化”;那些各民族自我推崇、自我評價較高的文化內容;那些對內能促進民族認同、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文化內容;那些對外能代表民族形象、促進民族發展的文化內容;那些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內容;那些有利于促進各民族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內容;那些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的文化內容;那些有利于家庭、鄰里、人際關系和睦的文化內容。還要特別關注特色鮮明,內涵豐富,但是在現代化進程中面臨傳承危機和容易消亡的少數民族文化,即將一個民族最核心的、最能體現其民族特征的、最符合時代要求的、最能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的文化要素保護下來。
4生態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生態博物館所保護的不是單體的文物,也不僅僅是古老的建筑,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空間,一個活態的文化肌體。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從簡單的收集、整理、展示,到在文化的原生地系統全面的保存、展示和傳承,是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實踐上的一次飛躍。“生態博物館運動讓博物館工作者不得不再次審視博物館的性質、任務和職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博物館的社會責任,不得不思考博物館生存的意義,不得不思考博物館發展的社會條件” 。生態博物館的出現和發展,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和強烈的現實需求,是時代的召喚。雖然,目前各地生態博物館的建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均屬于具有開創性實踐中的正?,F象。對于我國生態博物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給予更多的寬容,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提高,使我國生態博物館的建設更加符合國情,探索出中國特色的生態博物館建設道路,建立起中國特色的生態博物館理論體系。“博物館的方法是在不斷創新之中,我們并沒有一個標準的模式” 。但是,人們已經通過實踐,看到生態博物館在延續鄉村文化景觀、保存珍貴文化記憶、提升民眾文化自覺、保障民眾主體地位、推動社區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各界合作、擴大社區文化傳播和完善自身能力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生態博物館延續鄉村文化景觀。鄉村文化景觀的價值最早在建筑、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領域中得以發現和應用。同時專家學者們從文化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民俗學等角度對鄉村文化景觀進行了有意義的科學研究。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鄉村文化景觀是最接近人與自然的和諧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環境,而生態博物館關注的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環境的保護。生態博物館提供了最豐富的原址展示,既包括山脈、河流、森林、草地等人們生存所依賴的自然條件,也包括居住建筑、文物古跡、傳統節日和民間習俗等人們日常生活的文化環境。生態博物館更大的展示空間在有形的博物館建筑之外,其規劃把整個文化社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活場景都納入保護視野,除了那些有數百年歷史的寺廟、戲臺、民居等古老建筑被精心保護外,傳統的磨坊、釀酒作坊、打鐵作坊、甚至過去燒炭的土窯、飲用的水井等,都作為鄉村文化景觀的組成部分而保留下來,而且自然村寨周圍和諧的生態氛圍,依山傍水,植被良好,同樣是生態博物館的組成部分。生態博物館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保護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對鄉村文化景觀更強調整體保護,其保護范圍涵蓋整個文化社區,力求避免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千鎮一面”、“萬村一面”的悲劇重演。
農村社區與周圍環境生態意義上的平衡,是鄉村文化景觀保護的前提條件。同時,生態博物館因人的生活而存在,是活態的文化景觀,是聯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紐帶,因此生態博物館的規劃建設應重視過程,不能把現在變成過去,把活態變成靜態。生態博物館能夠實現歷史與現實的完美結合,關鍵在于它是“活態的”、“動態的”。生態博物館中的文化遺產擁有生命,它們與村莊民眾休戚相關,或是以村莊民眾為傳承載體,因而具有生命力和現實性。生態博物館的時間是現實的?,F實的時間是歷史時間的延綿,即不能在某一時段斷裂,截然分成過去和現在?!耙虼?,生態博物館的時間是有歷史延續性的,從歷史中來,現在進行著,又流向未來。不要因為它繼承了歷史便判定它是過去的,這種能看得見的歷史與傳統正是現實的體現,是在現實中折射出的歷史”。生態博物館中的農村社區和鄉土建筑既是從祖先那里承襲下來的,也是現實生活的組成部分,并將繼續傳承下去。“生態博物館的時空確實有其獨特性,即生態博物館空間的形式與內容都是現在的”。即現址與現實構建的時空是生態博物館的時空。 生態博物館對特定區域實行整體保護,所表現的不是凍結在某一時間的事物,更不是將鄉村文化景觀永久“凍結”,而是在動態發展中實現保護和延續。
生態博物館保存珍貴文化記憶。博物館是征集、收藏、研究、保護、展示、傳播人類生存及其環境物證的文化機構,生態博物館作為新興的博物館形態,也并不能改變其與傳統博物館同樣的本質。但是,與傳統博物館相比,生態博物館尋求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在特定的區域范圍內,在文化原生的土地上,伴隨著當地民眾的參與,強調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的整體性,實現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展示的功能發揮。當前,國際經濟和文化一體化加速發展,傳統文化逐漸消退。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態博物館的職責是保護和展示文化多樣性,使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充滿活力,使非主流文化也能夠獲得充分有效的生存空間。在生態博物館的實踐過程中,應努力為未來世代留下更多文化記憶的物證,因此,生態博物館的首要任務是文化記憶的保存,活態文化的傳承,對所有物質與非物質遺產,都應予以科學的紀錄,妥善的保護。在我國,還有很多經濟相對落后,與主流社會相對隔離的民族村寨,由于封閉,這些民族村寨保留著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多樣性。這些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是因為它們仍然“活態”地存在于原生環境之中。因此,在這些正在擺脫貧困的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態博物館,就是要喚起和幫助村莊民眾保護與傳承傳統文化。
生態博物館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博物館,不是局限于某個農村社區建造的有形博物館,而是通過將農村社區的自然資源和人文環境進行一體化整體保護、展示與傳承,而創建的“沒有墻和門的博物館”,是將農村社區的各種文化遺產保留在創造和發展它們的地方,讓當地社區始終擁有自己的文化遺產。在農村社區“村莊處處是展品,家家是博物館”。為此,生態博物館應制訂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保護規劃,制定社區保護管理規章,設立社區文化保護基金;建立以資料信息中心為基地的研究機構,指導年輕的村民掌握信息記錄技能,并帶領他們開展文化記憶工程;指導當地民眾用本民族的語言記錄自己村寨的口碑歷史和傳說,通過采訪村寨老者,錄制長期保存的音像資料,建立“文化記憶數據庫”;充分鼓勵區域內民族手工藝人、民間藝術家、鄉土作家等繼續發揮特長,建立民族民間藝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培養文化傳承人。生態博物館及其所屬的資料信息中心,應為居住于此的社區民眾集體所有,為他們提供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的平臺,而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解釋由當地民眾完成,使生態博物館及其所屬的資料信息中心對當地民眾具有感召力和親和力,而不是被看成是為了吸引外來游客的旅游基礎設施,為生態博物館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生態博物館提升民眾文化自覺。把文化遺產保護推向文化原生地,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護自己的文化,是生態博物館的基本理念。海先生指出:“中國的生態博物館運動可能要經過一個學者的文化階段,但是最終必須發展到當地人們的文化自覺,才能夠說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為文化是與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關的,文化是動態發展的” 。對農村社區來說,生態博物館是一種增強自我文化認同與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工具,不僅要幫助當地民眾正確理解生態博物館,更迫切的是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文化,認識身邊的文化遺產。當地民眾只有科學地認識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突出的普遍價值,才會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更加關心社區的前途和長遠利益。生態博物館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當地民眾堅信在時間和空間中的自我價值,使他們能夠在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上熟悉自己,也將通過了解當地的歷史,漸漸地欣賞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在當今世界上的原汁原味,進而支持采取生態博物館的形式,幫助他們揭示和肯定自我的潛力和方向。同時,農村社區需要“鄉規民約”的保護。古往今來,歷史村落的形成、保護、發展得益于當地民眾自覺嚴格遵守鄉規民約。在保護形勢更為嚴峻的今天,更需要確立深入人心的鄉規民約,進而落實一系列法律規章的保護措施。
建立生態博物館,不可避免地要有一個培訓階段,當地政府和專家學者的責任在于幫助農村社區和當地民眾,從文化自在上升到文化自覺。社區民眾不應該是被動地接受來自專家學者的知識傳授,而是要在生態博物館的各項活動中承擔重要角色,與當地政府和專家學者平等地共同討論生態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事宜。生態博物館的責任者和指導者,應該盡可能多地由當地社區有責任心的人士承擔,樹立當地民眾文化主人意識,培養他們對農村社區文化遺產的自覺保護意識,使他們對社區文化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滿懷熱情和堅定信心。通過生態博物館,社區民眾可以看到自己,認識自己,學會珍惜自己的文化傳統,樹立自己的文化尊嚴。同時,使社區民眾認識到自己身邊就有珍貴的文化遺產,但是它們并不僅僅是私人財產或家族財產,而是關系民族文化延續的社區共同財富。在外來的強勢文化面前,如果當地民眾對社區文化和文化遺產的價值,在認識上達到科學的高度,在情感上達到珍惜的程度,社區文化就會變得堅強,就會具有抵抗力。總之,生態博物館的成功與否,取決于當地居民對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的態度。只有當地居民達到高度文化自覺,才能使傳統文化得到長久的保護和傳承,并為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感到光榮、自豪和驕傲。
生態博物館保障民眾主體地位。在近現代公共博物館發展的初期,博物館與廣大普通民眾的生活漸行漸遠,這種局面并不符合博物館工作者的初衷和意愿。生態博物館的實踐為博物館回歸社會公眾開辟了新的道路。關注廣大民眾關心的問題,激發廣大民眾的創造力,增強廣大民眾的發展能力,努力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這就是生態博物館給人們的有益啟迪??疾煳覈呀泟摻ǖ母鞯厣鷳B博物館實例不難發現,它們大多興建于弱勢群體的聚集地,因此生態博物館的重要任務不僅僅是揭示自然資源與人文環境的相互關聯,更重要的是社區居民的主動與積極參與。生態博物館不是一般的文化機構,而是為農村社區建立的,以社區民眾自主保護為特征的文化機構。不尊重社區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不實現社區民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主,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博物館。生態博物館應允許并鼓勵社區公眾參與各項活動。生態博物館的各項活動,首先要符合當地民眾的傳統習俗,不但要尊重農村社區的文化理念,而且要使每一位外來訪問者或合作者,尊重農村社區傳統文化和當地民眾文化情感的意識。例如貴州梭嘎生態博物館就成立了包括社區12個民族村寨的寨老在內的社區管理委員會,負責生態博物館的日常運作和管理,并協助開展民族村寨的原狀保護,協助管理民族村寨內的有關演出活動。
村莊民眾是文化的真正主人。雖然在生態博物館創建階段、培訓階段,當地政府與專家學者一度處于主導地位,但是只有當主導地位轉換到當地民眾的手中時,生態博物館的價值才能真正地體現出來,從當地民眾眼中看到的世界,才是思考發展問題的基礎和應有視野,而樹立廣大民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才是生態博物館最應該加以關注和提倡的。特別重要的是生態博物館應該成為當地民眾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使當地民眾對生態博物館發展具有感情和負有責任。從這個層面上講,生態博物館的核心思想便是農村社區的廣泛參與和當地民眾的積極互動,核心理念則是對特殊區域、特定文化的整體性保護。當地民眾是否能夠切實加入到生態博物館的建設中來,是否能夠成為社區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主要力量,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生態博物館事業的成敗。任何越俎代庖都無濟于事,因為創造社區文化、擁有社區文化、享受社區文化、傳承社區文化的是當地民眾自己,而不是別人。只有尊重當地民眾的主體地位,才能保證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合理利用、永續傳承;只有當地民眾充分認識自身文化的價值,才能勇敢捍衛自己社區的文化遺產;只有當地民眾科學理性地認識傳統與現代的關系,才能滿懷信心地創造社區的美好未來和自己的美好生活。
生態博物館推動社區經濟發展。生態博物館不是靜態地展示一定歷史時期或一定社會形態的文化,生態博物館也無權阻止農村社區的持續發展。當一個農村社區或民族村寨進入生態博物館時,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專家學者,以及過往參觀者、項目合作者都必須認識到,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凝固其中文化和自然遺產與社區民眾生活之間的關系,任何人都無權阻止當地社區為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努力,任何人都無權剝奪當地民眾擁有享受現代化生活的權力。就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來的眾多生態博物館而言,雖然當地社區傳統文化均十分獨特和豐富,但是社區民眾的生活卻十分貧困。生態博物館的根本目的是保護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是保護貧窮與落后。一個貧窮與落后的農村社區,在未來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不可能保護好自己的文化遺產,“貧窮和自卑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在金錢和利益的誘惑下,當人們只看到社區文化的經濟價值,反而會加速文化遺產消亡。只有社區民眾的物質文化水平不斷得到提高,生活逐漸富裕,才能提高對社區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豪感和責任感,才能增強保護文化遺產的自覺性。既不應喜新厭舊,也不應厚古薄今。應充分尊重時間維度中的文化,應在生態博物館建設理念中堅持以人為本。
針對生態博物館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中涉及到的民生問題,應有冷靜而客觀的思考。如果沒有對于民生問題的深入思考,如果對于社區民眾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熟視無睹,那么當地民眾作為文化資源的擁有者,必然會對僅以保護為目標的生態博物館,產生抵觸情緒。鑒于農村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艱巨性和復雜性,需要各級政府在政策導向、資金投入、技術保障和資源整合等方面,對生態博物館所在地加大支持力度。雖然生態博物館沒有能力解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所有問題,也不能大包大攬,但是,在不損害當地社區文化價值和當地民眾文化權益的基礎上,必須努力提高社區民眾的生活水平,則是生態博物館建設的應有內容。必須通過保護改善社區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讓絕大多數社區民眾在保護中得到實惠。例如在生態博物館建設的過程中,帶來當地民眾盼望已久的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等,成為提高農村社區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完全符合社區民眾的意愿。在生態博物館中經濟生活的改變是正常的改變,文化生活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發展。事實證明,文化雖然可以相對獨立于經濟,但文化發展最終不能脫離經濟基礎。生態博物館必須為促進社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才能真正地實現自己的使命,使生態博物館成為促進農村社區和諧發展的積極力量,成為提高廣大民眾生活質量的積極力量。
生態博物館促進社會各界合作。生態博物館建設要以嚴肅的學術研究為基礎。目前,生態博物館的建設為專家學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提供了一個活態的基地。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通過生態博物館這種形式得以搜集、保護、展示,受到了國內外民族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社會學家、文化學者、民俗學者等科學工作者的密切關注和歡迎,一批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陸續涌現。生態博物館的工作對象是復雜的,特定區域的社區文化與社區民眾、社區發展的關系,其內容從橫向看,既包含鄉村文化景觀、文化與自然遺產等有形存在,也包括語言、規則、信念、行為、人際關系和人地關系等無形存在,還包含社區民眾對待自己的文化和文化遺產的認知和評價狀況等;從縱向看,則包括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生態博物館的知識基礎,更傾向于研究復雜系統的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 生態博物館注重同時保護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社會多元因素參與生態博物館的各類項目;鼓勵跨學科、跨行業、跨系統、跨領域的各方面專家參與合作;鼓勵運用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以及社會學等多種研究方法和理論,解讀生態博物館所在社區的文化深層結構,構建生態博物館的創新理論。
近年來,廣西將民族博物館和生態博物館建成聯合體,以廣西民族博物館的力量幫助新建10座生態博物館,幫助這些生態博物館研究和保護他們的原始文化和開展對外展示,形成了民族博物館的科研力量和社區民眾之間的互動互益體制。生態博物館同時成為廣西民族博物館的科研基地。自從生態博物館誕生以來,就始終離不開傳統博物館的幫助和博物館學者的指導,而廣西民族博物館直接與生態博物館結盟,則是中國生態博物館實踐中一種新的探索。同時,這也是中國傳統博物館與文化原生地接近的一種努力。廣西民族博物館的專家介入到生態博物館建設中來,以科學的方法、專業的視野對“活態文化”標本進行科學研究,再把研究成果以通俗的方式傳授給當地民眾,在專家學者與當地民眾之間建立起不斷互動的機制,其結果不僅直接提升了當地民眾對自己文化價值的認識,而且提高了民眾保護的自覺性,并有利于當地專業人才的培育。在選擇生態博物館的研究課題,策劃更廣泛的合作項目時,首先要深層次理解生態博物館的文化與自然景觀內涵,融會貫通地加以挖掘、提煉,實現標準化與特色化,在生態博物館內不同空間層次與不同區域的完美融合,體現文化景觀的原生態活力。同時,在合作過程中,關注社區民眾的文化需求和生態倫理,使現代技術得到妥善而恰當的運用,從而達到保持生態博物館文化特色與完善功能的雙重目的。
生態博物館擴大社區文化傳播。生態博物館是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旨在向參觀者表現全部的文化信息,因此,向外界展示和善待參觀者是生態博物館的重要課題。現代人對于鄉村文化景觀的依戀可以追溯到觀光農業的興起,自然村寨的旅游吸引力則與逆城市化的價值認同相適應,而生態博物館以其特有的方式慰撫著人們懷舊和思鄉情結。將美麗的自然風光與多彩的民族風情完美結合的生態博物館,是所在地文化旅游發展的基礎。“但是生態博物館不僅僅提供了一種懷舊的工具,一面僅僅反映過去的鏡子。他們應當是窗口,今天真正向世界開放的窗口。生態博物館必須幫助社區面對他們已經失去的東西和正在失去的東西,向世界開放,并準備著自己的未來” 。由于生態博物館中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之間直觀的和諧關系,因此在研究和觀賞方面極具吸引力。生態博物館強調民族特色和地方感覺,其價值和意義正在被人們所認識和理解。生活在農村社區中的民眾,結合生活和生產實踐,創造了世代沿襲的住居環境和生活方式,與城市社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必然帶來不同文化之間的認同與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參觀者帶來不同文化,開闊了當地民眾的文化眼界,通過各種方式的接觸和交流,當地民眾也在逐漸了解外面的世界。
生態博物館不是明確劃定界線的保護地,不是普通的社區公園,而是一個“活著的”農村社區,具有流動的邊界區域。生態博物館不局限于單一的文物景點,而是給參觀者提供更為廣闊的歷史文化情境,使之充滿一種歷史文化的魅力,民間民俗的魅力。生態博物館不能將自己封閉起來,參觀者理應在生態博物館受到歡迎。生態博物館也能夠在社區文化保護與“負責任旅游”、“可持續旅游”之間尋求結合。如果一個農村社區或民族村寨擁有獨特的傳統文化,而不向外界傳播,沒有得到外界的欣賞,就難以展示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越是能為外界所欣賞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贊嘆應作為激勵文化傳承的重要動力。應科學評估大眾旅游帶來的負面影響,正確認識兩者和諧發展的重要性。事實上,當大批參觀者來到生態博物館,激發了當地民眾的文化活力,參觀者對當地傳統文化的高度評價,提高了社區民眾保護文化遺產的熱情,增強了在外來文化面前對自己文化的信心,此時社區民眾的表演和展示,已不僅僅為了商業目的,而是出于文化自豪,他們真正感到成為自己文化的主人,文化遺產也才擁有自覺傳承的基礎。生態博物館周邊其它農村社區或民族村寨的民眾,通過參觀生態博物館,也會認識到保護自己家鄉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擴大生態博物館的社會影響。
生態博物館完善自身能力建設。生態博物館的核心是實踐性,在管理、運作、資金、人員和服務設施等方面,各地的生態博物館都具有自己的特點。與傳統的以靜止、固態的文物藏品為導向的博物館不同,生態博物館所包含的內容更為廣泛、形式更為豐富多彩。因此,根據傳統博物館的實踐經驗,很難解決生態博物館所面臨的全部任務和現實挑戰。生態博物館要更加積極地探討與文化主體,也就是與當地民眾的合作方式,當地民眾是社區文化的創造者、親歷者和擁有者,應該擁有更多地參與機會,主導生態博物館的發展。生態博物館中人們傳統知識系統必須受到尊重、發揚與保護。“人居環境科學”認為,“人創造人居環境,人居環境又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要根據文化多樣性特點,突破原有的學科界限,以平等、尊重的態度歡迎社會各界的參與實踐,更廣泛地吸收不同領域的成果,使生態博物館成為不同學科交流和互動的空間,推動生態博物館文化的廣泛傳播。近年來,博物館界大力提倡的“博物館的宗旨應該轉變為以人為核心”、“實現人與物的結合”、“到博物館來享受發現的快樂”、“博物館要有助于人的發展”等新的概念,傳達著博物館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要體現人文關懷的新要求和新思維, 這些都對生態博物館從業人員的能力建設提出了更高標準。
生態博物館不僅應該使當地民眾在充分的參與過程中,提高其文化和經濟發展水平,而且也應該通過獨特的展示模式,使廣大參觀者在觀賞過程中受到更加深刻的歷史、環境、文化方面的科學教育,分享交流與體驗的樂趣,真正體現現代博物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服務宗旨。例如菲律賓拉博拉多生態博物館,持續地開展社區活動,包括節日慶典、河流清淤,森林保護、電腦網絡、青年培訓等,受到社區的廣泛支持和贊揚,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特性。在這里人們格外珍惜當地歷史和傳統文化,珍愛農村社區的珍貴文化遺產和濃郁的民風民俗。社區內歷史悠久的鄉土建筑被原樣地保留下來,對于房屋外部和內部的局部破損,都嚴格地按照不改變原狀的方式進行修復。隨著終生學習時代的來臨,應使終生學習包括在生態博物館的發展中,通過生態博物館的活動,為當地民眾和參觀者提供知識,并把知識傳遞給下一代的機會,可以使當地居民和參觀者增強對文化遺產的感情,正確理解文化遺產的價值。如果社會各界將生態博物館視為社區文化特別是社區發展的基石,而不僅僅是當地政府推介旅游的手段,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研究的標本的話,就一定能夠找到生態博物館與現實發展對接的途徑,實現生態博物館的理想。
參考文獻:
[11]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24.
[12]郭家驥.云南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問題的若干理論思考[C]//亞洲博物館館長和人類學家論壇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13]黃春雨.理想與現實――生態博物館必須的對接[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2.
[14]于格?戴瓦蘭.中國生態博物館論壇筆記[C]//貴州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44 .
[15]方李莉.西部人文資源與生態博物館研究[J].群言,2008(9).
[16]宋瑞.保存古村鎮的生活空間[J].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5-14(6).
[17]海.中國生態博物館的道路[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 .
[18]鄧曉.生態博物館建設中值得關注的三個博弈現象[J].中國文物報,2010-4-7(6).
[19]吳昶.文化遺產保護不容回避民生問題[J].中國文物報,2006-9-8(8).
[20]海.建立與鞏固:中國生態博物館發展的思考[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 .
[21]海倫娜?弗里曼.沒有圍墻的博物館[J].國際博物館,2006(2):55 .
[23]趙世林,田婧.民族文化遺產的主位保護和客位保護[C]//亞洲博物館館長和人類學家論壇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15 .
[24]郭家驥.云南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問題的若干理論思考[C]//亞洲博物館館長和人類學家論壇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25]宋向光.生態博物館理論與實踐對博物館學發展的貢獻[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26]海.論壇小結[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41 .
[27]劉迪.博物館時空芻議[J].東南文化,2009(1):83.
[28]曹兵武.生態博物館:誰的生態[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61 .
[29]宋向光.生態博物館理論與實踐對博物館學發展的貢獻[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30]馬克?摩爾.生態博物館是鏡子窗戶還是展柜[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13.
〔作者簡介〕劉明華,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 400715。
朱安女博士源自對本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熱愛,結合自己的優勢:白族、云南大理人、古代文學的長期訓練和大學教師的經歷等,完成了文化視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書(《白族古代金石文獻的文化闡釋》,巴蜀書社,2012年),對中華民族多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中的豐富多彩的文學文化現象及民族之間文學與文化的互動關系,做出了實實在在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細讀全書,感到有幾大不易:資料的解讀,結構的處理,白族歷史文化及其與漢文化關系的闡釋。作者較好地處理了這些問題,也形成了全書的亮點。
在目前的傳世文獻中,碑刻文字應是諸多載體留下的文獻中較難閱讀和研究的資料之一。此書的選題限定了全書的重要資料和討論對象均為白族或與之相關的碑刻文字。當然,書中的材料并不是初次出土或作者初次發現的碑刻文獻,而是有效利用了近人整理相對完備的白族碑刻資料,且是目前為止,可見的白族碑刻的全貌。但因為無人深入和系統討論碑刻內容,故文獻多呈“原生態”,解讀無復依傍。眾多閱讀不易的碑文包括那些斷碑殘刻,對任何研究者的文獻閱讀和理解能力都是嚴峻挑戰。作者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這一個最基礎的問題。通覽全書,見得出作者是花了大力氣的。 不回避生僻難解的資料,在古典文獻的研究中,應是一個學者最基本的態度。安女態度誠實,勇氣可嘉。可以想見,論文寫作的過程,也是其文獻功底增長的過程。
論文有六章, 按其內容,可分為三類,大體看,一是文學與美學闡釋,如白族女性題材故事經典碑刻研究,白族碑刻的體式與語言方面的特點分析。二是民俗、歷史還原與政治學研究,如探討白族古代碑刻的發展與墓葬制度之間的關系,不同時期帝王碑所蘊含治世思想及內在理路。三是文化精神闡釋,如從民間碑刻的角度,闡述白族民間對儒釋道文化的受容,討論白族樂觀豁達的生命觀和樂生文化精神及“蒼洱境”理想家園的民族特性等。但每章旨意并不單一。碑刻的發展與墓葬制度一章,作者不但梳理了白族古代墓葬制度從土葬、棺葬、火葬,再到棺葬四個階段的演變,還橫向對照每個時段白族古代碑刻的發展,總結出了白族古代碑刻的總體風貌和嬗變特點。見出作者面對碑刻,時時丈量著一把文學尺度。
讓我欣慰的是,全書時時有思想火花迸發,一些論斷也頗有見地。如“無碑時代白族墓葬的器物細節的變化,體現了人們對生命死亡從簡單粗糙到嚴肅莊重相待的意識轉變,透露出白族先民對個體生命進行標識日趨強烈的愿望”,“明清時期神話述祖和追憶民族歷史成為白族古代碑刻的書寫風尚,是白族族群意識覺醒的表象”,“明清時期的碑刻形成了追憶南詔國、大理國歷史的風尚,體現了這一時期人們對南詔國和大理國濃厚的歷史情結”。在“預立壽藏:超越生死”一節,作者對白族生死觀進行了細致的討論,認為這類碑刻中,“死亡是被假設的前提,生者面對的是自己的死亡,在假設‘我’將向生活的世界作別之際,借預立壽藏的種種碑刻,記載‘我’對人生的總結”。對《詞記山花詠蒼洱境》碑則議論風生:“楊黼的‘蒼洱境’ 理想國中,不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不是‘小國寡民’的自然狀態,而是白族文化中孕生的獨特的民族理想國。楊黼對‘蒼洱境’山水和諧家園的構想,源于平淡清遠秀美的蒼洱自然環境,作者提出的‘以空贊空’的禪悅精神又與大理長期以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相契合,包含了其對‘蒼洱境’山水家園的空靈之美的體悟和對人性修養實現空明之境的關照。在他看來,無論是儒家思想或是佛家文化,均是實現個體內心世界的空明與蒼洱自然環境真正和諧統一的途徑。作者懷揣一顆澄明純凈的心,倡導以佛修心、儒釋兼容的個人修養為現實社會和‘蒼洱境’理想國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使得‘蒼洱境’的家園之夢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钡鹊茸h論,均讓人在并不輕松的碑刻文獻研究的閱讀中,發出會心的微笑,并引人思索。不同民族的生活理想,其差異性究竟何在,還是一個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近如白族,遠如不丹,都是我們值得認真思考的。
作者時時著眼于中華民族融合的歷史。這對于一個白族學者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多民族的中華民族,是怎樣一步步融合的?白族的歷史進程,可以說明原因之一。民族間的融合,或政治,或經濟,或文化,或戰爭,或自然,或地理……但總有一個契機。形形,林林總總,一個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演變一定是各不相同的。而一個強勢民族對一個弱勢民族的影響,總有思想文化經濟軍事多種因素或先或后或同時發生作用。白族于漢族,其強弱之勢,向來分明。清朝政府對白族的思想文化的影響,用心良苦。書中有一處文字,讓我對以前所讀之書有豁然開朗之感,這就是乾隆皇帝于公元1780年在大理樹立《欽命刊立雍正訓飭士子文臥碑》一事。從康熙、雍正到乾隆皇帝,個個都在整飭士風。雍正向士子提出了《訓飭士子文》之“八條目”。這八條規范,在乾隆皇帝那里得到重申,《臥碑》全文書中有錄,此不贅。這八條目,主要是正面導向,要生員讀書明理,做忠臣、清官、良吏,但多是不準。正面導向是大方向,這不準,那不準,卻說得很具體——其中就有不準反映百姓疾苦等等禁令,這明顯是提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核心是不準生員關心政治,關心國計民生。清朝此時的官方意識形態,與儒家傳統之先憂后樂,與方回提倡的“有仁心者,必為世道計,故不能自默于斯焉”的精神相去何遠。這分明是要在白族復制一個清朝統治者認可的士統或學統,讓清朝帝王所倡導的思想,根植在白族的土地上。更重要的是,要白族人民和士人,聽命于君,不得不臣。
看到這通碑刻,讓我想到以前讀張之洞督學四川時所寫《猷軒語》一書。以前讀時的印象,是張之洞“在學言學”的“專業精神”,一個督學,對當地考生的指導是如此全面,是“語文語學語行”的全方位的指導和教育。他不只是應考的指點(語文篇討論做時文應付程式),治學的提倡(推薦四部增進學問),更是做人的要求和期待。語行篇列出十七條士人的行為準則道德規范,條條細列具體內容,如第一條“德行謹厚”,就有若干“不準”,如心術慈良不險刻,言行誠實不巧詐,不為家庭事興訟,不謀人良田美產,住書院者不結黨妄為,等等。讀安女這部分文字,頓有豁然開朗之感。此時張之洞的主張,正是清朝的主流意識形態在四川督學筆下的自然呈現。從中亦可見清朝君臣喜歡用條文的形式明確士人行止以推行其德化和文治。條目雖然瑣碎,操作性卻很強。
全書涉及碑刻中表現的民間文化、信仰、美學意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內容,如何將這些內容在書中形成內在聯系,作者頗費心思。由于全書涉及到幾大塊各自獨立的內容,其“散點式”的結構,顯得內在邏輯不是十分緊密。而六章的關系,在文化視野的統攝下,總體能見出其內在理路,即歸結到白族古代碑刻的文學價值與文化意味??嘈慕洜I,殊為不易。
(一)教學計劃及實踐教學方案的調整與修訂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2010年11月啟動,經歷了相關文件精神的學習討論、媒體單位實地調研、校內外專家反復分析論證等過程,于2014年6月完成。與該專業2006版的教學計劃相比,2014版的教學計劃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突出了應用型專業的特點,適當壓縮了理論課學時。專業必修課中新增了電視專題片創作、視聽語言訓練2門實驗課,專業必修課中實驗課程合計25學分,占專業必修課程總學分(57學分)的43.8%。任意選修課中新增燈光技術與藝術、錄音技術與藝術、影視片頭制作、網頁設計與制作、廣告設計與制作5門應用性較強的實驗課程。其他實踐類課程含專業實習8周8學分,畢業論文(設計)8學分(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或畢業設計的創作),社會實踐2學分,軍訓2學分,新增課外創作2學分,合計18學分。實驗課程與其他實踐類課程合計4分,占該專業總學分(168學分)的29.1%。不僅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有明顯增加,而且實踐類課程的手段,如實驗教學、實習實訓、課外創作、畢業設計等也日漸豐富。
(二)實驗室及實習基地建設
1.實驗室建設實驗室建設對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保證該專業實驗課程的正常開設,2003年10月,人文學院籌建了器材室,為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學生購置了少量攝像機、功放、組合音響等急需的設備。2006年6月,學院正式成立了廣播電視實驗室。當年人文學院和學院各出資11萬元,購買聯想開天計算機31臺,籌建了非線性編輯實驗室。2007年5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前夕,學院采取應急措施,購買專業攝像機10臺,約30萬元設備。2008年11月,日元貸款項目索貝編輯機等價值66萬元的專業設備到位。至此,前期投入該專業實踐教學的專業設備總值已經超過120萬元。2011年8月,由該專業申報的采編技術實驗室成功獲批2011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項目,獲得中央財政支持下撥的專項資金300萬元。2013年12月,項目完成,共新建專業實驗室5間。其中,新聞編輯與播控實驗室購置了索貝節目編輯工作站、節目上下載及播出控制工作站、節目播出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設備,能夠完成新聞采集、素材下載、剪輯制作、節目審核、節目上載、節目播出等一整套的新聞節目制作流程;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擁有蘋果影視后期工作站、數據采集工作站、服務器等設備,既可以對虛擬演播室后期生成的視音頻信號進行錄制和編輯,也能夠完成電視節目及廣告作品的剪輯、特效處理、包裝、渲染等;虛擬演播室主要由主控室和演播大廳構成,主要設備由圖形渲染工作站、主控工作站、摳像合成色鍵器、演播室攝像機、藍箱、存儲設備、監視監聽設備和燈光系統構成,并有虛擬演播和實景演播兩個功能區,能夠滿足新聞、文藝、專題等各種電視欄目錄制實驗和電視節目主持實驗的需要;配音實驗室有兩間,主要設備有錄音工作站、配音工作站、調音臺、高保真錄音話筒等設備,它能夠滿足所有實驗室在節目制作過程中的錄音與配音需要,能夠提供兼容性高和數字化的高保真聲音文件,也可以用于廣播節目的錄制實驗??梢哉f,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使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實驗平臺的建設在硬件和軟件上有了質的飛躍,不僅極大地改善了我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新聞采編制作專業的辦學條件,而且為相關專業進行媒體仿真訓練、學生綜合素質訓練,以及課外創作活動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2.實習基地建設為拓展實踐教學的空間,學院加大了實習基地建設的力度。2006年11月至2011年7月,學院分別與伊犁州、伊寧市、兵團四師、塔城、阿勒泰、克拉瑪依、兵團七師、奎屯、博樂等地的媒體合作,建立了22家專業實習基地。目前,該專業是學院擁有專業實習基地最多的非師范類專業。通過專業實習基地建設,不僅為該專業學生見習、實習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也為進一步加強該專業與地方媒體的溝通與合作搭建了平臺。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
作為一所邊遠的地方高校,盡管該專業的辦學歷史只有短短的十余年,對于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也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但宏觀上主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設置已經相對穩定,并能結合本校實際形成自己的特點。就筆者觀察,我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專業課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即在專業課教學中,將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環節結合起來。對于廣播電視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節目策劃等課程,該專業教學計劃中明確規定了一定比例的實踐課學時,要求教師將課堂上的理論講授與課上、課下的實踐實訓操作環節緊密結合起來。理論課堂融入了實踐課的內容,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養和鍛煉。2.實驗課程中的實踐教學即圍繞該專業核心技能的培養,以強化學生某項實踐操作技能為目標,開設獨立的實驗課程。如攝影技術與藝術、攝像技術與藝術、播音、主持藝術、非線性編輯、電視節目制作技術、視聽語言訓練、紀錄片創作等。3.專業見習即低年級階段的短期認知實習,分為校內和校外專業見習。校內專業見習通常是指學生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參與校園廣播站、校報、校園新聞網等校內傳播媒介的實踐活動,對記者、編輯、播音員等工作進行初步的見習。校外專業見習主要指學生利用寒暑假就近在家庭所在地的電臺、電視臺或其他新聞媒體對媒體工作流程進行觀摩、體驗和學習。專業見習是專業實習的熱身和準備階段,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行決定,學院不作統一安排和硬性要求。4.專業實習即高年級階段的媒體綜合實習。專業實習既是對學生四年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所獲得的實踐能力的全面檢驗,也是對學生即將“上崗”就業的一次實戰演練。專業實習列入該專業教學計劃,安排在第四學年的第二學期,時間為8周。在專業實習的準備階段,一般由院系作實習動員,明確該專業實習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實習單位原則上由學生自己聯系,找不到實習單位的學生由院系負責聯系安排實習單位。院系按實習生地域分布情況把學生編成若干個實習小組,分別選派教師或委托媒體單位進行具體指導。5.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旨在提高本科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學術素養,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近年來,針對一些學生單純以畢業和完成學位為功利目的,拼湊、粘貼內容空泛的論文現象,該專業要求集體開題,嚴把論文選題關。引導學生盡可能結合媒體尤其是新疆傳媒業的實際進行調查分析與研究,以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畢業論文環節進行改革,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或畢業設計的創作,將畢業設計作為改革的主要內容進行大膽地嘗試。盡管畢業設計的相關要求、評價標準還存在一些缺陷,尚不成熟,但此項舉措無疑將對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產生積極的影響。6.課外創作即以興趣為導向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和創作活動。該專業曾經組織學生成立過攝影、攝像興趣小組,參與學院校慶、運動會、文藝晚會等大型活動的拍攝;也曾經依托學生社團,成立主持藝術協會,舉辦過多屆校園主持人大賽;2008年以來,更是連續6年承辦了學院大學生校園DV展;這些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獨立創作的欲望。近年來,先后有6名學生在自治區主辦的各類主持人大賽中嶄露頭角;2011年10月,該專業2007級學生劉毅龍拍攝的紀錄片《錫伯文化的傳承》榮獲第二屆全國校園攝影作品展示活動DV賽項大學組二等獎;2014年5月,該專業2011級學生迪力亞爾創作的反映新疆塔城地區哈薩克族游牧民原生態生活的人文紀錄片《游牧人家》一舉奪得第九屆“科訊杯”國際大學生影視作品大賽國際分組賽西部組紀錄片類金獎及“科訊杯”第九屆國際大學生影視作品大賽總決賽“最佳音效大獎”,為學院爭得了榮譽。整體觀之,以上六個方面的內容既相互區別,各有側重,又互為聯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如前文所述,該專業自辦學以來,在教學計劃及實踐教學方案的調整與修訂、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等方面進行了多方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由于受相關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進一步深化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也面臨著復雜的矛盾和問題。
(一)缺乏真正能夠勝任實踐教學的專職教師
從2001年開辦之初沒有1名專任教師,發展到今天擁有8名專職教師,該專業師資緊缺的情況有所好轉,且80%的專職教師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和講師以上職稱,專職教師的學歷、職稱水平也有較大提升。但8名專任教師中,有實際操作能力,能夠承擔實驗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僅有3名??梢哉f絕大多數專職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從學生到老師,雖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實踐經驗嚴重缺乏。為避免照本宣科,純理論背景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采用案例分析、課堂討論等方法加以彌補,但因為其自身缺乏新聞從業經歷和實踐經驗,所以他們對案例的解讀與分析往往加上自己想當然的理解,也因此往往與媒體實際并不相符。這樣一來,課堂教學內容與媒體實踐的脫節也就不可避免。即便是有一定操作能力,能夠承擔實驗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他們所開設的實驗課程,也往往是依托實驗課教程,一般是由教師先講,學生按照教師的布置或實驗教材指導書上的步驟,按部就班地完成實驗操作。在這種模式下,雖然也有實驗能力的培養,但這種實驗能力是被當作技能并以“知識”的形式加以傳授的,教師自身缺乏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創造能力,必然導致學生“創造性”應用能力培養的缺失。由此觀之,缺乏真正能夠勝任實踐教學的專職教師,是目前直接影響該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和效果最為關鍵和最為突出的問題。近年來,該專業也曾經倡導專職教師去媒體觀摩、見習或進行專題調研,但因為目前學院教師工作量考核體系只承認學時,即課堂教學工作量或其他能折算成教學工作量的工作(畢業論文指導、專業實習指導等),教師因而缺乏主動參與媒體實踐的積極性。
(二)實踐教學的主體單一,缺乏與媒體行業的深層次合作
盡管經過十余年的摸索,我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但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實踐教學的主體比較單一。高校與媒體行業的交流還停留在依托專業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的層面,缺乏較深層次的合作。與媒體對接、合作辦學等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創新尚未展開,人才培養脫離媒體實際的矛盾比較突出。
三、相關對策
(一)培養“雙師型”教師
國際新聞傳播教育界的通則和共識是新聞傳播教育一定要學用結合。在國外,新聞學專業教師通常要有較長時間的媒體從業經歷,很多人甚至認為,新聞從業經驗而非博士學位,才是聘任一位新聞學專業教師的先決條件。但在我國,大部分高校新聞院系的教師普遍缺乏新聞從業經歷和實踐經驗,高校專業教師學歷要求越來越高,一般都是碩士、博士。實際上,教師的學歷層次越高,實踐經驗往往也越少。目前,內地高校新聞院系為解決此問題一般要求從事新聞業務課程教學的教師到新聞單位實習或在新聞單位兼職。我院也可以借鑒此類做法,有計劃地選派部分專職教師到媒體見習或在本地媒體做一些兼職工作。當然,為調動教師主動參與媒體實踐的積極性,學院教學管理部門應考慮將教師去企業(含媒體)觀摩、見習、兼職工作等與畢業論文指導、專業實習指導一樣,折算成一定的教學工作量??傊扇】尚械拇胧?,下大力氣培養既熟悉媒體工作,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又有較扎實的理論功底的“雙師型”教師,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該專業教師理論與媒體實踐嚴重脫節的矛盾。
(二)積極探索新聞院系與媒體行業協同創新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