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7 05:36: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處理工藝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試驗所用Ni-Mo-P化學鍍層在Q195冷軋鋼板(40mm×25mm×1mm)上制備,鍍液的基本配比如表1所示.化學鍍層制備工藝流程為:試樣80℃堿洗5min清水沖洗超聲波清洗15!鹽酸酸洗活化1min清水沖洗超聲波清洗化學鍍清水沖洗熱風干燥備用.施鍍溫度85~90℃,pH值8.5~8.8,時間為120min.所得Ni-Mo-P化學鍍層形貌在Quanta2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鍍層化學成分利用OXFORDINCA250型能譜儀進行測量(如圖1所示),具體成分為7.36!P和1.97!Mo.鍍層熱處理在2kW箱式實驗電爐(控溫精度為±2℃)上進行.為了研究熱處理溫度對鍍層硬度的影響,首先,將加熱溫度分別設定為100℃、200℃、300℃、400℃、500℃和600℃,加熱時間均為90min,熱處理后測量鍍層硬度,找出鍍層硬度最大時的加熱溫度.然后,固定此加熱溫度不變,研究加熱時間對鍍層硬度的影響規律,加熱時間分別設定為10、20、30、40、50、60、90、120、180、240和300min.鍍層硬度的測量采用MHV-1000Z顯微硬度計,測試載荷為25g,載荷保持時間為10s,測試時對每個試樣分別隨機選5個點,得到5個硬度值,去除一個最大值和一個最小值后,剩余的3個硬度值算術平均即為該鍍層的硬度值,分析后得出最佳加熱時間.
2試驗結果及分析
2.1熱處理溫度對鍍層硬度的影響改變熱處理溫度得到的鍍層硬度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鍍層硬度隨加熱溫度的變化關系曲線(圖2)可以看出,在100~400℃鍍層的硬度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當溫度達到400℃時硬度達到最大值(1096HV),此后,隨著加熱溫度的繼續升高,鍍層硬度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快速下降.這是由于溫度升高,鍍層表面晶格發生畸變,使其硬度逐漸升高.在硬度達到最大值后再升高溫度,因析出物聚集長大致鍍層硬度下降.最佳熱處理時間可以選為400℃。
2.2熱處理時間對鍍層硬度的影響改變熱處理時間得到的鍍層硬度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由鍍層硬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關系曲線(圖3所示)可以看出,在10~40min鍍層的硬度值隨時間的增加由587HV快速增加到975HV,在40~90min硬度值增加緩慢,90min時硬度值達到最大1096HV,這與圖2鍍層硬度隨加熱溫度變化的最大值完全一致,之后硬度值開始下降,120min后,硬度值基本趨于穩定,但仍比鍍態硬度大.這是由于在加熱的最初90min內,鍍層中的有大量的Ni3P析出,使鍍層硬度值增加,當繼續延長加熱時間時,也可能有少量的Ni3P析出,但由于在400℃加熱溫度條件下,長時間保溫會導致Ni3P顆粒的聚集長大和Ni-Mo固溶體晶粒的尺寸長大,二者的共同作用最終導致了鍍層硬度的減小,120min后鍍層組織基本穩定,鍍層硬度值也基本趨于穩定。
3結論
摘要:目前是市政發展到重要階段,在此階段中,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但是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不但提高,其對于水資源的污染也在逐漸嚴重,因此在目前的市政發展過程中,需要對相關的污水進行處理。在當前的水污染處理過程中,第一應進行污水處理工藝的提升,保證水資源的可回收性,其次提升保護意識,降低水污染的發生條件,實現污水的資源化利用。
關鍵詞:市政污水;處理工藝;回用利用技術
引言:水資源關乎整個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提高水源的利用率,這樣才能夠緩解當前水資源緊張的局面。市政污水回用和污水處理技術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的主要手段,因此市政部門需將污水處理作為重點工作,從根本上構建市政水循環系統,有效改善市政污水的問題。
1市政污水處理以及回用的意義
近年來,全球水資源日趨緊張,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區缺少水源,如今很多國家都對污水處理、回用進行規劃,將處理后的污水作為一種新的水源重新投入使用,以緩解水資源的緊張情況。若污水的重新利用率和再生利用率均能達到20%,就能緩解國家的缺水情況,將污水回用。這樣不僅能夠減少污水排放量,還能夠在農業中發展污水再生技術,促進循環用水,在工業中將循環給水系統應用于實際的工業生產中。污水經過處理后回用,不僅能夠減少污水排放量,還能夠回收污水中的其他有用物質,從而降低湖泊、江河等水源的污染率,保護自然環境,保護水資源,維持生態平衡。污水經過處理后可用于農業灌溉,植物能夠有效吸收污水中的營養物質,因此污水回用于農業生產中,能夠有效解決和防治環境衛生問題。生活中排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還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從某種意義上看,處理后的污水重新用于生活,能夠保護自然環境,減少污染。
2市政污水治理現狀
市政在污水治理方面的工作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傳統方式的污水治理都是在強調污水排放的標準。市政工作人員在污水處理方面制定了一些標準和原則,所有的污水排放之前都需要進行檢測,確保污水適合制定的標準才允許排放。而市政工作人員還強調排放污水的企業自行處理已經排放掉的廢水。但該種模式的污水治理并不能起到明顯的效果,而各個企業分別治理污水,無法達成一個統一的循環,水資源還是在持續地流失。經過國家環保部門對于污水治理工作的深入調查,最終決定改變污水治理的策略。通過市政所制定的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污水,并致力于打造成一個完整的污水處理循環系統。但當前狀態下的市政污水處理還并沒有達到目標,在污水處理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促使市政方面無法達成污水治理的目標。
典型的市政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機械處理、生化處理、污泥處理等工段。有機械處理以及生化處理構成的系統屬于二級處理系統,其中BOD5和SS去除率可達90%-98%。處理效果介于一級和二級處理中間的一般稱為強化以及處理、一級半處理或不完全二級處理,主要有高負荷生物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兩大類,BOD5去除率達45%-75%。具有生物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處理系統通常稱為深度二級處理。為了除特定的物質,在二級處理之后設置的處理系統屬于三級處理,例如化學除磷,活性炭吸附等。
3污水的處理與回用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的思想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就對污水的處理而言,在以前,人類常采用簡單、粗放的處理模式;而現如今,尤其是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影響下,人類懂得了變廢為寶,加強了對污水的回收利用率。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水資源的循環、可持續利用,才能有利于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穩定的發展。下面,本文將從污水處理廠的規模、數量與選址,處理工藝和污水回用三個維度對該問題進行如下的闡述。
3.1污水處理廠的規模、數量與選址
市政污水處理廠設計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其規模、數量與選址都是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地講,主要體現在這樣三個方面:首先,就污水處理廠的規模而言,我們在設計時,應當先進行近期及遠期規模的研究,以此來確定工程的分期。其次,就污水處理廠的數量而言,其設計不應當局限于傳統的經驗,而應當根據具體實際的需求,科學地分配污水處理廠的數量,不應過分集中,而且要充分考慮市政的實際承受能力,不應盲目地擴建,并最終形成一種大、中、小相結合的污水處理廠布局規劃。最后,就污水處理廠地選址而言,應首先進行實際的調查走訪,根據回用水的需求,在適當位置設計出合適的污水處理廠。除此之外,應摒棄傳統的規劃方式,不應將廠址選址河系的下游或者市政的郊區,因為這違背了污水資源化的原則。
市政污水處理廠是進行市政污水處理的主力軍,我們必須對其進行科學地規劃和設計,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污水處理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3.2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是指對市政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各種經濟、合理、科學、行之有效的工藝方法。根據《水污染控制工程》,我們將其分為不溶態污染物的分離技術、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四類。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應按照污水水質和回用水水質的要求,對水處理單元進行多種組合,選擇出既經濟又有可操作性的污水處理流程。
在確定進水水質的問題上,我們應事先在城區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排污口,然后對其進行定期的檢測,并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出其水質的濃度。因此,我們應當事先對該廠附近地區污水再生水需求情況的調查,然后對處理工藝進行適當的延長和完善,在此基礎上,確定切實可行的處理工藝。目前,許多市政污水處理廠迫于法律和行政部門的壓力,普遍采用了二級生物處理工藝,也就是用生物處理法將污水中各種復雜的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簡單的物質。
3.3污水回用
污水回用是指將廢水或污水經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后回用于生產系統或生活雜用。污水回用的范圍很廣,從工業上的重復利用水體的補給水和生活用水。污水回用既可以有效地節約和利用有限的和寶貴的淡水資源,又可以減少污水或廢水的排放量,減輕水環境的污染,還可以緩解市政排水管道的超負荷現象,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我國是一個貧水國家,許多市政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危機。在這種形勢下,加強污水的回用就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舉措。到目前為止,許多市政在污水回用方面做出了顯著的成績,如大連、青島、天津等,通過它們的發展實踐證明,市政污水回用有著重要的經濟價值,應當加大實施力度。
在污水回用的過程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如環境污染問題。污水回用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做支撐,然而,市政污水處理廠的資金畢竟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保證污水回用事業的順利完成。
4總結:
當今世界已經有很多國家都屬于貧水國家,而我國正是屬于這類國家的范圍之內。淡水資源環境遭到迫壞,水資源更加難以獲得。國家的發展雖然需要依靠經濟,但國家發展的根本就是國家的資源,水資源也是國家資源之一,甚至關系到了國民的身心健康。確保水資源的充足,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是國家需要關注的問題。國家支持污水回用利用技術的發展能夠有效地完善污水處理問題,從而實現我國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市政再生水系統優化研究[J].伍茂春.環境與發展.2018(02)
[2]農產品加工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工程設計應用[J].陳斌,馬雪林,陳龍.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07)
[3]對環境工程中市政污水處理問題的探討[J].王志剛.農家參謀.2018(17)
1.1樣品制備
本實驗采用熔融熱處理工藝制備玻璃陶瓷。在鋇硼硅酸鹽玻璃體系中加CaO、TiO2和ZrO2(摩爾比為2∶3∶1)作為晶核劑,含量保持45wt%不變。所用原料為分析純的SiO2、H3BO3、BaCO3、Na2CO3、Na2SO4、CaCO3、TiO2,考慮到ZrO2在硼硅酸鹽玻璃中很難溶解,因此用質量分數為95.2%的ZrSiO4來引入ZrO2,由于ZrSiO4同時引入了Si,所以,Si的含量由調節SiO2的含量來保持平衡。按照配料比稱取所需原料(≈90g),用瑪瑙研缽充分研磨混勻后放入剛玉坩堝中。將坩堝放于馬弗爐中加熱到850℃焙燒2h,以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到1250℃下熔融3h。將熔體水淬后得到玻璃樣品,做DTA分析玻璃樣品的核化溫度和晶化溫度。之后采用熔融熱處理工藝分別在核化溫度Tn和晶化溫度Tc(由DTA分析得到)各保溫2h后自然冷卻得到玻璃陶瓷樣品。
1.2測試與表征
將所制得的玻璃樣品研磨過篩(100~200目,75~150um)后,利用SDTQ600型同步熱分析儀,以20℃/min的升溫速率升溫到1200℃對樣品進行差熱分析(DTA),確定玻璃的熱處理溫度;用X’PertPRO型X射線衍射分析儀X衍射(X-raydiffraction,XRD)分析,銅靶(35kV,60mA),掃描速度5°/min,步長0.02°,掃描范圍為10~80°;用質量分數為20wt%的HF水溶液腐蝕樣品30s,超聲20min,烘干后,利用德國蔡司公司EVO18型掃描電鏡對樣品微觀形貌分析(SEM)。
2結果與分析
2.1樣品的熱分析
為水淬后所得玻璃樣品的DTA曲線?;A玻璃的Tg在738℃左右,一般而言,成核溫度Tn比Tg高50℃左右。因此,本實驗研究的核化溫度選取750℃、780℃和810℃。除Tg處的吸熱峰外,在815℃和970℃附近還出現了寬化的放熱峰,表明晶化溫度Tc在該溫度附近,兩個放熱峰可能對應不同種類的晶體長大溫度或者同一種類的晶相不同長大速率的溫度。本研究選取的晶化溫度分別為850℃、875℃、900℃、925℃、950℃、1000℃和1050℃。
2.2核化溫度的確定
對于固化HLLW來說,玻璃陶瓷固化體應具有晶粒多而小、均勻分布的特點,而晶粒的多少和分布情況主要由核化溫度決定。為了確定最佳的核化溫度,先在970℃附近選一個溫度不變作為晶化溫度,本研究選取此溫度為1000℃。將玻璃陶瓷樣品分別在750℃、780℃和810℃核化處理2h后,再在1000℃處理2h。玻璃樣品經過750℃、780℃和810℃核化處理后,所得晶相都是鈣鈦鋯石。而且在Tn=780℃時,XRD圖譜上鈣鈦鋯石相的峰最強,顯然其鈣鈦鋯石的含量也是最多。為了研究鈣鈦鋯石晶粒的分布情況和形貌,對其做SEM檢測。隨著晶化溫度從750℃向810℃變化,晶粒的尺寸從約400μm減小到約100μm再增大到約340μm。另一方面,經過750℃處理的樣品,晶粒分布不均勻,出現聚集情況,780℃處理后的樣品晶粒分布則比較均勻,810℃處理后,所得晶粒成片狀且分布不均。核化溫度為780℃時,玻璃陶瓷體內,鈣鈦鋯石晶粒多且分布均勻,尺寸較小。由此可以確定,該玻璃陶瓷的較佳核化溫度Tn為780℃。
2.3晶化溫度的確定
玻璃樣品在780℃處理2h后,分別在850℃、875℃、900℃、925℃、950℃、1000℃和1050℃保溫2h。晶化溫度在850~1000℃范圍內,對應鈣鈦鋯石晶相的XRD峰強逐漸增加,當溫度升高至1050℃時,峰強又降低,說明玻璃陶瓷樣品在780℃經過均勻成核后,其長大速率在1000℃達到最大值。值得注意的是,當溫度低于1000℃時,XRD圖譜上存在少量的氧化鋯晶相的峰。這可以解釋在970℃附近出現的不算明顯的放熱峰:一方面,鈣鈦鋯石晶體長大是放熱過程,另一方面,氧化鋯慢慢溶解到玻璃中是吸熱過程,兩種不同的熱效應共同作用就導致了熱分析曲線在970℃附近出現的寬化的放熱峰。示。晶化溫度為850℃和875℃時,鈣鈦鋯石晶相呈柱狀,且溫度升高,晶粒變大。晶化溫度繼續升高到900℃后,晶粒形狀漸漸變的沒有規則,925℃處理后晶粒長成塊狀。當晶化溫度為950℃時,晶粒開始變為柱狀,但尺寸較Tc分別為850℃和875℃時要小的多,同時出現晶粒聚集的現象,分布不均勻。晶化溫度升高到1000℃后,所得鈣鈦鋯石晶粒尺寸變小,分布均勻,該晶化溫度下生成的鈣鈦鋯石晶相也是最多的。晶化溫度繼續升高到1050℃后,晶粒變的粗大而且呈聚集狀態。結合XRD和SEM分析可知,SiO2-B2O3-BaO-Na2O-CaO-ZrO2-TiO2體系基礎玻璃經過Tn=780℃處理后,較佳的晶化溫度是1000℃。
3結論
論文關鍵詞:化工廢水,鐵炭微電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工藝改造
江南某化工廠主要生產乙?;前匪徕洠ò操惷郏┘捌渖a原料雙乙烯酮。廠區廢水主要包括: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及地面沖洗水。目前,生產廢水預處理工藝采用“鐵炭還原+化學氧化”為主體工藝。 混入生活污水后二級生化工藝采用“厭氧水解+好氧生物處理”為主體。隨著產品種類的增多及生產工藝的改進,近兩年廢水水質波動較大。鐵炭微電解-NaClO氧化工藝難以取得很好的處理效果。因此,在原有構筑物的基礎上,提出以微電解+Fenton高級氧化工藝作為主要預處理工藝。本研究是在前期實驗室小試的基礎上,研究不同組合方式對廢水的處理效果和工藝的可行性。原有預處理工藝如圖所示:
圖1廢水處理站預處理工藝流程
Fig.1 Process flow of wastewatertreatment station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水樣來源
試驗用水取自該化工廠的污水處理站。生產廢水水量小但水質變化較大,廢水中主要含有一些生產中的原輔材料、產品及副產品。具體主要包括:乙酸、乙酸丁酯、磷酸氫銨、硫酸銨、丙酮等畢業論文格式。目前,生產廢水水質具有高COD、高氮、高磷等特點鐵炭微電解,可生化程度低,處理前先與河水進行一定比例的稀釋。水質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水樣水質
Table 1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watersample
項目
濃度(mg/L)
國家標準1)
COD
992~1539
100
NH3-N
30.9~74.2
15
TP
13.2~34.4
0.5
SS
論文關鍵詞:醫藥廢水,氨氮
醫藥生產廢水屬于高濃度廢水,具有COD含量高、PH值低、含鹽量大、氨氮含量高等特點,單項處理工藝出水很難達標排放。預處理UASBSBR聯合處理工藝根據廢水水質特點,逐步解決水質問題。筆者通過對河南某醫藥工廠生產廢水處理站啟動、調試的介紹,進一步探討醫藥廢水處理工程在設計、調試及運行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
1.廢水水質及排放標準
該醫藥廠廢水主要由生產廢水、設備清洗水、車間沖地水、實驗室排水、鍋爐污水和生活污水組成,總處理水量為45m/d。通過對縣城內各監測表明,該廢水含有少量沉淀物,當車間車間進行設備清理或沖洗地面時,水質變化大。處理系統執行《化學合成類制藥工業廢水排放標準》(GB219042008)中表2要求標準,出水直接排入水體。具體廢水水質和排放標準入表1所示。
表1廢水水質及排放標準
污染源
水量
m /d
COD
mg/l
pH
SS
mg/l
氨氮
mg/l
高濃度工藝廢水
15
23800
2-4
-
340(平均)
生活污水
30
300
6-9
200
30
排放標準
-
120
6-9
論文關鍵詞:二氧化氯,含氰廢水,破氰,COD,催化劑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日益重視,對于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氰廢水和高COD廢水等一些特殊水質的處理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廢水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后方可排放[1]。而這些水質的處理由于它們的處理難度,也一直是困擾污水處理工作者的難題。根據我公司的特點和多年來的水處理經驗,對二氧化氯在特殊水質的處理方面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和效果驗證。通過二氧化氯對含氰廢水和高COD廢水的處理實驗,我們驗證了二氧化氯對這些水質的處理效果。
下面二氧化氯對含氰廢水和高COD廢水的處理進行詳細的說明。
1.二氧化氯對含氰廢水的處理
1.1實驗原理
通過二氧化氯氧化法對CN-進行處理。
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與氯氣相比,它具有氧化性更強,操作安全簡便,受 pH值的影響較小的特點。氯氣對氰化物的氧化通常只將CN- 氧化成毒性較小的氰酸鹽(NaCNO),并要求很高的PH值,見反應式(1)含氰廢水,而二氧化氯對氰化物的氧化卻能將CN- 氧化成N2 和CO2 ,見反應式(2),徹底消除氰化的的毒性[2]:
CN- +Cl2+2OH- == CNO- +2Cl- +H2O (1)
2CN- +2ClO2==2CO2↑ +N2↑ +2Cl- (2)
1.2實驗對象
含氰廢水樣品由濟南某化學品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畢業論文范文。
1#廢水水質指標:顏色:深褐色,pH=11.0,CN-=4064 mg/L;
2#廢水水質指標:顏色:褐色,pH=10.0,CN-=792 mg/L。
1.3二氧化氯的制備及投加工藝
先將氯酸鈉固體顆粒與水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某還原劑成分,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氯酸鈉混合液,然后與一定濃度的硫酸進行反應,并且控制一定溫度,通過負壓曝氣的投加工藝技術,將產生的純二氧化氯投加到作用水體,經一二級吸收系統,常溫下,反應時間30min,最終達到對水體的破氰的處理要求。
具體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1. 二氧化氯破氰工藝流程圖
我們分別對1#、2#分別進行了不同二氧化氯濃度的投加實驗,并對處理后的水樣的pH值和CN-濃度進行了檢測和分析。
檢測方法:用五步碘量法測定二氧化氯投加含量,用吸光度-濃度曲線法測定CN-的濃度,用pH計測定水樣的pH值。
具體數據見下表。
表1. 二氧化氯對1#水樣的處理數據
實驗樣
pH值
CN-
mg/L
ClO2投加濃度mg/L
CN-去除率%
現象
原水
11
4064
10566(理論)
100(理論)
-
1#A
9.9
2898
2920
28.69
無現象
1#B
9.4
1729
4813
57.46
無現象
1#C
8.5
866
7189
78.69
無明顯現象
1#D
3.22
510
9543
87.45
劇烈冒泡顏色變淺
1#E
3.29
366
12250
90.99
劇烈冒泡顏色變淺
1#F
1.01
276
18852
論文導讀:根據農村用水及投資規模特點,通過對傳統水處理構筑物的改進,特別是對重力無閥濾池的改造,克服了原重力無閥濾池投資大、單池過濾面積小、配水不均勻、沖洗頻繁且不徹底等缺點,尋找了一種適用農村鄉鎮中小型水廠的處理工藝和設計方法,并應用于實際工程。結果表明:該給水處理工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維護方便、出水水質良好、運行穩定、投資小且運行費用低的特點,為農村小型水廠的設計和改造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中小型水廠,設計,工程實踐
圖1 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Fig. 1 Flow chart of water treatment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