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7 17:09: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經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藝術設計的經濟屬性是它區別其他藝術活動、手工業的首要特征。人的相互關聯構成復雜的社會,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必然導致人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藝術設計通過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創新設計,像其他社會生產力一樣創造社會的物質文明。
1.經濟因素在藝術設計的不同過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從設計到實現設計的全過程中,經濟因素在不同的階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1)設計觀念的產生階段:藝術設計需要把握設計物由過去到未來形成發展的種種相關因素,然后以創造性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使之成為嶄新的設計方案。其中的經濟因素體現在對原有狀態的經濟價值分析、市場需求預測以及新方案的經濟內容評估等方面。對原有狀態的經濟價值分析,是設計觀念產生的基礎。(2)設計的實施階段:設計的實施過程指的是設計方案由圖紙到生產為實體的過程,對于設計來說,是實際制作的過程。設計在真正付諸實施的過程中,從設計物的試產、批量生產和專利保護等方面均受經濟因素的制約。(3)設計的實現階段:設計物最終要推向市場實現其經濟價值,主要是通過銷售來實現的,當設計物作為商品投放市場,設計師應當及時調查市場反映和銷售效果,綜合反饋信息以改進產品設計和進行新的設計構思。其中,經濟因素不僅體現在設計物的綜合經濟價值實現的過程中,而且作為改進更新已有方案和促成新的設計方案的產生基礎,經濟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現代設計之父格羅佩烏斯將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教育理念“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傳播到全世界,使設計終于打破藝術桎梏解脫出來。而在經濟與信息化的今天,我們應提倡“設計與經濟的結合”,設計必須服務于經濟。
2.藝術設計通過預測未來的市場需求來確定設計目標和方向
設計具有強烈的超前性、預測性?!霸O計”這個概念在許多場合中,也往往被“策劃”等術語代替。這意味著設計與藝術、手工藝活動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過程。在整個市場營銷的組織中,設計占有引導性的地位。“設計生產銷售使用”這四個環節中,設計不僅在時間上先于生產、銷售活動,而且設計的市場定位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后兩者的成效。正因為如此,設計前的活動往往比設計本身花費的時間、精力更多。如設計前必須進行大量的市場調查,包括對廠家、消費者、競爭對手、媒體的詳細調查;調查之后的數據要加以統計分析直至最后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劃報告;并且還必須根據市場狀況及時調整方案,以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這就要求設計師的思考必須高度理性化和高度專業化。科學地進行市場潛量、市場占有率及需求預測,把握設計物實現為實體后在市場中的作用和價值體現,能夠使新的設計方案更加合理,更加準確地適應未來市場,并且通過預測可以得到提高和創造設計物附加價值的理論依據。
二、藝術設計伴隨著人類的生產勞動的產生而產生
就藝術設計這一創造性的活動來說,它是伴隨著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和器物文化的出現而出現的。它實際上就是“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造物活動,是人為實現實用功能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物化勞動形態。這種造物具有一定的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因而是一種藝術質的造物”。
人類的歷史是從制造工具開始的,藝術設計的歷史之河也從這里發源。當人類的祖先把一塊石頭敲打成用來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時,最早的設計活動就開始了,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設計產品。這種工具的創造首先符合實用目的,同時也顧及到了用起來方便、省力,以引起主體的。它的制作過程具備了設計所要求的從預想、選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備過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結合于一體。最早制作勞動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獵人,是人類第一批設計師。
工具的制造是人類自我革命的開始,也是人類區別于其他物種族類的根本。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藝術品,差不多都是與人的生活最緊密相聯系的工具和食用器。這些就是我們人類早期之藝術設計。藝術設計于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隨著人類的科學文明水平的提高,藝術設計也越來越科學化,其技術性也越來越高,藝術設計逐步成為了一種有目的的創造活動,成為了協調人和環境、個人和社會、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手段。
三、藝術設計與社會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1.社會經濟的發展是藝術設計繁榮的基石
藝術設計的技術性、經濟性、文化性決定了只有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才有藝術文化的繁榮。從藝術設計本身的發展來看,現代設計的起源有兩個顯著特征,其一是勞動的分工,其二是生產工藝的改進使得大規模生產和低消耗成為可能。藝術設計的每一次飛躍和進步,都處在因社會分工而造成的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時期。首先,因為社會經濟發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質的提高,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商品的物質,而越來越重視消費過程的精神享受和審美,社會需求加大、人類文明和審美情趣的提高,為藝術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其次,社會經濟高度發達時期也是社會觀念大變革、大解放時期,為藝術設計的應用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思想和思維空間。
知識經濟是繼工業經濟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的直接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設計藝術將成為人類十分主動和相當自覺的一種行為。大至建筑、環境、公共藝術、城市規劃,小至食品、服飾、生活用品、勞動工具。總之,人類一切生存空間、物質和生活方式,都要經過精心而富有創意的設計。人類將生活在一個經過了設計并不斷被設計著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之中。也就是說,在這個新世紀,設計本身將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種方式,將成為一種歷史沿革的文化。知識經濟為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機遇與土壤。時代的變革,經濟形態的變化,為設計藝術的創新發展將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因素,設計藝術也必將以自身更為完善的運作體系,更好地為社會經濟服務。
2.藝術設計的發展是社會經濟騰飛的翅膀
藝術設計是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產物,藝術設計同樣也是一種生產力,在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藝術設計發展的原動力在于滿足人的需求。人類在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欲望和要求稱為需求。按照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論,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藝術設計的市場取向就是以滿足需求、引導需求、創造需求為目標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其次,藝術設計所帶來的,不僅是精神上的愉悅與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藝術設計是把預期目的和觀念具體化、實體化的手段,是人們進行經濟建設活動的先期過程。它的本質是人們對將要進行的經濟建設活動作出藝術化的設想和籌劃??傮w來看,這種設想和籌劃是進步的,發展的,甚至是超前的。從這個意義上,也說明了藝術設計是一種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藝術設計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典型案例,一是以德國為代表,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設立或制定專門的工業設計部,把設計業作為國家經濟整體的一部分。二是以原東南亞“四小龍”為代表,政府直接參與設計的實施。其目的是把設計作為國家綜合性經濟改革的一種手段,如通過調動本地工業的多種資源激發設計,以便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推出高附加值的產品。三是以日本為代表,日本千葉大學著名學者宮畸清教授在介紹日本經濟發展的過程時,談到日本產業振興和經濟增長有三要訣:一是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領先一步的工業設計;三是不斷完善的經濟政策。這三者相輔相成,其中,工業設計對日本經濟的騰飛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各個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來看,“藝術設計也是一種生產力”“設計就是經濟效益”的說法并不過分。藝術設計不再是對客觀世界的簡單反映,它強調創造性與個性,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通過藝術設計,可以提高產品的科技、藝術含量,提高產品的審美附加值,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中國加入“WTO”已經成為現實,我國的經濟運動模式和產業結構更新也將因此而發生深刻的變化,改革開放二十余年,中國的設計產業發展迅猛,且設計產業是伴隨著經濟不斷成長起來的,特別是知識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對設計產業的適時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現在或未來,藝術設計都會以強大的推動力和自身優勢服務于經濟的發展中,推動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騰飛。
參考文獻:
[1]凌繼堯、徐恒醇《藝術設計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2]徐曉庚《現代設計藝術學》[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09
[3]荊雷《設計藝術原理》[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09
[4]陳望衡《藝術設計美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07
[5]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1.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的內涵
從社會經濟系統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經濟法的功能進行如下定義:立法者或政府機構為了促使社會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現有的經濟法進行干預,并且期望通過政府干預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使社會經濟能夠穩定、快速發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經濟法與社會法的關系上,但是不能單純的從一個方面去研究和看待兩者之間的關系,而是應該全面的、系統的對其進行研究分析。本文主要針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進行研究,并對其產生的行為后果進行了客觀的評價。
2.經濟法功能的構造
根據以往的經驗,經濟法功能的構造可以根據社會需求的不同而劃分出不同的路徑,而不同的路徑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就目前而言,對經濟法功能的考察路徑一般分為兩條:一條是通過經濟法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對經濟主體的行為所產生的影響來進行的,另一條是通過經濟法對社會總體經濟的影響來進行的。經濟主體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與社會經濟聯系緊密,并且經濟主體的行為將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的走向。經濟法作用于社會經濟的主要手段是引導經濟主體的選擇,從而對經濟活動產生影響,進而在此基礎之上調整經濟主體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繼而實現經濟法的目的。簡單的來說,經濟法通過影響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經濟主體的行為來實現其社會經濟功能。第一條路徑的考察重點主要集中在經濟主體的行為對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第二條路徑主要考察的是經濟法對整個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總的來說,前者是對經濟法社會功能的體現,后者是對經濟法功能的規范。從經濟法對人經濟行為的影響來看,我們可以利用法學界的相關理論知識來分析人的經濟行為,法學界的行為功能理論主要分為五種,分別為評價功能、指引功能、預測功能、教育功能和強制功能。從法學的角度來講,對于法的功能已經具有了較為完善的理論基礎,因此可以利用經濟法的相關理論對其進行解釋。評價功能是指經濟法可以對社會經濟主體的行為進行評價,并且具有經濟法律的重要功能。預測功能主要是對經濟主體的行為進行評價,通過預測功能,經濟主體能夠預測到自己經濟行為的經濟收益,從而決定自己是否做出相應的經濟行為。強制功能是指經濟法的實現是通過國家強制措施,影響人們的經濟思維,從而提高人們遵守經濟法的意識。指引功能是經濟法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可以為經濟活動提供一個固定的行為模式,從而使不同的經濟活動在經濟法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從經濟法的社會功能來說,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較少,而且經濟法中有很多難以效仿的問題,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了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通過對經濟功能構造的分析來研究社會功能與企業活動和個人活動之間的規范性關系。
二、經濟法社會經濟功能
我們在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經濟社會制度的功能系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社會整合功能,其二是行為的導向功能,最后一個是文化的傳遞功能。也有的研究中將社會制度的功能分為五個部分,首先是社會制度的信息功能,其次是社會制度的約束功能,再次是社會制度的整合功能,然后是形塑活動方式功能,最后是激勵功能。這兩種分類方式,雖然在結構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內容上又存在一定的共同之處。這就要求我們在對社會制度功能的分析上不能僅執著于一點,而應該博眾家之長,。根據經濟學家的分析,經濟社會要想快速穩定的發展,首先要具有兩個重要的條件,一是社會經濟的協調性,二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兩者缺一不可,共同決定了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的基本制度,因此,筆者認為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權利義務分配功能
根據法的基本原理來看,法是對權利和義務進行分配的過程,通過這種分配調節機制有效的約束了人們的行為,促進了社會的快速發展。然而,權利與義務是不是貫穿于法和制度之間,更體現了法律的價值。因此,有法學者認為,法的核心就是權利和義務。大部分法學家在研究法時是從權利與義務方面入手。權利與義務之間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滲透,正是這個關系結構指引著權利與義務的運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利益,從經濟法的角度來說,即影響了社會經濟主體的利益。社會主義經濟的分配功能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對資源與資格的分配,它主要是針對不同層面的活動,對活動的規則進行規定,主要滿足從事某種經濟活動的資格,符合資格的經濟主體能夠在社會資源方面行使權利。在資源的利用過程中,由于存在的收益不同,就會形成一種間接分配,而這種間接性的資源分配主要體現在市場經濟中。第二個是資源與資本的干預分配,無論是從何種角度考慮社會主義經濟的分配功能都會對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人員的收入產生影響。
2.經濟信息的傳遞功能
在經濟活動中,經濟主體一定會對從事經濟活動的經濟人進行本性確定,并預測后果以及對他們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某項經濟活動行為之前都會對行為進行預測和評估,然后再選取對自己有利的行為。當預測這種行為的收益大于成本時,經濟主體就會做出從事這項行為的決定。在決策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影響因素,只有擁有必要的決策信息才能及時的調整各項優惠條件和限制性條件。通過這些條件和規定,可以客觀的反映出經濟主體的行為需要。通過借助經濟法來不斷調整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說滿足經濟主體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獲取相關金融信息的需求。
3.激勵功能
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往往以利益最大化為最大目標,因此,在對經濟人的假設上存在三點相互聯系的觀點,一個是人的自利性,一個是人的理性,一個是對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首先,經濟人是自利的,經濟人在從事經濟活動時往往追求的是經濟利益最大化,很大程度上是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成為發展的最大動力,甚至可以說經濟主體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利益。其次是人的理性,這是指經濟人在從事經濟活動中體現出的理性,這屬于一種條件的約束。簡單的來說就是在約束條件下來追求經濟利益。最后是經濟人在經濟活動中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有效的促進了社會效益的快速發展?,F代經濟的激勵功能正在于此,經濟人對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最大限度的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激勵了經濟活動的進步。不斷提倡任何經濟行為或者是反對經濟行為,提高經濟活動的信息傳遞,嚴格執行經濟活動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獎懲機制。經濟活動激勵法主要是為經濟主體提供必要的行動方向,原則是不改變經濟主體的偏好,但是最終能對其選擇進行影響,使經濟主體的行動方向偏向于積極的方向。社會經濟激勵法的實行還需要經濟主體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經濟主體具有一定的期望,并且擁有一定的動力去實現整個社會經濟關系。經濟法中表現效果最為明顯的是激勵作用,其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主體的利益產生影響,對經濟主體所從事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具有明顯的激勵作用。
4.節約交易費用功能
交易費用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經濟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簡單的來說,人與人之間產生交易就必然會產生交易費用,在交易的過程中首先要通過信息搜索尋找到合適的交易伙伴,在尋找到合適的交易伙伴之后再弄清楚交易伙伴的地址,并且對產品的質量、數量以及成本進行計算,成本包括締約成本、監督成本、違約可能成本等等。這些行為都是交易產生的前提條件,而在交易中產生的相關費用就是成本費用,節約交易費用功能主要體現在創建有針對性的經濟法以及遵循經濟法中的相關規定。這兩點均可以節約交易過程中的交易費用。對于創建有針對性的經濟法來說,主要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的法律規定,不斷依靠相關法律機構和單位提供的各種信息,然后通過法律保障行為核實信息的真實性,最后以法律的形式公布這些信息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這就減少了經濟活動中經濟主體通過自己的行為搜集消費信息所花費的成本。對于遵循經濟法來說,主要是從經濟活動中不斷提煉各種具有極高價值的信息,從人們的思維中以及經驗中提煉出一些精華的信息,不斷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便利,并利用有效的人際關系降低交易費用。這兩種降低交易費用的方式可以說毫不相同,但是他們都起到了相同的作用,都能夠為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幫助。
三、經濟法功能系統特點
經濟法具有四種不同的社會職能,分別是同一性、層次性、有序性和主次性,這四種職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進、相互彌補的關系,四種職能相互聯結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經濟法功能系統。
1.同一性
經濟法區別于社會功能的統一性,其具有與統一性不同的社會特征,同一性是指在不同的社會功能下都能實現經濟法的價值和目的。就分配功能來說,其是經濟功能中其他功能的前提與基礎,只有保證經濟分配功能的合理、合法,才能實現權利義務間的公平分配,為社會中的經濟主體帶來信息的傳遞與共享,這樣經濟主體就會做出最明智的決策,既促進了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也推動了整個社會前進的步伐。前面所提到的整個過程就是資源配置有效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再調整,實現整個經濟過程的有序性,為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2.層次性
經濟法功能的層次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經濟法的所有功能皆可以從立法、執法、守法等方面體現出來,二是經濟法本身也具有先后秩序。就前者來說,立法期間,雖賦予職能但未實施;執法期間,所賦予的職能得到了發揮的平臺與機會;守法期間是所有功能得以實現的最終保證。經濟法在這三個階段中分別飾演了不同的角色,這也體現出了經濟法功能的層次性。而后者則有所不同,其是從經濟法本身的社會功能入手,剖析了各種功能在經濟法中所占的地位,最基礎的是分配功能,其次是信息傳遞功能,最后是社會整合功能,其中起橋梁作用的是信息傳遞功能,從這幾個功能方面來看,也能凸顯出經濟法社會功能的層次性。
3.有序性
經濟法功能的有序性是指經濟法的所有功能并非所屬或是并列關系,他們之間是一種互補促進的關系,這層關系的由來是經濟法功能的層次性。經濟法功能的發揮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立法、執法、守法,而且在這三個階段中經濟法功能皆處于不同的功能狀態,其在立法階段并沒有具體表現,直到執法階段才開始發揮作用,并于守法階段最終實現其功能。另一方面,從經濟法本身的社會功能來看,其也是按照功能的先后順序排列的,依次是分配、信息傳遞、利導、整合功能,只有后續的功能存在才能彰顯出前面功能存在的價值。
4.主次性
經濟法功能的特點和意義直接決定了經濟法的地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次性。首先,從分配功能來看,其對社會的影響不僅是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其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利益,分配功能所體現的是經濟法的魂,即其價值,也是經濟法功能最終的目的與歸宿。其次信息傳遞功能和利導功能,他們的作用是將經濟法的目的與價值還有行動規劃傳遞給經濟主體,并對經濟主體的行動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兩種功能只是發揮手段的作用,指引著經濟主體的行動,最后是整合功能,其主要作用是將前面幾種功能整合,彌補每種功能所存在的不足,協調各方利益,解決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之間的矛盾,維護社會的平衡與穩定,最終使經濟法的價值和目的得以實現。
四、結束語
關鍵詞:足球經濟;社會經濟;發展;貢獻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8-0032-02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中,足球經濟的發展在各個行業中均有所涉及,可以說足球經濟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同時,因為足球運動自身擁有了一定的粉絲,這些粉絲也間接刺激了足球經濟的發展,提高了足球經濟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影響。足球經濟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各種社會矛盾與問題,有效解決就業等相關問題,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有效優化社會經濟整體環境。為此,我們就足球經濟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貢獻進行以下分析。
一、足球經濟概述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足球經濟與社會經濟的關系越來越密切?,F代足球運動的發展在整個社會環境中有著重要促進作用,足球已經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體育運動方式,而是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轉變為一種全新的復合型經濟產業,可以說,足球經濟是現代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標志之一。
足球經濟,就是基于足球運動自身發展起來的相關產業的開發與流通,將足球作為主要產業內容的經濟發展形式。其主要內容包括球員的轉會、相關足球產品的流通與發展等。據不完全統計,在現階段的生產總值上來說,足球經濟是現階段的世界經濟系統中重要的部分,其生產總值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高于一些地區的年度生產總值了,就拿英國的英超聯賽來說,已經超過了半百億的年度總值。在現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足球經濟涉及范圍越來越廣泛,在足球門票、足球贊助商、足球轉播權以及足球廣告營銷等領域都有所涉獵,在這其中衍生的各種足彩內容以及相關足球文化的開發,也給社會經的發展帶來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在社會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足球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效保障了社會經濟的整體增長。
二、現階段足球經濟對社會經濟的貢獻
在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中,足球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各個行業領域中有效刺激了經濟的發展,解決了各種社會問題,在根本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優化了整體社會經濟環境??梢哉f,足球經濟自身的發展對于社會經濟有著重要的貢獻,為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此,本文對現階段足球經濟對社會經濟的貢獻進行簡單的分析與闡述。
第一,足球經濟可以有效緩解人口就業等問題。足球經濟的發展有效緩解了社會事業人口的問題。任何一種經濟形式的發展,都要有一定的人員參與,人員的參與與使用一定會有不同新的崗位出現。在足球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是如此。國球足聯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足球經濟在社會中衍生了一些新的就業崗位,如各種足球裁判員、運動員以及相關行政管理人員等。其中最為主要的人員當屬足球運動員了。根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表明,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將近3億專業足球運動員,在亞洲的足球運動員大約在一億人左右。這些數據表明,足球運動有效帶動了人員就業,解決了一些就業問題。同時,在一些足球運動發達的國家中,如英國、意大利以及德國等國家中,足球運動員的收入也是較為可觀的,其中一些著名運動員的收入相對更高,基本是按照周來計算收入;同時,因為知名運動員自身具備較高的知名度,可以通過各種廣告的拍攝、球衣的銷售以及比賽分紅等方式增加自身收入。特別是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一些經濟集團對于足球行業的發展相對看好,注入了大量資金,有效促進了足球運動員的經濟收入。這也就造成了一些足球運動尚在發展過程中的國家,如沙特阿拉伯以及俄羅斯等相關國家,通過高薪聘請的方式,將國外高水平的運動員以及足球教練引入自己國家之中,這也無疑不促進了足球經濟的整體發展。雖然我國在足球領域的發展相對較為落后,但是在足球比賽的獎金以及相關福利待遇等方面也是較高的,如恒大的足球運動員年收入直逼千萬元。
關鍵詞:經濟法產生 社會經濟根源 市場 政府
1890年,美國頒布了《保護貿易及商業以免非法限制及壟斷法案》,即著名的《謝爾曼法》,該法被公認為是經濟法產生的標志,以此為起點,經濟法已經存在了上百年。深刻的歷史根源是任何一種事物存在的支撐,而經濟尤其是基礎性的。因此,我們應當追本溯源,深刻思考和準確把握經濟法產生的社會經濟根源,避免使經濟法學的理論研究流于外在形式而無法探究其本質。
從世界范圍來看,各國的經濟法有著基本共性,但有其不同的特點?!捌渲心承﹪蚁嗷ブg更接近一些,形成各種類型、模式或板塊?!盵15]如以美國為代表的危機對策經濟法,以德國為代表的所謂戰時經濟法,以中國為代表的轉型國家經濟法。本文將詳細分析這三個模塊,以期探求經濟法產生的共同的社會經濟根源。
一、美國經濟法模塊
(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經濟狀況
18世紀到19世紀,兩次工業革命使西方進入了一個新時代。19世紀末期,美國充分運用二次工業革命中涌現出來的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使生產獲得飛速發展。一方面,新的工業部門開始出現,如電力工業、電器工業、化學工業、石油工業等等;另一方面,舊的工業部門,如鋼鐵工業等因為生產技術的改造而獲得新生。新興工業部門的成長以及原有部門的重振雄風,代表著生產力的迅速提高,產品結構日益復雜化,促使現代大規模工廠生產迅速發展,致使資本集中、企業巨大化,推動了壟斷組織的產生。
二次工業革命之后,壟斷從最初的僅限于流通領域擴展到原料采買、產品加工和產品銷售等領域,于是高級的壟斷組織托拉斯在美國迅速發展起來。托拉斯指的是“由許多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或有密切關系的企業合并而成,由董事會統一經營全部生產、銷售和財務活動,領導權控制在最多股份持有者手中的組織?!盵16]這種經營管理模式在當時證明是實現對某一行業控制最有效的手段。1882年,全國性規模的合并企業美國石油托拉斯成立,這也是第一個采用這種組織形式和名稱的托拉斯組織。其它部門紛紛效法,制糖、煙草、煤礦、鋁業、鋼鐵等行業也相繼建立了托拉斯。根據1895年制造業普查報告,“大約有185個企業聯合體,其資金總額超過30億,占美國全部制造業總資本的近1/3?!盵17]這些托拉斯組織憑借自身雄厚的資本使用搭售、價格協定、聯合抵制等方式來實施其控制力,限制公平自由的競爭。
20世紀初,美國的壟斷組織又有進一步發展,主要集中在了鋼鐵、石油、鐵路等新興行業。例如,在鋼鐵業,安德路·卡內基從1873年創辦鋼鐵廠到1894年,已經控制了全美國煉鋼能力的1/4。“為獲得鐵路及航運上的優惠條件并控制生產和市場,卡內基和其它十幾個行業聯合一起,于1901年合并組建了美國鋼鐵公司,該公司包括采礦、加工、運輸、銷售等行業的700多家企業?!盵18]壟斷經濟的發展雖然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產品結構的合理化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但隨之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首先是生產過剩的問題引發經濟危機頻繁出現。1882、1890、1900、1907年,經濟危機接連不斷的發生。1882年危機使機車產量由2282臺下降至800臺,下降了65%。煤炭產量下降了7,5%,生鐵產量下降了12,5%,棉花消費量減少了15,4%,甚至一直增長的鋼產量也下降了10,7%。1908年,新建筑合同減少23%,鋼鐵托拉斯所屬企業一半以上停工。失業人數超過以往各次。除此之外,壟斷經濟還帶來其它問題:壟斷減少就業機會,保持壟斷價格使公眾受害,壟斷助長投機和資本摻水現象,大大的破壞了競爭,它使小企業失去了在市場中生存的機會。為攫取超額壟斷利潤,大企業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控制原料來源,劃分銷售市場,限定產品價格,不斷擠垮或兼并中小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暴力、欺詐和腐敗的行為。這些問題隨著壟斷的高度發展而變得日益尖銳和突出,使得美國政府不得不作出適當的控制,以使本國經濟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和發展。
(二)美國經濟法的立法狀況
為解決壟斷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美國政府從不干預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轉向對經濟的適度干預,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干預經濟運行。
1887年,《州際商務法》出臺,該法禁止進行聯合經營與訂立運輸協定,宣布回扣與歧視性運價為非法。
1890年7月20日,國會通過了《保護貿易及商業以免非法限制及壟斷法案》,即《謝爾曼法》(Sherman Act),推動了國家經濟權力的集中,對自由競爭進一步實行限制,標志著對全國商業活動進行調控的開始。
1897年和1898年,美國最高法院在美國政府先后與橫貫密蘇里的貨運聯盟和聯合運輸聯盟的訴訟案中,判決鐵路公司違反《謝爾曼法》。1899年,最高法院判決阿迪斯頓管道公司和煉油公司等六家公司組成的市場聯營違反《謝爾曼法》。1902年,司法部對控制大北部、北太平洋以及芝加哥、柏林頓和昆西等鐵路的北部證券公司提出公訴,最高法院于1904年判決北部證券公司解散。
1914年,聯邦貿易委員會成立,并于同年出臺了《聯邦貿易委員會法》。該委員會擁有違禁命令的權力,對于違反命令的工商企業,可將案件提交法院審理。
1929年-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之后,美國政府出臺了《農業調整法案》、《全國工業復興法案》、《鐵路緊急法令》等一系列經濟法案,力求恢復經濟。
1933年的《農業調整法案》采用政府獎勵、津貼的辦法,提升農產品價格,恢復農民的購買力和戰前的地位?!度珖鴱团d法案》則是為了復興工業和減少失業,保持工業的合理利潤和工人維持生活的工資。為此,需要通過工商業的自行調整減少生產過剩,增加工資,縮短勞動時間和提高物價。同時,這個法令還授權聯邦政府資助公共工程建設,鼓勵工商業一定程度上的集體自治?!惰F路緊急法令》設立聯邦鐵路協調員,協助防止浪費,改進財務組織,把運費率降到符合公共利益的程度,以改善鐵路信譽。
上述的經濟法律法規與以往傳統法律大不相同,其特點是突出了大量的直接具體的經濟內容;突出了國家直接具體地干預和參與經濟生活的意志;突出了資產階級整體利益的要求;從多方面制約傳統民法確立的一系列個體本位化、權利絕對化、契約自由化等原則。[19]
一、會計的演變歷程
從人類產生了生產活動以來,會計就開始產生,并伴隨著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而發展。在原始社會,受環境的限制,會計的前期經歷了圖形記事、結繩記事和書契記事三個階段,這些表明了在早期社會會計的萌芽已經開始破土而出,同時也證實了會計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農業經濟時代到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社會主導地位,同時商業發展較為緩慢,會計還未形成較完整的體系,不過,會計方法中開始出現了單式記賬,也是會計歷史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自然經濟不斷發展,單式簿記也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成熟固定的會計方法體系。然而,世界在進步,中國被迫打開國門吸收西方思想,同時,資本主義經濟應運而生,會計也隨之由單式記賬變為復式記賬,會計分工、會計準則、會計職能確定等等也越來越完善,直至今天,信息化的發展仍在推動著會計向更完善的方面發展。
二、我國的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的影響
(一)對會計準則的影響會計準則的目的是對價值的各種要素予以確認,它從本質上講是一個“分共契約”和“私人契約”的“復合體”,隨著經濟大環境變化以及管理的要求提高,會計準則也在日趨完善,并根據當前經濟情況以及可預見的預期環境確定會計準則的標準。當然,在21世紀,會計準則也將面臨著三大挑戰,第一是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的挑戰,第二是股票等特殊金融資產計量的挑戰,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衍生工具的挑戰。這些挑戰要求會計準則必須適應環境,不斷完善。
(二)對會計目標的影響會計目標是會計運行的基本向導和最終歸屬。要想使會計與社會經濟環境相適應,首先必須保證會計目標與社會方向的一致性,離開社會經濟環境所指定出來的會計目標是不切實際的。在知識經濟下,會計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是會計發展的主旋律,代表了會計發展的方向。因此,未來會計的目標將是向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同時兼顧受托責任信息,使會計目標與社會發展保持一致性。
(三)對會計對象的影響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人們對會計對象的研究也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深入的,在知識經濟的發展現實情況下,對會計對象的深入認識主要體現在會計要素上,六個會計要素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會計目標,就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進行不斷的修改。例如,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已經逐漸追趕有形資產,因此資產的定義就要隨之改變。
(四)對會計計量的影響會計計量是是用貨幣等不同的單位來計算各種經驗業務發生的過程,用具體的數據計量來確定事物的等價關系。會計計量是會計的核心,傳統的會計計量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但是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的計量模式逐漸取代傳統的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模式。同時,在會計計量上,對會計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對會計報表編制的影響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必要的一個工作就是編制會計報表,它能反映一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在自然經濟中,一直采用手工記賬,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手工編制會計報表往往會出現一些從未遇到過的一些新問題而令人不知所措,因為在社會經濟環境下,會計報表的編制是高度程序化、自動化和透明的,用戶直接看到的就是會計報表結果本身,而編表過程完全依賴于會計信息化軟件。因此,社會環境對會計報表的編制有著重要的影響。
三、結論
在知識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基礎上,社會經濟環境在不斷發展,會計所處的環境也隨之改變,這必然會對會計各個要素包括會計整個行業產生深刻的影響??v觀我國的會計的發展歷史,再借鑒外國會計的發展歷程,針對新時期下的新問題、新現象,要從會計的各個方面進行改革發展,保證會計目標的方向正確性,制定適應社會發展的會計準則,確定準確的會計對象,選擇適當的會計計量方法。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會計也從最開始的結繩記事到如今完善的會計體系,未來的計量模式將會出現貨幣計量與非貨幣計量并重、以歷史成本計量為主的多種計量屬性并存的局面。近幾年,自從我國加入WTO之后,經濟的變化更大了,這就要求我們要更新觀念,加強會計準則建設,強化會計職能。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快會計信息化步伐,規范和開拓會計市場,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一)社會經濟發展對民法價值的影響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民法經濟產生重要的影響,經濟的發展促使安全和效益成為民商法的基礎性價值和主要追求。在傳統的民商法領域中,安全價值僅僅處于從屬性和派生性的地位。在傳統民商法調整的交易關系中,安全價值體現在信用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交付安全中,但是一般而言信息安全對于交易的影響比較小,甚至是在錢貨當面交易中并不存在交易安全問題,相對于非同時履行交易行為而言,錢貨當面交易更加具有安全性。對傳統交易方式中出現的欺詐問題,當事人可以通過預期違約、不安抗辯權等方式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傳統交易方式中,不僅交易安全比較有保障,并且交易雙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信用安全問題也并不突出。顯而易見,傳統的民商法調整領域中,安全價值并沒有成為其調整的重點和規范對象。在網絡環境和虛擬技術運用中,信息的交流需要傳遞才能實現,信息的安全取決于網絡自身的安全性,網絡開放性、虛擬性以及技術性等特性都增加了網絡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基于科學技術和網絡技術而形成的民商法調整平臺對于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安全性成為民商法中的基礎性價值因素是必然的。另外,民商事主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自身能力的拓展,為主體自由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社會經濟發展對民商法價值體系的重構和調整
民商法的價值體系包括效益、平等、自由、安全以及公平,其中自由是民商法制定和調整的根本和目標;平等不僅僅具有目標意義,更加具有工具性價值;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平等具有了不同的含義;安全在民商法體系中國具有基礎性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其重要性不斷凸顯;效益同樣屬于基礎性價值,在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傳統民商法中,安全和效益在價值實現和功能發揮的過程中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安全和效益得以找到平衡的節點,從而更好的促進了兩者的平衡發展。
二、社會經濟中民商法基本原則的變化和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中的發展,民商法中基本原則變化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安全價值和效益價值重要性的凸顯上。
(一)意思自治原則
社會經濟發展中民商法意思自治原則相對于傳統民商法原則在相關內容上有所擴充,以不斷適應社會和時展的要求。尤其是在網絡環境中發生的民商事行為,當事人在意思自治原則的指導下,依據自身的意愿實現一定的行為,充分體現了意思自治原則由傳統領域向新領域的發展過程。
(二)平等中立原則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民商法的平等中立原則指的是在信息時代,民商法對于參與到交易當中的各個主體從事民商事活動需要的相關條件應該保持中立,不能出現偏愛或者維護,其中各種相關條件包括技術、交易平臺等。平等中立原則是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全球性特點和技術性特點綜合作用下的產物。例如,在電子商務法中,平等中立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技術上的平等。平等對待各種各樣的密鑰和加密方法,避免歧視問題的產生;其次,交易媒介的平等,主要體現在通訊方面,包括無線、有線、廣播通訊等;再次,實施的平等,不僅要保證電子商務法的實施,還應該平等保證民商法其他法律的有效實施,對本國和國際電子商務活動進行平等對待;另外,保護的平等。電子商務法要對經營者、消費者等參與者進行平等的保護。
(三)安全原則
安全原則是的是所有民商事活動將安全最為基礎和前提,相關的立法體現、反映以及體現出對安全的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安全原則的理解和定義有了更加廣泛和深刻的體現。對于民商法而言,安全原則不僅僅是法律實施的重要目的,更加是民商法制定的基本原則。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發展中,高效化和快捷化需要在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并且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安全尤為重要。安全原則內涵的主要體現在對以下兩個問題的調整和解決中:一是網絡的物理安全設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導致信息的泄露和丟失;二是在受到黑客襲擊或者是非法攔截的人為行為影響下,已存儲或者是傳播的信息會無端被修改。由于以上問題的出現,在當前的立法中,應加強對網絡物理安全的設置,從而更好的保證安全的實現。
(四)效益原則
立法和法律實施的最終目的便是實現公平、公正,并且法律作為上層建筑,會受到經濟基礎的影響,反映著不同時期統治階層的利益訴求。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所制定的法律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反映著民眾的權利訴求和價值需要。目前,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民商法的效益原則要求民商事的立法以及司法活動都應該從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觸發,促進效益目標的建設,真正的體現新時期民商法整體效益和價值的體現。具體而言,要求民商法尊重并保護民商事主體的權益,避免行為漏洞和瑕疵的出現,提高民商事行為的效益。
三、社會經濟中民商法范疇與制度的變化和發展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民商法更加適合時展的需求,使得民商法能夠有效的解決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矛盾。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僅對民商法的價值體系和基本原則產生影響,還造成了民商法的基本范疇和基本制度的變化和發展。
(一)傳統民商事權力體系范圍的拓展
民商事法律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生活的主要內容以及法律事實所體現的基本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民商事權利體系范圍得到了明顯的拓展,主要體現了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信息庫的專用權。信息已經成為民商事活動中的重要方面,目前大部分民商事活動的關鍵問題和重要因素便是信息的提供和開發。因此,在民商事立法的過程中,應該對于從事信息庫開發和投資工作并作出貢獻的參與主體賦予必要的民商事權利,對其勞動成果進行保護,提高他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商法中關于信息庫專用權的完善。第二,域名的專用權。域名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現計算機訪問網絡;二是便于其他的計算機訪問自己存儲的信息資源。隨著信息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域名的利用程度不斷加深,促進了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域名憑借自身巨大的商業價值和使用功能成為商業競爭的有力籌碼。在交易行為中,得到了關鍵域名的使用權就等于得到了域名的專用權。但是目前我國民商法中并沒有對域名的專用權進行明確的界定。因此,在民商法立法和修改過程中,應該注重域名的特點,促進對域名專用權的規劃和整合。第三,網絡用戶對信息數據的控制權。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作品和網絡信息,例如錄音、錄像等。網絡信息具有多種傳播途徑和方式,在現實中往往是交互的。在立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作品或者信息的保護,保證權利人有效行使和保護自身的民商事權利。
(二)民商法調整對象的擴大
相對于傳統民商法,現有的調整對象有所擴大,最重要的隨著網絡的發展,建立起來新的信息關系,都納入到民商法調整的范圍之內。網絡具有開放性,從而為信息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同時互聯網普及和完善,在信息的傳遞形式以及質量等方面發生了重大的改善,從而將信息的價值不斷提升并上升為具有現實意義的主體。信息自身產生巨大的經濟利益和人格性利益,在民商事活動中發揮著和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民商法應該加強對信息的重視,將通過信息所建立起來的聯系以及相關的利益主體通過立法將調整原則和利益展現出來,以促進民商法對于社會新生關系的有效調整。
(三)民商法的統一化發展民商法
作為調整民商事活動中所有的權利和義務的規范的總稱,在立法中是以民商事關系為對象。當國家的經濟以單個獨立的經濟市場而存在的情況下,相對應產生的法律體系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是目前,經濟的發展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跨國經濟屢見不鮮,交通的便利、聯系方式的優化以及網絡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在全球化經濟的推動下,使得民商事活動具有了全球化和統一化發展的特性,為了更好的對跨國經濟關系經濟調整,就需要民商法作出一定的修改,在法律理念的確定、法律原則的樹立、法律標準制定以及法律實施中更加注重國際的統一化,從而促進民商發展的統一化。
(四)民商法的理性主義演進
法律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法律的確立主要通過立法和法典的形式確立下來;二是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英美法系,其法律規定和原則主要通過判例進行確定。對于每一個國家的司法實踐而言,審判者習慣對新案件進行判定時借鑒過去的司法經驗。而各國民商法的確定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與社會習慣、風俗、慣例等有關,其中在社會經濟中形成的各種規則和慣例對法律形成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一定的民事習慣,產生于一個國家的一定的經濟發展時期,并適應和滿足此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民商法的形成和發展。同時,隨著國家之間經濟交流活動的愈加頻繁,會使得交易規則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體現在法律上,便是法律適用的共通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大法系的融合。
四、總結
2、條件為: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人口狀況;城市建設現狀;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狀況,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狀況等;
3、社會經濟因素為:勞動力、科技發展水平、基礎設施;
4、自然環境因素為:地理位置、氣候、土地、資源、水能和水資源、生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