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6 07:29: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文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明確教學目標
2010年之前,中等幼兒師范學校的專業名稱不是學前教育專業,而是幼兒教育專業,這一改變意味著教育部門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視及其思維變化。幼兒文學作為專業課程,其目的在于培養幼兒文學的教育人才,其應該具備扎實的文化知識和文化底蘊,以便向幼兒傳遞文化思想,具備深厚的幼兒文學素養,以便向幼兒傳達文學知識,具備執著的探究精神,以便更加清晰有效的教育幼兒。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幼兒文學教學應努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文學感悟能力,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幼兒文學的基本原理,掌握幼兒文學的發展狀況,學會從現實的文學作品和教學中發現新的研究的課題。
(二)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其他學科及課程的教學模式相同
幼兒文學的課堂里,教師仍是以教為主,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一味地以滿堂的言語進行授課,然而這與現代教育理論是相悖的,教師是教的主體,而學生是學的中心,教師教的目的在于學生的學,因此必須轉變思維,認識并理解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師應該將重心放在學生的學習欲望與興趣的激發、學生學習能力與創造能力的提高上面來,協助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模式。此外,教師在充分認識到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學生學習的目的,形成教師以學生為中心,而學生以未來實用性為指導的學習模式,教導學生認識到幼兒文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組織以幼兒為主體的文學活動,并進行適當的教學與學習。
(三)突出語言訓練
強化口語技能口語專業水平對于幼兒文學的學習也是十分重要與關鍵的,因為幼兒文學需要在對文學作品進行鑒賞的同時,還要進行聽說表演與誦讀、故事的表演,而學生的口語專業技能在此就發揮了強大的作用,口語能力越好,其幼兒文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也就會越好。因此,為適應幼兒園實踐的這個需要,在對學生進行幼兒文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時,必須加強學生對于語言能力的訓練,強化學生的口語技能水平。在幼兒文學教學的兒歌單元,可以讓學生分別進行兒歌的表演,讓其自主自由地進行編組,選取曲目,并進行一定的串聯和主題編排,進行有準備的表演,既能提高他們對于兒歌的樂趣領會,也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加強口語技能的鍛煉與學習。
(四)模糊學科界線
滲透幼教內容幼兒文學和語言教學法在幼師專業的教學當中是兩個不同的課程,兩者之間完全獨立設置,毫無交叉。因此,我們需要將幼兒文學與語言教學法之間的限制打破,模糊他們的科學界線,使幼兒文學與語言教學法更加緊密配合,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幼兒文學教學里,兒歌和幼兒詩分別是兩種不同的文體,在教材設置上面也是分開為不同的章節,并進行詳細介紹、學習和創作,而在語言教學法里,兒歌和幼兒詩則統稱為幼兒詩歌,是一體化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幼兒文學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習并了解文體特點,訓練寫作技能,強化作品鑒賞能力,而語言教學法的教學重點則是培養學生利用幼兒文學作品進行教學活動的能力,掌握整個組織活動的流程,從作品選材到過程設計再到案例分析,因此二者是天生的合作者,老師應充分發揮這種合作的作用。
二、結語
論文關鍵詞:《“圖片策略”在語言活動中運用的思考—從語言活動《家》說起》
幼兒園教學具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學習資源,對幼兒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越來越注重教學中教具的選用。教具的正確選用,不僅給教學帶來了活力,充實了教學的
摘要聯想,圖片中的情景發生之前之后和之內之外的情節,以此來激發幼兒的求知欲,使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去感知、理解和講述圖片的內容。所以,怎樣巧妙地使用這一教具來更好地促進語言活動中的師幼互動,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其實,也就是在語言活動中應如何有效地運用“圖片策略”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案例闡述及分析:
《家》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小詩,巧妙地運用白云與天空、小鳥與樹林、小河與魚兒等一對對依戀關系,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美好的畫面??梢宰層變焊惺艿酱笞匀坏呢S富多彩,初步了解客觀事物之間的一些簡單聯系。詩歌工整而統一,以擬人化的形式,描繪出了自然界萬物之間親密的聯系,很適合中班幼兒進行欣賞學習和仿編活動。如何上好這樣一節活動?我選擇了圖片作為活動的教具。但在幾年的實踐中我根據情況不斷地改進圖片的設計和使用,產生了不同的效果?,F就三個不同時期所使用的三種不同的“圖片策略”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1.教學掛圖的使用,給幼兒以完整的印象。記得第一次上這個教材時,由于學園有現成的教學掛圖幼兒教育論文,我就選擇使用了這個教具。掛圖設計精美,色彩鮮艷,很快就吸引了幼兒的興趣。通過教師的朗誦,幼兒將語言與圖自然地結合起來,很容易就理解了兒歌的內容。但在學習朗誦的時候,幼兒必需借助掛圖和教師的指圖才能按順序完整地進行朗誦。所以,在活動后對教具的選擇我進行了思考,覺得使用掛圖對于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有一定的局限性,對這一教具應進行改進。
2.貼絨式圖片的運用,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內容論文提綱怎么寫。由于教學掛圖存在的不足,我在以后《家》的教學當中改用了貼絨式的圖片,就是繪制一幅背景圖,有藍天、樹林、小河等,而小鳥、白云、小魚等則用貼絨圖片,通過提問一一將圖片貼到相應的位置。這樣的方式,使幼兒更快更容易地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同時也更快地記憶了內容,更易于幼兒進行朗誦。但我們也發現,幼兒在開始進行完整朗誦時需要教師進行指圖,才能按兒歌的順序進行朗誦。如何讓孩子能進行更自主性的學習呢?
3.圖譜法的采用,促進幼兒自主性的學習。今年我們成立了語言課題組,對語言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策略進行探究。我根據以前的經驗和反思,決定將貼絨式的圖片改進成“一一對應式圖片”,即將藍天、白云、樹林、小鳥等制作成圖片,采用圖譜法進行教學。這種“一一對應式圖片”提取了詩歌中的主要形象,使得主體更為突出,采用數學中的一一對應式排列,即藍天的圖片下排白云的圖片,讓幼兒更加明確一對對依戀關系,突出了自然界萬物之間親密的聯系。教師通過提問一一出示(或請幼兒貼出)相應的圖片,從而使幼兒通過圖片的展示自主地學習兒歌,記憶兒歌內容,教師則在旁根據情況給予幫助或是提醒。
以上三種圖片的設計和使用呈現出了不同的教學效果,其實體現了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改進。我們可以看出每一次的改進都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了師幼間的互動。三次采用的雖然都是“圖片”,但卻是從平面到貼絨再到對應式圖片,體現了從靜止到能動的狀態,每一次的改進都使教具更具操作性。盡管只是使用簡單的幾張圖片,但通過教師的設計,借助于語言、動作、表情來配合使用,使圖片和自己的講解融合幼兒教育論文,達到了預想的效果和學習目標。讓我們做到了傳統式教具的使用同樣能夠像多媒體教學一樣在教學活動中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圖片的設計與使用應該從從教學內容的情況出發,選擇對自己活動更加有效的“圖片策略”,才能使圖片在教學中發揮作用。
三、案例啟示:
隨著課改的推進,幼教界也開始提倡“樸素教育”:即不要求教師把大把的時間花費在教具的制作上,把教學形式設計得很花哨,而應以樸實、有效的方法給予孩子相關的知識、經驗、情感等。所以,“圖片策略”在語言活動中的運用正是符合了“樸素教育”的精神。因為我們所說的“圖片”,可以是印制優美的圖片,可以是教師繪制的圖片,可以是拍成的照片,還可以是幼兒畫的圖片,甚至于是教師在活動中臨場發揮繪制的圖案等等。這些都不需要我們老師花費很多的時間去制作,有的甚至隨手即可拈來,從而讓我們將時間用在了如何更好地使用這些圖片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即我們前面一直提到的“圖片策略”。那么,如何恰當地使用這一策略提高語言活動的有效性呢?
1.分析教材,選擇適當的“圖片策略”。根據幾年來在語言活動中的實踐,綜合上述案例中所提到的,我們總結出了幾種不同的“圖片策略”:教學掛圖式、操作貼絨式、靈活圖譜式(又分圖標法、圖文法等)以及多媒體播放式等。怎樣選擇這些策略呢?我們知道,教材是選擇教學方法的第一根據,所以對教材就要全面地進行分析,準確把握教材的內容特點,才能有助于我們選擇適當的教具,完成教學目標。如上述的案例詩歌活動《家》,根據其作品的特點,采用圖譜式的“圖片策略”是最適合這個的活動。而兒歌《小熊過橋》,是以小熊這一幽默感、善良、小朋友喜歡的動物形象為線索,采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明快的節奏展現出小熊過橋的心理活動,所以采用一整幅的有趣的情節畫面,就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弦。又如近年來幼兒園經常開展的繪本故事教學活動,是透過圖畫與方字這兩種媒介在兩種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繪本中的圖畫一般是手繪之作,生動迷人,體現了作者的繪畫風格。如果我們采用描畫下來制作成掛圖的方式,一來工作量大,二來也較難表現出原作者的風格,無法讓幼兒體會到其中的韻味。因此,我們較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將圖書的畫面經過掃描幼兒教育論文,再通過幻燈片播放的方式進行教學。
2.關注細節,正確地使用“圖片策略”。不論是何種“圖片策略”的使用它們的目的始終是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服務。盲目的使用,只會在教學中起到反作用,我們應該了解圖片這一教具的特點,并且在使用時注意一些小細節,如圖片要適時取出和收回。如果注意不到就會很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每一種圖片教具在使用前,老師要事先作好充分準備,自己先練習操作一遍,以免上課時手忙腳亂,失去了應有的趣味性和教學效果。如故事《河馬村長》中,我們設計了一套可移動式的圖譜,提取故事中的主要元素制作成圖片和簡筆畫,根據故事的講述、提問通過出示、移動、連線相應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故事的幽默與風趣。盡管是一樣的教具,但由于兩位教師處理的細節不同,呈現出了不同的教學效果。一位教師只出示了故事的主要角色,講述第一段故事后提問:“你覺得河馬村長會給小動物安排哪些工作呢?”孩子們的思維馬上被激活起來,把自己了解的工作一一安排給了每只小動物,顯示了孩子生活經驗與想象力的融合論文提綱怎么寫。而另一位教師則將角色和工作圖表全部出示在黑板上,同樣提出這樣的問題,孩子就很自然地將角色與工作圖表中的工作一一對應起來,缺少了猜想的趣味性,同時也阻礙了幼兒的想象力。
3.優化組合,促進“圖片策略”運用的有效性。
應該說,幼兒園的語言教學離不開圖片。以前傳統的幼兒園統編教材中,有相應的配圖和教學掛圖配套使用。在當前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十分豐富的情況下,幼兒園自主選擇的內容范圍也無限擴大,而這些作品卻往往沒有可供教學使用的圖片。因此,語言活動教學圖片的設計也就成了一個影響教學活動質量的重要因素。
對幼兒來說,好的圖片不僅能將整個文學作品支撐起來,而且通過靈動的角色小圖片的出示和移動以及變化,能讓教學環節絲絲入扣,層層推進。而對教師來說,圖片反復、多樣化的呈現方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種優化的圖片呈現方式,能強化文學作品的情節,突顯人物個性,有利于幼兒對作品的整體感知和理解。語言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就在于教師如何將一個適宜幼兒園教學的語言素材進行巧妙設計,讓幼兒被活動教具所吸引,增強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幼兒教育論文,產生敢說、想說、愿意說的快樂情緒。比如在設計圖片的時候,可將一些形象上較難表現的通過打印或是事先描繪好的方式呈現,而一些簡單的形象或是符號等就可以通過邊講解邊提問的方式直接呈現,或是直接全部以簡筆畫的形式展現,既節省了制作教具的時間,又讓幼兒有更直觀形象的感知,同時也是師幼間互動的一種小策略。如詩歌《春雨》中,我將詩中的種子、麥苗等用圖片展示,而發芽、開花、長大等詞語則是在邊朗誦時邊用簡單的圖案或符號直接表示出來,同時詩中的重復句則引導幼兒用符號或圖案來表示。這套形象、直觀的圖符相結合的圖譜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此外,在活動中我還首次嘗試引導幼兒通過傾聽教師的朗誦,學會用和看簡單的符號標識進行朗誦。這一策略的采用讓我發現孩子這方面能力的潛力,他們不僅很準確地評價了老師的朗誦,而且能踴躍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后根據幼兒的答案,我在詩歌的圖譜上標上了“- - - - ”、“︿﹀︿﹀”等符號,幫助了幼兒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此外,要靈活地運用“圖片策略”,教師還要在繪畫、即興畫上下苦工,以熟練的繪畫技能、簡筆畫的快速,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夠把圖片用動態的形式展現,既能讓幼兒很清楚地觀察到細微之處,又能省去多媒體使用的繁雜程序,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中師幼的有效互動。
論文摘要:本文以《新綱要》提出的幼兒語言教育的方向為指南,從培養年輕幼兒教師處理語言教材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入手,在教研的實踐中提出培養年輕教師處理語言教材能力的策略,不斷激勵年輕教師專業化成長,有效地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傳統的幼兒語言教育重視知識技能的學習,特別是對語言教材的主要內容、重點詞句的復述和理解。而《新綱要》倡導幼兒語言教育要重視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愿意說的語言環境。根據這樣的方向,幼兒語言教育必須充分重視培養幼兒教師處理語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兒在熏陶中學會如何去感悟作品。
一、處理語言教材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1.選擇使用語言教材的能力
(1)結合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選擇易被幼兒理解、幼兒感興趣的內容以提高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
(2)結合幼兒園語言教育領域的要求。以《幼兒園指導綱要》中的語言領域要求為標準,盡力與其同步,使教材知識難度大體與幼兒園語言活動知識難度相當。
(3)結合語言發展的特點。從發音、詞匯、句子、段落等因素來考慮教材編寫的順序,減輕幼兒學習語言的難度。
(4)結合幼兒日常生活。貼近幼兒日常生活自然就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因為生活中的問題對幼兒有很強的吸引力。
2.深刻理解語言教材的能力
深刻理解語言教材是指對幼兒語言教材中所體現的思想、語言美感、知識重難點的理解。新教材中語言載體多以故事、詩歌為主,注重語言的優美流暢,帶給孩子無限的遐想。
作為幼兒教師,對幼兒文學作品的教學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字、詞、句、意的理解和道德品質的教育上,要以一顆童心去感受作品獨具的美學特質,把提高幼兒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作為培養重點。年輕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以自身對文學美的理解去感染幼兒的情緒,激發幼兒對作品的興趣。
3.選擇有效活動形式的能力
活動形式包括聽故事、唱歌、角色表演、做游戲、看圖說話、調查訪談、填表、畫圖、做動作、聽指令做手工等。形式是為實現目標而服務的,不是把什么方法都用上活動就會好。什么方法能快速解決問題,讓幼兒迅速理解才是有效的形式。比如,有位教師在上詩歌教學時一會兒讓幼兒看碟片,一會兒請幼兒聽磁帶,還讓幼兒表演詩歌,形式豐富多彩,幼兒忙得不亦樂乎。這首詩歌很美,也不難,但一個教學活動下來,大多數孩子沒能學會。什么原因?主要是教師沒有對詩歌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深人淺出的分析,幫助幼兒理解。所以,盡管活動讓人眼花繚亂,但教學并沒有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
4.反思提升的能力
教學活動后,能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做出客觀的反思分析是每個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記得有位專家說過:寫兩年的教學反思隨筆,其專業化水平勝過寫三年的論文。教師可以從目標制定、重難點突破、幼兒活動表現幾方面進行反思分析,改進教法,積累有益經驗,提升自己處理語言教材的能力。
二、培養處理語言教材能力的有效途徑
1.在實踐中選擇語言教材
如果把教育活動比作生命,那么準確選材則是賦予生命體的靈魂。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在使用語言教材上,我們不妨可以給教師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鼓勵他們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或改編,選取一些幼兒喜愛的優秀幼兒讀物充實幼兒的語言教育內容,這實際上也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于他們學會選擇,學會應用,學會創造。比如幼兒在班里經常討論《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情節,有一位大班的教師充滿智慧地把這一老少皆宜的動畫片搬到語言教學中,開展了主題教學。在美工活動中,幼兒以大組為單位,按照動畫片中的角色制作紙偶;在自由活動中,教師啟發幼兒以大組為單位共同創編《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在區角活動中鼓勵幼兒分工合作,大膽表演創編的故事;在語言活動中每組幼兒表演創編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故事。最終,全班幼兒選出一個最有趣的故事,由教師記錄下來,并指導該組幼兒共同制作出一本大圖書,供全班幼兒閱讀。整個活動每位幼兒始終饒有興趣地參與,主動性、積極性空前高漲,在故事創編活動中也表現出令人驚喜的創作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抓住幼兒心理動態,不露痕跡地引導,給予幼兒自由的空間,才能吸引幼兒的興趣,使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讀勤寫。提高理解能力
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要以理解為前提,用童心去理解作品,感受作品獨具的美學特質,以自身的感染力影響幼兒,提高幼兒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F代人心里浮躁,往往靜不下心細細讀書,通過教研活動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引領教師自然地走進童心世界。通過“看一寫一讀一賽”推薦教師每學期閱讀幾本兒童文學作品。“看”即為廣泛的閱讀,每月推薦兩篇兒童文學作品,要求教師閱讀。“寫”即撰寫讀書筆記。優秀讀書筆記定期刊登在園報上?!白x”即組織誦讀兒童文學作品活動,邀請電臺播音員指導教師學習朗讀文學作品的技巧,在反復誦讀中慢慢體味作品的韻味,提高教師對文學作品的把握能力?!百悺奔唇M織教師進行文學作品誦讀比賽。
3.千方百計,突破重點難點
理解語言教材需要在教學實踐中緊緊抓住教材和幼兒的需要來確定目標和重難點。有的教師由于不能透徹理解教材,對制定目標常常感到棘手,以至于教學法不能靈活運用;還有的教師不論什么教材都按照固定的模式處理。如:小班故事《粉紅鴨》主要是要讓孩子體會與人交往的快樂情感,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一位教師在公開教學中卻把重點定在故事的學習上(注重知識和技能培養),把目標定為讓幼兒知道故事題目和角色,通過提問使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卻不注重對幼兒情感的培養。我們對該教學提出改進意見,教師第二次公開教學,增加了以音樂游戲《找朋友》為引子,啟發幼兒談論與同伴交往中快樂與憂愁之事的環節。教師總結經驗,告訴幼兒與同伴交往的原則:與同伴交往要自信、熱情、樂于助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才能享受友誼帶給我們的快樂。并以實例教給幼兒幾個解決人際矛盾的方法。
4.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教材
為更好提高教師理解、運用語言教材的能力,我們還采用了舉一反三發散式培訓方式。即對同一教材不同年齡段幼兒制定不同的目標,根據目標確定不同的重難點。如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如何在中、大班幼兒中進行教學?根據中班幼兒的學習能力,我們把重點定為感知詩歌內容,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教師把為什么“東南西北中的孩子,在同一個時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作為難點來突破。而大班幼兒語言發展水平較好,又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單純的詩歌誦讀顯得過于簡單,根據大班幼兒表現出的探索欲望,就應把了解祖國在地圖上的地理方位和表現祖國“大”的句子作為重難點加以突破。
十報告把“以人為本”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之一。蒙臺梭利曾指出:“在所有的教育學會議當中,人們聽到的有關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危險就是學生們缺乏個性。針對這種情況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重新賦予學生人性的發展。”
1.1 創新型幼專生的內涵
各國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視培養創新人才,但對創新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我國有關這方面的學術論文不勝枚舉,但對于什么是創新型人才,大家的觀點不盡一致。
我國教育界主要是從創造性、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等角度闡釋創新人才。在國外的有關文獻中,他們強調人的個性全面發展的同時,突出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其理解比我國寬泛。英國教育家紐曼、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美國教育家赫欽斯等都提出大學應該培養“全人”的理念,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創新,使人成為作為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發展的工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有關21世紀教育發展的報告也要求培養創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闡述上仍堅持“全人”或“完人”的培養目標。
國內外對創新型人才的理解是有差異的,最本質的區別是我國對創新人才局限于靜態、概念上的理解。而對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個性品質等全方位的關注不夠,對創新人才的理解并沒有完全站在人的發展上。
1.2 創新型幼專生培養的原則和目標
在對創新型人才分析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分析出創新型幼專生的基本要點。其基礎是全面發展的人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前提是個性的自由獨立發展,指向是立足于現實而又面向未來的人才,必要條件是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 創新型幼專生培養模式的研究
1998年,教育部召開第一次全國普通高校教學工作會議,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周遠清同志認為,所謂的人才培養模式,實際上就是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以及實現這些培養目標的方法或手段。
現以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教學為例,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業分析和幼兒園中的實際教學,通過問卷調查,對創新型幼專生的培養途徑和方法等人才培養模式做一個深入細致的研究。
下面對一份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在校幼專生,曾下園教育實踐)進行分析。
第一題:你對《幼兒文學》這門課程的直接感受是?
A.很喜歡(228人,29.96%)
B.喜歡(424人,55.72%)
C.一般(104人,13.67%)
D.不喜歡(5人,0.66%)
第二題:你認為“幼兒文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地位如何?
A.很重要(441人,57.95%)
B.重要(299人,39.29%)
C.一般(21人,2.76%)
D.不重要(21人,2.76%)
第三題:你認為“幼兒文學”你學得如何?
A.好(104人,13.67%)
B.一般(645人,84.76%)
C.不好(12人,1.58%)。
問卷調查顯示,喜歡幼兒文學課的同學比例為85.68%,認為這門課程在幼兒園中重要的比例為97.24%,但是學得一般的比例卻是84.76%。大多數學生既然有興趣、喜歡,并認為此課程重要,但是學得好的卻只占13.67%。其原因是什么?
第四題:學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A.作品閱讀量太少(450人,60.32%)
B.課堂練習不夠(105人,14.08%)
C.自己沒用功(75人,10.05%)
D.課時量太少,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109人,14.61%)
E.覺得幼兒文學課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重要(7人,0.94%)。
其中A、B、D基本上屬于客觀原因,約為90%,主觀原因約為10%。下面對此問卷做一個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從分析思考中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
2.1 課程建設和課程開發不成熟
教育工作者大多在幼兒文學課教學方法方面做過許多有益的探索,但幼兒文學課程建設還較為青澀。
首先,在課程安排方面,作為學前教育專業院校,幼兒文學課屬于必修專業基礎課,但課時量卻相對較少,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知識結構的優化。課程開設的時機欠佳。幼兒文學課屬于文學課,需要學生閱讀大量的優秀作品,放在最后一個學期開設,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閱讀作品。因此,課程設置上要科學、合理。
其次,幼兒文學課的課程開發較為貧乏。除了必修課,還可開設作品鑒賞或寫作選修課、故事戲劇等表演課、特長課等,內容可涉及到兒歌、詩歌、散文、故事、童話、戲劇、圖畫書等幾種文體。豐富多彩的課程可以優化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因此,要下功夫開發幼兒文學課程。
再次,為學生的自由發展提供平臺和空間。學生的學習目標應該是直接為工作服務,邊工作邊學習,為工作而學習。所以學校和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發展的引路人和設計師。
2.2 拓展教學內容、方法靈活多樣,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并重
這里就不再贅述,因為當下已有此方面的研究及多方面的探索。但在這里我要以幼兒詩歌為例談談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課程單元教學。
問卷調查中有一項:你喜歡哪一類“幼兒文學”作品?
A.幼兒童話(543人,71.35%)
B.兒歌(415人,54.53%)
C.幼兒圖畫故事(486人,63.86%)
D.幼兒故事(436人,57.29%)
E.幼兒影視作品(308人,40.47%)
F.幼兒詩(149人,19.58%)
G.幼兒戲劇(99人,13.01%)
H.幼兒散文(93人,12.22%)
據調查,幾乎每個幼兒教師都能夠帶著幼兒手舞足蹈地讀兒歌,但是很少能看到幼兒在老師的引領下優雅地讀詩歌、散文。再者,小學課本從第一冊開始就會出現大量的兒童詩歌,有一些學生表現出不喜歡,漠視詩歌中的詩意表達。邁克爾·波蘭尼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是另一種知識?!彼亚罢叻Q為顯性知識,而將后者稱為隱性知識。而幼兒詩歌隱性文化更突出一些,因為其中有作者或者作者心中部分幼兒的私密空間存在,所以排斥了一些無法走進私密空間的讀者。作為創新型幼專生能夠喜歡幼兒詩歌散文,幼兒才會多一些美學熏陶和美好情感的滲透。
2.3 創新型幼專生培養的重要途徑是理論學習和教育實踐相結合
許多論文對幼專生幼兒文學課程的培養目標側重文學培養,或側重技能培養,但我們應該培養“全人”。教學活動和進園實踐相結合,學生可以了解并熟悉幼兒園(幼兒園的環境、生活、教學等),教師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特點等),引導學生通過觀摩、實踐等途徑,在實踐中檢驗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還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以此引導幼兒更好的發展,更會促使自己朝著創新型幼兒教師的道路上努力。
2.4 培養積極的人生價值取向和崇高的獻身精神
創新型人才還必須有著對事業的熱愛和執著。這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景仰和忠誠,對生命發展的尊重,只有對工作的熱愛才能激發出創新的火花。
2.5 建立動態的評估制度
對于創新型幼專生來說,評估制度是靈活的、動態的、個性化的。這才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評價。一是“優秀+特長”的培養目標,首先是“優秀”,即各項知識和能力的綜合考察,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個性特長進行考核;二是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三是校內理論和進園能力實踐相結合。
朱小蔓教授在第十一屆新教育研討會開幕式上有一段講話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意義非常:“我想新教育的無限前途在哪里?新教育的無限希望在哪里?我個人認為就在于鍥而不舍地堅持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向實踐走、實踐向理論走,相互融入。”并引用了現象學教育學家馬克斯·范梅南的話:“有的老師會很多的理論和技術,但是他仍然是個蹩腳的老師?!币驗樗粫夹g和工具?!皠撔隆焙苤匾@意味著我們要在培養“全人”的基礎上致力于培養“創新型”幼專生和幼兒教師,以為民族興旺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語言領域目標四提出讓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書;教育要求五、七分別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利用圖書和繪畫,引發幼兒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由《綱要》即可看出,我們國家對幼兒園早期閱讀是非常重視的。隨著整個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及《綱要》的指導性要求,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已被廣大的幼教工作者和家長認識到,早期閱讀已逐步在幼兒園開展起來。
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讀物,是一種幾乎專門為孩子保留的文學樣式。臺灣的郝廣才說“‘繪本’大概是一本書,運用一組圖畫,去表達一個故事,或一個主題?!崩L本因其圖文結合講述故事的特性,滿足了幼兒看、聽故事的愿望。隨著這種最適合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文學樣式的譯介及在大陸的推廣,繪本逐漸進入了幼教工作者的視野,并吸引廣大幼教工作者借助它來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但繪本閱讀對我們當下的幼兒園閱讀教學來說,還處在起步與探索階段。如何利用好繪本,在幼兒園順利、有效地開展早期閱讀教學,是幼兒園閱讀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面對風格各異,形式多樣,內容涉及豐富,創意獨特的繪本作品,怎樣有效地開展繪本閱讀教學,順利地進行早期閱讀呢?首先必須要依據《綱要》來確定閱讀目標。在《綱要》的指導下,結合繪本的特點及對文學作品欣賞的要求,可以把繪本閱讀教學的目標明確為:
1. 能圖文結合欣賞作品,借助想象讀懂作品內容,感受人物情感,體會作品情趣。
2. 借助老師朗讀或講故事,感受語言的豐富及優美。
3. 閱讀過程要輕松愉快,讓幼兒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引發閱讀的興趣,逐漸愛上閱讀。
4. 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前閱讀技能,提升閱讀的能力。
在這些目標的要求下,結合幼兒情況、文本特點、教學實際條件及閱讀特點和規律,組織開展繪本閱讀教學,讓幼兒閱讀豐富多彩的作品,為其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閱讀基礎。具體到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筆者認為需要遵循以下幾點來開展,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把握繪本閱讀教學,提高閱讀質量,獲得較大的閱讀成效。
一、教學化繁為簡
好的繪本極具審美價值,我們對它的喜愛之情、期待之心自不用言說。也正是因為繪本圖文結合講故事的特性,讓我們對它的解讀更加豐富、多元化,對它的期待也更多,造成了幼兒園繪本教學的不可承受之重。
教學中,老師總想引導幼兒觀察每一處細節,感受圖畫中蘊含的每一個機趣、每一個耐人尋味的地方,這樣很容易把一個故事講得旁枝過多,主干不突出,過多的信息反而干擾了幼兒對故事的整體感受及印象。閱讀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接受特點,對書的感知程度,不要把成人的解讀一一呈現在幼兒面前,而要去繁化簡,抓住繪本的一個核心來組織閱讀。圖文結合,以把故事講生動,吸引幼兒的興趣,感受作品的情感為目標。至于繪本中更多吸引讀者的細節,耐人尋味的地方,可以讓孩子在今后的反復閱讀中慢慢感受,給孩子留下發現的樂趣空間。
二、質與量的結合
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是對幼兒閱讀的引導,它不可能每天都進行。我們知道,只有量的積累才會發生質的飛躍,閱讀也是如此。一般情況下,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后,老師都會結合教學內容及幼兒園藏書情況,給幼兒推薦同一類型的繪本進行閱讀,這是進行拓展閱讀的好方式。有能力的家長也會給孩子提供足夠多的閱讀繪本,久而久之會讓幼兒愛上書,引發出對閱讀的興趣。但我們也要注意一味地追求閱讀數量,忽視閱讀的質量,幼兒會把書當快餐一樣用,也有可能影響他們將來品讀習慣的養成。
好的繪本,不是一次就可以讀完、讀好的。它的魅力有時恰恰體現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它可以讓孩子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發現以往沒注意到的細節,感受以往沒感受到的內容和情感,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會自發地、朦朧地感受到品讀的樂趣,為將來提高閱讀能力和質量打下潛在的基礎。因此,幼兒閱讀繪本需要質與量的完美結合這樣才會更有效果。
三、以情動人,感受文學魅力
繪本作為兒童文學的一種,具有文學的獨特魅力,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發掘它的文學魅力,潛移默化地感染幼兒,陶冶性情。
繪本因其繪畫的直觀性,很容易讓幼兒感受到作品中的形象。教學中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讀或生動地講述,能讓幼兒體會到作品的情感,并進入書中的情景,從而感同身受;加以恰當的提問,則可以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如閱讀《驢小弟變石頭》時,如果老師講故事的同時,注重情感的渲染,會讓孩子在聽故事時感受到以下情感:溫和淡然——神奇興奮——羨慕渴望——驚嘆無奈——焦急揪心——失望難過——心滿意足——幸福溫和???、聽這本繪本時孩子會沉浸在故事中,以驢小弟的喜為喜,以驢小弟的難過為自己的難過,書中的情感會深深打動每一個孩子。閱讀完,如果適當地提問一下孩子:有魔法石幸福,還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幸福,為什么?孩子們會給出我們一個感人的答案。因此,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老師不但要用故事吸引幼兒,而且還要注意引導幼兒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以打動感染幼兒。這是繪本的魅力,更是文學的魅力所在。
四、大、中、小班閱讀教學側重有所不同
幼兒園階段的閱讀更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和閱讀習慣的養成,這個目標要貫穿始終,但是從小班到大班閱讀教學的側重還是有所不同的。
小班的孩子剛剛接觸書,對他們的要求更側重于習慣的養成。具體如下:
1.會正確拿書,不撕書;
2.學會一頁一頁翻書,能從頭翻到尾;
3.會聽老師指揮翻書;
4.會按老師要求看書中的圖畫,能簡單地說出書中內容;
5.輕拿輕放,愛惜書;
6.會把書擺放整齊。
中班孩子已經有能力自己一頁一頁地看書,閱讀中要讓他們感受到書的魅力,進一步培養他們對書的興趣及良好的閱讀習慣:
1.會自己從頭到尾一頁一頁翻書;
2.能根據老師的要求快速、輕輕地翻書;
3.能觀察圖畫中的細節;
4.能簡單表達自己的看法;
5.愛惜書。
大班孩子已閱讀過不少繪本,積累了一些閱讀經驗,對他們的閱讀要求是:
1.愛看書;
2.能獨立閱讀繪本,根據題目的提示講出書中的大致內容;
3.知道觀察、感受圖畫中的細節;
4.能較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5.愛惜書。
五、家、園共讀共育
教師本身具有權威效應,利用自身權威效應,結合各種手段,制造一種集體導向與氛圍,強有力地影響幼兒對繪本的感受、態度等,對繪本的閱讀推廣起重要作用。但閱讀習慣和興趣的養成,僅靠幼兒園的教學是不夠的,必須家長配合,家、園共育,才能較好地完成閱讀目標。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進程中,幼兒文學的傳遞主要是依靠家庭。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地自發地從嬰兒開始傳遞搖籃曲,孩子們在母親的懷中接受了最早的文學啟蒙。今天,學齡前的孩子即使上幼兒園,家庭也是他們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文學素養的養成需要日積月累,家庭是最有時間和條件對幼兒進行文學傳遞的地方。家長與孩子一對一的交流,容易滿足孩子的特別需求。幼兒閱讀需要成人的溫暖陪伴,繪本圖文結合的特殊表現方式,恰恰架起了親子閱讀的橋梁。優秀的繪本適合任何年齡段的人共同閱讀。父母讀,孩子看,父母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一起憑肢體語言和神情分享彼此的感受,其樂融融,能讓孩子獲得最美好的閱讀體驗,這種閱讀體驗將會成為永遠的記憶。父母陪孩子閱讀,作品的閱讀量會比在幼兒園的閱讀量大,家長以平等的心態和孩子一起閱讀,不把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強加給孩子,而是去滿足孩子的某些期待,幫助孩子肯定自我、體會愛,共同享受文學閱讀的樂趣,能較好地激發孩子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獲得閱讀技巧。
閱讀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春風化雨,長期堅持。幼兒園教師認真地組織好每一次的繪本閱讀教學活動非常重要,如果在此基礎上能宏觀地把握早期閱讀,把握閱讀教學,利用好繪本這個閱讀資源,將會把早期閱讀進行得更有成效,我們的孩子也會愛上閱讀,終身受益。
本論文系河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實驗課題《以繪本為載體開展0-6歲嬰幼兒早期閱讀的研究》(課題編號:【2011】JKGHAC-0181)的階段系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陳世明.圖像時代的早期閱讀[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3]康長運.幼兒圖畫故事書閱讀過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4]松居直.我的繪本論[M].李穎譯.長沙: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
[論文摘要]調查發現,幼兒教師絕大多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在閱讀內容上呈現出一定的職業特性,同時存在閱讀量有待進一步提高、閱讀面比較狹窄、閱讀本身帶有一些不良傾向等問題。主要是因為閱讀意識不強,沒有時間閱讀,工作、學習、生活壓力大,缺少閱讀氛圍,閱讀服務不理想,閱讀引導與培訓缺失等導致的。筆者認為,幼兒教師自身、幼兒園及相應的管理部門、圖書出版部門等社會機構、幼兒教師培養機構,應齊心協力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現有狀況。
在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倍受重視的今天,幼兒教師閱讀直接關系到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關系到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為切實了解當前幼兒教師的閱讀狀況,2006年6月至9月,我們對湖南省長沙市、湘潭市6所幼兒園18-49歲195名幼兒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同時還對部分幼兒園圖書資料室的藏書和借閱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對部分優秀幼兒教師進行了訪談。
一、幼兒教師的閱讀狀況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幼兒教師的閱讀狀況
1.閱讀量。幼兒教師平均每月讀書在1本以下的占14.9% ,1-2本49.2% , 2-3本20% , 3本以上15.9%。平均每周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下的占25.1% ,1-3小時56.9% , 3-S小時10.3% , 5小時以上7.7%,其中29.5%的幼兒教師周末閱讀時間占全部閱讀時間一半以上。
2.閱讀媒介。幼兒教師閱讀媒體主要是雜志(占 81.5%),遠遠超過書、網絡和報紙。其來源主要是購買,其次是網上瀏覽,前者比后者高出30.3個百分比。
3.閱讀內容。從幼兒教師目前閱讀較多的圖書類型看,排在首位的是教學參考書,其次是文學藝術類,教育理論排在第三位。
4.閱讀期望。幼兒教師最喜歡的圖書,居前三位的依次為生活知識、文學藝術和教育類。在回答是否關心自身專業類圖書的書訊時,9.7%的幼兒教師“非常關心”,49.2%的“比較關心”,37.9%的“一般”,3.1%的“不關心”。從最想閱讀的教育類書籍看,教育教學案例排第一位,比排在第二位的教育學和心理學以及本專業學科知識高出25.7%,教學參考書排在第三位。
(二)幼兒教師閱讀存在的主要問題
1.閱讀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從平均每月的讀書數量和每天的閱讀時間看,幼兒教師都要低于同期調查的小學教師,尤其是在閱讀時間上,兩者有顯著性差異(P=0.054 ),小學教師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傾向于3小時以上,而幼兒教師傾向于3小時以下。
2.閱讀面比較狹窄。從幼兒教師自前的閱讀狀況來說,不管是書籍還是雜志,教育類占的成分比較大,除文學類、生活類外其他類涉獵很少。而且在教育類中,所讀書目以教學參考書占絕對優勢,理論、科研方面涉及不多。
3.閱讀本身帶有一些不良傾向。訪談時發現,幼兒教師比較熱衷于閱讀雜志,并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不求甚解”和“回圈吞棗”的傾向。同時,在幼兒教師最經常閱讀的雜志中,排第二位的娛樂類雜志與排第一位的教育類雜志相差僅僅0.5個百分比,這充分說明幼兒教師閱讀很大程度上帶有“娛樂消遣性”,缺乏自主鉆研意識。
從幼兒教師的閱讀過程來看,幼兒教師對自己閱讀的書目“都有計劃”的占2.6% ,“多數有計劃”的占32.8% ,“很少有計劃”的占48.7% ,“沒有計劃”的占15.9%??梢哉f,幼兒教師絕大多數時候是有什么書就讀什么書,什么書賣的好就讀什么書,別人讀什么書自己就讀什么書,沒有具體閱讀計劃。
二、幼兒教師閱讀狀況成因分析
(一)閱讀意識不強
調查中,幼兒教師認為閱讀對自身專業成長影響很大的只有41.5%。訪談也發現,有的幼兒教師僅僅把閱讀理解為人生的某段歷程,畢業了上崗了,閱讀就結束了。正因為幼兒教師對閱讀缺乏正確的認識,自然不會有“終身閱讀”的理念,也不會把閱讀當作一種生存方式。 (二)沒有時間閱讀,工作、學習、生活壓力大,缺少閱讀氛圍
幼兒教師認為自己閱讀不多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沒有時間閱讀”(占 63.1 % ),第二是缺少閱讀氛圍(占35.9% )。幼兒教師在閱讀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難首先是工作、學習、生活壓力大(占62.6% ),其次是缺少讀書氛圍(占38.5%) o
從幼兒教師作息時間看,白托6:50-18:00,全托6:30-20:30。帶班時,課間休息十分鐘都沒有;不帶班時,要準備玩教具、兼教興趣小組、寫家園聯系記錄、參加相關培訓。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其自由支配的時間確實不多。幼兒教師隊伍往往又具有年輕化和女性化的特點,處在既要照顧父母長輩,又要哺育兒女的時期。來自工作和家庭的層層壓力使得她們較少有時間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讀書。
(三)閱讀服務不理想
據調查,幼兒教師要得到自己想看的書有一定的困難,其主要原因是相關的信息太少、太慢(占58.5% )。其次,從幼兒教師對所在幼兒園圖書館(室)的質量評價看,在藏書數量、新書更新、工作效率、服務態度方面,回答“一般”的百分比都是居首位,分別占45.6%,51.3%,45.6%,37.4%。從對一些幼兒園圖書館(室)的實地考察看,大多條件簡陋,管理手段落后,圖書陳舊,管理人員流動性很大,交接記錄缺失,圖書購置基本上由園長個人決定,教師們一般沒有參與的權利。
(四)閱讀引導與培訓缺失
幼兒教師多認為專家、老師是幫助自己有效解決閱讀方面困難的首選,其次是相關組織。然而參與調查的絕大部分幼兒教師沒有加入過相關閱讀團體組織(93.3% ),也沒有參加過相關閱讀活動(77.4% ),其原因是沒有見到相關團體(63.2%)和相關活動(59.6% )??梢?,幼兒教師閱讀需要專業指導與專家引領。
三、對策與建議
首先,從幼兒教師自身來說,要提高對閱讀意義和價值的認識,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養成積極的閱讀態度,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水平。
其次,從幼兒園等管理部門來說,要重視幼兒教師閱讀,保證幼兒教師的閱讀時間,保證閱讀投入,并加強對幼兒教師閱讀的管理與監督,使閱讀成為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
摘要:繪本閱讀現在越來越被家長和教師重視,它在幼兒成長階段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繪本指的是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F在市面上的繪本閱讀對象以低幼兒童為主,內容涉及文學、教育、科普等內容,但在現實生活中,繪本的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很多家長和教師缺乏對繪本的認識,在選擇過程中存在很多誤區,本文著重探討繪本閱讀的現狀和選擇的策略。
關鍵詞:繪本;繪本閱讀;繪本選擇
一、繪本閱讀的現狀分析
繪本是圖畫和文字相互交融、相互補充、相互協調,這樣的特點就決定了繪本是幼兒喜歡的閱讀樣式,可是教師和家長在繪本閱讀的指導中,很多只是盲目的追求繪本內容的新穎性和教育功能,卻忽視了其內在的審美性和藝術性,對繪本缺乏深刻的挖掘,致使繪本的價值沒有很好的體現,通過實地觀察和與部分家長的談話中,筆者認為繪本閱讀指導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選擇繪本時沒有充分考慮繪本的質量
高質量的繪本里面包含很多思想,所謂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和家長往往只是“功利”地去分析一本書的美術價值、文學價值、情感價值等,他們應仔細研讀,挖掘繪本內在更多的東西,如審美性和藝術性等,找到繪本中最能打動幼兒的東西?!段业膵寢屨媛闊愤@本繪本里面表面上全是寫媽媽的壞話,媽媽被塑造成了一個巫師,她不被人理解,遭人嫌棄,直到有一天她騎著掃帚把學校從大火中救出來,她的這一舉動讓人們轉變了對媽媽的看法。在閱讀指導中不應該只讓幼兒看到巫師的魔法有多么新奇,多么厲害,而應該讓幼兒看到更深層的內容,讓幼兒試著學會接受和包容與自己不同類型的人,做一個有博大的胸懷的人。
(二)教師進行繪本教學時欠缺教學設計
現在市面上的繪本內容繁多,教師在繪本教學時往往缺乏系統性和計劃性,除此之外,教師在閱讀指導時沒有做充分的教學設計?;谶@樣的問題,教師應將本學期的繪本進行分類,充分考慮幼兒的的認知水平、季節等方面來選擇。比如詳細列出本學期要涉及多少繪本,它們分別是屬于哪些領域的,如科學類(有些按季節可以分)、文學類、日常生活類等,然后根據這學期的活動時間和幼兒的認知水平,制定合理的計劃,深入挖掘繪本的內容的,做好教學設計。
(三)對繪本教學和故事教學的區別認識不清
繪本教學和故事教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多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很難認識到兩者的區別。繪本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圖畫書與帶插圖的故事書的不同著重在于圖畫書中圖畫是主體,具有語言敘述的功能,承擔著敘事抒情、表情達意的任務;一般故事書中的插圖只是使故事更形象直觀的輔助手段。
繪本中的圖畫和文字是乘法的關系,乘號代表著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交融的,圖畫故事中的圖畫和文字是加法的關系,加號表示兩者可加可減,可以單獨分裂開來的。繪本是無畫不成書,故事書如果沒畫依然可以講故事。有人認為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現在大部分閱讀教學都是為了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故事書中的字很多,而繪本中字數很少有的還是無字書。
(四)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幼兒缺乏興趣
教師缺乏對繪本教學的深刻理解和認識,致使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幼兒的興趣大大減弱。現在多媒體教學作為當代最流行的教學形式,具有新穎性和創新性,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大幫助,對孩子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運用不當,會影響其教學效果。比如有些老師過分依靠多媒體,在教學活動中直接播放課件,孩子只知道看圖片,可能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內容是什么,老師就趁機休息,等動畫播放完了才給幼兒大致講解一下繪本的內容。教師成了課件的播放者而不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這對幼兒是極不負責任的。
二、繪本選擇的策略
繪本作為幼兒的啟蒙讀物,已經被全世界公認為是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但是市面上的繪本也有品質高下之分,尤其在繪本已經大熱的今天,難免會有良莠不齊的現象,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具備最基本的鑒賞繪本的能力,挑選適合孩子閱讀的繪本,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提出了以下參考建議:
(一)重視幼兒的閱讀興趣
選擇繪本首先應考慮的就是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選擇適合其年齡段與智力發展,同時又接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的繪本是基本要求。比如對大班的幼兒,他們喜歡的是色彩鮮明而不紊亂,色塊大小合適的繪本,如戴安娜?亨得利/文 簡?查普曼/ 圖 《小老鼠漫長一夜》,還有《尋找缺失的一角》,這些繪本無論是色彩、畫面,還是整個故事內容都十分的符合大班孩子的發展特點。
(二)關注繪本的審美功能
教師和家長選擇繪本除了要看繪本的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關注繪本的藝術品質,只有高品質的繪本才能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幼兒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的,但我們必須給幼兒豐富的刺激和體驗,體驗越豐富幼兒的想象力才能越豐富。豐富的高品質的圖畫書構成了幼兒想象力的基礎,但要求圖畫書中的圖畫是美的、高品質的,相反,如果幼兒讀到的繪本是低劣的、呆板的、惡俗的,那么,孩子的想象力就必然大打折扣了。繪本中的圖畫重要的作用是要在孩子心中創造一個立體的故事世界,在注重講述故事的同時,要關注圖畫書的藝術價值。
(三)關注幼兒的精神成長
好的繪本必須具有幼兒的視角,并能夠反映幼兒生活世界和內心世界,幼兒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樣的,成人喜歡的幼兒不一定喜歡。如《小蘭和小黃》,成人認為這就是幼兒認識顏色,但幼兒會覺得這是在講關于小蘭和小黃兩家之間的故事。
(四)從多角度考慮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
家長和教師在選擇繪本時,首先要看封面,繪本的封面要精致,畫面要色彩鮮明,這才能吸引幼兒;其次是繪本的內容是不是具有文學性、藝術性、教育性和情趣性,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最后要考慮價格是否與它的價值相符,不要選擇電腦繪圖和做工粗糙的,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對幼兒是沒有多大幫助的。
繪本是幼兒非常喜歡的讀物,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和教師必須在選擇繪本時多方面考慮,保證給孩子閱讀的是最適合幼兒的。
【參考文獻】
[1]孫莉莉.讓理論看得見.早期閱讀與幼兒教育[M].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
[2]劉秋紅.家園同步開展早期閱讀教育的實踐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祝士媛.我國早期閱讀的現狀與對策[J].教育科學論壇,2007(06)
[4]張明紅.早期閱讀材料的選擇[J].幼兒教育,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