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2 02:09: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合作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是審題模糊化。
參加過高考閱卷的人都知道,“切合題意”的習作才可能進入一類。教師寫下水文,是在相對放松與自如狀態下進行的,沒有時間限制,應該能對作文試題的規定性做出合理的解讀,然后選擇最恰當的角度立意、謀篇。但有些名師的下水文,在這一點上顯得很倉促,很草率。以新課標卷Ⅰ為例,試題提出了比賽中可不可以違反規則的話題,答案是多向的,可以談嚴守規則的重要性,也可以談競爭中的合作與雙贏問題??梢哉f,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河南焦文林老師的下水文《生命因相擁而美麗》,語言是流暢的,內容是充實的,但離“切合題意”還很遠。從全文來看,第一部分“生命相擁,展現共贏智慧”多少還能算得上“基本符合題意”,習作中的后兩個部分“生命相擁,演繹人性善良”“生命相擁,達成萬物和諧”則與競爭、規則、合作、雙贏一點關系也沒有,是典型的“貼標簽”、粗暴的“拉郎配”。
湖南高星云老師寫的北京卷下水文《由“老規矩”想到的》,混淆了老規矩、規矩、套子三個概念,屬典型的偏題。試題中“老規矩”強調歷時性,指的是實行已久的、人們普遍默認的約定或執行的方式方法。其中有的成了一個地區或民族的文化符號,帶有特定的時代、文化、觀念等色彩,有的可能帶有某種局限,但更多的老規矩是應該傳承、豐富、改進的。規矩,是校正圓形p方形的兩種工具,多用來比喻標準法度。而“套子”是有固化感情傾向的詞語,是貶義詞,與規矩、老規矩豈可混為一談?最離譜的要數山東閆會才老師的下水文《窗外的世界》,虛構了一名教師誤解學生后向學生道歉的故事。也許我有些愚鈍,讀了這個故事后,怎么也看不出其與試題提供的“一幅圖畫,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鬧,有人看到的是靜”這個材料到底有怎樣的關聯。
二是表達程式化,思維表面化。
一半以上名師的作文有明顯的套路化、程式化痕跡。全篇多用“總―分―總”模式,舉例以外,多用因果分析法(包括正向的、反向的),且多為表面化的分析。寫議論文,應以“分析”“推理”“解說”“闡釋”為主,可以用例子,但并不是說你只要把例子擺出來對方就心服口服了,必須對例子作理性分析,揭示出例子所蘊含的使觀點得以成立的內在邏輯必然性,或者有助于突破所談話題認識理解上的關鍵節點。
另外,有些教師所舉的事例過于陳舊、俗濫,又不能翻出新意,可見閱讀視野的狹隘與大腦更新的遲滯。
名師“下水文”暴露出的問題我想應該不是個例,可以推想,寫作方面的素養有待提高的,也絕對不會是這幾位“僥幸”中槍的“名師”。
教師應該成為“眼高”“手高”者。需要解決幾個問題:
第一,關于好作文的標準。什么是好作文,是有一個基本共通的標準的,可是,從名師的“下水文”以及見諸媒體的名師推薦的“好作文”看,的確存在著評判標準上的誤差。有的“好作文”有明顯的不應有的缺陷,甚至有的“好作文”竟然是曾被媒體批評過的病文。比如審題上的偏向,立意上因求異而舛誤,分析、詮釋的表層化,結構的模式化,材料的單一堆積等問題。學生的模仿力很強,教師把這些東西推薦給學生,很快就會謬種繁衍。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也不斷地受到人們的質疑。作文教學到底應該如何轉型,就成為當今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項目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與學的模式。它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在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從任務出發,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查閱資料――分析歸納――最后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活動來構建新知識,并運用已有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21世紀技能和創新精神。《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要求和項目學習有很多關聯點,例如:強調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強調在實踐中學習;強調多元理解;等等。
基于以上認識,筆者在教學中,嘗試應用項目學習來進行作文教學。
一、項目設計
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指引下,依據項目學習的特點及流程,筆者把語文必修一教材中的第二專題中的三篇議論文整合起來,圍繞一個核心問題“鮮明的觀點是議論文的靈魂”來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從中自主構建知識并獲得體驗,掌握自主、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學習任務設計
開展項目學習首先要從好的項目任務開始,為此,筆者為學生設計了以下問題。
(1)為什么鮮明的觀點是議論
文的靈魂?
(2)如何能使議論文觀點鮮明?
(3)要寫好議論文,除了觀點鮮明之外,還要注意什么?
這三個問題中,問題1、2是解決項目核心問題的基礎,也是本次寫作教學必須解決的問題;問題1的答案可以從專題寫作指導中得到,回答問題2、3需要學生的實踐與思考。
2.學習活動設計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筆者設計了辯論活動。
(1)選擇論題,確定觀點。
(2)寫辯論提綱:提煉證明自己觀點的三個理由;設想對方證明觀點的三個理由,并設法駁斥。
(3)組隊訓練:首陳觀點者+自由辯論者+總結觀點者。
(4)課堂辯論。
候選辯題(三選一):
(1)知足者常樂 / 不知足者常樂
(2)課外補習利大于弊 / 課外補習弊大于利
(3)微信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 / 微信疏遠了人與人的距離
3.學習支持設計
(1)提供辯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提供經典的辯論比賽視頻:1993國際大專辯論會決賽(復旦大學VS臺灣大學)。
(3)對這場辯論賽反方復旦大學的辯詞進行逐條分析(論點:人性本惡)。
4.學習評價設計
本次學習活動,使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是針對學生事先寫的觀點和辯詞進行的,同時對課堂辯論進行點評。終結性評價是在整個辯論活動結束之后,進行議論文的寫作并作出評改。
二、項目實施及成果
1.學習活動組織
(1)根據全班學生的舉手表決,選擇辯題“微信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 / 微信疏遠了人與人的距離”。
(2)根據學生的意愿,自動分為正反兩個組(人數基本持平)。
(3)布置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辯題寫辯詞,并分組討論。
(4)在觀看辯論比賽視頻后,分發反方復旦大學的辯詞文稿以供分析講解。
(5)用一節課進行課堂辯論,首陳觀點3分鐘,總結觀點5分鐘,自由辯論20分鐘(自由辯論全班參與,不得爭搶,首陳和總結者都可以參與) 。
(6)另選作文題進行課堂議論
文寫作。
2.學習過程及成果
(1)自主閱讀課本上的寫作指
導短文,解決問題1。
議論文的本質是說服別人。在內容與形式之間,內容是第一位的。在觀點與材料之間,觀點是第一位的。
(2)分組討論本方辯詞,進行辯論。
(3)課堂作文寫作訓練。
(4)交流合作,進行總結。
經過小組合作探究,全班討論交流,把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探究到的學習成果整理歸納如下:
對于議論文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鮮明的觀點??隙ㄊ裁捶穸ㄊ裁矗С质裁捶磳κ裁矗皇蔷褪鞘?,非就是非,判斷明確,毫不含糊。
要做到觀點鮮明,首先要對所論及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弄清楚問題的關鍵在哪里,涉及哪些方面。其次,還要在行文過程中始終圍繞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述,不能旁逸斜出。再次,表達要清晰,絕不能含混。
三、總結與反思
1.密切作文與生活的關系,關注學生個體發展,激發學習積極性。
錢理群先生在《以立人為中心――關于九年制義務教育中的語文課程改革的一些思考》一文中說:“說與寫又和聽與讀構成一個統一體,都是以人的自我完善與發展為指歸,甚至可以說,人是通過聽、說、讀、寫,脫離原始狀態,成為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人的?!睆倪@個意義上理解,“表達與交流”可以滿足人的成長性需要,滿足人的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
基于此,這次筆者設計的項目學習,一改傳統的作文教學套路,從辯論活動進入,讓學生在激烈有趣的辯論賽中深刻體會議論文觀點鮮明這一要求。整個活動學生積極響應,全班參與,高中第一次辯論賽圓滿成功。這種“以生為本”的教學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他們的學習獲得成功。
2.“交流與合作”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更高的層次。
在項目學習中,“合作與交流”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與會話。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在學習環境之間互動的過程。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中,“情境”是學習的起點,“意義建構”是目標,而“協作”“會話”是通向目標的重要環節。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筆者把學生的合作學習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辯論賽的準備工作,正反方均多次進行小組會議,整合辯詞,安排辯手,設想對方的辯詞來制定己方的辯論策略。這樣,學生不僅完成了對議論文觀點的寫作訓練,而且在語言表達上有了嘗試和進步,同時也強化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認為,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必須著眼于較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正是在師生、生生互動中達成更高的目標的。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
技術為語文教學提供支持。
現代信息技術帶著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時空性以及對資源的共享分配方式,來到了我們的語文學習中。學習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提供豐富、專業、系統的資源,促進學生快速、大量地閱讀。以寫作為目的的任務驅動,可以提高學生處理信息、獲取知識、整合作文的能力。
為什么要強調邏輯思維的訓練?因為正確的邏輯思維方式能夠幫助人們依據客觀規律獲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能夠讓人們在社會中處于健康發展良好態勢之模式的必要前提。但在現實生活中,邏輯錯誤混亂的現象數不勝數。缺乏邏輯的言論常常因為情感等元素贏得許多情緒激動的人們的輿論支持,逐漸偏離規律本身,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思考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議論文寫作作為一種思想、情感等元素的綜合表達方式,所體現的是作者心智整體的反映。如果我們不在學生學習議論文的最初階段就注重邏輯思維的能力培養,而是一味地尋求情緒上的感染力,或者文辭上的渲染鋪陳等技法,最終失去的不只是分數,更是正確的思維方式,這或許將對成長中的孩子的將來產生負面影響,背離教育的終極目標。
現階段高中作文教學并不強調對這方面的考查。作為高考改卷的指導,歷年的考試說明大同小異,以《2016年高考全國卷語文考試說明》為例,在必考內容第四部分“寫作”項目中評價標準如下: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1.基礎等級:(1)符合題意;(2)符合文體要求;(3)感情真摯,思想健康;(4)內容充實,中心明確;(5)語言通順,結構完整;(6)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注:每一個錯別字扣1字,重復的不計)。2.發展等級:(1)深刻。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2)豐富。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3)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4)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其中并沒有明確提到“邏輯思維嚴謹”等要求。只有在發展等級中的“深刻”和“有創新”部分中表示要“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和“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固然,“因果關系”是邏輯推理方式的一種,“推理”二字是邏輯思維的基本過程,但這遠遠不夠,尤其是以發展等級要求,而不是作為基礎等級要求,這似乎意味著分數中等的作文可以不要求邏輯上的嚴密與合理,在筆者看來,這不合理。因為邏輯思維應該是一種基本素養,它應該是寫作的基本要求,讓每個學生在思考問題、下筆寫作時都能具備這一意識。
因為未能加以強調,所以高中議論文中常有許多違背邏輯的現象,下面說兩種。
一是概念混淆問題較普遍。
一作文題中材料顯示:“丹麥人把釣到的不夠尺寸的小魚重新放回河里,孟子說‘魚鱉不可勝食也’,豈不都與這幸福的緣故如出一轍?”學生往往會用“子罕以不貪為寶”進行論證。二者雖然都有放棄的相似點,但是題目中的放棄是暫時的,是為了將來更好地獲得,這是一種“長遠打算”,這是眼光,而子罕不貪是品德問題,這兩個概念就有所混淆。
教師在評卷中會有“混淆概念”一說,但是為什么會混淆?怎么才能避免?這就需要運用邏輯思維中的類比推理和歸納推理。將丹麥人的做法和孟子的說法進行類比、歸納,就是要有長遠的眼光、發展的眼光。而子罕之例并沒有說到“現在不貪”,等“寶貝長大了再貪”的問題,因此不屬于同類問題,也就不適合作為論據使用。
另一個比較普遍的是議論文的論證邏輯。先列舉若干年前議論文流行一種模式:總論點――分論點1+事例――分論點2+事例――分論點3+事例――總結。且三個分論點之間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區別,只是一種類似仿寫的鋪陳。如三個分論點可能為“知識是明燈”、“知識是燈塔”和“知識是指南針”。按照這種“論點+例子”的模式所寫的作文,迄今為止,在許多省份的作文優卷中不在少數。關于這種模式,體現在作文上只是一種格式,但是它反映的思維卻是僵化且單一的。孫紹振先生早年在高考作文評卷現場就有過“黑天鵝”理論:即便你找到九十九只白天鵝,也不能斷言說“天鵝都是白色的”。因為只要有一只黑天鵝出現,這個論點就不成立。
而我們在進行寫作訓練時,為了簡單訂立框架,往往有意回避尋找黑天鵝的論證方式,然后用事例、修辭等技法上的優勢博得改卷老師的眼球。但作為剛剛開始使用手中的筆桿思考人生的青少年而言,他并不了解這只是為了獲得分數才使用的“伎倆”,而有可能將其作為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一生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就顯得尤其可怕。
其實,高中議論文寫作中的邏輯問題遠不止這兩種,教師在改卷時會指出其不合理,平時卻沒有系統的邏輯思維訓練,導致錯誤不斷重復。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的邏輯思維?
首先,出題者應避免“心靈雞湯”式的作文命題。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的很多“雞湯”文章本身是不合邏輯的。如“感謝傷害過你的人”這一話題。其邏輯為因為這些傷害使你更堅強,所以當你功成名就之后要回頭感謝曾經給你挫敗的人。且不論感情上能否接受,單從被傷害到堅強這一過程,就有許多“意外”:許多人在受傷之后從此一蹶不振,甚至放棄生命。理性分析起來,要感謝的應該是在你受挫之后幫助你走出困境的人??鬃诱f:“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冷靜理性地看待問題才能扶正是非,這在邏輯上體現為要求學生學會全面、多角度地看待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 任務驅動型作文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B-0020-02
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是一種新興教學方法,近年來逐漸被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它將“任務”作為教學核心,對學生的日常學習進行驅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當前,教師逐漸認識到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的重要性,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以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和語文應用能力。
一、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概述
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模式是新課標背景下的一種教學模式,它著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提出具體的工作任務,并根據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技能考核,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學生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通過他人的幫助和進行學習資源整合,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以獲得所需的知識和能力,開發智力。
二、開展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課堂教學的意義
高中生迫于高考壓力,對語文學習和作文寫作的人文性不夠重視,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能夠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興趣和認知水平,借助交流和實踐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作文課堂活躍度。該種教學方法與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相匹配,改變了傳統作文教學中的被動局面,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讓其參與到課堂中來。在任務的驅動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各項機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拓展其思維能力。
三、任務驅動型作文課堂教學模式
當前,高考作文命題形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任務驅動型作文逐漸成為高考作文的“新寵”。任務驅動型作文更能夠貼近生活,更加注重材料的啟發和引導作用,它著重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驅動型作文,借用電腦術語進行命名,在開放性和探究性的“敘事性材料”中,增加“任務型指令”,要求學生按照指令完成寫作任務。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寫作材料往往是體現多元價值觀的真實事件,其真實且具有爭議性。具體而言,作文的“指令”就是提供“敘事性新材料”之后,讓學生寫出對該事件的看法和態度。它使高考作文更加靈活,既能夠避免學生進行框架架構作文,又能夠避免跑題現象。
(一)設計和展示任務。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要素。教師要結合高中作文課堂教學要求,對教學任務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也要對教學要求和學生特點等進行認真分析,進而對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并對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明確認知。以此為基礎,將教學目標轉化為教學任務,以課堂為平臺,進行展示。在課堂任務的驅動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正確思考,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設計和展示任務的過程中,對教學情境進行合理創設。
(二)分析和實施任務。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該環節相對比較開放,它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進而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在該環節中,學生是語文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借助書本和網絡等,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也可以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以合作和競爭的雙向模式,激發高中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在團體合作過程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掌握語文教學內容。
(三)師生互評。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來,與學生建立平等互動的關系。師生互評是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教師要結合學習結論,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評析。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想法比較新穎,那么就要及時對其進行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熱情。
四、任務驅動型作文課堂教學案例
設計和展示任務。以2016年廣東中山市模擬作文題目為例:“20出頭的瑤族姑娘小卜,是瑤寨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臨近畢業,她面臨進入外企和回鄉教學的兩難選擇。請你給小卜提供就業建議,并結合材料內容,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庇纱耍雽懽鳌白h論文”這一任務。
分析和實施任務。向學生闡述具體的議論文寫作思路和格式后,為學生提供開放的課堂發言空間,讓學生各抒己見,闡明自己是支持小卜回鄉教書還是選擇外企,并闡釋自己的看法。確定自己的立意后,進行議論文寫作。該類議論文,有明確的任務要求和具體的寫作情境,并且選擇空間比較多。內容上更貼近生活和實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下轉第22頁)
(上接第20頁)
師生互評。讓學生結合該則材料,對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模式進行評價。教師對學生的立意和觀點進行評價,對該作文題目進行點評。根據不同的觀點,將學生的作文進行分類,選出優秀范文進行具體點評,引導學生透徹理解任務驅動型作文。
案例小結。教師在課堂材料選擇上,要貼近生活和現實,以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和人生進行思辨。確保學生寫作過程中的針對性,有效避免議論文寫作過程中的套作現象。同時,通過創設交流情境,深化了作文的教育功能。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引導高中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等。
五、任務驅動型作文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要轉變傳統觀念。無論是學生,還是語文教師,都要轉變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習慣于依從老師的講課思路進行課堂學習。這與任務驅動型作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相悖。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播任務驅動型教學理念,并對他們的日常學習進行指導,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推進任務驅動型課堂模式的實施。
二要選擇合適的任務。教師要結合高中生的特點和他們的語文學習需要,對教學任務進行合理選擇。教學任務既要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又要能夠喚起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同時,其必須能夠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課堂知識的同時,全面培養高中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達到高中語文教學目的。
三要科學評價。高中生對語文學科的重視度普遍不高,在作文寫作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恐懼心理。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語文教師既要對前期工作進行總結,又要對下一步工作進行規劃,并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茖W評價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在評價過程中,要兼顧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
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與高中語文教學要求相契合。教師要結合學科需要,對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和應用,對傳統語文課堂和作文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升級,幫助學生養成思辨性語文思維習慣,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杜鵑.任務驅動型高職語文教學模式初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11)
[2]張曉飛.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效性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3)
[3]張兆年.課改新形勢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求知導刊,2015(15)
[4]陳靖慧.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2012(4)
強化閱讀訓練和記敘文體、議論文體的寫作訓練,進行記敘、說明、議論三種表達方式的綜合訓練,并落實到實際運用上;重視文言文的閱讀與拓展。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教研工作計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初中語文教研工作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依據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計劃,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提高學生綜合語文素質,取得明年中考優異成績及個人教學教研的質量和水平為目的。
二、學生情況分析
根據平時對班級學生語文學習品質特點的了解,尤其是通過對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及暑假作業完成情況的分析,發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學生身上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還不是很理想,總覺得他們學習浮躁、被動,懶于記筆記、忽視書寫、作文能力較差。111班兩極分化嚴重,而且“尾巴”較大,而 112班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比原來有所提高,相對同年級組的其他班級而言,兩個班級的優秀率偏低,今后應設法減少低分人數,提高優秀人數。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要學完九年級上冊和下冊部分內容,上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共25課。主要以文學作品(包括古代白話小說)和議論性文章為主,仍以專題、文體為內容安排,以單元形式進行閱讀教學,并另有文言文單元,集中學習文言文。在九年級,文學作品作為單獨的內容形式出現,不再像以往那樣混雜在記敘文和說明文的文體之內,以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
上冊教材分編有詩歌、小說、古代白話小說三個單元,詩歌單元以大自然的頌歌為主題,小說單元以少年生活為主題,古代白話小說單元主要以古典名著為主。議論性文章作為本冊教材的重點,編有兩個單元。一個是演講和書信單元,以思想風采為主題,也兼顧議論的方法;一個是純粹的議論文單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議論文文體安排的單元。以求知為主題,學習立論和駁論的特點和方法。文言文單元以史傳為主題,進行文言文閱讀教學,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編有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歌。
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是詩歌單元,讓學生感悟人生,第二單元、第三單元關于人與自然。第四單元關于民俗文化,第五單元、第六單元古文閱讀。下冊主要包括愛國思鄉之情的詩歌單元、社會生活的小說單元,生命主題的散文單元、戲劇單元。另外兩個文言文單元預計在九年級下半年完成。
三、工作重點
1、要認真完成常規教學工作,尤其要強化集體備課。
2、要繼續學習“有效教學”相關理論,反思自己,真正實現課堂有效。
3、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重點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使學生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還要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
4、強化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強化閱讀訓練和記敘文體、議論文體的寫作訓練,進行記敘、說明、議論三種表達方式的綜合訓練,并落實到實際運用上;重視文言文的閱讀與拓展。
四、具體措施
(一)要認真完成常規教學工作,尤其要強化集體備課。
要與備課組教師提前共同備課,優化“一案三單”的設計。對“導學預案”要根據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二次設計,要突出教師的“導學”和學生的“自學”環節設計,要嚴格按照“導學預案”中的時間設計安排教學環節,不得拖延時間;“問題訓練單”要參考練習冊設計,避免顧此失彼或重復訓練;要突出梯度練習。
教學過程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突出重點和難點。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培養小組學習的合作精神,提倡互助互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范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要努力創設語文學習環境,溝通課內外的聯系,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要繼續培養學生耐心閱讀的習慣,掌握解題的技巧,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學會文字表達。
要加強作文訓練,講練結合,要充分利用學生手中的“中考押題作文訓練卷”,爭取寫好記敘類文章,學會議論文體的寫作。要將學生的優秀作文在班級張貼,以鼓勵學生寫“原創作文”。另外,作文教學要貼近生活實際,把握中考方向,多寫小作文、片段作文,嘗試互批互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要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時間培優輔差,提高及格率和優秀率,減少低分人數,力爭整體提高。
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作業的檢查要及時,有效地杜絕學生不做、不交作業的現象;作業批改要準確、及時,要求學生一定要更正作業中的錯誤之處,知道錯誤原因,還要記住正確答案。
按學校的要求做好假期作業考試和月考的各項工作,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查缺補漏,力求完善。
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總結教師“教”與學生“學”兩方面的成績和問題,并且認真寫好教學反思。讓教學總結與反思不斷循環,促進教學不斷進步。
(二)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應用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和信心。要了解課文中出現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了解描寫方法、修辭方法和句子成分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字詞的音形義,以此作為練習寫字的內容之一;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讀文言詩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積累并熟記常用文言字詞意思和句式,能獨立完成課外簡單文言文的習題訓練。
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能力,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和技能的培訓。指導學生學會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以便為中考打下良好基礎。
(三)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志品質
要繼續培養自主預習、復習的習慣;要使用讀書“六字訣”閱讀課文,養成圈畫詞句、疑難問題的習慣;上課要專心傾聽他人發言,積極思考并參與發言,養成速記的習慣;要強化漢字和詩文的書寫,養成正確、端正、清晰寫字的習慣;要有耐心讀書的習慣,使閱讀與思考想結合;養成自覺誦讀文言文的習慣;養成有疑難,設法解決而不逃避的習慣;要重點培養學生具備勤奮、有恒、認真、專心、團結、協作等學習的意志品質。
(四)鉆研業務、參與教學教研活動
作為畢業班教師要切實加強中考試題的研究,加強針對性教學。
要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參加校本培訓,并完成校本教研手冊中要求學習和研究的內容。要參加學校、教研組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要主動聽取同科教師的課,多聽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課,課后多與同事探討交流,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深入學習韓立福的有效教學理論、《奈曼旗中小學“有效教學”操作規程》等。
要加強個人教學反思,養成寫教學反思的習慣。
本學期要在“如何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方面進行探究,力爭有所實效,并在學期末進行總結。
初中語文教研工作計劃二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人,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所增強,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是上期經過合班過后,雙差生明顯增多,在期末考出來的成績并不理想,還有所下滑。再加上本學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時間緊。扎扎實實的上課時間只有十四周,共計70課時,要完成教材的教學內容,還要進行中考的全面復習。二是部分學生會還會出現如下消極的思想狀況。因此,在日常教學與復習中,一定要多找這些學生談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與復習中,爭取取得滿意的成績。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下冊在整個初中階段教材體系中屬于最后一階段。本冊課程學習結束后,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應全面完成,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學生面臨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選拔考試。因此,本冊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有它的特點: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戲劇)為主,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安排了兩個單元的文言文,為先秦時期諸子散文與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與評論歷史人物。
三、、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對語文學科的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科之間的滲透。突出重點,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培養語感,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精心備課,尤其是要備好學生。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課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避免繁瑣的分析、機械地練習,注意語文的整體性。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作文教學要靈活命題,多寫隨筆和讀書筆記。作文批改要嘗試互批互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學生的水平。
5、利用課余時間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6、引導學生成立課外興趣小組,培養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幫一”或競賽形式。
7、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科代表、組長的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人人過關。
8、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異,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
9、利用競賽、學科活動等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辯論會等,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0、開展課前二分鐘演講,把語文課題研究引向深入,讓學生繼續投稿,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11、采用賞識教育,多表揚鼓勵,少生硬批評。
12、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分析并予以矯正,對學生成功的學習方法、獨特的見解,及時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廣。鼓勵學生多向思維,開拓創新。
13、認真搞好中考總復習。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學生厭學心理,把不愛學習的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樂學、好學、善學,爭取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四、教學內容及課時、進度安排
本學期時間較短,真正的教與學的時間只有十五周時間,中間還有“五·一”長假。要完成九年級下冊的授課任務,還要用相當多的時間進行中考總復習,時間非常緊。因此,我對課了處理,有 篇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課外自讀完成。同時,在授課與復習時,必須充分利用每一堂課,利用課堂的每一分鐘,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益。
初中語文教研工作計劃三
一、指導思想:
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學情分析:
本班在上學期的教學中,本學科貫徹新課程理念,認真執行新課程標準,潛心進行教學改革,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兩年半時間的初中語文學習,學生的語文知識、閱讀和寫作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本屆學生已進入初中學習的沖刺階段,本學期即將順利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
毋庸諱言,也有部分學生,語文學科成績不夠理想,有待在最后的總復習階段得到全面的鞏固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在內容、體系、結構上都有所突破和創新,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于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利于學生綜合學習,因而達到較高的綜合教學效應。
教材分為三大塊;整合優化單元(課文分教讀和自讀,練習分必做和選做,自讀課文后的練習尤其可以靈活處理)、綜合性學習(含口語交際和寫作)、名著推薦和閱讀。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性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語文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擴大了知識容量,增強了綜合教學的整體效應,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素養。
四、總體要求:
目標2021年中考,從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入手,著重對學生進行應試技巧的指導,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爭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五、教改措施:
1、認真解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的編輯意圖,理清教材的文化內涵,擺正形成性學習與終結性學習的關系,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個活動階段應該做什么。基本原則是,教師精心設計學習情境,并組織協調,學生明確任務,展開活動。本冊教科書中,六次綜合性學習分為“二大四小”,即大型綜合性學次和小型綜合性學習四次,前者強調研究能力的培養,后者突出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2、認真做好備、教、輔、改、考、評等教學環節的每一項工作。用心融入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恰當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體,對全套教材進行宏觀的把握,理出知識能力訓練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此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教學過程中明確一本書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講授這一點。教師的教學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獨立思考,自行設計教學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仔細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說、讀、寫訓練,自行設計寫作和口語交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特別是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根據中考新題型,設計相關練習,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4、認真訓練并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報刊雜志網絡上精選精彩的時文和美文加以借鑒,掌握分析文章的閱讀技巧,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增強學習的后勁,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5、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第一課堂學習資源和第二課堂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6、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針對中考作文要求,進行作文應試訓練,側重進行記敘文寫作的達標訓練,要求學生寫出親身體驗和真實情感。注重對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講究文面,講究寫作的形式的包裝。擴大一類文比重,減少四類文。
六、教學進度:
時 間 教學內容
1-9周 單元課文教學
10周左右 期中考試
11周 語文基礎知識復習訓練
12周 記敘文閱讀訓練
13周 說明文閱讀訓練
13周 議論文閱讀訓練
14周 文言文閱讀訓練
一、依綱就本,明確實驗目標
針對目前語文教學封閉于課堂的現象,將實驗的目標進行具體化分類,激發四種興趣,培養六種習慣,提高終身學習能力。
1.四種興趣:(1)聽的興趣,包括聽課、聽媒體信息、聽社會生活。(2)說的興趣,引導學生大膽地說、正確地說、流暢地說。(3)讀的興趣,包括讀書看報、觀看電影電視、評價鑒賞文章材料等興趣。(4)寫的興趣,記筆記、作摘抄、寫文章。
2.“六字”教學習慣:預習的習慣,通讀全文的習慣,廣泛討論并透徹解釋課文的習慣,以練習為樂的習慣,鑒賞性閱讀的習慣,樂于運用語文知識和技能進行寫作的習慣。
3.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其提升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大膽實踐,打開局面
時代在發展,知識在翻新,唯有創新精神貫穿人的一生。我們必須用開放的觀念,對待語文教育,大膽實踐,努力探索,尋找適合山區語文教學的新路子。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著名教育專家克萊·P·貝德福特說過:“你一天可以為學生上一課,但是如果你用激發好奇心來教他學習,他終生都會不斷學習?!睂嶒炛?,我們將多形式激發學生興趣。一是指導2009級學生,在初一階段背誦唐詩宋詞50首;二是開展全校性的辦手抄報、詩朗誦、演講、文學講座、參加各級各類作文競賽等活動;三是創辦校刊《沐溪河》;四是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2.狠抓閱讀,帶動寫作
閱讀具有包括辯識文字,理解語言,人中獲取思想文化等含義。在語文教學中,要努力實踐閱讀的四方面功能:一是培養認識能力的功能;二是豐富知識的功能;三是陶冶情操的功能;四是寫作示范的功能。
我們在實驗過程中,有所側重地實踐“六字”的相關要求。即:課前預習,要有作業和思考題;誦讀全文,了解大意;指導學生從認識文字,了解詞句,理解段落,把握主題四方面解釋課文;練習注重培養性、科學性和趣味性;指導學生進行寫的訓。把縮寫、擴張、改張、續寫、仿寫當作我們作文教學的一種實惠可行的方法,使作文和讀文緊密聯系,寫作與生活緊密結合,使作文教學適應社會現實生活的需要,發揮它自身所具有的語言、思考功能和德育功能。
3.滲透大語文教學觀
語文科要培養的“聽、說、讀、寫”能力是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必備的能力,也是語文素養的簡潔概括,要做到聽、說、讀、寫并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終身學習已成為21世紀的生存理念,語文能力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在校學習,還將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工作發展和創造;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就應擔起確立大語文觀的啟蒙教育責任。
4.對比研究,推廣先進學法
把“六字”逐步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就不同對象或同一對象的不同階段進行對比實驗,及時總結行之有效的學法,并加以鞏固和推廣。
5.健全組織,加強領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成立了社會活動領導小組,組建調查小組;既分工負責又通力合作;工作做實做細,逐步摸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作法。開展了竹鄉特色美食調查、家鄉土特產介紹、工廠污染情況調查、關愛留守學生等多項社會實踐活動,舉辦社會實踐成果展示多次,豐富學生的見聞,鍛煉了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一年實踐,現已取得以下主要成績
1、組織實驗年級的學生背誦唐宋詩詞100首以上,起到了積累和熏陶作用;2、展出學生書法作品48件,開展辦黑板報、手抄報等活動,豐富知識,鍛煉能力;3、成立了“開拓”文學社,印了??躲逑穬善?,文學社成員梁靖的《我和弟弟》和曾梅的《美,向我走來》獲湖北省“成功杯”大賽一等獎,楊璽、李松等16名同學的作文在《春筍》上發表。4、組織了50多名作好者參加了市級中學生作文賽。陳沖、熊釜、蔣霞獲市級二等獎;5、組織學生參加“男生女生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組稿80多篇,在校內展出,送中國青年報參評;6、成功舉辦了“一二·九”演講和“五·四”詩朗誦比賽,展示了一代學生的才華;7、開展了校內賽課,語文教研組評出了三位老師參加縣級賽課;組織全體語文老師到樂山實驗中學聽了14節市級語文賽課,學習經驗,啟發思想;同成都七中余申校長探討語文教改走“壓縮課堂,強化閱讀”道路的問題,開通“名校聯盟”遠程課堂;9、文考成績穩中有升,學期成績校平均76分,優生率45%、10、主研人員何明的《課外選文,以讀導寫》在《沐川教育》發表,主研人員莫漢清的論文《以樂觀的心態教語文》在省級刊物《追尋那份美》上發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新解》、《蒲江追夢》、《問號是把金鑰匙》、《溫暖留守生》在《沐川教育》發表;主研人員李文慧撰寫的論文《語文教學中思想素質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并重》和《作文自改和互改初探》在樂山市論文競賽中獲二等獎,《語文課中的導人》在《沐川教育》發表;主研人員楊保榮的教案設計《紙船·寄母親》在沐川縣教案設計競賽中獲一等獎。
三、關于開放式語文教學的思考
隨著《激發興趣,學會學習》教改課題的確立,我們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問題,實施開放式的教學,由校長掛帥帶領主研人員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怎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方法,怎樣才能有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五個方面進行大膽探索。手腳放開了,主研人員都動起來了,飽含熱情地投入到這項重大而艱巨的研究工作中去。從實施近一學年的情況來看,效果十分好,全校語文氛圍較濃,“無時無處不語文”的理念得到較好落實。學生和家長對我們的該項研究持肯定態度,閱讀課和閱讀競賽,讓學生興趣大增;網絡信息和多媒體播放電影更讓學生留連忘返;演講、詩朗誦、作文賽、手抄報活動,參與面達70%;家長樂于到校開會、參觀或與教師交流,家長為子女訂報刊的人數大大增加。
論文關鍵詞:職業高中;作文教學;寫作現狀;多元化評價
作文是一門綜合藝術,能最直接、最明顯地反映一個學生的語文水平。它是語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職業中學由于培養目標不同,在作文教學上也應該與普通高中的傳統教學方法有所區別?!吨械嚷殬I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規定,職業高中的學生必須具備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應用文的寫作能力。然而,對于這些學生來說,目前普遍存在并亟須我們重視、解決的問題很多,學生作文總體能力低下,狀況堪憂。從調查情況來看,職業高中學生的寫作態度和寫作能力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喜歡型,約占20%。這種類型的學生平時積極參加生活實踐,勤于收集寫作素材,寫作興趣濃厚,文思敏捷,成績優良。二是應付型,約占50%。這部分學生對寫作態度比較冷漠,既不喜歡,也不厭惡,他們認為寫作文只不過是完成任務,因而總是馬虎草率,應付過關。三是厭惡型,約占30%。這部分學生或認為自己沒有“寫作細胞”,個別甚至不知道作文是怎么回事,或認為寫作不是職業高中學生的任務,所以作文總是不寫,成績極差。
現狀及成因分析
作文目的不夠明確 在職業高中,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課堂教學,作文教學都被“邊緣化”了。不少學生對寫作課不感興趣,甚至厭煩、害怕,導致傳統的作文教學出現了諸多問題。也有不少職業高中學生認為到校讀書是來學技術的,畢業出去不一定會憑筆桿子混飯吃,因而學寫作文沒有必要。
學習基礎太差,作文興趣淡薄 職業高中學生大多是初中時期的“C類苗”、“籮底橙”,初中時期的貪玩者大有人在。他們不僅語文基礎和作文能力差,其他學科的基礎也十分薄弱,因而認為作文太難太深,不像專業學科那樣生動有趣,看得見摸得著;有的認為教師作文課教得不好,所以不想寫??傊?,對作文沒有興趣。
隨意編造,抒發虛假情感 在大多數職業高中學生的作文中,假話、假故事、假情感頗多。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作文教學長期以來以應試教育為目的,嚴重背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及情感需要,使作文蒙上了不該有的灰色,泯滅了學生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熱情。沒有新材料、新內容,就拿一些舊的內容來胡編亂造,。高考閱卷專家也曾指出,經常有考生在記敘文中編造苦難的情節,試圖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悲情,更有感染力。他們會毫不忌諱地虛構母親病亡或描寫自己眼睛瞎了,看不到早晨美麗的景色,只能由媽媽描述什么是早晨。此類作文,為了取得好分數,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談,失去了真情實感,讓我們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虛偽靈魂,把“求真知,做真人”的品質,無形地排擠到認識圈之外,著實讓人心寒。
缺乏積累,格式雷同,模式單一 職業高中學生的作文大多是死記硬背,套用模版,內容空洞乏味,泛泛而談,言之無物,枯燥單調。即便是命題不作任何限制的自由作文,也往往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尤其是應付型學生,寫作時不是根據題目的要求去立意、確體、選材、布局及行文,而是習慣于摘抄一些“優秀作文”的段落或通過網絡來“編輯”作文,喜歡用華麗的辭藻顯示自己的功底,喜歡在開頭結尾用排比句烘托氣氛。即使自己寫上幾句,也是大話、空話、假話而已。而在議論文的寫作上,大部分人不會講道理,沒有思辨能力,常列舉一些與觀點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例。這種公式化的僵化訓練,相當程度上漠視了學生的個體感受,冷落了他們對社會及生活的敏銳洞察,結果必然窒息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壓抑其獨具匠心的棱角,導致學生丟掉了開啟心靈的鑰匙,沒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寫起文章來,難免出現嚴重的“雷同”現象。
改革思路與對策
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樹立作文獨立成“科”的意識 一直以來,職業高中的作文教學都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系統的教學內容及科學的訓練方法。作文教學經常處于自流狀態,存在著相當大的隨意性。輕視者,率由舊章,敷衍了事,有些則根本不設作文課;重視者,強調“以多取勝”,盲目加大作業量,結果也是費力不小,功效不大。因此,要進行作文教學改革,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進行更新。
1.重視作文教學,強化作文意識。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中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尤其是職業高中的學生語文基礎差,寫作能力低,要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談何容易。不少教師因而降低對學生的要求,輕視作文課,甚至不上作文課,只是課后布置一些作文。雖然有批改和簡單的講評,但對學生缺乏應有的輔導。因此,我們必須改變這種把作文課看成輔助教學,可上可不上的觀念。
2.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編制系統的教學內容。多年來,作文教學都在每篇課文或每個單元之后才出現,缺乏系統的教學。因此,我們應編制統一的作文教材,脫離原有的單元式作文訓練,變為純粹的作文課本,從最基本的造句、模仿開始,到審題、立意、結構,再到單元式的各種文體理論知識的講解。
3.以培養能力為重點,進行規律性的訓練。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有一個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的寫作技巧到多樣化的表現手法,絕不能今天寫記敘文,明天就寫議論文,突然想到什么就寫什么。
注重興趣的培養 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樣的文字。
1.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生活是寫作之源,單一的命題作文,造成學生奉命而作,枯燥無味;機械的模仿作文,造成學生照葫蘆畫瓢,墨守成規;寫遠離生活的內容,造成學生閉門造車,無病。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出題——寫作——講評”幾乎成了固定的模式,每當布置作文時,學生“唉”聲一片,滿臉愁云,作文似乎成了他們最苦的差事。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要用富有激情的語言,激發他們的寫作欲望,喚起學生認識豐富多彩的生活,并把作文引向其中,為學生開辟豐富的“作文市場”,創設寫作氛圍,讓學生在“市場”和“氛圍”中主動去“經營創收”。例如,學校每學期舉行的“十人跳大繩”、“紅歌頌祖國”、“班際拔河”等大型比賽活動,以及節假日組織的“走進社區敬老院”、“與殘障兒童心連心”等公益活動,都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尊老愛幼、關愛弱勢群體的熱情。只要教師點撥得當,學生就能夠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寫出生動的作文來。
2.在閱讀中培養寫作興趣。一個人的生活、實踐活動總是有限的,要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歷、社會知識、實踐經驗,并非事事都要親身經歷,而可以通過讀書來間接獲得。文學、天文、地理、歷史典籍、新聞報道、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醫藥衛生、旅游知識、工業建設、農業生產、美術欣賞、攝影技術、車船兵器、航天科技、經濟發展、外交風云等等都可以涉獵。那些精彩片段中的優美詞語,描述方法,能在寫作中啟迪新的思路,點燃新的思想火花。同時,教師要努力挖掘課文中的審美內容和審美因素,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審美感受能力、審美想象能力、審美判斷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創作美文的熱情。例如,講授《荷塘月色》一課時,可讓學生一邊學習作者的寫景方法,一邊體會作者由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悅這樣變化的思想感情,進一步體會融情于景的寫作方法。課后,再讓學生自己觀察景物并作文,要求情景交融,可借喜景抒樂情,也可借樂景抒哀情。還可布置學生閱讀一些介紹作家成長經歷的書籍,如高爾基從童工成為世界文明巨匠,高玉寶從長工房走上文壇成為著名作家等。作家的成長史也許就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最好楔子。
加強指導,培養個性化的寫作 作文指導只有從知識形態真正走向生命形態,將習作之樹植根于學生真實生活的土壤,置于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環境中,潤物細無聲般地將鮮活的具有時代特色的作文資源引進我們的作文教學中來,學生的個性寫作才能獲得自由張揚的空間。
1.開發作文資源,豐富生活體驗。學生缺少個性化的生活體驗,是不可能寫出個性化的習作來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個性化生活體驗的獲得有兩種途徑:一是現實生活;二是通過閱讀書籍、觀看電影、電視作品等精神生活。例如,影視、流行音樂、網絡,與其讓它們“猶抱琵琶半遮面”,還不如大膽地引入課堂。從馮小剛的《天下無賊》到王岳倫的《功夫熊貓》,從“你媽叫你回家吃飯”到“我爸是李剛”,從超級女聲到邁克·杰克遜……這些事例或現象如從學生筆底流淌出來,都能給作文帶來青春與時代的氣息。
2.引導自由表達,凸顯個性寫作。學生有了鮮活而又豐富的個性化的生活體驗,并不一定就能寫出個性化的習作。教師要恰到好處地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教材的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導而左右,題目可以自擬,體裁可以自定,內容可以自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取材生活化,語言個性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手段和途徑,成為放飛個體心靈的需要,成為形成和發展語言個性的自由體操,而不是傳統式的喋喋不休的程序性的指導,紙上談兵式地傳授作文知識,展示意在啟發學生思路而實質是鎖定學生思維的“下水文”等等。
3.改革指導方式,建立合作關系。當前學生作文最令人不滿和擔憂的狀況是:似曾相識。從內容看,題材大同小異;從語言看,文字表達方式雷同。其重要的原因是教師的作文指導過于整齊劃一,審題、選材、表達方法等都要一一落實才肯放手讓學生寫作。之后,教師精批細改并針對學生的典型問題進行集體講評、修改。這種指導其實是漠視學生的個性差異與發展,導致學生的作文缺乏個性,缺乏獨特生命的標志。因此,教師應加強個性化的指導,將主要精力放在啟發、引導、鼓勵、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寫作上,成為學生寫作上的合作伙伴。
注重多元評價,促進主體發展 作文教學要重視用心批改,并進行客觀科學的多元化評價,即改變過去唯一的教師評價為多主體評價。盡量見優不見劣,給學生留一份可貴的自尊,留一份真正的輕松。實施評價的具體方法如下:
1.交流式的學生互評:(1)組織學生自主評改習作。這種同學之間的相互啟發,集思廣益,能促進集體創造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點評、修改、鑒賞能力。(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習作交流會”,在交流中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可以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2.反思式的學生自評。反思過程能有效地促進學習的深化,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學生在交流展示活動中聽了或看了同學、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后,能更好地進行自我反思,總結成功經驗,找出存在的不足,從而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式。
3.綜合性的教師評價。教師對作文的評價不只是為了給學生的習作水平下判斷,更重要的是找出習作存在的問題,給學生反饋的信息,使他們在修改中提高,并養成認真修改的良好習慣。因此,通過交流活動,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教師及時進行口頭的有針對性的評價,可以提高學生的修改能力和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