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9 03:46: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管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SCI論文要求;公管本科生;論文寫作能力;培養
1背景
近年來,大學生畢業論文對于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不重視,都以過關為目的,因此,抄襲、剽竊、拼裝、組接之風盛行[1-5]。要改變這種風氣,需要改變教學目標、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對學生的道德修養的要求[6-8]。筆者讀博士期間曾發表過幾篇SCI論文,在畢業后的幾年本科教學中開始把其原則應用到本科生的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上來,收到良好效果,故此想探討如何提高本科生論文的寫作能力問題。
SCI論文是學術界公認的論文,其特點一在于規范化,如其論文格式包括摘要、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政策建議、參考文獻等;特點二在于科學性,如:其數據采集需要注意樣本的代表性、數據分析需要采用合理的的統計學分析方法等;特點三還包括創新性,強調不重復他人研究,研究新問題,使用新方法,或采用新視角等。
2問題現狀及成因
我院公管本科生寫論文普遍存在質量不高,抄襲嚴重,缺乏創新。這些問題與我們本科論文教學的過程存在直接聯系。首先是我們的論文教學目標不明確,究竟本科生寫的論文達到什么標準,在每一門課上都未直接講明,并有針對性地訓練過,也許我們老師自己也不清楚應該達到什么要求;其次我們的教材,注重理論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缺乏對學生實踐性能力的培養要求,因此,老師照教材講,照教材考試,學生記背應付考試已成定式,造成了學生寫論文時也抄襲組裝他人論文成為一種習慣;最后,本科生課程設置太多,而且不是按模塊進行,所有的科目都是一上一個學期,期末考試。由于每門課程都是兩節連排,一周分散為幾次上,老師沒有充足的時間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直接后果是在醫學院大家都認為公管理專業是務虛不務實的一個專業。
公共管理專業果真是務虛不務實的專業嗎?其實并非如此。公共管理專業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雖不像醫學專業關注個體,以把單個病人的病治好為目的,但是本專業關注社會實際問題的解決,其重要程度也不亞于醫學其他專業。如,社會保障關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貧困救助、法律援助等密切與社會民生相關的問題;而衛生事業管理關注醫療領域的問題,比如衛生政策的制定的評估與實施的評價,衛生資源管理中的經濟資源的配置與使用、人力資源管理、衛生信息管理,衛生系統管理中的醫療服務管理、公共衛生管理、婦幼衛生管理、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等等,這些方面中又有很多值得關注和急待探索和解決的實際問題,了解其在本地區的現狀還需要做實地調查;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依據理論,形成假設,并進行調查,如調查群眾的對該問題的知曉程度,滿意程度以及改進意見等;而且很多實際問題的解決沒有最好的標準答案,這需要問計于民,然后根據現有的人財物的資源情況,拿出自已的解決辦法,因此,學會對本專業知識學以致用必然要有創新性。
3論文寫作能力的培訓建議及常見的問題
3.1論文寫作能力的培訓建議
公管專業的這些特點其實完全可以滿足SCI論文寫作的要求。那么,我們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論文的規范性、科學性以及創新性進行培訓呢?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認為對學生論文寫作的培訓應該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漸增加要求難度:
(1)在低年級,如一、二年級,可以著手培養學生寫文獻綜述。此項訓練可以養成學生在搞研究前先去查閱文獻的能力,學會了解該問題的研究現狀,學會在文中引用他人文獻,找到不雷同他人研究的新問題、新視角和新方法;
(2)在高年級,如三年級,應該開始培養培養學生設計調查問卷以及實地展開小范圍調查的能力。首先,培養學生掌握論文的內容取決于問卷設計的內容。培養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對研究問題,了解別人的研究,建立指標條目庫,并根據自已的研究問題篩選、設計指標,從而學會問卷設計的一些技能,如設計多少指標條目合適,對指標條目進行歸類;其次,需要培訓學生進行實地調查、采集數據并建立數據庫的相關技能,以及進行質量監控的能力;最后,需要培養學生根據自己調查數據的特征,進行正確的統計學分析方法的選擇的能力。
(3)在四年級上學期就應該培訓學生撰寫規范完整的論文的能力。通常學生寫的論文會像中學生的論文,夾敘夾議,但是科學論文有自已嚴格的格式要求,不允許混在一起寫,而且這些格式全世界的學者都共同遵守,因此我們必須要求學生掌握并達到科學論文的格式要求。嚴格按照摘要、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政策建議、參考文獻這幾部分來寫。
3.2論文寫作的常見的問題
通過幾年指導學生寫畢業論文,發現學生按這種規范寫論文的各部分,常會遇見以下這些問題:
3.2.1前言部分容易與文獻綜述混淆。前言中含有濃縮的文獻綜述,但是還需要指明的不僅有研究背景與現狀,還有研究目的,研究意義,以及研究需要填補的空白,即使很簡練但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3.2.2材料與方法部分最常見的問題是學生寫的太簡單。此部分需要學生具體介紹其調查與分析的每一步,如:調查的時間是什么?在哪里調查,調查地有什么特點?研究內容是什么?指標是如何選擇的?問卷內容包括什么?如何選擇的調查樣本,為什么只選這些樣本?樣本的代表性如何,是否符合統計學原理?做數據分析的統計學的方法選擇哪些?為什么選擇這種統計學方法等。
3.2.3結果部分最常見的問題是和討論部分混在一起,夾敘夾議。結果部分內容要求單純報告調查指標獲得的數據是什么,不需要解釋說明其意義,而且也不是把圖或表中所有的數據都做匯報,只匯報那些具有趨勢性的數據,如增大或減少某趨勢的數據,即那些可以幫助你說明得出后面結論的有意義的數據。而討論部分是解釋或說明在結果部分匯報的那些數據的意義,以及解釋得出這樣結果的原因,該部分可以引用文獻去說明解釋原因。
3.2.4結論部分最常見的問題是太長,常會出現一些沒有前文數據支持的結論。此部分只需要對討論的內容進行簡單總結,不需要長篇大論;對前文未提及的或沒有數據支持的內容不能在此部分做專題討論。
3.2.5政策建議最常見的問題是跟自已的調查數據結果毫不相關的建議。此部分所提的建議是跟討論和結論部分的內容一致的,很多同學脫離了前面的內容,不著邊際的建議了一番,而很多建議在前文中找不到任何依據。
因此,SCI論文講究文章各部分之間的前后邏輯的嚴密性,環環相扣,不能天馬行空,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這對于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的嚴密性大有裨益。
3.2.6參考文獻部分最大的問題是格式不統一。尤其是卷、期、頁碼,或下載的網站及日期沒有明確標明,使讀者無法追溯文中所引用的文獻。
以上這些問題經過老師3-5次的修改都可以得到有效避免。
4結論
通過以上探討可以看出,高質量的大學生畢業論文論文需要我們在本科各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制定明確論文教學目標和計劃,并逐年級展開對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的訓練,這樣才可以打好寫出合格的高質量畢業論文的基礎。
雖然這樣做可能對學校和老師要求有些高,比如,首先教師自己要會寫科學論文才會對科研論文的撰寫有深刻認識;其次比上常規課費勁大;并且改變學生在中學養成的“填鴨式”學習習慣可能不被很多學生理解,但是這樣做確實可以改變學生對本專業的錯誤觀點,并且關注并解決實際問題還可以起到改變學生不良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能夠關注學以致用,解決社會問題,認識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對改變社會和群眾生活所起肩負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 何曉柯,大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現象透析級遏制對策,行業探討,2011,10(11):33-35
[2] 陳雁鳴,高校館視角下的大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現象,瓊州學院學報,2011,18(4):85-86
[3] 王廣印,劉用生。關于大學生畢業論文的問題與對策。中國校外教育,2009,11:39、63
[4] 藺萬煌、王華、魏寶陽、蘇益。加強科學管理,提高大學生畢業論文質量。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2):138-150.
[5] 蔣芝蕓,也談大學生畢業論文的教學與寫作-以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畢業生為中心,咸寧學院學報,2010,30(4):162-163.
[6] 張荷群,施榮連,大學生畢業論文創新內涵的層次性,高等教育研究,2012,8:112-113.
[7] 張旭,王小梅,任麗,楊永芳。大學生畢業論文階段科研能力培養的探討,2012,40(15):244-245.
[8]徐學甫,張晶,大學生畢業論文質量與創新實踐探究,教育教學,2010,1:67.
本文受河南省第第八批重點學科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經費支持;河南省第二批特色專業衛生事業管理學科建設經費支持;以及河南中醫學院博士基金支持
關鍵詞:管理學;教學改革;教學新方法
根據教育部2013年5月的統計數據,2011年的教育統計數據中獨立學院本、??飘厴I生人數為542638人,占當年660萬畢業生總數的8.22%,而當年的獨立學院招生人數為746028人,在校生總人數達2674448人。我國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每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都在增加,到2015年高校畢業生已達到了749萬人。在辦學過程中教育部要求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應主要面向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要創造條件加快發展社會和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因此,在這樣一個新知識經濟時代,獨立學院在學生培養上不僅要培養大學生的專業技能,還應重視其通用技能,而管理能力正是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應需而生的一種重要的通用技能?!豆芾韺W》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應用性都很強的課程,該課程在教授學生基本管理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管理素質、管理意識和管理技能。如何推進《管理學》的課程教學,使抽象的概念和一般原理能夠讓這些剛入校不久的大學生掌握,并能夠結合實際的運用,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也由此決定了現代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
一、《管理學》課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剖析
1.《管理學》教學中的“知識割裂”問題[1]。(1)從教材的內容上來看。一般高校選用的教材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國外的經典管理學著作,第二種是國內的知名度高、有影響力的教材,第三種是學校的自編教材。第一種教材在一般高校中使用較少,主要推薦為參考書。后兩種是主要的選擇,但不論哪一種,教材的主體框架都是從管理學概論、管理的計劃篇、組織篇、領導篇、控制篇等方面進行編著,分別從不同的管理職能角度進行論述,各篇章都論述詳細,但各篇章之間的聯系卻論述甚少,且主要是對前人的理論成果的綜述,而對于現代結合實際的理論演進的研究部分論述卻略顯不足。因此,學生在閱讀教材時,是分別看到了管理的不同方面,對他們的相互聯系仍不清楚,沒有建立完整的管理科學體系,這就妨礙了學生對管理科學的系統理解和綜合運用。(2)從教學的過程上來看。大多數教師在講授《管理學》時,基礎理論的講授占據了教學課時的大部分,在講授時也主要是從管理的基本理論、管理的發展史、管理的四大職能的角度分別進行講授,各篇章都有對應的案例分析,對于管理學的理論性、應用性分析深入、條理清晰,但各篇章之間如何關聯,如何更好地體現知識的實踐性卻仍然存在著割裂。
2.《管理學》教學中內容的滯后性問題。隨著大科學時代的到來,管理學的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時俱進不僅體現在管理實踐中,同時也應體現在管理理論上。管理學理論研究的前沿問題在管理學著作的編寫時總是會出現“滯后”的現象,對于現代管理倫理理論、學習型組織理論、虛擬組織理論和組織再造理論等管理學上的最新發展的研究及其發展趨勢探析等在管理學著作中鮮有詳述。這一塊是現代社會發展中出現的較普遍的管理現象,以前的管理理論不再能夠清楚地解釋相關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些前沿性問題進行補充,因此,也對教師在管理學上的知識儲備、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3.《管理學》教學中實踐性欠缺問題?!豆芾韺W》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課堂講授為主,因受學時、場地所限,學生學習后沒有具體實踐環節的安排,也難以加深學生對該課程實踐性的認知。部分高校的沙盤模擬實踐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模擬實踐的效果,但形式單一,內容簡單也缺乏系統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管理潛能的充分發揮。
4.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力影響教學效果。目前我國高校管理學教師學術性普遍較強,理論研究造詣也要強于其實際的管理能力,主要是許多大學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的從業經歷,沒有實際的管理經驗,所進行的實踐教學很多來自于對資料、對知名企業管理活動的分析,因此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傳授管理實踐相關技能,使理論上的研究與實踐真正的結合。對于《管理學》這門應用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教師的個人能力確實會影響到教學的效果。
二、《管理學》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
1.重組教材,改革教學方法。(1)對于既定的教材內容,筆者認為授課教師在授課時可重組教學內容,將教材內容分為兩大塊,一塊是理論篇,一塊是實踐篇。在理論篇中,把《管理學》的基本概念、發展沿革、基本原理等基礎理論進行系統講解,讓學生對什么是管理學在理論上有個基本的認識。在教學之初,可選擇學生身邊的事例(如:剛入校軍訓時以班組方式的嚴格管理,加入學生會組織的遴選過程,一個宿舍為什么要選一位寢室長等),讓學生感受身邊處處都有管理學,用身邊的事學習什么是管理學。一般一門學科的發展史是既重要又枯燥的一個組成部分,但用案例將早期理論和現代企業管理結合講解讓學生明白理論的傳承性,同時明白早期理論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化而演進。課下要求學生研究一所熟悉的企業,分析現實企業管理中理論應用的效力。(2)在課程教學的中,可以運用課堂綜合案例分析,引入最新發生的企業現實案例,讓學生深入其中從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兩個角度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法??疾閷W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全面性,并掌握各管理知識之間的關聯。同時也請學生把學習、工作中的故事講出來,分析其中管理的作用,通過《管理學》的學習有沒有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3)邀請企業或教育行業的中高層管理者進課堂講學,讓學生與管理人面對面進行交流,讓學生對管理有一個現實的認識。通過對湖北商貿學院2012級國際貿易本科班93名學生的問卷調查(實際收回有效問卷89份)分析得知,教學方法的改進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的學習要求,難以達到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能力等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主題課教學已成為現代《管理學》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方法,也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在互動教學上,還需要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潛力。在模塊教學上,還需加強各模塊間的聯系,讓學生在學習上明確管理各部分知識間的關聯性。所以說,教學方法的改革對提升教學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補充社會問題探討?,F在的《管理學》教材中,現代管理倫理理論、學習型組織理論、虛擬組織理論等相關理論的闡述較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專題討論。例如,在每年的315晚會中都會有很多的實際案例,通過視頻教學方式引入課堂,讓學生討論現代企業管理倫理問題,著意培養學生的管理之“德”。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虛擬組織也進入到我們的生活,那么什么樣的組織是虛擬組織?這種組織如何存在?目前我國較大的虛擬組織如阿里巴巴,它是如何發展壯大的?它的管理者是如何對組織實施有效管理的?這些問題是我們生活中的事,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需要授課教師充分準備、深入分析,讓學生對這些產物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社會的發展有正確的分析。
3.課題教學即“任務驅動法”[2]。課題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給出一個與管理有關的命題,讓學生課下進行研究并在課堂進行討論,通過課下自學、課堂討論、教師點評、總結,最后對這一知識點進行系統歸納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例如,給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可布置這樣一個命題“:通過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分析,你認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應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上交其研究成果,同時課上請學生闡述其研究成果,其他學生進行點評、補充,教師對學生的研究進行總結、歸納,最后對該命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理論梳理。另一種是布置情境任務,讓學生分小組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體會該情境中的管理相關知識點,培養學生管理溝通、團隊合作能力,對于完成的結果寫成課題實踐報告,教師對學生的報告進行課堂點評,并對任務中的管理知識進行系統歸納,加深學生對管理知識的認識。
三、結束語
以上是筆者對《管理學》這門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分析,以及對該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點體會與認識?!豆芾韺W》課程教學在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學生中進行教學改革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只有在不斷的摸索和探討過程中才能逐步加以完善,而對于教學改革中的新思路的具體形式也有待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發現、補充、完善,以尋找出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管理基礎理論與管理技能結合能力的,能促進大學生管理素質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
作者:王亞丹 單位:湖北商貿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專業特色;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社會對學生能力的需求日益全面,學生管理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正視旅游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需求的現實,積極配合教學,依托專業特色開展學生工作,從而使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和科學的運用。如何僅僅圍繞教育教學改革和培養創新人才這個目標,勇于探索、大膽改革,力求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的統一,成為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課題。
一、“三位一體”的專業特色
旅游管理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是:“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有計劃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立足遼寧,面向全國,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以教學為中心,以科學研究為保障,進行服務性教育,把旅游管理學院建設成省屬一流,全國有一定地位的開放式、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一)復合型――以素質為目標,培養創新理念。21世紀旅游業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知識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應具備全球化、數字化、創新化和專業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人才定位,夯實學科及專業基礎,實現培養目標的有的放矢,從而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應用型――以市場為導向,打造品牌競爭力。學院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通過市場調查、畢業生的跟蹤分析、國際發展預測以及旅游人才的供需分析,圍繞為企業培養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定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技能和知識結構為基礎,努力實現在各級旅游行政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經營管理工作,在行政管理部門及其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大型會議和展覽的組織、策劃、營銷及管理工作,在現代涉外高星級飯店、國際旅游業及其相關單位從事經營管理工作,在工商流通企事業等單位從事物流管理、運作和服務等工作的國際型、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
(三)實踐性――以技能為保障,實現校企合作新途徑。旅游管理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據多年的探索實踐,已經實現了校企的完美結合,重點開發與企業核心崗位需求直接對接的專業核心業務能力模塊,在對崗位能力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改革課程內容,并通過輔環節完善教學內容,實現實訓與就業一體化。
二、全方位服務的學生管理方法
目前,我國旅游、會展人才存在著供需錯位的現象,而且之間的差距在拉大。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方案,從一定意義上講,高校的課程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定位出現了偏頗,使得學生對專業及就業產生盲目的、模糊的認識。學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新的人才定位、新的社會需求,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一)以服務育人為工作理念,確保學生管理工作正確的指導方向。學生管理工作是實現高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保障。學院倡導“全方位的教育、全過程的管理、全天候的服務,全身心的投入”的“四全”工作理念,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開放式教育教學為保障,以強化管理為手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務質量,把基礎性工作做實、重要性工作做好、探索性工作做新,努力形成具有旅游系特色和強項的學生工作新品牌、新亮點、新層次。
(二)以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思想教育相結合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學生的思想教育同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成為學院學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加強和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運用恰當的方法,把思想教育深入到學生的心靈。就學生本身而言,對思想教育產生排斥感,認為是虛無縹緲的,無法衡量的,加之學生現實感的提高,使思想教育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尷尬的境地。因此,找準切入點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關鍵。培養學生在旅游服務過程中良好的職業道德、嫻熟的職業技能、深厚的文化素養、優質的服務意識、得體的儀容儀態、靈活的應變能力和過硬的心理素質,真正做到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的培養融為一體,培養出企業歡迎、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實用性人才。
(三)以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為核心,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學院將專業教育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針對市場需求,以發展的眼光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從而實現大學生的自我設計、自我塑造、自我營銷。
第一,“大一”時確定專業定位,使學生學會設計自己。對于剛剛入學,對專業迷茫不知的學生,我院從學生入學時便著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對學生進行專業啟蒙教育,營造學業與就業結合、理論與實踐掛鉤的氛圍,加深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盡早確定職業方向和目標,培養旅游專業素質和意識。同時,鼓勵學生展示個性、發掘潛能、積極進取、追求自身完善,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第二,“大二”、“大三”綜合培養,提高技能,使學生學會塑造自己。根據社會需求,我院積極調整課程設置,開設實踐技能課程。學院經常派專業教師、實驗教師和輔導員到星級酒店、會展公司、旅行社及景區景點、物流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并利用我院多媒體教室、多功能旅游綜合實驗室、模擬客房及餐廳、酒吧、茶藝室、會展綜合實驗室等教學設施,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培訓和課外實踐指導,從而使每一位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專業及擇業取向熟練掌握理論及技能,夯實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增加就業籌碼。
第三,“大四”強化擇業觀,把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情緒控制、人際交往技巧、挫折承受等職業素質培養內容融入學生擇業、創業、就業指導類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適應能力。遵循應聘技巧,能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推廣大學生包裝技巧,使學生學會推銷自己。注重引導畢業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觀念,調整就業期望值,引導學生建立穩扎穩打的思想,利用網絡、院報、課堂、講座、咨詢等多種方式進行面試指導及心理調適。
(四)以深化教學改革為手段,以學生社團為依托,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一,深化教學改革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高等院校對專業課程設置以及培養目標的調整,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把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關內容滲透到專業課堂的教學過程中。
1、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整體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寬廣的視野,能適應旅游業各類工作,并具有開拓性、創造性和較高應變能力的復合型中高級旅游管理人才。
2、轉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智力與非智力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念。把旅游教育從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因素為中心,轉到在發展智力因素的同時,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上,并使它們協調發展。
3、根據市場的需求在課程設置上做到理論和實踐并重。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宗旨,著重培養學生旅游職業綜合能力,重點開發與企業核心崗位需求直接對接的專業核心業務能力模塊,在對崗位能力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改革課程內容并通過輔環節完善和補充教學內容。
第二,以社會實踐促進理論教育。積極拓寬大學生社會實踐渠道,依托學生社團,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加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力度,為學生成長、成才之路保駕護航。
1、深入持久的組織好假期學生社會實踐。我院本著“指導青年學生成長,為青年學生服務”的原則,組織全院學生深入持久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把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活化到實踐當中,彌補課堂知識的不足。
2、積極為學生拓展專業實踐渠道和場所,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節事活動,為地方經濟服務。近幾年來,學生參加了遼寧省導游大賽、沈陽市導游大賽、大學生挑戰杯賽、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大賽、茶藝表演大賽。學生利用五一、十一黃金周和寒暑假做導游、酒店服務等臨時性工作,服務于世界園藝博覽會和沈陽冰雪節、沈陽金秋旅游節、中國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中國國際制造業博覽會、韓國周、糖酒會等活動。充足的理論知識不但可以加大對實踐的指導,而且通過專業實踐也可以使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學生在獲得榮譽的同時,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通過較短時間的崗位適應和鍛煉,使許多學生走上了業務管理崗位。
3、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區別與其他教育的重要指標?,F代社會的發展,已不僅僅停留在對知識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知識基礎上的研究能力的含量。為此,我院成立了科研協會。通過學術講座、專業教師的指導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在社會公益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女大學生創業大賽、挑戰杯創業大賽、論文大賽等活動中成績顯著。
(五)依托專業優勢,積極搭建實習就業一體化平臺。旅游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厚基礎、重能力”,專業培養上要做到“通才”和“專才”的有效結合。學院依托專業優勢,積極搭建實習就業一體化平臺。學院將資源“引進來,走出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主動地位。
“走出去”主要體現在:學院實習工作由專人專項負責,考察星級酒店和旅行社,深入了解旅游企業對人力資源需求的變化,多渠道宣傳推銷學院畢業生;為突破課內與課外、學期與假期的界限,與實習單位積極溝通并簽訂實習協議,鼓勵學生爭做“明星服務生”、“明星導游員”,以便實習單位優先選擇我院的優秀實習生就業,為學院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學院共與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海南、三亞等地在內的20余家五星級酒店,23家四星級酒店和分布在遼寧省各地的38家旅行社簽訂了長期的實習協議,根據市場需要,按照用人單位的標準培養人才,用“進口”指導“培養”,用“培養”促進“出口”,再用“出口”引導“入口”,形成了招生――培養――就業的良性循環。
“引進來”主要體現在:學院經常利用第二課堂開展與專業相關的技能大賽,邀請專業相關的知名企業家擔任評委,使用人單位能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推薦、宣傳和展示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學院聘用各大酒店、旅行社的人力資源部和其他部門經理及主管人員擔任校外實訓指導老師,并定期邀請到校對學生進行始業教育、講座等活動,與用人單位保持了較好關系,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進行雙選鋪好路、搭好橋。
學院通過實踐走出了一條校企合作的模式,實現了“教學、培訓、實踐、就業”一條龍的培訓模式,這種利用專業優勢開展創新的就業指導模式,實現了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連接”,輸送的學生成為實習單位爭相聘用的焦點,同時也增強了學院及專業的社會影響力,形成了行業間的良性循環。
三、碩果累累的人才質量評估
全面科學地反映高校人才的質量,確定較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是關鍵。在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具備的素質與技能及其在社會上的表現,又要考慮用人單位、社會對學生的客觀評價。
(一)社會的認可度節節攀升。學校先后獲批為“遼寧省旅游教育培訓基地”、“遼寧省旅游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遼寧省高級旅游管理人才研修基地”。旅游管理專業于2007年獲批遼寧省“省級示范性專業”、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旅游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為遼寧省“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該專業所在的旅游管理學院被遼寧省政府授予“支持旅游產業發展先進單位”稱號。旅游管理學院還是中國旅游教育常務理事單位,遼寧旅游教育與研究學會會長單位。
(二)就業率連年高居榜首。就業率是檢驗學科的重要指標,也是高校培養學生的落腳點,是學校得以正常運轉的靈魂??茖W準確的就業定位和多元的就業渠道,是旅游管理學院就業率連年高居榜首的重要保障。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夏學英.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關鍵詞:衛生管理;研究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10-0041-02
一、衛生管理專業應用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意義
經濟學中“以需定供”的規律同樣適用于大學生的培養,也就是說,醫學院校對衛生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應該符合衛生管理崗位的需求。衛生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職的醫療衛生機構或衛生行政機構的管理職能科室的崗位基本以事務性工作為主,因而對畢業生的要求除了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外,更需要其具備發現并解決衛生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和管理技巧等。
但是,據胡月就專業課程結構和專業課程設置情況在南京醫科大學各級衛生管理本科生中展開的調查[1],結果顯示學生對專業課程結構與設置,以及教師的授課模式均表現出了一定的不滿意。同時,調研還發現衛生管理學生對需加強的專業教育和素質訓練的選擇依次為:解決實際問題和學以致用的能力、社會實踐、實例教學和場景模擬教學。實際上,這一調研結果基本反映了全國醫院院校在培養衛生管理專業學生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
目前我國大多數醫學院校的衛生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相似,涉及管理、經濟、社會醫學、心理學等,這些學科的知識點基本上是成體系地出現在實際的衛生管理工作當中的。因此在傳授了各學科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需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將各學科的主要知識點寓于一個主題之中,研究型教學就是能實現對知識進行整體傳授的一種被廣泛認可和應用的教學模式。
二、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內涵
研究型教學最初由德國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并被柏林大學成功實踐,隨后引入美國得到完善與推廣。研究型教學模式是針對高校教育中單向性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提出的,是指教師以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學識積累為基礎,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運用知識和能力,自主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研究中積累知識、培養能力和鍛煉思維的新型教學模式。它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實用課題為中心,以課題研究為手段,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以全面掌握和熟練運用本課程的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強調教師和學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一種教學方式[2]。
根據以上闡述,可知教學與科研相統一是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也就是將科學研究引入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科研化,科研活動教學化[3]。在研究型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即教師對學生的開放指導、過程教學和合作參與;“學”也即學生具有自主性、可選性和復合性的學習方式。經驗表明,有效開展研究型教學的關鍵在于精煉課堂教學(理論教學),強化實踐教學,活化課外自學(自主研學)。
三、研究型教學在衛生管理專業的實踐
提高衛生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安排上要采取由淺入深、由基礎到綜合的思路,大致可以將其分為基礎性、綜合性以及創新性科研實踐教學環節[4]。
(一)研究型教學在基礎性課程中的應用
在這個環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系統地且有重點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并能準確地將理論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除了傳統的講授方式之外,實驗教學與案例教學也應該被廣泛采用。案例教學是管理學專業的一種常規且有效的教學方法,其利用別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或教訓以及由此得出的理論開闊學生研析問題的思路,使得理論知識變得生動且易于理解。同時,案例討論也能促進師生之間相互開發智慧和提高創造力。
對于教師而言,在案例教學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有學習的義務以及討論的動力,這可以通過案例選擇和方案設計來實現。另一方面是有效地控制整個討論過程,包括引導學生采用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最后還需要教師很好地處理案例分析結果。一般而言,案例分析沒有唯一結論,留下很多懸而未決或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生會產生“紙上談兵”之感,教師要注意討論的總結,引導學生重視分析過程。
(二)研究型教學在綜合性科研實踐中的應用
綜合性科研實踐環節是著力讓學生通過舉辦講座、報告,或者撰寫文章的形式對基礎性課程環節的理論知識進行運用與檢驗。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通過信息搜集與整理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教師的角度,采用報告或文章撰寫的形式進行綜合性科研教學,主要工作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為學生確定命題,或者協助學生在感興趣的領域選擇命題;二是協助學生開拓更為廣泛的信息搜集渠道,整理信息、提煉信息,最終運用這些信息給出命題的解決方案;三是鼓勵并引導學生將研究結果在刊物上發表,一方面可以提高整個研究過程的質量,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研究型教學在創新性科研實踐中的應用
創新性科研實踐全面地闡述了什么是研究型教學。在這個環節,在結合學科發展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專業科研領域,也即寓教學于科學研究之中。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系統思維能力,并激發學生科研的熱情。
在這個環節中,“項目導向”是核心思想。對于教師而言,一是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既有的科研課題之中,根據本科生的科研水平與學習能力,相應地分配科研工作任務。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每位學生只可能參與整個課題中的一個環節,但是必須要讓所有學生熟悉項目流程以及每個環節的詳細信息;二是可以讓學生從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踐中自主確定研究主題,分組展開研究,相對而言,這種模式一般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的工作就是協助學生確定項目研究范圍與研究方案,并控制整個項目的質量和進度。
四、衛生管理專業開展研究型教學須注意的問題
為了配合以上衛生管理專業研究型教學實踐的開展,除了需要加強教師主觀認識和客觀素質之外,從醫學院校的角度,衛生管理專業的培養模式和教學體制等都需要相應地調整。
(一)基礎知識的授課模式
傳統的課堂講授是基礎理論知識傳播的主要方式。目前,國內大多醫學院校的衛生管理類專業延續了醫學專業的教學模式,即多個教師分擔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這種模式對于管理學這類綜合性學科來說并不完全科學,至少并不能有效支持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開展,因為教師們不同的教學水平和教學風格會導致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致,同時也不利于教師全面系統地掌握和更新課程知識,以至于在開展多種研究型教學活動時,例如案例討論、文章撰寫、項目研究等會同時影響到教師和學生對問題的判斷與分析。然而,醫學類專業教學中一些好的方法,例如案例教學、PBL教學、實踐教學等應被積極引入到管理類專業的教學中。
(二)調整課程結構,加大實習比例
教學實習是衛生管理專業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的重要環節,也是研究型教學的有力支撐,因為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解決都需要從實踐中提煉并獲取信息。因此,學校應在加強與衛生行政、衛生醫療單位溝通的同時,根據本專業學生在不同年級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差異,設計具有層次性和階段性的實踐教學環節,由淺入深地將時間教學貫穿于專業教學的全過程[5]。例如根據專業課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在假期圍繞社區衛生服務,農村衛生經濟、醫療保險等問題進行專題社會調查,或安排學生到衛生行政機構或醫院職能科室進行見習,訓練管理技能。
(三)評價體系的轉型
由于研究型教學模式知識傳授形式多種多樣,教學效果的體現也是多維的,因此傳統的僅以結果為標準的考核考評方式并不能滿足需求。
從學生角度,在研究型教學中,學生學業評價應由原來單一性的知識測評轉向對學生的綜合性知識技能的測評,突出對學生既有知識的創造性運用、加工、組合和創造新知識的能力評價。具體可采用多種形式,比如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和假期實習等,多方面地測量學生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即使是在考核方式上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口試答辯、開卷、操作性考試等形式。
從教師角度,應以學生評價為主,兼顧專家評價和同行評價,評價內容應包括課程內容、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滿意程度以及改進的建議。需要指出的是,應盡量避免只以科研課題、科研論文和學術成就的數量與質量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標準,而對教學只有工作量的規定,從而教學水平和業績淪為“軟指標”,抑制了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相反地,學校還可以采取一些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從事研究型教學的實踐工作。
參考文獻:
[1]胡月.衛生管理專業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重慶醫
學,2011,(3).
[2]楊芳.數學公共課研究型教學模式之研究[J].湖南廣播
電視大學學報,2005,(4).
[3]周川.簡明高等教育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2002.
[4]江震.衛生管理專業教學現狀的理性思考與探索[J].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4).
關鍵詞:管理理念 改革 創新 自主管理
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高校改革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素質教育、學分制等教學管理改革正在全面推廣。然而,面對這種新的形勢,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還存在著許多不適應之處,突出表現在許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仍沿襲傳統的管理模式,使學生管理工作面臨新的困境。
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是一門科學,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目前高校管理總體水平層次還不夠高,往往只是停留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上。在高校中從事學生管理的干部隊伍中管理學專業知識了解不深,工作中以經驗管理、繼承式模式管理為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管理層次的提高。
(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在學生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許多空自點,以至于無章可循,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多困難。臨時性、應急性的措施與規章制度并存,朝令夕改難以避免,制度的嚴肅性、連續性和持久性不能保證。由于規章制度本身不嚴密和人為因素的干擾影響,規章制度缺乏應有的權威性?,F實情況的發展遠遠超過制度的改進,導致目前的管理制度還不能滿足大學生管理的實際需要。
(三)管理方式滯后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隊伍中普遍存在著工作方法滯后、手段滯后的問題,跟不上時展的需要。我國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是典型的行政型管理模式,高校學生工作的通常做法就是從學校的條條框框出發,要求學生去適應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各項計劃和管理不能趕上變化,容易脫離學生實際。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
(一)管理理念
時代變化激發理念變化,沒有先進的理念,工作就會缺乏正確的導向。因此,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創新首先是管理理念的改革和創新。
1.以生為本,人本管理
以生為本,是人本思想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具體化,是科學發展觀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體現,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逐步實現平等溝通、互相理解。
2.反客為主,自主管理
所謂“自主管理”是指在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指導下,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發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傳統的管理理念認為學生只是管理的客體,現在我們轉變這種觀念,既要把學生視為接受教育的對象,又要把學生當作管理服務的主體,改變過去把學生管理工作理解為“管理學生”,變“管理”為“引導”,在嚴格管理規范的同時重視教育引導,一些管理工作可以由學生參與,在管理中一定要堅持公開、公正和公平,與學生相關的規章制度、與學生利益相關的事項要讓學生知曉,要使學生明自,自己既是管理的客體也是管理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意識一旦明確,就會積極地參與管理,消除與學生管理工作的對抗情緒。
3.整合資源,系統管理
任何管理都是對系統的管理,沒有系統,也就沒有管理。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是學生工作者的責任,也是全校教職員工的責任。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始終堅持依靠廣大教職工、學生政工干部和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的全員管理;必須針對不同年級的不同特點和不同個體的不同特征,將學生管理工作貫穿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必須始終堅持管理即服務的觀念,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為學生做實事、辦好事。
(二)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的進步,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和更新,只有改革和創新高校管理制度才能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得到應有保障。在制度設計時應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要考慮到現代新形勢的需要,考慮到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少一些限制,多一些鼓勵和引導。例如建立完善的行為考評制度,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學校教務部門及任課教師也有責任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進行考評;完善考試題庫制度,實行考教分離;建立完備的考勤機制,任課教師對曠課、遲到、早退的學生不能放任不管,對考試不合格的學生嚴格按學生手冊規定處理,不能姑息。
(三)管理體制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管理體制是否順暢密切相關。當前,各高校學分制、選課制的普遍實行,打破了原先的班級體制,學生管理工作正在失去傳統的工作載體,急需管理者盡快找到解決的辦法。
現行的高校管理體制,實行的是學校、院系、班級三級管理,因此,既要賦予二級學院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職責,又要讓其擁有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權力,做到責權統一。強化以二級學院為單位的年級管理,進一步增強班級管理、專業教學之間的融合力度,但強化并不否認班級管理,因為在學分制的條件下,學生班級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學生單元組合,應納人學生管理體制。要積極探索以年級管理為主,班級管理為輔的體制,實行年級輔導員制,與學分制相適應。
(四)管理方法
手段和方法是制度的操作層面,好的制度還要靠良好的手段和方法執行,方能發揮出好的效果。學生管理手段有教育手段、激勵手段和處分手段,教育手段和激勵手段是高校學生管理主要的手段,而處分手段則是前面兩者的補充。例如學生獎學金的評選除了每學期的綜合測評外,還可注重學生其他方面的培養,可以設立文學獎、發明獎、科技獎、辯論獎等作為獎勵。
關鍵詞: 中醫學七年制專業 學生管理工作 創新研究
一、對中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生管理工作研究的背景
中醫學七年制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我國現階段社會及醫學發展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醫學教育新模式,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但在現階段還處于不斷研究探索和逐漸完善的過程當中,原有的本科和研究生的學生管理工作形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階段七年制發展的需要,因此,與之相應的學生管理工作也應根據不同特色的七年制教育而發展進步。
二、中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
中醫學七年制學生集現代思想和傳統醫學知識于一身,善于觀察、善于模仿,其價值觀具有多元性、務實性和可塑性等特點,根據其特點,學生管理工作者需要具有人性化色彩,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既要堅持傳統文化,使學生樹立正確反映中醫學教育本質的特征,又要兼顧與時展相結合,用新的思路加以改革與引導,創新學生工作管理體制,促進傳統中醫學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根基。
現今的中醫學七年制學生處于更加開放多樣自主的社會中,加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實效差的弱點,其在教學方法上的得失往往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能成為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唯一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針對他們的需求、個性與發展的實際開展教育,使之接受與信服,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
輔導員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和引導學生塑造獨立健全的人格。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和諧心理教育為基本點,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使大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二)將以情感人理念貫穿學生管理工作的各個層面。
天津中醫藥大學經過多年探索,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提出了寓情于教、寓理于情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為破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不顯著的難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從而充分發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人才中的導向作用。以情感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在情與理的有機結合中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細無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強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導向性和實效性,為思想政治教育入腦、入心、入行提供了理念和方法,發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的主導作用。
(三)加強管理工作者隊伍建設。
對于中醫學這樣有明顯傳統特色的專業,學生管理者最好是醫學專業的老師,一方面可以發揮專業優勢,理解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從而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對專業的自豪感,鞏固學生的專業思想。對其他專業的學生管理工作者,需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這要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掌握一定的中醫專業知識,并擴大知識面,加強各方面文化素養。同時管理工作者也要不斷通過對傳統知識和現代科學知識的互補學習及應用,讓學生樹立專業創新意識。
(四)借助媒介拓寬學生工作渠道。
中醫學七年制學生管理畢竟是做人的工作,輔導員作為一線工作者,既要了解當前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又要關心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小事。首先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動態,這樣處理問題才能得心應手;其次要全心全意地為學生著想,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借助電影、電視、報紙、雜志等媒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學生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思想上的進步。
解決新形勢下拓展工作領域的問題,同時也是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現代化手段,拓展新的空間和途徑。我們通過學生QQ等新的網絡工具,及時了解學生的上課情況和學習狀況,對學生曠課、上網游戲等問題及時溝通解決,掌握學生最新動態,把問題消除在萌芽階段。新形勢下學生的管理工作要轉換教育觀念,樹立信息資源意識,主動進入網絡教育平臺,這是把握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至高點的有效途徑。
三、中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生管理工作為提高學生科研和臨床能力服務
(一)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早期進入科研研究。
七年制教育是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一體,注重科研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是培養七年制高層次醫學人才的重要環節。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盡一切可能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鋪路架橋,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七年制學生是本碩融通,應該在早期開設研究生碩士課程,我校針對七年制學生科研能力較為薄弱的問題,在七年制學分制管理學生中積極組建科研興趣小組,為學生搭建導師平臺,提供科研能力強的指導老師,并給予一定的資金資助,提高學生科研的積極性,如鼓勵學生申報我?!皠撔禄稹表椖浚x拔優秀項目參加市級“挑戰杯”比賽,從而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營造學生搞科研的氛圍。
中醫專業七年制培養的是中醫臨床復合型人才,在以往的臨床教學和帶教中,給學生灌輸的大多是臨床醫療知識,學生給自己的定位也是畢業后做個臨床醫師,但是,要讓學生知道,一名合格的醫師必須醫、教、研全面發展,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臨床,用豐富的臨床經驗來促進科學研究。所以,我校在學生學習期間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圍,通過組織學術講座、科研講座等方式及早地給學生灌輸科研思想,為學生將來獨立搞科研打好基礎。科研能力的培養對中醫專業七年制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關系到他們將來能否適應未來國際醫學科學技術的競爭的基本素質和發展潛力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強化導師責任制。
中醫專業七年制學生的導師要根據七年制培養目標,關心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思想情況,指導學生學習、實踐,加強對學生科研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進行各項科研調查和總結,不僅要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而且要教會學生正確的科研態度,幫助學生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和碩士學位評審,導師的責任非常重大,要提高學生畢業論文質量,導師是關鍵。因此,進一步細化和強化對中醫專業七年制導師的管理和考核也是勢在必行的。
四、中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生管理工作應注重學生的自主管理
中醫學專業七年制學生作為素質較高的學生群體,也有個體自主性較強的特點,因此在學生管理工作當中應把學生自主管理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在班級、學院、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及各種社會實踐等活動中的鍛煉,使學生逐步建立起自主、自律、自強的自我約束與發展體制,從而樹立更強的職業責任心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素質,提高綜合能力,達到中醫學專業七年制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本要求。
隨著七年制學生培養模式的改革,我們應逐步探索科學的管理思路,通過改革優化管理路徑,創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促使七年制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創新能力加強,個性得以發展,切實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熊平.對七年制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6(4).
[2]方楠.目標管理在中醫院校七年制學生管理體系中的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6).
[3]呂玉波,翟理祥,舒彤,鄒婕等.七年制中醫學專業學生管理模式的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5,4(2).
一、“三位一體”的專業特色
旅游管理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是:“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有計劃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立足遼寧,面向全國,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以教學為中心,以科學研究為保障,進行服務性教育,把旅游管理學院建設成省屬一流,全國有一定地位的開放式、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一)復合型——以素質為目標,培養創新理念。21世紀旅游業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知識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應具備全球化、數字化、創新化和專業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人才定位,夯實學科及專業基礎,實現培養目標的有的放矢,從而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應用型——以市場為導向,打造品牌競爭力。學院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通過市場調查、畢業生的跟蹤分析、國際發展預測以及旅游人才的供需分析,圍繞為企業培養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定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技能和知識結構為基礎,努力實現在各級旅游行政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經營管理工作,在行政管理部門及其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大型會議和展覽的組織、策劃、營銷及管理工作,在現代涉外高星級飯店、國際旅游業及其相關單位從事經營管理工作,在工商流通企事業等單位從事物流管理、運作和服務等工作的國際型、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
(三)實踐性——以技能為保障,實現校企合作新途徑。旅游管理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據多年的探索實踐,已經實現了校企的完美結合,重點開發與企業核心崗位需求直接對接的專業核心業務能力模塊,在對崗位能力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改革課程內容,并通過輔環節完善教學內容,實現實訓與就業一體化。
二、全方位服務的學生管理方法
目前,我國旅游、會展人才存在著供需錯位的現象,而且之間的差距在拉大。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方案,從一定意義上講,高校的課程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定位出現了偏頗,使得學生對專業及就業產生盲目的、模糊的認識。學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新的人才定位、新的社會需求,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一)以服務育人為工作理念,確保學生管理工作正確的指導方向。學生管理工作是實現高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保障。學院倡導“全方位的教育、全過程的管理、全天候的服務,全身心的投入”的“四全”工作理念,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開放式教育教學為保障,以強化管理為手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務質量,把基礎性工作做實、重要性工作做好、探索性工作做新,努力形成具有旅游系特色和強項的學生工作新品牌、新亮點、新層次。
(二)以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思想教育相結合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學生的思想教育同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成為學院學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加強和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運用恰當的方法,把思想教育深入到學生的心靈。就學生本身而言,對思想教育產生排斥感,認為是虛無縹緲的,無法衡量的,加之學生現實感的提高,使思想教育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尷尬的境地。因此,找準切入點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關鍵。培養學生在旅游服務過程中良好的職業道德、嫻熟的職業技能、深厚的文化素養、優質的服務意識、得體的儀容儀態、靈活的應變能力和過硬的心理素質,真正做到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的培養融為一體,培養出企業歡迎、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實用性人才。
(三)以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為核心,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學院將專業教育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針對市場需求,以發展的眼光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從而實現大學生的自我設計、自我塑造、自我營銷。
第一,“大一”時確定專業定位,使學生學會設計自己。對于剛剛入學,對專業迷茫不知的學生,我院從學生入學時便著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對學生進行專業啟蒙教育,營造學業與就業結合、理論與實踐掛鉤的氛圍,加深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盡早確定職業方向和目標,培養旅游專業素質和意識。同時,鼓勵學生展示個性、發掘潛能、積極進取、追求自身完善,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第二,“大二”、“大三”綜合培養,提高技能,使學生學會塑造自己。根據社會需求,我院積極調整課程設置,開設實踐技能課程。學院經常派專業教師、實驗教師和輔導員到星級酒店、會展公司、旅行社及景區景點、物流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并利用我院多媒體教室、多功能旅游綜合實驗室、模擬客房及餐廳、酒吧、茶藝室、會展綜合實驗室等教學設施,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培訓和課外實踐指導,從而使每一位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專業及擇業取向熟練掌握理論及技能,夯實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增加就業籌碼。
第三,“大四”強化擇業觀,把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情緒控制、人際交往技巧、挫折承受等職業素質培養內容融入學生擇業、創業、就業指導類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適應能力。遵循應聘技巧,能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推廣大學生包裝技巧,使學生學會推銷自己。注重引導畢業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觀念,調整就業期望值,引導學生建立穩扎穩打的思想,利用網絡、院報、課堂、講座、咨詢等多種方式進行面試指導及心理調適。
(四)以深化教學改革為手段,以學生社團為依托,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一,深化教學改革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高等院校對專業課程設置以及培養目標的調整,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把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關內容滲透到專業課堂的教學過程中。
1、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整體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寬廣的視野,能適應旅游業各類工作,并具有開拓性、創造性和較高應變能力的復合型中高級旅游管理人才。
2、轉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智力與非智力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念。把旅游教育從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因素為中心,轉到在發展智力因素的同時,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上,并使它們協調發展。
3、根據市場的需求在課程設置上做到理論和實踐并重。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宗旨,著重培養學生旅游職業綜合能力,重點開發與企業核心崗位需求直接對接的專業核心業務能力模塊,在對崗位能力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改革課程內容并通過輔環節完善和補充教學內容。
第二,以社會實踐促進理論教育。積極拓寬大學生社會實踐渠道,依托學生社團,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加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力度,為學生成長、成才之路保駕護航。
1、深入持久的組織好假期學生社會實踐。我院本著“指導青年學生成長,為青年學生服務”的原則,組織全院學生深入持久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把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活化到實踐當中,彌補課堂知識的不足。
2、積極為學生拓展專業實踐渠道和場所,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節事活動,為地方經濟服務。近幾年來,學生參加了遼寧省導游大賽、沈陽市導游大賽、大學生挑戰杯賽、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大賽、茶藝表演大賽。學生利用五一、十一黃金周和寒暑假做導游、酒店服務等臨時性工作,服務于世界園藝博覽會和沈陽冰雪節、沈陽金秋旅游節、中國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中國國際制造業博覽會、韓國周、糖酒會等活動。充足的理論知識不但可以加大對實踐的指導,而且通過專業實踐也可以使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學生在獲得榮譽的同時,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通過較短時間的崗位適應和鍛煉,使許多學生走上了業務管理崗位。
3、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區別與其他教育的重要指標。現代社會的發展,已不僅僅停留在對知識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知識基礎上的研究能力的含量。為此,我院成立了科研協會。通過學術講座、專業教師的指導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在社會公益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女大學生創業大賽、挑戰杯創業大賽、論文大賽等活動中成績顯著。
(五)依托專業優勢,積極搭建實習就業一體化平臺。旅游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厚基礎、重能力”,專業培養上要做到“通才”和“專才”的有效結合。學院依托專業優勢,積極搭建實習就業一體化平臺。學院將資源“引進來,走出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主動地位。
“走出去”主要體現在:學院實習工作由專人專項負責,考察星級酒店和旅行社,深入了解旅游企業對人力資源需求的變化,多渠道宣傳推銷學院畢業生;為突破課內與課外、學期與假期的界限,與實習單位積極溝通并簽訂實習協議,鼓勵學生爭做“明星服務生”、“明星導游員”,以便實習單位優先選擇我院的優秀實習生就業,為學院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學院共與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海南、三亞等地在內的20余家五星級酒店,23家四星級酒店和分布在遼寧省各地的38家旅行社簽訂了長期的實習協議,根據市場需要,按照用人單位的標準培養人才,用“進口”指導“培養”,用“培養”促進“出口”,再用“出口”引導“入口”,形成了招生——培養——就業的良性循環。
“引進來”主要體現在:學院經常利用第二課堂開展與專業相關的技能大賽,邀請專業相關的知名企業家擔任評委,使用人單位能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推薦、宣傳和展示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學院聘用各大酒店、旅行社的人力資源部和其他部門經理及主管人員擔任校外實訓指導老師,并定期邀請到校對學生進行始業教育、講座等活動,與用人單位保持了較好關系,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進行雙選鋪好路、搭好橋。
學院通過實踐走出了一條校企合作的模式,實現了“教學、培訓、實踐、就業”一條龍的培訓模式,這種利用專業優勢開展創新的就業指導模式,實現了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連接”,輸送的學生成為實習單位爭相聘用的焦點,同時也增強了學院及專業的社會影響力,形成了行業間的良性循環。
三、碩果累累的人才質量評估
全面科學地反映高校人才的質量,確定較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是關鍵。在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具備的素質與技能及其在社會上的表現,又要考慮用人單位、社會對學生的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