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2 00:29: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園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聽了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話,我的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很不是滋味!孩子們看到水杯視而不“撿”,因為他們覺得水杯不是自己的,認為別人的事情不用去管。很明顯,這是幼兒公德意識淡化的體現。
公德意識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也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幼兒公德意識的培養不容忽視。3—6歲是幼兒心理成長、人格塑造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養成的內在態度、自我概念、性格習慣,會對幼兒今后的發展帶來及其重要的影響。我深刻認識到,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公德教育刻不容緩。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剛剛萌芽,他們還不能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觀念?!队變簣@工作規程(試行)》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注意潛移默化的影響,并慣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因此我將社會公德教育貫穿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貫穿在幼兒游戲、學習和同伴交往的方方面面。
由于兒童的年齡尚小,缺乏生活體驗,自制能力弱,行為表現不穩定,對是非善惡的分辨還比較模糊,對道德的認識還很膚淺,對抽象的道德概念難以掌握;但他們對于兒歌、故事等文學作品興趣濃厚。因此我們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文學作品來描述人物的行為、營造生活情景;鼓勵幼兒針對這些表現,討論行為的對與錯、好與壞;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正確的行為。如:兒歌《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中提到“幫弟弟扣紐扣,給妹妹講故事,幫爸爸拖地板、幫媽媽倒杯水、幫老師擦桌子、幫阿姨剝豆子”等,明確了小朋友們的行為,為幼兒的表現做了很好的指導。又如,故事《孔融讓梨》,在簡單地故事語言中引出深刻的哲理,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與人分享,愿意把好的東西先讓給別人,幫助幼兒消除自我中心的意識。
幼兒具有很強的觀察、模仿能力,模仿是幼兒學習分享行為的一條重要途徑。在幼兒園,教師是幼兒的重要模仿對象,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幼兒的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時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則,保持言行舉止的得當,使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
走進校園看見地上有垃圾,我會很自然的將垃圾隨手撿起。次數多了,孩子們也會由起初的驚訝變成了習慣。教室里的垃圾能隨手撿起,校園里的垃圾也能隨手拾起,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自然。校園里的花開了,我會帶著孩子們一起聞聞花香、撿撿落花,告訴孩子們“這是大自然送給我們幼兒園的禮物”。小朋友們在離園時不再吵著要爸爸媽媽帶花兒回家了,而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幼兒園的花香。
[關鍵詞]以園為本 教研制度 統籌規劃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8-0160-02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吉林市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深感園本教研這種草根運動的意義在于讓每一個幼兒園、每一名幼兒教師從本職工作實際出發,研究解決常態工作中的問題,從而推動幼教工作的提高與發展。為此,我們確定了以“220100”為落實園本教研的有效載體。
一、開展常規教研,夯實園本教研基力
常規教研是幼兒園工作的中心環節,是促進教師成長的主渠道。我們在園本教研中,突破了常規教研上課―聽課―說課―評課被動式的教研模式,轉變為“問題―設計―行動―反思和總結―再到發現問題”作鋪墊的主動式園本教研,極大地調動了教師自主參與教研的積極性。我們做到了“三實”“四堅持”,扎實開展好幾項常規活動。三“實”即:真實、扎實、樸實。四個“堅持”:一是堅持做好每學期一次的優秀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學案例、教育敘事、教學設計評選工作,并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學會和教育報刊推薦優秀作品。近幾年,我們教師發表、獲獎的科研成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得多;二是堅持每年一次送教下鄉,送教進城活動;三是堅持每學期一次“教學能力”“教學新秀”“骨干教師”“名師教學展示”活動;四是堅持每月一次幼兒園向家長的開放月活動。以上教研活動的開展,為園本教研活動的創新夯實了堅實基礎。
二、完善教研網絡,共享園本教研魅力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吉林市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工程》精神,全面推進我市幼兒教育信息化、網絡化,構建和完善我市幼兒教育教學研究信息化服務平臺,我們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基于網絡的教學研究,全面實施網絡教研的新型教研工作方式,突破時空限制、拓寬教學研究途徑,拓展園本教研功能,創新教研方式。匯集優秀教育資源,實現區域交流共享,形成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引領和資源支持,縮小了城鄉教育資源差異,努力實現教育均衡化,全面促進了城鄉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提高了教育質量。
我們建立了教育共同體和教研基地網絡機制,充分發揮基地幼兒園和網絡教研隊伍的輻射帶動作用。如:龍潭區――將單純的教育科研業務指導工作與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起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牽頭,業務部門指導、各園積極參與的“園際合作機制”,形成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工作模式,構建起龍潭區“城鄉幼兒教育發展共同體”,即:強強共贏、城鄉共通、區域共融,使“共同體”的成員單位教育資源共享,實現互惠多贏、共同發展,形成持續不斷提升園本教研工作質量,全面促進區域內幼兒教育事業均衡發展的園本教研新格局。
磐石市――通過區域學科專題研討、送教下鄉互動研討等活動方式,堅持不懈地開展公辦與民辦、企辦、鄉鎮園園本教研交流活動,發揮基地園的示范和帶動作用,支持、鼓勵基地園與其他幼兒園開展“手拉手、結對子”雙向交流活動,有針對性地逐步解決各學科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達到資源共享,逐步縮短城鄉教學差距。
昌邑區――堅持以“傳、幫、帶”方式增強幼兒園“園本教研”力量,將幼兒園園本教研成果貫穿于教育教學中。采用聯片式教研,打破區際、園際界限,根據教研活動需要,隨時調動各區、各園教師,進行聯片教研,實現資源共享。
豐滿區――以年級教研組為單位,以主題活動的整合作為內容,將集體教學活動、環境創設、家園共育、區域活動和日常活動等都視為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主題教研模式,注重主題活動中計劃的制訂與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逐步調整和完善主題活動系列。
三、統籌規劃,分層教研,激發團體教研活力
教研工作是溝通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和中樞,是教育體系中的一個恒久變量。從一定意義上說,一個地域的教育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研部門的工作狀態,要提高教研工作質量,必須轉換教研工作思路,改變教研工作方式。因此,我們依據教研工作基本規律和教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創新教研工作方式,確立了“統籌規劃,專題研究,分層推進”的教研工作模式,緊緊圍繞《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統籌幼教整體工作,選擇幼兒教師在教育中的重點、難點及要點問題開展專題性的教學研究,研究解決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提高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并通過專題研討、現場展示、專家引領、教學論壇和教學評比五個層次的活動,將研究工作逐層引向深入,轉化為教師的教學實踐行為。
實踐中,我們不斷探索,大膽創新,以案例為載體開展園本教研,在“一課多研”“同課異構”的基礎上,探索出“目標驅動式”“課題推進式”“專題研討式”的園本教研模式;針對園本教研園際發展不均衡、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探索出“園際互動式”“區域聯動式”“城鄉交流式”園本教研活動形式;根據家長需要,為爭取家長理解和支持,我們探索出“家園互動式”園本教研活動方式等……在此過程中,我們不要求同一水平、統一尺度,但要求園園有行動,人人有收獲。
“統籌規劃,專題研究,分層推進”的教研工作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激發了教研工作的活力,提高了幼教教研的工作質量。
四、深化課程研究,凝聚園本教研引力
(一)重視基地的建設
我市作為國家首批實驗市,于2006年4月在吉林市幼兒園召開了“220100工程”啟動大會,確立了蛟河市、龍潭區為實驗區,20所幼兒園為實驗基地,100名教師為實驗教師。
2007年9月,在蛟河市召開了“吉林省第二屆園本教研工作現場會”,介紹了蛟河市“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經驗。2008年6月,在龍潭區烏拉街中心幼兒園召開了吉林市“以園為本教研制度建設項目研究”現場會,介紹了《教育發展共同體策略》的經驗。以上兩個經驗在2008年9月吉林省“以園為本教研制度建設”項目交流會上作了大會發言,同時我市的9所幼兒園園本教研科研成果以錄像的形式在大會上作了展示,受到了與會領導和幼教同仁的一致好評。
2010年3月,成立了幼兒園園本教研實驗基地共同體,以吉林市幼兒園為實驗基地活動中心,發揮我市兩所國家級實驗單位的優勢,定期組織20所市級實驗單位就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困惑和問題進行專題研究,老師們在反思、交流、共享的平臺上互助互學、合作共贏,邁向專業成長的腳步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堅實。
(二)深入課題研究
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努力推動教育科研,有利于鍛煉教師隊伍,推動教育科研,振奮教師精神,擴大幼教影響力。
我們在“九•五”期間承擔了吉林省社會科學幼兒創造性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獲得了吉林省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吉林省教育廳科研成果一等獎。
在“十•五”期間,我們承擔了吉林省社會科學《幼兒創造教育模式多元化》研究,獲得省教育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
在“十一•五”期間,我們承擔了《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學創新》研究,此課題研究正在進行中。
“十二•五”實驗課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也即將進入實施階段。
(三)建設“園本課程”,彰顯特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