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4 23:28: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化服務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由于服務對象相對比較固定和單一,因而,使得高校圖書館之間、高校圖書館與社會之間聯系甚少。隨著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特別是從2002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以來,少數高校圖書館在社會化服務方面有了一定性的“突破”,走出了“封閉”的大門,加入了市場經濟的行列。但作為圖書館——人類財富的寶地,社會化服務、資源共享應有更深、更廣的內涵——即向社會公眾開放,讀者服務社會化、公益化已成為當今社會公眾的迫切要求,也成為當前圖書館界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1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現狀
所謂社會化服務,就是高校圖書館讀者工作的功能社會化,即要求高校圖書館的讀者工作在為本校的教學、科研服務的同時,走出館門,走出校門,向社會開放,開展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有償或無償)的文獻信息服務,以滿足社會公眾對文獻信息的需求為出發點,使其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各類組織以及個人等對信息的多元化需求。
1.1服務項目現狀
早在20世紀80年代,情報服務就作為高校圖書館的一項重要職能,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高校圖書館將最優秀的館員,最先進的設備用于情報服務,主要是為企業或本系統行業開發所謂的綜述、述評、專題索引甚至企業決策建議、中長期規劃、大型項目參考方案等,實踐證明大多數情報服務工作只有專業信息咨詢機構才能勝任。近年來,部分高校圖書館在資源的共建、共享、館際互借、資源聯合引進等方面,為我國圖書館提供了管理及技術上的咨詢、指導及支持,使我國圖書館服務范圍從傳統的服務項目拓展到數字化軟件及硬件的維護、系統開發、數據庫制作等多項內容。這些服務項目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圖書館事業現代化的發展。
1.2服務對象現狀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就是教育職能,主要任務就是為本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被稱為學生的第二課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社會的到來,數字技術成為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高校圖書館的職能也在發生變化,從單純的服務轉為服務與科研(如軟件開發等)的融合,其服務對象除本校的教師、學生和科研人員外,還有社會團體,但仍局限在本系統之間、企業團體之間的文獻信息服務方面和公益上,高校圖書館的開放度仍很有限。2007年7月《國際先驅導報》與新浪網聯合做過一次網上調查,共有近兩千人參加調查。其中,在“你認為高校圖書館是否應該向公眾全面開放?”的調查中,有75.99%的人選擇“應該”。他們認為,高校沒有獨占書籍資源的權力,公眾應該從高校圖書館中廣泛獲益。筆者也曾在網上看到過,有的網友發帖子詢問“上海哪所大學圖書館對外開放?”跟帖是“復旦、交大圖書館閱覽室對外開放,但需要單位證明,閱覽時間也有限制……”據調查,在我國,僅有北京及上海部分高校圖書館對外“部分開放”,但開放仍有眾多限制——大部分高校圖書館不允許校外讀者借書,兩個直轄市以外的眾多高校圖書館對公眾基本“關閉”。一個事實是:如果你沒有考上大學,或者已從大學畢業,這都意味著你將與全國高校6億多冊優秀圖書無緣。美國學者M.E.索普(M.E.Sopen)有一個著名論斷:使高校圖書館成為所在地區市民接受再教育的場所和查找專業信息知識的寶庫,盡可能地縮短與讀者的距離,消除讀者客觀和主觀上與圖書館的距離感,是我們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高校圖書館改變傳統觀念,彰顯圖書館的本質屬性,向一切愿意來圖書館學習的人開放,使高校圖書館真正成為沒有“圍墻”的大學是時代的要求。
2國外高等院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現狀
早在17世紀,著名的德國圖書館學家諾德就提出一種觀點:“敞開心扉”,就是說高校圖書館應幫助所在城市成為“人人讀書的城市”,意在全面提高人的整體素質。在西方一些國家的高校圖書館,確實也憑借其齊全的功能、先進的設備、豐富的資源、及時準確的信息和專業的服務,成為公眾學習、研究和生活的有力幫手。
2.1借鑒劍橋、耶魯“敞開心扉”
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采用全部開架的服務方式,無論是大學總館、大學專業圖書館還是學科系(研究中心、所)和學院圖書館,對校(系、院)外讀者都是完全開放的,校外讀者不必提供任何證件就可以與校內讀者享有除外借圖書以外的同等權利,包括免費上網等,甚至經常有學齡前兒童在家長陪同下來到劍橋大學圖書館閱覽。
美國耶魯大學圖書館也采取對外開放做法。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圖書館,且任何進出圖書館的人無須出示任何證件。甚至,耶魯大學圖書館已經成為游人必須參觀的“景點”。人們進入其中,看到里面學生們的孜孜不倦,難免會受到感動,也更有坐下來一起閱讀的沖動。據有關文章報道,目前,德國的法蘭克福大學圖書館,校內服務量僅有60%,而社會服務量卻高達40%。發達國家的高校圖書館一直以來都重視社會化職能,這種社會化服務還不僅僅是允許借閱這么簡單,還包括一些科技服務等。
2.2立法促進圖書館社會化
美國高校圖書館之所以能夠成功開展社會化服務,與其完善的法律制度有直接關系。美國早在1925年就制定了“圖書館法”,保障了圖書館生存的合法性和連續性。1997年,美國政府還頒布了“圖書館服務與技術法案”,其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圖書館之間以及與教育性機構之間的網絡化建設;對享受不到圖書館服務的人,特別是對貧困家庭中7歲以下的少兒提供圖書館和信息服務。據有關文獻報道,在美國舉辦的圖書館獎(包括高校圖書館)評獎中,獲獎圖書館無一例外都要重視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許多高校圖書館每年堅持在寒暑假期間舉辦讀書活動,并向當地中小學生開放,借此“給孩子們一個好的印象”。而耶魯大學更是樹立一個理念:幫助紐黑文(耶魯大學所在地)成為“人人讀書的城市”,從理念到行動,完全成為社會化的圖書館。當然,國外大學圖書館為大學生服務、為教學科研服務是首要任務。
3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主要措施
3.1思想觀念的轉變
任何一場變革,首先是觀念的變革。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圖書館將自己封閉在大學校區內,把社會公眾拒之館外,這種做法同當今社會對大學的要求是不相適應的。我們必須認識到大學正在從社會的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大學的功能也正在向社會的各個領域延伸,因此,我們必須徹底轉變我們的思想觀念。首先,高校圖書館應轉變那種“重學術性,輕文化性”的觀念,還原圖書館的本質屬性;其次,高校圖書館應避免在經濟轉型期中“注重經濟效益而忽略社會效益”的傾向,把握好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的尺度;再次,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既要面向強勢群體也要面向弱勢群體”,讓更多的人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眾所周知,圖書館是社會文化機構,屬于上層建筑,它需要國家經濟的支持,即使是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存在經濟實體的圖書館??v觀許多發達國家,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已是增進“軟實力”的必由之路。對于發展中的我們來說,拓展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范圍,既是滿足公眾對受教育權的訴求,也是為國家增強創新力積累“源動能”。
3.2各項法律、法規的健全與完善
高校圖書館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機構,需要國家、社會、法律的支持和保護。首先,高校圖書館要具有政府行為的原則,“政府行為”是指政府為使社會朝著既定目標發展,在協調和處理社會系統各項關系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切行動,即為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教育而向社會公眾提供文獻資料這種公共產品,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和資金支持。這是圖書館的本質屬性決定的,失去了這種依附性,圖書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就不可能持續發展,高校圖書館社會化公益也只能停留在理論研究上。
3.3體制管理的創新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它要求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和管理形式。目前,我國圖書館系統那種條塊分割的組織結構與館藏資源“自有化”管理方式已嚴重阻礙了社會公眾獲取知識、信息的自由和權利。因此,實現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需要新的體制、新的制度來打破封閉保守、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圖書館管理體制關系到能否充分利用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發揮圖書館潛能和整體保障能力,提供良好的服務。體制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建立權責明晰、富有生機的圖書館體制管理;二是建立指揮靈便、運作高效的圖書館內部管理體制。圖書館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在實踐中做出艱苦的努力,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機制、新模式,總結出符合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管理體制,并不斷加以完善。
3.4館員綜合素質、服務理念的提高與拓展
高校圖書館的傳統服務形式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服務方式,服務對象是知識型讀者群,而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面對的是多層次讀者群,不僅包括學生和教師,還有社會成員,其中包括社會弱勢群體。這就對館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對館員的服務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它要求高校圖書館員必須是德才兼備的新型專業人才。在“才”方面必須是“一專多能”。在“能”方面則越多越好。至少精通一門外語,熟悉計算機操作,長于知識管理與組織,善于服務,更要有敬業奉獻精神,真正能從社會發展,文化普及以及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角度去認識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和教育功能。
4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主要路徑——共建共享
實現圖書館共建共享的目標是高校圖書館不僅具有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職能,同時也具有為地方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發展以及全面提高公民素質的公共服務職能。
4.1“一館一制”模式
所謂“一館一制”模式,就是指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從性質和職能上真正合為一體的模式,體制上統一由地方教育局管理,性質上既兼有高校圖書館的功能又有公共圖書館的功能。這種模式多適合地方大學。是一種全新的高校圖書館模式,也是一種全新的公共圖書館模式,經濟上有地方財政撥款共同建造,建成后的圖書館具有兩重性,既為高校園區內教職工、學生服務,也為社區公眾服務。例如寧波高教園區圖書館,從建館之初就對圖書館的投資方式、管理方式、服務對象有了明確的定位,是一座集科學研究、文化教育、信息獲取、文化休閑及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公益性文化機構,它既避免了小而全的大學圖書館重建現象,也徹底清除了那種片面強調擁有而忽視館際合作共享的陳舊觀念,真正實現了公民獲取信息的民主、平等、公正原則,也彰顯了沒有“圍墻”的終生大學——圖書館的理念。
4.2“一館兩制”模式
就是依附高校圖書館的建館模式,屬地與高校共建,建成后的圖書館實行“雙重”管理,體制以學校為主,在館內設公共服務部,隸屬市文化局領導。服務方式是:一個資源庫,兩個服務窗口,相互獨立,實現文獻資源、技術資源、網絡資源以及人才資源共享的特點。如安徽池州師范學院圖書館的共建共享模式,以高校圖書館來帶動地方文化事業的發展,使高校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得到拓展,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使有限的投入發揮更大的作用。
>>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公眾服務研究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研究 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淺談 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探析 淺談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思考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職能淺析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淺析 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探討 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意識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探討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的現實路徑 淺談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 淺議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探索 地方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探討 高校圖書館如何開展社會化服務 淺析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 談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 3 ] 吳建中.轉型與超越[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2:40.
[ 4 ] 朱強.北京大學圖書館的歷史、現狀及發展[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6):5-16.
[ 5 ] 美國圖書館員職業資格認證體系[EB/OL].[2014-03-11]..
[ 8 ] 拴成.眾包的理念以及我國企業眾包商業模式設計[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1):36-39.
[ 9 ] 吳雪芝,孫書霞,鐘文娟.美國大學圖書館按量付費期刊采購案例分析及思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4):9-13.
[10] 復旦大學圖書館館徽征集啟事[EB/OL].[2013-04-09].http:///services/zhengji.htm.
[11] 盛芳,耿艾莉.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四項工作的眾包策略[J].圖書館論壇,2012(1):15-19.
論文摘要:服務社會化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闡述了服務社會化對推動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具備的優勢,提出了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措施及應該注意的事項。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建設學習型社會勢在必行,要求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的呼聲日益高漲,高校圖書館應成為“沒有圍墻的大學”。高校圖書館應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力加強和發揮教育職能和信息傳遞職能,努力拓展服務內容和服務對象,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社會各個層面,實現服務的社會化。
一、服務社會化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
現代高校圖書館要成為社會大眾終身學習的場所,構筑學習型社會的中堅力量,為社會的進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其服務對象必然由“師生讀者”擴展到“社會讀者”,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發揮更大的社會服務功能。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加速了圖書館服務對象的社會化,服務對象的社會化要求提供相應的社會化服務。
二、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有自身優勢
(一)資源優勢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館藏資源極其豐富,學科門類齊全。從數量上看,我國高校數千余所,高校圖書館目前總藏書量已達5億冊以上;從文獻類型看,除了收藏有大量的圖書期刊等傳統型文獻外,還有大量的電子讀物。這些為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信息服務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人才優勢
各高校圖書館都十分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具有一大批高、中級信息管理專業人才。
(三)技術優勢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很多高校圖書館都以中國教育網為依托進入國際互聯網,建立了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建立聯機數據庫、圖書目錄庫、地址目錄庫、科學實驗數據庫、網絡信息中心等,為廣大讀者檢索圖書館資料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三、實現高校圖書館社會化的措施
(一)轉變觀念,樹立社會化思想
為了有效地實現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就需要轉變觀念,樹立社會化的思想。這包括兩方面:一是高校圖書館要轉變只為本校師生服務的觀念,把高校圖書館看作是社會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覺地為整個社會提供服務。二是整個社會都把高校圖書館看作一種可供每個人利用的資源,主動地去利用圖書館,滿足自己的信息需求。社會化思想是高校圖書館走向社會化的思想基礎,樹立良好的社會化思想將有助于高校圖書館順利實現其建設、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社會化。
(二)引入企業管理機制,采用社會化的方式管理高校圖書館
1、根據實際需求及時調整館藏信息資源結構,建立適應時代要求的館藏體系。高校圖書館的館藏既要考慮到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需要,又要考慮到社會多方面的需求,提供符合社會化要求的信息產品和服務。
2、可以開展有償信息服務。傳統的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教學輔助單位,它為高校提供無償服務。高校圖書館走向社會化,可以改變這種局面,按照市場規律辦事,開展適當的有償服務,適應市場運作的要求。
3、打破現行人員管理體制。實現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就要引進人才競爭機制,讓工作人員面對市場,認識和理解市場,做到高校圖書館人員能出能進,工作崗位能上能下,按市場要求進行合理的人才配置。
4、建立合理的考核和分配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應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評估制度和評估委員會,按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估,按工作績效進行分配,實施獎勤罰懶的原則,調動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三)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升高校圖書館的社會適應力
高校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方面,要采用先進的技術,按照通用的標準進行建設,讓高校圖書館的信息產品和服務既能適應高校的教學和科研需要,又能適應社會各方面的需求,讓社會普通公眾很方便快捷地利用高校圖書館的資源。
(四)實行聯合協作的信息服務,向社會實行全面開放
高校圖書館要實現社會化,除了上述措施外,還需要與其他信息機構開展協作,共同融入社會這個大信息系統。聯合協作信息服務是高校圖書館走向社會的一個重要步驟,它可以方便高校圖書館吸收其他信息服務機構的服務經驗,讓高校圖書館方便地進入社會信息服務市場。
四、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應注意的問題
(一)分清主次和先后
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應遵循“立足本校,服務地方”的原則,首先確保滿足本院校讀者的需求,然后在這個主要任務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社會讀者的需求,而不能顧此失彼,影響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開展。
(二)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
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的過程就是逐步市場化的過程,必須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的原則。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單純追求社會效益而忽視經濟效益,則會影響服務社會化的進程。因此,高校圖書館應開展適應社會市場需求的服務類型,爭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三)明確社會化對高校圖書館工作的要求
社會信息化和信息社會化已成為時代主旋律,社會用戶信息需求日益具有多元化、復雜化、系統性、精確性的特點,對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開展既是強勁的動力又是無形的壓力。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必須把人性化服務作為工作的先導,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為讀者服務的橋梁,加快多載體資源建設,培養一支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外語水平高、事業心強的創新型高校圖書館館員隊伍。
總之,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是社會發展的要求,高校圖書館也基本具備了為社會服務的能力,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利用本身的資源優勢和先進的技術,打破傳統的服務局限,擴大服務對象范圍,把信息服務全面推向社會公眾,積極主動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賴華.論高校圖書館服務的社會化[].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7(12)
[2]康淑芳.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如何為社會服務[].圖書館學刊,2003(5):45-46
論文關鍵詞:城市人口老齡化
論文摘要:解決養老問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必然要求,它對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衡量一個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一、存在問題及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養老問題已非常迫切擺在人們的面前,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空巢老人孤獨而寂寞
據有關部門調查資料顯示:發達城市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與子女分開居住,形成家庭生活無人照料的孤獨而寂寞的空巢老人群體。因此,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問題,特別是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關注與關心,這需要政府和社會給予必要的扶持和幫助。
(二)“四二一”家庭模式難以承擔養老問題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已20多年,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已陸續進入婚育年齡,“四二一”(即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家庭模式已經非常普遍。兩個獨生子女組建家庭后要承擔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贍養及照料。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年青一代工作、生活壓力普遍加大,外出打工與經商多等客觀因素存在,必然導致他們無法全身心投入照料老人。
(三)老年人經濟拮據影響生活質量
城市老人隨著退休,工資收入明顯下降,如果沒有子女的資助只能維持基本生活,假如沒有退休養老保險金(特別是農村老人),加上沉重藥費負擔,生活的拮據就可想而知,從而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四)老年人健康問題十分嚴重
身體健康狀況差是非常普遍的問題。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曾對本街道轄區的60歲以上老人進行了生活和健康狀況的抽樣調查,1305名老年人中,患有各類慢性病的就有1035人,占調查人數的79.13%,說明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非常突出。
二、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黨的十七大以較長的篇幅描述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其中“在加快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中,重點提到了要加強老齡工作。毫無疑問養老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一)呼吁政府推動,逐步建立完善的養老機制
做好養老工作是一項得民心,曖人心的夕陽工程,是老齡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政府的推動引導具體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金,二是政策,三是協調。特別要建立專項資金幫助生活困難尤其農村老年人。
(二)動員社會參與,逐步建立社會化的養老機構
1、從社會化居家養老入手,建立社區與家庭合作的養老機構。
我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和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體系。因此,以社區服務為載體,以居家養老服務為切入點,把社區服務引入家庭,促進社區服務和居家養老的密切結合,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確保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區和家庭安度晚年。
首先,針對不同類型的老年人群,提供不同層次的居家養老服務。對其中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和缺少家庭照顧的高齡老人,仍需要通過養老機構來解決,使他們在養老機構得到多方面的照料服務和精神慰藉。政府和社區組織要鼓勵、提倡、支持低齡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參與社會發展和公益事業,體現“獨立、參與、照料、自我實現和尊嚴”的老年人基本原則。也可依托社區服務中心、老年活動室、老年大學,使他們參加各種有益的文化、體育、教育活動;對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務的中高齡老人??刹扇∪臻g護理中心、托老所、老年康復站等形式服務。對獨居老人、殘疾老人等特殊群體,社區應該將他們列為服務的重點保障對象,對他們要按照政府救助和社會互助相結合的原則,構筑多層次、多元化、多項目的貧困救助網絡。
其次,要從老人實際需求出發,服務內容要從目前以求助、醫療、文化娛樂等服務為主,逐步擴展到居家幫助服務、暫托服務、醫療照顧服務、娛樂學習服務、情感慰藉服務一體化的服務內容,服務形式可以包括上門服務(居家服務)、社區設施服務(如日間照料中心、日間護理中心、社區活動中心)、社區支援網絡服務(如社區結對關心)等,方便老年人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習慣利用不同的服務項目和服務形式。
2、從整臺利用現有社區人力資源入手,大力發展社區志愿者隊伍。
努力造就一支由黨員、干部、學生等組成的專、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聘請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參加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溝通的優勢,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務自己。
3、從營造市場運行機制,推進養老社會化、產業化進程。
拓寬思路,改變單純由政府、社區創辦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的思路,引入社會中介組織參與服務和管理,推動居家養老服務走社會化、產業化之路,使老年服務業有一個較大的發展,以滿足群體日益增長的不同層次。
4、從提高老年人健康入手,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老年人不僅有物質需求,而且更渴望情感關愛,企盼心靈慰籍。心理問題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個重大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三)弘揚傳統美德,大力倡導家庭親情關懷
論文關鍵詞:生產業價格競爭服務競爭價格增值價值鏈生產服務業PCB企業生產性
論文摘要:強調了在PCB企業中生產業建設的重要性.
PCB企業生產業是屬于工業生產業的范疇,它是為工業制造商(者)服務(industriproducerservice),或者說是為生產、商務活動服務而不是為個體消費者服務,也就是說是一種“中間投入服務”,專門用于商品和服務的進一步生產。PCB企業生產業是PCB工業發展、進步和社會化分工的必然趨勢與走向,是從PCB(或其它)企業內部的生產服務部門分離或獨立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產業,它會像今天的“生活消費業”一樣蓬勃發展起來。它也會像生活消費業一樣,PCB企業生產業也將覆蓋著研究開發、工程設計和產品市場、運輸、庫存、物流、維修與處理,甚至還覆蓋短評與介紹金融、保險、法律、會計、管理咨詢、人事、行政保安、物業管理等等。總之,是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和不可忽視的“服務產業”。
這種工業生產業對PCB工業生產能帶來什么變化呢?
1PCB企業生產業可使PCB--~-業處于良性發展中的一個必要條件
近幾十年來,經濟全球化和貿易國際化的迅速發展,加上現代通訊、現代交通運輸技術對時間與空間的突破與進步,使得現代PCB工業生產和相關貿易等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與展開,從而使得相關的中間服務產業,即PCB企業生產產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且已經成為PCB工業可持續的良性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因此,加強PCB生產企業內的“生產產業”的各種各樣“服務”進行產品生產是提高PCB企業發展和競爭力的基礎。因此,加強和發展PCB企業生產業可以推動PCB工業生產不斷發展與進步。
2使PCB產品的價格競爭走向服務競爭
目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已經從產品為基礎的經濟向以服務為基礎的經濟方向轉變與發展。PCB企業之間的競爭戰略將由價格競爭走向生產業的競爭上來。由于,科學技術和知識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迅速推廣和應用,并占有越來越多的比率,創造著越來越大的產品價值,而科學技術和知識大多是通過科研、技術和管理咨詢等生產業的投入來完成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生產將起著把技術進步轉化為企業生產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作用。所以,生產業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的技術和知識(附加值)含量的必由之路。
3它是PCB產品價值增值的主要來源
在現代的社會化大生產中,企業的利潤的主要來源已經不是在產品加工制造上,而是在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市場、服務等的生產鏈上。大家知道,在PCB產品(特別是新產品方面)生產的上、中、下游階段都需要投入專門的服務(或服務需求)。
如:產品生產的上游階段要有可行性研究與評估、產品定位、設計、市場組織、物流研究與制定等;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游)中要有產品的質量控制、設備的保養與維修等的服務,還有與生產并行的會計、人事管理、安全等的服務;在產品生產的下游階段,需要有廣告、運輸、銷售等。這些生產在產品增加值中占有越來越大的的作用與份額,也就是說產品生產的三個階段的“服務”在產品價值鏈中占有最大比率。因此,一個企業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取決于產品生產的三個階段(上、中、下游)的服務優勢。
4它是PCB企業競爭優勢的核心內容
家庭,對于每一個社會公民都很重要,他最初來到世界都是從這里起步的。家庭體育,對于每一個家庭成員健康和正常生活作用不小。家庭體育消費,對于孩子的消費社會化形成至關重要。本文梳理家庭體育消費研究的特點和內容,思考家庭體育消費的研究方向,關照青少年體育消費社會化的幾個重要問題。
1 體育消費研究狀況
1.1研究概況
查閱CNKI,以“家庭”和“體育消費”為標題的論文有39篇。文章發表在2005年之前的文章篇數為12,2006年及其之后發表文章數量為27篇。文章發表在體育期刊為19篇,其中核心期刊數量為9篇,體育非核心期刊數量為10篇;非體育類期刊16篇,學位論文和會議論文4篇。論文作者來自湖北、吉林、山西、廣東、安徽、河南、江西、上海、貴州、四川、新疆、寧夏、河北、陜西、遼寧等省。
1.2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可分為體育消費現狀與特征、消費結構、消費心理、影響因素及理論分析方面,分類見下表。從內容分類看,體育消費現狀的文章數量最多,為23篇,比例接近60%;體育消費結構文章數量占18%。體育消費的理論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比例為15%。
體育消費現狀與特征。體育消費現狀中體育消費包括物質產品和服務產品的消費形式、消費金額、消費品牌、消費趨勢等。王曉東分析太原市居民家庭體育消費現狀,認為居民家庭體育消費中物質類消費多,體育消費總體水平偏低。健身類體育消費主要在乒乓球等室內小球及游泳等項目上。沒有時間、體育場館太少、經濟條件差是制約太原市居民家庭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韓改玲等分析了體育教師家庭體育消費,認為體育教師體育消費觀念合理,消費方式以實物型消費為主,具有逐步向觀賞型和參與型體消費發展的趨勢。
在消費現狀基礎上總結了體育消費特征。駱秉全分析北京市六種主要家庭類型在時間、空間、結構、觀念和行為等五個方面所表現出來的體育消費特征;在時間上,除空巢家庭外,閑暇時間相對不足仍是制約北京市家庭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在空間上,除空巢家庭外,其他家庭類型主要在中低檔體育健身場所;在結構上,六種家庭類型居民仍以實物性消費為主,觀賞性、參與性消費也占據一定比例;在觀念上,家庭體育消費決策以共同協商型為主,體育消費動機明確,強調強身健體和娛樂休閑特點。整體看,不同家庭類型體育消費上月均體育消費支出偏低,具有體育信息消費整體水平不高特征。這些研究中未提到家庭中青少年或少兒體育消費狀況。
體育消費結構。體育消費結構具有現實指導意義。何國民對武漢市居民家庭體育消費需求結構定量分析,具體列舉武漢市居民家庭基本體育消費需求支出額,體育彩票、體育門票、體育報刊圖書、運動服裝鞋帽的收入彈性系數小于1,而體育場館、體育器材的收入彈性系數大于1。劉巍分析了西安市家庭體育消費結構。
體育消費的理論分析。研究內容有對策探討、消費問題及其經濟學分析等。王耀文探討了河南省城市家庭體育消費發展對策研究。馬利對家庭體育消費進行經濟學分析。
1.3研究述評
從研究視角看,相對單一。心理學和行為學占有一定比例,比如探討體育消費態度、體育需求結構和體育消費特征等。經濟學視角的分析文章數量更少。
從研究方法看,不規范。調查研究中抽樣的過程及其表達不夠清晰,樣本的代表性以及結論的可靠性等值得商榷。
從研究內容看,創新性不夠。不同地區的家庭體育消費現狀研究泛濫,很少涉及家庭成員的消費影響、變量之間關系研究較少。
2 體育消費研究思考
2.1關注家庭中孩子的體育消費問題
家庭體育消費不僅關注家長及整個家庭,孩子的體育消費及其社會化問題值得重視。從消費社會化影響的三個重要因素看,家庭放在首要位置。這在以往研究中缺少關注。
2.2教養方式對青少年體育消費影響
父母教養方式有以下分類:權威型、專斷型、溺愛型、忽視型。不同研究對分類略有差異。教養方式有不同問卷量表。不同教養方式影響青少年體育消費。具體在中國環境和背景下,教養方式對青少年體育消費影響有何差異。與國外的相關研究進行比較不僅檢測研究規范性,更能反映出跨文化的差異。
2.3溝通方式對青少年體育消費影響
家庭溝通方式是直接關系到家庭生活狀態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溝通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研究將家庭溝通分為四個溝通類型:概念型、交互型、保護型和放任型。不同溝通方式影響孩子的體育消費社會化。
2.4代際間體育消費的相互作用
父母體育消費觀念、行為、品牌傾向一定程度上影響青少年體育消費行為;青少年在某些體育消費觀念上也影響父母,這形成一個互動過程。代際間在不斷交互中不斷培養著自己的體育消費技巧、知識和技能,促進各自消費社會化形成。
參考文獻:
[1]王曉東.太原市居民家庭體育消費現狀調查研究[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2(5):93-96.
[2]韓改玲,杜祥居,朱春山.河南省新鄉市高校體育教師家庭體育消費現狀調查研究[J].2011,3(4):19-20.
[3]駱秉全,孫文.北京市不同家庭類型體育消費特征研究[J].體育科學,2008,28(11):22-29.
論文結構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社會化媒體營銷研究現狀,主要通過介紹國內外研究結果,使讀者對目前社會化媒體營銷的現狀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部分:社會化媒體營銷創新分析,該部分是本文的重點所在,從顧客讓渡價值的角度,結合傳統的營銷理論,針對社會化媒體營銷提出了“PCPR”的營銷創新模式。
【關鍵詞】市場營銷;顧客讓渡價值;社會化媒體營銷
2009年10月,CNNIC了2009中國網民社交網絡應用研究報告顯示,到2009年底,中國使用交友和社交網站的網民數將達到1.24億。隨著用戶數量的積累和滾雪球式的不斷放大,社會化媒體應用正在走向大眾化,社會化媒體不僅豐富了網絡應用及網絡媒體的內涵,使得網絡傳播的格局進一步多元化與復雜化。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意識到社會化媒體帶來的全方位的挑戰,從而努力在戰略或營銷上尋找變革機會和發展對策。
一、社會化媒體營銷現狀簡介
伴隨著社會化媒體在營銷上的崛起,國內外學者和企業界對社會化媒體營銷的研究也相繼出現,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已有的營銷理論的框架內針對社會化媒體營銷進行分析。
以陳林為代表的實踐派則認為,社會化媒體的核心在于聚合。社會化媒體本身擁有不可比擬的“群體影響力”,使消費者在互聯網上不再是單一的個體,而通過溝通和互動,企業可以聚合消費者,影響消費者,并最終實現品牌傳播。從這一角度,社會化媒體營銷是利用“群體影響力”實現口碑營銷的營銷方式。
Evans and McKee (2010)認為,對于企業而言,與傳統的營銷方式相比,社會化媒體是相對廉價的營銷活動平臺。企業可以與消費者直接對話,詢問并處理問題。傳統的媒體取的是“推”式營銷,企業與用戶缺少交流。利用網絡的社會性,企業可以實現一種更具有個性、更加動態的營銷。
國內外關于社會化媒體營銷的研究理論還處于未成熟階段,國內外學者都已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但將社會化媒體與營銷相結合的有關理論,還處于發展階段。一項針對美國2714位營銷業者的調查發現:企業仍在學習階段,社會化媒體的運用技巧仍未成熟。一些品牌商雖然知道運用社會化媒體的重要性,但卻不愿投放太多的資源在這項新增的工作上。也有一些品牌商仍處于對社會化媒體的認知過程之中。為了順應Web2.0這一潮流本文將對社會化媒體營銷的價值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并對社會化媒體營銷的模式進行創新總結。
二、社會化媒體營銷創新分析
顧客讓渡價值的定義:是指企業轉移的,顧客感受得到的實際價值。它的一般表現為顧客購買總價值與顧客購買總成本之間的差額。顧客讓渡價值是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一書中提出來的,他認為,“顧客讓渡價值”是指顧客總價值(Total Customer Value)與顧客總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之間的差額。
黃沛、黃丹及周亮給出了營銷創新的定義:營銷創新是營銷者抓住市場的潛在盈利機會,以獲取商業利益為目標,重新組合營銷要素,建立起市場競爭力更強的市場營銷系統,從而推出新產品,開辟新市場的綜合活動和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化媒體營銷創新,是基于傳統的4P、4C、4R理論基礎上的營銷策略創新,基于顧客讓渡價值理論,這一創新可以系統地總結為“PCPR”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創新模式。
PCPR模型
(一)通過與顧客溝通交流,生產滿足顧客需求(價格、性能等),使顧客滿意的產品,提升了產品價值。企業通過社會化媒體向受眾公布產品信息,使顧客在購買前更充分的了解產品的價格、功能、外觀等基本信息,并提出自己的建議,不僅促使企業進一步改進產品,而且是廣大顧客感覺到自己也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工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參與感,進而對將來面市的產品價值更為認知,提升了產品價值。
(二)網絡渠道及網絡服務,為顧客節省了時間、精力和體力,降低了購買成本。顧客通過網絡訂購產品,通過在線咨詢、接受企業的售后服務,足不出戶便可得到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大大節省了時間、精力和體力,從而降低了自己的購買成本。
(三)網絡渠道及網絡售后的便捷,提升對商家人員、形象等的好感度。企業發達、便捷的網絡渠道以及優質的售后服務,使得顧客對于商家的人員及形象好感度大大提升,由此,提升了商家的服務價值。
(四)與商家的對話及對所獲產品及服務的滿意,提升對商家人員、形象等的好感度,獲得了服務價值,進而進行品牌宣傳。顧客對商家的滿意,會使顧客進行口碑宣傳,從而使更多的人認知此商家,購買該商家的產品;另一方面,滿意的顧客會對該商家產品進行二次甚至多次購買,成為該商家的忠實顧客。
參考文獻:
[1]陳林.社會化媒體的營銷力[J].廣告大觀(綜合版),2009,10:4249
[2]黃沛,黃丹,周亮.營銷創新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