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6 07:15: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德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藍維教授指出德育專業化的關鍵在于德育教師的專業化,對德育教師存在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并指出發展標準,她認為德育教師專業標準是綜合性的和高水平的,標準中蘊含著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還包括教師對學生的熱愛,良好的人格特征等無形的方面。從專業知識來看,主要是對德育課程所涉及內容的掌握;對于專業技能,要求教師不僅僅有傳授知識的技能,還要有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建構自身道德素養的能力,知識的學習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通過關心、了解學生,用人格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德性和道德信念的能力。以上是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教師德育專業化內容的概括,不難發現教師德育專業化關注教師德育素養,大多涉及教師德育的理念、知識、能力、人格等方面。在此基礎上,筆者把教師德育專業化內容概括為專業德育知識、專業德育能力及專業德育情感三個方面。專業德育知識是指教師在職前教育中,除學習本專業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和關于學生的知識外,還應該學習道德哲學、品德與德育心理、德育理論與實踐等課程,只有系統地接受德育相關課程,才能具備一定道德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素養,對德育的本質和規律有具體的認識。正如赫斯特所說的,“專門從事德育工作的教師,應該對道德的本質有所研究,對道德的適當領域有必要而合理的理解,而且在道德教學上受過專門的訓練”。專業德育能力既包括教師傳授德育知識的能力,還包括在德育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組織、交流、溝通、表達、示范等方面的能力。道德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內隱的、有生命的,因此,教師應具備賦予道德知識生命的能力,通過傳授有生命力的德育文本知識,利用學生已有的道德體驗、創設學生熟悉的道德情景,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體驗,讓學生在與德育文本的對話中聆聽道德的聲音,增加學生對道德的感悟與體驗。教師德育專業素養不僅包括專業德育知識和專業德育能力,還應該包括專業德育情感,專業道德情感主要由德育情感意識、德育情感定勢以及德育情感能力組成。德育情感意識是教師的情感意識,是指教師對情感在教育中價值的理解和認識;德育情感定勢是教師對德育環境的習慣性的情感反應方式;情感德育能力是教師對自己的情感內省和調控以及對學生情感的辨別和溝通兩個方面。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的,“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5]。專業德育知識、專業德育能力和專業德育情感構成了教師德育專業素養內容的框架,三者缺一不可,教師應用專業知識啟發學生,用專業能力與學生溝通,用專業人格感染學生。只有具備教師德育專業素養,才能提高德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教師德育專業化的途徑
教師德育專業化的途徑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職前專門的德育師資培訓、職后德育科研和自我教育。師德培訓。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睹嫦?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是要加強師德建設。師德不但是約束、鞭策和指導教師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勵和教育學生的道德手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社會之間關系規范的總和,所以國內關于教師師德的培訓中應加強師范類大學教育院系培育德育師資。[6]教師師德培訓對德育教師態度的改變、信念的確立、德育行為的實施有著重要影響,加強師德培訓有助于教師處理好德育與一般學科教學的關系、教書與育人的關系、傳授知識與培養學生道德的關系,完善教師對德育的認識。教師具有人格的感召力,教師的道德行為具有更強的表率性和典范性,學生不但聽其言,更注意觀其行。師德培訓通過對教師德育任務的明確,促進教師對職業道德規范的遵守,實施德育,促進學生發展。同時,與師德培訓相關的是教師德育專業素養中專業德育情感的養成。專業德育情感是師范生除教育學知識和教育技能之外,促進德育專業化的內在的、隱性素養。加強對教師專業德育情感的培養可以通過情感課程的學習、情感情境的模擬、情感問題的處理等方式進行。從而使教師在德育過程中,通過對學生情感的培養、道德信念的確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德育科研。對專門的德育教師而言,德育科研是指德育教師將德育科研重點放在對具體的德育教學活動的經驗性研究上,同時要與專門的德育理論工作者交流,獲得當前德育的新理念的過程,主要是針對當前學校德育出現的問題,對德育課程的設置、德育理念的倡導、德育方法的應用以及德育任務的分配,從理論到實踐尋求德育工作順利開展的過程。而對非專門的德育教師而言,通過德育科研,探索德育的基本規律,將德育滲透到學科教學過程中,并配合專門德育教師的德育工作,共同提高德育的實效性。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是德育科研的三個核心要素,它們構成德育科研的“三位一體”的結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單純的自我反思如果只是拘泥于自我的反思,很難有超越性的發展,往往會因為百思不得其解而放棄對于問題的思考;不與同伴交流會很難發現問題的其他方面,往往會以偏概全,無法從整體上形成對問題的全面認識,從而無法準確地用德育的理論解決問題;而在與同伴交流反思,取得對問題多方面的理解之后,向專家學者學習以及獲得幫助、引導,獲得對于德育問題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結合德育理論,更好地應用于實踐。自我教育。除職前和職后的培訓,教師德育專業化還要求教師要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識、具有德育使命意識和實踐反思意識。自我教育的意識是指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勇于自我剖析,發現不足,從而及時學習,獲得發展。德育使命意識是使所有教師都要有認可德育意義的意識,實際上所有的教師都具有德育的任務,都有促進學生德育發展的責任,只有教師具有德育使命意識,才能夠將育人作為教育工作的重大意義。實踐反思意識主要是針對教師德育發展自身出現的問題經常反思,并提出改進策略,教師德育專業化才能夠實現。教師德育專業化最關鍵的是要讓所有的教師都承擔德育的責任,而教師德育專業素養的培養不僅僅要通過職前和職后的教育,還需要教師自己樹立自我教育的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教師德育專業化的方法
近幾年來,在教師德育專業化過程中,我國許多學者紛紛提出了種種“實踐取向”,區別于單純的“理論取向”的促進教師德育專業化的方法,廣大一線教師也紛紛踐行,已初顯成效,以下幾種方法的實踐效果尤其突出。德育敘事。德育敘事就是教師能夠將所看到的德育事實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發現隱藏在德育事實背后的德育原理和德育行為的指導思想,把對德育的獨到理解和德育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并且內化到自己的德育實踐中,從而更好地指導德育教學。德育敘事不僅僅是針對現階段正發生在教師自己身上的德育事實,還有周圍其他教師身上的德育事實,教師在敘事的過程中記錄自己素養的成長過程,使自己盡快成長為一名有德性素養的教師。德育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問題或者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事件,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見案例作為教師德育專業化發展的具體方法,其典型性、實踐性和聯系性顯得尤為突出。案例來自于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通常案例是德育教學實踐中實實在在的、比較典型而大多數教師比較敏感而又把握不好的問題,把對德育教學案例的研究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有利于教師在很短的時間內對比較典型的問題進行反思,可以大大縮短實踐與理論之間的差距,并且在以后的德育教學實踐中碰見類似的案例時做到舉一反三。同時德育案例中包含高度綜合性的德育原理知識,對于案例的處理,通常是德育理論與實踐良好結合的。因此對于新教師以及進行德育科研的教師,案例的學習是短時間內豐富德育理論、提升德育實踐水平的針對性策略。德育合作研討。教育合作研討是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所賴以存在的場域,即教師德育專業化發展是教師群體的發展,只有教師群體將教師職業變成專業,將教師職業理想作為自身永遠的追求,并在此過程中獲得自我的滿足,才能形成終身信仰。教育合作探討就是要求教師能在德育過程中,將出現的德育問題或就當前的德育熱點,展開討論,在討論中激發思考,形成對德育問題的認識。教育合作研討是在教師群體內的研討,因此有利于在教師之間形成一種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學習氛圍,在相互學習與提升中,豐富自己對德育的認識,提高德育實施能力,提高專業化水平。德育專題考察。專題考察是就某一個德育專題去考察,是帶著問題去考察,區別于那些水過地皮濕的觀察,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并且在考察過程中檢驗自己的解決方案。即在考察之前教師就應該對某一專題有了認識基礎,并且結合德育知識,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考察過程中檢驗自己的認識與教師群體以及德育權威的認識是否一致,在獲得別人對于這一問題的認識之后,與自己的認識做出對比,獲得對這一專題更高層次的認識,從而提升自己解決德育問題的品質。
四、結語
一、抓住校園遷建的機遇,加快學校發展步伐。
XX年我校校園遷建工程全面啟動,一期工程和1*教學樓正在進展中,預計XX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為此,我校著重做了2項工作:(1)專人負責校園基建工程。(2)制訂學校發展規劃,明確今后三年的發展目標,其中包括基本建設目標和隊伍建設目標。
二、健全組織、注重管理,認真抓好制度建設。
為了使學校的整體工作步調一致,行動一致,學校狠抓制度建設,做到職責到人,制度管人,規章治校,使學校的各項工作步入新的軌道。也為我校實施民主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1、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工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為**%,畢業率為**%,升入普、職高與中專達**%。
2、制訂《**中學三年發展規劃》,積極構建環境美、管理強、隊伍優、質量高的辦學目標,使我校師生明確我校辦學方向,為今后努力打造成為具有現代化氣息、社會聲譽好的現代化新型學校而奠定扎實的基礎。
3、合理整合、全面發揮。
一是積極構建學校領導班子隊伍建設,上半年民主選舉產生校首屆工會委員會。
二是制訂出臺《學校校務公開制度》,全面實施收費公開、政務公開、校務公開、財務公開的校務四公開制度。
三是重新調整了各教研大組的工作職責,使各教研組長的工作職責得到更好的發揮。
四是建立家長投訴電話制度。完善監督機制,讓家長、學生、社會都參與到教師形象的評價監督行動中。
五是嚴格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家教管理,實施意見,堅持做到不帶寄讀生,不收費補課。
三、依法治校、文明建校。
1、我校根據區教育局《關于創建學習型學校的指導意見》,制訂學習型校園創建活動的計劃,精心組織,大興學習之風,促進教師主動發展。
2、制訂出臺《學校衛生工作實施方案》,對校園公共場地和班級衛生以及教師辦公室等場地實施目標管理,量化積分。
3、以鹿城區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達標學校驗收復查為載體,堅持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繼續落實值周班級制度和文明班級評比制度。
4、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德育滲透。XX年元旦前后舉辦慶元旦、愛我校園大型學生美術作品展。
5、認真貫徹實施《中小學德育大綱》,使學習教育活動貫穿于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過程,積極撰寫德育論文,孫忠勝同志的德育論文榮獲市二等獎,陳敏同志的德育論文榮獲區三等獎。
6、繼續開展星期教師師德專題培訓,認真組織學習,把學習和培訓結合起來,實現隊伍的最優化。
四、深化改革、全面發展
1、以新課程為核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XX年,我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正式啟動,我校全校教師努力進取,轉變觀念,思變創新。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新課程的每一步工作,每一個環節。每一堂課程,每一項管理體制,逐步構建三級課程體系,實現學校各類學科的整合。
2、學校開展二級公開課評比活動。教研組開課達30節,學校開課13節,選派人員參加區教研活動中心的各類教研活動100人次以上,全體教師把課上得規范、好、新,在課堂上花力氣,教師的說課、聽課、上課、評課能力得到提高,11月份,區教研中心對我校進行教學調研,開課15節,予以充分的肯定。
3、建立信息化建設工程。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今年,我?;ň拶Y購買計算機**臺,改變了落后局面,努力實現青年教師掌握計算機的使用能力,進行文字輸入、編輯制作、上網瀏覽,開設信息技術課,XX年7月**教育網勝利開通。
五、以教學管理為主線,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XX年,我校完善了教師量化考核制度和教師常規檢查制度,對教師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綜合評價。第九周和第十九周兩次對教師進行考核量分。下半年期中考試參與區級聯考,全校教師都作了考后分析這項工作,教導處組織教師對各學科期中考試情況認真客觀的剖析,及時了解教情、學情、及時總結經驗與不足,及時反思。
六、完善財務后勤工作。共2頁,當前第1頁1
1、 專業成長方面:不斷接觸新事物和新思想并及時進行交流,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校內外活動培訓。如派楊志川、陳麗萍老師前往晉江二中觀摩片段教學大賽,到僑聲聽說并參加高二地理教研活動,到一中、磁灶等學校聽課學習,陳麗萍老師還經常參加晉江水土保持會議等,并及時向組內傳達。還不斷參加新課程教學的培訓:如8月1日到泉州參加新課程培訓,參加林副主持的重構課堂等培訓。從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方面發展,并且結合晉江實際進行案例的討論與交流,以備上課的使用。
2、 技能方面:提高教師的實驗技能,組織第二課堂中從環境保護及監測、氣象觀測與分析等方面入手,以便能更好地帶領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并帶領本組成員思考、討論如何結合本校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如何利用晉江的鄉土資料來替代教材的案例,如陳埭的缺水問題來進行研究性學習,九十九溪的污染問題,校園的模型制作、校園的規劃與改進等問題。此外,楊志川老師與黃麗純老師正在著手組建平山中學氣象觀測小組,并已經制定完方案準備實施。
3、 教研方面:
(1)成績:討論與交流如何指導學生參加比賽,并獲得較好的成績, 其中楊永芳和莊永鵬同學的論文獲泉州市鄉土小論文比賽二等獎(指導老師:楊志川),莊雅詩同學的早安地球獲晉江市科技手抄報一等獎(指導老師:楊志川),蘇雙茹同學的手抄報獲二等獎(指導老師:黃麗純),楊志川老師的論文獲晉江市地理教學論文二等獎,并編入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此外,本組還多次根據學校的需要進行論文的匯集如德育論文等。
(2)備課:能進行集體的備課尤其是高一、高二新課改年段,知識較新聯系緊密,集體備課更好地進行前后聯系,對于會考的復習獻計獻策。并積極進行校內公開課的開展,從業務上自我成長并進行同伴的互助.
具體時間:何麗芳老師在高二13班開設校內公開課,10月17日陳麗萍老師開設中國的民族專題公開課,11月20號雷曉芳老師在高一9班開設農業區位的選擇,楊志川老師于12月5號開設中國水文災害專題的校內公開課,12月12日胡貴鋒老師開設高三文科復習公開課等!此外,本組還經常進行互聽課,并且進行同伴的互助與學習。還經常開展晉江水土保持的教研活動,并認真思考如何將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另外,胡貴鋒老師帶黃麗純老師成長和指導,認真進行新教師的培養
(3)認真地整理出新課改的電子練習卷,并對以前的練習進行修改,從而形成一份適合本校學生水平的練習。積極出好單元和期中考試卷,并及時對試卷進行評價、討論與修改,其中尤其要提的是制定出一份較完整的會考復習方案和練習卷:包括2份補充提綱、3份會考模擬卷、4份必修一的復習試卷和1份必修一的小結、2份必修2的階段試卷2份、必修3的階段試卷等。認真研究高二會考的教學教法,預計在此次會考中能取得較好成績。
(4)積極參與校園網絡辦公平臺的資源庫建設,本學期共發表各種資料40多篇。內容涉及各種資源、試卷、總結等。在多媒體的使用:何麗芳老師和雷曉芳老師經常利用現在教學技術手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必修一的復習中和選修五的文科教學中。楊志川老師由于條件的限制沒辦法使用。而且教研組各組員還收集了相關的課件,并制作修改出一些適合本校教學的課件和文件
一、健全德育管理體制,增強責任性
管理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基礎,是保證德育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學校應切實加強各級對德育工作的領導,并根據實際,成立由校長牽頭,總支委、校長室、政教處、團委會負責人、級長、班主任、學生代表及部分家長參加的德育領導小組,落實德育工作一條線的專人負責制;在工作上要求各級、各班周有安排,月有重點,學期有計劃,責任到級、責任到班、責任到人。
學校應自始至終把德育工作列為學校管理的首要工作來抓,對德育工作實施目標管理,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召開德育領導小組專門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平時定時與不定時地組織人員對學校德育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對成績突出的班級、個人給予表揚,對未達標者限期整改;期末對照目標任務,對各級和各班進行全面考核評估,評出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同時,學校應認真督促和指導各級組建立、完善德育常規管理制度,根據學校德育工作意見,結合各級和各班的實際,將德育工作進行量化管理,從小處入手,抓細抓實,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紀律等規范管理,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二、加強隊伍建設,增強示范性
學校應以提高教師素質為重點,以強化教師的育人意識為目標,以師德教育為突破口,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促使良好師德、師風的形成和發展。首先,配齊德育專職干部,調整充實一線班主任,加強德育隊伍的管理。學校對政教處、團委會、學生會干部要進行認真選聘、考核,明確他們的工作職責;重視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和班主任的管理,實施班主任競聘制,強化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職責,實施班主任工作量化管理。其次,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的思想覺悟,在教師中樹立“教書是為了育人”、“育人無小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識。學校應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中學德育工作文件,參加各種師德報告會、講演賽,進行一年一度的師德標兵評選;堅持用《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嚴格規范教師的行為,要求教師嚴于律己,為人師表。再次,舉行多層次德育工作交流、研討活動,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學校應創造各種條件,組織廣大教師參加形式多樣的現場會、培訓會、研討會、觀摩課、德育論文評選等活動,交流德育工作經驗,促使教師育人水平的提高。通過這些措施,促進教師思想素質、業務素質的提高,力爭成為合格的德育工作者。
三、拓展育人途徑,增強廣泛性
由傳統的封閉性教育體制轉變為現代社會的開放型教育體制,是教育的必由之路,而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育人作用,正是實現這種轉變的必然要求。
學校作為實施德育工作的主陣地,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時事政治教育。學??衫迷缱x、晚讀時間組織學生讀報,有條件的還可收看新聞聯播,定期聘請有關專業人士作時事報告,使學生了解天下大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品質。其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抓好各科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將德育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之中,并以此作為衡量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再次,利用每周的班會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思想情況,組織開展好主題班會,使每個主題活動既突出重點,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又逐漸深入,具有較強的連續性,把中學德育系統貫穿起來。第四,在課外活動中,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職能作用,由各級團支部牽頭,遵循“知、情、意、行”協調統一的原則,開展健康有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如每年一次的藝術節;體育運動會;“學雷鋒、樹新風”;“拒絕、拒絕的萬人簽名”;“一幫一”;“手拉手”獻愛心;讀書和社會調查等,使學校德育工作有聲有色。
重視并協調好家庭教育,是鞏固、深化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學校各級、各班可分別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并通過建立家校聯系制度,印發各種家教宣傳資料、懸掛巨幅標語等,向社會、家長進行廣泛的宣傳,提高家長對德育工作的認識。對個別學生還要進行適當的家訪,耐心細致的講解,使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給予主動的配合和支持。
四、營造優良德育氛圍,增強規范性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和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基礎,依照《中學德育大綱》,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認真領會學習十精神,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有效方法、途徑;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穩定為主旋律,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不斷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把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推上新的臺階。
二、基本目標
以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安全與法制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使學生能做到行為上嚴于律己、學習上主動自覺、 生活上獨立自理,做有品位、有修養、誠實守信、情操高尚的人。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準則,加強班主任教師隊伍建設,引導班主任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使命感。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服務意識。人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既是對老師們的一種形象塑造,也是對老師們的一種鞭策,因此要求班主任老師平時認真學習《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樹立法律意識,依法治教,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出現,其次,要充分利用班主任例會的時間加強班主任教師政治及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班主任老師的敬業精神和業務水平,加強自身修養,嚴禁酒后上課和批評教育學生,倡導以生為本,以德服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勤于學習、善于育人、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班主任團隊。
(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效率。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力軍,班主任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校教育水平的高低。政教處將一如繼往地把班主任隊伍建設放在政教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理念、能夠學習、熱愛學生、忠誠教育的優秀班主任團隊。
1、一方面強化班主任在班級學生教育、班級學生管理、班級學生風氣養成以及班級學習發展中的第一責任人意識;另一方面,努力建立起了一套具有操作性和實效性的班主任工作模式,使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思路清晰,常規明確,取得實效。
2、堅持班主任例會制度,通過班主任例會,明了學校政教工作動態,安排班主任工作事務,把握班主任工作重點,明確班主任工作方向,提高班主任工作效果。
3、召開班主任學習研討會,針對教育工作中的典型現象或典型問題,政教處將在本學期不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研討會和優秀班主任經驗交流會,讓大家在會上進行個案分析和廣泛交流,互相借鑒,集思廣益,以豐富育人途徑,提高育人實效。
4、組織班主任撰寫德育論文,推動班主任努力摸索教育規律,不斷將自己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思考,逐漸形成自己富有個性的教育風格。
(三)、強化班級管理,建設良好班風
1、努力培養一支能力強、講奉獻、有愛心、師德好的班主任隊伍。新學年推出班主任工作記錄簿,以此作為期中、期末班主任工作教育檢查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優秀班主任評選及其他各項推優的的重要依據。引導教職工特別是班主任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熟悉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發展變化規律,認真總結他人教育的方法措施、程序,并善于創造靈活多變的工作方法,力求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教師德育隊伍。
2、 針對違紀學生,狠抓養成教育。 從《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入手,把基礎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抓實、抓細、抓持久。繼續開展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評比工作,做到日查、周比、月評,組織行規檢查小組,不定期下班檢查,并督促整改。改變和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培養學生講文明,守紀律的良好習慣,政教處將建立“問題學生檔案”,做好跟蹤教育。
3、策劃和組織多種形式專題和班級集體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 學習方法交流,思想品格教育,安全、法制、紀律、環保等教育,加強班級工作的常規管理,培養學生熱愛班集體,自覺養成良好習慣,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風。
(四)、抓好安全法制教育,確保學校安寧。
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 定期邀請法制副校長開設安全、法制等專題講座。 通過法制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重點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一、構建四位一體運行網絡,增強德育的整體效益
(一)以學校為中心的教育網絡:學校要樹立全員育人的意識,搞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校長、書記責任落實到段到班,主管德育工作;嚴格選拔班主任,注重提高班主任的自身文化涵養和師德修養;各科任老師分配到班,協助班主任搞好班級工作;建立領導、黨員教師與困難生聯系制度,切實做好幫困工作。充分發揮全員育人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分工明確,各有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力,形成德育工作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學生自我教育網絡:學生干部是學生集體的核心,是實現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骨干。對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我們認為一要“授權”,即用其所長,明確其職責任務,使學生干部自我管理行之有據,驗之有規,改善以往放任自流現象。二要“放手”,即讓學生干部主持班(團)會,參與學校管理等,培養其管理業務能力。三是“指導”,即對學生干部在管理工作中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協調,及時加以指導。
(三)社區教育網絡:落實“教育是個系統工程”指示,爭取各部門和社會力量支持,依法整治學校周邊環境,規范對文化市場的管理;成立社區教育委員會,發動社區方方面面的力量,配合學校開展德育活動,形成全社會關心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四)家庭教育網絡:與家長簽訂《教師向家長、學生承諾書》和《家長配合學校工作協定書》,申明誠意,尋求支持;建立家長接待日和發放《家長意見反饋表》,引導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傾聽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建議;舉辦家長學校,組織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理論,推廣優秀家長家庭教育經驗――通過這些途徑規范家庭教育要求,增進學校與家庭的相互了解,達到互相支持、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
學生、學校、家庭、社會構成了構建“四位一體”德育運行網絡,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目標一致、功能互補、配合密切”的教育合力,為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大環境,使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構建科學有序體系,確保德育目標落實
(一)內容序列化:為了適應學生的特點,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內容上確立了七年級以“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基礎教育”,八年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成長期教育”,九年級以“理想教育為主線、能力培養為重點的發展期教育”。同一教育內容分層遞進,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形成愛他人、愛學校、愛祖國等不同層次教育。使德育工作做到不同年級有不同重點,不同階段有不同內容,縱向銜接,依次遞進,逐層提高。
(二)活動系列化:確立全年德育活動序列,建立一日、一周、一月、一學期的德育工作計劃系統,形成一個固定的、制度化的活動體系。一學年德育內容系列安排如下:
8月:國防教育、行為規范教育(新生軍訓,制度培訓)
9月:尊師教育、法制教育(征文比賽,法制講座,知識競賽)
10月:愛國主義教育(“祖國頌”歌詠比賽,圖片影片觀展)
11月:生理、心理知識教育(體育運動會,講座,秋游)
12月:藝術教育(藝術節)
1月:理想教育(主題班會評比)
2月:社會實踐(送溫暖、服務社區公益活動)
3月:常規教育(學雷鋒,讀書節)
4月:革命傳統教育(社會實踐,春游)
5月:科技教育(參觀,科技節)
6月:團隊知識教育(慶祝“六一”,入團儀式)
7月:社會實踐(夏令營活動)
學校圍繞德育目標,逐周設計主題,以系列德育內容教育人,既使德育內容適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又使學生感到教育內容常新,增強教育效果。
三、探索規律,構建德育途徑多樣化的格局
(一)整體德育:學校德育工作不但要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起來,而且要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結合德育滲透要求和師德垂范效應,發揮德育整體功能。
1.營造校園德育環境:把德育與各項工作結合起來,把德育因素滲透到學校每一角落,學校要著重抓好“一課兩會”(思想政治課、晨會、班會),落實“四個一”(建好電視臺、廣播站,成立文學社,出版校刊校報),開展“三項評比”(行為規范每周一評,文明班級每月一評,優秀學生每學期一評),上好“兩課”(國情教育,法制教育),精心組織每一項活動,定期舉辦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和讀書節等。對行為規范從最平凡、最瑣碎的小事抓起,使學生做到“五不”(不遲到早退,不損壞公物,不打架,不進電子游戲室,不吸煙參賭)和“五無”(無污言穢語,無亂拋果殼,無隨地吐痰,無損人利己,無違法亂紀)。通過創設整潔、美觀、和諧的校園環境和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生活,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2.教材感染:學校是德育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實施德育的主渠道,教師在教學中要主動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教育因素,藝術性地把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思維性結合起來,通過教師有感情的講解去感染、激勵學生,使德育寓于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每學年組織各學科教師開展“教書育人”教研活動,舉行“德育滲透教案評比”和“德育論文評比”等活動,研究提高教書育人效果的方法途徑。
3.師德垂范:“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在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同時,著重引導教師樹立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的觀念,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胺惨髮W生做到的,教師率先做到”成為教師共識,要求教師從語言到日常行為都必須為人師表,做到在集會時也像學生一樣列隊站立,嚴肅認真;在校內講普通話,使用文明語言等,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語言美、行為美的教育,從而形成了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的良好風氣。
(二)開放德育:學校要根據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等校外教育活動作為加強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德育基地、實踐基地,讓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開展“問”(向老一輩問家鄉的昔日情況)、“看”(看家鄉的變化)、“拍”(拍家鄉的新面貌)、“畫”(畫家鄉的美景)、“寫”(寫家鄉的新人新事)、“說”(說改革開放后家鄉取得的新成就)“六個一”活動,激發學生愛鄉、愛國熱情;開辟校園勞動基地,與農場、養殖場、企業掛鉤,組織學生參觀勞動,培養學生勤勞儉樸的品質;開展軍事訓練、遠足活動、冬季長跑,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赴戒毒所、交警隊參觀,聽講座,參與交通管理,樹立學生遵紀守法的觀念;參觀百鳥園、科技展覽館,開展小制作、小論文、小發明競賽,增進學生愛科學的感情;組建社區志愿服務隊,開展“手拉手,獻愛心”等活動,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同時積極開發、利用社會資源,充分利用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等場所。利用部隊、農場、工業區和閑置的山區學校,建立生活設施配套的、封閉多功能的學工、學農、學軍基地。創建勞技中心,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實踐第一的觀念、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開拓創新的能力。
四、規范規章制度,發揮導向功能
一、現狀調查分析
對本校進城務工子女進行學習現狀調查,通過各種方法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機、態度、習慣、基礎、家庭環境及學習內容,教師的教法存在的問題等,分析造成他們學習困難的原因,并通過行動進行探究,結合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探求解決他們學習問題的方法。
二、存在問題
1.孩子膽小、自卑、自信心不足。
2.得到的關愛較少,學習目的不明確。
3.家庭作業方面:作業有時不能按時完成,書寫不夠認真,學習質量不高。
4.在課堂上的學習活動中,大多數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太高,小組合作交流時,他們常常聽的多,說的少。
5.進城務工人員家庭的流動性大,居住點經常變動,造成孩子頻繁轉學,學習環境不穩定。
6.養成教育(行為習慣)較差。
7.進城務工人員文化素質低,經濟收入低,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輔導跟不上。
由此可知,無論是情感態度還是價值觀,他們都難以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策略探究
(一)加強教師培訓,提高育人能力
(1)舉行師德演講比賽
(2)學習專著,撰寫教育教學心得
(3)基本功培訓
(4)教師素養大賽
(5)有效作業設計
(6)優質課評比和聽評課評比
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教師的師德修養得到加強,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并取得一些成績。張美麗老師設計的有效作業被評為市一等獎,撰寫的論文《學法學語兩相宜》獲省一等獎,劉春楊老師的德育論文《這里更需要陽光》獲市三等獎,等等。
(二)創設和諧的育人環境
校園和教室是學生重要的活動場所,環境的好差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有著較大影響,所以我們首先優化校園、教室環境,注重校園、班級文化建設。校園內我們張貼了《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范》。教室里,學生的精美作品、經典名言等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陶冶。
(三)積極開展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1)快樂隊日
(2)故事會
(3)朗誦比賽
(4)優秀作業展覽
因為我校大多數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從小生活在農村,所以普通話講得不太標準,地方口音較重,因此學校、班級平時多搞活動多為他們提供鍛煉機會,對于他們稍微取得的一點成績,都及時鼓勵和表揚。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進一步提高,學習的勁頭也更大了。
總之,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為他們多提供一些展示的平臺,間接促進他們的學習。,不但豐富了學生生活,也使學生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整合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我校大隊部定期邀請學校聘請的法治副校長、附近派出所的干警到我校宣傳交通安全,遵紀守法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提高孩子們的法律意識、自理自護的能力。
(五)加強家校聯系
由于我校大部分家長都是進城務工人員,文化素養較低,經濟收入低、工作時間不固定,,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和學校配合不太好,所以我們通過開設家長學堂,提高家長素質。通過走訪家長,開家長會等形式,和家長多交流、多溝通、積極主動和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情況,,得到家長重視和支持,把孩子們每次微小的進步及時轉告家長,讓家長分享子女成功的喜悅,并再次鼓勵學生,使學生感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和呵護。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從而將自信心轉化為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求取得新的進步,使學生健康、活潑、快樂的成長。
(六)愛心教育
傾注愛心,真情關愛每一位學生
托爾斯泰說過: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梢?,師愛的重要性。
我們的老師關心每一位學生,用真情、真心、真誠愛學生,學生在老師的眼里,就如同在自己母親的眼里,他們都是可愛的孩子。如:我們課題組的張美麗老師班里有名叫趙雅格的學生,因家長做生意經常變換地點,他小學六年里反反復復轉學多次,本來學習成績較好,結果功課拉下許多。老師對他不拋棄、不放棄,中午經常給他補習拉下的功課,并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他,后來他以優異成績升入理想中學。家長高興地拉著張老師的手不停地說:“謝謝老師!謝謝老師!”。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的老師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交朋友,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愛去贏得學生的信賴。
在張老師外出聽課學習的五天里,學生每人每天給張老師寫一封信,訴說著對老師的思念之情,如“老師,這幾天天冷,您穿得厚嗎?”“老師,您休息的好嗎?腿還疼嗎?”“老師,您的咽炎沒有犯吧?”……張老師滿含著幸福的淚水給每個孩子都寫了回信,這樣既增進了師生感情,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然后老師編集成冊,命名為“師生心語”,將這美好的師生情永遠珍藏。
張老師常常說:“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孩子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孩子們的優點,出自真心地去贊揚、去鼓勵。為孩子們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丑小鴨”一定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她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正是她的這份對學生的愛,對學生無私的付出,使她的學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