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1 11:07: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跨文化交流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二、選題的意義和價值
涉外商貿談判中跨文化溝通,是國內企業談判者難以把握的內容。如何處理好涉外談判中的文化溝通,如何避免談判中的誤解……,是國內許多涉外談判者十分關心的問題。論文從談判中常見的中外商務談判的文化沖突分析出發,結合東西方思維方式、商業習慣、社交禁忌與法律等方面的差異,提出了涉外談判中的跨文化溝通的策略
商務活動開展必須依跨文化溝通來實現??缥幕瘻贤ㄍ鶗艿讲煌奈幕町愐蛩氐淖璧K。這些文化差異包括語言文字、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法律規范、風俗習慣等因素。要進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溝通,應采取適當的溝通途徑,克服文化差異的不利因素,加強理解和融合。
三、選題的學術前史
跨文化溝通是跨國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方面。文化、文化層次及文化差異在跨國經營中對跨文化管理和談判的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的基礎有著重要影響。肩負跨文化溝通任務的跨國管理者們應該認識文化差異、尊重其他文化及努力協同文化差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跨文化溝通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個體的交際行為、審美觀念、時間觀念和個人成就觀會有所不同
四、選題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
1、商務談判中的跨文化溝通問題的重要意義。
2、商務談判中的文化語言文化差異。
3、商務談判人員的跨文化交通能力。
難點:商務談判人員應該具備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五、計劃采用的方法
6月到9月查找資料,10月整理資料,11月完成初稿,12月修改,定稿。
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進行論述。既對跨文化交流學進行論述,又結合涉外秘書的具體工作進行分析。把跨文化交流學的理論有效的運用到商務談判的具體工作中去。
六、論文綱要
目錄
第一章商務談判中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意義
第二章關于跨文化交流學
第一節內容
第二節文化交流學研究的目的
第三節跨文化交流學的基礎研究提高跨文化意識
第四節跨文化交際的障礙
第三章商務談判人員應該具有的跨文化語言修養
第一節中國與世界各國間的文化差異
第四章商務談判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七、參考文獻
⑴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1第1版
⑵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⑶王興孫,陳潔,報道國際貿易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紹國際商務知識。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
⑷王健宜、滑本忠編著:潘雪輝、滑本忠、劉肖云、張季蕓,書中所討論的問題是由三方面的專家共同認為在國際商務溝通方面至關重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第2版
姓名:
學號:
專業:
關鍵詞:跨文化交流;商務交流;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245-01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發展,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加速發展的新時代。各國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頻繁,經濟上的依賴促進了相互的合作與交流。在跨文化商務交際中,文化間的差異引起的不同文化的沖突,嚴重的影響了相互的合作與交流,這使人們認識到,國際商務活動和商務談判的效果不僅取決于市場、價格、質量、運輸等與利益取向相關的直接因素,還取決于人們的語言、價值觀念、民族文化背景、傳統的社會觀念和行為原則等間接因素(統稱為文化因素)。這就要求從事國際商務活動者不但要具備經濟、商業知識,還需要深刻理解對象國的文化,文化也是影響國際間經濟交往和商務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跨文化交際學理論框架下形成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跨文化商務交際。世界上許多大公司在國際商務活動中都十分重視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培訓,許多經貿類大學也都把跨文化商務交流作為學生的必修課。
跨文化交流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才首先由外語教師結合語言教學,引進介紹國外跨文化交流的理論和研究成果,把跨文化交流理論應用到商務活動的時間研究就更晚。近年來,隨著涉外經濟貿易的迅猛發展,在跨文化商務交際中,不同國家的文化的差異引起的文化沖突對商務活動影響的問題日漸突出,跨文化商務交流的研究和應用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出現了不少介紹國外跨文化交流的著作、文章及有關跨文化交流的論文,在高校教學中,除了在外語專業中增加了跨文化交流的內容外,一些院校還在對外經濟貿易專業中開設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課程,以提高所培養的人才在商務交流中的實際交流能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部分礦業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在國外尋找礦產資源,參與國際礦業活動,在這些活動中,由于對所在國的文化了解較少,對文化在商業活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出現了不少問題,影響了商業活動的正常開展,甚至影響到兩國關系,慘痛的教訓使這些企業在實踐中認識到了跨文化商務交流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其中科藍煤礦槍擊事件就是教訓深刻的一例。
科藍煤礦是在贊比亞南方省錫納宗圭地區的一家中資企業,近年來數次發生示威和肢體沖撞,發生了致使雙方15人受傷的槍擊事件。此事不但對在比亞的中資企業影響很大,其影響甚至上升到了兩國關系。
科藍煤礦在經營中忽視了中贊兩國的文化差異,導致勞資雙方及當地群眾的關系惡化。首先是制度文化沖突。由于該國曾長期被英國統治,受西方影響很大,有非常健全的勞工保護法律??铺m煤礦作為外資企業不遵守當地法律并且引發了嚴重的沖突事件就使當地政府和民眾無法容忍了。其次是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沖突,和大多數非洲人一樣,贊比亞當地員工的生活習慣是有錢就花,沒有積蓄,“理財”觀念是過一天算一天,和中國人慮后、儲蓄的習慣截然不同。他們沒有儲蓄,而每天的生活需要錢,在這種情況下該拿到的錢不能及時拿到,他們的不滿情緒就可想而知了。其三是不同文化中行為習慣的沖突。非洲人性格外向,喜怒哀樂均形于外,表達訴求的方式比較簡單,在其要求得不到合理回應時就容易發展為暴力,以宣泄不滿情緒??扑{煤礦的管理者沒有考慮到這種文化差異,從而使一些小矛盾發展為大問題。
綜合歸納分析,國際商務交流活動可以從語言、宗教、風俗習慣、意識形態等幾方面體現出文化差異。例如,一國際公司在卡塔爾進行談判時,由于負責人忽略宗教因素,攜帶了白蘭地準備在儀式上與同事慶祝,結果使公司成為了不受歡迎的公司。又如,一中方企業為歡迎俄羅斯公司的代表團,特別布置了鮮花,可是他們不了解俄羅斯人認為雙數是送給死人的,使這次會晤非常尷尬。
在國際貿易中,由于各國國情不同、政治因素不同,對商品的包裝材料、結構、圖案以及文字標識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阿拉伯國家規定進口商品的包裝禁用六角星圖案,因為六角星與以色列國旗中的圖案相似。就是這樣一個文化細節上的失誤,導致了貿易合約的損失。
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對國際商務活動的影響,以及了解不同文化差異在跨文化商務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對外商務活動中應用跨文化交流理論妥善處理不同文化間的沖突,對于提高對外商務交流水平、減少對外商務交流中的矛盾和摩擦、促進對外商務活動的開展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總之,在國際商務交往中。如果我們對異文化缺乏必要的認識或學習不夠。就常常會出現摩擦,影響國際合作,甚至還會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因此,在從事商務交際活動時,我們必須具備對文化的敏感性和敏銳性,了解多元文化,掌握異文化與我國文化之間的差異。通過以上對跨文化商務交際中中西文化差異的論述,可以看出,文化差異對商務交際活動的影響是很明顯的。我國企業要想在多元文化的國際舞臺中取得成功,就必須要在跨文化商務交流中靈活地應對多元文化因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常婧.簡議文化差異與商務溝通[J].經營與管理,2007(5).
[2]王顏敏.淺析跨文化商務溝通中的文化沖突[J].綏化學院學報,20l1(4).
[論文關鍵詞]上海世博會;跨文化傳播;價值;策略
一、引言
1851年英國政府耗用了4500噸鋼材和30萬塊玻璃,在海德公園附近建成了一座夢幻般的水晶宮殿,里面陳列了當時令人矚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之后160天,這座宮殿共吸引了630萬人次前來參觀這個盛大的展覽。這就是被后人公認為標志著工業時代到來的第一屆“倫敦世界博覽會”。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積極地為舉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而緊張籌備著。
經過一百多年的變遷,如今的世博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展現人類在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覽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成為一個世界超級溝通盛會,預計將會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參展并吸引7000萬參觀者”。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一個探討人類城市生活的盛會,是人類文明的一次精彩對話。
從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屆世博會上,人們帶著各自先進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從世界各地匯聚到同一個地方進行交流,支撐著這個盛大聚會的原動力就是人類對于溝通的渴望。在持續將近半年的時間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價值觀念的人們在交流中互相認知,在溝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實現共存。世界各國獨特的文化匯聚于此,進行交流、溝通與協作,極大促進了全人類的跨文化交流,彰顯了世博會的真正價值。對于中國而言,由于歷史背景、社會文化以及價值觀念等諸多因素的迥然差異,中華民族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溝壑。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曾經這樣感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這堵墻太厚了?!边@就直接反映了當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艱巨性。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做才能更好地推動人們互相溝通理解、實現和平共處呢?2010年上海世博會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跨文化交流與傳播的新平臺。
二、世博會跨文化傳播的價值
(一)世博會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的跨文化傳播平臺
世界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尤其是跨文化的傳播,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交流借鑒、學習補充。在人類歷史上,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對外交流就有: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后來的絲綢之路的開通;鑒真東渡日本把中國古老的文明傳播到了周邊國家;中國的四大發明傳播到了西方,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誕生和發展。隨著全球化浪潮的襲來,尤其是通訊和交通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不可避免地要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溝通和協作,跨文化傳播在廣度、深度和密度上都達到了空前的地步,人們對于跨文化傳播的關注與研究也隨之日益加深。各類專著、論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等都標志著我們對于跨文化傳播的內涵、規律、意義及其影響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會是一次盛大的全球展覽會,它用一個主題將幾千萬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人類面臨的問題,已經無可爭辯地成為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文化傳播平臺。
(二)世博會具有促進跨文化溝通與理解的價值
在當今高科技時代里,傳統世博會面臨著諸多的挑戰,但是,越是全球化就越發凸顯不同文化之間互相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性。世博會具有促進跨文化溝通與理解的價值,這也是世博會作為一個傳統會展能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存在和發展的核心價值所在。不難想象,來自全球150多個國家的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社會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展示各自豐富多彩的文化,這樣的獨特體驗是無法用網絡和屏幕來替代的。和奧運會一樣,世博會也是一種國際通用語言,它跨越了文化之間的鴻溝,用共同的理念和主題以引起世界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共鳴,對跨文化交流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其獨特的跨文化傳播的巨大優勢。世博會給了普通人一個獨特的機會去親身體驗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更好的溝通與合作。鑒于此,我們要利用全球聚焦中國這個歷史機遇向世界準確地介紹中國,尤其是要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熱愛和平、追求和諧的核心價值觀念,把這個傳統告知世界,在互相尊重、交流和溝通中實現國際社會的理解與認同。
(三)世博會具有塑造國家形象和展現民族文化的價值
和奧運會一樣,世博會也是打造和展示國家形象的一個難得的機遇。相關數據表明:“凡是舉辦過這兩大活動的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都大大受益于此?!彼粌H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更是改善國家形象、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良好平臺。眾所周知,日本正是憑借多次舉辦世博會和奧運會使得國家經濟和文化得到了復蘇,大批日本企業也借此走向了世界舞臺。同時,世博會推動了日本重新確立其民族文化,也成為其確立大國地位的巨大動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設想未來城市生活的平臺。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塑造并傳達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的形象和文化,塑造以人為本的國家形象,充分展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勇氣、自強不息的志氣、厚德載物的大氣”,展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世博會促進跨文化傳播的規律
現代世博會蘊涵了豐富的展覽、表演和互動等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型活動的鮮明特征:
1.文化性。一百多年來,世博會已經由最初展示先進工業產品演變為展示各國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成果的綜合舞臺,而世博會的核心價值直未變,這就是“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這才是真正支撐起世博會的核心要素”l6j。歷屆世博會都有大量的文化活動,而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的文化活動預計總量更是達到2萬場左右。舉辦期間,世博會將是全球文化活動的中心,各種不同文化在這里匯聚,經過交流、摩擦、溝通與滲透,最終達到理解、交融和共存。歸根結底,世博會傳播的核心內容還是文化。
2.長效性。世博會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大型綜合盛會。奧運會雖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集中關注,但舉辦的時間只有半個月左右,時間較短。世博會的舉辦時間則長達半年之久,目標是“吸引7000萬人次的中外觀眾,平均每天參觀者的人數高達40萬左右,其影響力和輻射面是空前巨大的”。與此同時,還會有大量來自全世界的記者參與新聞報道,我們更應該利用這個媒體集中且長期關注的時刻,圍繞2010年上海世博會,從世博背景、世博理念、世博人物等不同角度挖掘上海和中國的文化,用靈活生動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歷史傳承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國家形象。
3.參與性。世博會與奧運會的最大區別莫過于奧運會是以觀眾被動觀看比賽為核心,而世博會是以主動參與為核心的。參觀者身臨其境,切身體驗,親身感受。傳播學的理論表明,人際傳播的效果要遠遠好于其他媒體形式,而世博會正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親身體驗的人際傳播形式來發揮其巨大影響力的?,F代世博會重在參與、互動和交流,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讓參觀者主動參與進來,從而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增強了人們互相學習和交流的意識和積極性。
四、利用上海世博會有效推進跨文化傳播的策略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理念是:“傳承世界文明,弘揚民族文化”,這一理念與我國提倡的“請進來、走出去”的對外交往戰略一脈相承。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世博會這個平臺積極弘揚中華文化、推進跨文化交流與傳播呢?
(一)增加對文化重要性的理解
世博會的交流實際上是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而文化則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政治、經濟、外交等各個領域,這其中有共通、理解和包容,也有差異、誤解和沖突。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構成其他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礎,相反,文化上的誤解則會造成一切交往的障礙。相對于硬實力而言,軟實力更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被外來文化征服的人不會認為自己是那種文化的俘虜,反而會認為自己擁有了那種文化,這就是文化強大的滲透力。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她的《治國方略——應對變化中的世界》一書中說:“中國不會構成冷戰時期蘇聯的那種挑戰,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以用來推進自己權利而削弱別國的具有國際傳染性的學說?!?/p>
這個學說就是思想觀念,就是文化??梢姡枷肱c文化對于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與發展都具有根本性的凝聚和推進作用,而世博會就提供了一個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契機。我們應該充分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會,通過一系列的展覽、論壇、文藝表演活動準確展示中華文化的豐富而深刻的內涵,闡釋中華民族追求和平的思想觀念及價值觀念,擴大中華民族文化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把傳統文化轉變為國家競爭力。
(二)增強文化差異意識,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協助各國做好參展工作
由于各國的歷史背景、社會制度、人口、地理等各不相同,導致了每個國家都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比如說風俗習慣、語言表達、思維模式、宗教法律以及其核心的價值取向。但是,文化具有獨特的多樣性,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溝通、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的;文化沒有好壞、優劣之分。不同的文化應該互相尊重、相互補充。如果每個民族都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評判標準等去進行對外交往,那么對異質文化就會產生不自覺的排斥。
因此,我們應該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克服文化的民族中心主義,既要消除對西方強勢文化的恐懼感,也要消除對異質文化的抗拒性,認同其他文化存在的價值。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舞臺上,我們要面對有史以來最為多元的文化和觀眾,我們對于他們應該給予高度信任,同時也要增強自信,消除文化距離和文化震驚,正確理解參展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高效、準確地協助他們做好參展工作,這對于辦好一屆世博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對于傳播中華文化卻是一個極大的機遇。
(三)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表現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在我國的對外交往中,由于文化差異等原因,中國對外文化交往中存在著巨大的“逆差”。正如趙啟正在2006年跨文化傳播論壇上所言:2004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圖書版權多達4068種,而輸出的只有14種;從英國進口的有2030種,輸出的只有l6種。電影方面,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進口的影片多達4332部,其中,美國幾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國出口的影片可以說屈指可數。在服裝、動漫、電視劇等等各方面都存在嚴重“赤字”問題?!妒ソ洝分悬S金法則“treatothe~thewayyouwanttobefeated.”不僅基督徒熟悉,而且幾乎是傳遍了全世界。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這個黃金法則要早幾百年,卻未能在世界上廣泛流傳。
這些事實和數據很清晰地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是不夠的,與文化的內涵是不成正比的,我們還沒有能夠真正激活中華文化,沒有詮釋好我們的優秀文化。因此,我們要采取切實措施來增強中華文化的表現力、吸引力和影響力??梢酝ㄟ^定期在國外舉辦各種類型的中華文化展、論壇、文化節、文化年等系列活動;要增加媒體對文化活動的關注,給予更廣泛的宣傳和報道,推動一些優秀的文化藝術能廣泛傳播。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的精彩絕倫的文藝表演,就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也同樣是這樣一個舞臺,屆時會有更多的文化活動,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展示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巨大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中華文化的演繹力、創新力和表現力。
(四)跨越文化差異。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共贏
舉辦一屆成功的世博會要涉及到與其他國家和組織的配合和協調,譬如世博會場館設計方案的全球征集、志愿者的全球招募與培訓等,這些都需要與不同文化的人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和密切的配合。世博會是一場國際盛會,我們只有與國際社會進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加強與國外文化機構的合作,了解海外觀眾的文化需求,敢于開放、勇于合作,才能吸引到優質的國際資源,才能跨越文化差異的鴻溝舉辦一次成功的世博會。
1956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在其主編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第一分冊:認知領域》中將教育目標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6種類型。以此為基礎,2001年,安德森對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進行了修訂,將認知技能劃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6個維度。其中,結合高校英語閱讀教學,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體現了英語閱讀教學中對學生英語技能的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與分析、評價與創造體現了英語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而英語課堂上的跨文化教學與跨文化互動則體現了英語閱讀教學中對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階段旨在掌握、理解文本內容的主體信息,使學生了解作者所傳遞的文本表層信息;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與分析將文本內容與現實相結合,使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實例,從而做到了文本內容與現實的關聯;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評價與創造體現了學生認知的升華和再造的過程,學生在評價文本內容的同時,加深了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其創新式的解讀、文本內容的再創造也賦予了文本新的內容。此外,教師英語課堂上的跨文化教學,將英語文本體現的英語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相互對比、分析,文化互動活動使得英語閱讀教學實現了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標。
2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設計
基于對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層面的分析,英語閱讀教學應以文本為依托,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為導向,將學生對文本的認知、分析、推斷、評價、創造能力與跨文化能力當成教學重點。項目組將該閱讀教學分為6個階段,并以鄒為誠主編的《綜合英語教程1》中文本TheMessageBehindtheSmile(笑容背后的信息)為案例,設計整個思辨式閱讀教學的過程。以跨文化交際中的非言語交際為切入點,論述了笑容的生物學功能、文化含義以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不難看出,該文本跨文化教育意義深刻,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對文本的討論、分析、評價的過程,實現學生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最終通過中外文化的對比、反思,實現跨文化互動。第一階段為設疑、討論與預測階段:上課之初,從文本標題TheMessageBehindtheSmile入手,筆者向學生提問“Howdopeoplecommunicatewithothers?”,從而引出文本跨文化交際主題——非言語交際中的體態語,接著,通過手勢意義猜測、面部表情意義猜測等,使學生明確體態語的跨文化意義。在該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利用閱讀文本的課前討論,插圖等信息,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大膽地做出預測。教師也可通過背景知識的介紹與話題討論,增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興趣。通過該階段教學任務的實施,學生閱讀興趣較為濃厚,閱讀目的較為明確,也為后期的批判性閱讀奠定了基礎。第二階段為猜詞與解詞階段:針對本篇文章論述了各類笑的含義,為加深學生對文章核心詞匯的理解,筆者列舉了各類修飾笑容的形容詞,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分辨、表演方式理解不同笑容背后的信息。在本階段教學中,教師挑取文中重、難點詞匯,讓學生結合圖片、上下文線索等猜詞。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討論、思考,通過不斷閱讀,深刻理解核心詞匯在文本中的應用,并使其變成自己現實交流中的“活用”詞匯。第三階段為分析段落結構與主旨大意階段:在講述本篇文章時,筆者首先將學生每3人分成1個小組,根據文本內容,將文本分成3個文本片段,分別布置給3位組員進行朗讀、分析。要求組員各自閱讀文本,總結部分段落大意,然后小組合作分析完整語篇,并填寫思維導圖,完成對文本的段落結構、主旨大意的了解。在該階段,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分組閱讀、小組討論的形式,通過尋讀、略讀等閱讀策略,使學生快速了解每段大意,并總結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此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組織結構,了解段落之間、各段與主旨之間的關系,清楚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第四階段為細讀與深層次理解文本階段:結合本篇文本結構分析,在基本詞匯講解和難句釋義的基礎上,在該階段教學中,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本內容。筆者提出了問題供學生進行細讀、思考。如:(1)笑容的生物學功能是什么?(2)為什么笑容被認為是一種社會行為?(3)不同文化中,男性、女性的笑容意義有什么不同?能否舉例說明?(4)為什么一些美國機構會為不善交際的孩子組織笑容培訓?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分析,學生對本篇文章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在本階段,教師通過思考性、啟發性、批判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層次理解文本內容。此外,根據文本體裁的不同,教師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的批判式閱讀。記敘文的閱讀應使學生關注記敘文幾大要素;議論文的閱讀應幫助學生找準作者的論點、論據;幫助學生區分文中的事實與觀點;還應根據文章具體細節,推斷作者隱含的思想。第五階段為總結、評價與重釋階段:在文本內容分析完畢后,根據文本內容,作者列舉了部分關鍵詞匯,如sur-vivalmechanism,habitual,conversationalsignal,differentcultures等,要求學生對文本進行復述、總結。通過該練習,學生回顧了文本內容,復習了文本的核心詞匯,也提高了自己語言的應用能力。接著,通過討論課堂上教師的微笑,課堂上學生的微笑,走廊上師生之間的微笑,街道上陌生人的微笑等,筆者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評判了作者的觀點。在該階段,教師通過文本關鍵性問題的設置,鼓勵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總結。以提問、小組討論的形式,鼓勵學生評價文本內容與作者經歷的關系,文本觀點與學生觀點的關系、從而做到深層次、創造性地理解文本。教師可通過反思日記、作文的形式,要求學生對文章中自己感興趣的觀點、話題做出評論,完成自身對文本內容的思辨性閱讀。第六階段為跨文化互動階段:在課后練習中,筆者通過情景扮演、表演的方式,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索不同文化笑容背后的信息。如,筆者設置以下情景:中國人在尷尬場面的微笑、美國人在生意談判中的微笑、日本人在受挫時的微笑等。通過情景劇的表演,學生深刻了解到了笑容的跨文化含義與作用,從而為其今后的跨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本階段教學旨在深入挖掘文本的跨文化教育意義,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表層、深層階段跨越至跨文化互動階段。在認知模式上,學生對所學主題有所了解,在情感態度上有所認可,在交際能力上得到提高,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的跨文化交際。
一、跨文化研究的缺席
比較文學首先從歐洲興起,到現在其研究中心也依然是歐美。它是一門年輕學科。從1816年“比較文學”這一術語提出算起,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歷史表明這是一門內容廣博的學科,是一門跨民族、跨語言、跨學科、跨文化的學科。它的這種屬性要求我們的研究不能離開文化研究。但是恰恰是這一點在過去一直被忽視。法國作為比較文學研究的一個重鎮,為比較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聚集在《比較文學評論》周圍的法國比較文學家們標舉影響研究,崇尚實證主義,他們有時著重探討歌德在法國和英國或歐辛、卡萊爾、席勒在法國的威望以及影響和聲譽等問題。這一學派發展了一套方法學,除了收集關于評論、翻譯及影響等資料外,還仔細考察某一作家在某一時期給人的形象和概念,考察諸如期刊、譯者、沙龍和旅客等不同的傳播因素,考察“接受因素”,即外國作家被介紹進來的特殊氣氛和文學環境。法國學派的這種影響研究對于梳理民族文學關系,促進民族文學的了解.有積極作用。但與此同時,這種死抱“事實聯系”的做法并沒有注重起跨文化研究,沒有從文化的角度去考察文學之間的“事實聯系”,沒有探尋比較文學間的文化內因,甚至對文化交流熟視無睹,淇視比較文學的文化土壤,現在看來這肯定是它的歷史局限。平行研究是美國學派的理論,美國的比較文學研究崛起于二戰之后,他們不滿于法國學派漠視作品審美欣賞這種停留于外部考證的研究方式。
1953和1958年,注重文本批評的英美新批評派代表人物韋勒克,分別在《比較文學的概念》和《比較文學的危機》中,對法國學派重事實、講考證,只求“事實聯系”的研究方法提出全面尖銳的批評。1962年美國學派的代表人物亨利雷馬克發表了《比較文學的定義和功用》,重新定義“比較文學”:“比較文學是超出一國范圍之外的文學研究,而且研究文學與其他知識和信仰領域之間的關系,包括藝術(如繪畫、雕刻,音樂,建筑)、哲學、歷史、社會科學(如政治、經濟、社會學)、自然科學、宗教學等等。簡言之,比較文學是一國文學與另一國或多國文學的比較;是文學與人類其他表現領域的比較。”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理論要研究文學和其他知識信仰領域也就是廣藝術之間的關系,它提倡“跨學科研究”,體現了比較文學的跨越性,拓寬了比較文學的研究范圍。但是卻又把比較文學的范圍擴大到無限,而且平行的擴大常常導致牽強附會的亂比,造成“無限的可比性”,“那也就很難說是嚴格的科學了”。從這一派來看,學科間的跨越性是很大的,然而它對于文化的差異的鑒別和分析,對于尋找文學文化的兼容和可比性,對于探求文學文化的互補互證,對于發現特定文化的文學映射仍然是十分欠缺的。影響研究是比較文學發展史上的最基本方法,平行研究是影響研究的修正和補充。它們共同構成比較文學的理論框架和批評基礎。比較文學正是循著這一道路發生發展并且走到現在。同時這些理論也構成了比較文學存在的基礎。這是其巨大的理論貢獻。可是盡管比較文學有這兩大學派的理論支持,仍然可以發現其文化研究的不足。影響研究重實證、重考據,根本就排除了美學的文化的批評:它的跨越性也僅僅體現在法、德、意等歐洲國家中,顯然其跨文化研究是不在場的,是缺席的。美國的平行研究雖然改變了“事實聯系”,擴大了跨越,但是其文化顯像仍然是虛弱的;由于它的隨意性,主觀性,讓人很難相信其為科學。它的大跨越并沒有體現大文化,因此其跨文化缺席是有目共睹的。文化是文學的土壤,文學的解讀和比較必然要尋求文化之間的話語實踐,跨文化的缺席也必然要被它的出場替換。
二、跨文化研究的出場
比較文學的磨難不斷,它的危機嚴重影響到其自身的存在。因此,為比較文學研究找出路顯得十分關鍵。只有在危機中尋找出路,尋求突破,比較文學才能不斷發展。如果說是比較文學的歷史局限造成了它的跨文化研究的缺席的話,那么,在當下全球化語境中,跨文化研究的出場應該屬于“堂而皇之”,適應了比較文學的發展和新時代的研究需要。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動了國際間的聯系,特別是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更是打破了國家間的壁壘和界限,全球性的時空緊縮使全球結合為一個緊密聯系、彼此依存和互相聯動的信息整體,使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變成了真正意義上“地球村”。商業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帶動了人員的大流動、文化的大傳播,在這種全球化語境條件下,經濟多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是世界的總體面貌。世界的多元變革也促成了人們思維的改變。多聲共奏,雜語喧嘩,這就是全球一體化的特征。一體化是世界交流的需要,文化多元化是保持自身身份的選擇,一體化和多元化成為新世紀的特征。在全球多元化的語境里,比較文學的跨文化研究成為必然的出場了。實際上,比較文學中的文化研究當然還有一個學術背景;二戰以來,西方學術界文學批評理論和文化理論特別活躍,新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心理批評、符號學、女權主義、新歷史主義、后殖民主義等各種理論流派競相登臺,其中的不少代表人物本身即是比較文學家,由此對當前西方比較文學研究擇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其自身來說,比較文學的跨文化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第十二屆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年會(1988年)的主題為“文學中的烏托邦”,已帶有社會學研究的性質。至于此后幾屆年會的主題,如1991年第十三屆年會的“欲望與幻想”,1994年第十四屆年會的“多元文化與多語種社會中的文學”,以及1997年第十五屆年會的“作為文化記憶的文學”,包括不斷發表的論文都已經顯示了跨文化研究的傾向。蘇珊巴斯奈特還斷言:“一旦脫離了民族文化和文化身份這些關鍵問題,比較文學就會迷失方向”。
國學大師季羨林也曾說過:“比較文學的研究屬于文化交流的范疇”。由此可見,比較文學研究的文化之思已經是比較文學界的共識,跨文化研究已經登上比較文學的舞臺了??缥幕芯孔鳛樾率兰o比較文學的發展道路,將會促進比較文學的繁榮。在全球化的語境里,文化一體化是不可能消滅多元文化的。盡管存在文化大交流和國際間的文化大融合,但是“每一個民族都將在這樣一個全球性的大合奏中演奏自己的聲部”,異類文化在相互交融和吸收的同時,仍然保持個體的存在。恰恰是由于“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愿意放棄它的個性”,所以在全球一體化和文化一體化的背景下,多元化將是新世紀的格局。這樣,在這種文化交流頻繁,多元共生的局面下,跨文化研究將會因為被給予的新的契機而大有用武之地。比較文學是一種文學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學科中人與人通過文學進行溝通的種種歷史、現狀和可能,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通過文學研究,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堅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改善人類的文化生態和人文環境。跨文化研究就是要走出比較文學的單一影響或平行研究,把思考的焦點對準多種文學的多元文化背景,尋求人類相異文化之間的對話和平等交流,探詢不同民族的個性的文學流露,建設新的人文環境。正因為這樣,跨文化研究才把比較文學的研究帶到一個更為開放的領域,它深人到文學的文化背景,掘動了文學之間最豐富的沃壤;它從文學中獲得對他者文化的認可,體認相異文化的文學映射,并在跨越文化的對話中獲得互補、互識、互證,推動比較文學進人新世紀的新天地。作為一種文學研究,跨文化的比較文學研究以不同文化和不同學科中人與人之間以及不同文化間的互相溝通、理解、尊重和寬容為研究內容。新人文精神為跨文化比較文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促進文化溝通,改善人類文化生態和人文環境,實現不同文化間的尊重寬容、和諧統一、和平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指導作用。#p#分頁標題#e#
三、國內的跨文化研究立場
關鍵詞:文化交流 語言表達技巧 思維方式
二戰后,隨著交通、通信和科技的極大發展,“地球村”上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往也日益頻繁。因此,跨文化交際學應運而生??缥幕浑H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相互交往。(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er,2004:82) ,這就涉及了包括人類學、語言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和地理等多種學科。如今,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對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也大幅增加,而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其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因此,中美兩國之間的交流將會更頻繁。
,(1879~2003),1938~1949年的中國第一夫人,1943年訪美是其一生的巔峰之作。在此期間,她為中國的爭取了大批援助,并在美國掀起了一陣“颶風”。盡管在此時,跨文化交際作為一門學科尚未出現,但可以肯定的訪美已成為該領域的成功范例。
一、思維方式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這一點顯而易見。西方人的思維基礎主要來源于亞里士多德的邏輯。Karl Pribrsam認為,西方共有四種思維方式,其中英國和美國可歸納為唯名式的推理, 即世界是由事實而非想法組成的。所以英美國家的人傾向于通過分析具體事實得出結論。美國人在做說服性文章是普遍采取亞里士多德的古典式章法,可大致分為引言、記敘與說明、證明、駁斥、一些離題的話和結論。一般而言,這種結構的議論文對美國人較有說服力。
作為衛斯理女校英國文學和哲學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對這一謀篇布局方法運用自如,突出體現在她在眾議院上的演講辭中:
第一段和第二段可看作是引言部分,在此她成功地與聽眾建立起了聯系,包括她對美國人民熱切歡迎的答謝,自身的榮幸和對即興演講不卑不亢的態度,這種倫理道德的吸引力讓她贏得了議員的好感。第三段可看作是提出主張的部分,即中美兩國160多年的友誼,為后面贏得支持做出了鋪墊。第四段到第七段是分述部分,首先描述了一位年輕美國士兵迫降中國時得到的中國人民的友好接待;其次講出了自己在美求學經歷,表達了對美國這一第二故鄉的親切與感激之情;再次表達了她對兩國合作對抗敵人以實現羅斯福總統的“四大自由”,引起了議員們的共鳴。這一部分突出使用了情感道德的吸引力。第八到第十段是證明與駁斥部分,即進一步證實自己的主張,并對對立觀點進行駁斥。她舉出了磨鏡石的故事警示兩國合作的重要方式:“不但要有理想,不但要昭示我們有理想,我們還必須以行動來落實理想。”以此來間接表示對美國先前的消極應戰態度的不滿。
根據以上的分析,美國議論文體與中國的曲折含蓄風格不同,如果不對此加以注意,在跨文化交際中的說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二、表達方式
Arensberg和Niehoff 認為, “語言是文化間最顯著的區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即使相同的語言也有不同的使用。在美國,大多數人不懂矜持,所以交際中的語言風格更傾向于直白。他們也欣賞直接、坦誠和明確的表達而非含糊其辭。而我們中國人容易將這種直白理解為不尊重他人的表現,容易造成氣氛尷尬。總之,語言在美國的主要功能是表達個人觀點,而在中國則是維持社會和諧的工具,這一點是雙方交流過程中的一大障礙。 轉貼于
個人認為宋美玲在語言處理上做得非常到位。首先,她清楚明白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作為中國戰爭中的盟國,美國從未在支援中國上做過明確承諾,因為美國將重點放在歐洲戰場上。對于對于來說,此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改變美國的態度以增加對中國抗日的支持。在對眾議院演說中,她采取了欲抑先揚的策略:首先贊揚了美國士兵的勇氣和美國所蘊含的濃厚的民主風氣,“美國人民正在建立與實施一種確系其祖先所懷抱之立國典型。此種信心,益見加強而證實。”,所以在倫理上,“諸君為美國人民之代表,目前有一光榮機會,使汝祖先之開國工作,發揚光大,超越物體與地理限制之疆界”到 “諸位代表”理應將日本視為比希特勒更為兇險的敵人。 在此演說中,她從未直接提及中國自身的利益,相反,她處處從美國,從世界,從全人類以及子孫后代的利益出發。她充分利用了美國根深蒂固的追求歷史、傳統、道德的理想主義外交情結,使得美國人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這場戰爭中的責任重大。
最后,她不僅操著一口流利準確的美國英語,還恰如其分地引用了幾句中國古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來暗示美國應該將重點轉向亞洲,清醒地認識日本的威脅;“看人挑擔不吃力”來暗示美國應當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手足情深”生動描述了同盟國之間的兄弟之情。這些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的表達更凸顯了她作為東方大使的角色。 Althen 對美國人對語言的癡迷有一個精準的描述: 美國人敬重那些可以用適量詞匯清楚表達自己的人,筆者認為這正是對女士的精準描述。
三、一些啟示
從語言交際方面看,女士對我們與美國之間跨文化交流有很多啟示。
比方掌握多種信息系統,熟悉更多的語言符號,注意英語的文化根源。在中國,英語作為外語,我們容易忽視英語的深層文化的學習,例如在習語、模糊語這些與文化密切相關的語言表達的使用中,如果對文化不夠了解,直譯是行不通的,很容易造成誤解甚至沖突。要提高交流技巧:語言是不容忽視的力量與財富。對于大多數西方人來說,有能力的人的顯著標志就是能言善辯,思維清晰。為提高交流技巧,可以加強思維的訓練。其次,培養交際的靈活性。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中指出:“一個人的一聲會扮演多種角色”不論我們的角色是什么,不論我們采取怎么樣的技巧,我們都需要應對各種各樣情景,人物與事件,正是由于未來的不可預測,這種“隨音樂調整舞步”的能力才顯得如此必要。
參考文獻:
[1]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the 5th ed..2004
[2]Pribram, Karl, Confronting Patterns of Thought, Washington: Public Affairs Press,1949
在講究軟實力較量的國際傳播競爭中,研究跨文化傳播的重要性不言自喻。但遺憾的是,目前國內的相關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圍、研究深度等諸方面還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足,如:(1)運用思辨式研究方法的多,基于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分析的實證性的論述少;(2)一般性介紹多,有分量的著作少;(3)我國跨文化傳播研究者跨學科研究不夠,限制了研究的深入;(4)研究中美之間跨文化傳播的多,研究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跨文化傳播的少;(5)國際間跨文化傳播問題研究的多,國內跨文化傳播問題研究的少。
[2]且至今國內尚無關于跨文化傳播學的專門學術刊物,本土學者的論述專著也為數甚少?!秶H跨文化傳播精華文選》一書的面世可謂是改善此局面的強有力舉措。
本書編譯者J.Z.愛門森教授是美籍華人,為復旦大學、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在周游世界、長期考察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并引進國外教學模式,集中精力在浙江大學等國內名校開設用雙語教學的《跨文化傳播》、《世界文化的比較研究與交流》等課程。同時,編譯者還是國際發行的英文學術季刊《中國傳媒研究》的創辦人兼主編(該刊系國際上第一家全英文版的專注于中國傳媒研究的刊物,匯集了國內外眾多該領域的學術精英)。在教學和創編工作中,愛門森教授深感國內跨文化傳播學科資料的匱乏與研究的薄弱現狀,是以精心節選編譯本書。書中選取了美國跨文化傳播領域權威學者、東亞教育者和實踐者、華人學者及非裔美國傳播學教授的著述與采訪實錄,新見迭出,視野宏闊。書中所選文章各成體系而又具內在的邏輯連貫性,在東西方學術對話中建構起跨文化傳播學科的批評理念,豐富了跨文化傳播學的理論內涵,打破了歐美跨文化傳播獨霸學壇的局面,展現了自由、開放、多元的學術氣象。這對于中國跨文化傳播學科的理論建構及研究方法的探索具有莫大的借鑒作用,且在與國際接軌和如何保持本土化風格上尤為顯貴。
一、研究視角糾偏
在這個全球“范式”發生更替的時期,與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中的大多數研究領域一樣,當代跨文化傳播研究的有效性與等同性越來越多地在學術上受到敏感的非西方,尤其是東亞學者、教育者和實踐者的質疑與批評。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由于歐美等國在經濟上的霸主地位,籠罩在后殖民語境陰影下的東方文化一直被動地接受著西方世界單向度的文化輸出,北美中心的跨文化傳播研究也一直被視為是泛文化的、具普適性的特征而被單向地、不經批判地加以推廣。但時至今日,美國的本土學者也對此進行了反思:“作為一門研究領域,在美國和其他文化中建構和檢驗理論是跨文化傳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自始至終,我都堅信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視角,包括從不同的文化視角,來建立各種跨文化傳播的理論?!盵3]在《美國跨文化傳播理論綜述》(一)、(二)兩篇中,古迪孔斯特闡述了美國跨文化傳播理論的歷史演變,考察了跨文化傳播理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梳理回顧了跨文化傳播的各種理論,如傳播中的文化變異性理論、側重跨群體/跨文化有效傳播的理論以及側重身份協商或身份管理的理論等,提出未來跨文化傳播理論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并著重強調中國“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方法應植根于具體的文化中”[4],“理論一旦建立,就應該將之置于其本土文化中檢驗,采用與本土文化相應的方法”。[5]
其實,國內也已有學者敏銳地意識到這一研究局限,姜飛在其所著的《跨文化傳播的后殖民語境》一文中就曾提出“跨文化傳播學發展的合適方向就是首先要對由殖民主義時期以來的奠基于西方人類學基礎上的思維方式進行批判,在全面檢索跨文化傳播學到目前為止的西方中心主義和殖民主義機制的前提下把跨文化傳播引導到良性的、客觀的發展軌道上來,使人類文化的發展重新回歸到自我積淀機制和跨文化傳播雙重作用、協調互動的軌道上來”[6],但缺乏進一步提煉模式和創造新說的能力。
與此相對,在《用東亞社會文化的視角與實踐完善當代跨文化傳播研究》、《人類傳播研究的亞洲方法:回顧與展望》和《建立亞洲背景的文化與傳播理論:一個假設性基礎》三文中,東亞學者批判性地回顧了歐美中心傳播學研究的不足(如過于強調以實踐經驗為依據的研究、缺乏歷時的或者說歷史的視角和方法),并對亞洲傳播學研究方法進行了整理和重新描述,較之以歐美為中心的傳播學術研究,闡明了亞洲中心傳播學術研究的涵義,形成亞洲中心傳播理論范式的三套哲學假設,用東亞社會文化的視角與實踐來完善當代以歐美為中心的跨文化傳播研究。
中國有著五千年璀璨光輝的歷史文化,華夏文明是炎黃子孫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源泉。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強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尋求富有中國特色的跨文化傳播理論、概念、視角和預設是至關重要的。編譯者的專論《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工而自然”的人文境界和人文理想》突破歐美中心共時研究的局限,以歷時的角度、歷史的方法挖掘跨文化傳播的價值與重要性,從廣袤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追本溯源,廓定“工而自然”的概念范疇和歷史生成,并結合實際強調“工而自然”的人文理想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現代意義。這一本土化的新穎創見在當下迷茫無序的業界研究中實為振聾發聵之音,具有不可低估的學術價值和奠基作用。
二、中觀剖析與微觀實例的結合
《國際跨文化傳播精華文選》在宏觀理論建樹的文章之外,也有中觀剖析與微觀實踐,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有助于拓寬學術視野和研究視閾。舉凡高語境中的菲律賓文化到歐美等低語境中的媒介產業以及國際社會關注的艾滋、煙草等領域,均有涉獵,勾畫出一幅世界范圍內跨文化交流的宏闊版圖,印證了跨文化傳播的崎嶇溝壑與艱難險阻。
《全球對話中的菲律賓的Kapwa:一種不同的與“他者”共處的政見》是中觀剖析的范例,在研究方法上提供了跨文化交流中的一種非簡化的知識建構。該文在演示有關Kapwa(意即一種自我和他著“互惠”的存在)的歷史演變之時,強調它在菲律賓文化政治和傳播互動中的意義,呼吁國際學界批判地審視這種知識建構的道德規范和政治見解。盡管菲律賓文化在世界上并不引人注目,在全球文化選擇與文化互動的過程中,尚且存在著嚴重的交流媒介編碼失誤和交流媒介解碼誤讀的問題。但從文化闡釋學的角度來講,跨文化交流就是采用己方文化視角去審視異域文化,并且在理解他國文化的基礎上反觀自身的文化。換言之,“與異域文化的接觸過程是以面向世界的胸懷陶冶
自我的過程,是認識己方文化和異域文化的相互依賴性以及了解異域文化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7]的過程。眾所周知,“每個人的自身認同都具有文化性,不同的文化有著各自不同的視野,文化的不同性應該得到尊重。”[8]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另一種本土化的研究方法,或許該文能提醒我們注意他者傳播的權益。
《網絡廣告之現狀》、《美國電視網爭取受眾和廣告主的策略》、《抗爭艾滋以備抗爭煙草殺手:媒體訊息、宣導及更多》這三篇可說是微觀實例的體現。其研究方法是典型北美式的,注重量化分析和實證研究。《網絡廣告之現狀》、《美國電視網爭取受眾和廣告主的策略》等文中的大量數據均來自美國廣電行業第一線,作者也是資深的業界人士,觀點鮮明針對性強,其中的建議具備較強的現實可行性;《抗爭艾滋以備抗爭煙草殺手:媒體訊息、宣導及更多》屬于健康傳播的范疇,該文抓住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結合中國的具體狀況寫就,強調媒體宣導在預防艾滋病傳染上的影響力,并極力主張亞洲的相關媒體宣導運動需要超越美國式的個體型研究范式。
反觀國內的跨文化傳播研究,據學者調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要集中于十大議題:翻譯中的跨文化、商業中的跨文化、跨文化交際、文學作品中的跨文化、旅游與體育中的跨文化、教育中的跨文化、跨文化心理、不同文化間的比較、跨文化傳播、藝術中的跨文化傳播。[9]近年來,又增添了一些新議題,如城鄉跨文化傳播問題、信息研究、東西方媒體跨文化傳播障礙分析、跨文化傳播的文化倫理等。相對來說,國內的研究現狀大多集中在以文化、教育、交際為主的范疇內,大致以揭示表層現象、提出對策性建議為主要論述模式,理論建樹方面乏善可陳,鮮有新見。事實上,跨文化傳播研究的前沿進展一直敏銳地捕捉著時代變遷的敏感問題,觀照現實正是其學術生命得以延續并不斷向縱深發展的推進力。在這方面,《國際跨文化傳播精華文選》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有用的啟示。
三、強調本土化的跨文化傳播教學
跨文化傳播現今已然成為國際學術界的顯學,而在中國則剛處于始溫階段。體察各國研究現狀,可以發現基本都以歐美的理論模型與范式研究為主。這一方面是因為鮮有東方理論和東方模式可供教育者使用,另外也是因為大部分東方學者接受的是西方式傳播學教育,研讀的是西方學術體系中衍生的論著,因而不可避免地會在教學、科研中引進、應用和模仿西方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方式和方法。為了更好地推進跨文化傳播本土化,在人才培養模式和傳播知識體系上進行積極探索,應當說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方式之一。
該文選有針對性地采訪了美國兩位教育專家――密西根州立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院長和霍華德大學約翰遜傳播學院院長,兩所院校在跨文化傳播專業的教育形式上各有側重:密西根州立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以學術研究為長,尤其在健康傳播、信息技術和大眾傳播等前沿領域內領先;約翰遜傳播學院致力于教育和培訓合格的非裔美國人及其他有色人種從事傳播事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特色化教學方式。學院舍棄美國主流教材,根據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教學計劃自編教材,著力培養非裔美國人的民族自豪感。這一教改舉措成效顯著,教材匯編所成《分裂的形象:大眾傳媒中的非洲裔美國人》一書于1995年被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學會評為20世紀35本最有影響力的大眾傳播書之一。同時,訪談還涉及辦學理念、學生就業、課程設置、師資配比等多方面問題,聚焦于特色化、本土化的教學思路及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方針。反觀國內,當下新聞學、傳播學的學科建設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學科點越建越多、從業教師隊伍日漸膨脹、學生人數急速擴張。然而掩藏在這虛假繁榮表象下的真實情景卻是專業教育同質化現象嚴重、教材西化、本土特色模糊甚至缺失,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警醒。
四、體例編排特色
《國際跨文化傳播精華文選》雖由各自獨立的15篇文章組成,相互之間看似毫無關聯,實則鉤聯繁復,具有內在的邏輯連貫性。整部文選的編排思路恰如開篇《世界文化和文化紛呈中的傳播策略――一個致力于跨文化融洽交流的計劃》所倡導的世界文化課程內容的具體設置一樣,在局部精巧細致而整體兼容并蓄的基礎上,構建起一套立體、交叉、開放的理論話語,并由此形成一個互文參照、前后應和、學養豐厚的思想場域。
編譯者在精選優秀論文,架構體例的同時,始終以本土化理念統領全局。無論是理論話語抑或訪談實錄,皆或隱或顯本土化這一意旨,編譯者意欲為中國跨文化傳播學科貢獻一己之力的拳拳之心可見一斑??缥幕瘋鞑ズw領域深廣,涉及眾多學科,且極易滑入話語霸權、媒介帝國主義、后殖民等先在理論的誤區,導致偏狹種族主義的論戰。編譯者在篩選過程中跨越意識形態和文化語境的鴻溝,以公正、客觀、包容的姿態使“西學”東漸,以“對話”的形式應對西方顯學的強勢,以便最大程度地還原跨文化傳播學科的內在文化視景。研讀本文選,從背景介紹、書目注解直至某個細小概念的譯法,編譯者都力求還原真實并遍訪名家。在國內眾多的傳播學譯著中,該文選或許沒有介紹系統的理論言說和名家流派,但它卻涵蓋了大量原創性的學術見解,理論思辯色彩濃厚,而且在具體的教學實踐與辦學理念上也頗多新穎創見。
荷蘭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皮爾森預言,21世紀“將是一個有許多個經濟中心、科學中心,以及更為重要的文化中心的多元性世界”[10],進入這個文化中心的前提條件是我們能否在傳統文化中窺見一些與全球化趨勢共融的的質素,并通過現代化手段使之發揚光大。同時,堅持“和而不同”的傳播策略,凸顯本土化特色,因為本土化就是最好的國際化!要達至跨文化融洽交流的理想狀態,應如編譯者在扉頁上的題語:地球就象一葉扁舟,在廣袤無垠的太空中運行。坐在這小船上的人們只有學會相互接納、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和平共存、同舟共濟,這小小的宇宙船才能逍遙遨游于無限之中!
注釋:
[ 1 ][美] 拉里•薩姆瓦等主編,麻爭旗等譯:《文化模式與傳播方式》,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頁。
[ 2 ]關世杰:《中國跨文化傳播研究十年回顧與反思》,《對外大傳播》2006年第12期。
[ 3 ]J.Z.愛門森編譯:《國際跨文化傳播精華文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頁。
[ 4 ]J.Z.愛門森編譯:《國際跨文化傳播精華文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頁。
[ 5 ]J.Z.愛門森編譯:《國際跨文化傳播精華文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頁。
[ 6 ]姜飛:《跨文化傳播的后殖民語境》,《新聞與傳播研究》2004年第1期。
[ 7 ]梁鏞、劉德章:《跨文化的外語教學與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頁。
[ 8 ]梁鏞、劉德章:《跨文化的外語教學與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