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2 20:23: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行業英語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每逢畢業,大學生最頭痛的問題之一莫過于畢業論文,很多商務英語專業的同學都期望學校取消畢業論文。然而,畢業論文能幫助學生掌握商務英語專業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初步研究能力,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根據《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畢業論文(設計)是考查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本科生進行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入門階段,是對四年大學專業學習的一個成果展現。因而,畢業論文或設計對于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
商務英語專業的選題方向是什么?在畢業論文開題意見和成績評定表中往往會有這么一條:是否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對于培養目標《商務英語國家標準》規定,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英語基本功扎實,具有國際視野和人文素養,掌握語言學、經濟學、管理學、國際商法等相關基礎理論與知識,熟悉國際商務的規則和慣例,具備英語應用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能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從培養定位來看,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以文學、語言學作為選題對象肯定是不怡當的,選題的核心還應是商務英語。對于地方性本科院校來說,由于教育部已經將這類院校定義為應用型高校,選題的重點還應放在商務英語在相關領域的應用上。
二、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甚至是指導老師都不清楚什么是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到底該研究什么。無法明確這一點,就會導致論文選題不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籠統空泛、與社會實踐脫節等問題。
(一)選題不符合專業培養方案
要符合專業培養方案,除了熟悉教育部的商務英語專業介紹外,還一定要明確什么是商務英語。對于商務英語的定義,Hutchinson和Waters稱:商務英語是ESP的一個分支,是以英語作為語言媒介、以商務知識為核心的一種ESP。從其定義可以看出,商務英語可以根據實際用途來界定,其范圍涉及到許多不同行業和領域,所以商務英語涵蓋了各個相關領域的專業英語,如經貿英語、金融英語、會計英語、法律英語、物流英語、廣告英語等。因此,商務英語的一般定義是一切與商業相關領域的英語。
這樣看來,符合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方案的選題范圍相當廣泛,只要涉及與商務相關的專業英語領域即可,例如“合同英語中贅述現象的語用分析’、“物流英語語篇的語法銜接研究”、“從張家界景點的翻譯看旅游英語的翻譯策略”等均是相當不錯的商務英語選題。但是,脫離了商務界定的選題就很可能不符合專業培養方案,例如“文化因素對電影片名翻譯的影響”、《快樂大本營》中漢英語碼轉換現象探析’、“從英漢句法差異看長難句的翻譯”等選題就明顯不符合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方案。
(二)選題籠統、空乏、單一陳舊
由于缺乏對商務英語研究領域的系統了解,學生的選題往往籠統空乏,很多同學感覺無題可選,紛紛借助網絡,從而產生選題陳舊、雷同等問題。在對幾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商務英語畢業論文選題的調查發現,畢業設計的形式比較單一,全部是采用傳統的學術研究性畢業論文模式,居然沒有學生采用調查報告或策劃方案。就畢業論文選題的領域而言,寫商標和廣告的占40%以上;寫商務英語語言特點的也占到30%以上;只有一到兩篇涉及到新聞、法律方面;研究金融、管理、保險、物流等方面的基本沒有。
(三)選題與社會實踐脫節,無實際價值
理論結合實際一直是需要解決的基本社會問題,也是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然而很多商務英語選題脫離社會實踐,缺乏新意,無實際意義。有些選題不像是研究論文,更像是教課書里的內容,例如像“商務英語信函的語言特點”和“國際商務談判的語言特點”這樣的選題可以在相關教課書上發現完全一樣的內容。另外,有些研究是已經沒有必要進行的,例如,隨著高等教育的全民化,進出口行業從業人員一般都已具備直接閱讀和撰寫外貿函電的能力。因此,沒必要研究類似“英漢外貿函電翻譯”和“論商務函電翻譯”的選題,而且之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豐富。
三、原因分析
(一)商務英語研究氛圍
根據葉興國教授對中國商務英語研究現狀與趨勢的研究,發表過的商務英語論文從研究領域看,籠統地研究商務英語的論文多,研究英語廣告和商標的論文多,深入研究國際商務具體領域專門用途英語的論文少。另外,據統計,過去30年總共發表了約5000篇商務英語論文,其中,研究廣告英語和英語商標、品牌的論文約占總數的31%。由于學生寫作畢業論文的主要文獻來源是中國期刊網,這一現狀無疑對學生的選題具有巨大的導向作用。
(二)往屆學生論文選題傾向
由于絕大多數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選題的時候都沒有進行過相關的實踐調查,因而很多同學就直接上網搜索現成的選題,似乎寫起來有更多資料可查。這樣一來,往屆學生論文的選題,尤其是其他院校上傳到網上的選題就成為很多畢業生使用“拿來主義”的對象,這也是學生選題單一的原因。
(三)管理和指導理念落后
造成學生畢業論文諸多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師指導理念落后、學生英語水平不高、學生專業知識不扎實、管理過程不規范等造成的?,F在地方本科院校學生的畢業設計仍然堅持按照傳統的學術論文模式進行,基本脫離社會生產實踐。論文指導的管理機制也不合理,例如寫作指導的時間安排不妥當,往往與找工作、考研時間相沖突;選擇指導教師的機制不科學、不合理,根本沒有根據教師的研究方向進行選擇,常常出現研究文學或教學法的教師指導商務英語選題學生的情況;指導老師的指導理念落后,單一要求用理論解釋現實問題,忽視了商務英語的社會調查和商務英語的實證性研究。
四、解決方案
(一)熟悉商務英語研究理論
理論聯系實際是論文寫作最常見的模式,要想寫好這類論文,首先要熟悉相關領域的理論。在進行論文寫作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應系統地學習商務英語理論,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王立非教授針對商務英語語言理論體系,提出了商務英語詞匯學、商務語用學、商務話語分析、商務翻譯學、商務對比語言學、商務社會語言學、英語經濟學等十二種研究理論和商務英語研究方法。
(二)擴大商務英語研究范圍
掌握好了商務英語理論,接下來就是明確要指導的實際問題。由于商務英語涵蓋了與商務有關的各個領域,商務英語研究的范圍也隨之非常廣泛。研究內容可涉及商務英語語言、廣告、商標、函電、經貿、談判、合同、標識語、公示語、法律、外宣、司名、旅游等,還可包括金融、會計、會展、物流、涉外禮儀、電影、產品說明、公司宣傳、證券、電子商務等領域所使用的英語語言特點及翻譯技巧。
(三)畢業論文形式多樣化
根據《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畢業論文(設計)要求選題有價值、思路清晰、內容充實、文字通順,并有一定的獨立見解。商務英語專業應鼓勵學生采用市場調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營銷方案等多種形式,長度與畢業論文長度大體相等,用英語寫作。評分時除了考慮語言質量和格式外,還應把創新思維和應用價值作為重要依據。因而,除理論聯系實際的學術型論文寫作外,還可以采用實踐性畢業論文形式。論文的內容可圍繞商務英語專業相關崗位進行選題,以解決具體職業崗位的具體問題。例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習經歷,針對工作過程,用英語寫一份完整的工作程序匯報;或者是為某項促銷活動寫一份詳細的策劃案;也可以就某個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完成市場調查報告;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市場調查,寫一份創業計劃書等等。
五、結語
關鍵詞: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
一、國際商務英語的界定
關于國際商務英語的學術界定,眾說紛紜,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了細致的研究。Jones,Alexander認為。國際商務英語只是在商務背景下使用的英語,并不是什么特別的語言;Pickett認為,國際商務英語位于特定商務技術語言和普通大眾語言的交界地帶,是一種工作語言;Bargiele-Chiapini,Nicherson認為,國際商務英語是一種職業話語,是人們使用英語進行商務活動的結果,語言和商務活動之間具有密切相連的關系。我國學者程世祿、張國揚把商務英語與旅游英語、科技英語、醫學英語等行業英語歸類到職業英語范疇;王興孫教授認為:國際商務英語實際上就是商務環境中應用的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種變體,也就是已在從事或將要從事商務行業的專業人才所學習或應用的專門用途英語。張佐成、王彥則認為,商務英語是在商務場合中,商務活動的參與人為達到各自的商務目的,遵循行業慣例和程序并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有選擇地使用英語的詞匯語法資源,運用御用策略,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所進行的交際活動體系。從以上的有關言論中可以得知:商務英語不是獨立的語言,是與國際商務活動密切相關的學科理論,是跨文化商務活動的工具。
二、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原則
國際商務英語學科作為新型的應用型學科,其學科交叉性和專業復合性決定了該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是跨學科的工作任務。在設計課程體系內容時,除了遵循通識的課程設置理論和ESP理論之外,還應該結合國際商務英語學科特點。遵循以下原則:
1 以學生為本,適應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
眾所周知,學生的需求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市場和崗位客體的需求,二是學習主體的內在需求。國際商務英語教育是培養能夠參與國際貿易競爭的國際商務人才的學科,國際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崗位變得更加寬廣,涉及國際商務的各個領域,這些新的變化和發展無疑都對國際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必須重視英語專業基礎課程,如,英語語音、綜合英語、英美概況、初級商務英語聽說、商務英語閱讀、商務知識導讀、商務信函寫作、國際營銷寫作、歐洲文化等課程。另外,在專業設置時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針對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設計專業必修課,如,第二外語、商務翻譯、商務口譯、經濟學原理(英)、國際貿易、進出口實務、跨文化交際導論(英)和國際金融等課程。要將商務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融人低年級英語語言技能課的教學中,在語言學習時,同時傳授國際商務專業詞匯、術語及國際商務英語表達方式的內容。例如,在培養英語語言能力、國際商務能力時,我們可以用國際營銷、國際貿易和物流等模塊內容來訓練,語言訓練貫穿于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中。這樣,學生在提高語言水平的同時,也能獲得商務知識與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時,應立足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加強創新能力和開拓能力的培養,將道德素質教育融入日常英語和商務英語知識的教學中。
2 以“學科本位”為基礎,以“能力本位”為導向
“學科本位”課程全面系統地闡述整個學科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傳授知識是課程體系的中心和重點,具體的做法是將所有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個教學科目,并且以嚴密的邏輯關系構架全部內容?!澳芰Ρ疚弧闭n程模式是以全面分析職業角色活動為出發點,以提業界和社會對學習者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為基本原則而設計的課程形態。其目標是使學生最終掌握某一職業或職業群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技能,該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國際商務英語以培養學生國際商務能力為目的,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交叉性和復合型的特點,在課程設計時,我們還需要強調目標崗位能力的培養,要以能力本位為導向,設計和培養具體的專業能力。國際商務英語涉及的內容廣泛,許多內容是跨學科的,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很難培養出實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課程體系時,以學生獲得目標市場和崗位所需求的具體知識和技能為目的,課程內容的建構要與實際工作需求相結合,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相結合。知識內在的邏輯系統和情感體驗與能力相結合,學科系統化知識和職業實踐相結合。 3 吸收國外經驗和教訓
我國的商務英語專業發展歷史不長,從現有的課程設置和內容來看,還存在著內容過時,與培養目標相脫離的現象。專業書中有不少實例還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內容,且內容覆蓋也不夠寬廣,許多國際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如國際結算、國際物流、商務口譯、企業管理、國際營銷在我國還不夠成熟和完善。因此,我們還需要認真學習和借鑒西方英語國家國際商務英語教學的經驗,汲取先進的課程設置理念、方法和內容。同時,把握我國的商業環境和企業文化,積極主動地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課程體系,推陳出新,開發適合我們國家適用的國際商務英語專業課程。
4 與時俱進,適應變化
目前,商務英語學科發展狀況令人擔憂,將國際商務英語作為獨立學科建設的力度和效度不盡如人意。從歷屆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大會的論文文集和散見于其他學術刊物的商務英語論文的內容來看,絕大多數是關于商務英語教學、翻譯等方面的,只有極少數學者的研究涉及商務英語學科課程體系設置與改革。國際商務英語作為我國的一門新興學科,不可避免地要繼續向前發展,因此,在課程體系設置時,我們需要注意課程的前瞻性。由于國際社會、國際市場和國際商務的情況千變萬化,隨之帶來的國際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國際商務英語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惰性學科,課程體系的設置和內容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課程體系,這樣才能建立起科學的、反映時展需求的課程體系。
綜上所述,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必須隨著國際商務的發展與時俱進。另外,設置國際商務英語課程時,我們還應該考慮到不同區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完全一致的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既不現實,也不符合我國國情。在國際商務英語蓬勃發展的今天,構建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和內容不失為一個可操作和現實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鮑文,國際商務英語學科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11),
[2]張佐成,商務英語的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08.
[3]江春。丁崇文,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探討[J],對外貿易大學學報。2004(01).
關鍵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英語;翻譯技巧;特點;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51-0150-02
一、電力專業英語詞匯特點及翻譯技巧
(一)專業術語
1.第一類稱為專業或技術詞匯,為專業所特有的詞匯,專業性強,詞義單一,需要掌握并背誦,如auto-transformer(自耦變壓器)、circuit breaker(斷路器)。
2.第二類稱為次技術詞匯,為很多專業和學科所共有的詞匯,不同專業和學科往往具有不同詞義,如power(功率――電力學科,功率――物理學科,乘方――數學學科)。
3.第三類稱為非技術詞匯,為普通詞、專業詞所共享的詞匯,如current(電流――名詞、專業詞,現在的――形容詞、普通詞)。
這類詞匯使用靈活,上下文是決定詞義的重要因素。
(二)縮寫詞、合成詞與派生詞
為了表達上的簡練,將一些出現頻度較高的專業詞匯由一些字母組合成一個縮寫詞匯,有節略詞、縮略詞、首字詞和縮寫詞,如lab(laboratory實驗室),GIS(gas insulated station氣體絕緣變電站)。正確翻譯縮寫詞的含義需要多接觸電力專業英語詞匯,弄懂字母所代表含義,多采用意譯的翻譯策略。
電力專業英語詞匯另一個重要特點是由基礎詞合成、派生出來的,如:circuit breaker(斷路器)、power grid(電網);或者是由詞根、詞綴組成的,常用的詞根、前綴和后綴多達百個,其構詞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掌握構詞法,記憶至少50個詞根、詞綴,是掌握專業英語詞匯的重要手段。
二、電力專業英語句法特點及翻譯技巧
(一)廣泛使用被動語態
1.譯成漢語的被動句。有些英語被動句著重強調被動的動作,翻譯時為了突出被動意義,可以譯成漢語中表示被動的“被”字結構或相似結構,如“受、遭、讓、給、由、把、得到、受到、由……來”等。
例句1:The speed of a generator is controlled by the prime mover.
譯文:發動機的轉速是受原動機控制的。
2.譯成漢語的主動句。
(1)將英語的被動句譯成漢語的主動句。
例句2:Industries,commerce,services and other consumption are connected to distribution or regional networks or to the main grid.
譯文:工業、商業、服務業和其他消費行業與配電網絡或區域電網聯網,或與主干網聯網。
(2)若在被動句中表示行為主體的詞前加上了by或以其他介詞短語構成的狀語,翻譯時可將這類by結構中或其他介詞短語中的名詞或名詞詞組譯成句子的主語,將原來的主語譯成賓語。
例句3:The current of electricity in a building is controlled and regulated by the circuit breaker.
譯文:斷路器控制與調節建筑物的電流。
(3)省略主語。
例句4:Whenever work is being done,energy is being converted from one form into another.
譯文:凡做工,都是把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4)若有些英語被動句并未在句子中出現表示行為主體的詞或詞組,在翻譯這類句子時,可適當增添一些不確定的主語,如“人們、有人、大家、我們”等。
例句5:It is now understood that atom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smaller particles.
譯文:現在人們懂得,原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
(二)廣泛使用復雜長句
1.順譯法。如果原文所敘述的一連串動作基本上按動作發生的時間先后安排或原句的內容按邏輯關系安排,翻譯時可按照原文順序譯出。
例句6:We try to stop an overload before it becomes a short circuit,and after a short circuit happens,we try to stop the flow of energy through it as quickly as we can.
與漢語表達的結構順序基本相同,采用順譯法。
譯文:我們盡量防止過負荷以免短路出現,而在短路之后,我們則想辦法盡快地切斷通過電路的電流。
2.分譯法。把原文中較長的句子成分,或者不易安排的句子成分分出來另作處理,一般譯為短語或獨立結構。就拆譯成分的結構而言,分譯大體可以分為單詞的拆譯、短語的拆譯和句子的拆譯三種情況。
例句7:Larger fiber bandwidth,lower loss and more reliable optical sources would make optical fibers more competitive in this sector.
該句是一個暗含因果關系的句子,句首用三個并列的詞組闡述主語的特性,“would”引導的賓語部分是主語具備特性所能達到的功能,采用分譯法使翻譯更加具有邏輯性。
譯文:光導纖維具有頻帶較寬、損耗較低、光源比較可靠的特點,因此在這一領域中會有較強的競爭能力。
3.倒譯法。英語在敘述動作時,往往使用各種語法手段將動作的先后順序打亂。
例句8:The resistance of any length of a conducting wire is easily measured by finding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in volts between its ends when a known current is flowing.
據此句結構,按照漢語表達習慣,條件和原因放在前面,而把結果放在后面,因此,根據例句意群之間的關系,when是條件狀語從句,應該先譯。
譯文:當已知導線中的電流,只要求出導線兩端電位差的伏特數,就不難測出任何長度導線的電阻。
(三)大量使用非謂語動詞短語
電力專業英語論文是精煉、簡潔的推理和論證客觀事物,多使用非謂語動詞,如不定式、分詞和動名詞。在翻譯此類句型的時候,首先要理清句中各部分之間的語法關系,時間先后關系和邏輯順序,然后,按照漢語習慣譯成英語。
例句9:The capacity of individual generators is larger and larger so tha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electric power is satisfied. 在電力專業英語中習慣寫成:The capacity of individual generators is larger and larger to satisfy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electric power.
譯文:單臺發電機的容量越來越大,目的就是滿足不斷增長的用電需求。(用不定式短語來替代表示目的和功能的從句或語句)
(四)大量使用后置定語
英語常使用后置定語來修飾中心詞,其種類眾多:分詞短語作后置定語、形容詞短語作后置定語、定語從句作后置定語、動詞不定式短語作后置定語、介詞短語作后置定語,等等。在翻譯這類句法的時候,首先進行斷句分析,理清各句段之間的時間順序、邏輯關系,最后再依據中文習慣重新組合翻譯。
例句12:The so-called “smart-grid” is a collection of approaches using modern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power grid.
原句中“using modern technologies”是分詞短語作后置定語,修飾“a collection of approaches”,而句中的to do部分是動詞不定式短語作后置定語,說明前面內容可以達到的目的。
譯文:所謂“智能電網”集現代化技術方法于一體,旨在提高電網效率。
三、電力專業英語修辭特點及翻譯技巧
專業英語在句法上一般都為陳述句,現在時態(介紹性質的句子則有過去時態或完成時態);進行條件論述、理論分析和公式推導時,多使用邏輯語法,即表示條件、原因、語氣轉折、限制、假設和邏輯順序等詞匯,如:although,because,but,if,therefore,thus等。
在翻譯的時候,首先分析句子的結構;結合上下文,捋順句子的邏輯關系,才能給出準確的翻譯。
例句13:Underground cables are used minimally,because they are unreasonably expensive at long transmission distance typical of Finland and because they restrict land use in the area where the cable has been buried.
譯文:在芬蘭這樣典型的長距離傳輸中,地下電纜的費用極其昂貴,而且它們限制了電纜鋪設區域的土地使用,因此,很少采用地下電纜。
四、結語
本文提出的翻譯教學方法從語法、句法和修辭的不同特點入手,詳細提出了翻譯應對措施,有的放矢,將翻譯技巧規律化、結構化、步驟化,解決了學生翻譯無從下手的困難。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團隊建設;地域經濟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5-2016年度科研規劃立項課題“地域經濟發展視角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LZY15435)的階段性成果項目負責人:房冠喬
在高職教育蓬勃發展的良好背景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又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地域經濟的發展急需大量合格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這些人才既要懂得專業知識,具備專業能力,又要能滿足行業需要和企業的需求。高職商業英語專業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要得到企業的認可,他們需要具備較強的商業英語應用能力。因此,為了更好的服務地域經濟的發展,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也迫在眉睫。為了提高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必須根據地域經濟發展的情況,加強商務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
1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團隊建設現狀
(一)教師團隊師資結構不合理,不利于商務英語教學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團隊的師資構成來看,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從普通高校引進的的英語專業教師。很少有教師有企業一線工作的經驗或背景,他們雖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對語言知識的講解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絕大多數老師未受過專門的商務英語的培訓,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對經濟狀況的了解及市場情況的把握不夠準確。而有個別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因未系統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等教學理論,因此在授課方面缺乏理論指導,未能形成完整系統的授課模式,因而也影響了教學效果。從年齡結構上看,年輕教師占很大比例,許多教師教學實踐匱乏,無法滿足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性強的教學需求。為了能達到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該團隊中教師的年齡應該分層次,既有老帶新,有要有青年骨干教師,還要有新鮮血液。如果不能根據學生、教師和地域經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沒有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便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見,組建一支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團隊,從而讓不同的教師能共明確職責分工,教有所長,形成互補,便能對于目前理論實際無法結合的現狀有所改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商務英語知識更新較慢,學生未能接觸較前沿的商務英語知識。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所選取的教材未進行較快的更新,所用教材較為陳舊,學生英語基礎較弱,因此限制了教師對課本外知識的拓展,多數教師照本宣科,講課內容圍繞知識已經較為陳舊的課本知識,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滿足學生對商務英語新知識的渴求。教師的思想觀念和教學模式落后,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和技能的培養,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很多同學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明確的定位,也沒有確定的目標,只把目光放到期末考試及格,拿到所學科目的學分,不影響正常畢業上,結果導致惡性循環。因此,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聽說能力,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教學,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使用多種教學平臺,也不要忽略商務英語知識更新的環節。
2 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團隊建設與地域經濟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基于地域經濟特點,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細則。
高職教育培養的目標極具職業特色,服務地域經濟發展。高職教育要培養服務地域經濟發展的生產、服務、銷售、管理等方面的既具備職業技能又具備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因此,商務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也要服務這一宗旨,首先要做好專業的定位,要以地域經濟發展方向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方向,服務于市場為目標,制定專業培養目標與細則。要定期委派教師深入一線企業進行掛職鍛煉,進行商務理論的研討和學習,與企業專家進行交流和學習,提高教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同時還可以了解地域經濟對商業英語專業的需求現狀及具體崗位對知識技能和實踐能力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確定人才培養模式。
(二)校企合作,培養專業知識過硬,實踐能力突出的專業人才。
校企合作辦學是高職商務英語團隊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遼寧裝備制造職業學院就采用了這一合作形式,既邀請企業中優秀的人才來學校做兼職教師,培養同學的實踐能力。同時,企業又給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讓學生盡早了解工作的流程和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極大的刺激了同學學習必備知識的欲望,使同學盡早確定學習的目標和理想,減少盲目性。同時能使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團隊瞄準地域經濟的發展,與企業建立雙贏的合作關系,拓展校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實現培養地域經濟發展需要的既具備專業知識,又具備實踐經驗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目標。
(三)加強師資力量,優化師資結構,建設特色的商務英語教師團隊。
針對目前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團隊的師資情況,在多方面加強師資力量。比如,目前的在職教師有的專業并非商務英語專業,對此類教師要加強培訓和進修,除了英語專業能力外,還要加強商務知識的學習;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要讓他們多走進一線企業,多為他們提供實踐機會,增加企業一線工作經歷,以便使他們能更好的教導學生;另外,可以加強校企在師資方面的合作,可以邀請企業中的商務英語的精英經過一定的培訓后到學校兼職上課,傳授實踐經驗和工作經驗,縮小課堂教學與工作實踐的距離。使高職商務英語教師團隊能做到專兼結合,取長補短。
(四)根據地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課程體系建設。
高職教育要分析地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并根據需要,進行課程體系建設和改革。如果要培養出具有合格專業知識和技能,并能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就首先要對課程體系建設進行改革。要根據地域經濟的需要和崗位及職業要求設置課程。要體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地域經濟、行業發展、職業要求和專業特點,設置商務英語課程體系和主干課程。商務英語課程體系應該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和順應社會形勢的發展,合理配置課程資源,優化課程體系構建,為地域經濟的發展輸送合格人才。
只有加強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用商務英語教學來促進地域經濟的發展,反之依賴地域經濟的發展來為高職商業英語教學團隊建設提供有效的保障,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劉英杰.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團隊建設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9
[2]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2006
[3]周文斌.堅持學研結合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2006
關鍵詞:市場結構;競爭;寡頭壟斷;銀行業
一、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銀行業逐步形成了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主體的典型的寡頭壟斷市場結構,1995—2002年期間,資產、貸款、存款各項CR4指標均大于75%,按照貝恩(Bain.JoeS)對市場結構集中度指標分類法進行判定,CR4指標大于75%,說明我國銀行業處于高度集中的寡頭市場。這種情況近年來出現緩慢而明顯的下降趨勢,截至2004年底,CR4的貸款指標降至63.32%,仍處于較高的寡占狀態。但是,隨著人世過渡期的結束,我國銀行業已經全面對外開放,外資正在加緊以各種方式進入我國銀行業,同時,民營資本也在借監管逐步放松的國際趨勢,寫作論文逐步向銀行業滲透,我國銀行業正處在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之中。那么,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我國銀行業高寡占的市場結構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發生怎樣的演變?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優化目標該如何判定和選擇?對此,許多學者都做出了分析。其中較為主流的一種觀點認為。壟斷競爭是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的必然選擇。本文對此進行理論分析和實踐論證。提出寡頭壟斷依然是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的優選目標。
二、對主張我國銀行業壟斷競爭結構觀點的幾點不同意見
認為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應選擇壟斷競爭的觀點。大多源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受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影響,長期以來形成對競爭的偏好,對壟斷的排斥。按照西方經典的微觀經濟學理論。只要不存在外部性,完全競爭的市場就會自動實現帕累托最優的資源配置,競爭成為效率的前提,完全競爭市場是經濟效率最高的市場形態。而壟斷作為競爭的對立面,總是與扼殺競爭、阻礙技術進步聯系在一起。從不完全競爭的兩種市場形態來看,寡頭壟斷更偏重于壟斷,而壟斷競爭更側重于競爭。所以,隨著我國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競爭成分的增加,壟斷競爭被認為是銀行業市場結構的必然演進結果。
2、按照產業經濟學SCP理論進行倒推,認為銀行業的寡頭結構是造成我國銀行業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因此,寫作畢業論文主張壟斷競爭結構。按照SCP分析范式。市場結構決定市場行為,市場行為又影響市場績效,長期以來,我國銀行業效率低下,由此歸因于高度集中的寡占市場結構,因此,主張降低準入壁壘,增加競爭成分。
3、對壟斷和競爭存在兩種偏頗的理解。一是將競爭定位于潛在進入者和在位銀行之間的競爭。而忽略了在位銀行之間存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認為增加競爭成分就是放低準入,增加競爭主體和銀行的個數。二是將壟斷結構和壟斷行為相混淆。將反對壟斷行為替換為反對壟斷結構。因此,認為壟斷競爭結構更有利于競爭和反壟斷。
對于第一種觀點,就壟斷和競爭的關系而言,壟斷雖然是競爭的對立面。但它的存在并沒有消滅競爭。寡頭壟斷改變的只是競爭的形式。而非競爭的本身。壟斷結構產生后,壟斷者仍然面臨著各種不同程度的競爭,即使是完全壟斷,也不能把競爭排斥在外。有學者認為任何一種壟斷地位都不可高枕無憂,壟斷地位只能憑機敏和精力贏得并得以保持。從國際范圍諸多產業來看,寡頭壟斷反而會使競爭大大加劇,在經濟開放背景下,外資銀行的進入無疑會加劇我國銀行業的競爭程度。而激烈的競爭足以使寡頭壟斷銀行盡可能地努力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盡可能地提高效率,盡可能地降低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價格,而并非像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的壟斷一定會破壞競爭、降低市場效率,阻礙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對此,一些經濟學家根據寡頭壟斷企業組織在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這一事實,指出“壟斷導致資源配置低效率”的觀點,是建立在完全競爭假設前提上的,而這個前提缺乏現實性,因而此觀點的正確性大打折扣。
對于第二種觀點,20世紀70年代SCP理論就受到質疑。實踐中。世界各國銀行業普遍是高度集中的寡占性市場結構,但效率卻差異很大。20世紀80年代,W.J.Baumol和.C.Panzar提出可競爭市場理論,該理論認為,決定市場績效的并不是現有的市場結構,而是市場的可競爭性或是競爭程度,在理論上彌補了SCP分析范式的缺陷。產業經濟學大師HaroldDemsetz也從另一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解釋,他指出,寫作碩士論文高效率的企業可以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并伴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優秀企業的良好績效是因為效率而不是市場壟斷結構造成的。秦宛順、歐陽俊(2001)所做的MP和ES假說檢驗結果也表明,我國商業銀行績效水平主要取決于銀行效率,市場結構與銀行績效水平無顯著的統計關系。因而,按照SCP倒推,將我國銀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歸于寡頭市場結構,以此主張銀行業選擇壟斷競爭結構的理由是難以成立的。從理論上看,銀行業SCP分析范式也沒有考慮到銀行業相對于制造業等產業組織的高負債高風險的特點,沒有考慮到不無完全信息和委托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會對銀行廠商行為、結構和績效之間的內在聯系產生影響??梢?,銀行業的SCP框架需要進一步修正。
對于第三種觀點的兩個誤區,首先,根據邁克爾•波特的觀點,一個行業存在著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即除了潛在加入者、代用品的威脅、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供應者的討價還價能力外,還有現存廠商者之間的抗衡。對于銀行業來說。由于高資本的準入壁壘和高風險的政府規制,來自于潛在加入者的競爭并非構成主要的競爭威脅,其它幾種競爭也因為銀行業獨特的業務模式和產品的高同質化的減弱。而真正的競爭壓力來自于在位銀行之間的競爭。因此,增加競爭成分并不意味著放低準入,增加低實力的主體。
其次,從壟斷的本質看,壟斷是指特定經濟主體為了特定目的通過構筑市場壁壘從而對目標市場所作的一種排他性控制狀態(戚聿東1999),分為壟斷結構和壟斷行為。壟斷結構是指目標市場上的市場主體不是眾多。而是為數有限。按照主體數目的有限程度,壟斷分為完全壟斷、雙頭壟斷、寡頭壟斷和壟斷競爭等多種形態。壟斷行為又分為經濟性壟斷行為和行政性壟斷行為,前者是指市場主體的一致行動。串通合謀,制定壟斷價格謀取壟斷利潤的活動:后者是指政府與市場主體進行合謀的行業壟斷行為。實踐證明,阻礙和限制競爭的只能是壟斷行為,而不是壟斷結構,壟斷結構不一定必然產生壟斷行為,壟斷行為既可以產生于壟斷結構,也可以產生于競爭結構。反壟斷主要是指反對寡頭企業的壟斷行為,而寡頭壟斷結構的效率已經被現代市場結構的實踐所證明。
綜上分析,主張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應選擇壟斷競爭的觀點是缺乏理論根據的。寡頭壟斷非但不排斥競爭,而且促使競爭在更高層面上展開,從而提升市場效率和社會福利。
三、從國際銀行業與我國銀行業集中度變化的實證視角看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的選擇
1、國際銀行業的寡頭壟斷趨勢不斷增強
進入20世紀80年代寡頭壟斷逐步成為發達國家產業市場的一種普遍的市場形態。國際銀行業在20世紀90年代掀起并購浪潮,隨著信息技術創新、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管制的放松,銀行業的邊界發生變化,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國際抑或國內范圍,銀行之間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并購日趨頻繁,單個銀行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銀行業的金融機構數目顯著下降,集中度上升。從收入角度來看,表1的數據顯示出,無論是寫作醫學論文高收入國家,還是中低收入國家,銀行業集中度指標存款CR5都很高。
從發達程度比較。表2數據表明,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存款CR5反映的銀行業集中度都在60%以上。
以上不同角度的數據說明了同一個事實,即各國銀行業市場集中度都很高,寡頭結構是不爭的事實。
2、我國銀行業市場集中度近年來不斷下降相比之下。我國銀行業市場集中度呈現出下降趨勢,如表3,前四大銀行即國有商業銀行的存款、貸款和資產的CR4指標都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2005年和1993年相比,存款份額下降了27.8%,貸款份額下降了28.5%,資產份額下降了24%。
在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份額不斷下降的同時,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其它銀行類金融機構數量不斷增加,市場份額呈擴大趨勢,如表4。
2006年11月中國銀監會網站公布的數據(如圖1),清晰地反映了我國銀行業的分散程度。
可以看出,與國際銀行業集中度的情況比較,我國銀行集中度并不是很高。即使使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集中度指標看,我國銀行業目前的集中度已經不足60%。與歐洲國家相比處于中等水平,并且,我國銀行的集中度還處于不斷下降的趨勢中。由此看來,盲目反對壟斷,通過降低準入標準、增加金融機構數量、擴大競爭成分、分解寡頭結構并非理智之舉。在金融市場開放和銀行業重組融合的國際背景下,各個國家提高銀行業國際競爭力都成為迫切的需求,而一個國家銀行業競爭力難以依靠數量多、但規模小的銀行結構做支撐,而是更需要擁有巨額資本實力的大銀行。其實,寡頭壟斷結構是銀行業的業務結構和自身特質的內在要求。從理論上講,寡頭壟斷結構適宜于資本密集型產業,銀行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而且風險高,對資本規模有更高的要求,銀行業復雜的風險控制、繁瑣的審核程序、較長時問的信息收集過程等因素要求銀行在面對不同規模、不同需求性質的信貸業務上擁有高度靈活的貸款機制。規模小、實力弱的銀行是難以應對的。
3、我國銀行業市場集中度逐步分散的主要因素是內資金融機構數量增加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金融業順應金融自由化的國際趨勢,金融管制逐步松動,從銀行業來看,一方面是寫作職稱論文降低市場準入,發展多元化的內資信貸機構,另一方面,通過對外開放,引進外資銀行。從實際運行機構看,內資金融機構增加的速度遠遠大于外資機構,成為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逐步分散化的主要原因。自1994年開始,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各類信貸類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到2006年底,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合作社、郵政儲蓄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五類金融機構資產份額已經占到38%。而外資銀行在我國發展,雖然經過多年的開放,但其對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分散化的影響還是十分有限的。截至2006年底,在中國注冊的外資獨資和合資法人銀行業機構共14家,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業務品種超過100種,在華外資銀行存款總額397億美元,貸款余額616億美元,本外幣資產總額1033億美元,僅占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8%,即使考慮到2006年金融業全面開放的因素,外資銀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也很難成為改變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的主導因素。
無論是增加內資金融機構的數量,還是引入外資銀行,其內在的政策邏輯是要增加銀行業的市場競爭,通過競爭刺激銀行業的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提高,提高銀行業的整體業務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從而提高銀行業的競爭能力。但從實際效果看。并沒能夠較好地實現上述政策目標。外資銀行雖有先進的銀行業技術和管理經驗,但由于其比例較小,對我國銀行業形成的實際帶動效應微弱:而內資金融機構增加的主要是中小銀行和合作制城市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雖然增加了銀行業市場競爭的成分,滿足了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金融需求,但由于規模小、資本實力弱,金融創新能力差,業務模式雷同,產品同質化嚴重,并且自身處于缺乏經驗、技術水平低、業務運營能力差的階段,致使競爭只能在低層次、低水平上展開,不僅不利于提高銀行業整體的國際競爭力,而且,積累了諸多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梢?,這種通過降低金融門檻,增加金融機構數量來增加金融競爭的做法對于提升我國銀行業應對激烈國際競爭壓力的能力,保持長久、可持續發展的作用還有待實踐的進一步檢驗。
四、從理論層面看銀行業選擇寡頭壟斷結構的優勢
1、寡頭壟斷結構可以避免銀行業的無序競爭,減少資源浪費
寡頭壟斷市場結構中,銀行的數目相對較少。競爭建立在競爭主體實力相當的基礎之上。因此,競爭更多的是在資金、技術、產品、服務和信用度等綜合層面展開,而不是低層次的價格競爭。在壟斷競爭結構下,市場主體多,規模小,競爭更多是在價格、產品差異化方面展開,而金融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技術投入和智力投入都較大。沒有一定實力的金融機構是難以實現產品差別化的。
2、寡頭壟斷結構給銀行帶來規模經濟優勢
寡頭銀行由于資金實力雄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風險防控體系,信用水平高,在資金籌措上具有成本優勢;寫作英語論文在貸款等資產盈利性業務上具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容易獲得更好的收益水平。Shaffer(1993)在對歐洲和加拿大的銀行業進行了研究之后認為,大銀行也可以通過兼并與收購來獲得更大的規模經濟效應。加拿大許多學者對寡頭割據的銀行市場進行了大量研究之后得出,巨型銀行仍然保持了市場競爭力。實踐證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國際銀行業合并浪潮,主要目的是通過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
3、寡頭壟斷結構使銀行獲得范圍經濟優勢
壟斷對市場交易費用的節約主要是通過范圍經濟來實現的。范圍經濟是指廠商在一定規模下同時生產經營多種不同商品和勞務的成本低于多數廠商分別生產經營其中一種商品和勞務的成本總和。在國際競爭壓力下,只有寡頭銀行擁有實力涉足多種金融領域,進行多角化經營,無論是利用現有技術、特長和經驗開發新產品,增加經營品種的同心多角化。還是利用不同技術開發金融新產品的水平多角化,從業務類型到產品種類,再到提供多種金融服務業務,使銀行獲得分散風險的操作余地和范圍經濟的福利。特別是在全球金融混業的背景下,銀行通過購買、兼并、合資等方式實現規模擴張,是向更廣泛金融領域擴展的需要,通過集團多角化,達到增強競爭優勢的目的。
4、寡頭銀行有較大的金融創新能力
在技術進步和創新方面。由于強大的財力支持,寡頭銀行可以投入大量的研究和開發費用,更有可能進行金融創新。提高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寡頭壟斷銀行并非獨占市場,其不得不追求高效率,進行研發投入,從而推動技術進步。據資料統計,寫作留學生論文在資本密集型產業中,幾乎所有的重大技術創新都源于寡頭壟斷性大企業,在日本資本在10億元以上的大公司承擔的科研和設計工作占到全國總量的86%(文青,王述英2006)。超級秘書網
五、結論和建議
綜上所述,對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的選擇提出以下建議:
1、制定產業政策
遵循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選擇與其相適應的市場結構和產業政策應是我國制定銀行業產業政策及規制的主要出發點。寡頭壟斷結構是銀行業自身特質的內在要求
。選擇寡頭壟斷結構符合我國銀行業發展現狀的客觀要求。
2、明確市場結構
寡頭壟斷也是銀行業國際化競爭的客觀需要。我國銀行業選擇寡頭市場結構是順應國際化趨勢的必然要求。在國際銀行業結構從分散走向集中的大變革中,面對加入WTO后的挑戰,我國銀行業應順應市場潮流。明確寡頭壟斷結構是我國銀行業的優選目標,設法提高國內市場的集中度,塑造少數有競爭力的銀行集團占有較高市場份額的寡頭壟斷結構。增強銀行業的穩健性,形成我國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優勢。為此,需要從提高我國銀行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高度制定銀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寫作工作總結確定政府規制原則,而不能盲目放松市場準入。
關鍵詞:汽車金融;消費信貸;風險管理
1引言
國外汽車工業發展已有百年歷史,論文在消費信貸方面已呈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適應當前汽車工業發展的步伐。而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起步較晚,國內汽車消費信貸在貸款主體、風險管理水平、市場秩序等各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國在汽車消費信貸領域的落后現狀,嚴重制約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對我國工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改善汽車消費信貸市場,從而帶動汽車工業的發展,并推動經濟的發展。
2國外汽車消費信貸的特點
國外汽車工業經過百年的歷史發展,在汽車消費信貸方面,由最初的全款支付方式,轉化為一個完整的“融資—信貸—信用管理”的運行過程,這為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國外汽車消費信貸已經比較成熟。本文以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汽車消費信貸為研究背景,得出了其消費信貸的特點。
2.1汽車金融服務主體多樣化
國外汽車金融服務的機構主要有:汽車金融公司、銀行、信貸聯盟、信托公司等。在汽車融資銷售方面,以美國為例,汽車金融公司占39%,銀行占26%,其他機構占35%。在國外,銀行在汽車消費信貸方面的優勢已逐步被其他金融機構所取代,因為其他機構相較于商業銀行在這方面具有更明顯的競爭優勢。它們更多的是與汽車公司的利益緊密相關,在汽車行業不景氣時,銀行往往出于風險的考慮,會逐步收縮汽車消費信貸的規模;相反,其他機構由于與汽車公司的利益休戚相關,不但不會減少信貸規模,還會以零利率的汽車貸款換取汽車銷售的增長。其次,在經營的專業化程度方面,其他機構也比銀行具有更多的優勢。風險控制、業務營運等方面,其他金融機構都形成了一套獨立和標準的業務系統,不僅降低了交易費用,而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汽車消費信貸業務全面
隨著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擴張和競爭的加劇,畢業論文金融服務公司的業務范圍也逐步擴大,應消費者的要求,設立了產品咨詢、融資、租賃、保險、零部件供應、維修保養、新車抵押和舊車處理等領域,從而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對汽車生產銷售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在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為客戶提供信用卡,使其在保險、維修、燃油的同時也享受了低利率透支的待遇。在美國,客戶不僅可以獲得汽車貸款服務,也可銷售各種形式的汽車租賃服務。
2.3風險管理比較完善
目前,國外在汽車消費信貸風險管理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體系,不僅降低了信貸的風險,而且也擴大了汽車消費信貸的規模,從而促進了汽車銷售的增長。為降低汽車信貸的風險,國外已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汽車信貸社會服務體系: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調查機構、抵押登記部門、催收和追繳部門、舊車拍賣中心等,這些機構大大降低了汽車消費信貸的成本,減少了汽車信貸風險。健全科學的資信評價體系,是保證汽車消費信貸的關鍵,是促使汽車公司正常運作的重要環節。國外的信用機構采用的是高度的貨幣電子化將個人消費信用檔案、個人收支狀況等重要信息通過信息網絡反映出來,銀行及其他相關機構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比較全面的資料。為了進一步降低信貸的風險,對融資的車輛要求設定抵押權或取得所有權,要求購買者對融資車輛購買保險,要求經銷商及主要股東對融資合同做連帶保證,并對逾期未繳款客戶進行催收,并且通過健全的網絡系統對有效追蹤催收后客戶付款情況進行及時記錄,以便以最快方式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債權。
2.4具有健全的法律保證
完備的法律體系是汽車消費信貸、汽車工業發展的關鍵。在美國,統一的《商法典》、《貸款條件表示法》和《公平交易委員會法》等相關法律,對買方與賣方的權利義務、擔保責任等問題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如汽車消費信貸的流動抵押權、分期付款融資與汽車消費信貸相關問題均做出了明確的法律界定。在日本,《分期付款銷售法》則對通商產業省的責任進行詳細周全的介紹,著重于對分期付款銷售的監控與調節,保護購買者的利益。這些法律的制定與實施大大提高了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運轉效率,減少了貸款呆帳的風險,避免了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秩序的混亂。
3我國汽車消費信貸存在的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高級消費用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強,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消費信貸的興起,國家比較成熟的金融市場來看,汽車消費金額的60%~70%都依賴于貸款。然而,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比較晚,汽車市場還不能與發達國家的相比,特別是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起步不過10年,還存在著包括市場主體、服務產品單一以及風險防范機制不夠完善和不規范等問題。
3.1汽車金融服務主體比較單一
在我國;商業銀行是目前開辦汽車消費信貸的主要機構,約占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95%。醫學論文而其他相關的金融機構由于受資金來源限制較大,所占的比例很小不到5%。這些都不適應汽車工業發展的要求。
3.2汽車消費信貸服務質量低
消費信貸其實是一種金融服務,所以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該市場的發展。所以,汽車消費信貸并不是單指將車賣出,還必須將售后服務納入這一過程中。目前,多數提供消費信貸的機構已清楚認識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均以自營或聯合等不同的形式提供汽車銷售一條龍服務和售后服務。然而售后服務的深度與細致度方面,國內與國外之間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3.3風險防范機制不規范
金融機構從事消費信貸業務都把防范風險、保證安全放在首位。金融機構貸款與否,首先要考慮的是借款人的信用狀況。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個人征信制度,因此金融機構對借款者的償債能力及資信狀況都難以及時準確地把握。這就極大的縮減了信貸的規模及范圍,從而影響了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也不利于汽車工業的發展與壯大。在信用制度不完善而消費者可提供的抵押物有限的情況下,銀行為了降低汽車消費信貸違約所帶來的風險,往往會要求保險公司開辦履約保證保險。然而,保險公司這時既要承擔車貸保險的風險,又要承擔道德風險,巨大的風險則是保險公司難以承受的。這種情況下,銀行極有可能失去有效保障銀行信貸資產安全的重要手段,從而延緩了汽車銷售速度。
3.4法律制度不健全
汽車消費信貸業務在我國起步較晚,還未形成比較完善的法律制度。盡管《貸款通則》、《擔保法》針對消費信貸有一些介紹,但還沒有形成汽車消費信貸的相關立法、司法、執法成套的法規。這就造成了商業銀行開展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的無章可循,而且一旦借款人違約,會出現耗時耗力、執行難的局面。相對于汽車消費者的權益盡管受到現行《民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的保護,但是與上述法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還是不完善,執行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4我國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發展的對策分析
(1)在汽車消費貸款方面,應該打破銀行一家獨汽車市場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有關統計顯示,從發達大的現狀,當然單純采用國外的措施(商業銀行退出大部分市場份額,讓汽車專業金融公司占居主導地位)也是不明智的。我國應根據現實國情采取適當可行的方法。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合作打開市場,利用銀行資金充足的優勢,把資金貸給汽車金融公司,由汽車金融公司做貸款零售,銀行與其共同分享利益。在汽車信貸服務質量方面,應盡量涵蓋汽車售前、售中、售后的全過程,同時還要開展購車儲蓄、融資租賃、汽車消費保險、信用卡、汽車旅游信貸等業務。這些舉措不僅推動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也有利于汽車銷售的迅猛發展。
(2)汽車消費信貸必須建立在以個人信用管理為業務核心的基礎之上,要具備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個人信用管理技術和辦法,從而保障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的安全性。信用管理體系應分為貸前、貸中、貸后三部分。貸前的工作主要是針對個人資信水平、財產狀況、收支狀況調查與評價;貸中的工作主要是個人信用狀況監控,觀察是否及時的償還貸款,財產狀況有無重大變故等;貸后工作則是對個人信用風險處置,并對其結果利用網絡實現資源共享。
(3)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車貸險的風險廣泛復雜,單憑保險公司的能力是遠遠不足的,而由于貸款銀行的業務比較多,在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也較少,其力量也是不足的,所以更科學的方法是加強多方合作。貸款銀行、保險公司、汽車經銷商三者形成一個聯盟,共同擬訂合作協議,共同承擔風險,共享利益。這樣就可以借助銀行資金的優勢、保險公司人員的專業、經銷商的擔保,減少風險,化解危機,維護汽車金融市場的繁榮與穩定。
(4)應進一步建立與汽車消費信貸相配套的法律制度,使得銀行和保險公司在貸款人發生違約行為時,能夠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英語論文健全的法律制度應該對個人的信用制度、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的貸款行為等進行嚴格的規范,對消費者的還款行為的監控責任也應進行明確。
5結語
汽車消費信貸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手段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它不僅可以調節汽車供求矛盾,而且可以提高居民購買力、擴大內需,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我國汽車市場而言,我國己經形成一個巨大的買方市場,發展個人汽車消費信貸對于有效地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汽車消費信貸制度,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李玉泉,卞江生.論保證保險[J].保險研究,2004(5):1-6.
吳勇.淺談國汽車消費信貸市場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出路[J].重型汽車,2004(3):1-4.
【關鍵詞】跨國公司;并購;法律規制
隨著經濟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論文全球第五次并購浪潮正在迅速蔓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勒曾經說過:縱觀世界上著名的大企業、大公司,幾乎沒有一家不是在某個時候以某種方式通過并購發展起來的。⋯并購是發展的大勢所趨,并購是進入新行業、新市場的首選方式,并購也是進行產業結構轉型的重要手段??鐕①弾恿藝鴥绕髽I的并購,同時國內企業的并購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跨國公司并購??鐕镜膽鹇孕圆①復顿Y對我國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好,對于發揮規模經濟優勢、增強科技開發能力、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增強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等方面確實有著積極的作用;如果利用不好,就會對我國產業安全、經濟安全以及民族產業的健康成長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目前,我國規范國外跨國公司并購我國企業的立法上還存在許多問題。
一、跨國公司并購境內企業的新趨勢
綜合中國從20世紀9O年代初開始的跨國公司并購情況,結合全球經濟形勢,目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跨國公司并購境內企業出現如下趨勢:
(一)跨國公司并購境內企業的發展速度加快,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發生在中國的并購雖不能與發達國家的跨國并購相提并論,但對中國來說,發展規模和速度如此之快確實驚人。2005年前l1個月,全球已經進行了24806宗并購交易,總金額達到了2.06萬億美元;2005到2006年8月份止,并購在中國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中國企業的并購金額達到了280億美金的規模,從其發展速度和規模上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二)外商獨資企業比例上升,外商在華投資時的“獨資傾向”越來越明顯。1997年前的外商投資企業中,合資企業占主體;1997年,外商獨資企業首次超過合資企業,占據了多數。2003年外商投資企業共4.1萬家,其中外商獨資企業占62%;2004年外商投資企業約4.3萬家,外商獨資企業占70%;2006年外商投資企業約5.6萬家,外商獨資企業占82%。不僅如此,還出現了許多合資企業紛紛轉變為外商獨資企業的現象。如德國漢高、天津漢高都成了外商獨資企業。最近幾年有些外商甚至在并購之后還徹底放棄原有品牌,改用自己的品牌,使得我國企業長期建立起來的品牌影響力消失殆盡。
(三)跨國公司并購境內企業的領域拓寬。2000年以前并購領域以制造業為主,畢業論文包括汽車、化工、醫藥、家電、機械、建材、食品等;2000年以后除制造業外,服務業的跨國公司并購明顯增多,包括金融、電信、商業、房地產、航空運輸、網絡資訊服務、媒體廣告等[2],另外還包括第一產業的礦業,如荷蘭皇家殼牌購買中國石化股票等。這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逐漸放寬對服務業的準人條件有很大關系。另外,IT產業的技術進步和金融衍生物的發育也為跨國并購創造了條件。為了增強對中國市場的控制力,提高市場份額,跨國公司收購國內企業的對象已經從零散的單個企業收購轉向行業性收購,從開始時在飲料、化妝品、洗滌劑、彩色膠卷行業大量并購國內企業基本形成寡頭市場的競爭格局后,又向通訊、網絡、軟件、醫藥、橡膠輪胎等行業擴展,以謀求更大范圍開展并購活動。
(四)跨國公司并購國內企業后正逐漸形成市場壟斷地位。如跨國公司的工業總產值占行業產值的比重已從1990年的2.28%上升到現在的35%以上。在輕工、化工、醫藥、機械、電子等行業,跨國公司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已占據國內1/3以上的市場份額。例如,在感光材料行業,1998年以來,柯達出資3.75億美元,實行全行業并購,迅速獲取了中國市場的較大份額,2003年l0月達又斥巨資收購了樂凱20%的國有股,全面控制國內數碼沖印市場;在移動通訊行業,摩托羅拉、諾基亞和三星等外資企業市場占有率已達到80%以上;在軟飲料行業,可/2I可樂、百氏可樂基本控制了國內大中城市的飲料市場等??鐕緫{借其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和規模經濟優勢,在我國構筑起較高的行業進人壁壘,以便可能把價格提高到完全競爭水平以上,以獲得巨額壟斷利潤。
(五)跨國公司已經走出過去的分散性、隨機性的并購模式,轉向有目的地、有針對性地并購同一地區所有企業或不同地區同一行業的骨干企業。如,香港中策公司開始并購山西太原橡膠廠,隨后的兩年里,先后投資11億元人民幣,與泉州37家國有企業、大連輕工系統101家企業合資。與此同時,
還與杭州橡膠總廠、啤酒廠、電纜廠、低壓電器總廠合資,把國內不同行業的180家企業成批改造成35家合資公司。這些公司均由中策公司控股5l%以上,從而引起了轟動全國的“中策現象”。
(六)跨國公司并購境內企業的地區集中化??鐕静①彽耐顿Y地與跨國公司對中國投資的地區十分吻合,明顯地集中在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尤其是資本市場發育完善、企業成長規模大的城市,如大連、北京、天津、上海、蘇州、南京、廣州等地。
二、跨國公司并購國內企業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的轉型期,由于對跨國公司并購國內企業的實踐經驗缺乏,加之我國相關法律的不完善,在跨國公司并購國內企業的過程中往往出現以下問題:
(一)跨國公司在某些限制性行業進人太深,尤其是通過間接并購,已進人到對跨國公司禁止或限制的領域中。由于我國外商投資產業政策立法較為滯后,專門性的跨國公司產業政策立法很長一段時間處于空白,有關跨國公司行業準人的規定多散見于一系列外商投資企業法律法規中,這導致了跨國公司在某些限制性行業進人太深,尤其是通過間接并購,進入到對跨國公司禁止或限制的領域中。雖然我國相繼制定了《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兩部規章,它們對于促進我國外資產業布局的合理化和跨國公司結構的優化以及保護國家經濟安全也確實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我國外資產業政策立法只是針對了新建這種增量投資方式,而不對跨國公司并購尤其是跨國公司并購這種存量投資方式做出任何明確規定,不足之處顯而易見。[3]
(二)跨國公司進行壟斷性并購,在國內某些行業已經或正在形成跨國公司企業的壟斷,如電子通訊、日化產品、醫藥等行業。碩士論文跨國公司并購我國企業其目的是為了追求效益,然而追求效益的同時,難免會產生壟斷問題。壟斷容易造成東道國的幼稚工業受到壓制,市場被寡頭控制,原有的競爭秩序遭到破壞。因此,制訂《反壟斷法》,將“可能損害有效競爭”的并購作為壟斷行為在《反壟斷法》中加以嚴厲禁止是世界各國反對壟斷的惟一有效的法律途徑。[4]然而,在我國至今尚無一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專門的《反壟斷法》來限制壟斷,有關這方面的法律只是大多散見于各種不同層次、級別的法規、指示和條例中??鐕静①徦斐傻氖袌鰤艛喾恋K了公平競爭,對我國民族經濟形成強烈沖擊,惡化了行業內大多數企業的生存環境,妨礙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對并購資產壓價并購,尤其是對國有資產的評估作價不規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鐕静①忂^程中國有資產流失是一個越來越嚴峻的問題。探究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我國目前還是缺乏對跨國公司并購活動的法律對策及監督的有效機制;產權交易主體不明確;并購中對國有資產的評估缺乏規范,忽視國有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資產評估過程不透明,私下交易多,缺乏公開公平的競爭機制;一些出售國有資產者急于求成,往往是利用并購的契機籌集資金來擺脫資金困境,或謀取其它個人和小集體利益等,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四)在我國,由于近幾年跨國公司并購境內企業的迅速發展,我國還未建立一套專門的跨國公司并購審批制度。僅有的專門涉及審批問題的規定也太過原則性,且制度相當零亂而難以操作,存在審批權限過于下放、審批權行使混亂、審批環節過多、程序繁瑣、效率低下等弊端。譬如,1989年《關于企業兼并的暫行辦法》規定,全民所有制被兼并,由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審批。而1994年國務院辦公廳的《關于加強國有企業產權交易管理的通知》中指出:地方管理的國有企業產權轉讓要經地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中央管理的國有企業產權轉讓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報國務院審批。這種不系統、不統一的法制狀況不利于企業產權規范化、合理化流動。實踐中,我國跨國公司審批制度的基本模式還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我國現行的逐一復合制審批,即跨國公司的引進不論項目、投資額大小,均應經過不同層次、級別的審批機構審批,制度效率極為低下;而我國用于指導審批時依據的跨國公司法及其它有關企業兼并和產權交易法規中的有關規定,則又存在著層次較低以及政出多門而導致的審批要求各不相同甚至沖突的問題。總之,審批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我國經常出現地方政府擅自批準出售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流失失控等種種不正?,F象。
除存在上述問題外,跨國公司在對我國企業進行并購過程中還存在諸如知識產權保護、資產評估、并購相關方的權益保護、跨國公司繳付等問題。而在這些方面,我國現行立法依然沒有擺脫過于原則化、簡單化,缺乏預見性和難以操作等問題。
三、規制跨國公司并購國內企業的思考
(一)建立、健全跨國公司并購國內企業的審查法律制度??鐕静①弻彶橹贫仁潜U蠔|道國經濟利益、維護東道國經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發展中國家都已建立了一套適合本國國情的、較為完整的跨國公司并購審查制度。我國應根據新形勢需要,修改現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并針對目前的并購新趨勢、新特點,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制定《跨國公司企業法》和《并購法》。《跨國公司法》應首先對跨國公司的概念和具體形式作出規定,并在此基礎上確立對跨國公司的待遇原則。原則上應以國民待遇為主,但對跨國公司投向的原則和范圍亦應作出嚴格規定,并將《產業目錄》納入《跨國公司法》的范圍,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予以適時的、適當的調整。尤其是對于限制性產業,應具體規定有關產業跨國公司進入的程度,如規定跨國公司所占股權的最高限額等。對于向鼓勵和允許跨國公司進入的產業進行的投資可采用登記制,而對于向限制和禁止跨國公司進入的產業進行的投資則實行嚴格制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二)盡快頒布我國《反壟斷法》,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健全競爭法體系?!斗磯艛喾ā肥乾F代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之一,是現代經濟法的核心,英語論文它甚至被視為“經濟憲法”、“市場經濟的基石”和“自由企業的大”。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樣需要反壟斷法。從這一角度分析,《反壟斷法》不僅有利于克服跨國并購的負面效應,而且還有利于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將競爭和壟斷控制在一個適度的水平。因此,西方國家的法律對跨國并購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進行了嚴格的防范,如美國的托拉斯法規定,如果一家銷售額或資產超過一億美元以上的公司要收購一家銷售額或資產超過一千萬美元的公司須通知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并在《克萊頓法》中規定:公司間的任何兼并行為如其效果可能使競爭大大削弱以導致壟斷,該兼并行為被認為是非法。美國對企業并購的監管是從反壟斷法開始的,并且成為反壟斷法的核心。英國也制定了類似美國的企業并購專門立法——《倫敦城收購及兼并守則》。所不同的是,英國沒有專門的反壟斷法,其對企業并購中的反壟斷規制被包含在《1980年競爭法》之中。我國應盡快出臺《反壟斷法》,明確規定反壟斷執法機構及構成壟斷的條件,并以此作為并購能否被批準的衡量標準。凡是跨國公司并購我國企業都必須接受審核,以確定該并購行為是否符合《反壟斷法》的要求;若形成或可能形成壟斷的都將不予批準。而我國的反壟斷立法應側重規制跨國公司并購中可能導致的壟斷,以維護和促進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增強我國企業的競爭實力。另外,國家在制訂《反壟斷法》的同時,還應加快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健全競爭法體系。在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過程中,應考慮明確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執法機關的組成、權限、活動程序、處理方式,對于跨國公司并購中可能采用的商業賄賂、非法融資、欺詐舞弊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也應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有所規定[5]。
(三)健全資產評估制度,強化并購交易條件管理。外國跨國公司并購我國企業,造成我國國有資產流失情況屢禁不止的主要因素是我國資產評估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的。因此,我國應盡快建立、健全規范化的資產評估制度,加強對資產評估的監督和管理。應在短期內建立、完善《產權交易法》,科學組建資產評估機構,加強對資產評估機構的管理和監督,對并購進行強制性資產評估。加強立法工作,盡快制訂和頒布《國有資產法》,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系,以杜絕或減少并購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加快產權制度改革,理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杜絕跨國公司并購中國有資產流失,加快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明確國有資產的受益主體和責任主體。[6]在資產評估過程中,我國應采取科學的評估方法,重視對企業的商譽、工業產權、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的評估,加強對評估中介機構的監管,對評估中的惡意欺詐、故意壓價、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應規定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同時,在跨國公司并購的批準或審批部門在審查并購協議時,政府應強化對交易條件的管理,如對民族品牌的培植和維護;達到控股線時,應要求并購企業承擔原有企業的負擔、保證原有企業新技術開發以及高新技術的滾動轉讓等。
(四)制定《國有資產法》,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建議盡快制定出臺《國有資產法》,建立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在國有資產的轉讓過程中,應遵循我國《公司法》以及其它相關法規中有關股權變動及公司合并、分立的基木原則,嚴格依照法律程序進行,特別是要征得公司股東大會同意或由股東大會對董事會明確授權,杜絕有關行政領導和個別董事會成員私自決定的情形。在并購的價格上,對于凡國有企業的并購必須進行嚴格的資產評估,要制定統一的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評估標準,將有形資產和企業的商譽、市場、占有率等無形資產都納人評估的范疇。國有股轉讓價格應依據被并購公司股票的實際投資價值與合理市盈率,并參考簽訂協議時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和對股價走勢的預測等因素確定,將國有資產出售收人與營運收人區別開來,制定合理的轉讓價格。除此之外,應當加強對跨國公司到位情況的監督,提高引進跨國公司的質量,從而使國外跨國公司對國內企業的并購在公正、公開、合理、規范的規制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炳賢.資本運營論[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7.
[2]王婷.關于外資并購國有企業的相關法律問題[J].社會科學,2006,(7).
[3]邱永紅.當前我國外資并購立法之評析[J].國際經貿探索,1998,(4).
[4]史建三.跨國并購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