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5 08:22: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豐富的內容,無論是民間文學中的善惡美丑,傳統音樂中的人文情致,還是傳統體育中的競技風采,都具有極大德育教育價值。這里僅以廣東地區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以窺全貌。作為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非遺”首先是一種經驗知識的存在,表現為人們對生活規律的認知。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們對生活的感受不同,但都喜好用音樂的方式來表達。在廣東沙田地區,人們用咸水歌來傳播生活知識,如代表曲目《對花》:“(問)乜野花開蝴蝶樣,開花結子尺二長。(答)豆角花開蝴蝶樣,開花結子尺二長……”如此實在的生活經驗通過歌唱的方式演繹,充滿了生活的情智。又如汕尾陸豐的漁歌,不僅有捕魚歌、戀情歌、婚嫁歌,還有生活情趣歌、后勤服務歌,內容涉及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展示漁民生活規律的同時,也將長輩對后輩的認知教育落到了實處。長期以來,高校德育教育陷于一種尷尬處境,即理想教育與現實生活的剝離,而來自生活的知識經驗正好補償。在認知教育的過程中,也可以同時培養青年大學生的多元審美情趣。音樂是人對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方式?!胺沁z”音樂的美,不僅體現為“美是生活”,能反映生活的真實與本質,還在于它是世代流傳的,“和諧、光明、富于生命力”的審美存在。無論是高揚細膩的客家山歌,還是隨字求腔的咸水歌,它們曲調風格的流轉都依附于當地的自然環境。分布在五桂山區與沙田水鄉交界的白口蓮山歌,由于地理位置獨特,受到客家文化與疍家文化的雙重影響,其音樂風格兼具山歌與咸水歌的特點:用客家白話唱咸水歌調,歌詞用“啊”“啊咧”“噯”“啰”等襯字,融合了山歌的高亢和咸水歌的柔美。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體驗人文、地理交互作用的影響,領悟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傳統音樂的這種地域性差異與融合,也滿足了青年群體對多元文化的審美需求。音樂藝術中的德育教育對“真”與“美”的追求并行不悖,但人們認為“藝術是通過吸引人接近美的方法來對其進行道德教育的武器”“,非遺”的德育價值恰恰體現為對青年品格的熏陶與培養,這種品格是對不同音樂文化的尊重,也是對理想人格的追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無形的,巨大的價值蘊含在精神之中,大學生接受“非遺”的熏陶,重點在對文化精神的認同與道德理想的追求。嶺南派古琴歷史悠久,琴音純凈清越,琴派古樸剛健,托意寄情的演奏承載了道家的自然精神與儒家的理想人格。在清、微、淡、遠的意境下,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被潛移默化地轉化為對溫柔敦厚、恬靜淡雅人格的追求??梢?,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與道德理想,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真、善、美”內涵的追求中,“非遺”成為高校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非遺”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文化遺產。作為高校德育的優勢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大學教育必須充分考慮地方文化特色,采取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德育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一)“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始終是主要方式。在保留主流課程結構之外,音樂類“非遺”可以作為選修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在課堂上,教師結合當地實際,給學生重點講授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音樂史實,如沙田地區以講授咸水歌為主,梅州等客家地區主講客家山歌,而潮汕地區則以民間器樂演奏為主要內容,講解的過程既要有代表性曲目的形態分析,也需要講授音樂背后的歷史淵源、演變過程和文化價值。在理論課程教學之外,高校需要借助課外文化活動,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課堂內,教師是教學的主體;課堂外,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校園德育環境的營造,可以依托學生社團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技藝競賽,承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講座,通過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間接影響青年學生的欣賞習慣,傳播傳統音樂文化。
(二)“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師資力量是教學教育的根本保證,在“非遺”教育中,高校應當鼓勵教師對地方音樂文化有基本的認識了解,并可通過深造、訪學、調研等多種方式展開研究,同時也應該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傳承人請進校園,擔任兼職教師,除普及性的展示講座外,傳承人可針對有一定興趣基礎的師生進行重點指導,甚至技藝傳承。作為道德科學,教育應分為不同的層次。在接受教育的層面上,高校在將教育者“請進來”的同時,還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擁有“走出去”實踐的機會?!白叱鋈ァ钡姆绞绞嵌鄻拥模簜€體或群體既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參加田野調查研究,也可以參加各地的文化紀念活動,甚至是在城市公園里定期舉辦“客家山歌墟”,目的是通過親身參與真實場景,讓學生感受到民間文化的生命力。
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攝影不僅僅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形式上的表現,而是全方位的反映和再現,必須能夠達到記錄史實和說證的效果。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幾乎包括了社會生產、節慶、禮儀、民居、民間舞蹈、民間音樂、體育等各種民俗活動,我們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可能會想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聽得見,摸不著,如何拍攝出好的作品,怎么拍攝,需要探究。
首先,筆者認為,無論是拍攝什么主題的作品,都要對其先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拍攝出好的作品。在進行某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之前,必須做到對這一遺產項目心中有數,要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民俗學內涵、了解其和民俗的關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空間。
其次,拍攝手法主要以紀實為主,客觀真實地記錄現象,在攝影語境中尋求藝術表達。通過考察以確定對項目攝影的表達和拍攝技巧。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特點不同,其表達方式截然不同,例如傳統戲劇類反映的是舞臺表演,主要以演員表演為主,具有戲劇夸張的效果,在拍攝的時候可以運用大膽夸張的拍攝手法,運用夸張的角度或鏡頭勾勒出富有戲劇性的照片,從而達到以形式的張揚去適應項目的內涵;民俗類則更適應相對平實的表現手法,以事件的第三者的姿態拍攝,不要刻意擺拍。在不干涉主體展現的情況下,真實地記錄和再現非遺項目場景,在拍攝的時候可以注重動感、氣勢以及節奏的表現,突出主題,講究形式美,在表演的軌跡中截取最具美感的瞬間,抓住瞬間的美麗,以表演軌跡的點為重點,留下發展軌跡。
最后,是資料型敘事般的記錄,對拍攝項目進行完整的圖片記錄,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流程進行拍攝,運用拍攝不同的景別和畫幅,透過組照構成一個整體,全面而集中地闡明項目主題和整個項目事件,達到看圖知事的要求。最后,一幅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一定要有文字解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的存在形式特別,一些信息很難從畫面上完全體現出來,如拍攝時間、地點以及項目名稱、項目內容等,圖片無法明確表明的信息,需要有相應的文字資料補充。這樣,隨著時間的變遷,后人不僅可以從圖片中了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更能從相應文字里清楚了解到該項目的整體來龍去脈。例如筆者曾經拍攝過一組有關湖南灘頭造紙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照片,該民間手工技術自宋朝初期流傳至今,傳人現在已經有80歲高齡,如果沒有照片的文字說明和當時事件的簡述,以后人們恐怕很難弄明白照片中的人物和記錄的事件。所以說,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攝影作品只有圖文并存,才能給讀者傳遞既有藝術欣賞價值,又有知識性和史料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創新需要建立在對民間藝術的研究基礎上,高校美術教育對于民間藝術的發展和研究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02年,我國高校為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工作召開了研討會,從此拉開了我國高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序幕,全國很多地區也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亡,使其能夠更加廣泛地融入現代社會。
二、高校美術教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和創新的必要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重要的文化財富,也是經濟建設可以應用的重要資源,我國必須將其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經濟制度的改革,主流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被大家所遺忘、破壞。高校美術教育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可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此,高校美術教育有責任完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工作。首先,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蘊含著各種不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見證了我國的區域性歷史文明,因此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而這正是歷史賦予高校美術教育的使命。其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民族文化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梢猿袚饘Ψ俏镔|文化遺產的研究和實踐活動。再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展現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承載了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蘊含了審美情趣、工藝技能、倫理道德和文化知識,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素質、能力。
三、高校美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和傳承所
論文關鍵詞:地方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保護
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了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1]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保護及利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我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全國各地貫徹落實國家“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實施。而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務地方文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為辦學宗旨,在這個新課題上應該當仁不讓,擔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時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曾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是緊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實踐與社會參與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希望各地高校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事業中,發揮大學在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信息職能、人才培養和培訓以及重要的文化發展創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護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獨厚的優勢?高校應如何充分發揮優勢,推動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
(一)人才培養優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態的教育管理論文,文化形式與文化空間只有在傳承發展中才能保證其鮮活的生命力。”[3]根據這一特點,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除了進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記錄、整理之外,還應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而高校匯集了大批的青年學生,他們是傳承與創造發展的主體。大學生在求學期間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有助于培養他們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提高他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從事保護工作的能力。這些影響是深刻持久的。學生在畢業后也有可能選擇從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從而更好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事業添磚加瓦。而在涉及到如何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的問題時,一般可以通過如下形式:其一,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或在相近專業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模塊課程,培養能夠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業人才;其二,開設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選修課。
另外,高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豐富的智力資源,可以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同時也可以為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專業教師可以組織廣大的學生到民間采風,積極調研,參與項目研究。在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
(二)信息資源優勢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為當今世界三大資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資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極其重要的。而高校在這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圖書館是大學校園的信息中心,信息資源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傳播方式也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文獻資源、數據庫和電子出版物等現實館藏外,還有虛擬館藏,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及通訊設備共享館外大量的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具有教育引導、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圖書館擁有的場地、設備和專業的人員,可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傳的平臺。
(三)科研創新優勢
高校是人類文化遺產的傳習地,也是高素質人才的云集之地,長期以來在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起步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一直筆耕不輟,申報科研項目,積極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這是其他部門難以媲美的。高校對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各高校間也互相配合,資源共享教育管理論文,這樣,無形中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發展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地方高校經費穩定,組織有序,往往是一個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門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在調動學校內部各方面力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舉辦學術研討會,設立研究機構,創辦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活動有一定的優勢。
二、充分發揮優勢,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
潮州素有“海濱鄒魯”的美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淀,同時也培育了絢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級別,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4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8項。潮州市可以說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多的城市。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潮文化的靈魂。潮州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潮州音樂、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歌冊、潮州菜烹飪技藝、潮州鐵枝木偶戲、楓溪瓷燒制技藝、茶藝、潮州剪紙……,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種類繁多。但是,大多數項目后繼乏人,保護和傳承工作日益緊迫。韓山師范學院是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擁有其它部門不可比擬的優勢,作者擬以此高校為例,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設置相關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韓山師范學院于2011年設置了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陶瓷藝術設計(楓溪瓷燒制技藝)、雕塑藝術設計(潮州木雕)、服裝設計(潮繡)、烹飪工藝與營養(潮州菜烹飪技藝)。其中前三個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最后一個是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專業的設置以充分的調研論證為基礎,針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缺乏的狀況,學院在師資力量充足、各種條件都已成熟的情況下申報設置這幾個專業,并形成“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3+2+2’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構建方案”申報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已獲廣東省教育廳批準。韓山師范學院根據社會需求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的舉措,不僅是為自身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嘗試,也是培養專業人才,推動地方文化產業教育管理論文,探索使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優勢得到最佳發揮的有效途徑。
(二)開設相關課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韓山師范學院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意義,很早就開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類的課程。例如,美術學專業開設《潮州剪紙》、《潮州木雕》等課程;音樂學專業開設《潮州音樂》、《潮劇欣賞》等課程;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開設《潮菜制作技術》、《潮州小吃》、《潮州茶文化》等課程;同時還開設《潮汕歷史文化》、《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選修課。這些課程的開設大受學生歡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集體創造并傳承下來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納入課程體系,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地域歷史文化和地方經濟建設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創新意識,從而為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機構,大力爭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韓山師范學院中文系設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礎上設立“潮學研究所”,定位為學校直屬科研機構。2008年,學校與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學研究院”,并與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創建的涵蓋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民間學術團體)合辦了大型學術刊物——《潮學研究》??梢哉f,韓山師范學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積極申報課題,如《潮汕民間剪紙的普查和搶救》、《地域文化與潮州民間剪紙》、《正字戲文獻搶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從事潮汕民間剪紙、正字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搶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課題研究,出版發表了大批相關的論文及著作;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舉辦或參與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積極與國內外的同行進行交流。例如:2003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聯合舉辦了“歷史人類學講座系列”;2006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地方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等。幾十年來,韓山師范學院以“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精神,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四)發揮社團作用,傳承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韓山師范學院的社團文化豐富多彩,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保護的重要陣地。于1987年創建的潮風學社,是韓山師范學院歷史最為悠久的社團之一,經常組織社員開展民俗采風、義教、民俗征文比賽等活動教育管理論文,為韓師學子提供一個了解、學習、研究潮汕歷史文化的平臺;茶藝表演隊成立于2008年,社團雖然年輕,但是表現不俗。2010年,我院茶藝表演隊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傳承人葉漢鐘老師的帶領下,在亞運會、亞殘運會上為世界各地來賓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藝服務等,展現了傳統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劇”是韓山師范學院2005年立項的科研課題項目,它將潮劇與動漫完美結合,為潮劇注入新的活力,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劇,喜愛潮劇。后在此基礎上成立潮動畫工作室,現在仍孜孜不倦地為潮劇和潮州童謠的傳播作努力。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韓山師范學院作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應該主動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義務,不遺余力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奉獻力量,同時,也不斷地在此過程中構建自己獨特的文化個性,彰顯百年院校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EB/OL].
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媒體教學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它有一個世代綿延的文化傳承過程。如果站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高度來看非物質文化現象,即發現它的活態流變性是其傳承的一個重要規律。”[1]非遺的教學更加注重技能技藝的實踐傳承。高校由于具備人才和環境的優勢,成為非遺教學的重地。它的非遺教學不僅要講授文化遺產的源流、發展和流變,還要傳承人現場教授技藝。通過教學向學生講授和傳承民族技藝,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擴大非遺的受眾面。
新媒體是1967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的。郭慶光認為“我們所談論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隨衛星通信、數字化、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等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新型傳播媒介,包括跨國衛星廣播電視、多頻道有線電視、文字、音像的電子出版以及作為信息高速公路之雛形的互聯網絡等?!盵2]高校將新媒體技術融入教育教學。這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學帶來了豐富的內容和信息,提供了多種模式和手段,增強了教學的效果,拓寬了傳播空間。
(一)創立數字化的資源庫
高校利用圖書館和研究機構搜集整理非遺資料,建立非遺數據庫,最大程度保護民族的文化?!拔幕z產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深入開發利用文化遺產信息資源,全面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搶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的過程?!盵3]非遺文化屬于動態的文明,將這些難以保存的遺產數字化,對其進行數據采集,無疑是有效、永久地保護了非遺資料。2009年至今對徐州地區國家級非遺:邳州跑竹馬、徐州琴書、徐州梆子戲、邳州獅子頭、豐縣糖人貢、柳琴戲、徐州剪紙、徐州香包等項目進行數字化整理。內容從歷史沿革、傳承現狀、傳承人到表演現狀等方面,將非遺的文字、圖片、語音等資料進行數據化處理。
創立數字化的非遺資源科。它包括文獻資料、音像資料和網絡資料。通過對高校和文化局的檔案資料,田野調查采集第一手文本資料,整理傳承人的手稿和文藝工作者個人的收藏資料的整理和收集,來采集文獻數據。文獻資料包括曲本、曲目和研究論文與書籍等內容。編寫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年鑒》(2001—2010)。年鑒包括每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概述,重要文獻,學術活動,論著提要和論文摘要等。學院創建了“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信息中心”和“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將音像資料和網絡資源放到非遺專題網站,每個網民都可以通過網站了解非遺的常識。
(二)探尋新媒體教學模式
以“非遺”特色課程為單位,建設新媒體教學資源庫,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絡課程,以方便老師教學和學生課外學習,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同時有些課程將“非遺”的課程改革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師生分項目或分地區開展田野調查,采集第一手數據和資料,形成內容充實的調查報告。至今學生以“非遺”研究為選題的畢業論文達到70篇,學生以“非遺”研究為選題的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有13項。學院先后多次組織“非遺”志愿者服務隊,將教學科研同弘揚祖國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
教師運用新媒體進行“非遺”輔助教學,如利用QQ群、微博等新媒體和學生在課外進行互動交流,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和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在課前可以在QQ群和微博中將教學的內容和重點提前告知學生,在課后將作業布置給學生。老師和學生在新媒體的平臺上傳輸和分享自己的教學和調查研究資源,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討論學術觀點。師生互動一起去完成學習任務,這種便捷互動的教學輔助手段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增強其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開發他們的潛能和實踐創新意識。
二、新媒體“非遺”教學的特點
2006年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此后有中央美術學院、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14所高校成立非遺研究機構。有20多所高校開設“世界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等課程?,F代的新媒體技術引進非遺教學不失為高等教育的有效嘗試,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豐富性
新媒體不受存儲、印刷和發行等限制,海量性和及時性成為其典型的特點。新媒體教學的內容也具有豐富性的特征。我院的淮海地區非遺研究中心已收錄研究論文4000多篇,圖書900多種,項目書90多種,圖片3000多幅,實物341。2009年我院成立了“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創立了專題網站。網站分為非遺研究資料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料庫兩個部分,資料庫包括研究的文獻資料,如中外電子圖書庫、中外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項目資料庫包括非遺項目的圖片、音視頻、項目書等內容,如音像資料有非遺教學和表演的作品、音視頻、圖片、唱片、VCD、DVD等,非遺傳人授課和展示的過程制作成視頻200多個。
學院開設涉及到不同學科非遺的課程。2009年學院試開設了10門非遺公共和專業選修課,如《徐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徐州民間文學概論》、《徐州梆子戲鑒賞》、《蘇北民間秧歌》、《蘇北民間舞蹈》、《沛縣武術》等,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們已經在人文、藝術和體育學院開設15門系列非遺課程,有的課程是針對全校學生開設,有的課程由于專業性很強就在其本學科的院系試點,基本上形成了以淮海地區非遺文化為特色的課程群。將非遺系列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不同層次立體化的課程結構體系。
(二)參與性
學校將非遺引進課堂,創造性地采用了一個專業教師和一個民間藝人共同開設一門課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單一的文本和學術教學模式?!爸苯訁⑴c實踐和體驗是研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基于這個特點,才有可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的問題討論。”[4]這種教學不僅有教師的學術講授,還有傳承人的現場展示和指導。徐州剪紙、徐州琴書、徐州梆子戲和蘇北民間秧歌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定期到學院教授,舉辦講座和展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形成良性的互動式模式。
鼓勵學生參加采風調研等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組織學生對劇場、廟會和農村的非遺項目傳承情況進行調查,整理非遺項目的資料,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設想。指導學生從事非遺的調查和研究,學生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為選題的畢業論文多篇,有多項非遺研究獲得國家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資金支持。2009年“非遺”志愿者服務隊榮獲江蘇省百強志愿者服務隊稱號,學院先后多次組織志愿者服務隊參與“非遺”工作。2011年我院申報的“地方高校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教學及保護工作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獲得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三)創新性
學院以淮海區域文化為特色的系列“非遺”課程,探索“非遺”在地方高校傳承的有效途徑。2009年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非遺文化進校園”的活動。學院邀請江蘇柳琴、徐州梆子戲、徐州琴書、睢寧落子舞等“非遺”項目名家進校園表演,觀看師生達到4300余人次;組織了3次大型“非遺展覽”;舉辦專題展演和講座26場。學生更加近距離的接觸和了解淮海地區“非遺”的文化,豐富了校園文化。
教師運用多媒體錄音和視頻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運用網絡博客與學生進行課后交流。教學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知,提高其對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遺的傳播空間。學生參加非遺進校園的社會文化活動和文藝演出,收看傳承人的知識講座,增強了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學生成為非遺文化的接受者,還成為非遺文化的傳播者。有的課程以學生的匯報表演來評定教學的效果。
數字化的教學資料,多媒體和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都突破了以往非遺文化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2010年學院與文化局共同舉辦“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舉行非遺項目的表演。利用網絡這個新型文化傳播平臺,建立非遺教育網站、民間藝術絕活瀏覽庫、非遺在線圖書館等為廣大的網民提供快捷隨時、方便靈活的非遺知識服務。不同層次的公眾都有機會接觸到民族的文化,提高對非遺的認知度,強化其傳承意識,擴大傳播范圍。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很多學生有了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通過教學有的學生成為非遺項目的專業人才,有的則成為傳統文化的接受者和傳播者?!案咝T谛畔⑿蛯嵺`與社會參與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希望各地高校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事業中,發揮大學在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信息職能、人才培養和培訓以及重要的文化發展創新作用?!盵5]教育傳承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最深入的方式。新媒體技術在高校非遺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高其參與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教學模式和直接參與的教學實踐中接受本土文化,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獲得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基金項目:徐州工程學院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文學互動式教學模式研究”,編號:YGJ1434)
注釋: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8—19.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53.
[3]陳剛.文化遺產領域信息化及其發展問題的思考[N].中國文物報,2006:12-18.
[4]徐藝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10,(1):69.
2002年10月22日-23日,中央美術學院召開了我國首屆高等院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此次會議正式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宣言》,并明確提出高等院校應“肩負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傳承,肩負起民族文化創新發展的歷史使命”。(譚寅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建設模式探討[J].圖書館建設,2010(3):13-17)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全國高等院校均以保護、繼承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目的,運用自身的專業特點和地域資源優勢,進行大規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工作。如中央美術學院于2002年5月率先成立了我國首個高等院?!胺俏镔|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并將民間美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式列入大學藝術教育體系。此后,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紛紛建立起相關的科研機構或是課程體系。
與美術類院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快速發展相比,音樂院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腳步稍顯遲緩,無論是在相關科研機構還是相關學科的創建方面都處在起步階段。不過,盡管沒有創建相應的科研機構,但大多數音樂院校仍不遺余力地運用手中的資源開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相關的工作。其中,以音樂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據庫,即是這方面特色較為鮮明的一種方式。下面,筆者以自身參與創建的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西安鼓樂數據庫”為例,試談音樂院校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特色之處,以及與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之間的關系。
一、創建“西安鼓樂數據庫”的背景、目的與意義
2009年,“西安鼓樂”(又稱“長安古樂”、“西安古樂”等等)這一源自唐代、綿延千年,流傳在陜西關中地區的珍貴樂種,正式列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次公布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中。一時間,社會各界反響熱烈,從中央到地方、從社會團體到高等學府,都在熱議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西安鼓樂的問題。作為國內最早從事西安鼓樂研究的音樂專業院校,西安音樂學院在此方面具有深厚的學術研究基礎,更為難得的是我院圖書館內就藏有大量珍貴的西安鼓樂文獻資料。那么,在全社會都在討論如何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資源的大背景下,我們如何能夠發揮音樂院校圖書館的優勢,在保護、傳承和開發西安鼓樂文化資源方面突出我們的特色?我們在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之后,選擇了創建數據庫這一形式,其原因有下幾點:
首先,數據庫(Database)作為一種數字技術集成模式,已成為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最為常用的多介質文獻資源整合手段之一。通過將紙質文本、音頻文件和視頻文件等傳統文獻資源的數字化,我們可綜合海量的信息用于呈現某一事物的全貌,并用儲存、檢索和研究。作為高校圖書館而言,運用數據庫技術將館藏文獻資源進行整合,一方面有助于形成某一學科的專項科教資源庫,一方面也可使圖書館的文獻利用率和學術科研質量得到提升。
其次,數據庫是國家所提倡的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技術手段之一。2005年,我國了《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所媒體等各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檔案和數據庫?!保ɡ讎?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構:意義、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三峽文化研究,2009(00):528-538)因此,使用該手段對西安鼓樂資源進行整合,也符合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要求。
第三,創建“西安鼓樂數據庫”,既可突出學院學術科研特色、發揮學院圖書館的館藏優勢,又可成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遺產的教育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宣言》別強調:“大學現行教學知識體系中應當反映出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和文化價值;大學應當積極創建國家及社會文化遺產事業繼續的新學科,為國家文化遺產事業服務?!弊鳛橐魳奉悓I院校,保護和傳承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天職,建立與之相關的學科或專業方向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但在目前現行高等音樂教育體系還未形成相關學科或專業的情況下,通過音樂院校圖書館自建數據庫的形式在大學中普及、傳播以及進一步傳承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無疑是一種多贏的選擇。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高校圖書館教輔職能的作用,一方面又可為未來相關專業的形成做好文獻準備和人才培養工作。同時,亦可為學院乃至國內外同類研究提供科研文獻服務。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以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館長劉榮弟教授為主持人的研究團隊,在2011年以“西安鼓樂數字資源整合應用研究”為題申報了陜西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并于同年順利通過立項審批,項目編號為2011KRM89。該項目已于2013年3月通過驗收順利結題。
二、構建西安鼓樂數據庫的基礎與結構
(一)以館藏文獻為基礎,組織數據庫內容
構建西安鼓樂數據庫的第一步,便是以館藏文獻為基礎,研究館藏文獻、整合文獻資源。經過檢索我們發現,目前我館藏有西安鼓樂文獻共計五類,其中西安鼓樂樂譜35種,9525頁;研究論文142篇;專著2種;視頻文件85個,總長7554.960分鐘,約126小時;音頻文件63首,總長851.84分鐘,約14小時。這些文獻資料中,既有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院相關研究者的采風資料;也有目前最新出版的西安鼓樂研究文集。
在樂譜方面,我館藏有20世紀70年代由本院研究者和陜西省藝術研究所的相關專家合作輯錄的油印本《安來緒古樂譜》《僧派鼓樂曲集》《俗派鼓樂曲集》和《城隍廟鼓樂曲選》等早期研究文獻,還有一部分是直接從西安的各個鼓樂社中復印而來的明清手抄本,如何家營樂器“古韶樂”抄本和東倉古樂社“福壽堂”抄本等等。此外,由我院早期西安鼓樂研究機構存留的老藝人手抄譜也收入我館藏內容當中,如余鑄先生傳承的清代鼓樂手抄譜等等。尤其是我館近期收藏的已故西安鼓樂研究領域巨擘李石根先生的鴻篇長卷《西安鼓樂全書》(1-5卷),更使本數據庫的規模和價值得到提升。
在理論專著方面,褚歷的《西安鼓樂的曲式結構》和程天建、李寶杰編撰的《長安古樂研究論文選集》作為目前國內僅有的兩部西安鼓樂研究文論,也納入了本數據庫的資源整合之列。
視頻與音頻文件方面,更是本數據庫建設的最大亮點及價值所在。在總約164種(首)音視頻文件中,囊括了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大量西安鼓樂表演、采訪和曲目演出的珍貴圖像和音響,是不可多得研究西安鼓樂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具有突出的科研價值。其中不乏李石根的采風錄像,余鑄的教學音響,關于西安鼓樂的電視紀錄片,西安音樂學院赴海外演出西安鼓樂曲目的珍貴視頻等等。
(二)從文獻類型入手,構建數據庫框架
在擁有大量實物文獻的基礎上,本數據庫開發人員進行了大量的數字化轉換工作。出于保護版權的目的,本數據庫所有的實物文獻的數字化轉換工作均由本館人員完成。與此同時,關于本數據庫的框架與模塊設計也進入了實驗論證階段。
本數據庫是在ASP技術上構建的動態網頁式數據庫。ASP是一種服務器端腳本編寫環境,可以用來創建和運行動態網頁和Web應用程序。使用該技術可有以下幾個優點:
第一,ASP可以使用服務器端ActiveX組件來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例如存取數據庫或訪問文件系統等;
第二,由于服務器是將ASP程序執行的結果以HTML格式傳回客戶端瀏覽器,因此使用者不會看到ASP所編寫的原始程序代碼,可防止ASP程序代碼被竊??;
第三,方便連接ACCESS與SQL數據庫。
由于ASP技術可實現動態網頁效果,因此對于音樂類文獻的展示就帶來了更為優化的條件。本數據庫開發者,根據收集文獻內容的不同,將其框架和模塊設計為六個板塊,具體如下:
1.簡介
1.1 關于本數據(本數據庫的簡介)
1.2 西安鼓樂小知識(關于西安鼓樂的入門知識,包括概念解釋、具體性質等等)
1.3 西安現存鼓樂社(以地圖的形式展現西安市內目前仍在演出和發展的民間鼓樂社)
2.文苑集萃
2.1 新聞報道
2.2 學術論文(涵蓋1980年以來以西安鼓樂、長安古樂、西安古樂為題的論文)
2.3 學術著作(以西安鼓樂研究文論為主的專門著作)
3.音樂資源
3.1 樂譜資源(含有出版物、油印本、手抄本和復印資料)
3.2 音頻資料(含有出版物和采風錄音資料)
3.3 視頻資料(含有出版物、出訪演出錄像以及采風資料)
4.專家學者
4.1 我院專家(以我院馮亞蘭、焦杰、程天建三位學者為主,內含其個人簡介與學術成果)
4.2 知名學者(以李石根、余鑄、馬西平等西安鼓樂研究領域知名專家為主)
4.3 西安鼓樂傳承人(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公布的西安鼓樂傳承人為主)
5.讀者留言
5.1 讀者留言(讀者可通過此處,留下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5.2 文獻預約(研究者可在此留言預約相關研究文獻,來館進行閱覽)
6.西安音樂學院學術成果專欄
6.1 學術活動與掠影(含我院西安鼓樂研究方面的學術活動圖片)
6.2 出版物與論文(由我院專家學者編著、撰寫的相關出版物)
6.3 西安鼓樂講堂(由超星公司采錄的我院教授程天建先生主講的《西安鼓樂》學術視頻)
6.4 西安鼓樂進校園(西安鼓樂民間社團在我院的演出視頻)
該數據庫本數據各個板塊均能夠實現在線閱覽。在音樂資源板塊,各子欄目還有更為具體的目錄呈現。
三、結語
西安鼓樂數據庫于2012年底建設完畢并投入使用,目前僅針對校園網用戶開放試用。截至目前,該數據庫點擊量已達8320次,按人均點擊率計則兩倍于西安音樂學院的在校生總數。其中,讀者關注和點擊率最高的是“音樂資源”板塊,尤其是音視頻資料的點擊率占總點擊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文苑集萃”板塊,點擊率達到2000余次,在線瀏覽人數最高時達到同時80人在線閱覽。從目前該數據庫的運行狀態來看,各項工作指標正常且反饋良好。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特點 分析
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現已瀕臨失傳的技藝及習俗。它應該同時具備5個特點,即無形性、傳承性、口頭性、可塑性、瀕危性。
一、無形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文為“the ntangible ultural eritage”,直譯為“難以明了的、無形的物質文化”,它相對于物質文化而言,物質文化是實物的,是存在的、有形的、看得著的、摸得到的,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非物質的,是不存在實物的,往往看不見也摸不著,是無形的,它與物質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物質文化是相對應的非物質文化的載體[1]。如果說非物質文化是因,那么,物質文化則是果。如果說非物質文化是源,那么物質文化則是流。
二、傳承性
所謂傳承性,就是指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被人類以集體、群體或個體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繼承或發展的性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性是由遺產的本質所決定的,換言之,就是我們的祖輩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經過一代代勞動人民的積累和改進并以師徒或團體的形式流傳下來,逐漸形成今天的技能或習俗。它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是我們祖先汗水的結晶。因此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沒有具體的創造者,即使有,也是后人對前輩已有技藝或習俗的加工和創新。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可以說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它們均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和探索中才形成的。
朝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調查時,首先要弄清的就是這項技藝是不是我們的祖宗留下來的。這也是我們判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一個標準。
三、口頭性
所謂傳承,指的是傳授繼承,即師傳徒承,而師傳形式有口頭傳承和書面傳承。其傳承形式主要靠口傳心授,言傳身教,具有很強的“口頭性”,而很少以書面形式流傳下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流傳在農村,絕大多數的繼承人是文盲,他們不可能把自己掌握的技藝和習俗整理成書,而且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有著許多規矩,如“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等等,許多技藝屬獨門絕技,往往隨著傳承人的離世而人亡藝絕,這也使非物質文化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如喀左民間故事。
四、可塑性
因為具有口頭傳承性,就必然有可塑性。所謂可塑性,就是可以改變,是“活態”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種“可塑性”,在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以及傳統工藝技能等遺產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塑性”,還體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傳播過程中的變異、創新[2]。非物質文化遺產不管經歷多少年或多少代人,它都不會脫離各族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并創造出新的文化內容,一代代下來,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也就是說,它是通過人的智慧創造出來的,對于上一代的技藝、方式可以憑著個人及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才智加以創新改造,進行再發展,可以說,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區域歷史文化的 “活化石”,是活態的[3]。
五、瀕危性
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外來文化的沖擊,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日益受到損害和破壞,有的瀕臨失傳甚至滅絕。這也是我們這次普查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所在[4],我們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整理成冊,就是想把這些瀕臨失傳的技藝或習俗留給下一代。那么,我們普查時,就應該按照這個特點進行嚴格地篩選。
參考文獻:
[1]程惠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和諧價值[J].百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陳炎.文化資源論[J].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