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6 17:37: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設計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美學價值
我們可以沿著傳統的美學觀點進行再造設計,如利用廢舊物品的結構、形態、材料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將廢舊物品進行恰當的改造,摒棄其丑的缺點,放大某方面美的特征,打破取材過程中的常規,創新設計理念,這樣運用于室內外環境塑造中則更能巧妙地表達設計者所要傳達的設計理念。
2.文化價值
廢舊物品為人們曾經所使用,于人們產生感情與記憶,因此廢舊物品具有一定的情感文化價值。當把廢舊物品應用于室內外環境設計時,往往會激發人們的懷舊情感,甚至產生熟悉、美好、懷念的情緒,使人們更加關注老物件的文化內涵,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認可其情感文化價值。
3.環保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時尚的定義也在日益更新,這導致了室內外環境塑造的使用周期越來越短,大部分人們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設施與空間不斷被淘汰,成為環境的污染源。面對全球環境問題,以環保、可持續和安全等發展性為主題的設計產品逐漸成為設計界的主流。“設計再造”活動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主張通過設計手段來改造、更新和再利用廢舊物品。
4.商業價值
將“設計再造”應用于室內外環境設計,體現的是懷舊營銷所帶來的商業價值。如今,在專賣店、酒吧、家具、電影等行業中都無處不見還舊營銷的身影,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產業。目前,無論是實體店鋪還是網絡店鋪,二手物品的價格都是呈水漲船高的趨勢。這說明,“設計再造”產品具有十分可觀的商業應用價值。
二、“設計再造”教學活動的意義
將“設計再造”教學活動引入環境設計專業教學,通過舊物改造,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社會實踐能力,激發創新精神,逐步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設計責任感。為其以后能順利地走進企業各項崗位及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1.提高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環境設計專業是一門藝術與技術緊密結合的學科,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其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將“設計再造”引入教學活動,其實是鼓勵學生關注自身的生活環境,在學習和工作的氛圍中尋找命題、搜集材料,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去切實關注自己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和自己的興趣愛好,從中來找尋設計靈感。而創新能力的培養則更加艱難,這是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學校和社會共同來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環境設計教育需要培養最具創造力的人才,并且為他們的學習、探索和創造性活動提供機會,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作為環境設計教育,提倡學生從身邊的小事開始設計,嘗試開發廢舊物品的剩余價值,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探索求新、勇于實踐的創新精神。
2.引導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社會責任心
讓設計引導更好的生活方式是近年來新提出的熱門話題,設計藝術的初衷各不相同,但最終都是為了讓人類的社會生活更美好,這就是設計師的社會責任。因而,設計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應該從學校抓起。在課堂教學中,教育者們更加應當注重引導和關注學生的成長心理,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利用“設計再造”活動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關心社會發展動向,提煉出有價值的設計主題和元素,將環保的生活理念融入生活和學習中,主動積極思考,造出豐富多彩的環保生活方式,從而加強做一名優秀設計師的社會責任心。
3.有效控制環境設計專業學習成本,創造商業價值
我們將廢棄的舊物品進行回收,通過再造設計,提升舊物件的審美附加值,同時也必將為其科技含量注入新鮮的力量,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由于設計類專業學習的特殊性,對該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成本相對于其他專業都要高一些,部分學生家庭經濟壓力較大。“設計再造”活動在實踐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在為學生設計實驗經費的節儉做積極的探索。例如,通過“設計再造”創意展活動,鼓勵學生利用自己和其他同學不要的老物品或廢舊材料重新制作為家居用品。在發現了老物件用品市場的潛力后,充分挖掘老物件的設計元素,結合自己的實踐特長,動手做出一系列新的家居用品,并在展會上積極推銷,從而有效控制環境設計專業學習成本,創造一定的商業價值。這也恰恰是知識經濟價值的體現和生態設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趨勢。
三、結語
一、環境設計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不利于知識型人才向操作型人才的轉化
注重理論知識與設計技能的培養,忽視書本知識與實際操作的聯系,是目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設計作業內容脫離實際項目,使學生在校期間很難了解到實際工程的狀況,增加了學生對實際工程理解的難度,特別是那些剛步入社會的學生在面對實際工程時往往束手無策。如何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實踐進行有機整合,是環境專業教育應廣泛研究的核心問題。教學手段不利于學生開放性思維的發展。以往環境專業的教學只注重圖面表現,教學手段單一,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開放性思維的發展。
1.2 教學體系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
環境設計是一個系統性、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所涉及專業知識面寬廣,操作性和動手能力要求高。過去由于沒有科學的教學規劃,教學體系普遍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各校環境專業在課程設置中普遍采用三段式教學模式,即設計與畢業設計之間缺乏銜接,各階段所學知識點無法順利轉化為畢業設計成果。
二、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創新性
2.1 從教學的方法和內容來探析
首先,要注重課堂教學內容上的連貫性和科學性。不斷加強環境設計課程與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外環境設計等專業相關的課程的聯系,互相借鑒,互相滲透,達到整體推進的目的。其次,培養學生個體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獨立創新精神。采用實際的工程項目為設計教學內容,加強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再次,課堂內應以精講和案例教學為核心輔以高科技手段。在課堂上要注重講透教學的重點,切實做到精煉而到位。引用當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實際案例,適時開展課堂內討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適當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針對當前大學生的發展特征和接受能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啟發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增強教學效果。改變學生的學列方式,改變傳統的偏重于記憶和被動接受知識傳輸的教學方法。
2.2 從環境專業的硬件設施來探析
前環境專業硬件設施有以下幾點不足:(一)環境設計專業用于教育的理論和與之匹配的實踐體系大多數是早先翻版國外的內容,不能與時俱進的理論和實踐注定了不適應當前環境的要求:(二)環境設計相關專業設置比較盲目。環境設計與某些專業一樣,皆屬于基礎領域,在設置專業的時候,不能因為沒有就業市場而將某些專業進行壓縮或取消,與之相對的,有部分專業因為市場相對火爆,拼命擴招致使教學質量持續下降:(三)環境設計實踐的局限性和實踐條件的不完善性,使大多數專業在教學的過程中與現實實踐環節相脫離,理論與實踐不能同步,而這正是阻止學生就業率提高的罪魁禍首。
綜合上述三點所述,環境設計要創新,首當其沖需要創新的是相關專業的教育理論、專業設置和實踐體系。要結合我國當前的國情,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的指導下,更新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社會的專業和理論,改造實踐體系中落伍了的鏈條,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使理論、實踐與社會的步伐相一致,從而增加環境專業的潛在價值和核心競爭力。
2.3 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是啟發式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思考,并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維空間。以空間為主線,強調建筑及室內外空間環境綜合的思維理念和開放的知識結構。二是互動式教學方法。突出課程的互動性,強調集體評圖在設計主干課中的作用,重視設計課的反饋環節,每一次草圖及正式圖完成后都要組織評圖,由學生介紹方案,并鼓勵師生及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各種集體評圖及答辯使學生能力得到全面鍛煉,一方面討論式的輔導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分析與判斷的能力。設計過程中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強調設計過程,鍛煉學生的“執行一轉化”能力,強化教育目標。
寫生是一門目的性明確的課程,讓學生在優美的風景和建筑環境中理解空間和表現空間。通過環境設計寫生可以獲得直觀的現場印象,提高學生對戶外風景形式的直觀立體效果認識。環境設計專業寫生與美術類專業的寫生相比有一些異同點。相同之處在于它們在繪畫工具、素描基礎方面都是相同的。它們都是對于外部事物的真實提煉,能夠形成構圖完美、視覺線條流暢、整體結構清晰的寫生作品。而兩者的區別在于:環境寫生設計更為突出環境中的主體,如建筑和配景的形象等,在寫生的過程中應強調建筑透視與結構的精準;而美術類的寫生則強調主觀因素的表現,強調作者對外部事物意境的表達。
二、教學組織
在教學活動組織上,環境設計專業寫生不拘泥于“教室”,而是將其擴展到學校之外的“實習基地”,建立以“實踐課題”為中心的教學活動組織模式。目前很多高校設計專業在寫生實踐教學中從制定合理的實踐計劃、應用多種實踐工具器材、強化和改進教學方法及手段、建立固定的校外寫生實訓基地、開展實踐成果展等措施來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三、實踐運用
在教學實踐中訓練學生動手、動腦的思維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處于設計寫生連貫中,鋼筆畫則可以使設計者思維不斷變換,快速記錄自己的想法,創造更多的靈感。培養學生藝術設計學科造型的基本能力、審美能力、觀察和思考方法,通過寫生掌握藝術表現技巧、設計和創作的規律等。為后續的環境設計專業學習奠定造型和表現的基本能力,也為專業設計課程積累設計素材。
(一)積極動手、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學習快速表現,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手繪訓練,強化實踐動手能力,需要有一定數量和時間的積累才能換來高質量的手繪效果。因此,根據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安排合理進行鋼筆畫技法的練習,養成積極動手,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二)打牢基礎,訓練線條
在初步接觸鋼筆畫時,應在線條練習上多下功夫。環境設計專業鋼筆風景速寫的基本表現形式是用線條進行造型處理,在實際練習中,只有利用線條的藝術魅力才能最簡潔、明確地表達對象特征。以線造型可簡可繁,在進行環境藝術寫生中既可以運用簡潔線條描繪物體的輪廓,又可以用線條準確地刻畫對象的特征,還可以用線條的疏密關系來塑造出對象的形體與光感效果。
(三)明暗關系
在鋼筆畫藝術語言表現中,明暗表現手法也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方法。鋼筆畫中明暗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
1.光影明暗表現:主要強調物體受光后的明暗關系的變化,注重對明暗交界線處理,強調物體間的明暗對比效果,注重物體明暗交界線處理,暗部與亮部及光的來源與方向的表達。運用這種表現手法所獲得的寫生作品相對比較寫實,節奏、層次豐富。
2.漸變式明暗表現:漸變式明暗表現多在物體的邊沿和形體的轉折處進行變化,由深至淺的進行明暗關系的處理,形成一個飽滿的平面輪廓,使表現的畫面具有良好的裝飾趣味性。
3.綜合式明暗表現:運用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線條,或根據畫面需要所畫的色塊,其目的是使畫面更生動和更富表現力。此類表現手法要求繪畫者具有一定手繪經驗,能夠良好地控制畫面的氣氛與節奏,較好地表現物體的明暗關系。
(四)透視表現
透視在環境設計寫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正確的透視是理解空間結構的重要方式,也是設計寫生能力的重要體現。我們常常發現,一幅鋼筆畫如果透視不對,即使線條流暢,光影關系表達到位,畫面也會看上去別扭。由此可見透視的重要性。在環境設計寫生中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學生快速準確地掌握好透視呢?憑感覺來畫肯定是不行的,可以采用設計類專業的幾何透視法來畫。這樣精確性是能保證的,不過如果作畫如同畫工程圖,速度很慢,也就失去了寫生要求快速捕捉形體能力訓練的意義。一幅優秀的鋼筆速寫作品需要豐富的視覺語言,在環境設計專業寫生中,雖然所使用的工具比較單一,但它的表現語言卻存在著各種豐富性。通過鋼筆畫的藝術表現形式,運用豐富的視覺效果,結合線條、明暗、透視的相關法則更好地傳遞物體的裝飾性。
四、結語
關鍵詞:環境設計;手繪表達;設計思維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漸發展,人們對環境建設的審美需要日漸提高,市場對環境設計的從業人員的需求量加大。電腦及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得環境設計與電腦技術的相互融合已然成為一種趨勢。一時間電腦軟件班層出不窮,在技法教學層面大有取代手繪教學之勢,但無論如何都應是“頭腦在先,手段在后”,各種工具只是頭腦的輔助工具,不能取代大腦,而手繪自然是對大腦思維還原度最高的形式之一,比電腦制圖來的要真切。環境設計不是簡單的設計一個東西,設計師需要擁有極為豐富的空間想象力,運用各種元素營造一個場景,而這是軟件無法幫助頭腦想象的,它們只能輔助頭腦來表達。手繪表達作為環境設計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使學生通過技能的訓練拓展到設計的思考層面。
一、高等院校手繪課程教學面臨的現狀
首先,目前普遍存在對手繪理解偏頗的現象。片面地認為手繪表現中線條畫的直、畫面效果“瀟灑”即是好,其實不然。任何一種手繪圖像技巧都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手繪圖像的評價不是以圖像技巧效果作為唯一標準的,圖像的思想、內涵和設計主張是評價的關鍵。也就是說手繪表達最重要的是傳達設計成果,準確表達空間關系。尤其是在環境設計專業中,如何將一張室內或者室外平面圖準確地以透視表達,這其中除了要選擇好的角度和正確的透視關系外,準確地將各個空間的關系在透視圖中清晰地交代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關系到空間內部各構筑物之間關系的準確性表達。從空間關系的準確到材料、色彩的準確表達,只有這樣的手繪圖像才能算是好的手繪圖。其次,過分追求某種討巧的所謂表達風格。如某某手繪營號稱亞洲最大手繪班,每年前往學習的同學絡繹不絕,從該培訓機構走出來的同學一出手皆是這一培訓營老師的表現風格,這一現象也多次遭到一線設計師的抨擊。誠然某一表現方式比較吸引甲方,但如果大家均臨習此法,手繪的圖像表達也就失去了應有的魅力??傊?,手繪表達的評判標準絕不僅僅是以圖像技巧為標準,其傳達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才是其關鍵。
二、手繪教學的意義與教學目標
手繪教學作為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旨在通過系統的學習,使同學們準確表達設計思想,推敲設計方案,傳達設計理念。首先,手繪課程的訓練不僅僅是技能的學習強化,而是通過基本的技巧性訓練帶動并提升學生的思維認識水平,從而拓展對設計的思考。其次,手繪課堂教學也是解決設計表達各個環節中的基本技術性問題,比如空間的透視、物體的質感、光線所產生的陰影等等,這也是手繪教學要達到的基本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強調動手能力的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手繪技能的訓練也被看作是動手能力的重要方面。手繪表達貫穿于設計過程的始終,手繪表現設計靈感的能力也直接決定設計思維推進的效率。
三、針對環境設計專業進行有效手繪教學的方法
在環境設計專業中,對設計者準確、清晰地表達設計思想的要求相對較高。從某種程度上講,忌諱用漂亮的手繪技法遮蓋設計上的不足,畫的東西也應盡量簡潔明了,去除過多的炫耀性的技法,從而回歸到設計表達的本身。
(一)針對繪畫功底較薄弱的同學應加強對基本功的練習。設計離不開設計師對生活的感知和對設計素材的積累。對形體的正確理解和準確刻畫在設計中非常重要。只有有了對形體的準確理解才能對生活中好的設計準確攝入,并從中提取精華,從而產生好的創意。針對造型基礎的訓練,首先應該建立正確的觀察方法,能夠掌握基本的透視原理,準確表達出空間物體的透視及物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基礎課程階段(這里主要針對環境設計專業所開設的設計素描課程),在表達方式上應以結構素描為主,通過線條來準確表達形體。即將重點放在對形體結構的準確把握上,使學生能夠采用比較清晰明確的線條來概括形體。同時,線條的不同也因材而彰,即線條的輕重、速度、力量、頓挫等均取決于此時此地物體本身對表達者所產生的心理感受。線條本身即是對物體的提煉,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安排學生戶外寫生,通過對自然物象的寫生,去觸摸生活,發現生活。寫生環節可多選自然物象題材,小到一片樹葉、一塊樹皮,大到山川河流之勢均可。貴在通過慢寫生拉近與自然的距離,增強對生活的熱愛。從課程設置環節來講,則是以寫生為契機鍛煉同學們以線條對物體屬性的歸納總結,對日后更為準確表達空間中的物體將大有裨益。
(二)靈活地安排教學課時,使手繪課程真正起到為設計服務。手繪教學中的課時安排應根據設計課程的總體布局情況靈活設置,不應將手繪單純地變成畫畫,更不能變成機械地臨摹。正確地教學安排應是將技能性的課程拆分成為不同的階段?;炯记尚噪A段要集中時間授課,授課內容要具體明確且授課時間上不宜過長。通過將技能性課程與設計課題的結合來達到表現與設計的整體性,完成圖像思考的作用,從而達到手繪教學的真正目的。
(三)手繪大賽等對手繪的引導與推動。手繪大賽為推動手繪在設計中的運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以大賽為契機,加強手繪創作。一方面提升手繪表現的藝術性,提供大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另一方面擴大交流空間,提高同學們學習積極性,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找尋到自身興趣點與奮斗方向。
(四)綜合的手繪能力練習。環境設計專業是一個交叉性的學科,作為一名準設計師自然要具備多方面的修養,通過速寫、水粉、水彩等提高綜合的藝術修養。一方面加強平時的寫生,建立一種對生活的捕捉意識,通過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為日后的設計創作尋找源泉。另一方面從專業培養來講,大學的設計教育應是培養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的新型設計人才,而非一名優秀的繪圖員。至此,設計專業應當積極開展如素描、速寫、裝飾畫等基礎性課程。在表現手法上也應通過多項引導的方式鼓勵同學們就水彩、鋼筆淡彩等不同繪畫材料展開嘗試,并最終能夠讓每位同學都找到一種個人擅長的藝術表達方式相伴于自身的設計生涯。通過藝術的方式延展自己的生活,為生活帶來新奇和發現,并時刻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即以藝術滋養設計,讓自己的設計作品由內而外散發出優雅的藝術氣質。加強平時的寫生訓練。寫生可以訓練學生敏銳的捕捉力、快速的表現力。在表現一個景物時要有明確的目標,即是要偏重于記錄自身對景物的感受,還是要有意刻畫景物的逼真效果,在目標明確后通過線條、色彩、肌理等方面的綜合運用展現表達目的。此外,在手繪教學中也應該注重與新型表現方式的結合。在數字影像日益發達的今天,手繪表達也應與數字技術相結合,在傳達設計觀點與設計理念的同時,也通過數字技術提高效率,從而達到審美上的與時俱進。因此,手繪表現方式上應呈現出多樣性,即數字媒體藝術可以介入其中,最終表現形式可采用拼貼乃至動態的手法呈現。
四、結語
手繪表達作為環境設計專業重要的基礎技能之一,其能力的優劣直接影響設計思維的轉化。最后,借用唐子穎老師在《用手繪思考》后記里的一句話作為手繪表達教學的終極目標“美好的畫面不是目的,我們講的是用畫作為媒介、思考、創造、解釋,終極目標是為了景觀建造”,即方案的正確表達,順利實現。
作者:于劍平 單位:濟南大學泉城學院
參考文獻:
環境設計專業以往的人才培養方案存在教學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容易導致培養出的學生實踐能力不強,不能滿足社會與行業對人才的要求。隨著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的推廣,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依托校企協同的“三段式”實踐教學理念。該理念將實踐教學進一步細分為實訓、實戰、實習三個階段,最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
校企協同;三段式;實踐教學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要與社會、行業需求緊密相連。環境設計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但長期以來,一些高校(特別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環境設計專業辦學定位不夠清晰,不能契合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勢與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以往的人才培養方案存在教學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導致部分畢業生動手能力差、設計能力不強。只有理論知識而沒有實際設計能力的畢業生無法滿足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隨著國家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以及應用型本科教育與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推進,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的定位也逐漸清晰。通過近年來的教學實踐,環境設計專業逐漸形成了以高層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依托校企協同的“三段式”實踐教學理念與體系。校企協同的“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校企協同是實踐教學的重要依托,“三段式”實踐教學則是三個不同層次且有著遞進關系的階段,校企協同推進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最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實現校、企、生的共贏。與此同時,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的優化、教師團隊的優化、工作室的建設等,都是高層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
一、廣泛開展校企協同合作
校企協同是以校企雙方各為獨立主體,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標、需求所進行的信息、知識、資源合作活動,以期實現功能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校企協同是推動環境設計專業發展的巨大動力,是解決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錯位問題、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自2011年以來,進行了一系列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積極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校企協同育人活動,逐漸形成了一套科學、有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協同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基于企業用人在知識面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要求,由企業參與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討與制訂,參與教學計劃的調整與專業課程設置的優化,以形成一套完善的、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與專業課程體系。其二,企業推薦資深設計師作為本專業的外聘教師,本校人事部門審核通過后聘用并頒發聘書。外聘教師作為教師團隊的重要力量,參與實踐教學,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其三,學校鼓勵青年教師到企業一線進行專業實踐,企業安排設計師與本專業教師共同負責設計項目,共同完成專業設計工作。企業為本專業教師申請行業相關職稱給予支持。其四,企業將適合實踐課程教學的實際項目提供給工作室,用作實訓或實戰課程的課題。企業選派相關項目設計師、負責人參與實戰課程教學輔導,雙方共同推進項目設計工作,以保證設計成果的質量,爭取滿足用戶的要求并被采用。其五,企業每年為本專業提供一定的實習崗位,供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包括見習、頂崗實習或兼職實習等形式。實習期間,教師要跟蹤指導。根據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學校向相關企業推薦實習生和優秀畢業生。
二、實施“三段式”實踐教學
長期以來,實踐教學籠統地被稱為實訓或實習等。實踐教學可以細分為實訓、實戰、實習三個階段,筆者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發現,每個階段的層次、形式、校企參與度等都是不同的,要逐步將實踐教學的主體從學校轉向企業,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1.實訓階段
實訓是實操訓練,以訓練學生的應用能力為目標,是實踐教學的第一個階段,采用的是“真題虛做”的形式。教師將企業的設計項目帶到課程中,然后進行課題指導,讓學生按項目的實際要求完成項目的設計,但成果不提交給客戶,屬于虛擬的成果。這類課題多數情況下是企業已經完成的項目,重新拿出來作為學生訓練的課題。企業已經實施的成果是教學最好的范例,有助于學生理解項目要求與設計之間的聯系。在環境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一、二年級的教學內容以專業基礎課、理論課、技能課為主,學生處于技能學習的階段,尚未具備完成“真題”的能力。第6到第7學期全面進入專題課程,共設置有專題課6門,每門課4周,每周12學時。專題課程時間比較短,并沒有足夠的時間與企業對接并完成可供使用的設計成果,因此比較適合采用“真題虛做”的課題式教學。
2.實戰階段
實戰,從詞義本身來看就是真實的、現實中的打斗、戰爭、戰斗等。實戰不同于虛擬場景的行為,它是真實的行動且具有相應的結果。環境設計專業的實戰有別于實訓的“真題虛做”,而是采用“真題實做”的形式,是實踐教學的第二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本專業實施的“真題實做”將企業的設計項目作為課程的課題,由學校教師與企業設計師共同進行指導,以完成可以交付使用的設計成果為目標,是以實做為核心的實踐教學形式。通常情況下,這類項目是全新的項目,企業與學生共同完成,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完成設計,以便于提交給客戶確認并實施。本專業在第7學期設置了一門專題課與畢業設計,專題課6周,每周12學時,畢業設計則有10周課程。這兩門課程比較適合采用“真題實做”的形式,因為課程較長的周期是開展“真題實做”的重要保障。學生經過前三年的學習和實踐,已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設計、解決具體課題的能力。另外,利用課余時間,結合企業的實際項目進度要求,開展“工作坊”的實踐教學,由自愿報名參加的師生中挑選的學生、教師與企業項目負責人共同參與完成“真題實做”,是實踐教學的有力補充。
3.實習階段
經過實訓與實戰兩個教學階段的學習,學生能基本勝任“真題實做”,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項目。此時可以進入實踐教學的第三個階段,即實習階段,這也是實踐教學最后一個階段。環境設計專業的實習課程設置在第8學期,共14周,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學生直接到企業工作,企業負責人與教師共同進行實習指導。在第一、二階段,學校是實踐教學的主體,而在這一階段,企業才是實踐教學的主體。學校實習指導教師除了要對學生的實習進行跟蹤輔導外,更重要的是向企業導師了解學生工作的情況,收集反饋人才培養信息,并作為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優化的重要依據。
三、優化教師隊伍
學校要推行教師聘用制,聘請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設計師或行業專家加入教師團隊,形成校企協同的教學團隊。同時,將行業職稱與高校職稱對等,聘請具有行業高級職稱的專家。學校還要優化教師與企業設計師之間的分工,形成績效制度,制訂相關的獎勵機制。學校要以外聘、互聘、兼職等短期和長期聘用相結合的形式,聘請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承擔教學任務,聘請企業行業專家加入教學團隊,邀請專家、學者講學,開展教學、科研合作,指導學科專業建設,促進學術交流。鼓勵年輕教師到相關企業兼職,借助企業的優勢,參與企業一線工作,提升實踐能力,并爭取在行業中取得相應的職稱,努力向“雙師型”教師發展。
四、工作室的建設
工作室建設主要是營造相對開放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與企業崗位對接的實踐教學環境,將教學工作室與校企協同的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工作室完成實訓、實戰課程。工作室的基礎建設與一般課室不同,應營造企業化的空間氛圍。
結語
“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將實踐教學進一步細分為實訓、實戰、實習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地開展實踐教學,逐漸將教學主體從學校向企業轉移,使學生逐步適應企業的管理模式與項目的操作模式,最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企業在教學過程中獲得優秀的設計成果并完成人才儲備,這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校企協同的“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有利于實現校、企、生的共贏。
作者:鐘香煒 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基金項目:
廣東省教育廳2014年重點平臺建設躍升計劃及重大項目與成果培育計劃項目“藝術設計學科協同創新機制研究與實踐”(編號:2014GXJK158,主持人:鐘香煒);廣東第二師范學院2015年度校級質量工程項目“環境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編號:2015sfzy01,主持人:鐘香煒);廣東第二師范學院2015年度校級質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編號:2015ybzz14,主持人:劉承愷)。
參考文獻:
許多藝術類院校為了使學生畢業后能直接步入工作崗位,和市場接軌,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紛紛進行教學教研改革,形成具有特色的工作室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培養適應市場行業對具有執業能力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
環境設計;工作室;應用型人才;教學
近年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當今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培養社會市場需要的具有實踐操作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的環境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環境設計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此時,工作室模式教學應運而生,人才的培養也必然由傳統的理論型、大眾型轉向新興的項目型、實踐型,轉向具有執業能力的應用型。
1環境設計專業工作室發展現狀
工作室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現代設計教育的搖籃——包豪斯學院。包豪斯的設計作坊即為現代設計工作室的雛形,此時發達國家在工作室模式運用于設計教學中已趨于完善,[1]其教育體系也為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20世紀80年代,我國藝術設計教育進入全面改革發展的黃金階段,2001年中央美院較早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工作室制的教學改革,每一個工作室都有其研究方向與特點:注重實踐做到學以致用;注重交流,除基本技能的教授,大部分能力相互交流學習;注重研究;針對性教學,根據學生特點開設不同的課程。[2]之后,許多藝術類院校根據自身特點,紛紛建立相關專業工作室模式教學,通過緊密的產學研聯系,以學期為單元,為教學配置課題,將課題引入工作室。通過實際或虛擬設計課題的教學與推進,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工作室與行業、市場有了更密切的聯系,并創建融教學、科研與實踐為一體的產學研架構,成為高校對執業能力應用型人才進行深化培養與精準教育的新平臺。
2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優勢與特色
2.1新興的工作室教學模式有著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眾多優勢
它能培養學生的身心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使學生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擁有正確的心態和觀念,通過對實踐項目的接觸和學習,讓學生樹立職業素質觀念,培養吃苦耐勞、銳意進取的精神。它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獨立的學習環境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分組式練習培育了每一個人團隊合作的精神。同時,還能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出高水準和技術實踐能力的雙師型骨干教師。
2.2工作室教學模式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產學研一體化,以學促產,以學促研,產研為學服務,三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共同完善,使學校在教學水平以及設計成果上都有顯著的提高。而施行的導師責任制,以學院專業骨干教師為主要負責人,根據學生具體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和安排,并積極參與各類國家、省級設計競賽和承擔社會項目工程,導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容易達到默契,促進工作室的穩定發展。
2.3工作室教學模式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
它能培養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能力,通過實際項目的參與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施工技巧,與業主的交流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應變、溝通能力。工作室作為開放的教學實踐平臺,將教學與實踐融為一體,在工作室模式教學中,直接深入地對學生進行社會性模擬教學,縮短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的適應期,培養出具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市場行業的需要。
3工作室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工作室模式教學雖有許多優勢和特色,但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師在任教時克服和解決。
3.1課堂教學與現場實踐沖突
目前,學校的教學規章制度與工作室教學模式存有一定的沖突,主要體現在課程實踐、課堂作業等方面。學校的相關制度是平衡了所有的專業,在整個大環境下制定出來的,傳統統一,而環境設計是操作與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專業,需要一定的自由度和開放空間,光靠課堂純理論知識講授,只會顯得空洞乏味,限制學生在教室無法直觀現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因此,理論的課程內容需要配合現場教學和外出現場教學實訓來完成,可教學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課堂不能隨意外出,這就導致矛盾的出現。并且,工作室在承接社會實際項目上也會被學院制度所制約,和施工人員、現場監理見面溝通交流得不到時間上的保障。課堂作業更是虛擬的項目較多,缺少了內在的實用性,學生提交的作業顯得呆板單一,施工圖或多或少不完整。
3.2師資力量及教學資源設施不足
師資力量薄弱,教師隊伍中,年青老師比重大,雙師型教師數量少,學歷大部分為本科,職稱結構為中級,導致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相對缺乏。有部分老師不是環境設計專業出身,而是由美術學轉過來的,更造成了教師實踐經驗的缺乏,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較少,科研能力薄弱,教學成果、實訓工作經歷較少。同時,許多高校設備不足,配套設備跟不上學生人數比例。以筆者任教學校為例,環境設計專業班設置近二十個,學生人數多,雖配有專業的多媒體設備,但數量少,配備也不合理,不能滿足現狀需要,上課前需提前預定多媒體設備,學生積極性受挫,這些因素均影響了工作室教學模式實踐環節的深入開展。
3.3創新人才培養不夠
目前,大量的設計公司都只愿吸收具有活力、具有創造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強的畢業生,因此培養具有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目前環境設計教育的迫切要求,但在課程安排和教學大綱的制定上與市場需要還存有差距。工作室模式大同小異,授課內容、教學模式和效果都在一個層面上,趨于程式化,缺乏改革和更新,學生容易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缺乏實踐課程也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的僵化,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室教學實踐機制勢在必行。
4小結
工作室模式教學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式、實踐能力、團隊協作、就業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目前,環境設計行業的升溫使得社會市場對設計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工作室模式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工作室模式教學的構建,歸根結底是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要結合學校自身的發展情況,以及市場的發展狀況,采取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從課程模塊、課程設置、團隊組建、教學設備的配備入手,規范健全工作室教學的管理體系,培養出具有執業能力的環境設計應用型人才。
作者:龔力 楊文 單位:湖南城市學院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學習環境是學習資源與人際關系的動態整合體,是支持學習活動的外部條件。在現代數字聚合環境下,一個完整的微格教學系統包括“微格教室”、“觀摩室”、“錄播室”和“控制室”等四個部分。微格教室主要是用于教學技能訓練,例如:導入技術、講解技能、提問技能、演示技能、板書技能等,它把一課堂的多項技能分解后逐一練習,它是在錄播教室進行綜合訓練的基礎。微格教室一般建設在相對安靜地方,大小30-40m2為宜,每個微格教室可容納12個學生左右,學生人數太多不利于小組訓練指導和討論,人數太少則無法模擬真實的教學環境,微格教室內的桌子最好為可組拼的正六邊形課桌,這方便學生小組討論學習。錄播室主要用于錄制一節完整的課,而非某單項教學技能,它一般在所有單項教學技能訓練結束后進行,也可以用于師范生實習前進行強化訓練。錄播室大小為90m2為宜,主要用于模擬真實教學環境,里面的桌子是行向排列,錄播室同時可以作為精品視頻公開課錄制場所。觀摩室大小與錄播室相似,里面的桌子可以分兩種排法,前面幾排坐位用于觀摩錄播室內的試講(或示范課)情況,后面的桌子由正六邊形可拼課桌組成,主要用于學生微格訓練后的小組討論、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及教師評價。觀摩室除了用于教學觀摩和評價外,還可以當作微格訓練準備室??刂剖掖笮?0-50m2左右,主要實現教學訓練的遠程控制、集中錄播管理、課程的調度、在線教學直播、遠程觀摩評議,教師可以在控制室內通過大屏觀察各微格教室的訓練情況,用語音雙向話筒對學生的訓練給予提示和指導,此外控制室還可以起到安全監控的作用??刂剖矣写笃溜@示器和課件非編系統,里面的資源服務器保存著所有的錄制視頻資源,此外還有訓練平臺服務器、調音臺、智能導播服務器和導播服務器等。
2教室裝修設計與要求
2.1教室吊頂與墻面設計
微格教室和錄播室的天花板應能夠承受5公斤重量吊裝,主要用于安裝燈和話筒。吊頂可以為整體石膏吊頂和礦棉板吊頂。整體石膏吊頂的特點是安裝完畢后中間沒有拼縫,涂完涂料之后整體顏色一致,整體視覺效果給人美觀大方的感覺,但整體石膏吊頂對環境內部的聲音吸收效果沒有礦棉板的效果好。吊頂鋪設之前應檢查是否要增加線纜,因為吊頂裝好后很難更換或者增加線纜,吊頂破損之后不能很簡單的修補。木質吸音板采用薄板共振吸聲原理,在共振頻率上由于吸音板振動而大量吸收聲能。木質的有較好的吸聲效果,而且它安裝簡便,不易污染。墻面最好安裝木質吸音板,這樣會有效減小教室內聲音的反射,在這環境中錄制的聲音質量較好。
2.2地面、窗簾和燈光設計
教室的地面要平整,選用矩形為宜,圓形的不適合當作微格教室用。教室地面采用復合吸音地板或者化纖地毯,這樣可以保證教室內部的整體美觀效果,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吸收環境內產生的回聲。地板下鋪設隔音膜,有效地吸收在地板上走動的聲音,但沒有地毯上走動的聲音小。教室可用整體地毯,這種地毯耐磨有彈性,不易生蟲不易被弄臟,價格也相對合理,在上面走動不會產生明顯的聲音,這樣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防止錄像中有不必要的聲音被采集。教室內部不能有柱子等障礙物,否則嚴重影響攝像效果和采光。教室最好采用雙層遮光厚窗簾,既可以擋光又可以吸音。教室內的布光要均勻,內部采光基本采用格柵燈,內部平均照度在300~500流明之間。講臺旁邊區域增加補光,保證照度在800~1000流明。使用電子整流器的三基色燈管。講臺區域一般安裝三組面光燈,采用36瓦×4的補光燈,距講臺前方1m,三盞燈均勻分布于講臺左右內側。補光燈的型號:36W×4DSR系列三基色冷光燈,在墻面需要對應每個燈單獨增加開關。
2.3師、生采音方案設計
教師話筒采用無線領夾式(或手持式)和界面式結合使用,學生的采音使用拾音器,一般90m2的教室用四個吊式話筒拾音器即可。教師在講臺前授課或在講臺兩側講話均可用界面話筒有效采音。教師在黑板板書時的授課聲音可通過黑板下方的界面話筒采音。無線話筒使用在采音和擴音時效果比界面話筒好,但有個問題是,當話筒電池沒電或話筒耳機接線與衣服摩擦產生靜電會影響聲音采集,而界面話筒剛好可以彌補這些不足。學生的話筒采用吊頂式,其安裝位置離黑板中間有大約2~5m,偏離中間2m左右,話筒向下傾斜40度。安裝話筒的位置盡量避開日光燈以及投影機,因為日光燈的整流器在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噪聲,投影機運行的時候散熱風扇也會有較大的噪聲,會對聲音錄制有較大影響。空調建議選用低噪音的,比如直流變頻空調,盡量避免因空調噪聲影響采音效果[7]。
3微格錄播環境的布置
本文研究的錄播系統是智能錄播系統與微格訓練系統有機結合,這種方式結合了學校教師教育設計而成,并且將這兩種系統軟件作了無縫銜接。微格教學系統由軟件集中控制,通過校園網絡連接一起,系統中心交換機采用Intel千兆網連接,以保證系統對多媒體素材高速率傳輸的要求,微格教室電腦和交換機采用千兆連接。系統主交換機通過千兆校園網線連接,以保證整個網絡數據傳輸的暢通性。錄播室采用最新的布線方法,在教室的前端配有電子白板和短焦距投影儀,短焦距投影儀可以避免教師的影子投到白板上,也方便教師直接觸摸電子白板進行演示、板書,增強課堂教學的交互性。以錄播室為例,教師講臺上配有一個10寸顯示器,主要用于視頻錄制過程中訓練者能實時看到錄制效果。錄播室采用5機位拍攝法,2臺廣播級攝像機及3臺高清攝像機,分別用于跟蹤拍攝教師特寫、學生特寫、教師板書及課堂全景。5個機位所采集的視頻信號傳送到智能導播系統,導播系統將信息傳送至服務器錄制課件。拾音器采集聲音后通過調音臺將信號傳送給智能導播系統??刂剖抑饕娣胖悄軐РァD像定位、調音臺、錄制服務器、直播非編服務器、微格實訓平臺服務器等設備,在這些設備中要預留硬件升級接口,能將錄播室和微格教室的音視頻設備連接起來。中控將所有信號源匯合,可實現教學實時錄播,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在線觀摩、互動和學習。
3.1智能跟蹤系統
用圖像識別技術實現智能跟蹤,根據教師不同身高自動調整教師在鏡頭里的位置,整個跟蹤無需人為操控和干預,教師也無需使用其它跟蹤儀器拍攝,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師的緊張情緒,使其更好、更快進入教學角色。智能跟蹤可以對在教室行走的教師進行跟蹤拍攝并給予特寫,當有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則可激發學生定位系統,從而學生攝像機就對學生進行特寫拍攝,學生回答結束坐下后,智能跟蹤又重新發揮作用,如果有多名學生同時站起來回答問題,學生定位系統則自動切換到學生全景,當只有一個學生回答時又給予特寫,這種特寫、近影和全景的自動切換過程充分體現了智能跟蹤拍攝高效性。
3.2智能導播系統
攝像機接收到圖像定位系統的指令后,對老師板書、學生進行跟蹤拍攝,然后把采集的視頻信號傳送給智能導播系統。智能導播系統主要是對所錄制的多場景和多視頻信號和計算機畫面進行智能切換,通過觸摸顯示屏可以方便控制多路視頻信號。智能導播系統有自動錄播系統的導播功能,同時也有切換視頻信號的功能。運用智導播系統可以有效調度及切換教師的講授、板書,學生回答,師生的交互,計算機桌面以及其它實物展示畫面。這種智能化調試與切換與實際教學的程序一致,精準的畫面表達可以有效展示教學的重、難點,基本符合學習者的學習認知需求。
3.3課件實時錄制系統
智能導播系統完成導播過程后,把屏幕流、音頻和視頻數據,通過集控式錄播服務器進行實時采集并生成課件。其中教室視頻采集端主要采用三種形式:第一種方式(軟件形式)是在教師機上安裝視頻采集卡及PowerCreatorComposer軟件,通過軟件采集視頻、音頻、VGA等信息。第二種方式(硬件形式)是在教室安裝視頻服務器(編輯器),通過專門的硬件采集視頻、音頻、VGA等信息。第三種方式(混合形式)是VGA信息通過PowerCreatorTeacher軟件捕獲,視頻信息通過視頻服務器捕獲。課件實時錄制系統可以高效地把教學場景錄下來,生成完整的流媒體課件,還能將電腦桌面的內容和電子白板的內容以及鼠標移動軌跡記錄下來,并且通過動態捕捉每章課件的標題生成文字索引,文字索引給學生播放課件及后期資源整理帶來了很大方便。音視頻部分采用MPEG4壓縮算法(ASF/WMV格式),文件質量和大小相對合適。教室音頻采集用無線Mic,用音頻線連接采集端計算機的聲卡,采集端計算機把音頻信號傳遞到集控式錄播系統服務器。也可以把音頻信號接到視頻服務器,通過網線傳遞音頻信號。課件錄制過程中,可以通過圖像和聲音預覽和監視,實時檢查課件的完整性,避免課件聲音失真。生成的課件既可以為三分屏模式、單畫面電影模式。三分屏模式包括視頻播放區、課件目錄區和電腦顯示區。其中單畫面電影模式中的畫面可以是單一的教師講解的視頻,也可以是教師講解與學生互動、教師問學生回答、學生操作練習與教學課件的結合,單畫面電影模式一般以畫中畫模式呈現。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視頻為ASF格式或VGA格式,ASF格式點播時無需安裝播放插件,VGA格式課件小、圖像質量好。
課件實時錄制系統生成的課件,可能會對其進行編輯,比如刪減PPT中的錯別字,剪切掉錄制的雜音、噪音等等,普通的非線性編輯系統premiere只能對單畫面電影模式的視頻課件進行二次編輯的,而對于三分屏流媒體課件則要用到專門的Power-Creatormediastudiov2.0編輯軟件,因為三分屏課件的視頻、PPT和文字索引是一個數據包,而非單一的視頻對象,它只能用該軟件對三分屏進行編輯,運用這種軟件可以很方便對PPT內容進行刪減、補充,也可以對課件聲音進行再加工,也可以添加字幕、片頭和片尾。
4直播、點播功能設計
系統支持點播也支持多個教室同時直播,實時直播的內容包括教師的圖像、聲音、學生畫面及電腦屏幕等。實時直播教師的圖像與聲音能與屏幕直播保持同步,在小網絡環境下也能收看直播。動態屏幕直播可把計算機屏幕教學內容、FLASH動畫、鼠標運動軌跡以及電子白板等內容流暢的傳輸到客戶端。這種直播方式自動化程度高,客戶端無需任何操作,通過服務器直接控制客戶端直播。在直播前必須運行直播服務器上的PowerCreatorLiveServer軟件,直播服務器從錄制服務器實時取得視頻、音頻以及屏幕信息,并發送給客戶端用戶進行直播。通過局域網、互聯網可把課堂內容實時傳播出去,客戶端用戶通過IE瀏覽器可收看直播課堂內容。學生可以在觀摩室的電子白板觀看各個微格教室和錄播室的現場試講或授課情況,學生也可以用InternetExplorer游覽器收看基于Web的課堂直播。點播與直播相似,學習者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點播資源庫內的視頻進行在線學習。
5微格教學環境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微格教學環境設計時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計算機、投影儀、電子白板、服務器、視頻采集設備、調音臺等資源,除了要對錄播教室進行防噪處理和燈光設計外,還要對錄播過程中的智能跟蹤、智能定位、智能導播以及課件的實時錄制作科學、合理地架構。攝像機對教師的智能跟蹤要穩定,跟蹤拍攝出來的畫面要連續,不能有跳躍感,跟蹤系統對強光和電磁波要有一定程度的抗干擾性能力,不能因強光和電磁干擾而影響智能跟蹤的靈敏性。跟蹤過程中應無盲區,所拍攝的畫面要有重點且能進行實時特寫跟蹤。智能定位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回答問題自動給予特寫,學生回答完畢后能自動切換到教師攝像機,整個切換過程應自動完成,最好不用人工干預,這樣可以提高錄播的效率。智能導播要做到智能切換,能自動識別場景變化內容并且自動對核心內容作特寫。智能導播系統的跟蹤與切換方法要以實際教學為基準,并要求支持多通道和多文件輸入。課件實時錄制所得課件能自動生成文字索引,并能創建縮略圖索引,所得課件音、視頻能保持原圖像。
6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