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9 22:52: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層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加強考核,安全工作實現良性循環。堅持以控制“四項指標”,實現“四個杜絕”,確保安全生產、清潔生產作為安全工作目標。在安全考核方面,不斷完善各項考核制度,依據相關制度和規定實行掛牌評比。獎優罰劣,確保油田基層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良性發展。注重培訓,提高全員安全素養。勝利油田在基層班組中構筑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學習培訓體系,通過培訓給員工灌輸安全生產理念,提高他們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安全生產效率。
二、基層班組安全文化中存在的問題
1.思想問題
一是認為班組按照上級的要求,只要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就行了,搞安全文化建設是多余的,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不是必要的。不能正確認識安全文化建設對班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所起的指導作用。二是認為安全文化建設是上級領導以及機關要做的事,對安全文化是整個企業安全文化的根基認識不足,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最終是要落實到班組、落實到每個職工的認識不足。三是認為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只是抓虛的,不是抓實的,是物質條件不足用精神來彌補。不能正確認識只有安全精神文化與安全物質文化兩手抓、兩手硬,才能促進班組安全生產協調發展。
2.班組安全活動中的問題
一是班組安全活動形式單一,許多單位對安全文化建設不重視,活動僅限于照本宣科,由于形式的枯燥乏味,引不起班組成員的興趣。二是班組安全活動質量不高,有的班組在安全活動中,雖然開展了班前安全教育、班后生產總結,也組織各種生產應急預案的演練、崗位練兵,但流于形式不注重實戰價值,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實際意義不大。三是班組安全活動沒有重點。不能針對本企業、本班組的特點以及不同季節的安全特點,開展各具特色的班組,經常一本經,浮在表面。四是職工參與積極性不高。班組成員認為與自己的關系不大,班組長往往成了班組安全活動的獨角戲,其它班組成員不動腦子、不提意見和建議,形式內容得單一,不能吸引職工積極參與。五是班組長的組織能力有限。不少單位的班組長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和文字書寫能力低,在組織一項活動制定方案時,思路不清,目的性不強,號召力不強,從而影響了班組安全活動的效果。
三、強化油田基層班組安全文化的對策
1.基層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首先,要健全完善班組安全目標愿景體系,在認真總結提煉、系統整合的基礎上,形成具有本班組特色的安全目標愿景體系。其次,緊緊抓住班組長管理這個關鍵節點,提高班組長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班組長選拔任用機制,選優用強;二是不斷強化班組長培訓,帶動班組安全文化創建的順利進行;三是建設班組長管理制度,將工作目標和個人目標加以緊密結合;四是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和開展評先樹優活動。發揮好班組長“兵頭將尾”作用,干好本職工作。再次,要抓好班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三項建設。引導職工結合自身崗位特點,確立自己的安全理念或格言警句,使其成為員工的安全價值觀和行為規范;進一步健全完善班組安全管理制度,將安全和量化考核指標績效掛鉤,不斷提高班組全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班組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不斷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條分縷析職工崗位行為準則和行為禁忌,不斷提高職工的工作執行力,確保安全生產。
2.把基層班組安全管理上升到文化創建層次
第一,加強班組成員“人人事事講安全”的正確安全理念。必須正確的思想引導開始,逐漸扭轉員工安全意識不強的被動局面,努力形成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良性格局,從而消除員工思想中與己無關的錯誤思想。第二,積極培養班組員工講安全行為、樹安全習慣的良好工作氛圍。在環境設備整治到位的情況下,規范班組員工的行為習慣,依靠堅持養成一種習慣,從班組長開會、開好會開始,讓員工們時刻都明確清楚自己崗位上的安全注意事項和安全規范行為。第三,大力提升班組員工的業務素質與安全技能。低素質、低能力員工在崗工作就是第一危險源。班組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和教育,采取名師帶高徒、業務比拼、安全競賽等各種形式,進行不斷的強化和提高,培養起班組成員應有的業務素質與安全技能。第四,全面創新班組安全管理模式,樹立一切事故都可預防的管理理念。扭轉班組安全管理中由上至下的執行模式,從下往上、依次遞增來查找原因。同時,要給予班組安全管理更大的權限,把安全績效考核以及相關責任分解等納入到班組管理中去。實現責、權的統一,發揮班組的主觀能動性,全面創新班組安全管理模式。
3.基層班組安全活動應突出“實、活、新”
“實”就是班組安全活動要扎扎實實落到實處。班組的安全活動,除了必要的學習、教育、演練和崗位練兵等外,還要員工自查互查,進行揭短晾丑,共同制定整改措施,還可集思廣益,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盎睢本褪前嘟M安全活動要靈活多樣,有聲有色。班組安全活動應增強趣味性,提高吸引力?!靶隆本褪前嘟M安全活動要根據班組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創新。除了上級的安全活動外,還要經常創新“自選動作”。
四、結論
企業文化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企業文化的塑造也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企業文化具有獨特性、繼承性、相融性、人本性、整體性和創新性等特點。獨特性是指,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色,每個企業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淀積,這是由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特色、企業傳統、企業目標、企業員工素質,以及內外部環境所決定的。繼承性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產生、生存和發展,企業文化是歷史的產物。企業文化的繼承性體現在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精華,繼承企業的文化傳統,繼承外來的企業文化實踐和研究成果等。相融性是指,企業文化的相融性體現在它與企業環境的協調和適應性方面。企業文化反映了時代精神,它必然要與企業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和社區環境相融合。人本性是指,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其本質內容,就是強調人的理想、道德、價值觀、行為規范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強調在企業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和關心人,注重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整體性是指,企業文化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企業員工要把個人奮斗目標融于企業整體目標之中,追求企業的整體優勢和整體意志的實現。創新性是指,創新是時代的呼喚,是企業文化自身的內在要求。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在繼承中創新,隨著企業環境和國內外市場的變化而改革發展。
1.建設具有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企業的主體是什么?是人,即企業員工。企業管理者在帶領員工創造價值的同時,使員工得到相應的關懷和幫助,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于自身的關心和愛護,其中核心的部分就是貼心、細節和理解。所謂貼心,就是從小處著手,利用貼心的關懷,了解員工真正的需求,懂得員工的所思所想。讓員工對企業產生感激之情,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建立起對企業的忠誠度。當員工在企業既得到切實的收入,又感受到企業對其的重視和關懷的時候,就會產生感恩的心理,將企業的關懷,轉化為自身努力工作的動力。細節存在于員工工作和生活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各種表現中。在實際工作中,員工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工作失誤,或者出現工作情緒低落等問題。了解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小問題,并進行及時的溝通和幫助,能夠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只有這樣,員工才會為企業毫無保留的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領導,在堅持工作原則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由于無意識的一句話,造成員工的心理負擔,從而對員工的工作造成很大影響。所謂理解,就是對于員工的不足給予諒解,對于工作中發生的失誤不要一味的批評和處罰,更多的是了解事情的經過。在按照規定處理的同時,予以安慰。如,員工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私事,《石油教育》雙月刊2014.06雖然制度要求不允許因為私事而影響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又難以避免。
2.建設安全第一的企業文化凡涉及產品生產的企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論是工廠設備故障,還是員工的日常工作疏漏,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給企業和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重大損失。安全管理要從制度建設入手,避免員工習慣性違章,將違章操作納入員工處罰規定中去,用制度約束員工,采取處罰和宣傳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讓員工和企業得到安全的保障,使“人人講安全、人人為安全”的思想銘刻在員工的頭腦中。
3.建設規范化的企業文化企業工作目標的實現和工作任務的完成,需要規范化的企業文化的支持。規范化的企業文化的實施,決定著企業能不能“高端大氣上檔次”,能不能給人以標準化現代企業的印象,能不能讓企業的員工有良好的工作面貌。規范化就是在企業管理等各項工作中,對重復性工作,通過制定、實施標準(規范、規程和制度等)達到行動上的統一,以獲得最佳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當然規范化并不是要求員工喪失個性,而是允許員工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個性化活動,還要符合公司規范化要求這個大方針。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規范化的管理要求有較為正式、嚴肅的辦公環境,用環境去影響員工的心理,使員工的行為得體。同時,規范化也要求工作的開展,以及任務的落實形成一個模式。要讓員工知道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使員工不至于在開展工作的時候亂了陣腳。如,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采取項目管理(PM)模式。在實施之前,選拔人員進行項目立項,形成策劃書后遵循策劃書開展工作。形成固定流程,讓工作的開展有條不紊。
4.建設具有執行力的企業文化執行力就是對于工作和活動開展過程中執行情況的概述,表現出了企業的管理能力。執行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企業政令的落實情況。培養具有執行力的企業文化,就是要做到令行禁止,讓員工能夠主動的、圓滿的、踏實的落實好每一項工作要求。而執行力的培養,就是要讓員工認識到工作任務的落實對企業和個體的影響,采取的行政手段就是考核。培養執行力的實質,是通過嚴肅合理的考核制度的實施實現的。對于沒有正當原因執行不徹底、不及時的予以懲處。
5.企業產品服務的文化塑造企業生產經營的目的是盈利,盈利的方式是出售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那么如何讓自己的商品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產品服務的文化塑造相當重要。聯通的廣告“讓世界自由聯通”,可以說是聯通公司的服務理念,讓顧客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享受聯通公司的服務。移動公司的電話客服語音提示,“我們百分努力,只為您十分滿意”是移動公司顧客至上,為顧客做好服務的理念。當然,產品的文化塑造不僅僅在廣告上,但廣告卻是主要的展現和傳播油田基層方式,利用廣告可以將公司的主旨、思想傳達給顧客。同時產品和服務文化不能僅停留在廣告中,在產品和服務中也應得到真實體現,讓員工在工作中對其認同,并為之努力。
6.建設具有創新意識的企業文化創新能力是企業科技革新、管理進步的唯一出路。只有堅持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不斷的發展,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如何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企業文化呢?對于研發單位來說,創新本來就是其生命所在。對于生產企業來說,沒有創新只可以短暫的維持“生命”,但最終會在技術變革的浪潮中被淘汰。要培養有創新意識的企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獎勵制度,對于具有創新性、可操作性,能給企業帶來實際效益的思考、方案和方法給予一定的獎勵,激勵員工的創新積極性。
二、企業文化的傳播
企業文化的傳播油田基層分為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對內而言,是企業的管理文化和工作氛圍的塑造;對外而言,是產品和服務所遵循的理念。
1.企業文化的對內傳播企業文化的對內傳播,主要是員工對企業文化理解、認同并且執行的過程。企業文化的培養和傳播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根據企業的實際,進行合理的塑造和引導。
2.制度是企業文化培養傳播油田依靠的手段企業文化是無形的,存在于企業全體成員的習慣和工作之中。一個習慣、一個制度都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夠從根本上規范企業和員工的行為,從而實現約束員工遠離不好的習慣和錯誤的行為的目的。同時利用鼓勵措施,激勵員工向好的方向發展。
3.文化宣傳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期工作文化是一種思想的傳播,是為了讓全體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之與企業文化產生共鳴。企業文化,一方面需要利用制度來塑造。另一方面,需要文化宣傳進行長期的養成教育。很多大型企業,都有自己的內部刊物和宣傳部門。利用文體活動、工會活動、黨課學習、勵志講座、文字刊物等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鼓勵員工廣泛參與,這就是利用宣傳的手段對企業文化進行塑造和鞏固。
4.言傳身教是企業文化延續的好方式每個企業都面臨著人員的更迭變化。筆者認為,要傳承和發展企業文化,就要言傳身教。簡單的說,就是從新員工一進入企業開始,就對其進行企業文化的宣傳,通過專門講解,讓其認識和了解企業文化。在這一點上,大中型企業都做得較好。通過培訓,利用企業原有的文化氛圍對新進員工進行熏陶,同時老員工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指導,讓其較快的接受企業文化。
5.企業文化的對外傳播基層企業文化對外傳播油田基層的主要方式是廣告。除此之外,還包含在企業產品服務的生產、銷售和售后等多個方面的工作之中。一是廣告。由于廣告是利用較短的時間、較小的篇幅,以及濃縮的方式來推廣企業的產品和文化內涵,所以好的企業始終保持一貫的廣告風格,而這種風格就是企業文化的反應。二是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售后。雖然企業文化在廣告中都有所宣傳,但對消費者來說,僅僅靠宣傳是不夠的。消費者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商品和服務,而這些都貫穿于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售后中。所以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售后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另外,一些企業開展100%滿意客戶服務承諾,開展顧客回訪制度等都是對企業文化的對外傳播。
三、新時代的文化傳播
1.網絡文化也是企業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在互聯網時代,特別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通過網絡來了解世界、獲取信息。通過網絡媒介進行企業文化的宣傳相比于傳統方式來說更具有廣泛、迅速、可重復等多種優勢。所以很多知名企業都建立了門戶網站,通過這個窗口宣傳自己企業的文化和動態信息。而在企業對外宣傳的同時,更應讓自己的員工成為主頁的瀏覽用戶,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宣傳作用。
2.建設豐富多彩的網站交流平臺目前,雖然規模企業通過網站介紹自我,宣傳產品。但是在企業的網絡文化建設中,大多數企業網站(包括部分企業的內網)文字信息都是企業新聞和生產動態,過于嚴肅和乏味,很難引起員工的興趣。雖然經過實踐探索,企業在網站中設立了文學板塊和娛樂板塊,但很多質量并不高。筆者認為,在企業的網站建設中,可以借鑒高校內網的一些文化元素,提高企業網站對員工的吸引力??梢栽谥黜撝性O立一個窗口,以內網、子頁面的方式向娛樂化傾斜,建立以員工娛樂創作為基礎,以企業新聞為輔的交流平臺。
一、突出重點,強化自身建設,不斷提高群文工作能力為了提高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文化的能力,提升和保持群藝館的品牌形象,增強全館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我館在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業務創新上狠下功夫,同時建立健全了全體干部職工的學習制度,及時更新業務知識,從而使干部職工的創作能力、組織與輔導能力和理論研究能力等綜合素質進一步得到了提高。
進一步提高創作能力。衡量一個地方的群眾文化是否繁榮,其重要的標志為這個地方是否創作出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我們要求全館專業人員加強自身創作,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創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近十年來,我館業務干部在音樂舞蹈創作、美術攝影創作、文學曲藝創作等方面碩果累累,先后創作出了許多弘揚正氣、真切感人、喜聞樂見的作品,其中有109件作品在全國、全省獲獎。進一步提高組織輔導能力。我館在主辦和承辦市級文藝活動的同時,積極組織輔導市直各單位XX縣區的群文活動;
xx年來先后為市直、基層和駐衡單位策劃、組織、編排和輔導文藝活動萬余次,同時加強對老年人的文藝輔導和少兒藝術輔導培訓,1995年創辦的群眾文化藝術學校積極領舞全市藝術培訓市場,常年開辦各門類藝術培訓,每年平均輔導學生xx余人次,并為中央、省市專業藝術院輸送大批藝術人才,也為基層培養一批又一批藝術骨干。進一步提高理論研究能力。群眾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實踐,也要重視理論的創新。因而我們注重積累、注重調研,深入研究群眾文化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探索群眾文化的新路子,以創新的精神指導實踐。
①創辦了XX省第一家市級群眾藝術館網站,全國各地群眾藝術館單獨建立網站總共只有10家,通過這個網站,我們加強與全國各地群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總結推介了全市各項文藝活動及工作經驗,從而為全市群眾文化工作開拓出新的平臺和空間;
②設立群文理論研究專欄。在館辦刊物《石鼓文化》、館網站上開設群文理論專欄,報道我市群眾文化活動動態和我館的一些典型經驗,刊登群文理論研究論文,加強館站群文工作交流,探索群眾文化的工作經驗;
根據《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②《若干意見》中明確了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即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科學先進、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學教育理念,形成開放多樣、符合中國國情的法律人才培養體制,培養造就一批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法律人才。同時該《若干意見》也將卓越法律人才實行分類培養,即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層法律人才三種培養模式。每一種培養模式下所確立的培養目標是不一樣的,其中,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應適應多樣化法律職業要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化學生法律職業倫理教育、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培養,提高學生運用法學與其他學科知識方法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促進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深度銜接。因而此種人才的培養是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模式下,所培養的是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法律事務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而西部基層法律人才是作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的著力點。為適應西部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需要,結合政法人才培養體制改革,面向西部基層政法機關,該種培養模式下所培養的一批具有奉獻精神、較強實踐能力,能夠“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層法律人才。③此《若干意見》的出臺無疑終結了法學界(法律教育界)長期關于法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到底是學術型還是應用型之爭。④對于那些辦學實力雄厚、生源優質和教育資源豐富的法學院系可以采用前兩種或全部類型的培養模式來培養法學碩士。⑤考慮到辦學時間短、教育資源短缺、生源質量不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絕大部分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地方高校在法學碩士培養模式上應選擇西部基層應用型模式,以及在該模式指導下明確自己的培養目標。
二、西部地方高校法學碩士培養標準的變革
考慮到我國法律人才培養缺乏統一的標準,根據我國現行體制和西部地區的社會經濟現實需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構建西部地方高校法學碩士生的培養標準:
(一)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相適應,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國家與法的理論與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思想和理論成就。西部基層卓越法律人才必須是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定的信仰者、傳播者和實踐者。
(二)具備扎實的法學理論知識法學理論知識是進行法律實踐的基礎和前提。西部基層卓越法律人才首先必須掌握系統的法學理論知識。具體包括:掌握法學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基本法律制度和訴訟程序;理解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意識、法律精神和法律價值,以及與之相聯系的政治、經濟、科技、歷史、文化、社會、道德、倫理等背景知識。
(三)具有較強的職業技術能力職業技術能力是應用型法律職業人才的核心能力。西部基層卓越法律人才能夠獲得全國法律職業資格證,能適應西部基層各類法務實踐活動,在工作中具有較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靈活運用法律和相關的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的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終生學習的基本能力;具備較好的談判、協調能力;具有良好的法律邏輯和法律思維;掌握基本的法律方法;具備較好的諸如法律詮釋、推理、論證等能力;具有規范使用法律語言的能力,能熟練掌握法律談判和法律辯論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四)具有相應的社會管理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性思維要求人們能夠突破常規,跳出既定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當前,我國法律實踐中的問題層出不窮、千變萬化,社會管理模式也急需創新,這種創新離不開在法律框架下的大膽探索和改革。因此,西部基層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必須讓學生針對法律實踐和社會管理實踐中的各種問題,找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具有高尚的法律職業倫理道德西部基層卓越法律人才應堅持社會主義法制,實現社會正義;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忠于事實和法律;嚴明紀律,保守秘密;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恪盡職守,勤勉盡責;清正廉潔,遵紀守法;為人表率,注重修養;具有高度的奉獻精神、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精神狀態,以適應急劇變化的西部落后地區各類工作環境、人際環境、思想環境;自愿扎根西部,促進西部法治事業的發展。
三、西部地方高校法學碩士培養措施的改革
在西部基層法律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導下,西部地方高校法學碩士培養的措施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準入與退出機制方面的變革生源質量是法學碩士培養的重要前提,因此西部高校在招錄法學碩士時應著重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學生的專業知識、計算機能力、外語、有志于從事西部基層法律職業工作等。為保證學生的質量,學校應嚴格培養管理制度、學位授予制度,對于不符合授予學位條件的學生暫緩或延期授予,直至不授予學位。在學位論文方面,應建立起嚴格的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和中期檢查制度。完善學位論文評閱和答辯制度,論文至少應有一名校外專家進行“雙盲審”評審,實行一票否決制,答辯委員會的組成必須要有校外專家。
(二)培養學制方面的變革法學碩士可實行3-4年的彈性學制。根據其培養目標,3年制法學碩士按照“1.5+0.5+0.5+0.5”模式實施。第1、2個學期為人文素養課和學科基礎課的實施階段,第3個學期為專業課以及學位論文開題實施階段,第4個學期為在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職業技能課程和社會管理創新課程,同時準備畢業論文的選題與開題工作,第5、6個學期為畢業論文設計階段。
(三)深化“學校+實務部門”的聯合培養機制西部基層卓越法律人才的教育培養應將高校、實務部門教育資源有效系統融合,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條件許可的高??膳c實務部門進行訂單式或定向人才培養。這就要求西部高校與實務部門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共同設計課程體系,共同開發優質教材,共同組織教學團隊,共同建設實踐創新基地,①建立起常態化、規范化的“高校+實務部門”的聯合培養機制和運行模式。在此基礎上,深度拓展“學院與司法部門共建”、“學院與企業共建”、“學院與政府部門共建”等的社會合作教學模式。
(四)優化課程體系根據培養標準,要培養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層卓越法律人才,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應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筆者認為,西部高校法學碩士的課程體系可從人文素質課程、學科基礎課、專業課程、職業技能課程、社會管理創新課程等四個方面構建課程模塊。人文素質課程模塊可開設《法律職業倫理道德》、《當代中國社會》、《自然科學史》、《人類學概論》等課程。學科基礎課模塊應以法學方法論、法哲學、法學經典著作研讀等課程。專業課程模塊應重點突出專業課前沿問題的教學,同時還應考慮到西部地區的特殊性,可增設《民族法學》、《民族法律政策與公共治理》、《區域法治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等選修課。職業技能課程模塊可開設《社會調查方法》、《法律診所》、《法律實務》、《非訴訟糾紛解決》等實踐實訓課程。社會管理創新課程模塊可開設《法律實務與社會管理創新》、《公共政策》、《危機管理》等課程。
(五)革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研究式教學方法,以拓展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特別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發現問題、主動學習的興趣,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采油廠,基層思想政治工作
基層是采油廠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實現黨的政治思想領導的基礎,是一切工作的承受者和實現者。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基層政治思想工作,是采油廠每一個政工干部都在思考和面臨的難題。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免費論文。”這為我們做好采油廠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指導原則,開辟了新的工作途徑。
1.新形勢下采油廠基層職工思想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改革發展都在深化,經濟利益的調整,使職工思想更趨活躍。一是部分職工有四怕思想。即:怕有風險、怕承擔責任、怕工種崗位變動,怕個人利益受到損失。二是抵觸思想。某些職工以自我為中心,個人主義思想嚴重,考慮問題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總認為責任我最大,報酬我最少,好事我總是沒份,心中總是充滿怨氣。三是不平衡思想。由于近幾年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職工的利益再一次調整,收入檔次拉開,部分職工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在收入問題上,他們往往同外部比,心里不平衡;同內部比,心里不平衡;同本行業比,心里不平衡;同領導比,心里不平衡,總覺得自己的貢獻也不比別人少,但收入總是比別人少。四是疑惑思想。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個別職工常常用偏激的眼光看問題,對單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持懷疑態度,總是不相信別人,只相信自己。
2.當前采油廠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1)傳統方法多,創新內容少,工作憑經驗,憑直覺,照搬照套,解決問題不得力。
2)基層政工人員對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在采油廠中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到位,對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與其他工作相結合缺乏清晰的思路。
3)表面工作做得多,深入具體少,工作浮在面上,深入下去落實不夠。
4)政工人員下基層調查研究的時間很少,缺少與職工群眾的廣泛交流,不了解職工的真實思想和需求,使政工工作缺乏針對性,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5)政工工作中的基礎管理與創新管理不同步,在管理創新方面明顯落后于基礎管理。
6)遇事臨時應付多,事前主動意識少,往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3.加強和改進采油廠基層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對策
3.1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確保實效性。
必須在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好傳統、好做法的基礎上,用發展的眼光、時代的要求和改革的精神,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開拓創新,努力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點、新規律。免費論文。
一是“剛柔”相濟。所謂“剛”就是科學、規范、系統的教育制度、辦法和規定。要緊密結合實際不斷修改、豐富和完善“剛”的條款和內容,使職工既有工作的動力,又有工作的方向,既有愛崗的想法,又有敬業的行動,還有違規的恐懼。所謂“柔”,就是要以情感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標準就是可持續的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所以,必須從了解人的思想、感情和需求出發,以尊重人、關心人、提高人為目的,把黨的方針政策、客觀環境、形勢發展與個人愿望緊密結合起來,帶著感情做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引導群眾、團結群眾、服務群眾。
二是“虛實”結合。“虛”是指解決職工的思想問題,就是通過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誠信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活動,努力解決基層職工在工作生活、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等方面的思想問題,及時糾正偏差,堅定信心,做到愛崗敬業,在扎實苦干的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謂“實”,就是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時刻把群眾掛在心上,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決基層職工的后顧之憂,切實做到釋惑、解難、排憂、暖心、結情,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基層,從而提高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教樂”并舉。就是通過文化、藝術、體育及娛樂等多種職工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緊緊抓住新時期職工思想活躍、敏銳、富有創新精神的特點,和對文化生活、新知識、新情況的需求,廣泛開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思想性、趣味性和知識性強的活動,豐富廣大職工的生活,提高隊伍素質,培養團隊精神,升華思想覺悟。廣泛開展讀書競賽、理論論壇、典型分析等活動,引導廣大職工自我反省、自我檢查、自我整改、自我升華。
3.2搭建思想政治工作載體,體現時代性
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依靠形式多樣的有效載體,才能廣泛宣傳,強化教育,陶冶情操,提高素質。
一是搭乘學習型組織建設,提高說服力。創建學習型組織不僅是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而且是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能夠有效強化自我管理,轉變觀念、增長知識、改進工作,進一步增強團隊凝聚力、創新力,激發人的潛能。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運用好這一新的載體。第一,結合構建學習型組織創造團結、協調、和諧的環境,以加強團結、提高素質、培養團隊精神為目標,把個人愿景與團隊愿景和組織愿景結合起來,并把愿景變成每個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第二,結合學習型組織建設構建完善的自我學習機制,強化政策理論學習,改善心智模式,轉變思維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第三,結合學習型組織建設弘揚學習、思考和創新精神,激發職工超越自我,提高素質,持續創新。在實踐中,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敢于挑戰傳統,勇于創新超越,增強工作動力。免費論文。第四,結合系統思考的理念,強化大局意識,政治意識,提高說服力。
二是依托網絡文化建設,提高滲透力。按照“積極發展,充分利用,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的方針,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系統,把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網絡媒體特點有機結合起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合力,提高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說服力和影響力。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量大、交流便利、趣味性強的特點,使學習內容由過去的一個層次的文件變成多層次的大量文章、圖文并茂的各種資料,使職工有所選擇。通過網絡政工建設,進一步拓寬思想政治工作渠道,真正做到從“面對面”說教到自我覺悟提高,形成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三是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提高戰斗力。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既是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激勵職工奮發向上,努力體現自身價值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對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具體反映。開展爭先創優活動要立足基層崗位和職工實際情況,努力做到精細化、科學化和規范化。一是要充分發揮各個崗位的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要根據工作實際,合理設定爭創目標,確保不同系列、不同崗位都有“先”可爭,有“優”可創,真正形成人人參與,全員爭創的良好氛圍。二是要量化爭先創優標準。要根據各崗位的工作職責、技能標準以及崗位目標管理考核的要求,按照從嚴要求、好中選優的原則,科學地制定爭先創優考核標準,將模糊的要求變成可量化考核的指標,通過對實際工作成績的考核,有效地提高爭先創優工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3.3推進基層民主管理,增強群眾性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推進,職工民主意識日益增強。作為基層單位必須因勢利導,滿足職工的民主需要,提高職工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實施政務公開,擴大知情權。在處理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焦點、熱點問題上,要遵循群眾的事讓群眾知情的原則,最大限度進行公開,增加管理的透明度。要充分利用廠務公開欄、網上公開版塊,定期把財務管理、評先樹優、人動、工資調整、崗位考核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及時公開,消除干部職工的疑慮,增加干部職工的信任度。二是實施科學決策,增強參與權。推進民主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職工的“主人翁”地位,讓他們在“參與”中感到“責任”,在“責任”中明確“義務”。要定期向群眾通報情況,隨時接待群眾咨詢,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逐步推行“民主聽證會”、“基層民主論壇”、“黨內民主生活會”等制度,重大問題請職工群眾討論,在干部職工中廣泛開展征集合理化建議等活動,擴大職工對重大事務的參與權,激發職工的民主參與意識。
論文關鍵詞: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創新
1.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界定
公共產品是與私人產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區分他們的標準主要是產品或服務在消費上是否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農村體育公共產品較之于一般公共產品,其特殊之處在于供給區域主要限定在農村,其產品類型主要是體育設施和服務等。因此,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應是指以農村為服務區域的,在消費和使用上具有一定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體育設施和服務。由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在既定的產出水平下,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這就意味著,若按邊際成本定價,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必須免費供給。而且,由于其非排他性,無法排除打便車者畢業論文提綱,私人部門供給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成本無法通過市場獲得補償,市場無法有效提供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但由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可以改善億萬農民的身體健康狀況,豐富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具有較大的正外部性。因此,在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應主要由政府承擔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責任,并輔之以其他供給方式。
2.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現狀分析
2.1城鄉二元發展戰略所形成的城鄉分割的公共產品供給體系
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實行“以農補工”、“重城輕鄉”的二元發展戰略,以二元社會制度下城鄉一國兩策的“體制內、體制外”公共產品供給體制。重點或優先把財力、社會資源用于城市公共產品的供給,在“以農養工、以農哺工”制度安排下,一些“重城抑鄉”、“重工輕農”的不公正政策措施名正言順、大行其道。而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渠道則是主要由農民自行解決,國家僅給適當補助。而且在特有的經濟運行機制和差別政策的作用下,國家通過工農價格的“剪刀差”等非經濟手段提取農業剩余提供工業資本積累及城市建設,逐漸形成了城鄉分隔的二元經濟結構和公共產品供給體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職能加強的同時卻弱化了公共服務職能,嚴重阻礙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的完善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正是由于城鄉二元發展戰略的影響,使得我國農村資金流出多、補償少,在公共產品的供給存在投資的“城市偏向”情況下,農村已形成了“城鄉收入分配存在差距,農村公共產品投資不足、農村經濟發展滯后、農民經濟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缺乏資金來源、城鄉收人差距進一步加大,農村公共產品建設更加滯后”的惡性循環現狀。因此,我國傳統二元社會制度下農村公共政策的偏頗性和不公正性是導致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總量上供給嚴重失衡以及城鄉極大差距的首要因素,同時也反映了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我國社會發展的初級性和城鄉之間發展的嚴重不均衡性。
2.2“舉國體制”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供給體制形式的弱化
我國體育“舉國體制”產生于20 世紀50 年代初。在半個多世紀中,這一體制對我國競技體育的迅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畢業論文提綱,是我國制定和實施奧運戰略不可動搖的基石。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雖然經歷了人民公社時期、時期以及現在的農村稅費改革后時期二個階段的變遷,但本質上都是一種以政府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的“單中心”供給體制。在政府內部,各級政府之間的公共責任劃分不清,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錯位。在以政府為供給主體的單一供給體制下,我國的農村公共產品是由各級政府聯合供給的。按照公共財政理論,全國性的農村公共產品應由中央政府供給,地方政府只負責地方性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各級政府之間的事權劃分很清楚。然而直接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縣鄉財政目前困難重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便失去了必要的財政支撐。由此,處于邊緣狀態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更是首當其中成為“弱化”的對象。
2.3責任主體角色“缺位”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擠兌
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基礎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決定了政府必然是公共產品的責任供給主體。從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職責來看,全國性的公共產品由中央政府負責提供,地區性的公共產品應由地方政府負責提供。但農村基層政府、權力部門在各項達標考核和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及目前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監督制度、激勵制度、評價制度的還不夠完善,體育公共產品資源配必然成了他們擠兌首選的對象。其次,農村實行分稅制后,因制度變更改變了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沒有相應的財權作基礎狀態下下級政府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方面承擔過多的責任,本已捉襟現肘的基層政府,勢必再次陷入與上級政府在稅收激勵和自籌邊界確定問題的矛盾之中。雖然稅費改革后農村的“一事一議”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提供一定制度空間,但廣大農民對農村體育公共產品需求的非迫切性及認識上的誤區,導致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根本得不到多數人的統一和有效的供給??梢?,在這一不公正公共財政制度和財事權不對應的裁判框架下,其必然的結果是各級政府在農村體育公共產品責任角色的長期“缺位”。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包辦”單中心體育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在我國地廣人多農業社會環境下畢業論文提綱,以及人們多樣化與多層次的體育需求與服務面前,不僅顯得杯水車薪,而且“缺位”現象越來越嚴峻。當然,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觀念和體育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影響中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
3.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創新
3.1改變傳統觀念,建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政策體制
歷史地看,中國舉國體制既反映了中國國情特定的發展道路和背景,也反映了人們在特定時期對于優先與兼顧、效率與公正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基本施政綱領是公民享有均等化的社會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公正成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取向,以及協調社會利益機制的立足點,從以往注重競技體育走向兩者之間的“同步化”或“相對平等度”,在公平與效率之間尋找平衡點和最好結合點,建立合理配置體育公共資源的新制度和公共政策體系?;谏鐣纠砟詈鸵巹t,政府和體育行政部門應改變長期以來重城市輕農村的體育觀念,以政府再分配職能的正當性,通過專門性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公共政策的出臺,制定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相關政策和法規,以公共政策所特有的權威性、強制性和持續性,來確保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建設資金具有穩定的來源,以制度和法規的手段保障農村這“邊緣群體”享有體育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權益。
3.2完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主體,實現供給主體的多元化
一方面,政府代表社會的公共利益,有責任也有義務提供那些市場調控失靈的體育公共產品,而地方政府主要負責提供那些與本地區的農業、農村和農民自身發展有關的體育公共產品,政府作為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多元主體中的最重要一元,是由政府自身的屬性和本質決定的。政府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應該成為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優先的供給者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另一方面畢業論文提綱,私人及企業可以提供一些產權歸屬明確、能夠市場化運作和排他性收費的體育公共產品,私人企業、農村社區和農村非盈利組織在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需政府的引導、扶持和監管。還有各種非政府合作性的農村、社會服務機構和組織也是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提供主體之一,可以提供收益界限清晰、可以排他性收費的體育公共產品,主要是某一領域或生產環節所需的重要的技術和生產信息。優化供給結構,實現由政府單一主體向政府、私人企業、農村社區和農村非盈利組織多元主體的轉變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各供給主體的資金、知識、技術等優勢,較好地使政府、市場和社會之間相互協調,發揮開放系統的整體功效。
3.3實現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決策機制創新,建立有效的需求表達機制
加快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真正實現農村村民自治,首先要實行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多中心決策體制,必須堅持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過程中政府決策的主體地位,尤其是在關系地區農村村體育發展大局的,如農民體育活動組織規定、農村體育場地建設方案等體育公共產品的決策中,要不斷整合其決策程序,從而真正體現和維護農民的利益。其次,要積極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建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農民需求表達機制。深入基層了解農民需要什么,進行市場調研,科學論證,增強對農民需求的反饋,做出反映農民真實需求的決策。建立關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重大決策的聽證制度。這樣可以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保證資金的合理流向,真正體現廣大農民的意愿。
3.4建立有效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監督、評估與反饋機制
首先,要改革現行的農村干部考核制度畢業論文提綱,將農村基層干部的晉升與本地區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狀況直接掛鉤;其次,政府要加強對私人企業、非盈利組織供給體育公共產品的監管力度,保證農村公共產品有效性供給。完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績效評估制度,制定科學的組織方法、操作規則、評估標準及指標體系,建立相對獨立的評估機構,配備多學科和具備政策科學知識的評估領導隊伍,對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評估。此外,要加大對偏遠農村和貧困地區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培養,采用“走下去”和“走出來”兩種方式來進行培訓;對投資西部偏遠和貧困地區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企業,除上述政策上給與優惠外,國家可對其企業的發展和運行給與一定的稅收減免政策;農村也可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優勢,吸引企業投資,采用共用、共管模式進行有效管理。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供給是一項長期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各團體以及農民朋友自身的大力合作來共同完成,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閔健,李萬來,卿平,等.社會公共體育產品的界定與轉變政府職能的研究[J]. 體育科學,2005,11.
[2]趙艷芹,等.論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農業經濟,2006,5.
[3]閔健,李萬來,卿平,等.社會公共體育產品的界定與轉變政府職能的研究[J]. 體育科學,2005,11.
[4]楚永生,丁子信.農村公共物品供給與消費水平相關性分析[J]. 農業經濟,2004,7.
[5]姚軼蓉.論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政府創新[J]. 理論導刊,2005,7.
四個教育:,
一是形勢任務教育:今年以來,根據集團公司、礦不同時期的重點工作,我們進行了及時,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年初圍繞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礦職代會暨工作會議精神,實現我礦各項奮斗目標,充分運用標語、廣播、宣傳提綱等形式,大力宣傳目標形勢與任務,引導職工認清形勢,明確任務,通過向職工擺形勢,講任務,提要求,把全礦干部職工思想統一到全年工作目標上來。圍繞我礦實行準軍事化管理活動,充分利用班前會、班后會、政治學習日、每天一題等教育陣地和形式,大力宣傳開展準軍事化管理的目的、意義,強化職工準軍事化管理細則的學習與灌輸,提高廣大職工的服從意識和執行力。圍繞集團公司近期開展的學習山東企業文化建設和學習開灤經驗活動。通過發放學習材料、開展座談討論等形勢,開闊廣大職工的視野,創新廣大職工的思維理念。特別是廣大干部的安全管理思維理念。
二是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思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礦宣傳部在今年總結了我礦安全思想教育的七種教育方式。一是經常性教育。二是針對性教育,三是預見性教育。四是警示性教育。五是溫情性教育。六是寓教于樂性教育。七是輻射性教育。特別在六月份安全生產月活動中,下發了《安全生產月活動宣傳教育工作要點》,對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宣傳教育工作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并定期下發安全宣傳提綱。
三是八榮八恥學習教育。在宣傳形勢上采用廣播、標語、并制作大型精美版板,通過漫畫的形勢進行宣傳。在學習方式方法上,主要是在班前會、班后會學習有關八榮八恥的學習材料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讀本》,教育引導廣大職工群眾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精神實質、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正確的榮辱觀。并制作“八榮八恥”歌曲的cd碟,通過廣播站進行播放。進而在全礦形成大唱“八榮八恥”歌曲,踐行“八榮八恥”的新局面。
四是開展“三比三做”主題教育。根據集團公司宣傳部下發的宣傳工作要點中要求各單位開展“三比三做”主題教育活動,我礦也把這項活動列入礦黨委的工作計劃。我們要求各基層單位要建立“三比三做”活動記錄,并積極探索靈活有效的活動方式方法,要運用不同載體,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比如,各基層單位開展了“三比三做”優秀職工評比活動,和“三比三做”班組競賽活動。積極營造“三比三做”的濃厚氛圍。確保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二、四個討論。
一是開展“做文明職工,建文明煤礦,從文明乘車開始”的大討論活動。我礦由于人員多,職工文明乘車意識不強,乘車擁擠、無序的狀況一直沒有得到好的解決。職工通勤乘車中的不文明現象已經與我礦企業形象極不和諧。為此我們從提高職工文明乘車意識,規范職工乘車秩序入手,全面提升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全礦范圍內分層次,有重點的開展了“做文明礦工,建文明煤礦,從文明乘車開始”大討論活動,并利用廣播、閉路電視、板報、標語以及發放“文明乘車從我做起”倡議書等形式宣傳文明乘車的重要意義,營造濃郁的輿論氛圍,并從你認為職工通勤存在哪些問題;發生在你身邊的不文明乘車行為表現在哪些方面;為什么要倡導文明乘車;如何從自我做起,爭做文明礦工,維護我礦良好的乘車環境等方面進行了大討論。使職工真正認識到文明乘車是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的需要,是職工隊伍素質的具體體現,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需要,是企業全面實行準軍事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是開展“三查三看”大討論活動。通過學習教育、查擺問題、組織整改三個階段,組織職工認真查找安全思想意識上存在的薄弱因素,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嚴、不細、不實等薄弱環節,查找日常生產工作中潛在的各種不安全隱患。
三是開展“學習經驗、轉變觀念、明確思路、加快發展”大討論。
四是開展學習開灤經驗、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學習討論活動。
這四項大討論的特點:有討論題綱、有討論記錄、有討論總結。有活動效果。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確實能夠起到轉變觀念,加強認識,提升理論素養、促進行為養成的目的。
三是開展三項活動。
一是開展安全格言征集活動。在全礦范圍內征集安全格言,由政工辦進行匯總。
二是開展黨的知識、安全知識和準軍事化管理知識競賽活動。24個基層單位分成八個小組,進行角逐,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
三是開展學習、遵守、貫徹、維護論文研討活動。并對論文研討中優秀論文進行表彰獎勵。
二個創新:
一是創新宣傳載體。今年我們從五月份開辦了“”的內部報紙。版面上采用彩色打印,稿件的來源就是礦廣播部投稿及向局電視臺投送的稿件。宣傳集團公司、礦和各基層單位的工作動態。受到了廣大基層單位和職工群眾的歡迎。
二是創新廣播站工作機制。以往廣播站的宣傳報導采用的是一個單位負責一期的節目的內容的方式。經過實踐,我們發現了很多弊端,出現了稿件質量不好,有質量的新聞不能及時播報的情況。今年以來,我們實行了各基層單位向礦廣播站投稿的制度,并對各基層單位的投稿,上稿情況及向礦電視臺提供新聞線索情況進行打分評比。極大的促進了各基層單位對廣播站工作的重視,稿件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