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8 20:54: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第一年個人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楊曄(以下簡稱楊):趙小姐,很高興在杜克大學見到你。記得上次看到你還是你在多倫多考SAT的時候,現在你已經是杜克大學的正式學生了。首先,你能否和廣大讀者介紹一下你的出國經歷?
趙:楊老師,我也很高興能在杜克看到您,也謝謝您對我這段時間的指導。我的出國經歷有點曲折。我高二下學期的時候想去美國念本科,但是在那個時候,準備托福和SAT考試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困難了,雖然我把高中的課程都基本停了,但是,這兩門考試我無論如何也考不到一個好成績,到了絕大多數好學校的截止日期,我只能眼睜睜地看到這些名校和我擦肩而過,心里極其難受。但是由于我高三的課程基本就沒學,準備高考也不現實,所以我只能繼續考試和申請美國學校。由于心理壓力很大,我的托福和SAT考試分數一直都很不理想,所以到最后只能申請一個很一般的學校。
楊:那你心里是不是特別難受?
趙:沒錯。當5月的時候,我同校同學拿著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在我面前走過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心情特別低落。本身我和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是在伯仲之間,就是因為英語考試的分數不同,結果差異是那么大。我真的是非常不甘心,所以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快改變我的情況。
楊:那你后面做了什么?
趙:我在申請的時候,對美國學校的轉學制度略有了解,學生在讀完大一之后,可以申請轉學到其它學校。我在離開中國之前也咨詢了這方面的專家,當然包括您,您給了我很多指導和建議,我至今仍然非常感激。只要托福、SAT成績考好了,本科第一年成績比較好,那么轉到好學校是非常可行的。聽到這些建議,我非常受鼓舞,雖然不能一步到位,但是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達到進入好學校的目的也不錯。于是,我重新擺正了心態,拿出了托福和SAT的課本,繼續學習。我并沒有在6月拿到簽證之后就馬上去美國,而是等到8月末才走,目的就是能夠在中國踏踏實實地把考試準備好,提高自己的應試實力和技巧。
楊:你去了美國之后感覺怎么樣?
趙:我覺得太忙了!剛開始去上課,從聽課到和同學的團隊學習,再到獨立完成作業,整個要求和流程對我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所以,我要花相當多的時間來適應它。由于我本身不想在這個學校完成我的本科學業,我所需要的只是盡可能的獲得所學習課程的高分,這還讓我動了很多腦子。在美國,很多課程是任選的,有些課程是中國學生的強項,例如數學、統計學、經濟學等等,因為定量這塊中國學生比美國學生好太多了。而有些課是中國學生的弱項,例如美國歷史,文化等等,需要寫大量的作文,中國學生在寫作上是絕對不占優勢的。所以我在選課上琢磨了很長時間,挑了幾門比較容易拿高分,又不會占據自己特別多精力的課程。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我上的課最后分數都是A,這直接保證了我后面申請名校的基礎。
楊:非常好。那你怎么來處理托福和SAT考試呢?
趙:在美國的第一年學習很忙,我自己空余的時間非常少。但是我還是堅持每天花一個到兩個小時來學習托福和SAT,保持自己的考試狀態。周末我幾乎就沒怎么出去玩過,除了外出購物以外,就是把自己關在宿舍里面學習。我很順利地在11月的時候就通過了托福考試,獲得了105分的好成績。至此,我的第一個目標就完全達到了。在11月之后,我把全部的考試精力都放在SAT上,第一次考試仍然不理想,但是成績比以前已經提高很多。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我繼續加強練習。圣誕節的時候,我去了多倫多的姑姑那里,在那里又報了一次SAT考試,您正好也在那里,給了我很多鼓勵和指導。這次考試我考了2300分的好成績。當我拿到成績之后,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感到名校在向我招手了。
楊:接下來的申請也很麻煩吧?
趙:非常麻煩。名校的申請資料內容很繁雜,我在那段時間每天都忙到凌晨4點,寫材料,改材料,填表,整理等等,人到后面都有些透支了。但是有一股信念在支撐著我,因為我覺得我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進入名校,這對我的前途非常重要,所以我也就挺過來了。我順利地獲得了杜克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的錄取,在那個時候我真的是非常激動:這意味著我一年的心血都得到了回報。
楊:你進入杜克大學已經學習了一個學期了,你能不能把杜克大學和你一年級的學校做一個比較?
趙:進入杜克之后,我覺得我的時間更不夠用了。如果我第一年進入杜克,想轉學到哈佛,那我是無論如何沒有時間再準備托福和SAT的(笑)。課程的量太大了,而且學生的水平都非常高,很聰明,和他們競爭可以說是需要投入百分之一百的努力。不過我很享受這種學習風氣和學習氛圍,因為這個可以使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我在杜克已經交了很多好朋友,大家都是屬于學習起來很努力,玩起來很瘋那種類型,這其實也是我的真實性格。在來美國的第一年,因為要達到我自己的目標,所以我把自己封閉得近乎殘酷,進入杜克之后,我覺得我的性格又回來了。
楊:我感覺其實你第一年念的大學并不是不好,只是不適合你罷了。
趙:對。我先去的大學,老師和同學都對我很好的。他們覺得我很聰明,特別是同學覺得和我一起做作業很高興,因為我的基礎很扎實,能夠很有效率地完成作業,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水平。不過,我就是感覺我的學習基礎和水平,應當能夠到更好的學校中去,而不是僅僅因為英語的原因在這個學校完成我的本科學位。畢竟這里的學費和杜克的學費也就相差1萬美元,但是畢業之后的認同度和給我帶來的幫助則差異很大,這不是1萬美元能買到的。一個人念大學就這么一次,所以我希望能夠在和我水平相當的學校里面學習。
楊:你說得很對。上大學就是找到合適的學校。如果太高,自己學習很辛苦。如果太低,自己又不是很甘心,所以適合最重要。
趙:是這樣的。我一年級的大學里面有幾個中國同學,在高中學習成績也很不錯,也是因為托福和SAT成績不夠才到這個學校的。但是我覺得他們的抱怨比實際做得多。來到學校后,并不是想著怎么改變自己的情況,積極地應對,而是說學校這方面怎么不行,那方面怎么不行,或者大談名校怎么怎么好。這些都是沒什么太多意義的。我曾經和他們說過考慮轉學的事情,但是他們幾乎就沒把我的建議當回事。等知道我被杜克錄取之后,他們的震動很大,覺得自己確實荒廢了不少時間,他們中的有些人已經著手重新學習考試,爭取在大二結束之后轉學。
楊:從你這些話來看,事實上自己的道路還是要靠自己去把握,別人只能提建議,但是執行還是要靠自己。
趙:沒錯。大學申請,大學轉學這些事情,大多數父母都不是很明白,畢竟沒在外國念過書,英語也不行。所以只能靠自己的研究和詢問。向您這樣懂的人在社會上也不多,也不是都有機會碰到您和您談談。所以主要的工作還是要自己來做。申請和轉學其實是一件特別繁瑣需要大量投入的事情,而且里面也有各種各樣的技巧,這些都需要自己去一點點體會和完成。必須要下到應下的功夫,才能獲得最佳的結果。
四年的大學學習,學到的更多的是專業基礎知識再就是一種自學能力,而實踐經驗、社會經驗則十分匱乏。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初來公司,曾經很擔心不知該怎么與人共處,該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寬松融洽的工作氛圍、良好的學習發展機遇,讓我很快完成了從學生到職員的轉變。能夠正確面對挫折,辨證的看待問題。工作中能夠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開展工作。
回首過去,我深感欣慰,我從一名不諳世事的學生,成長為一名要求進步的企業職工,各種滋味只有自己體會。人生的道路剛剛開始,這工作第一年所給予我的啟示將會成為我不斷前行的堅實動力!我會不斷思索和尋求,用全部的青春和熱血,為總廠的發展壯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書寫我的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頁!
【試用期工作總結結尾二】
其實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作為公司也一樣,因為公司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在公司的位置不同,工作不同,作用不同,自然待遇會有所不同。所以,這些方面我并不會放在心上。惟一值得關心的就是自己本職的工作是否能做好。自己是否拿到了自己應得的報酬。而在這點上,我認為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公司會給予相應合理的待遇的。
有首歌唱得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蔽覍λ睦斫饩褪?如果成功了,不要驕傲、繼續努力、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果失敗了也不要氣餒,總結失敗教訓,爭取下次成功。不論怎樣,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才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精彩。
【試用期工作總結結尾三】
作為一名試用期人員,要不斷的鞭策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在班組中不拖后腿。
陳葵,這位著名美女CEO的背景資料是:38歲,軍人出身,歷經DEC、COMPAQ、3COM等國際公司,1999年底出任冠群金辰總經理,帶領公司完成了從防病毒廠商向全面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及安全服務提供商的成功轉型,從最初的17人團隊發展到現在的上百人規模,建立起成熟的團隊和企業文化。做到這一切,陳葵只用了4年多時間。
中年退休是一次Break
“和父輩相比我們這代人好像是在‘偷’時間,陳葵說:“在三四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父輩一生要做的事。在今天的社會條件下,如果一個人想從20歲工作到60歲,真正到腦力和體力已經衰退時再‘退’下來,這段時間太過漫長,會把人榨干。而且我們又不甘心的是,在體力和精力都最為旺盛的生命階段,沒有真正為自己做什么,所以我們會覺得累,想要停下來休息?!?/p>
因為深信“我們是不甘寂寞、閑不下來的”,陳葵認為時下精英階層中流行的“提前退休”是“階段性退休”?!拔艺J為‘中年退休’應該是一次Break,是一次中場休息,只是因為這個過程的時間長短現在無法預期,我們才稱之為退休。
陳葵說自己“也該到中場休息的時候了”,只是總也找不到合適的機會“為自己的上半場”劃句號。“工作非常累、情緒低落的時候,腦海中一直有這個念頭提前退休吧,甚至在下班開車回家的路上告訴自己,明天我堅決不會去上班了,然而第二天,我還是出現在公司里。職業經理人是一個理性的角色,做得越久職業化程度越深。一個公司的領導者必須‘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還要想著地里的收成’,我必須對公司發展的長遠目標和整個團隊的未來負責,有太多牽掛和責任放不下,總感覺沒有機會停頓。同時,內心深處也有擔憂,動態的市場給了我們成功的機會,但市場也是無情的,你離開了這臺高速運轉的機器就很難再加入進來,一旦OUT,想IN就難了,中產階級是很怕失去的,于是對自己說再堅持一年吧,再堅持兩年吧。于是里面修、外面補,休假旅行、學習充電,但這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想,有一天,當堅持變成了忍受,就是那個做出‘退休’決定的‘臨界點’了?!?/p>
我們不會一直工作到60歲
以前,有七八年的時間,陳葵最愛去美國旅游,迷戀空曠和遼闊的感覺,租一輛敞篷跑車,沿著筆直的一號公路從洛杉磯一直開到賭城,在充滿行進感的電子音樂中,心情激越地穿越峽谷和沙漠,近幾年,她“慢”了下來,徜徉在歐洲古老城市的街頭,享受購物樂趣和細節之美,現在,她的旅游方式更“靜”了,她預期的“階段退休”應該是5年時間,分三個階段:第一年徹底休息,之后兩年根據個人興趣學習充電,最后一年為重新上路“預熱”。
“退休”后,陳葵打算“換個環境生活”。比如去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地廣人稀”的地方,也可能選擇云南、成都因為“風景優美,人文氣息濃厚人們的心態輕松平和,適合專注地思考”。而“在人口密集、競爭激烈的中國大都市,總會有‘雜念’來刺激你,看著周圍的人們都在忙著‘進取’心態很難真正放松,更不可能安靜地審視自己的內心?!?/p>
“退休”后,陳葵會把時間更多的留給興趣。“我一直很喜歡設計方面的事情,大學選擇的專業和現在從事的工作其實都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一個人想要生命完整,他的左右腦的發育應該是平衡的。所以,‘退休’后我學的東西一定和拓展‘右腦’有關比如服裝設計,何況我那么喜歡漂亮衣服!我認為,在人生最好的階段最大化地挖掘自身潛力,最大限度地豐富生活,這才對得起自己的一生?!?/p>
談到“第三階段”的“賽前熱身”,陳葵作為職業經理人的理性充分顯露了出來。給她的目標做個總結,就是――以管理者的身份,用豐富的專業知識,為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不斷提升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服務。傳媒業和奢侈品行業是她可能選擇的方向?!霸谏鐣J高智商、高變化、高能力的IT領域,和男性一同馳騁,為了維護網絡安全和“敵人”斗智斗勇,進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較量,2004年被評選為“對中國的網絡安全有特殊貢獻人士”,工作中的成就感是激勵“最不能忍受別人說自己笨”的陳葵前進的最大動力。對于目前完全能夠“自給自足,滿足自己奢侈的小愿望”的工作和生活,陳葵還是“非常滿意的”,所以她希望自己提前退休的時間稍微壓后一點。陳葵對自己目前狀態的評價是:“發動機”還好雖然“實現理想”的時間無法預期但她堅信我們這批人大部分不會一直工作60歲”。
陳葵
關鍵詞:施工企業 合理招聘 有效培訓 科學配置 有效評價 留住人才
新員工入職后,最容易流失的時間一般為入職第一天,培訓第一周,實習第一月,入職的第一年。新員工招進來以后,沒干多久就走了,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可想而知。企業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招聘、培訓、人員調配等直接成本,還耗費了因為崗位的空缺而引起的機會成本,特別是海外班新員工的流失,我們的損失會更大。
經統計和分析,新員工的流失的原因有:自身身體原因、個人婚戀原因、家庭原因、讀書升造、調入其他穩定單位、考上公務員等等。盡管有種種所謂的原因,但最關鍵還是因為不能適應長期流動的工作性質,對施工企業文化找不到認同感。是什么導致近幾年來,新員工不能很快適應工地生活,對工作沒有成就感,不能很快融入施工企業文化中呢?是我們的招聘工作沒有把好關,把不合適的人才招進來了?還是我們的培訓工作沒有做到位,造成新員工對自己的工作不了解?還是項目設施簡陋、工資待遇不高、領導不關心員工呢?
施工企業如何留住新員工是我們現在必須思考的問題。對于新員工,企業如何能讓其快速融入施工企業文化中?通過什么手段為新員工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如何幫助新入職員工平穩度過第一年……
我個人認為:施工企業應從新員工招聘、崗前培訓、科學配置、職業生涯規劃四個方面來杜絕新員工流失,關注好新員工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月及第一年,讓新員工更快地適應工作、融入團隊、發揮自身的價值。
一、招聘合適的員工
新員工能不能很快地適應工作崗位并融入團隊,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招聘工作的好與壞。如果新招進來的都是合適的人,那么他就能很快地適應工作,反之則不然。怎樣確保施工企業能夠招聘到合適的人才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調整招聘思路。
近年來,為了適應施工企業的發展,施工企業已從原來的實際操作型向項目管理型發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質人才。為提高全員素質,企業大量引進全國名牌大學各類專業優秀大中專畢業生,特別是近兩年來,只招收本科畢業生,這無形讓很多優秀的畢業生涌入到施工企業隊伍中來,的確給我們施工企業帶來了新鮮血液,提高了企業的“品味”。但是一定程度上也給企業帶來許多不安的因素,越是優秀的人,越有流動的本錢,諸如:重新找份新工作、考公務員、繼續考研升造。所以我們在今后的招聘中還是應根據現有的員工員工情況,根據發展需求,適度調整、不求名牌、只求夠用、少看硬件、分層次、分梯隊,為施工企業招聘到合適的員工。
(二)、注重細節,仔細甄別,為企業挑選適合的員工。
施工企業的流動性,在嘴上說說,可能大家認為也就是容易經常出差,但是實際情況是,我們將長年駐扎在項目所在地進行施工生產及生活。好多新員工入職第一天,進入施工現場第一天就離職,這是為什么?因為他們最基本的想法就是:“我好不容易熬過十年寒窗,我想得到的,就是遠離親人,過著四海為家的生活嗎?我不能,我要馬上改變這一切?!爆F在的大中專畢業生獨生子女多、城市長大的孩子多、家里經濟條件優越的不在少數,特別是施工企業好多員工由于地域性的影響,北方人不適應南方的生活,不適應山區的生活,都是導致新入職員工流失的重要原因。這就告訴我們,在招聘員工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重細節,詳細詢問其家庭基本情況,如家庭成員結構、父母工作單位、應聘者原籍所在省份、民族及等。通過這些信息來綜合判斷,他們適不適合在施工企業工作。以我們的經驗來看,招聘施工企業辦公所在地的省份或附近省份,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子女較多,父母在家務農等的員工在施工企業里會更穩定。
(三)、對招聘人員進行企業文化的適應與認同的評估
不認同施工企業文化的員工是不可能積極地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也是很難在企業中穩定下來的。作為施工企業的招聘人員必須要對企業的目標、策略、文化和價值有著很好的理解,并以此作為招聘過程中評估應聘者的一個重要依據。
我們可以通過在招聘現場分發企業畫冊、播放企業宣傳片,讓應聘者對企業性質及工作內容有個直觀的了解。通過模擬場景和集體討論,對應聘者的創意能力、分析能力、控制能力(即推動變革的能力)和服務意識進行測試。通過測試,就能很明顯地看出應聘者對施工企業文化的認同度,從中選擇出適合企業發展的員工。
二、做好新員工入職報到指引工作,幫助新員工過好第一天。
新員工入職第一天,大家從天南地北一下子涌入到大家自認為“夢開始的地方”。雖然大家對企業的認識已從宣傳片、招聘會現場、學校推薦中、社會的評價聲中收集了不少信息,備足了功課,同時也是滿懷喜悅,帶著美好的憧憬進入將會實現自我價值的社會大舞臺。如果迎接他們的是:工作人員熱情的指引,一目了然的報到流程、實施規范的報到程序、科學合理的食宿安排等,這無疑將會讓他們在心目中給我們的企業打上最高的印象分,讓他們感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我能在這樣的企業工作是我的榮幸,我能成為這里的員工是我的驕傲。先入為主一定程度上會左右新員工的思想,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新員工報到指引工作,幫助大家過好入職第一天。
三、做好新員工崗位培訓、職業生涯規劃,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幫助新員工過好第一周。
讓新員工盡快地勝任工作,并從工作中獲得信心也是新人決定去留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傊?,企業在招聘、甄選及配置環節上都需要精心的策劃與運作,一招不慎都會為新人流失埋下伏筆。 有效的崗前培訓、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等等,都是幫助新員工過好入職第一周的重要前提。
(一)、崗前培訓
對新人培訓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他融入企業的文化。我們套用聯想的一句話叫“入模子”,也就是不管他什么背景、歷史、來自什么樣的企業,用強化的方式讓他集訓并很快適應企業的組織文化,大家用同一種聲音說話,其實這才是新員工入職培訓最重要的一個目的。
崗前培訓應該包含以下四項基本內容:組織方面的設置、員工福利及人事制度、工作職責、企業產品及相關業務知識方面的培訓。通過共性課程的培訓讓新員工增加對企業的了解;通過崗位職責、工作流程等專業課程的培訓,讓員工盡早適應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文化感受是從各專業授課老師及老員工身上所感受到的一言一行,他們才是企業文化的窗口,往往由于他們對新人的態度使新人重新審視企業文化,是新人決定去留思考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對新員工實施培訓,一定要挑選好各個授課老師。
(二)、為新員工作一份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對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忠誠度的作用,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但是,當我們提起職業生涯規劃時,大家想到的便是企業的資深員工,對新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也許并不被很多人所認可。但是,職業生涯規劃對于新員工來說同樣重要,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在新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研究出各種新員工職業規劃的方法。
我認為對施工企業新員工的職業規劃方法是:提供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最初工作。大多數專家都認為,企業能夠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爭取為新雇員提供一份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在一項以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的年輕管理人員為對象的研究中發現,這些員工最初的工作越有挑戰性,其工作成績也就越有效率、越成功,即使在工作了5-6年的老員工中,這種情況依然存在。提供富有挑戰性的起步性工作是“幫助新雇員取得職業發展的最有力、最簡單的途徑之一”。
(三)、科學、合理的配置資源,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
企業要想使新員工能夠迅速地適應工作、融入團隊,并且讓新員工的潛力、價值更快、更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就離不開科學、合理的配置。要將新員工在短短的一周培訓結束后,分配到合適的崗位上,需要我們人力資源管理者有著較強的職業直覺,是施工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需要花時間,下功夫做的一件非常重要事情。我們可根據項目特點,現場需要,對照專業,充分觀察新員工在培訓中的各種表現,通過座談會、個別訪談等方式,做好工作分配前的調研工作,聽取新員工的意見,充分考慮新員工各種需求,以人為本,最大程度上做到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讓新員工充滿信心、滿懷熱情的投入到自己的第一個崗位中。
四、通過師徒結對形式,發揮“傳幫帶”作用,關注新員工的成長,幫助新員工過好第一月。
施工企業的生產生活條件艱苦,勞動強度大,流動性強,待遇普通偏低,是個不爭的事實。當今,是信息社會,通訊發達,互聯網方便,無論你身處在哪個窮鄉僻壤,也阻隔不了我們與外界的聯系。新員工在上崗前的一個月里,除了努力工作,認真實習,也是與各自同學聯系最為頻繁的時期。大家討論最多的并不是薪酬問題,而是他們對新單位的印象,企業對他們的關注程度,所在企業的員工素質,包括企業對他們未來的設計和當前的培養方法。作為我們的企業,要想留住新員工,幫助他們度過了第一天、第一周,接下來就是要幫助他們過好第一月。
“師徒結對”是我們施工企業培養新人最傳統的一種方法,他是利用“傳幫帶”的效應來發現人、培養人和留住人?;顒娱_展時間一般是新員工到企業工作近1個月,已基本適合施工企業工作性質,熟悉自己的工作內容,通過一個月的多方面了解,為新員工們找到合適的師傅進行結對。有效地組織開展傳幫帶結對活動,一定程度上為施工企業留用人才起著重要的作用。結對儀式中,我們會結合施工生產實際情況對導師、學員雙方提出了誠懇的建議,讓導師能夠在平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從思想、業務、作風等方面全方位塑造學員,促使他們能夠盡快進入角色、挖掘潛力、掌握技能、逐步成熟;希望學員能夠確實沉下心來,在導師的引導下肯吃苦、勤動腦、多動手,不斷優化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立志早日成才,為他們規劃燦爛的未來。
四、借助“師徒結對”活動載體,注重活動實效,客觀評價,幫助新員工順利度過第一年。
松下幸之助說:“企業即人。如何合理用人,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特別是調動新員工的工作熱情,贏得員工的獻身精神、留住人才、實現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是企業永恒的課題。建立融洽的導師和學員的關系之后。導師要以身傳教,言傳身教,不僅要在業務上做好傳幫帶,而且要在思想、生活上關心學員。學員也要尊師重教,多與導師進行溝通,增進感情;要學會做人,要團結同事,同時,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要努力學習業務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讓每位新員工立志為施工企業生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年以后,對活動效果進行評估,并選出優秀的結對師徒,進行表彰,樹立典型。同時,為每位新員工一年來的工作也作出客觀的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個人實習小結,導師對其一年來的綜合評價,部門負責人對其工作能力進行評價及項目領導對其后期工作安排、使用的建議。
施工企業可舉辦專題會議,一是對“師徒結對”活動進行總結,二是對新員工一年的實習工作進行小結。樹立典型,肯定成績提出建議、規劃方向,讓新員工知道,我們企業不僅重視他們目前成長的每一步,更會關注他們今后成長的每一步,為他們一年的實習工作畫上一個漂亮的句號,同時也幫助他們安全度過了入職的第一年。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 個性化 素質拓展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549(2010)05-0133-02
高校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旨在激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了解職業特性和社會需求,思考理想職業與所學專業的關系,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形成初步的職業發展規劃,確定人生不同階段的職業目標,增強大學學習的目的性和積極性。作為一門課程,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雖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對職業生涯有初步的思考和規劃,但對于學生而言也有學習一門課程完成一定學分之嫌,對于學生在以后的發展中如果學校沒有相應學生發展的規劃和引導,其作用也非常有限。多數低年級學生對大學學習和素質培訓等自我潛能發掘缺乏合理規劃,沒有個人培養目標,一些學生有目標有規劃,但由于學習習慣或學習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也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鑒于此,本文針對大學生職業規劃思想下的大學期間的個性化素質拓展做簡要分析。
一、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學生在自己興趣、愛好前提下認真分析個人性格特征基礎上,結合自己專業特長和知識結構,對未來所從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發展方案。按照著名的職業規劃大師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大學階段正處于職業發展五階段中的探索期,在職業探索期大學生依據對職業生涯發展的主客觀條件的分析,結合大學這個職業生涯發展特殊階段特點,確定相應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擬定實現目標的具體可行的教育、培訓計劃和行動方案,并在確定的時間期限內完成。
二、職業生涯規劃思想指導下的個性化素質拓展
個性化素質拓展是從學生管理的角度,對學生在校幾年的發展進行引導并指引學生進行規劃,既有統一的要求,又有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指導思想:大學階段是職業生涯的重要準備時期,是人生的加油站。通過深入了解職業特點,在大學階段合理、科學地規劃人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旨在引導學生完成“個性化素質拓展”任務,即培養一種職業精神,養成兩種意識,學會三種本領,為輝煌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主要目標:個性化素質拓展就是讓學生年年有目標、步步有規劃、人人有本領,實現階梯式接近職業理想。通過幾年的學習和發展讓全體學生成長為有目標有計劃、綜合素質強、個性化特點鮮明的畢業生。
(二)基本內容
根據職業規劃的思想,大學生不同年級應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基于低年級學生的發展目標的不確定性和對當前發展任務的不明確性,個性化素質拓展針對大學生從大學第一年到第三年確定三個具體的“123計劃”。
大學第一年的“123計劃”:突破“1個弱點”,發展“2個特長”,參加“3項活動”。
大學第二年的“123計劃”:爭獲“1項榮譽證書”,達到“2項過級”,至少參加“3項活動”。
大學第三年的“123計劃”:探究“1項專業成果”,錘煉“2項專業技能”,實現“3項拓展訓練”。
(三)實施的原則定位
導航標:作為學生個性發展的導航標,充分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分階段、循序漸進的開展引導。堅持以學生為本,了解學生個性,為其個性完善、人格健全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實施學習上自主、行為上自律、人格上自尊等有效的人生導航。
反饋:結合專業特點,以Turbo c++、SPSS、MicrosoftExcel軟件為支撐,通過對反饋信息的橫向、縱向分析,即同一時期不同年級間的反饋信息分析,同一個年級在不同時期間的分析,同一個年級不同班級間的分析,同一個班級不同學生之間的分析找準實施對象的切入點,讓資源得以充分整合,真正做到“謀個性之發展”。
調整:從高年級的反饋信息中總結經驗并及時調整針對本年級和低年級的“個性化素質拓展”,使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得以在實施中不斷發展和完善。
三、個性化素質拓展的具體內容及措施
(一)大學第一年探索期
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專題講座等給學生介紹職業規劃的理論和方法,促使學生認識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性格、興趣等選擇和設計職業生涯,并圍繞這個主題確定學習目標,制定自己的學業規劃。學生要在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統一安排下,認真分析自己的個人價值取向,深入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和相匹配的職業特點,發掘需要突破的1個弱點,探尋符合自己價值取向的2個興趣愛好,初步完成職業規劃,計劃參加與職業發展相關的3項活動,初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并填寫出《學生個性化素質拓展“123計劃”項目登記表一》。
(二)大學第二年定向期’
通過第一階段初步的職業規劃和一年的實踐,學生工作人員要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目標號一次脈,認真分析學生初定職業規劃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對部分實踐效果不太好的學生開座談會,了解學生對人生的理解,針對學生的現實思想狀況,對學生初定職業規劃的修改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確定職業規劃。學生要主動刻苦地學習自己的專業課,豐富自己的職業技能,提高自己對人生價值的認識,結合輔導員的指導,進一步修改初定職業規劃,最終確立基本適合自己的人生規劃,為自己人生確立方向,切實加以實施,爭取實現至少1項榮譽證書,實現2項過級(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至少參加有助于職業發展的3項活動,并在這一階段確定職業生涯目標,并填寫出《學生個性化素質拓展“123”項目登記表二》。
(三)大三沖刺期
根據學生大一和大二的職業目標選擇和兩年的大學學習生活實踐,結合學生的職業規劃,繼續引導學生強化自己的職業目標,對職業素質進行進一步強化,拓展職業能力。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和學生要重點圍繞這個選定的職業目標去制訂并實現大三的“123計劃”。
1.探究“1項專業成果”。對選定的職業進行專業研究,并根據專業特點進行專業成果的研究與整理,形成至少1項專業成果。
2.錘煉“2項專業技能”。特定職業需要特定的職業技能,選定職業目標,就必須具有特定的職業技能,要通過定向培訓、專業技能學習等方式錘煉出至少2項專業技能。
我慶幸我自己所選的新聞專業,也慶幸自己選擇了新聞職業。我為這一職業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當我把記史與救世當作自己工作畢生的信條時,我深切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與壓力。而就是這種責任,這種壓力,迫使我整天走街串巷,用相機,去發現善與美,用筆,去記錄丑與惡。
大學時,新聞是一種興趣,入職后,新聞是一種理想。在巴中這塊紅色土地上,在巴中日報社這個積淀著深厚新聞歷史氛圍的單位,我的理想,就是把晚上的一聲嘆息變成白天的一句豪言,讓遺憾越來越少。 我的理想,就是下了夜班,穿過悄無人跡的街巷看到家里那盞燈的光亮。
我的理想,就是奔走在這個城市,步履維艱,卻目光如炬,傾聽使命敲打靈魂與啤酒瓶碰撞的交響。我的理想,就是讓對手和讀者贊嘆,也忍受因戴著鐐銬跳舞引來的責難甚至嘲笑。
我的理想,就是享受春花為游人囂張地綻放,也享受秋雨無聲地落下。 我的理想,就是耳邊總縈繞著塞林格在麥田里的喃喃自語:應該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而不要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
我的理想,就是當沸騰的歲月喧鬧地過去,當庸常的日子寂寞地來臨,我能夠坦然微笑。我的理想,就是在塵土飛揚的大地上踏實行走,又懷揣穿越七層夢境的念想。 我的理想,就是此生即便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也絕不在此岸終老!
這一年,我學到了比大學四年還多的東西,擁有了比大學四年還多的感受。也終于明白,很多時候,理想,也僅僅只能因其是理想而存活。記史與救世,更多的,我們只能是記史,我們當不了救世主。每每遇到有弱勢的人向我發出哀婉的求救聲時,我只能撇下同情的目光,在良心的拷問和煎熬下走開。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記者,我無法做到全面地普及公民社會常識,我也無法也手中的筆和相機對公權的濫用保持懷疑和警惕。 某種力量只能讓我看見北川中學廢墟上建起新樓滿掛的標語口號,而不能讓我聽到那些年輕亡靈的呼叫。
入職的一年,是成長的一年。我變得成熟,變得富有責任。我不再有大學里一首《光輝歲月》吼個通宵的放蕩,而更多的,工作之余,我知道要回家陪陪爸媽;我不再做大學里的“月光族”,月底發了工資后,我知道為父母添雙新鞋,為侄兒買一個新書包。我開始明白,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在單位,我是快樂的,我尋到了一種久違的感覺。在這里,我沒有因為自己是一個新人而感到陌生與不適。單位有一種家的感覺,單位的領導,如同家長,關懷備至;單位的同事,如同兄弟姐妹,親密無間。與他們一起工作,一種生活,其樂無窮。
9月,我被安排到平昌記者站。在這里,我經受了十分艱難的鍛煉。所謂鍛煉,并不是條件太差,或者是工作不好開展。而是,我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而在這里,一個的生活,一個人的工作,讓我忍受不了。不過,后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我已經習慣于每天早上,一個人背著相機,雙手插在大衣里,出去采訪,走過縣委大院的門口,太陽剛好射過頭頂。我已經習慣于晚上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床上,把電腦放在腿上寫稿子。我已經習慣了買點花生瓜子放在屋里,一個人靜靜地看電視,嗑瓜子。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靜靜地看書,讀詩,為倉央嘉措的一句“見與不見”一個人淚濕衣衫。我想,這,或許也是成長。
入職以來,我開始明白很多。一個決定,一次疏忽,就是命運的一種轉折。工作的逆境與順境,并不像以前所想的那樣,好好讀書,好好鍛煉本領,以后就能好好地工作。一個趔趄,或許就可以滑入深淵;一次失足,就可能萬劫不復。昨夜的一個夢沒做好,就換來了今天的意興闌珊。
每每念及這些事時,我都告訴自己,也僅僅只是昨夜的夢沒有做好而已。
只是對大學的老師,我懷有深深地愧疚。曾經,他們對我飽含殷切的期望,而今,我是辜負他們了!
然而,我并不頹廢,我依然還是會堅定地朝前走!人生的境遇雖變化無常,但人骨子里的意志是不變的。
關鍵詞:養老金替代率;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工資收入水平;人口結構
一、養老金替代率的概念及其合理水平
養老金替代率(R),是衡量養老保險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標。從社會角度來講,養老保險金替代率是指一定地區當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平均水平(P)與該地區當年職工平均工資水平(W)的比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其計算公式為:R=P/W。但是,為了更精確地反映養老保險保障程度,應當對養老金替代率的分母計算因子W進行修正。養老金替代率的分子計算因子P是退休人員每年所得的純粹收入,既不需要扣除三險(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一金(住房公積金)費用,也不用繳納所得稅,真實地反映了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而其分母計算因子W并不是純粹性收入,需要繳納三險一金和一定的工資所得稅,并不能準確真實地反映在職職工的生活水平。因此,本文采用去除三險一金的純收入工資(W1)來計算個人養老金替代率。經過修正后的養老金替代率的計算公式為:R=P/W1。
那么合理的養老金替代率應該在什么水平呢?這既可以從社會角度總體分析養老金替代率,也應該根據不同收入群體,以群體或個人角度來分析養老金替代率。從個體角度分析,我們將養老金替代率從家庭結構角度分析,以三口之家為例。如果是雙職工帶一個小孩,所獲工資性純收入全部用于三人生活,那么可以簡單的認為每口人的生活消費比例為家庭總收入的67%。退休后子女已經工作,所以其退休后用于個人生活的收入為在職時的純收入的67%即可保持原有生活水平,即其養老金替代率應為67%;如果是單職工的三口之家,所獲工資性純收入全部用于三人生活,那么可以簡單地認為每口人的生活消費比例為家庭總收入的33.3%。退休后單職工要負擔兩人的生活,所以要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其養老金替代率仍應為仍為67%。
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下的養老金替代率
根據2005年的《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同時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做了相應的改革。具體的計發方式總結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年標準=(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指數化年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年標準=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的計發年數
(一)不同收入群體的養老金替代率
在職職工甲2007年時25歲,其工資為當地平均工資,60歲退休,假設:今后35年當地平均工資名義增長率8%;在職職工個人賬戶記賬年利率4%;按該省平均余命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年計發額。
以上海數據為例,2007年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9310元,平均預期壽命為81歲。通過計算,甲在2041年(退休前一年)年平均工資為675060元,2042年(退休年)的平均工資為729064.8元,個人賬戶累計金額達1068967元。因此: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指數化年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675060+675060)÷2×35%=236271.17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年數
=1068967÷(81-60)=50903.21元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236271+50903=287174元
去除三險一金的退休年工資(W1)=729064.8×82%=597833元
養老金替代率(R)=P/W1=287174÷597833=48%
甲退休后的個人養老金替代率為48%,和本文前面所講的能夠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的67%的工資替代率還有將近20%的空間。假設在崗職工乙、丙、丁的工資分別為社會平均工資的150%、200%、300%,在其他假設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根據類似的計算可得:乙的養老金的工資替代率為41%,丙為38%,丁只有35%??梢娫诼殨r收入水平越高,退休時從社會養老保險獲得的養老金越顯不足,因此也可以推出高收入人群對商業養老保險有著更大的需求。
(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調整制度下的養老金替代率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也適時的調整著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各省市頒布的基本養老規定中,都強調“基本養老金實行正常調整制度”。下面我們仍以上海的數據為例,分析若干可能的“調整制度”帶來的后果。
第一種“調整制度”:養老保險基金由社保管理部門負責“保值增值”,增值部分用以增發養老金。
同理可知基礎養老金部分每年以(1+i)的比例增加。所以第二年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
第一年個人賬戶養老金×(1+i)+第一年基礎養老金×(1+i)
=(第一年個人賬戶養老金+第一年基礎養老金)×(1+i)
=287174×1.04=298661元
由于與甲持相同工資水平的在職職工在甲退休第二年的工資為675060×1.082=787391元,扣除三險一金后為645660元,從而甲退休第二年個人養老金替代率為46%。按照同樣的辦法,可以計算甲退休第三年、第四年…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并發現它們逐年下降,如果甲能夠活到80歲,那時他的養老金替代率只有23%。
三、社會人口結構變化和預期壽命延長下的養老金替代率
目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主要來源仍然是社會統籌部分支付的基礎養老金,因此可以說,中國當前的養老金體系仍以現收現付制為主。從國際經驗看,這種體制的重要條件在于合理的人口結構,也就是說,中國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之比不能過低,否則將會嚴重影響這種制度應有的效果。全國1990-2005年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人數以及兩者之間的比例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我國已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鎮職工與退休人員之比,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5:1下降到2005年的3:1,而且根據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統計數據預測,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將在2013-2015年達到峰值,之后就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的現象,我們有理由推測這一比例還將繼續下降。這種比例的下降勢必會使基礎養老金的支付產生巨大的壓力,從而進一步使養老金替代率水平下降。
四、結束語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通過養老金替代率具體數據看出目前我國的企業職工基本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程度無論對于高收入人群還是中等收入人群都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國家適時的調整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在未來養老保障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問題。因此政府提出要發展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將商業保險補充進來,與社保共擔養老重擔。
參考文獻:
1、中國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2、福靈.養老保險金替代率研究[J].北京市計劃勞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