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0 18:48: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業設計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文對現有高校的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學狀況進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幾點設想,結合藝術設計項目式教學模式以及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研究分析報告,總結出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整體問題和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未來發展趨勢。
藝術設計與藝術設計史論教學的契合模式
“設計”這一詞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被用到,諸如“服裝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本文結合許多有關藝術設計著作對設計概念的闡釋,將設計的概念試圖從設計專業的角度對其進行一番再梳理,使得對設計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認識。
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藝術設計作為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結合,更是與生活息息相關。隨著藝術設計專業的蓬勃發展,全國各大高?;径奸_設了藝術設計專業,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加強,藝術設計史論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開設了藝術設計類專業的高等院校也根據自己的學科專業特點,都開設一定數量的藝術設計史論課程,但是還是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結合整體的分析研究數據,總結出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整體問題和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未來發展趨勢。
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初探
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是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理論課程,其中包括了有中外藝術設計的發展歷程、藝術設計理論的萌發、分支及其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貢獻率等等。藝術設計史論課程自20世紀90年代起陸續在全國的藝術院校和綜合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中開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80%以上的院校開設了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此類課程在開闊設計專業學生的視野,提高其人文素養、樹立創新的設計理念,提升設計的品位,形成個人風格等方面意義深遠。因其滯后于藝術設計實踐,其研究內容和教學方法尚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當今國內更是如此。總之,高校藝術設計史論教材田圃中,已由過去的一枝獨秀,發展到今天的百花競放。中國的藝術設計史論研究也將邁進一個較快發展時期。
事物具有兩面性,有好的一面,同時也有不足的一面。在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1)藝術設計史論課程觀念需要更新;(2)教學課程設置不夠合理;(3)教學方式方法亟待創新;(4)理論教學與設計實踐需要更好的對接。
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概況以及發展趨勢
1.教材的使用
在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剛剛興起的時候,對于藝術設計史論的教學還處在基本的發展階段,教材有一枝獨秀到目前的百家爭鳴。在當時只有尹定邦教授著《設計學概論》,尹定邦教授在書中重點介紹了設計學研究的范圍、現狀,設計的多重性,設計的類型,設計師的職能,中外設計史的源流,設計批評理論的發展、嬗變與多元化等,特別著重強調了設計理論對設計發展的必要性。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藝術設計史論教材層出不窮。李硯祖教授著的《藝術設計概論》得到眾多高校的青睞。該書主要介紹了設計的方法、程序與管理、設計的哲學、設計與文化的關系等,提出“設計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統一結合”的觀點。目前,高校設計史論的版本逐漸增多起來,如趙農著的《中國藝術設計史》、李立新著的《中國設計藝術史論》、朱和平著的《中國藝術設計史綱》、王受之著的《世界現代設計史》等,都是比較權威的藝術設計史論教材。
2.加強師資力量
當前,我們一些高校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師師資力量基礎相對有些薄弱。很多時候,有一些畢業生畢業后選擇出國或者到科研機構,能夠進入高校的人員較少??梢姡囆g設計史論教師的供不應求和教學質量提高速度慢是現代設計教學中面對的直觀問題。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現代工業設計史論試題
課程代碼:01933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人類社會第一次社會分工時期發明了______和煉銅的方法。
A.染織B.制陶
C.造紙D.制瓷
2.______神廟是雅典衛城的中心建筑。
A.阿蒙B.萬神
C.帕提農D.宙斯
3.______是在發展蒸汽機并使之適用于制造產業方面的重要人物。
A.散帕爾B.多倫德
C.謝拉頓D.保爾頓
4.______于1852年出版了《科學、工業與工藝》的小冊子。
A.散帕爾B.柯本
C.布魯勒D.喬伊
5.______于1876年發明了第一臺電話機。
A.貝爾B.愛迪生
C.霍爾D.貝倫斯
6.______設計了“紅屋”的室內裝飾和家居用品。
A.沃賽B.韋伯
C.阿什比D.莫里斯
7.法國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是
A.吉馬德B.霍夫曼
C.戈地D.麥金托什
8.的論文《裝飾即罪惡》出自設計師______之手。
A.貝倫斯B.盧斯
C.拉斯金D.瓊斯
9.最早出現的塑料______在1860年后在美國得到商業應用。
A.酚醛塑料B.聚氨酯
C.賽璐珞D.聚乙烯
10.______所著的《走向新建筑》一書成為了機器美學的經典之作。
A.密斯B.盧斯
C.柯布西埃D.格羅皮烏斯
11.世界汽車工業中最早倡導安全帶概念的廠商是
A.大眾B.豐田
C.沃爾沃D.福特
12.______出版了《人的度量》,幫助建立了作為設計師基本工具的人機學體系。
A.德雷夫斯B.羅維
C.漢寧森D.厄爾
13.丹麥設計師______潛心研究了中國家具。
A.福特B.雅各布森
C.維納D.伊姆斯
14.“蝴蝶”凳是日本設計師______的設計作品。
A.伊姆斯B.喬治羅亞
C.深哲直人D.柳宗理
15.蘋果公司的成功有賴于其創始人之一______的遠見卓識和創新精神。
A.帕羅•阿爾托B.史蒂夫•喬布斯
C.英戈•莫端爾D.喬納森•伊維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16.制造漆器所需的工種有
A.素工B.髹工
C.畫工D.鍛工
E.彩工
17.十九世紀在機車設計上做出了大量實踐的設計師有
A.卡爾•本茨B.尼古拉斯•奧托
C.喬治•史蒂芬生D.大衛•喬易
E.沙米爾•約翰遜
18.法國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有
A.霍爾塔B.賓
C.吉馬德D.蓋勒
E.貝倫斯
19.包豪斯學校教員中表現主義大師有
A.納吉B.施萊默
C.康定斯基D.克利
E.杜斯博格
20.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的設計者有
A.羅杰斯B.皮阿諾
C.羅維D.屈米
E.蓋里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1.柱式
22.維也納分離派
23.未來主義
24.孟菲斯
25.通用設計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6.簡述散帕爾的美學理論。
27.簡述美國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汽車工業“樣式設計”產生的原因。
28.簡述包豪斯的設計教育方針、方法的特點。
29.彥森為格朗富斯公司設計的多級離心泵外形是為了適應哪些特殊問題?
30.簡要闡述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的貢獻。
[論文關鍵詞]高師美術教育培養目標教師教育教學過程
近年來,高師美術教育在“藝考熱”、擴招熱及火爆的藝術品市場推動下,其辦學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多數高師院校打破了單一培養教師的傳統,面向市場設置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形成一種辦學模式多元化的強勁態勢。同時,在基礎教育新課改和以數字化為特征的信息技術推動下,教師教育專業化、教學過程數字化兩種趨勢也十分明顯給高師美術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一、培養目標趨于多元化
(一)設計藝術成為高師美術教育新的生長點
傳統上,我國美術教育大體延續著美術學院工藝美院和高師美術教育三大類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術學院設置國、油、版、雕、史論等傳統專業,培養專業美術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工藝美院以實用設計門類劃分專業,培養應用型專業設計人才;高師美術教育大體沿襲了美術學院的專業設置,以培養各級各類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為專業培養目標。但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種格局開始發生變化。社會對純藝術類人才需求量不斷縮小,中小學美術教師在大中城市也漸趨飽和,而設計類實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遞增。至90年代,設計類專業成了中國美術教育的熱點。全國各大美術院校都爭相開辦設計類專業,而高師美術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繼增設了“平面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以教育部屬六所師范大學為例,華東師范大學設有綜合繪畫、美術教育和環境藝術設計三大學科,并按“綜合繪畫和美術教育”、“環境藝術設計”兩個方向招生;東北師范大學設有美術教育、油畫、水彩畫、中國畫、雕塑、環境藝術與服裝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與電腦美術設計等7個系,其中只有美術教育系為師范類專業;陜西師范大學設油畫、國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四個系,并按照美術教育、繪畫、裝潢設計三個專業培養人才;北京師范大學下設美術學、藝術設計兩個專業,專門培養從事美術、書法、藝術設計教學、創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級人才;西南大學設有美術學、藝術設計、繪畫及雕塑四個本科專業,只有美術學為師范類專業;華中師范大學設有美術學、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其中藝術設計為非師范類專業;華南師范大學現有美術學、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等三個本科專業,設有美術教育、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新媒體藝術等系,多數為近年來新興的非師范類應用型專業。
高師美術教育培養目標的多元化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而是席卷全國的大學綜合化總趨勢的一部分。從高師美術教育的角度看,這種綜合化趨勢是從兩個層面展開的:一是美術教育的綜合化。在以往,美術學專業有師范類與非師范類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中,“師范類”被“教師教育”所代替。這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化,而是為培養主體多元化開辟了道路。當前,不少藝術學院都開設美術學(教師教育)專業,其在師資、科研、教學基礎等方面的優勢立刻顯現出來,并對師范院校的美術教育形成了強勁的挑戰。二是教師教育綜合化。近年來,綜合性大學舉辦教師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國際趨勢。1991年,在歐洲教師聯合會上,由歐共體12個成員國60位專家共同提出了“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口號,認為“大學應該在教師培養和培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國,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鼓勵綜合性高等學校和非師范類高等學校參與中小學教師的培養工作,在有條件的綜合高等學校中試辦教育學院。
2003年11月,全國一百多所非師范類院校召開會議,共同《非師范院校積極參與教師教育的行動宣言》,明確指出:“中國教師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從數量滿足向質量提高轉變的歷史新時期。實現這種轉變,鼓勵師范院校綜合化和綜合大學參與教師教育,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實踐證明,綜合性大學辦教師教育,能夠充分發揮其辦學經費充足、硬件設施先進、學校認同感較好等優勢,他們的畢業生后勁足、適應性強,更加受到中小學校和同行的好評,這也成為高師院校實現培養目標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養目標多元化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專業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科專業的綜合化。但在現有的高師本科教學模式下,學科專業化和教師專業化二者間存在著不可協調的矛盾,因而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也是大勢所趨。主要途徑有:一是形成“大美術”的理念。今天,美術在人們的觀念中除了傳統的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外,還有建筑設計、工業造型、服裝設計、家具設計、環境設計、廣告設計、染織設計、裝潢藝術、多媒體網頁設計等等,在這些專業中還可以分出多個分支,它們都是美術的范疇。二是實行按院招生制度。當前,多數高等師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實行按院招生制度。學生入學后不分專業,統一進行基礎教學,在充分了解各專業的具體情況及就業形勢之后,再由學生選擇專業或專業方向。三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不少高師院校,已經開始試行彈性學制和靈活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學師資、“3+1”的中學師資培養模式。小學師資前兩年學習基礎公共課和主修專業,后兩年進行輔修專業和教育理論的學習與教學實踐;中學師資前三年進行基礎公共課、主修課程和綜合課程的學習,最后一年學習教育理論并進行教學實踐。(2)輔修及雙專業、雙學位模式。許多高校都允許學有余力、并對教師工作感興趣的學生選擇輔修教育類課程,修讀雙專業并獲得雙學位,為其以后取得教師資格證打基礎。(3)“4+X”的教師教育模式。其中,實行“4+0”模式者,學生畢業即就業;實行“4+2”模式者,學生本科畢業后再讀兩年碩士學位,培養目標是重點中學的骨干美術教師;實行“4+3”教師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碩連讀的辦法獲取碩士學位,學生畢業后可以到美術類高校擔任專業課教師。
二、教師教育趨于專業化
(一)“教師專業化”已經從理論走向現實
我國傳統的美術教育注重技能訓練,因而培養出來的學生其職業意識更傾向于是一個畫家而非美術教師。這種狀況隨著教師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隨著“教師專業化”理論的提出而有所改變。教師專業化理論最早是由社會學家卡爾·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來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組相繼發表的《國家為21世紀準備教師》兩份報告,指出公共教育質量只有當學校教育發展為一門成熟的“專業”時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國,1993年頒布的《教師法》明確提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2000年,《職業分類大典》也將教師歸人“專業技術人員”。
從2001年4月1日起,國家首次全面開展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這些都從法律和制度層面奠定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教師專業化是針對其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性不突出,以至于產生較大的職業可替代性提出來的,意在提高教師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和專業地位。盡管與“畫家”的名頭相比,美術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仍比較低。但隨著教師專業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術教育必將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職業而獲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進專業發展是高師美術教育的義務
在我國,高師美術教育從本質上看仍屬于職業教育,其課體系基本上是參照美術學院繪畫專業設置的,教師專業化程度很低。為此,我國高師美術教育從三個層面來提高未來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一是加強專業課教學。教育部于2005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明確指出,美術學(教師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具備初步美術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礎教育美術教師和社會美術教育工作者”。根據這一目標,《課程方案》從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專業基礎、專業技能以及身心素質等方面提出了五條規格要求并從課程體系中辟出一個專門領域——“美術教育理論與實踐”,其中“中小學美術教學論”與“美術教育實習”為必修課,“中國美術教育史”、“教學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外國美術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為選修課,其目的就在于體現課程的師范性。二是增強人文內涵。多年來,我國的高師美術專業一直以培養畫家、雕塑家和設計師為取向,注重專業技能課訓練,忽視美術史論課學習,這種知識結構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新頒布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薄镀胀ǜ咧忻佬g課程標準》也指出:“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具有人文學科的特征?!边@在美術課程觀上是一個重大突破。在新課程方案中,美術欣賞課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僅需要教師對美術實踐有親身體會,更需要教師具備全面的文化素養,因而需要在美學、美術理論、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乃至文學、歷史、哲學等人文學科有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還應在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有一定的修養,成為一個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的人。三是要注重實踐能力的提高。一般說來,教師的知識可分成兩類,即“理論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其中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在教師的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師美術《課程方案》中的實踐性課程達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會實踐(軍訓、社會調查、就業指導、勞動等)、畢業創作、畢業論文答辯、藝術實踐、藝術考察等,這些都有利于推動學生的專業發展。
三、教學過程趨于數字化
(一)數字化改變了人們關于美術的感知方式
一般認為,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紙、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過造型手段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藝術形象。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人們關于美術作品的感知方式越來越技術化了。上世紀90年代后,數字化的印刷、攝影技術高度成熟,大幅廣告、精美照片、時尚雜志、網絡世界、數碼影像等,凡是能夠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廣為采用,以致導致人們普遍的審美疲勞。而關于美術創作的經典手法,也被數字化時代顛覆了。以前,從設計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對手繪技術要求很高?,F在,人們用電腦進行美術創作,擺脫了鉛筆紙張、直尺圓規、顏料調色盒等繪畫工具限制。即使是一個沒有受過專業美術訓練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繪圖軟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滿意的圖片來。不僅如此,數字時代還促生了以美術學為基礎的創意產業,尤其是廣播、電視、動漫、環境、設計、廣告等新興產業的迅速成長,對高校美術教育形成了強大的拉動。為適應這一需求,許多高師類院校都開設了基于信息技術的藝術設計專業。比較典型的有;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主要培養能在電影、電視等媒體的制作崗位上從事三維動畫創意及制作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圖形圖像制作專業,主要培養能在電影、電視、廣告、新傳媒等媒體的制作崗位上從事后期合成、電腦剪輯、特效制作以及影視作品技術處理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游戲動畫設計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在游戲制作領域勝任原型設計、模型制作、紋理制作、動畫調試等崗位的工作,并進行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這些人才的知識與技能結構與傳統美術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他們所從事的美術活動很難以傳統的美術概念來界定與歸類,但往往又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而也引領高師美術教育不斷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設計類;碩士;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2-00-01
設計類碩士作為比較特殊的文化群體,是在社會就業之中比較具有開放意識、知識水平相對較高、追求較高人生目標的一類人群。這些內部因素決定了他們在擇業的過程中既要面臨挑戰,又要把握住機遇。把握住設計類碩士畢業生的自身的特點,從而來論述對于設計類碩士畢業生的競爭力的培養。本文筆者就實際考察調研從而來闡述提高設計類碩士就業的競爭力的策略。筆者目前就讀的是河南大學,據了解河南大學的2013級美術設計類學生110人,與2010級學生人數相比,擴招多達三倍之多。
一、當前藝術設計類碩士就業現狀綜述
作為應用學科的藝術類設計專業,必須面向人們的心理需求、面向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以滿足消費者不斷提高的需求為宗旨, 以此適應社會對人才提出的不斷創新的要求。總之,藝術設計類的碩士畢業生在經過可能比藝術設計類本科畢業生就業更多的磨難后,相伴的問題也不少。目前設計類碩士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一)社會需求比較大,課程開設仍然具有一定盲目性。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迅速,藝術設計類專業成為了比較熱門的專業。市場上對于人才的需要,可以細分為廣告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動漫設計、服裝設計、展示設計、包裝設計等等。但是在河南大學內部,對于課程的開設以及人才的方向培養,碩士課程出現了比較僵化的現象,教學師資、設備、市場調研等等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對于市場需要哪種類型的藝術設計人才,所培養的學生應具有怎樣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等等沒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
(二)注重專業技能的傳授,忽視綜合素養的培養。用人單位對于從學校畢業的碩士畢業生,期待碩士畢業生是較之于本科畢業生更加成熟的“產品”。對設計師的要求是既具備專業設計能力,又要有獨立接單的能力。但是在學校的內部,學校對于此種專業的碩士的培養,基本知識和技能比較夯實,但是對于綜合素質的培養反而比較容易忽視。其中很大一部分忽視了“非技術”的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如團隊協作能力、合同法規、談判技巧、職業道德等等,從而造成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全面。
(三)設計類碩士學生就業觀念需要調整。一方面在進入設計藝術類碩士生學習的時候,因為大部分人將目光投放的比較長遠。認為藝術設計類專業畢業就業形勢比較好,高收入。但是據調查,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找到工作后,起薪一般在1500―2500元,一些新興專業如動漫專業畢業生的薪水則相對較高,碩士畢業生在其上只是浮動300元左右。這無疑給藝術設計畢業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對自己競爭意識、心理承受能力、就業信心等估計較高,當遇到實際困難或是棘手的設計任務時,對自身應該具有的奉獻精神、艱苦奮斗精神、創新意識的評價則普遍偏低。而今天的用人單位更看重團隊精神、敬業精神、責任意識等方面,而大學畢業生在這些方面的自我認同則更低。
二、提升設計類碩士就業競爭力的途徑
針對實踐性較強的藝術類設計專業學科,必須與市場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必須讓學生增強動手能力、懂技術、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場動態。企業對藝術類設計專業碩士畢業生的要求是不僅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更具有創新意識、品牌意識,又能在產品運作過程中解決具體問題的現代應用型人才。
(一)基本的專業技能。所謂的專業技能是指勞動者從事某種職業所必備的專業, 也稱從業能力。加強實驗、實習教學,是培養專業技能的主要途徑。掌握設計的實用性和工藝性,制作精細,符合生產條件,是作為設計人才的基本技能。
專業技能是藝術設計人才技能結構中的核心, 包括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專業理論知識包括設計概論、設計史論等基礎性設計理論知識,還包括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碼動畫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等設計方向中具體設計原理、設計方法學等方向性設計理論知識:專業實踐能力主要是指在各個不同設計專業方向中具體的設計實踐能力, 尤其強調實戰性的設計實踐能力。
(二)注重實踐。善于捕抓一切實踐機會。就是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而得到新知識,這也是一個創新思維的過程。設計過程是一個問題求解的過程,只有對設計問題進行“實踐”才可以實現把分析問題轉化為解決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必須善于捕捉住一切有利于實踐的活動:一是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藝術設計競賽和展覽活動;二是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三是參與到學校老師承擔的各種設計項目的工作中;四是盡可能地參加每年一度的畢業生招聘會,了解市場要求的同時,也為將來自己的就業進行實戰練兵;五是嘗試做點設計類的科研小論文。
(三)加強校企合作,用企業文化引領學生。要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強的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就要加強與企業合作,廣泛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每學期安排一定時間參加實習。實習基地可以是廣告、裝潢公司、服裝企業,也可以成立工作室。另外,也可將企業文化引入校園,為營造良好的職業素養培養環境。教學上可聘請企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設計人才,參與到專業教學和畢業設計指導工作中。在個人基本素養培養上,可將5S管理模式, 即企業環境衛生和設備管理工作標準,引入到學生宿舍和教室日常管理之中。也可邀請相關企業人士開設講座,宣傳企業文化,與學生溝通、交流和探討, 讓大學生提前體驗這樣的企業文化,對今后進入該類企業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