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9 09:13: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安全預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計算機病毒的智能診斷
計算機病毒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只要一種類型的病毒被制造出來,將會在大范圍的互聯網系統中廣泛傳播。當今計算機系統存在著較多的漏洞,在設計方面難免會有瑕疵。從目前計算機受到病毒感染,被黑客攫取個人財務的情況來看,我國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尚且屬于容易感染的類型。目前的計算機病毒差不多都發生與個人PC微型計算機系統中和計算機網絡領域。發生在微型個人PC計算機中的病毒具有較強的“進攻性”,可以輕松的破解電腦用戶的銀行賬號、支付寶密碼、QQ賬號密碼等等。他們以攻擊操作系統中的各項軟件為目標,從而達到破壞公司內部的防護系統的目的。發生在網絡系統中注入DECC-VAXⅡ等小型機上的電腦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攻擊性”,這些黑客利用電腦內部安全檢測軟件的薄弱環節,通過植入亂碼等錯誤信息,導致計算機系統超載而運行癱瘓。
1.2強化計算機病毒的預防系統建設
使用個人計算機DEBUG或者市場上常見的奇虎360電腦衛士、QQ電腦安全管家、金山毒霸等等,都能夠很好地對一般病毒進行預防和掃除工作。個人電腦用戶在日常的病毒檢測和防止的過程中,一定要定期對停留在電腦系統盤內存在的各種已裝軟件和操作數據進行實施掃描和技術更新。對于某些并未感染病毒的系統,也要提高預防的警惕,小間隔時間地對其進行系統升級,切記不可間隔太久時間才展開漏洞修補和補丁安裝操作。個人用戶PC機MS-DOS操作系統的數據結構大致分為五個區。系統參數區(Systemparameterarea)為整個計算機內部系統提供運行支持,中斷向量表(interruptvectortable)是通過建立數據交換通道,提高硬盤運行速度,還有文件控制塊(FilecontrolBlock)保證文件妥善分區和高效儲存,以及起動前操縱臺(PrestartPanel),維護計算機系統的啟動穩定和運行通常,第五類是BPB(BIOSParameterBlock)磁盤參數塊,保證各項數據儲存安全。磁盤信息主要有計算機信息引導記錄,項目分區表以及操作更目錄等。在針對電腦病毒查殺的過程中,通過檢查和有效比較,確定這些數據部分是否正確,并且及時將遭受破壞的數據部分恢復過來,從而達到解毒的目的。
1.3加強大眾型計算機常識教育
為了更好的維護計算機安全,必須要向廣大的人民群眾普及計算機病毒的預防方法。從社會宣傳和預防的角度來說,首先要制定強有力的計算機內部系統的法律法規,加強大眾計算機常識性教育,切實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推行網絡文明和信息安全,使人們不再因為個人私欲或者純屬娛樂而編造大量病毒。從計算機系統的管理方面來看,必須要加強個人PC計算機的使用規范教育。在展開日常網絡操作的時候,盡量使用固定盤啟動系統來喚醒計算機。對于外來盤,在讀取各類信息和資料時,一定要經過嚴格檢查,確定無毒無害之后,才能夠接入到個人PC計算機上。內部系統盤盡量不要隨意外借,如果確實需要進行內盤轉借時,一定要對其進行滅毒處理。
2.結束語
一、教師在體育課中應注意幫助學生樹立好安全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學生上課調皮,站隊時相互推撞認為好玩,他們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協調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體損傷等安全事故,為此教師就應在迅速制止的同時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不僅僅讓學生明白這是錯誤的行為及其可能發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時要使每個學生都意識到這是不安全的行為,杜絕同類事件再次的發生。這樣通過一些事件及時的教育和隨時的提醒使學生思想上引起認識和重視,才能時時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識,不做有危險的事。促使學生高度的安全意識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二、課前考慮要細致周到。
1、對易發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預見性并加以防范。如,跳的練習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關節容易損傷,投擲練習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損等,那么,就得根據動作技術要求重點做好針對性的準備活動。又如鉛球練習要防止意外砸腳或脫手砸到周圍的同學,這都要預先想到并考慮好采取針對性的預防。
2、教學方法、組織管理設計要科學合理??茖W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組織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認識到,教學方法不好不僅僅會引起智障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樣也會引起意外事故發生的。另外組織管理的好壞也是預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練習時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擠;器械練習時,要反復強調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驟后才能組織學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圍內進行使用和練習,從而保證教學練習有序進行,保證教學中最基本的安全。
3、教學內容要合理,動作難易程度要得當。我們知道難度過小對學生沒有挑戰,也不利于幫助他們的身體發展和意志品質的培養,難度過大對他們既難掌握又會失去自信,心理會產生障礙也容易發生事故。所以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去要求并引導教育學生。
4、對學生練習中的錯誤動作應及時糾正。在體育教學練習中,學生經常會出現錯誤的動作,錯誤的動作(既不合理的動作)往往是最容易導致身體損傷的,如不及時糾正就會變成安全隱患和導火索。所以教學中對不合理的動作應及時的指導和糾正以防對身體造成損傷。
5、要保證好場地器械的安全。
場地器材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預防,也是引發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見的,也是可預防的。在上課前我們教師必須仔細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檢查,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后,再進行組織教學。
三、深入了解學生情況,掌握常見的病癥和損傷的急救和處理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熟知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另外必須要細致了解他們的病史狀況,以便合理安排這類同學的體育教學內容,防止因體育教學安排不當而導致病癥出現,引發事故。另外教師還注意掌握一些運動醫學常識和簡單處理方法,如運動中暑、抽筋、脫臼、急性損傷、等情況的應急處理。這樣遇到問題知道在第一時間里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急救處理或治療,減少和防止事故發生。
四、注意發現并處理好學生體育課中的異?,F象。
專業頂崗(畢業)實習是要使學生在就業前,到養殖及相關企業去,在自己希望的就業領域和崗位進行全面系統的實習,以全面實際了解行業、企業的基本情況以及熟悉具體崗位的業務工作,為就業和盡快適應企業工作的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畢業頂崗實習與就業直通。
二、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的任務與目標
1、了解養殖及相關企業企業概況。
2、知道養殖及相關企業的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工作流程。
3、熟悉具體部門和崗位的業務流程、工作規范、處理方法。
4、熟練掌握相應崗位的操作技能。
5、按照養殖及相關企業要求去做,形成職業能力和初步養成職業素養。
6、具備初步的養殖企業管理能力。
7、結合實習企業完成畢業論文(或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分析報告等)。
三、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的內容
1、在各種畜禽養殖技術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各崗位尤其是接待崗位有哪些因素對安全構成威脅,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飼養技術人員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2、在動物疾病治療與預防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動物疾病治療與預防崗位的風險是怎樣產生的,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動物疾病治療與預防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3、在動物飼料加工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動物飼料加工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動物飼料加工各崗位的風險是怎樣產生的,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動物飼料加工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4、在動物性產品檢疫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動物性產品檢疫崗位的風險是怎樣產生的,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動物性產品檢疫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5、在養殖及相關企業的客服、接待、銷售、管理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各崗位的風險是怎樣產生的,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某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注:學生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和安排,在上述1個崗位或幾個崗位頂崗實習。
四、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管理措施與要求
(一)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的三方管理和雙向考核的管理體制。加強輪崗實訓、頂崗實習的組織管理,建立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管理的機制。
1、學校與實習單位建立實習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頂崗實習的協調與管理指導工作;
2、學校選派責任心強、實踐教學經驗豐富、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教師擔任實習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實習的組織管理與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工作;
3、企業選派技術能手擔任技術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學生的業務培訓與指導工作;
4、選派優秀學生干部擔任實習小組組長,主要負責實習學生的紀律和安全監督工作;
5、為保證頂崗實習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在開展頂崗實習之前,由學院(專業研究室為代表)、企業、學生三方簽訂頂崗實習目標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工作目標。
(二)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要求
1、企業對學生要按照企業員工的要求來進行管理,學生亦要以企業員工的身份來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紀律。
2、企業指派兼職教師具體指導學生的實習和進行管理;符合條件的還可以指派兼職教師協助指導畢業論文。
3、學生要虛心認真接受企業兼職實習指導教師的指點,積極、主動的完成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并經常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保持聯系。每周要寫不少于300字的實習周記,實習結束要寫不少于3000字的實習報告(總結)。
4、實習結束后,企業可以給學生出具實習鑒定成績表和實習工作證明書。
關鍵詞: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畢業論文 認知情況
近幾年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面對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 除了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政策外, 培養食品方面的專業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如何讓這些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盡快融入企業、融入崗位, 發揮自己的重要性,除了學到相應的理論知識外,實踐過程尤為重要, 而大學 4年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畢業論文(設計)。4年制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安排于第7學期的10周畢業論文(設計)工作, 面臨工作時間緊張、求職考研壓力沖擊、工作條件欠缺和管理疏漏等諸多實際困難和問題。為了解專業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的認知狀況或建議,探索適合當前形勢的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控制方法,我們在近3 年的畢業論文(設計)實踐中, 對參與畢業論文(設計)的專業學生認知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1.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重要性的認識
為加強食品專業學生充分認識畢業論文(設計)的重要性, 在大一新生入校的專業介紹中對專業培養方案作了專題講解; 在3~5學期中,學校推出創新性實驗等項目,為學生進入畢業論文(設計)做鋪墊;第7學期畢業論文(設計)過程中, 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畢業論文(設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使其真正從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得到鍛煉和培養。對于專業培養計劃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知曉情況, 學生于第1、2 、3、4 學年知道的分別為27. 10%、52. 40%、77. 24%和98.12%。近3年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后的調查結果顯示, 99.12%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進行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并親身感受到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可以鞏固理論知識、培養動手能力,鍛煉思維培養。調查結果還發現,學生認為畢業論文(設計)能強化基礎知識、提高寫作能力、提高信息檢索能力、加強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鍛煉表達能力的分別達到71. 35%、82. 82%、80.14% 、90. 61%、71. 65%、68.67%;還有34.20%學生認為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對考取研究生非常有幫助。
2.學生開展畢業論文(設計)的綜合能力
2.1 檢索文獻的能力
畢業論文(設計)是一次綜合檢驗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動手實踐能力、信息獲取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及寫作能力的過程。食品專業學生在第5學期均選修了文獻檢索課程,但是在開展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前,47. 38% 的學生從未進行文獻檢索,42. 56%學生僅偶爾檢索過專業文獻, 僅10. 06%的學生經常使用校圖書館數據庫進行文獻查閱工作。
在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過程中, 94.63%學生使用校圖書館數據庫,35.42%的學生使用Google、百度文庫等網絡工具,11.52%的學生到圖書館查閱過紙質期刊。認為文獻查閱這個過程可幫助論文選題的為77.32%,課幫助開題報告和論文撰寫的分別為58. 715%和97. 14%。
2.2 實驗操作能力
畢業論文(設計)通過文獻檢索、選題后進入實驗操作階段,選擇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的分別占58. 76%和41.24%。選擇畢業論文部分的學生54. 17%的不知道如何開展實驗,僅11. 51%學生清晰知道實驗的開展順序、常用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畢業論文(設計)過程中, 57.50%的學生使用了統計軟件、作圖軟件及畫圖軟件,采用的統計軟件類型主要是Excel,畫圖軟件為Excel和CAD。 雖在論文工作前, 89. 48%的學生已經學習運用過某種相關軟件,但實際應用過程中,只有25. 78%的學生能熟練運用各類軟件, 而74. 22%的學生不太熟練甚至生疏。
2.3論文撰寫能力
在畢業論文(設計)撰寫前,有64.12%的學生不知道論文的基本格式,只有10.30%的學生清楚的指導論文撰寫的內容和格式。73.33%的學生基本掌握了統計圖表的使用, 但在論文(設計)撰寫工作中, 初次使用統計圖表時,仍出現較多的錯誤, 其中表題圖題、表目設置、有效數字、表線和圖形圖標錯誤率分別達19. 83%、45.11%、32.32%、16. 81%。通過老師指導和專題講座, 學生基本掌握了開題報告書寫格式和要求, 其中的立題依據、研究內容、預期成果、技術路線等內容書寫正確率分別為91. 40%、82 50%、68. 17%和74. 37%。
3.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評價與建議
調查學生關于“指導老師在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關注程度”評價, 80.42%學生認為帶教老師非常關注, 14.44%的學生認為老師關注程度一般入, 另有54.24%的學生人認為帶教老師完全不關注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
調查學生關于“自己對畢業論文(設計)管理過程的精力投入”結果顯示, 89.10% 的學生認為在論文撰寫過程中自己能全身心投入, 通過查閱文獻、實驗數據分析、及時與老師聯系保證畢業論文(設計)進度和質量, 而10.90%的學生則認為自己因為各種原因投入畢業論文(設計)精力一般。
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學生認為影響畢業論文(設計)的因素包括學生時間保障和重視程度、指導老師的能力和投入、工作條件、考研求職壓力影響和過程管理等, 回答率分別占94.34%、90.12%、85.30%、80.46%、62.07%。
4.結語
實踐證明, 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實施能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學能力、溝通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學生通過近10周的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可以拓展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并融入到實踐中, 進而真正體會到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文獻資料檢索、閱讀和翻譯工作, 可以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和專業知識面;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分類, 可以鞏固統計軟件和計算機知識和能力;通過論文(設計)選題, 可以調動學生科研思維,促使其發現實際生產工作急待解決問題;通過論文的修改和寫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通過論文答辯過程, 可以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總之, 畢業論文(設計)為學生搭建了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的平臺[1-3] 。重視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各環節,并最大限度地發揮和調動學生開展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蘇政權,毋福海,黃麗玫,等.預防醫學專業衛生檢驗方向畢業論文的教學實踐[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5,21(4):408,416.
1)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占據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主導地位。
上海自然科學領域中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分別名列前三位,占據上海自然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主導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為信息與系統科學、地學、數學、天文學和力學。除生物學、化學、物理學三個學科科技發展的主成分得分為正外,其他五個學科科技發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的多數學科的科技發展低于整體水平(見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序
生物學
1.7461
0.98206
1.79619
1
化學
0.87113
1.18576
0.83031
2
物理學
0.81642
1.32005
0.76775
3
信息與系統科學 -0.41952 -0.77932 -0.37558 4
地學
-0.54201 -0.6447
-0.52783 5
數學
-0.71232 -0.20092 -0.7645
6
天文學
-0.88765 -1.14172 -0.84543 7
力學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的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在全國具有明顯優勢,但與北京差距明顯。
在自然科學學科中,上海除地學外,其他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數均進入前三名,其中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六個學科在大陸排名第二(僅次于北京),信息與系統科學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見表2)。雖然上海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數均位居前列,但與北京相比,差距明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學外,上海其他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數均不足北京的1/2。在國內科技論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學領域中的力學、物理學、化學、信息與系統科學、天文學和生物學有明顯優勢,數學與地學國內科技論文未能進入前三名(見表2)。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數學外,上海其他學科國內科技論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數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江蘇 湖北
力學
北京 上海 陜西
北京 上海 陜西
信息與系統科學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
物理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安徽
化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江蘇
天文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江蘇 上海
地學
北京 湖北 江蘇
北京 江蘇 湖北
生物學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廣東 上海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識流動不足、系統失靈是制約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瓶頸。
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效率,就其實質而言,是新的知識在一個系統中創造、流動和利用的效率。它取決于諸創新要素的創新動力、能力和互相之間相互作用的效率。而決定創新要素的創新動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則取決于經濟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體系的設計,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和創新文化的氛圍。建設知識創新體系,提升學科建設與科技發展能力的關鍵是通過制度、政策和環境的作用,提高創新各要素的創新動力、能力和達到創新目標的要素間的互動。從本質上看,創新體系是由存在于企業、政府和學術界的關于科技發展方面的相互關系與交流所構成的。在這個系統中,相互之間的互動作用直接影響著創新的成效和整個經濟體系。創新體系的核心內容是科學技術知識的循環流轉。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2/3左右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系統失靈成為制約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瓶頸,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識流轉、戰勝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中的系統失靈是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知識創新體系建設面臨的長期任務。
表3 上海自然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數 項目參加人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114
343
275
5122
與國內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7
2526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38
127
118
2360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
獨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
其他
26
124
102
1384
資料來源:上海市全社會R&D資源清查工作小組。上海市R&D清查數據匯編,2001,72。
2 上海工程與技術領域科技發展的學科結構與績效評價
1)學科在國內的比較優勢。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20個學科的國際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包攬了20個學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學、冶金與金屬學、機械與儀表、動力與電氣、電子通訊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土木建筑、交通運輸9個學科排名第二(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學技術和環境工程兩個學科國際論文排名第三(見表4)。
表4 2001年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陜西 江蘇
測繪科學技術
北京 四川 陜西
北京 湖北 江蘇
材料科學
北京 上海 遼寧
北京 上海 陜西
礦山工程技術
北京 江蘇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蘇
冶金、金屬學
北京 上海 遼寧
北京 遼寧 上海
機械、儀表
北京 上海 陜西
北京 江蘇 陜西
動力與電氣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湖北 陜西
能源科學技術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東 黑龍江
核科學技術
北京 安徽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肅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北京 上海 陜西
北京 陜西 上海
計算技術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江蘇 上海
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蘇 上海
輕工、紡織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廣東 上海
食品
北京 江蘇 廣東
廣東 浙江 江蘇
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江蘇
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蘇
湖北 北京 江蘇
交通運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湖南
航空航天
北京 陜西 黑龍江
北京 陜西 江蘇
環境
北京 江蘇 上海
北京 江蘇 上海
安全科學技術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蘇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20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有18個學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別由廣東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個學科進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學、土木建筑、交通運輸3個學科名列第二,冶金與金屬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輕工與紡織、環境工程名列第三(見表3)。
2)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占主導地位的學科。
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8個學科依次是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機械與儀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學、化工、計算技術、動力與電氣、交通運輸。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科技發展最為薄弱的5個學科是測繪科學與技術、水利、礦山工程技術、安全科學技術和食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學科科技發展的主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60%的學科科技發展低于平均水平(見表5)。
表5 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序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
機械、儀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
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
材料科學
0.57576
1.29195
0.67626 4
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
計算技術
0.35117
1.86971
0.51358 6
動力與電氣
0.49477
0.42028
0.50252 7
交通運輸
0.45473
-0.19787 0.40005 8
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
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
冶金、金屬學
-0.46472 0.25968
-0.40773 11
輕工、紡織
-0.46716 -0.475
-0.47954 12
環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
核科學技術
-0.72349 -0.79265 -0.75082 14
能源科學技術
-0.79072 -0.50098 -0.78198 15
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
安全科學技術
-0.81005 -0.84276 -0.83462 17
礦山工程技術
-0.8642
-0.85314 -0.88633 18
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
測繪科學技術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論文產出與北京差距懸殊。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國際科技論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個學科中,除材料科學與土木建筑兩個學科外,冶金與金屬學、機械與儀表、動力與電氣、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交通運輸、能源科學技術和環境工程9個學科的國際科技論文數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國內科技論文方面,上海進入前3名的9個學科,除材料科學、輕工與紡織兩個學科外,土木建筑、交通運輸、冶金與金屬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環境工程等7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基本任務。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術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70%左右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系統失靈成為制約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瓶頸,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基本任務。
表6 上海市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參加人
項目數 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
與國內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94
854
608
19073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
獨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
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資料來源:上海市全社會R&D資源清查工作小組。上海市R&D清查數據匯編,2001,75。
3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的學科結構與績效評價
1)農學和水產學占據上海農業科學領域中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主導地位。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學科是農學和水產學,林學、畜牧與獸醫科學相對薄弱(見表7)。
表7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名
農學
1.21943
1.45978
1.26327
1
水產學
0.28854
-0.26992
0.2164
2
畜牧、獸醫科學 -0.3714
-0.38479
-0.37749 3
林學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與國內先進地區有相當差距。
在農業科學領域4個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的農學和林學、甘肅的畜牧獸醫、湖北的水產學國際科技論文排名第一,上海在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科技論文無一進入前3名(見表8)。在農業科學領域4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的農學、浙江的林學,江蘇的畜牧獸醫、山東的水產學國內科技論文排名第一,上海在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國內科技論文無一進入前3名(見表8)。無論是國際科技論文、還是國內科技論文,上海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與國內先進地區都有相當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科技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農學
北京
浙江
江蘇
北京 江蘇 浙江
林學
北京
黑龍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廣東、陜西
畜牧、獸醫科學 甘肅
云南
北京
江蘇 北京 甘肅
水產學
湖北
山東
廣東
山東 廣東 福建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識流動不足是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農業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64%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是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加強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重要任務。
表9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數 項目參加人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24
46
38
229
與國內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2
5
4
18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69
124
99
506
獨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
其他
9
8
3
25
資料來源:上海市全社會R&D資源清查工作小組。上海市R&D清查數據匯編,2001,73。
4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的學科結構與績效評價
1)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在全國具有明顯優勢,但與北京仍有相當差距。
在醫藥科學領域6個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的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四個學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藥物學和特種醫學兩個學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排名第二,中醫學排名第三(見表10)。在醫藥科學領域國際科技論文方面,上海除藥物學和特種醫學外其他4個學科與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醫藥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預防醫學 北京 浙江、廣東
北京 廣東 上海
基礎醫學 北京
上海
廣東
北京 廣東 上海
藥物學
上海
北京
江蘇
北京 廣東 上海
臨床醫學 北京
上海
廣東
北京 廣東 上海
中醫學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蘇 北京 廣東 江蘇
特種醫學 上海
北京
廣東
北京 陜西 上海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國內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包攬了6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的第一,上海除中醫學國內科技論文未進入前三名外,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藥物學、臨床醫學和特種醫學國內科技論文均排名全國第三(見表11)。在醫藥科學領域國內科技論文方面,上海6個學科與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醫學和特種醫學國內科技論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名
臨床醫學
1.495
1.583
1.56579 1
藥學
0.89727
-0.15227 0.79183 2
基礎醫學
-0.33507 0.84777
-0.246
3
中醫學與中藥學
-0.21555 -0.8431
-0.27284 4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0.69136 -0.64275 -0.70052 5
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醫藥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學科是臨床醫學和藥學。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學科是臨床醫學和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科技發展相對薄弱。
3)知識流動不足是影響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制約因素。
表12所示上海醫藥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85%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是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加強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重要任務。
表12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參加人
項目數 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37
124
114
7510
與國內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6
10
7
119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97
195
166
2343
獨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
其他
139
125
1.資料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8--2013年共發現145例AIDS/HIV,其是AIDS 33人,已死亡11人;HIV 112人,已死亡22人。男126人,女19人,男死亡32人,女死亡1人。有吸毒史98人(男94人,女4人),異性傳播40人(男26人,女14人),同性傳播2人,性接觸+注射1人,輸血2人,母嬰傳播2人,戒毒所哨點監測89人,術前檢測3人,自愿咨詢檢測11人,在羈押人員監測8人,無償獻血獲得2人,其它累計32人
1.2 方法
1.2.1 嚴格按照預防原則進行操作
根據我國艾滋病預防操作中規定,對于從事醫療工作的人群不論是否明顯暴露在血液或者體液中,都應該對體液及粘液有充分的認識,都應將這些物質認定為具有傳染性,在操作過程中應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在實際工作中,醫護人員應該避免由于防護不夠或者防護過度這兩大誤區的發生。根據標準預防措施的要求,醫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護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該充分洗手,無論在與艾滋病患者接觸前還是接觸后都應該對手部進行徹底的清洗及消毒。醫護人員應根據與患者接觸的程度對自身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戴好手套、穿好隔離衣物、戴好防護眼鏡,避免與患者的體液直接接觸;在對患者進行注射時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避免被針頭或銳利的利器刺傷。加強對周圍的環境、器具、空氣進行消毒,對廢棄物做好安全處理工作。
1.2.2 對醫護人員加強安全教育
手部衛生控制是預防HIV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檢查時,不可避免地接觸患者的血液及體液,醫務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必須佩戴手套。完畢后立刻將手套脫掉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并檢查皮膚是否完好無缺,懷疑自身出現職業暴露時應立刻采取補救措施,避免感染的發生;銳器或針頭是導致醫護人員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另一主要原因。當醫護人員進行侵入性操作時,需要保證光線充足,避免導致患者創口出血,已經使用過的的注射器具應及時將其丟棄至回收箱中。在對患者進行注射過程中應禁止回套針帽;對患者進行注射時應使用防護屏障,研究表明,醫護人員戴雙重手套進行注射時被鋼針刺破后出現感染的概率遠遠少于沒有進行防護保障的醫護人員。由此可以說明加設防護措施能有效減少醫護人員艾滋病職業暴露的概率。
1.2.3 加強對患者心理輔導
對于心理出現嚴重問題的暴露者應建議相關專家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減少患者焦慮不安的心理。此外,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以友善真誠的態度對待,耐心回答患者問題,消除對患者歧視,嚴格對患者病情保密,多與患者溝通,與其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1.2.4準確應用抗病毒藥物
醫護人員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時,應在暴露的4小時內進行預防用藥,進行預防用藥的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及時進行預防用藥能將感染的風險降低80%左右。當醫護人員在暴露后的1個月、2個月、3個月及半年等時間段對暴露者進行HIV陽性抗體的檢測,同時應對暴露者用藥情況進行監控及記錄。
2.結果
108例患者住院期間無并發癥發生,醫護人員無出現職業暴露、醫院內無發生交叉感染。與實施管理前相比,艾滋病患者護理質量顯著提高,護理人員對艾滋病患者態度發生顯著性的改變。經調查發現,108例HIV患者中有102例對護理結果表示滿意,滿意率為94.4%。
3.討論
美國疾控中心在2000年就已經確認有56名與艾滋病接觸的醫務人員HIV抗體呈陽性反應。廣東省在2002年時就已經發現有15名參與艾滋病護理或治療的醫護人員出現職業暴露。相關研究分析,目前我國確診為艾滋病或攜帶HIV病毒的患者已超過70多萬,其中已經發展成為艾滋病的患者已超過8.5萬人。我國HIV感染病情處在低流行狀態,在局部地區或特定的人員中的發病率比較高。因此這對廣大醫護人員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需要引起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HIV目前的傳播途徑主要死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及性傳播,而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醫護人員感染艾滋病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血液傳播感染。目前我國對AIDS職業暴露風險分級主要分為高風險暴露及低風險暴露。如果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將破損的皮膚受到HIV患者血液、體液或組織液污染時,醫護人員感染風險大大增加;如果醫護人員在皮膚完好的狀態下暴露在HIV患者的血液或體液中感染的風險較低,因此醫護人員在為HIV患者治療或護理的過程需要充分對自己的情況進行評估,盡可能將感染的風險降至最低。
目前,我國醫護人員由于對HIV的人認識還不夠深入,對HIV的防護意識還比較淡薄,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容易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因此需要對相關醫護人員加大培訓的力度,提高醫護人員對HIV職業防護的意識。本研究中108例患者住院期間無并發癥發生,醫護人員無出現職業暴露、醫院內無發生交叉感染。與實施管理前相比,艾滋病患者護理質量顯著提高,護理人員對艾滋病患者態度發生顯著性的改變。經調查發現,108例HIV患者中有102例對護理結果表示滿意,滿意率為94.4%,從而表明通過加強對艾滋病職業暴露的管理,強化醫護人員對艾滋病職業暴露的認識,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及普遍預防的措施,建立系統化的管理程序,對HIV患者實施人性化的護理,提高醫療器械使用的安全性,當出現HIV職業暴露后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同時對HIV進行抗體檢測,科學合理地預防用藥,可有效提高HIV患者的治愈效果,從而提高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減少醫患糾紛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混凝土,裂縫,預防
0.前言
混凝土建筑和構件通常都是帶縫工作的,由于裂縫的存在和發展通常會使內部的鋼筋等材料產生腐蝕,降低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載能力、耐久性及抗滲能力,影響建筑物的外觀、使用壽命,嚴重者將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縫的不穩定發展所致。鋼筋混凝土規范也明確規定,有些結構在所處的不同條件下,允許存在一定寬度的裂縫。但在施工中應盡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縫產生,使結構盡可能不出現裂縫或盡量減少裂縫的數量和寬度,尤其要盡量避免有害裂縫的出現,從而確保工程質量。
1.凝土工程中常見裂縫及預防
1.1干縮裂縫及預防
干縮裂縫多出現在混凝土養護結束后的一段時間或是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漿中水分的蒸發會產生干縮,且這種收縮是不可逆的。干縮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程度不同而導致變形不同的結果:混凝土受外部條件的影響,表面水分損失過快,變形較大,內部濕度變化較小變形較小,較大的表面干縮變形受到混凝土內部約束,產生較大拉應力而產生裂縫。相對濕度越低,水泥漿體干縮越大,干縮裂縫越易產生。干縮裂縫多為表面性的平行線狀或網狀淺細裂縫,寬度多在0.05~0.2mm之間,大體積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見,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縮裂縫通常會影響混凝土的抗滲性,引起鋼筋的銹蝕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壓力的作用下會產生水力劈裂影響混凝土的承載力等等?;炷粮煽s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質和用量、外加劑的用量等有關。
主要預防措施:(1)選用收縮量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熱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2)混凝土的干縮受水灰比的影響較大,水灰比越大,干縮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應盡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選用,同時摻加合適的減水劑。(3)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絕對不能大于配合比設計所給定的用水量。(4)加強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并適當延長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冬季施工時要適當延長混凝土保溫覆蓋時間,并涂刷養護劑養護。(5)在混凝土結構中設置合適的收縮縫。
1.2塑性收縮裂縫及預防
塑性收縮是指混凝土在凝結之前,表面因失水較快而產生的收縮。塑性收縮裂縫一般在干熱或大風天氣出現,裂縫多呈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互不連貫狀態。較短的裂縫一般長20~30cm,較長的裂縫可達2~3m,寬1~5mm。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為:混凝土在終凝前幾乎沒有強度或強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剛剛終凝而強度很小時,受高溫或較大風力的影響,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造成毛細管中產生較大的負壓而使混凝土體積急劇收縮,而此時混凝土的強度又無法抵抗其本身收縮,因此產生龜裂。免費論文。影響混凝土塑性收縮開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結時間、環境溫度、風速、相對濕度等等。免費論文。
主要預防措施:(1)選用干縮值較小早期強度較高的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2)嚴格控制水灰比,摻加高效減水劑來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減少水泥及水的用量。(3)澆筑混凝土之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均勻濕透。(4)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或者潮濕的草墊、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終凝前表面濕潤,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噴灑養護劑等進行養護。(5)在高溫和大風天氣要設置遮陽和擋風設施,及時養護。
1.3沉陷裂縫及預防
沉陷裂縫的產生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勻、松軟,或回填土不實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勻沉降所致;或者因為模板剛度不足,模板支撐間距過大或支撐底部松動等導致,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后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此類裂縫多為深進或貫穿性裂縫,其走向與沉陷情況有關,一般沿與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發展,較大的沉陷裂縫,往往有一定的錯位,裂縫寬度往往與沉降量成正比關系。裂縫寬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地基變形穩定之后,沉陷裂縫也基本趨于穩定。
主要預防措施:(1)對松軟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結構施工前應進行必要的夯實和加固。(2)保證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且支撐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勻。免費論文。(3)防止混凝土澆灌過程中地基被水浸泡。(4)模板拆除的時間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5)在凍土上搭設模板時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
1.4溫度裂縫及預防
溫度裂縫多發生在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或溫差變化較大地區的混凝土結構中?;炷翝仓?在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產生大量的水化熱,(當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將釋放出17500~27500kJ的熱量,從而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達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體積較大,大量的水化熱聚積在混凝土內部而不易散發,導致內部溫度急劇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這樣就形成內外的較大溫差,較大的溫差造成內部與外部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產生一定的拉應力(實踐證明當混凝土本身溫差達到25℃~26℃時,混凝土內便會產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這種裂縫多發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當溫差變化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襲擊等,會導致混凝土表面溫度急劇下降,而產生收縮,表面收縮的混凝土受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將產生很大的拉應力而產生裂縫,這種裂縫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較淺的范圍內產生。
主要預防措施:(1)盡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如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2)減少水泥用量,將水泥用量盡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3)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4)改善骨料級配,摻加粉煤灰或高效減水劑等來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5)改善混凝土的攪拌加工工藝,在傳統的'三冷技術'的基礎上采用'二次風冷'新工藝,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6)在混凝土中摻加一定量的具有減水、增塑、緩凝等作用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熱,推遲熱峰的出現時間。(7)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應力與結構尺寸相關,混凝土結構尺寸越大,溫度應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層、分塊澆筑,以利于散熱,減小約束。(8)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部設置冷卻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氣冷卻,減小混凝土的內外溫差。
1.5化學反應引起的裂縫及預防
堿骨料反應裂縫和鋼筋銹蝕引起的裂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最常見的由于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裂縫?;炷涟韬秃髸a生一些堿性離子,這些離子與某些活性骨料產生化學反應并吸收周圍環境中的水而體積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脹開裂。這種裂縫一般出現中混凝土結構使用期間,一旦出現很難補救,因此應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
主要的預防措施:(1)選用堿活性小的砂石骨料。(2)選用低堿水泥和低堿或無堿的外加劑。(3)選用合適的摻和料抑制堿骨料反應。
裂縫是混凝土結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它的出現不僅會降低建筑物的抗滲能力,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響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因此要對混凝土裂縫進行認真研究、區別對待,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裂縫的出現和發展,保證建筑物和構件安全、穩定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