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0 19:03: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教學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管理環境的復雜性
在這個現行的教育發展環境中,中職教育相比于其他的教育模式來說,其在社會中的口碑遠不及其他的模式的教育。更多的人對中職教育缺乏了解,簡單的將中職教育定性為不好的、“低端”的教育,信不過的教育;同時認為中職的學生整體素質不高,認為中職培養出來的學生遠遠不及其他“正規”學校的學生,存在嚴重的偏見。同時這樣的偏見還波及到中職的教師。社會普遍認為中職的教師教學能力不強,教學的積極性差,難以勝任培養高端人才的重要使命。此外,除了師生之外的確也有其客觀原因加大的教學管理的難度。具體來說有兩個方面:第一,教學管理理念滯后;第二,管理層次多,造成管理的混亂。
(二)學生文化素質偏低
事實上,中職所招收的學生大多是在學校中學習成績不理想,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的學生,或者一些社會中的青年。這就在客觀上導致了學生整體素質不高,自制力差,缺乏學習熱情。同時還可能將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帶入中職,如何缺乏及時合理的引導將是整個中職學習中的重大隱患。因此,這些對于中職的正常教學工作來說是極大的挑戰。此外,相比于其他學校的學生,中職的學生缺乏自學能力,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低,教師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
(三)學生個性發展不足,心理問題嚴重
中職教學與其他教育不同,中職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養一批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技術型是中職教育的顯著特色。因此,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中職學校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平衡發展,尤其是職業規劃和其他必要的社會知識技能的培養方面。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多數學生會因為自己上中職而自責,或者受到社會其他方面的壓力,自己感覺迷茫卻不知所措,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路。長期以往積累下去,勢必對學生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加之,此時如果缺乏家長或者教師的及時疏導,沒能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那么,可能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甚至引致一些惡性事件的發生。
二、導致中職教育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對學生缺乏足夠的關心
在中職教育中,很多教師會將中職的學生與高職的學生一視同仁,認為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造成教育管理者在學生管理上的松懈:放任學生自由,沒有深入的了解學生,缺乏和學生的溝通,造成學生與管理者的生疏,不愿意靠近管理者。此時學生的問題管理者難以在第一時間了解,更別說及時的進行疏導,從而造成問題的惡化,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二)教育管理體系和制度不夠完善
中職教育管理者缺乏科學的管理意識,管理意識薄弱,同時對學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偏見,因為學生出現的問題是其固有的,沒有積極引導意愿和主動性。甚至有些管理者對于中職學生存在視而不見,漠不關心。更多的中職教師是市場化的驅動下進行教育,是為了混口飯吃,認為自己的付出要對得起自己的薪水,從而導致了管理的漏洞。
(三)教育管理的方法不規范
教育必須講究一定的方法,這樣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達到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一門藝術,正確的教育方法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學生也是一種尊重和保護。然而,在現在的中職教育中,很多教師面對學生發生的問題,僅僅只是停留于問題的表面而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完全采用懲罰和訓斥的方法。這樣不但得不到教育的效果,更可能會受到相反的效果,不僅對問題于事無補,還會使學生更加的反感。對教師的教育不以為意或者對教師產生厭惡之情,使教學管理雪上加霜。
三、促進教育管理改進的方法探討
(一)轉變教育方式,創新使用關愛教育模式
在教育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愛的,都是一塊可供雕琢的璞玉,中職學校的學生也是這樣的。作為中職的教師,學生的管理者,采取何種的駕馭管理模式深刻的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中職教師應該摒棄社會對中職學生的偏見,和一些認為中職學生是難以雕琢的朽木作斗爭,拋棄對中職學生完全放任的管理模式,積極采用科學的合理的教學管理模式,促進學生的改變。平時積極的和學生溝通,及時的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成為學生的朋友,獲取學生的信任。同時,在平時溝通和了解的基礎上,客觀的評價學生,采取客觀的評價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評價學生,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學習和生活建議。當然,在日常的學習和教學中,教師應該適時的摻入一些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消除學生的迷茫和不安。
(二)充分培養和調動和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中職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渴望能夠表現自己。所以,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學習中能夠適時的擺脫一些限制和干擾自己的因素,促進自我發展,從而促進自己能力的全面提升,為以后走向社會樹立信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總結
(一)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隊伍建設不完善,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
在實際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過程中,由于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隊伍素質低,還是采用以成績評定學生的方式進行教學管理,將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使得學生僅僅關注成績,而對于自身的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養都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老師缺乏對于學生心智的研究
小學生處于人生的特殊階段,心智很不成熟,心理素質都比較差,但是老師往往對于學生的這些心智方面的問題不怎么關注,而且往往是遵循以學定教的基本原則,導致老師在實際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存在著盲目性、實用性以及針對性的問題,教學過程極為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提升,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提升。
二、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創新策略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從以上問題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老師在實際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由于自身問題直接影響到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與水平。因此,當下的關鍵性工作便是要進一步提高老師隊伍的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的優秀教師隊伍,這才是確保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新時期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于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同樣也對于老師的綜合素質與水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必須要進一步對于自身的能力進行鍛煉,進一步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技術手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從而不斷提升老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促進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健康順利開展。
(二)構建良好教學環境
眾所周知,教學環境對于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情以及學習情緒,影響到學生學習水平與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說是,教學環境是決定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先決性條件。老師必須要聯合學校有關部門,對于學生學習所必需的設備進行改進,配備一些高檔的教學設備,這樣可以更加方便學生學習。另外,老師還需要進一確保課堂的學習秩序,這也是創造良好教學環境的重要舉措。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應該自覺地維護本班級的正常課堂秩序,重視教室的合理布置,注重班級風氣的塑造,這樣可以進一步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為學生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改變傳統教育教學觀念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老師必須要對于素質教育的實質內涵有著更加深入的理解,只有深刻了解了素質教育的實質,才可以嚴格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規范自己,對于陳舊的思想進行拋棄,改變傳統的那種呆板的教學理念以及方法,以培養孩子全面進步與發展為目標,使得老師的自身各項工作可以得到順利開展。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展,不僅僅指的是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創新意識,德智體美全面進步與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展。另外,老師再不應該將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審視學生,而必須要根據新課改的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評價與衡量標準,從而確保學生評價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關鍵詞:英語教學;素質教育;交際化英語;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
“素質教育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具有時代精神的教育理念”。素質教育的提出為外語教學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在外語教學中,英語課程是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是作為一個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的工具。英語不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有利于學習者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借鑒和吸收外國文化精華提高自己的文化質。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實施素質教育。
一、英語教學素質教育的內容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地把‘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開發智力,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像、創造能力;了解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英語教學的目的”??梢姡⒄Z教學與素質教育密不可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語言素質和文化素質。
(一)心理素質的培養
興趣、信心、毅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有些學生在數、理、化方面成績優異,可英語學習一直老大難。這些學生能學好數、理、化說明他們的智力素質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那么英語學不好可能就是心理因素在作怪。因此教師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自我需要,是一種樂趣,同時在講授知識時應注意培養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任何學習不可能在心理壓抑,缺乏自信的狀態下進行,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一環。
(二)語言文化素質的提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脫離開文化將無法學習以其為土壤的語言。在與外國人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只有了解外國的文化才能減少誤解進行高質量的交際,如英美人在接受他人的夸獎或幫助后應該表示感謝等,在與英美人交談時,一般不要涉及他們的年齡,收入和婚姻等私事,也不要談論政治和宗教等敏感性強的問題等,因此適當導人與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不但能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還有益于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和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注重啟發式教學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都一味地追求高分數,甚至有時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律。教師上課多數情況下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學,這種教學嚴重妨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耙粋€學生如果沒有自學能力。就談不上學習上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談不上自我發展。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既要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能獨立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獨立思考獲取知識,獨立發現問題而不靠‘注入’那么要做到這一點,英語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增強參與意識,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生的實踐中去”,采用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體系的指導思想。是講授法,問答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載體,它應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目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明智的做法是:以學生為主體,發揚民主教學,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在課堂上教師應精講多練,畫龍點睛,舉一反三,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全面發展。如學習現在進行時態,教師先準備幾張簡筆畫并分別寫出Heisreading.Sheisplayingfootball.TheyarewatchingTV.讓學生注意劃線部分并找規律,然后啟發學生說出以下句子:Wearestudyinginourclassroomnow.Wearelisteningtotheteacher.Theteacherisstandinginfrontoftheblackboard,在學生對這種表達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印象:is/am/are+v-ing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的公式,然后再舉事例進行深入學習。
三、采用多種英語課外活動落實素質教育
“心理學研究表明: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各種感官,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能夠最佳地接受教學信息”。英語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途徑。課外活動的主要特點是娛樂性和趣味性,寓知識與教育于娛樂之中。
(一)以加強聽說為目的的課外活動形式
外語教學的一個特點,就是重視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成立成聽力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那些難易度適當、趣味性又強的材料,還可結合交際實際錄制一些諸如機場、車站等地的錄音,讓學生帶著任務聽。如廣播找人,車、船、飛機的出發到站時間,車、船、飛機臨時改變起飛或出發的時間的通知等,讓學生扮演角色。如乘客、接站人等。要他們根據所聽信息完成作業或任務,或根據所聽內容決定自己的行動。
課外活動中可組織“英語會話角”活動,每周堅持1~2次(視時間許可而定)。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隨意交談。另外,還可成立英語會話小組。如做英語文字游戲、講故事、復述故事、看圖說話、傳口信、猜謎等。此種會話小組為學生說外語提供了機會,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說,盡量不糾正錯誤。即使糾正,也應注意方式方法,以正面鼓勵為主。
(二)在閱讀的基礎上培養寫作的能力
書面閱讀是學習外語、鞏固和運用外語的最好途徑之一。但如果僅靠閱讀課文,學生接觸外語的機會有限,因此應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內容方面可選擇一些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讀物,或圖文并茂的小故事,體裁、題材應廣泛些。除了有量的規定外,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和檢查,如定期組織讀書報告會,或擇優展出讀書心得、讀書筆記等。
表達和傳遞信息的交際能力。寫的能力要在讀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和提高。在入門階段,書寫教學要嚴格要求,培養學生正確端正熟練地書寫字母、單詞或句子的能力,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等書寫格式。書面造句、回答問題、看圖寫話、寫信、寫日記等,都有助于培養寫的能力。寫的訓練能促進聽說讀的能力。它還可以與聽、說、讀的訓練結合起來,例如聽寫、縮寫課文、寫摘要等等。
四、培養學生個性,造就學生良好品質,落實課堂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英語教學對象也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該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采用有效新穎的教學方法,多以抽象,邏輯發散思維等思維方式啟迪學生等等。在課堂上。對那些膽小不愿張口的學生創設條件,培養他們的口頭交際能力,多表揚。多肯定;對那些勇于發言、好強的學生,除鼓勵他們深入學習外,著重培養他們全面,周密的思維能力,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樂于創造
寬松和諧的教學情景,會起到內化和催化劑的作用,它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并隨著這種情緒體驗的深化,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萌發嘗試、創造、發現的念頭。
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應處于平等的地位。教師和藹親切的語言可以消除學生害怕回答問題的心理障礙。教師耐心地傾聽學生發表不同看法,并及時地進行鼓勵和幫助,可以讓學生心情舒暢、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問題的探索和解決中。
二、靈活教學,培養創造思維品質
1、利用直覺思維,培養思維的創造性。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從直覺思維開始,而實驗是引導學生進行直覺思維的最好方法。實驗是指演示實驗和學生探索性實驗。如改進和增設一些實驗設計題,變演示實驗為探索性實驗,要求學生自己去發現、去論證,培養思維的創造性。這樣學生在獲得正確答案的情況下,又會增加探索的興趣。
2、利用發散思維,培養創造的靈活性。一般認為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中心,是衡量學生創造力的標志之一,它是創造思維過程的主要思維方式。如學習元素化合物時,教會學生從通性到特性,由性質到用途、存在、制法來加深對性質的認識,通過一題多解或將同一題設計成填空、選擇、改錯等題給學生練習,培養其發散思維。
三、指導學生,培養創造思維習慣
1、理解記憶,奠定創造思維基礎。記憶是創造的基礎和前提,有良好的記憶效果,才能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理解記憶的培養。從科學性和實踐性方面看,理解記憶是一種優化的記憶方法,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理解記憶的培養。
2、改進學法,形成創造思維習慣。從學生開始學習化學時,就要指導他們根據
化學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改進學習方法,著眼點放在使學生能創造性進行學習上。還可通過各種具體物質歸納出各類物質的性質,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的學習方法,要鼓勵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創新。
四、增強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創造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體現在認識活動的主動參與上.而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體現在“四給”上:給時間、給機會、給材料、給方法,為學生建構一個認識活動的良好“環境”。
讓學生評改部分作業。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從不同角度去審視、修改同齡人的作業,從中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也可以從中學習同齡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讓學生登臺講課。在平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總結與收集解題方法和解題中出現的典型錯誤,每學完一單元,可安排一節習題課,讓學生登臺給大家展示收集到的信息。另外對于課本中較簡單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講。
讓學生編擬化學考試題。教師教給學生編擬化學考試題的方法,并在學完一章或一單元后,讓學生編擬出考查這部分內容的化學試題,然后把全體學生的試題作為試題庫,選出一份較好的試題對學生進行檢測。這樣可使學生有興趣地進行復習、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出題,可以逐步知道什么是課程中主要的、關鍵的東西,找到前后知識之間的聯系,學會如何去學習。另外,學生通過自己命題,提出一些新問題、新看法、新解答,使他們的創造性得到發揮。
一、小學數學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大綱(試用)指出:“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用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边@就是說,小學數學,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還要體現社會主義教育性質,體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小學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是學好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學好其他學科,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所必須的能力。數學是用數量關系(包括空間形式)反映客觀世界的一門學科,邏輯性很強、很嚴密,因此,在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小學數學具有優越的條件和負有一定的責任。
2.開發非智力因素。人們形形、紛繁復雜的心理活動,可以一分為二,即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與注意力五種基本因素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從小學生搞好學習的角度說,它主要是由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種基本因素組成。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素質發展起主導的作用。從心理活動的穩定性來看,研究與事實表明,人的智力因素是比較穩定的,不會有多大的波動。而非智力因素則不然,它很不穩定,波動性非常大。正因為如此,在小學素質教育中,開發和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顯得尤為重要。而數學是一門集知識性、審美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知識性主要體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審美性,如數學語言與解題方法的簡潔美,幾何圖形的數字排列的對稱美,數學結構與分式的統一美等等,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邏輯性則要求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技能技巧訓練,如仔細審題、認真計算、書寫整潔、格式規范、自覺檢驗、按時完成、正視錯誤、主動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學習精神和處理問題的韌勁。
3.啟蒙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在漫長的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人類積累了一整套數學的科學思維規律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這些規律和方法無不充滿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例子很多。如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實例引進數學知識或實際應用,對學生進行實踐第一的觀點教育;通過多與少、加與減、已知與未知、精確與近似、直與曲……對學生進行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教育;通過概念與概念之間、性質與性質之間,概念、性質與法則之間,和數與式、數與形,數、形、式與應用題之間存在著的內在聯系,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相互聯系和發展觀點的教育;通過四則運算、解答應用題和幾何形體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對學生進行矛盾轉化觀點的教育。
4.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教育。我國是數學的故鄉之一,中華民族有光輝燦爛的數學史。小學數學課本中收入了許多生動的素材,教師結合有關教學內容,介紹我國數學家的杰出成就,介紹現代中國人對數學發展的巨大貢獻,介紹我國數學家尤其是解放以來許多數學家為祖國建設事業奮斗的事跡,從而激發學生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培養學生立志獻身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精神。
5.培養科學文化素質。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和教材,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能力;獲得有關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和比例基礎知識,常見的一些數量關系和解答應用題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數、簡易方程、量與計量,簡單幾何圖形、珠算、統計的一些初步知識;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圍繞素質教育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課堂。數學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緊緊地圍繞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性、使命感和責任感,改進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效率。
長期以來,受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影響,重視應試教育,忽視素質教育,課堂教育過分地夸大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該學生操作的老師代替了,該學生思考的老師講解了,老師包攬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嚴重扭曲了教學行為,抑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束縛學生才能的發展。教學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兩主”不可偏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課堂教學應從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上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指點學習方法,控制與調整學生學習活動。具體地講:
1.培養興趣。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首要條件,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老師的首要任務。數學教學不單純是一個認識過程,還是一種情感過程。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盧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隨認識效果自然而然地產生和發展,它需要教育者專門地評價和培養。這就是說,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老師來培養。數學課堂教育,培養學生興趣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要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創設求知情境,激發學生愛學數學的內動力。其次,講究課堂授課藝術。教師通過授課的藝術性、形象性、鮮明性、趣味性,揭示數學教材的本身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第三,面向全體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幫助后進生克服心理障礙,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提高克服困難的勇氣。第四,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教師以敏銳的洞察力,了解學生的情緒表現,迅速及時地用手勢、眼神、語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進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發展他們思維的“閃光點”,有計劃地設置一些后進生能夠回答的問題,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
2.教會方法。進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其規律、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匯貫通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必須結合數學教學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如閱讀學習的方法、操作學習的方法、遷移類推的學習方法、發現學習的方法、嘗試學習的方法。還要讓學生學會分析、綜合、對應、轉化、假設、比較、還原、逆向等解題時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了這些學法,學生借助這些學法便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應用數學知識,從而能達到發展、提高素質的目的。
在大學計算機教育中,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創新意識。課堂教學是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要陣地,應當成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的搖籃。而通過將計算機課堂教學問題化、情景化,即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可以讓學生發現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另外,問題情景化后,可通過變化無窮的畫面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區,為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創造有利的條件。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知”??梢?,營造“疑”與“思”的良好情境,用疑問開啟學生思維的心扉,是培養創新意識的好方法。在教學中,應克服扼殺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學行為,注意挖掘教材內容中潛在的教育因素,改革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寬松、民主、和諧、平等、富于創新精神的教學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學的規律設計出針對性、啟發性較強的問題,點燃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對于在回答疑難問題時出現的不同主張和見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要改變教師“一言堂”或唱“獨角戲”的老方法,還學生以自我學習和鉆研的時問與空間,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獨辟蹊徑,敢于質疑發問、想象猜測,敢于打破常規、不拘一格。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如果能改革教學方法,根據教學需求將課程內容動態地加以分解、組合。生動地再現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使抽象的講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亦可拓寬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成功的計算機人才必須是創新型人才。要想讓我們的學生能在激烈人才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計算機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計算機教學中,我們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為學生將來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莫定堅實的基礎。
二、工程素質的培養
從當今大學生的入學狀況來看,剛出中學校門就進入高校的大門,從沒有接觸過實際,接觸過社會,更不用說工程經驗,再加上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所特有的嬌慣,他們對實踐既排斥又害怕,其實踐基礎非常薄弱。然而,就業壓力和社會發展決定了計算機教育必須與生產實際相結合,以培養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素質,也就是工程素質。因此,如何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促進大學生工程素質的養成,給大學計算機教育的課程體系、培養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戰?!皞戎鼗A培養,提升工程素質”,強調學生工程素質的養成,使學生就業實現零適應期,成為教學的目標;在專業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與崗位相關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教育,是實現目標的手段。計算機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應用能力,學生畢業后,上崗要解決實際問題,主要應從如下幾方面來加強工程素質的訓練:(1)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加強責任心和工作規范的教育。(2)將團隊協作能力、展示能力、文檔編制能力融入各門課程的課程教學、課程設計中。(3)信息技術人才是國際型的人才,為了和國際接軌,培養學生在國際環境下工作、管理、交流等方面的能力,盡量開設英語口語、寫作、版權保護、文獻檢索等課程。要培養學生的工程知識、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計算機教育必須將專業技能與工程素質相融合,包括教學課程體系、分階段的重點培養方案及各類教學方法融合。
改變考核模式,突出素質的培養。根據培養工程素質的綜合課程體系,實施不同的考試模式,突出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強化工程素質的培養。比如采用開卷筆試+口試方式,論文方式應避免學生抄襲,可輔以論文交流或答辯方式??谠囍饕钥己藢W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為主,并且培養學生的工程表達能力,同時,作業、課堂討論、課內實驗、考勤等平時成績應占總評成績的30%~4o%,通過這些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促使學生理解實際問題并能努力解決,提高其綜合應用能力,強化其基礎專業知識的掌握。構建校企合作教育新模式。企業是未來學生就業的主要歸屬地,讓學生提前了解計算機企業和相關企業,建立學習遠景目標,促進工程素質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當然,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是合作教育的生命,首先要有機地結合企業的目標和特點,結合企業的項目,也讓老師能在企業的項目中承擔相應的角色,讓在不同年級有興趣的學生把握機會進人企業環境,由企業有經驗的工程師進行指導培訓,可以直接為學生樹立榜樣,并且也以點帶面將較優秀的學生先培訓,又讓這些學生成為各個技術項目的帶頭人,進行虛擬或模仿實際項目的運作,組織和管理其他學生形成的團隊,提高管理能力。
三、人文精神的缺失
下面將2015年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抓好全區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公共必修課培訓
2.繼續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 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 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請區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有經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過培訓,加強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6.區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 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繼教辦已經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15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二)學歷教育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15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十五繼續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上交區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教委人事科、區繼續教育辦公室對全區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校活動,帶動全區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揮優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15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化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沙掷m發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教育學分。并與評優、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礎。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 的教學反饋、優秀案例評選、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 區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人均達到了20 節。把繼續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合辦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獲獎。
(1)繼續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15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待出版發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 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 《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 在信息技術教育 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教育系統名師稱號。
四、2015年師訓工作特點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現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我區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教育講臺指導我區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