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5 07:36: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職稱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PDD模式開發校本課程,使綜合性學習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 文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更具針對性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不管愿不愿意,我們已身處在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中,信息素養是每個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正因為此,越來越多的學校決定從小學三年級起全面開設信息技術課。經過三至五年級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信息技術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為用服務,到了六年級,不僅是教師,就是學生自己也希望信息技術課能有一些新的嘗試與突破,我校就把這一改變聚焦在綜合性學習上。信息技術的綜合性學習,既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水平,又要考慮硬件環境的因素,如計算機網絡設備配置情況,學生在課外使用智能設備的情況等,然后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于是我們萌生了開發一門數字化課程的想法,來使綜合學習更具針對性。
我們給這門課程取名為《K12的數字生活》。該課程以綜合應用為主,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展開,依托主題單元進行有指導的自主學習。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探索,我們逐步完成了電子教材的編寫,也收集了不少學生的過程性成果——優秀作業。
1.PDD模式開發校本課程的嘗試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力軍是一線老師,但一線老師課務繁重,除了國家課程規定的內容,可能還要教一些校本課,如社團、競賽輔導等。如果沒有課程意識,對所教內容不一定能形成規范的表達,如編寫配套教材,形成教學資源庫、學生作品庫等。
一線老師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實踐,我們就從實踐入手,把原本看似瑣碎的日復一日的工作做得更有目的性、更有計劃性,即站在課程的角度來思考與實踐。為此,我們覺得最適合一線老師的課程開發模式是PDD模式:實踐—審議—開發的模式。這種模式通過“創造課堂教學的實踐,審議課堂中產生的學習經驗,發展教師作為專家的專業能力”來建設課程。
實際操作時,每一課時、每一單元及每個學期的內容都可以通過實踐—審議—開發的過程進行反思與重構,并形成規范的表達。首先,由備課組討論單元主題、課時數、作業呈現方式、評價標準等。接著以執教老師為主完成每一課時的教學設計與實踐,并在平行班的教學中對每一課時的教學作隨時的反思與調整;其次,備課組的成員在一起反思單元教學的效果,討論需修改與調整的地方;最后,完成該單元的課程內容,主要是電子教材、教學方案、教學資源、學生作業。通過一年多的探索,《K12的數字生活》的開發順利推進,也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依托校本課程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實踐
信息技術課上我們的做法是把每一個單元設計為一個主題活動,每單元3~4課時。設計時主要考慮三個因素:(1)能綜合運用已學的知識技能;(2)按需適量增加一些新穎應用;(3)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上冊第一單元是“國慶旅游方案制作”,共4課時,第1課時“電子地圖及簡單應用”,第2課時“認識Google地球”,第3~4課時“制作國慶旅游方案”。由于學習目標明確,學生在進行第一二課時的探究性學習時都能做到積極主動地參與。旅游目的地由學生自己選,有些學生所做的方案就是國慶長假要真正實施的,所以每個學生都認真投入。要完成這樣一份旅游方案,不僅要綜合應用已學的知識,如Word圖文排版、網上信息的搜索下載、電子地圖的查詢和獲取,還要綜合考慮交通、住宿、人員、時間、費用等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甚至還要爭取旅游伙伴(或家人)的同意,讓方案能夠實施。
開放課堂創生課程內涵,使綜合性學習更富創新性
英國社會創新之父Geoff Mulgan 說:“我們需要將下一代培養成數字技術的創造者,而不僅僅是用戶。他們應成為世界的塑造者,而不僅僅是旁觀者。”新課程也大力提倡要“激發興趣,進行創新探索,培養創新能力”。為此,我們就想讓學生在六年級運用學到的信息技術來“做”點什么,并在做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上冊第三單元“PPT微作品的創意設計”,學生可以自己決定制作的主題。本單元以“放飛你的想象,表達你的感悟,凸顯你的技術”作為開篇語,來營造一種開放寬松的氛圍。該單元共4課時,第一課時討論什么是微作品、如何突顯創意,并歸納出微作品設計的幾個要素:聚焦主題、簡潔即美、字少且大、色彩點綴、構圖新穎……第二課時學習 “如何尋找合適的PPT模板,如何簡單編輯后為我所用”,第3~4課時“設計PPT創意作品”。該單元用開放的課堂、自由的表達催生出豐富多彩的PPT微作品:“大人真奇怪”“一滴水的旅行”“小丑魚歷險記”“我想有一對翅膀”“我的明星夢”……雖然有些作品并不精美,技術上還有欠缺,但每個孩子都經過了苦苦的思索:我選什么主題?我找怎樣的模板?版面怎樣排才漂亮?用什么主色調?……
這樣的課非常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新舊知識要貫通起來應用,并能靈活運用。這對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同時也是一種挑戰,但我認為挑戰正是激發創新的動力。開放的課堂,常常帶來驚喜,還有優秀的創意。實踐證明,每個班總有優秀作品誕生,為了進一步激發創作靈感,我們把這些作品放在校園網的分享園中,供全體學生共享。這樣互相啟發,互相促進,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 力與創新力。如圖1,是“大人真奇怪”作品中的一個畫面,童言童趣,賞心又悅目。
圖1
開放的主題,可以使學生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思維是主動的、活躍的,所以每個單元都會產生不少有創意的作品。再通過作品分享,再次得到啟發,進一步促進思維火花的迸發。如PS創意海報設計的部分作品(圖2)。
圖2
云存儲拓展課程功能,使綜合性學習更具靈活性
課堂是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主陣地,沒有特殊情況,所有的學習活動及作品制作都可以在課堂上完成。為了增加學習的靈活性,以及為學有余力或學有困難的學生拓展學習的時空,我們把“云存儲”引入課堂。在百度上為學生建立了一個公用網盤,所有六年級學生都可以訪問。學生可以從網盤上下載學習內容、分享優秀作品、補交作業、臨時存儲素材文件等。
云存儲的引入,不僅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更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學生的課堂表現看,是積極投入的。第一學期末,我們利用網上留言板對學生作了一個調查,95%以上的學生很喜歡這學期的學習內容與學習形式。如馬同學說:“我覺得這學期的課程非常有意思,課堂上給我們留了充分的時間,讓我們學到了很多課外的知識。”滕同學說:“我最喜歡主題圖冊,因為很有趣,希望下學期有更好玩的課程。”
關鍵詞:歐美國家;鄉村旅游;特征
歐美國家鄉村旅游的發展大多數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到80年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到90年代,進入成熟發展時期。而到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其鄉村旅游更呈現出持續發展的強勁勢頭。鄉村旅游已成為當代歐美國家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如2003年,美國去農場度假的有1800萬人次;法國的鄉村旅游收入達100億法郎,占該國當年旅游總收入的1/4。
歐美國家鄉村旅游從產生到現在已有近50年的發展歷史,經歷了從起步、發展,到相對成熟的一個較為完整的過程。其鄉村旅游的發展,呈現出許多基本特征。其鄉村旅游發展上所呈現出的基本特征,對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1.旅游景點的經營特征
1.1私營化
歐美國家的鄉村旅游大多是在私營農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其農場主同時也是旅游業經營者;其鄉村旅游景點的經營則為家庭私營。在美國這樣的“度假農莊”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度假。他們可以住在農家與農場主人一起生活。游客在觀光度假之余,亦能盡情欣賞田園風光,體驗農家生活,親身參與農場生產活動。度假農莊的民宿房舍大多利用農家空出來的房間或農舍稍加改建整理而開放經營。
1.2小型化
歐美國家鄉村旅游的基本經營單位,大多數為一個農場或一個家庭。這種小型化的經營特征,既符合其鄉村旅游是在家庭農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歷史,同時也恰好迎合了旅游市場的需求。英國開展鄉村旅游的農場就是如此。從旅游開發經營的面積看,雖然各個家庭農場的面積大小各異,但是,旅游者在其中活動的空間卻都不大。政府為了防止農莊走上商業化經營,規定農莊了的民宿床位,一般為2~6個房間,可提供4~15個床位,低于這個限度可以享有免稅優惠。從所雇傭的旅游從業者看,開展鄉村旅游的農場,其農場主平均雇傭全日制的旅游從業者大多數只有10名左右,農場主化在旅游上的投資,大多數平均也只有5萬英鎊左右。由此可見,其旅游經營規模是很有限的。
1.3兼營化
歐美國家的農場主,大都是一方面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同時開展多種經營,另一方面在開展鄉村旅游經營時依托農業生產的支撐。在他們看來,鄉村旅游與農業生產密切結合,不可分離,彼此雙贏,和諧共進;即使是鄉村旅游的收入遠遠大于農業生產的收入,也不可對農業生產輕視、懈怠、甚至放棄,相反,要真真實實進行,一絲不茍經營;否則,如果將農業生產表演化,那就勢必失去鄉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鄉村旅游對外來游人的應有魅力。
1.4分散化
歐美國家龐大的鄉村旅游需求市場與小型化的鄉村旅游經營規模,必然導致鄉村旅游多點式、分散化的發展格局。近年來,歐美國家鄉村旅游分散布局表現十分明顯。到2006年底,法國推出的“農莊旅游”,全國有1.6萬戶農家建設了家庭旅館,開展旅游接待;意大利開展的“綠色鄉村旅游”,其農莊已有6500家;巴西有5000家農場旅館;美國僅紐約就有1500家開展鄉村旅游的農場,而夏威夷州則多達5500個農場。眾多的鄉村旅游景點分散吸引了龐大的鄉村旅游群體,在滿足旅游市場需求的同時,又保證了農場的旅游產品質量不會因游人的過度集中而受損。這種多點分散、小型化的布局是旅游市場需求的必然產物。
2.旅游產品的類型特征
2.1觀光參與性產品
鄉村的觀光參與性旅游產品,是近幾年來隨著旅游市場的需求而產生出來的旅游產品。鄉村旅游觀光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觀賞整體農村的自然風光,接觸大自然,欣賞大自然,體驗大自然,回歸大自然;其二是觀賞鄉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和田園風光,這種產品是絕大多數鄉村旅游產品經營者都自然或不自然地為外來旅游者提供的產品。為了更好地觀賞鄉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農場主往往有意將一些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呈現出來,讓旅游者參與進去,借以延長旅游者的滯留時間,增加旅游業的經濟收入。夏威夷的農場主就將自家咖啡加工的全過程有計劃地展示給旅游者,并讓有興趣參與咖啡加工的旅游者當一回咖啡加工工人。一些地方在開展鄉村旅游時十分注重這種參與性旅游活動。在秋收季節,或果實采摘季節,旅行社組織城市居民到鄉村去參加生產勞動。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到鄉村租種耕地,全過程地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和農業經營活動。而農場主則成了旅游者的田園看護人。針對旅游市場的這種需求變化,許多農場都紛紛推出旅游者可以參與、能夠參與和樂于參與的游覽項目,如家畜家禽飼養、成熟果實采摘、秋季莊稼收割和捕魚生產活動……此舉,既可延長旅游者的滯留時間,又能增加農場主的經濟效益。2.2娛樂休閑型產品
農場為了更好地滿足旅游者追新獵奇、求樂求知、求健求美等需求,往往開展多種形式的娛樂休閑活動。美國許多農場就舉辦西紅柿節、甜洋蔥節、土豆裝袋節等活動。而更多的農場則因地制宜,相繼推出騎馬、乘馬拉車、雪橇、滑翔、登山、漂流、徒步、釣魚等活動。還有的農場請專家將玉米地種植設計成迷宮形式,推出玉米地迷宮游覽活動,給旅游者帶來了極大的樂趣。因場制宜地推出娛樂休閑型旅游產品,雖然有的已超出了鄉村旅游范圍,但是這種擴展對鄉村旅游的發展卻十分有益。這不僅拓展了鄉村旅游的項目產品,而且避免了農場資源的閑置浪費。
2.3住宿餐飲服務產品
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既是鄉村旅游服務中最基本的服務,也是開展鄉村旅游的最重要服務項目,更是能否接待旅游者和接待多少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條件保證。而且,這往往是歐美各國衡量其鄉村旅游發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標準。目前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的農場旅館,巴西有5000家,意大利有6500家,法國有16000家。這些農場旅館為旅游者提供的旅館及床位是當地的風格,為旅游者提供的飲食是當地風味,使當地鄉村旅游的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
2.4旅游購品
歐美各國各個農場在開發鄉村旅游時往往推出一些旅游購品以滿足旅游者購物需求,并借此推銷農副產品,以從中獲取更多的收益。這些旅游購品,首先是農場出產的農產品和農副產品。如蔬菜、瓜果、糧食、咖啡、干酪、奶油等土特產品。其次是農場推出一些編織等手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這些旅游購品銷售收入往往是全部鄉村旅游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夏威夷來自農副產品的直接銷售收入竟占其鄉村旅游總產值的1/3。在一般情況下,外來旅游者在同類產品中更愿意從農場直接購買。特別愿意購買自己直接從農場親手采摘的蔬菜水果和農場當面加工的奶油、咖啡及從農場酒窖中取出的葡萄酒等。職稱論文
3.旅游市場的取向特征
3.1本地化
在歐美鄉村旅游市場中,本地旅游者在旅游者總人次中往往占七成以上。在英國,這些本地旅游者從居住地到旅居地為2~3小時車程之內;在西班牙,這些本地旅游者從居住地到旅居地為100~200公里范圍內。產生這種格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鄉村旅游景點眾多,廣泛分布在各個地區,人們對鄉村旅游景點有較大的選擇余地;其二是鄉村旅游者對鄉村旅游景點的選擇性并不很強,只要有較好的環境、和諧的氛圍、相應情境,就可滿足游客需求,他們不會對具體內容過分苛求,也就無需跨區旅游。
3.2城市化
歐美國家的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大都在70%以上。城市人口既是國家人口的主體,又是國家旅游人口的主體,更是鄉村旅游市場的主體。鄉村旅游市場正是立足城市人口的旅游需求而產生的。繁忙的工作生活壓迫著城市居民的神經,他們更加向往重返沒有城市污染和工業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的異域環境,這就構成了城市居民進行鄉村旅游的主要動機。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在鄉村擁有一塊土地,每年用于度假之用。
3.3家庭化
據英國一些農場的旅游景點調查分析結果表明,以家庭為組織形式的鄉村旅游客人占景點旅游者總數的40%左右。由此可見家庭游客的比重是比較大的。在歐美國家,近距離經常性地利用雙休日進行以家庭為組織形式的自駕車旅游也是較普遍一種的形式。鄉村旅游也是如此。鄉村旅游中的觀光、休閑和參與性旅游更是如此。
3.4學生化
學生是鄉村旅游的重要群體。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學生需要學習知識,認識自然,了解社會,特別需要了解和認識農村、農業和農民。針對這種情況,學?;蚵眯猩绫阌幸庾R地組織學生開展鄉村旅游。農場也針對學生旅游市場需求,開發鄉村旅游產品。德國、法國等許多開展鄉村旅游的農場都開設農業課堂。生長在城市的學生對農村、農業和農民完全陌生。他們有著追新獵奇、求樂求知的迫切需求和強烈愿望。因此,鄉村旅游的學生市場有著巨大潛力。
關鍵詞:開發性金融;國際旅游島;規劃先行;信用制度建設
一、開發性金融的理論基礎及運行特征職稱論文
當今,開發性金融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因其深刻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即新古典經的特性,導致不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源,即亦存在著“金融市場失靈”。對于金融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失靈的問題,就需要開發性金融機構來校正,以實現社會資源配置的經濟有效性和社會合理性的有機統一。于是,開發性金融應運而生。
開發性金融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市場業績為支柱,堅持把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和自身的融資優勢相結合,通過融資推進社會各方共同進行信用建設、制度建設和市場建設,以建設市場的方式來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開發性金融通過建設市場,把資金以及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技術滲透到社會經濟的每一根毛細血管,推動建立覆蓋全社會的融資體系、風險防范體系、健康運行體制和協調合作體制,從而把經濟效率和增長大幅放大,在經濟社會發展和金融穩定中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國家開發銀行成立于1994年,按照既要防范金融風險,又要支持經濟增長的要求,積極開展開發性金融實踐的探索,明確了把政府組織協調優勢與開發銀行融資優勢相結合建設市場的方向和路徑,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制約。在實踐中,大力推動銀政合作,共同構造市場化融資平臺,實現了項目“政府入口―開發性金融孵化―市場出口”的全過程,形成了金融財政良性互動、共同拉動地方經濟建設的良好局面[1]。
一是政策性。開發性金融由政府擁有賦權經營,體現的是政府意志,作用于市場機制的空白領域或薄弱環節,貸款投向始終體現國家產業政策和結構調整的要求,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二是優惠性。開發性金融的政策性決定了其融資領域是不易或不能獲得金融支持的領域,貸款期限長,貸款額度大,而且提供的貸款條件比商業性金融更優惠。三是引導性。由于開發性金融主要是貫徹國家的政策意圖和戰略目標,一般有政府方針政策支持,對商業性金融具有引導作用。當開發性金融投貸某領域后,商業性金融機構就會降低對該領域項目的審核門檻,加大對此領域信貸的投放,從而間接地吸引商業性金融機構從事符合政策意圖或國家長遠發展目標的重點產業的放貸。
經過10多年的不斷改革和發展,開發銀行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引導社會資金用于重點建設,促進融資體制建設和信用建設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投向電力、鐵路、石油石化、公路、通信、高新技術等產業,并支持了包括三峽、京九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的建設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老工業基地戰略、走出去戰略和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開發性金融通過巨額的、持續的直接信貸扶植,優化資源配置結構;通過貫徹國家宏觀政策,克服市場失靈,主動引導經濟發展方向;彌補市場機制配置的空白領域或薄弱環節,將金融資源投放于商業性金融不予投入或無力選擇的領域,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
二、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戰略定位目標及金融需求分析
2010年1月4日,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并將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根據戰略定位海南省要建成我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和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旅游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旅游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45%以上,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2]。
但國際旅游島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海南島旅游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還很多,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任務非常艱巨。如海南省旅游產業總量較小,發展速度較慢,效益較差;旅游基礎設施底子薄,旅游公共服務配套不完善;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人文社會環境尚待改善等問題,還在阻礙著海南省旅游業發展的步伐。解決國際旅游島發展的資金問題,單純依靠市場手段和地方自身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政府介入,特別是需要政府合理的制度安排,培育市場化的解決機制引導資金投入。這就要求必須重視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以及政府信用的重要作用。開發性金融以國家信用為基礎,將市場融資推動和政府組織增信相結合,不斷運用和放大國家信用在物質生產力建設和制度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將成為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重要金融支持[3]。
三、開發性金融支持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路徑有模式
(一)規劃先行,支持國際旅游島科學發展
規劃先行是開發性金融的重要內容,作為開發性金融的踐行者的國家開發銀行,倡導“規劃先行,融資推動”,將規劃列于融資之前,規劃是開發性金融業務發展的基本模式。規劃先行是由開發性金融的開發性特點決定的。
開發性金融通過規劃先行,整合各方資源,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推動市場建設、信用建設、制度建設,提升區域發展度、產業發展度、社會發展度、市場發展度,通過規劃,突破當地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資源、技術及制度約束,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國家開發銀行通過與政府及客戶合作編制規劃,合理安排項目建設,設計信用結構及平臺,成批量、成系統地構造符合貸款條件的項目,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要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就必須合理規劃,解決有限的資源供給約束的矛盾,實現環境和資源可持續發展。一是旅游島建設要同海南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旅游基礎設施,包括道路、衛生、醫療、供水、垃圾處理、軌道交通、機場等,是旅游業發展和正常運轉的基本條件,但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具有社會性、公益性的特點,資金投入量大,建設周期長,必須超前規劃。景區度假區的合理布局、各市縣旅游服務定位、景區服務設施建設、度假區配套等等都要強調規劃的引領作用。強調差異化發展,避免重復投資,立足國情、國際視野,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統籌。
開發性金融的規劃先行優勢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中得以體現,把金融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體現到旅游基礎設施融資上。通過技術援助貸款、規劃貸款、規劃費用等形式支持海南省做好各層次規劃,通過資金支持解決國家旅游島建設中的規劃資金約束問題,支持《三亞海棠灣規劃》、《南山產業園規劃》、《國際旅游島總體規劃綱要》、《海南城鄉一體化規劃》、《海南省中西部地區城鄉規劃和旅游區建設規劃》等,并配合國際旅游島總體規劃、“十二五”規劃編制重大項目的系統性融資規劃,國家開發銀行在多年的規劃實踐中建立了系統的規劃組織推動體系,包括總行規劃局、分行規劃發展處、總行規劃院和分行規劃院等。擁有豐富權威的專家資源,并與國內多家頂級研究機構建立了規劃合作平臺,并深度參與國際旅游島建設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規劃、城鄉一體化規劃等重點規劃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開發性金融通過系統性融資規劃支持國家旅游島建設,打通規劃項目與項目開發的之間的隔閡,前期介入項目,保障規劃項目的資金落實,從而保障整個規劃的實施。
(二)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推動國際旅游島建設
據有關研究,我國基礎設施對GDP的貢獻率至少為0.5個百分點,而社會效益是其他投資的3~4倍,遠高于其他方面的投資。因此,基礎設施作為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先行資本,必須加快構建和完善適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化旅游基礎設施體系,形成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對于創造優良旅游發展環境,建設國際旅游島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為了夯實海南省發展基礎,海南省委、省政府確立了“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的發展戰略,組織推動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自2000年開始,國家開發銀行與海南省政府先后簽訂了7次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通過共搭平臺、共建制度、共筑誠信、共享發展,推動海南經濟建設,成效顯著。開發性金融積極參與并支持這些重大項目融資,按照開發性金融的理念和模式,把地方政府的組織增信優勢和開發銀行的融資融智優勢相結合,搭建地方投融資平臺。海南省政府成立了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目前在全省已建立兩級政府融資平臺29家,先后為東環鐵路、西環鐵路、??诶@城高速、三亞繞城高速、農村公路、城鄉電網改造、全省垃圾污水處理設施、160萬噸造紙等一批支撐海南省長遠發展的重點工程、重大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有力地推動了海南省基礎設施的改善、重大項目的建設和民生事業的發展。
按照國際旅游島建設總體規劃綱要要求,至2012年共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國際旅游島建設初建成效,啟動并建設一批重大旅游基礎設施項目,規劃并開工建設一批主題公園,基本完成旅游要素的國際化改造。國家開發銀行是中長期信用銀行,具有長期、集中、大額的融資優勢,具有基礎設施領域融資支持的經驗和團隊,能夠為國家和地方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國家開發銀行具有“銀行+投資公司、證券公司、租賃公司”的組織架構,擁有投、貸、債、租等綜合金融功能,能夠為國際旅游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多種金融服務。
(三)發揮資金虹吸作用,引領社會資金投入
近年來,海南省金融呈現復蘇,但海南省金融業仍然存在著結構性的問題,地方金融抑制問題更為嚴重。從2000年至2008年,海南省存款占GDP比值逐步加大而貸款占GDP比值在下降。這說明海南省地方汲取金融能力在逐步增強,而本地實際掌控金融資源的能力在下降。對這種現象的合理解釋就是本地銀行大量汲取本地資金,通過拆借給總行,令資金流向富裕地區。本地資金沉淀不足,資金外流現象嚴重,本地資金投入少。而開發性金融不同于一般商業金融,能將從省外汲取的發債資金用于省內建設,同時發揮獨特的資金虹吸作用,放大資金效應,引導其他社會資金投入,在改善地方性金融抑制方面取得顯著的成績。
國家開發銀行的融資平臺建設和市場建設,為吸引其他資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打通了社會發展瓶頸領域的融資渠道。比如,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由于國家開發銀行的大力支持,開發性金融發揮了資金的導向作用,境內外的機構投資者、民營資本已開始在開發銀行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此外,國家開發銀行還通過組織銀團貸款、管理資產等多種方式,吸引其他商業銀行參與煤電油運等瓶頸領域的融資,國家開發銀行有效地發揮了資金導向作用,實現了融資結構的調整。
開發性金融通過開展組合融資,拿出部分電力、公路、城市基礎設施等優質項目,讓商業銀行資金介入,共享開發性金融成果,吸引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商業銀行,引導它們的資金也能流向重點行業、瓶頸領域、重點地區的建設,保證了這些行業、地區的資金需求,積極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戰略目標。
國家開發銀行目前已經投資中非發展基金等11支基金和5家基金管理公司,基于這一優勢,可以考慮建立“海南旅游產業發展基金”。參照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基金的基金”(或叫母基金)的方式,通過政府的有限資金吸引其他非政府資金,共同組建專業投資機構,選擇專業管理團隊負責投資運作,重點投向重大旅游基礎設施、景點景區建設、旅游產品開發等方面。政府資金在支持國際旅游島建設過程中的示范和放大效應,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的資本多元化模式。
(四)信用制度建設,改善海南省信用環境
經濟發展過程的實質,就是不斷解決資源稀缺性的過程,而信用則是市場經濟實現資源跨期配置的關鍵因素。在海南省發展中,由于文化和歷史的原因,制度缺損和市場失靈比較嚴重。20世紀90年代初的房地產泡沫使海南省信用受損,使金融生態環境嚴重破壞,曾一度成為區域性金融風險的重災區。近年來,海南省金融業整體風險趨小,不良貸款率逐年降低,但作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金融基礎來講,海南省信用體系建設仍不健全,資金的稀缺依然是制約海南經濟發展和建設國際旅游島的瓶頸,因此要加強信用建設和市場建設。政府作為主導者可以在構建社會信用管理體制中起到主導地位作用,但政府主導的市場信用體制與依據市場發展內在規律建立起來的市場信用體制會有差異,容易潛伏和累積全局性風險。這主要因為全局性風險通常與政府所涉及的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政策因素密切相關。因此,政府不宜過多的直接參與和干預,開發性金融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開發性金融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市場業績為支柱,堅持把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和自身的融資優勢相結合,通過融資推進社會各方共同進行信用建設、制度建設和市場建設,建立覆蓋全社會的融資體系、風險防范體系、健康運行體制和協調合作體制,從而把經濟效率和增長大幅放大,以建設市場的方式來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4]。
開發性金融正是在融資推動市場信用體制方面形成了成功范例。比如國家開發銀行在開發性金融實踐中較早提出和應用“信用發展程度”(簡稱信用度)這個概念,并且形成一套市場信用發展度評價的方法和指標。[5]所謂信用度就是一個地區的市場信用發展程度。在調查研究、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通過對客戶的信用觀念及法律意識、法人治理結構、信用結構質量、信用發展前景和融資多元化等五方面的分析,評價客戶的信用發展狀況,確定信用發展度等級。在實踐中,信用發展程度可以分為很多信用等級,且每個等級和資本投資使用效率都有線性函數關系。根據市場信用發展的狀況,將信用發展度級別設置為啟蒙、起步、構建、成型、成熟五類,并細分為十二級,即啟蒙為C、BB級,起步為BBB-、BBB、BBB+級,構建為A-、A、A+級,成型為AA-、AA、AA+級,成熟為AAA級,評價指標重在對客戶信用發展程度升級進行預測、建立升級的標識及完成時間表,促進市場信用體制建設。
開發性金融利用政府信用的高能量培育微觀和基礎制度建設,培育信用體系,以此作為支持信貸融資的信用平臺。開發性金融在微觀制度建設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兩個方面推進信用建設[6]。微觀制度方面,開發性金融通過融資推進項目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產權制度和財會管理制度的建設,彌補制度缺損,使得微觀主體能夠更好地參與經濟的運行,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金融基礎設施方面,其包括綜合的法律體系、交易規則和技術、支付和清償系統、規制與監管制度、透明度原則與會計準則、破產法規與合同強制履行機制以及社會信用體系等,其核心是金融交易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和信用環境。開發性金融把政府的組織優勢和開發銀行的融資優勢結合起來,推進信用建設、制度建設和市場建設,有效地支持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國際旅游島建設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元.做好科學發展規劃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N].光明日報,2009-06-26.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若干意見[R].國務院,2010-01-04.
[3]王年生.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助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N].海南日報,2010-06-01.
[4]周巖,袁建良.開發性金融的核心——信用建設[J].金融經濟,2006(4):27-28.
關鍵詞:城市區城空間結構演化驅動機制
研究背景與概念界定
1.1城市區域形成.—城市區域化城市是區域發展的動力源,畢業論文 即其節點區。隨著城市發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漸凸顯,經濟力量與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進程[1],同時,現達的交通網絡和通訊手段使城市和區域之間聯系更為緊密,使城市區域化成為可能。
城市區域化是區域發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標,是一種廣泛而復雜的地域過程。城市區域化的本質是城市一區域聯系的加強,使城市一區域經濟、空間一體化。隨著城市生產與消費高度集中,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范圍擴展,程度加深,使區域形態由平面趨向于立體,區域的運行因子更加多維化.運行方式更加復雜化.城市發展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應凸現。
1.2城市區城的概念拼析
經濟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碩士論文 而地方化又直接導致了區域城市的協作。這種競爭與協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觀岡.從而促使城市與區域組成一個復雜的城市區域系統。城市區域是城市區域化和區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國內外對“城市區域”的研究,在空間上包括城鎮密集區、城市群(體)、(大)都市區等不同層次。筆者指的城市區域是以城市體系為骨架,以中心城市為依托,與具有經濟關聯的和經濟輻射的腹地城鎮共同構成在產業發展、空間協調等方面具有緊密聯系、互相協作的空間網絡地域。
這一城市區域概念與國內外研究的都市區概念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從地理范圍來看,“城市區域”比單核心的“都市區”要大,與“大都市區”的概念表述較為接近;從功能聯系上看,城市區域更強調對區域化、一體化趨勢的動態判段。
1.3城市區城空間結構的內涵界定
城市區域中每一事物、客體及其相互間產生的運動現象,都會形成一種空間態勢,它們在整體中的結合關系便產生一種多重空間[3]。而對各類空間的考察分析,則強調空間結構中各
功能單元間的關聯性,也強調各單元動態序列的空間變化。
筆者認為,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是在特定的發展環境下,各功能單元(經濟活動、城鎮等)在城市區域內的空間分布狀態,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間地域系統和空間組織形式,它是在長期經濟發展與要素流動過程中人類活動和區位選擇的結果。
城市區城空間結構具有整體性、有序性、時滯性、動態性等特征。區域內各個空間單元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集合體。區域空間結構是在多種約束下的有序,其結構的形成存在著復雜的、非線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區域空間結構與經濟發展速度相比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在相對時間內,它表示一種靜態結構,在較長時期內,則表示出一種動態的地域演化過程。
2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系統演化
2.,城市區城空間結構的模式演化
通過對國內外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模式的系統分析,職稱論文可以發現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模式一般呈現出由單核極化模式一雙核整合模式、多核網絡模式的空間組合演化過程。
2.1.1單核極化模式
單核極化模式空間結構是在城市區域范圍內以一個中心城市為單一核心、集成城內外各種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并與第二位城市存在較大差異的空間結構類型(圖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區域的政治經濟中心、管理決策中心、商務中心和研發中心。
在單核發育的初級階段,主要以空間極化狀態主導,促使區城內外各要素向城市區域單核集聚,功能僅輻射區域范圍之內;在成長階段,得到強化的單核繼續極化區域內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輻射開始超出自身區域而服務于外圍區域,輻射效應開始超過極化效應,逐步提升了單核的區域功能。
2.1.2雙核整合模式
雙核整合空間結構模式是在城市區城內.以近域內已經存在的兩個中心城市或者遠期有可能發展形成兩個都市區為雙核、整合互補性資源和共享性資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間結構類型(圖1)。從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形成發展的全過程來看,對于整體發展水平較快的單核城市區域的空間組合,比較容易發育形成雙核整合型的城市區域空間結構。
雙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區域地域空間結構系統成長時期的過渡性空間地域組合類型。英語論文 在工業經濟時期,由于資源開發利用方向的轉變,導致了新工業城市的誕生,這是出現雙核、多核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雙核整合型空間地域組合類型向高一級空間結構跨越,則有兩種可能:一是雙核整合型得到了強化;二是雙核整合型得到了補充和發展,形成了多核空間結構系統。
2.1.3多核網絡模式
多核網絡模式空間結構是在城市區域內存在多個(兩個以上)中心城市、并有發達經濟區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鎮群落系統作為支撐的地域空間結構類型(圖1)。多核網絡模式是工業化中后期的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系統形成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空間結構系統成熟階段的空間地域組合形式。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大城市之間開展更加廣泛的技術合作與信息交流, 使區域空間結構系統聯系和組合形態發生變化,區域空間單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層次的網絡化發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擴散效應表現在區域經濟的增長以及空間結構的變化上,當地域鄰近的中心城市輻射空間范圍出現相互重盛時,必然會走向多核協調與城鎮群落一體化融合的空間發展方向氣
2.2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態演變
通過對典型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形態的考察,可以總結出空間結構大體呈現出由放射長廊形態—多軸線引導形態一同心圓圈層形態*反磁力中心組合形態的演化過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發育的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形態,可能是上述形態模式的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長廊形態
放射長廊型的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組合形態,一般是由于城市區域中心城市沿某種地理要素擴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區域的城鎮呈“串珠”狀發展形態(圖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發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帶,城市區域內城鎮沿長廊間隔分布,長廊之間為楔形開敞空間。這種模式的城市區域,要素流動集中發生在中心城市與各個城鎮之間。
放射長廊空間結構形態的形成得益于現代高速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為城市區域的主要通道和發展“骨架”,也是決定城市區域中城鎮之間的“距離”,而城市
區域空間的基礎設施可以沿放射長廊布局。同時,要素資源在放射長廊進行空間流動—集聚與擴散,醫學論文 并將原有的城鎮聯系起來,從而促進放射長廊空間結構形態的形成與發展。
2.2.2軸線引導形態
軸線引導型空間結構形態是在城市區域內以主要交通基礎設施為軸線呈輻射狀擴展,空間城鎮群體的構成形態為放射珠串狀(圖2)。這是空間結構不穩定的空間形態,其進一步向心發展將形成圈層型形態。軸線引導空間結構形成的前提條件是城市區域的中心城市已經具有若干條對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發展已經形成了高負荷、低效能的負面效應。
軸線引導模式的形成機理體現在以下方面:①此類模式形成于城市區域一體化發育初期,城市職能是一種均質的“溢出”;②因為軸線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發展沿著軸線方向的擴展速度較快;③城市外圍不同方向城鎮的資源察賦、產業發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職能擴散具有很大的空間方向異質性,導致各擴展軸線的功能趨向于適宜性布局,在整體形態上趨于多向生長。
2.2.3同心圓圈層形態
這種形態的城市區域,中心城市處于城市區域內城鎮群體空間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外圍環繞著多個均質圈層, 城市區域空間向各個方向發展。而其他城鎮則根據發展階段的變化在離中心城市不同距離的縱深位置呈同心圓狀分布(圖2)。在城市區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層化空間拓展與布局是伴隨著城市發展規模的擴大、功能的增強而不斷進行著的。在圈層布局的墓礎上,出現了許多次級中心城市,依其與中心城市和所在區域的聯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級的交通中心。圍繞著這些中心,次一級的工業、服務業等獲得了發展,從而完善次一級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類推,在城市區域空間范圍內,各城鎮依托與中心城市的區位臨接程度以及經濟聯系程度呈現同心圓圈層分布形態。
2.2.4反磁力組合形態
反磁力空間組合模式是在離中心城市一定距離處集中培育一個與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圖2)。這種空間結構模式是在城市區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這種不連續的空間作用方式在空間形態的演變中是由從不連續演化通過相互吸引又發展為連續的過程。
產生跳躍式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過度集聚,產生交通擁擠,城市空間因土地稀缺而無法擴展,由此產生了集聚不經濟。而為了有效地減弱中心城市的絕對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從而促進城市區域空間形態與環境的整體優化[6]。
2.3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功能演進
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功能是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中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區域所處的發育階段的不同,則呈現出不同的功能,依據空間結構構成要素的多樣性及其高度交織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組織功能、優化功能和載體功能。
2.31 指示功能
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直接反映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其對區域整體發展程度和質量具有指示功能。區域經濟越發達.區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區域城鎮密度也越大、空間結構發育水平也越高。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農業社會.經濟發展非常緩慢,城鎮之間聯系松散,此時區域內的城鎮未形成空間結構。進入工業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快,城鎮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產生,同時也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區域內創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間地域,其創新功能是區域空間結構中最強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創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區域功能等級以及整體發育水平的核心體現。
2.3.2組織功能
組織功能是城市區域通過空間結構這一組合形式,把城市區域內的城鎮、交通、能源等經濟要素連接起來,使各種經濟活動在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框架內進行。如隨著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擴散功能對于區域發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動作用。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促進中心城市與周圍地區資源、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動及區域要素的整合,為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系統的整體發展奠定基礎,充分提高城市一區域發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完善,其組織功能也不斷增強,從而促進中心城市區域支撐度的增強。通過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系統的建立,中心城市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張,整體功能也進一步放大從而使中心城市在區域中的核心帶動作用也越來越強大。
2.3.3優化功能
優化功能是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具有使區域經濟效應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區域空間結構能夠實現區域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完善,使區城獲得滿意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轉貼于 通過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完善.將促使中心城市日益嚴重的“城市病”問題得到緩解。通過近域城鎮發育水平的增強,將促使中心城市產業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從而使大城市“消腫”;同時,墓礎設施空間結構系統的建設也將促進區域基礎設施網絡的形成,既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區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礎設施綜合利用效率,優化區域空間結構的空間支撐功能。并且,城市區域生態空間結構的形成將有利于區域生態環境整治,優化城市區域的空間整體生態功能。
2.3.4載體功能
當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發育到較高階段后,其調整與優化將為城市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起到日益強大的空間載體支撐。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優化有利于中心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它可以為實施中心城市“退二進三”的城市用地調整戰略提供發展空間,為中心城市!換發展新興產業提供空間支撐。
城市區域的空間結構的整合強調地區內城鎮發展的互補性和城鎮職能共享,同時突出個性特點,主要表現在城鎮職能互補、產業互補、資源互補、重大基礎設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整合強調內部各城市之間的優化組合。在日益竟爭激烈的環境下,空間結構載體功能的發揮將避免重復與浪費,從而加強組合城市的整體實力以參與更大范圍的競爭。
3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的驅動機制
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區域內部、外部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質空間反映。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有動力的牽引,各種動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輻合力體現為區域空間結構的重組或擴展。總的來看,導致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資源環境及其地域組合、科技進步、要素集聚與擴散、產業結構升級以及制度與規劃引導等方面。
3.1資派環境的空間約柬
3.1.1自然環境條件制約
自然環境條件是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形成發育的物質基質,也是空間系統運動的自然動力因素。在自然環境條件系統中,對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條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地域空間層次,這些自然環境條件對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存在較大差異。一般來說,不同地域的自然條件組合分布,直接影響著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形態的發育。平原地區城市區域的空間結構形態表現為團塊狀(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區城市區域的空間結構形態表現為分散組團狀(如重慶市),而沿海地區城市區域的空間結構形態上表現為帶狀(如大連市)等。
自然環境對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的作用途徑主要是影響城市區域的產業空間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條件影響一產空間分布,而地形、地勢以及氣候條件的適宜性影響著工業布局;同樣,河流、氣溫等條件影響房地產、生態旅游等三產空間分布。城市區域產業空間布局的形成,將推動區域要家以及經濟活動的集聚與擴散,從而驅動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
3.1.2資源稟賦及其地域組合
資源稟賦及其地域組合是城市發育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城市區域空間單元相互作用的基礎性動力。資源分布范圍廣、相互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條件好的地域,便于資
源的開發利用,有利于城市區位的選擇,進而會促使城市及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和演變,并帶動其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使城市區域空間單元相互作用的強度進一步增強。
區域內自然資源要素是城市迅速發展和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的前提條件,同時,資源的地域分布狀態也影響著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于資源集賦的不同,導致不同資源開發利用的區位指向存在很大差異,從而影響著城市區域形成發展的空間結構類型。如我國東北地區依托煤炭、鐵礦等資源的開發,在鐵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撫順、大慶等城市,同時,特殊的資源地域組合也促進了東北地區特色城市體系的形成,東北多數城鎮都是在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設的區位選擇也由資源案斌與組合差異決定。由此可見,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其組合開發是區域空間結構形成的基礎性動力。
3.2技術進步的支雄效應
3.2.1交通技術的創新驅動
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技術進步在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其中交通運輸技術的發展改變粉城市空間拓展的方向。城市區域空間結構變化的主要影響因家是空間地域的聯系關系與作用程度,而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地域的空間可達性。在交通技術不斷創新的背景下,空間可達性隨交通技術的創新而變化,在某一特定時間,交通網絡的結構和功能的提升將促進城市區域空間單元之間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術創新決定了區域的空間可達性。
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在交通技術創新背景下,始終遵循由單一化向復雜化轉變的增長方式。新技術支撐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牽引人口、工業向遠離中心的方向與城鎮發展,隨著發展軸的極化及其不均勻分布,原有的環狀空間擴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軸線模式以及網狀模式等空間結構形式。隨著城市區域交通網絡的不斷分異,主要放射線間可達性較差區域不斷得到填充,地域活動的均質性逐漸形成,表現在空間形態上,極化結構、軸線結構消失,城市區域空間一體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術的作用機制
信息技術作為對空間結構的作用效應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門:①聯動效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城市區域的發展呈,現一種聯同共進的趨勢,在城市區域空間上表現為信息空間的擴展與城市區域空間延伸的復合?,F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設主要集中在交通發達的城市及連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應。信息技術的進步會不斷促進城市及其區域經濟的發展。如移動通訊的發展使城市之間的空間聯系變得更有吸引力,促進城市與輻射區域以及各城市之間經濟交往日益緊密,從而強化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整體效應的發揮。
信息技術創新對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現在促進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分散與集中。信息技術使以大集聚為特征的傳統都市模式得以改變,城市郊區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鎮的吸引力不斷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實現大規模的空間梯度轉移,進而推動城市規模的擴大化。同時,由于通訊和交通方式的進步,將促使區域內其它城鎮也將依托其自身的優勢承擔不同的區域功能,城鎮之間的聯系將更為密切,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將由單一中心向多中心結構演化。
經濟效應的推動下,聯系密切而且接受資金、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便利的“優區位”地區城市之間以及相互輻射區域之間將形成的互動整合發展的態勢。依托交通通道的載體作用,城市區域空間單元之間會逐漸實現社會、經濟、文化的整合,進而推動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不斷演化。
當集聚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將會出現集聚不經濟,此時擴散效應將逐漸發揮其重要作用。隨著擴散效應的不斷增強,城市區域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將呈現出合理化的空間流動,長期的要素與產業的擴散會強化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進而會促進城市區域其它功能空間以及各城鎮整體發展質量的提高,從而帶動城市區域空間單元網絡化聯系的形成與作用強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擴散機制
3.3.1集聚一擴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與演化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整合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包含了要素的空間聚集,而且還包含了要素的空間擴散,它是空間聚集和空間擴散這兩種運動形式的藕合。城市區域空間單元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內容是人口、資源、資金等.這些要素的集聚與擴散過程就是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與演變過程,要素的集聚與擴散影響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整體功能。
城市區域空間的集聚與擴散是經濟和人口分布的空間動態變化傾向。但這一過程相當復雜,往往在集聚過程中有擴散,在擴散過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傾向因地因時而異,并隨一定條件的變化而相互轉化,而且由集聚或擴散過程所引起的空間密度、形態和結構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呈現出多樣化。集聚的發展和高度的集聚化,會導致集聚的擴散。因此,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發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擴散力”。而這兩種力的強弱與要素的空間集聚與擴散強度密切相關。
3.3.2集聚一擴散的作用效應
要素的空間集聚與擴散將引起區域空間發展重心的轉移,造成地區空間極化的重構和區域內部關聯及區際聯系的序列重組。集聚經濟的形成和變動是由微觀主體(居民、廠商)和其他有關的社會經濟要素在城市區域空間配置所決定的,在集聚
3.4產業結構升級的驅動
3.4.1產業結構升級的驅動模式
產業結構升級的驅動方式是城市區域空間地域擴展在社會經濟系統運動上的外在表現法則,是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的直接動力。產業經濟增長的速度、規模、方式等則直接影響著城市區域的空間地域擴展的速度、規模、方式等,進而對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產生重大影響。
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不同產業形態對特定歷史時期的城市區域空間地域擴展與空間結構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農業經濟社會.由于產業經濟增長總量較小,關聯性弱,所以,對城市區域空間地域擴展的推動力量就弱,空間結構演進較慢;在工業經濟社會,以資源為依托的大工業經濟增長總t較大,關聯性強,所以,空間地域擴展規模較大,空間結構演化速度也較快;而在信息經濟社會,以知識信息資源為依托的現代產業系統,對區域空間地域擴展的推動力更強,出現了網絡化空間結構趨勢,從而推動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區域的整合演化進程[8]。
3.4.2產業結構升級的驅動機理
產業結構整合化驅動城市區域空間結構重組。產業結構整合化是產業要素、部門結構重組、一體化發展過程,產業結構整合化將促進產業的聚集與規模效應的發揮,進而促進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功能的調整與優化。城市區域空間單元以產業聯系為紐帶,通過空間政策調整在城市區域內發展成職能相對突出的空間組團,形成主核帶動下的多中心城市區域空間格局。
產業結構知識化驅動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留學生論文 產業結構知識化,就是建立區內相互依存的產業聯系體系,形成一種“技術生物鏈”,[9]。對于城市區域己有的產業發展重視相關產業的網絡體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業密切配合、專業分工與協作完善的城市區域空間布局網絡體系。同時,現代新型產業的柔性生產方式,拓寬了中心城市的空間輻射范圍,而“硅谷”型衛星城鎮是城市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空間區位的主要選擇。由此可見.現代產業的空間擴散強化了城市區域節點城市間合理化的功能布局,進而促進了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優化。
3.5制度創斷與規劃引導
3.5.1制度創新機制
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是由市場擔綱主導的過程,但在現實的市場經濟中還無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過區域范圍統一的制度建設,保證各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使城市區域經濟保持常態運行,從而對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產生重大影響,如對城市區域空間土地制度的統一建設,城市區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區城各項功能空間逐漸按地價合理安排,從而使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發生重組并形成城市新區或新型城市。
城市區域的制度創新使城市一區域之間的要素轉移更加順暢,使城市區域空間單元間的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得以順利進行,加速空間協調發展。城市區域統一的制度建設,將加速城市與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提高區域整體發展水平,為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優化提供支撐。同時制度與文化融合將有利于城市區域空間管治與協調,實現區域的整合發展,進而促進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有序演變。
3.5.2規劃引導機制
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發展是一個自組織的演化過程[10]。氣但在這個過程中,也離不開人為的調控與引導。而空間結構調控主要是通過城市區域的規劃和管理來實現。規劃指向主要是離心化與向心化相結合的引導。在城市區域,規劃要求強化區域整體發展水平.包括城市區域各級中心、次中心的規劃布局協調等,產業與基礎設施網絡等在城市區域內部地域空間上實現合理配置,進而促進城市區域空間布局的優化調整。
規劃引導對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完善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對歐美一些國家城市區域發展過程的考察發現,這些國家針對區城空間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對城市區域采取了一系列規劃調控,如開展區域規劃等,對于強核心的城市區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來構建城市區域空間發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區域的空間規劃,通過規劃新的次級中心和開敞空間,促進了單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間結構轉變,進而促使城市區域空間結構達到一個新的平衡。
綜上所述,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形成與演化,工作總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作用機制模式如圖4。
4結語
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研究主要是從空間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態和城市區域空間網絡組織以及空間結構的增長原理。筆者認為,城市區域空間結構是由于區域內的各個城鎮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所形成的城鎮空間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區域內外部各種力量禍合的物質空間反映。
雖然城市區域空間研究受到學術界及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并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使實踐工作帶有較大的盲目性。通過對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演化路徑進行系統研究,并總結空間結構演化的驅動機制模式.將會為城市區域空間系統研究提供一種新視角。同時,對指導新時期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優化的規劃實踐也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當然,為了保障城市區域空間結構的有序演進及其功能的不斷增強,還應該強化對空間結構的調控,根據城市區域空間要素單元相互作用的階段和狀態,通過利益機制,采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對城市區域空間地域系統運動進行有目的性的干預和影響,以實現空間結構要家與系統的有機輛合、結構與功能的相互促進、階段與狀態的高度統一,使之最終按照城市區域空間結構變化運動的客觀規律演進。 參考文獻
[l]李誠固等.我國城市化與產業結構演變的互動變化趁勢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陳修箱.空間結構重構的效應及地域性策略[J].時經科學,2003[6]:39~42
[3]段漢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間結構發展框架和發展機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傳新.大都市區形成演化機理與調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4,142一146.
[5]陳修箱.區城空間結構重組:理論基礎、動力機制及其實現[J].經濟地理,2003(4):445一450.
[6]鉀艷麗.東北地區城市空間形態研究田[D].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丈,2004,166~171.
[7]媒士謀等.中國城市樣[M].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41~42.
[8]朱玉明.城市產業結構調整與空間結構演變關聯研究[J].人文地理.2001.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