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1 18:48: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技能評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作者:李自美 楊國翠 單位:保山學院信息學院 保山學院數學學院
對于教育技術能力評價的過程和結果將會使其產生一定的導向作用,好的評價方案將會促進其培養目標的實現;相反,評價也可能會將整個培養導入歧途。傳統的評價方式只是檢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評價是為了甄別與選拔,過分地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但不能找出成績好壞的真正原因。為了應付考試,追求更高的分數,學習者對知識點死記硬背,而不追求合作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使老師與學習者自身都看不到學習者的進步,學習者容易產生挫敗感。被評價者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被忽視,不能很好地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教育技術公共課評價是一個水平測試,并非選拔性考試。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簡單地區分學習者的好壞,而是在于更好地促進職前教師教育技術技能的養成。傳統的評價方式以分數作為學生好壞的依據不足以達到我們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課程評價的本意。
技能是高校人才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習得的能力,是我們經過練習而獲得的完善化了的動作方式,表現于迅速、精確、流暢和嫻熟的動作之中。技能評價則是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獲取有關操作信息,在獲取信息的基礎上對學生或受訓人員的技能是否達到預先規定的標準做出判斷的過程,是對學生技能習得的檢驗。我國教育學校通常被認為是傳授知識的機構,而非訓練技能的場所。因而,以有效教學為目的而進行動作技能學習的研究,自然不像認知領域的研究那樣被重視。至于如何測量學生或受訓人員的進步,如何判斷技能是否獲得,即如何對動作技能進行評價的問題,研究得也就更少了。我國傳統的教學評價主要是采用紙筆測試的方式進行的。然而由于技能的應用性以及技能習得的靈活性,對其用傳統的紙筆測試的評價就顯得過于乏力。除了紙筆測試之外,對于動作技能的評價,較為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基于操作的評價,即判斷能力獲得與否的主要依據是特定操作中表現出來的操作結果。這種評價方法在判斷能力是否達到標準時是基于每一評價事物的,故在評價時要求給每一評價事物制訂一個標準。這種評價方法是在觀察專門設計的操作中學生實際表現出來的操作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其準確性取決于評價事物與事先規定的能力標準的相關程度,依賴于學校設備的質量和模擬真實情境的能力,其信度取決于影響評價參考標準的常見因素。然而,在操作基礎上的評價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這種評價方法對技能的評價是支離破碎的,它以犧牲對動作技能的完整評價來追求單個的動作片斷。其次,對于技能評價的準確性通常不能給出一個比較合理的判斷。技能評價的準確性通常依賴于評價標準以及評價指標的權重。而對于評價指標中的權重大多是通過對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的結果用層次分析的方法進行界定。但由于問卷調查本身信度的制約,以及受到專家訪談中專家本身的主觀因素以及所訪談的專家的權威性的影響,評價指標權重的制定會出現較多的問題。且目前對于評價指標中權重確定的合理性研究還很少。試想,如果評價指標體系本身缺乏科學性,那么所實施的評價所獲取的數據同樣也就缺乏其實測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質量將直接影響評價的質量。
誤差的概念告訴我們,任何測量均有誤差存在,我們只能無限接近真值,而不能得到真值。對于人的技能這種抽象特性,就更是如此了。當前,師范院校對師范生教育技術技能的評價還只是集中在通過試題(筆試和機試)來進行,評價方式就是一種總結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已經暴露出了一些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現:評價標準單一;忽視評價過程;評價內容缺乏情境性;其評價結果容易產生高分低能的現象。國家對在職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作了明確規定,即要求通過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認證,國家還規定,該認證與教師資格證掛鉤,參加認證的人員還必須參加教育技術培訓。而對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的評價,目前并沒有具體的規定。所以,目前國內對于師范生教育技術技能培養還處于一個大討論時期,對教育技術的標準、內容、形式尚無明確和統一的意見;對于師范生的教育技術技能的評價更是處于探索階段,沒有一個完善而科學的評價模式。因此,建立嚴謹、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才能確保師范生教育技術技能培養朝良性化方向發展。
1實施方法
1.1教師的準備工作
1.1.1選定2013級參加"情景模擬法健康評估技能培訓第二課堂"的人員,將其進行班內
分組(4~5人/組)。
1.1.2創建情景模擬的環境,將實訓室設置成模擬病房和護士站,并準備好情景模擬健康評估技能評估所用的所有物品,包括身體評估所用器械、病號服和輪椅等。
1.1.3采集臨床典型病例(如:大葉型肺炎、COPD、高血壓心臟病及急性闌尾炎等),提前2w發給各小組學生,并提出相應的要求:①根據所給的病例內容整理、搜集相關的資料;②各小組采用"情景模擬法"對此病例的患者進行護理評估,包括健康史的采集和身體評估及心理社會方面的評估,提出相應的護理診斷和護理計劃;③各小組進行角色分工,圍繞病例內容每組完成一份完整的情景模擬過程中角色扮演的腳本設計。
1.2實施過程
1.2.1組織學生觀看健康資料收集和身體評估錄像,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收集資料的方法和技能評估的操作手法。教師對其重點、難點、易出錯的環節加以強調。
1.2.2定期開放健康評估實訓室(模擬病房),2~3次/w。各組學生根據所給的典型的病例資料和自己查閱的資料以及準備好的情景模擬過程中的角色扮演(護士、患者、家屬等)的腳本進行對患者健康資料的收集和身體、心理社會評估的技能操作。學生進行患者和護士的角色扮演,扮演患者的人回憶自己生病的過程,扮演護士的人運用溝通和交流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護患交流,同時互為患者和護士進行身體評估技能操作練習。讓學生用心體會疾病,體會患者,理解患者,關愛患者,并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進行巡回指導,解答疑難問題,同時規范學生操作技能,對于重點、難點進行邊示教、邊講解。
1.2.3最后以小組為單位,應用"情景模擬法"進行完整的健康評估評估技能操作考核比賽。當場以抽簽的形式決定各小組考核的先后順序,并進行現場視頻錄制,其余小組均作為評委按相應的評分標準分別對該小組進行考核并給出總成績,當場評出一、二、三等獎。
要求各組在規定的時間(15min內)完成患者的整體評估過程,要求資料采集完整,語言流暢、評估技能熟練、手法正確,提出護理問題明確。在采集健康史的過程中,同組的其他學生可以適當作必要的補充與更正。
1.3教師總結 教師對每組學生整體評估的表現給予詳細的點評,最后進行課堂的歸納和總結,并對學生們利用情景模擬教學法進行健康評估評估技能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對于技能操作上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為學生后續臨床專業課程的學習和今后的臨床見習、實習及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效果評價
通過問卷法調查和學習心得,在加深對理論知識理解和記憶、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及臨床思維能力、增強職業認同感、尊重患者、關愛患者等方面進行量化觀察,96%以上的學生認為與單純的理論授課相比較,情景模擬教學法在上述方面的教學效果都更為顯著。
3應用體會
3.1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溝通合作能力。情景模擬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發揮主動性創設條件;模擬真實的護理工作情境并引導學生進入情景;為學生提供多種信息資源,讓其自主學習;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協商,開展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問題;采用這種模式培養的學生不僅可以更快地適應臨床護理工作,而且還具備了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
3.2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愿意學習,才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明顯提高學習成績。情景模擬教學法讓學生扮演病例中的角色,使學生從被動轉變為主動。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及要求,通過提供一個模擬的具體病例情景,讓學生置身于該情景中,從而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愿意參與其中并嚴肅、認真地對待她們所扮演的角色,運用其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論和資料,以"護士"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角色間的溝通、進行護理進技能操作。
3.3提高學生護理操作技能水平和臨床思維能力。情景模擬教學法通過設立護理工作情景,使學生進入"護士"角色,對"患者"不但要進行身體評估,還要注意心理、社會評估。讓學生能夠及早接觸臨床,進行熟練的技能操作,體驗到護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使學生在這個環境中培養實施系統化整體護理所必需的觀察、收集、分析解決患者問題的能力。
3.4增強學生職業認同感,尊重、關愛患者。由學生扮演"患者"角色,使學生有機會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夠從患者的觀點出發,理解并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同時,扮演"護士"角色及模擬場景會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縮短課堂與臨床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醫院及臨床護理工作有較真實的了解和認識,增強了職業認同感。
總之,情景模擬教學法是適應高等職業教育健康評估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2]。情景模擬法在健康評估技能操作教學中的應用適應了醫學模式的轉變,實現了健康史采集、身體技能評估和社會心理評估從單純的課本理論到臨床實踐的過渡,給學生創設了一個逼真的臨床氛圍,使學生有一種真實感,縮短了課堂臨床的距離,使學生在這個環境中培養實施系統化整體護理所必需的觀察、收集、分析解決患者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更早、更好地從課堂走向臨床。運用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臨床知識和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和患者的需要。
參考文獻:
關鍵詞:標準化病人 SP 臨床教學 評估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019-02
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簡稱SP)[1],是指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后,能夠準確表現病人的臨床問題并且能恒定、逼真地復制真實臨床情況的正常或者病人。他們既可模擬病人,也可經過培訓后對學生的技能進行記錄并加以評估,同時可以將評估意見及時反饋給學生。他們可以是有或無某些陽性體征的病人,也可以是健康人。Barrows于1968年率先報道了“醫學教學中的模擬病人”[2],美國于2004年首次在美國醫師執照考試中應用,目前這項技術已愈來愈廣泛地被美國、加拿大及其他歐美國家的醫學院校用于醫學專業教育、評估和研究。
1 國內外SP的應用情況
1.1 SP在國外的應用。
1968年,美國人巴若斯首先提出SP的概念,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率先開始SP的培訓與應用,到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加拿大已有70%的醫學院校不同程度使用了SP,加拿大、美國及日本等國也已經或即將在醫師執照考試中的臨床技能測驗部分使用SP,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簡稱OSCE)[3],要求考生參加多個站點的考試,在每一個程序站點中,要求學生采集病史或/和體格檢查或完成其他任務,SP的出現很好地避免了真正病人的種種不便,增強了其實際操作性。
1.2 SP在國內的應用。
國內最早SP的培訓和應用,是在中華醫學基金會(CMB)的支持下,于1992年由華西醫科大學、原浙江醫科大學、九江醫學專科學校共同進行的。近年來,國內又有一批醫學院校相繼開展了SP的招聘、培訓和應用工作,如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汕頭大學醫學院、中國醫科大學、山東大學醫學院等。但由于我國醫學院校多為5年制,學制短,學生多、SP需要量大,招募職業SP需大量經費投入,使多數醫學院校難以開展,其中經費問題是制約SP在我國推廣普及的重要因素[2]。
2 SP在臨床技能培訓中的應用
2.1 診斷學教學。
SP主要用于診斷學教學中的問診、體格檢查的教學與培訓。SP模擬真實病人看病時的情境,依照劇本要求來扮演病人,模仿病人的表情、動作、情緒及主述、臨床癥狀和體征,對學生的問診行為進行監督,不僅可評價其問診內容,還可評價其問診技巧;在體格檢查時,學生會對SP進行全身或局部的查體,SP根據自己被檢查的感覺來判斷學生的手法、查體的內容及順序是否正確,作出客觀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診斷學的臨床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充足的機會鍛煉視、觸、扣、聽的臨床技能并及時得到評價和提高。學生面對SP進行相關檢查時,不涉及倫理問題,可以更專注于能力的學習掌握而不必擔心醫患關系的問題。
2.2 臨床案例教學。
內、外、婦、兒科實習及見習受醫院病人收治量、病種以及發病季節等因素的限制,難以讓學生全部遇到大綱所規定必須掌握的病例,此時采用臨床模擬病例教學,由臨床專家、教師設計典型臨床案例,展現病例的臨床特征和特點,使學生更接近臨床實際過程,并對SP進行癥狀、體征訓練和劇本模擬訓練,讓SP扮演某種疾病的病人,學生在診治的過程中,對疾病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討論,把理論知識和感性認識融會貫通。此方法不僅可以彌補臨床實習及見習中病例不足的缺陷,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和鞏固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技能。
2.3 臨床醫學生實習前后的強化訓練。
醫學生要提高病史采集能力和檢體手法水平必須要經過多次訓練,運用SP可以保護病人資源,維護病人的權益,最大限度地減輕病人的身心痛苦,使醫學生能用換位思維方式同情和理解病人;SP可以讓醫學生有反復操作和反饋的機會,提高醫學生的檢體手技水平,緩和與病人的緊張關系,避免醫患糾紛;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的綜合能力,強化和提高醫學生的臨床實踐技能;使有效的臨床實習時間得到充分利用;保證臨床實踐教學質量,為醫學生更快的適應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 SP在臨床技能考核評估中的應用
SP的評估作用更表現在對學生臨床技能進行標準化的考核過程中。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3]也被稱為臨床多站考試(multistation clinical examination,MCE),是近十年來在國際上倍受推崇的臨床技能考試方法。其由多個“站”所組成,涵蓋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相關的問診、體格檢查及技能操作等內容,在OSCE中采用SP[4],
學生培訓前的口腔護理操作成績以3個月前學習課程結束后的考核評估得分為準,口腔護理操作平均成績為(69.9±11.2)分,無1人合格。參照《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指導》(第2版),66名學生分組進行強化口腔護理培訓后,按學生班級與學號逆序進入模擬病房考試,考核時由護理專職教師組成兩兩考核小組,根據《口腔護理技術操作標準》評分標準,取二者的平均分為考試成績。
評估標準
采用我院護理學專業教研組制定的《口腔護理技術操作標準》,滿分為100分。素質評價5分,評估患者情況10分,操作前準備10分,操作過程40分,操作后處置10分,操作后質量評價10分,護患溝通交流15分。得分>85分為合格,>95為優秀。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處理。培訓前后操作總成績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再培訓前后得分采用t檢驗;技能評估得分項正確率采用χ2檢驗;P值<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口腔護理操作培訓前后技能得分
培訓前,66名護生口腔護理操作技能評估平均成績為(69.9±11.2)分,無1人合格,尤其是評估患者情況一項得分較差。培訓后,技能評估平均成績為(91.7±5.6)分,合格率達88.5%,優秀率為30%,口腔護理各結構因素得分明顯提高。
2培訓前后技能評估各結構因素得分比較
培訓前、后素質要求成績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評估患者情況、操作前準備等各因素培訓后成績明顯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討論
1樹立“實用”思想,明確口腔護理的重要性
口腔護理是護理人員認真評估和判斷患者口腔情況后,及使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和必要的衛生指導,是基礎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可有效預防疾病及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護生作為護理隊伍的后備新生力量,在培訓中應強調護理操作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從指導思想、具體操作動作及評分標準都要圍繞“實用”二字,做到人人過關、程序規范、掌握要點。
2規范操作,確保護生護理操作水平
臨床口腔護理操作的實況是十分復雜和緊張的,這就要求護生在高壓力和復雜的環境下仍能規范和準確地實施操作。護生只有在真實的醫療環境下參與患者的口腔護理,才能提高自身護理操作水平。建立口腔護理操作技能評估制度,評價了解護生掌握口腔護理操作技能實情,確保其臨床環境下操作規范,有利于培養護生良好的職業責任感。
3技能評估對護生操作能力的提升有促進作用
技能評估是醫學教學中評價實踐教學質量和了解學生實際掌握程度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有研究表明,與花相同的時間重復學習相比,技能評估可以延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時間,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內容的要點。因此,建立適宜的技能評估制度對護生掌握實踐技能有促進和推動作用。本次評估發現:盡管66名護生在3個月前接受過口腔護理操作培訓,但3個月后對學生進行口腔護理操作過程部分(滿分40分)考核時,學生平均得分只有(28.8±4.7)分,這說明絕大部分學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口腔護理操作知識也同理論知識一樣存在遺忘現象。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技能評估與再培訓,通過再培訓可以延緩學生口腔護理技能退步和遺忘的速度。確保學生在高壓力工作環境下操作技能規范、合格。
關鍵詞:高職院校;健康評估;護理專業
健康評估是研究病人的主觀資料,以確定其護理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的學科,也是學習臨床護理課程的基礎。健康評估主要在于培養學生護理評估的思維模式,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筆者從事多年健康評估教學工作以來,發現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經過多方面了解情況,筆者總結了健康評估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
一、存在問題
1.教師自身實踐能力不足,知識結構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健康評估課程的教師大多重視課程中的常見癥狀和體征、輔助檢查等,往往忽視了關于心理、社會評估等知識的教學。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對健康評估課程的學習目的產生偏見,對護理對象的評估內容認識不全面,在培養臨床護理思維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學生對健康評估這門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普遍有畏難情緒
健康評估作為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醫學課程的橋梁,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要求學生具備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礎醫學的知識。但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的掌握并不理想,所以學習這門課程大都感覺到非常吃力。在常見癥狀和體征中涉及一些具體的疾病,而這些具體的疾病學生又沒有學習過,這也使得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學習積極性不高。
3.教學方法單一,實踐技能教學薄弱
健康評估課程的學習是為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臨床護理思想,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熟練的實踐技能。但是,教師在健康評估的教學中對這部分重視程度不夠,在實際教學中往往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學生對實踐技能的學習。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少與教材相配套的實驗報告,缺少了對實踐技能操作過程的完整記錄,導致了實驗課教學過程的不完整。
4.健康評估課程考核方法單一,不能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
健康評估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所以對于這門課程的考核也應該包括實踐技能操作的考核。但是長期以來,教師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考核,這種考核方式是很不全面的,缺少對實踐技能操作的考核,也造成學生對操作技能的輕視,最終使健康評估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相應的對策
1.完善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和觀念
教師應加強自身知識結構的完善,及時更新觀念。教師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也要注重實踐技能的練習。教師要自覺參加醫院的臨床實踐工作,加深對常見癥狀的理解,在臨床實踐中檢驗和熟練課程中所講授的技能操作。教師只有具備豐富的臨床護理實踐知識,才能更好地從整體上把握護理對象的生理及心理、社會評估的方法和難點,為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2.運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健康評估這門課程涉及的基礎醫學知識較多,大多數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并不理想,教師要適當地幫助學生復習這些基礎知識,使學生消除學習上的畏難情緒。教師可以采用情景化教學模式,設置一些貼近臨床實際的病例,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另外,教師應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功能,使教學更加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運用綜合評價方式改進課程考核方法
健康評估這門課程不僅有理論知識的教學,還包括了實踐技能的教學,所以,對該課程的考核也應該是多方面的。綜合評價方式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學習態度、理論知識的考核、實踐技能操作的考核。其中,學習態度包括學習紀律、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等;理論知識的考核中應適當增加情景化的病例,加強學生應對和回答臨床護理問題的能力。要提高健康評估的教學效果,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所以,考核中很重要的是考核學生的技能操作。在健康評估的考核評定中要提高技能操作的成績比重,從而使學生重視技能操作的練習。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民群眾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也對高職院校的護理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腳踏實地地認真完成健康評估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護理觀念,才能使健康評估的教學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軼,劉志鳳,梁紅霞.高等教育護理專業健康評估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5(24):10-11.
[2]王敏.健康評估課程教學淺談[J].衛生職業教育,2012(8):41-42.
[3]蔡小紅.高職學生健康評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5(8):1491-1492.
[4]潘淑慧.健康評估考核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2(12):22-27.
關鍵詞: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培訓效果評估
作者簡介:曾鳴(1957-),男,山西太原人,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教授。(北京 102206);魏建云(1974-),女,北京人,北京市電力公司城區供電公司人力資源處處長,高級工程師,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程碩士。(北京 100034)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1-0085-01
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形式之一,可以滿足企業和員工自身發展的需要,是現代企業戰略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1]。北京市電力公司城區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城區供電公司”)地處首都中心區,承擔著確保首都電網安全可靠供電的繁重任務,隨著科技發展,各項新技術、新業務的應用,對員工的技術、技能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從管理層到一線員工對教育培訓工作實效寄予了越來越高的期望。公司希望通過培訓可以切實提高員工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技能水平;而員工則希望培訓更加貼近實際,求效率,求質量。作為人力資源專業管理者期望探索出一套切實有效的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對培訓效果進行客觀全面地評估以指導實踐。
一、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效果評估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電網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國家電網公司各項管理要求不斷提升。面對公司內外部形勢的變化,城區供電公司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大力實施人才戰略,深入開展員工教育培訓工作,打造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現階段,從教育培訓參培人員角度可將教育培訓組織分成三類,即管理人員培訓、技術人員培訓和技能人員培訓。城區供電公司現有培訓評估主要是根據培訓內容開展,一般安排在培訓后,由培訓組織者組織開展,主要評估形式包括問卷調查、電話回訪和面談。比較常用的是問卷調查,也會根據階段性培訓任務開展電話回訪,并在做年度培訓計劃時有針對性開展面談調研。
培訓效果評估工作是企業組織培訓過程中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城區供電公司在教育培訓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公司雖從形式上建立了培訓評估的機制,但實施上教育培訓效果評估僅作為一項工作存在,實際指導效果不明顯;沒有形成對授課教師的反饋機制,效果評估結果無從幫助授課教師提升自身授課水平,沒有起到指導培訓方案改進的作用;培訓效果評估匯總結果大多數以資料形式留存,對培訓組織者來說,也失去了總結培訓組織工作成敗的機會;另外,問卷內容的全面性、規范性都需做進一步完善。
如何能在有限的人力資源條件下,充分釋放員工的潛能,發揮團隊的凝聚力,推動組織的變革與發展,成為當代管理學中的重要課題[2]。培訓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手段,但一些企業培訓帶有盲目性以及一些為了培訓而組織的培訓使得培訓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本文針對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構建效果評估模型并提出提升策略。
二、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通過對培訓項目、接受培訓員工和組織三個方面的評估構建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效果評估模型。供電公司在對這三項進行評估時,需要綜合考慮到培訓的短期效果與長期效果之間的差異,將培訓評估內容分為兩類:短期評估和長期評估。對于培訓項目而言,將以短期評估為主,廣泛收集短期時間的評估數據;組織評估主要進行的是長期評估,以長期數據的收集為主;對于培訓員工的評估,既要進行短期評估,又要進行長期評估[3]。
1.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效果評估模型的構建原則
本文從培訓項目、接受培訓員工和組織這三個方面對城區供電公司的教育培訓效果進行綜合評估,根據上文所述,將培訓內容評估分為短期評估和長期評估兩種方式。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效果評估模型構建原則如表1所示。
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信息傳遞的行為,并不是簡單的受訓者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過程。研究表明[3],對于受訓者來說,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在不同情景可以自如地運用培訓所學到的技能。因此,培訓評估不僅應該考慮到短期時間的知識提高水平,還包括長期實踐能力的提高。
2.短期評估
短期評估是在培訓結束后,對受訓者的滿意程度和知識容量的提高程度進行評估,各項培訓內容的短期評估具有以下共同點:
(1)評估目標直接。培訓的過程是專業講師通過機器、技能向受訓者傳授新技能和知識的過程,受訓者通過培訓掌握到先進的工作方法,提高創新能力。培訓評估是指對培訓講師、受訓者和公司的滿意情況進行調查,還包括受訓者的知識、業務能力的提高程度[4]。評估目標的直接表象就是培訓中的各個環節以及受訓者的提高水平。
(2)培訓影響結果深遠。在培訓結束后,受訓者不僅獲得的是新知識和技術擴展,在工作實踐中,受訓者能夠將這些技能運用到工作和管理中,這將對公司產生深遠的、良好的效果,從而達到培訓的最終目標,然而,這種效果是短期內無法顯現出來的。對于培訓項目的評估,與培訓講師的資歷、經驗,培訓內容的先進性和深度密切相關,這些同受訓者評估一樣,對公司具有長久影響。
3.長期評估
長期培訓一般計劃性較強,有較強的目的性。相應地,長期評估主要對受訓者接受培訓后的遠期效果和公司業績水平的提高進行評估。評估效果不僅與培訓過程相關,還將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為了減少非培訓因素對評估效果的影響,需考慮到影響長期評估的因素。影響長期評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點:
(1)員工個人特點。在組織活動中,員工進行某項行為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動機性。員工的動機在培訓效果的評估中主要具有以下特點:培訓內容是否與個人績效相連;績效的提高是否帶來滿意度的增加。當培訓內容與員工的利益相關時,在培訓過程中及培訓后,員工會表現的更積極,以期獲得更高的工作回報。如果個人奮斗成果與績效不相關,將不能促進培訓效果的顯著提升,那么在長期評估中,培訓效果將受到影響。
(2)組織特點。組織就是指人們為實現一定的目標,互相協作結合而成的集體或團體,其特征表現為團隊協作能力、協調水平、制度完善和文化的更新程度等方面。組織培訓的目的是鼓勵團隊中的每個員工更積極主動地開展日常工作,并且提高組織的工作效率和業績水平,那么參與培訓和靈活運用培訓知識更容易被團隊員工接受。激勵的競爭將會給予員工更多的培訓機會,因為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工作水平,員工才能在組織中獲得更高的發展。
組織的特征對培訓效果具有雙重影響,即間接影響和直接影響。間接影響是指接受培訓的員工在培訓中更具有學習動機、獲得知識的需求更明顯。對于績效水平好的團隊來說,員工相信接受培訓將更利于自身的發展,并期望獲得更高的回報。
4.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城區供電公司的培訓效果評估主要分為三類:培訓項目、受訓者和組織的培訓效果評估。受訓者的評估可以區分為技能人員評估指標體系、專業技術人員評估指標體系和管理人員評估指標體系。
(1)教育培訓項目評估指標體系。針對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特點,構建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2)受訓者評估指標體系。接受培訓的人在不同的培訓階段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對于受訓者的培訓評估,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長期評估和短期評估。由于在實踐工作中檢驗長期評估工作難度大、困難多,對培訓評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部分公司過于重視短期評估。長期評估是對受訓者的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應用情況的評估,這關系到培訓的深遠影響效果,是公司管理者比較關心的利益點之一。短期評估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對受訓者的培訓效果進行考察。受訓者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如圖2所示。
(3)組織評估指標體系。組織的評估主要是培訓后組織效益的長期評估,評估指標如圖3所示。
三、城區供電公司教育培訓效果評估提升策略建議
教育培訓是人力資源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是關系到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工作,這已是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共識。本文通過對城區供電公司人力資源構成情況,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分析,提出了以下提升策略。
1.非正式評估
書面形式的評估會受到時間、空間的影響,人力資源專業人員應多深入一線,深入生產經營工作實際,了解一線需求,從實踐中培養授課教師,使培訓更具有針對性。同時,多利用訪談、座談等形式,了解配網發展方向,了解生產經營業務需求,制定出更切合實際的培訓方案和效果評估方案。
2.培訓者自我評估
對于技術、技能等具體明確的培訓項目,在培訓前后分別開展評估,使參培者在培訓前就對自己的知識、技術、技能水平有一個總體評價,對課程要求和實際目標有一個全面了解,以指導課程過程中與授課教師的配合,讓參培者都清楚地看到培訓的實際效果。
3.授課教師的自我評估
供電企業所需的專業培訓,師資大多來自公司內部、電力系統內部或設備生產廠家,要想切實提升培訓效果,提升授課教師教學水平是一項核心任務。供電企業的授課教師大多數是兼職教師,他們既是生產骨干,同時也起到培訓老師的作用。培訓的內容和方式是影響培訓效果評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應該充分利用培訓效果評估結果,對這些資料進行總結分析,幫助授課教師總結提升自身培訓綜合水平,而避免過去教學過程只有教師單兵作戰的情形。
4.做好培訓評估的投入產出分析
除了上述評估內容外,還需要對培訓效果做投入與產出情況的對比分析,對于兄弟單位開展過的成熟項目或者非電力專業的通用課程,專業公司可能有更加成熟的方案,培訓組織者不一定面面俱到都去嘗試,可以通過外包等方式開展培訓。
參考文獻:
[1]趙曙明,吳慈生.中國企業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8,(3):48-50.
[2]勞倫斯?克壘曼.人力資源管理:獲取競爭優勢的工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摘要: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是誰在保衛我們的國家,是我們的中國軍人在日日夜夜辛勤保衛我們。而且正是因為我國軍事方面的強大,才能免除其他國家對于我們的輕視和欺負。為了更好的訓練我們的軍人使她們擁有更好的專業素養,越來越多的訓練方法被應用去鍛煉她們的專業技能和不怕吃苦的韌性。下面我們就針對炮兵進行仔細研究。
關鍵詞:炮兵;測地訓練;評估系統;研究與應用
我國的太平穩定是中國軍人隊伍的強大來保證的,那么如何才能保證軍人擁有強大的專業技能和堅韌不拔的意志。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長期的訓練鍛煉出來,但是訓練評估如何才能做到公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科學的評估系統,因為只有這樣的系統才能保證評估的專業性、科學性等多種性質。那么這個評估系統的建立以及應用又還如何處理呢?今天我們就來具體探討一下。
一.炮兵測地訓練的目的
炮兵是我國兵種中的一種,在大型的保衛戰以及進攻戰中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炮兵測地就是炮兵日常訓練中常見的一種,因為炮兵在鴣∽髡絞幣彩背P枰對作戰場地有一個測量,只有炮兵有準確的數據分析,才能增加作戰成功的可能性。
(一)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提高技術保障能力
炮兵的日常測地訓練可以使炮兵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提高技術保障能力。只有炮兵在日常測地訓練中達到這一水平,在真正的現場上才可以精準作戰,這對于最終的作戰成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平時的訓練
(二)靈活運用作業方法
炮兵測地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地理環境對于炮兵測地的挑戰難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必須注意靈活運用作業方法,盡可能采取合適的方法去進行實地測量。這樣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縮短測地時間,為作戰贏取最有力的時機。
(三)及時提供準確的測地成果
日常測地訓練就是使炮兵不斷熟練各種測地方法。只有非常熟練地掌握了這些方法技能,我們才能為炮兵指揮部及時提供準確的測地結果,給指揮部爭取分析戰況和作戰環境的時間。反之,如果我們不能做到熟練程度,很有可能貽誤戰機,最終導致戰爭失敗。
(四)作戰時可以嚴密偽裝、隱蔽行動
炮兵測地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作戰方法,也可以幫助我們在作戰是嚴密偽裝、隱蔽行動。這對于我們作戰時尋找最合適的作戰地點也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我們對于炮兵測地訓練必須加以重視,這樣才能保證炮兵作戰成功。
二.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現狀與發展趨勢
炮兵測地訓練是一種有效地訓練手段,不僅可以提高她們的專業素養,對于她們其他方面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提高訓練成果中最有效的一種手段就是對炮兵測地進行評估,但是只有完善的評估系統才能保證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專業性。那么這種系統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又是如何,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一)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現狀
我國的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相較于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炮兵測地評估系統已經實現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但是這些在我國的炮兵測地評估系統中才剛剛得到應用,并沒有廣泛地被應用。所以我國炮兵測地評估系統還是比較落后的,我們必須對此加以重視,認真研究,早日實現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
(二)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發展趨勢
我國的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相較于發達國家的評估系統而言,仍然不夠先進科學,所以我們國家炮兵測地評估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可能是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全面普及。這樣炮兵測地評估系統才能更加便利、科學。這樣的評估系統得出的結果才能更加使人信服,才可以督促炮兵的日常訓練,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優秀炮兵。
三.炮兵測地評估系統模塊分析
炮兵測地評估系統到底是如何做到完善和科學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具體探討分析一下它的評估系統的模塊組成。只有我們對此有正確的認識,我們真正理解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的科學性。更好的為將來系統的應用和改進采取措施。
(一)教學模塊
教學模塊一般是炮兵測地評估系統中的第一個環節,因為炮兵測地也是炮兵學員通過教官教學來學到的。這一個環節的考核主要是針對教學環節中的學生的課堂反應以及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來進行基本評估。
(二)訓練模塊
訓練模塊是炮兵測地評估系統中所占比重比較大的一個環節,因為這是學員鞏固專業技能的最直接的手段,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提高炮兵學員測地技能的過程。這個階段的評估主要是針對訓練中學員的各方面的操作步驟及操作技能規范性的考量,當然訓練最終得到的測地數據的準確性也對這個環節評估有很大的影響?
(三)評估模塊
評估模塊是炮兵測地評估系統最終的整合評估,這個評估不僅包含了炮兵測地的平時成績而且最終的考核成績也會被計入其中。這就大大增加了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的科學性。此外,還有老師對于學生平時表現的考評,這也增加了考評的人性化。
四.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的實現
炮兵測地評估系統對于提高炮兵測地水平和作戰能力都是很大的影響,那么炮兵測地評估系統又是如何實現的?因為這個涉及到很多信息專業知識,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幫助我們了解這個系統存在的必要性和它運行的科學性。
(一)炮兵測地評估系統采用專業的計算分統計系統
計算分統計系統是一種專業的電子程序,這種程序可以綜合學員訓練和教學中的成績和考核最終的成績進行自動的成績合成,這種程序已經設計了各類成績在最終考核結果中所占的比例,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技術來實現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的計算統計。
(二)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管理模塊的實現
炮兵測地評估系統需要對所有炮兵的測地進行評估,所以必須實現系統管理。只有這樣,工作程序才能簡化。通過一定的信息手段,每個學員都要通過管理頁面的個人登記才能進入考評網站進行試題選答,老師也可以通過這個系統進行學生的最終考評分析。
五.小結
炮兵測地訓練對于炮兵的專業技能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后的評估結果對于炮兵測地訓練是有積極意義的。所以我們可以本文分析,對這個系統有一定的認識,也可以了解如何實現炮兵測地評估系統。
參考文獻:
[1]薛昭,何澤.炮兵測地評估系統的造就與實現.[J]電子商務期刊.2010.10
[2]杜曉月,徐國華.炮兵軍事訓練成績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中國電子期刊.20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