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1 04:14: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工程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高技術發展。建筑工程涉及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它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住房,而是結合了堤壩建筑、公共設施建筑、橋梁建筑、道路建設等于一體的建設,建筑涉及的領域覆蓋了社會中的方方面面。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建筑的原理及方法,對于社會類問題也要進行考慮研究,同時,對于建筑行業工作者而言,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較高的專業技能。
(2)智能化發展。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人們越來越注重智能化的發展,于是,建筑工程通過與計算機的融合,在建筑行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智能建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等加強安全系統的調控,為提高自動化水平,科學技術與建筑工程技術相結合,達到智能化發展水平,例如:電梯里安裝了監控系統,在室內安裝智能化系統,用來控制開關亮度及室內溫度等。智能化的實現使建筑向信息化方向發展,為建筑工程提供了發揮的空間,同時在建筑行業中占據了不可撼動的地位。
(3)綠色建筑。伴隨社會的不斷進步,污染現象逐漸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污染隨處可見,建筑工程可以通過綠色建筑技術,降低對環境的傷害,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環境資源,發揮到節能環保的作用,通過控制污染現象的不斷加深,建筑師們不斷尋找新方法,以節約能源、消減污染為目的,開辟綠色化、無害化新途徑,綠色建筑在發揮其正常功能的基礎上,對健康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
(4)做工精細。如今,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建筑材料與結構也越來越精細,為增加建筑的承受能力,通過增加材料的密度與硬度的方法,加強了建筑的穩定性與牢固性,提高建筑質量的同時建筑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精細化的處理對技術人員專業性技能要求很嚴格,建筑工程技術的競爭,使得建筑行業的人才不斷完善自身,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涉獵各方面的知識以豐富自己頭腦,通過學習基本的計算機知識、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2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
(1)多樣性。建筑行業的多樣化體現了建筑的獨特風格,每一個建筑都具有其特定的結構模式,結合其特定的功能,選擇適合的施工材料,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每個建筑在成型的過程中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點與風格,根據當地環境、氣候、地形以及文化的特點,通過建筑物的規模、外形結構體現出建筑的多樣性,使建筑具有獨特的風格,因此,建筑工程中多樣性的體現尤為重要。
(2)綜合性。建筑工程的完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筑施工具有部門多,程序較繁瑣,涉及面廣的特點,為施工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施工單位不僅要保證工程的順利完成,還要保證材料設施的齊全與安全。建筑本身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建筑個工程的完成需要經歷繁瑣的階段,在此階段,一定要考慮綜合因素,保證工程順利完成。建筑施工的綜合性主要體現在:施工時需多方面、多階段、多工作種類的同時進行。
(3)流動性。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與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建筑行業的固定性與施工單位的流動性逐漸升高,每一棟建筑都有其固定的場所和與其對應的環境。為避免人員與程序的混亂,施工單位根據施工特點應分配給每個人工作程序與任務,合理安排并且充分利用人力物力,還要保證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不僅要保證質量的合理完成,更應定期完成任務,因此,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具有流動性,
3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發展趨勢
(1)信息化發展趨勢。計算機更深層次的發展,在建筑行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促進了建筑工程技術的迅速進步,在建筑工程安裝方面得到了大量的應用于推廣,促使了建筑系統的同步發展,使建筑工程向著智能化、結構精致化、功能多樣化與運轉長久化的方向延伸。利用計算機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弊端與錯誤,避免了事故的發生,發揮了實施監督、控制、校對的作用,保證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使建筑工程的質量得以達標,在計算機操控下,只要輸入指定的程序與指示,就能對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研究,設計出更準確、合適的建筑施工圖紙,節省勞動力的同時避免了事故的發生。信息化在建筑中的應用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監督效率與管理水平。
(2)集成化發展趨勢。集成化是指將建筑安裝技術、施工技術進行有效連接,為建筑工程技術的綜合效益與水平的提高進行多種技術的結合,用來滿足建筑的發展需求。以前中國建筑行業技術不夠完善,手工出現單一化現象,以明顯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對于大規模建筑施工設備及大量勞動力的前提下,建筑工程技術的集成化備受建筑工程的關注。建筑工程集成化成為加快建筑工程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
(3)精細化發展趨勢。隨著建筑工程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完善,建筑工程技術逐漸走向精細化,建筑行業對施工設備、技術等要求越來越高,例如:建筑工程對鋼結構技術的精細化不斷提高,新的焊接水平越來越高逐漸成為結合多功能為一體的技術,在鋼結構安裝中,工程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監控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使建筑工程技術的精細化水平得以提升,精細化的發展為提高建筑工程技術的監督、質量的達標、工作的焦慮做出較大貢獻。
(4)國際合作趨勢。建筑行業的不斷壯大與發展,國際之間的合作也在不斷增加,在世界交流的不斷加深中,很多國家選擇了對于重大建筑相互合作的方法,目的是為了合理利用資源,更好完善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提高建筑工程之間的競爭力,有利于建筑市場的壯大與聚集,通過國際間的交流,使建筑工程技術在研發與創新上取得歷史性突破,因此,經過文化交流的建筑工程技術越來越受歡迎,國際合作的到來有利于建筑行業的發展。
(5)生態化發展趨勢。生態化建筑成為建筑工程行業中的一種新興技術,開發新質量產品,降低浪費的現象,堅持走廢棄物循環利用路線,在建筑工程中生態化充分利用了高新科技,運用物理知識、建筑設計方案、科學材料氣候學等知識為建筑工程技術服務,根據建筑設計的要求,對生態環境進行充分考慮,以選取低成本,高質量,環保材料為宗旨,實現建筑物與生態環境相統一的路線,使建設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得以提升,在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同時,生態化建筑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浪費,降低資源的消耗。生態化建筑不僅僅為認為帶來舒適、節能的環境,又最大程度的保護生態環境,是目前值得推廣的建筑工程技術。
4總結
縱觀國內外,我國建筑工程發展起點比較低,致使管理理念較為傳統,甚至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節奏。故此,我們需要不斷創新工程技術管理理念。注重吸取百家之長,從國外引進新的、先進的工程技術管理理念,充盈并豐富原有技術管理理念,使得我們的工程技術管理跟上建筑業新時期的發展步伐與節奏。創新是當今時展的主題,創新能讓建筑業永葆生機與活力,走在時代的前沿。蘋果因創新將諾基亞遠遠甩在身后,創新是所有企業在經濟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建筑企業要注重創新,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管理方法,不斷發掘員工的創新潛力,營造創新氛圍,比如在工程項目技術管理中施行民主制的技術管理,組織職工進行民主討論,更新技術管理的規章制度,并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創新,形成適合本次項目的新的規章制度。也可以定期組織技術管理交流座談會以及技術培訓活動等等。這些活動都有助于提高員工創新的積極性,進而為企業創造價值。
2構建并完善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制度
思想與行動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思想落后與行動滯后均無法實現目標。在建筑工程技術管理中也一樣。我們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還需要有與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建筑工程技術管理中,科學、合理的工程技術管理制度是進行管理工程技術的前提與必要條件之一。所以,我們要構建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工程技術管理制度。作為整個項目工程的核心管理部門,項目管理部應該主導進行項目工程技術管理。要建立各級技術管理部門,明確各部門的權責,將管理職責落到到具體的部門、工作崗位、個人身上,倡導人人有責的工作理念。同時,不斷強化工程技術管理,明確建筑工程各施工部分與各個施工階段的進度要求、質量要求、工藝要求以及驗收標準等等。做到依制度管理各級部門,依制度論責、依制度治理企業。
3深化我國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
作為工程技術管理的重點組成部分以及重要內容,工程技術資料在工程技術管理中也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故此,建筑企業的工程技術管理部門一定要認識到工程技術資料管理的重要性。企業要注重調動全體參與項目工程的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意識,通過宣傳等方式加強他們對工程技術資料管理的認識,同時要加強監督檢查力度。除此以外,建筑單位還可以構建一套較為科學、合理的工程技術資料管理規章制度,交由專業的資料管理員管理資料,同時督促相關部門依照規定正確編寫工程資料,并及時上交,如此,便能確保工程技術資料的準確度與完整度。
4加強對技術人才的管理
作為整個建筑工程項目技術管理的核心,技術管理人才承擔著開展所有技術管理活動的職責。建筑企業要加強對技術人才的管理,而選聘符合企業技術管理標準的技術管理人才則是整個人才管理的重頭工作。在人才選拔中,最忌諱任人唯親。因此,必須制定一套嚴格的人才聘用管理制度,對于企業晉升人員一定要全面權衡。如果需要聘用外部人員,則需要加以綜合考量。如此,才能從源頭上把好人才選拔關,實現任人唯才。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建筑業帶來了一系列革命,各種新型工藝設備、材料、方法等不斷涌入,而學習、掌握這些新設備、新技術以及新工藝就需要培訓。故此,針對已經選拔進入企業的技術管理人才,還需要進行培訓。企業需要建立屬于企業的內部人才培養機制,培訓新進職工或者定期培訓老職工。如此,可以通過教育培訓提高企業技術管理人才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與綜合素質能力。這些技術管理人才掌握了新的知識便能夠更好地在現場采用新型設備、新工藝方法組織施工,不斷提高工作效益與建筑產品的附加價值,進而提升本企業在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力。同時,建筑企業可以建立與各大高校之間的合作關系,儲備未來所需人才,進行校企聯盟,高校向企業輸送人才,企業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基地,實現共贏。
5結語
英文名稱: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主管單位: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4-6011
國內刊號:11-3032/TU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問題,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我國建筑工程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建筑工程的工程管理是一項很復雜的過程,不僅僅涉及到人員,材料設備的管理,更要綜合考慮到整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施工施工環境,施工安全控制,因此,也對工程的管理人員和管理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建筑工程管理在實踐中取得了一些完善,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對工程的質量和施工的安全產生了消極影響,因此,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對建筑工程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施工人員管理問題
(一)管理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國的工程建設管理人員準入制度不完善,很多管理人員可以靠著關系或者是憑借某一個高層的喜好而進入工程地方管理,由于準入機制的不合理,不嚴格,很多不懂管理,不知經濟,不明財務甚至不懂技術的人員,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工程項目的管理層,管理團隊整體素質偏低,管理機構臃腫。
(二)對人員的管理缺乏科學性
在施工過程中,分工不明確,權責不清晰,對人員的管理和對工程的管理脫節嚴重,同時,對工程技術人員的獎懲、任免、選用等主要是由施工單位的人事部門為主,管理也比較隨意。
2.材料設備和工程質量問題
(一)材料設備管理缺乏科學性
首先,材料采購環節,為了大力節省施工成本,各種質量低劣的工程物料嚴重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同時,采購環節暗箱操作嚴重,抽取提成,拿回扣等情況普遍。其次,材料堆放位置不合理,分類不科學,對各種物料進行存儲時候沒有嚴格安排進場時間,在材料管理存儲過程中,各種材料發生潮濕,霉變,揮發,磨損情況嚴重。
(二)材料質檢制度不夠完善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材材料質量檢測方法落后。質量檢測的手段和方法傳統而簡單,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很多區域的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機構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寫表格,工序缺乏嚴密性,且繁瑣,失誤較大,甚至是人為的修改數據,使得各種數據統計資料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其次,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質量檢測力度不夠,檢測結果缺乏真實性。對質量檢測制度貫徹執行不力,檢測標準不夠嚴格,抽樣不合理,材料質量安全隱患比較多。檢測人員缺乏職業操守,因為私利而弄虛作假,材料檢測的結果缺乏真實性。
3.施工技術操作問題
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人員的素質偏低,對各種各機械設備的操控不夠熟練,手工操作比重比較大,失誤比較多,因此,容易發生不規范操作,違章操作的現象。其次,同時,對各種施工標準和施工的規章制度理解不深入,貫徹落實的力度不夠,缺乏系統科學的監督機制。最后,建筑工程建設中,各種砂漿,混泥土,石灰漿等配比不合理。比如為額外利益在配置砂漿的時候不按照標準比例,經常偷工減料;在施工過程中,有的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或者施工人員為了減少工作量,經常會擅自去掉其中幾個規格的砂漿,對于攪拌用水缺乏檢驗檢測,忽略了水質對于物料的影響,這樣給工程質量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4.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實施安全施工管理是保證施工正常進行的客觀要求。但是,安全管理工作并沒有得到重視。首先,建筑工程建設中,缺乏健全科學的安全管理機制,安全管理方式落后,對國家的各種安全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不到位,同時,管理人員追去經濟效益忽視對施工安全的控制,施工人員本身安全意識薄弱。都使得建筑工程建設中,安全事故頻繁。
三.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措施探討
雖然我國的建筑工程發展迅速,并在國民經濟增長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容忽視,為了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體制,促進整個行業管理上的成熟,。筆者結合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經驗,在借鑒他人技術理論的基礎上,對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進行分析。
1. 圖紙會審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圖紙是施工依據也是重要的技術資料。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單位工程項目設計意圖、設計特點及對施工要求。施工單位把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來,把施工中可能出現的難點提出來,在施工中使用某些材料采購及使用困難提出來。施工單位必須從實際出發,審查圖紙,經設計、施工、建設三方協商,達到達到設計及質量要求。
2.改善人員管理方式,提高人員綜合素質
(一)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方式
堅持“以人為本”,重視管理。管理人員只有扎扎實實地提高素質,提高管理水平,注重細節管理,用心管理,才能發現細節問題的實質,同時,要改善決策方式,加強管理中的民主化和集體化,加強和施工人員的交流,促進人員關系的和諧。
(二)加大對施工人員的培訓,提高操作的熟練度。
由于建筑工程一種龐大復雜的操作施工過程,其中無論是先進的設備還是純人力勞動,手工操作都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國建筑業起步發展時間晚,對技術人員的系統培訓尚不夠完善,手工操作人員的手工操作能力相對而言有著很大的差距,操作不熟練,操作失誤多,不利于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保證。因此,要加強對施工員工的培訓,提高其操作的熟練程度,嚴格執行操控標準,提高操作效率,保證整個項目實施中的技術水準。
3.建立專門的物料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確保建筑用料的質量和安全
(一)要嚴格材料進入標準。材料進場前應檢查其規格、型號、產地、外觀、性能指標、數量等參數,對于一些重要材料,還應該委派專人到現場進行監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須在生產現場檢查水泥、砂石質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攪拌時間是否符合要求等。做好質量的抽樣檢測,客觀記錄。
(二)采用正確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進場的建筑材料應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設立標識,將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材料分別堆放。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鋼筋銹蝕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時間之后需要取用時應先檢測再使用。
4.嚴格執行施工標準,實施規范性操作
(一)嚴格執行施工標準
制定完善相關的施工技術標準,對所有施工人員在施工前進行操作培訓,從理論上深刻明白操控原理,從實踐中進行現場操作演示,務必使所用施工人員都可以嚴格達到施工標準,操控熟練,能夠滿足工程技術相關規范,杜絕胡亂施工操作的現象。
例如,如圖1,在門、窗框粉刷后的施工中。
傳統的門、窗框安裝于粉刷前結束,這類方式的缺點有:漏水,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多數用發泡劑填充,而發泡劑防水性能差,很容易造成能窗框周圍滲漏水,尤其在窗洞尺寸偏差大是,漏水情況更嚴重:窗框損壞,在窗框安裝結束后,粉刷過程中被踩踏、碰撞會損壞窗框;施工久,門窗洞的粉刷要在窗框安裝后進行,這就延長了施工工期。
(二)加強每道工序的質量監控。
從全面控制的角度出發,找出產生誤差或者失誤的原因,分析制約每道工序質量的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消除惡劣影響,減少制約工程質量的因素。嚴格執行每道工序的前后執行順序,杜絕前后跳躍施工,尤其是時間急促,施工匆忙時期,要盡量減少多種工序的交叉,保證整個施工順序的合理穩定。
5.重視工程安全管理
首先,建筑工程要建立健全施工的安全控制機制,設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其次,要對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實施安全知識培訓,更新安全管理理念,采用先進的安全管理方式,最后,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員要將各種安全管理規范和國家的安全法規落實到實處,并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安全施工。
6. 建筑施工中要把好工程竣工驗收關
竣工驗收,是基礎建設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對工程設計、工程質量的最后檢查總結。在驗收時,要嚴格執行國家頒發的工程驗收規范標準,逐項驗收評定??刹扇〔榭础崪y的方法。重點查看各項資料和原始記錄資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驗收標準;砂漿和混凝土試塊、構件強度是否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室內外裝修是否達到標準,有無屋面漏水;廁所、廚房滲水;陽臺泛水;水管、衛生設施接頭冒水;樓地面、屋面開裂等質量通病。
四.結束語
建筑工程的管理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加強管理探究,有助于完善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有助于我國工程建設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曹小軍 李斌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和措施探討 [期刊論文] 《現代營銷》 -2011年9期
[2] 蘇斌 增強建筑施工管理安全體制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 2012(2)
[3] 陳明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和措施探討 [期刊論文] 《中外建筑》 -2010年11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建筑工程;實踐教育;轉型發展
一、緒論
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為了提高學生的社會職業素養、加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已逐漸被高教界認同。而“應用型本科”是四川省對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層次的高職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成都工業學院作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在完成使命、實踐高等教育的道路上,敢于創新,不拘泥于已有的體制和方法,充分發揮教師以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集思廣益,大膽地采用新方法、新理念、新模式等,開創性地建設一類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這是成工院創辦應用型本科學校的一個辦學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傳統的學術型大學和各類職業技術院校,應面向行業,服務地方,明確“為地方培養人才”的目標,來培養社會需要的專用人才,此類型人才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都有鮮明的特點,有較好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其對科技的運用、轉換和推廣能力都比較強。所以該類人才的培養要求更高,不僅要有傳統本科院校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良好的自學能力、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及一定的研究創新能力,還要有高職高專院校學生通過多實踐、多操作而掌握的面向生產、服務、建設、管理一線技術工作的實際動手能力。最后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二、轉型發展分析
根據應用型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分析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轉型發展,而專業的轉型發展最終落在人才的培養過程。如何使得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更好地適應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慮。
1.課程體系的設置
課程體系的設置在參考其他學術型本科院校的設置的基礎上,密切關注該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動態,辦出自己的特色。(1)普通課程設置的完善為了培養建筑工程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我們需要制定新的課程體系,以適應社會需求,滿足地方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特別是建筑工程技術這種實際操作性較強的專業我們不僅要強化基礎理論教學,加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同時還要重點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并使其相互融合,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既要把握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又要避免出現只重視應用不重視基礎理論知識而導致學科的發展后勁不足。所以在教學計劃的安排上應先慢后快,在大多數學生達到基本要求和具備雄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后,再進行專業課程學習。其中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上除了常規建筑工程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加入具有前瞻性、國際化、信息化方面的內容。(2)人才培養的職業適應性——職業性課程設置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要體現職業的適應性。建筑行業職業適應性是指從事某項建筑工作所必需的素質特征,而這些素質特征可以是創新能力,也可以是某種技能或者某種技術等。因此新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指向就是培養具有職業適應性的人才。以建筑工程為例,就是根據建筑專業崗位的需要以及市場的導向,來引導人才的定位,使學生在學習實踐能力、交流創新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上更加突出。總體來說,人才培養定位就是以職業能力的綜合要求為指向,所以可以加入一些建筑工程方面的職業性課程在教學計劃中。但是隨著課程體系中職業性課程的逐漸增多,課程知識碎片“拼盤化”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嚴重,最終會影響專業教育課程功能的發揮。因此應注意職業性課程在教學中的比重。針對以上課程體系方面,要想辦出特色,可以針對本專業學生工作內容設置特色課程。首先明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服務的區域、行業類型,及在這些主要行業中本專業學生主要從事的工作內容。土木工程中,有工民建方向、道路橋梁方向、巖土方向等,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的是工民建方向。工民建方向的學生畢業主要去向有:施工企業、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房地產公司等。用施工企業進行舉例說明,在施工企業的初級工作內容有:①讀懂設計意圖——看懂建筑、結構圖紙;②測量放線;③施工組織設計及各個施工方案的編寫策劃;④給施工班組做好技術交底;⑤資料的收集整理;⑥進場材料驗收,送檢。因此應該在職業性課程設計中,加入針對這些具體工作內容的課程。再如,在施工企業需要項目經理一職,而項目經理有ABCD四個級別,不同的級別有不同的要求,除了學歷的要求外,還要求取得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針對具體的標準,可以開設職業性課程,如一建、二建考試內容的學習和加強普通課程,如英語的學習,以此來滿足學生的職業適應性。以上是以施工企業詳細舉例,其余工作類似。
2.校企合作
應用型本科院校要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培養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對于建筑工程行業,學校把學生送到施工企業,存在很多的現實問題,很多施工企業不愿意接收。近兩年其他專業成立的“卓越工程師班”就是通過克服多種困難,開始嘗試把學生全部送到企業學習的這種校企合作模式,通過產學研結合方式培養應用型人才。除了把學生送到企業這種方式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真題化”教學,其實踐教學與企業生產緊密結合的同時,還可以保持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同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實驗項目、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或論文都可以來自施工企業、房地產公司或其他相關單位,使其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也就是說真題化教學的內容是真實的課題,即取自于在建工程中一些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真題化”教學類似于目前地鐵公司采取的一種“校企合作”模式。近年來地鐵發展迅速,單位大量擴招,這么多人不可能都到公司進行實地培訓,那么地鐵公司就提前到學校選好學生,根據每個月學生在校學習專業課程的情況,出與企業實際問題有關的每周一題和每月一文,讓學生學習,然后再定期到學校進行交流。這種校企合作方式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也有異曲同工的效果。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教育,必然會使教學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方法發生變化,從而推動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轉型發展。
3.師資隊伍建設
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專業師資的要求,應該是熟悉業務和專業知識的“雙師”型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同時具備專業知識和實際運用能力。那教師也應同時具有理論知識和現場經驗,作為雙師型教師不僅要能傳授專業知識,更要了解現場情況和熟悉崗位操作,并且能通過恰當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法培養建筑工程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專業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①聘請具有豐富建筑工程現場經驗的人才作為兼職教師;②培養在校缺乏工程經驗的教師,通過在職培訓或企業兼職的方式到施工企業、設計單位等承擔具體的工作任務。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加在校教師工程經驗,增加與社會各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合作,同時也能掌握建筑行業的發展形勢和方向。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建筑工程行業應用型創新人才,“雙師型”教師是關鍵。
三、總結
【關鍵詞】職業資格 建筑工程 課程體系 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4-0020-01
一 建筑工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建筑工程專業資格證書涉及建設施工、生產、服務各崗位從業人員。2002年,建設部、勞動部共同下發了《關于建設行業生產操作人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2012年住建部新頒布了《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職業標準》,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建筑“員”資格證書制度。職業資格認證類型分兩種:一是管理類的,從事工程項目管理人員的崗位證書,如建筑“員”和造價員等崗位證書;二是操作類的,主要有傳統的電工、電焊工、混凝土工、砌筑工、鋼筋工等職業工種和智能樓宇管理師、室內裝飾設計員、家具設計師、制圖員、裝飾裝修工、公路養護工等新職業工種。
二 與職業資格認證相融合的高職建筑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開發研究
建筑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應以職業崗位要求為起點,分析構成各專業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和考評內容,根據職業資格考核標準和建筑工程崗位要求,構建包括基本素質、通用能力、職業技能和職業拓展技能四個學習領域的課程體系和框架,課程內容服務于職業任職資格及考核標準,實現“課、崗、證”的統一,體現課程理念緊緊瞄準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為高技能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第一,以建筑工程工作過程、所需知識和技能以及職業崗位設置為導向,確定專業技術和專業方向。參照建筑行業職業崗位(群)要求和相關職業資格標準、行業技術規范,把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理論和技能融入教學過程,構建職業資格證書和畢業證書相融通的課程體系;整合傳統教學內容,淡化課程學科性,將建筑施工技術、鋼結構、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等整合為幾門主要的施工課程,將房屋建筑課程調整為建筑構造與識圖,增加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等知識,開設建筑施工圖識讀、結構施工圖識讀等整周教學;綜合實訓以工程項目工作全過程為內容,突出教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課程設置與職業崗位資格、能力發展緊密融合,達到學以致用、課證結合的目的。
第二,以可持續發展和個性化培養為目標,搭建公共基礎和個性化知識框架。個性化教學包括專題、選修課程、社會實踐、創新教育、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等。項目式、個性化專題教學圍繞建筑結構形式、建筑工程質量、論文等多種方向進行調研,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實現課內教育與課外應用相結合、指導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選修課程從專業先進技術、延伸專業知識、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設置,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開展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術服務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結合學生學習興趣開展創新教育,設立特長生課題學習和專業社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技能競賽和校外項目,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開展個案式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
第三,建設工學結合職業崗位訓練基地,強化實習實訓。實訓基地建設是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其核心是加強校內“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專業教室建設和校外“工學整合學習崗位”實訓基地建設。在校企融合發展平臺上,借助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建校內外綜合實驗、實訓基地;根據職業崗位能力設置實訓項目,加大綜合實訓、頂崗實習的力度;由在校專職教師和校外兼職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研發課程、編寫實訓教材、組織實習實訓和考核,充分發揮專兼職教師的專長,整合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通過專業教室、實訓室、教學工地等分層次、分項目、分階段開展知識技能一體化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四,雙證合一,實施“教、學、證”一體化的教學考核模式。根據企業需求和職業資格認證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融合職業資格認證課程,將“員”、智能樓宇管理師、室內裝飾設計員、鋼筋工、砌筑工、混凝土工等國家職業標準、資格考核規范整合到課程內容和課程設置中,實現職業資格與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確定職業發展方向,為就業做好準備。根據學生專業、興趣和特長強化職業能力課程學習,積極開展職業技能訓練,開設以施工員、技術員、安全員等職業崗位為核心的能力培養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分層次進行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形成專業技術基本應用能力,鼓勵指導學生通過相應的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等職業崗位技能鑒定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為今后的就業打好基礎。
三 結束語
高職教育應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構建“理實一體、課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筑工程專業應根據專業方向和崗位要求,制定出符合行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需求的課程體系,促進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發展。
關鍵詞: 高職高專建工專業 崗位能力 聯動實訓模式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功,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高等教育向“平民化”方向發展,較好地滿足了我國的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高職培養的是應用型專門人才,其中實訓教學是一個重要環節。在傳統的實訓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機械的,教師是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和技能。灌輸式教學中實訓內容的確定,實訓方法、實訓步驟的制定,實訓場地的選擇,實訓準備等都由學校或教師完成,實訓時學生只需按規定的步驟機械操作即可。
以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為例,實訓以建筑材料試驗、單項技能實訓(課程實訓)、綜合技能實訓、仿真實訓為主,缺乏系統性、真實性,和施工現場差距較大,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幫助不大,不能滿足高職學生零距離就業的要求,名為實訓,其實還是停留在實習的階段。訓的程度、內容和深度都達不到就業單位的要求,企業缺乏認同感,更談不上感興趣了。綜上所述,目前高職高專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實訓課程存在的問題包括偏離企業實際、忽略崗位能力培養,導致學生就業心理落差較大、企業崗位責任不清、團隊意識不強等特點。
1.高職高專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崗位能力分析
建筑工程專業的就業崗位可分為內業和外業,內業崗位主要包括造價員、材料員、資料員、設計員等,外業崗位主要包括測量員、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監理員等。根據高校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通過專家訪談和社會調研,可以將建筑工程專業的職業崗位能力劃分為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1.1一般職業的能力
一般職業的能力是指自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正確認識社會,判別真偽、美丑與善惡的基本能力,較好的團結協作、處理公共關系的能力,較強的自學能力及其他從事職業活動普遍需要的各項能力。一般職業能力可以通過政治理論課、日常思想教育與管理、公選課、課程教學實施、實踐性教學、社會實踐等教育活動培養。
1.2專業的能力
專業的能力是指從事某一職業的專業能力。建筑工程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具備現代工程核心意識,能將工程實際問題置于科學、經濟、政治、文化、法律、倫理道德和自然環境下仔細思考和縝密處理;具備熟悉和審核建筑工程施工圖紙和施工技術相關文件,組織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的技術管理和指導現場施工的初步專業能力;能夠編制施工阻止技術方案和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能力;能夠編制建筑工程概預算和施工現場的預算、決算、具備工程項目招投標報價能力;具備分析和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預防、分析處理建筑工程質量事故的能力;具備管理工程施工合同、編制工程招標方案投標文件和施工索賠的能力;具備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備建筑工程建筑與結構設計的初步能力;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和用計算機處理文字表格的能力。專業能力培養主要通過課程的一般教學、課內實訓、現場操作及校外的生產實訓等環節進行。
1.3綜合職業能力
綜合職業能力指目前國際上注重培養的“關鍵能力”,指人們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能適應崗位不斷變換,伴隨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主要包括專業能力培養、方法能力培養、社會能力培養和個人能力培養等。
職業綜合能力無法通過單純的某一門課程的教學實現,主要通過日常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良好的班風校風建設、豐富的課外社團活動、適宜的心理輔導、三育人活動的開展,結合改革課程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覺促進職業綜合能力的養成,通過改革考評方法,特別是日常行為和思想品德實踐的量化考核,對綜合職業能力進行量化測評,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
2.基于崗位能力培養的高職高專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實訓聯動模式的構建
實踐課程是高職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課程的設置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就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而言,制訂實踐課程時應充分考慮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結合當前建筑行業相關企業的崗位設置和對從業人員的核心職業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礎上確定具體的實踐課程,構建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筆者從三大課堂的角度出發,構建了多方位聯動的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即第一課堂指以教師授課的形式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第二課堂主要指以學生課外活動為載體所進行的各項比賽競賽等;而第三課堂主要是指以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實踐為主的實習活動。
2.1第一實踐課堂
第一課堂的實踐教學指配合理論授課展開的一系列實踐訓練,包括案例分析、分組討論匯報、情景模擬及借助計算機仿真軟件進行的實訓,還包括課程論文、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該課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同時,通過前面對該專業職業崗位和核心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課堂的任務包含對學生分項操作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兩部分。根據在建筑施工企業調研反饋的信息,建設行業涉及的相關規范、手冊等內容很多,企業多數以此作為施工質量監控、技術管理的依據。但在實際的理論體系課程教學中,學生很少接觸這方面的內容,理論知識偏多,可操作性知識偏少,學生在實際頂崗實習時,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此,應滿足企業用人需求,增加適用性內容的講授,完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在理論課程體系中適當安排實踐環節,充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和使用工具書,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2第二實踐課堂
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主要由學生社團、學生會、學科技能競賽與科技活動,各類考證指導及培訓及校內實踐等部分組成。這是第一課堂的延伸,這給學生將第一課堂學到的理論和知識學以致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平臺。這個平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策劃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素質。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內容主要以學生自我實踐為主體,但要求教師也參與進來。
就學科技能競賽而言,教師可以以幫助學生聯系項目、賽前指導、比賽活動點評等形式參與其中,既發揮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又能使比賽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第二課堂的專業比賽和競賽等活動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專業技能。建筑施工一線崗位中操作性環節較多,要求入崗人員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強化實踐環節,多給學生提供操作的機會。
2.3第三實踐課堂
第三課堂則主要指以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實踐為主的實習活動,包括學生到企業見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也包括校企合作開展的訂單培養、產學研合作教育等形式。該課堂是提高學生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和動手能力的最有效途徑,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業務技能的重要實踐環節。其中,企業見習是學生到企業實際觀摩工作的業務流程,可以對工作崗位形成一個總體的印象;頂崗實習是指讓學生到具體的工作崗位中實際操作,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中提高和鍛煉專業技能;而畢業實習則是一段比較長時間的頂崗實習,是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一個過渡。
高職院校應滿足建筑企業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努力構建適合學生和學校發展的第三實踐課堂體系,建立單項和綜合聯動實訓模塊。抓好單項實訓,使學生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如建筑材料實驗、材料力學實驗、測量實習、建筑制圖(包括CAD繪圖)、施工現場操作工藝等。重視綜合實訓,學生完成單項技能實訓后,進行施工生產實習、畢業頂崗實習。通過到企業生產實習,使學生熟悉了建筑施工的過程,并感受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和企業文化,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工作流程,為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學生的專業知識積累和技能培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認知實踐開始了解建筑企業,增加感性認識;校內實訓時邊學邊練,掌握基本技能;跟蹤實踐時逐步熟悉工程,掌握工作過程;仿真實踐時綜合模擬,全面提升崗位能力;頂崗實習時真實體驗職業。高職院校應重構實踐教學體系,設置認知實踐、校內實訓、跟蹤實踐、仿真實踐、頂崗實習環節,建立認知實踐時的學校主導,到校內實訓、跟蹤實踐時的工學交替,仿真實踐時的校企共管,頂崗實習時的企業主導的多層次聯動實訓教學模式,從而真正全面實現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林存文.就業導向下高職國際商務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
[2]史美東.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建工特色專業建設[J].科技信息,2012,14.
[3]張云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3,2.
[4]邵英秀.高職建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