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1 14:51: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動物醫學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作為一所具有50多年辦學歷史的省屬重點高等院?!限r業大學,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提高教師及學生對本科畢業論文的認識,加強輔導和監管,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真正發揮本科畢業論文在本科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動物醫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應著重以提高學生自主的科研認識、應用知識的能力、增加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基礎,在整個畢業論文的創作期間,指導教師應加強輔導和監管,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提高其科研動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在就業市場占據有利地位,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后備人才。
1目前我校在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直以來,我校動物醫學院院辦與教師對畢業論文環節是非常重視的,組織到位、學時保證、程序完整,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說,科研認識不足、實驗設計不合理、實驗缺乏創新、科研經費不足、專業指導老師缺乏、學生認識不足、論文答辯把關不嚴等。如何面對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當今教學改革當中的重要課題。下面就我院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闡述。
1.1畢業論文選題不恰當
選題是本科畢業論文的基礎環節,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畢業論文的質量。受實驗條件、指導老師自身能力、學生自身素質限制,選題缺乏創新性、實用性、可行性和范圍和深度不當等問題普遍存在。選題要么過大,學生無所適從,不知從哪著手。要么過小,研究的范圍過窄,過于深奧,學生理解困難。要么缺乏創新,完成的畢業論文水平一般。要么完全停留在基礎理論知識上面,缺乏實際操作動手能力。
1.2實驗設計不合理
畢業論文設計方面,一些水平較高,從事科研教學工作多年的專業老師工作繁忙,沒有時間或不愿意來進行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專業老師指導有限,有的老師缺乏科研和實踐經驗,導致實驗設計不合理,以至于實驗進行到中途開展不下去了,不得不重新再來,既浪費了時間,又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
1.3實驗經費不足
動物醫學專業本科論文,整個實驗對經費要求比較高,學院投入的經費緊張或不足,經費按人頭算,分配不公,沒有與論文完成質量掛鉤,挫傷了認真帶學生的教師的積極性,也助長了部分不負責任教師的不正之風。這些都直接影響到論文完成的速度和質量。經費不足是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的問題,往往前期一切進展順利,學生在進行一項很有意義的實驗的時候,到了中途或結尾,由于經費預算不足,這樣導致了實驗的質量大打折扣。指導的學生多,指導老師的科研經費緊張,畢竟實驗經費充足的老師不多,大多數老師經費少,對于講師來說更是負擔不起現在高昂的實驗費用。
1.4專業指導老師缺乏
指導畢業論文的師資力量薄弱存在于農科院校的許多專業中,動物醫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是以動物養殖的實驗為主,論文指導所花的精力和時間很多。近年由于擴招,每個老師所帶的學生數量急劇增加,由于許多指導教師同時又要兼顧教學和科研任務,有的在校外任職,或經常出差,作為教授還指導研究生,繁重的教學任務以及其它原因導致專業老師在論文指導上沒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從而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有的指導老師不嚴格要求學生,缺乏對學術研究的嚴謹。
1.5學生對畢業論文不重視
畢業論文是大學階段專業學習情況的綜合體現,最能反映大學生的理論素養、思辯能力、基礎知識和創新精神。但是,現實中許多大學生并不重視做論文,不愿開展科學研究,經常以時間緊為借口參與實驗研究的時間偏少??蒲幸庾R和科研精神的匱乏,使不少人抱著應付的態度,知識缺乏積累,也就難以去完成高質量的論文。同時畢業論文質量把關不嚴,論文答辯及評審走過場,評分標準過低,這些都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上頭把關不嚴,下面敷衍了事,畢業論文的質量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1.6論文寫作基本功不扎實
本科教學沒有設論文寫作方面的課程,學生對論文寫作的格式,方法及技巧知之甚少,有的時候實驗完成了,論文資料收集整理得差不多了,就是無從下手,不知該如何動筆,最后只好依葫蘆畫瓢,各種投機取巧的心理也滋生了。其實論文寫作是很講究的,這需要我們的專業老師在課堂上一一講解以及實驗論文寫作過程中加以耐心指導。
1.7畢業論文時間安排不合理
現在的畢業論文設計及操作都安排在第七學期末和第八學期初,而這時恰是同學們找工作、考研或考公務員的時間,與做畢業設計時間沖突,現在的社會大學生畢業就業壓力大,尤其是對于農林院校畢業的學生。由于找工作和考研對同學們來到說是最重要的兩件事,且都與畢業論文無太大關系,權衡利弊后,大部分學生必然選擇前者,以至于畢業生都無法安心去認真查閱資料,認真地去做畢業論文設計、實驗操作及后來的論文寫作。從而導致了論文“拼湊”、“摻水”現象嚴重,質量下滑,而且弄虛作假和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2提高我校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指導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立足高校,共同探討擴招后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保障措施。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改革對策,在對本科畢業論文的現狀和存在問題調查基礎上通過從時間前移提高認識、加強選題指導、增加經費、嚴把論文答辯關從而有助于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2.1時間前移,提高認識
時間前移、認識到位是做好畢業設計的基礎。為了更好地解決就業與研究生復試對畢業設計質量帶來的沖擊,我們應該在第七學期結束前一兩個月就開始布置畢業設計工作,指導教師下達任務,學生可以利用第七學期以及寒假期間查找資料,爭取讓學生在下學期開學前就對本課題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到下學期時,學生就可以直接進入實質性的研究工作。
此外,最好是將畢業論文設計貫穿于整個本科教育過程。組織從事教學、科研方面的骨干教師,結合自己的研究方面,吸收各年級中優秀學生一起參加,導師不定期的向這部分學生提供畢業設計選題,供他們選擇。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鍛煉自己,提高實驗動手能力,而且有更多的時間來查閱資料,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他們在學習之余有充裕的時間去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設計。
2.1.1學生方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認識到畢業設計對其能力的培養、知識的儲備、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增強有重要意義,他們才會盡可能地排除各種干擾,在時間和精力上有更大的投入。
2.1.2教師方面
指導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認真程度對畢業設計的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制定對指導教師的監督管理機制來發揮這一作用。
2.2加強選題指導
加大對畢業論文的選題指導,使選題具有科學性、實踐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為提高本科畢業論文選題質量,應加大對畢業論文選題的指導力度、控制每位教師指導的畢業生數量。
2.3增加經費
學校在加大本科生畢業論文管理的同時,對本科畢業論文也要有一定的經費支持。不僅要增加投入學生的實驗經費,還要加強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使他們有動手實踐的空間。
2.4嚴把論文答辯關
現在很多學校都存在畢業論文考核不嚴的情況,或者有監督檢查及考核,但力度不大,流于形式。學校及學院應健全畢業論文管理機制,嚴格審查,加強規范保證論文答辯要嚴肅正規,堅持標準??刹扇∫恍┐胧┤缧?、系二級答辯,第一次未通過可參加二次答辯等方法保證質量。
關鍵詞:獨立學院;動物醫學;臨床技能;教學
熟練掌握動物醫學臨床操作技能是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本職工作的根本,是衡量學生合格與否的重要標志[1]。與大學本科階段全程教學相比,雖然專業技能培訓的時間段相對較短,但通過學習所要掌握的技能卻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與重點,這就需要開設專門的專業技能課。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動物醫學專業開設的職業技能培訓、3+1的教育模式和生產畢業實習等環節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實踐技能操作舞臺,拓寬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市場面。雖然該專業的就業率高,但學生的工作能力離準員工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目前的學歷教育僅僅著重于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度,在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操作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大學生對于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尚處于一種無意識狀態,缺乏主動性。另一方面學校尚未提供足夠的實踐學習機會。加強獨立學院動物醫學臨床技能教學的改革刻不容緩。
一、加強獨立學院動物醫學臨床技能教學的重要性
1.動物醫學臨床操作實踐技能的主要內容。動物醫學臨床技能教學的內容很多,熟練掌握其內容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動物醫學臨床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專業技能:動物疾病的診斷技術、動物接近與保定技術、動物給藥技術、動物醫學外產科手術操作技術[2]。以上這些專業技能都是動物醫學專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重要實踐教學內容。
2.臨床操作實踐技能的重要性。動物醫學臨床技能教育旨在提高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拓寬學生的就業面。因為對專業技能的掌握主要依靠專業技能教育來培養。國家規定從事動物醫學及相關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動物醫學執業資格證方可從業。而動物醫學執業資格考試有很大一部分考的就是臨床實踐技能。掌握動物醫學臨床實踐技能對學生通過獸醫執業資格考試有很大的幫助。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開始認識到,學習不但要取得學歷,還要有實踐動手能力,才能使自身更具吸引力與強的就業競爭力。人們開始認識到學歷高并不等同于實踐動手能力強。某些人盡管學歷不高,但動手能力強、有較高專業技能一樣能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也是用人單位急需要引進的人才。
二、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現狀
1.心理基礎較弱,成績起點稍低。由于客觀與主觀等原因造成學生高考成績的高低,雖然,這是學生學習的不利因素。但有利的方面是這個學習基礎較差的弱點,為學生渴求吸取知識來提高自身學識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原動力。獨立學院已經考慮了這種情況并采取了相關的應對措施。但具體到每一個學生該怎樣加強引導還存在著從認知上、時間上、精力上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這樣就從整體上造成了學生在學習興趣上情緒低落的心理波動,構成了獨立學院學生與本部學生的心理基礎的差距。
2.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給老師學習印象不佳。獨立學院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相對較低,認為在學業上與本部學生未進校門以前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獨立學院學生學習行為的不統一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有一部分學生在入校前對就業有安排,導致這部分同學只想拿一個畢業證。這些給老師造成了學習印象不佳的心里反應,這樣便無形的降低了老師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由于獨立學院開辦較遲,導致老師對學生的教學活動還處在適應階段,很難做到萬事俱到。
3.學院對學生管理工作偏向日常事物管理。獨立學院行政教務辦公室工作重點還處于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管理,而對各院各專業學生與專業老師的思想溝通存在一定的差距,沒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引導培養機制。由于獨立學院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優越,所以放松了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雖然某些院校的學生也同坐在與本部學生相同的一間教室里,但專業課老師與獨立學院學生課后接觸不多。班主任對學生的輔導主要在生活方面,對加強專業技能的培養提及不多。辦院較晚的院校,同時班主任專業知識本身不足,也加劇了學生較少地接觸專業實踐。
三、學習現狀造成的主要原因
1.基礎知識不足。獨立學院的學生在錄取時分數就比本部學生低了幾十分,所以他們的高中學習階段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成績方面的先天差距主要是學生學習偏科所引起的,而如果專業選擇的不合理(所選專業與學業門類的差距剛好重疊)就會導致學生突然感到學習有困難的情況。
2.師生之間互動性不強。由于學生自身認識上認為相對本部學生本身能力存在差距,學生與專業老師的交流較少,許多學生沒有主動的去找專業老師進行交流,獲得的教學信息相對較少。而專業老師并不是專職從事獨立學院教學任務,還要承擔本部學生繁重的教學任務,自身工作也比較忙,沒有時間與精力去主動要求學生跟他們進行課后交流。老師與學生的交流過少使師生之間感到陌生,近年來這種狀況有所改變,但在獨立院校中多少還是存在著。這給學生專業技能培養都帶來了一定不利的影響。
四、應對措施
1.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加強課程教學課件的制作,錄制技能操作示范光盤,制作掛圖與標本、添置影像資料等先進教學手段的應用[3],無疑會使課程教學變得形象生動,給學生課程學習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學生從事臨床實踐以提高動物醫學實踐技能的培養。學生應主動多與專業老師聯系,以獲得更多的教學信息。自己也要勤練,多動手,借以加強對專業基本技能的培養。鼓勵學生寒暑假及課余時間去生產單位實習,在生產第一線學到實用的臨床操作技能。
3.學院開展多種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觀摩外產科手術操作、優秀老師實踐技能示范教學、生產單位專業能手手把手的技能培訓[4,5]都是學生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
4.社團活動提高實踐技能。每學期都與企業聯合進行動物技能大賽,形成學生學習實踐技能的濃厚氛圍。開展各種類型的專業技能大賽、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性實踐活動以提供學生學習實踐的機會。這些活動的開展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給學生實踐動手提供了機會。
5.畢業論文與獸醫診療相結合。保證和提高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中結合生產實踐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就問題開展試驗研究,有利于學校對教學內容的設置合理性進行考核,也能滿足用人單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徐世文,李金龍,王國卿.在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7,6:91-92.
[2]李金龍,徐世文.促進動物醫學專業學生臨床診斷實踐能力提高的探討[J].現代農業科學,2009,03:265-266..
[3]許冰,閻振文,崔輝,等.在診斷學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J].中山大學學報,2003,2:15-16.
[4]樊照海.畜牧獸醫專業技能課教學探索[J].教學園地.2010,6:52.
[5]張華,向瑞平,石冬梅.獸醫臨床診療技術教學課程模式改革芻議[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5:2.
關鍵詞:地方綜合院校;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
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華北理工大學作為一所地方綜合性院校,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亦得到了很大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尤為突出的是就業難問題[1-2]。出現基礎醫學研究生就業不暢的問題與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不無關系,如研究生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模式陳舊,授課方式單一;導師隊伍建設相對薄弱;教學方法缺乏創新,與臨床實際結合少;學術交流不活躍等。因此,為了使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上一個新臺階,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發現問題并總結經驗,構建有特色的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筆者就華北理工大學基礎醫學院基礎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進行初步探討。
1培養目標
基礎醫學(BasicMedicineStudies,BMS)是現代醫學的基礎,是醫學教育與研究的基石。它的主要內容為探討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揭示人類個體的結構功能及生命過程;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等[3]。本學科要培養素質全面、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高級科技人才。通過學習及科研訓練,使學生最終成為具有較強事業心及團隊精神、身心健康、博學多才的優秀人才。同時,通過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培養,學生要充分掌握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熟悉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到高校、科研院所、公安司法機關從事教學、科研或司法鑒定等工作。
2課程設置
以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需求為導向,以突出學術和應用兼顧為原則。經過反復探索、嘗試,目前開設了實驗技術、常用儀器和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方法等特色課程。另外,不同的基礎醫學研究生在入學第一年還要學習與自己研究方向和內容密切相關的臨床課程,使自己對所從事的研究工作有更高層次的認識,這無疑會增強研究生科研的目的性,也會于無形中提升基礎醫學研究生對自己未來所從事工作的使命感。
3培養模式
當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主要采取單一導師制培養模式[4],即采取“一帶一”或“一帶多”的方式。在這種培養模式中,基礎醫學研究生主要是在基礎醫學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科研和論文寫作。這種培養模式適合培養從事基礎醫學教學與研究的人才,顯然已經不能解決現階段我國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就業難問題。為此,對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開始提出基礎與臨床雙導師制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可以分為3個階段來完成。
3.1理論課學習階段
理論課學習階段的目標是為后續的科研和論文撰寫打下堅實的基礎。本階段的學習是在本科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性更強的學習,授課教師均為具有高級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學生在學習更深的基礎醫學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增加現代醫學和學科進展方面知識的學習。此階段充分利用高校多學科并存、交融的優勢,舉辦各類相關講座,緊跟時展步伐,完善學生知識結構。
3.2臨床見習階段
基礎醫學研究生在進行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穿行臨床見習。臨床見習時要根據不同的導師和學生,安排不同的臨床見習科室。例如:我院基礎醫學專業有4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神經系統疾病、肺纖維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A與臨床導師共同為每名研究生制訂培養計劃,在基礎醫學導師和臨床醫學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選題、課題設計及實施。同時,必須保證每名研究生進入與研究方向相關的臨床科室調研、見習或實習。如:神經系統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進入臨床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肺纖維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進入呼吸內科;糖尿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進入內分泌科;心血管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進入心內科等。通過研究生前期的臨床實踐,其可以找到更有臨床價值的選題方向,使研究生對自身課題的研究更有成就感,科研動力得以提高,也就更有利于研究出好的科研成果,亦可為自己未來工作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廣闊的空間。
3.3課題完成階段
各教學單位嚴格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成立以導師為組長的論證小組,指導研究生結合自身實際,做到興趣和專業要求相結合,完成畢業論文的選題、科研實踐、收集病例、論文撰寫等工作。導師組有責任和義務對每名研究生進行輔導,安排專人就畢業論文的內容、質量等進行指導、審核,確保研究生熟練掌握基本要求,達到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水平。
4結語
評價一名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質要堅持綜合和動態相結合的原則,不能簡單地看的數量和規格,更要看其獨立解決科學問題以及與臨床相結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瑩,陳學飛.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發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0-75.
[2]張玲.研究生教育發展與社會需求[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10):13-15.
[3]李紅枝,毛建文,陳宏遠,等.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8):213-214.
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根據基層醫療崗位任職要求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核的需求,培養具備相應基本專業能力及崗位素質的應用型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因此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能處理基層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及職業病,對重大傳染病、危重急癥能及時診斷并早期處理,能勝任農村衛生宣教、健康指導、預防保健等工作[2]。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知識的經歷是從形態到功能、從正常到異常、從基礎到臨床的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基于結構決定功能的理念,生理學的基礎是解剖學、組織胚胎學、遺傳學等。而生理學又是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內科學等后續學科的基礎。由此可見,生理學在整個臨床專業教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和《生理學》本身特性,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生理學教學主要需要達成以下課程目標:掌握生理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熟悉人體生命活動規律及相應機制;靈活運用生理學知識分析正常生命現象;熟練生理學基本實驗技能;形成醫學邏輯思維與職業道德。從心理狀態來看,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從層次能力角度來看,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同樣經歷過高考的洗禮,具有一定學習接受能力。但這些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相對本科生來說,他們的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底子相對薄弱,因而分析能力較弱,而且學習的主動性及耐性也較本科生明顯差很多。因此主要的解決方法就是要將生理學當中的抽象知識形象化,使知識點易于理解,并想方設法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學內容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緊緊圍繞培養目標,教學內容的選取需要突出臨床專業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構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塊。通過理論教學,精講經典的原理與概念,系統化知識結構,訓練臨床邏輯思維,滲透醫學人文素養。通過實踐教學,掌握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熟練使用實驗室常用儀器;更重要的通過實驗驗證,加深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并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嚴謹臨床工作作風。
3實施方案
以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生理學課程72學時為例,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特點,遵循“三基”的原則,各章節課時分配情況為理論62學時,實踐10學時。為了確保各教學環節實施到位,每學期期初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進度、學內容、確定教學模式;期中舉行3~4次教研教改會議,根據學生及督導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期末系統考核,整理數據資料,總結經驗。都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安在得法”,因此教學模式的正確選取非常重要。高職高專臨床生理學理論教學主要使用傳統講授法和案例討論法,實踐教學分為驗證性實驗、虛擬實驗、創新性實驗三種。傳統講授法雖然不是完美的,但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它能系統講授知識,闡明基本概念與原理,突出重點,解析難點,輔導拓展閱讀,答疑解惑。授課方式以多媒體課件為主要載體,輔以板書,教學法以講授式、提問式、啟發式為主。其教學流程為:課前準備復習舊課提出目標講授新課課堂小結課堂練習評估反饋。為了使抽象知識形象化,提升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想方設法處理重點難點的講授。比如:使用動畫說明血型鑒定的原理、牽張反射的反射弧、顯示血壓測定的方法;使用視頻說明心肌的自律性等。這些方式可以使學生印象深刻,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傳統講授法的有力補充是案例討論法。案例討論法的主要流程為:教師課前發放案例材料,提出問題;學生分組檢索文獻,獲取相關信息,努力解決問題;課堂討論案例,小組代表發言,教師總結,達成共識;課后就案例撰寫總結性論文。這種教學方式將生理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聯系,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有利于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關于實踐教學,因為高職高專學生學制所限,實踐課時安排較少,考慮到臨床專業學生所需掌握的基本實驗技術和以后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常見疾病,精選三個實驗:動物實驗基本操作;影響呼吸、消化活動的因素;心血管及泌尿活動的調節。實踐課流程為課前預習報告;課堂教師示范,學生分組操作,課堂小結;課后實驗報告。這三個實驗主要為驗證性實驗,學生通過實驗,大致掌握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深刻理解課本上的重點知識。對于部分學習能力富余的學生,一方面可以開放實驗室提供虛擬實驗,比如成都泰盟軟件有限公司的VBL-100虛擬實驗仿真軟件,涵蓋了40多個機能學實驗,結構完整,內容豐富,大大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同時為學校節約了教學成本;另外一方面,可鼓勵學生申請大學生課題,進行創新性實驗,培養科學研究能力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
4考核體系
考核系統分為考核學生“學”和考核教師“教”兩方面。學生學習評價由隨堂提問、實驗考核、平時作業、期末筆試四部分構成。隨堂提問占總成績的10%;實驗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學習態度與實驗報告的書寫,占總成績的20%;平時作業包括預習報告和案例分析總結論文,占總成績的10%;期末筆試由學校組織統考,占總成績的60%。通過這些方式全面合理評價學生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水平。教師教學評價由督導反饋、學生評教構成。根據督導聽課后的反饋意見,可以橫向聯系各個學科,盡量減少知識的重復性教授,并向同行學習新的教學技能及教學方法。期中定期召開學習委員座談會,及時取得學生對課堂教學的需求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因材施教。期末向學生發放的關于生理學教學的調查問卷,作為對下一階段教學的指導依據。
5改革思路
目前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學改革的方向。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應使教學模式多元化;積極完善校園網絡平臺建設,讓學生課外學習資源的獲取更加自由與豐富;以考促學,以考促教,應細化考核體系,使之標準化,更加有效檢驗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唐標,胡方林.菲律賓圣托馬斯大學生理學教學簡介及教學實踐啟示〔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8):733-735.
一、采取扶貧方式支持發展中獸醫事業
從*年起,中獸醫工作每年納入縣畜牧局對鎮鄉畜牧獸醫站動物防疫工作的目標管理,安排2~4萬元經費用于中獸醫技術推廣培訓及中獸醫科研工作;在一年一度向上級推薦評審的省市縣科學技術進步獎、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時增加中獸醫推薦比例,在同等條件下推薦中獸醫項目。
縣畜牧獸醫學會每隔1~2年編印《*畜牧·中獸醫》1期,評選優秀論文1次;凡評為一等獎或已在中央級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給予重獎,并向縣科協、市獸醫師會推薦表彰。
二、繼續務實開展中獸醫技術推廣與科研
一是繼續推廣普及中獸醫技術,重點抓好經濟效益高的實用技術推廣。為促進*縣生豬發展,縣畜牧局、畜牧獸醫學會聯合在全縣開展以防治仔豬白痢為主的“母仔壯”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研制與推廣,每年篩選(引進或總結)能提高*黃牛、山地黑豬、山地烏骨雞生產性能的中獸醫驗方、秘方1~2個。
二是在辦好現有農廣校、職業高中中獸醫(動物針灸)專業基礎上擴大現設畜牧獸醫專業中獸醫課學時數,縣畜牧獸醫學會協助縣畜牧局抓好中獸醫技術骨干培訓,不定期舉辦中獸醫學術研討會、中獸醫經驗交流會。
三是抓好中獸醫科研工作。近期重點抓好《古今圖書集成·牧部全錄》(清·陳夢雷)、《活獸慈舟》(清·李南暉)、《牛經大全》(清·佚名)等古籍新注及“川南苗醫與苗獸醫研究”等課題,爭取啟動《*中獸醫經驗選編(第Ⅱ集)》編印工作。
三、進一步增強弘揚中獸醫事業的責任心
中獸醫學是我國獨特的獸醫學,遠在隋唐時期便已傳入今韓國、日本,為世界獸醫學發展做出了不朽貢獻;國務院“關于加強民間獸醫工作的指示”(〔56〕國議字第3號)發表五十年來,中獸醫學以其整體辨證思想、中藥和針灸的雙向調節作用、毒物殘留極少、副作用小等獨特優勢為我國畜牧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尤其是近年中獸藥防治動物病毒性疾病以及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研究成果的引進與推廣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畜牧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我縣開始注重發展中獸醫學,把振興中獸醫學作為畜牧局動物疫病防治的主要工作來抓,率先在省內成立了*縣振興中獸醫事業工作領導小組,與四川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縣雙泉職業中學聯辦了國家承認學歷的中獸醫學專業、動物針灸專業,“振興中獸醫—推廣中獸醫技術”被省畜牧局授予了*年度廳級科技進步二獎,有5人成為全國中獸醫學會會員。但因我縣不多的“民間中獸醫”逐年相繼去世、大中專院校中獸醫專業畢業生又迫于生計陸續改行,以致我縣弘揚中獸醫力度任重道遠。
關鍵詞:基礎醫學專業 教學改革 創新 人才培養
1 歷史回顧
我國開辦“基礎醫學專業”規模有限,歷史不長。1996年,原國家教委在建立第四批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時, 批準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1]、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2]、浙江大學醫學院(原浙江醫科大學)[3]和哈爾濱醫科大學 [4]等成為首批開設并招收基礎醫學專業本科生的大學,其中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為理科人才培養基地,而浙江大學醫學院和哈爾濱醫科大學為基礎醫學專業試辦點。2001年,華西醫科大學和安徽醫科大學[5]相繼開設基礎醫學專業。
目前,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基礎醫學專業均為本-碩-博聯讀八年或九年制,哈爾濱醫科大學為本-碩連讀七年制,而浙江大學醫學院、華西醫科大學和安徽醫科大學均為五年制本科。
早在2001年,我們就向學校提出開辦基礎醫學專業本科的設想,2004年抓住學校轉制移交(第一軍醫大學整體移交廣東省)的機遇,再次申請獲準,并于2005年正式招收第一屆基礎醫學專業五年制本科生40名,2006年又有40名學生入校學習。
這些年,尤其是近2年來,我們經過大量文獻調研、實踐和實地考察,逐漸形成了基礎醫學專業建設和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體系。
2 基礎醫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2.1 基礎醫學專業定位
開辦基礎醫學專業的定位很明確,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寬厚的科學基礎,扎實的醫學基礎理論,富有創新思維,適應適應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現代生物醫學科技和現代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發展,主要從事生物醫藥基礎教學和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專業知識基礎固然重要,但在信息和知識經濟時代, 惟有創新才能適應,惟有創新才能發展。因此,創新性人才培養是基礎醫學專業教學工作的中心任務,是重中之重。
2.2 建立基礎醫學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意義深遠
作為我校新開的本科培養專業,綜合分析國內同行建設形勢,大力加強基礎醫學專業建設,并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是十分迫切而意義深遠的大事。
首先,我校醫學基礎學科有比較好的科技實力和良好的人才培養條件,開辦基礎醫學專業在華南、中南地區還是獨我們一家,占有地緣優勢。但國內開辦這一專業的另外六所學校,都是教育部屬綜合大學或省建“211工程”學校,其中四家建成了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因此,按照名牌專業建設目標要求,著力加強基礎醫學專業建設,創建具有理工與醫學相結合特色的研究型基礎醫學人才培養基地,是我校迎接挑戰,提高人才培養層次的必由之路,也是推進基礎專業學科建設發展,主動參與國內同類院校競爭的重要標志。
其次,基礎醫學課程在整個醫學教育中處于基礎支撐和前沿地位,牽一發而動全身。加強基礎醫學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加強醫學基礎類主干課程、理工主干類以及與科研訓練相關的公共課程的建設。這類課程既是基礎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同時也是我校其他專業學生培養的主干課程。因此夯實、建強這類課程,不僅對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培養發揮重要作用,對我校多個專業的學生培養工作同樣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換句話說,通過加強基礎醫學專業建設,事實上是抓住了基礎主干課程建設的牛鼻子,對全校課程建設將發揮極大的輻射作用。
第三,基礎醫學專業尚處于探索和發展之中,國、內外均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和十分成熟的培養方案。從教學目標來看,基礎醫學專業人才更需要強化科學研究素質,更需要創造性品質,更需要大學科綜合交叉的節點。因此圍繞創新人才培養這個核心課題,從新開設的基礎醫學專業和重新組合構建的四大實驗平臺(見后)作為突破口,將是十分可行,而且大有可為的路徑。
最后,基礎醫學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生物醫藥基礎教學和科學的高級專門人才。從兄弟院校培養的情況來看,5-7年制基礎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大多選擇繼續攻讀醫學基礎類碩士或博士學位,而本-碩-博連讀基礎醫學專業畢業生半數成為醫學基礎學科教學、科研人員。結合我校實際,五年制基礎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將是報考我校碩士乃至博士研究生的重要來源。
因此,加強基礎醫學專業建設,積極探索創新性研究型培養人才模式,是改善我校醫學基礎類研究生質量、優化我校師資隊伍的重要舉措,意義深遠。
2.3國內基礎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概況
按照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要求,各校在加強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大力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作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取得較好成效,值得借鑒。
一是重視學生的科學素質教育,拓寬理工科基礎。主要是利用綜合大學的優勢,把學生并入其他理工類專業同步實施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浙江大學醫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均采用這一做法。
二是加強教學內容體系優化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浙江大學醫學院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在“基地班”教學中,積極探索“以器官為中心”的整合式教學模式,把基礎醫學課“以系統器官為中心”進行課程整合重組,編寫一套適合于基礎醫學專業的跨學科整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大綱和講義。有利于知識的縱橫聯系和系統思維。
三是強化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科研訓練。各校在組織學生開展設計性實驗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同時普遍實行“導師制”,讓學生早期深入科室實驗室,早期進行科研工作訓練。
2.4建立我?;A醫學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
建立我?;A醫學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以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為牽引,在實踐中推進基礎醫學專業的全面建設;通過改革實證,又反過來進一步完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在具體的改革實踐中,通過加強基礎醫學專業建設,創建成在國內有影響的基礎醫學人才培養基地。
2.4.1科學構建基礎醫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組織修訂和完善基礎醫學專業教學計劃,全面論證并制定一套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綜合方案。新培養方案要體現出,拓寬理工知識和人文知識,強化科學研究素質,強化創造性品質, 強化大學科綜合交叉,強化動物實驗操作和基礎醫學科研過程訓練,明顯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我們提出新開設科技史、科學學、科學研究方法論、創造心理學等系列科學研究素質課程,開設生物醫學前沿新技術課程,以及以生物信息學為代表的跨大學科新課程。
2.4.2 優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以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為指引,以精品課程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優化基礎醫學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成5~6門省級以上精品課程,其他主干課程全部達到校級優質精品課程。
2.4.3 加強系列實驗技術平臺為主的條件建設
按照解剖學(包括系統解剖、局部解剖和斷層解剖等)、形態學、機能學以及細胞培養與免疫學等四大技術平臺為主體,進行優化重組,建成系列的研究型綜合實驗室,并達到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要求。依據四大技術平臺對實驗內容進行整合,開設并創建系列以研究和設計為主教學實驗,新編配套的實驗講義,進一步拓展所有基礎學科的研究型教學。
2.4.4 優化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以創評各類教學名師為契機,大力加強青年教師教學骨干培養,要突出雙語教學和全英教學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好老專家、老教授的傳、幫、帶作用,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做好科研優勢向教學優勢的轉化。提倡PBL教學法,使學生逐步建立科學的學習和思維方式, 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6]。
2.4.5 鞏固完善學生畢業實習和科研創新基地建設
以我院和相關學院現有的國家重點學科、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以及校級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平臺為基礎,有計劃分批次逐步完善學生的畢業實習和科研創新基地建設,并建立2~3家校外畢業實習基地。
2.4.6改革教學過程管理,建立配套質量保證體系
把好課程考核、實驗實習和畢業論文答辯等主要環節的把關。要在導師制的實施、學分制的完善、集中科研實習等方面制定具體的措施和操作細則。
總之,基礎醫學專業學生培養定位是研究型的創新性人才,不是臨床應用型人才。因此,對這一專業的整體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必須始終貫徹創新思想和創新精神,全程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核心地位。
參考文獻
1、張仲遠、吳金蘭、阮曉群等. 以教學改革為動力建設一流基礎醫學人才培養基地.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2,(3):5-6
2、汪玲、郭慕依、胡錫琪等. 加強基地建設,探索基礎醫學人才培養新模式.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1997,(6):15-16
3、賈雪梅、呂正梅、陳曉蓉. 基礎醫學專業的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改革. 解剖學雜志, 2006,29(2):229
4、蔡景一、顧江、李學軍等. 基礎醫學課程教學中運用PBL方法的效果分析. 醫學教育, 2005,12(6):53-55
[關鍵詞] 毒理學;設計性實驗;規范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10(a)-0162-04
毒理學是預防醫學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基礎課程。毒理學設計性實驗是結合毒理學學科的研究內容,只給定研究設計的背景資料以及實驗目的要求,由學生分組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制作成課件(PowerPoint),由學生代表匯報,經過課堂討論來論證確定最佳實驗方案,然后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綜合性實驗內容,獲得實驗數據并分析數據和撰寫實驗報告(論文)。在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總體框架下引入和實踐了兩年的毒理學設計性實驗,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1]。但是同時也認識到,設計性實驗課程是新生事物, 還需進一步探索和改革實踐尤其需要規范實驗教學環節,才能更好達到設計性實驗課程設置的培養目標[2-6]。為此,本研究以規范毒理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為核心,調查預防醫學本科學生毒理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情況以及教學質量影響因素,針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提出新的改善實驗教學質量的對策和措施,為擴大和深化預防醫學基礎實驗其它相關學科的設計性實驗教學改革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依據和奠定基礎。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擇福建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含檢驗檢疫專業方向和婦幼保健專業方向)的2005級、2006級預防醫學本科所有學生(整群抽樣)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其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毒理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情況以及教學質量影響因素。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24份,回收問卷224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1.2 毒理學設計性實驗的基本過程
首先,教師以專題講座的形式介紹毒理學動物實驗設計原則等內容。然后以實驗中班為單位,由4~5名學生組成個實驗小組經過查閱文獻資料、調研,選擇實驗項目,寫出實驗方案,經指導教師審閱修改后,在實驗中班講評設計方案和進行方案論證(如鎘對大鼠急性毒性評價及中毒機制)。論證后進行正式實驗。實驗結束后收集整理實驗資料并進行統計分析寫出總結和論文,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論文答辯,答辯后師生提問,綜合評分。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Epi Data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統計軟件SPSS 18.0對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學生對設計性實驗教學理念的理解與實際重視的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對設計性實驗認識情況,97.3%的同學認為開設有必要,79.9%同學的態度積極,91.5%同學感興趣。完成的設計性實驗自我評價為優良的達65.0%,中等的達30.8%。與之前期望的預期目標相比,認為基本達到預期目標以上的達68.8%;認為設計性實驗對今后學習或工作的有積極影響的達87.9%。
2.2 設計性實驗項目性質、難度、分量、綜合訓練等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課題的實際確定方式以小組討論決定為主,對設計性實驗課題新穎度屬于認為較新穎以上的達61.6%,一般的達23.7%;實驗課題設計屬于難以上的達57.1%,一般的達42.9%;認為實驗課題內容的綜合度屬于綜合以上者達79.5%,一般的達20.1%;認為實驗課題分量合適者達71.9%,偏少者達22.8%。見表1。
2.3 指導教師的指導方式、同學和指導教師的交流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還是希望教師以“詳細式”方式指導(表2),師生經常交流的學生頻次較少(表3、4)。
2.4 數據整理、分析與論文撰寫、交流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資料整理、統計分析與論文完成方式以非獨立方式完成為主,認為上臺進行論文答辯與交流有必要的達88.4%。見表5。
2.5 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各個環節時間安排的合理性
調查結果表明,認為設計性實驗實施時間安排在接近期末不合理達87.1%,實驗時間不充分達41.1%,各個環節時間分配比例不合理達31.7%。合理的時間分配比例如下:查閱文獻、課題設計(1.93±1.19)周,實驗實施(8.62±5.38)學時,資料整理、統計、論文撰寫(7.34±6.29)學時,論文答辯交流(4.07±3.091)學時。
2.6 學生自身知識素質及教學管理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課程背景知識或已具備的專業知識不能滿足實驗課題的達67.9%。當時的寫作水平影響設計性實驗達67.0%,同學自身的基礎知識影響了設計性實驗的完成達84.4%,當時查閱文獻有困難達73.2%。任課教師(含教學輔助人員)與學生組成人數的比例偏少的達61.6%。實驗室非開放式管理會影響完成設計性實驗達75.9%,教學資源滿足設計性實驗課題需要達55.8%,
2.7 實驗教學的考核方法合理性
調查結果表明,任課老師的指導態度會影響您的設計性實驗成績達83.9%,任課老師的學術水平會影響您的設計性實驗成績達75.9%,設計性實驗成績考核制度合理情況會影響實驗成績達56.7%。各方面應占設計性實驗成績的分數組成如下(100分制):實驗設計方案(29.6±9.6)分,實驗操作(32.0±9.9)分,論文撰寫(20.8±6.6)分,論文答辯(17.4±6.5)分。
3 討論
3.1 毒理學設計性實驗的教學效果
毒理學設計性實驗是讓學生早期模擬本科畢業論文實習過程,由學生在制訂的某一方向下自主選題,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并且實施,并對結果進行分析處理、撰寫論文與論文答辯的實驗教學。通過設計性實驗,可使學生初步掌握毒理學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綜合素質,使學生對毒理學研究手段和科學思維形成初步的整體認識。
從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認為開設設計性實驗是非常必要的,能滿足分層次和個性化的教學要求,而且絕大部分學生有能力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學生對設計性實驗非常感興趣,做實驗的積極性很高,多數學生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實驗。開設設計性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多數學生認為,設計性實驗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實驗課題有一定新穎度、有一定難度和綜合度,分量適宜。
3.2 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的對策和措施
在本次設計性實驗過程中,始終貫徹“啟發式”和“粗放式”教學原則,即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實施實驗,注重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實驗變得生機勃勃,學生由被動做實驗變成主動做實驗,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并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獨立思維能力。但師生經常交流的學生頻次較少,有過半數的學生仍習慣于“詳細式”指導下完成。在學院本科生導師制下建立交流機制和平臺,使學生于課外時間與本科生導師交流,尤其是實驗操作之外的內容的交流與指導,這樣可緩解任課教師與學生數比例不足所帶來的問題。
學生普遍認為雖然設計性實驗開始于學期初,但因臨近學期末才實驗實施,因此學生期末復習考試壓力大,普遍認為實驗實施時間安排在接近期末不合理,可提前到期中開始,以便于有足夠的時間由同學進行資料整理、統計、論文撰寫與交流,也可改變實驗數據整理、統計分析與論文完成方式中以非獨立完成的方式居多的問題,更有利于通過設計性實驗培養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數據統計分析能力與思維能力。
實施時間相對局限,今后要增加設計性實驗學時(原6學時)至12學時,進一步改革實驗室管理方式,增加開放實驗室的數量和開放時間。同時鼓勵和支持學生在課余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更廣泛地進行自主選題,最好能與大學生創新實驗相結合。實驗實施過程中受到大型儀器、試劑、經費的限制,這些問題都需待進一步研究解決。此外,今后應對實驗室的管理和運行體制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為實施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提供人員和物質保障,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學生自身知識素質與設計性實驗對學生自身素質的要求相差較大,今后應加強引導學生在大學早期就有針對性選擇科研素質相關的選修課的學習,加強科研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實驗成績考核的影響因素較多,應進一步改善與細化評分辦法,如調整實驗課分數占最后總成績中的比例,強化設計性實驗中的過程管理與比例等。
就上述研究得出的結果分析總結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具有針對性各環節具體的改善對策,以便于今后進行教學實驗改革和實踐,調查教學質量的改善效果,規范毒理學設計性實驗教學和管理環節。我們將在今后的實驗教學中進一步探討和規范,為培養高質量的復合型實踐性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華,李躍平,劉寶英,等.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綜合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4):71,87.
[2] 武越,胡建安.設計性實驗在環境衛生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1,13(2):163-164.
[3] 周敏,龐雅琴,鄧樹嵩,等.設計性實驗在衛生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2):82,105.
[4] 周勇,黃曉,李軍.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的教學探索[J].高教論壇,2011(1):103-104.
[5] 劉薇,金一和,張新,等.環境毒理學設計性實驗教學探索[J].實驗室探索,2012,15(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