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14:31: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理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城市環境治理是指多元利益主體對環境污染這一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過程,以達到有效解決城市環境污染問題,維護人們享有清潔環境的公共利益。學術界普遍認為利益相關者概念最初是由斯坦福研究院于1963年提出的,并將其定義為“組織沒有這些群體的支撐將無法存在”,包括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債權人和社團。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定義,其中Freeman(1984)的定義最具影響力。Freeman將其界定為“能夠影響一個組織目標的實現,或者受到一個組織實現其目標過程影響的所有個體和群體”,這個定義被應用于許多研究中。由于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尤其是牽涉到一系列利益,利益相關者管理開始流行于環境治理領域。城市環境治理利益相關者管理能夠提出一套分析框架,分析者可以據此勾畫出城市環境治理多元利益主體的行為關系,通過理性地處理這些關系,達成“共贏”的合作方案和環境“善治”的目標。隨著社會-政治學理論(如治理理論)在某些關鍵主題上的概念化,如自反性現代化、協商民主、徹底的多元主義和生態民主等,該理論逐漸融入到傳統管理理論中,以提供一個更好治理環境風險的分析框架(Benn等,2009)。利益相關者管理理論的發展是遵循著個體-關系-網絡的邏輯線索,體現了研究者對于利益相關者管理行為的理解和認識是一個漸次發展的過程(林曦,2010)。這也反映了相對于個體視角和關系視角的研究,網絡視角更加符合實際的利益相關者管理情境。但是,這并不是意味著排斥個體和關系視角的研究,因為個體和關系是構成整個網絡的基本單元,而應將其作為網絡視角的基石。因此,城市環境治理利益相關者管理理論的構建和發展也應圍繞著網絡視角展開,并且個別學者已在該領域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二、利益相關者網絡結構形態模型再思考
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前提條件是清楚的,即一個好的運行環境是有利的,而一個壞的運行環境則是有害的。但是,針對組織問題和目標,人們喜歡聚焦于利益相關者及其關系的影響,而盡量簡化利益相關者所處的混亂和復雜的背景環境。許多學者就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地討論,并且Vidgen等(1996)將利益相關者定義為能夠影響一個人類或非人類組織單元的政策,或者受到一個人類或非人類組織單元的政策影響的所有人類或非人類組織單元。雖然此定義可能有失公允,但是其目的是想引起人們對利益相關者所處環境因素的重視。盡管Rowley從社會網絡的視角切入了對利益相關者管理理論的研究,重點關注了網絡密度和中心性,實現了對于二元關系視角的超越(Rowley,1997)。但是,他過分關注網絡的整體屬性而忽視了利益相關者分析所堅持的主體屬性分析,使得網絡中節點間互動關系中的結構和行為要素無法進入分析范圍。林曦以企業為研究對象,通過融合關系行為和網絡結構維度,得出了一些整體結構分析無法得出的結論和啟發(林曦,2013),但是她并無法清晰闡釋利益相關者互動行為的發生機理及其過程。這種情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該利益相關者網絡結構形態模型缺乏對利益相關者主體行為的影響、承受和表現載體的考察,即利益相關者行為運行環境?;诖?,本文試圖引入行動者網絡理論重新構建利益相關者網絡結構形態模型,彌補傳統社會網絡模型的缺陷,拓寬對于利益相關者及其行為分析過程的理解。ANT有利于幫助匹配影響組織成功的利益相關者(人類主體)和其運行環境(非人類主體),其貢獻在于明確了利益相關者網絡結構及其形成機理,因為它強調談判和協商的作用,并承認非人類主體作為組織、群體和個體環境的重要性,將人類主體和非人類主體共同納入網絡結構形態模型當中。
三、行動者網絡理論及城市環境治理轉譯過程
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法國學者MichelCallon、JohnLaw和BrunoLatour為代表(巴黎學派)的社會科學家共同提出了行動者網絡理論,為諸多學科領域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思想和理論。ANT認為應該平等地看待“人”與“非人”的網絡要素,通過“異質性”網絡模型刻畫社會實體之間的關系,并認為網絡結構環境對單一行動者提供了機會和限制,以及個人、群體或組織的行為受到了其他網絡行動者關系的影響。此外,ANT強調聯合整個行動網絡的價值,重視行為主體之間的利益協調與整合,主張通過社會行動者之間的溝通、談判、協作等社會互動行為來將社會沖突轉化為秩序,為研究利益聯盟網絡的形成提供獨特的視角和方法(王愛民等,2010)。行動者網絡理論是以三個核心概念為基礎,分別為行動者、廣義對稱性和轉譯。ANT將有主觀目的和意圖的人類主體和非人的觀念、資本、科技等主體認為是行動者,即任何可以改變事物狀態的東西。這些“異質性”行動者構成了網絡的基本要素,具有一定的影響能力。廣義對稱性認為應該克服傳統社會學中的二元劃分,整合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以完全平等的方式對待網絡中的“異質性”行動者,打破以人類行動者為中心的傳統思維。轉譯概念是ANT的中心,是事實建構者給出關于他們自己的興趣和他們所吸收人的興趣的解釋,反映了行動者之間相互作用的途徑以及其網絡形成的過程,并且刻畫出在構建網絡過程中利益嵌入的特征。轉譯成功的關鍵在于每個行動者都獲得滿意的角色,將處在各個領域的異質性行動者聯結起來,構建起一個處于動態穩定的網絡。行動者網絡理論,又稱為轉譯社會學,認為只有過轉譯才能構建起行動者網絡。行動者網絡的構建并不是原有預定的行動者簡單組合,而是每一個行動者的利益、角色、功能和地位都在新的行動者網絡中重新加以界定、安排和賦予。1986年,Callon通過對圣柏魯克灣的海扇貝養殖案例的分析,描述了一個由海洋學家、漁民、海扇貝、海灣以及多樣的技術等元素所構成的網絡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并辨出五個轉譯的關鍵環節,分別為問題呈現、利益賦予、征召、動員和異議。在此轉譯過程中,還應設立一個強制通行點(ObligatoryPas-sagePoints,OPP),OPP是指核心行動者的問題成為實現其他行動者目標或利益的必經之點,是所有行動者進入網絡的唯一選擇。在此研究基礎上,許多學者通過結合特定的研究問題和情景進行了對應的行動者網絡轉譯分析,那么針對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城市環境治理異質行動者網絡的轉譯和構建過程可如圖2所示。根據圖2可知,城市環境治理異質行動者網絡的人類行動者包括政府、企業和公眾,分別代表國家、市場和社會力量,而非人類行動者則包括生態、政策、資金和資源等,并且一般由政府部門承擔著核心行動者的角色,因此OPP可設定為治理環境污染,實現清潔環境。盡管這些轉譯環節看似分開的,但是它們并不總是可分的,有些環節可能會重疊。此外,成功轉譯后所構建的網絡也有可能遭到某些因素的破壞,并且一旦網絡結構發生變化,新的轉譯將重新開始,更多利益需要再次協商??傊D譯是一個實體引導其他實體朝其所期望的目標前進而必須經過的路徑,并最終說服其他行動者被征召和動員進網絡。
四、城市環境治理利益相關管理過程分析
城市環境治理是一個基于“滿足-理解-管理(Meet-Understand-Manage)”的過程,其中多方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和知識將被關注和采納,而不僅僅只是規則制度(Parr等,2003)。城市環境治理的概念內涵表明其需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多元利益主體的作用范圍和正當角色;多元利益主體采取什么樣的行為來達到城市環境治理的目標。同時,多方利益相關者參與過程還應充分考慮某些條件影響因素,如社會文化、政治、法律、技術、時空和生態等。也就是說,城市環境治理利益相關者管理應該符合地方背景和實際環境情況。那么,行動者網絡理論通過平等地看待人和非人行動者,將所有影響核心組織目標實現的要素納入到網絡中,因此城市環境治理也可認為是人類和非人類行動者網絡組構過程,即多方利益相關者的不同利益取向和行為方式在其運行環境背景和條件下透過轉譯建構起一個動態穩定的異質行動者網絡?;诖?,本文提出了一個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城市環境治理利益相關管理過程分析框架,并說明了其具體步驟和詳細內容,請見表1。根據表1可知,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城市環境治理利益相關管理過程試圖將治理理論、利益相關者管理理論和行動者網絡理論融合在一起,通過良好的城市環境治理利益相關者管理,提升城市環境治理效率和水平,以期創建一個推進城市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過程,其具體步驟如下:
1.明確治理對象并界定所需解決的核心問題。
目前,我國城市大氣、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最為緊迫和重要,并以大氣污染治理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紤]到不同的環境污染問題具有不同的屬性特征,如污染來源、途徑和方式等,明確具體的治理對象是有必要的。ANT表明應該將問題呈現作為轉譯的第一階段,而問題呈現是圍繞核心行動者進行的。盡管政府不再是城市環境治理的唯一主體,但是以政府主導的國家力量依然是城市環境治理的核心主體,是不可替代的組織者和指揮者。因此,以政府環保部門為代表的國家力量應認定為核心行動者,即核心利益相關者,其急需解決城市環境污染問題,以實現城市環境清潔的目標。然后,根據核心行動者的目標,設置一個強制通行點(OPP),將核心行動者的問題成為其他行動者目標實現的必經途徑。
2.識別利益相關者的關鍵利益以及各自差異。
城市環境治理要求治理主體多元化,即除了政府外還需要其他行動者參與到治理過程中。Carole提出在城市治理過程中政府應將更多基礎設施和服務的提供義務和責任轉移給其他組織,如企業、NGO和公眾,強調開發和管理不同類型的組織間網絡的必要性(Carole,2001)。同時,國家、市場和社會三元理論也表明了城市環境治理不僅只是政府干預,還應該發揮市場和社會的調節作用?;谶@一宏觀選擇范圍,并結合核心行動者的問題,辨識出城市環境治理的利益相關者,并明確各自的關鍵利益。其次,界別利益相關者在資源、權利、意識和知識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有利于進行合理的利益賦予、征召和動員。此外,還應明確利益相關者在網絡中為了達到其所期望的目標所需排除的主體障礙。
3.勾畫人和非人異質行動者的網絡關系圖譜。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協調穩定發展,并且這種平衡會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城市環境治理利益相關者的行為取向和選擇。因此,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效率、社會公平和生態和諧三者應該確定為異質行動者網路的系統屬性,即系統行動者。一般而言,利益相關者行為分析包括利益相關者的實際行為、合作意愿和沖突威脅。那么,這就有必要首先界定和明確利益相關者的行為選擇范圍和行為期望,并且辨識出能夠影響利益相關者行為的其他非人類行動者,包括政策、資金、資源和其他等。最后,在人類行動者和非人類行動者的基礎上,初步勾畫出行動者之間的網絡關系圖譜。
4.賦予利益并進行網絡行動者的征召和動員。
根據資源依賴理論,依賴體現了組織與其環境之間的利益交換關系,并且這種利益交換是在資源稀缺的條件下進行的。分析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資源依賴,有利于理清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和行為關系,以進一步識別利益相關者行為支持/反對態度和認知相似度,為轉譯過程中的賦予利益環節提供可靠的基礎依據。然后,根據核心行動者的目標,賦予其他網絡行動者利益或角色,以激起其加入網絡的興趣,并召集所有異質行動者,進行初步的討論和協商,以達成行動共識。從國家、市場和社會的邏輯出發,設計人類和非人類異質行動者的互動機制,并動員所有行動者進入到治理網絡當中,實現城市環境治理行動者網絡的初步建構。最后,辨析和評估核心利益相關者目標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目標的內在契合度,并重新識別和定位利益相關者群體的核心價值,以鞏固和穩定異質行動者網絡。
5.制定具體的利益相關者管理策略和計劃。
如何制定利益相關者管理策略是利益相關者管理研究的重要問題,特別是不同利益相關者類型匹配不同的管理策略。因此,結合異質行動者網絡建構過程,分別從個體(合作意愿和沖突威脅)、關系(兼容性和必要性)和網絡(網絡密度和核心組織的網絡中心性)角度,制定具體的利益相關者管理策略。然后,分別針對整體和具體的利益相關者,制定詳細的利益相關者管理計劃,以利于城市環境治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此外,通過采用聽證會、座談會和專家論證會等,評估城市環境治理利益相關者管理策略和計劃可行性。
6.執行決策和監測網絡。
20世紀80年代以前,市場環境相對穩定、資源稀缺,而且企業網絡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價格控制和市場的份額上,網絡參與者將網絡視為一種投機選擇,協調成本高和機會主義多,因而網絡被許多學者認為有負面影響和缺乏效率,長期以來其優勢沒有得到理論界和實業界的認真重視。20世紀80年代以后,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知識、信息在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組織網絡化日益凸現,而且網絡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顯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業之所以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國際競爭力迅速增強,國際化經營效果顯著,就是因為日本的企業并非以單個原子狀態來活動,而是以一群合作企業或組織構成相互依賴的關系網絡參與國際競爭,實現知識共享、共同發展,形成了世界級的核心能力。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企業網絡及其關系管理的研究,愈來愈受到學者們的重視,相繼出現了組織生態系統(OrganizationEcosystem)、組織網絡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網絡組織(NetworkOrganization)、組織域(OrganizationField)、企業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關系(Partnering)、關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業(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競爭(Co—petition)、組織間競爭優勢(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關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關系資源(RelationResource)、網絡資源(NetworkResource)、聯盟網絡(AllianceNetworks)、戰略網絡(StrategicNetworks)、戰略區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間信任(Inter—firmTrust)、供應商網絡(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學者和先行的廠商已認識到企業隱含的、不可模仿的社會關系網絡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應商、顧客、互補者和聯盟伙伴,是“創新關鍵來源”、“組織學習的關鍵來源”、“學習和能力的關鍵來源”。R·Gualti等人將這些具有持久性的、對進入其中具有戰略意義的組織之間的節點構成的網絡統稱為戰略網絡,這些節點包括了戰略聯盟、合資、長期的買賣伙伴等。于是,戰略網絡研究就成為戰略管理研究的新熱點。
就戰略管理學者對戰略網絡研究歷程看,首先提出戰略網絡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戰略管理雜志》發表題為“戰略網絡”的論文,可謂是戰略網絡理論的經典之作。該文從戰略的高度闡述了戰略網絡的內涵,認為戰略網絡是一種關系網絡,獲取企業生存和發展所需資源和知識的關鍵渠道,是“企業競爭優勢之源”,而不僅僅是一種組織模式,使之有別于一般意義的網絡組織。這篇文章的發表,標志著戰略網絡理論研究的開始。隨后,戰略管理研究者開始對企業之間和企業與其他組織之間的關系網絡研究產生了廣泛的興趣,1992年N.Nohria等編寫出版的論文集《網絡與組織:結構、形式和行為》,匯集了社會網絡理論、組織理論、戰略理論、經濟理論研究者對戰略網絡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此同時,戰略網絡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過進一步研究和實證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專著《戰略網絡》,標志著戰略網絡理論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專著《戰略網絡——日本企業間合作的藝術》,該書以日本企業的戰略網絡為例,研究了戰略網絡的理論基礎、戰略網絡形成動因、戰略網絡的管理與進化,進一步豐富了戰略網絡理論,促進戰略網絡理論走向實踐。2000年《戰略管理雜志》出版“戰略網絡’論文專集,介紹了當前有關戰略網絡理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強調這一理論要整合和系統化,使之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更有效地指導企業在網絡競爭環境下制定和實施企業戰略。這標志著戰略網絡研究進入了一個系統研究階段。三、戰略網絡研究主要學派
由于戰略網絡及其嵌入其中的動態關系網絡的復雜性和模糊性,目前戰略管理的學者們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論為基礎,從不同的視角研究戰略網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戰略網絡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作者綜合有關文獻,將現有戰略網絡研究主要分為五大學派。
1.以R.Gulati為代表的結合新經濟社會學來研究企業戰略網絡的理論,我們稱之為經濟社會學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戰略網絡》、《聯盟與網絡》、《網絡位置與學習:網絡資源和公司能力對聯盟形成的影響》。
他的主要觀點是:(1)規范了戰略網絡的定義,界定了戰略網絡的研究范圍,明確將對企業有戰略意義的戰略聯盟、合資、長期的買賣伙伴和一群相似的節點都歸集為戰略網絡,強調它是嵌入于企業之中的關系網絡,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具有戰略意義。(2)用社會網絡理論的“嵌人性”和“結構洞”原理,證明了戰略網絡對企業行為和績效的影響,說明戰略網絡及其管理能力是網絡資源和關系資源,是戰略網絡參與者在參與網絡后所獲得的獨特資源,具有獨特性,難以模仿性,是一種核心能力。(3)強調戰略網絡是一個公司接近信息、資源、市場和技術的關鍵渠道,能夠取得學習、規模和范圍經濟的優勢,戰略網絡直接影響企業的戰略行為和競爭優勢。(4)嵌入于戰略網絡之中的網絡關系,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既有機會又有約束的資源。因為“網絡也意味企業被鎖定在非生產關系里或排除了與其他可行的組織結成伙伴的機會”。(5)提出要整合戰略網絡于企業戰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從產業結構、產業內分析、企業能力、交易成本和轉換成本、網絡進化和企業收益來與現有的戰略研究相結合。
該學派的主要缺點是:如何整合戰略網絡于戰略研究中,沒有提出具體的理論框架,缺乏技術方法研究,難于對企業的實踐有實際指導作用。
2.以J.C.Jarillo為代表的用組織理論來研究戰略網絡,我們稱之為組織學派。其主要代表作為《戰略網絡》、《戰略網絡——創造無邊界的組織》(專著)。
他的主要觀點有:(1)最早捉出戰略網絡的概念,認為戰略網絡是一種長期的、有目的的組織安排,其目的在于通過戰略網絡使企業獲得長期競爭優勢。(2)提出了用商業系統思想來研究企業經營活動。他認為,實現產品/服務有效地傳送到顧客手中,整個過程的所有活動要合作,如何選擇組織合作方式的中心問題,就是要保證企業持續競爭優勢。(3)提出了組織商業系統活動方式的評價標準,是最大化組織效率與靈活性,并通過比較層級制、市場和戰略網絡三種組織方式,說明戰略網絡是網絡經濟時代最佳組織模式。(4)初步形成了戰略網絡的基本理論,有利于指導企業進行戰略網絡管理,包括網絡選擇的時機和信任機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論說明何時建立網絡為好,利用博弈理論提出了加強組織間信任的機制。
其主要不足是:沒有考慮網絡關系、社會和文化等因素對網絡及其效率的影響,沒有分析戰略網絡的成因、特征等基本問題,沒有對戰略網絡中組織間學習過程和網絡進化過程展開研究。
3.以P.J.Richter為代表的文化學派。他根據自身在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擔任國際跨國公司代表、與這些國家的企業有長期交往的經歷,發表了多篇有關東亞企業成長的論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專著《戰略網絡——日本企業間合作的藝術》。該書以日本企業的戰略網絡為例,研究了戰略網絡的理論基礎、戰略網絡形成動因、戰略網絡的管理與進化,進一步豐富了戰略網絡理論和促進戰略網絡在實踐中的應用。
Richter的主要觀點有:(1)日本經濟及其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于其企業的戰略網絡管理水平高,日本企業的戰略網絡與西方一般意義上的網絡組織不同,它注重知識、能力資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戰略網絡形成和進化中的作用。強調由于日本企業受傳統文化影響,容易形成戰略網絡的網絡文化,包括高度忠誠、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統一價值觀等。(3)運用企業系統理論、成長理論和博弈論來系統研究戰略網絡的動因,為戰略網絡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4)重點分析了戰略網絡企業間的網絡學習過程,說明戰略網絡在知識管理和能力培養中的特殊意義。(5)論述了企業后勤合作、技術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戰略網絡管理問題,為戰略網絡走向實際應用奠定了基礎。(6)強調了企業家之間的關系在戰略網絡中的重要性。由于Richter僅從文化視角研究戰略網絡,沒有將戰略網絡管理整合于戰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難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對戰略網絡進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對戰略網絡管理對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為代表的用企業集群理論來研究區域合作網絡。由于企業集群理論起源于區域經濟研究,故我們將此學派稱為區域經濟學派。企業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區域內的一群相互聯系的公司和各種組織(包括學校、研究機構、中介機構、客戶等),為了獲取新的和互補的技術、從聯盟中獲益、加快學習過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擔風險而結成的網絡。因此,我們認為,企業集群是戰略網絡的一種,集群研究也屬于戰略網絡研究范疇。波特有關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國家競爭》、《亞當·斯密:區位、集群和競爭的“新”競爭微觀經濟學》、《集群與新競爭經濟學》和《產業集群與競爭:企業、政府和機構新議題》,其集群理論主要是通過對各國典型區域的企業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頓的高新產業區、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業集群等)的實務觀察和研究所得,他認為“所有進步的經濟體中,都可明顯存在著企業集群,企業集群的形成,也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觀點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個地方、在特定領域內獲得異質的競爭優勢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個競爭優勢。(2)企業集群是一個開放體系,具有外部效應,同一地區內的公司或機構之間相互聯系、共享知識,企業集群是一種“新競爭”和“新經濟”。(3)企業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處的社會、文化、政策等條件形成的,具有歷史依賴性。(4)集群是空間布局上的新組織形式,“代表一種合作與競爭的組合”,是一種合作競爭思想,是一種群體思維的戰略思想(突破單個實體的狹隘思想)。(5)分析了企業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網絡關系,揭示了企業集群與競爭優勢的關系,豐富了戰略網絡研究的內容。
其主要缺點:過分強調地理位置在企業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認為在網絡經濟時代“地點仍是競爭的根本”,產業選擇首要問題是區位:過分強調政府產業政策對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業本身在關系網絡管理中的能動作用,利用集群理論側重于區域經濟和產業經濟發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觀層面的企業戰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為代表的從生態觀的視角來研究戰略網絡,我們稱之為商業生態學派。Moor提出的企業商業系統包括了供應商、主要生產者、競爭對手、顧客、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門、政府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我們認為,各個成員在這個系統中相互依賴、共同進化所形成的交錯復雜的關系網絡,從本質上看也是一種戰略網絡,有關商業生態系統研究也應屬于戰略網絡研究領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競爭的衰亡:商業生態系統時代的領導和戰略》。他認為,網絡經濟世界的運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爭,而是像生態系統那樣,企業與其他組織之間存在“共同進化”關系。在企業的商業生態系統中,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彼此間應該合作,努力營造與維護一個共生的商業生態系統。因此,他強調必須有“新的語言、新的戰略邏輯和新的實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論——商業生態學來全面闡述了商業生態系統的企業戰略。
Moor的主要觀點包括:(1)用生態系統的觀念來透視整個商業經營活動和研究戰略,拓寬了戰略網絡研究的視野。他認為,企業是其所處商業生態系統的成員之一,這個系統決定了企業的戰略行為和戰略價值,這個系統績效直接影響到企業績效。(2)按照自相似、自組織、自學習與動態進化的原則來設計網狀結構組織和商業生態系統(即戰略網絡),通過共創愿景、系統思考、網絡學習、共享知識、協同作用,使企業在創造未來中實現可持續發展。(3)建立一個相互依賴、相互學習、共同進化的企業生態系統,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前提。企業的績效主要取決于其在這個系統中的合作效率和網絡關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業生態系統中的成員間相互合作演化過程,包括了開拓、發展、權威、重振或死亡,企業在這個演化過程中不斷進化、異化和蛻變。(5)強調了企業與環境的相互滲透,企業的邊界模糊。企業的戰略行為受其所在的系統制約,企業的戰略制定、實施和評價都依賴于整個系統。
其主要缺點是:過分強調系統選擇企業的作用,忽略了企業本身初始條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業核心能力對其戰略行為的決定作用和對整個商業生態系統的影響,僅強調整個商業生態系統中各成員的合作,忽視了成員之間的合作是一個博弈過程,有合作也有競爭,并認為合作有周期性,無法持久。
綜觀戰略網絡研究各個學派的主要觀點,我們認為,當前有關戰略網絡研究有以下的特點:(1)應用一種理論從某個側面研究的多,而綜合各種理論從系統觀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戰略網絡形成和企業戰略網絡案例分析的多,而對嵌入于戰略網絡的關系分析與戰略網絡結構分析的少。(3)側重于戰略網絡的靜態研究多,企業戰略網絡管理的動態研究少,更缺乏對深層次的網絡管理問題和網絡進化問題的研究。(4)在技術方法研究上,以定性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動態性的技術方法,更缺乏有關動態戰略分析方法、網絡信息管理支撐技術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戰略網絡研究至今還沒有形成一種比較完整的、對企業戰略管理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可操作的基本戰略理論及其技術與方法,使之未能廣泛應用于企業戰略管理實踐之中。
四、戰略網絡研究趨勢和主要方向
從上分析,我們認為,現代戰略網絡研究發展趨勢是:(1)戰略網絡研究系統化。由于戰略網絡及其嵌入其中的動態關系網絡的復雜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經濟學、管理學的內容,又涉及到社會學、心理學的知識,未來的研究必須整合多個學科的理論來系統研究戰略網絡,才能對戰略網絡有全面的認識和理解。(2)戰略網絡研究動態化。戰略網絡的基本特征就是動態變化和不斷進化,只有引入社會網絡技術、系統動力學、進化博弈、離散仿真的技術等分析方法來分析戰略網絡的互動性和動態性,才能真正揭示戰略網絡的演化規律。(3)戰略網絡研究定量化。由于戰略網絡涉及的組織多、相互的關系復雜,未來的研究必須采用社會調查統計方法收集大量的數據,利用現代數學統計方法分析網絡和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才有保證戰略網絡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結合戰略網絡研究發展趨勢分析,我們認為,今后戰略網絡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統觀進行戰略網絡理論框架研究。綜合應用現代企業戰略理論、社會網絡理論、協同商務理論、企業能力理論、系統理論和博弈論等,從系統觀的角度,構建戰略網絡理論框架。它包括戰略網絡的結構、功能和特征,戰略網絡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企業核心能力和企業動態關系網絡分析,戰略網絡的目標與選擇,戰略網絡的動態管理,戰略網絡績效評價與網絡進化。
2.戰略網絡中的組織間動態關系分析與技術方法研究。要運用系統動力學、社會網絡技術方法和離散系統仿真技術,進行組織間動態關系網絡分析與仿真模型優化,明確對企業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發揮不同作用網絡節點之間的動態關系,保證戰略網絡的優化。
3.戰略網絡動態管理過程研究,要促進戰略網絡研究成果用于實踐和可操作性,這是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它包括:(1)利用組織學習理論和企業網絡理論,建立起有效的網絡學習機制:運用博弈理論分析網絡學習中的博弈均衡問題,制定出企業在網絡學習中的最優策略。(2)運用委托—理論,建立長期網絡信任機制,保證網絡知識有效轉換、整合與創新。(3)運用協同商務的原理和技術、數據庫技術、計算機和網絡通訊技術等,開發和實現基于協同商務觀的企業戰略網絡信息管理系統,保證網絡內部信息、知識的快速交流、處理和共享。
4.戰略網絡進化研究,體現動態性和共生性的特點。要以進化博弈理論為基礎,結合進化理論和遺傳基因理論,揭示戰略網絡進化規律,針對有限理者所組成的大群體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進化力量,建立戰略網絡動態進化模型來描述其進化過程,研究網絡行為的穩定性問題。
關鍵詞:投入產出關聯,產業結構,復雜網絡,社團結構
參考文獻
[1] 張嗣瀛.復雜性科學.整體規律與定性研究[J].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2005,2(1):71-83.
關鍵詞: 行動者網絡理論 經濟地理學 對稱性原則
一、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基本理論
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英文全稱是Actor-network theory,通常被縮寫為ANT。它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法國社會學家卡龍(Michel Callon)和拉圖爾(Bruno Latour)為代表的科學知識社會學家提出的理論。1986年,卡龍在“行動者網絡的社會學,電動車案例”一文中首先提出了這個新概念。文中,卡龍描述了法國電器公司(EDF)在1973年提出開發新型的電動車計劃(VEL)。這個計劃需要CGE公司來開發電池發動機和第二代蓄電池,要求雷諾公司負責裝配底盤、制造車身。另外,還要考慮消費者、政府部門、鉛蓄電池等社會甚至非社會因素。這些因素都是“行動者”,彼此共同構成了相互依存的網絡世界。
這里的“行動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和力量。拉圖爾直言,使用“actor”或“agent”并不對他們可能是誰和他們有什么特征做任何假定,他們可以是任何東西—可以是個體的或者民眾的、擬人的或非擬人的。“行動者網絡”中的“行動者”之間關系是不確定的,每一個行動者就是一個結點(knot或node),結點之間經通路鏈接,共同編織成一個無縫之網。
在該網絡中,沒有所謂的中心,也沒有主—客體的對立,每個結點都是一個主體,一個可以行動的行動者,彼此處于一種平權地位。主體間是一種相互認同、相互承認、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的主體間性的相與關系。非人的行動者通過有資格的“代言人”(agent)來獲得主體地位、資格和權利,以致可以共同營造一個相互協調的行動之網。
傳統哲學意義上的本體論是關于先于現實經驗上實際存有的一般性的存在架構。這種傳統意義下的本體論要解決的是存在的根本意義,是關于何者存在,在什么意義下我們說它存在等問題。因此是一種對存在的先驗狀態和根本架構的探討,而實際經驗只是在這些架構中的特殊存有樣態。
二、行動者網絡視域下經濟地理哲學思考
哲學是眾多學科的靈魂。要提升地理學的地位,就必須豐富地理學的哲學內涵。
從國際地理學近現展來看,推動地理學實質性進步的因素都與哲學有著直接關系,可以歸納出以下七個方面的表現或問題:①地理哲學的內涵不斷發生變化,但基本問題尚不清晰;②地理哲學研究的主觀基礎和客觀基礎及重大問題缺乏必要的系統結論;③地理學的空間分析傾向帶來了地理思維的變化;④空間分析中地理學主體經驗意識的喪失;⑤地理哲學中的時間和空間問題;⑥地理學中的“環境倫理”的研究剛剛起步;⑦我國的地理哲學是個薄弱領域。誠然,地理學研究需改變以往那種向其他學科引用與借鑒的局面。但目前地理學的發展狀況更需以開放的心態從其他學科汲取營養和理論,以構建、擴展和豐富自身的理論體系及哲學體系。地理學研究離不開方法論,更離不開哲學。
人地關系始終是地理學的核心,反映在經濟地理學上,即為人類的各類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ANT的廣義對稱性原則力圖對稱地看待自然和社會的作用。“我們的廣義對稱性原則不在于自然實在論和社會實在論之間的替換,而是把自然和社會作為孿生的結果,當我們對兩者中的一方更感興趣時,另一方就成了背景”。從這個視角來看,人類的各類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應該被對稱考慮,過分地強調一方而輕視甚至忽視另一方都是不可取的。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是和諧共生的,這就在哲學層面上深化了經濟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認識。長期以來,地理學的綜合性僅停留或徘徊在宏觀設計的層面上,而沒有或很少從微觀方面加以運用。從ANT視角來看,這是地理學綜合性的癥結所在。經濟地理學應該在其微觀領域強化其綜合性,而且ANT也把宏觀和微觀對稱考慮,把宏觀和微觀綜合起來思考,理應成為經濟地理學的追求,這種綜合性具有更高層次。
ANT至少采用了兩種思維方式,即關系思維和過程思維。首先,Latour將關系思維引入社會學的分析中。行動者網絡理論顛覆了傳統的認識論觀念,強調關系性的思維。在網絡中將人與非人置于同等地位,自然與社會不再是巍然屹立認識論中的兩極。要在人與非人、自然與社會的互生的關系中尋求社會的穩定點。這一思想引起了很多學者的共鳴,成為20世紀后期整個哲學界的一個重要潮流。其次,ANT將過程思維引入對科學的研究中。行動者網絡理論描述的是一種動態關系,要求我們追隨行動中的科學??茖W是一連串的行動,是形成科學、制造結論和物品的過程。強調我們對科學的研究必須以科學知識生產者的當下活動為出發點,或者說要跟蹤科學家們構造科學知識的動態過程。這種對科學研究的過程分析,溝通了知識生產者(科學家)和生產成果(科學知識),避免了科學研究的黑箱化。這無疑是我們理解科學事實的更先進的方法。Latour對科學知識進行的人類學研究的意義就在這里。
三、結語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與關系及時空規律的科學。相應的,經濟地理學主要探究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關系及時空規律。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關系貫穿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始終,在經濟地理學中處于核心的地位。按照傳統觀點,人類經濟活動由于其活動主體的主觀性而構成主觀地理空間,自然環境則構成客觀地理空間。而ANT則消除了人類與非人類、自然與社會的二元對立,對稱地思考人類與非人類、自然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并提出了準客體的概念,即主客體間的雜合性。
地理空間不僅僅是地理事物和人類經濟活動充填的地表空間,而且這些地理事物和人類經濟活動通過相互關聯并形成地理空間結構,即地球表層系統結構,在ANT視域下是一種“無縫”的行動者網絡。這種結構是人地關系的具體化,表現為主觀地理空間與客觀因素的相互關聯。主觀地理空間是人類在地表的活動空間,其載荷是人類;客觀地理空間是人類的地理環境空間,其載荷是地理環境所提供的各種資源因素或災害因素。在地球表面,主觀地理空間與客觀地理空間在范圍上可重合也可以不重合,這種關系是人地關系的具體體現。根據ANT的廣義對稱性原則,應把自然環境置于與人類行動者平等的認識論地位,經濟地理學理論的正確認識不僅取決于人類行動者,而且取決于客觀自然環境,取決于人類經濟活動和自然環境的協調和控制。
本文基于一個廣泛流行又視角獨特的理論視域—行動者網絡理論(ANT),對經濟地理學進行了初步的哲學思考和探索。應該看得到,雖然ANT能夠為經濟地理學提供一個獨特有效的思維視角,但由于不同學者站在不同角度和立場對ANT本身有著多種理解,用它作為一種工具來思考經濟地理學甚至指導地理實踐必然會存在爭議。即便如此,用ANT這樣一種獨特新穎的理論工具來進行經濟地理學哲學思考也是一個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吳傳鈞.現代經濟地理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小建,苗長虹.西方經濟地理學新進展及其啟示[J].地理學報,2004(10):153-161.
[3]http:///wiki/Actor-networktheory-(ANT).
[4]霍爾姆斯,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自然界的價值和對自然界的義務[J].國外自然科學哲學問題,1994.
[5]葉平.人與自然:生態倫理學的基礎和取向[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3(10).
論文摘要:《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針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特點,作者結合近幾年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中的實際經驗,圍繞高職高?!队嬎銠C網絡》課程的教學目標,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包括網絡硬件實驗和軟件仿真實訓)以教學手段等多方面,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進行了總結分析,強調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和軟件仿真實訓在該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網絡;高職高專;教學改革;一體化教學;軟件仿真實訓
一、引言
《計算機網絡》的理論知識相對比較枯燥,抽象。學生在學習理論時單純學習理論,導致理論的學習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理論的同時不能動手做實驗,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對理論學習比較排斥,在做實驗的階段無法有效地將已學理論和實驗結合起來。尤其是我校是大專院校,學生們學習理論知識相對比較困難,這就迫使我們必須在教學方面有所改革,根據教學目標和我?,F有條件,利用學校機房實施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每次上課既講理論又做實驗,利用PPT課件中的圖像、動畫手段深入淺出地講解網絡理論知識,使得理論的學習易于理解,應用機房計算機硬件、虛擬機和其他仿真軟件進行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反過來促進了理論教學。
二、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制作簡明易懂且形象生動的PPT教學課件,充分利用動畫,圖像手段講解
《計算機網絡》課程中有許多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如果沒有動畫,圖像,憑空理解起來很困難,如數據通信基礎理論、網絡體系結構、網絡協議、路由原理與技術等,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為了將抽象的理論講明白,必須認真準備教學課件,做到簡明易懂,只講授其中最核心的理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圖像和動畫手段將抽象的理論變成動態的畫面。例如,在當講到數據通信基礎理論的交換技術時,學生對三種交換技術(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不易理解,我就把這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技術制作成動畫形式,改善了教學效果??梢杂脛赢媽㈦娐方粨Q分為三個階段:建立電路、利用電路傳輸數據和釋放電路,課件能生動地反映這三個階段;報文交換不需要建立電路,但每個數據文件可作為一個報文整體進行路由尋址,通過中間的交換節點進行存儲轉發,直至最終到達目的地,利用動畫課件能形象地展示整個過程;分組交換與報文交換相似,只是將報文分成了多個數據片段(稱為分組或包),通過中間的交換節點進行存儲轉發,有數據報和虛電路兩種方式,純粹理論講授學生恨難理解,甚至會讓學生感覺這個課程恨難學,以至于厭學,對這么課程失去興趣。通過動畫課件的教學,學生基本能理解這三種交換技術,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利用學校機房,實現一體化教學,理論講解與硬件實驗、軟件仿真實訓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掌握網絡組建、配置和維護技能
關鍵詞:本科畢業論文;管理平臺;B/S結構;信息資源庫;架構
中圖分類號:G642.47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04-0912-02
Architecture of Network-based Thesis Management Platform
GE Fang-zhe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 Undergraduate thesis is the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of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issues and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ir basic knowledge, basic theories, is also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n the quality of four-yea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herefore, thesi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management, we propose architecture of thesis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GSM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design concept is feasible.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hesis; management platform; B/S struc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database; architecture
畢業論文是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綜合運用基本知識、基本理論進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和進行科研訓練的一種有效形式,是本科生四年教學計劃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1-2]。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通過親自動手實驗或設計,進行科學研究、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及數量的不斷擴大,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論文管理工作壓力不斷增大,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論文管理工作還是處于人工管理階段,難以兼顧公平與效率。同時高校畢業論文具有一定的學術及收藏價值,但學生論文數量多、紙制論文或光盤刻錄的論文不易保存,并且增加了對往屆論文檢索的難度。為方便畢業論文的管理和查詢,提高畢業論文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節省管理資金,我們設計了基于Internet和GSM網絡的畢業論文管理平臺,實現了畢業論文管理工作的數字化和網絡化。
1 畢業論文管理的過程
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關鍵是加強畢業論文的過程管理,使畢業論文各環節中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從而確保學生按時地保質保量完成畢業論文。基于此,高?;径冀⒘恕斑x題開題中期管理評審”的畢業論文過程體系[3],確保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
1) 選題。選題是開展畢業論文工作的第一步,畢業論文選題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畢業論文的質量。一般是指導教師填寫畢業論文選題表,提出選題,然后,開展學生選題。
2) 開題。每位學生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完成選題后,要充分地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自己研究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并完成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實驗方案等基礎性工作,為正式開始論文工作做準備。
3) 中期管理。在畢業論文中期,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工作進程和論文質量進行認真指導、監督、檢查,與學生交流,并幫助他們解決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困難。通過中期管理,強化指導教師和學生的工作責任心,使學生順利推進畢業論文。
4) 評審。在學生畢業論文完成后,指導教師組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情況、答辯情況、評分情況以及論文的歸檔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以保證論文答辯的質量,從而確保整個畢業論文的質量。
2 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需求分析
本平臺設計需求是利用高校完備的校園網絡系統,設備檔次高、配套設施齊全的有利條件,充分發揮網絡在教學管理中開放、交互、共享、協作的特征及網絡數字化、網絡化、多媒體化的特點,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校現代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4]。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設計要應現代教育的教學模式及管理模式,符合本科畢業論文管理的基本過程[5]。因此,本文基于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通信網絡理論和軟件理論構建畢業論文管理平臺。
本平臺采用B/S結構,幫助指導教師通過網絡向學生提供畢業設計課題以及課題介紹,供學生選題,之后,系統就自動在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鏈接。指導教師的指導或要求可以直接發送到學生的電子郵箱內,同時通過GSM網絡,發短信息到學生手機,達到及時通知學生的目的。學生也可以直接從指導教師的公告欄上獲得導指導教師的指導或要求。學生可以在BBS上咨詢某指導教師,平臺會自動將咨詢內容發送指導教師的電子郵箱內,同時平臺可以通過GSM網絡,發短信息到指導教師手機,達到及時通知指導教師的目的。平臺可以幫助指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電子函件建立聯系與幫助,以及通過電子函遞名單、BBS專題組建立公共聯系、討論和互助。
3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架構
3.1 網絡系統架構
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設計開創性地將新興的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代通訊終端引入校園管理,在學生、教師和學校間架起一座空中橋梁,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有快捷、方便的特點。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為學校畢業論文管理提供可監督、管理的環境。
本平臺的網絡結構示意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服務器、連接服務器與GSM的短信中心接口、校園網等幾個重要的部分。
3.2 軟件系統架構
軟件主體框架由“在線審核”、“信息資源庫”、“論文交流”三部分構成,具備網絡化管理、資源共享、學習支持及過程管理監控等基本功能。
1) 在線審核
在線審核依據本科畢業論文管理流程設計,支持畢業論文各主要環節的申報及審核管理。在線審核包括:指導教師資格審核、課題審核、答辯小組審核、成績審核等模塊。
指導教師資格審核模塊:對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學歷、職稱、教學經歷等資格條件進行審核,對每學期每位教師的論文指導總量進行控制,防止指導超篇。
課題審核模塊:對學生或指導教師申報的論文初步選題進行審核。選題審核通過后,學生方可進入畢業論文設計和寫作環節。對沒通過審核的選題,學生或指導教師可根據系統提示的反饋意見進行修改或重新申報。
答辯小組審核模塊:對本科畢業論文答辯指導委員會、答辯小組的成員構成及其資格條件進行審核。
成績審核模塊:對學生的畢業論文成績由指導教師進行初評、由小組指導教師復評、由院校復審。復審后的成績數據可導入學校的教務管理系統,不需要手工錄入成績。
2) 信息資源庫
建立信息資源庫,有效開展管理支持服務和教學支持服務。信息資源庫應包括:教師資源庫、學生信息庫、畢業論文素材庫等。
教師資源庫:教師資源庫包括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庫、答辯教師庫。指導教師信息數據,學生和管理人員可登錄查詢,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論文指導教師。
學生信息庫:學生信息庫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專業特長等信息,有助于指導教師了解學生、對學生的指導有目的性、方向性。
畢業論文素材庫:建立畢業論文素材庫目的在于為指導教師和學生提供畢業論文教學全過程的支持服務。畢業論文素材庫應包括:畢業論文管理文件、優秀論文、參考資料等,可以考慮按學科、專業以及課題方向來分類建設。
3) 論文交流
論文交流是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關鍵部分。設計的目的就是使論文的管理方便、快捷,對論文的質量管理提供幫助。論文交流應包括:師生個人專區和專業公共論壇。
師生專區:是師生間開展個別交流互動、個性化論文指導的平臺。學生可在該區提交畢業論文提綱、初稿、修改稿,指導教師及時將指導意見或修改稿反饋給學生。學生可查看指導教師修改意見,并通過歷次指導紀錄,領會指導教師的思路,使畢業論文的指導、修改過程具有連貫性。在這個過程中,短信中心接口及時地通知教師和學生,使他們之間交互時間盡可能的短。管理人員可跟蹤學生論文進程及指導教師的指導情況,系統自動形成記錄文檔作為畢業論文的一部分。
專業公共論壇: 是學生間的互助協作學習、信息交流的平臺,以BBS的形式設計。在交流過程中,短信中心接口仍然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服務。
4 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設計技術
本平臺以SQL Server2000 作為后臺數據庫,采用B/S結構,即瀏覽器/服務器結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形成瀏覽器、Web服務器與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組成的三層體系結構。主要采用動態網頁技術,建立動態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務器應用程序,通過ODBC(開放式數據庫互聯技術),利用SQL語言實現數據庫的訪問。系統通過與數據庫連接,實現數據庫的相關操作。
5 結束語
基于Internet和GSM網絡的畢業論文管理平臺利用當前先進的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建立一個開放的、可監督的教學管理方式,對本科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有較大意義。目前已完成網上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總體框架的搭建,部分在線審核模塊及信息資源庫已正式啟用。我們將不斷完善網上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建設, 逐步完善網絡環境下的畢業論文管理運行機,實現畢業論文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和網絡化。
參考文獻:
[1] 史增喜.高校本科畢業設計的改革與實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3):49-52.
[2] 趙旦峰,李剛.論科學選題在本科生畢業設計中的重要性[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0):109-110.
[3] 黃英金.進一步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整體質量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 2005(9):57-59.
[4] 陶文平.網絡環境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探索[J]. 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5):88-91.
關鍵詞:綠道、綠網、綠網規劃
中圖分類號:TN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中國城市的急速發展給城市帶來了不可勝數的問題,比如土地的破碎化、河岸的硬化、混亂的城市肌理以及日益嚴重的水問題等。針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有一個多尺度、多功能的以及可持續的規劃方法,而綠道的本質使得它成為了此類項目的合適的規劃手段[1]。在土地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綠道的資源集中性使得它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附著多種功能,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城鄉統籌發展,且它對連通性的要求又減緩了土地的破碎化。
1、綠道與綠道網絡
綠道概念是指呈廊道狀私有和公有的娛樂用地和水域,能讓人們方便地從生活居住區域通往開敞空間,或者將城市和農村緊密聯系起來的通道[2],是為社區提供生態、娛樂和文化價值的各風景要素所組成的網絡系統[3]。綠道是限制機動車進入環境友好的通道系統,其將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的風景資源與人們生活活動中心連接起來[4],但人們更強調綠道網絡在生態過程方面的潛力[5]。目前,人們普遍接受埃亨(Ahern)提出的綠道概念[6],認為綠道是經規劃、設計、管理的線狀網絡用地系統,具有生態、娛樂、文化、審美等多種功能,是一種可持續性的土地利用方式。
在景觀生態學中,網絡是景觀空間結構的一個重要概念。景觀結構有3種單元:斑塊、廊道和基底,且通過廊道的相互疊加而形成網絡。網絡的功能與廊道相似,但與基底的作用更加廣泛和密切,它的重要性不僅在于物種能通過它的連接進行更廣泛的運動,還在于它對周圍生物群落的影響。相比較下網絡具有一些獨特的結構特點,如廊道密度、網絡連接度以及網絡閉合性等[7]。本文中綠道網絡規劃(下文中統一簡稱“綠網規劃”)是指強調綠色空間的相互聯系、進行綠色空間整體保護和系統建設的一種規劃。
2、綠道的類型和功能
2.1綠道的類型
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許多國外學者對綠道進行了分類。如萊托(Little)從用途和尺度角度對綠道進行了分類[8],分為自然綠道、城市河岸綠道、歷史風景綠道、娛樂綠道、綜合網絡狀綠道5種類型。埃亨(Ahern)認為[6],按照面積尺度的大小,可將綠道分為市區級、市域級、省級和區域級4種類型;按照綠道的功能作用可分為生物多樣性綠道、水資源保護綠道、休閑娛樂綠道、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綠道4種類型。而俞孔堅教授對中國綠道規劃的發展與演變歷史進行了系統總結,按照綠道的形式與功能,將中國綠道分為了3種,即沿著河道或水域邊界分布的濱河綠道、公園道路綠道或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綠道以及沿田園邊界分布的田園綠道[9]。本文中將綠道分為自然綠道、城市河流綠道、歷史風景綠道、游憩綠道和道路交通綠道5類。
2.2綠道的功能
2.2.1連接功能
連通功能是綠網的基礎。從生態功能角度來看,綠網將分散的綠地、公園等自然資源連接成系統,結束了生態島的孤立和土地的進一步破碎化。從游憩功能角度來看,綠網將自然資源與居民區、旅游景點、歷史文化資源、公共設施等其他資源相連通,為人們提供了游憩的通道,提高了游憩資源的可達性[10][11]。
2.2.2休閑游憩功能
綠道不僅將各游憩資源節點連接形成網絡,為人們提供旅游景點游覽、野生物觀賞、風景欣賞等活動,其自身還可以為人們提供步行、騎行、滑板、輪滑、騎馬等游憩活動[10][11]。
2.2.3生態及歷史文化保護功能
生態保護方面,綠道為多種生物提供遷移廊道,為動植物提供棲息地,保護當地物種,提高物種的多樣性。同時,綠道網還具有蓄水防災、凈化空氣等排除環境污染不利因素的作用,以改善生態環境。歷史文化保護方面,綠道的低強度開發特點為環境與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建立了有效的緩沖帶 [10]。
2.2.4交通通行功能
綠網作為一種線性連接開敞空間,為人們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以減少人們對機動車輛的依賴,改變人們的出行習慣。綠網可以有效地將非機動車與機動車道系統完全分離,為人們創建健康綠色的通行網絡,改善人們的出行環境。除上述功能外,綠網同時兼具經濟、社會等許多附加功能,如潛在的旅游收人、促進城市化進程等等[11]。
3、綠網規劃原則
3.1 生態化原則
綠網規劃應充分利用自然生態條件的要素,如現有的河流、綠塊甚至鄉村小道等,避免大填大挖和人工化痕跡過重的建設,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與格局。
3.2 地域化原則
綠道規劃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人文內涵,考慮城市具體的地域自然條件、綠地基礎和歷史文化基礎,積極采用本地樹種和材料,串聯具有地方歷史和文化的節點,展現地方風情。
3.3多樣化原則
綠道應形式多樣、功能各異,可結合濱海岸線、江河水系、山巒疊嶂、郊野公園等,創造精彩紛呈的綠道景觀,并策劃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體育賽事,讓綠道不僅成為一條景觀大道,更成為一條生活大道。
3.4人性化原則
綠道網絡應配套完善的服務設施,包括規范清晰的標識系統和保障及時的應急安全救助系統,方便快捷的公交轉換及停車系統。滿足各種需求的商業服務系統,讓綠道洋溢著人文關懷。
4、綠網評價方法
綠網作為一種綜合性的生態網絡,網絡結構的穩定性與其生態功能的發揮息息相關,因此,能否穩定發揮其功效,需要一些能夠定量化的指標對網絡進行評價。而任意網絡都可以用節點(nodes)和聯系(links)來定義,本文的綠網結構評價主要借鑒能夠反映網絡復雜性及格局的網絡結構指數,選取要分析的要素用于同一個目標的不同結構網絡聯系和效益,主要包括閉合度α、點線率β、連接度γ和成本比四個指數。
網絡閉合度(network circuitry)用來描述網絡中回路出現的程度,即網絡中實際回路數與網絡中存在的最大可能回路數之比??捎忙林笖当硎荆?/p>
其中,L 為廊道數,V 為節點數。a 指數的變化范圍一般介于在 0-1 之間,a=0意味著網絡中不存在回路,a=l,說明網絡中已達到最大限度的回路數目。
(Forman&Godron,1986)。
點線率指網絡中每一個節點的平均連線數目,可用于網絡連通性。用β指數表示
β指數數量范圍在[0,3]區間上。β=0,表示無網絡存在;網絡的復雜性增加,則β值也增大。當β1 時,表示有更復雜的連接度水平。 (Hagget&Chorley,1972)。
網絡連接度(network connectivity)是用來描述網絡中所有節點被連接的程度,即一個網絡的廊道數與最大可能的廊道數之比,可用γ指數來測度:
γ指數的變化范圍為 0-1,γ=0 時,表示沒有節點相連,γ=1 時表示每個節點都彼此相連(Forman&Godron,1986)。
成本比(Cost ratio)考慮廊道的長度,主要反映了網絡的有效性,成本比越低,有效性越高[7],公式如下:
成本比=1-(廊道數/廊道長度)
(Linehanetal,1995)
5、典型案例
5.1城鄉綠網——增城市市域綠網規劃
2008年增城市提出了全區域公園化戰略指導思想,到2011年增城市沿主要旅游干道兩側已經建設了約190km的綠色廊道,并沿道路建設了20個面積超過40hm2的生態公園和10個自駕車休息驛站,用來促進自駕車游的發展;從增城市區到白水寨風景名勝區建設了長約100km 的自行車休閑建身綠道,并設置16個休息驛站和20個避雨亭,積極開展旅游體驗活動,提高旅游的過夜率和重游率[12]。之后,當地政府企圖通過綠網建設,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味,優化生活環境和投資環境;促進沿線城市、村莊環境的升級與優化,提高居民幸福感;連接南、中、北主體功能區,連通各沿線農村居民點,引導南部資金到北部投資生態休閑和度假旅游業。
結合增城市的自然資源,增城市計劃在3年內規劃建設完成3條綠道,總長度為500km,構建增城市的綠道網絡(圖1)[12]:以全市旅游線路廣汕、荔新、增白、新新、增正等旅游大道為主線,建設200km自駕車游綠道,建立多層次、色彩豐富的生態林帶和旅游節點;以增城市區至白水寨景區、湖心島景區為主線,以連接廣州、東莞的區域綠道和局部景區綠道網為支線,建設250km自行車休閑健身綠道,打造富有田園風光的特色休閑精品線;以增江為主軸,把初溪水利樞紐上游50km的河道打造成現代生態型山水畫廊,構建融合保護生態、改善民生和發展經濟等多功能的綠道網絡體系。規劃結合農村居民點、景點和果園建設息驛站(碼頭)和配套設施,將沿線村莊逐步打造成旅游節點和服務區,吸引市民前來消費,實現農民就地創業和就業,促進城鄉聯動發展。
圖1 增城市市域綠網規劃圖
(圖片來源:《規劃師》2011年第1期)
5.2城市綠網——天津中心城市綠網規劃
天津中心城市綠網規劃中主要有兩個關注點:一是增加城市綠地率,二是加強綠地的綠地聯系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在此基礎上,根據現狀條件將綠網規劃落實為點規劃和線規劃,最后形成網規劃。
點規劃,按綠地面積和生態價值大小將城市綠地分為重要生態節點和一般生態節點。其中重要生態節點29個,一般生態節點41個。重要生態節點包括18個規劃生態綠地(包括各級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旅游區、楔形綠地和組團間的隔離綠地)和天津市“十一楔”。一般生態節點主要為城市中心的水體公園,如西沽公園、水上公園等。
線規劃,規劃中將廊道劃分為了道路廊道、河流廊道和植被廊道。道路廊道,即中心城區的快速環路和外環路。聯系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的津濱高速公路、京山鐵路、和津沽輕軌快速線;河流廊道,即中心城市東北面的薊運河、北面的永定新河和新開河、西南面的獨流減河,北運河、南運河和子牙河匯入海河;植被廊道,即中心城區外環線的植被廊道,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的工業區和生活區的防護帶,濱海濕地和鹽生植被帶[13]。
網規劃,基于不同的綠道組織目的和水平,采用不同的聯系方式構建了四個不同的綠道網絡,如圖2所示。網絡一只保證了對29個重要生態節點間的聯系;網絡二在網絡一的基礎上增加了對一般節點的聯系。而網絡三的構建分為兩種情況進行:A網絡增加了海河等四條河流廊道和津濱高速公路等道路廊;B網絡在A網絡基礎上,根據俞孔堅網絡形阻力趨勢表面與交匯處戰略點理論和各生態節點的實際情況確定三個景觀生態戰略點:黃港風景區、柳林風景區、北大港風景區,同時確定大興水庫、銀河風景區等六個次一級的生態戰略點。同時B網絡增設了對外聯系的綠道:潮白河廊道聯系七里海水庫、薊運河廊道、聯系團泊灣風景區的廊道[13]。(圖2都是將生態核心區抽象為節點的網絡圖)
圖2 綠網方案對比圖
(圖片來源:譚曉鴿,《綠道網絡理論與實踐》,天津大學碩士論文)
網絡四在網絡三的結構前提下,考慮了城市建設用地的影響,對一些生態廊道的走向和具置做了必要的調整,如面積比較大的風景區,和它們連接的生態廊道在具體建設只需與景區邊界連接即可;而沿河路和道路的廊道則需要根據河流和道路的走向平行布置,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彎曲。
根據綠網結構指數各指標公式對四個不同網絡進行了評估,結果發現網絡四中a指數最大,存在的回路最多,擁有最大的網絡閉合度;β指數最大,具有最高的廊道連通性;γ指數最大,具有較高的網絡連接度;而成本比最小,說明網絡的有效性最大,建設成本最低(圖3)。
圖3 網絡四
(圖片來源:譚曉鴿,《綠道網絡理論與實踐》,天津大學碩士論文)
6、展望
雖然,在眾多學者的推動和政府的支持下,近些年來我國出現了不少有關綠道的規劃,但是好的實踐寥寥可數。本文根據綠道的類型和功能,確定了綠網規劃的原則和評價方法,同時選取了國內東部發達地區中兩個典型案例,并對其規劃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規劃工作者能夠更好的理解綠道、規劃綠道,為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城市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獻出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杰克·艾亨(美),周嘯. 論綠道規劃原理與方法[J].風景園林,2011:107
[2] Hoover, A.Shannon, M. Building greenway policies within a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framework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1- 3):433- 459.
[3] Ndubis i, F. , Demeo, T. , Ditto, N. Environmentally sens itive areas:a temp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rridors [J].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1995,33(1- 3):159- 177.
[4] Toccolini, A. Fumagalli, N. Senes, G. Greenways planning in Italy:the Lambro River Valley Greenways Sys tem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6(1- 4):98- 111.
[5] Jongman, R. Nature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Europe:developing ecological network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2 (3):169- 183.
[6] Ahern, J. Greenways as a planning s trategy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 (1- 3):131- 155.
[7] Jone Linehan.Greenway Planning-developing a landscape ecological network approach[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 179–193.
[8] Fábos, J.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the greenway movement, use and potentials of greenway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1- 3):1- 13.
[9] Yu K. ,Li D. ,Li N.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6(1- 4):223- 239.
[10]李社錦, 游憩型綠道的功能及分類[J]. 旅游管理研究,2012,11:59
[11]查爾斯‧A‧弗林克,羅伯特‧M‧西恩斯著,余青,柳曉霞等譯,綠道——規劃‧設計‧開發[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12]鄧毛穎,增城市綠道規劃與建設機制研究[J].規劃師,2011(1):112-114
[13] 譚曉鴿.綠道網絡理論與實踐——以天津中心城市綠網規劃為例[D],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7:25-26;30-31;34-39
作者簡介:
1、陳浩,男,湖南益陽人,湖南大學建筑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丘陵地區城市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