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6 10:18: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音樂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因此,我們說,一個音樂教師只會彈琴唱歌,按步就班,那無異于被蒙上眼睛只會轉圈推磨的老牛吧?教學,是一種藝術,音樂也是我們心目中最高雅的藝術。怎樣將它們有機結合,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教學分風格?這應該是我們教師終生追求的目標吧?那種把彈琴唱歌當作技術,把教學也當作技術的音樂教師來說,他要想教出自己的風格來,恐怕就難為他了。因為,藝術要靠感覺和悟性,而這感覺和悟性又來自教學的主體——那活蹦亂跳的學生。所以,凡是善于抓住教學閃光點和善于發揮教育機智的教師,只要將這一點一滴用文字進行總結,就等于在教學生涯中留下了一行行堅實的腳印。這是他心血的結晶,這是他人生的書頁。有了這種認識,難道我們還會拒絕寫論文嗎?還會為到學期結束要交論文而發愁嗎?我們還會為評職稱而去臨時應付嗎?不,統統不會!因為這已是他收獲的時刻,他只會主動地、適時地收回成果。因此,寫好音樂教學論文,是收獲音樂教學的果實,為今后的音樂教學工作的騰飛總結經驗,為自己人生的旅程增添一個嶄新的高度、一條閃亮的起跑線。如論大環境,這也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新世紀對廣大音樂教師繼續教育學習的重要內容。音樂教師們,快行動起來吧,論文寫作、鋼琴、聲樂、教學,這些都是我們音樂教師的專業和基本功。
音樂論文三要素
我很贊賞《中國音樂教育》上的一段話:寫作音樂教學論文要:口子小,點子新,挖掘深。過去有些人老抱怨發不了文章,他們殊不知自己的文章要么漫天撒網,不著邊際;要么面面俱到缺乏深度;要么重復別人寫過的東西,且不如別人。因此,我向想要寫好論文的人們大聲推薦——論文寫作三要素:口子小,點子新,挖掘深
因為這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再加一法:多讀書
常見論文格式
1、條理型:按論述順序闡述觀點,圖式如下: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但要緊扣中心論點)。2、簡約型:簡單開頭,重點論述觀點,小結有力,中心突出。圖式如下:開門見山——論據、論證充分、深刻,具有說服力——結尾簡略、主題鮮明。
3、著作型:文章開頭有引言,結束有結語;中間有中心論點、分論點,每個論點以章為結構,圖式如下: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結語
關鍵詞:小學音樂;樂器教學;豎笛教學;學習興趣;學習效果
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啟發學生的心智,熏陶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為此,新形勢下應該轉變教學思維,自覺落實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理念,發揮音樂教學應有的作用。教學實踐證明,在音樂課堂,巧妙的使用豎笛授課,能給學生一定的直觀體驗和感悟,對實現情境化教學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音樂課堂應用豎笛教學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欲望
音樂授課不是簡單的讓學生記憶住音樂樂理知識,也不是讓學生跟著老師的基調跟唱幾首歌曲,而是需要全程的學生參與和感悟,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豎笛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看到了音樂的表現力,看到老師或者同學的課堂演奏表演,他們的興趣會急劇提升,他們也渴望自己像老師一樣熟練的掌握和運用豎笛演奏,那么他們的學習欲望就會得到激發。音樂課堂如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得到有效的激發,那么學生就會喜歡上音樂課,就會在音樂課堂主動探究和學習,學習的效果就會不斷提升。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學生在課堂上接觸豎笛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讓豎笛教學和音樂教學有機的融合起來,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豎笛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除了給學生講授豎笛的制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之外,還要給學生展示,可以給學生演奏歌曲,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2強化學生的豎笛練習作用,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方法
樂器在音樂課堂上的應用不是靜態的擺設,而是需要動起來,讓學生認識、了解和掌握樂器的使用方法,讓他們掌握其中的使用技巧,進而促進他們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促進音樂學習效果的提升。在豎笛的教學應用中,一定要強化學生的練習,所謂熟能生巧,只有學生認真的練習,掌握一定的演奏方法,學生學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否則課堂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音樂樂器的演奏都需要基礎的練習作為基石,為此,豎笛教學也是如此。在音樂課堂使用豎笛授課,首要要做到的就是要控制好氣息,實現氣息的均勻化,這是吹好豎笛的關鍵所在。豎笛的演奏中會不斷的吸氣和吐氣,那么就需要確保氣息的均勻化,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教師可以采取適合學生氣息練習的方法,比如要求學生掐腰做聞花香的動作,讓學生體會吸氣自然的感覺。吐氣也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在吹豎笛的時候往往吸一口氣吐一口氣,導致豎笛出現刺耳的聲音,這時候音樂老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緩緩吐氣,做到細水長流。豎笛的演奏還需要學生具備熟練正確的指法,這是吹豎笛的基礎。氣息在吹豎笛的過程中是關鍵,必須要學生找到均勻吸氣和吐氣的感覺,但是指法的訓練同樣重要。嫻熟的指法才能吹出美妙動聽的音樂。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升學生的指法運用,教師可以讓學生邊唱旋律邊空指練習,讓學生具備指法運用的意識,這樣的練習是較為有效的,也能糾正學生指法的錯誤,提升吹奏的質量。豎笛的吹奏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還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口型,這也是吹好豎笛的有效保障。為了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吹奏口型,音樂教師可以采用“嗚”的口型練習,兩手放在兩腮,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口型就能得到提升。美妙的豎笛音樂演奏需要學生方方面面的注意,均勻的吹奏氣息,恰當準確的嫻熟指法以及良好的口型都是需要學生具備的音樂素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駕馭豎笛。
3開展豎笛吹奏技能訓練,提升演奏的效果
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演奏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讓學生駕馭豎笛的演奏,必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演奏的好與壞也決定了音樂的表現力,良好的演奏技巧可以讓人們感悟到音樂的美妙,賦予音樂生命力。糟糕的演奏技巧會降低音樂的層次,讓人生厭。在豎笛的演奏技能訓練中,由于學習較為單一,往往學生興趣較為淡薄,為了轉變這種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模式,比如游戲教學法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練習中,要強化學生手指應變力的訓練。讓學生做好手型準備,強化熱指運動和空指練習,學生隨著老師的口令不斷變換指法,循序漸進地進行開閉。老師唱出兩至四小節的旋律,學生接著在六孔上開閉,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與表現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游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度。例如可以與學生進行魚咬尾式地吹奏接龍等游戲,實現課堂教學的寓教于樂。
作者:劉洋 單位:河北省定興縣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職業學校;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改革
音樂課程是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對提升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學生藝術審美、陶冶學生情操以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階段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發展實際沒有緊跟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發展步伐,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質量。為此,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改革顯得尤為重要。
一、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現狀
第一,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部分學生在上職業學校前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很多學生來自農村,來學校之前根本沒見過鋼琴。音樂課只是跟教師學唱過幾首歌,樂理知識一片空白。第二,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可以分為鋼琴、視唱、聲樂、樂理、合唱、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等幾部分??墒且驗橹新殞W生在校只有兩年或更短的時間,而且好多學校師資嚴重短缺,就出現了一個教師負責一個班所有音樂課程教學的情況,既不科學也不規范,教學效果更是可想而知。第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方向為幼兒園或早教中心。尤其是幼兒園,對學生音樂教學中兒歌彈唱、識譜、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所以,學生在校只學習這么一點音樂教學中的皮毛,根本無法勝任幼兒園中的音樂課教學。
二、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改革方向
1.有的放矢的教學模式。學生入學之初,根據面試及個人意愿可分為美術方向或音樂方向的特長班。進入音樂特長班的學生,應該具備的第一點素質就是唱歌不能跑調。音樂特長班的課程可與普通學前教育班略有不同,適當增加音樂課及學生課下練琴的時間,而且在音樂教學中課程可以進行更加細致的劃分。有鋼琴特長的學生課下更多地去練習鋼琴、有聲樂特長的學生課下更多地去練習聲樂,教師有的放矢地教學,學生學起來一定會事半功倍。2.實行教考分離,鍛煉學生的膽量。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階段,一般情況就是一名音樂教師從入學之初一直把這個班帶到畢業。開始面對教師上課的時候還會有些緊張,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會和教師越來越熟悉。針對這種情況,就應該在期末考試的時候,讓學生單獨在舞臺上進行考試,現場抽題——彈琴、唱歌,所有音樂組的教師現場打分,真正實現教考分離。第一學期,學生們可能不適應,會特別緊張,但幾個學期下來學生的膽量一定會越練越大。3.分組教學,事半功倍。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每個班的學生都會達到40~50人,班容量很大,這就增加了教師開展音樂教學的難度。音樂教學不同于語文、英語等大班課的教學,更適合采用一對一的教學方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教師指定知識和技能掌握較好的學生當這一小組的組長,指導監督小組成員練習鋼琴或聲樂,并把小組成員練習情況反映給教師,小組成員之間也可以相互討論學習,優勢互補。教師也可以根據組長反映的情況,合理安排接下來的教學工作。4.適當加入奧爾夫教學法。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屬于當今社會最有影響力的教育體系之一,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將舞蹈動作、肢體語言等多項綜合藝術形式融合為一體。對此,在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學中可采用游戲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即興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融合其他學科如美術,開啟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小結
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改革任重而道遠,希望通過音樂教學的改革,能為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提供服務。
作者:曹宗楠 謝春玉 單位:河北省承德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麗.淺談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質量[J].遼寧師專學報,2003(6).
(一)教學模式落后
受傳統教學課程的長期影響,在幼兒鋼琴教學中,課堂教學仍然把教師講授作為教學重點,并且片面地側重鋼琴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對鋼琴實踐教學活動缺少探索。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鋼琴教學中,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并且對鋼琴的實踐操作技能較差,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形式和內容單一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幼兒鋼琴教育也進行了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上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鋼琴教學形式和內容上仍然比較落后。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教學內容純粹地按照課本內容來學習,缺少創新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幼兒鋼琴教學的效果。
(三)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目前,“現場演奏”通常是幼兒鋼琴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成為學生期中和期末的鋼琴考核的標準,而演奏樂曲也成為考試的主要內容,這樣通過演奏來進行鋼琴教學評分。這種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供了鋼琴演奏的機會,也檢查了學生的基本鋼琴技能,但是考核方式太過簡單,并不能從整體上客觀評價學生的鋼琴水平。
二、探討幼師鋼琴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優化教學模式
長久以來,鋼琴課堂都會定義為傳授音樂知識、訓練鋼琴技能為目標,這種形式已經被人們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可以說成了金科玉律。因此,基于這一現象,要想更好地在鋼琴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讓他們由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還應該將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轉變,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音樂活動,以便在過程中充分了解音樂和其他藝術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還應該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認識音樂和社會生活之間所存在的潛在關系,以便讓學生更加具有音樂鑒賞的能力,從而為以后的音樂學習和自身創新精神的實現起到良好的承上啟下作用。
(二)豐富鋼琴教學形式和內容
在幼兒鋼琴教育中,從幼兒的學習特點出發是必須要考慮的方面。幼兒好玩愛動,且模仿能力強,因此在鋼琴教學中不能按照固定的教學模式來教學。為了提高幼兒學習鋼琴的效果和興趣,不斷變換鋼琴教學形式和內容,對活躍鋼琴教學氣氛有重要意義。舉例來講,在鋼琴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某一具體的樂曲,通過多媒體先讓學生認真聽樂曲,然后再結合樂曲來講解鋼琴理論知識。另外,為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老師還可以創新教學內容,從日常生活中選擇教學素材,豐富鋼琴課堂。這都有利于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完善評價體系
為了客觀地反映學生對鋼琴水平的把握程度,要完善鋼琴評價體系,建立多種評價標準。首先,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要設定不同難度級別的鋼琴曲目,避免水平較低的學生不能完成鋼琴彈奏情況。其次,不能僅僅把期中和期末的考核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還要關注學生的日常表現,進行綜合打分,評價更加客觀。最后,對于鋼琴考核的內容要全面,考核過程中不能僅僅考核學生的單一鋼琴水平,要綜合考核學生的鋼琴演奏、伴奏以及鋼琴理論和技能等方面,使鋼琴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觀。
三、結語
“樂由情起”,這是說音樂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這種“情”牽動著無數顆童心?!扒椤备撬囆g創作的靈魂,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的創作意境是對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樂課上根據音樂創設相應的情境,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內涵達到一定的認識,才能感受到音樂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審美情趣。因此,首先應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才能使學生真切的融入,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之中。而人類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過語言的交流。
課堂語言是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信息傳遞的工具,它是知識,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織、互相促進的一種綜合交流。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形式也是多樣話的,它是音樂藝術的造型基礎與創造核心。尤其是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愛聽老師清晰明快的語言,從中獲得快樂;愛聽老師親切溫和的話語,從中得到溫馨,留下回味;愛看老師優美、和諧,有動感的肢體語言,從中得到啟發。語言的這種優越性是任何教學媒體不能取代的,而語言的美更能突出音樂學科的美。
因此,課堂教學語言對于創設情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課堂文學素養是創設情境的前提。
1、課堂文學語言的準確性是創設情境的關鍵。
在音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音樂語言的特點。在語言發音上,切忌夾帶家鄉方言,要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標準的普通話和優質的音樂會給學生帶來聽覺的美感享受,它會想磁石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把學生導入自己所創設的意境之中??芍^水道渠成。音樂課的語言應該準確的表達音樂作品的創作意圖。音樂作品作為一種抽象的藝術,學生對其的理解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教師應用準確并有分寸的文學語言,創設和音樂作品的內涵一致的情境,讓學生在正確的思想引導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間。
2、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文學語言,是進入情境的動力。
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應該是生動,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為音樂本身作為一種藝術,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而要學生進入所創設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師的語言也要相應的生動形象,精辟而精練。把音樂作品所蘊涵的藝術形象鮮明的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才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真正融入音樂情境中,接受音樂的感染與熏陶,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3、組織有序的課堂語言是創設情境的保證。[本文轉載自
一堂好的音樂課,教師所創設的情情境應該緊扣教學內容。從引情、激情、解情、動情到抒情,到帶領學生遨游于音樂的海洋,應環環緊扣,富于邏輯,引人入勝。因此,課堂語言的組織有序就顯得破有重要,試想,一堂沒有語言組織、東拉西扯、語無倫次,信馬由韁的音樂課,能創設出什么樣的情景來呢?更不用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了。
4、語速、語調和節奏要和所創設的情境相互交融,高度一致。
對于創設不同的情景,要根據不同的音樂作品所描繪的不同的意境而議。而一手好的音樂作品,少不了旋律、節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結合。同樣,富有情感的語言也少不了音樂要素恰到好處的結合運用。語言表達的思想感情,創設的情景,烘托的藝術氛圍很大程度要依靠語速、語調、節奏來表現。什么樣的音樂需要什么樣的情景,就需要什么樣的語速、語調和節奏。
如:在學唱歌曲《念故鄉》,為了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主人公對家鄉的眷戀、急切的懷念之情時,我采用了較慢的語速,低緩和激動想混雜的情緒去朗讀歌詞,以次激發學生對歌曲的內容產生共鳴,這樣的處理方式學生容易接受,從而也看到了御用與素、力度的變化來朗讀歌詞,對啟發學生的情緒產生了極好的效果。而又如《剪羊毛》這首歌曲,本身所描寫的是牧民們在剪羊毛時那種歡樂,跳躍,輕快的意境。而教師卻用了穩重有余的語調,低緩的語速,較慢的節奏來表現,這樣往往會給學生造成一種懶散而又無精打采的情緒不說,還會讓學生感到滑稽可笑,自然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導致嚴重的后果就是教學任務失敗。
因此,教師課堂的語言的語速、語調、節奏要符合音樂的塑造手法,做到緩急一致,輕重一致,高低一致,節奏感應用恰如其分。使創設的情境與音樂的氛圍相互交融,渾然一體,才會讓學生把握住音樂的脈搏,全身心的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無窮魅力。
二、恰當、優美的形體語言藝術是創設情境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看過戲曲表演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隨著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即使觀眾聽不懂表演者的語言,也會體驗到戲曲故事發展或輕松或緊張或哀傷的情節。也會體驗到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演員充分運用了自己的形體語言藝術。使觀眾在聽不懂語言的情況下根據任務不同的形體語言而掌握舉重人物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故事清潔曲折力氣的變化。因此在創設情境的時候,除了美的文學語言,還應當恰到好處的運用形體語言,即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適當的肢體動作以及豐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形體語言運用恰當,對于創設情景,無疑是錦上添花,增色不少。更可以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1、運用眼神交流,創設正確情境。
從延伸可以洞察一個人的靈魂,利用眼神交流沒,是人與生俱來的一向交流本領,世界上無數的文學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無一例外的對主人工的眼神作了生動詳盡的描寫??梢娖鋵τ诒磉_情感的重要性。當教師對音樂作品理解透徹而深刻時,這部作品的音樂情緒完全可以從教師的延伸中流露出來,所創或歡喜,或憂傷,或激昂,或悲憤的情景,甚至不需要老師更多的表白,學生已經深切的感受到了。如:在讓三年級的學生欣賞《四季啊,我在想》這首歌曲的時候。老師只要采用抑揚頓挫的語速、語調,激動的情緒再加以幸福、快樂、期盼的眼神把歌詞朗讀一遍,就足以讓學生感受到歌詞內容里傳達的老師和學生之間那分濃濃的師生情,直接就把學生帶入所創設的情景之中。這樣的方法,容易引起學生產生聯想,想到自己所尊敬、愛戴的老師對自己關心、愛護的事例會一一再現,激發自己對老師強烈的情感,這樣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會取得極佳的效果。
2、利用肢體動作語言,深刻感受情境。
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一些手勢或身體的動作來傳達情感。而這些肢體動作對于表達情感是相當重要的。事實上課堂中教師的一切身體動作都可視為肢體語言。很難想象一個只說不動的教師有能力創設一個歡快活潑的情境,也很難想象一個有抓頭撓腮習慣性小動作的教師能創設一個憂傷哀怨的情境。所以肢體語言的運用一定要得當。如在學習歌曲《豐收之歌》時。在導入的時候,教師隨著歌曲的旋律做幾個簡單的舞蹈化的割麥動作,就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老師創設的歡快活潑的情境之中。但也要注意所做的動作不應該過于夸張或不準確,而導致適得其反。
3、輔以面部表情,引領學生順利進入情境。
面部表情和眼神密不可分,演員的演技好壞和它有直接的關系。而創設情境的老師實際上就是一名演員,需要盡自己的表演讓學生進入自己所創設的情境之中。面部的表情是最直接的讓學生感受情感的一環。笑嘻嘻的表情怎么能帶領學生進入憂傷的情境之中呢?很多教師為了嚴肅紀律,整天表情凝重,學生看到了老師如此的表情又怎能進入快樂而又輕松的情境之中呢?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音樂教師的重視。從一開始的學堂樂歌發展到今天的合唱教學,校園音樂合唱在我國的合唱藝術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優良傳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為了讓我國的合唱教育能更好更快的崛起,很多老一輩的指揮家和教育界聯手,在小學、中學以及全國高校中廣泛的組織合唱活動。而今天,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推進,校園合唱也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各個教育行政部門也陸續出臺了關于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規范制度,這些文件的出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學音樂課程的開課率,也促進了我國音樂事業的蓬勃發展,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一線音樂教師,我們更應當開展好音樂教育工作,為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二、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1.努力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
為了實現合唱教學的預期效果,應當要求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在合唱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充分發揮出他們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進而更加牢固的掌握音樂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合唱教學時,我們可以采取對比教學的手段,讓學生可以利用合唱與獨唱的方式感受合唱的魅力與美感,利用立體感的渲染作用,讓他們感知合唱的意境。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小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讓學生可以結合合成訓練計劃來逐漸的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在教學時必須要讓學生了解一定的合唱技巧,可以通過改編創作某一音樂作品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此外,在合唱訓練中應用情景教學法也是一種有效的策略,教師通過創設帶有某種情緒色彩的具體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盡可能的將音樂融入到所創設的情景中去,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比如說我們在學習《鱒魚》時,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鱒魚在池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在學習《刨洋芋》時,可以讓幾名同學自己編創一段刨洋芋時的場景,通過這種娛樂性的活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賞能力
在合唱表演中對音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就更需要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堅持以情帶聲。而情感的來源則是學生的聽辨能力,通過聽來理解音樂的內涵。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可以準確把握自己聲部的同時,更要傾聽其他聲部,進而實現合唱過程中的協調統一。例如說我們在講《紅蜻蜓》這首經典的二聲部合唱歌曲的過程中,首先要求學生欣賞音樂,感知作品的內涵,之后引導學生用深情、和諧的聲音來演唱,為他們描述作品中的畫面,讓他們能夠感知作品的內涵?;蛘呖梢宰屝W生自己來規定演唱時的力度、速度以及形式等,自己來理解音樂情景。借助于聽辨、模仿以及聽記等方式來增強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和記憶力。在合唱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指揮的形式來要求學生用視覺進行感知,并根據手勢調節速度,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分別充當表演者、欣賞者以及創作者,讓他們相互之間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合唱經驗,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積極尋求多樣化的唱練方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合唱,因此二聲部接受起來還相對困難,不能夠自己感知音樂所帶來的美感,如果我們采取重復性的練習手段,學生必然會感覺到無趣,所以我們應當尋求多樣化的唱練方式。第一是“先入為主”,小學生對于曲調的感覺通常都會產生先入為主的情況,在進行合唱的過程中,小學生通常難以接受第二聲部旋律,這是因為一聲部已經給他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為了避免小學生對二聲部產生恐懼感,在進行教學時可以一開始就教第二聲部,也可以選擇將第二聲部拿出來要求學生模仿演唱或者進行發聲練習,待他們已經基本掌握之后再教一聲部,這也是先難后易的教學原則;第二是“聽唱結合”,在進行合唱教學時,分聲部練習僅僅適合學生學會各聲部旋律之前。當學生在練習某一聲部時,剩下的學生演唱另外的聲部,如此一來更有助于學生感知合唱效果,從而習得更加全面的合唱技巧。為了增強學生的抗干擾能力,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在學生演唱一個聲部時,使用樂器伴奏另外的聲部,從而培養學生的聽、唱能力,在練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演唱水平。
三、結語
(一)準確使用音樂教學術語
專業型教學語言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工具,準確使用專業術語,是各行業人員技術水平的基本體現,在音樂課堂上的專業型語言,更應該注重專業術語的使用。要是教師均使用生活化語言、俗稱等代替專業術語,一方面體現不出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責任感,另一方面給學生留下“音樂課就是唱歌”的片面印象,更不利于音樂人才的培養。例如生活化語言中將三聲部稱作“上面的”聲部、“中間的”聲部以及“下面的”聲部,而專業術語應該叫“高、中、低聲部”。
(二)發揮肢體語言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廣義上的語言包括肢體語言,音樂課堂本身就是一個小的藝術舞臺,在舞臺上肢體語言顯得尤為重要。音樂教師要善于并指導學生準確運用肢體語言來增強舞臺表現力和音樂藝術的美感[3]。肢體的伸展舒張均要與音樂節奏旋律相協調,與音樂不協調的肢體語言顯得生硬,甚至“畫蛇添足”,因此要用準確的肢體語言讓學生享受音樂藝術的美。
(三)善于運用詩化語言描述音樂作品
要善于運用詩歌般美妙的語言描繪音樂場景,讓學生沉浸在濃郁的語言環境之中。如音樂作品葫蘆絲獨奏《月光下的鳳尾竹》教師可以用這樣的語言描述:“寧靜的夜空,月光皎潔,江水緩緩的流淌,在月光下晶瑩剔透,如何的月光,宛如緩緩流動的江水,化成美妙的雨滴傾灑在鳳尾竹上,鳳尾竹斑駁的影子在晚風中搖曳,向舞動的綠色精靈……”這樣的描述一下子讓學生置身于美妙的意境中,受到教育與感染。
二、適當運用時代型網絡語言,讓音樂課堂接地氣,傳播正能量
隨著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網絡語言正在逐步改變并影響著人們的語言環境,音樂課堂作為一個小的藝術傳承和音樂教育平臺,音樂教師也應該以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音樂后備人才和傳播弘揚時代精神為主題的音樂作品為己任。
(一)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運用網絡詞匯溝通
恰當使用網絡詞匯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借助網絡詞匯更好地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恰當的運用網絡熱詞能使得授課與時俱進,比如用“給力”等詞匯對學生進行表揚等。
(二)要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要關注社會發展
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學習以“中國夢”為主題的音樂作品,將音樂課堂巧妙地與培養學生的價值觀相結合,自然體現社會面貌和時代氣息,以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和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情操。
(三)使用健康、文明、積極的網絡語言
作為教師,在教學時還應該注意使用健康、文明、向上的網絡詞匯,不能將具有罵人、歧視等負面意思的詞匯帶入課堂,不論那種語言,語言之美都以文明向上為最基本的前提。
三、重視語速語調
在課堂上,正確把握語速語調尤為重要,不恰當的語速讓學生聽課往往精神不振、一驚一乍或者昏昏欲睡。語速過快則讓人不知所云,顯得敷衍行事、照本宣科,語速過慢則顯得有氣無力、缺乏激情;語調過低學生難以聽到或者打不起精神,語調過高則顯得粗糙高亢,缺乏美感。因此,適當把握語速語調,是保證課堂語言美的重要方面,多快多高為宜,因人因環境而異,但總的原則是要符合教學課程的情景情節,強調重點時高亢、直述事實時平直、長串排比時明快、優雅安靜時緩慢。抑揚頓挫、字正腔圓的語言,往往給人以心曠神怡、心潮澎湃的感受,能激發學生對于課堂的熱愛。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