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6 21:00: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師證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10年,江蘇省首開先河,在全國率先試點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免費師范男生培養工作。男幼師培養是江蘇省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在國際上也是獨特的創舉。布萊頓全球教育集團董事長貝爾認為,“江蘇免費男幼師培養是中國的一大特色,這讓西方教育者非常羨慕。男幼師將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能量和視野?!?年來,全省共招收免費幼兒師范男生2317人,而2014年首屆300名學生已經走上了實習崗位。他們的出現,為我省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經筆者調查,承擔培養任務的學校都已制訂了免費男幼師生培養、考核方案。各校培養、考核方案都側重從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置、學業評價、畢業要求、培養措施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但筆者發現培養、考核方案中對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方面規定得較少。鑒于此狀況,筆者認為,在免費男幼師生成長的過程中,除了重點培養他們的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體現學前教師專業特質和技能以外,還應當重視男幼師生教育科研素質的培養,積極探索和改進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一 概念界定
免費男幼師生須在中考前參加招生培養學校統一組織的面試。面試合格者方可填報免費男幼師生志愿。畢業時拿的依然是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飘厴I證書。在就業方面,為免費男幼師生制定寬松的就業政策。江蘇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只要是取得畢業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的免費男幼師生,均可自由選擇就業出路。包括參加教師公開招聘,到生源所在省轄市公辦幼兒園任教,也可通過雙向選擇到民辦幼兒園任教。經公開招聘、雙向選擇依然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還可由省轄市教育部門負責協調,安排到農村公辦幼兒園任教。經協調安排到農村公辦幼兒園工作的男幼兒免費師范生,應承諾在農村公辦幼兒園工作不少于5年。各地則負責確保,到公辦幼兒園工作的男幼兒免費師范生有編有崗?!庇捎诰蜆I有保障,學生報考熱情高漲,錄取分數線均達到了當地四星級高中的水平。目前共有南京幼兒高等師范學校、蘇州幼兒高等師范學校、徐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常州幼兒師范學校、鎮江高等??茖W校、宿遷高等師范學校、阜寧高等師范學校八所學校承擔培養任務。
二 加強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的應有之義,當前我國的教育已由精英模式向大眾模式過渡,規范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及其培養方式,應當成為免費男幼師生培養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由于幼師男生未來承擔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教學任務,所以他們自身的素質一定要過硬,教育科研能力不僅是他們能力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入職后發展成為研究型教師的必備條件。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對師范生的培養和培訓做出了詳細的規劃,提出了“教師即研究者”的口號,體現了教育行動研究的特點,要求教師“以研究者的視角來分析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這就要求免費男幼師生必須在職前教育階段就要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教育科研興趣,讓他們參與科研活動,激發探索精神,為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 目前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意識淡薄
在2012年、2013年、2014年江蘇省教育廳組織的三次免費男幼師生匯報會上,充分彰顯了男幼師生培養在專業技能、職業素養、人文精神、教育實踐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男幼師生們進行了體育類、美術類、互動實踐課、文藝類展演,贏得一片喝彩。武術、跆拳道、健美操,展示了男幼師生們的蓬勃朝氣、陽光帥氣;兒童水墨畫、蠟筆畫,則展現了他們的剛柔并濟、內外兼修。這些技能、技藝,素質、素養,品德、品格,已經在4年的學習生活中不斷錘煉,形成常態。但是匯報會上卻沒有關于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展示,首屆300名學生已經五年級了,2015年7月即將畢業。經過筆者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統計:參與到老師各項課題研究的學生僅約10%,在正式教育教學刊物上發表文章的約為1%,參加假期社會實踐的僅約20%,課后閱讀教育科研類期刊的僅約10%。應當承認,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意識較為淡薄,很多學生只把專業技能學習和專業知識學習作為主要目標,沒有探討學術問題的意識,參與調查研究的經歷較少。
2.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識掌握甚少
通過對八所培養學校免費男幼師生的問卷調查表明,只有三所學校開設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作為教師教育類課程,其他五所學校只是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作為公共任選類課程來開設。調查表明,只有約5%的同學參加了公共任選課的學習,還有個別學校因公共任選課學生報名人數較少,取消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程的開設。僅約10%的學生了解教育類研究論文的相關寫作要求,只有極少數學生通過參與教師課題研究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及課題選擇、調查問卷設計等知識。學生主動去了解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進展狀況的幾乎沒有。
3.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實踐能力有限
在訪談中,大部分免費男幼師生都認為工作之前參與教育科研實踐不重要,認為工作后有了教育教學實踐基礎才能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僅有個別學校提供給學生可選擇研究的課題,這些課題也都是涉及寒假、暑假期間社會實踐調查類的。沒有學生主動申報研究課題,只有極少數學生參加教師的課題研究,幫助教師做一些數據調查、記錄、統計等方面輔助工作。調查表明,有80%的學生能通過圖書館文獻索引查找文獻資料,但都是查找其他材料的,查找教育科研方面的只有10%。
四 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素質較低,究其原因,不僅有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也與學校對學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關。
1.對教育見習、實習進行改革,使教學活動與學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培養相結合
學校與鄰邊的幼兒園共同建立免費男幼師生教育培養實驗區,免費男幼師生在幼兒園見習、實習,建立免費男幼師生見習、實習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注重免費男幼師生見習、實習培養過程管理。把教育見習時間安排為從第二學期至第九學期,共8次,每次為期一周,把教育實習時間安排到第六學期、第八學期和第十學期,共3次,每次兩個月。每次都安排教師指導學生撰寫見習、實習案例分析,指導學生去發現問題,繼而去解決問題。學校給每一個指導教師下達任務,與教師的績效考核掛鉤,教師每人必須至少在指導免費男幼師生幼兒園見習、實習中設立一個課題,同時這一課題組中必須有5~10位同學參與。不僅增加了學生見習、實習的時間,而且加強指導教師的職責,在培養學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時,也促進了指導教師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2.加強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考核,構建新的評價體制
教育部在《關于師范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強調:師范院校特別要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堅持科研和教育教學相結合,提高師范生教育學術水平,高度重視教育科學研究,特別是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高師院校要提高認識,從思想上和實踐上加強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科研意識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通過調查,免費男幼師生培養學校中只有我校建立了學生畢業撰寫畢業論文的制度,把學生畢業與撰寫教育類論文或課題研究相掛鉤。學校明確科研處牽頭,制定考核標準,對學生科研活動實施統一的協調管理,特別是對在校期間完成科研項目的學生予以一定的獎勵。學校從制度層面使培養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成為師生的自覺行動,并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和整個過程及每個人身上。
為客觀公正地開展評選活動,本屆評選活動特邀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的部分學科帶頭人組成評選委員會,采用雙盲方式評選?,F將結果公告如下(獲獎證書隨即寄出)。
第七屆(2013年)評選活動將自2013年3月起開始征稿,截稿日期為2013年6月10日。第七屆評選活動結果擬于2013年6月30日前揭曉。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研究生組
一等獎
陜西師范大學
王妮妮 《兒童圖畫書自主閱讀眼動特征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
李春會 《一位幼兒教師教育行為與其教育觀念差異的敘事研究》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郭夢之 《社會故事提升自閉癥幼兒生活技能的個案研究——以
進餐活動為例》
王 玲 《莫扎特音樂對兒童表情識別影響及其腦機制研究》
二等獎
華東師范大學
李 寅 《幼兒園課程編制中不同參與者立場與觀點的比較研
究——以黑龍江省幼兒園課程編制過程為例》
張云亮 《國家扶貧縣農村幼兒教師精神生活狀況考察》
上海師范大學
武琬霄 《以主題性音樂游戲為媒介促進小班幼兒情緒理解能力
的實踐研究》
王厚菊 《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社會行為及其同伴關系的研究》
云南師范大學
劉曉暉 《當代美國馬薩諸塞州幼兒教師評價改革研究》
代 敏 《20世紀60年代以來瑞典學前教育改革研究》
首都師范大學
李聰穎 《北京幼兒園實施項目教學的可行性研究》
劉 琴 《中外民辦幼兒教育機構分類準入制度的比較研究》
劉小飛 《5~6歲兒童心理旋轉能力的干預研究》
呂雪嬌 《中班兒童數字估計能力發展特點及干預研究》
張冬瑞 《幼兒園教師運用非正式評價的現狀及改進研究》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王軍利 《3~5歲幼兒表情標簽與識別能力及情緒表達規則認知
的發展研究》
曹高慧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狀況——基于CLASS
系統的研究視角》
張孟勰 《基于動態系統理論的幼兒用筷動作發展研究》
谷 禹 《兒童視覺空間表象重建的眼動研究》
南通大學
王 娟 《3~6歲流動兒童同伴交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哈爾濱師范大學
孟 巖 《幼兒教師緘默游戲觀對游戲指導行為的影響研究》
王 穎 《幼兒園對話教學研究》
三等獎
華東師范大學
沈 嬌 《上海市幼兒園教師美術領域教學知識現狀研究》
梁小靜 《幼兒園教師專業自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宋寅喆 《我國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現狀與對策研究》
張培娣 《幼兒園課程統一化抑或多元化:基于教師態度與行
為的視角——以河南省鄭州市為例》
上海師范大學
王 蕾 《圖畫書與美術:整合教學的實踐研究》
袁軍榮 《幼兒在園心理壓力研究——以上海市區某幼兒園為例》
云南師范大學
王艷梅 《城市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失研究——以昆明市三所民辦
園為例》
首都師范大學
張 丹 《教育戲劇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應用研究——以生命
教育之“人與自己”為主題》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陳 懿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反饋言語行為研究》
朱君莉 《兩種音樂教學法在促進幼兒音樂節奏感與學習品質上
的教學實驗研究》
王 英 《幼兒教師實施“尊重”品格教育的個案研究》
宣兆霞 《鄉鎮中心幼兒園民間游戲物理環境創設的個案研究——
以湖州市A幼兒園為例》
南京師范大學
李 歡 《少子化時代中美家長育兒態度對比研究》
哈爾濱師范大學
陳曼麗 《幼兒園教學用書評價研究——以某省2011版〈幼兒園
數學活動〉為例》
鼓勵獎
上海師范大學 秦英娟
福建師范大學 林 娜 季奎奎 郭玲玲
首都師范大學 鄭曉博
本科生組
一等獎
四川師范大學
劉佳麗 《多重視角下農村幼兒園教育問題的研究》
馬 波 《西部農村幼兒教育要“以縣級財政投入為主”嗎——以
X縣為例》
北京師范大學
湯成麟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模型的構建研究》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陳虹宏 《幼兒園實習教師的生活體驗研究——以浙江某幼師學
院八名實習教師為例》
費青青 《城市學前流動兒童生活狀況的研究》
張家虹 《大班幼兒加減法策略運用特點研究》
趙哲悅 《教師對大班幼兒閱讀能力認識的抽樣調查和分析——
以諸暨市區幼兒園大班教師和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為例》
蔣丹丹 《學前兒童數感發展的眼動研究》
周 波 《全實踐背景下“三方”互動機制的調查研究》
2.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報告 丁文平,Ding Wenping
3.當前我國教師教育課程價值困惑的思考 黃正夫,Huang Zhengfu
4.幼兒藝術課程中情感教學的實施與評價 王佑,彭熙,Wang You,Peng Xi
5.探究人性假設視野下的教師管理的權變激勵機制 盛園,蘇志勇
6.基于法治的現代大學治理結構分析 梁權森
7.淺議二級院系研究生教學秘書工作的復雜性及相應對策半 梁小娟
8.論陸九淵與羅杰斯"主體性"教學理念之趨同 周立
9.當代中國鄉村教育的社會學分析 黃昊然
10.中學生學習動機的匱乏源于需求滿足的不平衡——以需求理論為視角 于琨
11.加強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探討 徐倩,楊晗
12.中學校園暴力事件下的心理學反思 龍石佑
13.淺談成人高等教育學生出勤率低的原因及對策 司衍雷,陳偉庭
14.班級德育對留守兒童成長的影響 楊昌富
15.教師的人格魅力與教育教學的關系 陳桃香
16.高中生學業成績分化的成因和對策 楊子虎
17.對青年自殺行為的心理探折 徐夢羆,姜峰
18.讓課堂教學成為流淌的河流——淺議課堂教學的流暢之美 李健
19.由職業道德看合格教師及其學生觀——儒家理論和后現代主義的視角 何春燕
20.中小學陪讀現象的調查與思考 符一賢
21.利用網絡資源提高教學效果之我見 胡
22.國內外大學教師績效評價現狀研究述評 游曉歡,陳興明
23.透過兩種現象探討山區農村的家庭教育 向明雄
24.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考核評價標準的構建 任振林
25.司法考試語境下的高等法學教育改革初探 伍光紅,朱蓉,Wu Guanghong,Zhu Rong
26.加強教育科研創建辦學特色 陳紅云
27.關于高職電子專業能力的培養探討 高見芳,Gao Jianfang
28.四環節課堂教學模式的幾個基本問題 朱成寧
29.探析師范專業教師倫理學教學實踐與改革——以吉首大學生物專業師范方向為例 劉世彪,張佑祥,龍志祥
30.有效教學的生成性解析 朱文輝
31.高師小學教育專業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內容體系的構建研究 王宇翔,Wang Yuxiang
32.資源重組后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應注重發揮教師的團隊精神 周正紅
33.新課程改革下"學案-教案整合的有效教學模式"建構 聶柯湘
34.淺談中小學實驗員的再教育 施建林,曾映珍
35.邊教邊研以研促教 王煥才
36.小學生博客作文指導初探 楊海燕,Yang Haiyan
37.關于傳統文化與大學語文教學的思考 吳曉燕,Wu Xiaoyan
38.淺談中等職業教育中的個性化語文教學 張先鋒,胡桂英
39.淺論高考記敘性散文寫作難點突破 田澤剛
40.關于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認識與探索 蔡衛忠
41.淺談成語與成語教學 張明卓
42.談開展初中生"生活化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 肖傳武
43.數學焦慮癥在普通高中存在程度的調查分析 林波,Lin Bo
44.淺析數學差生的認知缺陷及課堂矯正 向海燕
45.淺談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李繼超
46.幼兒英語教師培養模式的探究 韓雪梅,王淑麗,董亞杰,孫賀群,Han Xuemei,Wang Shuli,Dong Yajie,Sun Hequn
47.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內核 張紅
48.芻議英語教學中西方文化的導入 梁文華,Liang Wenhua
49.探析泰國學生漢語學習的語用失誤問題 袁芳
50.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羅文軍
51.理工科本科生畢業論文英文摘要翻譯分析 景珊
52.淺談新目標英語寫作能力階段性培養的教學實踐及反思 余三毛
53.論高職思政課教學如何有效利用網絡資源 翁興旺,王平,陶永進,Weng Xingwang,Wang Ping,Tao Yongjin
54.讓學生的生命穿梭在課堂的時空中——從一堂政治課的點評談起 劉喜如
55.運用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唐太山,Tang Taishan
56.開卷條件下如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 劉周軍
57.淺談品德教學如何通過活動實現知行統一 段海清,李麗松,謝學任
58.歷史教學超載問題溯源及解決策略 侯明忠
59.淺談地理課堂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落實 唐海暉
60.優化復習策略實現高效備考——新課程背景下提高物理學科學生復習實效性的探索 李啟洪,Li Qihong
61.淺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導" 汪益葵
62.案例教學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許書娟,Xu Shujuan
63.關于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李靜玲
1.評教師計件式工資 張楚廷,Zhang Chuting
2.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學籍管理面臨的挑戰及未來展望 路華清,Lu Huaqing
3.基于讀者抱怨的圖書館管理策略研究 劉朝暉,Liu Chaohui
4.依托校友資源,拓寬大學畢業生創業通道 馮乃秋,馮文秋,劉艷芳,常宇靖
5.淺議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張萍
6.社會責任理念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黃德忠,陽秋林,Huang Dezhong,Yang Qiulin
7.高校"機輔測試"普通話規范化管理的實踐與探討——以廣西師范大學為例 韋素玲
8.基于公共產品理論的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研究 成云,楊年芳
9.探析軍校任職教育的本質特征及發展策略 關宏,侯春牧
10.基于地方高校視域的教學團隊建設探討 楊水根
11.試論對高校畢業生困難群體的就業服務與指導 尹詩偉
12.新時期高校生活化道德教育模式的構建與研究 楊迎春
13.網絡環境下大學德育的自主學習方式研究 唐琳,江先華,Tang Lin,Jiang Xianhua
14.論心理認同與高校德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孫玉姣,張愛華,Sun Yujiao,Zhang Aihua
15.后現代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啟示 李春燕
16.理工科大學藝術專業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思考 何凌,郭林
17.新課程下地理課堂教師教學有效性的調查研究 閆德智,查書平,胡峰訓,Yan Dezhi,Cha Shuping,Hu Fengxun
18.略論鄉村少年學習共同體的構建 王作亮
19.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專職人力資源職業認同感研究 張玲玲
20.農村寄宿制學校辦學模式探析——以湘西自治州為例 張大慶,Zhang Daqing
21.民間美術與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心理治療 劉宇新
22.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數學焦慮及其理性情緒療法 李代鳳
2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機電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以安徽蚌埠學院為例 程榮龍,陳文平,許靈,Cheng Ronglong,Chen Wenping,Xu Ling
24.工科類專業英語學習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浙江海洋學院為例 錢曉鋒,李舟燕
25.論案例教學法視角下的民法教學改革 阮麗娟
26.優化與自主——大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陶衛紅
27.構建大學和諧師生關系的探索 劉曉莉,陳純馨,戎海武
28.關于高校歷史教學中有效運用影視資源的幾點思考 許芳
29."滲透式雙語教學法"在高校廣告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鐵翠香
30.懷化學院"三位一體"通適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譚偉平,宋克慧,彭慶文,Tan Weiping,Song Kehui,Peng Qingwen
31.淺議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俞海平,李紅旗
32.高師應用寫作教學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金勇
33.試論合并高校的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侯清麟,Hou Qinglin
34.關于非金融專業貨幣銀行學教學改革的研究 梁柯
35.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孫蕾
36.心理學"實證研究"中的幾個引用誤區 金炎
37.淺談如何提高測繪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水平 青盛
38.以生為本,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林海龍
39.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改革創新之探討 劉運材,郭毓東,Liu Yuncai,Guo Yudong
40.論教育產業觀的扭曲與教育經濟功能的異化 孔凡勝
41.基于西部地區藝術專業困難學生學費減免政策的理性思考——以湘西州文化藝術職業學校為例 郭西,龔潔
42.以"禮儀文化"建設提升大學生文明素養——以浙江傳媒學院為例 戚姚云
43.兩型社會建設中女性教育問題及對策分析 黃光榮
44.職高數學教學現狀及對策 馬秀虹
45.高職學校文化融入企業文化的基礎分析 林克勵,叢峰,Lin Keli,Cong Feng
46.高職高專任務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劉曉霞
47.論水利高職校企合作機制的實踐途徑——以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陳紹金
48.論當代高職生信息素養的缺失與培養 葉冬青,Ye Dongqing
49.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鐘錯,曹廷禮
50.淺議技能大賽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孟憲輝,劉四妹
51.加強高職學生"三自"能力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周愛蘭
52.高職院校"音樂電影"欣賞教學探討 吳曾林
53.基于微博客的高職教育輔助教學模式的探討 龔成清
54.從企業人力資源視角剖析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 吳軒轅,王彬
55.論高職教育質量保障中的"校本督導"監控 曾朝霞
56.淺談中職會計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曹孟軍
1.我的二重化 張楚廷,Zhang Chuting
2.公民權利與公民素質:當代義務教育發展之魂 鄧璐娥,Deng Lu,e
3.淺談陶行知教育思想與職業教育發展 楊丹華,Yang Danhua
4.繼往開來話當下普通高中教育 張毅龍,Zhang Yilong
5.對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評價的探索 吳邵蘭,李伯松
6.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與運行之我見 王小燕,陳彩娟
7.芻議大學生就業形勢下高等教育改革之對策——以珠三角為例 謝笑珍
8.淺論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困境及其對策 吳國建
9.民族傳統體育理論研究的歷史反思與體系重構 田祖國
10.學生評教有效性探究——以南通大學為例 李宇輝
11.后現代主義視域下的詩意理性教育 楊士連
12.論音樂教研員的角色轉型與職能轉變 謝鐵華
13.行動導向教學理念指導下高職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思考 張慧敏,廖波光
14.淺論教育中的懲罰 龐柏
15.在現代視覺下認識"師道尊嚴" 蔡文蓮
16.英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一體化發展探析 吳劍麗,吳光
17.關于農村初中"特殊困境學生"管理問題的調查研究 楊潤勇,張彩云,Yang Runyong,Zhang Caiyun
18.高校教師退出機制初探 王瓊,高其勝,Wang Qiong,Gao Qisheng
19.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的非淘汰性壓力機制與保障條件 劉恩元,Liu Enyuan
20.中華傳統廉潔文化與新時期反腐倡廉制度之探討 羅雪萍,Luo Xueping
21.淺議高校貧困生與偽貧困生問題 鄒全,虞怡鳴,Zou Quan,Yu Yiming
22.性別歧視下的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 鄭瓊梅,劉時新,Zheng Qiongmei,Liu Shixin
23.高校內部組織模式風險探源 龍云
24.當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杜德省,宋文萍,于秀國,徐海濱
25.基于成就動機歸因理論的大學生創業素質研究 丁偉民
26.當代大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困境與對策分析 楊佶
27.高校貧困生心理壓力的探析與對策 呂維洪,余江敏
28.高等學校為社會經濟服務的現狀——以寧波市為例 閆石,王楊
29.我國競技體育運動員培養模式及利益分配制度研究 夏瓊華
30.西北農村中小學素質教育現狀研究 補治岐
31.獨立學院的運作方式及前景——從獨立學院的投入資本談起 趙選澤
32.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劉勇
33.現代大學制度的構建與大學校長職業化 劉燕
34.高職院校教師培訓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粟艷玲
35.高職院校發展規劃制定問題的研究與實踐——以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張方明,陳蕾
36.師范生免費教育背景下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的思考 彭海蕾,王潞
37.高校債務負面影響與化解責任的思考 黃星亮,Huang Xingliang
38.規范教育行政裁量權促進教育執法公平 高潔,Gao jie
39.保持高等教育需求實現高等教育科學發展 潘軍,Pan Jun
40.民族地區村級教學點辦學之現狀與對策 祁懷好,Qi Huaihao
41.生源下降背景下對科學發展職業教育的思考 劉婕
42.創新鄉村教育管理模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楊金紅
43.地方普通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設計 楊科正,馮東,Yang Kezheng,Feng Dong
44.基于就業視角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課程體系優化研究 張守忠,王蘭霞,Zhang Shouzhong,Wang Lanxia
45.幼兒園合作教學芻探 李芳,Li Fang
46.關于高職大學英語課程定位的思考——以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為例 孫莉梅,Sun Limei
47.從中日差異看我國語文學科的課程設置 易燦輝
48.T細胞發育模式對高等醫學人才培養的啟示 萬學勤,李波,王曉娟
49.試論大學課堂的隱性課程建設 孫明英
50.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努力創辦特色教育品牌 黃戰軍
5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內容與指標體系的建構 周偉
52.以科研實踐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 付果,馬曉娟
53.淺談中小學美術活動課中的"個性化教學" 陳章永
54.行動與體驗:教育研究方法課程實踐性教學探索 秦初生
55.高職實用英語應用文寫作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 李吉英
56.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 馬維娜
1.是光彩,還是恥辱——從兩則報導想起中國大學 張楚廷
2.構建基于以"學"為中心的偵查學教學評價 柯昌林
3.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誤區 熊小林,Xiong Xiaolin
4.淺談洋思文化的啟示 許月良
5.家庭教育的實踐與感悟 周淑群,陳湘,Zhou Shuqun,Chen Xiang
6.部隊院校設置拓展訓練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王曉飛
7.魅力教研:促進教師職業自覺 陳艷萍
8.論中學教科室的建設與展望 鄧立新,廖星辰,Deng Lixin,Liao Xingchen
9.教育公平——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評價指標 戚敏,Qi Min
10.高職學生與本科學生學習狀況的比較研究 龔蕓,曾芝梅,賀建新
11.幼師如何處理與幼兒家長的關系 陳可為
12.淺論主體發展性課堂中教師的定位 申建新
13.新建本科院校教學方法改革的策略取向 李佺寧,Li QuanNing
14.怎樣提升小學科學骨干教師的實驗研究能力 楊國亮
15.基于調查問卷的測量學教學新模式探討 劉兵,王京,楊廣
16.當前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李慶偉,Li Qingwei
17.從"實"字入手做"課改"文章——以隆回縣第二中學為例 盧小軍
18.堅持科學發展促進教育均衡 陳耀文,Chen Yaowen
19.淺談中職學校如何加強學風建設 符家豪
20.基于層次分組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徐紅
21.淺談《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新模式 彭麗
22.電影課——潤物細無聲 胡永紅
23.職高語文教學要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而努力 朱屏
24.淺談中職學校網絡教學的定位 袁和貴
25.老師,請為自己備一口井 孫曉慧
26.淺談中學多媒體的管理、應用與維護 首志文
27.新行為主義教育思想的啟迪:教師如何有效轉化后進生 饒玉梅
28.基于完整的工作過程實現項目引領的教學改革實踐 張松
29.基于建構主義的問題驅動式教學法探索 陳犖,譚潔,熊偉
30.淺談ERP對會計課教學的影響 韓艷華
31."語文閱讀教學高效對話"問題與對策淺探 范洪冰
32.試論古文教學中情景交融之探究與遷移——以陶淵明辭賦《歸去來兮辭并序》為例 張玉平
33.新課程標準下中學語文自主性學習初探 姚柏生,Yan Bosheng
34.論文學創作思潮觀下外國小說人物的欣賞 廖晨星,楊雪
35.我們能呼喚簡易母語嗎——對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現狀的思考 譚春艷
36.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 蔡佐潔
37.建"雙主"和諧關系促數學學習效率 汪全兵
38.對高職數學教師角色認知的思考 徐弘,Xu Hong
39.初中數學教學的幾點實踐與探索 陳曉輝
40.淺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緒調控 劉軍正
41.任務型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指導中的運用分析 汪敏
42.國際商務英語跨文化交際及能力培養對策 唐素琴
43.由學生習作錯誤談高三英語寫作教學 黃華芬
44.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設計英語教案 楊志軍,Yang Zhijun
45.試論英語情態中否定范圍的界定與教學 張志清,劉向榮
46.英語課堂教學的交際化探微 羅妍
47.基于和諧教學理念下的英語高效課堂構建 朱瑜潔
48.扎實、充實、豐實、平實和真實——新課程背景下英語報刊閱讀教學模式探索 李卓
49.改革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培養新型實用性人才——淺談如何迅速提高高職英語的教學水平 李福珍
50.淺析"趣味"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劉明艷
51.大學物理課程改革探究 陳伯俊,郭艷花,Chen Bojun,Guo Yanhua
52.PBL教學法與高中生物實驗課整合的初步探索 吳主敏,史立平
53.把握藝術院校大學生特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黃琴,Huang Qin
54.論和諧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吳海光
55.鄉土歷史課程資源開發的實踐與思考 譚燦良
56.把政治課上得有趣又有用 龐茂清
57.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理念初探 張禮
58.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實踐課的思考 呂廣南
59.加強課后教學反思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性 鄭志宏
60.關于在兒童畫教學中說、畫結合教學模式的幾點探索 陳端英
61.美術教學中的激趣策略 陳梅英,Chen Meiying
一、當前高師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所謂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培養目標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結構狀態和運行機制,涵蓋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人才培養的目標、人才培養的過程、人才培養的評價等方面。教育理念,是人才培養活動所尊崇的教育觀念和原則,它規定著人才培養活動的性質和發展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則為人才培養活動指明了方向,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質量;人才培養過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貫徹落實的中間環節;人才培養的評價則是人才培養活動的評判環節,它衡量著人才培養活動的成功與否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形成。人才培養模式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學習已有的文明成果,注重對知識的傳授,把教育教學過程理解為知識的積累過程,對學生的評價立足于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忽視了學生潛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創新,大一統而單調的教學模式有待打破;呆讀死記的灌輸教學方式有待改變;在教學效果和學生評價方面,學校停留在“一刀切”的量化評價階段,不能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操作能力。高校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強功利性和辦學思路的短視性強。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由于社會建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我國高等教育獲得了快速發展,成績斐然。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隨著進城務工的人數劇增,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許多公立私立的幼兒園像雨后春筍般涌現,幼兒教師的需求量大增,各類中師、幼師和高校抓住這個機遇,紛紛擴大招生規模。至今由于合格幼兒教師緊缺現象仍然非常嚴重,部分高校在學前教育的辦學思路和培養目標上逐漸凸現出一定程度的強功利性和短視性:即一味強調規模發展,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片面強調數量增長,忽視了質量的提高;片面地強調經濟效益,忽視了社會效益;重理論知識的掌握,輕全面素質與能力培養。在這樣背景下雖然幼兒教師緊缺的局面得以改善,但是社會急需的優秀幼教人才卻仍然嚴重不足。特別是由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功利性和短視性,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育理論扎實,學生具有良好的理論思維能力,善于接納新事物、新理念,但她們又常常陷入“書本知識的巨人,幼兒園行動的矮子”、“講起來頭頭是道、口若懸河,操作起來笨手笨腳、捉襟見肘”的困境,她們雖然有著寬厚的理論知識基礎,卻嚴重缺乏對兒童行為、兒童心理發展需要及其問題的觀察與分析能力,也缺乏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缺乏分析、總結、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能力,這些能力的缺失不僅僅是幼教工作者可持續發展的障礙,更是幼兒可持續發展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絆腳石。新課程要求的幼兒教師與以往的幼兒教師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教師角色定位發生了變化,即幼兒教師應具有的三種角色:兒童發展的促進者、教育的研究者和不斷的自我成長者。其次對幼兒教師素質的要求發生了變化,北師大龐麗娟教授指出,幼兒教師必須對兒童和兒童發展做出必要的承諾,具備全面、正確了解兒童發展的能力,有效地選擇、組織教育內容的能力,創設發展支持性環境的能力,領導和組織力,不斷專業化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這要求幼兒教師的培養教育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改革,高等師范學前教育本科肩負著該重任,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為當務之急。
(二)人才培養過程與課程體系建構的滯后性。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存在嚴重的滯后性,主要體現在:1、學前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教育理念僵化。當前一些高校的學前教育理念僵化,形成了單一而滯后的人才觀和成才觀,只考慮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而不考慮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考慮學生的終身發展基礎。這勢必會嚴重影響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發展的方向與水平,素質好、能力強、持續發展后勁足的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實現,導致大部分畢業生入職后缺乏持續發展的后勁,減緩了教師專業成長的速度及進程。2、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施的滯后性。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短視性強,功利色彩濃厚。人才培養過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貫徹的中間環節,是培養人才的素質與能力發展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體現在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施、教育方法手段的選擇與改革、教育內容的安排與落實等方面。長期以來,一些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在建構課程體系方面十分重視理論知識型課程的編排,并不斷加大課程比例,理論課程教學占用的時間長,忽視了實踐教學課程及教育實踐的安排,教育實踐課程比例偏低,所占時間有限。在教育內容上,課程體系的建構體現出重理論,輕實踐的特征,學生的學習變成了應付考試,順利畢業的工具,呆讀死記、機械學習、高分低能的現象泛濫。由于缺乏教育實踐的鍛煉,學生的獨立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創新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不足,入職后的工作適應與可持續發展缺乏連綿不斷的內驅力。
(三)人才的培養模式與評價標準單一。長期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基本上是以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為主,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輕實踐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全面持續發展的素質教育尤其是創新素質的教育培養匱乏。由于社會急需大量的幼兒教師,一些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缺乏多元化的人才觀和成才觀,培養的專業人才沒有特色,沒有個性,不注重因材施教和有區別的分層培養,而是像工業化大生產,習慣用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方法、標準的答案去指導和教育學生,學生像標準件一樣按一個模子批量生產,個性不突出,缺乏創新力。人才培養的評價是人才培養活動的評判環節,它衡量著人才培養活動的成功與否。然而,當前,在高校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評價標準單一且片面,在教學效果和學生評價方面,學校停留在“一刀切”的量化評價階段,不能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操作能力,許多高校還沒有從根本上脫離知識化、分數化的人才評價標準,學生考試基本上是知識化的內容、標準化的答案、分數化的成績,高分低能大有人在。由于人才培養和人才評價的單一片面性,導致嚴重的“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現象,通過批量生產出來的學生缺乏個性,缺乏創新性,她們入職后只能按部就班工作,面臨復雜多變的幼教問題時就會束手無策,難以應對。
二、全實踐教育理念下高師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
全實踐教育理念是當前高師學前教育人才培養過程應該堅持的一種意識和觀念,它應該貫穿于學前教育專業中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選修課的技能操作,各學期安排的見習實習、短期的社會實踐、寒暑假社會實踐、畢業前綜合實習及畢業論文等所有培養幼兒教師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課程教學環節的全過程。它強調的是實踐要素諸方面在時間上要全程延通,在空間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內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息浸透,在課程體系上要全面統整。這種全實踐教育理念重視實踐統整境遇下的實踐洞察與頓悟;重視實踐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識重組重構;突顯實踐是學習主體內化、重構知識的前提、中介和歸宿。
(一)改變單一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克服高校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功利性和短視性。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與實踐能力發展的多元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已成為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眾所周知,在傳統人才教育觀的指導下,教師對教學工作的“主導”作用被無限放大,學生主體地位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許多教師秉承傳統的“教師傳授,學生接受”教育教學模式,特別重視將大量的理論知識用最有少的時間移植進學生的大腦,使學生養成了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畢業丟筆記的被動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他們要求掌握的都是“結論”,思想受到了嚴重的束縛和禁錮,久而久之學生會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雖然學生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但是由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教育實踐能力的發展有限,入職后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學生缺乏對兒童行為、兒童心理發展需要及其問題的觀察與分析能力,也缺乏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缺乏分析、總結、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能力等。這就要求教師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甚至在教學實踐、實踐教學等環節中堅持“全實踐”這根主線,在教學中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引導學生自覺地應用理論知識觀察與分析實際問題,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合一。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首先要消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功利主義色彩,克服辦學思路的短視性。雖然當前社會急需大量的幼教工作者,高校應該擴大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規模。但是樹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觀非常緊迫。在知識經濟社會,知識經濟是一種不斷創新的經濟,需要創新型人才保證其可持續發展。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幼教工作人員除了自身要有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原動力之外,還必須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付諸于實踐,為兒童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這客觀上要求高校要把培養目標定位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上,變以獲取知識為主的教學目的觀為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觀,使教學成為培養創新精神、激發創新動機、發展創新能力的源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創造活動的一般規律,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自主力量和身心潛能來吸收和把握已有文化知識,探索某些未知問題;要按照“精煉課堂教學,強化實踐教學,活化課外研學”的思路,加快推進教育教學模式從傳統的知識傳授型向研究型教學的轉變,建構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自主研學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的養成與實踐能力的發展。
(二)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法與手段,遏止培養過程與課程體系建構的滯后性。在高等師范教育改革和師范教育功能不斷拓展的背景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教育觀的影響,我國高校教育十分注重對知識的傳授,把教學過程理解為知識的積累過程,對學生的評價立足于掌握知識的多少,忽視了學生潛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遏止培養過程與課程體系建構的滯后性,應該克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教育理念僵化的現象,更新教育觀念,從課程的設置、教育方法的選擇及教育內容的安排等方面進行改革,重構有助于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課程體系,使學生入職后能盡快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并能保持強盛的可持續發展動力。1、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樹立終身教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新理念。由于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上一次大學,管用一輩子”的一次性教育已經過去,高等教育應著眼學生的發展,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強調學生掌握工具性知識和長期起作用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建立綜合性和整體性知識結構;堅持全面素質的培養,在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的同時,還要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發展,提高他們的全面發展素質。知識經濟是通過知識和技術的創新來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創新教育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要從傳授已有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育轉變為著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現代教育,通過傳授有效知識、大力培養和發展非智力因素、營造創新教育環境,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堅持內涵發展之路。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高校的競爭實質上是教學質量的競爭。高等學校要探索和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2、建立全新的課程體系,強化教育實踐課程。課程是教育的載體,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化,課程結構影響和決定著高校學前教育學生的素質結構與能力發展,課程水平影響和決定著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素質水平。由于幼教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學前教育應該實施“在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注重在不同學科間構建共同的通識教育基礎平臺,建立全新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綜合教育課程體系,充分體現現代教育體系與內容,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F階段本科教育應實施在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模式,即寬基礎的通識教育、寬口徑的專業教育,加強素質教育。應該堅持“強化基礎、拓寬專業、突出能力、注重創新、提高素質、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注重拓寬學生專業的思想,實行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按照培養目標要求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去構建全新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綜合教育課程體系。拓寬專業面,增強適應性。實踐證明,專業面寬的畢業生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后勁足、有發展前途。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也要求面臨新的形勢發展,必須重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發展,加大教育實踐課程的比例。教育實踐課程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課程,加強教育實踐性課程,增強課程的實用性,加大教育教學實踐的比例,延長教育見習、實習的時間,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在國外,如美國教育實踐、教育見習實習在四年的師資培養中舉足輕重,包括觀察、課堂見習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實地學習,有早期實地經驗、模擬見習和正式的實習等,實現了時間上的全程延通(四年培養期間的全程延通),在空間上的全方位拓展(從課堂內延伸到見習實習學校外),學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具備了教育教學能力。3、創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在教育方法上,長期以來,許多高校沿襲了傳統的教育方式,采用填鴨式的灌輸教育方式,重灌輸,輕引導,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認同和被動學習狀態,自主精神、學習主動性嚴重退化,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得不到開發。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采用課堂理論教學與基地實踐教學、案例教學相結合,教師授課與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相結合等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思結合,學研結合,以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教育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