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3 18:39: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開發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旅游經濟;鄉村旅游;文化保護;可持續發展
發展鄉村旅游,是城鄉統籌發展的有效舉措,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總書記2004年7月26日在視察上海崇明縣前衛生態村時指出:“農家樂前途無量”。國家旅游局將2006年全國旅游宣傳主題確定為“2006中國鄉村游”,以發揮旅游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優勢和作用。開發鄉村旅游,鼓勵農民依托當地資源拓寬致富渠道,應當同時注意到鄉村旅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獨具特色的鄉村風光和人文資源,而農村旅游文化資源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開發鄉村旅游要堅持“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原則,走“保護——開發——保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鄉村旅游開發為文化保護創造了有利條件
旅游開發過程中對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響,學者們給予了較多的關注,主要是如何發掘文化資源的旅游價值,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保持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研究表明,旅游的適度開發與有效控制,有利于文化的保護。鄉村旅游對于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傳統資源就地轉化為旅游產品,完成價值實現和大幅度升值,經濟手段輔之以合理完善的行政手段,為鄉村文化保護創造了有利條件。
1.為文化保護提供經濟保障
發展鄉村旅游是農民根據當地優勢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實現增收的重要途徑。發展鄉村旅游擴大了城市居民在農村的消費,也促進了農業勞動力在農村內部的轉移,帶動了農產品消費需求的擴大,推動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農業總收入的增長。農村經濟的壯大,公共財政的積累,為農村文化資源的整理發掘、弘揚保護以及文化設施的建設提供了經濟上的可能和支持。
2.有利于鄉村文化的傳承
由于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鄉村文化中的許多內容逐步面臨消亡,盡管專家倡議、政府呼吁保護,但是收效甚微。隨著旅游開發的興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賞度的增加,這些文化內容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日益顯現,使得那些面臨失傳的手工技藝、民間舞蹈和音樂等得到了重新認識和重視。人們為了發展旅游經濟,不遺余力地挖掘傳統文化,恢復一些瀕臨消亡或中斷多年的民俗文化。盡管這些行為活動直接目的是經濟利益,但是客觀上還是起到了恢復和傳承文化的作用。隨著鄉村旅游的深度發展,農民思想認識的進一步提升,將更加有利于鄉村傳統文化的延續。
3.提高了農民的文化保護意識
鄉村旅游開發吸引了城市居民來到農村,農民也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城市文明,通過直接的對比,農民提高了對自我文化價值的認知度,增強了對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在親身參與旅游經營管理和服務的實踐活動中,他們認識到鮮明的文化特色和秀美的山川一樣都是寶貴的財富,開始用旅游者的眼光審視自我文化,盡管這種認識還處于淺層面的萌芽狀態,但已經邁出了由被動保護到主動保護的第一步。而旅游收入為農民帶來了直接收益,出于通過旅游生態化發展獲得長遠利益的期望,農民對自我文化保護的自覺意識更加增強。
4.拓展了鄉村文化的發展空間
鄉村旅游在城鄉之間架起了文化傳播溝通的橋梁。農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感受了外來文化,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對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一些精品旅游地區的鄉村旅游還要接待外國游客,這里的農民更加要面向國內接軌國際。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融入傳統文化和觀念當中,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又有傳統文化底蘊的新的文化共識,從而拓展了鄉村文化的發展空間。
二、鄉村旅游開發對文化生態的負面影響
發展鄉村旅游帶來了人員的頻繁交往,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撞擊在所難免,城市文化進軍農村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實,而且其影響程度往往隨著旅游規模擴大而增強,如果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忽視甚至擯棄當地珍貴的文化特色,忽視當地旅游資源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所造成的損失往往是不可彌補的。
1.鄉村文化過度商業化
“在旅游的發展對目的地文化的負面影響方面,最明顯的問題是當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庇捎陂_發水平較低,缺乏經驗,還有的是出于迎合游客的需要,有些地方特別是早期開發的鄉村,將當地的民俗節慶文化舞臺化、商品化,這種人為地商業性生產和加工,造成了鄉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失去了原真性的鄉村文化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不僅使游客無法真正認識和理解鄉村文化,長此以往,甚至當地農民對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繼承都會出現問題。
2.淳樸民風受到沖擊
旅游活動中的文化示范效應客觀存在,這主要是旅游活動的文化性質所決定的。旅游的發展,對于旅游目的地的社會風氣影響較大,特別是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對于旅游者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帶來的不利影響,抵御和凈化能力較弱。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純樸的農民學會了“宰客”,五花八門的手段甚至是敲詐勒索、坑蒙拐騙,引起游客的強烈不滿;村民之間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經濟利益糾紛時有發生;有的農民過分依賴旅游業,產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為方式。
3.農村文化生態偏離軌道
農村文化生態是指農村整體歷史文化特征,是有別于其他區域的根本文化特質。“有些是農民集資辦旅游,有些農民企業家開發旅游,他用他的審美觀來開發這些東西,集中體現在景區的城市化、鄉村的庸俗化方面,這是比較突出的?!编l村旅游陷入簡單現代化和規?;恼`區,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因為鄉村旅游實際上是一種體驗旅游,人們是在體驗的過程中獲得對鄉村文化比較深入的異質化感受,從而不虛此行。經營農戶容易從自己的角度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將對城市生活的向往融入鄉村旅游的發展目標,把本來極具地方特色的東西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東西,鄉村旅游就會失去持續發展的基礎。
三、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文化保護應采取的措施
孫家正同志在《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民族民間文化是我們的根,是文化發展的源泉,當前亟需加強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因為我們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主張對傳統文化要有溫情和敬意,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農村是農耕文明最基本單元,廣大農村保持著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刻記憶,所謂“禮失求諸野”,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加強文化保護既是可持續旅游發展的需要,也是關乎文化安全的大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規模城市化建設造成的文化悲劇,鄉村旅游開發要引以為鑒,采取相應措施保護鄉村文化。
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依托民間文化組織
在當前市場機制發育還不完全的條件下,政府力量的主導和推動作用對鄉村旅游的發展以及文化的保護是非常必要的。市場經濟徹底改變了鄉村生活,現代化生活方式也同時肢解了農村的公共組織,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協調投資商、當地居民以及游客之間的利益關系,才能協調經濟發展與文化保護之間的關系。各級政府應當高度珍惜并全力保護文化資源,并通過文化發展將高度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理念融入農村發展理念,融入公眾行為和生活方式。當然,隨著市場的逐步成熟,鄉村旅游漸成規模之后,鄉村旅游的發展應當逐步轉型,逐步實現市場調節,這時政府應當鼓勵農民成立民間團體、協會等組織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政府職能。政府以制度和資金扶植民間組織發揮作用,為公眾參與文化保護提供渠道,并通過信息交流、媒體宣傳以及理論指導等多種方式,促進農村文化保護。
2.做好文化普查,分類分層實施保護
農村文化種類繁多,形式各不相同,價值大小不一,實施農村文化的前提工作就是進行文化普查。隨著旅游開發,市場經濟大潮帶來的沖擊力巨大,如果沒有摸清家底,重視不夠,勢必會措手不及,而農村文化資源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文化的消亡會留下無盡的遺憾。所以,進行農村文化現狀的全面調查,對于把握全局分類保護十分必要。在此基礎上,本著整體性、發展性、展示性的原則實施保護,維護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實現文化保護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
農村文化形態的不同,實施保護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要注重靜態收藏和動態繁衍相結合,民間傳承和專業介入相結合、原生態保護和創新發展相結合,通過建立民間博物館、數字化保護、復制保護以及研究所式保護等多種途徑有針對性地多角度采取措施對農村文化進行保護。
由于農村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口傳身授,那些多數已經年逾古稀的民間藝人可謂是“活的圖書館”,對它們的保護關鍵是保證代代有傳人,在這一點上,日本的“人間國寶”政策值得借鑒。
3.科學規劃,適度開發
增強鄉村旅游的吸引力,要有高質量的、新穎獨到的規劃項目和創意策劃。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更多地需要強調軟開發。軟開發的核心就是規劃、設計、策劃,一定要努力將這些工作做到位。
鄉村旅游開發要以鄉村文化為核心,提高鄉村旅游產品的品位和檔次,避免鄉村旅游產品結構雷同,提高產品競爭力。在規劃中要在改善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注重保護農村文化的本色,強化經營特色和差異性,突出鄉村天然、淳樸、綠色、清新的環境,強調閑情和野趣。鄉村旅游的消費者更多追求一種休閑情趣,他們大多有較豐富的旅游經驗,從工業文明當中偷得浮生半日閑,追求的自然不會是工業文明的復制品。
科學規劃需要有高層次的專業人才,這也正是農村所缺乏的,因此,必須組成跨行業、跨學科、跨地域的組織,由相關管理部門和政府職能部門、利益團體、保護專家和當地村民代表構成,組建鄉村文化保護議事協調機構,在議事過程中提高決策透明度和民主性,通過專家指導、輿論監督,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提高鄉村旅游經濟效益推進文化保護。
4.加強教育培訓,提高農民文化保護的自覺意識
鄉村旅游對鄉村文化的依附關系決定了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營造一個對旅游者具有親和力吸引力的氛圍環境需要有淳樸的民風。傳統的宗族制度下一些生活經驗比如有關對村民的教化和村民對自身事務的管理經驗,對于今天仍有借鑒意義。
要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實踐教育等多種途徑加強教育培訓,使農民認識自身的文化歷史,增強文化保護的責任感,并在公眾當中廣為傳播和展示。與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是,鄉村旅游中為游客提供服務的主體是農民,因此,鄉村旅游的教育培訓除了包括旅行社、飯店等,更重要的是要考慮農民的特點和需要,更要注重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引導并激發農民參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的積極性,提高農民辦旅游的能力。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使農民收入增加,在旅游發展中直接受益,與此同時提高對自我文化價值的認識和文化內涵的理解,提高文化保護的自覺意識,主動成為農村文化的繼承者和保護者。
參考文獻:
[1]李天元.中國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一)自然與社會基礎
長治處于太行山、太岳山環繞的高原地形區域內,山巒起伏,地形復雜,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各占15.9%、33.4%、50.7%,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年降水量為500—660毫米,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多樣的地形和優越的氣候適合于多種生物的生長,漳澤水庫漁業、沁縣小米、壺關紫團參、長治潞酒、平順花椒和柿子、黎城綿核桃、襄垣黃土蛋、武鄉苦蕎茶、屯留玉米、長子青椒、長治縣雞鴨生豬、沁源藥材和食用菌類,及小麥、大豆、高梁、馬鈴薯等構成了長治豐富的物產資源,為長治飲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長治居高設險的地形地勢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北宋時期長治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工商業中心,金、元、明、清時少數民族文化與上黨文化逐漸交融深化,歷史的長河中,長治與外界各種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豐富了飲食文化的內涵。目前,在全國經濟發展格局中,長治承接著東西部產業轉型的戰略地位,也是山西省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長治農業產業飛速發展,以綠色為主題的千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各類農戶公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等,如雨后春筍出現在上黨大地,經濟社會的進步,提高了上黨人的生活水平,為飲食文化的繁榮與發展提供了條件和機遇。
(二)文化資源
1.喜面嗜醋、重鹽愛辣的飲食習俗
山西是面食的故鄉,長治面食是其中的一支奇葩。據傳,上古時炎帝神農氏在上黨百谷山嘗百草定五谷,開啟了華夏農耕文明和面食文化;上黨沁水下川文化遺址,出土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石磨錘、石鐮刀、石盤磨等種植、收割、加工谷物的工具,代表了上黨、山西及黃河流域面食文化的先聲;明清時期潞安府及民間的面食在山西已獨領。春季吃澆鹵面、夏季吃涼拌面、秋季吃肉炒面、冬季吃熱湯面,四季面食各有不同。搟、削、搓、拔、擦、揪、蒸、煮、烤、炸、煎、燜等制法多樣。上黨拉面、饸饹面、三和面、刀削面、黑圪條等以煮制見長,沁縣開花饃、雪花燒麥、長治包子以蒸制見長,還有水煎包、長治麻花、餡餅、蜜酥以煎炸為主。長治人技藝精湛,如長治縣的“燈糕”堪稱一絕,制作時需8~10斤面,底大頂小如一座寶塔,高十二層,逢單層夾30個紅棗,雙層夾35個紅棗,一共365個紅棗,燈糕頂部還要做上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象征一年十二個月365天,紅紅火火步步登高。長治人愛吃醋的習慣世代相傳,歷史久遠。據說,古時候“家家有醋缸,人人當醋匠”,現在釀醋的人少了,但是每家一日三餐的餐桌上必備一定的碟、碗、壺、瓶等醋具,長治人制醋就地取材,種類繁多,有高梁醋、玉米醋、小米醋、柿子 醋等,醋文化已成為飲食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治人吃飯還重鹽、喜辛辣,常常腌制韭菜、蔥花、芥菜、花椒芽、辣椒等作為佐餐小菜,吃飯時,放上四碟小菜,咸酸辣間備,胃口大開。喜面嗜醋,重鹽愛辣飲食習俗,深深打了上黨地域的烙印,更顯高原人的淳樸、智慧與豁達。
2.豐富多彩、人文厚重的飲食內容
長治位于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飲食文化。潞酒、小吃、名面、名菜、名筵等,種類甚多、豐富多彩、人文厚重。潞酒已有1200年的歷史,相傳唐玄宗曾多次來潞州“宴父老”,有詩云當時的盛況:“宮里府外燈連彩,街頭巷尾笙和歌。夜闌霜起歸者少,陌路相逢醉人多。”曾經在潞州做官多年的沈王朱模寫到:“潞州城中酒價高,胭脂滴出小檀槽。華胥一天不易返,漢使何須種葡萄”。山西自古就有“南潞北汾”的說法,潞酒一直是山西乃至全國名酒。長治菜肴擅長炒、燒、熘、炸、蒸、煮、扒等,油少湯多、皮薄質嫩酥脆,代表菜有芙蓉雞、糠醋魚、過油肉等。長治菜肴選料精細、原料鮮活、注意養生,如黃芪甲魚湯,選用花山黃芪和漳河甲魚為主料,加入紅蘿卜塊、野生蘑菇、菠菜等制成,味道鮮美,滋補養生。據傳清代宰相吳琠回家鄉沁縣祭祖時喝過此湯,所以又叫甲第魁元湯。長治筵席就地取材,制法多樣,文化內涵豐富,有慶典唐明皇生日的唐王秋宴、紀念長平戰爭中死亡烈士的長治十大碗、迎接李順達、申紀蘭等勞模的平順勞模慶功筵,以及伊和軒清真十八碗、神農五谷宴等上百種。長治小吃從熱飲羹湯到涼拌冷食,從蒸煮燒烤到油炸鍋煎,花色品種多樣、咸辣酸甜俱全,沈王府的燒麥、清宮貢品酥火燒、以及襄垣半疙瘩、武鄉棗糕,潞城甩餅等。地方特色鮮明,人文色彩厚重的飲食文化資源,將對長治的旅游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3.上黨特色、淳樸傳統的飲食禮儀
居住在太行山頂的長治人,曾經歷過生活環境艱難困苦、生活資料相對匱乏的年代,這也造就了長治人團結互助,共同抗爭大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文化特征,從飲食禮儀可見一斑。平日進餐,合家圍桌,長輩居中央,小輩周邊坐,飯菜的順序是:先酒后菜,先涼后熱,先咸后甜,先葷后素,先飯后湯。平時客人到訪,長治人一定竭盡家力熱情款待,新碗新筷,置桌擺飯,先酒后菜,邀請客人坐上席位,菜少則有三涼一熱或四涼四熱,多則有六六席、八八席、雙十席等,席間主人舉杯勸酒,招呼吃菜,客人很斯文的抿一口酒,吃一口菜,放一次筷子,不快不急。長治地區的屯留人,人人愛喝大葉茶,很講究茶道、茶禮。沏茶時,一杯茶需沏三遍逐次倒滿,這樣沖出的茶濃淡相宜,香甜清爽。喝茶時,主人要不斷地給客人添茶,一杯茶總是滿的,只要客人把杯中剩余的茶水,往地上稍稍潑一點,主人就不再倒茶了。如果家里辦紅白筵,姑舅姨表親戚為上賓,等上賓全到才可開飯,如果紅白筵未吃完的東西,都要分給左鄰右室吃,這是長治人增進感情的重要方式。淳樸傳統的飲食禮儀展示了上黨文化內涵,富有傳承和發展的現實意義。
二、長治飲食文化資源旅游開發現狀分析
(一)開發層次低,資源挖掘不充分
長治有歷史悠久的潞酒文化,風味別具的特色小吃,種類眾多的農家面食,風味濃郁的地方菜肴,但在國內外知名的飲品卻少之又少。以菜肴為例,我國的粵、魯、川、湘、閩、徽、浙、蘇菜系風靡全國,就是在長治的賓館、飯店也是上等菜和主要菜品,而長治地方菜由于開發層次低,菜品單調,再有“洋菜”、“江湖菜”沖擊市場,其發展空間越來越小。究其原因有這么幾點:由于地域原因,長治飲食中的原料、調料不足;不太注重營養和養生;以基礎層次的飽腹為主;忽視資源內涵的挖掘;烹調技藝創新不夠;不注重地方特色;開發理念落后等,這與全國聞名的魅力城市稱號極不相符。
(二)品牌意識弱,產品轉化度低
目前,長治市的餐飲住宿企業較少,而個體私營業很多,餐飲企業零星分布在英雄路、延安路、大慶路,其它街道更少,資質低的小飯店、小旅店,沒有登記的小排檔、各種小吃充盈在大街小巷,而且經營品種雷同,以次充好,服務質量差,創新產品更少,品牌意識弱,市場推廣意識不強,既使價值高的產品也無法走出去。如長子豬頭肉、楊氏肉丸、長治縣的肚肺湯等都是長治的名吃,完全可以在山西各地開連鎖店,甚至走向全國。長期以來,長治餐飲業在旅游業中的貢獻率小,許多飲食特產如:壺關羊湯、潞城甩餅、長治縣豬湯等,除個別包裝外,大部分只能當時品嘗,不能攜帶,飲食產品轉化度低。要想讓游客不僅吃好而且能帶走,需要開發包裝精美,便于攜帶,具有紀念意義和文化品位的旅游飲食產品,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旅游購物占有比重,擴大飲食產品的宣傳范圍,提高飲食產品的轉化度。
(三)管理水平低,宣傳營銷力度不夠
長治擁有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理念的餐飲企業不多,大部分餐飲業缺乏管理制度、衛生質量標準差、員工經營素質低、經驗不足,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基本上是家庭式管理、粗放式經營、簡單化服務,導致餐飲業發展受到限制,減弱了市場競爭力。要使餐飲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加強餐飲業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企業服務水平,培養一批素質較高的管理和服務人才。同時,長治地區對飲食產品和飲食文化的宣傳不到位,到目前為止,沒有進行飲食制作技藝展示的飯店,沒有系統介紹和宣傳長治飲食文化的書籍和博物館,更談不上對制作原料、工藝、文化深入了解。如:紅燒肘子、上黨臘驢肉、沁源第一鍋牛內等長治以外很少有人知道,更沒有企業把飲食文化作為旅游重點項目去開發,輕飲食、重游覽現象長期存在,仍然固守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缺乏宣傳營銷手段和力度。
三、長治飲食文化資源旅游開發對策研究
(一)政府主導,整合資源,建設設施,培養人才
長治要促進旅游業與飲食文化的互動發展,需要政府制定強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整合、保護、扶持餐飲業的發展。首先,政府作為主導部門,應根據旅游目的地的需要,針對長治旅游飲食機構、旅游線路、餐飲產品等進行有效整合,在主要旅游線路上,等級明晰地合理布局餐館、酒店,建立餐飲產品的投訴機構、旅游飲食信息中心、長治飲食博物館等,讓消費者吃出口味、吃出文化。其次,政府應加強旅游交通、農產品原材料基地、飲食體驗式基礎設施建設,如:平順大紅袍花椒基地、漳澤水庫魚類生產基地、沁縣沁州黃小米生產基地等,建設通往壺關太行山大峽谷、沁源靈空山、武鄉八路軍總部舊址等重點旅游景區及一些知名古鎮、古村落的道路建設,逐步形成集觀光農業、旅游線路、餐飲布局、信息服務在內的飲食旅游體系。再者,飲食旅游體系的良好運行,需要一批即有專業素質又有創新理念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對飲食旅游服務人員應進行專業培訓,掌握與飲食相關的專業知識、工藝技能、交流技能、管理技能,根據不同顧客的審美需求、體驗需求、經歷需求,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服務,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嚴抓衛生質量,建設一支具有創新理念的餐飲服務隊伍,把長治的美食做特、做好、做新、做大。
(二)公眾參與,挖掘內涵,突出特色,營造氛圍
長治飲食文化內涵豐富,許多名吃佳肴典藏著與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相連的故事,滲透著民俗、民情、民風,折射出上黨人的處世特點和精神風貌。如:壺關羊湯救曹操、半疙瘩救駕光武帝、六月姥姥送面羊及潞城甩餅與李隆基、雪花燒麥與朱模的故事等等,還有許多飲食成品造型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價值,如:沁縣開花饃,長治縣的燈糕,雪花燒麥等,旅游者品嘗的是名吃,咀嚼的是歷史與文化。因此,要可持續開發長治飲食產品,餐飲企業應收集、整理與長治飲食文化相關的民間傳說、歷史典故、風土人情、制作工藝、祖傳秘方、文化詩詞等方面的資料,使旅游產品融入地方文化,保持自然本味,彰顯地方特色。在旅游過程中,當地旅游服務人員與居民的語言、行為對游客的印象最為深刻,他們的盛情招待、親切攀談、熱情講解,營造了詳和、友善、歡樂的旅游氛圍,傳播了長治飲食文化,豐富了飲食文化內涵,所以公眾參與是挖掘和傳播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徑。同時,在旅游活動中,要營造和諧的餐飲環境,優雅的餐廳裝飾、獨特的用餐餐具、恰當的服務用語,能讓游客在寬松、優美的環境中獲得一次難忘的感官體驗和精神享受。文化品位上去了,就可吸引客源,增強企業競爭優勢,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三)企業聯合,產業集群,塑造品牌,注重營銷
關鍵詞:國家地質公園生態旅游喀納斯
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阿爾泰山的主峰——海拔4374m的友誼峰南坡中山帶,行政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面積2500km2,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國三國接壤,西與新疆哈巴河縣毗鄰,東與阿爾泰市相鄰,南與吉木乃縣相連。地理坐標48o43′00″-54′00″N,87o00′00″-10′00″E。
地質公園所屬類型
地質公園類型劃分目前還是一個待研究的問題,本文根據不同的劃分原則(等級、面積、功能和地質地貌),對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的類型進行了劃分。
資源的地質成因
喀納斯地質公園所屬的阿爾泰山,在橫向上呈逐層升高的階梯狀,明顯地劃分為四個帶狀排列的單元:額爾齊斯河谷平緩起伏的山麓平原,稠密細谷切割的低山帶,河流強烈切割的中山帶以及冰川強烈作用的高山帶。在構造上,阿爾泰山系屬于一條褶皺斷塊山,由古生代為底基的古準平原斷裂隆起而形成的。古阿爾泰山基本輪廓形成于二疊紀末,三疊紀再度隆起,以后經老第三紀的漫長剝蝕時期,山勢降低,趨于準平原化。古準平原地形在現代阿爾泰山,特別是中山帶有廣泛分布。新第三紀和第四紀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已被夷平的阿爾泰山斷塊隆起,成為現代高峻的山脈。
喀納斯地質公園的湖泊按其成因可分為:冰蝕湖、冰川阻塞湖、冰川終磧湖、冰斗湖、冰川熱融湖、以及復合成因的冰川湖泊。冰川槽谷是阿爾泰山常見的冰川侵蝕地貌之一,是一種長大而幽深的冰川槽谷,第四紀冰期后,隨著全球性氣候轉暖,冰川不斷退縮,冰川槽谷遺留下來的終磧壟堵塞了冰川融水而形成了以喀納斯湖為主的湖泊。冰川湖泊除了受到一般湖泊所具有的波浪作用、地表徑流作用、塊體運動、坡面水流作用以外,還存在凍脹作用和熱力作用等影響。
阿爾泰山在構造上系褶皺斷塊山,經過幾次剝蝕和隆升,海拔增高,加之第四紀以來的冰川和河流強烈侵蝕作用,使山地更加破碎,改變了氣流運行方向,并使地形遮蔽度增大,減少太陽輻射收入,從而有利于冰川的發育。同時,阿爾泰山氣候主要受西風氣團的影響和支配,使夏季多云,并帶來大量的降水;冬季處于強大的西伯利亞反氣旋影響之下,以晴朗而嚴寒的天氣為主。來自北冰洋的極地氣團,沿額爾齊斯河谷入境,帶來了低溫和降雪天氣。在上述氣團影響下,阿爾泰山區氣候有氣溫低、年較差大、降水豐富、年內分配較均勻等特點,是現代冰川發育的天然條件。
生態旅游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
生態旅游資源類型
資源的分類有利于對資源的更好評價和認識,筆者在對喀納斯地質公園的實際考察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旅游局資源開發司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編制的《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標準,得出該區旅游資源有7個主類,18個亞類,31個基本類型,分別占標準的各級資源類型的87.5%、61.3%和20.0%。從中可以看出,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的旅游資源單體數量最多的是水域風光類,占景區資源單體數量的30.16%,地文景觀與生物景觀也占相當比例。
生態旅游開發現狀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科技工作者對這一地區進行科學考察;至90年代中期,還基本沒有進行旅游開發;進人90年代末期,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被列為《中國21世紀議程》在新疆的兩個優選項目之一,由新西蘭專家進行生態旅游開發方面的技術援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將其旅游開發列為“九五”重點開發旅游區。
總之,隨著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知名度的提高,以及新疆社會經濟文化日益繁榮,到喀納斯地質公園游覽觀光、科考研究的人數不斷迅猛增加,事實上已經成為新疆的自然生態旅游的龍頭景區之一。大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切實的利益。
存在的問題
生態環境惡化目前,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主要表現為草場嚴重退化,植被種群減少,其“植被減少,種群退化,昔日草甸植物一人多高如今小草只能‘沒馬蹄’”,有些山麓地帶出現裸地,甚至出現沙化。主要歸結為如下兩點:旅游季節性強,環境承載力負荷重。與城市旅游地相比,類似的這種生態旅游地都存在客流量年內分布不均的現象,加之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的氣候特點和地理位置,每年只能在5月初到10月中旬才可以開展旅游活動,而且這期間旅游淡、旺季差異又特別明顯,5月、6月和10月為旅游淡季,7月、8月和9月為旅游旺季(如圖1所示)。這樣一來,每年幾十萬的游客大都集中在三個月內,這勢必加大景區的資源空間、生態環境、交通設施、供點設施、住宿設施等承載力,以及當地社區居民和旅游者的心理壓力。游客的時空分布規律具有一致性。景區內客流的時空分布規律的一致性對景區的生態環境破壞也較為嚴重。目前,游客進入景區后的游覽空間大多為:住所—碼頭—觀魚亭;觀魚亭—碼頭—住所,而且游覽時間也大致相同。這種景區旅游線路的單一不僅造成客流量在空間上也形成一定分布規律,在時間上集中程度也較高,它們給景區的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破壞,也給旅游管理者的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旅游設施不合理目前,喀納斯湖面的數十艘機動快艇已全面開放,違反了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快艇活動的浪頭己對湖邊沼生植物產生影響,噪聲破壞了原始景區的寧靜,也使兩岸的珍稀野生動物紛紛逃逸,己影響到湖周邊自然生態環境。同時,快艇每天所排放的廢氣、廢物及未完全燃燒的汽油對湖水的水質都有潛在的污染危險。而且,大量快艇在湖面上行駛,己迫使大紅魚不能出露水面,不但嚴重影響到大紅魚正常生存環境條件,也影響和降低了喀納斯湖的生態環境和旅游價值。
社區居民參與機會有限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內的社區居民主要是蒙古族圖瓦人,通過實地調查發現,當地圖瓦人參與旅游開發的機會有限。主要表現為圖瓦居民居住地理環境局限性和教育程度有限性,他們往往不懂或不能勝任許多旅游開發中的許多工作,即便是圖瓦居民參與了旅游企業里工作,他們所從事的多為簡單的體力勞動和地位較低的基礎工作,這必然會限制他們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所以,圖瓦人往往選擇逃避旅游開發,將自己房屋、帳篷和馬匹出租給外來的哈薩克族、部分蒙古族人和少數漢族人后,去離景區較遠的牧場放牧,到10月初旅游淡季時再回到居住點。在這種社區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模式下,往往給樸實的圖瓦人帶來許多民事糾紛等問題,如在教育的有限性下,簽定出租協議時往往被承租人欺騙,租金到期時也很難收回,致使圖瓦人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生態旅游開發的對策
資源與環境承載力的時空調控
宏觀調控隨著景區旅游的快速發展,目前的風景區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游客需要,客觀上需要開發一批新的旅游景點,以緩解喀納斯風景區的壓力。在2003年編制的景區規劃報告中,將喀納斯風景區劃分為5個功能區域及景區外3個綜合旅游服務配套區,新增、新設了許多景點,這在時空上分流游客的效果是顯著而必要的。2004年建成的禾木鄉風景區對緩解喀納斯風景區的超載起到很大作用。在旅游旺季,依據新建的景點可以對游客進行分流,譬如,8月中旬持續高峰期,可安排一部分游客先去禾木鄉,然后再去喀納斯湖;另外,隨著哈巴河縣旅游接待基地的建成,也可先安排一部分游客先去哈巴河縣,然后再去喀納斯;加之由嘉登峪自接到達喀納斯的游客,這三批游客在實現空間分流的同時也實現時間的分流。
微觀調控在旅游旺季適當的調高景區門票的價格,這樣可以適當地起到阻礙阿爾泰地區游客的進入,對景區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在核心旅游區增加旅游觀賞線路,如在居住地—碼頭—觀魚亭的老線的基礎上,繼續新建多個不同角度的、不同方位的觀魚亭,同時新增一些居住地—羊背石—巖畫—喀納斯湖邊木棧道,居住地—圖瓦老村—千湖—黑湖等旅游線路。
限制湖面游覽面積
為使大紅魚出露水面,保護湖區寧靜的原始自然風貌。要嚴格執行湖北段2/3水域為緩沖區不能進行旅游的條例規定。建議只開放湖南段約8km長的東岸湖面,西部2/3湖面是大紅魚出露呼吸空氣的湖區,應嚴格禁止船只游覽,以供游人在觀魚亭能見到大紅魚而提高喀納斯的旅游價值和吸引力。應將快艇全部換為電動和天然氣動力,噪聲小且速度慢的船,以便利游人觀賞湖岸風景。
提供居民旅游參與機會
針對景區內圖瓦人由于房屋出租、新宅搬遷、牧場使用權等引發的經濟利益糾紛問題,必須由縣政府協調盡快解決。在確??{斯湖景區旅游資源合理開發的前提下,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維護圖瓦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同時,引導圖瓦人以不同的形式積極參與旅游服務,只有當地圖瓦居民參與旅游活動,才能不斷提高其對旅游開發的認識,才能給旅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讓圖瓦牧民得到經濟實惠,逐步使他們富裕起來。
建立培訓制度
通過多種方式對主管部門領導、保護區工作人員、導游、圖瓦居民及廣大公眾進行培訓,例如,提供書籍、宣傳資料、廣播電視、廣告、培訓班、專題講座和研討會等,特別是培訓出一支較高專業水平和環保意識的導游隊伍,包括培訓本土導游人員,即可以從當地圖瓦人中選拔導游人員,進而對其進行培訓,這樣既可以使游客在觀光自然風景的同時又可以潛移默化的領略到圖瓦風情,還可以提高圖瓦人的整體素質和經濟水平。同時,也要通過問卷、專題調查、座談會和研討會等不同方式,廣泛征求和搜集公眾意見,隨時對培訓班和管理工作進行必要的調整,確保景區可持續旅游不斷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加強湖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景區旅游開發后,隨著游客的增多以及商家經濟利益的驅動,環境衛生的保護與處理、動植物的保護、山體草甸森林的保護等均是景區面臨的大問題。要制定相關法律手段實行有效保護;借鑒國內外著名景區生態旅游區發展經驗,盡可能減少旅游對生態環境保護核心區的侵擾;認真執行各項管理措施,加強旅游廢棄物的處理水平,嚴、細、準地監測旅游地自然生態環境變化,保持生態環境的原始性。
參考文獻:
1.張廣瑞.生態旅游理論辨析與案例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資源專題報告[R].2002
3.袁國映.阿爾泰山西部地區的垂直自然帶[R].地理學報,1986,41(1)
4.牛達奎.新構造運動對阿爾泰山及薩吾山山前地下水的控制[R].新疆地質,1990,8(1)
5.王立倫等.中國阿爾泰山的現代冰川[R].地理學報,1985,40(2)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 旅游開發 國內外研究
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非遺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一、國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述評
國外關于非遺保護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始于20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比較規范。l997年“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作為一個遺產概念,正式進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獻,并被普遍采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1年宣布第一批共l9項“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3年聯合國第32屆全體大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從此,全球性的非遺保護成為許多國家政府推動的一項文化工程。
國際學術界長期爭論的話題圍繞著如何保持非遺的原生態內涵不變并充分發展利用。大部分學者認為對非遺進行田野日志式描述和影像記錄是客觀反應非遺的有效手段。日本首推田野報告記錄形式以后,韓國立刻進行了效仿。有學者提出將重要的傳承人進行“圈地式”保護,盡量使他們的生活與外界隔離。其他學者便提出質疑,認為摒棄干凈漂亮的新演出服裝和安全先進的舞臺,卻讓傳承者仍然穿著粗布爛衫在破舊的舞臺上表演,是一種無聊的保護。還有學者認為非遺往往被打上政治烙印,脫離了其正常發展的軌道。越南的阮志斌認為,在推廣非遺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原則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其原本的狀態。在部分處于非遺保護工作起步階段的國家,學者們普遍關注的是對非遺調查、審定等專業知識的建構。國外學術界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產品化的轉型模式的研究零星,未成系統。
二、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現狀
國外對非遺進行旅游開發已經頗為成熟。意大利政府自1997年5月的最后一個周舉行“文化與遺產周”,舉辦數百項豐富多樣的與文化、歷史相關的活動,其鄉村生態游、美食文化游也逐漸興旺。英國利用老宅從事觀光產業開發等項目,這些經營性收入在各協會的收入中也占有相當份額。
韓國最為重視“非遺”的旅游開發,“文化財”和“無形文化財”都被開發為商品,到處可見非遺的宣傳廣告和紀念品。表演類的“非遺”項目可在酒店表演,且有價目表。在首爾城南的一個古代民俗村,祭祀禮樂、假面戲等國家級重要“無形文化財”都被作為主要展演的內容和吸引游客的亮點,被指定為“無形文化財”的表演者每天都要忙于趕場演出。且韓國擁有高明的“非遺”旅游開發技巧,以2004年的江陵端午祭為例,附設韓國民俗館等20多個參觀場所。除了本國傳統節目外,還安排許多國外藝術團體的節目及各類體驗活動—端午民俗體驗(做艾子糕,畫端午扇等),附帶有武神道特別戰、漢詩白日場等。其核心活動祭祀儀式,仍按照傳統時間和程序進行,共有100萬人參加,可以說,韓國在“非遺”旅游開發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善于包裝和策劃,由單一的非遺衍生出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極大地推動了韓國旅游業的發展。
三、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述評
我國在2001年起“非遺”才進入公眾和學界視野。2002年以后,非遺研究機構、基金會、網站在全國各地相繼出現。許多著名專家學者被邀請進行非遺保護工作,出現了新創辦的《文化遺產》等研究刊物。2001年至2003年,是非遺研究的學術起始階段。2004年至2006年是學術提升階段,學術論文由十位數上升到百位數,內容集中在對“非遺”概念的界定、從法律和知識產權角度解讀非遺保護等。2007年至2010年是學術發展階段,學術論文達到每年千位數,研究內容更為廣泛和豐富,走向深層次的專業性研究,整個學術研究正在走向多學科化和多元化。
在這其中,關于非遺旅游開發的研究集中在開發價值、開發原則、開發體例、案例實證、影響五個方面。在開發價值方面,王寧等認為非遺具有較高的審美、文化、科學價值,對其進行旅游開發將會帶來社會、經濟、景象的三重效益。在開發原則方面,陶思炎等提出可持續原則、呵護原則、吸引性原則、因地制宜原則。在開發影響方面,羅明義等認為旅游開發將會對非遺的完整性造成破損;馬曉京等認為得當處置開發與呵護的關系,合理進行旅游開發將有助于我國非遺的呵護,這種概念為大部門學者所擁護。在實證研究方面,案例日益增多。在開發體例方面,有賈鴻雁提出的原生地靜態開發模式、原生地活態開發模式、原生地綜合開發模式、異地集錦式開發模式等。
四、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現狀
Key words: 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development model;authenticity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12-0024-03
0 引言
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3年10月頒布了《保護非遺公約》,公布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的概念,學術界開始了對非遺各方面的研究。非遺的學術研究主要涉及到非遺的理論研究、非遺的保護與傳承、非遺的利用。非遺作為一種文化資源,其旅游開發利用逐漸受到學者的關注。近十年關于非遺旅游開發的相關研究逐漸增多,眾多學者對非遺旅游的保護與傳承、非遺旅游的開發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文章選擇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的期刊庫,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為檢索項進行主題檢索,以2006年到2015年為時間節點,共檢索到相關文獻2318篇,其中期刊共150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章共375篇,博碩論文共482篇。
1.2 研究方法
文章選取37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文章中的關鍵詞進行整理,提取詞頻高于5的20個關鍵詞運用UCINET軟件進行社會網絡分析,得到結果如圖1。
通過圖1分析可以看出,非遺、旅游開發模式、旅游開發、旅游資源的連線較密集,即對非遺旅游開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開發、開發模式、旅游價值、原真性、旅游的保護與開發以及傳承上。
2 非遺旅游的研究內容
2.1 非遺保護與旅游研究
關于非遺的保護與旅游的研究,尤其是關于非遺原真性的保護問題是眾多學者最關注的方面。馬育倩、左曉麗[1]認為非遺和旅游是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通過發展旅游促進非遺的傳承與發展。在發展旅游的同時要注重保持非遺的原真性,并且提出了“前臺―后臺”的發展模式,既要不斷創新非遺的舞臺表演形式,又要保護非遺的原生態環境。徐茜[2]以涼山彝族火把節為例,提出了火把節原真性保護與旅游開發和諧發展的具體策略,突出了旅游專業人員、原住民與當地政府在火把節原真性保護和旅游開發中的作用。雷蓉、胡北明[3]從保護和傳承的視角分析了非遺旅游開發的必要性及對非遺保護的作用,他提出旅游開發可以為非遺提供保護資金、為其發展提供生存空間、為其傳承提供群眾基礎,同時還可以提升遺產旅游地的品牌與價值。顧金孚、王顯成[4]提出了保護性旅游開發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并提出要科學規劃非遺,合理分區,分類保護。適度引進高科技術對非遺進行保護。趙悅、石美玉[5]通過分析非遺的價值和多種保護途徑,提出了對非遺的保護性開發對策,并提出了一些開發模式以解決非遺保護與開發的矛盾。華春霞、賈鴻雁[6]從旅游系統的三大主體即旅游者、旅游資源和旅游業三個方面論述了非遺開發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旅游開發對非遺的保護意義。但是并沒有提出具體的開發措施。鄧小燕運用了建構主義原真性理論,既注重旅游客體的原真性,又強調旅游主體即旅游者的自身的體驗。通過建構非遺原真性模型以土家族擺手舞為例,指出理解原真性的概念要從動態和互動的角度出發,理解其是動態的復雜過程[7]。通過構建非遺原真性模型來分析非遺與旅游開發之間的互動和動態關系可以直觀的為非遺的保護和旅游開發提供指導方法。賈鴻雁[8]指出要實現非遺旅游的保護性開發,需要建立行政機制、經濟機制、規劃機制、教育科研機制、法制機制共同組成的保障機制來實現非遺的保護性旅游開發。但是作者并沒有提到高新技術對非遺保護性旅游開發的作用。非遺的保護與旅游的關系研究一直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關于非遺旅游開發的沖突主要集中在旅游開發帶來的利益和破壞。
2.2 非遺旅游開發模式研究
非遺的保護與開發是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如何進行非遺的開發,眾多學者提出了一些開發模式。總體來說,非遺的開發模式可以概括為四種模式:靜態開發模式,即靜態的展示方式,包括建立博物館、展覽館等;活態開發模式,即包括大型舞臺劇、生態博物館、民俗村、文化村、情景體驗等反方式;商品旅游開發模式,主要是通過紀念品、工藝品等形式來凸顯非遺的特色;綜合旅游開發模式,將非遺的類型結合起來進行組合開發,通過旅游資源的異質性特點來吸引旅游者。此外,闞如良[9]等提出了主題村落再造的開發模式,以主題村落為載體,保護非遺的原生態環境,主要通過活化傳承的方式,突出文化旅游的功能,并采取集聚開發的手段形成生態文化博物村落,為傳統的手工技藝類的非遺旅游開發提供了借鑒意義。
雷蓉、胡北明[10]根據我國非遺的分類將其分為六大類,針對不同的非遺項目提出了各自有針對性的開發對策,為非遺的旅游開發提出了具體的開發模式。為其他非遺的開發也提供了很好地借鑒意義。
非遺的旅游開發模式已經初具模型,可以為各種非遺的旅游開發提供理論依據。在借鑒各種開發模式的過程中,要注重非遺的原真性保護和活化傳承,保護非遺的原生態環境,促進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2.3 非遺旅游評價研究
對非遺的旅游開發的評價包括適宜性評價、價值評價、開發潛力評估等方面。
肖剛等[11]指出非遺的旅游價值包括文化、審美、教育、科考、經濟和歷史價值。尹華光[12]等通過調查問卷提出了非遺旅游開發潛力評估的指標,這些指標包括利益相關者、旅游產品開發、遺產本身價值、遺產承載力共4項一級指標29項二級指標,為非遺旅游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顧金孚、王顯成對非遺旅游資源價值評價的體系進行了初步研究。通過遺產旅游開發價值、遺產生態敏感度[13]等5個指標構建了旅游資源價值評價的體系,并通過實證研究對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了等級分類。
2.4 非遺旅游多主體的研究
隨著對非遺旅游研究的深入,許多學者開始尋找不同的角度對非遺旅游進行研究。
虞陽、戴其文[14]從游客的角度來分析桂林非遺旅游開發的重點。通過對旅游對桂林非遺旅游和旅游產品的偏好,發現旅游者對傳統音樂類非遺很感興趣,其次是傳統舞蹈類。并且得出了旅游者最喜歡的非遺旅游產品是主題公園的結論;游客基本上認同保護非遺的重要性并對以上幾點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策略。這些理論分析為桂林非遺旅游的開發提供了積極地指導意義。
王紅寶、谷立霞[15]從旅游體驗的角度分析了非遺的旅游開發問題。文中突出了非遺的原真性和活態性的特點,構建了旅游體驗與非遺旅游開發的關系模型,強調非遺是旅游體驗的重要內容,以旅游體驗進行旅游開發是保護非遺的有效途徑。作者提出了基于旅游體驗的非遺保護性旅游開發策略,更加關注游客的個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并且要深入挖掘非遺的活態性。
周麗潔、易偉新[16]從消費者響應的角度來分析非遺的旅游開發。消費者響應實質上是指消費者對非遺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反映效果,及消費者對非遺產品和服務產生的共鳴,使旅游者達到滿意的體驗效果。消費者響應重在強調旅游者對非遺產品和服務的體驗效果。作者提出了提高消費者響應的措施,即挖掘非遺的活態性,保護原真性,增加體驗性,關注消費者需求,注重非遺的教育和當地居民的參與性。作者從消費者響應的影響因素入手,為提高旅游者體驗滿意度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議和措施。
鄧小艷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探討社區參與的非遺旅游開發。社區參與的研究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社區旅游是以社區為依托的旅游方式,“社區+旅游”是社區旅游的基本特征[17]。社區參與旅游開發有利于保護非遺的生存空間,可以凸顯傳承主題的文化自覺意識,是當下非遺旅游開發的一種新的有效的方式。
朱晗、趙榮[18]運用RMP理論以濟南市為例對非遺的旅游開發做出了研究。作者通過對濟南市非遺的旅游開發資源(R)、旅游開發市場(M)以及旅游開發產品(P)的分析,得出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種相互作用、相互推動的關系,并對此提出了具體的旅游開發措施。
秦美玉[19]從遺產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態度方面入手,以西昌彝族火把節為例,分寫了當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態度對非遺旅游開發的影響。通過調查問卷和SPSS分析法對問卷中的5個一級指標和22個二級評價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地緣條件差異導致火把節遺產發源地居民的旅游影響感知差異。
對于非遺旅游開發的研究已經不再局限于對非遺與旅游開發的保護性開發關系、開發模式的研究,對于不同主體和不同角度以及運用新理論對非遺的旅游開發的研究更有利于非遺的保護以及旅游開發的順利進行,以期促進非遺的保護與旅游開發的互動關系。從消費者響應、旅游體驗、社區參與、旅游者感知、旅游體驗、旅游者、傳承人等多個利益主體等多角度研究非遺的旅游開發可以更好地分析非遺的旅游開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結論
3.1 非遺保護與開發的互動關系
大部分學者都認同旅游開發是對非遺的一種保護途徑,有針對性地對非遺進行旅游開發,可以為非遺保護提供需要的資金、技術支持,增強群眾保護非遺的意識,為非遺提供發展空間,促進非遺的傳承。非遺保護的重點是要保留非遺的原真性。如何處理好各利益相關者的矛盾,保持非遺的原真性和活化性,使非遺處于原生態環境,需要非遺傳承人、當地居民、當地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3.2 非遺旅游開發模式多樣化
非遺旅游的開發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將多種非遺綜合開發,一類是按照非遺的分類進行個體開發。如表1、表2。
3.3 研究主體的多樣性
學者從多個主體角度研究非遺旅游。從多個角度入手,可以更全面的反映非遺旅游開發的價值與應用。如表3。
3.4 非遺旅游價值評價是基礎
非遺旅游價值評價體系的構建是非遺旅游開發的重要前提。非遺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是否具備旅游價值是決定對非遺進行旅游開發的重要依據。非遺價值評價指標的選擇也是決定非遺旅游價值的關鍵。
[要害詞]利益相關者村寨旅游開發模式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非凡是廣大西部地區,更有大量的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大多海拔較高,且群山連綿。當地居民依山建房,村寨因之而成。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旅游扶貧政策的實施,以及國內旅游需求的日益加強與多樣化發展,許多少數民族村寨以原生態的自然風光、極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觀和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各村寨紛紛掀起旅游開發的熱潮。
村寨旅游的開發涉及不同的利益相關者,近幾年國內有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羅永常深入探討了民族村寨社區參與旅游利益保障機制建立的問題[1]。楊昌儒等認為社區居民不僅要參與決策和規劃,還要參與項目經營和治理利益分配[2];江曉云則指出,“只有社區居民在旅游發展過程中得到切實的合理的利益分割,才能積極參與旅游發展”[3]。還有學者以個案研究了村寨旅游開發對當地社會和村民的多方面影響[4]??v觀國內學者的研究不難發現,村寨旅游開發所涉利益相關者的研究文獻還很少,大多側重研究社區居民的參與問題,對諸如政府、企業、旅游者等利益相關者的研究則顯得十分薄弱,且系統性的理論研究更顯欠缺?;诖?,本文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為指導,系統研究村寨旅游開發的不同利益相關者,進而提出村寨旅游開發的一種模式。
二、村寨旅游開發中的利益相關者
村寨旅游的開發是一項利益關聯性較強的工程,它不僅涉及到所在地政府、社區居民、民間旅游協會、文藝團體等當地利益相關者,也與企業、旅游者、媒體等外來利益者有關。所在地政府是村寨旅游開發的主導者,除提供政策和財力等方面的支持,還能起到重要的組織調解作用。社區居民是村寨旅游開發重要的參與者,社區居民參與廣度如何直接影響到村寨旅游開發的勝利與否。民間旅游協會是社區居民與政府溝通的重要渠道,同時也能就行業自律、對外交流學習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企業是村寨旅游開發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并為其提供資金支持。旅游開發的以市場為導向使旅游者成為其利益相關者,并在其中扮演非凡的角色。媒體是村寨旅游對外宣傳的一個重要平臺,其重要性也日益凸現。
三、基于利益相關者的村寨旅游開發模式
雖村寨旅游開發的利益相關者很多,但鑒于村寨旅游開發的非凡性以及不同利益相關者與之發生聯系的明顯差異性,筆者提出一種村寨旅游新的開發模式即政府主導、社區居民主體、企業參與、旅游者合作、其他利益相關者監督響應的模式。
(一)政府主導
西部許多少數民族村寨有著良好的旅游資源,但發展旅游又受諸多條件的限制,如可進入性差、旅游基礎設施建造落伍、居民發展旅游缺乏財力等。所以,實施政府主導戰略是村寨旅游開發的一種較為現實的選擇。旅游開發,規劃先行。政府應組織有關規劃單位和專家編制好當地村寨旅游發展規劃。解決可進入性差的問題是村寨旅游開發的前提條件,政府部門可考慮將其納入財政撥款的公路基礎設施建造預算。村寨旅游開發中涉及的征地、撤遷、補償等問題,政府也應組織調解有關部門加以妥善解決。同時,鼓勵并支持當地居民參與到村寨旅游開發中去。
(二)社區居民主體
村寨旅游開發的目的在于造福社區居民,而社區居民參與旅游是其靠旅游致富的最主要途徑,因而社區居民是村寨旅游開發的主體所在。當前,社區居民參與的廣度有限,參與的形式也較為單一,而且當地居民收入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這些都不利于村寨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村寨旅游的開發應以社區居民參與為主,并不斷拓寬參與的渠道。除了提供食宿服務外,當地居民還可從民族歌舞表演、特色旅游商品生產、村寨巡邏、環境保護、衛生整治等方面進行參與。(三)企業參與
政府主導并不意味著政府包辦,村寨旅游的開發也離不開企業的參與。少數民族地區大多財力較弱,政府的投入有限,企業正好能彌補這一缺陷。當地政府應為企業搭好平臺,積極推介旅游招商引資項目,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參與村寨旅游的開發,并輔以政策優惠。值得注重的是,企業的參與和當地居民的參與應有所側重,以避免相互間同質競爭帶來的負面效應。企業在用人方面還應盡量任用當地居民,一則可以保持當地村寨旅游特色的原汁原味,二則解決了當地富余人員的就業問題,三則可以將外來企業與社區居民的利益沖突降到最低。
(四)旅游者合作
村寨旅游開發與旅游者關系密切。一方面,村寨旅游的開發在以自身旅游資源為特色的基礎上,還得以游客的需求為導向。另一方面,旅游者在村寨旅游開發中應采取積極合作態度。少數民族村寨地區大多經濟水平較低,居民的生活條件很差,人們的文化教導水平落伍,而外來的旅游者個人或家庭收入普遍較高,生活舒適,受教導程度高,進而他們到少數民族村寨地區旅游常有一種優越感,甚至有些游客還將其強加于當地居民。其消極影響是巨大的,它常會導致當地居民心理的失衡,或看不起自己民族的民風民俗,或對外來游客新生厭惡。顯然,這樣的局面有違村寨旅游開發的初衷。因此,旅游者在與當地居民交往過程中要尊重當地社會的風俗習慣,切不可貶低并試圖加以改變。同時,游客要有環保意識,采取環保行為,不能破壞當地自然生態環境。
(五)其他利益相關者監督響應
除了政府、社區居民、企業和旅游者,其他諸如民間旅游協會、新聞媒體等利益相關者應發揮其監督響應的雙重作用。目前,有些村寨已經有民間的旅游協會,但主要限于旅游接待方面,如四川省丹巴縣甲居村就于2009年8月成立了甲居片區藏寨旅游居民接待協會,該協會成立后,對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產生過重要作用。民間旅游協會的監督作用主要體現在規范民居接待的經營行為、加強行業自律等方面。同時,協會在旅游接待分流、旅游安全、文藝活動、環境衛生、協會會員互相交流學習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近年來,由于部分村寨無序的旅游開發導致了諸如環境破壞和社區居民爭利現象的出現,這引起了不少新聞媒體的關注與報道。另一方面,村寨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高離不開媒體的宣傳,新聞媒體還應從中尋找正面的新聞素材,積極響應村寨旅游的開發。
四、結語
村寨旅游的開發還涉及其他諸如政府、企業、旅游者、新聞媒體、旅游協會、文藝團體等眾多的利益相關者,如何處理其間的關系并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更值得研究。本論文引入利益相關者理論,結合我國少數民族村寨旅游開發的現狀和國內學術界已有的相關研究文獻,嘗試性地提出“政府主導、社區居民主體、企業參與、旅游者合作、其他利益相關者監督響應”的村寨旅游開發新模式,并就不同利益相關者如何發揮各自作用作了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羅永常,民族村寨社區參與旅游開發的利益保障機制[J],旅游學刊,2009(10):45-48
[2]楊昌儒,潘夢瀾,貴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9(5):8
論文摘 要:旅游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需要解決多方面的問題,包括保護旅游資源,統籌土地使用,控制和引導開發建設,完善旅游區管理等方面內容。本文以麗江寶山石頭城旅游區為研究對象,探討以旅游開發為目的的旅游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規劃控制內容和指標體系,為其他旅游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提供借鑒。
1.問題的提出
1.1. 旅游區控規編制方法缺失
我國現階段旅游區控規的基本依據《旅游規劃通則》(2003年),該通則對旅游區控規的規定過于參考城市控制,對旅游區的控制過于籠統、模糊,未對規劃編制提出明確要求,未制訂相應的控制內容和指標體系,對旅游區資源保護、旅游開發建設特征缺乏針對性的思考,對旅游區的要素控制不夠。
1.2.旅游區控規缺乏明確控制內容和合理的指標體系
《旅游規劃通則》(2003)中旅游區控規的控制內容主要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建筑后退紅線距離等,控制內容完全效仿城市控規[2]。目前少量的旅游區控規及其相關研究大多都是停留在對旅游區單個因素進行研究控制,沒有落到具體的空間或者僅對旅游區單個片區進行規劃控制,難以指導整個旅游區控規的編制。
1.3.旅游區開發和管理混亂
旅游區開發之所以雜亂無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旅游區管理的乏力,缺少保護旅游資源和環境,控制旅游開發的一系列措施,缺乏明確的管理尺度。編制合理有效地旅游區控規,引導旅游區合理的開發建設,是實現旅游區可持續開發和高效管理的關鍵。
2.旅游區控規的重點
旅游區是以旅游及其相關活動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間或地域。旅游區控規的控制重點主要圍繞旅游及相關因素展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保護旅游資源
隨著旅游區開發建設在我國的迅速發展,旅游資源過度開發、破壞的現象也日趨嚴重。本文認為如何對旅游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是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有效的保障,自然就成為旅游區控規的首要問題。
2.2.引導和控制旅游開發建設
旅游區總體規劃缺乏對具體開發建設項目控制,使得旅游區具體的開發建設往往脫離了旅游區總體規劃的初衷。旅游區控規應具體的旅游開發建設提出具體指導實施的控制內容和指標體系,引導和控制旅游區開發建設。
2.3.協調旅游相關利益者的利益
旅游開發的最終目的是從中獲得經濟效益,協調旅游相關利益者的是旅游區控規實施的重要保障。旅游相關利益者包括當地政府、旅游投資商、當地居民等。旅游區控規應協調各利益相關主體的利益,特別是要關注當地居民的利益,提高當地居民的旅游參與程度,為旅游區控規實施提供保障。
3.寶山石頭城控制性詳細規劃
3.1.寶山石頭城旅游區概況
寶山石頭城旅游區距麗江市區132km,交通極不發達。整個旅游區以寶山石頭城為核心景點,集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為一體,旅游價值極高的綜合旅游區。
寶山石頭城包括內城和外城,內城建于金沙江邊一塊獨立的蘑菇狀巖石,三面均是懸崖絕壁,一面緊臨金沙江,整個石頭城只有南門和東門可供出入。寶山石頭城是納西族發展的重要節點,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2.旅游區土地利用規劃
寶山石頭城旅游區用地分類主要從旅游資源保護、旅游開發建設、旅游活動開展和旅游環境保護四方面進行思考,以河流、山谷、山脊線、陡坎等自然特征為地塊分隔線對旅游區的全部土地進行劃分。共分為四大類、九中類用地,詳見圖1:
3.1.1.旅游資源保護用地
寶山石頭城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整個旅游區的核心景點。為切實保護石頭城及控制其旅游開發建設,劃定石頭城為核心保護區,其中又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
①一級保護用地:包括石頭城內城及其城墻外延50m范圍內環境協調用地。
②二級保護用地:包括石頭城外城及其外延50m的環境協調用地。
3.1.2.旅游設施建設用地
根據未來旅游發展的需求,旅游設施建設用地除了現狀村落外,還包括新建用地和道路廣場用地。
①旅游村落用地:包括現狀村落用地和現狀村落周圍的非耕地、坡度在25%以下,與現狀村落呈自然生長的合理規模用地。
②旅游新建用地:根據旅游開發需求而修建的旅游開發建設用地。
③道路廣場用地:為滿足旅游開發需要的停車場、廣場、碼頭等用地。
3.1.3.旅游活動開展用地
旅游活動開展用地是游客開展旅游活動的場所,包括一些供游客參觀體驗的旅游景點及游線周圍的用地。
①旅游景點用地:包括古巖畫、元革囊渡江遺址、旅游參觀體驗用地。
②旅游觀光體驗用地:包括旅游線路及旅游活動周圍50m的區域,同時根據具體的地形地貌特征,靈活調整旅游活動開展用地的邊界。
③梯田觀光體驗用地:包括千畝峽谷梯田和梯田周圍50m的環境協調用地。
3.3.控制內容和指標體系
旅游區控規的控制內容和指標體系的確定是以旅游區土地利用規劃為平臺,針對各類用地各自的特點,確定各類用地相應的控制內容和指標體系。
3.1.1.石頭城保護用地
石頭城保護區是基于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現狀,以保護為第一目標,在保護的基礎上對旅游開發進行合理的引導,對旅游建設進行有效地控制。
①一級保護用地。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要求,以保護和原址、原貌的修繕為主,當地居民維持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禁止一切旅游商業活動。旅游開發建設主要確定特征性旅游景點;對區域內旅游主題和旅游線路進行組織控制;同時完善區域內相應的旅游配套設施。 轉貼于
②二級保護用地。保護村落現有的格局和特色,保證一半以上居民維持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挖掘和確定旅游景點,對區域進行游線組織,完善區域內相應的旅游配套設施。
石頭城保護用地剛性控制指標包括旅游容量、用地面積、用地性質、修繕改造措施、街巷空間尺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積率、建筑體型體量和建筑色彩等;彈性控制指標為旅游產品類型、旅游主題形象和旅游服務設施類型等。
3.1.2.旅游設施建設用地
旅游設施建設用地是接待游客的主要場所。以旅游接待服務為首要目標,對旅游開發建設進行合理的引導,同時要延續地方特色和文化,與旅游區整體環境相協調。
①旅游村落用地。在維持原有村落格局、建筑特色,不影響旅游區旅游形象的基礎上,合理引導當地居民對建筑進行改造和功能置換。根據未來旅游規模的預測,在村落外圍選定適宜規模的用地進行村落自然生長。
②旅游新建用地。根據未來旅游發展需求而新建的旅游接待和旅游配套設施用地,主要為金沙江旁的游艇俱樂部。對旅游新建區的規劃控制主要是防止被大量商業化、程式化甚至庸俗化,其形態和風格與旅游區特色相吻合。
③道路廣場用地。根據未來旅游發展需求而新建的停車場及廣場用地。
旅游設施建設用地剛性控制指標包括旅游接待規模、用地面積、用地性質、旅游服務設施、街巷空間尺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積率、建筑體型體量和建筑色彩等;彈性控制指標為旅游產品開發、旅游主題形象和改造新建原則等。
3.1.3.旅游活動開展用地
以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對區域內旅游資源的進行有效保護,對旅游開發進行合理引導和對游客的行為進行控制。
①旅游景點用地。根據旅游景點的特點,制定相應的保護原則和措施,對旅游活動進行控制和引導,同時對游客的游覽類型和活動范圍進行控制。
②旅游觀光體驗用地。對區域內旅游產品進行合理引導,規定游覽道路,旅游配套服務建設規模和要求。
③梯田觀光體驗用地。完善梯田灌溉系統,清除梯田間的雜草,合理引導當地居民的梯田種植物種,注重梯田種植的整體景觀效果和季節變化。修建專門的生態游覽道路和相關服務設施,嚴控控制梯田保護的旅游環境容量和游覽區域。
旅游活動開展用地剛性控制指標包括旅游容量、用地面積、用地性質、保護級別、保護邊界、游覽道路、旅游服務設施和可游覽邊界等;彈性控制指標為旅游產品開發類型和旅游主題形象和旅游服務設施類型等。
4.結語
目前,與城市控規研究發展相對較成熟相比,旅游區控規的研究剛剛起步,急需展開深入、細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總結。本文以寶山石頭城旅游區為研究對象,借鑒城市控規、風景名勝區控規的編制方法,對旅游區控規的用地進行劃分,根據各類用地的特征確定相應的控制內容和指標體系。
本文是在寶山石頭城旅游區控規實際項目編制的基礎上對旅游區控規的編制進行研究,由于旅游區地形地勢相對復雜,需要考慮的要素很多,各類用地和控制內容需要進一步深化,各類用地的控制指標有待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岳邦瑞. 風景名勝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初探[J]. 規劃師.2005(5).
[2]余存勇.山地旅游區規劃控制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9.5
[3] 張娜,尹懷庭. 自然風旅游區控制性規劃初探[J].人文地理. 2006(3).
[4]旅游規劃通則(GB/T18971-2003).
[5]李欣華,楊兆萍,劉旭玲. 歷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護與開發模式研究[J].干旱區地理,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