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6 14:16: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學實習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法學論文寫作格式要求
P1一、封面
P2二、目錄:
1、論文提綱
2、內容摘要
3、正文
4、參考文獻
P3論文提綱
P4內容摘要注明關鍵詞(至少為三個;三----五個)
P5正文注意:論文字數不少于6000——10000字,用A4紙打印一式四份(三份評審表論文,其中手寫稿一份,二份打印稿,一份電子打印稿);標題用3號黑體字(宋體);正文用4號宋體;并存A盤(寫明班級、姓名、學號),論文左側豎向裝訂。
P6注釋(至少為十個)論文中注釋為腳注(標明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第幾頁;如是期刊寫明發行年月或刊號)。
P7參考文獻(至少為五個);參考文獻需要列明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如是期刊寫明發行年月或刊號。
實習報告的字數不少于3000字,用A4紙打印二份;4號宋體字。該報告應有實習單位的評語(200字左右),并注明實習時間(2006年X月——X月)及加蓋實習單位的公章。
開放法學???a href="http://www.0536.info/haowen/6766.html" target="_blank">論文寫作格式要求
P1一、封面
P2二、目錄:
1、論文提綱
2、內容摘要
3、正文
4、參考文獻
P3論文提綱
P4內容摘要注明關鍵詞(至少為三個,三---五個)
P5正文注意:論文字數不少于3000——8000字,用A4紙打印一式四份(三份評審表論文,其中手寫稿一份,二份打印稿,一份電子打印稿);標題用3號黑體字(宋體);正文用4號宋體;并存A盤(寫明班級、姓名、學號),論文左側豎向裝訂。
P6注釋(至少為三個)論文中注釋為腳注(標明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第幾頁;如是期刊寫明發行年月或刊號)。
關鍵詞:全學程;實踐課程體系;法學;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1-0001-03
一、當前高校法學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課程之間缺乏匹配性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政策非常重視實踐教學。在這一政策指引下,各高校法學院都增加了實踐課程,主要包括案例討論、審判觀摩、模擬法庭、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由于以前實踐教學研究的對象都是具體針對某一個環節,未注意到從宏觀層次把握每個環節的聯系和區別[1],所以導致法學實踐課程設置類型單一,內容簡單,缺乏綜合性、系統性、匹配性。這不利于全面性、漸進性、與各學年理論教學相對應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法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以“發散與邏輯相結合”的思維能力、驗證性實證能力、學習能力、收集運用信息能力等為基礎的。目前,很少法學院設置相應的實踐課程來有針對性地培養這四種能力。
(二)大學一、二年級缺少實踐課程
當前,我國許多法學院在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上存在著不足。其主要表現是缺少大學一、二年級的實踐課程,這非常不利于全面性、漸進性地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目前的大學一、二年級學生普遍養成的是“應試型”思維方式,只知道背記教師或書本給定的所謂“正確答案”,不知道接受課本以外的知識,不知道懷疑給定的答案。在這種思維模式下,他們的創造才能和個性不能得到培養和發展。要打破這種思維方式,法學院就必須加強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開拓思維能力、到課堂外尋找案例以驗證課堂知識的實證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單靠一兩門實踐課程來完成。
(三)實踐教學評價不合理
實踐教學評價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教師的評價;二是學生的評價。從教師方面來看,當前“重科研輕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普遍存在。一些法學院不理解實踐課程的重要性,不把實踐教學的研究成果當作“學問”看待,對于實踐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不給予應有的評價,導致了法學實踐教學師資呈現出結構性不足:其一,高職稱、高學識、經驗累積豐富的教師不愿意、不屑于指導實踐教學。其二,導師不能像上理論課那樣規范化地進行實踐課的教學。其三,教師沒有途徑去積累法學實踐課的經驗。由于法學院對于教師晉升職稱評價依據主要是理論科研文章,導致青年教師往往利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理論研究,很少研究法律實踐問題和法學實踐教學問題。從學生方面看,當前一些法學院對于實踐課的考核不像理論課那樣規范、嚴格,學生在實踐課中表現的好與壞一般不影響考核結果。這導致學生參加實踐課的主動性不高,付出的努力不多。
二、法學專業“全學程”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全學程”實踐課程體系的含義與內容
所謂“全學程”實踐課程體系,是指對法學專業大學生從大一到大四的各學期不間斷地安排實踐課程,各課程的功能與各學期的理論課程相匹配,按照培養學習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的三個層次漸進性地設計課程內容的實踐課程的有機組合形式。下面以廣州大學法學專業的“全學程”實踐課程體系為例,來介紹其主要內容。
1.讀書報告。本門實踐課程的功能是改變一年級大學生“背教材、背答案”的思維定式,讓其思維視野跳出課堂、跳出教師講授知識之外,養成根據自我興趣、自我發展需要來培養學習知識的能力。同時本課程還能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鍛煉其文字書寫能力。這一實踐課程的基本要求是:(1)學生在大學一年期間每兩個月寫一份讀書報告,全年共需要寫四篇。(2)讀書報告是實踐課的重要環節之一,合格者獲2學分,不合格者不能畢業。(3)讀書報告應以認真閱讀一本書為基礎;閱讀的書目可在法學院“推薦書目”中選讀一部或自選一部法學名著。(4)每篇讀書報告應在2萬字以上,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對閱讀書目作者的生平和學術地位等加以介紹;第二部分針對閱讀書目中的重要內容加以摘錄,每摘錄一段落,必須按寫科研文章之注釋(夾注)的方式標出該段的出處和頁碼;第三部分對所閱讀書目的觀點進行簡單評價。(5)讀書報告必須用手寫,不得打印、復制。
2.結案報告。這門課程的功能是培養學生的“發散型”思維能力、收集運用信息能力和創新能力。二年級大學生學習到了一些法學基礎知識,為了防止其被動地陷入教師的知識背景下和思維模式中,必須設置實踐課程來促使其懷疑教師的觀點,使其能接觸到實踐部門操作的案例,理解案例解決方案與教師講授的理論課之間的差別及其原因。其基本要求:(1)二年級學生必須每月寫2篇結案報告,全學年共需要寫16篇。學生可以從網上、書中查找案例素材,或到法院、律師事務所等部門調研取得案例素材。(2)結案報告一般分三個部分:首先是對案件事實的概括,其次是對爭議各方觀點及根據的總結,第三是判決結果、依據以及自己的看法。(3)學生必須用打字電子版存檔并用A4稿紙手寫,每學期末統一上交指導教師手寫稿和電子版,由指導教師評分存檔。
3.模擬法庭。這門課程的功能是鍛煉學生對實際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法律知識應用技能,提高概括案件事實能力、形成意見或辯護觀點的能力。其基本要求是:(1)以班級為單位,精選案例,對案例事實加以準確、精練概括。(2)根據法庭審判的角色,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刑事審判為例,可分成法官組、公訴人組、證人組、被害人組、被告人組、辯護人(律師)組等。(3)各角色組要共同撰寫法庭審判過程的訴訟文書。例如,法官組要準備審判提綱、判決書等;公訴人組要準備書、法庭調查提綱、法庭辯論提綱等;辯護人組要準備閱卷摘要、法庭調查提綱、法庭辯論提綱、辯護詞等。證人組、被害人組、被告人組的學生必須熟悉掌握證人權利義務、證據理論、被害人陳述的證據特點、口供的證據特點、被害人和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等知識。司法警察扮演者在法官組、公訴人組或辯護人組中產生。(4)各班級在模擬法庭表演開始前,必須向指導教師上報各角色組名單。法官組,辯護人,人組,公訴人組的成員應當占班級學生的2/3。其余1/3學生參加證人組、被害人組、被告人組。(5)在法庭模擬表演時,學院隨機抽取某位學生參加法庭模擬表演。(6)法庭模擬后,由學院指定教師和聘請實務部門專家進行點評并打分。(7)模擬法庭表演結束后,每位學生必須寫一份《參與模擬法庭報告》,寫明自己參與訴訟角色的相關法律知識是如何被應用的、理論知識與實務技術如何銜接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等。此報告作為評定成績的根據。
4.學年論文。這門課程的功能是使學生對大一、大二所學專業知識和基礎理論進行反思和總結,溫故而知新,鍛煉學生檢索、利用文獻技巧,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撰寫畢業論文打好基礎。其基本要求是:(1)學生在第二學年之第一學期中,必須與指導教師聯系,并確定論文題目。學年論文題目以學生自擬為原則,教師指定為補充。(2)學年論文一般以兩年來所學法學必修課涉及的某一特定知識、某一專門理論為研究內容。(3)在第二學年之第二學期末必須上交論文定稿。(4)學年論文一般要求寫5000字左右。學院統一制定學年論文寫作格式模版。(5)對學年論文學院統一組織檢測,重復率不超過35%者為合格。
5.偵查與鑒定實驗。這門課程的功能是培養學生實驗報告的制作、分析能力,使學生養成實證思維模式,能對案件事實用多個證據從反復實驗的角度來證明其真實性、客觀性,養成重實證調查,重實驗數據,不輕易下邏輯推理式的判斷結論的思維方式。
6.法律診所。這門課程的功能是通過模擬案例與真實案例的實際動手操作,讓學生掌握從事相關工作的基本技能與技巧,為學生走向法律工作崗位提供實踐基礎。其主要內容是讓三年級學生將具體的案件事實概括成典型法律事實,根據訴訟角色要求,擔當不同的訴訟角色,形成不同訴訟角色的思維方式,掌握不同訴訟過程的訴訟法律知識,形成不同的訴訟觀點,多角度地提出并合理論證自己觀點。學生要分組訓練當事人會見、事實調查、法律分析、接待當事人咨詢、法律商務談判、調解、訴訟等實驗項目。
7.辦案實習。這門課程的主要功能是使學生從感性上掌握各類案件的司法實務流程,提高案例分析能力,讓其學習律師的思維模式,鍛煉其閱讀卷宗、提煉概括案件事實的能力。其主要內容是:三年級學生必須撰寫2篇辦案報告。學生可利用第三學年的短學段或寒暑假到律師事務所實習,盡量直接參與律師辦理案件的全過程,在征得辦案律師同意的情況下,將該律師辦理結案的案件卷宗的全部材料加以抄寫并寫出總結。辦案報告一般包括如下幾個部分:(1)對案件事實加以概括;(2)摘抄律師閱卷記錄;(3)摘抄律師調查取證過程及證據種類、證據內容、證明方向等方面資料;(4)全文抄錄書;(5)全文抄錄律師的詞、法庭調查提綱、法庭辯論提綱、辯護詞等;(6)全文抄錄法院判決書;(7)寫出參與辦理案件、抄錄案卷材料的體會和總結等。學生必須用A4稿紙手寫,不得打字或復印。
8.畢業實習①。這門課程包括學院統一安排集中實習與學生自行聯系實習單位的分散實習兩種形式。實習單位要與學生所學專業對口,一般是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等。集中實習由學生報名,學院統一安排。分散實習事先由學生報名,由學生家長出具同意的意見書,學院出具聯系函,學生本人自主聯系,學院審核批準后派出。分散實習的學生應向學院提供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姓名、聯系方式及聯系電話。學院隨時派人檢查。
9.畢業論文。這門課程要求學生盡量通過畢業實習獲取真實的案例素材,將解決此案例的方案和論證作為畢業論文選題。這種選題方式能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兩個實踐課程有機地連接起來,能與法律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一般不會與往年畢業論文題目重復,能夠調動學生的研究興趣。撰寫這樣的畢業論文(設計)能鍛煉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培養其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二)“全學程”實踐課程體系的特點
1.各門課程能夠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能力。讀書報告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選擇能力;結案報告和法律診所能培養學生的法律知識應用能力和對于課堂知識的鑒別能力;偵查與鑒定實驗能培養學生的實證分析能力;辦案報告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案件操作能力;學年論文能使學生反思大一、大二所學基礎知識,初步確定研究方向;畢業實習能使學生從感性上了解法律職業特點,獲取畢業論文寫作素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向;畢業論文(設計)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案件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課程之間具有漸進性和功能互補性。“全學程”實踐課程體系的設計,充分考慮了一年級到四年級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能力特點,各門課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綜合,由校內到校外,依次漸進開設。一、二年級學生法學知識積累較少,應對其開設自主性學習、課外實踐素材收集、實證或發散思維培養等類型的實踐課程。讀書報告、結案報告、偵查與鑒定實驗等課程都具有這樣的功能。三、四年級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法律診所、模擬法庭、辦案報告、學年論文、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課程主要對大三、大四學生開設。以上課程分別著重培養學生的不同能力,具有很好的功能互補性。
三、“全學程”實踐課程體系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加強實踐教學研究,實現課程的預定功能
實踐教學研究是當前本科教學研究的重中之重。一門實踐課程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功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其各功能是主次有別的。課程設計者在設計課程之初并不能預見到其全部功能。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研究和發現其規律和新問題。當一門實踐課的新功能在教學中呈現以后,指導教師必須及時發現它,并把它固定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考核方案中。這樣會使實踐課程的內容不斷地發展,也可以根據其新的功能來不斷改革實踐課程體系。
(二)科學設計考核方式,增加學生參與實踐課的強制性和體悟性
人才培養方案是教學憲法,能從根本上規范教學活動。實踐課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必須被納入整體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首先,人才培養方案必須把每一門實踐課開設的學期、課時數規定清楚,必須將實踐課程規定為必修課。其次,法學院一定要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來制定實踐課的教學大綱,要把教學目標、基本內容、基本要求、考核方式規定清楚。再次,實踐課程必須“學分化”。學院必須安排專職的實踐課教師按一定量的課時來組織教學。最后,必須強化對學生參加實踐課的考核。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嚴格、規范化地組織實踐課的考核,學生要通過考核過關,考核不合格不能畢業?,F代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讓學生把自己參與實踐課的直接經驗和體會表達出來,是促進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手段。不同實踐課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及考核環節都必須圍繞著顯示學生對實踐活動產生直接體悟這一核心指標。
(三)成立實踐課導師組,使指導教師專業化、固定化
高校教師承擔自己的專業理論課教學幾乎是一種自覺的有預期性活動。到哪個學期上哪門理論課,教師都一清二楚。教師與理論課程之間幾乎形成了固定的聯系。這有助于教學活動的專業化、學術化。教師會自覺地在理論課上積累知識,總結經驗,精心組織各個教學環節。
根據以上教學規律,“全學程”實踐課程體系實施的關鍵是指導教師專業化、固定化。學院要成立班級實踐課導師組,要使每位教師固定地承擔某一門實踐課。這樣做可以使教師自覺地與學生建立聯系,自覺地積累實踐課的經驗,精心組織實踐課的各個教學環節。這樣也有利于教師自覺地對于自己固定承擔的實踐課進行研究、開發,充分實現實踐課應有的功能。另外,學院應當設置獨立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這一體系應當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科研工作同等看待。
注釋:
①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是各學校普遍開設的實踐課程,其
功能已成為本科教學界的共識,因此本文對此不予闡發。
參考文獻:
[1]李小魯.本科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改革對策――以法
當前,我國近一半的理工院校開設了法學專業,增強了該類高校學科設置的綜合性。但不可否認,與專門的政法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的法學專業相比,理工類高校的法學專業在師資隊伍、教學管理經驗、學術底蘊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再加上理工院校固有的專業環境和辦學傳統的影響,使得理工類高校法學教育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理工院校的多學科優勢為其法學專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創新空間。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理工類高校的特殊背景和條件,變劣勢為優勢,化被動為主動,實現法學教育的機制創新,對理工類高校辦好法學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發展思路的創新
(一)培養目標的定位
應用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培養應成為理工類高校法學教育最基本的目標定位。縱觀世界高等教育學科和專業的改革,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綜合發展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專業間的界線逐漸淡化。理工類高校的法學教育應強調法學學科與理工類學科的相互交叉與融合以傳統法學專業教學模式為基礎,以理工類高校專業為依托,立足市場,培養應用復合型人才。
“如果只設有工科專業……不利于培養高素質、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的人才與復合型人才。”應逐步實現法學與工、理、經、管、文等領域學科的結合,尤其是法學與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信息技術等科學技術領域的結合。在法學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的培養上,不僅要注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對特定領域法律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各行各業用人單位的需要。
(二)辦學思路的更新
結合本校特點,實現特色辦學。理工類高校的法學教育的發展,要從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憑借所在學校重點優勢學科,依靠現有資源,于學科間交匯點上將一個或數個優勢學科作為主攻方向,不斷探索法學發展的新興領域和研究方向,形成合理的學科結構和布局,創設既符合自身條件,又體現學校特色的法學專業,有側重地培養具有自身的獨特品格與不可替代性的法律人才。
二、教育模式的創新
縱觀全球法學教育的模式,一種是通識教育,另一種是職業教育。從目前專門政法院校和綜合性大學法學專業的思路和做法來看,中國的法學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以法學理論知識的課堂傳授為主的通識教育,而是更加注重以案例教學和法庭教學等實務教學方式為主的職業教育。
大多數理工類高校的法學教育也是以之為效仿對象。但問題在于,理工類高校,特別是地方理工類高校在法學專業的辦學規模、師資力量、學術影響、社會資源等各方面,與政法院校和綜合性大學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在職業教育上存在短板,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而通識教育如果在課程設置上不體現差異化,則無法顯現出競爭力。
鑒于理工類高校法學本科生畢業后進入公檢法系統的比例較低,絕大部分是進入其他企業和事業單位從事與法律相關的事務。因此,本文認為,基于理工類高校的特殊情況,無論是通識教育還是職業教育都不應只是針對純法律職業而進行知識儲備,而應根據自己的辦學條件、學校特色探索一條有競爭力和廣泛發展空間的道路。在通識教育方面,除了向學生講授法學基本理論和制度,培養其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法律思維之外,可根據各校理工科背景專業的特長,確定一到兩個特別法專業方向進行教學。
這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畢業后從事法官、律師之外的非傳統法律職業作好知識儲備。在職業教育方面,可以說案例分析、法庭旁聽等普遍采用的職業教育方法仍然只是針對傳統法律職業進行的技能培訓,雖然目前很多理工類高校職業教育都是以司法考試為核心進行課程安排和教法更新,但這并不是理工類高校法學職業教育的全部?;谄洚厴I生的就業分布特點,我們認為理工類高校法學職業教育還應著眼于法律專才的培養,不僅要強調傳統法律職業技能的培訓,還要關注法律職業技能在其他職業領域中的運用。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設計教學環節,尤其通過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掌握理工學科相關職業的特點、內容、工作程序等,為學生畢業進入非公檢法單位工作打下基礎。
三、課程體系的創新
理工類高校法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要實現創新,就必須在傳統法學教育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有所突破?;谂囵B目標和教育模式的定位,理工類高校院校法學專業教育適宜實行“3+1”人才培養模式, 即前三年進行法學專業基礎教育, 后一年進行法律職業實踐教育。理論課程體系方面, 分為兩大部分,法學基礎課程和法學特色課程。課程設置應以國家教育部規定的法學專業14門核心基礎課為主干,既要保持課程設置的相對穩定性,又要結合本校的優勢專業,體現一定的靈活性和開放度。此外專業方向課程的設置要體現特色,重點是結合理工類課程,體現出層次性和方向性,可以部分設為選修課程,由學生依興趣自主選擇。
實踐課程體系方面,應設置一套以培養學生法律思維,提高學生法律實務操作能力和以目標就業崗位為指針的實踐課程體系。規范的實踐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學年論文(階段論文)、畢業論文、實習三種。教師通過指導和評判學生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從而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實習則是法學職業教育的關鍵環節,又可分為專業見習和畢業實習。專業見習是組織學生到法律實務部門見習,了解法律工作的方法和程序的學習活動。畢業實習則是對學生知識和技能水平的綜合考察。實習應在校外實習基地完成。值得注意的,理工類高校法學專業的實習基地建設應該更加多元化,不能僅限于檢察院、法院、律師事務所和政府部門,還應當向企業和事業單位進行拓展,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實習空間。
四、教學方法的創新
由于教學方法是當前法學教育中相對薄弱的環節,因此在理工類高校法律教育的機制創新中,教學方法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理工類高校法律人才培養以應用復合型為基本目標定位,故而實踐型的現代教學方法應貫穿于法學教學的全過程,而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教學環節。具體而言,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把培養學生法律職業思維,形成分析和解決具體法律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 力爭專業知識同步轉化為職業能力。同時,倡導互動式教學,以可采用案例教學法和疑案辯論教學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克服學生因被動接受灌輸形成的學習惰性。
通過案例教學,增強學生運用基礎理論分析、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通過辯論教學,鍛煉學生的口才和應變能力。在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其一,社會調查。社會調查的目的是使學生深入基層、認識社會,從一個法律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社會現象。培養學生人際溝通能力以及運用法律思維觀察社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二,觀摩法庭庭審。庭審觀摩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對法律的感性認識,特別是使學生對庭審程序有直觀的了解。其三,模擬法庭教學。通過模擬庭審,可以增強學生對訴訟參與人的了解和認知,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融會于實踐,對提高其法律實務操作能力大有益處。其四,診所式法律教育。該方法的最大特點在于讓學生親身參與真正的法律實務,真切感悟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深刻內涵, 發現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掌握基本的法律實踐操作技能和法律職業精神。
五、師資建設的創新
為適應應用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師資隊伍建設也要實施機制創新,其核心在于:加強理論型師資的引進和培養的同時,要重視實踐型師資的隊伍建設。理工類高校,尤其是地方理工類高校的法學專業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學歷和職稱偏低的現象。缺乏具有深厚法學理論素養的教師,會直接影響法學基礎理論的教學,同時也影響專業科研水平的提高,從而無法進一步促進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這成為制約理工類高校法學教育上層次、入主流、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首先加強理論性師資的引進和培養。一是要引進高端法學人才。我國部分重點理工類高校的法學專業近些年得以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仰賴于國內著名法學教授等學科領軍人物的引進。
如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名校。因此理工科高校應將的法學人才的引進作為學科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鑒于普通理工類高校相對于名校在學校級別和聲望上存在差距,且國內高端法律人才稀缺,因此在人才引進上要采取區別對待的政策,在經費支持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要高于其他學科,這樣才能吸引科研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高層次法律人才加盟。二是鼓勵現有教師攻讀博士學位。理工科高校的理工專業教師的學歷和職稱結構已趨于合理,而法學專業教師的學歷層次仍有提高的空間。因此理工類高校在教師的培養政策上同樣也需區別對待,法學專業教師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工資、福利,以及職稱評定都應享受與理工專業攻博人員不同的差別待遇。
建設實踐型師資隊伍應采取以下幾項措施:第一,加大實踐型人才的引進。第二,教師應親身參與法律實務,主動獲得法律實踐經驗。有律師資格的教師可以通過案件提高實踐能力。還可以參與媒體、政府部門組織的咨詢和培訓和活動以獲得實踐經驗。第三,深化與法律實務部門的交流和協作。可以建立與政府和企業的雙向崗位交流機制,使教師在實務部門的工作中獲得實踐經驗。第四,建立法律實務人員兼職教師的機制。法律實務人員相比專職教師具備更多的實踐經驗,讓他們走上講臺,對于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大有裨益。但對聘任兼職教師的經費來源、教學管理等問題需要認真考量。
關鍵詞 醫事法學專業 培養定位 培養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目前,全國已有部分醫學院校開辦了醫事法學專業,還有些院校正在積極地做開辦前的準備工作。醫和法的結合形成了醫學和法學交叉的新學科――醫事法學專業,面對這樣一個新的專業該如何建設是開辦或即將開辦該專業的高等醫學院校必須解決的一個課題。
1 醫事法學專業教育的培養定位
近年來,國內各高校都紛紛意識到復合型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將復合型教育思想作為辦學指導思想之一,在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教學改革。因此醫事法學專業的開設正是符合了這種社會需求。
攻讀醫事法學專業的學生在進行法學基礎理論、醫事法學理論學習的同時還學習了醫學專門知識,經過四年的法學和醫學知識相結合的培養教育,學生取得醫事法學專業本科證書,綜合素質能力有較大提高,形成了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專業背景,成為既具有醫學相關專業、又具有法學學位的復合型人才,適應了我國醫學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需要,增強了考研和就業的競爭力。
2 制定科學的培養計劃,合理安排課程
2.1 培養計劃的制定
醫學院校在醫事法學專業教育的培養計劃的制定中應該充分參考了目前國內各高校已經較為完善的法學專業的培養計劃,同時從醫學院校醫學現有的醫學教學計劃出發,結合醫學生特點,明確了醫事法學專業教育主要是對其進行醫事法學理論的知識傳授,增強其在掌握自身法學知識并結合所學醫學專門知識的基礎上對法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堅持在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基礎上講述理論,在實踐與理論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分析案情、解決問題,形成具有鮮明醫學院校特色的醫事法學專業教育體系。醫事法學專業的出現使得傳統醫學院校只有醫學學科的局面被打破,使得人文社科學科和醫學學科這樣的自然科學有機結合,促進了學校學科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2.2 合理安排課程體系
(1)注重醫事法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育。醫事法學專業培養的是既懂醫又懂法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必須保證專業學生在學習中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一般在大一大二為基礎理論學習階段,課程安排應該以法學基礎理論課程和臨床醫學基礎知識為主。
(2)課程安排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醫事法學專業培養的學生在充分掌握法學知識的基礎上可以憑借其特有的醫學知識在解決醫法結合問題時發揮其優勢。這就要求課程體系安排必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要保證學生讀好書學好知識同時學會運用知識。
(3)在課程體系中設置專門的醫事法學課程。醫事法學專業培養的學生在掌握醫學知識的同時可以靈活運用法律知識,同時這也是該專業設置的最大特色。因此在課程體系安排上在大一、大二低年級打下牢固的法律和醫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在大三和大四高年級階段設置醫事法學、衛生法學、醫事仲裁與訴訟、誤診學等醫法結合的特色課程。
(4)在課程體系中保證充分的實習時間,使學生能在畢業前有機會實踐和運用自己掌握的醫事法學專門知識。因此在大四專門設置畢業實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安排,要充分保證實習時間和合理安排實習地點,使學生能最大限度地學以致用。這樣在其畢業后走向社會時能在最短時間內適應社會的需求。
(5)在課程體系安排中還要預留充足的時間給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醫事法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了四年法學知識和醫學知識之后,必須有一個成果展示在大家面前。這當然就是畢業論文,因此必須要重視醫事法學專業畢業論文的寫作。
3 醫事法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3.1 醫事法學專業教師的“硬件要求”
(1)學位學歷的要求。事實說明,凡法學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在教師的學位上都有要求。據有關資料記載:在我國臺灣地區,凡是新聘教師,幾乎全部要求具備博士學位。作為醫事法學專業知識的傳授者首先就應該具備專業的學位和相應的學歷,一般而言專業課教師至少應該是法學碩士以上的學歷。(2)以身作則的師德。老師是傳到授業解惑的人,老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講臺下學生的成長,因此作為醫事法學專業課教師也必須以老師的職業道德約束自身的言行。(3)能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教學。醫事法學專業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在課程懂得并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調節課堂氣氛,比如充分使用多媒體手段教學。
3.2 醫事法學專業教師的“軟件要求”
(1)醫事法學專業教師應該主動加強自身醫學相關知識的學習,因為醫事法學專業是醫和法結合的新學科,作為專業教師如果只懂得法,不懂醫,在教學中出現醫法結合的問題時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知識的傳授。(2)醫事法學專業教師還應該保持和進一步加強自身法學素養。醫事法學專業畢竟是以法為基礎醫和法結合形成的新學科,那法學知識在這個學科中還是最為重要的基石,而法律是不斷變化和修改的,這就要求醫事法學專業教師也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法律知識,不斷加強自身的法學素養。(3)鼓勵醫事法學專業教師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加強與國內外有較廣泛的學術交流和信息聯系,使其具有一定的科研創新能力,對學科前沿有所了解,并能把握學科發展方向。(4)鼓勵醫事法學專業教師積極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充分運用課堂與學生互動,增強其對課程的掌控能力。
4 教學實踐
醫事法學專業的創設目標之一是為解決醫患糾紛盡可能地多培養能懂法又懂醫的人才,而這個人才要體現其專業價值就在能學以致用。因此在醫事法學專業學生的培養中保證高質量的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對于檢驗學生所學的醫事法學專業知識和提高其法律實踐技能是最好的途徑和手段。
(1)在課程安排中專門設置實踐教學課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醫事法學學生系統學習了相關的專業知識后,首先要學會的不是急著去像一名律師或法官那些操作,而是要學會像一名律師或法官這樣的法律職業者一樣去思考問題。在課程安排中設置實踐教學課程就給了學生這樣的機會在課程上像一名法律職業者那些去面對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也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同時為其以后真正進入現實的司法環境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和實踐基礎。
(2)合理安排案件的旁聽。課程上的案件分析和推理畢竟是書本上的知識,醫事法學學生以后要面對地更多是實際的案件,因此在醫事法學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適時安排其去人民法院旁聽相關的案件,有利于其及時把所學的書面知識轉化成頭腦中的深刻記憶,最大限度地發揮和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和創造能力。
(3)安排專門的實習階段,既安排醫事法學專業學生的法院、律所的法律實習環節,同時還應該安排其到醫院或衛生執法部門進行實習。因為醫事法學專業學生畢竟是專門型人才,畢業后面對的多是醫患之間糾紛的解決問題,因此針對專業特色在實習階段既安排法律專業知識的實習,也要在能最直接接觸到醫患糾紛的場所――醫院或衛生執法部門實習。當然這兩個階段的實習可以結合課程安排分別設置,時間長短也可有所區別,以法律實習為主醫院實習為輔,以求在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和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梁津明.法學教育改革與探索: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的新視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 龐德.中國法律教育的問題及其變革路向.法學譯叢,1996(2).
中藥學包括制劑、分析、鑒定、炮制、化學等方面,是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要求較強的專業。中藥學專業本科生要達到具有初步的獨立業務工作能力,除了學習較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還必須經過比較長時間的實踐才能打下基礎。經過3年多的書本知識學習和一定的教學實驗,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掌握較多,但實際工作能力,如試驗設計、儀器操作、高效液相色譜法含量測定、中藥制劑制備、科研思維的能力還是相當欠缺的。因此,畢業專題實習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來說,是非常寶貴的階段。
多年來,由于考研和就業的壓力,對學生的畢業專題實習產生了很大影響。考研前,學生沒有心思投入實習。如通過考研初試,還需要時間進行復習、復試。未通過初試或不考研的學生面臨找工作的煎熬,經常請假面試,有的單位甚至面試通過就要求學生上班。實際上,按照中藥學專業本科生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要求,實習時間是比較緊張的。如果不抓緊,或不重視,學生自己收獲不大。一些實用的操作經驗沒有學到,或沒有領會,很多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進入實際工作中發現自己對很多業務工作不能勝任,很多試驗操作沒有掌握,這時才體會到實際操作能力、實際經驗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如何在有限的實習時間讓學生學到較多的實踐知識,寫出質量較高的畢業論文,我們通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找到了提髙中藥學專業本科生畢業專題實習效率的方法,即及時安排課題,認真帶教;布置文獻綜述寫作,定期檢查,指導;鼓勵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結合課題內容講課,討論;指導畢業論文寫作。現論述如下。
1.及時安排課題和認真帶教
及時安排課題,使學生能夠盡早進入角色。課題的難度以學生經過努力,能在實習期間完成課題,并寫出質量較髙的畢業論文為宜。課題太難,學生容易產生急躁情緒;課題太容易,學生會覺得收獲不大,實際能力提髙不大。一般可以安排以下課題:某復方中藥制劑中君藥的含量測定研究,或正交試驗優選某復方中藥制劑的提取工藝條件研究,或中藥有效部位的純化研究等。使學生通過完成課題,學會課題試驗設計,掌握一些基本的試驗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譜儀的操作,中藥含量測定的方法學研究,正交試驗的設計、計算,以及具體的試驗操作方法等,鍛煉自己的科研思維能力。帶有研究生的老師可以安排研究生具體帶教,讓學生參加研究生課題中的一部分工作,但指導老師要經常到場指導。指導老師經常到場,能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試驗能力,領悟能力,適時回答學生的問題,并通過具體的試驗指導、講解,學生領會深刻,記憶清晰。
2.盡早安排學生撰寫文獻綜述
撰寫文獻綜述,對提高學生分析、綜合別人的試驗方法、經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使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文獻綜述的內容應結合實習課題,通過文獻查閱,使學生對自己畢業專題的研究狀況有較深入了解;通過搜集文獻資料的過程,可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和積累資料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于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布置任務前講述《如何查閱文獻寫作文獻綜述》的講座,內容包括文獻綜述的特點,原始資料的查閱方法,文獻綜述的格式、內容,原始文獻的歸納、整理、分析等,規定完成文獻綜述的時間,讓學生有一定的壓力。學生的接受、領悟能力不同,其分析、綜合、寫作的能力也有較大的區別。指導老師不時地檢查、指導過程是不可或缺的。通過檢查、指導,了解學生的水平,并針對性地指導。經過反復幾次的檢查、指導、修改,學生能寫出較好的文獻綜述,提高自己的分析、綜合能力,為將來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3.利用實驗室條件、氛圍,讓學生互相學習、提高
在一個大實驗室中,有較好的實驗條件和較多的儀器設備;有帶教經驗豐富的老師;有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不同老師的專業不同,承擔的課題不同,進行不同的試驗,涉及中藥提取、純化,中藥化學分離,中藥含量測定等。每個學生跟著指導老師,一般只完成一個大課題中由一部分,不可能涉及到很多試驗。
為了利用良好的實驗室條件和氛圍,我們讓做不同課題內容的學生互相觀看,互相學習、討論,了解其他實驗方法和知識,如做提取工藝研究的學生到做化學成分分離的學生處了解中藥有效成分分離的方法;做化學成分分離的學生到儀器室學習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中藥有效成分的含量;在進行C02超臨界萃取中藥揮發性成分、中藥提取物噴霧干燥試驗時,讓學生去觀看學習,這樣,學生沒有親手參加某些具體實驗,也可以通過學習、討論了解熟悉不同的儀器,拓展自己的知識和思路。
4.畢業實習的中后期,結合實際安排講座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對課題的設計、操作等有了一定實踐經驗后,及時安排部分講座。講座的目的是讓學生經過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后,再從實踐到理論,達到一個質的飛躍,對課堂上學過的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講座的內容主要有:正交試驗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中藥含量測定方法學考察;髙效液相色譜儀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等。這些課程多是學生們在試驗中參加的,也是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上用得較多的知識,同時也是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時因為缺少實踐機會而較難深刻理解的部分。
講座采用多媒體形式,理論結合實際,包括一些具體的實例、圖譜、表格,簡便易懂,使學生通過聽課對課堂上曾經聽過、但較難領會的知識點很快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原課堂講課時,學生沒有實踐基礎,只能死記硬背,現在有了一定的實踐基礎,其講課效果遠遠優于課堂上純書本知識講課。如在講授《正交試驗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課程中對如何選擇正交試驗表,如何結合課題實際情況設計因素水平,正交試驗方法,注意事項,試驗結果的計算分析,正交試驗助手軟件的操作等內容進行論述,學生容易明白并熟悉、掌握;在講授《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中藥含量方法的研究》中,對供試品的制備方法,陰性對照品的制備,方法專屬性考察,流動相和流動相比例的選擇,以及其他方法學考察內容,結合具體實例、圖譜進行講解,學生容易掌握含量測定方法學考察的內容;對高效液相色譜儀器的操作和常見問題的處理結合實例進行講解,為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積累一定經驗。講座中針對學生在試驗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回答,很受學生歡迎。
5.認真指導修改學生的畢業論文
畢業專題做完后,指導老師結合課題對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認真指導、修改,讓學生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初步掌握撰寫學術論文的方法。
【關鍵詞】工商管理類專業 法商結合 模式構建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從單一的學科專業知識和背景轉向了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等學校作為高級人才培養的主要組織,也必須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來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市場經濟使法制經濟的理念深入人心,在當代社會,具有單一商學或者法學專業的人才已經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對于工商管理類專業來講,其必須將既懂經濟、又懂管理和法學作為培養的目標。這一點不僅在我國經濟實踐中得到了體現,同時也是美、英等經濟發達國家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發展方向,即將工商管理類專業與法律專業的結合作為主流,如美國斯坦福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法商結合”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另外,根據有關工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統計數據,工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由于知識結構層次不明確以及知識面不夠廣等問題,被排在我國十大就業難專業中,這也嚴重影響了政法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為了實現政法類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又好又快發展,利用政法類院校的優勢學科――“法學”的支撐作用,在政法類院校實施“法商結合”勢在必行。
國內對“法商結合”的研究進展不是很多,基本上局限于一些政法院校和商學院,如湖南商學院劉夢蘭(2004)首先考慮了法學專業的“法商結合”問題,提出要對法學專業學生加強商學類課程,使法學專業畢業生能夠在法律實踐中做到游刃有余;龔志軍(2008,2009)對就業角度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進行了論述,指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必須要法商結合;曾荇(2008)從法商結合的課程設置角度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法學專業課程設置中盡量體現法商結合;胡艷香、陳蓉(2010)基于商科院校法學本科專業的法商結合針對商法學課程體系設計作了探討。但是通過目前僅有的文獻來看,研究者對“法商結合”的本質以及如何實現“法商結合”還沒有形成共同的觀點,故此,本文就政法院校如何實現“法商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應采取的措施進行一些探討,為政法院校“法商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和對策。
一、改革人才培養方案,突顯“法商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特色
人才培養方案是專業教學的主要依據和計劃。圍繞著培養服務于社會經濟建設這一目標,“法商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法商結合”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經濟、管理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從而到達具有分析和解決經濟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這種人才培養方案充分體現了“寬口徑、重交叉,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學相結合的特色”。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應該實行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學三大模塊的教學方案,可以確定“三面六點”的“法商結合”專業特色建設立體框架(見圖1)。
而體現在專業設置上,可以設置以下專業,如法務會計、金融市場運作與管理、國際貿易與WTO、市場營銷與市場法律制度、人力資源管理與勞動法律制度、經濟犯罪偵查等。
二、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加強新教材建設
目前,我國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管理體系基本上來自于西方國家大學,可以說,它一方面對我國發展市場經濟,提高企業管理效益、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這些內容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又脫離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因此,我國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存在著“本土化”的要求,否則,培養出來的學生就不可能與實際需求相結合。為此,在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上,應以“法商結合”為目標,以教材建設為核心,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加強新教材的建設。
而考慮到法商結合的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在教材建設中主要要考慮各專業核心課程的法商結合,比如:對企業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現代企業制度,就可以和公司法的內容結合起來,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和勞動、社會保障法結合,技術創新管理和知識產權法結合,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法律結合等等。
三、通過請進來、派出去的方法,培養一支雙師型教學團隊
1、圍繞“法商結合”專業建設目標和任務
第一,可以進行相關教師到企業中去兼職從事相關管理工作并實行輪崗制度,擴大專業教師的企業認知度,從而豐富其教學內容,增加本土化案例教學;第二,聘任企業家在“法商結合”專業做兼職教授,或定期邀請企業家為學生講授經濟管理方面的實踐內容;第三,鼓勵相關教師兼修或者進修法學方面的課程,使教師隊伍首先實現法商結合。
2、加強對青年教師培養培訓力度
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青年教師去國內外進修、企事業單位參加生產實習,鼓勵青年教師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同時給每位助教確定一名教授或副教授作為指導教師,建立“一幫一”的機制,發揮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提升青年教師的科研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另外,鼓勵教師參加諸如人力資源師資格、注冊會計師、物流師、報關員資格等各種資格證的認證,培養一支雙師型教學團隊。
3、建立企業服務中心,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
發揮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優勢,建立企業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工作,從企業的設立、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管理流程設計、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和戰略的制定、營銷策劃、企業形象設計、企業項目論證以及稅收籌劃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服務于地方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尤其是要對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各種涉及法和商的問題及時研究,并對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處理意見,真正走產學研結合之路。
四、進一步加強和改革實踐教學,培養應用性人才
“法商結合”類專業的實踐性極強,實踐性教學是“法商結合”類專業教學的生命線,因此,實現專業實踐性教學是“法商結合”類專業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和方面。故此,法商結合的教學團隊必須積極探索、不斷實踐,以校內實踐性教學為主、校外實踐性教學為輔;以理論教學為主、以實踐性教學為輔,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三動能力。
結合政法類院校的實際情況,政法類院??梢詷嫿ā靶葘嵺`性教學(課堂案例教學+實驗室教學+第二課堂教育+論文撰寫)+校外實踐性教學(課程企業實習+暑期專業實踐+畢業實習)”的“法商結合”類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
1、校內實踐性教學
(1)案例教學。該方法的運用主要是以經濟管理類專業所開設的課程為主。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運用游戲式教學法、互動式案例教學法來培育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該方法簡單實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以得到廣大學生的認可,教學效果良好。
(2)實驗室教學。建設“商務實驗實訓中心”和“法律實驗實訓中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實驗室的實驗教學功能,通過較全的實驗教學用資料,結合具體的課程教學,進行課內實驗,使學生既掌握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又具備了所學知識的實際操作技能。
(3)第二課堂教學。豐富的第二課堂對拓展學生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非常重要??梢匝堃慌鷩鴥戎麑<覍W者、企業家和司法工作者來校舉辦專業前沿理論知識的講座或經濟管理、司法實踐的報告會。同時,結合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舉辦一些諸如“大學生營銷策劃大賽”、“大學生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來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效果將會非常顯著。
(4)撰寫論文。主要開展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兩種形式。這種實踐教學方式在訓練學生獲取知識、選擇信息能力、鍛煉和考核學生的思維、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非常有效。
2、校外實踐性教學
(1)相關企業實習。在具體的教學中,結合《企業管理概論》、《物流管理》、《企業信息管理》、《市場調查與預測》、《財務管理》、《財務分析》、《項目管理》等相關課程的教學,通過任課教師帶隊,到相關企業進行短期的企業實際感受,使學生對相關企業管理環節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和感知度。
(2)暑期專業實踐。這是一種利用假期讓學生通過打工、調查等方式到企業進行專業實習的實踐性教學形式。
(3)畢業實習??梢圆扇∫约袑嵙暈橹?、分散實習為輔的模式,充分發揮專業實習基地的作用和功能。
綜上所述,對政法類院校來講,“法商結合”人才培養勢在必行,也是大勢所趨。政法類院??梢酝ㄟ^確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建設一支雙師型的教學團隊以及改革實踐性教學環節等方面來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的經濟建設培養大批人才,從而發揮政法類院校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龔志軍:商科院?!胺ㄉ探Y合”特色與法律專業就業形成機制研究[J].網絡財富,2008(6).
[2] 胡艷香、陳蓉:商科院校法學本科商法學課程體系的個性設計[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1).
[3] 劉夢蘭:商學院法學專業法商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4(12).
為大四“松綁”,大二著手畢業論文寫作
到了大四,學生又是實習又是找工作,最后還要忙畢業論文,否則不能畢業,這往往讓一些大學生分身無術,畢業論文最后不得不東拼西湊完成。為此,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一改學生到大四才開始寫畢業論文的傳統,要求學生從大學二年級即開始著手準備畢業論文的寫作。
該校新近出臺的《學籍管理規定》和《素質學分制暫行規定》中,把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時間從大四提前到了大二,要求學生在大二下學期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論文選題,大三開題并開始搜集資料,大四上學期要完成初稿的撰寫,大四下學期進行結題答辯。答辯委員會則從論文選題、撰寫過程、論文質量、答辯情況等4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分。
論文抄襲成為常態,沒時間寫作系主因
據了解,大學生論文抄襲的現狀在高校中較為普遍。在中國調查網一項有660余人參與的調查中,承認有過論文抄襲行為的占54.7%,承認論文全抄的占35.7%,承認抄襲的論文通過的占60.2%。
武科大中南分校藝術學院素質導師鄧華杰分析說,當前部分大學生畢業論文存在抄襲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于缺乏論文寫作的訓練;二是由于畢業實習等原因,論文寫作時間難保證;三是部分學生專業功底比較差,無法完成。
高年級學生叫好,大一學生反應冷淡
計算機專業大四的學生陳誠認為,大四時專業課扎堆不說,還面臨考研、考證、找工作、考公務員等一大攤子事,這個時候在去寫畢業論文,“質量上不去”。商學院會計專業大四學生小胡認為,此舉在保證論文含金量的同時,也給學習帶來一定壓力,“只有學精,才能寫好論文順利畢業”。
文法學院法學專業大二學生梅高強認為,把畢業論文寫作時間前移,既有助于廣大學生提前意識到畢業、就業等問題所帶來的壓力與困難,也有助于防范論文剽竊、抄襲等問題。武漢科技大學社會保障專業的研究生孫志說,此舉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思考,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研究性的學習。
與高年級學生對把論文寫作時間前移廣泛持贊成態度相比,不少大一學生由于入校才2個月的時間,對于校方此舉反應并不熱烈。據了解,武科大中南分校今秋首次在大一本科學生實行按學科大類進行培養,學生大一時不分專業,學生大二才開始再按專業(方向)培養。
加大抄襲處罰力度,學術不端可開除學籍
武科大中南分校教務處負責人介紹,把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時間提前到大二,只是該校今秋在深化成功素質教育、推行教學改革的一個方面,且這只在2009級本科生中試行,堅持“老生老辦法,新生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