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0 21:00: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教育 心理健康
面對急劇變化和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生態環境日趨復雜,身心健康發展所受的負面影響日益增大,致使他們心里問題不斷產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情況令人擔憂。因此這一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
(一)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從各方面的調查表明,由于種種因素,目前兒童心理現狀令人擔憂。學校應義不容辭的擔負起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幫助青少年排解各種心理問題的歷史責任,同時,也從更深層次去促進學生的成長。眾所周知,健康還包括道德健康。從學生品德心理形成的過程去看,心理素質是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中心,其中道德認識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思想基礎,而學生本體的思想品德的進展又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是在心理發展的基礎上明白做人的真諦,掌握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本領的。
(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和諧發展,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也可以說它是整體優化教育。這種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形成健全的個性為出發點和歸宿。但長期以來,很多人對身體健康比較重視,而對心理健康卻較少注意。教育實踐活動表明,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搞好學習的前提。
(三)促進社會發展的需要
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的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如健康的心態,就積極自我調整的能力,不怕苦難挫折和挑戰,責任心,進取心,愛心,社會適應能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現在開始對他們進行心理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不僅是教育的要求,更是國家繁榮昌盛、社會健康。
二、小學生心理成因分析: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曾對北京,河南,重慶、浙江、新疆5個地區的16472名小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發現,小學生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是16.4%,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4.2%。這組數字雖不能說是觸目驚心,但已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了。小學生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心理現狀,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
(一)教育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引起重視,但鑒于心理教育的施行受諸多條件的限制,普及不夠,方法簡單。學校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知行不一”,是直接導致小學出現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教師的個人素質對學生的心理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是孩子心目中的“神”、人生路上的“燈”,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在小學生的眼里都是可資模仿、借鑒的榜樣。
(二)家庭環境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當今的小學生都擔負著“振興家庭”的重任,父母祖輩都把自己未實現的夢寄托在孩子身上,編織著“偉大”的“圓夢”計劃。他們對子女愛得過分,照顧過度,期望過高。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學業上又加大了砝碼,星期六令其上輔導班,星期天為其請家教,教輔用書、過關練習一大套,做完課內做課外。家長在生活上百般呵護,在學業上高度關注,大有“子女成績好,大人品位高”之境界。
(三)社會環境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結合力度不夠,對學生心理影響難以形成合力,學生在校接受的教育與家庭輿論、社區氛圍不一致,這也是小學生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社區建立了大人的健身場地,缺乏孩子們的“健心”場所。大教育觀尚未在社區有效樹立。
三、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消極傾向
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進一步認識,越來越多的小學開始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當前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著一些消極傾向。
(一)形式化傾向
有相當多的小學錯誤地認為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僅是形式,升學、應試才是根本。學校雖然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和研究,建立了學生心理檔案,但由于忽視教育者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最終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二)課程化傾向
有些小學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為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要求學生機械記憶,甚至還考試。其后果不但沒有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學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負擔。還有一些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視為小學德育的一部分,把心理問題與品德問題混為一談。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完善其人格,僅靠傳統的學校德育是不行的。
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在幾年的實踐中,我們越來越感到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途徑應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光靠一兩個途徑想做好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必須全面啟動、全員參與。學校的各個部門、各種教育渠道都應有心理教育的成分,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該關注、維護學生心理健康,做好自身承擔的心理教育工作。
(一)學校方面應做到以下幾點:
1、建構有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學校“經營”運作機制
2、加強有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師“育心”專項培訓
3、開展有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學?!靶挠背R幓顒雍驼n程
(二)家庭方面要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心理健康 教育措施 心理問題
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基本特征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對于身體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趨重視,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和諧發展,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于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長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小學生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他們的心理品質還不成熟,社會因素給孩子帶來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呼喚合理有效的教育促進措施。
一、氣氛和諧,方法靈活
作為教師,應時刻牢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盡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要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貌、用平等、和諧的口氣與學生交流,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的一切。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為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量,教學中可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學具,也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
二、巧妙暗示,樹立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正確認識和充分估價,這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一個沒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夠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小學生以鼓勵為主,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營造一個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長處,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要尊重學生人格,增強學生自信心,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及閃光之處。淡化學困生觀念,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例如,在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中,根據活動內容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體驗成功,使學生了解班集體的榮譽得來不易,是每個同學努力的結果,增強自信心。當然,提高學生自信心的方法還有很多,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關切的眼神,―句鼓勵的話語,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表揚、讓學生自己組織班隊活動、實行輪流班委制等,教師的表揚、肯定、獎勵等外部手段往往有更大的作用。
三、創設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
1.用良好的校園環境熏陶感染學生,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通過優美潔凈的校園環境,達到有德的氛圍、智的啟迪、體的設施、美的情趣等基本要求。
2.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改善學生的心理環境
全校師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閱讀經典名著、寫讀書筆記、制作精美書簽、辦讀書海報等一系列文化活動,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愉悅中受到教育,
3.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建立家校溝通渠道
關鍵詞: 小學生;心理 ;教育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師、家庭都有責任和義務針對新形勢下兒童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農村小學生由于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經濟、文化等各種條件的限制,特別是學生家長陳舊觀念的影響對教育者來說帶來了新的課題與挑戰,強化小學生的現代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本文從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等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激烈竟爭,生活日新月異,小學生周圍的一切也急劇地變化著,這毫無疑問影響著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據我觀察,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 物質逐漸豐裕。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小學生比較容易滿足,考試取得一個好成績,只要有一粒糖的獎勵也會欣喜若狂,比較重視老師和家長的表揚?,F在物質豐裕,還有部分先富起來的家庭,家長過于寵愛孩子,對物質的要求有求必應,以致于有的小學生對表揚、鼓勵無所謂,對什么事都滿不在乎。
2. 教育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祖父母輩。小學生的父母忙打工,農村留守兒童現象普遍存在。父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俗語說的好“對孫子只許疼,不許管”,祖輩疼愛第三代,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乏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同時由于照顧太多,他們的能力得不到發展,甚至出現心理、行為方面的問題。
3. 家長文化程度相對偏低。在農村為數不少的家長,由于他們自身文化程度相對偏低,根本就沒有塑造孩子健全心理的意識,因而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了片面認識,認為孩子只要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就是教育的全部,忽視對孩子心理、行為方面的引導。
4.獨生子女缺少玩伴,自我表現欲過強。在班級集體中表現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環境的改變,大多數家庭獨門獨戶,沒有交往的小伙伴,缺少交往活動,在班級集體中往往幾個能干的學生無法合作做好一件好事,不懂得互相幫助。個別小學生自我表現欲太強,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很聰明,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上課舉手發言很積極,只要老師沒有請他回答問題,就認為老師不喜歡他,故意講話、吵鬧,有時甚至鬧得無法上課,他們只是希望老師注意他,并看到他的能力。
二、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面向全體、寬容保密、持續”的原則。但首先要樹立以下這些觀念:
1. 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小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所謂“新”,是課堂和班級要以學生為本,把學生作為平等的人,幫助學生發展。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上的師生互助,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否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樣學生的心理健康對老師也有益。在實踐中常有這樣的例子:教師心情好,學生也顯得特別好,教師心情不好,學生事情也多,心情更煩;氣氛好的班級,教師教學順,教學成果也易見,班級氣氛不好,學生問題多,教學不見效果。其中的緣由就是教師與班級學生互動的心理現象,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有益于營造班級教室良好的心理氛圍,對教師學生都有利。
2. 尊重每一個學生。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首先教師要消除差生的概念,沒有問題學生,只有學生的問題,教師要消除對學生智商問題的錯誤認識,即便是智商臨界的學生從理論上講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可以完成的。其次,教師要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學生和評價學生,在小學教育實踐中,尊重每一個學生不應該只是一種理論討論,而是具體的操作;不應該只是教師和顏悅色地面對小學生,而是具體有效的幫助和教育小學生發展;要明確尊重學生和放任學生的區別,只有充分尊重學生才能真正實現學校以學生發展為本。
3.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設小學生班群體中大量存在心理問題,而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心理健康發展,個別學生確有心理問題,可以通過全面全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矯正問題。
4.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學生的一切。寬待每一個學生,就不能把學生分類,不能假設班級學生存在三分之一好、中、差,不能因為學生家庭經濟、文化、行為習慣不同而看不起學生。缺乏對學生的寬容,心與心難溝通,教師與學生難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難以進行。教師用寬容的態度接納每一個學生,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不能原諒的錯誤,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教育好。
5.保密事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一定要保密,談話記錄、心理測試資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對象包括學生本人、家長和其他的老師,不能隨意使用學生個案資料,并還有時間上的規定。
6.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持續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系列化,一是要有長期的規劃和打算,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應急任務,而是小學教育的一部分,伴隨整個小學階段。
三、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學校、家庭和學生自我教育三條途徑進行: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團體輔導。團體輔導采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積極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我們一般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時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個案教育。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做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
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根據各班的不同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老師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和游戲活動,學生可以說出心里話,并傾聽別人的心聲。
2.指導家庭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完成是不夠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家庭教育才是主要的。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長學校,家長節假日等多種途徑,向家長多提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3.指導小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要通過多種途徑使小學生知道它的重要性及基本常識,知道心理若有疑問怎樣才能獲得幫助。比如心理輔導室,帶小學生參觀比講它的作用更合適。
指導小學生學習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從實用出發,教會小學生幾種常用方法,如:(1)學會放松。要使小學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閱讀等方法調節放松。(2)與人談心。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找老師、長輩、親友談心,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3)善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會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沒得到本人的允許,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把學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小學這個基礎中的基礎教育階段,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汶上縣次丘高莊小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小學生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品德修養
通過二十五個春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本人對小學生健康教育的現狀了解如下:現今小學生健康教育存在以下幾種心理問題(一)自我為中心 該種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去考慮問題,堅信自己的判斷,往往不屑考慮別人的意見或做法,對自己不善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評;本班有不少的同學以我為中心,其原因――他們是獨生子女,家庭環境造就了他們的性格。(二)自私自利 , 在當今經濟意識的沖擊下,人們更器重物質利益;這種意識,對孩子們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導致孩子們把享受?金錢放在首位,他們做事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總把別人當作自己的對手,看到別人有困難,不愿伸手援助,還暗自得意,心里等著看別人的笑話。(三)缺乏同情心, 同情心是保證人與人交往的感情基礎??鬃诱f:“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當他人遭遇不幸時,我們總是感到十分傷感,心理學認為:同情是由真實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緒?情感狀態所引起的與之一致的情緒或情感體驗,是一種替代性的情緒反應能力。他使我們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與之同哀樂,同甘苦。可我們身邊有些孩子缺乏愛心,看到有些同學受欺負時,無動于衷,袖手旁觀。(四)脆弱的心理承受力,脆弱的心理承受力,是指不能承受一點挫折與壓力。但人的成長無法離開挫折,沒有經過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走向成熟。有時洞察到身邊的有些孩子,他們面對挫折時,簡直是天崩地裂;單親家庭的孩子,表現甚為突出,我縣境內已出現兩位七歲的單親家庭的兒童,自殺的現象,不得不喚起人們的醒悟。。。。。。其原因,孩子們沒有明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基本要求和特征” 沒有自控能力。
那么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什么呢?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各種教育途徑,幫助他們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識,喚起她們樹立保健意識,并對出現心理偏異形成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簡單有效的心理服務。促進他們正常發展。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在本身及環境許可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從教學過程中所得,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以下特點:1、具有穩定的情感;2、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3、具有符合其年齡特征的多種心理特點;4、智力正常;5、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既然我們了解了以上內容,那么怎樣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呢?略談幾點: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
這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包括:1、智能訓練,如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設計不同的訓練活動。2、學習心里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有意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情感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竭力教會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體察與理解別人的情感!4、人際關系的指導,開展多種活動,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系,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各類關系的本質,正確處理交往中遇到的各種問題。5、健全人格的培養,即培養孩子們面對社會壓力,應具有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品行。6、性心理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認識和掌握與異往的知識和技巧。
(二)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
這是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開展的心理咨詢,行為矯正訓練的內容。具體包括:1、學習適應問題,指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學校恐怖癥,厭學等。2、情緒問題,指影響學生正常生活,學習的負性情緒問題。3、常見行為問題,指學生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如說謊,膽怯等。4、身心疾病,指孩子因心理困擾形成的軀體癥狀與反應,如自己討厭全班同學,全班同學也不愛自己等現象。5、問題,指由于兒童的性無知而產生的性游戲行為。
由此可見,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的進步給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從家庭方面來看,家長的品德修養,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心理成長起著重大影響;如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多數比較孤僻。那么,我們就應該多給他們一份愛心。讓他們的性格開朗起來!從學校方面來看,頻繁的單元檢測,成績的排名等都可能導致學生陷入緊張,焦慮,擔憂,挫折等不平衡狀態。從社會方面來看,社會上一些負面影響;如暴力,電子游戲廳,不法網吧等都對小學生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里去認識社會,自我調控,尤為重要!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預防與消除孩子們心理問題的滋生,促進小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知道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消除產生心理疾病的各種因素,從而保持積極,樂觀,健康心態,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感到不足之處頗多,略提幾點改進策略:
(一)應當加強心理教育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對已任教多年的教師進行心理教育專業知識培訓,使每個教師成為學生的心理保健師。
(二)加快“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完善編定。
(三)各學校應加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加大對該課程正常實施的監督,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切實進行。
(四)充實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特別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心中有愛,教會學生感恩,教會學生坦然面對人生,教會學生心胸開闊,教會學生自信,自強等。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有效;策略
0引言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總是會從幼稚走向成熟,在這個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現代科技突飛猛進,帶給了人們許多的新鮮事物,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更多的受到了信息多元化的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如何保證小學生在信息泛濫的社會不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是當前小學教育所面臨的迫切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我們就應該默默奉獻自己,揮灑自己的青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轉變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陪伴學生共同成長。
1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價值觀成長的關鍵階段,做好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對于學生一生的發展都能產生重要的影響。學生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平時的學習中,接受知識才能更加積極,才能更好、更積極的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積極地去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能塑造學生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使學生樹立偉大的理想,從而在成年后為國家做貢獻。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我們就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積極引導學生,給予每個學生愛的鼓勵,讓學生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2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2.1片面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采用多種方法對小學生的心理施加影響,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健康水平的一種教育活動,并不是一門具體的學科。目前,不少學校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為了響應國家素質教育的倡導,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生搬硬套心理學概念,對于心理學進行生硬的說教,向學生灌輸大量的定義和概念,強行要求學生記憶這些知識,無疑這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不到一絲絲的積極作用,甚至還會讓學生在強化知識記憶的同時對心理健康教育產生錯誤的認知,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2.2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的工作,并不是所有的從教人員都可以從事這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須是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論素養和輔導理論,目前不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都是其他學科的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存在著應付心理,缺乏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缺乏必要的評估和檢查制度,這樣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形同虛設,使一門有益于學生成長的學科變成一門學校應付檢查的科目,這些都是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3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3.1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
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一些事物的認識不全面,在這個信息多元化的年代,小學生容易受到一些問題的困擾,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內向、自卑等心理,對學生以后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呵護,在課余時間讓學生到辦公室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進行解答,及時解決學生的各類問題,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平時的溝通中培養學生積極地人生觀,讓學生積極勇敢的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學生樂觀的性格,打開學生的心扉,從而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3.2保護學生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我們要對學生的自尊心進行認真的保護。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我們應該用良好的心態對待每個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平時的教學活動,盡可能多的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有自信心。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搭建一個表現自己的平臺,讓學生盡情的展示自己,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所必須具備的,因此我們應該不管在教學活動還是課外活動中,都可以有效發揮每一位學生的長處,讓學生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讓學生在自信中成長。
3.3加強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
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遠,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學生的感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感恩之心,是我們的教育目標。我們應該教會學生感恩父母,感恩同學,心存感恩,世界便會充滿愛。在平時的課間活動中,加強同學之間的默契與配合,讓學生感受到這個世界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更加美好;給學生布置一些與家長互動的家庭作業,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同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學生建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讓學生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靈,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正確判斷善惡,引導學生成為一個具備真善美的高品質的人才。
4結束語
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需要我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性格、意志、以及各方面品質的好壞。因此我們小學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對于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及時的疏導,探索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體系,讓學生更好的表達自己,發展自己,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這篇文章主要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希望小學教師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有所借鑒,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彥江.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學周刊,2016,02:77.
[2]杜貞娟.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J].才智,2013,31:176.
1.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小學生對于許多事物的理解及認識不夠全面、深刻,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造成自卑、沉默、性格孤僻,直接影響到其健康發展,甚至對其今后的人生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還需要重視其心理健康。在課堂上,老師應積極做好組織、協調的工作,控制好課堂氣氛,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學習交流等活動,心理氛圍處于最佳狀態,體驗情感、情緒得到有效的調節,心靈的溝通更加充分。有一個典型案例:某學校的五年級女生,性格內向,沒有朋友,學習生活習慣較差,上課思想易開小差,作業錯誤率高,成績起伏較大,分析其各種因素發現其為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對她期望太高,喜歡將其與其他孩子相比較,并對其持否定態度,后來經過轉校,老師對其也沒有較多的重視,加之膽小沉默的性格,與其他同學的溝通較少,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脆弱、不合群等問題。針對該情況,心理健康老師將該學生的情況如實反映給任課老師,上課時老師對其進步予以鼓勵、贊賞及支持;課間讓她幫老師做一些簡單輕松的事,使她有了較大的價值認同感。老師與其家長充分溝通后,使她在家庭中能得到合理的肯定,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她也逐漸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主動與同學交談,在集體中人際關系有了明顯的改善,學習態度及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2.滿足合理需求
小學生的合理要求包括物質需求和心理需求,物質需求是保障生存的必要條件,心理需求包括賞識的需求、榜樣的需求、成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溝通的需求、表現的需求等,任何一個方面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都會對其成長造成影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為滿足學生心理需求提供更好的條件。由于小學生的心智不成熟,對許多事物沒有判斷力及自制力,容易為了滿足需求而采用不正確的方式,因此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需要具備扎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在滿足其合理需求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積極的心理調節、正確的引導,保持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
3.提高教師專業知識
小學生生活范圍較為狹窄,與老師的接觸較為頻繁,老師的思維邏輯、言行舉止、言論觀點等都會給學生帶來直接的影響,甚至直接關系到學生世界觀的變化,因此老師不僅僅需要掌握扎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而且其自身需要擁有健康的身心及較高的素質,能夠深入學生的心靈進行教育引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或者出現問題時,老師需要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以耐心、愛心及真心對學生進行品質的塑造,凈化其心靈,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會辨別是非,對事物的善惡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擁有健康的心靈。
4.改善校園環境
外部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學校應盡量加大投入,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點:①設施環境。學校應撥款將校園環境進行改造,修整教學樓,購進相關的體育設置、教學器材,做好校園的綠化工作,使學校呈現出環境優美、公共活動場所整潔、教室明亮的景象。優美的環境下,可以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陶冶其高尚情操,從小建立起環保意識。②文化環境。在操場邊或者學生活動較為集中的位置建設文化宣傳欄,各個教室均組織學生制作黑板報,進行文化宣傳,普及相關的科學知識,讓學生處于文化氛圍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優化其心理環境。③風氣環境。學校應注重風紀的管理,凈化校園風氣,班級也應該做好相關工作,使學生能夠自覺約束行為,培養行為控制能力。
5.建檔并跟蹤調查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有較為明顯的效果,因此需要將學生的情況制作成系統的信息檔案,信息內容包括學生的智力、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生活能力、與其他人的相處狀況、家庭關系、師生關系等,為長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也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質的變化及成長,發揮出全力,改正缺點。
總之,小學階段是兒童發展的重要時期,該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其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性格、意志、人格、心理健康、興趣愛好、想象、思維邏輯、注意力等各種品質和能力。因此需要學校、家庭成員及社會各界均重視該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劉立格.做好小學生的“心理醫生”[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6(9).
【關鍵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心理疾病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三成多中學生有心理異常表現。中小學生出走、自殺、殺親等事件頻見報端,引發了社會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關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將對中小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念、道德意識有重要影響。
一、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
從個體成長階段來看,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高速發展階段。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身體急劇變化,骨骼肌肉快速生長,第二性征逐漸顯露,他們要逐步適應自身的這種變化,接受一個全新的自我。
身體成長的同時也為中小學生創造了更大的活動空間,他們接觸到更多人、事,建立更復雜的關系,接受老師、同學、社會帶給他們的諸多影響。中小學生在認識自我、探索環境、建立關系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道德觀念和價值意識。
但是,不同于身體的快速成長,中小學生的心理成長速度相對緩慢,身心發展不平衡帶給他們更多成長壓力,也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這個階段,人的自我意識逐步覺醒,抽象思維能力進一步提升,開始質疑以父母為代表的權威,希望擺脫各種來自成年人的束縛,即進入我們常說的叛逆期。
對于尚處成長期的中小學生,學業壓力、人際交往、社會發展外在環境變化都將對其心理發展造成深遠影響,而縱觀現階段教育實際,學校、家庭、社會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
二、影響中小學心理健康的因素
1.課業壓力大。中小學生每天都要參加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等多門課程的學習,學業壓力較大。雖然近年來,不少地區進行了課程改革,正逐步調整和完善升學評價體系,但中考、高考“指揮棒”效應仍然較大,學校、家長、社會對于學生個體評價還是分數占大頭,這對很多學生都造成了較大心理壓力。不少家長“望子成龍”,在雙休日、假期等時段為孩子報名參加種類繁多的興趣培訓班,讓孩子們直呼無暇喘息。
2.外部信息環境復雜。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媒體技術和信息傳播手段越來越發達,在開拓中小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讓他們過早接觸到了不良信息。中小學生心理不成熟,是非標準、處事原則都未完全形成,極易受影響。尤其是近幾年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一些頹廢、消極、負面的信息不斷流入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嚴重影響了孩子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中小學生因為這些不良示范走上歧途的例子屢見不鮮。
3.生活范圍小。不少中小學生的生活軌跡是學校、家庭、興趣班三點一線,少有其他活動及與真實社會接觸的機會。生活環境單一,導致中小學生心理成長緩慢,抗挫折能力弱、承受能力弱、易偏激、遇事冷漠、自我封閉。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有心理問題、性格缺陷,難以塑造健全人格。
4.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沒有專業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心理教師缺乏工作經驗。無定期開展的心理輔導活動,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雖然越來越多的學校正著手從軟硬件兩方面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但就現階段而言,有很大部分的學校心理引導不夠有力。
5.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導。部分家長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缺乏對孩子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往往等事發后才知覺。因為是獨生子女,部分家長寵溺太過,無原則地放縱孩子,造成家庭教育缺位。還有許多家長想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但是苦于沒有科學手段,教育形式單一,沒有實際效果。
6.人際交往帶來壓力。絕大多數中小學生是獨生子女,成長過程相對孤單,進入學校學習或接觸社會時,會遇到各種人際交往問題產生不適應現象。青春期的懵懂、自我的重新認知和定位、與師生、他人建立新的人際關系都會給中小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容易產生渴望獨立又害怕挫折、敏感脆弱又缺乏抗挫折能力等矛盾心態。
三、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很多人容易將心理健康問題與“精神疾病”混淆,認為有心理健康問題是一件羞恥的事情,這種習慣意識并不科學。多數人雖然心理相對健康,但是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心理衛生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妨礙個體成長、發展及人際交往,因此需要時時關注心理健康狀況,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疏導,保持心理相對健康狀況,讓自己能有更好地狀態參加學習、工作,享受更好的生活。學校、家庭或其他對象在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明確區分“心理健康問題”和“精神疾病”,不要等到問題發展為疾病才采取行動。
建設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建立學校心理健康輔導站,安排專兼職教師負責管理和活動組織。有條件的學??勺灾鹘⒒蚵摵辖⑿睦碜稍冎行?,配備多種心理輔導器具,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摸底,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重點關注特殊家庭或困難學生,進行跟蹤輔導。定期開展心理輔導專題活動,抓好新生、畢業生及其他特定時段的心理健康輔導,做好重點突破。加強心育隊伍建設。舉辦心理教師沙龍活動,邀請專家對專兼職心理教師進行專業輔導,互相交流經驗,解決教師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貫徹全員育人理念,組織以班主任為代表的非專業教師參加心理輔導培訓活動,鼓勵教師考取心理輔導資格證,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的滲透。輪流設立班級心理委員,設計班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記錄表,由心理委員記錄近期辦學學生行為表現的變化情況,定期上交學校心理健康輔導站或咨詢中心,進行專業分析,相關結果記入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并對發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輔導。探索“學生發展顧問制度”。不同于傳統的心理健康輔導,學生發展顧問制度將為學生帶去心理、學業、生活等綜合性咨詢輔導,學生發展顧問可由教師和有經驗的學生擔任,一些擔任顧問的學生現身說法式的經驗將給輔導對象提供更切實的幫助,取得更好心理輔導效果。
開展多項體藝實踐活動。學校應推動學生社團發展,組織種類繁多的“陽光體育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和社會,培養學生健康的興趣愛好,強健學生體魄,引導其關注周圍的生活環境,提升其融入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塑造積極樂觀、耐挫折的陽光心態。學校可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聯系,開發整合各類社會資源,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和經驗閱歷。
抓住家庭教育這個重點。最近幾年,在學校的帶動下,不少家長學校已經有意識地融入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以引導家長有效觀察分析孩子的行為表現,進行科學的心理教育。但是僅有這樣的知識滲透是不能滿足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家長還應不斷進行充電和調整,在學習專業心理輔導知識的同時要建立多元化教育目標。家長的評價對孩子發展尤其是起步階段的發展至關重要,以成績為主的單一教育目標勢必導致孩子單一追求成績的不平衡發展。因此,家庭教育目標的設定應包含道德品質、人文素養、交際能力、實踐水平、行為習慣等多個維度,從而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發展導向。在進行家庭教育的同時,應設置有效的獎懲措施,杜絕單純的物質獎勵或極端的打罵教育,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和錯誤的價值導向。家長應積極參與學校開放日等親子互動活動,多與孩子接觸,多觀察孩子的表現,敏銳捕捉細微變化,及時肯定進步,指出并引導改正不足。
【參考文獻】
[1]范明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和對策[J].文學教育,2012(6).
[2]韋麗珍.學生心理疏導策略淺談[J].廣西教育,2004(24).
[3]張曉杰.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5).
[4]陳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J].成才之路,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