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3 08:06: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商聯人才工作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19年"萬企幫萬村"扶貧工作思路是:按照"三個一批""四個精準",引導農業龍頭民營企業發展特色產業,解決一批貧困戶勞動力就業,落實一批公益捐贈項目。同時,充分發揮企業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多做一些幫助和帶動貧困戶增收的工作。另外,注重激發貧困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不僅要幫他們富口袋,更要幫他們富腦袋,幫助他們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培訓他們提升能力、能干會干。確保2019年“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工作目標,在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公益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一、工作重點
1. 利用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和供應鏈渠道的配套,打造扶貧產業鏈閉環,構建貧困群眾脫貧長效機制。
2. 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商(協)會和非公經濟人士,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公益扶貧等形式參與社會扶貧工作,把精準扶貧與企業發展有效結合,為全市鄉村振興增添力量。
二、工作計劃
1.鼓勵扶貧農業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結成緊密合作關系,生產出了大量的綠色、生態、有特色的優特農產品。幫助貧困村搭建產銷對接渠道,幫助解決貧困村農業生產技術落后、產銷信息不暢、直采直銷少、商品轉化率低等問題。
2.工商聯配合人社局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2019年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為貧困戶實現脫貧提供就業機會。
機械技術開發公司“雙愛雙評”活動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機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車零部件、家電鈑金件、模具等產品為主的機械設計制造企業,是國內著名汽車、家電制造廠商的定點配套生產商。
公司自2000年創建以來,在地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積極貫徹“緊盯市場、苦練內功、創造優勢、促進發展”的企業方針,不斷發展壯大。從創業之初員工不足30人、資產不足20萬元、銷售收入僅30多萬元的小企業,現在已發展成為員工600余人、資產4500多萬元、占地面積約150畝、建筑面積35000多平方米、2005年底銷售收入超億元的初具規模的中型企業。2005年底,公司利稅將達到800萬元。
公司快速發展的原因很多,其中較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公司主要領導有很好的經營理念,即不僅將客戶當作重要資源,同時也將員工當作重要資源: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處處以員工的利益為重。辦企業為社會、為員工。
公司雖為個人創立所有,但不搞家族式管理,所有中高層管理干部全部來自于社會招聘,其中很多人來自于著名大企業。公司依法建立了工會組織,依法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一、2004年4月,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商聯、總工會發出“在全市新建企業開展“雙愛雙評”活動的意見”一文,我公司工會負責人立即向總經理作了匯報,得到了總經理的重視和支持。工會牽頭,成立了工會主席為組長、總經辦主任為副組長以及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雙愛雙評”活動領導小組,并且制訂了活動計劃,作出了人員和時間上的安排。
二、由于企業作為汽車整車生產商的配套供應商,必須執行國際通用的行業標準,強調員工素質,因而公司十分重視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2003年12月就起用了面積約 120 平方米的培訓教室,2004年5月專門購置了電視、VCD機、投影儀、實物影象儀、筆記本電腦等教學器材,用于開展教學活動。公司制訂了《員工培訓管理辦法》,引導、鼓勵和規范職工圍繞生產、工作實際,學知識學技術練技能。制定詳盡的培訓計劃,配合生產經營需要做好員工教育培訓工作。一是做好新員工入職教育培訓,在介紹公司發展概況的同時,向新員工傳達公司一貫倡導的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以及以人為本、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理解人、關心人的管理理念,努力營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和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增強新員工以公司的認同感和凝聚力。二是根據生產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在崗員工的培訓,其中包括管理理論知識與方法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安全生產培訓、質量意識培訓、相關法律法規學習等等。2004年共組織各類培訓70期,受訓人次計4461人次。通過培訓和人力資源激勵政策,公司培養造就了一支素質較高、經驗豐富、技術嫻熟、敢闖敢拼的員工隊伍。公司順利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現正在進行國際汽車行業通用標準ISO/TS16949:2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該質量體系標準的實施,將迅速提高公司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水平,與國際汽車行業接軌。
公司因地制宜地開展職工文化體育、宣傳教育活動。
2005年8月,公司開展職工拔河比賽活動,各單位紛紛組隊參加,報名踴躍。比賽場面熱火朝天。9月中秋節前夕,公司舉辦了“中興慶中秋、天涯共此時”專題文藝演出,各單位參演人員各顯風采,動感十足的青春迪士科舞蹈、唯妙唯俏的明星模仿秀、清新活潑的三人表演唱、溫婉細膩的少數民族舞蹈、自編自導幽默風趣的小品、氣勢恢弘的集體大合唱以及回顧公司艱辛創業歷史的配樂詩朗誦引來員工一陣陣掌聲和喝彩?;顒拥木蕡D片和報道也分別張貼在公司宣傳櫥窗和公司網站上。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體育活動,活躍了職工的業余生活,增強了團隊精神和企業的凝聚力。
三、圍繞企業快速發展和基礎制度建設,2005年8月公司開展了全員參加的編寫崗位職責和管理制度活動。人人聯系自己所在的崗位要求和從事的工作,編寫崗位職責或專項管理制度,共收到稿件約500篇。公司對崗位職責文稿和管理制度文稿進行了評選,并給予前三等獎獲得者共12名員工頒發了獲獎證書和獎金。公司組織辦公室參考員工的文稿,修訂了部分崗位職責和管理制度。此項活動培育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形成了人人關心企業的發展,處處注重按質按量完成本職工作的良好局面。
2005年9月公司開展了沖壓工和鉗工技術比賽,并對優勝者進行了表彰。鉗工技術比賽的第一名青年工人陳遠參加了市萬名青工技術大比武,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績。公司廣播站及時報道,給予宣傳表彰;公司網站也登載了報導。職工技術比武活動,調動了職工學技術增技能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整體技術素質,提高了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
公司建立了總經理信箱,隨時接受員工的投訴、意見和建議。總經理辦公室還有專人接受員工的來訪。公司每年開展兩次員工滿意度調查,下發調查表,征集員工對企業重大決策、管理制度、管理干部、生產與質量管理以及員工生活福利待遇的意見。
通過上述舉措,企業上下密切聯系,同心同德,共同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出謀劃策、克服困難。為搶抓市場機遇,在每一個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從工程技術人員到生產工人,一個個廢寢忘食,有的甚至在生產和工作現場一干就是幾個晝夜。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市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推進會議,同時啟動“百日攻堅”活動,這對全面推進我市企業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剛才,縣總工會、區人社局作了表態性發言,市人社局、總工會、企業聯合會等單位的負責同志,對這項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大家講的都很全面、很到位,我完全贊同。下面,我就全面推進我市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領會推進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推進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是建立中國特色勞動關系的需要。勞動關系是一切經濟關系的核心和社會關系的基石。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和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經濟社會中的各類深層次矛盾不斷涌現,勞資矛盾呈現出復雜化的趨勢。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全面實行集體協商制度的政策,目的就是推進建立中國特色的勞動關系。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充分認識到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是調整勞動關系的重要法律制度。通過推行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推動企業形成公正合理的分配機制,保障職工對企業經營狀況和收入分配狀況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減少因分配問題引發的勞資糾紛和利益矛盾,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二)推進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是建設和諧的需要??傮w看來,我市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比較好,勞資方面的糾紛比較少。但是在全市熱線和投訴中,涉及保險、工資、勞動合同等問題的比例還相當大,僅人社部門的受理量就占三分之一。所以,要建設和諧,有效化解勞資矛盾,促進職工隊伍與社會的和諧穩定,就必須從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入手,規范勞資關系和工資的支付方式,積極開展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完善企業內部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保障機制,實現職工的體面勞動。
(三)推進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發展的需要。目前,全市已建工會企業有3700多家。今年,我們推進集體合同工作是從已建會企業入手,爭取80%也就是3000家左右的建會企業開展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過去,企業發展中的制約因素主要是項目和資金?,F在表現出來的制約因素是資金、用工和供電問題。在電力保障方面,我市經過加強主網和配網建設,企業用電保障方面已取得明顯成效。資金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能講完的,這是涉及金融體制的長期問題。而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就是企業自身的問題。工資是職工的勞動報酬,也是企業的成本。如果企業僅僅把職工報酬看作是一種負擔,就會走入發展的死胡同;如果把它當做是一種投入,就會有好的產出。我們通過調查發現,那些招工難、用工難的企業往往是待遇不好、職工工資支付不正常、五險一金得不到保證的企業。職工選擇企業時,看重的是勞動報酬,是人格的尊重,是體面的勞動,以及企業好的形象和好的福利待遇。人是最關鍵的要素,是勞動中最活躍的要素,沒有勞動者,沒有人才,企業談何發展。保證企業用工需要,政府要創造大環境、企業自身也要創造小環境。推進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就是維護職工合法的權益,最根本的還是促進企業發展。
二、把握重點,共同實施,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推進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新模式
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市人社局、總工會、企業聯合會等單位共同努力。在具體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強化規范運作。各有關單位要進一步明確在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中的職責分工,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指導好企業有序開展好這項工作。要通過建立目標考核,全面提升全市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的覆蓋面。要進一步規范集體合同內容和程序,不斷提高集體協商工作的質量和規范化程度。制定工作計劃,把任務分解到各個縣區,實現月考核、月調度。
二是要注重典型引路。要深入企業調查研究,發現、培養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開展得比較好的企業典型,把企業家和職工都認同的好的做法,通過召開座談會、現場會等形式,進行宣傳、總結、推廣,引導企業自覺簽訂集體合同。
三是要加強指導監督。會后,有關單位要組成聯合督察組,建立聯系點制度,深入基層,調查解決問題。做到一個縣區一個縣區推動、一個企業一個企業解決;做到旬有旬效果、月有月進度。對企業法人認識不到位、職工要求過高、要約履行不好的企業,要做好溝通,把工作做細做實。
四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市人社局把依法開展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與企業享受國家社保補貼、就業扶持、職工能力建設相掛鉤。市總工會把依法開展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作為企業評選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工人先鋒號、模范職工之家、五一勞動獎狀和企業負責人評選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的必備條件。這些都是很好的措施,我完全贊同。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探索和總結實際工作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推廣。
三、加強領導,形成合力,進一步推動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深入發展
針對“百日攻堅”活動,各縣區、各有關單位要切實提高認識,確保百日出成效。要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工會牽頭、三方協調、各方配合、企業和職工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確保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落到實處。
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縣區政府的分管負責同志會后要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把任務落實到部門,把指標下發到企業,實行倒逼機制,確保工作扎實推進。
二要協調一致,形成合力。國資委要積極推動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帶頭開展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的難點在非公企業,這些企業有的規模比較小、效益參差不及,企業聯合會、工商聯等企業代表組織要做好對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宣傳引導,幫助企業增強法律意識,規范勞動用工管理,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做好集體合同簽訂工作。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精神,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政府促進、社會支持、市場導向、自主創業的基本原則,按照市委、市政府開展全民創新全民創業活動和加快實施科學發展三年規劃的要求,圍繞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主基調,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健全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五大體系”,激活創業主體,完善創業政策,優化創業環境,放寬創業領域,保護創業成果,城市充滿創業活力,社會形成創業氛圍,激發全民創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創業促進就業的倍增效應。
二、目標任務
鼓勵勞動者通過自主創辦生產服務項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在實現自身就業的同時帶動更多勞動者就業。力爭用2年時間,健全政府職能部門共同組織、社會各界主動參與的管理服務和組織領導體系,建立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創業新機制,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形成全社會崇尚創業、支持創業、競相創業的局面。2009至2010年,我市全員創業活動指數達到20%以上。創業帶動就業比例為1:5,創業活動對就業的貢獻率達到30%,創業活動對企業成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創業環境滿意度明顯增強。具體目標是要實現“六個一”:
一是樹立一批創業示范基地。新增40個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30個;建設24個創業示范街道(或示范社區)。
二是培育一批創業實體。新增私營企業6000家,新增個體工商戶35000戶,企業(個體戶)存活率(存續一年以上)為70%。
三是扶持一批返鄉創業典型。新增返鄉農民工創業品牌基地30家,規模以上返鄉創業經濟實體1000家,帶動農民就地就業10萬人以上。
四是培訓一批創業“小老板”。組織開展創業培訓10000人,培訓后自謀職業或創業成功率50%以上,大中專技校學生參加創業指導和創業活動的人數達到60%,畢業生當年創業人數達到5%以上。
五是建立一個創業項目庫。針對不同的創業群體,采集開發5000個的創業項目。
六是組建一支創業指導專家隊伍。依托市、縣(區)、開發區創業指導服務工作平臺,組織一支200人的創業指導服務專家隊伍。
三、主要工作
(一)建立組織領導體系,形成政府促進創業的工作推動機制
在市就業工作聯系會議機制下,成立由市領導任組長的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勞動保障部門及各有關單位組成,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層層分解目標任務,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把工作擺在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重要位置。同時,各部門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工商聯、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及行業協會、企業家協會的作用,探索建立創業帶動就業的社會化運作機制,明確各自職責,落實工作目標任務。
(二)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體系,不斷改善企業環境
放寬市場準入,切實改善行政管理和辦證手續,強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實有利于勞動者創業的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資金補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進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扶持勞動者創業。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支持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不斷優化我市創業環境。
(三)健全創業培訓體系,提高創業者的創業能力
建立滿足城鄉各類勞動者創業的創業培訓體系,將所有有創業愿望和培訓需求的勞動者納入創業培訓,使創業培訓工作形成點多、面廣、覆蓋率高的新格局。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增強創業培訓的針對性,加大力度支持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推進創業實訓工作。
(四)構建創業服務體系,為創業者提供優質服務
依托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創業指導服務組織和創業項目庫。根據城鄉創業者的需求,組織開展項目開發、方案設計、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扶持一批創業示范基地,發揮良好導向和典型作用。完善“小額擔保貸款+信用社區建設+創業培訓”的聯動工作機制。
(五)建全工作考核體系,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根據我市實際工作情況,建立完善創業帶動就業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將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指標作為全市就業工作主要目標任務之一,作為政府重點督查事項,實行月統計、季度檢查、半年通報、年度考評,強化部門職責和工作任務,確保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各項工作目標的圓滿完成。
四、工作步驟
分三個階段推進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
(一)2009年1-3月為準備階段。主要工作是建立組織領導機構,開展調研,制定工作方案,召開動員大會,明確目標任務,完善工作制度,落實各級各部門職責。
(二)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為組織實施階段。主要工作:
1、認真研究及時完善扶持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組織勞動保障、工商、稅務、財政、人事、總工會、團市委、婦聯等部門研究促進創業的措施,提高政策的操作性和靈活性,不斷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體系。
2、加強創業培訓。開展創業師資培訓,提升創業師資的能力和水平。開展面向全體城鄉勞動者的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能力。
3、完善創業服務機制。開展項目開發、開業指導、政策咨詢、小額貸款、后續扶持等創業服務活動。加強創業指導服務平臺建設。不斷完善改進各級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工作,提升創業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創業專家隊伍的作用,開展針對性的創業服務活動。完善創業者協會或創業者俱樂部有關章程和制度,定期舉辦創業者沙龍、創業者論壇等,為創業搭建交流創業經驗的平臺。
4、建設創業項目庫,舉辦創業項目推介會。在全社會開展“創業金點子”征集活動,分批由專家進行點評,廣泛收集創業項目,建立創業項目庫。各縣(區)、開發區舉辦2場以上的創業項目推介會,開展技能展示、創業指導、現場咨詢、創業講座等活動。
5、創新創業融資機制。深入開展信用社區創建工作,完善評估認定標準,推進小額擔保貸款+信用社區建設+創業培訓聯動工作模式,降低融資門檻。
6、開展“邕城創業行”主題系列活動。由勞動保障部門牽頭,推進返鄉農民工“鳳還巢”工程,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由人事部門牽頭,勞動保障部門、教育部門和共青團配合,結合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舉辦實施“創業進校園”主題活動。由共青團牽頭,教育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配合,組織開展“青春與創業同行”活動。由婦聯牽頭,勞動保障部門配合開展“女性創業就業”活動。由教育、勞動保障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創業實踐宣傳”活動。由工會牽頭,開展培訓、幫扶下崗職工、困難職工“五一創業”等行動。
7、組織創業競賽活動。在全市組織由各類創業者參加的創業競賽活動,提升勞動者創業能力。
8、開展“創業促就業”宣傳活動。通過加強輿論引導,開展政策宣傳、項目推介、表彰先進等系列活動,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9、開展專項督查。從各相關單位抽調業務骨干組成檢查組,每半年對各縣區和責任單位進行專項督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保證活動取得實效。
10、舉行“鳳還巢”、“創業進校園”等工作現場會,總結交流工作經驗,推廣工作成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三)2010年12月為總結驗收階段。主要工作為總結活動經驗,建立推動我市創業帶動就業的長效管理制度,通過召開總結表彰會,表彰一批創業帶頭人、創業明星、創業示范基地、創業示范街道(社區)、支持創業工作先進單位(個人),舉辦創業成果展,推廣各級各部門先進工作經驗。開展涉及政策環境、公共就業服務等方面的創業環境滿意度調查,改進不足,將我市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推向深入。
五、有關要求
(一)成立組織領導機構。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市政府辦公廳、勞動保障、財政、發改委、民政、稅務、工商、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以及縣、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人民政府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協調工作制度。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及時總結分析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標準、統一實施的要求,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推進。
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已是成為推動全行業調整產業結構和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是成功應對后危機時代不可或缺的決定性力量。
隨著后危機時代的來臨,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顯得日益重要和緊迫,鑒于民營經濟在全國經濟總量中的舉足輕重,如果民營企業自主創新中存在的問題不解決,國家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目標就很難實現。因此,創新平臺建設將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
創新下的民營尷尬
“不創新慢慢死,一創新就快速死”。在民營企業中許多人都是這樣的心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營企業取得長足發展,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所提高,但許多重要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大量依賴進口的格局并未改變,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的狀況還需要進一步改善。我們應當加大自主創新的力度,努力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據全國工商聯一項調查顯示,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人才、技術、資金條件普遍不足等五大因素制約中國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雖然國家一再倡導自主創新,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相對于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而言,還存在很大差距。而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表明,目前中國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為萬分之三。
目前,國內大多數民營企業屬小型、微型企業,大中型企業比例很低,維持生存是企業的第一要義,致使許多企業無意創新。人才、技術和資金是技術創新的基礎,近年來,雖然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明白創新的道理,但大都苦于人才、技術、資金等條件的嚴重缺乏,沒有能力進行創新。融資難、稅賦重、國家直接支持少,多數企業難以創新,無力創新,其中融資難仍然是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發展中的最主要問題。其次,中國現行稅制也在相當程度上限制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特別是對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政府直接支持也很少。另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市場風險大,因仿冒問題帶來的技術創新市場風險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過去更大,嚴重挫傷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同時,受現實利益誘惑,經營追求“短平快”,多數企業不愿創新。民營企業最講究“機會成本”和“利潤最大化”,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包括相當部分民營科技企業,不愿意在技術創新上花精力、投金錢。
近年來,由于各種要素供給的制約較弱,使得企業不需要自主創新僅依靠數量擴張就能獲得高額利潤。企業和市場的擴張速度遠遠快于創新周期,企業哪有心思靜下心來搞創新。
上海中大科技這么多年來一門心思搞技術自主創新,每年都要進行大量投入,但創新又是燒錢的事,不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多,光憑一個小企業的單打獨斗,往往難以見效,所以企業的資產規模發展緩慢。那些以前和我們相比差不多或根本排不上號的企業,這幾年通過經營房地產等,一下子產值規模就超過十幾甚至上百億元,而我們卻被不少人看作是在干傻事。
發展中的求索
經過多年粗放型發展的民營企業已從“不想創新”的夢中醒來,但現實的創新環境又使得不少民營企業心有余悸,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提升。
要解決當前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存在的問題,除了要進一步增強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優化企業創新活動相適應的外部環境,健全保護知識產權的法規體系和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外,我認為,大力建設和發展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平臺,是解決民營企業創新難題,破除民營企業創新瓶頸的重要舉措。要解決目前民營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建立和完善有競爭力、有發展前景并符合廣大中小企業需求創新體系,是政府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必須加快發展生產服務業,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服務。過去的個體式的創新模式只能“獨善其身”,而不能“惠及”整個集群,并且這種創新模式成本偏高,企業難以承受。中小企業創新,迫切需要有效的公共創新服務體系的支撐;必須改變目前以政府為主導的現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創新體制。中小企業科技服務體系,主要包括信息咨詢、技術與管理支持、市場營銷、培訓等。由于需求的不同,各國中小企業科技服務體系的構成也有所不同,其中以美國為代表的注重營造環境的間接支持模式;以日本為代表的直接支持模式和以歐洲為代表的政策引導型的支持模式。這中間,我認為韓國針對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癥結,對癥下藥,圍繞構建大、中小企業“共生協作”機制的做法很值得學習借鑒。
目前,我國紡織企業大多生產的是中低檔、薄利潤的產品,且同質化競爭較為突出。要實現產品創新,就必須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紡織企業一方面要加快淘汰科技含量低、沒有競爭力的產品:另一方面必須加大新品開發的力度,盡量縮短新品的研發時間,將新產品盡快推向市場,從而有效占領市場,取得競爭優勢。
危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危機中無所思、無所為。要勇于創新突破,善于把握機遇,努力在嚴峻挑戰中搶占發展的制高點。為此,應在堅持自主創新、結構升級、節能減排方向的前提下,將建立層次豐富、結構完整的紡織強國工業體系作為新型工業化的長期任務。
科技進步是提高紡織業的勞動生產率、拓寬紡織產業的發展空間、促進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紡織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增強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大力促進紡織行業的科技進步,已經成為整個紡織行業的一項主要的發展戰略。2008年,我國技術市場交易額達到2665億元;2009年,則超過3000億元。良好的技術市場和氛圍不僅為科技成果順利轉移轉化提供路徑,也將有力地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這一切給了我們全新的啟示。
中小企業在進行技術突破、科技創新的時候,經常會遇到資金和技術的瓶頸,這種時候部分企業因為求助無門而放棄技術創新,繼而喪失活力、停滯不前,更有甚者企業面臨生存危機。因此,我認為把握發展契機,建設一個以技術市場為核心內容的創新平臺,不僅是行業中小企業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們企業轉型發展,向現代服務業進軍的大好時機。
搭建平臺孵化創新
20多年來,上海中大科技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現已成為國家級感光材料研究中心及中試基地;國家級特種紡織品研究中心及中試基地;上海知識產權和專利示范企業……借助這個起點,我們想建設一個以紡織業技術創新為重點,以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交流推廣為主要內容,集商展、研發、檢測、培訓和綜合服務多功能公
共服務平臺。即通過國內紡織院校和國外相關研究機構以及行業骨干企業設立技術交易市場,為企業各類技術服務,促進產學研合作的發展;通過引進紡織產品和紡織化學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為企業提品分析、檢測和標準化服務:通過引進科技項目進行小試、中試及產業化,提供孵化場地、設備、中介服務;通過引進教育培訓機構,協助企業引進人才和進行短期培訓,提高企業職工勞動技能和研發水平:通過與有關信息網絡服務機構合作,為企業提供信息化管理、國內外紡織科技信息和市場信息服務:通過引進科技中介機構,為企業提權交易、投融資、專利、律師、會計及科技立項、科技項目招投標服務。
建設內容包括“展示交易中心”、“功能檢測中心”、“潔潤絲研發中心”、“人才培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科技中介服務中心”6大功能平臺,全力打造一個全新的專業技術交易市場,使行業內中小企業以低成本共享科研、技術、管理、信息和物流資源,提高整個產業集群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以市場為機制
如果搭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平臺,應該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因此,由于創新平臺的投資主體的多樣性,應該實行股份制的運作模式,建立董事會、理事會、會員制、專家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以股份制形成核心層,以理事會形成緊密層,以會員制形成服務層。董事會由共同以資金、技術、設施等形式投入的平臺建設單位組成,以股份制或合同協議等形式參與平臺建設、運行和管理;理事會由平臺建設參加單位和相關單位人員組成,負責平臺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年度工作計劃等重大事項的決策:會員制是指吸收廣大企業等服務單位參與,建立并不斷擴大穩定的服務網絡,加強社會服務。專家委員會由本領域相關的資深專家組成,負責平臺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和重點項目的咨詢和指導;監督委員會由科技、法律、財務等專家組成,監督平臺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開展工作,保證平臺健康良性運行。服務是宗旨
創新平臺要優先整合科技資源,強化公共服務,堅持服務第一。實行跨單位、跨地區、跨行業科技資源的整合,包括整合科研物質條件、集聚創新人才,是克服科技資源分散、重復配置,克服創新載體各自為政、封閉運行,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增強科研創新和公共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強化公共服務是整合科技資源的初衷和目的,是創新平臺建設的價值所在。我認為,創新平臺的創新服務能力取決于資源整合的規模和力度,資源整合的規模越大,共建單位的合作越緊密,利益共享機制越健全,創新服務的能力就越強。在此基礎上,平臺將采用多種形式,因地制宜地為廣大中小企業開展技術貿易、研究開發、產品檢測、人才培訓等各類科技服務,充分發揮公共服務功能。例如平臺將通過橫向課題合作、聯合承擔縱向課題,與企業開展產學研聯合技術攻關,為企業解決關鍵技術難題。
“三位一體”并進
推進創新平臺建設,關鍵要與產學研合作協同推進,建立以共享機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以企業為主體,是指企業是平臺建設的需求主體、投入主體、創新活動主體和成果應用主體。創新平臺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重點產業、重點區域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吸引企業參與投入、參與創新活動,應用創新成果,實現創新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企業的參與度和主體地位越強,平臺的活力和作用就越大。高??蒲性核哂休^好的科研條件、創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平臺的建設和發展必須充分依靠和整合高??蒲性核膭撔沦Y源,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與高??蒲性核P系越緊密的平臺,就辦得好。以政府為主導,就會在平臺建設發展的定位、規劃、投入和政策等方面得到必要的指導和扶持。同時,還要增強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作用。重點扶持有特色的中介服務機構,逐步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為依托,網絡化、多功能、專業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強化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資源整合、行業交流方面的積極作用。
成果轉化是目標
【關鍵詞】審計信息化;現狀;建議
本文所探討的審計信息化是指,被審計對象運用網絡技術進行財務工作和經營時,審計人員為了實現其審計目的,收集必要的審計證據,采取必要的審計程序,對企業的網絡信系統的合規性以及利用計算機以及網絡生成的財務信息進行審計的工作。
一、審計信息化的必要性
1、適應審計環境變化的必要
1998年全球的網上銷售額達到430億美元,據世貿組織測定2000年將達到3000億美元,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達2003年銷售額將達到15000億美元,是1998年的34倍。隨著信息經濟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迅猛發展,使企業在各個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企業確認客戶訂購,安排生產計劃,控制采購計劃,進行賬務處理都由系統自動完成,經營管理走向網絡化與自動化(如BPG管理模式,虛擬的網絡公司)。電子商務與網絡經營使企業的經營觀念、組織結構、管理模式、交易授權等發生巨大變化,同時交易中的支付方式也開始轉向電子化。就會計工作而言,也開始由傳統的手工操作轉向電算華會計。我國自1999年4月起開始研究和采用"會計信息化"這一新概念。(《中國財經報》1999年月8日)。
我國組建了信息化領導小組,推動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目前已經或正在建立金關工程、金卡工程、金橋工程、金稅工程、金衛工程、金文工程等系統。會計信息化的工作這些年也發展迅速。
所有這些巨大的變化使得審計工作的環境、審計工作的對象、審計范圍、審計線索等基本的審計要素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審計工作方法一定不能適應這種變化的要求,開展網絡審計,實施審計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必然。
2、迎接加入WTO的需要
國際審計界,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審計事務所,在網絡審計方發面有了較高的發展水平.如AICPA和CICA在1997年開始提供電子交易網站的審計----Web認證,香港會計師公會在去年年底成功與兩會簽訂了網譽認證授權發牌人合約,在港推出"網譽認證"服務。
自l994年中國開始對外開放注冊會計師考試,財政部又了允許境外非執業會員成為中國執業注冊會計師的規定。另外,從l993年開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還參加了中國服務貿易市場對外開放談判的政府代表團,參與了WTO服務貿易市場的談判,并在1998年的談判中作如下承諾:允許中外合作所的形式保持至20l0年;允許中外合作所、國際成員所在中國境內經批準設立分支機構;中國政府不再對中外合作所的中外雙方控股比例進行限制,而是由事務所自己協商決定;允許涉外會計師事務所聘請中外方人員;支持涉外會計師事務所按照國際慣例管理事務所。
現今國際上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均在中國設立了分所。他們十分重視審計信息化。安達信咨詢公司的首席業務負責人Joe.W.Forehand在1999年11月接受采訪時說,他打算把電子商務納入公司的部分主要業務,將在今后5年投資10億美元用于網絡業務。這標志著安達信咨詢公司可能成為從事網絡業務的最大公司之一。普化永道、安永會計公司為網絡事業而不惜裁員。1999年普華永道會計公司辭去了200名咨詢人員、1000名行政人員,將節約的開支用于增加電子商務的計劃。作為全球第三大會計及咨詢公司的永安公司為了轉向電子商務,于2000年初也裁減了近400名咨詢人員。2000年4月,美國畢馬威咨詢公司同意成為SAP公司的網絡伙伴的一員,該網絡由20個分公司組成,共同幫助開發和銷售公司的產品。SAP公司的業務主要是銷售企業軟件和提供資源計劃服務。畢馬威咨詢公司此舉是通過和其他公司的資源互補來加強自身的網絡能力。為了迎接加入WTO,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迅速的由傳統的手工審計轉入網絡審計。
二、國內網絡審計的應用現狀
一個網絡審計系統由三個重要的方面構成:硬件基礎、軟件基礎、管理及操作系統的人員。要實現審計信息化,則必須三方面均達到網絡審計的要求。因此我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我國網絡審計的現狀。
1.硬件條件
財政部1994年5月4日了《關于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其中關于推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總的目標是:到2000年,力爭達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和縣級以上國家機關在帳務處理、應收應付款核算、固定資產核算、材料核算、銷售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會計報表生成與匯總等基本會計核算業務方面實現會計電算化;其他單位的會計電算化開展面應達到10%~30%。到2010年,力爭80%以上的基層單位基本實現會計電算化,從根本上扭轉基層單位會計信息處理手段落后的狀況。
據中新社消息,國家經貿委獲悉將從明年開始,對國有大公司強制推行財務管理信息化,以解決目前企業管理中資金散亂、信息失真、監督乏力等問題,并試圖與國際企業通行標準接軌。
從這兩則信息可以說明,在我國管理較好的大型企業,在會計電算化方面應該具備了較好的硬件條件,但是從總體上而言,電算化的硬件條件仍不太高,要實現所有企業電算化以及非企業財務部門電算化則有更大的差距,更別說網絡化了。另外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審計,必須達到全社會的信息化,網絡化,實現支護方式,財務數據生成等的電子化,則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2.軟件條件
(1)網絡財務軟件及應用
2000年我國主要的財務軟及生產商:如北京用友,安易,山東浪潮通用,成都金算盤,深圳金蝶等公司的財務軟件來看,大多數具有一定的遠程數據處理與傳輸的功能,都推出了自己的網絡財務軟件。由于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普及,中國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企業紛紛"觸網",從產品、服務、運營等方面全面向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應用轉型。中國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撐起中國軟件業的一方天地,郭新平(北京用友總經理))。但是這些網絡財務軟件的推出時間大都在1999-2000年之間,所以在社會中使用的面還不太大,同時這些網絡財務軟件覆蓋的核算領域還不太廣??傮w上而言我國的會計電化軟件還是比較理想的,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也不太大。但是要達到審計信息化所要求的網絡財務軟件的水平,由于我國網絡發展相對于國際先經水平的落后,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我國關于財務軟件的設計,評審等方面的法規如《財務軟技術據接口標準98001》等均著眼于財務軟件本身。財務軟件在設計時大多沒有考慮專用的審計軟件接口,使得在財務軟件中嵌入適時跟蹤監控的審計程序難以實現,使審計人員采集數據出現一定困難。少量的財務軟件雖有數據轉化功能,也只是對于會計賬簿的格式進行了簡單的轉化?,F代財務軟件的編譯采用多種計算機高級語言,如Access、VB、VC、PowerPoint等,但由于軟件的編譯過程沒有規范的程序,導致財務軟件的庫結構和科目代碼等至今沒有統一的準則。這種現狀對計算機審計的發展極為不利。計算機審計軟件要發展,不能專為一種財務軟件而開發,財務軟件的編譯結構不一樣,必然導致計算機審計軟件的編譯過程過于龐大或者對于部分財務軟件的不適用。所以必須像規定會計準則一樣,規定財務軟件的基礎結構,使計算機審計能得以順利地發展。
總之,雖然我國的網絡財務軟件較國際先經水平的差距不大,但是由于推出較晚,目前使用面還不廣。同時網絡財務軟件的設計沒有考慮審計軟件設計的需要,使得審計軟件的數據收集以及其功能的發揮受到很大的制約。
(2)審計軟件
從1990年11月山西省審計局開發的工業企業財務收支審計軟件成為第一個通過審計署鑒定的審計軟件至今,已有十多個審計軟件通過了審計署組織的鑒定,并在全國推廣使用。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
①審計法規管理系統。
②審計抽樣軟件。
③表格法審計軟件,該類軟件能完成審計表格及有關參數的增、刪、改維護,能輸入審計表格中要抄錄的數據,能計算并填入審計表格中由計算得到的數據,能按預定的格式打印輸出審計表格。
④基建工程預決算審計軟件。
⑤工具箱式通用審計軟件,如由北京通審軟件公司開發的2000通審軟件。
⑥工具箱式通用審計軟件,該類程序是為了完成某些特定的審計任務。例如,公路費審計程序、工會經費審計程序、材料成本差異審計程序等。
《審計署提出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和構想》(2001-3-28)中提出了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用五年左右時間,建成對財政、稅務、海關等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系統、電子數據系統實施有效監督的審計信息化系統,改變目前審計手工作業的現狀,增強審計機關在計算機環境下查錯糾弊、規范管理、遏制腐敗、打擊犯罪的能力,維護經濟秩序,促進廉潔高效政府的建設,更好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為實現這一目標,審計署要加快軟件開發,開發一套比較有效、實用的審計項目管理、審計操作實施、審計結果匯總和審計文書管理軟件;建立審計數據中心,為審計提供數據和法規方面的支持,逐步與政府其他部分專用網實現網絡互聯、數據共享,并利用數據中心對各種信息進行分析、選擇、比較,決斷重大審計事項。
《審計署2001年審計技術基礎建設工作計劃》關于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要點如下:
①積極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規劃》項目工作。
②計算機審計軟件開發應用工作。
③制定計算機審計軟件的評審標準。
④組織計算機審計軟件評審鑒定工作。
⑤抓好成熟輔助審計軟件的推廣應用工作。
⑥繼續抓好去年已立項輔助審計軟件的開發完善工作。
⑦繼續抓好有關軟件的維護工作。
⑧根據2001年中國銀行審計的需要,今年署里重點研制開發中國銀行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
從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我國的審計軟件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審計署也已經高度重視計算機審計和審計信息化,制定出了相應的計劃。并正在積極的推行現有審計軟件的應用推廣。但是我國現有的審計軟件大都處于滿足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還沒有適用于網絡審計的審計軟件。
3.審計人員
審計署提出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和構想》(2001-3-28)中指出全國審計系統已有2萬多人具備計算機初級水平,占審計人員的25%;在審計業務、公文管理、辦公自動化方面運用計算機的水平都有較大提高。計劃加強計算機審計隊伍建設。全國培訓800名審計信息化骨干,提高他們在審計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動計算機審計的廣泛運用;重點培養200名審計信息化專家,進行IT審計師專家水平培訓。
但是在注冊會計師的行業,由于我國CPA的市場化建設及推行較晚,現行的CPA的素質較低。同時在CPA的考試中也沒有計算機方面的要求,因此絕大多數的CPA運用計算機的水平很低。CPA的審計工作仍然是傳統的手工審計。計算機僅僅用作文字處理或者基本不用。
因此,我們認為我國政府審計的計算機審計的水平高于CPA的計算機審計的水平。但是政府審計雖然已經在一定程度進入了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但是仍然處于其初級階段.而CPA的計算機水平僅僅處于繞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僅僅運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還沒有開始,最多有極少數的CPA進入了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
三、規劃與建議
為什么我國的審計網絡化會落后于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的步伐了,我認為這與整個行業對這一工作的重視不夠有極大的關系。今后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相關的職能部門應該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并在行業內大力宣傳審計信息化的重要性。
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有:
1.提高會計、審計教師的計算機水平,改革審計專業教學中關于計算機審計方面的課程設置:
(1)提高重要的常用軟件如EXCEL應用水平,不能只停留在初級會用作計算的階段。
(2)開設適當難度的網絡安全方面的課程。
(3)開設高級程序語言課程(要隨財務軟件所用的語言同步調整)
2.集中一批既懂財會、審計業務、由精通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有經驗的專業人員,開發適合我國現實情況的審計軟件。
(二)普華永道、安達信、畢馬威這些國際知名的會計公司均不惜采取化巨資以及裁減人員的非常措施推動這一工作。而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為什么沒有能自發的重視網絡審計的工作。我認為這是由于我國審計質量不高,行業競爭不公平、以及能實施網絡審計的人才奇缺,使得網絡審計的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的優勢在我國社會審計中并不明顯。因此必須加大行業監管的力度,促使會計師事務所重視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計算機審計工作,從而提高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審計質量,降低審計成本。
(三)審計可分為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這三種審計本身有著不同的作用與實施環境。應該針對其不同地環境分別予以研究,同時又要做好他們之間的銜接工作。
1.內部審計:相對而言,其實施的條件僅限于某一個企業的,實施的條件要容易些。我國目前規模較大的財務軟件公司各自使用的程序語言不一樣,但是根據各自的財務軟件編制設計的審計軟件則必然很好能較好的解決審計軟件與網絡財務軟件間的銜接問題,而且其開發成本較低些。同時也能為同用于各種財務軟件的通用的財務審計軟件的實際積累經驗。
2.政府審計:審計署十分重視審計的信息化,制定了審計信息化規劃。并且派人到國外學習先進經驗。先后開發出了一些審計軟件,并正在積極的進行推廣??梢哉J為,我國的政府審計的信息化走在了其他審計的前面。
3.社會審計:應該還處于手工階段。我認為為了迅速的提高我國的網絡審計的水平。我國的相關的相關部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國內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在這方面早做規劃:
(1)可以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內設立審計信息化部,積極的進行宣傳,使各成元所深入認識到計算機審計、網絡審計的重要性。由該部推進各成員所盡快進入穿過計算機的審計。促進各成員所制定相應的規劃。
(2)改革CPA的考試內容??紤]到當今電算化會計的迅猛推進,被審單位提供的會計信息全部存于同張軟盤,而且由于無紙憑證的出現,為失真會計信息的出現增加了另外一些途徑。倘若注冊會計師不懂計算機知識,在計算機面前一籌莫展,是無法對財務信息進行鑒證的。因此,CPA考試中增加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知識勢在必行。
(3)修改審計法規中關于對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和考核的內容。強行要求現有的審計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計算機以及網絡方面的知識。
(四)如何推動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實現
由于實施內部審計的軟、硬件條件僅僅針對各個企業,因此使得內部審計實現的難度較小。而且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提前實現,可以為整個審計信息化積累大量的寶貴經驗,推動整個社會審計信息化的進程。我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快內部審計的信息化:
1.有審計署或者內部審計委員會做出規定:以實現了全面的會計電算化以及國家863計劃CIMS工程示范企業中制定出時間表,強制推行全方位的計算機審計。從而促使企業自行開發審計軟件,也必然推動財務軟件公司對審計軟件的開發。
2.盡快以《審計機關計算機審計輔助審計》為基礎,研究出更詳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內部審計工作的程序、方法、以及所要求的技術:
(1)會計電算化的組織、管理、操作以及軟件控制。
(2)系統安全控制(研究計算機審計中關于安全方面的審計與計算機專家關于安全方面的工作內容的區別)
(3)日常工作中軟件應用的控制
3.大力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培訓。如:數據模擬檢測法、整體檢測法、程序編碼控制法、受控再處理法、平行模擬法、嵌入審計程序法、程序追蹤法。
參考文獻
1.《關于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財政部1994年5月4日
2.《審計署2001年審計技術基礎建設工作計劃》(摘要)(2001-3-20)審計署辦公廳
3.《審計署提出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和構想》(2001-3-28)審計署辦公廳
4.周舟洪,會計電算化企業審計中的問題及對策,中國審計報
5.李慶,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審計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注冊會計師2000.7
6.張金城,巧學計算機審計,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7
7.湯云為、單喆敏,網上鑒正業務-注冊會計師為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所提供的服務,中國注冊會計師2000.5
8.朱建國,會計教育,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8
9.王景新,最新財會電算化(上、下),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5